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的时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政策的时滞

篇1

财政投融资是在一般财政预算无偿分配以外 ,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调控 ,按照信用原则有偿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活动。自 80年代我国开始发行生产建设性国债 ,政策性银行投入运转以来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财政投融资体制 ,对推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体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主要是财政投资日益弱化 ,财政投融资渠道单一 ,财政信用与商业信用界限不清 ,财政投资重复、低效等。面临新形势的需要 ,旧的财政投融资体制亟需强化、完善。

一、财政投融资的特点、作用和必要性

(一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根据穆斯格雷夫的“发展型”公共支出模型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国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 ,公共部门投资在国民总投资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飞”奠定基础。进入中级阶段之后 ,公共部门投资逐步成为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而在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都存在市场失灵 ,因此政府始终要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进行宏观调节。我国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的年代又不长 ,市场失灵的现象还相当突出 ,因而财政投融资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二 )财政投融资的根本作用在于充实社会先行资本 ,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 ,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准公共产品 ,这类产品若完全依赖财政无偿投资 ,因财力有限势必出现“瓶颈”制约 ,供给不足 ;若完全依靠企业筹资 ,银行融资 ,因准公共产品“效益外溢”的特点 ,供给更加不足甚至无人投资。所以在私人产品与私人投资、纯公共产品与财政无偿投资大体对应平衡的情况下 ,财政投融资介于二者之间 ,填补了准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

(三 )财政投融资的目标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建立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诱导机制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财政投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表现为短期内“数量增加” ,更表现为长期内“质量的提高”。1 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基本解决 ,结构调整的问题更加突出。我国预算内财力贫乏 ,而财政投融资作为一个投融资体系 ,直接把资金引入优先领域 ,形成一种“财政投融资先行—商业银行投融资跟踪—企业投资随后”的连锁反应机制。

(四 )在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形势下 ,加强财政投融资又与反经济周期目标相吻合1998年中央银行六次降息 ,货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由于真实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居民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 ,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以及货币政策时滞等原因 ,货币政策的效力一时还不能显现。而财政扩张作用直接、力度大 ,特别适合在经济全面萧条时采用。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 ,不外乎两种手段 ,一是减税 ,二是增支。减税在 1 998年上半年已经启动 ,但我国财政的困境使减税的空间不大 ,增加财政投资是必然选择。就启动内需的两大支柱消费推动和投资拉动来说 ,投资拉动也是现实选择。 1 997年我国经济增长 8. 8%,从需求拉动因素看 ,投资约占 2 . 2个百分点 ,消费约占 4. 9个百分点 ,净出口约占1 . 7个百分点。 1 998年以来 ,消费市场持续低迷 ,从需求走势看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中趋降。在这种情况下 , 1 998年下半年增发 1 0 0 0亿国债融资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能直接增加需求 ,还能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 ,拉动相关产业 ,间接增加社会需求。

(五 )财政投融资体制还能平衡资金在国民经济三大部门间的分配 ,调节储蓄、投资结构 ,促进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国三大部门中 ,居民是盈余部门 ,企业是短缺部门 ,财政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 ,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 ,居民最终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 ,居民部门储蓄占到社会总储蓄的 6 0 %以上 ,而财政日见拮据 , 1 995年预算内投资占社会总投资仅 3 .1 %。在这种不平衡状况下 ,通过国债等财政投融资手段将居民手中的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 ,有利于调节储蓄与投资结构的不对称 ,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二、我国旧有财政投融资体制的问题分析

(一 )国家财政投资日益弱化 ,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正处在经济转型期 ,不仅要实现经济体制市场化 ,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由此决定政府在强化、引导投资方面负有比发达国家更多的责任。但当前我国财力不足 ,财政的经济建设性投资呈现出弱化态势 ,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相去甚远。据世界银行对 1 2个发展中国家和 1 3个工业国抽样调查表明 , 1 980—1 995年财政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43 %,工业发达国家 3 7%,而我国 80年代以来财政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降低 , 1 981年两个比重分别为 2 0 . 5%和 2 8. 1 %, 1 990年降为1 0 . 1和 8. 7,到 1 995年只有 7. 7%和 3 . 1 %。财政投资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履行。

(二 )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界限不清 ,也缺乏法律上的依据

一方面财政投融资范围界定不严 ,本应通过市场融资的通过财政投融资 ,扭曲了资金结构 ,损害金融业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过分扩张投资性贷款 ,投资资金过分依赖银行 ,不仅加剧重复建设和结构失调 ,银行不良债务急剧上升还将阻碍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发行国债相比 ,国债的透明度相对较高 ,易受到关注 ,而银行的不良资产较隐蔽 ,就这一点来说 ,财政投融资比之金融投资也有其优势。国际经验表明 ,财政融资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是银行信贷所不能替代的。

(三 )财政投融资效益低下 ,盲目、重复建设现象仍然普遍 ,贯彻产业政策不力重数量轻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弊端 ,表现在财政投融资上就是有偿资金无偿使用 ,资金投放前缺乏全面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项目结束后不进行评估 ,往往是“说投就投、一投了之” ,使财政投融资无法维持自身“融资—投资—还款”的良性循环。

(四 )财政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不足也是制约财政投融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因国家财力制约 ,资本金部分投入就不足 ,对政策性银行拨款难以保证。除资本金以外 ,财政融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债 ,很少的部分来源于金融债券等 ,加上我国财政投融资效益不高 ,资本金增值少 ,形成国债独当一面的局面 ,加大了财政本已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 ,国债风险增大。

三、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强化和完善

财政投融资的特点是融资、投资紧密结合 ,资金投入直接。针对我国现行财政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求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完善 :

(一 )融资环节

应该说 ,国债因其规模大、信誉高、发行较容易 ,仍是主要融资渠道。发行国债既产生总量效应 ,增加总需求和总供给 ,又产生结构效应 ,引导投资和消费。增发国债还能带动商业银行配套贷款的增加 ,推动社会投资 ,形成乘数效应 ,更大幅度地拉动经济增长。据测算 , 1 998年增发 1 0 0 0亿国债大致可以使银行配套增加贷款 1 0 0 0亿元 ,总数约 2 0 0 0亿元的建设投入所形成的最终需求可以拉动gdp增长约 2个百分点。而且在目前我国经济紧缩的情况下 ,供给对价格和利率的弹性很小 ,增发国债还较少引起价格和利率的上涨 ,因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和对私人的挤出效应。通过国债融资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

1 .国债的发行权。只要各级地方政府仍是当地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 ,分级财政体制未能真正建立之前 ,地方政府就不能拥有发债权 ,地方财政预算也不能打赤字。但在国债投资建设项目中 ,有很多项目是属于地方性的 ,根据收益原则 ,这部分项目的融资应由地方负担。在地方财政支出项目较多、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 ,可发行中央特许、担保 ,地方负责还本付息的专项债券 ,有效地分解中央财政的债务风险。同时 ,又因一些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利益会扩散到其他地区 ,中央财政应对这部分“外溢利益”予以补贴 ,具体作法可由中央发债转借地方使用并由各地配套一部分公共资金。

2 .国债的规模和期限结构。目前银行利率下调、国债筹资成本较低 ,正是增发国债的有利契机 ,此时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大量建设资金。由于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居民收入下降和预期未来支出增加 ,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增大 ,这也为国债的发行创造了认购对象。为满足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需要 ,这种国债可为定向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周转性国债。目前我国国债主要集中在三年期的中期国债 ,期限结构过于单一带来的问题是还本付息期集中 ,长期建设资金不足 ,短期筹资不易 ,今后应逐步增加短期周转性国债和长期投资性国债 ,充实国债期限结构。

3 .国债的透明度。我国居民和机构购买国债 ,长期来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行政压力 ,就算以国债作为金融资产投资 ,吸引投资者的也只是国债的稳定可靠性 ,而不是其投资生产建设带来的收益。这种现象与国债宣传定位不当有关 ,国债透明度不高 ,国债发行后居民不了解自己资金的用途和实际效益。这一方面造成居民投资国债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使财政部门发行国债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议财政部门在发行及运用国债资金投资的各个环节 ,定期披露国债资金投向、工程进度和财务状况 ,以体现国债财政投融资工具的特征。除继续稳定国债融资外 ,我国应进一步拓宽财政融资渠道。日本已实行 40多年的“财政投融资”制度可资借鉴。日本的财政投融资计划是以大藏省的资金运用部为中心 ,以财政储蓄、各种保险和年金等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通过有关公共金融机构 ,以投资、贷款和认购债券等方式进行公共投资 ,对于日本经济起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通过财政投融资所筹集的资金极为可观 , 1 991年占到当年财政总资金 (财政预算资金与投融资资金之和 )的 56 . 5%,成为国家财政不可或缺的“第二预算”。

我国目前正进行清费改税、清理预算外资金的改革 ,笔者认为探索发展财政投融资制度 ,在预算体系中建立专门的财政投融资预算不失为规范财政预算、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的一条思路。就资金来源看 ,我国也有拓宽财政融资的潜力。我国目前仅有向养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发放的特种定向国债 ,今后配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可扩大特种定向国债的发放对象 ,既拓宽了财政融资 ,又为各类保险基金、资金找到一条安全的投资途径。现行邮政储蓄制度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在期限品种、还本付息方式上实行多样化 ,以吸引更多的储户。财政投融资的支撑点是国家信用 ,今后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债券和政府担保的借款制度 ,既充分又有度地运用国家信用。

(二 )投资环节

1 .投资项目的选择。公共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去和市场活动竞争 ,而是补充和支持市场活动。如果财政投融资资金用于国有企业的一般生产经营性项目 ,不仅会使财政陷入对国企补贴的深坑 ,还会助长国有企业的依赖性和政府干预的不当性 ,对经济增长作用却不大。现阶段我国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及农业。

2 .项目开工前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投资不仅在经济上必须是有吸引力的 ,在技术、管理和财务上也应该是可行的。在选择和实施投资时必须全盘考虑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对比 ,其他经济变量的反应 ,对其他部门的冲击和影响等。与一般经营性项目不同 ,公共投资的非经营性使公共投资的成本和效益分析要置于整个社会环境中考虑 ,即代表对一国经济投入和产出的机会成本 (“影子”) ,而不是特定部门的成本效益。具体地说 ,项目的纯经济收益率、对就业的影响、对国家债务负担的影响、财政的承受能力、对贸易状况和外汇储备的影响等都是成本效益分析的因素。“成本”不仅包括初期基建费用 ,也包括完成和经营项目工程所需的一切经常性支出 ,后者往往是数量很大却常被忽视的一笔开支。为防止钓鱼工程 ,要求项目在动工前必须呈交全面清晰的成本预算和收益估算。

3 .项目施工的全程监控和项目完工的评估。

针对我国财政投资重投入、轻管理的倾向 ,在项目施工全程中应建立包括工程质量、资本投入、费用支出的监控 ,尤其是经济审计。我国财政投融资效益低下与工程施工中财会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今后应大力提高工程财会人员素质 ,使财政投资置于严格的会计系统控制中 ,体现“经济制约”而不是“政治驱动”。项目完工后还应对工程预期目标、预期收益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 ,保持工程监控的完整性 ,对后续投资也具有启示作用。

(三 )密切投融资环节联系 ,革新财政投融资体制

1 .建立财政投融资预算。今后我国财政预算可包括四部分 :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和财政投融资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在预算中单列可以使财政投融资与财政无偿投资、商业投融资界限更清晰 ,财政投融资有了法律依据 ,筹资渠道可以进一步拓宽 ,同时受到预算约束又可保证投资效益。

2 .构造财政投融资的组织体系。财政投融资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公共金融机构。前者我国已经建立 ,下一步应重点研究其职责范围及活动领域 ,后者可由现有的各国家专业投资公司改组而成。因为公共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直接关联 ,还可考虑在地方建立城市开发基金组织 ,这种组织作为隶属于中央银行的地方公共金融机构 ,一方面可以较灵活地筹资 ,包括地方政府投入、中央拨款、发行债券等 ;另一方面还承担对市政当局提供技术或财务咨询、服务的职责。与一般的金融机构不同 ,地方城市开发基金组织兼有经济审查和工程监控职能 ,因而需积聚大量金融、会计人员、工程专家 ,这也是与其财政投融资机构的性质相适应的。

3 .财政投融资预算应在收支自求平衡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资金保值增值。这就要求融资、投资按项目直接挂钩 ,各项目应自求平衡 ,项目的还本付息由该项目收益负担 ,同时对于投资收益应有部分处置权。以国债为例 ,允许每年将部分国债资金建成的企业或项目中的国有资产转让出售 ,以收回投资资金 ,利用资金收益而不是发新债来偿还债务。而对国债的认购方来说 ,国债收益与投资项目的收益直接挂钩 ,可考虑生产建设性国债实行浮动利率或部分固定、部分浮动利率 ,并根据工程进度调整付息方式、还本期限和方式。既增加国债透明度 ,真正体现其生产建设性质 ,又可增加国债灵活性 ,吸引认购者 ,还可强化对国债资金使用项目的预算约束。

参考文献 :

[1 ]苏明 .我国中长期财政支出政策的未来取向 [j].国债市场专刊 , 1 997, (4) .

[2 ]刘文超 .对财政政策启动我国宏观经济及股市的影响分析 [j]. 国债市场专刊 , 1998,

[3 ]袁东 .论债务、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j].财政研究 ,1 998, (1 1 ) .

篇2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村社会保障

农业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通过运用农业财政政策,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现行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调整、创新,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以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但该体系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财政农业绝对两周增加,相对量趋于下降。表现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1.财政支持对象不合理;2.农业内部支持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农业投入体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面、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投入体制使整体目标不明确,有限的资金无法形成合力。四是财政支农力度小一些。这必然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影响到农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必须立足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这两个主要目标,不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长幅度,体现公共财政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而且要合理确定支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配嚣公共财政资源。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展望

1.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

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公共财政与WTO框架相适应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切实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积极创新财政支持和民办公主的机制,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3.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和方式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县乡财政收入体系,加强县乡财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统一城乡税制的目标是:强化城乡税收协调,公平城乡税负,规范和统一城乡税收管理体制,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与工商业、城市居民适用税制的完全统一。在税收政策上体现对“三农”的扶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措施

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

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I'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转贴于

4.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然后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5.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首先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然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6.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篇3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各级政府加强财政资金宏观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财政公共支出成效的重要手段。但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各级政府部门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效益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不足之处

1.尚未建立起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完整的绩效评价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得到立法的支持。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尚未出台一套完整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体系,没有明确专门的评价机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法制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2.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应该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和经济效益紧密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要充分体现客观性与公正性,关键是要制订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目前,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侧重于专项资金使用的评价,较少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果等问题,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而制订相关的评价指标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要掌握各类业务指标难度较大,同时,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非常缺乏,要设置科学、规范与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使评价目标与结果产生背离。

3.缺乏绩效评价的监督环境和对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监督一般来自人大、审计和财政部门三个方面,目前财政监督的范围仅限财政支出本身以及延伸的单位财务,财政监督的内容也只是注重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二是由于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受评价技术、管理水平的制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合理,操作上不够规范,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受到质疑,目前的评价结果仅作为支出项目的档案保存,或者项目中的成效、问题与相关责任,还没有同项目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责任人形成直接的约束关系,使绩效评价工作容易流于形式,从而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不利于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4.缺乏专职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标准不统一,各部门还没有专门负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机构。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对策

1.建章立制,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在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绩效评价相关配套的工作规范和实施细则,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值设定及考核方案》、《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实施细则》等,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内容、范围、对象、方法、工作程序、结果应用等作出规定,并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使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绩效评价的每个环节有章可循,以减少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中的随意性。

2.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的整体效应,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要求,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同时纳入社会贡献指标和服务绩效指标,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经济绩效指标。主要从财务指标出发,采用平衡记分卡原理从财务指标、内部营运流程指标和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指标角度分析。二是社会贡献指标。主要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劳动就业、可持续影响等。要以社会声誉指标和资本积累率等考核。三是服务绩效指标。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益和服务效率等问题,应从员工职业道德和服务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指标设计

3.创新机制,加强监督。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行政事业单位及管理层评价、选聘、任免和奖惩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将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公众视线,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要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绩效评价好的得到奖励,绩效评价差的得到相应限制和处罚,并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实效。二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首先,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公共服务项目,评价指标的选择权交给公众,向社会公开征集重点评价指标;其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介机构、评审专家的作用,由他们共同参与评价,以提高评价结果质量和公信度;第三,实施评价结果公示制。对评价项目,其社会效益指标的评价予以公示,由公众投票打分考核。

4.建立专职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建议成立由人大、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机构编制部门,办公室要坚持以“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确定评价结果,并定期向社会公示。绩效评价委员会不仅要审查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预决算的合规、合理、合法,而且要研究和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对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做出具体规定,以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约束力,逐步将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财预[2009]7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篇4

关键词:施工建材;检测;控制措施;市政工程

1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市政公路工程投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建造发展速度。当然,为了确保市政公路建造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每一道工作程序的完成,除此之外,对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工程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新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来共同完成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

2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制约因素

2.1 施工材料供求关系的影响

一些市政工程对于材料的供应没有提前计划好,这就使得准备材料阶段没有头绪。对于材料入场后的放置位置,往往也存在无计划性的问题,就使得材料随意堆放,比较混乱,在使用时也不方便。

2.2 材料检验在摆放和时间的影响

材料检验存在检验延后等情况,或者是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摆放时放在了一起,没有分开,这就使得施工时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并且还容易在检验时发生漏掉一部分材料检验的情况,给施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影响

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没有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测,或者漏掉了一部分材料的检测,比方说水泥的储存期太久,超过了3个月,就成为了劣质材料,如果再当成合格品用,就势必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3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要点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监测的方法因材而异。第一,检测钢筋原材料应该是从同一厂出来,并具有同样的炉号、规格、交货状态和进场时间,一次验收20t,如果在试验中钢筋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有一项不达标,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若再有不合格应予以退回;第二,水泥分为散装和袋装。袋装水泥应要有同样的)别、标号、生产时间、进场日期,每批为50t;检测散装水泥应为同-厂别、时期、品种、标号,以一次进)(场)的同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每批总量不得超过50t。还应复检水泥的有效期;第三,检测石油沥青应为同一产地、品种、标号,1验收批为20t,没有20t也要按一验收批来检测;第四,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振捣的密实、无麻而、蜂窝和离析;第五,强化检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而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水稳性、路而耐久性及粗糙度。

4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控制现状

4.1 检测设备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不断增加,产品规格也不断变化,因此检测设备规格难以准确掌握,那么就会造成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控制过程中的问题。

4.2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相关专业人员知识缺乏,专业人员水平设置门槛较低,员工管理水平低。单位内部因专业人员缺少,管理人员不注重对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再培养,中小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支出,不愿意花钱去雇佣高技术人才,再加上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造成员工和管理者都缺少正确的机制管制和激励措施,单位并没有以人为本,将人才放在第一位,只是一味的过分追求成本节约,导致企业专业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检测水平较低。

4.3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控制方法不规范

各地的检测规范不同,各个建造工程对市政工程材料检测的重点也不同,那么对应的材料检测标准也不同,在对检测设备的管理上也就不相同,这些都可能引起检测方法的不规范,给检测人员检查过程带来了难度和障碍。

5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和控制方法探讨

5.1 检测和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市政公路的建造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温度,因为温度决定着沥青公路的施工质量,如若出现温度超出既定范围的现象,就必须报废重新建造,只有做好温度的准确控制,才能保证公路建造的施工质量的满足。因此在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和控制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温度控制。

5.2 对检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要提高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首选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人员团队,同时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在组织内部实施技术人员的管理时,明确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这样当出现问题时,才能够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并且顺利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设立奖惩制度,能够起到很好的鼓励和监督作用,对于一些提出技术创新的员工加以肯定和鼓励,但是对于一些违反规定危害组织的行为也要严加惩治,做到赏罚分明。

5.3 加强检测仪器的保养维修检查

因其仪器一直处于运行中,因此也减少了仪器的寿命和增加了其维修次数,一定要设立维修小组不定期对仪器进行维修故障检查,以此减少其停运可能和减少时间的浪费,定期对仪器进行维修护理,以增加其寿命和使用时长。

5.4 加强市政工程材料工程质量检测

试验检测人员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试验检测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点,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要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具体的分工情况见下:

5.4.1 试验检测工作室的管理岗位主要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的全面工作,包括组织完成各项试验检测任务,确定检测手段和目标,同时还要密切的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及时的根据施工需要提出新检测方案,对本室的各个检测人员要实现严格的纪律管理。

5.4.2 要建立试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职责制。(1)是对试验检测进行责任承包制,谁检验谁负责,促使每个检测人员真正的形成责任心;(2)是将检测机制形成制度,促使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检测人纲、实施细则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6 结语

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不仅仅是为了检测,也是为了提高工程材料使用年限。检测看似简单,其实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施工前还是施工中,都应该牢牢抓好质量这一关。在其施工设计时应该保证其管理的规范以及质量的保证,应该做到质量第一,不要讲求速度,应该讲求质量,这样才能够过使得工程材料的寿命得到保证,在施工后也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延长工程材料使用寿命。在工程材料丢失和损坏,路而破损,路沿石倒塌的这些问题上,市政部门应该加强防护与做好修补工作,及时进行修补,不准拖沓,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城市道路整洁、平整,为老百姓造福。

参考文献

[1] 梁彩虹.浅谈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J].科技风,2009(15).

篇5

一、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一)农业、农业风险、农业保险所具有的特点决定农业保险需要财税政策扶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由于其自身的弱质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特殊性,面临许多风险即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就使得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开展显得尤为必要。况且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都实行财政对农业的保护,当然我国也不例外。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如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风险单位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等,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极不稳定,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难以满足传统保险理论对风险的要求,更难符合私人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的条件。这决定了农业保险需要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和正外部性的存在及农业保险的“三高”(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特征,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其进行财税政策支持,以保证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与需求,规避农业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轨迹来看,农业保险与国家政策扶持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从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至今近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状况与财政的扶持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1982至1993年,我国农业保险出现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从1982年的23万元猛增到1993年的8.6亿多元,年均递增127%。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兜底的制度,即有政府的支持。而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出现了全面萎缩,到2004年跌至低谷,保费收入仅为3.96亿元。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市场化体制转轨,农业保险业务全面商业化,失去了政府的支持。2005年随后开始回升,保费收入由7.5亿元,快速上升至2010年的135.68亿元,原因在于国家出台相关财税支持政策,逐步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三)从我国农业适应WTO需要,决定农业保险需要财税政策扶持在后WTO时代,传统的农业补贴政策空间和效力逐渐缩小,以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绿箱政策”空间和效力与日俱增。这意味着我国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和措施要符合WTO规则许可的“绿箱政策”,而农业保险属于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和提倡的,因而各国政府将扶持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对农业保险的财税支持机制,通过支持农业保险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我国财政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虽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水平。需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有效引导和扶持。

(一)我国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现状

本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业保险制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2004年随着国家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财政对农业保险投入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大,为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及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如下:一是进一步扩大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范围,保费补贴提标扩面基本达到。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到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前27位的省份绝大部分得到中央补贴,已基本实现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全面覆盖。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已由最初的5类增加到14类,基本涵盖了我国主要农畜产品。二是中央财政对区域性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已开始实行。2010年,中央财政增加对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已将天然橡胶、青稞、牦牛、藏系羊等区域性特色农业保险纳入补贴范围,补贴比例为40%,同时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由地方财政支持的特色农业保险。三是加大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要求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但中西部地区农业大省(市、县)多数财政实力较弱,补贴资金到位难,影响了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因此,2010年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由最初的25%提高至东部地区的35%,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至40%。初步统计,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已平均达到80%,高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保费补贴比例。四是加大对森林保险的保费补贴地区。补贴地区:在现有江西、湖南、福建省基础上,增加浙江、辽宁、云南省内有条件、有能力的市、县先行试点。补贴比例:对商品林保险,维持现有保费补贴比例30%不变,对公益林保险,将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50%。五是税收方面。根据现行税法,除免征种养两业农业保险的营业税,以营业税为计征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因营业税免征而免征外,同时对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二)我国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不足

1、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项目少。目前各国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项目主要有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以及其它费用补贴。但从我国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各地区的试点来看。主要有保费补贴,且只对投保户进行保费补贴,并没有对经营农险业务的承保机构进行费用补贴。

2、补贴范围窄,覆盖面不全。虽然在201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相对来说范围窄、覆盖面不全。如云南的烤烟、广西的甘蔗等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农业仍未纳入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

3、县级财力落实中央财政补贴配套资金较为困难,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覆盖程度。2009年,地方财政的补贴比例由25%降至20%,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补贴比例不存在问题,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特别是中西部比较穷的地(市)、县仍然面临着提供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困难的问题,出现了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影响了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4、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尚不够完善农业巨灾风险(洪灾、旱灾、震灾等)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很难独立承担和消化的,也并非单个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力所能及的,因此客观上需要强有力的再保险支持。2004年以来,针对各家农业保险公司对再保险的需求,在保监会的协调和指导下,中再集团以商业运作模式提供农业再保险。这是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支持体系和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迈出的第一步。然而随着财政补贴品种的继续扩大,农业巨灾风险将不断累积。仅依靠中再集团一家所能提供的承保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再保险需求。中再集团总经理刘京生曾讲,没有政策支持和保护,中再集团的商业运作模式很难实现其持续稳定经营。

三、完善财税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提高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与此相对应,财政却没有给予保险公司任何补贴,这对于面临着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率和经营技术上存在困难的保险公司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开展农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如:一是对农业保险机构在投保农业保险时给予一定比例的保险费用补贴。补贴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补贴比例视情况而定。二是在经营初期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补助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当农业保险费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中央财政可以取消补贴。另外,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实力和财政承担能力,实行有所差别的保费补贴比例,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应提高至不低于70%;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应提高至不低于50%。

(二)增加对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

特色农业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等特点,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和保障各地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财政应考虑对地方特色农业提供保费补贴支持,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和农业企业、农户的缴费负担。2010年中央选择了海南的天然橡胶等地区和品种特色农业提供保险保费补贴,但相对于目前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险需求,不论是保费补贴范围还是覆盖面都非常有限。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险补贴。目前还可选择一些对某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农业,如陕西和山东的苹果、云南的烤烟、广西的甘蔗等进行保费补贴试点,逐步扩大特色农作物保险业务覆盖面,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三)取消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配套要求

农业大县具有较强的保险需求,但同时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紧张,承担相应的保费补贴存在一定困难,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市县财政不能及时足额拨付保费补贴资金的突出问题。有的基层政府为减轻自身财政配套负担,限定农险业务品种和承保面,形成当地农民有愿望、有需求,而保险公司无法承保的矛盾,影响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议取消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配套要求,提高基层政府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

(四)建立巨灾风险专项基金,增强农险公司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

巨灾风险是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巨灾风险的发生往往会吞噬农业保险公司的所有准备金和资本金,严重冲击农业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危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与稳定。因此,为保障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业务发展,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应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政府资金支持、保险公司自有储备、社会各界捐助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设立专门的巨灾风险基金管理机构。为农业保险提供巨灾保障,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从而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实现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是多渠道的,应主要包括:(1)国家采取财政补贴和财政拨款方式充实巨灾风险基金。(2)从农业保险公司无大灾年份农业保险保费节余滚存中,抽出一部分充实到巨灾风险基金。(3)将农业保险公司税收减免部分,防灾、减灾和救灾专项支出中与农业保险服务标的相对应部分等几个方面的资金整合起来,充实到巨灾风险基金。(4)由政策性保险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一定数量的巨灾风险基金债券,采取融资的方式引进资金,提高巨灾风险基金储备能力。

(五)充分发挥税收对农业保险的推动作用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如果要获得一定的收益,那么,政府就应该对农业保险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减轻其经营负担。而目前我国只对种、养两业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没有其他的优惠措施。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自我积累的能力,建议对农业保险进一步加大税收方面的优惠:

1.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免征范围,除了免缴营业税外,还免征或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以有利于经营主体增加准备金积累,降低农险费率,提高农民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以此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利润空间,提高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另外,可考虑适当下放有关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减免权限,对农村营业员减免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2.对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全部实行先征后返,返还部分用作公司农业巨灾风险补偿的积累,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

篇6

摘要本文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政府采购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政府采购预算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要求而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采购计划,集中反映了本年度内政府用于采购的各项支出计划,基本反映了本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范围和工作重点,是政府完成采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事业计划的实施和行政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采购预算编制不准确、欠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采购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认证,造成采购预算过高或过低。 2) 不熟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没有准确掌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范围,造成预算漏项。3) 虚报多报,夸大实际需求,超出采购预算实际需求,造成浪费。4)对本单位业务、工作考虑不周,对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估计不足,预算少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编制和执行环节脱节,采购预算缺乏约束性。 一直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习惯于分散采购,不熟悉或不执行采购程序,出现重复购置、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等现象。有的单位认为采购程序复杂,采购手续繁琐,以致于自行采购的行为屡禁不止,出现计划外采购、随意性采购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采购预算编制环节、采购执行环节和公共性资产管理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没有做到信息共享,互相协调。

3、采购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和完善采购预算监督机制,对采购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重复采购、自行采购、无预算计划采购、超标准采购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1)没有健全的监督机构。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固定的、健全的机构来负责采购预算工作,机构组成不稳定,负责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而且,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对工作流程不熟悉,无法对采购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2)没有建立配套、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一方面,单位对《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和执行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

三、改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采购预算编制意识。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财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做好采购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全面、科学、完整地编制好政府采购预算。

2、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基础工作。 一是根据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规定和职能要求,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二是对本年度内单位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占用的资产情况进行清查,摸清家底,防止重复购置、盲目购置;三是掌握本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构成情况,根据人员的职务级别、岗位要求、工作绩效等核定各类物品的配备标准,避免某些不符合岗位标准和政策规定的采购项目列入预算。四是对本单位的各项支出范围、开支标准进行测算和分析,避免赤字预算;五是建立政府采购预算项目库,详细了解项目所涉及物品的用途、价格、质量,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必要性,使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重点项目的预算得到落实。

3、明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政策性原则。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坚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轻重与缓急的关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科学、客观地编制预算。2)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原则。政府采购预算必须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填报项目,并与部门预算统一布置、同步编制。3)完整性原则。在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单位预算项目,包括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其他各项收入、采购目录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支出,编制采购预算明细表。4)统一原则。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预算表格的标准和要求,统一口径,统一程序,填写有关数字指标。

4、明确采购预算编制程序。 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一般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方式进行。首先,由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编制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制定政府采购计划表并下发给采购单位的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实施采购计划的年度方案和具体要求。其次,由主管部门对采购单位的购置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政府采购管理机关。再次,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政府采购管理机关组织业务管理部门对政府采购计划中的采购项目、资金来源、预算管理等具体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后汇总编制政府采购计划草案。

5、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核和管理,主要有: 1)采购项目的完整性。包括采购项目是否存在漏报,采购项目是否具体明确。2)采购项目的合法性。包括项目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资金保证,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情况。3)采购项目的真实必要性。审核项目具体内容的真实性和必要性,防止采购单位截留或挪用财政资金。4)采购项目的关联性。审核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着人为拆分、人为整合采购项目的问题,避免采购单位套用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仇雪.浅议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财经界.2010(03).

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检测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也在日益增多。在进行工程的施工的时候,施工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对于施工材料的监测和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市政工程材料的材料性质、监测项目

1、工程的材料性质

市政工程材料的的基本性质可以大致的分为三类,一类是物理性质,例如材料的密度、吸收率、导热性、导电性等;另一类是化学性质,这类性质与材料的组成有着直接关系,例如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最后一类是工艺性质。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时,最首要的目标就是把好材料的质量关,选择价格最优、材料质量最好的工程材料,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2、市政工程的检测项目

对于钢筋类的原材料,检测时应进行反复弯曲实验、抗拉强度实验和抗扭转实验;对于由钢筋焊接而成的材料,经常对其进行抗压强度实验和抗拉强度实验;对于粉煤灰检测,应当检测其细度、需水量和烧失量;对于工程过程中的回填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塑限实验和液限实验、回弹模量等实验;对于工程材料中的砂,要对其进行筛分析、砂中含泥量,在必要情况下对其做表观密度、紧密度实验;对于混凝土材料,需要做和易性以及粘稠度实验。

二、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

1、取样检验

通常对工程材料检测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在进行产测试时,对一类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不同的部位随机的选择一定数量的材料,作为样品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取样的数量以及取样的来源部位都将关系到试验的结果,取样数量过少或者取样部位选择不合适,都将导致试验结果产生误差,以致于结果不够准确和合理。

2、检测温度与湿度

进行检测试验时,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虽不是需要检测的部分,但是这两项对于检测的最终结果,导致结果不够准确。因为,温度和湿度对于工程材料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专业化的仪器对建筑物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工程材料的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3、数据的精密处理

由于各种的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组的试件,其测量数据也会有较大的差距,此时数据呈现离散型分布。为了使得试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可信,此时我们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取舍,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规定。

4、对误差的控制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可以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误差存在于各项检测活动中,为了减少误差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无法利用更加先进的仪器减少系统误差时,应尽可能的减少测量误差。市政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其对自身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误差进行专门的、准确的实验,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的影响。

三、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提升观念,加强质量意识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的检测要不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追到底,明确责任与职责,合理分工。主动加强责任意识,主动对质量检测负责,提高综合素质与理论水平,将会推动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减少了工程质量隐患。

2、提高材料人员的材料专业知识

材料的生产、装运、保管、检测、加工以及使用这些过程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规范。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规定和标准也得到了一些完善。因此,材料人员要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些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用于工程实体的材料质量及其性能。在施工的控制过程中,对于先期的存储和检验工作要加以重视,同时结合施工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各种材料进场,使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材料的存放上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品种以及规格进行分别堆放。同时制定一定的措施,防止材料的使用功能和性能发生改变,比如防止水泥受潮产生变质以及钢筋的锈蚀。对于材料的保管期限也要进行注意,在材料的管理上要全面,并且建立健全材料信息档案,为我们的材料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3、项目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

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所以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准备搞优质工程却没有计划和措施;准备克服某项质量通病却没有预定的标准;甚至有了计划和标准也不执行,施工中只凭经验和想当然,这样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失去了意义。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4、不断鼓励创新,推进质量改革

随着材料市场的不断更新,有更多的材料种类涌入工程领域,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不断鼓励选择使用新的材料,达到质量要求与经济目的。设计人员同样要不断创新,更新数据库,采用新型的材料与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运用。通过设计根本引导工程不断推进,而不是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市政工程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同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

5、强化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手段

对于市政原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通过合理、科学规范的程序来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保持公平、公正。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从经验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检测水平。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检测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检测手段与设备,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随着国家低碳环保的政策不断传达,在材料的选择与检测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优先选择使用环保的优质产品。施工单位与建设方都应该加强对材料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主动提高质量检测与抽检手段与方法,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促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

6、加强业主抽检,确保工程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业主对工程的情况不了解,缺少工程的第一手资料,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工程的质量检测无法达到预定的要求。从这个实际情况考虑,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应加强业主的参与度,让利益的相关人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督活动,加强业主的抽检,保证工程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业主抽检实施过程中,由项目管理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进展的要求及各检测参数既定的抽检频率,向检测公司提出委托意向,检测公司在接到委托后,组织人员予以实施,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管理处。检测公司在技术上对项目管理处负责。

结束语

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利的措施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测,并控制好施工中的原材料和材料管理工作。解决好施工中的材料问题就能保{正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凌屏.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及控制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2]王碉丽.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及控制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3]吴宏贵.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及控制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篇8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现将资本市场有关营业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准许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二、准许上海、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代收的期货市场监管费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三、准许证券公司代收的以下费用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l、为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

2、他人买卖证券代收的证券交易所经手费;

3、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股东帐户开户费(包括A股和B股)、特别转让股票开户费、过户费、B股结算费、转托管费;

篇9

一、大学生实习成本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1]。也就是说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的价值牺牲[2]。据此,大学生实习成本可理解为,为增强大学生未来谋生的专业技能,对其实习机会、实习过程予以投资所付出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实习联系费、实习期间的房租、交通费、餐费、水费、电费、网费等等。

1、大学生毕业实习成本开支的整体描述。

近年来,大学生实习成本不论人均还是总和都呈攀升之势。笔者每年都注意选取上海、长沙、西宁、南宁、西安等地的部分大学的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成本数据,统计得出,2003 年五地的大学毕业生人均每月实习成本780 多元,2005 年是1100 元,2006 年是1160 元,2007 年是1300 元左右,2008 年是1500 多元,2009 年达1520 元。这仅指大学生个人承担的费用成本。

2、大学生暑假实习成本开支情况。

调查材料一:海峡导报记者詹文等人于2008年8 月对100 位在厦门实习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在厦门实习的大学生。统计发现:一是这100 名大学生,超过六成表示实习的目的是想锻炼自己;其余的实习生则是为了躲避父母约束,或觉得在家太无聊,别人都去实习了,就随大流而去实习。二是处于就业压力,近70%的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利用暑假实习。三是许多单位不愿收实习生。这100 名大学生有79%是通过熟人推荐找到实习单位,其中63%是父母出面帮忙联系,其他大多是通过朋友、老师或师兄师姐等途径介绍的,只有21%的大学生是自己联系上实习单位。四是实习成本平均1704 元/ 月,吃饭和住宿是其中最重的两块。五是大多数单位不提供实习补贴。只有个别单位,对于有合作协议的对口院系会为实习生提供几百元的生活补助[3]。

调查资料二: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07 级一班学生对南大、东大、南财大、南工大150 位在校学生2009 年暑期实习成本做了调查。资料显示:一是联系实习单位难。这150 名大学生中有123 名(占82%)是通过熟人关系推荐到实习单位的,其中70%是由父母出面帮忙介绍的,其他则是通过校友、亲戚、老师等途径介绍。有27 位学生(约占18%)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此外,很少有人能一次找好实习单位,约90%的大学生找实习单位超过了一次,其中60%的大学生找过3 家以上才确定下来,还有个别实习生前后花了半个月找了10 家企业才确定实习单位。二是实习期间成本开支大。实习期按45 天计算,这150 名大学实习生实习期间平均成本达2577 元。其中,有87 人(占58%)的实习成本达到了3000 元;48 人(约占32%)的实习成本在2000-3000 元之间;花费1000 元到2000 元实习成本的仅有10 人,只占6.67%,花费1000 元以下实习成本的仅有5 人,约占3.33%。

不少学生反映,实习成本比在学校的生活成本要明显高出1 倍。而吃饭、住宿、交通成为开销的三大块。据分析,实习成本超过2000 元以上的学生,主要是外地学生,不少大学校园暑期关闭宿舍,且大学校园离城中较远,为了能正常实习,外地学生必须在城里租房住。此外,多数实习单位不负责实习生吃饭,因此,实习学生每天吃饭必须自己掏钱。

加之实习单位多数身居城中,吃饭成本较高,普遍超过了20 元[4]。可以想象,暑假短期实习的成本都有这么高,那毕业实习期间的实习成本就更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二、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问题解决的必要性。

1、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成为技能型人才。

实习,特别是毕业实习的任务在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让大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职场,以便毕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由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变;在于获取一定的实习经验,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优势。如果大学生经济困难不能如期正常实习,或因实习成本负担过重而终止实习,就必然影响其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或实习目的的达成。

2、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大学生未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职业性取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实习。在大多数实习生和用人单位没有形成法律上的

劳动关系,没有形成劳动合同上的劳务关系,用人单位没有义务付给实习生报酬的背景下,在国家还没有正式出台实习报酬的规定之前,我们如果没有能力解决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问题,实习单位如果让实习生拿不到报酬或者报酬很低,那就可以推测,平时连生活费都紧张的贫困大学生要维持半年的实习的难度,很可能放弃专业实习而改行或降低其专用性,在实习期间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更不要说毕业实习期一年或两年了。 3、关系到用人单位能否持续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

大学生优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不只是大学生个人的行为,还应该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组织和用人单位,理应为大学生实习成长提供锻炼机会,而不能因为接受实习生要增加企业成本,而拒绝或不重视大学生前来实习。企业等用人单位要在社会责任与逐利行为的平衡中找到支点,要在政府有关财税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回到社会责任履行的平台上来,给予实习生一定的薪酬设计,确保大学生人力资源前期开发有序进行而不中断。只有这样,实习单位才有可能优先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类人才,社会才能储备一定数量的优质的劳动后备军供用人单位选择。

4、关系到家庭企业社会能否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实习成本既具有经济成本属性,也具有机会成本、社会成本属性。一是实习成本牵涉到每个大学生家庭经济的整体开支和家庭幸福。有资料显示,四年左右的大学学费常常使一些没有多少经济收入的农村家庭和企业下岗职工家庭陷入“赤贫”境地;还有,在经济压力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偷盗问题;因学费开支,一些家庭经济拮据,而不惜债台高筑,其结果又引发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二是实习成本制约着实习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性,影响企业利益的再分配格局。一方面,企业缺岗少位,实习生动手实践少,特别是“不被理睬”,不付实习薪酬,就会加剧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损坏企业口碑形象;另一方面,若大量使用实习生,按员工标准支付薪酬就会分割正式工的利益蛋糕,加剧实习生与正式工之间的竞争。如果大学生实习成本有财税政策做引导,或作依据,那么实习生、正式工、家庭、企业的利益承担底线就可能被认为没有被破坏,反而会趋向彼此相对满意,给社会和谐带来促进与活力。

三、大学生实习成本由谁来负担。

1、大学生实习成本应该由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负担。

此观点的依据是为了减轻各地方财政负担。据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现值和国家社会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现值等重要数据显示,培养一位大学生至少要花20 万,大学每节课的成本在50 元左右。国家的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家庭的教育支出。近年来,相关的教育资源配套设施建设费用主要是通过各地方财政扶持实现,可见地方财政负担不轻。

其实,这种观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与教育投资占GDP4%的国际线相比,我国教育投资的比重还不够;教育投资的方向与结构还不合理;对教育实习成本的投资几乎还是空白。当然,在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上,大学生及其家庭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是寒暑假短期实习,其实习成本由学生本人通过家庭帮助还是能承受的;如果是毕业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长(一般在半年以上),其实习成本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贫困学生而言,更是不可能的。

2、大学生实习成本应在企业薪酬设计中补偿。

此观点的依据是有劳有得。如果撇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阶段性专业实习,单就毕业实习的现状来看,其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更多地具有岗位就业特点。同时,有部分实习生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实习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甚至有部分实习生的人力资源在毕业实习的后阶段就资本化了。因此实习生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享有薪酬是理所当然的。再者,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不管实习生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从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薪酬补偿,以体现企业的人本情怀和特有文化。

3、大学生实习成本应由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合理分摊。

此观点的依据是大学生实习成本是一种社会成本。因为大学生的成长,不是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不是学校、企业等某一组织个体内生的演进过程,其获益者也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而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具有一定公共利益色彩的事情。在“外部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利用市场机制往往难以实现资源(如实习单位资源)的有效配置,还需要政府公共政策适当干预。具体地讲,就是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等主体在实习成本的负担上要有所为。由于学校收取的学费,一般都包括了实习期间的有关联系费、部分实习材料费、基本交通费等,因此大学生实习时(这里的“实习”仅指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不包括学生寒暑假自主进行的实习)的这部分费用应由学校承担,而大学生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利益权。至于实习期间的房租、餐费、电话费、网费、水电费等自然应由实习生本人及其家庭部分承担,或者由企业以合理的薪酬形式予以补偿实习生的实习成本。对于这点,笔者在“大学实习生薪酬设计的依据与选择”一文中已有论述。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的财税政策要对实习生的实习成本予以特别的支持。

4、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理由。

(1)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实习由上级部门安排,不存在什么问题;实行市场经济后,“企业往往不愿接收实习生,怕影响到精力和金钱,珠三角大量的外资企业尤为突出”[5]。在买方市场下,不少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用人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效益最大化,不愿意培养实习生,增加人力物力负担;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企业担心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意外伤害,故尽量不使用实习生。当然,一些实习生因自身素质或其他因素,不能认真对待实习,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再接纳实习生。此外,实习学生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和大流动性带来的不稳定性,也使用人单位顾虑“做嫁衣裳”

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6]。因此,需要财税政策引导和国家立法来约束。

(2)企业不提供实习补贴。有人曾对324 名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时是否获得报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网上收集,统计结果发现[7],到

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实习的实习生分别有112 人和54 人,却没有一分钱报酬;到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单位实习的实习生分别有67 人和91 人,虽分别有180 元和310 元报酬,但与实习生为实习单位所创造的利润相比相差甚远。目前,大学生实习中“免费打工”现象普遍,即使有一定的报酬,也与实习生劳动付出不呈正比,更不要说能补偿实习生的实习成本了。2009 年7—8 月,来广州实习的武汉某大学16 名学生,其中9人实习无报酬,而暑假实习成本花费2000—3000元[8]。此外,“倒贴实习”现象也常见。很多实习单位不仅不为实习生提供补贴和报酬,而且一些日常的费用如外出办事的交通费和餐费也要实习生自己埋单[9]。说起工资的事情,有些企业单位甚至说,既然是实习,就是一种学习,学习是要交学费的,哪有企业倒贴的道理。一些常年招收实习生的用人单位认为,不支付实习生工资是企业节省成本开支的一种方式考虑;利用大多数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点,不付实习生工资和补贴;或者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3)实习基地建设需要财税政策支持。据专业调查机构调查显示,社会可供实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需要。金融危机以来,能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开放实习机会,二级城市实习职位更少[10]。以上海市为例,2008 年上海共有毕业生14.1 万人,2009 年毕业学生15.8万人,2010 年将达16.8 万人。而可供实习的岗位供不应求,2008 年,上海只组织了3.98 万人参加实习,仅占当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由上海市教委提供的实习岗位与2008 年的岗位数大体相当[11]。可见,在企事业单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情况下,必须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出台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联合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与高校密切配合,共同建立和提供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

(4)学生利益维权没有取得法律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国家还没有法律条例对实习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没有明确其适用范围;没有规定各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责任、义务、激励机制、补贴、评估考核办法;没有规定大学生实习劳动、安全、报酬等管理办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没有培养全社会的实习概念和意识,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因此,实习生很难用法律条例或政策为自己维权。

四、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与财税政策支持的关系。

1、从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对财税政策的影响来看。

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就是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一种投入。对实习成本负担越多就意味着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数量越多,实习质量的保障越高;而实习的机会越多,质量保障越高,就越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而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越多就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从长远来看,其上缴的“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就会越多,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就越有力。可见,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又与税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故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税收收入也呈正相关关系。

有关数据证明,从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美国的适龄劳动群体中,接受过16 年以上教育培训人员的年薪水平远远高于教育年限较少的群体。同样,在我国各类收入群体中,接受过较好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都是较高的。

此外,“明瑟收益率”原理也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明瑟收益率”是国际上教育年限收益率的通行指标[12],是利用明瑟收益函数计算的教育边际[!]收益率,它反映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的收入变化率。随着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革,教育因素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见,对实习成本的投入,能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进而能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个人收入水平和纳税能力,丰富税源结构,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构建稳固强大平衡的公共财政体系。

2、从财税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负担影响来看。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通过财政支出投向与结构上的引导,税收负担水平的相机调整,结构性税制的区别对待等制度安排来发挥作用的。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导向与扶持功能上。

从行为规范的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主动调整财政分配过程和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选择确立“道路规则”。如为适应后工业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2005 年10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就进一步明确了财税政策扶持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政策导向;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规范高等院校大学生实习,从2009 年1 月起广东省就《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

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就是公共部门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所形成的既定社会产品分配模式,也就是凭借税收负担的差别对待、公共支出的重点投入,以体现政府鼓励抑或限制某一产业或部门发展的政策意图。如针对职业教育实训条件这一薄弱环节,2004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拨款1.1 亿元,共支持了50 所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2005 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 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可见,财税政策的导向与扶持功能巨大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效应”,市场机制自身往往难于实现资源(实习资源)的有效配置;加上一些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接受大学生实习)方面存在“搭便车”的心理,淡化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样,就需要政府加以适当干预,通过制定大学生实习成本合理负担的财税政策,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税收减免等形式来引导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

五、构建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财税政策支持路径。

1、在国家职业教育的投资现状中把握现行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为了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从1986-2001 年,16 年间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共计9 亿元;2004年,为改善实习条件就投资1.1 亿元;2005 年,为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就投资100 亿元。这些财政投资在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涉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中,政策取向缺乏系统性。使得技能型人才成长(如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补贴与激励标准,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相关支出,能否如实税前扣除)的相关财税政策的覆盖范围不再存在明显的真空领域。二是公共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少,市

(地)一级政府可调控的财力不足,还没有达到4%的教育投资基本底线。三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向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过多,形成财政供给“越位”;而对社会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重点事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科研等方面保障不足,形成财政供给的“缺位”。四是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在预算管理上还没有单独编列技能型人才专项预算。五是还没有健全公共资金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 2、在深化公共预算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实习成本单独列示的预算制度。

目前,对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各级教育部门的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拥有的职技培训基本建设资金的二次预算分配、税务系统以税收优惠形式体现的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税式支出预算、民政部门对民间组织技能型人才培训的支出等。为此,有必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复式预算体系中的特别预算形式加以单独列示,结合推进中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类型与模式,建立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导,以教育系统部门预算为基础,重新划分技能型人才教育与培训投入的收支分类基础,逐步推行跨越部门边界的“以实习成本投入为编制基础”的“跨部门预算制度”。

3、在设立大学生实习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健全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

为了确保大学生实习资金使用效果,必须建立实习专项资金,并且对其使用绩效进行评估。大学生实习专项资金是指具有特定使用范围,专项用于大学生专业技能实习建设所需单独核算的资金。只有在规范上下工夫,才能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预算编制力求规范、刚性,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

二是对项目结余资金要加强管理,使用实习专项资金的单位要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对已经执行但当年尚未完成的项目所形成的专项结余资金,要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纳入下一年度预算;对于已完成的项目形成的净结余资金,原则上应上缴财政,如需由项目单位留作自用,须报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处置。三是严格专项资金的支出管理,坚持“专项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四是严禁滞留、截留专项资金,要及时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五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考评公开激励机制构建,逐步完善教育部门内生性的实习成本投入绩效自评机制,结合外部财政收支审汁和绩效审计的环境约束,探索建立相应的追踪问责与奖惩机制。六是要防止专项资金闲置浪费和低效率使用。

4、在推进阳光财政体系的过程中完善区域间实习资源的流动配置。

为了保证大学生在不同的区域间平等的享有实习机会,因而各地区之间必须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如果基层财政财力困窘,就必须从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也就是说要通过财税杠杆构建一个相对公开公平的关于实习成本投入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然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所涉及的资金,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流转过程,缺乏一种有序的运行轨道与道路规则。每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资金转移,其测算依据与最终结果,不仅普通公众难于了解,即便是地方政府之间对彼此资金配给的详细状况也互不知晓,具有较为浓厚的“暗箱操作”色彩。为此,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不是编制预算,而是逐步实现财政管理的阳光化进程,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实习成本负担和技能型人才跨区域实习不受歧视的社会氛围。

5、在构建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大学生实习成本补偿多元化。

在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问题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和谐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我国人才发展的一种战略,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经验。例如,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已积累了相当成功的经验。一方面,企业依据曾经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德国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监督,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接受大学生实习,或不愿意大学生来就业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当然也会公布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其财政支持,以此促进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

6、在立法和政策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确保大学生实习有章可循。

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出台大学生实习与见习、就业与创业的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财政优惠、财政贴息等财税优惠政策。而且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实习,具体比例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确定。除此之外的企业,政府将采取扶持和奖励的方式,鼓励接收学生实习见习。条例草案还对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见习基地等作了详细规定。这样,就为大学生实习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7、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重点建设好四个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企业大学生实习成本投入的加倍扣除制度。也就是说,企业用于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不仅可以如数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倍扣除,从而鼓励企业加大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力度。

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 检测 ;控制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and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ngineering materials is the basic unit of the engineering entity, the quality of design material meets the standard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tructural safety.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dete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一、市政工程材料及性质

市政工程相比较于其他建筑工程有其独特的特点。简单地说,市政工程主要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所以它一般建筑工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性质上讲,市政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它由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主要供全体市民使用。另一方面,从效益上讲,市政工程的收益只能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慢慢体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了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包括城市政府基本建设、城市交通和一些便利市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具备短平快的建筑期限属性。市政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市政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市政工程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所以当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检测不合格、采购不合乎规格等问题时,而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地操作,就会成为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工作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抓。

二、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

(一)检测内容

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是针对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做好检测工作尤为重要。由于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检测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证其项目和操作步骤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服从相关部门的管制。

(二)检测过程

1)取样检验。即通常情况下的抽样调查。一般是以某一类材料按一定数量并在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取样检验的关键步骤在于选取合适的取样数量和部位。取样数量的过多或过少,部位的不同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典型性。

2)检测温度与湿度。虽然温度与湿度并不是检测工程材料的内容,

但是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为,温度与湿度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因而通过专业仪器对建筑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才能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精确处理数据。由于实验进行的随机性,在同一组实验中,有时候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对于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一些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有所取舍。比如在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出平均值±10%的需剔除该数值,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超过平均值的±10%时,则以剩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超过平均值的±10%时,则需重新检测。以此类推,在进行其他实验时,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对实验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将计算后的数据按GB/T8170进行修约。在尾数的处理上,应该遵循四舍六入单双法进位取舍,并且按照标准规定保留合理的数据。在进行大多数数据的处理时,一般遵循平均值原则,以降低实验的随机性产生的误差。

4)对误差的控制。误差在各种检测活动中都可能发生,在工程材料这种大型且复杂的检测对象上,误差更需要控制。上述三项检测的目的都是在缩小误差值。由于影响工程材料的因素很多,检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差。由于市政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其自身对安全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决定了必须对误差进行专门的、精准的实验,以降低到最小。

三、市政工程材料的控制

对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目的在于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这种物理性质和指标的把握,从而降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因此,检测的结果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一)市政工程材料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标准不合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市政工程材料控制的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市政工程现状对检测标准的需要。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欲管理出现滞后或者缺位的问题。

(2)施工图纸的审查机制不健全。就现在的建筑行业而言,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制度对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管理。这就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没有了可靠的审查标准。并且,很多地市级图纸审查机构本身的素质并不能达到相关标准。也没有具备相应审查资格的工作人员,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进而牵制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3)市政设计团队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虽然并不与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直接相关,但是其专业素质的不合乎标准是能够对控制与管理过程起到不良作用的。由于市政设计人员众多,而且在他们中间,各自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及经验,就造成施工单位再按照设计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无法调和的问题,设备无法安装,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时有发生。

(4)市政工程涉及各单位的问题。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工程,因而往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问题或出现于各单位内部,但大多数出现在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冲突上。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做法类似转包挂靠,降低了企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在设计上容易出现有关部门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问题。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监管力度,企业首先要明确质量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努力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负责规划审批、建设执法和质量监督等工作,不参与直接的建设工作,要把项目的建设工程交给具有相关能力的项目法人承接,并且由项目法人代表对工程质量负总责任,而政府起监督作用。在进行材料设计时,只有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另外,在设计好图纸后,要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进行严格把关。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的设计质量。从体制上来讲,要建立建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内部保证体系,施工单位要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内部保证体系、坚持工序“自检、互检、专业检”的三检制度。

(二)市政工程材料控制的有效措施

要注重对工程材料质量性能的先期存储和检验。需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材料的质量控制要依据材料的质量标准,明确材料的质量性能。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衡量水泥的标准有很多种,比如,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因素都可以作为判断水泥的标准。这些材料的质量标准对于有效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比如水泥的颗粒越细,就越容易发生水化作用,水泥的强度就越高。如果初凝时间过短,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施工,如果初凝时间过长,就会延长施工时间,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如果水泥的安全性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容易出现裂缝,如果水泥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可根据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查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时时监督,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和预制构件要坚决进行抵制,以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另外,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整体的监控,时刻掌握施工过程的每个细节动态,以便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在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时,要对材料的质量管理作出相关规定细则,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所有的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方能够全面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陵茜.市政工程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楼丽凤.市政工程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