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农学
农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既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农学类中职生是支撑我国农业生产的基层技术力量,对于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农学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
1 中职生的学习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困难化,中职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大部分的中职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被迫选择读中职,只有少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选择读中职,导致很多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仅仅混日子等毕业,自卑心较强。其次,由于中职生的专业选择很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及家长的认知所做的选择,这样,他们便对专业课丧失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满意而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习也便成了一种负担,或者说是一种苦差事,仅仅为了应付而已。再次,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功底薄弱,就造成了学习动力不足,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想退缩,自卑心理很强,加上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及对“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很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上进。
2 做好专业入学教育,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新生专业入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环节,专业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农学专业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识中职生在校生活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成才。因此,进行必要的专业入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前景,农学专业的学科教学质量及其在学院中占据的分量,能让新生热爱学校及所学专业,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其次,从农学专业的科研成果方面进行阐释,介绍这个学科的主要内涵,着重分析农学专业的背景、特色、优势和就业前景,并举出相关成功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农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中职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的,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利用专业知识从事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精通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在入学时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有集体主义观念,懂得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快的融入社会。此外,还应在入学初期就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初步的定位,让学生熟悉就业环境,要务实而不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取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资格证书。
3 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
3.1 课前引导应灵活多样性 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通常来讲,课前引导可以以复习旧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导入新课,又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讲葡萄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先回顾葡萄的生长习性,葡萄生长需要的光照、土壤等,然后引出新课。课前引导也可以联系实际,如讲解花菜时,先让学生回答吃花菜有哪些好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就为讲解花菜的习性及特点奠定了基础。也可以拿一些实体农作物在课前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便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观察及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谚语导入,如:“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图像导入等多种方式,这种突出主题,具有新意的导入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3.2 课堂教学应有针对性、灵活性 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讲解《大豆的解剖特征》时,老师一味的讲大豆如何栽培、大豆的种类,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突出,课堂环节的组织上出现了问题。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很多老师在讲授中职生农学课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内容的深度,如讲“能量代谢与体温”过多的增加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等大学里才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也便失去了针对性,脱离了教学实际。
农学专业课与农时季节关系密切,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不防分类梳理,按“春种、夏管、秋收、农闲”的农业规律,进行分类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至于显得过于呆板,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篇2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02-01
为了促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重视土壤环境建设,运用土壤监测技术对土壤环境是否受到污染进行监测,并了解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为土壤环境的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1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1)“3S”技术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应用。“3S”主要由三种技术构成,分别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 定位系统(GPS),目前在运用该技术是,通常是将“3S”技术与其它高新技术相结合,从而构成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不仅能够获取地理环境的信息,而且还能够高效的处理信息,因此,将“3S”技术运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中,一方面能够对土壤环境情况实施调查,并合理的布点、采样,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土壤环境的现状,并为土壤监测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系统,让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形成系统化的监测管理。(2)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近些年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土壤环境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监测土壤化解,人们也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中运用生物技术,主要运用的生物技术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技术等,运用生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对污染的土壤环境实施生物修复、土壤侵蚀等,让土壤环境在生物修复下能够快速的恢复。(3)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广泛的运用,我的土壤检测中也广泛的运用科学技术,如: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物理科学等,主要针对土壤中的痕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主要的测定方法有激光溶蚀法、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在使用监测方法时,也是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采用比较符合的检测方法,确保监测的数据能够更加的转确[1]。
2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比较弱,由于土壤监测技术的发展运用还不成熟,在实际运用期间也不能完全满足土壤环境的监测需求,还需要国家土壤监测部门加强技术的更新研究,提升监测技术的监测能力。(2)土壤环境监测缺乏专业的土壤环境监测人才,而且土壤环境监测人员的结构分配不合理,在先进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土壤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接替不紧密,出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3)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中出现环境监测设备质量差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因而相关的技术设备生产技术也要同步发展,为此,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既要发展专业的技术人才,还要发展环境监测的技术设备[2]。
3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要加强我国土壤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在环境监测各领域的发展应用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让环境监测向自动化系统方向发展。土壤在线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任务。(2)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要以监测有机物污染为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有机污染的程度更加严重。由于有机污染能够随着食物链进行传播,不仅能够污染到生物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发展[3]。(3)在土壤环境监测分析中要以分析土壤环境污染的痕量元素。在今后的土壤环境监测中,需要土壤监测人员运用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对土壤环境中的痕量元素进行研究,主要采用ICP-MS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痕量和超痕量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精度全面提高,与此同时也能为土壤环境污染以及污染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全面控制土壤污染。
4 结语
土壤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促使经济良好发展,需要全面探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发展,从整体而言,要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监测,重点针对土壤环境中痕量元素的监测研究,并快速发展现场分析能力,建立完善的土壤自动监测系统,将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按照上述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海明,马瑞峻,汪昭军,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3(02):140-147.
篇3
关键词: 《农业推广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现代管理学科。它与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吸收农学、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等各专业学科的营养成分,是研究农业创新扩散规律,农民行为改变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通过实施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在解决农业推广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整体和综合分析能力。该课程在我校是农科类、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法死板、内容选择不当、讲解不够透彻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一直从事《农业推广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增强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力求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目前,《农业推广学》课程授课对象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农学、园艺、畜牧等专业的农科学生;一类是其他非农科专业的学生。授课学时均为36学时。在很多学校这几个专业的授课内容基本相同,没有过多考虑专业间的差别。因为和专业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教学效果相对较差。2009年以来,我们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提出了针对不同专业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农科学生而言,今后很可能就要从事具体农业方面的推广工作,我们讲授的内容相对较深,要求系统而丰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一般原理和理论,而且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如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项目及其管理等较难懂的内容。教学中所举实例要充分体现农科专业特点,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调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好选用近期的影响较大的成功案例。比如为了说明农业合作社这种新形势下的产物,我们举了武汉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例子。通过讲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取得的良好经济社会效益,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内容,学习效果良好。而对于非农科专业学生,讲授内容浅而易懂。主要讲解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着重讲授了也能够适用于一般人群的农民行为及行为改变,农业推广沟通、农民心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等知识点,还特别强调这些内容适用于其他营销活动,也可以指导学生思维和将来的就业面试,等等。而对于后几章如农业推广项目及管理、农业推广组织及管理等均简单讲解或让学生自学。案例选择也侧重于具有普遍指导或借鉴意义,旨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
二、讲好绪论和各章节引言,注重课程内容的导入环节
绪论和每一章节的引言部分非常重要,在这里会给学生交代清楚,我们要学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应该如何学,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后面正文的内容。如在讲授《农业推广学》绪论时,除了讲授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况、农业技术推广的新体制、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外,还要详细介绍我国农业推广的一些骄人的业绩,让学生意识到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出学生的自豪感。也让学生认识到了目前我国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这样学生对本课程的求知欲必然得到较大增强,学习起来会更加投入。又如在讲授第七章《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时,首先列举在国内外农业方面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比如我国的杂交水稻,抗虫棉,国外的先进农业设施,等等,如有可能多收集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有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进而把话题引入到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未应用于生产之前,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将其进行推广,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巨大的生产力。通过这种简单的陈述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本章所要讲授和讨论的问题交代清楚。
三、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讲授第四章《农民行为及其改变原理》章节的重点部分――“农民行为改变规律”时,就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授课。第一步先介绍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第二步要求让学生尽量提出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策略,同时要求他们不要对别人的想法做评论和批评,以便大家尽情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这时候教师的角色就是记录员,把大家提出的想法写在活页挂纸或黑板上,不加任何评论和批评。第三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提出的策略,并进行分类,放弃不合适的或无关的想法。第四步是对分析结果进行选择。这种授课方法有高度的参与性,会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这种方法花费时间较多,教师要注意保持创造性思维的方向性。再比如讲授第九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第三节农业推广方法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授课。第一步教师要编写剧本,描述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情况。第二步要介绍角色扮演的目的。选出愿意参加演出的学生,其他学生充当观众,给自愿参加角色扮演的人员时间,并帮助他们排练。第三步是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演。第四步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下结果,将扮演结果和课程目的结合起来。最后,由角色扮演者结合课程内容自己说出什么地方表演得好,什么地方还有待提高。这样能使学员快速领会课程内容,获得应对农业推广问题时的信心。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想在36个课时内完成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管理四大部分共十七章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度很大。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于《农业推广学》课程,发挥其信息量大,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的优势,节省教师板书时间,不但能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传统教学条件由于时间等条件限制无法获得,但是对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又有帮助的信息或课外知识及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内容、技术,等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还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共同提高。例如,在讲授农业推广组织类型及国外有代表性的农业推广组织情况时,要介绍的内容多,还要讲解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对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启示。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满堂灌”,学生接受起来很被动,缺乏主动性,而且远不如多媒体授课营造的气氛宽松。在有限时间内,教师可以利用精心设计的多个页面展示内容,还可以加些这些国家的农业推广方面的图片,通过反复播放、回放,以使学生看得更加清楚,大大增强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五、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尤其对于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问卷,分组调查农业生产情况,实地了解农户创新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创新采用的动力和阻力,熟悉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的具体应用。调查结束后,每组写出1份调查报告,内容要反映出农户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促使农户创新的策略和方法。还可以根据被调查村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案例分析,并且通过查阅相关的农业信息,为该村的农业生产发展选择推广项目,这样既服务了农民,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农资市场或农业科技市场做调查和咨询活动,了解农资经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农民对农资服务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产中技术指导,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全程服务,农业推广经营和营销技能也是推广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六、请农业推广专家进课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农业推广专家不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参与过很多实际推广工作。他们的现身说法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第十章《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技能》时,我们邀请了安阳市小麦研究中心郭瑞林研究员做了关于小麦新品种推广试验与示范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生对试验方案的拟订方法与实施步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讲授第十四章《农业推广项目及其管理》时,我们充分利用我校正在承担的国家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有利条件,请有关负责领导详细介绍国家这项专门针对农民的民心工程,讲解培训班如何从创业设计、市场考察、实践学习、创业发展等环节入手,培养农民创业意识,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并举了很多优秀学员创业成功的实例。学生既受到了鼓舞,又对农业推广项目实施步骤、管理原则、方法等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贵彦,陶佩君,王慧军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3):22-23.
[2]朱翠林.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89-190.
[3]高启杰.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学的理论体系[J].古今农业,2007,4:17-23.
[4]高启杰.对如何认识和学习农业推广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7:47-49.
篇4
【关键词】教学实习制度 改革 小学期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19-03
一 引言
我国旅游业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全国31个省市立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同时,其快速的发展直接刺激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内的普遍认可,兴办旅游教育的热情高涨。
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可追溯到园林系建立的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而后在2001年创设生态旅游专业,2007年正式被更名为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实习制度上缺乏系统规划,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作为旅游专业人才来讲,对学生实践实习技能的要求不亚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但目前由于实习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相应实习条件的缺乏,所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难以深入旅游服务第一线,无法成为旅游企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具有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服务型人才。
二 国内外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制度研究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职业中学、中专及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内的金字塔式的较为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作为公认的全球最佳旅游管理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和旅游教育理念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它独特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主要是:人才培养要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理论与应用理论、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校外并举;师资建设注重从业经验。日本的旅游教育科目分为专业教育科目和基础教育科目两大类。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在让学生实现阶段性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职方向选择喜爱的学习领域。
国内关于实习制度的改革在近年来也取得很大进展,其中最突出的变革就是小学期制。当前,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已实施小学期制,即在春秋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两个小学期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小学期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实践学习的针对性,更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的小学期实践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中国旅游教育创新中的典范。我校自从2007年开始进行小学期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现状
作为在农林院校基础上开设的旅游专业,教学管理、实习管理等诸多方面仍有很浓重的农学背景,但旅游专业与农学专业存在着鲜明的学科差异,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给教学工作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为与旅游职业高中相区别,开设了大量的理论性课程,但忽略了对旅游从业技能的培养,出现了人才与市场的脱节。调查部分毕业学生和从事兼职的在校生,学生即使在校期间理论知识学得很好,但走上工作岗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际工作。
为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针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有效问卷共计158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内容涉及学生实习收获,以及实习时间、费用、地点等方面。得出了以下结果:
1.实习内容简单,课程之间缺乏衔接
只有23%的同学对目前的实习内容及实习计划比较满意,这说明教学实习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教学实习是由各门课的授课老师单独安排课程实习,实习过程中授课老师负责全面工作,包括讲解、实习安全和日常事务,其他老师起辅助作用。每门课都有各自的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和联系,甚至部分课程实习内容有很多重合部分,导致学生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并不能充分掌握应有的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更是无法得到锻炼。
2.实习时间和地点安排不合理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认为现行的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42%的同学认为时间较短,应考虑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以便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大部分旅游实习地点只局限于北京市区公园以及周边地区,学生对此不满。主要原因是本校的生源地主要是北京,学生对本地的情况非常熟悉,渴望探索新兴旅游目的地。此外,56%的同学认为实习目的地的住宿、餐饮条件恶劣,让人很难忍受,主要是因为现今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
3.实践技能的培养达不到应有效果
由图2可看出7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在实习过程中掌握足够的技能,这说明我们当前采用的实习计划、实习模式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如一些实习课程仅仅安排3天时间,但安排地点在远郊区,来回时间就需要1天,这样学生的实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四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改革的初步构想
1.大力推行小学期实习模式
小学期是新的教育模式。即实行“三学期”制,在“上学期”“下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小学期”,建议把其中一个学期专门用来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样能够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把对基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工作能力。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缩短春秋两个学期的时间基础上,在原有基础上利用暑假时间增加一个小学期。应当认真研究和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小学期的教学活动,力争使学生在小学期中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整合实习课程,加强课程衔接
旅游科学是一个系统科学,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也应该是综合知识技能。所以必须在小学期实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整合教学资源,最好开展多科目的综合实习,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野外实习、生态旅游类实习、旅游规划类实习以及管理类实习。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自然旅游资源类综合实习。包括测量学、地貌学、旅游气象学、旅游地理学。这几个学科都与地理科学有关,因此应划分为一类。
实习地点初步定在野三坡景区,选择野三坡的原因是其景区内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百里峡地质公园、百草畔景区、龙门天关景,具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由于地处山区,又有四季冰川等可供实习考察的气候资源,可充分满足测量学、地貌学、旅游气象学、旅游地理学这四个学科的实习、学习任务。
第二,生态旅游类综合实习。生态旅游类综合实习包括树木学、森林生态学、生态旅游学。因为这几个学科都和动植物、森林和生态系统学有关,放在一起实习能更加促进相关知识体系的形成和锻炼。实习地点为百花山景区或小龙门林场—灵山森林公园。这类实习地点的植物多样性条件好,百花山森林覆盖率达90%,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现为北京市级自然保护区,因此非常适合树木学、森林生态学、生态旅游学、野生动物学这四门学科的教学实习工作。
第三,旅游规划类综合实习。包括导游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这三门学科都是与旅游资源开发与设计相关的,由于做好这三门学科的实习工作往往要前往大量的旅游景点,因此用导游学的实习在其中作为穿针引线的工作是非常恰当的。在去往多个不同的旅游景点的过程中也能够极大地丰富导游学的实习内容。
实习地点应选择外地,同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为主。经过论证,我们初步定在西安—太白山一线开展此类综合实习。因为西安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非常多的高质量旅游资源。秦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这样安排既能满足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这三门学科的实习工作,更能满足导游学的实习锻炼。
第四,管理类综合实习。主要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两门课程实习。这两门课程的实习工作往往与学生工作就业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学校不对这两门课程实习作统一安排和要求,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学生可依照大四自身的情况,自行选择实习时间和地点,由实习单位出具相关实习鉴定和证明资料。
3.对教学实习计划进行科学设计
教学实习计划包括教学实纲和实习指导书,是科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条件,也是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对现有实习计划进行认真修改,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课程实习。
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介绍旅游专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使学生明确参与实习的目的,理解实习的重要意义。教学实习计划还要将每门课程、每个阶段的实训目标、任务和要求都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实习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践要求,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抓住课程之间的联系,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实际、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和学习的过程。
此外,教学计划的安排还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特别是对学生知识、技能要求等方面的信息。留意用人单位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反映,并了解对人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五 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改革不是解决所有专业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改革只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必然遭遇一系列难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对其灵活运用。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探索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实习方法,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手段,培养适应未来旅游市场急需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向.加拿大大学的旅游相关专业学制教育体系现状研究[J].旅游学刊,2005(Z1):21~26
[2]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44~49
[3]许春晓.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70~74
[4]黄明超、双长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探索与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19~26
篇5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特色专业; 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2-55-02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Xie Kai, Li T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s a major construc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many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ts guiding thought influenced 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direc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From the connot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o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at present are expounde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given.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0 引言
教育部在2008年10月《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特色专业的定义,即:“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层次的高校,特色专业的概念应有所不同。对于国家重点大学,如“985”或“211”大学,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而对于普通或地方高等院校,应根据院校的办学实际,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及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明显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准确、专业建设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明显特色等问题。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地方高校在建设自身特色专业时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对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实用性建议。
1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办学思想缺乏前瞻性[1]
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迅猛,许多学校开设了从未涉足的专业。地方高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更需要科学的办学思想,从长远出发,综合自身的实力与水平,立足地域实际和地方需求才是正确的办学思想。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其指导思想影响着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而从实际来看,一些地方高校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有效地因势利导把握机遇,也没有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没有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高校的发展磕磕绊绊,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成果,反而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一些地方高校难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
1.2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意识淡薄
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急于大规模扩建,通过增加专业数量的模式实现专业建设。所以,地方高校常因“贪大求全”而造成学校综合质量下降,阻碍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对于所确定的优势、特色专业,如何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方优势,办出高校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跟上,尤其是如何使特色、优势专业在和其他专业的相互竞争中真正形成优势和特色,从而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还面临着一些问题[2]。
1.3 特色专业的特点不够明显
特色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特色的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特色专业定位应以市场价值为前提,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一般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身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并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同时,要从“地方性”出发,谋求特色专业的建设,不要过多地强调外部科研资源及人才的引进,避免造成专业建设上的资源浪费,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
1.4 优秀教师参与度低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也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没有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没有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更没有向特色专业侧重;不但如此,教师职称的评定由于和科研项目经费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致使很多高校的优秀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所以,如何把教师职称的评定与学科整体布局、重点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如何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在教学研究、出版著作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并对其教学成果给予奖励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2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以前瞻性的指导思想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引导方向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强调建设的方向性,以更好地实现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做到主动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才能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2.2 培育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专业建设紧扣一个主题:培育专业特色。通过整合地方经济与社会、行业、学校和专业的优势资源,可以形成其他专业无法取代的特殊专长,创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而发挥优势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则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差异化经营是一种选择以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它需要特色专业审视和分析自身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审视和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包括对专业沉淀的分析、对现实情况中优/劣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应综合考虑历史前提、学科基础、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地方经济或行业特点等办学条件是否能通过重点建设成为特色专业[3]。再将内部资源融入到外部环境中去进一步审视,使专业建设符合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变化趋势,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与其他高校或专业的“差异化”,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专业打造“特色”时,应利用好差异化经营战略,根据地方经济或行业、学科、专业和学校特点找出特色生长点,协调和整合内外部成长要素,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之处。
2.3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方案,既要遵循学科理论本身,又能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起来。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成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的源泉,必须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始终使其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起点,始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这需要每个特色专业的负责人及管理团队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及专业建设方案。在平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要有反思,针对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壮大,如何利用地方社会的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国际化的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专业负责人及其管理团队不断的磨合与反思中,才能促成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与方案的产生,以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妥实施[4]。
2.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拓展程度是衡量专业是否具有教学质量提高潜质的主要因素。首先,特色专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优化实验课等教学环节,比如加大开放式设计性实验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其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可以弥补部分专业实习环节时间较短和不够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大学教育与企业工厂的历练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还可以引进资金,帮助解决大学在专业建设中资金不足、缺乏设备的问题。因此,特色专业应致力于与企业取得密切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以及联合培养等工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更新知识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机会。将学生、教师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大学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不脱节,保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5 加强特色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和机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现有教师的转型,这是一种快速而又高效的推进方式,相对成本较低;二是对现有教师提出科学的培养提升计划,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人文素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优化教师团队;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引进人才,有效考核现有教师,变被动提高为主动变化;四是认同少数强势教师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发挥最大能力,身兼数职也未尝不可;五是在教师中适当营造竞争的氛围,给予适当压力,督促其发展。从而以优化的教师队伍推动特色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5]。
2.6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级别及特色专业带头人的滚动遴选带动竞争,通过建立系统的特色专业奖励制度,对特色专业建设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实行必要的奖励,以此调动特色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人才冒尖,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提高竞争力[6]。有了竞争和激励机制,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才有较强的活力。
3 结束语
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建设,过于重视表面工程的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如何依托地方院校的“地方性”特色,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仍缺乏有效的实践。新时期,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地方高校在自身资源及地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能解决好特色定位、内涵特征和培育机制等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去探索,势必可以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仲安,梁建伟.地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22:36-38
[2] 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3):249,257
[3] 周玉雷,陈平.地方高等院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
通报,2012.3:100-112
[4] 马瑞民,张景富,赵继锋,张慧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
践[J].教育教学论坛,2009.7:149-150
[5] 王能河.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4.1:157-159
篇6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创新创业
在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近年来,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但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一高校各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导致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取得效果差别较大[2]。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大量课程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3,4]。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帮助学生从基础课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微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置和考核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农业微生物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体现专业特色 构建更加适合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农学院植物保护、农学、园艺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管理等专业开设,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科方向、就业领域差别较大,所以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发展需要,又要体现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既要重视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又要满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见表1)。例如,在《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章节中,有关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部分与生物化学课程中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只需要重点介绍微生物特有的次生代谢过程以及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和作用。在《原核微生物》章节中,作为我校的涉农专业,可以在此章节中加入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针对微生物遗传与变异部分应该对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对微生物重组DNA技术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当今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如CRISPR/CAS9等。在微生物生态学部分重点讲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微生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鉴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课程部分章节按不同专业调整授课重点,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将大纲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讲解逐一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快速获取大量有用信息,但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依赖心理较强,主动意识较弱,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时,以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细菌的抗药性为例进行讲解,从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开始,从而引出你所知道的抗药性有哪些。然后提出:什么是抗药性、抗药性的原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抗药性的发生,启发学生从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讨论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是新达尔文主义还是适应性突变,给出证据。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针对部分章节,还可以留一些课后小思考题给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思考题在教科书中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围绕教师提供的目录去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课本中描述性文字内容较多,难度不高的章节,只将重难点讲清楚,而不是全部讲完,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分工完成PowerPoint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可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越来越便利,多媒体工具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原核微生物中古细菌的细胞形态时,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公开课或者精品课程的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教学效果提高更显著。
3设计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6,7]。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后,学生2~3人一组,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实验效果不理想,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完成一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要增加一到两个自主设计性实验,从文献资料准备、实验方法制订到实验报告的完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献,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科学论文撰写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实验之后,可以增加一个“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到野外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来源的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如农学专业可以采集土样标本,植保专业可以选择果园、菜园的杀虫真菌标本,进行标本的预处理、分离、培养和鉴定,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配置培养基,学会如何处理标本,了解微生物鉴定的基本程序,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工作后的独当一面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菌落特征,加深关于真菌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完善题库 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除了表现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上,也可以应用在课程考核中[8]。网络题库的建设可以避免每个学期末的重复组卷,基于建成的试题库,授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后开展5分钟小测试,将评分纳入考核体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平时的考核,督促学生及时有效地复习,还能避免一次考试就决定总成绩的弊端。试题库中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论述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章节相关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避免出现应付期末考试而“临阵磨枪”,为考试而学习。课程最终的总成绩按理论课:实验课:平时测验:读书汇报约5:3:1: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
篇7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篇8
中国高校规模扩张是在教育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增长、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采取加快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生规模,以此拉动内需的一项举措。此后,高校招生规模经历了跨越式增长,与此相关联的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需求与供给关系失衡所引发的矛盾。从数量关系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数量增多,求职就业成功机会减少(曾湘泉,2004)。从结构关系看,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特征与供给结构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孙凤,2008)。从数量与结构的关系看,结构性失衡加剧和放大了大学生就业难(杨河清,2009)。本研究从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入手,试图回答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与就业供给总量是否有关。分析制约大学生就业规模增长的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图1显示,1999~2009年普通类高校总量增长了2.15倍,其中本科类高校增长了1.82倍,专科及职业类高校增长了2.56倍,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环比增长87.15%,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提升了8.8%。
图1 中国高校规模扩张的变动趋势
注:图中数据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出。
就人力资本理论而言,劳动力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的提高,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从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关系看,总量是结构的分布形式,结构是总量的特征。因此,大学生城镇就业与社会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供给结构关系密切,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与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的变动
一般而言,城市化发展水平高,有利于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的增加。工业化程度决定着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分布与构成;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城镇新增就业需求总量受此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城市职业分布的多样性决定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职业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基本导向,职业特征是城市化发展的具体体现,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城市化发展相互作用,促进职业结构的多样性。职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与经济的发展呈正向变动趋势(于蜀等,1999)。大学生在城市就业,也是职业需求结构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关系的反映。职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体现在职业的多样性与就业空间的选择上。职业多样性在城市分布的特征,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供给总量的因素。
(二)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规模的关联性
图2显示,中国城市化率、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大学毕业生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比重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劳动力比重均保持上升的态势。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1.81%、10.12%、22.7%和8.8%,城市化率与上述比重保持正向的变动关系。从变动的幅度看,大学生就业供给规模经历了大幅增长的过程。城市化率的提高与城镇就业人员及大学生就业占新增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的提高存在正向的关联。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超出城市化率的增长,是制约大学生就业规模的因素之一。
图2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规模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变化
注:图中数据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何志方,2001)。由于中国城市化率的提高速度,远低于大学生就业供给增长的速度,因此,高校规模扩张与毕业生就业供给总量增长,必然要受其发展水平的制约。用相应的比例关系衡量,城市人口规模与高校人口规模的增长应保持相对合理的比例关系。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增长远超于城市化率的增长,说明高校规模扩张与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供给关系平衡的因素之一。
(三)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不协调对就业水平的制约
相比较而言,城市化率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而工业化率却出现前高后低的状态。工业化率滞后于城市化率,反映了工业经济驱动城市化发展力量的分散。工业化集中度不高,高端产业发展滞后,城市人口规模的两极分化与工业经济结构的粗放,两者间的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百万以上城市人口规模比重偏低,影响工业与服务经济结构的就业效应。
2008年中国100万以上城市市区人口仅占18.6%,50万以下的城市人口占63.4%,50万~100万人口占18%(国家统计局,2009),从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角度衡量,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才会为工业和服务经济的繁荣提供需求。工业化集聚水平不高又制约城市规模的扩展,高端产业的缺失,导致生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制约其产业就业效应的释放,也影响大学生城镇就业的水平。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其自身的结构缺陷影响,导致工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不均衡,形成大学生就业在不同城市间分布规模的差异。
三、高校科类、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
就业结构反映了各生产部门劳动力需求在不同行业和职业中的比例关系、不同经济部门所承担社会分工性质及相互联系的程度,决定其专业就业规模的分布。
(一)科类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需求
表1显示,综合类、财经类和政法类高校所占比重上升,其余科类高校比重下降。按高校类型占比高低排序依次为: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财经类和医药类,这些科类高校占高校总数的85.33%。高校内部横向结构变动特征表现为综合类高校比重上升。在高校规模扩张的同时,专科类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单科类高校变为综合类高校,采取“向上攀高”的价值取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供给类型与需求相脱节的影响因素。综合类高校比重上升,意味高校研究型就业供给数量增加,而对应于企业,应用型岗位是绝大多数企业的需求。高校规模扩张与就业供给类型的错位,扩大了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性的矛盾。
(二)供给规模与就业规模
从总量与结构关系看,总量扩张是结构变化的原因,结构变化是总量分布规模的特征。高校专业科类结构,是学科间比例关系的反映。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是就业供给规模在不同专业科类分布的比例关系构成的状态。
图3显示,按专业科类大学生就业供给规模增长 高低排序为:文学类、理学类、教育类、法学类、管理学类、医学类、工学类、哲学类、农学类、经济学类和历史学类分别增长了723%、432%、419%、402%、370%、330%、325%、209%、203%、184%和173%。高校专业科类规模变化,呈显著的不均衡分布状态。
图3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科类供给结构规模变动
注:图中数据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出。
高校规模扩张引发了专业科类规模结构的失衡。高校专业科类规模结构不均衡的变化是规模扩张的结果。就高校内部而言,为了减缓投资兴建新校区负债的压力,选择设置“投入少,见效快”新专业,也是影响学科规模分布不均衡增长的因素。
表2显示,城镇行业就业增长幅度最大的为58.79%,最小的为1.38%。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就业专业科类供给规模远大于其行业就业增长幅度,两者间增长呈典型的不对称状态。
高校专业科类供给规模超出城镇行业就业规模的增长,将彼此间客观存在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推向失衡的状态,表现为总量增长下的结构失衡。
城镇行业就业增长幅度是由GDP增长的就业效应决定的,高校专业科类规模结构也应与此保持相应的比例关系。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规模与城镇就业行业规模增长,犹如高速列车与普通列车,二者在速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部分学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所在。
(三)供给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
1.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与规模的扩张
表3显示,从总体上看,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比例保持下降的态势,从1999年的52%下降到2009年46.23%,本专科比从1∶0.92调整为1∶1.16。但各个学科调整变化的方向不尽相同。就业供给的本专科比处于上升的学科依次为: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处于下降的为: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从本、专科学生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高校试图采取调整部分专业层次的办法,以缓解其专业就业困难的状况。然而,受专业科类规模的限制,其效果并不显著。在总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学历层次的办法,缓解部分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实属“无奈之举”。
2.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动与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化的差异
大学生就业专业科类供给层次反映了高校内部产出的纵向结构,不同专业科类本、专科生比例的变化应与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化趋势相吻合,即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动应与高校专业科类就业供给层次结构变化方向相一致。
表4显示,大学生城镇行业就业本、专科生之比处于上升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这些行业中,本科生就业数量增长的幅度要大于专科生。本、专科生之比处于下降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在这些行业中,专科生就业数量增长幅度高于本科生就业增长的数量。在其他行业中,本、专科学生之比呈微幅变化,本科生就业数量增长幅度略大于专科生。城镇吸纳本科生就业高于专科就业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
3.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
不同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动呈现以下特征:(1)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本科生就业吸纳能力优于对专科生吸纳能力。(2)服务业中,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具有向上的趋势。说明服务业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管理科学,促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技术及人力资本要素对行业驱动的作用在增强。(3)服务业就业层次结构的变动为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其他产业相比,在服务业内部,大学生就业层次向上变动的行业多于向下变动的行业。在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出现向下调整的态势。
4.不同行业就业层次的结构效应
按照大学生城镇就业行业变动幅度大小排序,正向变动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大学生就业层次结构上升幅度分别为:0.53%,0.48%,0.42%,0.27%,0.23%,0.15%,0.12%,0.11%,0.09%,0.04%,0.03%,0.03%。就业层次负向变动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采矿业,变化的幅度分别为:-1.56%,-0.64%,-0.39%,-0.23%,-0.21%。除农林牧渔业具有特殊性之外,行业最大变动幅度为0.64%,最小的仅为0.03%,说明大学生城镇行业就业层次结构相对稳定。从行业就业层次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与技术结构变动的关系看,技术结构的重大突破,是改变就业行业层次结构的影响因素。因此,技术结构的渐进变化是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
5.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适应性
按高校专业科类供给层次结构变动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学、文学、理学、哲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和法学,变动的幅度幅度分别为:1.19%、1.07%、1.01%、0.85%、0.84%、0.81%、0.65%、0.47%、0.28%和0.2%。从城镇就业行业层次结构与高校大学生就业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的幅度看,高校大学生就业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幅度,高于城镇行业就业层次结构的幅度。
大学生就业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幅度,反映高校各门类本专科生就业供给比例关系的变化,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幅度应与城镇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动幅度相吻合。从高校专业科类层次结构与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的关系看,两者间关系的协调与否,决定本专科生就业的状况。从城镇行业大学生就业层次结构与高校就业专业科类层次结构变动的方向看,农学、工学、经济学和理学与就业层次结构变动方向相一致,其他学科层次结构变动方向,存在与大学生城镇行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动方向不一致的现象。
其一,高校专业科类层次 结构与城镇行业就业层次结构的差异性,缘于高校本专科设置比重调整的幅度过大。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由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层次结构变化,二是由于部分专业科类的专科生就业困难,不得不采取增加本科层次的办法,减少专科数量来缓解部分专业的就业压力。两项因素的叠加,是形成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就业供给与需求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匹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高校就业本专科设置比例不宜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是技术结构变动关系的组成部分,本专科设置比例关系调整变化,应符合行业技术结构的变动趋势。
其二,高校专业科类规模结构受总量的制约,加大了就业供给层次结构调整的难度。高校专业科类及相互间比例关系的变化,是总量规模分布于不同专业科类的数量对比关系。从总体上看,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比例关系适当,但在专业科类之间规模结构差异较大。说明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规模结构调整的余地不足。
其三,大学生城镇就业行业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决定高校专业科类供给层次结构调整的幅度与方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大学生就业层次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农林牧渔业大学生就业层次重心呈缓慢下移的趋势,制造业就业层次结构变化呈上下小幅波动,服务业就业层次结构从总体上保持上移的趋势。大学生城镇就业层次结构变动具有相对稳定性,就业层次变动的幅度取决于产业结构转换与技术结构升级的速度。
四、规模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
高校规模扩张与大学生就业专业科类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各学科专业间比例关系及专业供给规模的变化。
(一)高校专业科类结构与大学生城镇就业结构的变动
高校专业科类结构与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存在相互的关联,城镇行业就业结构,吸纳大学生就业专业的特征,决定其专业就业的构成。
1.规模结构的“驼峰曲线”效应
图4显示,在11个一级学科比例结构中,理工类占41.14%,农学占1.83%,其他社会科学类占57.03%。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总体的比例关系看,总体上,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相适应,但学科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从高校专业科类规模结构看,专业科类构成比重变化呈“驼峰曲线”形态,出现了此学科专业膨胀、压缩,彼学科专业又膨胀的现象。如经济学“驼峰曲线”的削减,相对应的是文学类与管理学类的“驼峰曲线”的形成,造成就业供给量的持续增长。因此,学科就业专业供给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过快,是产生“驼峰曲线”效应的原因。一级学科规模与其分级专业规模具有传导的作用,在以下数据统计中,将进一步分析验证。
图4 毕业生就业专业供给结构变动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应年份数据计算整理。
2.“驼峰曲线”效应与就业压力的增加
表5显示,高校学科专业布点数,在50%左右的共有12个,分布在工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些学科就业供给比重达到84.61%,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供给规模最大学科专业群,说明在学科群内部、部分专业同样存在lwxz8.com 北京写作论文“驼峰曲线”效应。由高校学科专业就业供给规模引发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的矛盾,从形式上是相同学科就业供给规模过于集中,导致了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关系的不平衡,但其矛盾的根源在于受规模增长的制约和高校内部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市场周期性热点的诱导,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供给关系的扭曲。
3.城镇大学生就业行业结构的变动与就业趋势
表6显示,按三次产业划分,在城镇大学生就业生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微幅上升,第二产业从12.55%上升到17.76%,第三产业① 从87.4%下降到82.17%。从城镇行业大学生就业变动趋势看,第二产业大学生就业份额增加。说明现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对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需求增长较快。国家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理工科毕业生在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依然会保持增长。
在第三产业内部,14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城镇大学生就业比重上升,5个行业出现下降。说明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产业的增长对大学生就业规模增长具有正向的效应。在大学生城镇就业处于上升的行业中,既有生产业,也有生活业和公益业。从行业与大学生城镇就业的关系看,生产业对大学生就业需求增长最高,其中上升最快的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大学毕业生在行业就业中比重上升了1.69%,说明在服务业内部,生产业发展,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生产业需求的增长,大学生在生产业领域的就业规模会保持相应的增长。(2)其他服务业大学生就业行业比重保持上升。在生活类服务业中,大学毕业生城镇就业的行业比重有小幅增长。伴随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居民收入增长,以消费服务为对象行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城镇就业的关联作用在逐渐增强,在公益业中,大学生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城镇就业行业比重的提高,是中国政府改善民生、加大相关领域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的结果。(3)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政府制定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对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城镇行业就业结构中,处于下降的有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是大学生城镇就业比重最高的行业,尽管其城镇就业行业比重从58.83%下降到49.73%,但依然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行业,说明服务业内部,大学生城镇就业分布的结构有所改善。
大学生城镇就业,在服务业内部,从过度集中在公共分配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是未来大学生城镇就业行业变动的发展趋势。在公共基础性的领域,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对大学生就业行业规模增长具有促进的作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高校招生总量增长与大学生就业专业规模膨胀存在因果的关系。总体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设置比例关系适当,而专业结构却存在 失衡的现象。说明总量增长是结构失衡的原因。若通过结构优化来缓解就业总量的压力,必须要有结构调整的空间,但从大学生就业需求市场总体上看,供不应求的专业很少,而供大于求的专业要远高于供不应求的专业,所以高校调整专业结构空间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总量增长过程中导致的结构性失衡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在总量保持增长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依然会延续结构性失衡的状态。尽管可以通过专业规模结构的调整缓解部分矛盾,但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和高校内部改革深化。
从城市化率提高与城镇就业规模保持正向的关联效应看,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大学生城镇就业的服务业比重增长幅度应该高于制造业,但从大学生城镇就业的实际情况看,却与此相反。说明中国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联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工业经济为服务经济创造的需求不足以支撑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也由此受到制约,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根据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联系的紧密度不高,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中小城市的发展要以加强工业与服务经济的联系为着力点,以产业链集聚为政策的导向,以区域分工合作为纽带,在工业化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计划用地和人才引进等环节,优先向符合产业政策、促进上下游产业分工协作、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对地方服务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项目倾斜。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形成以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和服务经济齐头并进,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增长相互依托,就业需求增长的效应。
第二,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控制专业规模结构。对就业率低于一定限度的专业,应以学分制为依托,允许在校生选修第二专业,并实行相应学费减免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选择专业的机会。扭转进校后专业固定不变的“身份”。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环节的评价机制,改变由主管部门评价高校绩效的方式,建立由用人单位和行业组成的第三方评价委员会,以扭转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现象。采取政策引导,建立大学生“向下”流动和“向上”发展的机会均等的通道,并为其在基层发挥作用,创造工作条件,扭转大学生“沉下去”,“上不来”的现象。
篇9
【关键词】园林设计;问题;有效措施
一、园林设计的涵义及园林设计的主要原则
园林设计就是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使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并结合地域特征,创作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设计的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回归自然并与自然相融的美好愿望。若要创造出优美居住环境离不开遮阳技术。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展现人们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设计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园林设计的主要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计紧密结合服务意识。
2.园林景观需要创造特性,这是设计的职责。
3.深入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
4.人和环境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并体现在整体上。
5.结合地域分析气候因素,节约建设成本,维护成本。
二、当前园林设计中有哪些潜在问题
1.配置的植物种类不合理在许多园林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经常为了营造美的景观效果,将一些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植物种植在南方地区,或者引进一些不适合在我国地区生长的国外珍贵物种,这样反而增加了植物的养护资金,也造成了物种的资源浪费。
2.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许多园林设计和景观建设项目都在同一个单位或个人,一味地去迎合领导的意图以及销售高利润,并通过设计工作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利益,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从经济利益出发并带有盲目性的设计方案,再加上当前国内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行业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就出现了一些只注重利益而忽略设计质量的施工单位,施工中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3.设计理念不先进无创意现阶段的园林设计还坚持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地域历史、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都能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发展,据调查分析目前城市建设大多是“改造发展型”模式。单调、呆板的状态不断出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园林景观中,没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绿地总量不足,尤其是城市中缺少大型绿地。
4.种植与养护管理不到位园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由人工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为已被破坏了原生结构的土壤,还有很多建筑垃圾,比森林土壤条件差很多。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做到科学种植,种植穴尺寸不够,施肥不够,建筑垃圾也没有及时彻底清理;种植时没有充分舒展开苗木根系,出现窝根现象,浇水不及时或浇水量不够,导致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时不及时浇水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树木生长势弱,极易感染病虫害。
三、解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问题的有效措施
1、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离不开创新思维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趋势要求城市园林一定要服务于所在城市,借助生态学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实践和经验,综合考虑满足社会与环境等需求,建设出符合地域城市特点的生态园林。由于人们对于生态园林的认知、概念、理解等相关了解不够,所以生态园林建设必将成为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需要建立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立,可以帮助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人们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应首先全面考虑并深入分析地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的进行论证和考究,还要分析设计中涉及到的生态效应、功能和指标、以及工程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达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同时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按照园林的设计要求,深入分析定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次序以及施工工艺等,这样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实现理想设计效果,一定要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做到具体化。
3、生态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协调作用形成良好的植物生态系统,客观上,需要依据城市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为园林适时培植多样性的植被也要结合四季的更替,将四季更替变换的色彩美园林展现在人们面前,并通过完善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来满足城市园林多样化和生态化的要求,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协调作用。
4、多考虑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园林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性化因素是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城市园林设计品位。园林是要服务于人和社会,只有通过人性化设计,将人性化因素都融入到园林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各个细节,科学使用审美并结合合理的园林绿化配置,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在生态园林中陶冶情操,更利于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城市园林建设。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人民的需求,将成为衡量城市“宜居”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园林设计工作当中,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景观设计的综合素养和行业管理体系,尽力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最大的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议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2(6)
[2]余向东.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园艺.2013(7)
[3]许志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
[4]季春艳,叶淑芳.浅谈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2.
篇10
【关键词】中职 招生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88-03
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现状
1.招生人员缺乏专业性,水平参差不齐。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员有教师和学生,也有社会上的无关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只要能招到学生的都能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员。为了多招生,基本上忽略了招生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调查反映,许多招生人员不能直接回答学生或家长的提问,需要现场翻阅招生简章才能给出答案。许多招生人员甚至不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在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时也往往难以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意见。
2.夸大招生宣传,偏离了教育宗旨。
近年来,有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宣传逐步偏离了学校形象宣传的本意。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夸大其词,在学校师资、设备、办学成绩等方面能说多好就说多好;二是虚假承诺,部分学校承诺百分之百毕业、百分之百就业等,迎合家长的需求;三是诋毁其他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方面采取的这些不合理行为,造成学生入学后学习积极性普遍下降。招生中的虚假宣传,使职业学校对社会丧失了诚信,对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3.招生策略与措施不得当
(1)采用变相的“激励”机制。有些职业学校为了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招生指标,学校给每个教师硬下招生指标,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招生挂钩,招来学生的有“人头费”奖励。如果招不来、不给教师排课和发工资。导致了招不到学生的教师不得不花钱和招生多的教师“买”学生。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能招到更多学生,深入各地诚聘有“关系网”的商,构建“招生网”。给招生各种“回报”及“中介费”。根据“业绩”支付“中介费”是各种“激励”机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2)为生源降低录取标准,从而降低学生质量。近年来各职校为了确保招生数,开始降低生源要求,在招生中逐步取消了面试和品行考察,即学生进职校不需要通过升学考试。尤其在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2010年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数量1∶1后,部分学校更是彻底放弃招生底线,初中未毕业的学生以及被其他学校开除的学生均来者不拒,招入学校。职业学校放弃最基本的生源要求,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层次迅速下降,职业学校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招生更为困难。
4.通过不合理手段获取初中毕业生资料
为了招到更多学生,一些学校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或者人脉关系,从教育行政部门或初中学校有关人员手中将应届初中毕业生的花名册弄到手,依照其姓名、住址,广发录取通知书,以达到广种薄收之目的。中职校老师到各初中毕业班“挂职”副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去读老师为他们选好的学校。在中考动员会和毕业生家长会上,各职校的招生宣传是“你刚唱罢我登场”,出现了为抢生源双方互骂的现象。
5.制定地方“保护政策”导致外地职校招生异常艰难
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将本地职校的招生任务直接下达给所属初中学校,校长再将指标分解到各初三班主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根据完成职校生任务的多少进行排名给予奖惩。限制外地职校在当地传媒上的正当。有的还巧打“时间差”,在外地职校招生计划报批期间,提前发放《招生手册》,重点宣传本地普高类及中职类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方法,使外地职校费尽心机争取到的招生计划形同虚设,收效甚微。在填报志愿和录取批次上做文章,为本地职校大开方便之门的亦不在少数。
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1.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使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上职校学技术只能当“蓝领”,不值得花钱培养。考高中再上大学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不顾孩子的兴趣、智能特点和文化基础盲目攀高,宁可花高价上普高,也不读职校。政府职能部门尽管口头上支持职教,但有口惠而实不至之嫌。一些部门和企业领导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另外,新闻媒体对普通劳动者、岗位能手宣传极少,最终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异常艰难。
2.高校扩招导致中职学校可争取生源相对减少
目前中职学校是在高校的夹击下求生存: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录取率是逐年攀高,发达地区录取率超过80%,考大学成了很容易的事情,直到2008年国家开始意识到高校扩招不是个好事后才有所缓解。大学生是越来越多,所以中专生开始受到歧视。导致普高热,普高也开始相应地扩大招生,选择中职就读的学生大大减少;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初中毕业生又在逐年减少。这样中职学校可争取的生源相对减少。为了生源,必然会出现找“中介”或者“人”这些违规的行为。
3.部分学校办学质量低,导致没有学生愿意去该校就读
(1)学校办学规模不合理。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初、中级技术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很多职业学校在生源许可的情况下均不顾条件突破招生额度扩招,在招生数量上盲目攀比,职业学校片面追求规模,不懂得在资源未经有效整合的情况下,学校规模与学校办学效益之间并不存在正向关系。办学不顾条件,盲目追求规模,是一种典型的短期行为。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加剧了两大矛盾:一是管理幅度不对称,造成学校运行困难;二是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
(2)专业设置不合理。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招生专业数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驱动:一是观念的驱动。近年来,很多职业学校想把住市场脉搏,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但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难度很大。职业学校实际上以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作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这就带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生与家长的需求是多样的,与市场需求又是错位的,学校适应这种需求的结果就是专业越开越多。第二种因素是竞争的驱动,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站在学校的角度,很自然地认为,你有我也有,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导致:专业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主体专业萎缩;专业分散,增加教育成本,职业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不断丧失。
(3)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目前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原因是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教师数量跟不上。目前生师比例,根据2008年的统计,已经达到了25∶1,就是一个老师要带25个学生,这个比例太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水平的偏低。
第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专业课教师比例较小,根据2007年的统计,专任教师当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占的比例是53%,即文化课教师有47%。二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高,即有毕业证书同时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率目前不到30%。
第三,职称制度不完善。职业学校的许多制度现在还都参照普通中学的制度来执行的。比如职业高中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就没有单独的教师职务系列,只是参照普通中学的职务系列评职称,仍然还是中学高级、一级、二级教师。在编制方面,目前主要还是参照普通中小学的编制标准来确定中等职业学校的编制标准。没有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如高级技工、技师、工程师等,无法体现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是云南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是“西南第一,全国第二”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该校连续5年招生一年比一年多,年年都爆满,2009年9月份的招生达到了8000人。目前有60个教学专业、350多个教学班,达2万多人,教职工800多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固定资产达2.8亿。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经过省委省政府的同意,新征土地1000亩,准备建成在校生规模50000人、中国一流的职教集团。该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
三、笔者结合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提出的建议。
1.要加大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的力度
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不可小视,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长、还不完全为人所知的时期,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让全社会了解并尊重劳动、尊重技工、尊重职教,这是应该加强的。各级政府将职教招生宣传作为一个项目来做,给职教升温加油,引导和提高社会的认同度。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各级各部门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思想统一,在政治上关心职校、在舆论上宣传职校、在行动上支持职校。
2.用实惠政策和行政手段来引导
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为了鼓励人们读职校,从2007年开始,农村籍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在两年内可得到国家3000元的助学金补助。资助面达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的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还可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以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目前该校的学生可以获得的资助有(1)每位学生每年能获得1500元助学金;(2)农学专业和涉及农学专业的学生免费就读。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才能来中职学校学习技术,这样学校的招生面就会更广。
3.要靠趋好前景和发展空间来吸引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已经开始公布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2006年是第一次公布,2007年是第二次公布,2006年的就业率是95.6%,2007年的就业率是96.08%,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技能人才将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高技能人才将会成为香饽饽,技术工人和普通职业人的工资待遇将有所提高,各种奖励、称号、热捧将不忽略一线劳动者。学历社会转变成能力社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等价准入,精英教育被大众化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所替代,如果有这样的前景,职业教育必然会平等地让“大多数人”挺起腰板,自由地选择,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了。
4.要靠育人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吸引
(1)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职校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同时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使职业学校的教师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以“学理论、铸师魂、育师德、强技能”为重点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每学期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学能力评比和专业技能评比,学校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常请企业里的技师、工程师来学校讲学,同时派学校里的老师到企业里加强技能训练。
(2)设置专业要科学合理。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建设的基本工程,专业设置要遵循的原则有:适应社会需求原则、方向正确性原则、调节保障原则、科学规范原则、效益最大原则。在专业设置中,要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习教学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订单式培养”,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的办学思路,结合曲靖市打造现代工业强市、建设珠江源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时开设了汽车维修与销售、化学工艺、计算机应用、航海民航服务等55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尤其是加强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以培养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海员、空乘服务等方面的高技能和管理人才作为重点。
5.转变教育功能,调整生源结构,抢占培训市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有意识地抢占职业培训市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也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既可以使现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拓展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逐步实现其职能的多样化,使职教的办学模式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方向转变。把重心向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倾斜和转移,对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培训,是解决结构性失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扩大服务面向,拓宽办学渠道,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极好机遇,对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初、中、高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采取“学校育人,单位买单”的办法,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开展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先后为曲靖卷烟厂、曲靖军分区、曲靖市工商局等20多个单位开展计算机、英语等专题培训上万人次,为全市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6000多人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 上一篇:浅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下一篇:社区年度文化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学专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