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 文化 建设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可以说,是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急需克服和破解。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当前,文化传播管理组织机构大多采用编制在文广局,造成了人员工作不能到位、精力不能集中,文化工作附属于乡镇中心工作。特别是在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相应弱化,难以尽到组织引导、艺术辅导的职责,使农村文化活动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无组织状态,难以发展壮大。
2、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普及不够,发展失衡
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公益性文化设施是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发展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阵地。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也是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而基层文化设施存在着总量不足的问题,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多。村一级的文化站、农家书屋不是没有就是面积不足,文艺设施更是少得可怜。
3、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缺少,素质偏低
当前,农村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现象。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情况也非常突出,各乡镇(街道)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大多工作人员从事乡镇(街道)中非文化站业务的工作,大多数文化干部处在“荒自己的田,种别人的地”的境地。村级文化管理队伍更是薄弱。
4、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
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没有设立专门的发展基金、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也没有配套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资金配套、新农村文化建设年很多活动因缺少资金得不到全面深入开展等。
5、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特别是全国、省级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各种文化下乡形式不是十分贴近农民的需求。老百姓反映一年到头基本看不到一场有水平的文艺演出,也很难有组织有规律地举办起农民娱乐活动。
二、解决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1、明确发展目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它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中。结合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切不可将“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其次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活动主题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围绕总体目标,结合中心工作,提高活动主题的指导性、亲和力和认同度,确保活动实效性。在活动方式上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思路,形成“活动共办、人才互补、资源互用、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文化活动模式,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演员”,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增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
2、完善经费投入体系
一方面对现有文化经济政策贯彻落实好,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提高投入比重。另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具体需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保证图书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影响较大、由政府牵头组织的大型社会活动的基本经费。(2)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专项资金的安排上应给予扶持和倾斜。(3)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4)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文化经济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实做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
3、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我国有13 亿人口,9 亿在农村。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主要是以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等基础文化设施为主要阵地的建设,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载体。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地文化活动的需求。同时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幼、残文化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中心户。加强文化设施管理,努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是管好用好更加重要,要保证文化设施用于公共文化活动,维护其公益性质。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必须建设一支学习型队伍。文化工作者不仅要服务于公众,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要带头学习,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干部学习、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确立学习目标,把提高文化干部素质与提高工作质量结合起来;鼓励工作上的竞争,保持学习的动力;建立学习制度,并且狠抓落实,形成督促、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形成求学上进的风气。要鼓励和动员文化干部参加函授、远程教育等,有条件的乡镇可输送文化干部到专业院校学习深造,通过各种学习的途径,使文化队伍成为一支学习型、知识化、高素质的队伍。
5、加强农村文化基本活动内容的建设
按照“三贴近”,充分利用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等现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增加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的藏书量,增加农民实用科技书刊,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二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通过专业人员的编排,整理成为地方民间艺术精品,农民群众也很爱看有农村特色的文艺节目,这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三要把文化活动内容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根据游客的需求,举办民俗文化图片展和民俗文艺演出等,对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四要充分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农闲和集市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五要鼓励和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和业余作者,按照“三贴近”要求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六要抓住国家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利时机,建立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七要在搞好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日常开放的同时,要经常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真正做到文化活动贴进农民需求。八要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九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把农民自娱性活动与文化部门和各级政府举办的文艺调演、汇演、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有效地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篇2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作用;措施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须按照我党走群众路线的总体要求,结合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真抓实干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为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镇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
(1)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2)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3)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4)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2.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建立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采取“向上争取,政府投入,企业捐助,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让资金涌入文化领域,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发挥农村文化工作在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以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镇各村庄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室和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的目标。二是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管理。
篇3
当前这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力度,而由于我国文化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让我们必须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因此如何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来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就成为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动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要我们努力发展当地农业经济,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如果能够得到有序开展,都能够在新农村全面建设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积极推动力量。
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当地农民的各项生产技能及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水平,此外还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群体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境界与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为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事业当中去。
其次,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新农村建设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的大发展,更多的应该表现在农村文化建设、村风民风等方面的焕然一新。虽然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发展始终处于较为低级的状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长久以来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能够为农民群众带去更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能够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有效抨击残余的封建思想与迷信思想,能够防止诸多消极不良风气的死灰复燃。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通过在农村建立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来全面开展送知识下乡、送文明下乡,让广大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尽晓天下大事,能够帮助她们进一步开阔眼界,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能够为他们在工作之余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从而改变农民朋友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提升农民群众的总体文化品位与生活品位。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农村范围内的总体风貌,从而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积极、和谐、健康、文明。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研究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大力开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新农村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但是仅仅了解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还远远不够,如何真正发挥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才是我们应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思考的重要关键。
(一)加强引导工作
宣传引导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配合新农村全面建设,我们在进行宣传引导的工作过程中应该讲重点放在如何丰富农民朋友精神世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等方面。具体工作上,应该加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力度,丰富活动开展的形式,变过去那种传授式、宣讲式的思想传播为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例如电影、电视、文艺活动、广播电视宣传等等途径,开阔农民群众的视野与眼界,让农民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家利益、切身利益之间的紧密关系,让农民朋友学习现代社会的道德礼仪与行为规范,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内部环境,促进建设工作积极发展。
(二)加强农业技术普及
篇4
一、在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农村,一些乡镇干部不重视文化建设,认为只要自身把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没有全面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缺乏文化建设意识,文化建设落后一点没关系。还有就是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生工程,认为文化建设只不过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乐、闹着玩、寻开心。
(二)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不良文化现象时有抬头。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新生代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建设,留在家中大多都是一些妇女和孩子,还有老年人,他们平时都被一些琐事缠身,还要忙于地里的活计,要想参加文化活动则缺乏时间和精力,而且又因为地方文化部门在文化活动中不能实现创新,没有开发有益于人们参加的作品或活动形式,于是给不良的现象诸如“黄、赌、毒”造成了可乘之机,一些封建、腐朽思想也有所抬头。
(三)经费投入少,队伍建设令人担忧。乡镇文化站阵地不能及时得到更新,不能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不畅,一些乡镇不重视文化建设,导致文化建设没有经费,文化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
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乡镇文化站要积极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站对每年的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安排好一些节假日、纪念日、农闲、主题活动的文化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及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摄影比赛、书法比赛、职工运动会、元宵花灯节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节庆文化活动搭建群众文化演出平台,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积极引导群众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演出队,挖掘整理特色民间文艺,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基层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配好配齐乡镇宣传委干部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专职人员,稳定基层文化队伍,为优秀文化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三)要进一步在文化建设方面增加经济投入。农村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自觉抵制那些落后的和消极的思想。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舍得投入资金,要逐步改善当前农村文化设施。一要以县城为中心,建设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对广大乡村和群众开展流动图书馆借阅服务;电影放映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要大力开展电影下乡,专业剧团也可以发挥流动车送戏下乡的优势。二要进一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对当前存在的低级文化现象坚决抵制,自觉反对那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三要对文化资源做好整合工作,合理配置当前农村的会议室和农民科技学校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5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内容单调,并且多数只有在重大节日上才会表演,而表演的内容也很陈旧。这远远无法满足广大的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于是茶馆盛行,农村农闲时群众往往多聚集在茶馆斗地主、打牌等,如果长此以往,不但人们生活单调乏味,而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如何正确引导农村群众拥有正确健康的文化生活,农村应当怎样丰富其文化生活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加强农村文化发展,既要不断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善于创新,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的是“满汉全席”而不是“吃点菜”,文化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文化,包括过年舞龙、秧歌等都应当大力弘扬,并且结合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下村民,大众化接受的文化形式。
2.加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提倡文化人才下基层,号召专业文化人员到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二是在农村挖掘民间艺人,挖掘民间文化并给予其扶持。经济发展需要带头人,农村文化发展也需要带头人,深入基层,挖掘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并在相关部门扶助下由文化带头人逐渐完善体系,建立一个文化组织、文化团体。
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 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文化市场中产品单一,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倡导现代文明文化,指导农村文化十分重要。
1.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小,重视程度差,不少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放在边上,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村级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干好日常事务就行了。视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是无关大局。
1.2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经济基础弱,财力捉襟见肘,部分农村根本就没有集体经济。二是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俱乐部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现在要想组织一些最简单的文体活动都必须是谁组织谁掏钱,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1.3“文化下乡人走茶凉”起不到作用。“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活动,但是农村人口多,地域广阔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挂盐水”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被迫接收什么,从文化的形式到产品优劣,选择余地都没有,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部分送到乡下的文化不能解渴。
1.4“不良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定的市场。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在农村不少地方,如今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更有个别地方势力侵入,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每年一到冬天,很多农民无事可做,便以打麻将,玩扑空,喝酒消遣来打发时间。一些村民手里有钱了逢年过节大赌豪赌,甚至搞得家破人亡,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做道士,请菩萨也常有出现。
2.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增强观念。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只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力量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领导亲自抓,部分负责人件件抓,文化干部详细抓;使出现的问题有人管,吩咐的问题有人做,交办的问题有结果。才能把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精神落到实处。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领会精神,树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观念,树立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注重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制定出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已成定局,而农村文化的客观现实,必须要求我们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保守思想的束缚。
2.2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在解决资金上下功夫,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基层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政府在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文化建设资金的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办文化。政府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加快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
2.3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农村文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今村村都设立了一名村级宣传文化员,为保证文化干部的人才质量,严把进入关,凡进必考,实行聘任制,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种是将乡村文化干部送到文化院校进行深造,另外一种是从艺术团派人到农村办文化人才培训班,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文化员不能搞形式。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职能部门,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和村级宣传文化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尽快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的发展形成规模,持续发展。
篇7
全面普及“两员”,夯实宣传文化工作基础
近年来,全市各地针对农村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的现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海宁市从2008年起为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文化专管员;海盐县于2010年起实施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2013年4月,全市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在全面推广海宁、海盐经验的基础上,先后下发《关于在全市实行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的通知》、《关于在全市推广文化员下派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全市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均要配备1名享受政府补贴的有知识、有文化、有特长、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热心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专职管理员;由县(市、区)文化馆统一招聘文化员,下派到镇(街道)工作。到2015年底,我市43个镇、22个涉农街道,790个村、115个农村(社区)实现了“两员”全覆盖,有力夯实了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基础,推进了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提档换速”。截至2016年9月,我市已建农村文化礼堂432家,覆盖54.6G的农村行政村。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四级文化人才网路
我市在普及“两员”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镇、村(社区)四级文化人才网络体系。
“两员”统筹机制与管理体制由政府主导,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分级投入,共同分担所需经费。文化下派员实行“县聘镇用、县镇共管”的双重管理模式。下派员由县文化馆聘用,列入事业编制,下派至镇(街道)工作,业务工作接受县文化馆直接领导、指导和考核,平时接受工作所在乡镇文化站的日常管理。文化专管员实行“镇招镇聘、镇村共管”的双重管理模式,业务工作接受所在镇(街道)直接领导、指导和考核,平时接受工作所在村(社区)的日常管理。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强化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通过“两员”搭建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强化了基层单位属地管理的责任。通过设置服务期限、设定服务岗位、强化岗位责任等制度,使“两员”安心在基层工作,乐意在基层工作,逐步担负起农村基层“形势政策宣讲员、文化礼仪辅导员、乡风文明引导员、民情民意收集员、文化阵地管理员”的职责。
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宣传文化工作水平
通过普及“两员”,建好农村文化基本队伍,充分发挥“两员”作用,实现了“队伍动态建、阵地规范管、活动常态办”的目标,提升了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篇8
【关键词】 十;中国梦;文化;新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的发展仍然显得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十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向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新型社区与社区文化
新型社区是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构建成的社区组织体系,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高,社区内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
2、基层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社区文化建设是核心内容之一,加强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群众文化工作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在职业以外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娱乐的社会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依靠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培养和教化人,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困境和劣势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把群众文化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
3、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
各级领导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主要表现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村级图书馆,篮球场,健身设施等的配备较为齐全。
农村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
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民营文化渐成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经纪人不断涌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拯救工作得到大大坚强,文化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对濒临灭绝和失传手工艺制作和传统曲艺的推陈出新以及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建设
重视程度较低,投入不大。现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是偏重经济建设,群众的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放松了农业文化建设,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引不起重视。
(2)服务运转困难,服务机能弱化
农村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有没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如今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拥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纷纷外流,导致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群体失散。
4、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间文艺涵盖的内容逐步广泛起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民间文艺成为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体现着民族情感和理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可以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活动内容,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也最为群众所欢迎。群众文化是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载体,所以,群众文化工作应该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着眼于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群众文化工作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使人民群众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帮年轻人有文化有活力有艺术细胞,能写能唱能演,把外面新鲜新颖的文化艺术形式带到基层,为文化将设注入了新鲜血液。理应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将设的生力军。
还要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帮助群众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业务交流。
群众文化活动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社会化运作中,要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争取群众和民间文艺团体以及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积极配合,需要在政府引导与群众配合进行社会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整合,同时应鼓励非文化机构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最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共同参与。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也要高度发达。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星.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篇9
近年来,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从资金帮扶、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加强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一批民生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相对滞后状态,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专业队伍缺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丧葬攀比、封建迷信、地下赌博等风气较为盛行,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不像其他文化产业有一定收入,几乎都要靠政府投入。因此,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硬件建设方面不断推进,使广大农村基层文化落后的状况有较大的改变。二是要提升文化素养,培育新型农民。实践证明,农村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因此,必须发挥先进文化活动的引领带动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有效帮助农村群众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三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夯实人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因此,必须加大选拔、培养力度,造就一支乐于做文化工作、善于做文化工作的农村专职文化队伍。四是要多形式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文艺队的宣传带动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干部、文艺骨干、文化中心户和文艺队的培训辅导,积极创作编排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农民书画展、农民山歌赛、农民文艺汇演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化热在基层实现娱乐大众、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目的。
(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党总部书记 邹运平)
篇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主要源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北景下,如何孕育和发展与时代相称的先进文化,借以塑造人类进步的灵魂,这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更是我们基层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村组是重点,乡镇是关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脉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就我们板浦镇而言,十九个村真正有文化活动室的寥寥无几,老百姓精神空虚、赌博、迷信活动猖獗。老百姓抱怨,想看戏,看不成戏,想看电影,看不到电影,想看书太贵买不起,好在今年,我们灌云县在省、市的扶持下,各镇、各村都建起了蓝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个别村还建起了“农民书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健身难、看书难的问题。
2、经济支持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了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出不来,一遇到节日想搞个活动,有的乡镇领导直接就说:“像这种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事不要向我汇报”。而村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计好的冤枉钱。
3、人才缺乏、组织基础不够牢固。就我们镇而言,文化指导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及待提高,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4、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巩固。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校居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而集体经济增长和投入滞后,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只有变卖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闲置会堂,校居等集体资产,出现了无力投资加强的现有文化阵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化阵地建设较难,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阵地难度较大。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事业该如何发展
1、在资金投入上要处理好政府带动与社会推动的关系
农村文化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发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支出,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但是乡镇财政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就要走社会办文化的路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营造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
2、在设施建设上,要处理好建设与管理使用的关系
解决农村文化发展落后面貌,关键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要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多方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为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充分挖掘农村文化潜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在活动形式上,要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
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化、定期组织文化下乡、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的广泛开展。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镇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从2007年1月至今,我们板浦镇就成功举办了迎“元旦”象棋扑克联谊赛、迎“元旦”歌舞联欢晚会、花船、花挑街头宣传,镇健身操表演,镇2007年春节迎奥运大型龙灯晚会、3。15咨询等系列活动。成功地建成了蓝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让先进文化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发挥哪些作用
1、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扎根基层,它以奉献给农民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滋养农村这块沃土为目的,让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和提升。
2、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响和谐音符
乡镇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能满足各年龄农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深受百姓欢迎。这一来繁荣了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二来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近年来,我们文化站在县局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文化村、文化户,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石河村的“农民书屋”拥有各类藏书3000多册,电脑一台,各种杂志30余种,平时来“农民书屋”看书、借书的人络绎不绝,蓝球场地、乒乓球室成为村里群众闲娱乐的好场所,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起了各谐音符。
3、为百姓创造文化净土
农村文化若想其枝繁叶茂,除了补充“营养”外,还必须时时“修剪”,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严格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
- 上一篇:弘扬诚信文化宣传材料
- 下一篇: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