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交通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交通管理办法

篇1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最新版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建设,是指本市区域内由市人民政府主导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辅助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的地下和地上工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辆段、停车场、车站的地下、周边及上盖的资源综合开发。

第三条本市区域内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和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工作。

市城乡规划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审计、国资、金融办、安监、交通运输、公安、消防、人防、环保、林业绿化、水务管理、城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房屋和土地征收与补偿等工作。

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具体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沿线综合开发等相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用地管理

第六条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含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

第七条轨道交通规划应当依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编制,编制工作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牵头组织,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具体实施,并依照相关规定报批。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报批。

第八条市城乡规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提出的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依法对轨道交通线位、站位、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出入口、风亭等设施的规划方案、建筑方案以及相关管线迁改方案进行规划审批。

第九条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对规划控制及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实施严格的规划控制管理,以确保轨道交通设施安全。

在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控制规划红线范围内应当严格控制非轨道交通的项目建设,对涉及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的非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市城乡规划部门应当书面征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意见。

城市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条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由市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

轨道交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地表、地上或在地下分别设立,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土地使用情况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和权属登记。

轨道交通建设使用地面以下的空间,不受其上方土地使用权的限制,但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第十一条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结合轨道交通建(构)筑物一并实施开发的地上及地下空间,其使用权与地表土地使用权,可作价出资用于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依照《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暂行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土地使用年限内,可依法出租、抵押、转让和用于其他经济活动。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在轨道交通建设用地范围及对应的地下、地面、地表空间内,享有土地与物业、广告、商业资源及通信接入层等的综合开发经营权。

第三章投资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所需资金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筹集。

市人民政府设立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使用。专项资金的计提、归集、划拨及使用管理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执行。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轨道交通项目具体的投融资工作,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国资、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四条市财政部门对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及财务活动实施监督。

第十五条市审计机关依法对轨道交通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结)算进行审计监督,新建的轨道交通配套工程属市政工程性质的,按市级立项项目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物业需要与轨道交通出入口对接的,应当遵循有偿使用原则,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按规定收取接口费。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根据接口的工程实施条件、运营管理要求提出接口费收费方案,报市政府同意后执行。所收取的费用存入设立的轨道交通接口费专户,专款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或运营补贴。

第四章建设管理

第十七条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轨道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设备供应、验收等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应实行法人责任制,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负责,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及轨道交通各参建单位依法承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和质量责任。

第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依法组织招投标。

招标控制价由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审定。审计机关依法对项目决(结)算实施审计。

第二十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永久或者临时迁改市政管线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做好配合,实行迁改调度会议制度,统筹实施管线迁改工作。各管线产权单位根据批准的管线综合设计方案及规划要求,办理施工图报批以及规划、土地、建设等前期手续,并组织各自管线迁改。迁改费用按规定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

非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提高标准或者增容的,增加部分或者超出标准部分的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

第二十一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临时迁移的监控设备、交通设施、环卫设施、公共照明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广告牌、宣传栏等,由各自产权或管理单位负责迁移、保管等工作。具备回迁条件后,产权或管理单位负责将原设施恢复,相关迁改和恢复费用报审计机关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并纳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成本。

第二十二条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占用绿地、迁移或者砍伐树木的,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按照轨道交通建设时序要求完成。相关费用报审计机关审定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承担并纳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成本。

第二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轨道交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其他建设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其他建设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作为轨道物业的产权单位,应在轨道交通建设时负责广告、商业及通信接入层等附属资源的规划、设计、建设,并与轨道交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其设计应当符合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第二十五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依据相关档案管理法规及时向市住房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移交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

第五章应急管理

第二十六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按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及时处置安全与突发事件。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属地政府、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有关施工单位应当做好配合工作。

第二十七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由市政府应急办组织市公安、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单位审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制定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

第二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应急救援场所、灾害预警系统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

第二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发生突发事件时,施工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及时向事件发生地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应急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工作指挥部、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报告。事件发生地的区(市、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尽快恢复建设。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电力、通讯、供水、公交、燃气等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协助尽快恢复。

应急抢险结束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制定工程恢复方案,必要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

第六章 保护区及设施保护

第三十条设立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和重点保护区范围。

控制保护区范围包括: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二)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10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100米内。

重点保护区范围包括:

(一)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

(二)高架道路(桥、站)工程结构垂直投影边线外侧3米内;

(三)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外边线外侧3米内;

(四)出入口、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冷却塔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

(五)轨道交通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依据批复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划定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的具体保护范围,经市城乡规划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三十一条根据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可以提出局部调整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的意见,经市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实施。

第三十二条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施工作业活动,需要申请行政许可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许可前,书面征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意见;不需要行政许可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施工作业前,书面告知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其施工作业活动包括:

(一)建造或者拆除建(构)筑物;

(二)从事建设勘察、钻探、打井、打桩、挖掘、地下顶进、灌浆、爆破、架设、降水、地基加固、地面堆卸载、锚杆、锚索等可能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施工作业;

(三)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疏浚河道、泄洪排水、采石挖沙;

(四)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

(五)敷设市政管线或者设置跨线等架空作业,穿凿通过轨道交通路基的地下坑道;

(六)需跨越或横穿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

(七)需移动、拆除和搬迁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

(八)其他可能危害轨道交通设施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在重点保护区内除必需的市政、园林、环卫和人防工程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

第三十四条对涉及轨道交通保护区的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组织施工作业,施工过程应当接受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安全监控。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发现施工活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应当制止并要求建设单位停止作业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建设单位拒不采纳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七章 综合开发

第三十五条对与轨道交通设施结构上不可分割、工程上应当统一实施的开发项目,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

第三十六条对轨道交通沿线的综合开发项目,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牵头,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轨道交通沿线特定区域的土地(包括地上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综合开发项目在办理相关土地使用权手续后,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分期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市、区(市、县)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经营性用途的土地,涉及轨道交通项目安全或对土地使用者有限制和特别要求的,明确相关规划条件后,依法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第三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单位通过土地综合开发所产生的应属于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收益,专项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其他与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有关的项目。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未按本办法规定取得批准,擅自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由市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施工作业未执行有效保护方案的,或者拒绝接受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安全监控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工整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妨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施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篇2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化;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大,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方式这种适合人民群众的交通方式作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边界的服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简述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1.1城市化和城市交通智能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最近的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每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特大城市,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聚集中心部位,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的人口,这就给城市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调整,所以,针对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也应该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交通的正常需要。

1.2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智能的交通系统

目前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来自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美国以及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美国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所谓的智能交通系统,实际上就是指利用不断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来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能够不断的向着新型智能化的模式去靠近,最终实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

2.对我国城市智能化交通战略规划进行介绍分析

2.1根据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定义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目标

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现金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有关的垫资信息管理技术融合到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进而实现智能系统的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人和车辆以及道路之间的相互统一,最终也能够实现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之中的智能管理系统,同时也能够全方位的对城市的交通信息进行实时性的准确安全管理防护。目前必须要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设置交通管理系统,其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内容:城市管理系统当中的车辆控制以及安全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的对行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当中的自动生成的公路管理系统。

在具体的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设置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城市交通技术的发展看做是一种工程技术上面的进步,同时也要将城市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看作是对我国城市人民群众的出行目标的满足程度作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在对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就是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模式之下,进而实现城市居民的交通环境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从而也能够使城市交通的运行在社会的范围之内和谐的运行,最终做到促进城市交通运输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的提升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以及交通安全。

2.2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寻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系统的管理之下,从而使得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行是在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之下运行的,这种城市交通运行的管理模式是依托于我国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所投入的巨额管理资金为依靠屏障的,这样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做不到对城市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的正确反映,也难以对城市交通运行之中行人和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统计处理,其主要的发展模式就是依靠政府机构的投资来完成依靠在城市交通的战略规划之中采用先进的UITS智能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智能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各种交通信息的集约化智能管理,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各种车辆和行人信息的登入实现有效的管理发展。

2.3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发展寻找正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办法里面,所有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都有一个最长的管理使用期限,这个期限到了之后就要求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运行进行整改目前,根据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运行的需要,要求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各种信息进行持续化的智能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我国城市智能交通战略规划的时候考虑到智能管理城市的交通运输模式绝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更要根据智能管理系统信息的连续性来保证子孙后代的城市交通运输安全。

对于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战略的空间范围层面,并且在我国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的系统当中,在对其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我国城市的规模问题。当前,我国的每个城市的规模都在不断的进行扩大,并且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断的上升,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在运行的过程中要面临着空间的尺度发展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对其进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靠考到城市空间的局限性以及城市每个区域之间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通过对有关的信息采集以及智能的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出最合理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模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每个区域当中的交通运输的合理发展。

3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之路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后,尤其是形成网络后,能够安全通常,首先取决于交通工程基础设施的设计是否科学以及合理,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完善,这项基础包括:对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建立,从而科学以及系统、全面地对城市交通各项基础信息进行掌握,把影响城市交通的各项综合因素进行找出,在一定程度上要全面认识城市交通问题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预测以及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还包括对整个城市的路网进行宏观交通组织、交通流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条主干道、每条次干道的交通流量均衡以及合理,包括对城市每个交叉口、每条路段进行相应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渠化、相位设计、标志标线的设计等等。

另外一项相对比较重要的基础就是城市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系统能否得到高效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准确以及科学有效、实时信息。在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及产生的社会变化与进步我们已有目共睹。信息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同样,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系统,也是发展ITS的重要基础,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是否完备,能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准确实时有效的交通信息,将进一步的影响到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总结:目前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如何才能够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是成为了目前人们群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本文当中通过对智能管理模式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简单的说明了目前我国城市智能化交通战略的规划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冬辉.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4:232.

[2]王宙h.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

篇3

交通管理现状启示

基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其对城市交通管理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服务水平下降、交通拥堵等问题,要求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交通供给领域的调整,并实施相应的交通管理机制,以此来确保现有交通资源的高效应用,营造良好的交通管理氛围。以下就是对中国交通管理现状及启示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交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交通管理内容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即在交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针对当前道路交通量、交通小区划分、交通网络结构等展开调查行为,且对调查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对其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在道路交通现状调查过程中,亦应注重将交通管理设施、监控资料等内容纳入到调查范围内,由此达到最佳的调查状态;

第二,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即在交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交通环境的安全性、秩序性,要求管理部门应逐步落实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限制发展策略、优先发展策略等,以此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达到最佳的交通管理状态;

第三,诊断交通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义务针对现有的交通问题展开诊断行为。例如,行车速度标准设定、交通安全等,最终对现有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满足当代居民出行需求。

二、中国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就当前现状来看,我国交通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交通堵塞、事故问题屡见不鲜的现象,为此,交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承担较大的压力,并致力于缓解人流量大、车辆量大的现象。同时,基于此,亦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应从事故应急处理、交通信息诱导等层面入手,对交通环境实施有效管理,继而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此外,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单独设计、单独管理、单独规划的管理原则,即未建构成熟的管理模式,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交通环境管理成效,同时亦诱发了投入浪费的现象。为此,交通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此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另外,我国智能交通中心仍然处在不完备的状态下,即未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继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管理系统仍然存在着分散的问题,同时无法实现对交通事件的高效监控。

三、中国交通管理的启示

(一)电子监控管理体系

美国德州LBJ-635在管控车道设计过程中采取了断面布置形式,同时美国地区亦强调了电子监控管理体系的完善。即依据管控车道车型、时段、路段交通量等层面的差异性,营造灵活性、动态性的车道管理环境。为此,我国在交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应注重效仿美国成功经验,制定电子监控管理体系,同时在体系内容完善过程中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应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动态化交通信息,且对交通路况进行实时监测,继而及时发现交通运输过程中凸显出的紧急事故,对其进行疏散处理,规避交通事故的凸显影响到居民的正常出行。此外,基于电子监控管理系统完善的基础上,亦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应注重确保电子监控、账单、罚单管理等层面的协调统一,并与交管部门进行沟通,以此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另外,在交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政策法规、安全性监测、交通量等层面展开评估行为,由此来制定相应的交通故障问题改善措施,达到最佳的交通环境管理成效,且就此提升整体交通管理水平,迎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交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电子监控管理体系的落实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设计技术标准的建立

美国在管控车道设计过程中强调了技术标准建立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在道路交通环境管理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结合管控车道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技术标准进行规划处理,例如,设计车速、设计车型,设计车道、设计隔离带、设计停车带等,由此来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同时,在技术标准设计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交通管理部门亦应注重针对构造物,即辅道、高架桥梁等进行规划处理,且在交通环境管控过程中实时监测交通控制设施的完备性,例如,信号控制、摄像监控等的功能及可靠性,并在实时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交通控制设施的故障问题,对其展开有效处理,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空间,规避交通安全事故的凸显。

四、结论

综上可知,我国交通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滞后等问题,威胁到了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并诱发了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为了打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空间,要求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完善自身管理手段,且注重效仿国外成功经验,从设计技术标准、完善电子监控管理体系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交通管理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交通环境管理状态,并就此满足当前居民出行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飞飞,吴兵,李林波.建设项目不同实施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城市交通,2012,12(06).

篇4

始终坚持把加强路面管控作为预防事故、提高通行能力的着力点

(一)切实提高现场执法管理力度。交警的主战场在路面,执法管理的威慑力体现在现场。要始终秉承“从严从严再从严”的方针,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提高查处的有效性和震慑性。科技的广泛应用,解放了警力,提高了管理实效,在严密路面管控,有效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也出现个别地方现场执法力度弱化,非现场违法查处比例达85%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对路面通行秩序、违法行为发生率以及形成事故成因的有效分析研判和碰撞,科学引导路面民警执法管理的重点和方式,切实提高民警现场查处的比重,并以此作为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的有效举措。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省际卡点建设,切实做到警力、科技、设施三到位,切实落实勤务职责,不断加大对过境车辆特别是外省籍交通违法车辆的查处力度。(二)做到严重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常态化。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深化禁“酒驾”五条严管措施》和《关于实施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五条常态严管措施的通知》,特别要建立健全“酒驾”查处小分队,切实做到天天查、夜夜查,让老百姓认可、社会肯定且事故预防有效的事一抓到底,常抓不懈,管出规矩,管出安全。要继续加大对5次、10次以上车辆违法行为记录未处理的查处力度,提高执法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省公安厅交管局将继续对禁“酒驾”和“三个率”等重点工作进行排名,以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前几年对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的有力整治,在改善秩序、事故预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全力推动民警上路,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第四季度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6起,同比减少8起,其中9月、12月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经验和实践再次证明,加强路面管控是预防事故、改善交通秩序的最直接最有效举措。同时,要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下大力气解决好影响本地道路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要全力做好党的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畅通。

始终坚持把加强基础性、源头性工作作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立足点

(一)扎实开展“三项排查治理”工作。要以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工作为载体,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三项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第一,积极会同交通、安监等部门并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的作用,在5月底前开展以乡道、村道为重点的新一轮公路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及事故多发点段的基础排查,并建立档案,推动当地政府制定治理计划,以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安全通行条件。第二,积极会同交通、教育、安监等部门全面开展营运客车(包括旅游车)、校车、企业自备接送车的排查,参照户籍管理的办法,建立专门档案,落实民警专管,对校车和企业自备接送车驾驶人管理可借鉴原交通安全片组的形式,实现户籍化管理,以此进一步推动企业、单位交通安全主体职责的落实。第三,积极会同交通、农业以及有关警种认真开展对外省籍常驻我省车辆,包括客车(含小客车)、货车、工程运输车、农用汽车等基础排查工作,参照外来人口管理办法,认真研究解决这些车辆的安全检验、违法处理不及时和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开展“三项排查治理”是加强基础性源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年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务求实效。目前,全省车管部门按照部局的要求对营运客车、校车等排查已全面展开,要结合省公安厅交管局的统一部署与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二)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2012年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要继续扎实开展“四个六”活动,不断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确保文明交通环境的形成。要建立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推动客货运企业进一步完善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责任制的全面建立,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领域。要不断培育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逐步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行动计划在本省的相关示范项目,继续联合FM93交通之声等新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月”等公益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拟在全省范围开展新闻媒体交通安全宣传报道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三)不断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始终坚持科技强警建设,引领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要力争在年内基本完成省、市、县际公路卡点和主要国省道沿线交警中队的卡点拦截系统、视频系统建设,形成省、市、县三级管控防线,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整体水平。要加大移动警务、多功能移动勤务车载系统、交通警务巡逻缉查系统和大队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平台的实战应用。充分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实战应用系统建设,加大对套牌车、盗抢车、重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进一步推进跨警种、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升系统资源支撑实战应用的效能。要扩大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示范建设成果,尤其是指挥中心应用软件在全省的推广。逐步深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加强科技设施建设的日常使用、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对省级直接投入建设的道路监控等项目通过验收后,一律移交当地大队,实行落地管理和维护,省、市两级将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规范应用。(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实战单位建设。严格落实《交警基层单位用房功能区管理规定》,加强对公路中队的分类指导,特别要规范农村交警中队的勤务规定和装备保障。交警专项编制要落实到位,确保全部充实到新建农村中队,同时要继续加大对新建中队以及营房改建中队的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改善一线民警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积极争取财政在政策上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经费保障工作机制,完善部门内控制度建设,抓好县级交警业务装备配备标准规划的实施工作。继续严把车辆登记、检验和驾驶证考试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摩托车检验率。抓好杭州支队复杂道路路段模拟考试试点工作,同时要研究加大在驾驶证考试中交通事故预防常识等内容的比例和份额,不断提高驾驶人考试质量。

始终坚持把注重民意作为提高服务社会管理能力的切入点

城市交通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已蔓延至中小城市。要充分利用党委政府重视的有利契机,主动研究、有所作为,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在城市交通规划、政策方面的话语权。要在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等阶段就积极参与解决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要立足本职,持之以恒地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以严管来弥补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上的不足,有效抓好行车、停车秩序,同时科学合理适时地运用“单行、禁左、错峰、限行”等交通组织措施和交通需求管理,实现城市道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深入推进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路口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善于借用科研院校、省市专家组等外力解决本地城市交通中的疑难问题,并帮助培养一批城市交通管理人才。(二)不断完善拓展为群众办事的服务平台。这几年来,全省创设了不少方便群众办事的工作平台,特别是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流动车管所建设、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机制、方便缴纳罚款的牡丹畅通卡、交通违法行为异地处罚以及“网上车管所”等举措的推出和实施,创新了服务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对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要加以不断完善和推广,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得到实惠。按照“少走路面、多走网上”的工作思路,继续倾力打造“网上交警队”、“网上车管所”平台,扩大网上业务办理范围,特别要扩大为社会提供交通违法行为查询、交通违法自助缴纳罚款等远程业务受理或办理的工作范围,实行网上选号和网上预约业务,尽量将群众吸引到网上办理交通管理有关业务,不断拓宽便民利民服务渠道。(三)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以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区)”、“畅通工程”创建和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载体,加强与相关部门、相关警种的协作配合,全面推进交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特别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继续强化乡镇一级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和工作平台构建,进一步推进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建设。要继续抓好校车、危化品运输车的安全监管,特别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加大德清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全力保障学生安全。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落实,开展好重点安全监管运输企业公布制度、评选安全运输企业和优秀驾驶员等活动,通过有效的载体,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合力夯实交通安全基础。

篇5

关键词:小客车;指标;调控;经济

中图分类号:U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前言

摇号政策是政府为控制交通拥堵而采取的行政手段,其中包括对公共利益、部门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等的调整。交通管制的公共利益,认为目前汽车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真正的公共利益。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垄断性和公共产品导致了市场不能有效的分配资源。政府为控制城市内小客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提出了限购的措施。与此同时,城市小客车的调控措施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存在不一致之处,将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长远影响。

一、小客车指标调控措施的背景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性

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几乎每天都在出现交通拥堵情况,从一个城市的局部高峰拥堵向全面全时段拥堵的方向发展,不仅是北京,其他一、二线城市也都在承担交通拥堵的压力,甚至一些三线城市也进一步加大了交通拥堵情况。交通拥堵不仅对人们的出行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由其居民在上下班高峰其间,所用时间与费用由于堵车而受到严重浪费,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城市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拥堵状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1.城市化建设和人口聚集

我国自2000年起,城镇化建设率为36.2%,到了2010年城镇化建设率增长到47.5%。城镇人口也由2000年的4.6亿人增加到6.3亿人。预计再过五年,我国城镇化建设率将达到55%,城镇人口数量将超过农村人口数。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交通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2.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基础设施有限的供给

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2005年汽车产量世界排名第四,汽车销量第三,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占全球的23%。这对于建设城市的交通管理形成巨大压力,需要不断建设更多、更宽、更长的道路或桥梁,同时也要不断更新交通管理办法和技术。

3.城市规划没有发挥引领作用

城市建设中,经常将新建城区建设成一个居民人口数量多的密集社区,比如北京的天通苑社区,号称亚洲第一大社区,其拥堵程度也首屈一指,并且离城区较远,每天早高峰有数十万居民涌向城市中心区。虽然在新建大社区的周边建设了超市、广场等生活商业设施,但同比市中心还是相对落后。

二、政策实施对北京汽车市场影响分析

从这四年的北京市汽车交易市场情况来看,摇号政策的颁布实施在有效控制机动车增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汽车经销企业的业绩,随着销售量的断崖式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象从同行业转向社会公众。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提出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确定了摇号政策,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针对了尾气排放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摇号政策首先在北京提出,形成了一种示范效果,摇号限购是全国推广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市场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下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三、摇号政策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

关于摇号政策的实施,新华社报道,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自从北京摇号政策出台后,北京的购车需求数量从80多万辆减到20多万辆。汽车市场被压缩,明显控制了汽车的增长速度,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也可以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摇号政策并不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唯一政策,只能起到部分作用。

摇号政策与限行政策比较来看,同样的限制了汽车的上路数量,不同的是摇号政策限制汽车上路的同时,也限制了汽车增长的数量。而限行政策下,可能会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第二辆车的想法,从而更大程度上加大了车辆的数量。

结论

综上所述,摇号政策的颁布降低了汽车数量的增长,也能够有效解决交通拥堵情况,文中相对几种解决交通拥堵的政策得出,摇号政策应该为几种政策中最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但摇号也会产生一些不公平影响,没有解决摇到号不购车的相应处罚。总之,摇号政策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这一政策理论上是有效的,但必须解决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加快速度完善摇号政策。

参考文献:

[1]钟小明,荣建,刘小明,周荣贵.高速公路弯坡路段小客车自由流运行速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12):84-88.

[2]周溪召,杨佩昆.大城市小客车拥有率的预测及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6(04):76-82.

[3]陈曦.基于时空资源的小客车当量换算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4]杜国强.基于时空资源消耗的小客车当量换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07):312-315.

[6]刘廷新,邓涛成.从博弈论看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01):199-202+208.

[7]徐进,邵毅明,彭其渊,陈泳汐.大客车和小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工况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04):45-58.

篇6

[关键词]实时交通信息 采集处理新方法 智能交通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274-02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4亿,汽车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我国的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流量增加、道路拥挤的现象,这就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交通的管理力度,增加有效的管理方式。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一种比较实用的交通管理模式,它能减轻人工管理的压力,提高管理的效率,而该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一、 目前交通管理系统的不足以及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

原有的交通系统的组成离不开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设备,例如环形感应线圈、雷达、红外传感器等,这些设备能够准确的感应到交通信息,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让交通系统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但是,这些设备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它们的维护成本较高、必须要人工进行维护、容易受到磨损、受气候和光线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多数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只是在比较关键的路段安装这些设备,以减少设备运行的成本,这也使得交通信息无法实现全覆盖,在某些路段存在真空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通管理的能力。针对这一问题,解决的途径就是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定位方法,通过实时采集行驶在路网中一定数量交通信息采集单元的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充分运用先进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整个交通网络交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在世界的发达国家,这一技术已经在某些地方应用到交通管理过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它能有效的补充传统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不足,在我国,无线定位技术已被成功的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物流运输、防盗报警等,因此,可以看到这项技术是具有实用性的,值得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进行尝试,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基本原理

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卫星定位与蜂窝无线网络、交通信息采集单元、TDCS信息中心三个部分。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在许多车辆上安装卫星定位接收机和蜂窝移动通信设备,这些设备对出租车、公交车、集团车辆等协议车辆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能够将这些车辆作为交通信息检测的单元,通过无线定位和地图匹配技术,将实时交通信息准确的反映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实现对这些车辆的实时定位跟踪,甚至能够掌握这些车辆在路上的行驶状态以及行驶的时间,然后再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将这些实时交通信息进行融合和分析,进而为有效进行城市交通诱导提供决策依据。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具体环节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①无线定位技术,主要是应用卫星与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相结合,通过这个技术能够将车辆与地图匹配起来,对车辆的交通信息进行准确定位;②参数检测技术,通过这项技术能够获得相关车辆的瞬时速度、位置、时间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可以获得相关路段的区间的平均速度、交通流量和旅行时间;③分析预测技术,在采集完数据之后,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预测道路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进而可以分析和预测下一时段路段的交通流量和旅行时间。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基本原理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优点非常多,这种实时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的方法与“固定”检测器采集处理的方法不同,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例如对多个路段交通状况的全方位、同步、动态、实时检测。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跟踪监测方法相比,不会对驾驶者的驾驶行为做出特殊的要求,信息采集单位的具体信息可以与交通系统之间完成信息交互的工作。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卫星定位和蜂窝网络的设备基础进行检测,减少了昂贵监测设备的安装过程,极大的降低了检测的成本;二是可以进行全天候24小时的实时信息采集和处理;三是可以将信息与其他应用联合起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

三、 智能交通系统新方法的关键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的新方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交通管理办法,这项技术目前还不够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障碍,影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的发挥,因此,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是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当重视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个体信息与整个交通流信息之间的联系

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离不开每一个个体交通的信息数据,只有个体交通信息数据足够多、足够准确,才能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参考,信息数据才会更有价值,个体交通信息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个体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而且,还要处理好个体交通信息与整个交通流信息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个体的交通信息在传到处理系统之后,需要进行快速有效的计算,但是,计算效率的高低却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受采样标准差、定位精度、通信效率、功能需求、道路交通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使得信息处理的结果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很难应用到交通管理中,因此,解决个体交通信息与整个交通流信息的关系是最应当解决的问题。个体车辆的平均速度计算如下:

2、精确定位

利用卫星和蜂窝组合进行车辆的定位是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的基础,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由GPS与蜂窝定位数据结合地图匹配技术构成连续定位系统。一方面GPS作为蜂窝定位的标准可以极大的提高交通信息定位的精度,另一方面蜂窝定位信息可以有效的避免GPS发生故障时的定位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及建模

数据的处理和建模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环节,将不同的数据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实现数据的互补性,提高数据的价值,让智能交通系统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在个体交通信息中,有许多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这些数据如果不进行过滤,就会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减少大量的“病态”数据和空缺数据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治理这些问题主要通过阈值法和交通流机理法、历史均值法、时间序列法、车道比值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等。单一路段交通流量、车流速度和旅行时间等参数的估计路段平均速度是最为重要的交通流参数之一,通过平均速度可以推算出交通流量、交通流密度等重要参量,进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结

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是保障智能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提高我国交通管理的效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但是,目前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并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没有得到解决,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效率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因此,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定位不准、处理速度较低的问题,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志祥,宋莺.嵌入式环境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多层次路径规划算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04)

[2]李妍峰,高自友,李军.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7)

[3]曹凯,李士明.一种基于在线训练的交通信息实时预测快速算法[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11)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布局是否合理、建设质量是否达标、路貌是否整洁、路况是否畅通关系到一个城市的运行效率,精神风貌和基建投入。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在城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管理状况是否良好关系到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个国民经济三环节中的流通环节是否能够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一、城市道路管理的主要内容

1、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管理

城市道路大至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小至县城城市道路都应当在建设和规划初期都应当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施设管线的设计和规划也同样应当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框架内进行,以确保城市道路发展计划与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协调。城市跨江跨河桥梁的建设必须符合防洪和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道路建设的资金主要通过政府投资和国外贷款的形式,当然国家也会鼓励民间投资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约束下进行道路的建设,小区道路的建设应当本着与小区配套协调的原则。对于承建的施工企业应当严格的筛选其施工资历和技术掌握情况,严格控制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

2、城市道路养护和维修管理

城市道路养护的责任一般是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全市道路的等级、数量以及养护和维修的定额,制定年度的养护和维修经费预算,并对全市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城市道路养护和维修管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上各类井盖、箱盖以及道路附属的基础设施,如路灯的检查,城市道路破损、缺失、塌陷的检查和维修;道路路面的清洁、障碍物的清楚;安全设施与醒目标志的养护和维修等。

3、城市道路路政管理

路政的管理主要是防止人为的原因造成城市道路交通受阻,及时的制止各种妨碍城市交通的违法行为,以保障城市道路的畅通。城市路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严格打击擅自占用和挖掘城市道路的现象;对履带车、铁轮车、超重严重等对城市道路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车辆设置严禁行驶的限制;对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应当得到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进行等。

一、城市道路管理的主要问题

1、规划前瞻性不足,制约城市道路的建设标准

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升温,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同时配套建设了很多的城市道路,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流动性也在增大,对交通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重点线路和区域的交通经常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重要节日期间出现拥堵现象,这一方面原因是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加重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规划的前瞻性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城市道路带来的交通问题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

2、管理不到位,制约城市道路功能的完全发挥

城市的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城市道路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受配套管线建设的影响,需要不断破路及恢复,造成道路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机动车道设置的不合理,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建设不配套,也易使道路的通行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对道路停车管理的人性化和合理化,同样对交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公共交通的使用

当前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而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由于主干道密度低、距离远,已经不能满足私家轿车对于道路的需求。我国提倡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大都以公交或自行车为主,但是城市中的公交要么是在一些重点路线由于容量不够,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要么是是由于路线设置不合理,造成出行的不便,使居民依旧倾向于使用私家车出行。此外,对于选择自行车的出行方式,则易受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占用的影响,被迫与机动车混行,大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增加城市道路面积

市政工程部门要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规划,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拉大城市框架,努力扩大城市道路面积,提高主、次干道及支路的衔接口通行能力,缓解我市城市道路拥挤压力。

2、加大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力度,增加城市道路有效运行面积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主干道人行道进行维修与整治,解决行人长期挤占机动车道的现象。尽可能避免因道路维修养护不到位而引起的交通阻塞,提高城市道路畅通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各主要道路和街区的交通标志、标线,对较宽的人行道进行改造后施划停车泊位,以大幅度增加停车面积。

3、加大城市道路监管力度,严厉整治道路破挖和违章占道

要加强对城市道路占用、开挖等行为的管理,保持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区间道路及街巷道路的有序畅通。一是工程项目施工。电信、移动、供电等有关单位的市政工程项目,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协调、计划、组织,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建地下各项工程,后建地面工程。二是违章占道。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洗车、摆摊设点、基建占道等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整治。启动市中心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经营权拍卖工作,盘活公共资源;启动城管与公安交警联合对违法占用人行道、广场停放机动车辆进行查处的执法工作机制。

4、抓宣传教育,为预防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着力提高市民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形成人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市容市貌的氛围,减少违法通行、违章占道和任意破挖城市道路的行为。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在本地新闻媒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进行经常性、系列化宣传报道,营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氛围;二是宣管并重。在实施管理、纠正违章、给予处罚的同时,切实做好交通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

5、抓队伍建设,为预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要重点抓好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水平、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能礼貌待人、热情服务,又能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努力建设好一支依法行政的工作队伍。三是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处罚力度,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6、抓制度建设,为预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要紧紧围绕长效管理的根本要求,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关城管工作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市政设施管护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实行城市道路管护工作标准化管理。三是制定考评、考核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执法责任制,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奖罚,从制度上强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问题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了许多有效地改革,我们应该立足国内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放眼全球的最新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努力做好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严正.中国城市问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篇8

为进一步规范专利收费的财务管理,现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收缴专利费用工作规程》的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从发文日起实行,请认真执行。

特此通知。

二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收缴专利费用工作规程的补充规定

为加强和规范专利代办处专利收费的财务管理,现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收缴专利费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代办处财务人员的配备和职责

各专利代办处应配备一名至少具有初级会计电算资格证书的财会人员,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备案。财务人员的职责:帐目稽核、对账、科目的更正调整、记帐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总帐及明细帐的保管。

二、代办处帐簿的设立和管理

依据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专利代办处专利收费应设立独立的账号,建立独立的帐簿。各代办处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加强对专利收费财务帐目的管理,并保证所建财务帐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各代办处应接受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收费帐目的检查,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的帐簿。

专利收费帐簿应依据时间顺序按月分类装订,由代办处专职财务人员保管。

代办处应设立的帐簿有:

1.科目余额表(一、二、三级科目表)

2 .银行存款明细帐3.现金明细帐4.支票明细帐5.应收款(邮局)明细帐6.应交知识产权局专利费用明细表7.资产负债表8.日结单9.过帐凭证汇总清单(汇总表1)

10.过帐凭证汇总清单(汇总表2)

三、帐目的稽核与更正调整

代办处财会人员,应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中月末对账的规定。月末对账时,发现帐目内容有误,应做好财务记录,于下一个月对错误帐目进行更正调整。更正调整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办理。更正调整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收费处。

四、专利缴费日的确定

专利缴费日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法律程序,各专利代办处应依据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指南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五、专利收费的现金管理规定代办处收取的专利费用的现金部分,应严格遵守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当日收取的现金应在下班前存入银行;遇有特殊情况或当日收取现金未超过银行核定的库存量,经代办处长批准后应妥善保存,次日内必须存入银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坐支现金,经核查确有坐支情况的,将遵照补充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的处理办法执行。

六、实行年度检查反馈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代办处收缴专利费用工作实行年检反馈制度。检查专利代办处工作时,以纸件形式记录检查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专利代办处对检查记录的内容有异议时,可以书面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理由。检查记录由专利代办处处长确认签字。

检查组在检查工作结束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专利代办处反馈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公正、客观地对专利代办处工作进行评价,指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

七、违反《规程》和补充规定的处理办法

在严格执行《规程》“九。附则”的基础上,增加违反补充规定的处理办法。补充规定中所述的“按违反规定处理”,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以外,将视情节轻重,对专利代办处进行通报批评或扣发1000元以下的补贴款。

(一)专利代办处应认真执行“补充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专利代办处当日收取专利收费的现金未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按违反规定处理;坐支现金情节严重的,按挪用专利费用处理;坐支后产生恶劣影响并造成损失的,专利代办处负责人和代办处财务人员,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二)专利代办处应认真执行“补充规定”中第四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缴费日,视为无效。其行为,按违反规定处理。有关的责任人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三)专利代办处应认真执行《规程》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在自查过程中,若发现收据第四联与记帐凭证(银行汇单原件、邮局汇单复印件、面交的缴费清单)未按规定排列顺序合订一处的,应及时进行整理、装订(日结单应装订在每卷卷首)。如果记帐凭证已转送专利局收费处的,将通知专利代办处取回相关凭证进行重新整理、装订,待符合要求后再转送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收费处。该补充规定生效后,仍未按要求处理的按违反规定处理。

篇9

一、我区道路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的现状

我区行政区域内,目前对镇区机动车道路停放实行管理的只有、两镇。镇机动车道路停放管理主体为区车辆停放管理中心,镇机动车道路停放管理主体为停车场。

区车辆停放管理中心受区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挂靠区保安公司管理,系非正规就业组织。中心现有管理人员3人,(其中公安系统退休人员2人)职工17人,担负着镇区内17个道路停车点的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停车场,系工商登记的企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镇人民政府工贸办,现有管理人员4人,(其中退休聘用人员1人)职工22人,担负镇区内9个道路停车点的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其管理目的主要是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维护中心城区的交通安全,满足停车需求,改善交通状况,确保城区的道路的畅通有序。

、两镇区内的道路停车点,经区交警部门确定并设置停车点收费标志。道路停车点车辆停放收费标准为每辆次5元,使用票据均为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收据。车辆停放收费管理员绝大部分来自下岗、待业、协保人员。在分配经营管理模式上,区机动车停放管理中心管辖的收费管理员月工资750元,代缴小城镇养老保险金340元/月,一人一个点管理,点与点之间每月轮换。镇则采取以下3种形式:一是每人每月上缴1200元,得基本工资570元/月,超出1200元部分的收费收入50%归个人;二是每人每月上缴1000元,得基本工资270元/月,超过部分50%归个人;三是视不同停车点,规定不同的上缴基数,超出部分全部归个人,没有基本工资。

年,区车辆停放管理中心道路停车点停车费收入39.65万元,停车场道路停车收费收入20.84万元。具体收支情况见下表:

二、道路停车收费管理中心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年,我区为规范道路停车管理,成立了区车辆停放管理中心。目前是统一管理我区各镇的道路车辆停放管理。但没有明确的业务主管部门,以及机构性质等各方面关系都没有理顺,到目前为止只担负着镇区部分道路的车辆停放管理。已开展的、镇区道路停放管理至今各自为政,根本达不到统一管理的目的。

2、票据使用不规范。根据市人民政府年44号令的有关规定:道路停车场管理者收取停车费应当使用由市财政部门监制的专用收费票据。道路停车管理者不按规定开具收费票据的,停车者可以拒付停车费。而我区、镇道路停车收费使用的收费票据均是市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收据。收费收入由收费单位自行支配。这种做法明显与市府44号令和市建交委等六委局交停()621号文精神不符。

3、道路停车服务不到位,不规范,违规收费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道路停车服务区域设有收费停放标志,但大部分服务区域没有划定明显的车位标志、泊位数量、服务时间、收费标准的基本要素。另外,由于收费承包,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两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收费不给票等违规现象。

三、规范我区道路停放收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工作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规范我区道路停放收费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理顺道路停放收费管理体制、明确道路收费管理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我区各镇区的道路停车收费工作。根据市府年44号令和市建委等六委局《关于全面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将现在的行政分头管理改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议由区建交委所属陆上交通运输管理所统一管理我区的道路停放收费工作。

2、规范票据使用和收支管理。道路停放收费统一使用由市财政部门监制的专用票据。停车费的收支管理应按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关于同意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收取机动车道路停车费的复函》(财预[]14号、价费[]8号)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全额上缴区财政,支出由财政根据预算划拨。

3、规范道路停车场的设置。针对道路停车场点管理的现状,进一步规范道路停车场的设置,划定停车泊位的标线,设置“停车场”“收费”的标志牌,收费公示牌,进一步明确道路停车场位置、泊位数量、允许停放时间等基本信息资料。

篇10

总体目标:以加快运输结构转型和出行方式转变为核心,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强化管理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规范标准、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手段,结合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挖潜等方面节能潜力,提高行车舒适性、缩短行车距离,改善船舶的行使条件、缩短航行时间,实现节能减排为目的,进一步整合现有公路、水路、港口资源,进一步综合完善我市大交通建设,构建综合性运输枢纽及运输网络。

一、组织领导

为了使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局决定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科技)科。

二、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节能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1、加大运力结构调整力度,把好营运车辆准入关。认真贯彻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严禁高耗能车辆进入运输市场,严格执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报废、更新制度。对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辆和经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的技术状况达不到要求以及已到报废年限或行驶里程的车辆要坚决清理出运输市场。对客运班线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班线不再新增运力和班次。加快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大力推广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最终实现节能减排。

2、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质量信誉考核。运管处要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到对运输企业、维修企业、出租企业和驾校的质量信誉考核当中,并提高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在质量信誉考核中所占分值的比例。同时将班线新增许可,班线延续经营许可,车辆等级评定,驾校等级评定等业务与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挂勾,对节能减排工作不积极、不重视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如整改后仍达不到节能减排要求的,将停止办理与该企业有关的一切业务。直至整改后经验收合格恢复业务办理。

3、强化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的监管。运管处要加强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的监督和检查,对于随意减少二级维护项目,或者只收钱不维护的定点维护企业和提供虚假车辆性能检测报告单的检测站,一经检查发现将按相关规定对该企业进行处罚,对经教育仍不按规定执行的企业取消该企业的二级维护定点资格和综合性能检测资格。严厉打击制售假二级维护合格证的违法行为。

4、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在我市公交、出租车辆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推进客货运车辆、旅游车辆、驾校教练车辆等营运车辆的清洁燃料使用。

5、优化运输组织,促进甩挂运输发展。鼓励重点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调整运力结构,提高营运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和实载率,减少单位运输工作量的燃料消耗。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契机,积极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和成效后,逐步推广应用提升,力争甩挂运输周转量在道路货运中的比例增加,带动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

6、加强科学回收利用,实现维修行业节能降耗。继续引导维修企业规范处置废机油,并加大维修行业废轮胎、废电池、废配件等回收再利用工作。废机油资质回收工作逐渐由一二类维修企业向三类维修企业户延伸。大力推广应用红外线烤漆技术与设备,以逐步替代废气排放较大的传统燃油式烤漆房。

(二)加强公交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1、以建立绿色公共交通系统为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模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

2、加强公共交通节能管理,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和落实节油、节气的管理制度及奖罚制度。加快老旧车辆更新,进一步提高清洁燃料车辆的占比,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量。

3、提高线网覆盖率,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形成结构合理、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建设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科学合理调度公交车辆运行,达到系统节能目的。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4、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推广使用符合《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的“村村通”农村客运车型;打破传统定点、定线、定班单一的发班方式,采取区域经营、专线经营、延伸经营、预约经营等灵活多样的节能降耗客运经营方式。

三、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建设

(一)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实施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能耗管理和节能监督,把工程节能列入工程建设管理之中。要求在确保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把合理减少用能、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优化公路设计方案,减少大填大挖,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美化绿化,建设生态路、环保路、景观路。

(二)加强对大、中修工程施工管理,鼓励通过合理规划、优化设计、技术改造,使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赤泥等工业废弃物,开展旧水泥、沥青路面的循环再利用,临时占地复垦,减少资源的投入占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原材料消耗。

(三)公路养护中继续做好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合理安排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大、中修,加强对大、中修工程施工中节能的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严格养护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现象,降低沥青、碎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损耗。

(四)全面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打造绿色航道。加快推进内河运输、重点港口建设,促进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港航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加快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加速老旧运输船舶淘汰工作;严把船舶准入关,在新增运力对不符合国家能耗和排放标准的运力不予审批。

四、建设智能交通体系。

为全方位打造智能化的交通运行体系、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市化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落实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和建设。包括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货物运输管理系统、智能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系统、智能水运交通管理系统、实现通畅交通、便利交通、环保交通、幸福交通、安全交通的总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