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及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及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课堂教学

传统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帮助学生具备强健的体魄。而实际上,体育教学的目的远远不止于此,除了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外,还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

正如上文所说,传统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简单地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这是极为狭隘的理解。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初中体育教学应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二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三是引导学生明确相关的科学养身知识,以确保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并付诸行动。四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总体而言,教师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通过相关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锻炼,从而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基本就是讲解及示范,学生成了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工具,这自然不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其次是实施分层教学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素质原本就良莠不齐,若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自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而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再次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还能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大体育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切实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体育教学的改革,最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主动参与 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区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转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动参与低的现象,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非常必要。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低的主要原因

1.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低。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自身参与积极性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较差,加之对于体育课的重视度不足,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死板、陈旧,很难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主动参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部分教师均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真正地运用新的理念,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未得到提高,主动参与低。

2.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单一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受升学率及考试成绩要求的影响,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形式单一,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指标,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应试性,而教学内容单一,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

3.未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关注体育知识讲解以及动作示范等,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进行锻炼,未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4.课程评价单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体育测评结果以及教师评价,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忽略了相对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努力情况关注较少,使得学生无法体会到成就感和鼓励等,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翻滚练习中,可以通过互比、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替配合练习,既可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还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丰富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比如可以通过游戏、趣味练习等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在素质练习中,可以通过游戏来改变教学内容单一的缺点,通过游戏性教学来调节枯燥的练习,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3.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实际上是一项双向活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进度以及教学内容等。可以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配合教材图示以及文字等表示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以建立对于体育动作的初步表象,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材的基础上,教者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体系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同时,也可实施自由组合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内容的讨论中来,不仅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可以通过平时测验及定期复测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在某段时间内的学习效果;也可通过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还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学生间的双赢成长。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个体差异,应用合理、有效、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申红艳.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1).

[2]姜英浩.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黑河教育.2010(10).

篇3

摘要: 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非常重的内容之一。对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推进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eav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main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analysis, some strategies to to advance our countr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初中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的庞大工程,需要由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来落实与体现。 一、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泛化,体育技能学习淡化 新课标强调“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等体育教学目标,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教学目标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例如,由于对“健康体育”的误导,初中体育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安全,导致在实施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一些不属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游戏、劳动等被引进了教学。又如,有些初中体育教师歪曲了“快乐体育”的内涵,将体育课当成了学生休闲玩耍以及释放压力的活动,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等,单纯地追求“快乐”而忽略体育教育的本质。而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发使体育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性。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运动量不断降低,能体现力与美的“危险”体操动作没有了,能锻炼学生意志的耐久跑也没有了,稍有挑战的难度动作几乎全被砍掉了。 (二)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程中提倡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师把课堂主动权彻底交给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问学生,现在完全成了学生问教师。教师围着学生兴趣转,放任其自由,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稍有难度的运动,不肯吃苦的现象,而体育教师也失去了督促其参与必要运动的说服力,师生主体关系曲解,教师主导地位淡化。 (三)体育科学知识少,缺乏深度 从初中体育课堂的校本中发现,体育科学知识的内容较少且缺乏深度。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学习,对体育科学知识了解不深,不知所学体育知识对身心健康到底有何意义。在初中教学中,几乎没有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只在技能动作学习中附带讲一讲,而由于时间的局限性,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常知识蜻蜓点水,非常肤浅。 (四)教学手段的欠合理 课改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进入到了体育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现象,在教学中生硬地用多媒体录像来代替教师的示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中,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无可厚非,但是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偶尔为之。体育教学主要还应依靠师生的互动而不是多媒体设备冰冷的示范。 二、对策 (一)全面理解新课标教学目标 合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的,其中“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是本次课改提出的新目标,在贯彻这些新目标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实现“发展体能”的首要目标。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应是体育教学的首要资源。教师要围绕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这一重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避重就轻。

(二)取其精华,合理创新 创新不是对原有的东西全盘否定,而应是对原有的合理的、正确的东西进行保持,对不合理的东西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需沿用以前好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创新,增加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果的教学形式。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素质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首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意义,充分理解新目标,从而合理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体现特色,力求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是必要手段。而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转变观念,随着国家对全名身体素质的关注的提高,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基础教学的主要分支。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有关课改的培训进修,开设讲座,组织观摩优质体育课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三、结束语 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首先要认真解读新课标目标,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师生、健康与锻炼的关系;其次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革;最后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当然,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实践中,可以吸纳一些对体育课程研究人员和一线的初中体育教师的意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 [1]夏峰.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6,(7). [2]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篇4

一、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改革和提升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一些标准和要求:

1.教师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进行改革;

2.学生的学习形式应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趣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健康性和科学性、普及性的特征;

4.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

5.教师应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不断提出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灵活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学习场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原则,摆脱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在课程教学项目的更新中,教师应重视教学项目的选择,改变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充分发展学习的时空进行教学。

开发和运用新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应该得到更新,教师应不断优化初中体育教学形式,逐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丰富初中体育文化内涵,使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将秋千、太极拳等传统体育形式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对民间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1.明确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需要教师培养,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该明确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教育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不断优化初中生的体育教学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初中体育学习的效果。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手段维持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成学习成果。另外也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运用体力和技巧去实现目标,学生享受进步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重视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现在体育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相结合,实现教学的互动,相互促进和提高。

1.教师应该重视改进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拓展教学途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竞赛法等方法,也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等,教育学生学会练习、学会体会,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玩耍,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安全地完成教学目标,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1体育游戏概述

1.1体育游戏的含义

体育游戏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同样具有主动性的活动。

初中生多为13~15岁的青少年,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其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改变枯燥无味、劳累的课堂现状,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1.2体育游戏的特点

1.2.1目的性。体育游戏的目的同体育课的目的一样,把娱乐融入到教育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在运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1.2.2教育性。在初中体育的课堂上引入游戏的目的也是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有所感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

1.2.3多样性。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室内开展也可以在室外开展,有时学生的数量也会改变游戏的开展方式和开展情境。

1.2.4竞争性。游戏的最终是要分胜负的,所有的同学受同一规则的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获得最后的结果。

除此之外,体育游戏还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易实施性等特点。

2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依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的压力让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初中生毕竟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对于游戏有着生来的喜爱,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会大大激发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长跑是体育课上常见的活动之一,但是对于现在身体素质的初中生来说,跑完长跑之后会感到极度地疲劳,有时达不到课程的标准或测试的时间要求,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然而,当体育老师将长跑换为“长跑接力”或者“两人三脚”的游戏之后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以“两人三脚”为例,把上课的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从两队中挑选7~10名的学生,用绳子或者胶带把参赛学生的脚绑在一起,看哪支队伍跑过相同的距离用的时间较少。这个游戏既达到了锻炼长跑项目的目的,同时又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担当意识。

2.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现在,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易产生抑郁、悲观的心理。根据相关心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缓解紧张的神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游戏会给人快乐的基调,体育游戏能够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打开自己的心扉,在笑声中变得活泼开朗,排除不良的情绪,从而完善其心理,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2.3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初中生90%以上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僻、冷漠成为描述他们的标识性词语。而游戏是由多人一起完成的,同样的规则下向着同一目标努力,体育游戏多采用集体运作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在体育课中引入游戏,为同学们向同一目标共同努力创造机会,避免学生的过渡自我化,在统一规则下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通过良性的竞争,在快乐中成长,必将会取得令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比较满意的课堂效果。

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游戏

体育课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着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所以应用游戏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具体实际。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游戏。比如,在篮球课上,训练学生们的传球技能就必须通过篮球对传一一练习,但是这种练习形式较单一,容易让学生们反感。最好采取竞赛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传球次数(50次或100次),传球失误的小组获胜。如果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则可以进行多轮比赛。

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的游戏也不同。如果在刚开始的阶段,就要选择“热身“的游戏,主要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舒展肢体,为接下来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比如,田径课刚开始的热身主要是绕着体育场慢跑1到2圈,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改用“拉网捕鱼”“听好抱团”等游戏,就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舒展肢体、放松肌肉的目的。

3.2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

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选择游戏的难易程度、开展的场所。比如,年级低的学生开展较为容易、简单的游戏,年级高的学生开展较为复杂的游戏;其次,在开始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游戏的名称、具体玩法、游戏规则以及这个游戏的意义,特别是,当有些游戏有技术要求时,一定要交待清楚,必要时做出示范。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情绪,以把握好游戏的进程,如果学生对这个游戏普遍感到没有兴趣,那要随时进行调整甚至更换游戏,如果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情绪高涨,那么该结束时一定要结束。

3.3加强游戏教学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安全教育

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一个团体开展任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游戏教学中一定要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务必让学生按照游戏的规则公平竞争。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予以警告和批评。在游戏中,学生经常处于跑动、躲闪、追击、对抗等运动状态,特别是投掷项目及跑跳中进行的游戏和球类游戏等,如不依次持续进行,容易出现滑倒或碰撞。

安全第一,教师应预先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尽可能提早排除隐患,及时调整练习节奏与运动负荷,保证游戏的安全进行。

4结论

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达到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体育游戏,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使体育游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郑岩平.素质教育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篇6

【关键字】初中 体育教育 主体性 教学

一、主体性教学内容

"主体性",从词源学上考察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指完全依赖主体的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体性,本文所指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进行初中生体育主体性教育?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

1、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漫不经心的态度,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备课充足,丰富上课内容,才能让学生不至于低估体育课的价值。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发展各种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严肃性和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文化课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该劳逸结合,因为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更高效的学习。

2、完善教学手段

要使体育课不是自由活动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教师只有真正视其为一门课,学生才会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动性。素质教育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虽然体排在末位但并非意味着身体素质不重要,身体素质是一切的根本,是学习强有力的保障。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不仅加强了他们的团体意识也锻炼了强壮的体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培养一支体育素质高、教学严谨并有着独特的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教师首先要健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策略,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性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只有更新了教学理念,确立了教学目标,体育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体育主体性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体育健身精神而忽视了体育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育课常常被改成自习课、自由课,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坐着读书写字,室外活动被抹去得干干净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引进主体教育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主体教育思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趋势,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成为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加强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自中考增加体育项目后,学生主动增加了体育锻炼,但就体育这门课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样体育就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不单纯是课表上的几个字而已。如同学习文化课一样,体育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把每一个训练技能当成一个个指标来完成。

三、主体性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1、结合学生发展实际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学内容应当大于等于教材内容,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是还要结合本地区体育传统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补充和完善部分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男生以及女生的喜好的不同,充分研究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向男生、女生传授差异性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

2、结合教学发展需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例如,可以结合一些教学难点动作,运用多媒体进行真人动作慢镜头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关注这些动作的变化过程、要点,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掌握效果就能够大大增强。

3、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心理更为敏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待学生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即使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也要选择恰当的语气、措辞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了事。同时,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体育学习的需求,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方法。教师还应当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增强耐力和客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在内心激发强烈积极情感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增加和学习成效提高的目标。

4.结合教学改革趋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将学生作为训练教学的主体。首先,在教师完成了相关动作的示范之后,要求学生相互观察、指点,合作开展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对动作技巧的掌握效果。教师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趣味化改进,使之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也可以采取竞争模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你追我赶开展训练,也有助于训练成效的提升。

5.结合学生身体差异采取差别教学考核

体育教学考核应当在固守教学目标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实际。教师要在平时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分析,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状况、体育技能水平等方面实际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考核要求层次,每一层次选取与之相对应的难度要求,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考核中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身能力的考核体系,增强他们成功的积极情感,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实施主体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教学思想的转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必须抛弃偏文的极端趋势,保证体育课的课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严肃看待体育课,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细节,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兴趣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从而使课程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的品质和坚忍的意志,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突破与提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尤其对初中体育教学来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让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化到体育教学活动兴趣中来,从而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加强自身的亲和力,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感染和带动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这种和谐的情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体育兴趣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将情感带入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才能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真正培养起对体育的热爱与兴趣。

二、拓展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的兴趣需要相协调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其与学生的兴趣需要相协调。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性别、年龄、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在进行短跑等项目的教学活动时,学生自己进行练习会存在一些抵触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能够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提起他们对项目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并锻炼了身体。同时,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意内容的扩展,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

三、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缓解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主动性。另外,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比较高。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重视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能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四、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是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体育游戏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中长跑比赛、足球训练、羽毛球比赛等竞赛游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音乐等因素与体育活动的结合,以此来减少体育教学的单一枯燥。例如,在进行课前准备活动或者课后整理活动等体操动作练习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同时还可以避免体操动作重复练习时的单一枯燥。

五、实施分层教学,使体育活动具有针对性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个性培养、表现欲增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格、兴趣、需求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对于身体素质比较低、体育技能比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而对于身体素质比较高、体育技能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适当提高体育活动的难度。通过这种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具有针对性的锻炼,并且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体育活动任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潜能的发挥。

总之,兴趣是所有学习活动的源泉,它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以此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胜良.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

2.冯遵章.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

篇8

关I词:初中体育;主要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96

强化体质是每名初中生都必须履行的一个任务,国家为初中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也设置了一些中考的体育考试,体现出国家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中学要建立强健身体的教学理念,将体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因此,加强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对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教学大纲的改革,初中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所有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创新意识不够强,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是从内心喜欢体育课程,而是为了中考而练习体育项目,导致体育教学的地位不高。甚至某些中学的教师和领导将体育作为副科,这样的思想不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造成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较低的状况。

2.初中体育教学规范性不足

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对于体育教学成效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初中对体育教学还是属于一片混乱的模式,在没有可传授的体育知识时,体育教师通常会选择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会让您更对体育学科失去信心,并逐渐打消了投入体育活动的想法,造成师生关系尴尬的气氛。

3.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老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私下让学生自行练习,或是强加给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一些厌烦的感觉。老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厌恶感,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逃避体育课。教师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意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失去了室外体育训练的趣味性,造成初中体育教学难以开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对策分析

1.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主要是建立在能够正视体育训练带给自身的价值和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训练,达到劳逸结合的功效。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拿出实际行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体育教学也是加强思想上的教育,教师要在思想上摆脱学生对体育项目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培养出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体育强项。例如: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在进行田径训练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几个关于田径训练的故事,重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心中默默想自己崇拜的体育明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到田径体育的优点,让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起来。正确的体育思想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单纯的锻炼身体,还是为了报效国家,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价值。

2.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为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这也是加强体育训练氛围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将这种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中,教师不要只看学生进行练习,要与学生同时训练,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予以解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投入的真情实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篮球是目前初中生普遍喜爱的运动之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打篮球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可以给所有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也尽量融入学生的比赛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3.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给每名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将几个能力相近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和教学。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例如:某些身体较胖的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较差,也相对自卑,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尊重这些学生,找到这些学生的兴趣点和强项。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要给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点都不同,对于喜欢跳远的学生,教师应安排他们进行跳远的技巧性训练,尽量让他们达到专业水准。对于兴趣不高或是跳远不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跳远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进而开展技能性的训练。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从两大方面写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要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充分的发挥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利用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引导学生快乐的练习体育项目是当代体育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改善,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竞争力与和谐度的初中体育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更能够引导初中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从而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希望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能研究出更利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忠年.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 2016(01)

篇9

一、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活动的评价包括教师教学的态度、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的组织能力等。

1.教师的教学态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主要侧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教师备课情况对教师教学态度进行评价。如果备课充分,则说明教师的责任心强;备课有准备,则基本上完成职责;无准备、随意讲课,则为不负责任。其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初中学生一般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教师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使个别学生放弃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积极认真,不能关心热爱学生,就会使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不好,导致体育技能教学效果差。

2.教学内容的评价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重新选择和组织的教材,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也就是对教材处理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发展能力,培育好的思想品德。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以及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求准确而全面,切忌只重视动作技能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处理得当。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教师应准确揭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授课具有逻辑性。

3.教学方法的评价

首先,评价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能力水平。此外,教师个人特长不同往往对其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影响。其次,评价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在每节课上,不同的知识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内容也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为适应初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变换课堂组织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评价教学方法的启发性。虽然各种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并不是绝对的。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

4.教师业务素质的评价

初中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教态和动作示范能力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各方面的教学素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教学业务素质决定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

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一是体育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应掌握和运用好讲话的音量、语速及语调。音量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并不是绝对的,教师口语的音量较日常交谈口语的音量要大得多,语速较日常口语要慢,音量的大小以最后排(体育课一般情况下为四列横队)学生能听清为度。三是教学语言必须能正确地表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出现的口误、语言的病句都属于表达错误。语言应简洁明了、生动有趣、有亲切感。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它主要是以传授体育技能为目的,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这一特征决定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具有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素质外,还必须具有对动作技能的示范能力。首先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是正确的。即不能出现不规范的动作示范和动作技能性错误。其次,动作示范要讲究顺序。一般情况下,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教师应进行先整体示范,再分解示范。再次,对教师示范面选择的要求。不管教师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还是用侧面示范,总的原则是每次示范,一定要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教师所做的动作。最后,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舒展大方,给人以美感。

教态的总的要求是亲切自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教学,不应该无精打采。衣着要整齐、朴素、大方,穿运动鞋,塑造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

5.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

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便于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双边活动积极,信息反馈灵敏。为此,可以通过教师的感染力、教学机智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加以评价。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是教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并以自然、美观、大方有力的动作示范配合讲解,这种感染力体现了教师在语言与教态方面的独特的修养。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愿意学习,上课能注意听讲,但是若教师对教学不感兴趣,那么这种不良的心理信号就会通过语调和教态传递给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便会无精打采,死气沉沉。

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妥善而巧妙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体育课身体伤害事件的发生率比文化课高,特别是处于自制力较差的初中生。初中体育教师要提高对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评价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标准是:及时发现、迅速判断、正确处理。

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是组织教学的保证。课堂教学是有规律、有计划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预测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学习的兴趣及对教师的态度。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要考查学生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对教师的态度是否亲切,能否积极地配合教学。

2.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地整队、准备好器材(值日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指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它包括所学动作技能是否全部掌握,能力活动的进行是否充分,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全面深入进行。

四、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

1.场地器材条件的评价

场地器材条件包括场地能否满足学生活动空间的需要;器材的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是否有保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

篇10

在目前初中体育实践教学当中,有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行为动相脱离,没有依据学生自身兴趣与能力来设置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对体育学习的需求。而定向运动自身具有的普遍性、放性、趣味性及探索性等特点,则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体育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和锻炼学生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综合能力获得切实的提升。然而在将定向运动融入到七年级体育课堂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重重阻碍和问题,为此,首先简要的阐述了什么是定向运动以及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运用情况,而后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

二、定向运动的含义    

定向运动简中一的讲就是参与者运用已有的地图与指南针等道具,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最终目的地或达成最终目标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实际展开时,应充分依据学校已有硬件设施和场地情况来展开定向体育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定向体育活动时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道具,保证定向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对定向运动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运用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定向运动不中一是一项体育活动,其木质在于其含有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以及探索性,切实满足初中生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有效锻炼思维能力和提升体育能力。在实际展开定向运动时,要求应依据学校自身场地及硬件设施等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定向运动方案和规则。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依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对定向运动方案及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定向运动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也不够健全,导致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流于形式,一此学校甚至直接放弃定向运动的运用。对于定向运动含义的理解,学生了解不深,甚至一此体育教师也对定向运动体育教学的木质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教学成效较差,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

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定向运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策略探讨    

1.设计定向运动游戏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当学生步入初中后这一阶段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索质得到提高,还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心态和自信心,推动学生综合索质的全面提升。在具体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男女学生之间在身体索质和体育能力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充分热悉学生特点后,依据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全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能够获得提升。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心理,依据学校场地及体育教学设施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寻找宝藏游戏形式的定向体育活动,详细程序为,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两两形成对接,有一个小组进行藏宝图的绘制,让另一个小组依据地图展开寻宝游戏,并且规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寻宝,继而保证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并且在就进行分组时以男女学生混搭的形式组成各个小组,使女学生的细心和男学生的体力在定向游戏运动中获得充分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在互相的鼓励卜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定向运动游戏当中去,获得良好的效果。采用趣味性较强的定向运动游戏能够有效转变以往体育课堂单纯进行跑步的单调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热情低卜的问题,并且当学生完成游戏目标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心多个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2.教师自身应进一步强化对定向运动教学理论的学习    

针对上述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自身对相关教学理论掌握不够深入的问题,想要真正解决这一现状,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定向运动的研究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动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定向运动理论体系来说,教师可以分析国外体育教学的实际案例,对于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着重的分析,借鉴并运用,针对学生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借鉴国外定向运动教学案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参与热情。在进行定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体系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及研究,在提高自身专业化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在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学习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在根木上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