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篇1

【关键词】新形势 经济政策 未来经济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全球的经济想要恢复快速发展的步伐,应该有更好的经济政策的刺激。全球经济当前较为低靡,这种背景下,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状况,采取更适宜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新形势来看,经济政策应该从财政和货币双重出发,结合相关环境,让经济市场得以更稳健的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应该从当前的政策角度出发,才能够未雨绸缪,避免遇到更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用理性的观点,看待经济政策的短期和长效的作用。在国外政府各种经济政策的冲击下,才能够从这些环节中,对本身的发展给予更好的弥补。

二、当前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

从当前经济形势上来看,从国家的经济调整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了缓慢增长的势态。考察了国内总产值,相比这些年的经济比较。到了2015年,中国经济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都呈现出增长的势头。这和2014年的不平稳发展,呈现出经济较缓和的趋势。从这些年我国GDP的数据统计上看,季度环比增长率也从之前的迅猛势头,趋于经济的平稳。这一经济增长的情形,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平稳的体现。

(二)消费持续增长、投资、出口增长放缓,三大需求趋向协调

从中国消费总额上看,扣除经济因素,2015年和上年同比消费品总体增长了18.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3.8%,进出口总额也增长了百分之34.7%,贸易顺差则比去年下降了6.4%。如图为2013、2014、2015三年的消费总额增长率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从2013到2015年,对社会总体需求,的变化是较大的。出口经济增长的影响下,对消费的内需是提升的状态。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消费到投资,进出口贸易,都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三)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从当前经济的平稳发展势态来看,经济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出发,通过对高新技术的产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形势的稳健态势。通过对全国几十个技术创新产业的调查上看,对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制上,应该进一步增强,这样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才能够促进经济形势的更好发展。

三、当前经济政策所面临矛盾

(一)通货膨胀的管理问题

当前的货币形势,由于受到之前的经济政策的制约,从而可以看到来自GDP和CIP的变化来看,对货币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问题。从2015上半年变化趋缓,到了2015年下半年部分城市的价格上涨幅度偏大。虽然还在通货膨胀的温和增长范围内,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百分之三以上的CPI增长率,会对低收入人群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性,这样的社会反应,得到的后果是会较为严重的。下图为2013、2014、2015的消费价格变化率:

图中可以看出,三年的消费价格,是同比变化幅度有高有低的,这样的情况是在经济背景下,中国通货膨胀发展可能受到影响的因素之一。从这样的形势上看,当前中国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二)就业形势面临的压力

从全国经济形势稳步发展上看,各个工作人才需求是有回暖之意,但是对于人才结构需求,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当前经济状况出现了工作与岗位匹配问题较大,这就促使整个社会人才结构培养出现问题,通过对新岗位的人才招聘压力,会存在这样结构问题加剧的情况。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稳步增长,导致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大,而对于各种劳动力的结构性分配,这样就会使得各个行业的结构数量调整不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所提供人才的匹配化,这些都是就业形势带来的压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所要面临的问题。

(三)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能过剩

当前的产品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从品牌竞争力上,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应该从知识产权和科技研发上看,促进中国产品的品牌效应。应该从价值链低端的位置,从分工角度上看,对于利润高端的争取。出口的产品,应该在制造大国的标签上,多加以创新,这样才能做到产能与利润的综合增长化。应该从产业结构优化上考虑,传统产业的盲目扩张,应该被新兴产业的发展所引导。

(四)财政收支问题带来的风险

从经济财政上看,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注意到整个财政发展的势头。财政的收支上看,应该从整体基数上看,对进出口贸易和整体市场消费的增长放缓态势,能够有所防范。针对这种财政收支问题,带来的各种风险,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通过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才能够起到对财政政策收支风险的预防,从而及时作出反应。对各个省市的财政收支数据的调查,就应该结合各自财政措施,从而对风险隐患,给予防治。

四、采取经济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一)深层次通货膨胀治理策略

对于从2013年开始的经济问题上看,对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慢慢减弱,以此达到经济市场化的目的。通过对这种危机的预防,能够对价格进行干预。首先将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消费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中国的内需和经济的消费上看,应该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做各自政策,扩大内需。从城镇化的措施继续实施,这样来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对二元经济城镇化发展来看,对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从而对城镇化的发展,给予更好的关注。在经济发展中融入更多的高新技术,这样的政策促进,能够更好的引导产业升级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应该结合实际状况,减少干预,促进经济市场化的态势。这样的一系列措施,能够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好的治理和防范。

(二)完善收入分配改革

从2013年起,针对前十年的基尼系数调查来看,中国的基尼系数在国际警戒线中,应该针对当前的收入分配出发,从而进行较大的经济政策,给予改进。通过对通货膨胀的分析,经济对收入分配机制从而对通货膨胀的势头,给予压制。对货币的刺激能够对投资和消费的总量影响,从而对物价的影响,从而在一部分范围内,促进这种相关系数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应该注意到价格问题。从收入分配中,应该对居民的收入进行有条件的让渡,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对低收入者,通过制度和政策上的攻坚,从而达到收入差距缩小化的效果。

(三)完善利率与汇率机制改革

通过对利率和汇率上的改革,从市场的波动上出发,通过对市场活力的激发,从而推动改革,治理通货膨胀。首先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它与供求的关系,应该考虑到整个市场的金融机构出发,对货币市场化和政府对贷款机制的影响,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如果市场化,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这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不仅对贷款利率市场化,同时对汇率水平的波动,应该根据市场而定。对于汇率的升值,应该结合通货膨胀的传导性,从而增强货币的交换力。汇率市场化改革是需要全球性的推进,是不容易的。正是这种改革的难度加大,从而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以及经济的增长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加快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的贸易壁垒,应该遵从这种趋势,从而促进这种经济交流,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这种自由贸易的交流,是国际化的要求,更是国家间的平台促进。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中国针对东盟的自由贸易已经开启了,在当前的各个城市的自由贸易区申报中,应该结合国内的实际状况,对这种市场的自由度开发,金融发展的加速和政策监管的放松。

五、总结

总之,对于当前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应该适应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政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才能更有利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才能有稳步前进的经济发展未来态势,才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促进。

参考文献:

[1]储德银,黄文正.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1,(10).

[2]晁毓欣.中国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规范和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9).

[3]陈建奇,张原.美国赤字政策演化路径及债务货币化风险研究:基于奥巴马新雷?克拉克.国际金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郭庆旺,赵志耘,何乘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姜波克,傅浩,钱钢.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一、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加入WTO之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双边贸易的限制,获得的贸易待遇低,并且缺乏有效的保障和稳定,经常受到发达国家各种关税壁垒的限制。加入WTO以后,我国在多边贸易的基础上享受成员国的优惠待遇,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开拓新的市场、新的领域,为形成多元化、多边贸易新格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纺织品进口关税的下降,也大大增加了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内部因素

1、产业链综合竞争能力较强

我国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和集群化发展模式使我国纺织产业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也是维持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支撑。

2、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将长期存在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3、纤维原料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是世界上纤维产量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国家,拥有棉、麻、毛、丝等多种类的天然纤维原料,化学纤维和化纤原料产业加速发展和升级也将为我国纺织行业在原料获取方面的竞争优势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新挑战

(一)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原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印度、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对纺织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依靠传统低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二)出口发展方式尚未彻底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长方式仍以数量规模型增长为主,出口企业主要以常规产品加工制造为主,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自主品牌出口和具有自主控制力的国际营销网络严重缺失,核心竞争实力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不足以支持我国纺织行业向国际产业链高端全面升级。

(三)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条件也随之改变。相关的法律文件细化了中国纺织业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所享受到的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中国入世几年来,双方的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过。据统计,2001―2008年,国外对我国纺织品共发起55起特别保障措施。而2009年全球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案件更达到历史新高。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球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反倾销有关的案件共45起。其中涉及化纤长丝、化纤短纤、窗帘、织带、电热毯、帘子布、棉纱、床单、亚麻、窄幅织机等自原料至终端的一系列产品。

除了政策性的贸易保护外,一系列的技术性壁垒也不断呈现。从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来说,有些技术性壁垒是合理的。但更多的技术性壁垒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采用歧视性标准,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进而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与一般的政策性贸易保护相比,技术性壁垒手段更具隐蔽性。技术性壁垒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设置贸易障碍的主要手段,如欧盟的REACH法案、美国的劳工保护等等。

三、应对新挑战的策略

(一)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纺织行业把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全方位开展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加强双边对话和沟通,对于违反世贸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或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的做法,在必要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强化对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宣传培训、法律咨询,支持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应诉。

(二)建立和完善出口监测和预警体系

纺织行业分散程度高,全行业出口企业多达数万家。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纺织行业出口监测以及预警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公共信息平台,及时行业出口重点产品的监测和预警信息,提高我国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行业的国际市场风险,保障行业出口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纺织行业科技支撑的重要方面,采用先进适用的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全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而掌握制定纺织产品标准,特别是高新技术纺织品标准的主动权则是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纺织新材料及相关产品、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节能节水环保印染新技术配套标准等方面标准的研究、立项、制定、修订和国际标准转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加强国内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强化我国纺织行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组建行业标准化建设专家队伍,提高标准化建设工作效率;加强标准宣传,提高行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培训服务能力,提高全行业的标准意识和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四)加强行业自律

要加强对出口自律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监测和预警体系,鼓励和引导纺织企业自觉减少低档次和低附加值产品、高能耗和高污染产品、预警体系中敏感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市场竞争秩序,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继续推进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推广和认证工作,突破发达国家社会责任壁垒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的限制作用,全面提高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增强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围绕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及其产业链开发应用,天然纤维高附加值产品及先进工艺技术开发应用、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等纺织行业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多渠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加快产业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围绕国际市场需求,在这些领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形成具有较高附加值、符合市场需求的家用、产业用制成品系列和能够引领新技术、功能化流行趋势的纺用纤维、面料产品系列。

要加快建设纺织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发展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纺织生产企业、产品应用企业在内的自主创新产业联盟,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形成科研机构、纺织产业链和终端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有效解决创新成果转化缓慢、技术研发与市场脱节等自主创新的瓶颈环节,有力推动行业出口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效提高行业出口竞争力。

同时,行业组织要积极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增加有关国际市场先进纺织技术和产品流行趋势的信息供给,组织企业与国际市场需求终端进行对接,帮助企业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反应能力;促进国内纺织产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六)努力开拓多元市场

鼓励出口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亚、中东、拉美等,增加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同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间多种形式的合作,扩大在其国内市场的销售,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缓解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带来的市场风险。

(七)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广大企业,特别是面临较大成本上升压力和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东部服装制造企业采取收购、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投资方式,在劳动力、原材料、地域条件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制造工厂和加工基地。突破纺织企业“走出去”的传统范畴,除在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地区投资设厂外,鼓励具有品牌培育条件的企业在主销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分销中心,在欧洲、美国等纺织产业技术、时尚集散地设立研发、设计、创意中心,全面加强纺织行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优化跨国资源配置,扩大出口。

篇3

当你的企业推出新品牌新产品,即将要开发新市场,你是否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制定经销商政策的问题。那么,制定经销商政策是否有“锦囊妙计”呢?

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销商政策,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是体系完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一.为什么制定经销商政策如此重要

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由于还没有合作的经销商客户,所以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新经销商开发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新经销商更多优惠和市场支持,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开发出有价值的客户,保证可以快速启动当地消费市场。

二.经销商政策制定的原则

1.角色对应

厂家对于经销商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是物流配送商、终端管理商、货款结算商还是品牌合作伙伴?不同角色不同等级的经销商要给予不同的政策相匹配。

2.终端导向

在制定经销商政策时,既要关注经销商如何将产品铺货到终端门店,也要关注终端门店怎样将产品卖给最终消费者。

3.奖罚分明

奖励明晰,做什么事可以奖励,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奖励,都要说清楚。犯错必罚,规定不能做什么事,万一做了要受到什么惩罚,也要说清楚。

4.考核全面

新品牌进入新市场,销量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为了企业的长期经营,结合实际需要考核铺货率、终端生动化、终端陈列合格率等过程指标也是有必要的。

5.体现双赢

在制定经销商政策时,绝对不能只考虑厂家的利益,而应该站在经销商生意发展的角度,努力实现厂家和经销商的共赢。

6.稳健务实

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稳健经营是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制定经销商政策时,特别要考虑到政策的可执行性,确定销售目标时要考虑目标的可实现性。

三.经销商政策制定的方法

怎样才能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经销商政策,这直接关系到招商能否成功,经销商产品的积极性,以及能否在市场上有效地阻击竞争对手。

传统的经销商政策的制定,很多时候是某些营销高管或私企老板凭以往的经验,拍脑袋“觉得应该是这样”来决定,而在愈来愈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竞争对手越来越聪明,经销商们也越来越见多识广,没有基于市场实际出发的经销商政策,最终也难于被市场接受。在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销商政策。

制定经销商政策,大抵遵循这样的逻辑次序:首先是充分调研,其次是分析评估,最后是决策制定出经销商政策。

1.政策制定前

(1)外部调研

①终端门店走访

通过走访终端门店,了解竞品的终端价格、陈列情况、促销情况等,通过与门店服务员、厂家促销员或店老板的交流,获取经销商对终端门店的铺货政策。

②竞品经销商约访

通过约访竞品经销商,以合作洽谈的方式获取竞品的销售政策,包括价格体系、利润分配、市场推广策略、人员支持等方面信息。

③竞品厂家刺探

以某个地区要厂家品牌的名义致电厂家,了解竞品的销售政策信息,如价格体系、产品利润、推广政策、返利政策等。

④目标经销商约访

约访目标经销商,以试探性的口吻获取他们对公司经销政策的期望和建议。

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外部信息收集的难度大,信息的可信度不确定,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只有经过反复验证的信息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2)内部调研

在企业内面向不同的部门、不同市场区域收集经销商政策意见和建议。

2.政策制定中

(1)专人负责制

在经销商政策制定时,组成专门的经销商政策制定小组,由某一人作为总负责人,负责人员意见收集和政策撰写。

(2)人员多样化

编写小组成员最好包括销售部人员、市场部人员、财务人员、生产人员等。

(3)讨论充分化

经销商政策制定出来后,在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修正。

3.政策制定后

经销商政策的初步方案整理出来后,需要反复向内外部征询意见,收集意见后进行再修改和再完善。

(1)内部咨询

充分征询总部销售人员、地域销售人员对经销商政策的意见。

(2)外部验证

由区域销售人员拜访非重点目标经销商,试探他们对经销商政策条文的态度和意见,区域销售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总部反馈意见。

【案例】某食品企业新开发某高端饮料品牌,准备进入山东和江浙市场,由于企业前期经营的是干货食品,欠缺饮料市场的招商经验,而制定有效的经销商政策是招商工作的第一步,为此企业的营销高管很烦恼。

后来该企业的营销总监咨询了某顾问公司的一位咨询师朋友,他的这位朋友结合自身的项目经验和饮料行业的特点,给出了如何制定有效经销商政策的建议。

在正式开发经销商前1个月,该企业派出3名销售人员前往目标省份做调研,A销售员负责山东的济南、青岛,B销售员负责江苏的徐州、南京,C销售员负责浙江的杭州、温州。

调研人员到达目标城市后,分别做了以下的工作:1.走访零售终端。包括当地有影响力的KA卖场、餐饮店、便利店等,规定单个城市走访有效门店(有竞品销售门店)数量不少于20家。收集的信息包括竞品价格信息、竞品促销活动信息、经销商对终端店的销售政策等。在终端门店走访过程中,收集竞品经销商的联系方式,酒水类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以及厂家的联系方式。2.竞品经销商约谈。以合作的名义约访,了解竞品厂家的价格政策、返利政策、促销政策、当地销售情况等信息,要求每个城市不少于3个。3.竞品厂家情况刺探。销售员以想厂家品牌的名义,致电竞品厂家总部,了解产品价格体系、产品利润、推广政策、返利政策等,要求每个城市不少于3个。4.目标经销商访谈。以合作的名义约访,初步了解经销商对公司未来产品的政策需求,要求每个城市不少于2个。

大约3周后,调研人员返回公司总部,由销售部经理负责整理和分析调研数据。最后的有效样本量是终端门店120个,竞品经销商18个,目标经销商12个,竞品厂家18个,囊括了竞品价格数据、激励政策、信用政策、市场推广策略、终端动销数据等宝贵的市场一线信息,同时在征询内部其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销售部迅速制定出了经销商政策。在经销商政策出台后,由地区销售人员约访了3名目标经销商,测试经销商对政策的反应,总部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了某些政策条款。

此后,销售部趁热打铁培训了销售人员,利用这个有力的政策武器,销售人员按照计划通过努力在3个月内陆续开发出有质量的经销商网络,为进一步启动消费市场奠定基础。

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该企业前期经过充分的调研,获取真实的一线信息,制定出了被客户普遍接受的经销商政策。

四.经销商政策制定的内容

1.价格政策

为了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经销商有最大的获利可能,产品价格体系既要保证经销商合理的盈利空间,还要考虑下游渠道商的利益,同时也需要留有一定的价格弹性。

(1)出厂价

与竞品相比,如果出厂价格偏高,其他奖励再高也作用甚微。

(2)批发指导价

与经销商协商而定,要保证下游渠道商合理的盈利空间。

(3)终端供货价

由于零售终端直接面向消费者,起到的销售作用最直接,需要充分考虑终端零售商的利润。对于通路的快消品来说,终端的利润空间在渠道利润里面应该是最大的。

(4)终端零售价

结合产品自身的市场定位,同时参考竞品,制定出符合消费者心理价位的价格。

2.返利政策

(1)按量返利

是指按照经销商的销量不分等级计算返利。例如,不管销量是多少,一件饮料的返利都是0.2元,经销商销售了1000件,则返利200元;如销售了3000件,则返利600元。

(2)阶梯返利

将经销商的销量进行阶梯划分,达到不同阶梯相应地获得不同的奖励级别。例如,饮料月销量在2000件以内,返利奖励是0.2元/件;月销量在2000-4000件,返利奖励是0.4元/件。

两者区别。按量返利政策适合新品牌进入新市场的初期使用,因为新品牌的销量难于预估,按量奖励对经销商的激励可以立竿见影。一般情况下,阶梯返利政策更适合成熟品牌成熟市场。

结算方式。返利一般在月终或年末结算,至于是现金返,还是以货物返,还是二者结合,一定事前明确,货物返能否作为下个月任务数,也要明确。

3.市场政策

(1)营销代表服务

厂家派出精干的营销代表,作为厂家售后服务代表支持经销商的后续市场工作。

(2)营销培训支持

针对经销商企业内的业务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培训包括:产品知识、终端门店铺货技巧、沟通技巧、日常门店管理等。

同时,在培训会议上对这些人员的新品推广奖励政策,让他们主推本品牌的产品。

(3)协助终端开发

在新品牌进入新市场时,为了快速启动市场,厂家可以派出终端铺货队协助经销商进行终端铺货,帮助经销商在短时间内将产品卖入终端门店。

(4)宣传推广支持

企业在新进入市场时,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推广传播支持,形式选择如下:

①广告宣传

结合总部预算和当地市场的重要性,由总部在大区域媒体或在地方媒体上投放广告,也可以考虑店内POP广告支持。

②公关活动

可以由总部统一实施,区域也可以结合当地市场情况,灵活与经销商合作开展公关活动,短时间内提升本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

③终端促销

根据需要设计终端推广活动,形式有试用、买赠、消费者互动活动等,直接拉动当地的市场销量,增强经销商的信心和忠诚度。

案例,某高端饮料品牌刚进入某个地域市场时,结合其产品目标人群基本上是开车一族的特点,与市内多家有影响力的洗车行合作开展免费试饮、买产品送洗车服务的促销活动,车主对该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该品牌不单在促销期间帮助经销商销售了大量的产品,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品牌在目标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5)终端费用支持

为了降低经销商终端铺货的难度,在第一轮铺货时,厂家可以给予终端一定数量的免费铺货支持,在有些区域也叫产品陈列费用,厂家为此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终端陈列位置。

(6)宣传物料支持

在一个新市场,为了快速建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需要支持一定的终端助销物料,包括海报、X展架、易拉宝、吊旗、台卡等。

4.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主要包括:现款现货、铺底、赊欠、承兑汇票期限等,在结算条款中要引导经销商现款现货,结合折扣支持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铺底和赊欠要明确规定授权的范围和期限,避免会造成应收账款过大。

5.区域政策

(1)划定区域

给经销商划分市场地域,划分的方法有:按行政区域划分、按渠道划分、综合划分等,无论是按照哪种划分方式,都必须保证经销商所属市场地域有稳定的市场容量,这样才能保证经销商的利润额,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2)严禁窜货

为了稳定市场,经销商只能在指定经销区域和渠道内销售所经销的品牌或产品。跨区销售,跨渠道,跨品类销售均是窜货行为,无论经销商是有意或无意的窜货行为均将受到惩罚。

对经销商窜货的惩罚措施包括:

①现金惩罚,例如发现一次罚款5000元;②扣除返利,视严重程度扣除一定比例或全部返利;③取消经销资格,例如发现窜货2次以上则取消经销资格。④其他。

6.合作年限

篇4

综合来看,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几点: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宪法》第5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宪法》第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四,服兵役。

《宪法》第55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依法纳税。

《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六,其他基本义务。

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以指导经济为指导思想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竞争强度的要求。现代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改进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分析国企现有的管理模式对核心竞争力的制约性,提出符合企业现状的改进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陈旧管理模式导致核心竞争力偏低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除了受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的企业制度,员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还受落后管理模式的影响。

1.管理模式陈旧,企业整体利益受损

传统国有企业采用以关系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物质至上、论资排辈等方式。此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应对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和竞争压力日趋严峻的需求。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引导下,国企员工表现出工作效率低、工作积极性低下等现象。

在关系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内部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勾心斗角上,从而忽略了企业的整体利益。管理职位的论资排辈扼杀了员工升迁的希望,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低下,而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人员却占据着中高层管理职位,使得企业管理出现决策上的失误。受管理以物为主思想的影响,企业管理呈现出以物为主、忽略人本管理的现象。

正是由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国企员工把重心放在为自己谋私利上,忽视了工作的职责所在,导致企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2.核心竞争力受重视程度不足

国企的管理者并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改变原有的观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由于要应对当前的竞争压力,过分强调当前利益,许多国企并未考虑到企业长远的发展。

因此,当前国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通过采纳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改进管理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强调整体利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国企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需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国企必须将经济效益、企业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强调企业整体利益的核心地位是目前国企管理模式改革的首选之路。降低职位混乱、公款滥用等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强调企业的整体利益得以实现。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以保障所有者的利益作为最终目的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款滥用等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而,通过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体系,并付诸于实施是目前国企改进管理模式、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联结企业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工作积极性及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联结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让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整体利益提高,个人的利益才会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联结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最有效方法是采取年终奖励机制,对表现优良、对企业做出特色贡献、已经按时完成工作指标的员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金作为奖励,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提高其工作效率。员工认识到企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促使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直接增强了企业的生产、研发等各种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3.加强财务管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职务侵占、公款滥用等现象在国企现有的关系管理模式中滋长,持续损害着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因此,国企的首要任务是借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审核力度、领导直接负责制等方式,改善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降低公款滥用等现象的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审核财务票据、企业决策者直接管辖财务部门、构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还能够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提高核心竞争力。

4.加强信息化管理,增强应对能力

是否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准确并快速的做出反应,是衡量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信息系统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保证企业信息流的畅通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采用财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发掘其隐含的市场信息,并将信息快速地提交到企业决策者手中,为企业能够针对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的应对提供支持。信息准确做出的决策才能正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处于有利的位置。

三、结论

管理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针对现有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改进是目前国企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解决了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保障了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怡:现代企业管理目的分析[J].市场与管理,2008.6

[2]陈磊:对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J].西南工业,2008.3

[3]张淑云: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改革[J].西南工业,2008.11

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形势;政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01-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说明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国内的风险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国际风险问题。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累积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有许多企业以消耗大量资源,以及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在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进入“新常态”,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速发展,要稳扎稳打,巩固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模式也从传统的粗放型高速发展转变为质量型效率发展。中央号召我国经济发展要符合新常态,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转变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不会通过强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等手段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经过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问题,许多产业生产成本都显著提高,再加上国际贸易风险增大、资源紧缺、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必须要及时创新就业政策,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变化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岗位也相对减少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不再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从原有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略有放慢。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动力发生了变化,过去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大量供应的廉价劳动力,只要有了这一基本条件,再加上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出现经济下行问题,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土地开发成本都大大提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产业发展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总劳动人口的减少,伴随而来的就是劳动力成本的整体上升。这样一来,许多产业就会逐渐向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使得某些地区发展速度迅速加快,而某些地区由于缺乏核心产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渐缓。而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规模也就越大,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所以就业率也会随之上升;反之,如果经济发展缓慢,产业规模扩展速度也就放慢,就业岗位数量增加得比较少,无法满足大量就业人员的需求,使得社会就业率偏低。因此,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社会的就业形势也会不断变化,就业率时高时低,不能保持平稳的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略有放慢,这就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略有降低,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减少,所以就业人员就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1]。

(二)产业结构调整,失业率上升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可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分配资源,为更多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许多结构性问题开始逐渐凸显,比如“结构性失业”等。当经济结构问题与就业问题相互融合时,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会表现得愈加明显,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首先,我国第二产业开始转型,工业发展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转化为节能环保型、高效高质型,许多传统的重工业需求量降低,其投资、利润、销售额等都开始回落,企业内部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一大批无法适应当前结构调整的企业破产或者被合并,就业岗位数量瞬间减少,许多从业人员纷纷失业下岗。其次,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再加上发展过程中某些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资源环境限制以及周围居民要求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必然会造成部分结构性失业,增加社会的失业率。

(三)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专业人才缺乏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各大生产要素条件来发展经济,发展效率比较低。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生了变化,传统经济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条件,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的创新;过去主要是靠刺激消费、加大投资等直接手段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是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优化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调控作用也逐渐减小,所以市场对就业人员的需求主要是由市场当中的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对高素质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当前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且缺乏专业技术性人才,使得许多企业的技术性岗位空缺,同时还有一大批普通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出现“结构性失业”[2]。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影响就业的主要题

(一)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务农人员向城镇转移。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完善,许多农村务农人员发现了城市就业的前景,纷纷开始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人口迅速增加。而城市发展显然还没有适应这批农业人口的突然涌入,就业岗位设置并不能满足这些务工人员的需求,使得劳动力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比较缓慢,跟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所以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问题最为严重的群体,再加上务农人员的涌入,基层劳动力几乎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将愈加严重。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以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发展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仅为16岁,这就意味着只需要初中毕业的文凭就可以直接就业。而这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劳动人员通常只能从事最基本的工作,无法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造成企业人才的“结构性紧缺”。

(三)失业后得不到保障

失业问题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劳动人员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会逐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上家庭困难等直接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引发犯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就有一项失业保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失业保险投保率很低,这就导致失业人员无法得到基本保障,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3]。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的创新方式

(一)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合理分配劳动力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合理分配劳动资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发掘新的投资项目。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这些类型的产业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善于发掘,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创业。自主创业难度比较大,但是一旦成功,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政府应该鼓励自主创业,并给予自主创业人员政策优惠[4]。

(二)政府发挥职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要发挥职能,通过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鼓励企业投资,扩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对劳动人员的需求量;最后,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劳动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要求[5]。

(三)加强失业救助,降低失业风险

解决失业问题是就业政策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建立起失业监测机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失业进行预警,政府提前准备好对策应对失业问题;其次,加强失业救助,要求各企业员工积极购买失业保险,从而使失业救助能够落到实处,降低社会风险;最后,扩大失业救助的范围[6]。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主要是针对企业就业人员,而个体户、务农人员等都在失业救助范围之外,所以必须要完善失业救助体制,使这些人员也可以享受到失业保险的福利。

四、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及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就业政策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对就业政策进行改革,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改变及政策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8):136-139.

[2] 方行明,韩晓娜.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2):60-70.

[3] 李光红,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4-70.

[4] 薛A.我国就业政策的沿革、困境与导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217-222.

篇7

关键词:信贷市场 实体经济 美国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外部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流动性水平的影响日益显现。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新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这种“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的传导与不同汇率条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密切联系。在“后危机时代”,主要外部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钞国,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对国家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实证研究了1998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具有显著的溢出性影响,但在不同的汇率条件下,其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余下部分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文献回顾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1963;Fleming,1962),一国货币供给变化可以影响他国的主要经济变量。在固定汇率制下,A国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贸易伙伴国B国外汇储备增加和货币发行增加,流动性膨胀;而在浮动汇率下,A国货币供给增加会造成A国利率下降和货币贬值,加剧A国资本外流到B国,造成B国流动性膨胀且货币升值,净出口减少,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影响。根据Obstfeld & Rogoff(1995)、Corsetti & Pesenti(2001)等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OEM)模型,A国的流动性增加还会造成世界利率下降,这对于资产价格上升具有推动作用。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资产价格上升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信贷的扩张。

具体到货币政策指标间的溢出效应问题,Frankel和Rochett(1988)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的扩张可以降低世界利率水平,但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带来的支出转换效应则没有得到一致的预测结果。Grilli和Roubini(1995)发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指标对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有显著的响应。Canova(2005)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也会引起拉美国家货币政策指标的显著响应。Kim(2001)认为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美国货币政策对哪一个国家有指向性的冲击,而是因为美国货币政策对于世界经济有明显的冲击。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溢出效应的检验

本文在这一部分使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产出和信贷供给的溢出效应。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样本为1998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这是因为我国在1998年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改变了货币政策对信贷投放的规模控制。

中国的信贷供给主要受到实体经济产出与利率的影响。本文使用银行体系人民币贷款总额代表信贷供给水平。为保证数据可比,本文使用CPI对信贷供给进行了价格调整,并对贷款总额取对数,得到信贷变量loan。经济产出水平使用可比价GDP的对数序列y表示。利率水平使用经时间加权和价格调整的贷款利率i。美国货币政策操作采用联邦基金利率(FF)指标予以衡量。以上的中国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美国数据来自美联储和OECD数据库。

(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分别使用ADF方法、PP方法和KPSS方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各种检验的结果均显示,产出序列(y)和信贷序列(loan)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而KPSS检验的结果,我国实际利率序列(i)和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FF)为I(0)序列。一般认为,ADF检验和PP检验对小样本数据的检验效力不如KPSS检验。因此,本文认为这两个变量为I(0)序列。

(三)协整检验

中国产出变量(y)和信贷变量(loan)均为1阶平稳过程,可以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见表2。协整方程有截距无趋势项、自回归无趋势项。在选择滞后期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用有限期VAR模型代替VARMA(向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根据AIC、SC、HQ准则,以及LR、FPE指标,确定VAR的最优滞后期为4,则Jonhonsen检验和VECM模型的滞后期为3。检验结果显示,y和loan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于是,就可以估计相应的VECM模型。其中向量,C为截距项,为差分向量,为根据误差修正方程得到的修正项。

(1)

对方程(1)进行估计,误差修正方程的结果如(2)式,VECM模型结果如(3)式所示,Coin为误差修正项:

(2)

(3)

本文发现FF增加对中国信贷增长

(loan)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实体经济增长y则有显著的负影响。这个结论符合Redux模型等新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模型所得出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政策对他国流动性产生正向影响,对他国(比如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的结论。

然而,考虑到2005年7月以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我们有必要对2005年第2季度以前的样本进行研究。实际的估计结果如(4)式所示。

(4)

该结果符合本文的预期。在汇率稳定的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有所降低,只在10%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这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在固定汇率下,一国货币政策对贸易伙伴国的流动性和经济产出均有正向影响的结论。

在(3)式的系统中,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不是内生变量,不能直接在Eviews中求解其脉冲响应函数。因此,本文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模拟联邦基金利率对中国信贷规模和经济产出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可知,中国贷款规模对联邦基金利率的单位冲击有一个负向的响应,在很长时间内才逐渐消失。而中国经济产出规模对联邦基金利率有一个短暂的正向响应,然而很快消失。根据(4)式,使用1998Q1-2005Q2的样本期进行模拟的结果见图3和图4。

由图3、图4结果可知,2005年以前,中国信贷规模和经济产出规模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单位冲击均有长时间持续的负向响应。这说明在2005年汇率改革以前,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产出和信贷供给均有正向影响。2005年以后的样本会对实证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的原因是2005年以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加频繁,而且趋势变化更加明显。

结论

本文的实证研究显示,在整个样本期内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在2005年第2季度的汇率改革以前,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则具有正向影响。这符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新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对于不同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判断。另外,美国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中国信贷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仍然存在,美国仍可能通过再次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全球流动性进一步膨胀的风险犹存,仍需要对美国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动向进行持续监控,以积极应对。

另外,不同汇率条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中国的流动性水平和实体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双向波动现象。这反映目前国际游资的流动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既可能通过流动性效应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同时也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需密切关注其对中国经济的最终影响。

参考文献:

1.Canova,F.. The Transmission of US Shocks to Latin America[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Vol.20

2.Corsetti, G. and Pesenti, P., 2001, Welfare and Macro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6

3.Frankel,J. and Rockett, K., 1988,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When Policy Makers Do Not Agree on the True Model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4.Fleming,J.,1962,Domestic Financial Policies under Fixed and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R]. IMF Staff Papers,9

5.Grilli,V., Roubini, N..Liquidity and Exchange Rates: Puzzling Evidence from the G7 Countries. Mimeo,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6.Mundell,R.,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9

篇8

关键词:知识溢出;创新机理;动态冲突;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070-04

知识溢出是解释产业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知识溢出既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特征,其扩散的规模和效率,直接影响着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效率。本文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知识溢出的路径、创新效应,指出了知识溢出的动态矛盾,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利于知识溢出的对策建议,这对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主要路径

知识溢出,是一种具有无偿性和单向性的知识流动,是指知识从高位势企业流向低位势企业的一维过程。Arrow(1962)指出,当高新技术的秘诀成为公共商品而不为创新主体独占时,知识溢出就出现了。知识溢出反应了企业行为的社会效应。

知识溢出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aul R.Kmgman(1991)把空间因素纳入了知识溢出的研究范围,开始关注知识溢出的地理边界问题。随后James Simmie(2002)等的研究证明,知识溢出是空间距离的函数,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为了获取大量溢出知识,企业在集群区域内落户则成为最佳的空间选择。目前,学界普遍把知识溢出看作是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源泉,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另一种是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含中介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知识溢出。其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一)人员流动

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力的流动直接带动了知识溢出。因此,人员流动一直被视为集群内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人流与知识流会发生在具有横向关系的企业之间,如在竞争企业或合作企业之间,还会发展在具有纵向关系的企业之间,如在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企业与大学、研发机构之间。人员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与技术扩散在现实中是显而易见的。以硅谷为例,20世纪70年代,硅谷的电子公司雇员的年变动率平均为35%,在小公司中这一比例则高达59%,很少有技术人员会在一家公司工作一直工作下去。一位工程师戏称,在这里“没有换过公司的人很急切地要解释一下原因,而频繁跳槽的人倒不需要为他的行为找什么理由,流动成了常态。”

人流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知识流”,这有力促进了知识,尤其是专业性知识的溢出与扩散。“硅谷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它便于两个昔日的同事邂逅相遇,它能使技术在不自觉中杂交衍生,它能使技能和技术频繁组合,它能使信息顺畅流通,它能使当地社区不断学习进步。”

(二)企业衍生

企业衍生,是指由集群内部的老企业不断派生出新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机构等经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催生出新的企业。例如,企业员工自立门户成立新的企业,企业壮大后分离出来新的企业,企业根据分工合作派生出新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创办新的企业。其中,依托大学、科研机构发展起来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衍生活动。

实践证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变,都与附近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密不可分。以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关系为例,从早期的联邦电报公司、利顿工程实验室和惠普公司(HP),到后来的SUN微系统、硅图公司(Silncon Graphics)和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等世界级企业,再到如今的雅虎公司,斯坦福的学生和老师一直在为硅谷的成长输入知识的血液。尽管斯坦福大学没有一家校办企业,但从斯坦福出来的师生创办的高科技公司超过1000家。鉴于此,英国学者Nicholas Valery把斯坦福大学称作是硅谷的成功之源。

企业衍生,带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壮大,一方面推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把无形资产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日益壮大的集群规模,增强了集群的聚集效应,为人才流动和知识溢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非正式交流

非正式交流是促进知识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知识的存在形态直接决定着知识的流动和溢出方式。英国著名思想家M.Polanyi(1962)根据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是指可以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清晰表达出来,易于学习和传播的知识,如:产品的外观、说明书、公式、数据库等。而隐性知识则是一种难以准确表达、呈现显著个体特征的知识,这种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感悟、秘诀、文化、精神、风俗等形式存在,很难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溢出必须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耳熏目染等方式才能进行。以茅台酒的调制为例,茅台酒的酒香由1200多种香气香味物质构成,如此复杂的成分,很难程式化或设定配方,只能靠调酒师个人经验和感觉来进行,技术也只能靠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来传承。Arrow(1962)把这种知识的传播比作“传染病”的蔓延,只有频繁“接触”才能成功。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上的聚集,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含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提供了时空上的便利。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的机构和大量的人员交织在一起,他们通过聚会、就餐、散步甚至参加同一个中小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开展非正式交流,增加彼此间包括专业知识的“透明度”。用马歇尔的话来说就是,在这里,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几乎是公开的了,包括孩子们在内的人们都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东西。“秘诀弥漫在空气里。”也就说,空间上的便利为各种非正式交流开辟了广阔的渠道,也疏通了知识溢出的河流。

(四)产业链传递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组织特征之一,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形成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群体。在这个群体内,龙头企业和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之间,不仅存在产品或技术联系,在产品工艺、企业组织和管理、有关新产品的信息等各个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龙头企业作为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知识的生产),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合作传递给追随企业(相关与支持性企业),追随企业通过为龙头企业提供配件产品

和服务,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无论是人员流动带动了知识的转移和企业派生拓展了知识溢出与再造的空间,还是位置临近而提供的众多的不经意的碰撞机会和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分工合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知识溢出和流动提供了时空便利,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明显高于分散状况下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很明显,知识跨越走廊和街道比跨越海洋和大陆更为容易,知识在集群内流动犹如春夜细雨,润物却悄无声息。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创新机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个知识更新过程。根据创新系统理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性创新系统,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在这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核心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司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可以看出,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的过程,是知识在企业间、企业与研究机构间生产、传递和共享的过程。知识流动构成了创新的前提条件,其规模与效率直接影响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效率,进而影响集群所在区域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慢慢把知识和创新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关于聚集效应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基于宽泛的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研究,逐步过渡到对基于物质要素溢出的无形的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特别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集群在知识溢出方面的优势及溢出的创新效应逐渐成为集群研究的主流。如Porter(1998)认为,集群可以使集群内单个企业及整个集群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地理集聚使群内企业更容易获取专用性投入、技能劳动力、信息、制度以及公共物品,并从互补性活动中获得好处,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及集群生产率,促进创新。可以看出,空间便利不仅仅是增加了物质要素的易得性,更重要的是依附在物质要素上的知识和技术也变得更加易得。

(一)知识溢出的知识积累效应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创新主体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创新能力和绩效。根据Audetsch,Feldman(1996)等人关于集群知识溢出的研究,知识的空间溢出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创新活动是以知识的空间溢出为提前的。创新倾向于聚集,这种集聚不仅是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更是知识溢出的集聚。知识溢出与创新在空间上的吻合说明了知识溢出的创新效应。

理论上讲,在集群内部任何一种方式的知识溢出,都会把某些或某个企业独有的知识和技能散布出来,扩散到很多企业,单个企业知识积累的增加带来整个集群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当知识积累让行为主体进行创新的知识限制得以突破时,各种有关生产、管理、销售的新知识将会不断被创造出来,这样,便形成了知识溢出、创新涌现的良性循环。集群内部这种基于知识溢出的知识创造和积累机制,让集群内的单个企业及整个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活动高密度地展开,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不断增强。

从实证上看,以大学向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溢出为例,知识溢出有力拓展了集群内部中小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渠道,直接提高了包括企业在内的集群整体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正像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兴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样,创造了“犹他奇迹”的美国犹他州正是依靠犹他大学和杨伯翰大学的知识溢出,成就了规模仅次于加州硅谷的软件谷。Feldman(1999)形象地称大学为集群“增长的发动机”或“地区助推器”,这一论断毫不为过。

(二)知识溢出的风险与成本抑制效应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由相关企业和支撑性机构在长期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在这种网络中,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文化的相似等原因,各市场主体相互之间形成了以信任和依赖为基础的紧密联系,我们可称之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中,信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arrison B.(1994)甚至把集群的出现归结为基于存在“信任最大化”所产生的结果。

集群内部社会资本的广泛存在,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首先,基于信任的集群网络,可以节约信息的搜寻成本、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成本。尽管从理论上说,虽然距离上的接近有利于信息交流,但距离上的接近并不能完全消除交易主体有关交易产品信息的非对称性。社会资本则完全能够克服这一障碍,集群内部基于信任的知识和信息充分流动,自然就省去了到公开市场中寻找交易对象的有关成本。其次,集群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增加了行为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了各种不确定性,有效化解了企业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再次,集群网络还可以使群内行为主体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突破单个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局限。

值得强调的是,集群网络带来的好处,在技术飞速变迁、市场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正是通过集群网络创造了各种资源与技术共享的合作机制,尤其是促进了复杂信息和隐性知识在群内传播,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知识匮乏所带来的高风险、高成本问题。这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分理由。

(三)知识溢出的隐性知识激活效应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知识尤其是一些企业专有的、系统嵌入的、背景依赖的隐性知识是具有唯一性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只有有效地积累和激活其独特的隐性知识,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的隐性知识包括企业的隐性知识和集群的隐性知识。在集群内部,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共同的价值趋向,共同的文化背景,频繁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对技术问题和商业问题的共同理解,使集群内部企业间的隐性知识溢出变得相对容易,而且也便于理解与吸收。这样,集群知识溢出既激活了特定企业的隐性知识,又激活了具有整个集群特性的隐性知识。

这些隐性知识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关键性资产,具体可以表现为包括“互惠、信任以及企业内或企业间的关系特征;将机构与合作文化、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的习俗与惯例;行为与行动的理性,集体学习与适应的认知基础”。当这些独特的知识在地理上集中时,就能促进学习并有助于群内企业及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种知识的稀缺性和难以复制性,而把集群外部的企业排除在外,从而使群内企业及整个集群区获得一种特殊的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关于隐性知识溢出对创新的促进,约翰・布朗和保罗・杜吉德认为(2000)作了广泛的研究。他们认为,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有力解释了硅谷经常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原因。因为硅谷和硅谷人拥有一种共同的地域性经验,这种经验是在实践中日积月累获得的,其它地区难以模仿和复制。他们还把这种基于实

践的地区隐性知识描述为“弥漫在空气中的秘诀”,一个地区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努力和试验,屡经失败,才能发展到“秘诀弥漫在空气中”的阶段,只有到达这一时刻,该地区才能获取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溢出的动态冲突与政策选择

在上面,我们分析了知识溢出的途经和对创新的促进,指出知识溢出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地理上聚集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看,这一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上述分析是在舍弃价值判断前提下进行的静态分析,背后隐含着一定矛盾。

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看,当群内某一具有知识和技术高位势的企业的某一项技术溢出后,被群内其他企业所掌握,必然会促进集群整体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对溢出企业来说,意味着其基于稀缺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被消弱了,这是一对矛盾。尽管通常来说,知识溢出带来的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通常会大于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消弱,也就是说知识溢出和流动在总体上是有益的,但这对知识溢出企业是不公平的,没有补偿的付出是不符合最基本商业道德的。因此,在一个集群内,企业个体倾向于自身知识的最少溢出以及外部知识的最大获取,集群整体则倾向于让每个个体尽可能多的溢出知识。这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冲突。

知识溢出的最大矛盾不是个体与整体的冲突,关键在于动态上的冲突。我们知道,知识溢出对溢出主体是不经济的,这一行为贡献了社会却不利于自身。当引入时间因素后,我们会发现,即期的个体知识溢出有将会削弱下一期个体的知识创造。从长远看,如果每一个创新成果都会被他人分享,那么每个成员都将热衷于不劳而获而不愿意自我创新,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将消失殆尽,从而集群整体的知识创新也终将萎缩并停滞。失去了创新的支撑,集群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瓦解成了必然。可以看出,知识溢出的动态冲突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从理论上讲,必须确立一个最优的知识溢出水平。在这一水平下,集群个体的创新成果独占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创新积极性不断高涨;同时,集群个体又能承担知识溢出的义务,在动态上保证知识的合理溢出,以促进集群整体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鉴于此,建立合理的知识流动管理制度,实现知识溢出的最优化水平,对提升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人的因素最为关键,为防止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端人才的过度流动而带来的知识溢出,可以探索实行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通过市场的方法有效控制稀缺性核心知识的溢出,鼓励群内企业创造具有自身特征的新知识。

篇9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5-02

新课标要求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还要注重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高中政治对学生德育的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中政治的课程内容,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哲学,都与现实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上要体现时展的特色,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高中政治课还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求,科学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还要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积极的正能量。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政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师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还是有很多偏离了新课标的要求或是很多改变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本文首先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分析高中政治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标要求政治教育要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很多的政治课程还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就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现象与高考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也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有关。

1.2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政治这一科目本身是文科科目,可能大家认为文科科目的主要任务就是背诵,所以只要在临考试之前突击背诵一下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有了这样的观念,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认真听课,课后也不会花时间去预习、复习,如果教师的课堂氛围比较死板、沉闷,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3 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不深。政治课其实与社会现实的联系非常深,很多社会现象、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国际事件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长时间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会限制学生的眼界。如果仅仅考虑高考的题目分数,也应该让学生多多了解事实,因为现在的高考题很多立足于社会热点。当然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不能仅仅考虑高考分数,还应该有大局观念,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努力,培养学生做一个热心人,见闻广博的人。

新课标的推行对高中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高中政治课堂也像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面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实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观念上改变对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不是为了所谓的分数,如果目标错了,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2.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坚持"三位一体"。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策略,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把需要记忆的知识记牢就可以,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时,要用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语言让学生首先理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在学习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科技进步等相关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但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要讲很多的大道理,学生对这些大道理并不容易接受,德育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身边的人,有积极的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

2.2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高中政治教学很大一部分的目标是为了高考的分数,但还是要强调一点,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高分人才,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因此教师的眼界要放宽,要看到学生的未来。在确立远大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了,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爱上政治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新课标强调要实行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党史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给党的产生和发展绘制一幅"生命图画",深刻体会党的宗旨和内涵,并且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感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多让学生拍摄一些生活中的感人场景,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教师也要多搜集一些案例供大家讨论学习,还可以多带领大家去观察生活,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篇10

第一,生产率的内生化问题一直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无论从理论上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来看,还是从实践中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目前的“新经济”,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至少对经济学家而言,就是生产率的内生化及其度量问题。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极限和经济周期微波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新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政策含义。例如,即便存在增长的顶部、失业的底部或扩张的极限,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它们在哪里。因此,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有赖于把握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否则,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放弃陈旧的担忧,把自我牺牲性的先验性调整信条放在一边,顺其自然。对中国而言,实施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问题。所以,“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必将促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生产率问题研究,加强对内生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

“新经济”讨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1.就财政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财政约束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的作用范围。财政约束在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美国历史上时期最长的经济扩张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是维持美国经济动力(momentum)的重要政策之一。财政赤字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通过加强财政约束、偿还债务而使美国由过去多年的财政赤字扭转成为财政盈余。美国以往的问题在于,当预算不应该盈余时出现了盈余;美国的私人债务太高了。因此,一旦出现预算盈余,重要的是偿还公共债务。虽然偿还公共债务不仅会影响私人公司和家庭,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但真正重要的是总储蓄率或总债务与财富的比率。美国国务院和国会明智地选择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盈余分离出来,用于偿还公众持有的财政债券,这个行动对于维持美国近几年来经历的个人资本的快速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偿还债务不仅是美国已取得的成功和为什么本轮扩张看起来如此年轻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赤字、转向盈余、开始偿还债务帮助美国拓宽了促进本轮生产率拉动型扩张的投资的空间。可以讲,美国“新经济”不仅仅是由于生产率回升本身,而且是由于它与严谨但不过度的财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断的货币政策的相结合。这些都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2.就货币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强调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和经济增长而非股票市场价格。就货币政策及其与“新经济”关系而言,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平衡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对于平衡储蓄和投资、保证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美国90年代初突然涌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投资收益预期,这种预期投资盈利能力的上升会传递到利率,利率最终构成了在非通胀经济中平衡储蓄和投资过程的政策选择。美联储之所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是因为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已经导致经济扩张的成本上升,这主要归咎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和一定规模的财富效应的增强。尽管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说明生产率不能继续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经济的不平衡不能上升到使经济扩张偏离其轨道的程度。只有平衡发展的经济繁荣才会无限地继续下去。第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应该针对临近的通货膨胀性失衡或通货紧缩性失衡,而不应该是资产价格,即便是资产价格孕育了经济失衡。美国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财富效应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失衡的危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使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恢复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求货币政策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撇开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是否是政府的正当职能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谈,以实现该目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成功的证据几乎没有。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未来收益及其贴现率的不确定性,很少来自作为中央银行主要工具的隔夜利率的变动。因而,即使鼓励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动以应对股票价格的变动,投资者恐怕也很难正确应对股权风险的幻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强调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经济”的作用,认为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撕破规则之书,消除对持续性的财政约束、警觉性货币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现实预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