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滑步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滑步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我们往往又会发现,驰骋在篮球场上的还只是一部分的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大多数学生对篮球的喜爱最多也就是停留在场边看球。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深知,篮球运动对于学生来讲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品格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情阳光的气质形象,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也很有帮助。
既然篮球教学对学生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针对学生对篮球运动参与程度不高的现状,我们怎样才能提高他们们对篮球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走到球场,一展自己的飒爽英姿呢?
1. 结合学生的追星心理,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多媒体,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鼓励他们能走向球场,拿起篮球 一般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追星的心理较为浓重,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采取“明星效应”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对篮球的兴趣。随着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先后在美职篮中的出色表现,中国大陆对NBA的了解越来越多,乔丹、麦迪、科比一系列美职篮明星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这些学生的心里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时,我们再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一下他们这些明星的典型事例,给他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用这些“偶像”给他们的强大的感染力,适时地再加上一些篮球女明星的故事,如中国的隋菲菲、叶莉、苗立杰等等,晒一下叶莉和姚明的幸福生活照,笔者相信,一定会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使他们拿起篮球、走向球场。
2. 鉴于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提高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教育界流行这样一个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笔者深信这一点,并且以为,在当今的高中体育课堂上许多体育教师的不适当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一部分教师就从心里认为,学生自然就应该以学业为重,只有体育生才应该每天转在球场上,这种心理根深蒂固,必然就要在课堂上自然流露,在这种心理暗示之下,学生本来就不高的积极性也便被无情地抹杀。
其次是许多体育老师的口德不好,动不动便满嘴粗话,引起许多学生的反感,由于反感教师,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
还有就是一部分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不够过硬,不能根据高中男女生的身体状况的区别来分别制定有关的教学计划和训练内容,而往往教学方式单一,男女生训练内容一刀切。比如胸前传球距离的控制,对于男女生而言就有不同的区别,距离远了,女生的力量不够,传球不到位,技术动作体会不到,更不要提随着男女生身体发育、力量增长的区别而调整不同的训练手法了。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教育管理部门就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身的管理体制与考核办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源头上制止其不良行为,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与队员多沟通、交流,让队员对篮球产生情感 当队员得到教练对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较好地进行篮球实践。但更深层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实践则仍需教练进一步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爱好,这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爱学过程。“爱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而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当教练把这种情感带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中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逐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因人、因机训练。运用“建立表象-练习-点拨-再练习-竞争-提高”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技战术水平。另外,教练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情感或是指导上均一视同仁,但在任务的分配和要求上要区别对待。教练对“优生”要悉心指导,对待“差生”更是要满腔热情,让人人都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
篇2
关键词:接球;移动;判断;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38-03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动作技术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所有的技术,在学习后都将通过运用才能形成技能,最终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如果我们“为了动作教动作,为了技术教技术”,学生学到最后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我们给的只是“鱼”,而不是“渔”。2013年6月,在浙江省教研室主办的“体育课程疑难问题培训”活动中,浙江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探讨单元构建的问题,目的是如何在“技术”和“体能”的教学基础上,通过“运用”维度,拓宽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获得“渔”,以落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目标。本文通过“移动中的接球”为实例来分析如何在单元构建和课时实例中落实“运用”维度。
一、运用维度的理解
运用维度的提出,是为了达成运动技能目标,教师在选择和采用教学手段和策略时所需要思考的一个角度、一种思维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落实运用维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运动环境,因为“一个动作技能的获得,至少要有在一个给定的环境中执行此项动作任务的机会[1]”。运动环境,是指教师为了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动作任务所创设的练习情景,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提高技能。运动环境的呈现可以是游戏、体育活动或运动项目。“动作(做什么)、条件(在什么情景下做)、任务(做得怎样)”构成了运动环境的三要素。
这一维度的提出,不仅给水平四的教学提供了视角,同样在水平一~水平三中也能得到落实。如在水平三中根据篮球的位移技术、传球、运球、接球、投篮等,把这些技术置于“角篮球、抢断球、起起落落、三对三”等游戏或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根据即时任务完成技术动作。又如在田径类“投掷”技术动作的学习中,学生在水平一阶段会以“投、抛、滚”等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来呈现,而我们在教学时,从运用维度来思考并创设一定的条件,学生会根据不同条件择取不同的动作来执行(飞盘比远通常会择取“撇”的动作、近距离投进筐会择取“抛”的动作、纸飞机会择取“肩上投掷”的动作),这种不同的运动环境,会让学生根据运动环境的不同,将这些基本的投掷动作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丰富他们的动作经验和运动感知。此外,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了技术的迁移,根据技术动作的共性特征,可以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进行运用,如“移动中的接球”可以在“篮球、足球、排球”中运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可以在“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头上传球、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中运用等。
二、单元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运用”视角下的本单元设计,就是以技术为核心,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该技术,实现“学以致用”。球作为身体练习的物质承载形式,其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而个体面对这具有“运动并变化着的物体”需要具有多种技能才能进行合理地控制并与他人发生联系。如果我们仅仅以简单的技术动作来教学,那么就脱离了球本有的运动项目特征,学生不仅不会产生兴趣,而且对相关运动技能的形成没有促进作用。因此,根据不同球类的运动项目特征,创设运动环境,对学生掌握球类运动技能、参与球类运动项目练习具有很好的作用。
2.教学内容分析
水平三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提出“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2]。球类项目中的接球,主要发生在“人―球―人”之间,因球的轨迹或落点是不定的――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学生需要对球的运动路线和落点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肢体空间移动,最后根据任务完成动作执行。因此,学生需要通过移动肢体空间,以获取最佳的时间和空间来截获运动物体。如跳起接球、跨步接球、跑动接球等。而这些组合动作的完成,除了需要对运动物体的判断以外,更需要执行技术――位移技术、接球技术等。而小学生在接球任务中“下肢从7~8岁开始有了明显的对上肢的协调配合动作表现;躯干在接球的过程中,从7~8岁开始,能够根据接球的任务,较好地控制身体的重心;从10岁开始,上下肢和躯干的双手接球任务协调趋向成熟”[3],这就证明,水平三学生已经具备学习此内容的能力。
据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在水平三篮球课程内容中确定以“各种形式的移动及组合”为内容标准,提出“认知:能简要描述快速移动的动作名称与方法。技能:能在活动中至少做出5种以上移动动作,如听(看)信号做出折返跑、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跨步、急停急起以及多种移动动作的组合,表现出一定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将移动动作与控球动作有机组合,如跨步+接球、侧身跑+接球等,表现出一定的判断、移动、控球能力。情感:练习中积极进取、乐于竞争、善于合作,并乐意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的表现标准。
本单元是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下,是以“移动中的接球”为教学内容,以“各种方式的移动、跨步+接球、跑动中的接球”作为教材,把“位移技术、接球技术”融于具有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来发展学生移动中接球的能力。
3.设计思路
(1)通过学习不同方式的位移动作,发展学生的位移技能;(2)通过不同路线的传接,丰富学生传接球的动作经验;(3)依据球类运动项目的规则,创设多样的运动环境(如无人防守、有人防守等),提高学生对运动项目技术特征的认知;(4)通过“学习一个动作(技术)、完成一个组合练习、进行一个游戏[5]”来落实运用维度,让学生在技术和运用两个维度融合之中学习,能够将篮球中的位移技术和接球技术在模拟情景中运用并获得技能;(5)以设定任务卡的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
三、单元计划《移动中的接球》课例(表1)
四、课例片段分析
以本单元第2课次《篮球:移动中的接球》为实例,通过教学中的三个片段作相应的分析,以说明如何在课堂中实现“运用”维度。
片段一:多种形式的传接球
技术动作:①完成“胸前传球、反弹球、头上传球”等三次不同的传球方式并准确传到同伴的位置;②原地运球后将球传到同伴的位置并接住。
运动条件:两人一组一球,相距3~5m,无人防守下进行传接。
运动任务:同伴间连续完成10次中6次成功的完成传接球而不掉球。
运用维度分析:本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能够根据距离的需要进行3~5m距离内不同方式的传球,这种练习是个性的、可选择的,改变了原有单一的动作练习;“原地运球后将球传出并接住”的练习,作为传球者,需要完成组合练习,即“运球+传球”;作为接球者,需要随时做好面对不同形式的来球进行接球的准备,以模拟篮球运动中的情景,使得学生在多变的、随机的情况下完成传接。
片段二:移动中的接球
技术动作:接“原地、左右运球后、换位运球后传出‘前、后、左、右、上’不同位置的球”,并做出准确判断球落点后快速行进“跳步、跨步、转身、侧滑”移动来接住球。
运动条件:两人一组一球,相距3~5m,无人防守下进行传接。
运动任务:能够连续完成3次在移动下接到球而不掉球。
运用维度分析:这一教学环节有3个练习。第1个练习是“接原地传出不同方向的球”,让学生能够明白接球时需要准确判断球落点后快速行进“跳步、跨步、转身、侧滑”移动。第2、3个练习是在第1个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组合练习,这两个练习,具有篮球运动项目中的传接球特征――传接球的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
片段三:游戏――抢断球
技术动作:运球+传球、移动中接球、抢断球。
运动条件:三人一组,两人相隔3~5m距离,一人中间防守(练习1:防守人中间位置防守;练习2:防守人防守接球人;练习3:防守人防守传球人);球被抢断后与传球失误或接球失误者互换角色。
运动任务:在同伴进行5次传接过程中能够成功抢断1次。
运用维度分析:本教学环节,主要是创设一个简单的篮球比赛情景。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运用传、接、抢断的技术,进行简单的实战练习。学生不仅参与兴趣很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此运动环境中把传球、接球技术不断得到呈现和强化。
三个教学环节都是以篮球的运动项目特征来设计练习的方法和规则,并把传、接的动作技术融入其中层层推进的,前面的“学”是为了后面的“用”,后面的“用”是为了提高前面的“学”。
五、单元教学反思
1.值得肯定之处:技术和运用两个维度,拓宽了球类教学思路
本单元在关注篮球单个技术教学的同时,增加了“运用”环节,这就突破了“教技术而教”的局限。单元课次内容上梯度的设置,技术维度明确,运用维度适时。第一课时的位移技术,第二、三课时的接球技术层层推进,并使技术始终融于运动环境之中。因为运动环境的多变,给学生带来了挑战,这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有个性化,并表现出探究行为。学生能够从一个方法中想到其他的方法,比如做出“跳起接球”动作,这是在教学设计中未提及的。3课时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练习密度大,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成功感和喜悦的心情。
2.需要改进的地方:运动环境的设计需要通过手段来落实
合理的运动环境才能将特定的技术得以运用。在预设的教学中,传球学生只有将球传到合适的位置并使得接球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接到才能达成教学目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移动接球的技术,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位移技术和接球的动作技术外,还会受到传球路线的影响,如传球路线过大,则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跳步、滑步等位移技术完成身体空间位置的改变并及时拦截到球,这就需要对运动条件(路线、速度、距离)进行限制,否则此时的运动环境是虚设无效的。当然,这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值得研讨之处
(1)运用维度是否能在其他的课程内容中得以实践
运用维度的提出,给球类教学提供了参考,但是否适合并运用于其他的课程内容(如体操、田径等),需要通过实证来进行检验。
(2)个体差异如何在课堂中做到“兼顾”
听课教师反馈,这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而且,个体差异存在明显――女生弱于男生。这就导致了动作技术掌握不够全面的学生在运用维度下的练习较难完成,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环境来做到“兼顾”。
(3)规则意识将会影响运用维度的实现
学生有规则意识,将有助于运用维度的实现。从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该年龄学生的位移基本动作已经成熟,但是在具体项目中运用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才能完成,如在篮球的“抢断球”活动中,就需要学生知道并做到“正确的防守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中渗透。
参考文献:
[1]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上一篇:临床思维训练的基本框架
- 下一篇:文化宣传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