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Seminar;农学;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64-02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科学之一,农学学科是生命科学中重要而又极具活力的学科。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学学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学学科的发展。综合性大学中的农学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应适应满足农业现代化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和未来农业及生命科学发展。然而,目前的农学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对落后,课程孤立,与科研、创造能力培养要求脱节等。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南大学农学院在作物遗传育种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Seminar模式,并以此为节点,努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整合,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研究生。

一、讨论式教学Seminar

Seminar学习模式是欧美专家学者常用的学术交流方式。在欧美大学里,它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讨论式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它充分挖掘了课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认识,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相比,讨论式教学Seminar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启发研究生的思维。(2)讨论式教学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讨论式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可以真正做到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4)讨论式教学所形成的共识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即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是众人讨论的结果,明显带有集体智慧的特征。(5)有助于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促使研究生课前做好适当的准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6)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使研究生逐渐提高与人合作能力,有效地利用他人的资源,并评鉴他人的观点。该教学模式给每个研究生提供了参与、检验自己思想和分析的机会,逐渐培养起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信心。在研究生教学的大前提下,讨论式教学Seminar突出了“研究性思维”,体现了人才培养功能与价值的核心。探讨讨论式Seminar学习模式对于培养本学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讨论式教学Seminar方法的实施

为保证讨论式Seminar学习模式研究的顺利施行,学院建立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和研究小组定期的学术讨论会制度,由导师组和研究生共同组织实施。导师组讨论确定本学期的Seminar报告题目和报告人员,每2周1次,每次时间2小时,组织5位以上研究方向相近的研究生进行报告,并聘请4~5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到会。同时规定每个研究生在中期考核之前在学科组作2次以上的Seminar报告,由导师组负责考核。同时,学院还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相关学术报告会,要求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以上。学术报告的基本程序:布置报告-给出要求-准备研讨资料(讲解提纲、课件)-组织报告-调查-讨论与交流-考核。一般情况下每两周举办一次Seminar。提前一个月安排主讲人名单,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来充分的查阅文献,准备讲稿和幻灯。各期选题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多在导师的建议下进行。Seminar主讲文献多为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杂志上的文章,并以科研报告专题形式展示。同时,导师组还要求讲解须有一定比例的图片,相关联的内容须有翔实的解释,以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每次Seminar前一周,要求将本次Seminar的相关资料传送给学生,同时印发给相关的导师。大家都事先对内容有所了解,带着疑问来参加讨论。Seminar中的讨论是其精华所在,在讨论中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应是主体。参加者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度,能引领大家去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的双边配合,真正地实现教与学过程中拓展思维和提升科研能力的根本目的。讨论式Seminar学习模式已在作物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2005至2010级部分硕士研究生中试行。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参与兴趣,导师组收集的资料与学生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内容涉及转基因技术、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克隆技术等。与此同时,导师定期在SCI期刊上检索、收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供学生学习之用。导师组还不定期发放Seminar教学效果调查表给参与报告的学生,以检查实施的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总结调整方案,再由导师组讨论修改。问卷调查显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讨论式教学Seminar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占85.70%)、综合能力(占78.60%)、学习能力(占78.60%)、沟通能力(占78.60%)。学生普遍反映(占100%),通过讨论式Seminar学习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与掌握,并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85.7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讨论式Seminar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富有启发性,极大的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讨论式Seminar教学,多数同学(占78.60%)提高了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在谈及教研组规模,有85.5%的同学认为应至少聘请6位及以上教师来讲解Seminar课程。同时,有78.6%的同学认为每个研究生每学年应做2次以上专题报告;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占92.9%)学生每年至少要参加3次以上国内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会。可见,讨论式Seminar教学模式适应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教改活动中,导师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衔接不强。同学们也在问卷调查中指出一些不足:(1)课堂讨论中,未根据学生背景分组;(2)自己未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增强自信心;(3)没有充分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等。因此,有必要对Seminar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如查找贴近本专业的文献,跟踪专业学科前言研究动向等。选择难度适当的外文论文,在学生课堂讨论中,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合理分组,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去寻找、收集、整理资料和组织讨论等,在课堂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探索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讨论式教学Seminar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引入讨论式Seminar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增强研究生学习的有效性,扩大研究生知识面,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推动研究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即由既定的结论灌输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得出科学结论转型;由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探讨解惑转型;由单一的课堂讲学向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转型。在教学实践中,它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借以淘汰过时的研究生课程;按研究方向开设的Seminar课程作为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内容,逐步改变研究生课程门类过多、过杂的局面,帮助建立一套适合农学类研究生Seminar教学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基于农学类研究生进行讨论式教学成熟的经验还不是很多,因此及时地对每一次教学进行调查和总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础与专业最新动向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选题得当,既要贴近学科前沿动向,又要让学生感兴趣,深度也要适宜;(2)持之以恒、稳步提高,多讲多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研究能力是关键。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去猎取知识、查阅文献,就不会积极参加讨论。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注意记录,总结反馈信息。包括在组织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或者学习工作中得到的好思路、好方法和好内容等资料。

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农学学科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也唯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实现现代科技农业目标。讨论式Seminar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基于此而引入农学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实践证明,讨论式Seminar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了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能力培养意识;提高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显著增进了师生互动交流,使传统的研究生教学具有了最新的内容和创新的特色,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5-7.

[2]单甘霖,齐晓慧.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30):103-104.

[3]孙连坤,康劲松,李扬,李峰,孟艳,苏静,李凡.Seminar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84-86.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Hjsk2008-35

篇2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质、自身特点的农学品牌专业,满足云南省农业产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模式;创新;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简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

*通信作者:陈军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获取国内外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38年,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农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加以建设,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培养体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应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长期坚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民族多样性优势和毗邻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水稻高产、小麦抗旱节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与高产栽培、薯类和甘蔗资源以及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应的技术体系及理论,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农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品牌专业建设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1个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5个硕士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作物、种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专业方向,立足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平台优势,利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与其他部分农业院校一样,普遍存在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的问题,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全能型农业科技人才,毕业后几乎能胜任所有与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相关的工作、贪大求全,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针对农学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2010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定位,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完成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农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及“(2+1)×2+(1+2)×2”的培养模式。“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学分(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累计学分达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8.3%,专业选修课增加3学分,另外新增了12个课外选修学分,并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适应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三年农学专业不低于90%的就业率也从侧面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必要。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1]。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3]。为此,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农学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构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模块;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

“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队伍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三、围绕品牌专业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基本保证,是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省级(2008年)、国家级(2010年)教学团队基础上组建,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5人,比例达75.8%,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人员总数66.7%,6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人员总数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84.8%。3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有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18.2%;36~45岁年龄教师有1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57.6%;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有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24.2%。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获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名。

围绕农学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省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积极致力于不断教学改革,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科教学,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动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树品牌,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品牌专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课件的使用;在考试改革上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性考试与实践性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与基本知识考查相结合。

(二)创造优良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标准,以“云南省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展科学训练奠定基础,一方面保障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4],同时辅以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出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开放,从而为学生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艰苦创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农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历,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5]。强化农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经济、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习基地,至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9个,另外还有1个校内实习农场和7个研究所。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极大地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为农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设教授讲坛,开阔学生视野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院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同时为学生修读课外学分创造机会,对学生开设了《教授讲坛》。讲坛内容主要有:代谢工程、高原甘蔗育种理论与实践、云南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展望、薯类作物与人类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进展、全球杂交水稻研发概况、双孢蘑菇的研究与栽培、油菜生物技术与育种、岩白菜的研究进展等农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一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农业大学在农学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品牌专业,实现品牌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还需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性、培养方案创新性、科学性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7]。

参考文献]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6):17.21.

[2]樊兴伟,阮朴生.以特色农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1):49, 51.

[3]张艳诚.发展特色农机化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S1):89.93.

[4]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篇3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植物生产类 实践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以“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教育关系”而备受世人赞誉。正如法国现代史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所说:“在牛津大学,我们不培养绵羊,而是培养具有负责精神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在长达600多年的历程中变化发展,足以显示它的独特教学模式的重要地位。在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院校也实行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导师制。在我国,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曾在2O世纪30年代进行过大学生导师制的尝试。目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学分制为主,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需要,伴随着学分制而出现的,其宗旨在于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机制,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植物生产类学科是在广义农业背景下研究农业、林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安全的科学,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类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包括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园林设计和资源与环境6个本科专业,学院于2003年9月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象是2003级的本科生,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经过6年的实践,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1.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采用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是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帮助学生选课、学业设计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一种教育互动机制。形成了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全程是指通过对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多个层面的宣传动员,学生从二年级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教师申报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小组”,学生进校所在的班级即“自然班”,每个学生至少在“自然班”或同时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可从入学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分阶段是指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设置“班级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基本接触的是基础课,并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课,班级导师将本专业的特点、就业情况等及时告诉学生,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书籍,让学生由浅人深地去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熟悉并逐渐地喜爱上自己的专业。并请本专业知名导师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

二年级进入SRP和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实施“科研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由导师提出申请计划,包括研究方向、科研课题名称和所需学生的人数及具体要求等,经院系审核同意后,向学生公布导师申请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填报个人自愿。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每位导师每年指导3~4位学生,最多不超过5人,以保证实施过程中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分对象指的是农学院在校学生基础和兴趣不同,需求不同。因此,导师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的指导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自然班+科研小组的组织结构,即不仅为每一个自然班配备导师,而且为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科研小组,并配有相关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体现“兴趣导向、注重过程、巩固专业、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2.完善导师的选择,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选拔合格的本科生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基础。学院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除了对导师的品德、知识、素质等方面权衡评价外,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制订了农学院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和相关表格,使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做常规化和制度化。同时,为确保指导的成效性,邀请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从事本科生导师工作。定期召开导师会议,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3.建立导师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

为使导师制有章可循,不流于形式,建立健全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规定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等,以形成良好的导师制运行机制。

成立了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完善管理。院教办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导师制的运转、执行情况,将导师制的运转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教学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导师指导任务。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明确指导任务、阶段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使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同时,规定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本学期指导活动做好安排,并向学院提交工作计划。当然,指导计划在执行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每次开展的指导活动,不论是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导师都要做好活动记录。

4.健全相应的导师激励机制,促使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地开展

学院制定了导师考核评估体系,从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工作绩效3大类涵盖德、能、勤、绩4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导师在受聘期间,与教师的岗位津贴挂钩,导师的工作要按指导学生的数量、质量计入其教学工作量。

科学地确定了本科生导师多元评价体系。采取学生、导师本人、导师之间、领导和专家“五位一体”的多元考评的方式,使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平、准确、有效。特别是导师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4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既肯定成绩,又要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另一个就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

通过以上方法将激励机制与监督与评价机制并举,促使本科生导师制健康、规范的发展。

二、植物生产类导师制实施成效

导师制的实施和导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激励着学生,近年来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不足10%提高到近30%。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力地带动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2004年以来,共承担SRP项目18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500多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学生受益面超过30%,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学生参与在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达20余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有10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作风朴实的合格毕业生。据2009年全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我校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持满意度达95%以上。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升高,2009年达到85%。在这种模式培养下,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及早地找到了专业切入点、兴趣点,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有相当一部分获准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在攻读研究生时仍在原本科阶段的导师指导下对其早期进行过探讨和实践的专业方向、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

经过6年的实践,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与研究生导师相比,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报酬偏低,特别是科研导师,3年工作量为10学时,研究生导师为40学时,指导工作大多数情况是责任心及奉献精神的体现。由于长期工作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整体士气不高,指导积极性受到挫伤。另外,导师能力差异、精力投入不一,指导效果千差万别。导致那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指导效果好,那些缺乏教学科研经验或有经验但精力投入不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指导效果较差,班级导师与科研导师存在职责冲突等问题。为此就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1.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导师津贴制

导师制实施中对导师的报酬及激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运行的导师制对于导师的“责”规定较为明确,但在导师的“权”和“利”方面的规定较为含糊,尤其是“利”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导师制的运作效果。学院在无条件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参照研究生导师的激励方式,探寻设置导师津贴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2.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导师的培养,使其尽快胜任导师职责

学院的青年导师大多数是才出校门的博士,缺乏教学科研经验,学院计划通过组建国家、自治区和校级教学、科研团队,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

3.正确处理“科研导师”与“班级导师”的关系

学院明确了二者的分工,“班级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科研导师”侧重于学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两者的合力效果大于1,以确保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既能解决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要的持续性问题,又能解决该专业艰苦性对人才需要的稳定性问题。

总而言之,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从而寻求一条切实可行而富有成效的途径。相信随着教学改革、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导师制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高丽丽,史琳.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发展;质量;制度;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88―02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

1.第一学期。新生报到伊始,针对农学专业特点和生源实际,进行专业教师学前教育,有效释疑,使新生充分认识本专业,了解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农、爱农及服务农业的热情。

参观高产栽培田、实习农场等实践教学场所,用事实说明振兴农业靠科技,科技兴农立志务农大有作为的道理。在参观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认真讲解实践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使学生熟悉实践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践知识、方法和技能。

2.第二、三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学生获得生产实践中的感性认识。在教师的适当讲解和协助下由学生参加完成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种管收及不同生育时期的农事操作,掌握如何正确操作各项农艺措施的技术规范等,要求学生对作物栽培、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及土壤肥料等课程内容进行初步应用。

3.第四、五学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通过理论与第二、三学期实践操作训练经验结合,自主进行一些设计性、研究性实践,自己拟定实践方案,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按照内容选择相关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该方向前沿知识。通过自主设计亲自管理,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第六、七学期。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教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查缺补漏,补充上年实践内容,进行论文开题,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完成毕业论文。在此阶段学生会受到严格而全面的科研技能、生产技能的训练。

5.第八学期。毕业生产实习:把学生派到有利于就业的地区或者实习单位,使学生在学习农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大田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经营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实践工作能力,在毕业实习中检验专业综合技能并再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农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专业教学和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众多高校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造就高层次的学术人才上,地方高等学校应根据地方特色,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自身优势来确立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及实践性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由于作物生产季节性比较强,农学专业生产实践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制订的计划有时不能正常完成;试验地面积大,人员分散,田间实际出勤的人数和出发时往往不一致;再加上试验仪器、教具、工具等不能满足需要,分组后组内的人数较多,不能人人进行操作,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撰写报告时,同组的人由于试验数据相同,存在抄袭现象,雷同报告较多。这些都使得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3.“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些滞后,“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对学生仍然是按照“理论型”或“学术型”培养。

4.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地方农业院校受经济实力限制及城市住房建设影响,实习基地比较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企业考虑自身,也不愿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因此导致农学实习基地严重不足。

三、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

1.不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农学专业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各环节技术,能够在科研院所、现代涉农企业、农业管理部门从事研究、管理、经营、推广等工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农学专业本科阶段共设置实习实践21学分,26周,把学生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培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具有的实践能力。

2.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农学专业修订、制订了一系列适应教学管理需要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都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保证了人才培养正常、有序、 高效开展,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第一,规范教学生产实践,严格考核学生。教师在各个阶段实践结束后,参照学生平时的表现、报告的内容及班干部的意见,在各个阶段实践结束后2周内给出合理的成绩。对于成绩不合格者,教师应在成绩上报前,通知学生本人,允许学生申辩和提出异议,在确保公平、公开的情况下进行成绩上报,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重修制度。

学生除实习结束后上交的实习报告外,教师还应在每次实习结束后的1周内,收取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以便下次实习更有针对性。

第二,建立实践课督导制度。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内容指导学生,可借鉴课堂教学督导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践课督导检查。院级督导由院主管教学院长带队,组建以教研室主任和教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督导机构,不仅深入田间督导教学,而且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督。还要建立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体系,增强质量监控力度。

第三,实践指导手册、计划、总结和报告心得。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等,教师要撰写详细的指导手册,并在实践之前写明详细的计划。通过实践前的计划、实践中的督导检查、实践结束的总结,对农业生产实践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控,收到了明显教学效果。

3.指导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服务三农,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横向科技合作,在科研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在“传、帮、带”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指导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或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进行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充分抒发己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判断力,学会理性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和论证自己思想的方法。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生产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校内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力。通过设立自主研究与创新平台,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学生的独创能力。要充分保证教学用地,对于教学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做到专人负责制。

注重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结合、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新格局。现已形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为依托的科研技能训练实习基地以及校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5.实践教学经费统一管理使用。实践教学经费应由教研室主任统一负责。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学初提出经费使用的详细清单,经由教研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协商,再由全体教研室教师讨论后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巧.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人才,2013(03).

[2]奚广生.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2(05).

[3]朱立学.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篇5

关键词:研究型;研究生新生;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53-02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后备队[1]。高校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是研究生“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新生相比,研究生新生年龄、生源类型、培养类型、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习生活方式也由专业基础学习转向“导师负责制”下的专业深入研究。研究生新生经历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容易凸显各种适应性问题,不仅影响到研究生的健康成才,也关系到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2]。因此,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亟待关注。为了解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新生在科研、生活、心理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情况,笔者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开展了研究生新生适应性调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原则和对策,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调查与样本

本研究针对浙江大学农学院2014级研究生新生发放问卷,集合新生座谈会形式。总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问卷229份,空白问卷2份,有效问卷227份,回收率91.5%。其中男生77人,占33.9%,女生150人,占66.1%;植物保护类97人,园艺类86人,农学类44人。

二、研究生新生适应性调查结果

在调研中,主要关注研究生新生适应情况、读研动机、职业规划和科研学术等方面。

(一)研究生新生适应情况分析

面对全新的学习成长阶段,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涉及生活、科研相关的各个方面。如表1所示,学习科研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成为研究生新生感觉最为困扰的问题;而人际交往和经济问题也是少部分人适应能力的制约因素。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不适应,68%的同学表示,在2个月内可以顺利适应、融入研究生生活,但仍有11%的同学表示至少需要一个学期才能适应。大部分同学的适应周期是正常的,但仍有少数学生的适应周期较长。个体的差异,导致了适应周期的差异。

(二)读研动机分析

本次调研对新生选择读研的目的进行了分析(表2),22%的同学是喜欢本专业,希望在学术上可以有所作为;36%的同学是希望获得更高的文凭、有更高的起点;另外21%的同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展人脉。大部分同学读研动机积极且向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也有少部分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了读研。说明学生读研动机主要有自身需求和外部诱因两大类,如提高就业竞争力、渴求立足社会、提升学历、回避社会压力等。

(三)职业规划情况分析

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是研究生生活方式选择的基础,更是研究生科研的动力所在。对于未来就业方向,有44%的同学清楚自己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但仍有48%的同学对自身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太了解。而问及以后的职业规划,只有20%的同学目标明确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54%的同学表示就业目标不清晰。而且关于未来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这个问题,只有33%的同学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没想好甚至没想过。说明在研究生群体中有很大比例的研究生没有主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意识比较淡薄。

(四)科研学术情况分析

科研学术是研究生阶段的主战场,因此对科研的兴趣、投入时间等是影响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表3),有28%的同学有浓厚的兴趣,49%的同学表示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还有的同学不太喜欢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调查结果也与读研动机结果基本符合。同时有74%的同学认为“实验太多,私人自由时间太少”或者“交际圈子太小,接触的人不多”,说明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方式及类型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基础知识面学习专向专业领域研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投入到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范围基本围绕课题组展开。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负责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生能够主动找导师交流的只有32%,多数新生与导师交流主要是以例会为主的被动交流,与导师交流的内容当然也以科研方面的问题为主。说明近7成的研究生不会主动与导师沟通。一方面是因为在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的指导让研究生产生了依赖导师主动沟通的心理;另一方面则由于绝大多数研究生敬畏导师、不知如何与导师沟通[3]。因此要研究生认识自身主体性地位,提高其沟通主动性。

三、基本原则与对策

(一)研究生适应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研究生适应性教育需要把握需求导向、多维发展和关键少数三个原则为知道,开展适应性教育工作。

1.需求导向原则。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研究生新生的要求,特别是针对90后的研究生,要按照他们的性格特点,用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以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改变单一讲座、授课的方式,如利用新媒体、团体辅导等形式,增加教育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2.多维发展原则。教育内容要涉及研究生阶段的包括科研、学习、生活在内的所有维度,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基础模块,例如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也要有发展模块,例如思想引领教育、抗挫折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还要有适合学生的个性模块,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模块等。

3.关键少数原则。研究生教育必须重点关注少数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新生的个体情况,如果不及时关注和帮扶的话,很容易导致研究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这部分群体,利用谈心、沙龙、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

(二)研究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

1.思想引领,扣好第一颗扣子。研究生背景多元化,思想情况复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把握学生的性格,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在新生入学时加强价值观的引导。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时,积极开展“知院爱院”、“学术廉洁”、“中国梦・求是情”合唱比赛等系列思想引领活动,给研究生新生上好第一堂思想教育课,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学校学院的归属感,加强对学校文化的融入,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2.分类引导,满足多样化需求。针对科研动机不同、科研兴趣程度不同的研究生,应该进行分类引导。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对于有志科研学术的同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如创办神农大讲坛、青禾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老师等进行学术前沿报告;通过博士生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成果展等活动,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之间的朋辈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对于硕士毕业后直接创业或就业的同学,通过就业训练营、青禾创业训练营等“第二课堂”载体,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

3.搭建平台,强化导师制作用。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科研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事方面的培养发挥重要的德育作用,因此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至关重要。学院大力推进导学关系的和谐发展,鼓励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倡导爱生如子、尊师重道、同学互助、师生共进的优良风气,积极响应学校“五好”导学团队评选,并已连读四年获得校级“五好”导学团队荣誉。在学院内开展“我最喜爱的好老师”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氛围。在研究生导师中倡导导师育人理念,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德育导师,负责研究生德育工作,使老师走进学生中,促进师生交流与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校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其适应性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研究生身份转变的第一步,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并根据其适应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始业教育,切实解决研究生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房三虎,房文花,伍星.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新生入学教育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1).

篇6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配备;教学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Li Minhui, Xi Pinggen, Zhou Guohui, Pan Ruqian, Liu Qiongguang, Jiang Zid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problem and actuality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uthors’ some helpfu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ing and furth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some practices were explored including set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llocating the teaching team and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It showed that teaching practice was effective.

Key words: plant pathology; allocating teaching team; teaching practice

植物病理学是我校植物保护学专业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方向、微生物工程方向、农学、茶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认识植物病害的重要性,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植物病原的种类、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的基本规律、病害流行与防治的基本原理;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诊断田间作物病害并给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农业高产稳产服务。本文针对现阶段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热爱学科、热爱专业的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植物病理学课程包括理论、实验和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对于植物保护专业,该课程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而对于植物保护方向下的其他专业以及农学类的专业,这门课程近几年都是在一学期完成这三部分的内容,其时间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内容上,植物病理学又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内容有绪论(植物病害的概念和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侵染性植物病害及其病原、寄生性植物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防治原理,各论部分则包括按照作物种类划分的各种主要病害。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在注重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增加一些新的知识。无疑,现阶段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大于过去。因此,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较大。

1.2 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

首先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能够指导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植物病害,并帮助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因此要在生产季节适时地安排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环节。以往,如果是秋季的课程,等所有课程结束后再开始教学实习的话,已经到了12月底,而此时,即便是在广东这样的南方,田间作物种类少且单调,教学实习的内容也受到限制。因此,适时的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教学实习基地远离学校本部等一些客观的问题也影响了教学实践的效果。由于广州市的道路规划及学校的再发展,校本部的实习基地面积越来越小,只能在较远的郊区位置再设置教学基地,但无形中也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如显微镜质量与数量的扩充上都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招生人数;所用的植物病害标本老旧,有的标本已经完全反映不出病害的典型症状,有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很难找到目标,即使找到也不是典型的形态特征。这些现实困难也是造成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客观原因。

1.3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薄弱,存在得过且过现象

实验课上一些学生有敷衍了事的现象。比如实验课的作业一般都是绘制病原显微特征图,有的学生把它当做是临摹课,从书上照描病原图交差,虽然有些学生的画工很好,但实验课演变为临摹课,这完全背离了实验课的宗旨。其次,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这门课程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学生还没有很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未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像显微镜观察这样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也不是很熟悉,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提醒显微镜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 解决问题的教学探索

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1,2],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的这些实际问题,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探索。具体作法如下:

(1)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制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计划,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成员结构。

(2)配备研究方向齐全的教学团队。针对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这一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教学组依附并整合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的整体优势,将植物病原各个研究方向(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都设有的相关研究室纳入授课主体,各个研究室的教师讲授该课程中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的部分内容,将讲授重点内容或重要病害与要求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实现了发挥多名教师所长、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而且还在不减少教学学时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不同授课小组教师之间定期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和协调课程进度。此教学模式既注重了同专业不同方向本科生的学习效果,也注重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年轻教师更快地成长。

(3)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精髓,也是教学实践中最具威信力的准则之一[4]。对于植物病理学这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来说,合理适时的实践教学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减少理论课时的基础上,不疏忽实验及实习环节的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互相配合, 从而使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具体做法是每一单元的理论课完成之后,紧接着就安排相关的实验课,以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巩固理论课的知识要点。同时尽量将理论部分的内容,如植物病原学、各类作物病害的内容放在课程的前半段介绍,这样在课程进行中期即11月中上旬就可开展教学实习。利用本校所处华南地区的地域优势,此时田间仍有各种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的栽培,不会对教学实习造成任何影响。这一教学探索不仅使课程安排更加紧凑,而且让学生更及时地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加强实验室的软硬件配备以及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近两年,植物病理系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添置教学用显微镜。更新实验室的多媒体放映设备,组织教师整理、检查、更新和制作植物病害症状标本和病原玻片标本;并将组织教师整理和制作标本列为一项传统的期末工作,起到了补充实验材料和加强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双重效果。学校农场和位于广州郊区的增城教学实习基地是专门负责全校农科专业教学实习的场所,基本上能够满足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实习任务需要。同时教学组还与广东省农科院、珠江农场等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外出实习的场地有充分的保障。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尽量增加田间病害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次数,提高学生的兴趣。

(5)充分利用植物病理系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的内容。植物病害标本(包括实物标本、瓶浸标本和镜框标本)、植物病原玻片和挂图、田间植物病害症状和病原显微图像的投影以及网上下载的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动画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而在教学实习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例如要掌握显微镜镜检技术、常规植物组织分离与培养技术、病害标本采集与玻片制作技术、病害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植物病害的一般诊断技术等。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是两周,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还需理论课教师、实验辅助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一切以实习为主,全力以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教学任务,特别是外出采集标本时,要保证至少有3~4名指导教师,以便为学生现场解惑。

为提高学生实验课的学习主动性,避免敷衍了事现象,我们还对课程的评分机制进行了改革。以往,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起给分,而实习课单独给分,这样无形中使学生不重视实验课。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病原形态的观察上,而不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我们鼓励学生多看玻片标本,甚至是自己制作标本。同时,实验课实行单独考核,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实验最终成绩的40%;期末时病原实物鉴定占实验最终成绩的60%,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需重修。向学生提出要求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起到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认真对待实验课、不再敷衍了事的作用。

3 实践效果

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我们就逐步开始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至今已经完成了6届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对于学生,这套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消化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重点培养了学生植物病理学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团队中,也真正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普遍认为经过这样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助于他们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学到了解决生产中实际出现的植物病害问题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高智谋,陈方新,吴慧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3-54.

[2] 景兰,周洪友,胡俊.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研究及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92-193.

篇7

有一门兼具文科浪漫与理工科缜密的学科,它已连续多次蝉联全国第一。

它的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大炮到钢刀、

从铀矿石到科幻小说,这个学科叫做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科技史)。

学术大师心血浇灌

谈起科技史这个专业,就不得不提到科技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时任钢院图书馆馆长的冶金学家胡庶华先生将《二十四史》中一些与采矿、冶金有关的内容工整地手抄摘录下来,冶金科技史研究从此开端。”而对北科大科技史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柯俊院士。1978年,他作为“重要的专家”,参与到《中国冶金简史》的编写中,χ泄冶金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后来,在柯俊等人的努力下,北科大冶金史编写组成为学校冶金史研究室,后来发展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也就是如今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开展了大量冶金史方面的研究。

作为北科大科技史的“坚定基石”和“学科担当”,柯俊院士除了不遗余力地做科学研究,还组织小分队到全国各地的考古和文博单位学习和探索,诚心诚意地为地方考古、博物馆和历史工作者服务,“看看他们到底能做什么,怎么去做,能解决什么问题。”

1977年,一件商朝的铁刃铜钺(古代的一种兵器)在河北藁城出土。当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它是人工铸铁之时,柯俊用电子探针等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终在这件已经锈蚀的铁刃铜钺中找到了镍钴分层的现象,并根据镍在锈蚀中的层状分布得出了最终结论:这件公元前14世纪的铁刃铜钺,其刃部是由陨铁制成的。出色的鉴定工作以及相关论文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

柯俊顶着压力进行考古鉴定的故事还有不少。江苏宜兴的晋朝周处墓里,曾出土过一些金属片,当时很多权威机构对这些金属片成分的鉴定结论都是“铝”。这引起了柯俊的注意,因为铝是现代才冶炼成功的一种金属,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墓中怎么会出现呢?于是他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去重新检测,结果发现金属片中不止有铝的成分,还有极少量的镁。 镁是一种比铝还要难冶炼的金属,只有在出现电解法冶金技术的近现代才可能存在,所以后来大家都认可这个金属片应是后代不小心混进去的。就这样,柯俊开展成了我国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的系统研究,并在后来发展了科技考古学,使我国古代冶金史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为提高。

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们成立了“科学史委员会”,80年代,中国学位制度开始,科技史也成为一个学科。1990年,北科大获得了技术科学史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又获得了博士授予权,成为国内第一个技术科学史博士点,后来随着学科目录的调整演变成了科学技术史学科。讲到这里,潜老师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可以说,北科大科技史的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每一步都凝结着柯俊、丘亮辉、韩汝玢、孙淑云、梅建军等前辈的智慧和心血。”

两次评估均第一

如今,北科大科技史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自然地衍生出来的。“因为我们经常和文物考古打交道,渐渐发现用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研究并保护下来的需求越来越多,于是从2000年开始,学院调整了思路,从原来‘利用科技史的知识来保护文物’转变成‘科技史研究的一个方向是文物保护’。”讲到这里,潜老师很欣慰:“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积累,我们在文物保护方向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科技史同行们的认可,科技史专业也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在2009年、2012年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荣获第一。”

这个全国第一可一点儿不是浪得虚名的。“科技史本身是属于交叉性质的,既需要历史背景的学习,又要有较强的理工方向,我们两者兼备,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北京科技大学成立的最初,就是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六所著名院校的矿冶学科组建而成的,冶金方面深厚的基础为冶金史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背景,同时也为科技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北科大科技史专业设立的时间晚,“按理说我们上世纪80年代就可以设立了,但由于柯教授对我们专业的要求特别高,总觉得还不够成熟,所以到1990年才刚有硕士学位点。”也正因有柯俊等一批优秀学者的潜心研究,北科大科技史专业一起步就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实力。

“我们的科技史能有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有一两位柯俊这样的大家,他们非常有眼光和远见;另一方面,学校也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北科大是所理工科学校,人文社科相对来说非常不知名,学校也想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切入点,进行突破。”为此,学院在夯实多位名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不少中青年人才,无论在、田野工作还是科研项目中,都显示出十足的后劲。在此基础上,学院还频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2015年,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设立了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潜伟教授当选为该学科评议组成员,这是国内学界对北科大科学史的充分肯定。

除了科技史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还有一个学位点,叫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它的设置也是结合北科大自身的特点考虑的。潜老师介绍说:“科技史偏重理论研究,文博专硕则强调实践性,它和科技史既可错位发展,又能相辅相成。”

在和潜老师的交谈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没有本科生。事实上,对于要不要开设本科专业,北科大探讨了十几年。“一方面,本科的教育很重要,但开设本科教育非常耗心耗力,我们的教职工只有十几位,再加上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旦办不好对学生也不公平,这让我们无比慎重。”但也正因为没有本科专业,研究院将目标定位在了培养高端的人才上。“我们现在设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还有博士后流动站。”

除了北科大,目前全国开设科技史专业的高校大约有二十余所,如中科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北大学等,每个学校的科技史研究都各有特色,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主要侧重于技术史,在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方面就业较多;中科大的学生可能偏重于自然科学史,与哲学、历史学有较多交叉;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史注重科学文化传播,他们的学生也更偏重于传媒方向。”此外,不同学校自身的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内容,“比如北大的医学史独步天下;西北大学的数学史开展得比较早;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学史历史悠久;中科院更是有专门的研究所做科技史。”潜老师介绍。

应用,四个指向

“科技史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重点。”潜老师告诉我们,北科大科技史主要有四个方向的应用:“第一是考古学方面,第二是文物保护方面,第三是科技传播与科技教育,最后一个是科技政策的研究。”

考古学方面的应用是科技史的一个重点,“以前我们是通过研究科技史帮助考古学研究,现在则是通过考古学来完善科技史的内容。”说到这里,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位博士生的课题:“科技史专业设立博士点以后,有一位博士的选题是‘中国古代冶铁竖炉炉型研究’。在这个课题中,这位同学把计算流体力学的一些知识引用进来,做数值模拟,最后用计算机来实现复原古代竖炉冶炼的过程。”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要知道,对于古代人来说,很多冶炼条件都很不成熟,当时如何冶炼生铁难以猜测,最后这位同学通过大量田野考古调查,参加考古发掘,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出色地完成了@个挑战。

还有一位博士对中的中英火炮做了一些研究。为此,他到全国各地去采集大炮标本,还对大炮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质量等指标做了检测,最后对材料做了详细的评估。“有了科技史这门学科,很多文物都可以通过实证和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了。”

文物保护也在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物有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对文物价值认知当然需要科技史的研究,这是文物保护的前提。”2016年,科技史专业韩向娜老师参与的研究获得了“十二五”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韩老师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以应用于考古现场的临时固型保护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让珍贵脆弱的文物遗迹在现场得到及时的保护,以争取时间移到实验室做进一步处理。“在考古现场,文物遗迹会因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在出土瞬间因失水、收缩、开裂以及变色而产生破坏,这在过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此外,科技史在科技传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潜老师说:“如今,科技馆对科技传播的人才需求量很大。除了做一般的策展和宣传以外,还要仿制一些器物,这些都是我们擅长的,还有就是对文字叙述的把关、影像资料的整理等,学科技史的人做起来都得心应手。”在科技政策方面,“像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协战略研究院等等,它们也很需要科技史的专业人才。”

就业第一大户――故宫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学科,却也有自己的“老大难”。讲到北科大科技史的招生时,潜老师的面色凝重了起来:“可能是我们没有本科生,再加上我们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很多人并不知道北科大有这样一个科技与历史交汇的交叉学科,所以我们的招生情况和学校里一些工科专业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招生并不容易,潜老师依然强调把兴趣放第一位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招到一些有想法的学生,而不是糊里糊涂调剂过来的学生。真实的科技史专业,是活泼又不失严肃的,除了那些有趣的内容,还有很多枯燥的条条框框,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和投入。”潜老师希望这个文理交叉的专业,以后的生源构成也能够文理对半。“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要对文化、历史感兴趣;对文科生来说,则要对科学、技术感兴趣。”

当然,科技史作为一门学科,仅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广博的知识面,能潜心读书,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科技史本质上还是一种历史学,文献考据是搞史学必做的一个过程,不论是做中国史、世界史,还是科技史都如此,这是基础,必须过关。”此外,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对于文科同学而言,我们强调田野调查,比如在调查中会有面对面的访谈,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口述历史方面的社会实践能力等。理科同学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外,我们还强调做实验的能力,比如计算机模拟或者化学实验等等。”对于博士生来说,基本要求和硕士生相同,但要求的严苛程度要远远高于硕士生,“要自主地完成知识积累,独立地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最后完成研究内容,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点。”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设备和条件。2015年以来,实验室购置了液相色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仪、LIBS分析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史,学院不仅常年举办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还经常请业内专家前来参加读书会。此外,学院还有一个“制胜法宝”――双导师,“我们的教职工只有十来位,而在读的硕博生却有将近100位,所以我们专门从校外聘请一些业界著名专家,以校内校外双导师的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制定研究课题,以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说起学生的就业,潜老师一扫之前的招生之忧:“虽然科技史专业在人才市场上是个小众学科,不像工科一样有很多招聘企业,但就拿在本行业专业对口的就业情况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经统计,近几年来北科大科技史专业就业人数的第一大户是故宫博物院,《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新面孔中,来自我们北科大的不在少数;就业人数名列前茅的还有像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一些重要的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或者一些科技传播媒体。”

十余年来,从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的共有20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有多个厅级干部,有的还成了省部级领导。“他们毕业后从基层做起,但由于专业赋予的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他们在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毕业后并没有进入对口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科技史文理兼顾的学科属性,即使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依然后劲十足。“科技史虽然是个很小的专业,但我们的同学可以顺利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并且发光出彩。”

在北科大还叫作“北京钢铁学院”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柯俊先生就以巨大的学术贡献为科技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代代学术大牛的辛勤耕耘下,时至今日,北科大科技史不仅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在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等应用方面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

北科大科技史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自然地衍生出来的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新面孔中,来自我们北科大的不在少数

篇8

【关键词】养禽学;实践;教学改革

养禽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现代化养禽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门课程在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践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1],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畜牧兽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出现代畜牧兽医专业复合型人才,就要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服务。

一、《养禽学》的内容和意义

养禽学是在本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和生物化学)和专业基础课(如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生理学、家畜遗传学)后开设的。养禽学是主要研究家禽的外貌、育种、生物学特性、人工孵化、饲养管理、卫生与防疫及产品质量控制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以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养禽业的发展动态,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家禽基本生产原理的基础上,熟悉家禽养殖基本理论和技能。[2]

二、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指的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实验实践等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外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强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切实理解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的良性循环。

三、《养禽学》实践教学改革

《养禽学》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其实践教学必须严格遵守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畜牧兽医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有力措施和必要保证。[3]

1、优化课程实验设计,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

对养禽学实验进行优化组合,养禽学实验共有20个课时,因此要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和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实验。如在家禽人工孵化综合性实验中[4],对于鸡来说孵化期为21天,所以需要实验和实习相结合才能保证本实验的连续顺利进行,同时在实验之前,除了讲授种蛋的收集、保存和消毒等知识外,还需要讲解孵化器的结构、操作方法及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孵化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及翻蛋等操作的必要性,以便让学生做好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用具和记录表格等准备工作。经过学生的准备实验到动手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孵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死亡高峰,其原因是什么,照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头照和二照,以及每次照蛋的时间选择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就需要查阅资料,寻找办法,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相应的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思考能力、设计能力、 动手能力和解决能力。

2、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操作

养禽学实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为禽蛋方面,如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蛋的清洗、消毒;一部分为禽蛋的孵化,如孵化器的构造、操作方法,孵化期间的操作;另一部分为家禽方面,如雏禽的雌雄鉴别、母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征鉴定、 家禽的体尺测量、家禽人工授精操作、家禽的屠宰、屠宰率的测定以及家禽的饲养管理等。这些内容单凭课堂讲解,学生有时很难真正掌握,所以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实践,可以在校内开辟养鸡实践场所,让学生了解肉鸡的孵化、出壳、雌雄鉴别、名阶段的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等。让每个学都参与其中,加强期实验操作能力,具体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派学生轮流参加日常的喂料、喂水、清粪、沮度记载和观察等技能操作。[5]通过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了学习效果。

3、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为满足教、学、研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校内外实验实习教学基地,努力加强与企业、肉鸡场、蛋鸡场、兽药厂等的联合,为学生提供实验技能培养与锻炼、提供感知的基地,鼓励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让有志从事动物科学研究的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去,[6]学习其科学合理的圈舍设计、先进的养禽设备、孵化设备以及配料设备。通过实习基地的实验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技能、职业素质。

4、通过参与教师科研、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初步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吸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样实验与科研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通过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科学态度,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我们结合了部分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了鸡的散养配套体系,如温度控制、湿度处理、光照管理、疾病免疫等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又如对鸡场的污染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认识到鸡场粪污处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合理设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组织课堂讨论和评比

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强化的是得分功能,如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为主,其弊端主要在于学生的实验报告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实验技能掌握程度,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完全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合理的实验评价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多元化评价,学校也在进行《天津农学院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办法》的探索,我们可以多维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评价依据,对实验内容以知识、技能全面评价,方法以笔试、口试、操作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7]如可采用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习空气,如讨论肉用仔鸡的饲料配方,可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行设计,然后进行对比讨论总结,对每一小组的设计进行评比,最后得出结论,还可在实验实习结束时,安排课程论文的写作,来锻炼他们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8]

四、《养禽学》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养禽学》实践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9]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进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养禽生产与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群英,黄勤妮,董克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1-3.

[2] 赵小玲,朱庆,杜晓慧,等.改革《养禽学》课程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 79-80.

[3] 杜晓惠,赵小玲,王继文,等.提高《养禽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总结[J].中国家禽,2011,33(11):54-55.

[4] 何丹林,罗庆斌,刘德武,等.家禽人工孵化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0,8:300-301.

[5] 姜润深,丁淑荃,陈兴勇,等.《禽生产学》教学效果调查及教学改进探讨[J].中国家禽,2010,32(3):58-59.

[6] 孙志良,刘进辉,易金娥,等.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4(增刊):113-114.

[7] 赵聘,赵云焕.《家禽生产技术》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5):74-75.

[8] 朱宇旌,张勇.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6:174-176.

[9]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作者简介:

张建斌(1976—),男,山西原平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畜牧学.

篇9

关键词: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进一步调整,不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要进行创新。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升,加强对他们的在职培训是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不少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困难,而在师范学校学习的师范生,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但是由于还没有落实实际工作,不存在较重的思想负担,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改革工作中更容易受到启发,督促他们在今后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当前,加强对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才能在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更好的为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做贡献。

师范院校可以说是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场所,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迫切要求师范院校数学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希望能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教师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师范院校内,数学课程几乎在大多数专业中都能出现,只是每个专业的数学要求不同,学习时间也不一样。师范院校数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规律,明确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熟悉运用与数学专业相关的业务,了解数学教学的日常流程,能够编写和实施数学教案,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师范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多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中小学生κ学的学习兴趣,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在师范院校中,数学教学一直是一项难点。在课程改革的变动下,社会各界对师范院校的人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希望师范院校可以吸取课程改革的精髓,总结现在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当前的教学问题和有效解决办法。这是当前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数学的实际需求要紧密结合

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数学范畴内的造诣一般比较高,实力也比较强,既要培养专业的数学研究人员,又要向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数学教师,任务比较繁重,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不少教师脱离了实际情况的需求,片面追求数学的学术性,却对数学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师范生作为新生入学以后,就被学长学姐或者教师们鼓励要多学习,正确考研究生,虽然学历的提升能够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但这并不是师范学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数学专业是师范生的难点,在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既要求教师们能够大胆尝试,又要保持冷静和谨慎,尤其是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人群,不论怎么顺应课改的要求,都不能脱离中小学数学的要求。例如,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除了要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研究方向,还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数学建模,将中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也要深入到日常学习中去。

二、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除了要重视理论基础,还要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理论是多边缘的理论学科,加强对师范生的数学理论教学,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材料。在数学课程改革中,除了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还要引进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足,帮师范生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多研究中小学数学理论,不但可以开拓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另外,数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师范生将来要担任中小学数学的重要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师范生在学校期间,要培养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写出正确且整齐的板书和教案,还要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让中小学数学知识与现代信息结束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师范生必须有处理教材的能力,把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培养目标,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让他们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能够对中小学数学的发展史和教学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师范院校要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适应课改的发展要求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师范要针对课程改革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上,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要求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实际生活相联系,要重视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数学素养,在保证自己教育学理论、数学理论扎实的同时,还要延伸到现代化知识、建模意识和实践意识,除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教学模式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要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师范院校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教学方式。

总之,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师范人才的培养方向,结合当前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良好条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相互探讨,共同探索知识。这样,师范生毕业后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小学的讲台,为中小学数学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马波.师范院校中学数学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06 (05).

[2] 曲元海,王春燕.师范院校中学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8).

[3] 韦程东,师轶,廖克杰,成冬元,黎福庆,李碧荣,张桂芳,农学宁,陈敦元,邹循东,梁宇,潘文理.创建大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科发展 品牌管理 学科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24-02

一、《品牌管理》课程的学科化发展现状

国外高等学历教育当中的品牌管理科学是沿着工商管理专业(MBA)发展的轨迹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与其发展紧密相连,世界各地开设MBA教育的院校约有半数开设有品牌管理课程,10%左右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设有品牌管理方向,其他一些相关专业也设有,如摩洛哥大学的奢侈品管理专业的品牌管理方向。应该说品牌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产物。近50年,在欧美有37个知名品牌研究学会、企业研究所先后成立,并有68个大学开设了品牌管理本科、研究生教育,如美国普度大学、美国德保罗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等。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品牌管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企业所接受,并逐步向各个行业岗位进行职业化应用发展,从品牌管理理论入门到品牌管理实战均已经被以企业培训教材形式所覆盖。由此,我们看到了国内品牌同国际品牌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的品牌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规模,研究的成果和方向也很分散,一般是在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品牌管理课程,这与方兴未艾的品牌教育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国内的品牌理论发展明显不足,而且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应用理论层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很少。在我国品牌管理还只是一门课程,它在现行的学科序列中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市场营销专业(二级学科)。有些院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调整课程名称为《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或是《品牌学》等。国内的学者近十年来对品牌管理科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式教学,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关于《品牌学》的教学标准大纲,第一部规划教材《品牌学》是由东北大学赵琛教授编写,但仅限于品牌标志设计的部分。上海交通大学余明阳教授于2006至2009年连续出版了多部品牌管理教程,2011年由中国市场学会品牌专业委员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牵头在我国自考阶段设置了品牌管理专业,并为此配套了完整的系列教材,这也是最完整的一套关于品牌管理专业的教学教材了。2013年周云出版了专著《品牌管理的学科化发展研究》,对品牌管理作为二级学科的要求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构建。此外,中国商业联合会每年都举办市场营销专业《品牌管理》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都对我国品牌管理教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品牌管理科学在高等教育范畴内总体发展却显得十分缓慢,无法适应我国“以企业经营品牌化发展带动整体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形势。尽快把品牌管理成长为系统科学的二级学科,成为我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人员发展品牌事业的迫切任务。

二、品牌管理课程的学科化论证

品牌管理在现在国内的教学当中只是市场营销的一门课程,却涵盖了《品牌创建与运营管理》、《品牌定位科学》、《品牌名称设计与徽标设计》、《品牌个性塑造》、《广告策划与传播》、《品牌公共关系维护》、《品牌哲学与文化管理》、《品牌危机管理》、《品牌延伸管理》、《品牌资产管理》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更重要的是品牌管理科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基础原理体系也已经构成,以《品牌关系理论》、《品牌信息本论》、《品牌经营要素的替论》为核心的品牌管理科学研究基础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并独立于其他所有学科之外,标志着品牌管理作为科学的范式的形成。

基于上述,品牌管理作为课程的教学意义已经不大,它已经在客观上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具有对普通高等院校及实践者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的指导意义,以及对研究人员进行规范研究方法和思路的作用。

品牌管理科学由课程能否成为二级学科,其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立的原理和理论体系,迄今为止,从事品牌管理科学教育和研究的机构仍没有统一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没有形成独立的原理和理论体系之前,仍然以工商管理学科其他专业的理论为研究基础的体系是很难成为二级学科的。

同时,尽快解决品牌管理科学基本教学框架和内容的论证是从理论上突破国外现有理论束缚,研究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路径,进而从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同角度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针对国内品牌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品牌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才是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自主品牌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发展品牌管理学科的意义

在国内,品牌管理的教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伴随着国内企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化建设的节奏,蓬勃发展,但系统化、学科化一直是困扰品牌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对专业品牌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最终,人才的匮乏又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品牌发展。

解决品牌发展学科问题的意义在于这能够使得现在从事品牌管理的人员都接受系统的品牌理论学习,不(下转第226页)(上接第224页)会因自己的经验代替系统教育的完整性,对从事品牌管理课程教学与科研的高校教师来说,接受系统的品牌理论教育可以防止以营销观点解释品牌的理论深度问题。《品牌管理》作为课程受到营销、广告等专业的影响很大,品牌系统的观点还没有完全被学界和社会所认可,积极发展品牌学科化,可以促进品牌管理科学范式的形成,统一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对品牌管理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但目前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会提及它的学科系统与依据,至今还没有对品牌管理是否能够作为专业进行过论证的研究见刊。

参考文献:

[1] 大卫.艾格.品牌组合战略.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祝合良.品牌创建与管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 周云,何忠伟.品牌的经营要素替代原理.经济师,2007(9)

[4] 周云,李兴稼.品牌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经济师,2007(10)

[5] 周云,品牌信息本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高.他们与新唐山紧紧地融为一体.中国商报,20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