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沈阳市;皇姑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49-02
一、引 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挖掘与建设城区特色文化,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特色城区文化建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流行语言”和核心理念。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城区特色文化建设体系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业务经费短缺、基层文化建设配套经费落实难等方面的问题,而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特色城区文化的实现方式,努力实现和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覆盖全社区,以期为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皇姑区城区建设现状调研
为了获得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一手资料,本次调查针对沈阳皇姑区居民,采取网上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到网络有效数据140份;走访调研8个企事业单位,收到有效数据999份。
经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皇姑区在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成绩
(1)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
问卷关于体现沈阳市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的词语的问题中,有678人和473人被调查者认为“古朴”和“悠久”更可以体现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的特点。
(2)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
在问卷关于选择沈阳市皇姑区城市名片的问题中,701人更加青睐昭陵作为沈阳市皇姑区的名片,408人选择新乐遗址、404人选择烈士陵园。这几处是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的特点。
(3)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
皇姑区居民十分支持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在问卷关于居民对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的看法的问题中,共540人次的被调查者认为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很有意义,占比54.0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半数。反映出皇姑区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们认为挖掘非主流民间传统节日对文化发展十分有意义。
(4)城区发展需要特色文化促进已被认同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的问题中,69%的被调查者认为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反映出皇姑市民有急切的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皇姑区亟待进行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问题
(1)政府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
皇姑区政府为建设特色城区文化,于2014年提出了建设“4191”文化名片,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4191”概念的了解程度不够,问卷中关于居民对“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理念了解程度的相关问题,只有12.61%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并比较了解沈阳市皇姑区提出的“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其余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4191”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皇姑区居民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关注度不高。
(2)皇姑区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
皇姑区城区建设还不够成熟,在问卷关于居民对当前沈阳市皇姑区城区建设的态度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不满意”,有31%的人选择了“一般”,反映出皇姑区的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无法加强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现状。
(3)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氛围不浓厚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沈阳市皇姑区文化活动方面的建议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各有27%的人选择了“活动氛围需要提升”、“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反映出皇姑区在文化活动方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活动氛围不够浓厚,活动项目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创新的现状。
(4)缺乏“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建设态度
在问卷关于一些能反映皇姑精神的词语的问题中,有509人和399人认为“文明”、“勇敢”最可以反映沈阳市皇姑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居民渴望“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特色文化建设的态度。
三、皇姑区特色城区建设创新路径
城市的定位如同企业精英定位,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要想与众不同,就必须显示自己的特色、张扬自己的优势,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我们经过对城区建设现状调研的分析,结合皇姑区城区历史人文特点和城区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区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对皇姑城区建设创新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1.围绕城区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皇姑区应形成自己新的城市文化“名片”,简洁有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可以使人迅速了解城市的文化面貌,加强城市在旅游业、商业方面的吸引力,也能为城区政府更集中地进行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纲领性路线。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古韵绵长,贵纳百川,尽在新皇姑”。
2.活用知名景点创作城区文化宣传语
基于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在沈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一的经济转向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从对GDP的盲目追求到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归。皇姑区应以知名景点为蓝本,打造朗朗上口的、有鲜明皇姑区特色的城区宣传语。因此,笔者提出了“富庶皇姑、文化皇姑、魅力皇姑、幸福皇姑”的“皇姑四美”。
“皇姑四美”的提出,既是与皇姑城区市民基本愿望的契合,又是全体皇姑人民努力的方向。“览昭陵皇家贵胄之威重,访新乐先民智慧之丰姿;寻共和国长子厚重之足迹,聆昔日东大琅琅书声犹存”。可将宣传语录音,制成简短的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和广播台播放,向市民、游客传达有关皇姑区文化的信息。
3.拍摄宣传片推广特色城区文化
在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皇姑区城区文化建设应采取新的措施。我们建议拍摄适合投放于网络的皇姑区城区文化宣传片,放置在皇姑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和其他兄弟网站上,拍摄地点可选择昭陵、新乐遗址、东北大学旧址等,采用全新的策划和创意,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潮流。
4.依托主题文化活动共享城市特色文化
区政府应继续投资加强特色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公共文化设施、健身器材的定点投放,开办社区业余老年大学,为街道放映电影等。皇姑区文化建设中,应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氛围。增加图书馆、报刊亭、电影院、健身房、运动场等也应成为皇姑区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为唤起人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和向往,节假日期间,在皇姑区各大广场上,由政府统筹,文化部门举办带有传统节庆色彩的活动。例如中秋节,可举办“花好月圆人长久,皇姑和美话中秋”赏月大会暨传统文化节目展演,还原传统的赏月形式,为参与台上活动的市民赠送小礼品等;七夕节可举办以“七夕情话”为主题的文化展演或联谊活动。
5.利用明星资源传播城市特色文化
东北地区向来不乏全国著名的笑星,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更是如此。巩汉林、范伟活跃于荧幕多年,演艺界的印小天、佟大为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小生,那英、毛宁叱咤歌坛多年,更有蜚声海内外的钢琴大师郎朗。而近年来火爆的“中国好声音”更是有多位学员来自沈阳或在沈阳求学。可通过文化部门邀请明星各自为家乡说一句推荐语,或请专业曲作者编写一首与皇姑区城区文化有关的歌曲,请明星演唱。有了明星代为推广和传播,沈阳皇姑区的城区文化能传播得更远更好。
6.培养青少年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认同
青少年是传递皇姑区城区文化的中间力量。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应编写并印制皇姑区城区文化特色读本,下发到皇姑区中小学每一位学生手中,并开设相关课程,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景区,以此来提高他们对皇姑区文化的认知和向往,此举能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共同促进皇姑区文化的传播。
7.联姻商业活动塑造特色城市文化形象
为扩大皇姑区的城区影响力,可举办皇姑啤酒节,并命名为“魅力皇姑,畅饮盛夏――皇姑区的酒文化”。庙会作为一个皇姑区经久不衰的文化活动应该继续保持,并逐步推广。皇姑区的面塑艺术、陶印艺术等传统工艺都可在庙会上做展演,并为游客进行现场制作,将传统文化以实体的形式保存下来,寓教于乐,让市民和各地游客有更具象的皇姑城区特色文化印象。
在传统节假日举办商场特色产品的促销活动,例如,文化部门牵头,在端午节,买粽子送荷包,元宵节的汤圆促销,中秋节买月饼送茶叶,引起人们阖家团圆话中秋的愿望等,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既丰富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又提升了城区的文化形象,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挖掘城区的文化突破点,破解文化发展难题,使城区文化建设更具有实际性、独特性、创新性。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保障城区居民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吴静.沈阳市皇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9.
篇2
关键词:广场文化,矿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 U492文献标识码: A
为满足矿区3万多职工家属过上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协庄煤矿从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建设“和谐企业”的要求出发,以社区文化广场为中心,以“主流文化引导”为手段,采取“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相结合,集体组织与业余组织相结合,竞技比赛与趣味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使社区广场成为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展示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丰富职工家属业余文化生活、保障矿区平安和谐的重要阵地。总结协庄煤矿广场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明确”、“三个注重”和“三个突出”。
一、广场文化建设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工作目标。按照党和国家提出要“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提高居民群众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的新要求,协庄煤矿确立了以“文化强企”为战略发展目标的定位,明确了以发展“广场文化”活动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工作目标,突出宣教、娱乐和健身作用,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全年活动不断线,重大节日掀”,逐步形成了职工家属踊跃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可喜局面,丰富了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矿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
2、明确工作思路。在长期的广场文化建设过程中,该矿认识到:广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正确的工作思路是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社区广场文化活动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内容、形式、手段和载体方面不断创新。根据以上要求,该矿确立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健康向上”的工作思路,把广场文化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单位和个人,确保社区文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又把楼道文化建设纳入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以“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为核心内容的楼道文化建设理念,在各个楼道设计绘制了楼道宣传图画,印制了楼道文明警示语,提出了“楼道也是我的家,卫生要靠你我他”等口号,组织居民讨论制定了《楼道文明公约》,悬挂在楼道口,并根据各楼道居民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分别设置了富有特色的楼道文化纪事栏,居民个人的书法绘画、巧手制作、报刊文摘、生活保健知识等均可在文化纪事栏中进行展示,为广大居民充分展示自我搭建了良好平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楼道文化。
3、明确工作方法。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物业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座谈走访,制订了科学的广场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方式,即:“组织群众演、演给群众看”,让职工家属天天“忙着玩、玩着乐”,把文化广场变成职工家属的精神文明家园。同时,利用宣传橱窗、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广场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着力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广场文化氛围,让广大群众了解、认识、亲近、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二、广场文化发展把握“三个注重”
1、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该矿先后投资400余万元,整修了舞台,平铺了大理石地面,硬化了路面,增添了休闲椅子,设置了壁报栏并安排专人定期更换内容。在广场四周培植了草坪,种植了观赏型花木,成为矿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把健身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每年投入10余万元购置体育用品,并在四个小区兴建了“文体活动点”。在霞西区建起一座大型文体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集台球室、乒乓球室、舞厅、麻将室、书画室、展览室、健身房于一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广大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职工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广大职工家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身和娱乐场所。
2、注重文体队伍建设。协庄煤矿社区现有离退休职工5000余名,在社区居民中所占比例较大。为此,该矿把那些热爱社区文化建设的业余文体活动骨干集中起来,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先后成立了太极拳剑扇、秧歌、腰鼓、跳绳、花毽、空竹、健身球、台球、乒乓球、健身万步走等10余个活动队,吸引退休职工积极参与到广场健身活动中来,并且在人才、技术、设施、场地、器材和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培训人员、借用器材、充当评委,提供参赛信息等,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社区文体社团的发展。
3、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建立了由矿党委领导,物业处党总支、各支部,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文体骨干分子等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社区文化领导协调小组。同时,动员社区所有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带头抵制腐朽文化思想,成立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文明宣讲队,牢牢把握先进思想和文化阵地,带动和引导居民沿着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开展活动,在达到全民健身、寓教于乐目标的同时,推动了广场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广场文化作用体现“三个突出”
1、突出教育性。该矿把广场文化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廉洁教育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采用知识竞赛、科普宣传、文艺演出等人们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形式,使枯燥的说教艺术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单调的形式多样化。比如:在安全教育方面,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主题,组织艺术团及时编排符合煤矿特色、内容丰富多彩的专题文艺晚会在文化广场进行演出,不仅让广大职工家属看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也从中受到了安全教育;在廉洁教育方面,通过在文化广场放映“欲之祸”、“赌之害”等警示教育影片,让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为构建良好、和谐的矿区氛围贡献力量。
2、突出群众性。广场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的热心参与和积极支持。根据矿党委、矿行政的安排意见,该矿充分挖掘社区文艺积极分子资源,每年在元旦、春节、元宵、三八、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积极为职工群众提供节日文化大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增强了矿区的节日气氛,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文化广场组织民间艺术团进行鼓乐、秧歌、舞龙、旱船、毛驴、腰鼓、大头娃娃、抖空竹、长绸扇舞等民间文艺表演,举办专题庆祝晚会,活跃矿区节日气氛。组织举办了“红歌大家唱”、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太极柔力球、健身球表演、健身排舞比赛等大型活动,丰富了广大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
篇3
1.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项目工作目标上,抓住“特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顶层设计为基础,聚焦特色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提倡将环境资源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将制度创新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富有校本性和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
篇4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平安和谐 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随着企业重组步伐的加快,蒲白矿区形成了生产厂矿与后勤社区两大发展格局。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矿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在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分析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社区文化建设这几年来一直在搞,不管是在职职工文化生活,还是居民文体活动上,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2.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3.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结合建安处社区几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抓组织建设,建立有序的社区文化工作机制矿区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矿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首先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使之形成矿区、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党委、总支、支部牵头,相关部门科室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谋发展的格局,不断把各项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2.要抓好阵地建设,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要结合社区区域优势和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促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我们建安处社区自成立以来,兴建了社区健身娱乐小广场,新建了阅览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宣传长廊。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
3.要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基础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中老年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门球队,鼓励他们参加局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其次要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中来。建安处社区从2006年陆续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吸引辖区住户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文化献计献策,为弘扬平安文化各树一帜。在2007年有50户平安家庭的典型代表受到了社区的表彰,使平安文化成为建安社区的特色文化。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4.抓好活动创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逐步改变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利用社区再就业中心这一载体,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活动,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使社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作用更加突出。
5.抓特色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要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不再仅仅限于繁荣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它已打破了文化视角狭窄的格局,而是积极介入经济发展、邻里团结、拆迁拆违、维护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中,使社区文华具备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篇5
关键词: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0-01
社区文化是区域性的、全方位的广义文化范畴,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数之和。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而言,加强对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探查,找出社区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工作者,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强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利用进行社区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1.对于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而言,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投资显得单一、被动。因而,要想实质性的推动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应该着手于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将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如展览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对社会居民进行公开开放,让整个社区的居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设中来。此外,在明确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底细的基础上,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应与辖区内的企业、机关部门进行联系,争取企业、机关等单位将文化活动场所向群众开放,给予弥阳镇社区群众更多的发挥场所。其次,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的法理支持以及群众的全力配合,例如在红烟社区的文化建设中,主要的便是“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群众督导”的社区文化创造模式,从红烟社区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正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社会的文化建设也更具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2.遵循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文特点,发展社区的特色文化。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以弥阳镇社区为基本点,因地制宜的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社区文化保持持久且旺盛的生命力。此外,由于我镇地处市政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鉴于良好地理资源,我们必须加以大力利用,使其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使得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
二、倾斜老、偏地区,改变建设不平衡状况
如果老城社区与新城社区之间、中心城区与偏城区文化建设的差距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缩小,那么社区文化建设将很难得到改善,而且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以下三个重点方面的改善:
一是加强对城东、铺田、古城三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的扶持程度,让这些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在政策的扶持和社区领导的带动下,展现出勃勃生机。此外,要推动城东、铺田、古城这三个社区的文化及社会,需要立足于社区的本身情况,例如社区的规模、人员数量、经济情况、文化特色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且注重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目标的一致性,使城东、铺田、古城社区文化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二是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整体性质的文化发展,因而,要充分调动弥阳镇社区内所有的机关、部队、企业组织等一切社区力量,通过这些力量的整合,实现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为弥阳镇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共有、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另一方面,借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社区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扩大社区文化的发展途径及范围,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更加的饱满化。
三是通过建设文明、卫生、祥和、安全的社区,使居民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在社区文化的感染下潜移默化中养成。简言之,也是借助于文化的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让居民们在参与中提高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其他社区之间的文化建设差异。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社区文化设施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依托和载体。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在量上要增加。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出资、集资、共建等方式建造更多的社区文化设施,如兴建文化馆、站,图书馆,以及社区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社区学院,绿地等。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文化活动。其次,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将它建设成为社区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展示文艺才能的舞台,休息娱乐的场所,青少年教育的园地,文明市民的学校,老年人的乐园。这样就使得社区居民能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再次,社区文化设施在资源配置上应尽可能合理化,要使各项文化设施都能物尽其用,而不致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篇6
潜山县是古皖文化的源头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时属皖国,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称皖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保6外。这里是“长诗之圣”《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三国时佳丽大小乔的生长地、孕育了京剧鼻祖程长庚、小说大家张恨水、杂技皇后夏、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等众多名流。孔雀东南飞传说、潜山弹腔、木偶戏、十二月花神等7个项目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戏剧积淀,为潜山县社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一、潜山县社区文化的基本现状
截止到目前潜山县有10家民营剧团,城区有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剧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有各类演职员390余人,演员一专多能,一人能演几个角色。每逢节假喜庆之日,在县城的文化广场,大街小巷随时可以看到一群轻歌曼舞,欢快跳跃着的中老年人,他们不辞劳苦,乐于奉献,为构建和谐社区,倡导乡风文明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大园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社区2005年5月挂牌成立,现拥有演职员80余人,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轻的40岁。他们热情高涨,自筹资金、自理事务、自我管理,为彰显时代精神,弘扬社区文化,在以传统黄梅戏剧目的基础上,不断创作新剧目,根据身边人、身边事,编演通俗易懂的小品、小戏,用黄梅戏唱腔和表演手法把事情说唱出来,这样既适合当地农民的口味,又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先后编演了大型古装黄梅戏8本、折子戏16本、歌舞曲艺20个,腰鼓、秧歌队伍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50余人。他们经常深入乡村、社区及周边县,每年交流演出达300余场,自费到周边社区互动演出多场。中央电视台《天仙配》剧组在天柱山拍摄期间,他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在该剧中担任群众演员角色。每年的“两会”演出的专场节目都得到领导充分肯定及代表委员的热情欢迎。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称之为:这就是先进文化,要大力弘扬社区文化,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办出特色,使之成为全县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园社区的带动下其它各社区都结合自身实际,成立艺术团、合唱团、民乐队、票友协会、秧歌队等文艺团体,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常年活跃在老城区广场、火车站广场、市民广场、文化休闲广场。早晨迎着太阳健身,晚上披着灯光起舞,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异彩纷呈,有效地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邻里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2010大园社区被评为“全省十大特色文化社区”称号。2011年大园社区在庆祝建党90周年群文系列活动全省广场舞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天柱山申世迎检仪式上,社区文艺骨干708人次组成9个方阵,用传统文化的方式欢迎、欢送联合国教科文专家组。场面震撼,热闹非凡。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周上,我县彰法山社区表演的《天柱威风锣鼓》、大园社区表演的《莲湘花篮》、东关社区表演的《龙舞庆丰年》分别获奖。
二、潜山县社区文化的特点
一是草根性,植根于基层民间,满足基层文化活动需要,目前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是自娱自乐的成份多,自发的成分多;
三是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高,对文化活动有着强烈的精神需求。
三、潜山县社区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定位模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时,对文化建设、文化活动关注的力度不够,导致社区之间开展文化活动情况不均衡,发展不平衡;
二是有关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缺乏全局意识,自我为中心不能将资源统筹,形成合力。
三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所需经费严重不足;随着文化队伍的不断壮大,活动人员不断增加,参加文化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大,交通费、食宿费等方面的开支也在逐渐增大,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自身独立的和固定的活动场地,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文化设施设备陈旧、单一,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五是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发展后劲不足。文艺骨干老龄化,素质有待提高。当前绝大部分满足于“你演我看”、“你画我看”、“你唱我听”的阶段。如何引导社区居民从“观众”到“演员”、从“受众”至“主体”的转变,是社区文化建设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四、建议与思考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社区文化发展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农村社区化工作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实施社区文化发展一体化的领导和管理机制、社会化参与和资源整合机制、成果化展示和机制、品牌化培育和宣传机制,使社区文化发展依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确保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二)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丰富筹资形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身社区文化建设,增设一批设备,夯实群众活动基础,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创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以各种文化阵地为载体,突出教育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努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和教育培训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提升农民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1.以打造文化型社区为主旋律,积极创建特色型社区,努力打造一批文化型、共建型、科普型、环保型、文明型、平安型社区。
2.以“大家乐”为主题,开展社区广场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大家演”、“大家唱”、“大家跳”,活跃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3.以各种节庆和经常性专项活动为依托,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增强农民工群众的社区意识。
4.积极开展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文化馆(站)、和民间艺术团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经常性的文化进社区活动,让公共文化贴近百姓、服务农民。
篇7
摘 要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苏仙,创出特色,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既是杜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结合苏仙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一、苏仙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积极探索
l.根据本区现有的人文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
2.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渗透作用,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
3.做到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居民群众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得到了教育、交流和提高。
二、我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相关对策
(一)我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文化资源的现象相当突出。地方和驻街的部队、企业、学校都拥有一定的文化站、室、场、院,但在现行的体制下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甚至重复建设、相互“争食”,造成社区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社区现有的文化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苏仙区是郴州市的老城区之一,有文物古迹、革命史迹几十处,社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现在的利用率还很低,从总体上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是社区文化的硬件建设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作为一个具有11万人口的发展型城区,在2个行政街道中,文化站的标准目前都很低。
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居民群众的参与度还不高。目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尚未达到四分之一,说明社区文化活动还有许多“文章”要做。
(二)加强我区社区文化建设可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单纯由政府单方投资、包办社区文化的旧模式,充分利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的场、馆、站、室对居民群众开放,这样既补充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了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二是根据本社区的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乃是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依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大力营造以历史、传统、革命、现代为主线,以众多文物场馆、广场为景点的“没有围墙的苏仙区文化大公园”。
2.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要通过社区文化站、馆、室及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良好氛围。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机制,做到有机构队伍、有活动阵地、有目标制度、有活动内容,不断推进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面。长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市民。特别是要加强对下岗职工、流动人口、老龄人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正面引导,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入家庭、入心入脑,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做到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广纳现代文明成果;既重视乡土文化又不排除外来文化;既有“阳春自雪”的高雅艺术,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在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等包罗万象;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等形式多样。总之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以提高和升华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为目标,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得群众之所盼,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发展下去。
篇8
【关键词】文化大发展 高校 校园 文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07-02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和陶冶等功能,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发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作用,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参与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一、创新校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理念是支撑整个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柱,它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着凝聚、动员、鼓舞和推动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高校也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践,促进发展,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创新校园文化理念。
(一)传承优秀文化底蕴。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理论家布鲁贝克说:“大学是精神的堡垒,否则就不是大学。”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传承、研究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大学的崇高使命。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推陈出新,是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具有育人、导向、辐射、激励和陶冶等多种功能。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上,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既要以创新为前提,与时俱进,又不能割断历史。
(二)与社会文化创新相统一。一方面,大学拥有的文化建设资源和潜力是巨大的,而且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有助于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源源不断将大学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精华、高尚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传递到社会,这对弘扬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促进民族素质和道德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用艺术的视觉、文化的载体,大力弘扬正气,昂扬锐气,端正风气,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思想品德,促进校园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对接和发展。
二、创新校园文化结合形式,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高校应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结合形式,打造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
(一)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在传承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融入现代教育发展观念,建设独具一格的特色文化品牌。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确定校歌、校训等,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倡导创新,追求卓越。
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要精心设计人文底蕴深厚的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科学文化艺术节等,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文化氛围。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实际,建设特色文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贴近师生需要,体现出娱乐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使师生能够从活动中体会到至美、至真、至善的精神追求,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构建包容、多元的学校文化的同时,培育先进和强大的主流价值,逐步构建能够彰显学校特色、全体成员一致认同的教育价值观,并使这种教育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氛围、道德操行和行为习惯等。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电影节、白鸽青年志愿行动,西安交通大学的“体育精神”让追求卓越成为习惯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实施校园文化精品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影响大,带动大,社会效益大,必须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学校传统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实施校园文化精品工程,深化拓展文化品牌,扩大美誉度。
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精品,能够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不断提高师生文明素质,树立现代文明的新形象,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筑都蕴涵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一首好歌,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校园雕塑,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成为提高大学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载体,如果它们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推出,激励师生投入其中,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将可以形成高品位的、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精品工程建设还应从优化校园环境着手。优美的环境使人身心舒畅,徜徉其间,容易被其承载的文化所感染。应使校园中每处景观都成为传承、创新文化的资源,承载起文化价值,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发展、创新融思想性、知识性、职业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应重视学生生活园区、学生公寓等形成的“社区文化”,全方位建设内容丰富、富有吸引力的学生社区文化,包括社区文化环境、文化设施等,以社区文化塑造人,发挥其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应建设高校的历史文化长廊,使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场景中感受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辉煌的发展历史;校园橱窗展览应建设成表达大学文化思考,展示大学文化内涵的窗口;在学校明显位置设立电子显示屏,及时发报校园最新消息等。
(三)充分利用图书馆传播先进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传播、创新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丰富的馆藏,使其必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图书馆应依托高校优势,形成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应依托自身优势,把握好价值取向,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和特色文化,构建图书馆文化和品牌竞争力,并推进文化创新,同时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文化共享,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新校园文化内容,保持与社会的同步性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引发思想动荡的因素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要关注学生的完整人生和完整的心理世界,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园文化。从文化理念的深层次上使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既有传统文化又有时代色彩的校园文化和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风气,团结和谐的集体生活,优美的校园环境,共同的学校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以及良好的校风、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多彩而积极健康的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等是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愉快的心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心理平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将微博运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微博是互联网的一种新应用,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还具有内容简洁、操作多样等特性,以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及行为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营造良好的校园微博文化氛围,通过微博传播先进文化,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为师生提供更多教育、生活等实用信息,满足师生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倡导广大师生加强自律,树立网络文明意识,对自己和传播的言论负责,恪守诚实道德底线,善用微博、用好微博,使微博成为积极向上的网络新平台。
【参考文献】
[1]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N].人民日报,2011-10-18
[2]杨云.建设特色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茂名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
[3]纪绘.校园微博使高校管理驶上快车道[N].中国青年报,2012-06-20
篇9
一、 用“绿色文化”引领物质环境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入校园,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洋溢着一种绿色和谐之美。我校的校门一边是一本打开的大书,一边是高高耸起的不锈钢的大笔。这样勾画出的大门造型,象征着我校“自强不息、和谐共进”的绿色办学思想。“展翅”不锈钢雕塑,曲径通幽的绿韵紫藤长廊,造型别致的蘑菇亭,融种植、养殖为一体的2500多平方米的“绿源生态园”实践基地,丰富了绿色文化,凸显了生机与活力。校园一年四季绿意盎然、鲜花朵朵、果实飘香,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我们诠释、提炼与设计校园文化,如以“绿”字打头的楼名、“绿源生态园”、“绿源”回收站、“绿源”广播电视台、“绿”字打头的走廊,以及绿色环保类标志、世界珍稀动物主题长廊等,无处不透露出绿色文化的气息,充分体现了绿色文化所倡导的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为学校推进绿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用“绿色文化”拓展德育工作
“绿色文化”教育最终是塑造“人”的教育,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它包涵了这样的德育理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人类的长远利益考虑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全新的人生观和发展观。
规范学生的绿色行为习惯。我校以“净”、“轻”、“律”、“礼”、“护”为行为规范突破口,积极开展“德积小学学生绿色行为规范”教育,通过班主任和教师例会,明确要求,达成共识。充分利用晨会课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利用绿源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形式加强宣传。同时,加强常规检查、评比,结合绿色之星、绿色班集体等评比,从一点一滴抓起,强化学生绿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内化学生的绿色道德品质。我们注重实践育人、体验育人,以校本课程《绿源》为蓝本,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整合,带领学生走进“绿源生态园”综合实践基地,走向社会,开展“帮果树过冬”、“欢乐枇杷节”、给果树修剪、施肥、浇水等活动。同时,还把“绿源”实践活动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相结合,教育学生要爱护果实。每到收获季节,基地中的梨、枣、橘子等果实挂满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些果实不仅仅是基地之果,还是学生的劳动之果,也是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特色之果,更是全体师生的道德之果。另外,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绿化、环保教育宣传工作,使学校的影响向社会辐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净化学生的绿色心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我校以创建“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为契机,对我校心理咨询室进行重新设计。每一位小朋友走进我们的咨询室,都感到非常温馨。学校不断加大对心理工作的管理,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学习困难学生和行为问题学生,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校本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对这类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爱。重视品德与社会、班队课等德育课程教学,拓展校本德育课程。
构建绿色德育新机制。我们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家委会议,向家长反馈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家长畅谈学校的办学思路,请家长对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等。每学年,我们都要带领学生走进元丰社区、学前社区,举办共建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块德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三、 用“绿色文化”推动教学改革
构建绿色生态课堂,落实有效教学。学校承担了全国“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绿色生态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和苏州市规划课题“‘绿色’校本课程开发对课堂教学促进作用研究”,其中后者已经结题,并着手“十二五”课题“绿色理念下的小学文化品牌培育研究”的研究。学校在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加强了“构建绿色生态课堂,落实和谐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课前预学案―课堂教学案―课后拓展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制定了“三模”,即“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的一般模式、绿色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预学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三进”,即预学案进课堂、练习进课堂、作业进课堂。通过系统的绿色教育理论学习和各学科备课组的研讨实践,“积极有效的绿色课堂”有了新突破。“绿色生态课堂”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展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我们严格按上级规定设置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其中以室内“琴棋书画”、室外“跑跳投踢”、基地“种喂看护”为依托的德丰少年宫建设更具特色。2010年9月学校少年宫建设经验在张家港市第37次校长论坛上进行了交流。2011年9月,《光明日报》在宣传我市少年宫建设报道中专门列举了我校的做法。同月,在全国少年宫建设推进会上,我校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实施绿色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快乐发展。我们改变了原有三好学生和特长学生两个单一的评价体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绿色评价体系。既有平时学习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和文学之星的评比,也有在期末评选的三好学生、绿苗之星等。这样的考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获奖面,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应有的肯定与激励,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快乐地成长。
四、 用“绿色文化”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文化的建设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绿色文化的思想,能帮助教师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确立现代人才观、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当作是有感情、有灵气的人,进而巩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厚德尚绿”的校训下,要求教师常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思《教师“十不准”规定》,常念绿色文化之“经”,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对绿色文化理念下的“绿色和谐教育”的认识,并努力践行。如秉承绿色文化思想、绿叶精神,开展 “绿叶教师”和“绿色办公室”的评比,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并以此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精神风貌等。
加强教师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开展“绿源发展论坛”活动。我们利用每周一的教师工作例会时间,安排20分钟让3~4名教师上台交流上一周的所学、所思、所悟,以此为平台,促使教师认真准备,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大胆交流,促进成长。我们积极倡导教师投身于“绿色文化”课题研究,促进自身发展。各个备课组根据学校的“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管理研究”课题,分解成自己的子课题,把各教研组、备课组内部组织进行的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走上了教科研联动、科研促成长的良性轨道。
五、 用“绿色文化”推进行风建设
学校行风建设也注入绿色文化的品质,既增强了依法治校意识,又渗透了人文关怀,学校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充分展示出了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成果。
篇10
关键词 基层文化建设;人才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 G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89-01
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其在提升全面素质,实现文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基层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全面素质提升,还能够为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近年来,在基层文化建设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基层文化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这对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目标非常不利,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实现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全面素质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一、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不仅需要职能部门来完成工作,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基层文化建设行为能够得以实施,可以说只有充足、有效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所主要缺失的内容。由于对基层文化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其逐渐成为了无资金支持的工作行为。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无法展开,文化建设设施无法的有效进行检修出现安全隐患,种种情况都表明了资金投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所缺失的关键。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文化馆、社区、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其作为文化建设方面的唯一性职能部门,所肩负着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文化馆、社区、文化站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时十分困难,他们不仅办公环境极差,而且很多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都存在严重缺失问题,文化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比皆是。情况较为严重的文化馆、社区、文化站甚至成为了‘名存实亡’部门,基层文化建设根本无法实现有效开展。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具有直接联系,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
(三)专业人才缺失严重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以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提升全民素质的系统性工作,其要求工作人员要在具有基本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具有超高的文化素养。但从现在的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来看,专业人才缺失情况极为严重,人员结构老龄化,专业知识结构偏低,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的缺失,更切断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更新与进步路径。另外,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其实际价值出现了严重的不符,很多原本愿意将毕生奉献给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在迫于生活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其他工作,而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型人才更是不愿意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很难得到实质性发展。
二、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引入投资保证有序运转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必须要依靠资金来完成自身运转和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目前对基层文化建设投资的不足和缺失情况,导致其出现了基层文化建设难以实现,因此引入合理投资,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序运转势在必行。为此,基层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当地文化的特色优势,通过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来提升上级财政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补贴资金能够充分落实。另一方面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还能够提升社会企业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从而愿意将企业资金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有效落实。
(二)根据需求做好设施更替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百姓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的基层文化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那么将其进行有效更替是必然的。近年来,我国各基层单位已经加大了对设施的更替工作,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想要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全面性变革。在投入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基层部门除了要做好对设施的更替外,还应该加大对社区娱乐演出、图书影视方面的发展,通过与当地文化的有效结合,来保证百姓能够在文化方面有所提高,并能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
专业人才是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实施、落实的基础,也是实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创新与突破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社区基层单位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兴趣,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提供平台。同时还要为专业人才提供与之劳动相符合的薪金及福利待遇,让专业人才能够在不考虑生活因素的前提下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基层文化工作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基层单位要定期的对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即创新理念进行培训与更新,保证她们能够以专业的态度和方式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基层文化建设加以重视。不可否认,当下的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综合发展角度来分析,只要政府部门、社会大众以及基层文化部门能够对基层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所存在的问题都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进步的有效推动力,进一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目标,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小明.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