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篇1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2

基本原理包括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经典作家在论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规律时,既批判了那种企图凭借法律来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所谓“法学家社会主义”,又充分估量了摧毁剥削阶级法制、建立无产阶级法制对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重大作用,从而把法律问题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绝对精神:物质:群众

《神圣家族》为唯物史观萌芽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仍然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痕迹,“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在异化中,“有产阶级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是被满足的”,而无产阶级得到的则是“非人的生的存现实”[无产阶级反抗私有制是因为无产阶级所处的“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的“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现实的人道主义”。从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来看,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仍然高度赞扬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的思想已不占主导地位,费尔巴哈的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他被限制在批判和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方面。

一、思维与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而《神圣家族》则全面清算了思辨哲学。首先,马克思坚持了真正的唯物主义,第一次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在德国近代哲学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点。布鲁诺・鲍威尔一伙把自我意识变成了神化了的绝对主体,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这一本质的属性是批判,自我意识通过批判来促进世界的发展。而所谓的批判的化身则是他们。马克思在批判思辨哲学指出,它通过诡辩,把概念独立化为感性对象的来源和基础,其认识论根源就在于颠倒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也阐明了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在实践中的危害性,它“把一切现实的、客观的在我之外存在的链条变成只是主观的在我身内存在的条件,把一切外部感性的斗争变成纯粹的观念的斗争”。

马克思认为,鲍威尔一伙把理论批判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鼓吹只要进行批判就能改变一切,这是是荒谬的。在他们那儿,自我意识是世界的本质,改造社会的活动却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之类的思维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他们,“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能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在此马克思已认识到,决定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劳动和实践,而不是观念这些感性的东西。

二、历史与群众

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及其“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的错误思想指出,要“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就必须认识“其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在这里,生产方式被明确作为认识历史时期的标志,作为理解各历史时期,是一个历史性大突破。

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精神和群众分开,把全部历史归结为“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历史,把“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使历史运动不成功的主要原因的荒谬做法,并通过对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考察,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如果说革命是不成功的,那么,并不是因为革命‘唤起了’群众的‘热情’,并不是引起了群众的‘关怀’,而是因为对不同于资产阶级的绝大多数群众来说,革命的原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利益,不是他们自己的革命原则,而仅仅是一种‘观念’,因而也仅仅是暂时的热情和表面的热潮之类的东西而绝对批判企图群众的历史,实际是在过去的全部历史,因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活动和思想。”马克思满怀信心地预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从而高度概括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篇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其基本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认真品读《读本》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以人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读本》阐明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界定,使以人为本含义更加明确,可以避免人们对以人为本产生泛化的理解和抽象的解读。人民群众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对此,《读本》分层次作了阐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也进一步划清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界限。

《读本》根据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把握,要同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

篇5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篇6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全面、快捷、正确的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版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运用能力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精选有关历史知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答历史问题;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层次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1)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2)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3)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4)结合课本加强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5)深层次挖掘教材,充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增加这方面的训练。运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春风化雨,把它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才会有最终的丰硕成果。

篇7

【关键词】 培养 历史学科 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1 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 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3 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③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4 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①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②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③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④结合课本加强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

以上论述了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除学生因素之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教学理论的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篇8

【关 键 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意义  

【 正 文 】  

把人类社会比喻为“有机体”自古就有,但是比较专门而有价值的探讨则始于法国的圣西门、孔德,特别是英国的斯宾塞。圣西门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他的弟子们则明确提到“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社会这个统一整体的各个器官”。作为圣西门秘书的孔德把社会与生物学中的“个体有机论”作比较,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种族或阶级是社会的组织,社区或城市是社会的器官。后来,英国的斯宾塞把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的同与异作了比较分析,他依照生物有机体三个器官系统把社会有机体划分成生产物质资料的支持系统、在分工基础上加强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联系的分配系统,以国家为首保证各个部门服从于整体的调节系统,并相应提出担任生产营养职能的是工人阶级,担任分配与交换职能的是商业阶级,担任调节生产的是工业资本家。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又不同于生物有机体而是一种“超有机体”,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各部分的活动比较分散与自由,因而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整体,但又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他提出了社会静力学的命题,并用静止状态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有机体,认为其间的完善调节与平衡状态是社会的理想状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上述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相似之点,但又有其重大的本质的区别。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解释社会,具有反神学、反教权的积极意义,其关于社会有机体的相关结构的描述、自我调节的功能和自由松散的整体等思想包含着合理的内容,但其关于三个不同阶级担负不同社会职能的推论在理论上是牵强附会的,用社会静力学来期望社会出现一个平衡的理想状况也是背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这种社会有机体理论明显地带有为资本主义社会机体各部分的现存状况与永恒合理性辩护的意味。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不仅在书名中明确使用,而且被广为论述,不过他们此时的重点是通过联系精神生活条件同法与国家等政治生活条件,特别是同所有制的关系等经济生活条件来考察社会,这种由上而下地考察,实质上已经形成了社会形态的思想,尽管“社会形态”这个概念直到马克思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时才正式提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85页。)但是社会形态的思想始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无疑的,而且“社会形态”这个概念显然大于即包含“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为了进一步剖析社会形态,又深入到社会经济形态中去,力求揭示社会形态更替中的本质原因,他在此不仅制定出“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而且提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页。)这说明“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是对“社会形态”的具体展开,因而仍包含在“社会形态”这个概念之中。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就贯穿始终,而且一旦提升出社会有机体的概念,那么它就大于即包含着前面三个概念。  

马克思最初是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个概念的,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43页。)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又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102页。)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这两处论述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社会有机体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因而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囊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跨层次性的、整体性的范畴。概而言之,所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由此只有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页。)才能真正揭示对社会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首先,社会有机体有两个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一个是人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同自然环境发生有机联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45页。)由此被纳入人的生产实践范围的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不可分割的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另一个是人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同时进行人自身的生产,一定的人口因素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二,社会有机体有一个基础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这是社会有机体中承下启上决定其他部分的最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三,社会有机体有一个上层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里包括最上层的由人的精神生产的实践创造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由人变革社会的实践创造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制度体系或政治法律及设施。  

在掌握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时,从总体上了解它由哪些内容构成是重要的,但不要机械地把社会有机体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简单相加的结晶体,因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社会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着的大系统,特别是要懂得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发散性、开放性、再生性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这是理解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区分其与以往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篇9

关键词:唯物史观;重构;语境;合理性

作者简介:马俊领,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哲学博士(广东 东莞 523808)

唯物史观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西方学者在不同理论和政治语境中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解读、分析和重构。这些理论实践既产生一些正确创见,也包含诸多意识形态误解。以1982年徐崇温先生的《西方》一书为肇端,近30年来,上述思潮以西方、后乃至马克思学为名逐步进入中国学人的学术视域,我国学者对其相应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对“重构唯物史观”这一西方重要的学术现象进行内涵发掘与外延梳理依然是我国唯物史观研究新领域的重任。本文尝试辨识西方唯物史观重构的两种语境及其合理性问题。

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及其当下境遇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社会发展的一般机制和一般进程有如下论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对于这段话,广为人知的概括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典教材以“普遍规律”来指称上述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认为它是“唯物史观的经典形态”,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把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整体作出经典的表述”。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争论也大都是围绕这一段所陈述的观点而发生的。

在后工业化时代,自由竞争的古典资本主义经由各种途径向国家调节的当代资本主义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部分资本主义旧有的弊端和优势消失了,而部分新的弊端和优势产生了;古典唯物史观所经验和预言的历史进化机制有的得到印证或趋于明朗,有的逐渐黯淡或没有出现;新的理论技术和新的思维模式纷至沓来。这些理论努力既包括唯物史观发展的新形态,也包括西方理论家以”纯学术”的名义对唯物史观作出的学理分析。后者往往从概念史和观念史的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评判和修正,甚至把唯物史观孤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并赋予其以某种神秘性质,对其进行黑格尔式的解读。然而,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马克思关于历史无非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这个原则,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人类的所有历史活动的总结,已经为防止把的历史唯物主义变为范畴和规律的自我运动筑好了最坚固的堤坝。如果不是误解或有意曲解,决不会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和范畴视为无人的纯概念的运动”。这是就西方学者的重构理论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深度评析。

如果我们正视唯物史观在世界历史发展的现时代仍然需要保持和不断拓展的重要解释力,如果我们还记得它一直所坚持的对理论上教条主义的否定立场、不断反思的态度及不断发展的努力,我们就有必要不仅在具体内容上对西方进行研究,还有必要对西方重构唯物史观的语境及其合理性来源作基于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唯物史观发展现实之上的批判性辩证考量。

二、唯物史观重构的两种语境

从唯物史观内部和外部对其进行不同重构的理论不同程度上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反思类型。应当说,在重构唯物史观的诸多论说中,被涵盖到“西方哲学”这一概念名下的内容从其论点创新性、逻辑一致性和学术影响力方面来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按照张一兵教授和胡大平教授的分类法,从纵向来看,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分为早期代表人物、第二代代表人物和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人物,从横向来看(按照政治立场和思想基础),分为者、从到非者、的同情者以及资产阶级学者。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东方国家,一些政治人物和学者也在对唯物史观的解读中提出了独到看法。如果把东方和西方的这些努力结合起来,我们如何从抽象的层次上对不同语境的重构方式进行区分呢?

在此,我们认为,可以从概念的角度,从重构唯物史观主导规范出发,区分出两种语境。

篇10

【内容提要】进行史学研究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南;掌握考证的必要研究手段;恰当处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关系;认真做好史料卡片;充分认识史学领域知识更新的特点。

【英文摘要】Doing historic research must take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eory as guide;master the necessary research method; properly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cro —research and micro —research; seriously make the cards  recording  historicalmaterials;fully understand the special points of knowledgerenewal in the history field.

【关 键 词】史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考证/宏观微观/史料卡片/知识更新

history research/historical materialism/textual research/marcroscopic/microscopic

【 正 文】

一、考证的方法是进行史学研究的必要手段

研究任何学科,都离不开与该学科有关的资料。因此,占有资料,是研究任何学科的前提与基础。研究历史科学,也不例外。故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根本。没有或缺少史料,就无法进行史学研究。然而,要占有史料,并非轻而易举。因为对于所占有的资料,必须符合“质”和“量”的要求。所谓“量”,是指占有资料的多少和齐备程度;所谓“质”,则是指占有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的程度。前者不足,势必影响认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后者缺乏,必然造成认识上的乖谬与讹误。故占有资料的“量”,不可缺少;占有资料的“质”,尤其重要。要做到前者,关键在于勤奋与博览;而要做到后者,则必须在勤奋、博览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严肃认真的鉴别、筛选与订正。换言之,前者是史料的广泛搜集,后者则是对史料的精心加工。而对史料的精心加工,只有通过考证的方法才能实现。因此,考证的方法是史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方法。

史学研究之所以离不开考证的方法,是由我国古代史料的实际状况决定的。我们知道,史料的范围虽然非常广泛,但最主要、最集中和最基本的史料,还是官修二十四史和历代私家著述,统称之曰文字记载性史料。在这些文字记载性史料中,或因时代的久远而有讹误,或因伪托假冒而有真伪,或因阶级偏见而有曲隐,或因作者疏忽而致歧义,或因辗转传抄而脱漏增衍,或因书禁而致残破不全,或因行反简古而致理解不一。凡此种种,无一不影响其史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对于史料的鉴别与考订,实为史学研究的第一步。以《管子》一书为例,其中不少篇目,并非出于管仲之手,如果不加考订,都把它们当作管仲之作,用之去说明春秋初期的社会,必将讹误百出。又如《商君书》其中也有一些篇非商鞅原作,如果不加甄别,一律当作商鞅作品,用之说明秦孝公时期的情况,则未免张冠李戴。对于先秦诸子来说,类似情况,比比皆是。至于脱漏一两句或增衍一二字的情况,更是举不胜举。即使是秦汉以后的史籍,也不乏有残缺、脱漏与增衍情况者,连《史记》、《汉书》、《魏书》、《北齐书》与《宋书》也不例外。古代史料的这些情况,就决定了有校勘、鉴别、订正与考释史料的必要性。

专以二十四史中的史料来说,也同样需要有史料的考证。我们知道,古人写史书,重视事实的记录、过程的叙述和现象的罗列,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有时连事件、人物与制度的演变过程也记述不清,往往脱漏必要的环节;加上《本纪》、《列传》、《表》,各异其体,使每一事件,分割于若干篇目;使每一人物,同整个社会活动彼此割裂;更使每一制度,分割得支离破碎。以致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关联,人物和人物之间的交错,均有脉络不清之病。更有甚者,同一史书所载同一人物、事件和制度,或《纪》、《志》矛盾,或《志》、《传》不符,或《纪》、《传》径庭,或几者互异。所有这些情况又无一不影响史料的准确与可靠程度,使人无所适从,自然需要通过史料的考证以正其讹误、明其是非而定其取舍。

即使是地下出土的文书、简牍、碑刻、铭文和计帐,也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别与考订,才能当作史料引用。以地下出土的简牍来说,首先,需要弄清简牍内容的所属年代,然后才能运用它去说明某一时期的社会历史;同一古墓或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又可能是不同时期的遗物,因而必须区分不同简牍的不同年代。其次,必须弄清简牍内容的性质,即要明白它们是公文,还先簿籍;是契约,还是凭证;是书信,还是诏令或者其他。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运用它们去说明问题。再次,对简牍中的一些不见于史书的名词、术语或称谓,弄清它们的真实含义然后才能准确地运用它们。此外,对简牍、碑志的残缺文字、假借字的使用以及其内容的意义与作用,都必须充分把握,才能准确地使用。而这一切,无一不是史料考证的过程。

如上所述,表明对史料进行考证的方法,在史学研究的过程中,确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进行史学研究的必要手段。

但是,强调史料考证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史料的考证就是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史料考证方法的作用,仅限于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史料,史料考证的本身,并不是史学。如果把史料考证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就会导致史料即史学的错误观点,就会误入一切为了考证和为考证而考证的歧途。因此,在强调史料考证的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明确为什么而考证和考证什么的问题。前者所回答的,是考证的目的性问题;后者所回答的,是考证的内容与方向的问题。我之所以强调对史料的考证,是为了弄清某一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最终是为阐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服务的。总之,对史料的考证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考证什么的问题,必须是为了解决历史上的某一重大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史料,而不应是无关宏旨的纯粹猎奇性的史料考证。不切实用的烦琐考证,以考证本身为目的,为考证而考证,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史料考证。

关于史料的考证,还有一个如何考证的方法问题。关于考证的具体作法,我国历代的考据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乾嘉学派的学者,对如何进行考证有一套系统的做法,大都为人们所熟知。我这里所讲的考证的方法问题,是指考证这个具体方法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方法论的指导。一般说来,我国古代考据家对考证方法的运用,多限于从版本、目录、校勘、训诂、音韵等方面去进行考证,而且往往是孤立地、静止地、外部地和机械地去进行考证,一言以蔽之,是形而上学的考证方法。以致其考证的结果,虽然正确者不少,但也不乏不切实际者,甚至有完全错误者。我们今天所强调的考证方法,应当置于辩证法的指导之下去进行,即要以辩证法的方法论去改造古代的形而上学考证法。要从史料之间的内部联系去考证问题,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去揭示史料的实质、阐明史料之间的歧义、矛盾及其造成的原因,使考证的结果更切近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总结与探讨新的考证问题的方法,改造与提高旧的传统的考据方法,实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现代自然科学中所流行的控制论与系统论,未尝不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吸收其适合于社会科学的部分,至少可以多从事这方面的探讨以利于改进历史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但要防止随便套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是史学研究的指南

如果说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那么,理论无疑是史学研究的指针。这里所说的理论,不是任何其他什么理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尽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客观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的,但是,当客观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一旦被发现、被认识而上升为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自己创造的历史就有着指导的作用。因此,理论虽然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但已经被发现的正确理论,必然是新探索的指南。

我们知道,人类历史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和记录。人们各自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每个个人活动的总和就汇合成人类社会的历史。但是,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时,都要遇到既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从过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继承下来的客观条件。换言之,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些特定的客观条件,必然要制约着、影响着和决定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因此,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都是在毫不自觉的情况下必须接受着共同的总的客观条件的约束。于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国度里的人们,在大体相同的历史条件下,总能创造出大体一致的历史来,从而体现出人类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人类与自然之间、人们与人们之间,都要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与改造,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后者,则表现为人们与人们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如亲属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与思想意识关系等等。这两大方面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为前者所制约。因为人类首先要能够生存下来,才能进行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而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先解决衣、食、住的生活需要,即必须首先解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问题。然而,人们不可能单个地与自然发生关系去从事生产活动。于是,在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就必不可免地要发生各种关系;接着,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必然要发生分配、交换与消费等关系;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交流思想看法,这就必然要发生文化与思想方面的联系;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单个人的生产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供个人消费而有剩余时,就必然要产生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以及奴役与被奴役等各种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为了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无疑会产生血缘关系、亲属关系等等。上述所有这些关系,都以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为基础;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又以人们对生产物质与生活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为基础。因此,不论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如何多样,也不管历史现象多么复杂,更不管各种关系之间如何彼此交错,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导和从属的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规定着人类社会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然而,上述关于人们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各种客观必然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从来没有人揭示过这些真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揭示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的这一唯物历史观,“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的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1](P32)恩格斯也说:“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1] (P602)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伟大规律,就使得历史学产生了革命的变革,也给人们研究人类历史标举了根本性的指针。正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片断收集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的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和,并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确切判明的社会各阶级的生产和生产条件,排除了人们选择某一主导思想或解释这个思想时所抱的主观主义和武断态度,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2](P586)因此, 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内容,虽然永远处在不断发展与丰富的过程中,但它所已经揭示了的关于人类历史的最一般的和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性,却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而给史学研究者提供了无可怀疑的指南。

当然,坚持史学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南的原则,并不等于一切满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已经得出的科学结论;也不能以经典作家对某些具体问题所做的具体结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或者以之代替我们的研究;更不应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原理、原则去剪裁历史,或者单纯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原理、原则作注脚。所有这些做法的本身,都是违背的。以违背的一些做法去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自然是不正确的。我们所坚持以为指南的,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和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决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具体结论。恰恰相反,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历史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去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不过,如果借口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口号,去贩卖抛弃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的私货,或者以吸收现代自然科研领域的某些方法为口实,并把它们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从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都是同正确对待历史物主义的态度不相容的。

三、关于史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现在有些青年同志,往往在工作之余自学历史科学,而且劲头很大,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他们思想敏锐,目光犀利,又很少保守思想,更不受我国史学界的传统影响,往往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是史学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也有个别自学史学的青年同志,表现得不够谦虚。他们开口闭口都是要搞史学的宏观研究,动不动就写几万字或十几万字的长文,综论上下几千年,题目大得惊人,内容却空洞无物,还美其名曰:宏观研究。所谓宏观与微观,本来是物理学中所使用的概念,是指物理学研究对象所占空间线度的大小而言的。后来,宏观、微观的概念被引申而运用到了其他学科领域。现在,不仅自然科学在广泛使用宏观、微观的概念,连社会科学也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如研究社会经济,就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于是,史学研究,出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说法并不足怪。根据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关于宏观、微观的说法,似乎凡是把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而且置于较大的空间与较长的时间内去进行研究,从而抽象出共同的规律性的方法,就可以叫做宏观研究,反之,便是微观研究。如果社会科学中所使用的宏观、微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宏观与微观之分。而且一般说来,宏观研究是战略性的研究,微观研究则是战术性的研究。前者是后者的统帅和指导,后者得从属和服务于前者。作为史学研究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才是宏观研究。

但是,具体到史学研究来说,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微观研究是宏观研究的基础,宏观研究则是微观研究的升华。这就是说,在进行史学研究的程序上,应当是先搞微观研究,然后才能搞宏观研究。这是因为,指导全局的理论概括,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只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细小的具体的事实的研究,才能概括出反映历史共同规律的理论。即使史学的宏观研究不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理论概括,仅仅是指从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范围去探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也同样离不开对细小事物的具体研究。因为历史的长河,总是由无数不同发展程度的时间阶段构成的;任何重大的事件,都与同它同时存在的若干其他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事史学研究的程序,应当是先从占有具体的史料入手。一条一条的史料弄清楚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就会明白;一个个具体问题明白了,则一个个典章制度与一个个事件的内容与发展脉络弄清楚了,许多典章制度与大小事件的内容与发展脉络弄清楚了,则某一时期的整个社会面貌就弄清楚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弄清楚了,则某一民族或国家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就搞清楚了;于是一些制度的得失、事件的因果、人物的功过和社会的兴衰,都可以从该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全局中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许多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弄清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性就揭示出来了。因此,从这一角度着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关系,有点类似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当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又不能截然划分、先此后彼和互相对立。而应当是二者结合,同时运用。当我们分析具体史料时,要能入乎史料之内,去做尽可能细微的微观考察;与此同时,又要能出乎史料之外,作鸟瞰式的宏观。只能入乎其内,必然被史料所淹没,以致遮盖了我们的视线;反之,只讲出乎其外的宏观考察,有可能导致不着边际的太空遨游。因此,只有既能入乎史料之内,又能出乎史料之外或驾乎其上,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方可避免就事论事的史料堆砌,又可避免不着边际的泛泛空谈。

四、做史料卡片并非手工业方式

有些同志学习历史科学,不重视做史料卡片,说什么这是手工业方式,浪费时间,应当在史学研究中引进电子计算机、微型显相机和复印机等,取代整天抄卡片的手工劳动。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其不够全面的一面。说它有正确的一面,在于史学研究的手段确是值得改进的,适用于史学研究的新的科学手段,确需要引入史学研究领域。这样,可以减少手工抄写的劳动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不是所有先进的科学手段都适用于史学研究;可以采用先进手段,也不能完全取代手抄卡片的做法。这是因为,做史料卡片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手工业方式,而是史学研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做史料卡片,首先,是在甄别、筛选史料的基础上按照史料的不同性质、不同方面和不同用途而划分类别并分别摘抄的一种科学方法。单讲有选择地摘抄这一点,就是复印机和微型显相机、录相机等所无法办到的。至于按史料不同性质集中史料的和初步鉴别史料,则更不是复印机和录相机等所能胜任的。其次,做史料卡片的方式,便于择取史料的要害部分而分别集中,删节非要害的部分,或者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非要害部分,以节约时间和节约纸张。而使用复印机和录相机等,反而没有这种灵活运用之便。其三,更重要的,还在于做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初步分析、发现矛盾的过程,是研究问题的必经阶段,并非单纯的简单抄写。这些更非复印机、录相机所能奏效。因此,即使采用复印机、录相机等先进手段,也仍然不能废弃手抄史料卡片的做法。

做史料卡片,表面上看,好像很浪费时间,实际上却可以节省时间,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因为,史料卡片重点突出,都是有用或有大用的重要史料,而且是只摘录史料的要害部分,省去了无关的部分,看起来节省时间。而复印机复印史料或录相机录相,既无摘要之便,又无突出重点之功,看时反而浪费时间。更重要的,还在于手抄史料摘要卡片,既可以帮助记忆,又便于分类排比史料,更有视不同问题而不断重新组合史料卡片的方便。这就是说,同一项史料卡片当你研究这一问题时,又可以把它抽出来同有关的史料卡片组合在一起,便于比照、分析;当你研究另外另一问题时又可把它另外一些史料卡片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与另一问题的分析、比照。这样的不断重新组合,就无限制地提高了史料卡片的使用率。因此,从这一角度着眼,做史料卡片实有一劳永逸之效。所以总的来说,并不浪费时间。做一次史料卡片,可以终身受用。

如上所云,做史料卡片,确是史学研究的特点决定的。它既不浪费时间,又不是什么手工业方式,采用先进的复印机与录相机等手段也无法取代它,故做史料卡片的手工劳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卡片,提高卡片质量。如果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抄史料,不区别原始材料与非原始材料一概照抄,不分门别类地置不同性质的史料于一起,不择要点、重点、疑点地全部照抄,则这样的史料卡片,既浪费时间,又无补于问题的研究。

怎样做好史料卡片呢?实际上并无固定不变的方法。卡片可区分为各种不同类型,一般有史料卡、目录卡和索引卡之分。前者,主要是为了占有、分析、鉴别和考订史料而做,后两者主要是为便于查找有关书籍、文章和作者而做。其中史料卡,又可分综合史料卡、专项史料卡、门类史料卡和存疑史料卡等不同种类。做卡片的具体方法,视不同类别而有不同。以史料卡为例,其具体做法也可以因人因事而异。不过,总的说来,应做到如下几点,才可做出质量较高的史料卡:第一,要“全”。所谓“全”,即关于某一方面、某一专题的史料,要做到没有遗漏或基本没有遗漏。我们知道,史料收集的全不全,只能是相对而言。地下出土的史料在不断增加;文献记载中的史料,也有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被发掘出来;昨天还不理解或没有感觉到的有用史料,今天有可能获得理解和被感觉到。因此,要做到史料的绝对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排除有可能在今天已经达到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把已经认识和感觉到的史料基本无遗漏地收集起来。做到了这一点,就能保证所研究的问题或方面不出现片面性和残缺不全的状况。第二,要准。所谓“准”,即史料的可靠性问题。要做到“准”,一要判别史书的某些记载是否准确,二要考虑所引用的书是否为信史,三要求本人对史书的摘引要准确,四要本人对史书的理解准确。要做到这一些,是十分不容易的。这中间有一系列的考证,辨伪工作。做到了这些或基本做到了这些,就能保证所研究的问题不致出现重大的错误。我们知道,史料有原始材料与非原始材料之分。一般说来,每个时代的公文、布告、档案、法律、诏令、契约、簿籍等等,都是最原始的材料,当时人的文集、诗集、专著、墓志等等,也算是原始的资料。根据上述材料而修定的史书,距其所写时代甚近者,也基本上算是原始资料,至于离所写时代较远,又无地下出土新材料为依据而写的著作,或者根据较早史书写的另外一种体例的史书等等,就都不能算最原始的资料。区分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之所以重要,在于二者的可靠程度和准确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原始资料,未经当时人或后人改动,未加入他人的取舍、删节和其他主观因素,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当时的历史实况。因此,做卡片时重视史料的原始性,是保证史料卡片质量的重要环节。第三,要细。所谓“细”,一是指史料卡片的分目要细,二是指所收集的史料内容要细。例如,关于同一制度或同一事件的史料,在不同的史书均有记载,而这些记载虽然大体相同,却也存在某些细微末节的差别。如果粗枝大叶就可以只择其一。但这样做不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有时一二字的差异,也能启发我们去思考更多更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制度的变异,对某些人物的评论等,在古人的记载中,往往通过一二字的差异体现出来。所以,做史料卡片时,宜细不宜粗。至于有歧异的史料,最好能记录在同一卡片上,以便于比较分析;摘抄史料时的一些原始认识,最好能以按语形式附于该条史料之后,既可备忘,又可同自己后来的认识做比较;可疑或整体尚不能十分肯定其用途的史料,宜另外录出,以便集中思考。除史料卡片之外,还可视需要而做笔记、札记等,以便随时把有某些朦胧看法的问题集中起来,作为后日研究的基础。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如何做卡片的一些细小的技术性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随时总结,不必强求一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总之,能否坚持认真细致地做好史料卡片,能否在做史料卡片上付出辛勤的劳动,不仅反映我们有无真正从事史学研究的决心与志向,也最终决定着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关于知识更新问题

现在有不少文章,大讲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应当的。但是,在知识更新的周期方面,也未免给人以耸人听闻的感觉,或者说未能区分不同知识领域有不同的知识更新周期。

我以为知识更新的问题,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因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自从人类开始出现就产生了,而且总是处在不断加深的过程的。每一次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相对其原有认识来说,都是一次知识的更新。因此,人类知识的更新,不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必然的现象。又由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提高的程度和速度,是同他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世界的手段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的不同,知识更新的周期也有越来越短的总趋势,这又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即使如此,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知识更新的快慢,同社会科学领域内知识更新的快慢是有所差别的。社会科学内不同学科的知识更新的快慢,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它所各自研究的对象具有不同特质所决定的。因此,基于这个道理,不能把目前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之短暂,扩大到所有其他领域去。

以历史科学来说,首先,应当肯定,它确实存在着知识更新的严重问题。这是因为,以史料来说,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地下出土的实物资料与文字材料,都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丰富和增加。许多昔日流传不广的史籍,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和古籍整理工作的加强,也日益成为常见的和易读的书籍,这自然也会导致有用史料的日益丰富。许多昔日从未整理过的档案资料的清理与出版,更扩大了新的史料的来源。昔日常见的一些史籍,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有可能不断从其中发掘出有用的新史料。再以研究水平来说,情况更为明显。过去一些认识不到或者认识错误的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展和提高。特别是解放后的我国史学界,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使我们具备了前人不具有也不可能有的认识水平,从而必然带来认识的迅速提高。所有这一切因素,都会加速史学领域里的知识更新速度和扩大知识更新的比重。

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历史科学的知识更新的比重不像自然科学知识更新比重大,更新的周期也不如自然科学那么短。其原因在于历史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史料来说,尽管新的史料在不断增加,但主要仍然是旧的已有的史料;其次,史料本身具有稳定性,如《史记》与《汉书》的史料,在一万年以后还是今天这个样,不会有什么变化,所变化的仅仅是人们对它的研究的部分;其三,对古代史料的认识,不论怎么变化与提高,基于基本史料得出的看法的变化是不可能很大的;其四,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人物,也是不变的。由于史料本身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历史知识的更新,仅限于新材料与研究的新成果,更新的比重是有限的,更新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

面对上述在史学领域里知识更新的两种情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正确态度。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史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充分重视地下新出土材料的研究与运用,以纠正与丰富我们的旧认识。因此,忽视史学研究,以抱残守缺、与世隔绝的态度去对待历史教学的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也不必为现在流行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说法所吓倒,要充分认识史学领域知识更新的特点,更不应该忽视年纪较大的史学工作者的作用,这是史学研究的特点决定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