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管理意见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的管理意见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的管理意见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教学质量;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0

目前我区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建议

三、加大力度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五、尽力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六、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医学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126-02

教学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否完善密切相关。教高[2006]16号文件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重视过程监控,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目前,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分权管理,实施校系二级教学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发挥基层办学自、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构建二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 医学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医学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的精英教育,是培养在医学领域中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培养。同时,医学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照抄照搬商品生产领域中标准化产品和要素、程式化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分工的机械化运作的管理质量会扼杀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创造个性[1]。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人,医学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医学高职教育始终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学本身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高职教育要注重职业道德培养,而教师的言传身教无疑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标杆。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方面亦应充分考虑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监控。

2 二级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二级管理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职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之中,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二级管理模式的实用性,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其关键点一是合理划分二级管理权限,保证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监控;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充分发挥系部的管理自,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保证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并及时进行整改,发挥监控的实用效应。

3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3.1 突出“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的产品,学校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展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同样如此,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终极目标,围绕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

3.2 强调动态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包括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实习安排等内容的静态监控及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实训过程、实习过程、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的动态监控。依据二级管理模式要求,系部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微观管理部门,要坚持动静结合并以动为主,突出过程监控和评价。学校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宏观管理部门,要做好对系部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3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指导手册》中提出:“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效果体现,而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综合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态度、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专业学科建设的创新、自身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教书育人、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因素都会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监控,以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3.4 重视团队整体成效

团队整体实力的提高是实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要以专业、课程、教研室为基点,考察团队在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效,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措施

4.1 构建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方面,认可度较高并应用广泛的就是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依据该体系中的PDCA循环理论构建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PDCA循环的特点:一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形成闭环管理;二是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2]。学校和系部均应按照二级管理要求建立各自的闭环监控体系,并设立实用的组织机构,保证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4.2 构建规范适用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流程做保障。按照校系二级管理要求,学校层面出台教学管理工作规程,规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系部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系部在遵循学校相关制度、宏观上与学校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形成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条例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将教师的申诉程序加入到制度建设之中,维护教师的切身利益,体现依法办学[3]。

4.3 构建多维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模式

4.3.1 上下齐动,充分发挥校系二级监控效力 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方面,要认真划分校系二级管理职责,学校层面监控由校领导、督导组、教务处构成,系部层面监控由系部领导、系部督导组、教研室构成。在教学质量监控内容方面,要各有侧重点,突出校系二级督导组对理论和实践课堂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校领导和教务处对教师教学工作运行情况监控,系部领导和教研室对教师参与教学建设程度的监控,形成上下齐动、层层把关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3.2 多效并举,充分重视学生监控效力 在监控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监控效力,并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意见信箱、周学委例会交流等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依据学生反馈,启动教学预警,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对学生评教成绩低于60分的教师采取一段时间内停止授课的处罚措施。

4.4 构建实用有效的评价方法

网络评教系统克服了传统填表或划卡评价方法的缺点,以其简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能够实现学生全体参与的特点,目前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通过网络评教,使评教时间更科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使评教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对教师理论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依据不同指标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实现理论、实践课程的全面监控;使评教主体更加广泛,无论是在校师生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4]。为使评教结果反馈更加及时,教师可在学生评教结束,凭个人账号、密码登录评教系统,查看评教结果及教学建议,实现评教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本人的目的。

除网络评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校系两级教学信息员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评价教学质量的好方式,综合全面信息,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客观、真实、可信。

4.5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一定程度上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做到设计科学合理。首先,要开展综合考评。依据高职教育“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丰富的业务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而目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如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因此,在原有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要加重对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评[5]。在系部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教学建设情况并重,综合考评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其次,要融入个性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学生个体综合能力成长反映出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和授课风格。最后,要体现专业的特点,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设立标准,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6]。

总之,医学高职院校建立和运行完善的校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配备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出台相关制度,加大对教师队伍培养力度等,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铭.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纵横谈[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22-25.

[2] 李宇芳,毛小凰,赵坤灿. 基于PDCA循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与探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6):23-28.

[3] 张虹,刘洋,刘.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措施探讨[J].吉林教育,2009,13(5):109.

[4] 刘凤云. 论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J]. 扬州大学学报,2005,9(5):40-42.

[5] 孙遒.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78-80.

篇3

论文关键词:校本目标管理;学校行政工作;SWOT分析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一些学校管理者开始将该理论应用于其管理实践中,从此,目标管理思想逐步成为当今普遍流行的学校管理方式。

校本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所有成员的潜能,运用各种资源解决学校面对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学校教育领域的特殊性使得该理论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捉襟见肘,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要求建立准确而健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确定准确的量化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考核,然而这些要求应用到学校的行政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校办学目标确立缺乏自主性

近代以来,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社会的事业、公共的事业,所以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公共教育的教育目的,以统一管理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制订公共教育目的是一种政治行为。这使得所规定的公共教育目的有普遍适用性而缺乏针对性。在实践领域,学校在办学目标方面要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达的许多指标,无形中束缚校长的决策。然而目标管理本身强调学校综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社会定位和发展道路,这种理论上与体制上的矛盾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更会使校长及学校的决策层为了政绩而片面应合,忽视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由于学校任务的抽象性、多重性,衡量教师工作和学校育人工作质量的标准很模糊,故许多绩效考核的指标不好确定而难以量化。

当然,学校工作的考核指标是可以准确确定和量化的,但又常常因为过分强调这些硬性指标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人性。现在许多学校用出勤率作为考核教职员工的指标,这样的确保证了教师的出勤率,可是在类似生病等特殊情况下,这种考核制度就难免不尽人情。长此以往会引发教职工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3.考核结果对层级关系的负作用

考核是上级对下级进行的,所以各层级关系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就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在中小学校本管理工作上下级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教导处的中间作用。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在考核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未能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使考核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在教师得到反馈意见时就会心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考核体系的决策和实施无法做到民主化的全员参与,而管理者往往又没有与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对考核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理解,从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一些管理者正是由于预见到了上述结果,在完成绩效考核之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公开考核结果。这就使考核结果无法反馈,被考核人员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缺少了反馈的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4.对工作的关注重心发生了偏移

目标管理方法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乃至个人,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认为组织中每个个人完成目标就会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的离散化,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指标,恰恰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偏移。

首先,忽视组织整体,向关注个人问题偏移。目前的学校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的效率、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人工作成果对组织的损益。遇到问题先追究个人的责任而不去深入探究学校组织结构、现行制度方面的不足,对学校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的监控,却忽视学校体系的运作方法是否与时俱进,形成“只顾低头走路,不抬头看方向”的局面。

其次,忽视不可量化的指标的发展,向关注可量化指标偏移。绩效考核仅对可以量化的指标有促进的作用,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过分迷恋统计数据,以为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变化。但是,在学校工作中能够量化的工作往往不是很重要的,真正可持续而有意义的工作往往是不能准确量化甚至无法量化的。比如学校文化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质量等等。所以这种“盯着报表求发展”的做法如果扩大和深化将十分危险。

二、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是由一系列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于校本行政工作中该理论的局限性和误用,以及我国社会环境的约束。

1.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行政工作中的局限性

首先,源自美国商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在我国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然而我们却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全盘引入,这就使该理论的不足影响到校本管理的实践,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其次,目标管理强调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各个组织各部门的二级目标,然后继续按照组织层级直至落实到个人。理论认为,若组织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够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与系统论是相违背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相加,所以单纯地将组织目标拆分形成的目标体系是不科学的。

再次,目标管理理论综合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这就要求理论的实际操作者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方能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该理论。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许多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比较有限,在应用中或将严密的目标管理流程任意肢解,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致使目标管理狭义化;或完全照搬照套,不经筛检地把校本管理一切工作都以目标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导致目标管理泛化。

2.我国社会环境对目标管理理论实践的制约

在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教育方针由国家掌握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然而,政府作出的规定要对各级各类的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就不能不带有抽象性,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反而使教育目标处于缺失状态。

另外,中国文化中既有对形式主义推崇的一面,又有务实的一面,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里,这两面性都是并行存在的。但在教育领域里,形式主义的泛滥比其他领域都更严重。这就增加了校本目标管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三、对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目标管理的优化建议

1.进行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优化的前提

由于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的特殊性,其优化需要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首先,授权分工合理化。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活动中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总体来看是过于集权化,这给校本目标管理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一部分权利下放,扩大校本管理的自由度,使学校能够依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办学目标,政府只进行粗放式的调控。同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决策层应当将本应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回归,做到职、权、责对等,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织内部规划与管理。

其次,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校本目标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的。学校的管理者应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信息网络,使各层级各部门横向纵向的信息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传达。只有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监督反馈的直接和深入,才能使管理者能够根据组织内外全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及时作出决策。

再次,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层含义,即权利(包括职位赋予的权利和人格魅力在组织中的影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5]在校本目标管理中,管理者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就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6]由于校本目标管理不仅是作出正确的组织决策,还包含确定办学指导思想、设立目标和评价体系、分权分工等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备精湛的管理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若要使校本目标管理得到优化就要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2.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在保证了学校自主管理水平、民主参与程度和管理活动主、客体思想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对校本目标管理进行优化就能得到切实的落实。我们知道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最困难的是目标体系的建立,正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其症结都在目标体系建立得不够科学。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学校的情况。SWOT分析法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S(Strengths)是实力,即找出学校的优势强项;W(Weakness)是缺陷,即分析学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工作效益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是机遇,即学校管理者要预见到未来发展中的机遇,高瞻远瞩;T(Threats)是威胁,即组织要有危机感,管理者要能发现某一目标可能面临的威胁,未雨绸缪。这种分析法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认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所处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

(2)统筹兼顾,形成体系。首先,各种利益统筹规划。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利益关系,如学校的长远利益和现时利益,学校利益和合作投资方的利益,学校组织的利益和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这些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因此所建立的目标体系要在统筹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将其与层级目标统一起来。

篇4

内蒙古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有员工基本上为年轻人,而且学历水平比较高,员工结构的年轻化使我公司生机勃勃,干劲十足,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工作中缺乏方法思路,也导致了很大程度上的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和激励制度,就成为摆在我公司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方法与原则

(一)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方法

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译为中文则被称为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取样、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系统,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最为关键的就是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确定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SMART 原则。SMART 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的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ic),是指绩效考核要切中具体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 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是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信息是可获得或易于获得的;A 代表可实现性(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和标准在付出努力后是可以达到的,避免设置过高或过低的标准;R 代表现实(Realistic),指所设置的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可证明,可观测到的;T 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指绩效指标的实现都有时间的限制。

二.基于战略目标的绩效考核设计思路

(一)战略目标

对部门和员工的考核只有建立在公司明确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为员工的工作目标是对部门的目标的分解,而部门的目标来自于企业的年度经营重点,企业的经营重点来源于企业的长期的战略目标。内蒙古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如下图所示:

(二)具体思路

(1)本公司在设计绩效指标时按照公司、部门、员工三个层次来进行。首先明确企业的远景和战略。

(2)其次,根据公司年度目标并运用平衡记分卡和 KPI 法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构建企业层面的 KPI。

(3)接着,依据公司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构建各部门的 KPI。也就是说部门对报社的层面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进行分解。

(4)最后,将各部门的 KPI 分解成各员工的 KPI。

三.关键绩效指标与权重设计

(一)关键绩效指标

根据我公司目前实际情况和特定战略目标,运用平衡计分卡来评价公司的绩效情况,将其分成四个维度,即通过四个关键性指标的考评,进行综合考核。

(1)财务维度

财务是企业的核心目标核心之一。企业只有能创造收益,股东或出资人才会投资,只有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良好,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财务指标是平衡记分卡的一个重要指标。平衡记分卡的财务指标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应以何种形象展现给股东或出资人”。

(2)客户维度

客户是企业的利润的源泉。设置客户的考核指标就是要回答“我们应该以何种形象展现给客户或顾客”的问题。企业只有给客户留下好的形象,才能留住客户。

(3)内部运行维度

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运行管理,就不可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内部运行关注的是“我们的经营的效率如何”的问题。

(4)学习与成长维度

企业财务、客户、内部运行状况的好与坏,最终归结到员工。有知识、技术以及有责任心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内部运行提供保障。只有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才能给客户留下很好的形象,才能留住客户,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利用平衡记分卡法技术以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公司平衡记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 KPI。

(二)权重设计

《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公司绩效测评”的文章指出:“从平衡记分卡的实践来看,上述四个维度所占的权重比例大致为:财务占约 50%,客户占约 30%,内部运行约占 10%,学习与成长约占 10%。”内蒙古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平面媒体出版企业,产品主要是高端时尚商务杂志《经济人物周刊》。对于文化产品,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对员工的要求很高,公司员工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客户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基于这些实情,经总编及部门各主任商榷对内蒙古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考核维度的权重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财务 40%,客户 30%,内部运行 10%,学习与成长 20%。

四.应该注意调整的几个问题

自从实行KPI绩效考核以来,在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左右,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以后进行调整。

(一)进一步培养强化意识。由于公司成立不久,制度的全面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员工的绩效考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制度化考评的关键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制度就丧失了意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强化执行力度。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认识。对KPI本身的认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效果的减弱,以后需要加深对其的理解认识,扬长避短。

篇5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问题;建议

管理学的形成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由此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潮。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教学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影响管理学教学成效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单从教学层面上看,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管理学教学的成效:

一、管理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策略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型学科,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的产生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管理学教师,广阔的知识面,多学科背景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自身对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缺乏多学科背景或者知识面狭窄,会严重影响到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管理理论学派及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第一步。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随之产生,其中以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为代表。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以西蒙的“管理即决策”的管理科学理论产生。直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潮,如学习型组织、公司再造等,我们将之统称为现代管理论。除了容易令学生混淆的管理理论和学派,管理学中的组织、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这几种要素包含的知识点复杂多样,仅一个“激励”就包含了三类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三类理论又分别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观点,如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理论包含了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理论学派复杂多样,管理各要素知识点复杂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各个理论学派之间存在的关联及先后顺序,除了让学生了解管理各要素,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案例教学法的不当运用影响教学的成效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选取很困难,现有的案例资料大多较为陈旧且对于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单一、生硬,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大小不一,形式化的案例教学时有发生。

四、传统授课方法的单一运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

部分管理学教师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方法,填鸭式的教授学生管理学知识点,从定义到内涵,从特性到功能,从途径到作用,延续一贯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教学毫无创新,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管理学教学成效。

(一)梳理学科脉络体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由众多学科支撑的交叉型学科,涉及范围广,研究对象复杂,管理理论和学派多。因此清晰明确的学科脉络体系,贴近生活的学科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清管理学的学科脉络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学习,所谓纲举目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这是有效开展管理学教学的第一步。

(二)有效利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实践

科学的选取教学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针对现有案例陈旧、知识点涵盖单一和生硬的情况,一方面,学校应该尽可能的投入资金购买可用于管理学教学实践的管理案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年都用大量的资金购买最新的管理学实际案例,将其用于管理学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现有案例进行慎重的筛选,力求案例教学落到实处,不能将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三)尝试新型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管理学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圆桌会议、德尔菲法等讨论和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新的授课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成效。

(四)引导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理论水平

通过管理实践活动,学生对于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因此,管理学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方法

一、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要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要让学生能在学

校快乐地学习,我们必须加强校纪、校规以及课堂纪律的教育。虽然现在提倡尊重学生,但也不能放纵学生,该管的必须管,多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在班级管理时,我们应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学生多沟通,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从而尊重课堂纪律,不触犯校规,在学校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与自由。

二、培养良好班风

树立良好的班风,这是让学生懂得分辨是非黑

白的关键。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开设话题讨论,让学生们对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评论,只要正确引导,就能塑造良好的品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这一点,教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好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对一些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素质代表,为其他学生做带头榜样,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不断努力,改变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的榜样。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生在学校主要接触老师,在家里就是接触家长。家长和老师是引导学生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人物,因此,老师除了要做好班级管理外,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多与学生家长联系,给那些经验不足,或长期忙碌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长一些建议,让家长们也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与家长建立长期沟通,互相理解、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还能在生活中帮助家长纠正错误行为,而老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但我们知道了学生的优缺点后,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指导。

总之,班级管理是促进教学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素质教育的关键。班级教育不是简单地说说管管,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找准突破口,在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接受正面教育,受到积极影响,最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我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都应该大力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学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剔除了“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真正将“减负”要求落到实处,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推进。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让学生完全独立的学习数学内容,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学习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遇许多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教师要看准合理时机对学生帮助、指导,这样一来,师生关系自然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相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自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很多时候学生都需要在脱离教师帮助的情况下自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自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所偏颇,学生之间自然会讨论、争辩,能够有效的浮躁课堂氛围,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心理学上来说,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完成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要从心理上去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热情,也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达到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入的过程,具体到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纪正是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重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置一些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现阶段特点的数学悬念,引导学生去自主擦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二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要求。事实证明,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比单纯的理论学习要有效的多,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可以主动的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条件下只能依靠自己才能解决问题,有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的放任学生去完全的自主学习,而是适时恰当的进行指导,对一些自主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应当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夸奖,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有利于后续教学阶段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自学信心

学习自信心是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某项学习活动的信任程度的一种心理特征,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对自身学习能够的肯定和尊重,强大的学习自信心能够让学习者在面临高难度的数学试题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自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许多的数学学习困难,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学习信心,才能让学习者有勇气面对学习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一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学对于学生本人的重要意义,虽然在自学的初始阶段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学经验的积极,学生的自学能力会不断得以提升,一量掌握了自学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探索丰富的数学世界,独立的获取数学知识。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年纪较小,很难持久性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虽然学习热情较高,但往往不能长久坚持。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讲授合适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数学知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够大幅度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在这里,我简单谈一谈我的两点经验:一是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的解决所有问题,而预习则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小学数学的预习,我主要强调四个字,即“读、思、记、练”,读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阅读学习内容;思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深入分析;记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针对不懂之处进行标识、标记;练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自我检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二是要重视课内学习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才能培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内教学时有意识的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演示数学学习规律,传授解题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思路。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

作为一门非常强调实践的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努力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体现出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特点,要以基本教学内容为中心,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情境要把知识发展的整个过程全面展现出来,要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清洁剂的使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直接展示一件沾满污渍的衣服,然后让学生去选择清洁剂去除污渍。这个问题的教学重点在于:首先要了解各种污渍的性质以及形态;不同面料的衣物应选择什么种类的清洁剂才能既保护衣物不受损伤,又能快速彻底地清除污渍;如何正确使用具备一定危险性的清洁剂等问题上。切忌把教学重点放到从哪购买、品牌和价格、家里常用的有哪些之类的跟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上。为了更好地突出专业和课程特色,教师可以综合考虑行业特点、服务标准以及工作场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从方法和手段上改进教学活动

1 合作竞争

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协作学习,集思广益,实现共同提高。比如,在教学对客服务模式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个辩论赛,引导学生从互相协作和竞争中学到一些更深层的知识,在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2 以师带徒

在开展技能操作训练时,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领班,教师先对这些领班进行集中培训,使它们具备较强的技能水平,然后再让这些领班去监督指导组内其他学生的操作,这样可以解决因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全部顾及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

3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按照常见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会。客房服务方面的情境模拟主要包括迎宾、导引入房、设备介绍、茶水服务等内容。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另外。角色扮演的过程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学生的表现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自然会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4 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性特点。在详细掌握学生的提问以及作业等情况后,依据学生水平进行分组教学,然后分别制订相应难易的学习任务,要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5 多媒体教学

使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还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作用。在碰到一些无法通过切身体验来获得感受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模拟场景,一边进行场景模拟,一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观察和听讲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融入模拟场景中去,这样,很多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疑难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比如,在学习“服务员规范”时,由于其中涉及几十条的相关规定,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法,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并且学生容易在学习中出现记忆疲劳的情况,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把服务员正确和错误的表现以对比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他们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记住那些正确的规范要求。

三、优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倡导的激励性评价指出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中的态度和情感进行关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并且评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评价手段要有艺术性,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来进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师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对教师做出的客观评价。在讲完每堂课后,教师都应该对刚刚结束的这堂课做出详细总结和客观评价,从中总结出优点和不足之处,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总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态度,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所想,力所能及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茹,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科技风,2009(08).

[2]刘佳,谢朝刚,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初探[J],职业时空,2009(09).

[3]龚孝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探索。2002(11).

篇9

关键词:社会化保障;监控;评估

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57-01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军队现代后勤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中国特色军革,加快转变后勤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化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要求,要科学建立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军事经济秩序,建立健全社会化经费管理的监控效益评估机制,提高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使用效益。

一、建立健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监控机制

要借助银行强大的内部网络和电子划拨优势,对部队单位资金流向流量实施实时预警监控。要通过银行内部专用网络依托协作银行和大单位财务部门的计算机终端建立连接,使所供部队的实时资金支付申请信息同步传输到在线数据预警监控中心,经处理并自动生成支付信息监控报表,供上级管理部门实时掌控供管单位资金运行情况。该资金预警监控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限额监控。部队与银行之间签订协议,明确军队单位转账支付和现金提取超过一定数额时,必须加盖单位公章,严防违规支付和非法转移资金。二是超限预警。上级财务部门对供管单位超过限额的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示,并可查看部队资金支付申请电子凭单。对超限额、大额预警到的资金支付申请信息,及时进行支付申请审核处理,必要时可以对申请单位、直供单位做进一步核实。属手续齐全的正常支付,给予放行;属手续不全的或违规支付,及时叫停。三是决策管理。任意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比较分析预警前后转账支付或现金提取的有关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督导纠正,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同时也为上级决策提供有利支持。通过对所供单位的资金支付的事前和事后预警控制,产生巨大的威慑警示作用,有力防范侵占、挪用资金的风险。

二、建立健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效益评估机制

客观准确评价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效益,仅仅依靠经验估算和主观判断是不够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成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衡量和客观评价。一是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中,要确实明确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的目标,构建评估模型、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效益确定方法。评估模型包括评估对象及其范围,含综合评估模型和项目评估模型两类;指标体系是评估模型的具体化;评估方法采用最佳实践的调查问卷、现场考察等方式获取具体指标数值。指标体系的合理与否将会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因此,构建合理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经费管理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分门别类实施效益评价。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评估中,要建立科学综合的评价观,评价每个项目,都要从全局出发,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从成本节约,机构人员精简、流程优化、保障效率提高、保障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价,保证评价项目科学合理,彻底解决保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注重结果的问题。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选择需求明确、量化方便、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水平高的部门或单位,先行评估,以便从中取得经验,带动整体发展。三是建立合理的评价目标,强化评估的可操作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保障决策服务,因此,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效益评估目标的制定,要以经费管理目标为依据,结合管理发展需要,逐步对目标进行分解,设定关键因子,细化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指标体系设计上,要尽可能使评估指标可量化、可采集、可对比,指标量化要简单、容易、可靠,通过测量计算可取得准确数据。

三、建立健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经费管理信息反馈机制

军费支出消费既包括部队单位集体性活动,又有大量军人个人消费行为。在现代信息社会,军队和军人的支出消费必须依赖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满足消费需求。首先,在军队采购方面,应实行军地联网。军队财务各信息中心在自己网络终端,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实行大宗物资采购网上订购、网上支付,零星物资采购采用电子支票、银行卡支付;上级信息中心可以通过网络检查采购目录、价格和付款方式。其次,严格公务卡支出消费制度。军地政策资源具有较强的引导性、规范性和持续性,需要建立复合配套的政策衔接机制,更好地发挥政策资源的军民融合效应。一是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通过合理减免社会性收费标准和公共服务性税赋,减少非军事消费增加军事投入。对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协调地方政府给予战备工程建设配套、附加费用的优惠政策;对增加社会就业的部队营房、餐饮、接待等社会化保障,协调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优惠。二是发挥社保政策牵引作用。与地方政府建立“政策衔接顺畅、组织机构健全、业务联系经常”的动态工作框架,着眼退役军人社会保险关系全部与地方平稳对接、未就业随军配偶享受到安置地社会保险优惠政策等方面,切实维护广大官兵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和谐稳定。

篇10

一、民办培训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收支不规范

民办教育举办者往往以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为办学宗旨,这往往与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所要求民办培训学校办学宗旨有冲突。如培训收费标准不公示,超标准收费,擅自增加收费项目,不按规定公示核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收费依据等。对于一些必须向教育主管部门及物价部门报备的收费项目不报备,没有履行报备义务,把办学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等。学费支出管理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规定设置独立账户管理学费,专款专用,办学支出随意浪费。甚至出现个别人员利用管理漏洞私吞学费等。

(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民办培训学校设立主要宗旨以非盈利为目的,有别于公司制企业,成立之初重教学轻管理,在诸如采购、付款、资产管理等日常运营中常存在内控缺陷。如办学采购不规范,没有相应采购计划,或计划比较随意,缺少采购比价,采购合同制定存在商业回扣、滋生腐败等。付款缺少合同及发票支撑等或者合同及发票不全不规范。学校教学用设备和仪器,无专人管理,没有形成定期资产盘点制度等,缺少必要的资产保护措施。

(三)费用管理混乱,支出随意

违反财务制度管理相关规定,费用发生未取得发票,或者发票不规范。如外聘专家及其他务劳人员支出白条或仅有银行流水,未申请代开发票。业务开拓市场费用支出随意,违反中央相关精神要求,存在商业贿赂等法律风险。业务招待费支出中业务关系和私人关系混淆,造成支出浪费。缺少完备的出差报销制度,差旅费报销不规范,存在虚报出差费情况,如本可以电话网络解决的问题申请出差,甚至为办理个人私事以公家名义出差,虚列出差天数并申请出补助,甚至找关系虚开住宿发票报账等。

(四)未形成有效的预算制度

民办学校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不够,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制,未设置预算机构,各部门不参与预算的编制,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只关注编制的预算能否为本部门带来更大的利益。由于各部门缺乏预算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在重大决策方面也与预算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效果,致使预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预算的管理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五)财务人员素质低下,未能跟上培训学校发展

如领导随意安排自己亲属任职财务工作,相关财务岗位未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对业务不熟悉。导致财务部门只会听从于领导的指示,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法制观念也相当地淡薄,助长了一些违法财经法的行为。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了职校的财务管理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

二、对民办培训学校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经费收支规范化,严格按照主管教育部门规定,科学合理制定学杂费收取标准,对学杂费收入专款专用,防止挪用甚至被部分人员侵吞。严格按照上海市八部委颁发的《上海市教育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设置学杂费存取专户和最低余额保障金专户。保障教育培训机构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维护受教育者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金和合法收益不受侵害。培训收费标准和退学、退费规定必须公开透明,不得巧立名目高收费、乱收费。学生退学的,要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有关收退费规定核退部分费用。

(二)对内部控制,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与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一份符合培训学校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制度,并逐层落实,互相?M行监督。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资金使用、采购付款、资产管理等进行科学设定控制流程及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与约束诸如培训用酒店、车辆租用等需要有专人询价,并经分管领导确认,对于大额合同及资金支付需上院办公会集体决策。外聘专家课酬谈判需经两名相关人员参与谈判过程并形成书面记录并报院主要负责人同意。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分工应明确,既做到互相监督又能互相激励,对于执行内部制度的态度及实际行动来决定奖罚,将工作与职务的升降相结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最终使内部控制机制得以严格的实施。

(三)对于费用管理,需要公司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根据学校具体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对于外聘专家课酬及其他临时人员劳务费,需要签订相应合同,财务人员据此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根据完税凭证去税务局申请代开劳务发票。如业务招待费可以实行三单控制,即申请单、发票及菜单。在业务发生前需事前报批,包括招待人员人数,费用标准等。报销时连同发票及菜单作为附件,财务人员据此审核。尽量发现学校内部的潜力,使资金的使用合理化,开源节流,避免浪费,就能够提高经费的使用率,进而减少办学成本。制定完整的出差报销制度,出差申请经部门主管及院领导签字,包括出差用餐及招待规格事前报备,住宿机打发票备注日期,出差招待费附明细清单等,从制度上防范虚列出差报销及补助情况。

(四)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财务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制定预算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时要根据支出与收入情况,精确计算,对每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在执行的时候也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机制,监督执行人按规定办事;在审批资金时也要严格控制,明确预算编制方法和审批程序,预算的编制应当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注重效益、勤俭节约的原则。校长负责组织财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拟订年度预算,由学校决策机构审核批准。预算一旦实施对民办学校的业务活动具有约束力,未经规定程序原则上不得改变。

(五)对于财务人员管理,需要学院领导足够重视,财务负责人实行职务回避制度,决策机构成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同时被聘任为民办学校财务负责人。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培训。如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就把以往处理账目的繁杂变得更加准确和细致,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别于公司制企业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培训学校需要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财务处理及报表编制。按财务工作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制定详细的部门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