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防火的含义

篇1

兴林大业,防火为先。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扑救困难,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恢复,有的甚至无法恢复。近期,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风高物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一直保持4-5级的高火险等级,再加上“清明节”也将来临,上坟祭祖、烧纸烧香等野外非生产性用火将会增多,全县的森林防火工作已进入最紧张、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森林防火任务十分艰巨。下面,就森林防火我讲三点意见:

一、严防死守,狠抓防范,突出抓好防火重点地段和薄弱环节。一要突出防火重点。各乡(镇)对林区居民点,林区路口、坟头等易发火情部位和地段要加派人手,严防死守;对痴、呆、聋、哑、精神病等五种人,要落实专人监管,杜绝玩火、放火行为发生。二要突出防火薄弱环节。各乡(镇)要开展一次拉网式森林防火大检查和排查,重点是林区内吸烟、烧灰积肥、迷信用火、小孩玩火,一经发现,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三要突出防火宣传。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警示牌、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的同时,各乡(镇)要组织专门力量,通过对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和防火知识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厚的森林防火舆论氛围。四是要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大力倡导鞠躬默哀、敬献鲜花、种植树木等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开创“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和谐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严阵以待,高度戒备,千方百计做好扑救工作。一是密切关注动态。县乡指挥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强森林火险预报监测工作,一旦发生火情要及时报告。二是科学组织扑救。接到火情报警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科学部署人员,保持通信畅通,做好后勤保障,有序组织灭火。三是扑火队伍要随时待命。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民兵应急分队要高度戒备,随时作好扑火准备,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迅速组织施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四是做好各种扑火物资储备。各乡(镇)人民政府、林场要按照规定要求,落实各种扑火物资,乡镇、林场要重点储备一批风力灭火机、油锯、照明电筒、二类扑火工具专用拖把、防火服等,以提高火灾扑救能力。五是必须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防止小火酿成大灾,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三、严肃纪律,依法治火,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值班调度,确保信息畅通。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县乡防火办要加强火情调度和核查工作,及时反馈有关信息。要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归口上报制度,对迟报、瞒报火情、贻误时机,扑救组织不得力,酿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二是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查处火案。

篇2

【关键词】3S技术;专家系统;林火管理系统

1.引言

森林火灾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国家林业经济效益和地球生态环境。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辅助森林防火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显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3S技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在我国森林管理中的应用起步晚,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尤其伴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林火各个方面中的嵌入应用,基于3S和ES四项技术的森林防火管理信息系统正快速发展。

2.‘3S’(GIS、RS、GPS)和ES概述

2.1 相关概念

GIS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不同的方法)系统,该系统采集、管理(存储、运算、查询等)和分析具有空间含义的地理信息并进行表达,以便将空间及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地输出给用户,最终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各种决策支持。

RS是以航空测量为基础对地进行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用于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分析,及时更新GIS中的数据[3]。

GPS是被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做到单点或多点定位,可以提供不同精度的空间定位数据。

ES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领域最重要和活跃的课题之一,把解决某一特定领域问题的大量人类专家水平的专业经验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智能程序中[2]。

2.2 相互关系

3S(GIS、GPS、RS)技术结合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此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最新的图像信息,全球定位技术则是捕捉遥感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图像分析的技术手段。三者紧密结合,相互完善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图像信息数据。它们的结合主要表现:RS为GIS实时地更新各种图像数据,GIS提高了RS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及精度,GIS还可使GPS的定位信息在制作地图上获得准确地位置坐标。GPS可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GPS的快速定位使RS数据实时、快速进入GIS系统,保证了RS数据及地面同步监测数据获取的动态配准、动态地进入GIS数据库[3]。

在ES与GIS的结合中,ES为GIS提供科学的咨询和辅助决策,而GIS为ES提供完善的空间数据信息。实际上是ES为GIS提供智能界面,设计有效的操作程序,以驱动GIS进行空间分析[2]。其中,GIS主要负责对空间信息一系列处理的功能,而ES负责系统的启发和推理分析,控制整合系统的运作。基于3S技术和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林火管理是数字化的发展。

3.ES与3S技术在林火管理的应用

3.1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现阶段森林火灾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模块分别是:1)数据管理子系统;2)林火监测模块;3)林火预测预报模块;4)辅助决策模块。

随着对对林火预防和扑救工作的重视,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林火管理系统。ES与3S技术的被广泛应用到系统中,一方面为可能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预测,一方面可为消防指挥人员提供灭火辅助决策支持,最终达到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2]。

像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在林火管理上起步早,现阶段发展很成熟,许多国家得到了很多的借鉴。2010年,Kalo-udis S T[2]等提出了FMP-ES,该系统使用两种模糊逻辑理论和基于规则的知识库建立了林火智能决策支持。加拿大综合了地理信息、模糊理论和人类有关火灾成因的知识建立了新型林火管理专家系统,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火险预报标准,使林火的预报更准确。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发了一套基于GIS的全国性林火管理信息系统是与日本共同开发。近年来,我国根据该地区的特点研制出了各种基于3S技术的林火管理系统和基于GIS,ES和DSS的森林防火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林火扑救指挥系统,没有引入机器学习、知识获取(专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灭火资源等机制,这使灭火决策完全依靠程序设计,导致程序死板、扩展性差。在首次将人工智能的方法应用到森林防火中王阿川[6]等人设计的系统中,实现了森林防火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2 新的结合点

3.2.1 林火监测(RS、ES、GIS)

在3S技术林火管理系统的林火监测模块中,我们需要GIS从RS采集到的林火信息图像分析处理得到火场位置、火势强弱、火场面积及发展趋势等,如果我们能把遥感图像所含信息的实际含义先分析处理后再传入到GIS中,这将会大大的节约我们的时间。而专家系统中的‘解释型专家系统’正好具备此项功能。它可以对已知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实际含义,还具有从不完全的信息中得出解释,并能对数据做出某种假设的特点,这也很好的弥补了我们一些遥感图像中信息部分丢失的情况。这个系统在我们火点定位和灾后评估模块中处理卫星图片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林火监测中我们往往根据监测到的现象与正常情况相比,及时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理,换言之,是对系统、对象或过程的行为进行不断观察,并把观察到的行为与其应当具有的行为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常情况,发出警报。而此功能特点正好我们的监视型专家系统所能达到了,而且此专家系统已经被现阶段的一些林火管理系统采用。

3.2.2 林火预测与模拟

林火预报是综合气象要素、地形(坡度)、可燃物的湿度和类型以及火源等,分析预测森林火险的危险性预测。林火预报主要做的是借助一定的模型和方法,计算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森林火险的大小、火灾发生后的林火行为状况。这个过程中对林火预警模型和林火蔓延模型研究将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如何对一个模型提出后,其中的林火因子的相关系数进行确定,那么我们的神经网络模型下专家系统将会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可使林火因子很好的得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有着很大的优势:知识不是通过人的加工,而是通过算子自动获取;推理机制不是传统的归纳推理,而是变为在竞争层对权值的竞争。与传统的产生式专家系统相比,神经网络还有较好容错性、自适应能力、通过实例学习能力以及便于硬件实现的优势。

3.2.3 扑火智能指挥系统(‘3S’、ES)

在此模块中,首先我们要与前面模块做到很好的结合,以获取足够的信息来辅助我们灭火。此过程我们采用的最基本策略是利用以往的经验来指导。那么结合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首先获取当前问题信息,接着在数据库中寻找最相似的以往案例。以案例中的经验来对我们将要制定的扑火方案给予一定的指导。如果找到了合理的匹配,就建议使用和过去所用相同的策略;如果搜索相似案例失败,则将这个案例作为新案例。因此,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经验,以增加系统求解问题的能力。

4.结论与展望

3S技术在林业(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日趋成熟,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如ES、DSS、网络技术融合到3S中来为我们的森林防火管理系统做支持。那么现有的研究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各领域、各学科的知识,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知识来源范围狭窄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未来基于3S技术的专家系统的林火管理系统将应注意各种先进算法、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同时还要扩大知识库的知识来源范围(书本、专家和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成果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技术,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和规律,以弥补人类在大量信息处理方面的不足。

以GIS为基础延伸出的3S技术及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如专家系统)的融合将带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深刻变革,也将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全面整合。这也许正是林火乃至整个林业发展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Robert E.Keane,Rachel A.Loehman,Lisa M.Holsinger.The FireBGCv2 Landscape Fire Succession Model:A Research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Exploring Fire and Vegetation Dynamics[R].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Rocky 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2011:137.

[2]王建明,张雁,尹继庭,赵南.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8,31(3).

[3]黄岩,史素霞,黄文萍."3S"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机服务,2010,27(1):167-168.

[4]高显连,王庆杰.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J].林业资源管理,2003(4).

[5]MILLER C,LANDRES P B,ALABACK P B.Evaluating risks and bebefits of wild land fire at landscape scales[C].NEUENSCHWANDER LF,RYAN K C,ends.

[6]王阿川,曹琳,冯艳红.基于网络的森林防火专家系统实现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1):108-110.

[7]肖化顺,刘小永,曾思齐等.欧美国家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2):131-136.DOI:10.3969/j.issn.1001-7461.2012.02.28.

[8]韩学鸿.基于GIS的农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J].科技向导,2010(04):25-26.

[9]万鲁河,李一军,臧淑英等.集成"3S"技术的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7):88-93.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灭火作战能力;执勤训练

现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军事中应用效果显著,现代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军事作战演习中,还能应用到灭火作战能力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军事训练质量,保证士兵能力。在灭火作战能力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士兵灭火作战能力及应变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提高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重要性,探究现代通信技术在执勤训练作战能力训练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重要性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新型家用电器、家用燃料层出不穷;城市建设过程中,工厂不断扩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更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量安全隐患,极大的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导致火灾规模扩大、火灾形式多样、火灾现场复杂等现象。因此为提高士兵灭火作战能力,首先在火灾规模上,随着家用电器各种新型燃料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大量可燃性物质,导致火灾发生后,迅速扩展,增加火灾规模,大量增加灭火人员的工作,这就要求提高灭火人员的灭火作战能力,及时采取正确的灭火战术,提高灭火质量,减少火灾损失。其次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造成火灾形式多样,有时甚至产生有害气体及爆炸等情况,采用传统灭火技术很难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需要通过合理的训练手段,保证灭火人员掌握正确灭火技术及面对突发事件迅速反应的能力,加强灭火部队建设。最后只有保证灭火人员良好的灭火能力,才能及时处理各种火灾情况,在保证正确处理火灾现场同时,确保灭火人员自身安全,从整体上提高解决火灾能力,切实搞好民生工作。

二、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提高指挥员指挥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过程中,对指挥员指挥能力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要想保证灭火人员的灭火能力,最主要的就是保证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指挥员指挥工作作为整个灭火工作核心,第一合理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指挥员指挥工作能力的培养,保证指挥员自身工作能力,第二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保证实际火灾救援过程中,指挥员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先进灭火机械设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会因指挥员自身技术不足,影响救援效果。第三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保证指挥员指挥合理准确,合理分配灭火人员的灭火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灭火效率,这也是消灭火灾,提高人们质量的根本。第四火灾模拟实际演习中,合理使用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保证指挥员及时掌握火灾发生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判断,选择最有效的指导方式,并保证自己的灭火计划第一时间传达给相关灭火人员,正确进行指挥救援车辆救援人员,保证整个模拟过程中,火灾发生前、扑灭火势过程中、以及最后的撤离工作,及时有效的向灭火一线人员传达指挥命令,保证整个救火工作的有效性,提高部队灭火能力的军事训练效果。指挥员自身要具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合理组织救护人员。提升灭火作战能力训练质量,保证实际火灾现场的作战能力,在演练过程中,通常只针对典型火灾事故进行灭火作战能力的培养,而现实火灾发生时,往往形式多样,大部分火灾情况超出演习范围,这就要求指挥员自身具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在对士兵进行灭火作战能力训练过程中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保证灭火人员都能熟知现代通信技术,在出现真正火灾突发状况时,指挥员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过程中,灭火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指挥员所表达含义,并作出合理反应。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在灭火作战能力训练过程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灭火人员的灭火能力,还能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提高实际火灾应对措施,减少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三、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提高部队人员灭火作战能力

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指出,在针对火灾救援过程中提高救援人员救援装备,保证救援工作者自身生命安全,这也是提高部队灭火作战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帮助灭火人员准确学习现代消防技术,了解现代新型救援装备使用方法,提高救援人员灭火的能力。第一应用现代通信多媒体技术,帮助灭火人员掌握现代消防技术,在对部队进行灭火作战能力培养中时,有效的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通信设备,帮助灭火人员学习现在消防知识,这也是灭火作战能力培养的基础工作。第二、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帮助部队人员掌握先进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由于每个部队都有大量士兵需要学习现代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而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就可以实现合理的训练教学,保证部队人员对现代消防设备的使用,还可以通过一定信息技术,将部队人员作战能力传达给指挥员,确保指挥员掌握每一位部队成员的实际能力,对于一些能力不理想的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训练效果。第三、通过现代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火灾及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的综合模拟,帮助部队人员掌握多种灾害同时产生时,选择合适的火灾救援方法,全方面提高部队人员灭火作战能力,减少因火灾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四、结束语

火灾一直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灾害之一,也是执勤训练的主要内容,提高士兵的灭火作战能力训练,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提高火灾处理能力,本文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到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中,对提高士兵灭火作战能力的重要意义,希望可以通过本文提高执勤训练灭火作战能力训练中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为培养全能型士兵奠定基础,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国华.积极探索西南林区灭火规律努力提高森林部队灭火作战能力[J].森林防火,2005(3).

[2]赵新鹏,庞志强.生态安全的“守护神”——武警黑龙江省森林总队提高现代灭火作战能力侧记[J].生态文化,2010(5):41-43.

[3]武警森林指挥部.强化中心意识狠抓训练落实努力提高部队防火执勤和灭火作战能力[J].森林防火,2002(2):25-27.

[4]伍和员.谋求技术装备优势增强灭火作战能力[J].中国公共安全,2001(1).

篇4

关键词:林业营林机械;现状;发展方向

林业对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关注,因此营林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提上日程。在现代机械高度发展的今天,营林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林业产业的效率,为经济社会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林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

1 营林机械概述

1.1 营林机械的含义

营林机械指的是在培育森林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动力机械以及作业机械的总体称谓,包含很多种机械设备,主要有: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以及林木种子采集机、种子处理机械、育苗机械、林地清理机械、整地机械、造林机械、幼林抚育机械、森林抚育采伐机械、护林防火机械、病虫害防治机械等。

1.2 营林机械种类划分

如果按照机械的使用范围划分,可将营林机械分为:林业专业机具、农业通用机具。例如:专门用于林业建设的机具有植树机、割灌机、油锯、风力灭火机等。其余的机具多是农林通用的机具;如果按照传统的营林生产施工工序则可将营林机械分为:整地机具、播种机具、造林机具、抚育机具、病虫害防治机具、采伐机具及灭火机具。

1.3 营林机械的作用效果

高速发展的经济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等。因此在林业工作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营林机械设备的创新挽救了我国在林业技术方面出现的弊端,特别是在提高林业生产作业效率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为开展营林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绿化面积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初期的营林机械停留在以伐木工具为主,人力为辅的采伐和运输上,其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较大。我国的营林机械进行了综合整改,将营林机械运用在林业发展、林业保护以及建设和利用等工作中,其自身用途也实现了多样化、多方式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伐、抚育、改造、保护等工作的效率,在兼顾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2 营林机械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南方的很多林区,营林生产中使用到机械的环节不多,主要应用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以及防治森林火灾等方面。林区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经常使用的机械是BG305D打孔注药机。该机器是由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研制的,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钻孔、注药。钻孔部分是由汽油机和钻枪进行连接完成的,其调换选择的范围在10mm以内,而注药部分则是由注射器连接到药箱,药量可在10ml内随意调节,并可以连续注药。这是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营林机具。在森林防火上,通常使用的是JSH-136型监视仪,它可以在方圆30km内分辨出0.8m×1.7m范围内的黑白相间的对比目标,并可提供出16个显示的方位;而灭火机则使用M-17型灭火器,由于可以随意变换口径,因此使用于打防火线和清理火场余火使用,并有着易操作、易检修、效率高、稳定性强等特点。

3 林业营林机械的发展方向

3.1 生态保护

营林机械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科学协调三方面的建设。在对营林机械技术进行改进时,应该明确我国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现实,尽量选择低碳、环保、节能的机械原材料,既能符合使用者的健康标准,同时又能满足林业作业中的采伐、建设等环节的生态保护标准。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科学引进营林机械,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平衡性,对绿化林木能有效保护。营林机械的大小必须适合,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工作环境和营林人员的限制,尽量使用破坏性小的小型或者方便携带的机械。营林机械发生故障或者报销时,不应该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必须贯彻生态环保的理念。

3.2 工作效率

营林机械的发展比较快,但是营林机械只是林业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不能孤立的关注营林机械本身,还要科学规划,提高营林机械工作的系统化和流程化,加大工作效率,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系统化的营林机械指用营林机械对全部林业工作进行作业,或者完成其中某些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对林业机械进行科学组合,选择与其他相关机械良好配合的机械,发挥林业机械的整体最优效率。营林机械结合计算机技术、虚拟设计技术等,加快数字化进程,使林业作业实现远程操作、检测、监控、修复、改造一体化。

3.3 其他方面

营林机械的服务对象是操作人员,因此,在设计营林机械前不仅要充分考虑制造材料对人体的危害性和环境友好性,而且应充分考虑在林业工作时机械操作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只有使用适合操作人员的营林机械,才能最大程度的简化工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在营林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新兴高科技技术,例如微控仪表等装置,让操作人员时刻注意机械的工作状态,最大化的发挥机械的工作效能。另外,在营林机械的发展方向上,要始终坚持适用性、专业性、通用性、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3.3.1 机械的使用应尽量适宜本地区的林地条件林木特性等综合因素,例如广西地区竹蒲头粉碎机在竹林经营和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拓宽了林地空间,而且增加了竹材产量,并且满足碳汇规划,保护了生态环境。

3.3.2 机械的使用应具有专业性例如在林业育种播种时,需考虑林木种子休眠期的因素,按生产要求选择专业性的播种机具。

3.3.3 机械的使用应尽遵从通用性的需求例如使用通用性强的整地机具时,可将其同时使用于营林生产和农业生产;或是使用通用性强的喷灌设施时,也可将其同时使用于营林生产和农业生产中,同时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3.3.4 机械的使用应尽量满足经济性要求不能一味的追求工作效率而忽视机械的使用价值,造成不合理购买的现象。

综上所述,林业工作的周期长,地域性特征明显,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物质设施较多,尤其是我国的林业现代管理进程较短,因此营林机械的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不够。在信息技术、遥感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营林机械要经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造,以营林机械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为契机,推进我国林业产业的相关环节的进步,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今天是放假回家后的第四天,早上九点左右被手机来电铃声吵醒,一接是实习单位电话,通知可以去两个实习生去广安华蓥市出差正式开始实习。美好的假期结束了。让中午到达公司,然后跟着公司的车一起到广安华蓥市,由于时间太紧,马上在APP上购买高铁票,快速洗个澡,急急忙忙收拾好东西,等待去往高铁站的车。哎,结果运气不好,刚刚到达高铁站,高铁站广播通知由于乐山犍为地震,高铁晚点,时间待定。只得给公司说明情况,第二天自行到达广安华蓥市。

02

2021.1.7雪

今天是出差最后一天,早上去往广能公司大厅的华蓥市街道上下起了小雪,早上再次熟悉了CAD软件,奥维互动软件,然后看着师傅将剩余的点位定好,线连好。中午吃饭就在决定怎么坐车返回成都,我想应该我会早些走跟着公司其中一辆走,早些到成都就转车回家的。确实我提前跟公司其中一辆车走了,但是由于第二天有个四川省水电集团的一个可研报告评审会,我们两个实习生可以去听一听学习学习,于是乎留了下来,晚上在公司同事住的那儿凑合了一晚上。

03

2021.1.8多云转晴

今天早上起来收拾好后,早早地跟着公司同事一起前往公司,到达公司,人事部的郭姐,给我安排了一个工位,让我坐在工位上等待着下一步的安排。在公司做了一小时左右,公司让一个同事带着我去四川省水电集团的一个可研报告评审会,会上我所坐的对面就是一排评审专家,都在一边听着师傅说的可研报告,一边翻看着手中的纸质评审资料。说实话没听懂多少,听得云里雾里的,感觉说的简单点就专家挑毛病大会,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原以为半天就能结束的评审会,不料下午还要继续。我们一行人拿着饭票到旁边餐厅免费吃了午饭,下午评审会结束。我便在网上买上了回家的车票。

04

2021.1.11 阴

其实今天才是真正正式的在公司上班,早上来到公司,师傅拿出了很多设计规范,典型设计等让我俩实习生先看着,有哪些导线型号,导线型号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跟在学校的一门课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有点点相近,大同小异吧。不久,人事部郭姐带着新员工入职登记表等,开始给我们办理入职手续只不过报道时间填的1月4日。每月10号发工资。办理好后,又开始了看规范设计,总之这一天都是看书。

05

2021.1.12 阴

今天师傅将配网部分所做的典型设计发给我们,让我们看着自己在CAD软件上操作一下,然后发给我们广安华蓥市几个村子的图让我们修改字体大小、标注档距、电杆型号等。看着师傅给我们示范了一下,我们就开始着手操作。看着师傅操作挺简单的,实际到自己操作时就有点麻烦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标注的东西太多了,花费了我们两个两天时间才整理好。总体来说稍微知道了如何整理初步平面图,使得平面图更简洁明了。

06

2021.1.18 阴

今天最后三名实习生来报道,转眼一看水校来中鑫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的还挺多,我们电力系就有五个,来了过后也和我们先来的一样办理入职手续,然后开始看规范材料。我们两个提前来的呢,也抱着一本厚厚的规范,做着笔记。恰好今天实习的都报道了,我们配网部门就打算一起聚个餐,大家公司同事之间相互认识一下。在吃饭聊起来才知道公司里面校友还挺多的,不过都是学姐。目前呢公司还在沟通金堂、大邑、平武等地方供电局准备约个时间,后面有可能就是师傅带着我们去这些地方看现场,用奥维软件打点位。当然这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始。整体来说呢,现在感觉还不错吧。

07

2021.1.31 晴

今天心心念念的出差开始了,公司派车送我们到绵阳市平武县农村看一个星期左右的现场,早上9:40出发,下午4:00左右才到目的地,由于看的供电所分散,台区太多,我们进行了分组,每个实习生跟着公司老前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运气非常不好,我们这组住的环境有些糟糕,所住的地方叫什么大桥街道,说是街道但是人流量是真的少,餐馆也少,只有一些小商店。在街上转了半天才找到一家营业的中餐馆,简单点了两个菜,花了一百多,贵的吓人。但是没办法,只有这一家。住的条件也差,不可以直接放热水很难受,只能从宾馆楼下用热水壶提热水。终于也是了解到了工作的心酸。

08

2021.2.1 晴

早上一早起来收拾好就早早的来到了大桥街道供电所楼下,等着带我们去看现场的师傅来接我们,这大山农里的空气就是好,就是有些小冷。到达第一个台区山下,我们和村电工,队长一起山上,首先从变压器开始定点,这一个台区就整整差不多跑了一天,太累了,全是山路,又才下雨不久,道路泥泞,房子又很分散,第一天在山跑就足足三万多步。看完回到住的地方,随便吃了点,还专门去买了双胶鞋方便爬山。总结第一次看现场,一个字,累。

09

2021.2.6 晴

为期一周的出差终于快要结尾了,原本说跑了五天大家都有些疲惫了,今天就打算休息,明天把下一个供电所跑完就收工放假。结果计划有变,下一个供电所这段时间很忙,年后再来,我们就提前返回成都,提前一天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这为期一周左右的出差,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奥维定点、备注、连线,再从手机导出。能够对整个变压器台区有一个大概了解。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0

2021.2.18 阴

今天,年后第一天上班,师傅让我们各自各自看现场的手绘图纸按村分好放在一起,再把去平武县测的点导入到电脑中,整理好文件夹,将整理好的文件夹发给师傅,由师傅将点位导出到CAD中,再发给我们,由我们整理平面图,标注好档距、线性、台区名字等,电杆型号让我们暂且不标注,说的是后面要改动。我们每人跑的台区不同,多少也不同,而我就整整十个台区,加上两条10kv线路。修改整理平面图是一个漫长而又枯燥的一件事了。

11

2021.2.20 阴

今天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原本是打算修改两个台区的平面图,但是没想到来到公司收到消息,公司九点半全体会议室开会。九点半,到公司会议室一看,全都坐满了人,开会人员分别有金堂、大邑、新津事业部加上总公司的人。相当于公司开年度总结大会。由公司老总讲解公司架构,因为听说公司在改内部结构。其他的就听得云里雾里的,零零碎碎开了一上午,今天下午也就修改了一个台区的平面图,定下的小目标只完成一半。

12

篇6

一、农业化学的发展史

回顾我国农业化学发展的百年历史,它经历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从传统农业的发展来看,人们一直在探索增加植物生长量的动力因素,我国古代人民较一早地就认识到绿肥可以肥田,并且开始使用绿肥,在施肥方面总结出,应因时、因物、因土制宜。国外农业化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学派斗争。腐殖质学说认为,土壤肥力决定于腐殖质的含量,因此腐殖质是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惟一来源,矿物质不过起间接作用,以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之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矿质营养学一说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理论,腐殖质是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于地球上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矿质营养学说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并同时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使农业化学发展进人了崭新的历史阶段。矿质营养学说的巨大成就在于它引出了一场巨大的化肥工业革命,相继诞生了磷肥工业、钾肥工业、合成氨工业。

李比希理论的提出促进了西欧各国农业化学的发展,而我国当时正处于时期,农业化学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建国前我国化肥厂只有南京永利一家,建国后永利化肥厂相继在吉林和大连新建了化肥厂,这时在氮肥品种上只能生产硫钱和硝钱,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又发展了许多县级小化肥厂,生产氨水和碳酸氢馁。20世纪70年代引进了13套尿素合成设备,开始尿素的生产。我国目前化肥年生产能力大约可以达到犯oo万吨,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总的来看我国化肥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农业越来越离不开化学肥料,美国著名育种学家Borlaljg博士在向国际土壤学会提交的一份关于世界粮食生产的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世界粮食产量增加的一半以上是来自化学肥料,而且在21世纪这个作用还将继续增加。

二、农业化学所面临的困惑

我国农业化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化肥工业在解决人口增长与粮食紧缺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在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5%,其余65%的氮素肥料进人了大气和水域,而残留于土壤中只占很少一部分,进人大气中的氮主要是由反硝化脱氮形成的氮氧化物,它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进人水体中的氮可以使江河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危及水生生物,同时也会进入地下水和饮用水对人类的健康直接构成威胁;残留在土壤中的氮与碳结合成降解程度不同的有机态化合物。磷肥中的氟离子和钾肥中的氧离子以及经作物选择吸收后各种化肥剩余的阴阳离子,对土壤的自然平衡体系造成了破坏。施肥与土壤养分平衡体系的破坏。20世纪5O年代肥料试验研究表明土壤氮素供应不足,氮肥具有显著的肥效,磷肥只在南方有增产效果;20世纪60年代北方显示出磷肥的增产效果;20世纪70年代江南农田大部分显出缺钾,北方只有特殊地区缺钾,然而,目前北方地区大部分农田发生缺钾现象。近些年的施肥实践发现,越施肥土壤养分越不平衡,从全国范围看,20世纪50年代氮肥增产,20世纪6O年代磷肥增产,20世纪70年代钾肥增产,20世纪80年代氮磷钾增产,20世纪90年代氮磷钾加微量元素增产,目前,发现部分地区土壤钙镁硫严重缺乏。尤其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高产品种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土壤养分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农业化学的发展。如何解决施肥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及土壤养分平衡问题,这是摆在农业化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精确农业技术将引发新的农业化学革命

1998年主席在接见我国两院院士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毛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如果说,19世纪李比希提出的“三学说”推动了农业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Cl名)和遥感技术(略)为核心技术的精准农业将使农业化学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变革,必将解决农业化学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农业化学革命。精确农业〔Pl.e南ionAghcuhure)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人,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确农业技术在农业化学中的应用必将解决目前农业化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困惑,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玲)是利用地球上空的24颗通讯卫星和地面L的接收系统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航海、航空、制图、定时、远洋捕捞、森林防火等民用日的。采用便携式差分G玲接受器(DG邢一diffe,ni诚glob公即sitiol五ng,)’steln)可以使分辨力达到l:。左右,也就是说它可以标定地球某一点位置的经纬度误差在1耐范围为内,这为研究较小单元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HS)就是通过传感器收集被测目标所发射电磁能量加以纪录,并形成影像以供有关专业信息的识别、分类和分析的一种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评价土壤的生产力,并可获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为及时诊断较小单元的作物生长状况成为可能。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软件系统,可用于组织、分析和图示同一区域内各种类型的空间信息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处理由全球定位系统(以S)和遥感技术所获得有关土壤和作物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而进行决策施肥。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精确农业技术,尽管化肥用量逐年下降,但粮食作物总产和单产分别增加了57%和80%,基本解决了施肥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并提了高土地利用率。它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而向21世纪,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最富有吸引力的前沿性研究领域之一。“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的本身,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与模式方而发生着深刻变革,其影响将是更为深远。

应当特别强调指出,在开拓新的农业化学前沿应用领域研究中,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距离正在拉近。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两次土壤普查,基本搞清我国各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同时各地区相继进行了一些肥料效应试验,并建立了一些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辽宁省为例,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对237个土种进行了4万项次理化分析和养分测定,而后又进行了肥料田间试验。到目前为止,大约已建成2。以〕多个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和与其对应的土壤养分测定数据。其他省市也都有适合本地的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和大量土壤养分测定数据,这为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和施肥模型库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2001年即将进行的第三次土壤普查将进一步丰富现有数据库的内容,这些都将为我国农业化学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农业科学院上壤肥料研究所于1999年初首次研制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SOFISC)。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持的小麦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已经研制成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研究的农用土地适宜型评价系统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精确农业技术在农业化学及相关领域中的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相信在21世纪必将引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革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四、21世纪农业化学发展展望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的概念,它描绘出了信息时代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代特征。目前美国已开始对我们生存的星球进行数字化处理,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都会进人数字地球时代。国内一些专家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为3分、管理为7分、而数据为12分;国外学者认为,3%硬件、5%软件而数据为92%。

农业化学的数字化,就是将在田间取得的作物生长发育的数据,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简单分类处理储存在数据库中的过程。农业化学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产量、施肥量、植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各种养分含量等等,这些概念必须通过数字才能加以描述和表征。农业化学在经历的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球”数据,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这些数据实现数字化成为现实,目前许多省市已经建立起当地气象资料数据库、土壤普查数据库、作物品种数据库,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对已有的数据的处理,及时发现影响土壤养分管理的数字化技术问题,抓住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机会对尚缺项目进行及时补充观测,为而后的农业化学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