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识,防止火灾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会学生一旦遇到火灾自救的常识。
教学内容: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灾预防能力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其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在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发生火灾时,在校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观因素,更容易受到危害。其三、在校学生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校发生的火灾,60%至70%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学生是宿舍的主人,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 ,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
3、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4、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5、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6、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7、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8、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②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③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④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9、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11、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09中计二班班主任
篇2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火灾的发生变得增多。火灾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有着很强破坏性,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火灾的防治工作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对灭火方法和措施进行提高升级,因为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灭火方法和灭火措施的不当,极易造成火势的扩大乃至于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火灾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灭火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技术层面上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并使得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达到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目的。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2.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可燃烧的物质充斥其中,伴随着我们左右。火灾的产生则是可燃物不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目的燃烧的现象。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其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火焰现象,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变现形式。我们所说的灭火,是指根据燃烧物燃烧的方式和状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破环燃烧的基本条件,终止燃烧的过程。
如前面所说,消防灭火的原理就是如何使得燃烧物的燃烧链条被破坏。通常来讲,再对燃烧的每个条件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燃烧过程中氧化物、可燃物以及温度等各个环节进行破坏达到整个燃烧链条破坏的目的。想要实现灭火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即有效的灭火,基本的原理则在于对燃烧的温度、氧化剂、可燃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燃反应的有效抑制与否关键在于上述环节的有效控制。
3.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
在前面所述的灭火原理之中我们知道,消防技术的灭火过程的关键在于燃烧链条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阻碍。在通常情况下,消防技术采取的灭火方法可分化学灭火方式和物理灭火方式。典型的化学灭火方式是化学抑制方法,而物理灭火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冷却法、窒息法以及隔离法。在实际的消防技术灭火过程中,方法的采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几种更可以是交叉重发使用。
3.1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主要是根据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从而终止链条反应。化学抑制法是通过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所进行的方法的,该方法是能够很有效的抑制物体的燃烧,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实际的消防灭火技术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中,其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H、OH、O这些自由基来完成。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因为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这些物质可以对火焰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实现一种高效的灭火。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高,切不导电,能够很有效的适用于大多数火灾。但也要注意的是,杜宇碱金属等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卤代烷会在高温下和这些物质发生反应并使得燃烧更加猛烈。另外,对含氧化学品也不适用。
3.2冷却法
燃烧物在燃烧时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点,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假如说能够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之下,那么燃烧亦可以被终止。冷却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其主要做法是将可燃物的燃点的温度降到其可燃点以下,温度的降低便会使物体在燃烧时无法达到其所必需的可燃点,不具备了充分的燃烧温度,燃烧的过程便被终止了。在具体的实际消防灭火技术中,冷却法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水有着较大的汽化能力另外水的冷却效果较好,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可以将其直接作用到燃烧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燃烧物体的冷却作用,燃烧就会终止。冷却法比较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能够起到有效阻燃的目的。
冷却法虽然有着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在一些特定场合采用消防喷水也会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再对可燃固体类如镁粉、钛粉、铝粉等引发的火灾中,不可以使用水来进行扑救,因为这类物质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温,使得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解出氧气和碳原子,从而是的氧化还原反应更为剧烈,会使燃烧更为猛烈甚至发生爆炸。再有遇到酸类腐蚀性物品时也不可用密集水流,否则会立即沸腾是酸液飞溅。对带有为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也不可直接用水进行扑救,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3窒息法
在消防灭火中,窒息法是通过阻断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利用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使得燃烧时燃烧物因氧气减少而熄灭。在窒息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来对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一般而言,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0%,当出现氧气不足时,整个燃烧的过程便会得到阻碍。窒息法的主要方式还有利用石棉毯、黄沙、泡沫等难燃物进行燃烧物的覆盖的方法,另外也可多起火的船舱、设备、坑道进行封闭来实现。
对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对于炸药类物质在房间、车厢等地方着火时,不可使用窒息灭火,反而要将门窗、舱盖打开,进行水的注入冷却,因为采用窒息法会引起爆炸。在遇到钾、镁、钠、铝粉等物质时也应注意,因为这些物质的金属性质十分活跃,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扑救时,这些物质会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而剧烈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也应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含有大量的水,会引起化学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3.4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理在于将空气和燃烧物质进行隔离或者移开,使得燃烧物质缺少必要的燃烧条件,燃烧区就会因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灭火技术中,隔离法的具体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烧的物体和金属之间形成有效的隔断。当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时,火焰就失去了燃料来源,氧气供给也会减少,可以达到燃烧自动阻断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实际应用时,将接近火源的可燃、助燃物搬离至安全的区域,在遇到可燃气体、液体泄漏而引发的燃烧时,可见那块关闭阀门关闭气源或者液源,使得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再搭配其他的灭火措施,得到终止火灾的目的。
在采用隔离法时,疏散火场的可燃物质有造成新的火灾隐患的可能,应对搬离火场的可燃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火灾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时应先切断燃料来源,若不可切断时,应使用水枪冷却使其稳定。
4.结语
灭火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迅速性对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很高的提升,能够减少火灾到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的研究有着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灭火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消防技术会有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伯,杨宁.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应用研究进展.2011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篇3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消防宣传日是: (C)
A、9月11日B、10月9日C、11月9日D、10月11日
2、干粉灭火器的指针指向红色代表: (B)A、偏高B、偏低C、 正常
3、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而死C、跳搂或惊吓致死
4、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只能开门C、只能开窗
5、当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3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屋顶,还可以(B)
A、躲到角落里B、向外逃到阳台C、钻到阁楼,厨房等处避难
6、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B)
A、纵火罪B、失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
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扔烟头接触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C B、200-300*C C、700-800'C
8.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越粗越好,这种说法(B)
A.正确B、错误
9、扔掉烟头2个小时后再着火就不用负责任,这种说法(B)
A:正确B:错误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规定:消防工作贯彻( C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1、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B )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
12、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B、涂抹肥皂水C、闻气味
1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
A、室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法
1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B收取所有费用C不收取任何费用15、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16.阻拦报火警或者荒报火警的给予(C )处罚。
A.劳动教养B、撤掉其电话C、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C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
务。
A. 义务消防队员B、个人C成年公民
18.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B)。
A、911 B、119 C、 110
19、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C)。
A、迅速撤离B、抢救贵重物品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20、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迅速( B),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B、打开门窗通风C、 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
21、油锅起火时使用以下方法中( A )方法扑灭是不正确的?
A.用水扑灭B、锅盖盖住油锅口C、灭火毯覆盖
22、带电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不能用( B )扑救。A.卤代院B、水C、干粉
23、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B).
A.双向开启B、向外开启C、向内开启
24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 A )的规定。A.消防安全B、物资安全C劳动安全
25.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A). A、优先救人B、优先抢救财物C、优先灭火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所得选项得1分)、
1、关于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下列正确的是( BC )
A、在室外使用,应该占据下风方向B、使用前拔下保险销
C、灭救液体火灾的时候,应该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D一般用于化学试剂、精密仪器的灭火
2、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 ,应该( ABCD)
A、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处B、左右扫射
C、使均匀的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D、 扫射至把火全部扑灭
3、下列属于引起A类火灾的物质有( BC)
A、甲醇B、原始记录纸C、毛绒玩具D、钠
4、本单位所在楼层的消防器材有( AB)
A、干粉灭火器B、消防栓C、二氧化碳灭火器D、消防车
5.防火的基本原理有: (ABCD)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引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ABCD )的义务,A.维护消防安全B、保护消防设施C、预防火灾D、报告火警
7.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BC D)
A.阴燃阶段B.初起阶段C、发展阶段D.下降阶段
8.热传播的途径有(AC D).
A.热传导B.热感应C、热对流D.热辐射
9.造成电气火灾的那团有可能是(ABCD),
A、短路B、过负荷C、电热器具使用不当D、漏电
10、如果睡觉时被火灾烟气呛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BC )。
A、迅速将门窗打开B、在逃出门之前将着火房间的门窗关好C、将毛巾淋湿后鼻,迅速穹腰低姿跑到安全区域D、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队前来救援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火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类A类和B类火灾,即液体和固体火灾。(x)
2、B类火灾是仅指可熔化固体物质的火灾。(X)
3、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时候,在距离着火点3m左右处灭火。(X)
4、灭火的时候,人员应该在下风处。(X)
5.一旦房间着火,应该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X)
6、 11层着火了,赶紧坐电梯逃离到1层。(X)
7.在着火的现场,过浓烟区的时候要站立行走,不需要匍匐前进或者穹腰前进。(x)
8.一旦发生火灾,要注意保持镇静,不可以慌乱,积极自救。 (√)
9. 使用干粉灭火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简内干粉松动。(√)
10.如果整个楼房着火了,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及时逃离火灾现场,请专业人员救火。√
问答题:什么是三懂三会 (10分) 四个能力? (10分)
答:
三懂:
一懂消防基本常识;
二懂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三懂逃生自救技能。
三会:
一会检查火灾隐患;
二会扑救初期火灾;
三会逃生疏散。
四个能力:
一,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二,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排烟;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高层建筑火灾已然成为当今火灾的主要类型。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是综合多种功能于一体,因此在建筑布置方面比较复杂,房屋、人员大量集中,各种设备密集,竖井管道纵横交错,使得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烟囱效应强、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形成立体火灾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一不增加了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难度。因此,如何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当今灭火救援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1 固定式烟气控制系统与正压送风方法
1.1 固定式烟气控制系统
相当多的高层建筑都安装有能够为建筑内部人员提供可以忍受的安全疏散环境的FSMS。虽然FSMS设计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灭火,但FSMS与其他火场处置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烟气、热量及其他燃烧产物。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FSMS的两种常见形式。
图1 固定式加压系统
图2 固定式排烟系统
1.1.1 固定式加压系统
大多数高层建筑较高楼层中的FSMS使用加压方法控制烟气。FSMS通过排出着火楼层走廊或主要疏散通道上的烟气使得着火楼层为负压,同时使用机械风机为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增压,使楼梯间的压力略高于火灾本身产生的压力,以免火灾条件下烟气和有毒气体进入到楼梯间内。大多数高层建筑中的火灾报警设备,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警铃、烟雾探测、温度探测等都可以自动启动楼梯间的加压风机,烟气系统控制面板上的手动按钮则能够手动启动。
1.1.2 固定式排烟系统
另一种FSMS利用“排放法”控制烟气,通过设置在靠近顶棚的大型机械风机从大空间排放烟气,维持烟层高度至少高于可行走路面6ft;这种系统往往还使用机械风机为大空间补充空气。固定式排烟系统通常设置在室内商场、中庭或其他大空间场所。
1.2 正压送风方法
1.2.1 基本原理
为了能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与楼梯间固定式加压系统相同水平的防护,就要突破目前PPV方法在通风方面的应用,认真考虑风机的加压能力。当建筑物既有机械加压又有排风口时,PPV风机会在建筑物内形成一个较高的、迫使烟气向压力较低的室外流动的残压。风机做功及火灾形成的压力与自然排烟力和机械排烟力一起加速了排烟过程。
1.2.2 楼梯间或门厅的排烟
上述原理也适用于楼梯间或门厅的通风排烟,但会使火灾过程中介于着火层和最高层之间的楼梯间或门厅持续充满热烟气。这是由于楼梯间或门厅被保护区域的压力梯度较小,虽然PPV方法产生的压力能够减缓进入被保护区域的烟气量,但仍有热烟气会进入;而且风机吸入的新风在流经火灾区域并排出风口的过程中,虽然降低了热烟气的毒性和温度,但并没有解决烟气进入楼梯间或门厅的问题。
不设排风口时,PPV风机会形成能够与火灾压力增加相抗衡的静压。通常火灾热烟气自然流出着火楼层或房间并进入压力较低的楼梯间或门厅;如果风机形成的静压高于火灾产生的压力,热烟气就不会流入楼梯间或门厅。
2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方案研究
2.1 方案设计
为了确定风机的规格、角度、逆流距离、数量、方向,建筑开门的数量、排风口开口的位置等诸多变量的影响,NIST对上述参数进行了评价。建筑中的门分别采用开启或关闭两种状态;风机采用“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摆放。
2.2 研究结果
NIST的研究结果表明,正确使用PPV风机有助于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能够为建筑内人员提供安全的疏散路径,并为在建筑内进行灭火救援的消防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2.2.1 楼梯间正压送风实验结果
NIST在某栋高层建筑中的全尺寸实验使用红外摄像仪监测楼梯间内的温度,全尺寸实验中楼梯间的红外热像。可以看出,没有使用PPV方法时,热烟气通过敞开的房门进入了楼梯间。
2.2.2 正压送风风机效能最大化的原则
NIST的全尺寸实验结果表明,以下原则有助于PPV风机效能的最大化。
(1)PPV风机应放置在距楼梯间底层出入口外4~6ft的地方,且风机应后仰至少5°角。
(2)V型并列摆放的风机排烟效果比前后串联摆放更为有效。
(3)建筑内楼梯间的门敞开时会降低PPV方法的排烟效果,而把楼梯间门的开启宽度关闭至消防水带的宽度时则可以显著提高楼梯间内的压力。
(4)由于高层建筑需要加压的体量很大,推荐使用直径不小于24ft的风机。
(5)建筑越高,需要的风机数量越多。在10层高的建筑底层楼梯间出入口外设置1台风机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压力阻止处于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烟气蔓延;10层以上的建筑需要把风机设在建筑物内。在大型建筑中把风机设置在低于着火层两层的楼层是一条很好的经验。
(6)在建筑内设置PPV风机时,应与放置在楼梯间底层出入口外的风机一样后仰一定的角度。
(7)在楼梯间的底层出入口使用大型拖车式风机是另一种为楼梯间产生足够正压的方法。
2.3 注意事项
使用PPV风机增加楼梯间内的压力需要消防救援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协同努力。PPV方法与FSMS都可以为在楼梯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以忍受的环境,同时也提供了灭火救援过程中建筑物内人员疏散逃生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楼梯间使用PPV增压方法不同于建立排烟点后在第一批灭火人员身后使用风机的正压进攻策略。
3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排烟预案
消防救援人员必须要熟悉隶属应急救援服务区的所有建筑,收集火灾事故前的信息能够极大地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灭火作战的应对能力。熟悉楼梯间的位置(包括疏散至室外出口的位置)、建筑内部的出入口以及固定式加压系统比使用移动式PPV方法本身更为重要。
3.1 制订预案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高层建筑通风排烟预案制订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下问题:①高层建筑使用什么方法控制烟气?是加压法还是排烟法?②楼梯间是否有自动加压系统?③在楼梯间加压系统的控制面板上有什么类型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用?④高层建筑的楼梯是否可以直接通向建筑外部?⑤建筑底层的楼梯间入口外部是否可以安放一台或多台风机?⑥楼梯间进风口的位置设在哪里?这些进风口是单点喷射还是多点喷射?⑦排烟口设置在什么位置?
3.2 楼梯间排烟口运行状态的控制
并不是所有的楼梯间固定式加压系统都相同。地方规范修正案要求设置在加压楼梯间较高楼层的减压排烟口至少要排放2500ft3/min烟气,其目的是降低开关门时楼梯间过大的压力。门打开时,楼梯间内的压力降低,排烟口关闭,过量空气会转移到开门处;门关闭时,排烟口用作楼梯间超压的减压装置以减小开门时的作用力。
在使用PPV方法人工增加楼梯间内的压力前必须要认识到上述特点。如果在使用PPV时这些排烟口还能够继续运行,那么这些新增PPV风机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
3.3 人员疏散时楼梯间开门作用力的要求
当楼梯间设计有固定式加压系统时,楼梯间和楼层之间需要保持一个最小压差。允许进入楼梯间的最大气流受限于从楼层打开楼梯间门的作用力要求(通常儿童和老人能够使用30lb的作用力开门逃生)。当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火场,且人员已经疏散完毕时,就不必再考虑开门作用力的要求。此时可以使用PPV方法为楼梯间补充气压以保证楼梯间有一个持续的消防操作环境。
3.4 烟气清除设施的影响
即使不考虑烟气控制方法,一些建筑也需要提供火灾扑灭后供消防部门使用的排除残存烟气的设施,这些设施利用已有的暖通空调设备清除烟气。在预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些清除烟气设施的类型、作用和性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火灾一旦发生就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所以必须切实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同时完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和消防设备的配置,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还要与具体清况相结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起火因素,从而避免发生火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 STS教育 课程资源
STS教育从发起到现在一直是理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开发课程资源,作为科学教育重要内容的化学课程与教学,其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化学教师要注重开发STS的课程资源。
一、新课改与STS教育现状
河北省从2009年秋季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实施阶段,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利用STS课程资源的情况又如何呢?本人以阅读文献为基础,结合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编写了关于高中化学教学STS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师问卷,并对全省100名教师做抽样调查,利用百分比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教师对于STS课程资源的情感态度是积极的。(2)教师对于STS课程资源的实际行动是力不从心的。(3)STS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
二、STS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策略
STS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必须满足两点要求:(1)课程资源要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体现课改理念,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2)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为了保证STS课程资源顺利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策略:(1)做好社会调查,关注科技发展前沿状态。(2)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3)通过网络、图书、报纸、电视、日常生活等途径,收集STS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三、STS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案例
第三章 第一节 钠 (人教版必修1)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看这则新闻。
【播放新闻】新闻中讲述了2010年6月29日下午4点,浙江临海市的临海市江南药用化工有限公司的一个存放了200公斤金属钠的车间突然起火,由于金属钠的特殊性质,导致消防员无法用水来灭火,火灾周围的空气弥漫了刺激性、腐蚀性极强的物质,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消防官兵只能用D类灭火器灭火控制火情,待金属钠燃烧完后再用水枪灭火。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大火扑灭。起火原因据技术员叶先生介绍:这是个存放金属钠的车间,可能是因为这几天连日阴雨,导致了车间空气潮湿,引发了金属钠着火。他发现火情时,火势并不是很大,慌忙之中他拿起了干粉灭火器,谁知在使用了灭火器之后,火势突然变大,现在想起来还在后怕呢。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新闻短片,你认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同学们通过短片有哪些想问的问题?
【生】经过几分钟的讨论,金属钠可以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和可燃性气体氢气。
【生】那么叶先生使用的干粉灭火器的成分是什么呢?为什么使用了这种灭火器之后,火势反而变大了呢?
【师】很好,大家回答的问题也很好,提出的问题非常准确。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铵盐、以及NaHCO3等物质,其中NaHCO3受热分解成NaCO3、CO2和H2O。
【生】我知道了,NaHCO3受热分解的H2O也会和金属钠反应,所以不能用它来灭火。
【师】我微笑着说道,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故意设置悬念)那我们一起来学习钠的性质(1)Na与H2O反应(2)Na与O2反应(3)Na2O2与H2O和CO2反应。
…………
【师】学习完了金属钠的性质,我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叶先生为什么慌乱中使用了干粉灭火器造成了大错。
【生】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代表指出:(1)NaHCO3受热分解的产物有CO2和H2O,H2O直接和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和热量。(2)金属钠燃烧的产物Na2O2和H2O反应生成助燃性气体O2,放出热量。(3)Na2O2和CO2反应生成助燃性气体O2,放出热量。
【师】很好,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到位。叶先生的行为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否则就可能酿成大祸。
案例反思:“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用一则新闻报道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分析火灾的产生原因和工人师傅救火过程中的失误以及消防官兵处理火灾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学习仅为了考试的学习观,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科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学习有用的化学。
经过教学实验表明,STS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化学科学紧密相连,改变学生以前学习仅仅为了考试的学习观,使学生感受学了为了做题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见利用STS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STS教学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有时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高考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师、学生的个人因素经常会制约着STS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是STS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实施者”, STS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受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素质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提高,但要想真正落实STS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教学利用价值,就必须从高考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同时还要进行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新课改培训,改变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抵得住升学率的压力
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完成对学生的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转引自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转引田兆清.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C].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5.6
[4] 顾明远著.教育大辞典?教育经济学第6卷“教育资源”词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篇6
一、实验室简介
展室主要布置一套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模型以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为蓝本缩小制作的,利用仿真模型的直观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多媒体演示的形象性。立体、完整、逼真的展现了整个矿井的全貌和井上、下各生产系统、矿井安全系统等相关内容。同时四周墙上张贴有安全教育宣传展板,主要有前言、公司简介、领导关怀、五大灾害、灾害防治知识、事故案例、新技术新装备、安全标识、法律法规、结束语等内容。
二、设备构成
现代化矿井模型由六部分组成: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系统、井下巷道布置系统、生产系统、安全系统、矿井灾害防治模拟演示系统、矿井环境安全监测系统。
宣传展板共计29块:光电展板24块,标语板5块。还配备了音箱系统、投影播放系统,可以实现电脑播放及语音演讲。
三、主要功能
该展室可以为初次下矿的学员建立起一个立体、完整的矿井空间概念。通过形象直观的灯光演示和语音讲解,能够使学员对矿井法律法规、案例事故、巷道布置、通风系统、地质、提升、运输等有个全面了解,进而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由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电气防隔爆示教板、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心肺复苏模拟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煤尘爆炸实验装置、瓦斯爆炸实验装置等组成。
二、设备构成
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本模型有底箱、巷道、正常通风风流灯光、灾变风流灯光、喷雾系统、风机等构成。
煤尘爆炸实验装置:模型采用柜式结构,配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简单,美观大方。煤尘爆炸系统主要由燃烧部分、造尘云部分及通风排尘部分等组成。燃烧部分由石英燃烧玻璃管和加热棒构成;造尘云部分由料管、电磁阀、汽包等部分组成;通风排尘部分是由吸尘器、管路组成。
智能型瓦斯爆炸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由煤尘爆炸腔、瓦斯爆炸腔、瓦斯、氧气浓度显示仪、控制箱、计算机控制系统、气泵、操作台。
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具有完整的矿井巷道布置系统和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布置矿井供电系统和地面、井下供电设备,并演示井下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还有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电气防隔爆示教板、心肺复苏模拟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
三、主要功能
1、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通过简单的巷道通风系统内的灯光演示出正常通风与灾变时风流的变化,说明矿井巷道内火灾对井巷正常通风的影响,也就是由于火灾引起的正常通风系统中火风压的作用使风流发生逆转现象。目的就是通过正常的风流(绿色灯光),灾变时红色移动灯光及烟雾等形象地显示火风压所造成通风系统中局部的变化的现象,能清楚地了解矿井灾变风流对矿井通风系统中局部风流的影响。
2、煤尘爆炸实验装置:使学员对煤尘爆炸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影响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粒度,浓度,温度及自身可爆性对煤尘爆炸的影响程度。
3、智能型瓦斯爆炸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瓦斯浓度、点火温度、氧气含量自动检测装置、大屏幕显示、倒计时起爆、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瓦斯浓度自动调节、自动喷煤、计算机控制起爆。
4、井下供电及电气安全保护实验装置:该模型设计了一个采煤工作面完整的巷道布置系统,布置了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光电模拟方法,形象地演示井下双回路供电系统和电器安全保护工作的基本原理。
5、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对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可逆启动器装置的基本原理常识要了解外,还可以动手实操操作。
6、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学员学习心肺复苏,是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急救基础知识。
7、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向学员展示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负荷增加,顶板发生台阶式下沉等现象。
煤矿安全检查作业(连采掘进工作面)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布置有一套煤矿安全监测作业(连采掘进工作面)模型,该装置按实际掘进巷道缩小制作,采用锚网支护。巷道内主要模拟制作布置了机械化连采掘进的基本设备。
二、设备构成
通风设备配备了仿真风筒、双局扇。
供电设备配备了仿真多种馈电开关、供电电缆、电缆勾。
掘进设备配备了仿真连采掘进机、锚杆机。
运输设备配备了仿真履带式转载破碎机、梭车、胶带运输机。
照明设备配备了实际矿用防爆照明灯。
防尘隔爆设施配备了光电模拟水幕、仿真隔爆水槽、沙箱和实用灭火器。
安全设施配备了仿真瓦斯监测系统(监测分站和实际矿用瓦斯传感器)等。全部机电设备仿真制作,可模拟各设备的基本动作。
三、主要功能
1、了解和熟悉连采掘进工作面的基本机电设备布置;
2、模拟掘进工作面双风机相互切换的供风系统;
3、模拟供电设备相互闭锁的供电系统;
4、了解和熟悉瓦斯监测系统;
5、了解和熟悉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的安全防护系统;
6、模拟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演练;
7、模拟连采掘进机油、电路故障。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操作实训,使学员掌握连采掘进工作面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作业的规程,进而增强学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矿井巷道掘进作业的效率。
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综采工作面)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布置有一套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综采工作面)模型,模型按照1:4比例缩小制作,所有设备均可实现模拟操作。可进行设备整体配套、生产工艺、设备结构原理及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二、设备构成
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仿真制作(大采高掩护式液压支架模型、过渡液压支架模型 、端头液压支架模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模型台),刮板运输机,桥式转载机,皮带运输机,乳化液泵站,控制操作台。设备列车模型(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各种开关)。
二、主要功能
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可使学员们对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布局、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有个清晰了解。进而掌握综采工作面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作业的规程,增强学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矿井巷道综采作业的效率。
煤矿瓦斯检查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
一、实验室简介
矿井通风实验装置主要依据实际矿井通风系统及其通风原理、并根据相似模拟理论而仿真模拟制作的。在该仿真模拟实验系统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与PLC相结合的自动控制技术,达到了系统的完整、仿真、可操作和实用性。
二、设备构成
巷道布置系统:工作面布置(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连采掘进工作面和掘进机掘进工作面采煤工艺设备布置,设备模型能动作)。
通风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矿井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即瓦斯、温度、负压、CO、风速等检测、监控,要求最新的监控软件)。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离心式风机、操作台、配电柜、42吋液晶电视、联想系列计算机、分站等。
三、主要功能
该设备可以实现:
1、模拟矿井通风系统。
2、进行风量、风速测定。
3、点压力、管道阻力系数、局部风阻的测定。
4、进行矿井通风系统中风量分配及角联网路特性测定。
5、进行矿井通风系统中阻力测定实验。
6、进行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模拟测定实验。
7、矿井反风演示实验。
8、进行矿井瓦斯及有害气体测定实验。
9、进行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演示实验。
10、风火压风流逆转实验。
11、进行“通风安全”、“矿井监测与监控”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功能。
通过实验装置主要依据实际矿井通风系统及其通风原理、并根据相似模拟理论而仿真模拟制作的。为利于教学实验和模拟矿井通风系统,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实训考核实训室
一、实验室简介
本装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适用对象是从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的人员。
二、设备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主站、主机、管理工作站、服务器、瓦斯气体、UPS电源、电缆和各传感器等。
三、主要功能
1、各种传感器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2、信号电缆敷设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3、各种传感器安装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4、矿用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安全调教的实操实训;
5、矿用风速传感器安全调校的实操实训;
6、井下监控分站参数设置及安全操作的实操实训。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本装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煤矿井下爆破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等相关要求制作。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的人员、井下爆破工。
二、设备构成
炮眼布置的工作面模型、模拟炸药和模拟电雷管、发爆器、爆破母线、导通表、炮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
三、主要功能
1、安全准备。
2、装药,连线安全操作。
3、起爆安全操作及拒爆,残暴安全处理。
4、发爆器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5、电雷管安全检查的实操实训。
6、起爆药卷安全制作的实操实训。
7、进行装药安全操作(正向装药、反向装药)的实操实训。
8、进行各种联线(串联、并联)安全的实操实训。
9、进行爆破安全作业过程的实操实训。
10、进行全网络拒爆原因查找。
11、进行拒爆残爆安全处理的实操实训。
12、爆破过程的演示。
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爆破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能进行斜井提升的一坡三挡演示,信号闭锁功能演示。既能满足课堂实验教学的需要又可对提升机司机进行实操培训。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主提升操作的人员。
二、设备构成
装置按斜井串车提升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提升机、天轮、斜井轨道、上部车场、下部车场、矿车、阻车器、挡车器、提升机操作台、保护系统、声光信号系统等。
三、主要功能
真实再现了斜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布置及工作原理。能实现斜井提升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实验,并根据各阶段(起步——加速——恒速——降速——停车)的提升时间与速度绘制提升速度图。并能进行斜井提升的一坡三挡演示,信号闭锁功能演示。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斜井提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实训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等相关要求设计制作。本设备提供了煤矿井下采掘大型设备以及井下“采掘机运通”各生产系统的模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将各个场景立体呈现在学员面前。适用对象为从事煤矿井下特种作业人员(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
二、设备构成
采煤机操作实操考核系统、掘进机操作实操考核系统。VR头显、图形工作站、液晶电视、数据手套、手套定位器、工业无线路由器等。
三、主要功能
本系统以VR为表现工具,以煤矿特种作业实操内容为研究主线,通过该装置的模拟实验和演示,打造全沉浸式考试和作业环境,可使学员们了解和掌握煤矿井下实际作业环境及采煤机(掘进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工人们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安全地完成煤矿特种作业学习和考试。
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低压电工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低压电工作业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低压电工作业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答题触摸屏、科目二实操面板、灭火器组件。设备可实现考试标准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全部考试内容。
三、主要功能
利用先进的高科技仿真技术及智能判分系统研究出《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系统》,该系统用直流24V以下的安全电压,模拟驱动交流设备及配件,如系统上的交流灯泡,电能表等配件,考生所连接操作的配件均为交流220V环境下的真实配件。务求100%还原真实工作环境,但又100%杜绝触电隐患。将所需配件集中在系统中,合理布局,每个题目分别区分开,再配合考试软件的互动,解决配件众多不方便管理的问题。
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高压电工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高压电工作业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高压电工作业设备主要由10KV柱上变压器、10KV高压开关柜、刷卡一体机、考核触摸屏和灭火器组件组成。可实现科目一至科目四的所有考试。
三、主要功能
利用先进的高科技仿真技术及智能判分系统研发出《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系统》,在考试时完全达到操作真实操作步骤与方法,考试操作过程中系统或考评人员可以准确判断考生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要求,并且系统自动判分。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考核室
一、实验室简介
融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考核系统是以国家特种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为依据,专门提供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的考核的设备。
二、设备构成
整合型考核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答题触摸屏、实际操作台、灭火器组件。整合型考核设备可实现考试标准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全部考试内容。
篇7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认识依然模糊。主要是对心理教育的意义、作用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心理教育是赶时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口头上说重要,心底里并不以为然;有的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与其他工作关联起来;有的则把心理教育单方面看成是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
二是教育持续性不够。当心理教育受关注和重视时,能够认真组织开展,但按要求开展了一些心理教育和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后,限于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的缺乏,后期基本上少开展或不开展。开展过程中强调“操作性”,忽视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免不了狭隘、片面、生搬硬套。
三是教育效果不佳。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对教育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育者必须同时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以及部队管理学等知识;在工作技能方面要求具备团体教育、个别教育、心理测验与诊断、心理咨询、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技能。而目前基层消防部队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干部,或由政治干部或聘请医务工作者兼职,对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官兵心理活动的规律还不熟悉,对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技能等也知之甚少,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官兵心理潜能,严重制约了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
几点对策
一要消除模糊认识。要正确认识心理教育在部队思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强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教育及心理卫生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树立起心理教育意识,真正把心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对思想工作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过分夸大心理教育的功能,既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即培养“四有”军人,又看到二者在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具体任务、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区别,不把心理教育当作解决官兵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坚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有机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要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始终把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核心,脱离思想政治的所谓“纯粹”的心理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二是遵循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尊重、平等、宽容、自我教育。这是心理教育的前提,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和评价官兵,平等待人,重视其价值,尊重其隐私,帮助其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自我心理教育意识,促进其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政工干部兼任时,要处理好思想工作者、心理教育者和心理咨询者之间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电缆:防火:阻燃
中图分类号: TM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缆火灾事故及其原因
自六十年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力系统发生了较大的电缆火灾事故62起,特别是近年以来,电缆事故频繁发生,损失很大。据非常保守的估计,这些事故的直接损失达1700万元以上,烧毁操作,动力电缆32万多米,各种电器设备262台,电器、热力控制仪表、继电装置等上千块。由于事故少发电、少送电的间接损失(按平均售电统计)为7亿多元:损失严重,教训深刻,应引以为戒。
随着大电网的发展,大机组、大电厂相继投入运行,由于这些大机组的保护,控制以及自动化水平比较高,使用的操作、控制、信号、动力电缆大幅度增加,而大量电缆燃烧实验的数据表明,电缆延热与电缆的数量有关,电缆的密度越大,着火后的蔓延也越快,火势也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大。例如:河南姚孟电厂84年10月13日厂用电6KV电缆头爆炸,除烧毁电缆13000多米外,还烧毁6KV开关柜7台,电抗器一组,4万千伏高压厂变一台,并使两台30万KW机组全停,经28天日夜抢修才将一台机组恢复运行,另一台机被迫转入大修。直接经济损失约25万元,修复的费用更大,少发电一亿八千万度,按河南省的工业产值计算损失4.5亿元,仅此一例就可看出电缆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989年南方某电厂因高压燃油溅落在350度高温阀门上而起火,烧着了平台下面的电缆并蔓延到电缆竖井,导致总长约20km的270根电缆全部被烧坏。
1991年10月—11月,华北电网3座主力电厂接连发生低压电缆着火,造成5台200MW机组停电。等等。
关于电缆火灾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
属于电缆本身的情况。如过负荷及短路电流长时间作用下,电缆绝缘老化着火、电缆接头接触不良局部发热导致着火: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的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
属于外部因素的情况。如含油设备的漏油着火波及电缆,外力破坏失火,电缆沟散热防火措施不当等。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缆本身原因产生的火灾,在电缆火灾事故总数中,并不占主要比例,而电缆外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防不胜防。1998年调查的国内外多起电缆火灾事故中由于电缆本身故障起火延燃的占总数的24.2%:而由于外界火源引起电缆延燃的占75.8%:所以应设法使电缆火灾蔓延受到抑制减弱或阻熄。
电缆燃烧的特性及危害
众所周知,物体的燃烧和延燃必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热量及空气。
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天然橡胶等材料的电缆在大量使用,这些材料的氧指数都在19或以下,一般在300度—400度即能引燃。并且燃烧时发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煤炭还要大,所以,采用这些材料制作的电缆一旦着火就将不能自熄而延燃,这是导致电缆火灾的蔓延扩大的主要原因。
电缆着火燃烧时产生大量烟气中的有毒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损害人体健康以致丧命。
高层建筑中,由于线、电缆敷设成束地架设在线架上。因为电线、电缆使用的绝缘层都是些具有可燃性的橡胶、聚氯乙烯等碳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质,这类物质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达19000KJ/KG—46000KJ/KG;电线、电缆的铜芯熔点约在1038度,对高层建筑的威胁尤为严重,事故中烟雾大,难于观察到着火源,事故处理十分困难。
三、国内外电缆防火阻燃惜施
美国等国家对电缆防火阻燃采取使电缆火灾延燃受到抑制并达到自熄或全部采用阻燃或耐燃电缆。许多国家普遍推广不延燃电缆。
中国在使电缆难燃化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许多电缆厂成功地研制了阻燃电缆,并已在治金、电力、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应用。
四、评估电缆防火阻燃的方法
关于电缆防火阻燃的评估,至今还无法单纯以理论计算来描述其定量关系,一般采取基本相似于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方式来判别电缆的难燃性和耐火性。
几个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标准试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4种。
材料的氧指数法
将一定数量尺寸的试料放入特制的容器中,由充满氮气开始,逐步输入氧气,在不同的氧气含量下,用规定方式点火,刚刚能使容器内试料发生平稳燃烧时的氧气含量就称为材料的氧指数。
用此方法测定的氧指数越高,意味着材料难燃性越好。难燃性等级为一级氧指数大于30二级为27-30,三级为24-27,四级为21-24,五级为21及以下。
单根电缆不延燃性标准试验法
此法是将一段被试单根电缆悬置于专用燃烧器内,使作用于电缆处的火焰温度达到一定值(超过引燃温度),持续数分钟后撤除火源,再观察被试电缆是否自熄。
此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79年修订的标准实验方法IEC332-1,中国参照该方法也制定了国标GB-2651,16-82不延燃试验方法。
成束电缆的耐燃性标准实验法
该方法与单根电缆不延燃标准试验法基本原理相同,而且基本上能反应工程实际特征。
浙江省电力局在1995年组织了模拟电缆隧道、电缆竖井与电缆夹层的试验,并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数据。
电缆贯穿孔洞阻燃性考核标准试验法
美、前苏联、日各国对电缆穿孔洞所用封堵材料的阻燃性,都制定了标准实验方法,中国浙江省电力局也曾作过此类似试验,其特点为,在特制的加热炉中,按标准温度曲线规定的“时间-温度”变化速度,加温作用于被试电缆一端的炉壁贯穿电缆的封堵处理方式,经1-3h的加温后,观察炉外电缆段是否不燃或完好,以判别封堵材料的耐燃特性。
五、电缆防火的主要措施
实现电缆防火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采取措施防止电缆着火、着火后不延燃:
沿电缆路径或易燃区段采取有效的防堵消防措施:
使电缆本身难燃化。
增加燃烧过程中的冷制作用。
根据以上几种基本途径,目前,电缆防火所采用的措施如下:
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
耐火电缆就是在火燃烧条件下仍能在规定时间(约4h)内保持通电的电缆。以满足万一发生火灾时通道的照明、应急广播、防火报警装置、自动消防设施及其它应急设备的正常使用,使人员及时疏散。在火灾发生期间,它还具备发烟量小,烟气毒性低等特点。
阻燃电缆主要特点就是不着火(或着火后延燃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所以这类电缆适用于有高阻燃要求、防燃、防爆的场合。阻燃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护套电缆(电压等级为6kv)、阻燃交联聚乙烯&船用阻燃电缆,以及卤低烟型系列电缆,这些电缆已被许多工程采用。电缆火灾事故明显减少,保证了电厂及电网安全运行,具有明显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防火涂料
近年来,中国研制出了多种防火涂料,经国家鉴定合格的产品在实践中使用及证明效果良好。其中丙烯酸涂料适用于不良环境:改性氨基涂料适用于潮湿环境。
防火包带
这种材料用于局部防火要求高的地方效果特别好。能达到以较低费用到较好的防火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可达到良好的防火的要求。
防火堵料
SFD-II、III型速固防火堵料是一种理想的电缆穿孔洞和防火墙的封堵材料,它能有效地阻止电缆火灾窜延。孔洞向邻室蔓延,该堵料其耐火性能甚好,基本不导热,一般封堵厚度7-10cm即可达到耐火阻燃要求。
阻火隔墙
用阻火隔墙将电缆隧道、沟道分成若干个隔火段,达到尽可能地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损失。阻火隔墙一般采用软性材料构筑,如采取轻型块类岩棉块、泡沫石棉块、硅酸盐纤维毡或絮状类如矿渣棉、硅酸纤维等,即便于在已敷好的电缆通道上堆砌封墙,又可在运行中轻易地更换电缆。
耐火隔板
Eg85-A、B、C型耐火隔板,应用于封堵电缆贯穿孔洞,作多层电缆层间分隔和各层防火罩,具有优良的特性。
阻燃桥架
电缆阻燃桥架,具有优良的耐火、阻燃自熄、耐腐蚀等特点,并能与各类金属直型桥架配套。
埋砂敷设
埋砂敷设显然具有最佳的防火效果,但不适用于数量众多中低压电缆敷设,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高压充油电缆线路上,由于此种防火方式比空气中明敷时电缆载流量要减少,且不便于运行维护,故一般较少采用。
水喷雾灭火
在电缆廊道电缆密集的地区采用一般的防火材料比较困难,宜采用水喷雾灭火方式。为使水喷雾灭火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需配置高灵敏度的监测及控制系统,另外还有一套水系统。由于成本较高,故在大型建筑物内及电缆隧道中采用此法效果显著。
合理布局
发现有些现场合电缆着火后,很快便自己熄灭。经分析发现,这种情况与电缆布局合理有密切关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电缆不应布置过密,且一次、二次电缆应分别敷设在不同的电缆沟内,沟内通风、散热情况要良好,并远离高温物体。
六、结论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按工艺标准施工,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防火材料和阻燃电缆,合理布局,减少人为违章施工就能大大地减少电缆火灾事故,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以及保证安全发、供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1、张隆兴、周裕厚 电力电缆实用技术
篇9
关键词:氢系统;着火爆炸;防治对策
引言
氢气能够有效提高发电机机组的工作效率,可以使发电机尺寸大幅度减小,节省了时间和占地面积,还可以使冷却器的表面面积减小,可以在通风冷去的时候减少能量损耗,另外还可以使发电机机组在工作运行的时候降低噪音,减少噪音污染等,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由于上述的诸多优点,使得氢气系统在发电厂中当做冷去介质广泛运用。但是氢气易燃易爆,使用氢气当做冷却剂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下面本文先就使用氢气的危险性进行简要分析。
1 使用氢气的危险性
首先,氢气比空气的密度轻得多,而且具有无色无味的物理特性,因此氢气能够在不易被人们察觉的前提下发生迅速扩散并发生积聚,厂房建筑物、设备等地方的顶部是其容易聚集的地方,危害性巨大。
其次,氢气是一种甲类可燃的易燃易爆气体,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其燃点为574摄氏度,比一般的要高,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都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释放热能的过程,其不同之处就在反应速度的不同。在氢气燃烧的时候,包含两个过程即点火和燃烧,整个反应过程比较稳定而且速度比较缓慢,而在爆炸的时候,整个反应过程不稳定反应速度迅速而引起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冲击波,氢气爆炸包含以下几种必要条件,第一氢气在氧气中的体积含量为4.65%到94.0%,或者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4%到75%;其二在封闭的容易中含有氢的混合气体;第三是有明火接触氢气。其所需条件不高,所以发生着火的所需点火能量十分的小,很容易燃烧,拿一个常规的火力发电厂举例,一般有3台25m3容积和4台10m3容积的储氢灌,其额定压力和设计压力分别为0.85Mpa和1.0Mpa,设发电机在工作时候的温度仪为80摄氏度,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其温度在氢气的燃点以下,这种情况下的操作还具有一定程度性。由上面的数据,参照单元危险评价取值表如表1所示。
由上述的数据中,得到发电厂氢气冷却过程中的总分为14点,属于中度危险,其危险程度为2级。从使用氢气的危险性可以看出,企业应该在氢站的设备选型、设计、生产操作等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操作人员,落实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相关的危险演习,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电力应该安全检查并对违规操作进行处罚等,确保氢气站工作的安全和保障企业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下面本文就如何防止氢系统的着火、爆炸等实施措施M行分析。
2 防止氢系统着火、爆炸的措施
2.1 检修方面
我们应当在氢站的检修方面下功夫来防止氢系统着火、爆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第一,要提高我们的检修工艺,防止制氢阀门设备、管道、阀门、发电机密封瓦等重要设备的泄露;氢系统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性能质量优秀的设备,防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另外如果发现氢气的压力下降不正常,工作人员应该立即上报请求专业人才进行排查,及时迅速的找到原因并给予消除,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第二,发电机组的氢气运行的时候,应该加上严密的堵板将空气管路隔断;发电机在进行空气置换的时候,应当加上严密的堵板将补氢管路隔断,整个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则制度进行,防止因阀门不严密带来的空气混入引发安全事故,或者泄露氢气造成能源浪费。
第三,工作人员在拆卸安装氢气系统的法兰堵板之时,应当注意缓慢的对称拆卸堵板的螺栓,防止造成氢气剧烈的排放或者摩擦所引起的氢气自然,引发着火爆炸。
第四,在进行氢气系统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不易产生火花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铜制工具并在其上涂上黄油;因为油脂和油类等与氧气接触会发生剧烈氧化进而引发燃烧。所以进行制氢设备的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的衣服、手、脚不能有油脂。检修工作时对工作人员的衣着方面也有要求,比如禁止穿化纤衣服,鞋底上不能有带铁质物品等。如果在检修工作时需要用到焊接,在进行焊接工作的时候焊接人员为了防止氢气管道与的焊线接触严格禁止在氢气管道上打火,以免造成氢气燃烧。
第六,制氢系统的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以便保证其正常运行,另外制氢罐也应该定期进行金属检验,工作人员应当认真进行各种技术措施来进行氢气系统的检修工作,防止发电机封闭的母线内混入氢气,使得氢气大规模聚集而造成爆炸。
第七,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禁止在氢冷发电机与储氢罐或制氢室中近旁进行。如果在这些附近必须进行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应该先测量作业区域的氢气含量,只有在大气中含氢量小于3%后,然后在写报告经过火电厂的主管领导批准后,才可以进行作业。应使用测氢仪或肥皂水对氢系统进行查漏,严禁使用明火;应采用蒸汽或热水对氢管道、阀门或设备进行解冻,禁止用明火解冻。
2.2 运行方面
本文在发电机运行方面提出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防止氢系统的着火爆炸,具体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发电机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使密封油压在正常范围内。在充排氢过程中,一定要使密封油压始终维持高于氢压0.056Mpa。要防止出现自动补排油失灵等密封油压不正常使得氢气混入主油箱,使得氢气大规模泄露。必须严格封闭氢冷发电机的轴封,保证机内充满氢气时密封油不会中断。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或氢气充满汽轮机的油系统或者发电机外壳内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我们在氢系统运行的时候要保证氢冷发电机的油压大于氢压。应保持经常运行主油箱上的排油烟风机。如果排油烟风机故障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油箱内的氢气排出,避免积存,引起爆炸。如果密封油系统着火或氢爆时,不要慌张,应该立即破坏真空后紧急停机,同时向室外排氢,直到机内氢压降到0.03MPa时采用二氧化碳排出剩下的氢气,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回火。
第二,检修工作人员在操作氢系统的阀门之时为了防止氢气磨擦引起自燃要注意均匀缓慢进行。另外要坚持氢系统定期排污制度,保证氢气的纯度在规定范围内。其具体方法是按照规定时间对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和制造氢气设备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进行检查,检测标准为制氢设备氢气系统的含氧量在0.5%以下,氢气含量在99.5%以上;发电机氢冷系统中含氧量在2%以下,氢气含量在98%以上,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应该立即停机检查,直到含量达到标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三,工作人员要及时化验,及时、正确排除死角内的气体,严格按照规程规定进行发电机气体置换。
2.3 管理方面
本文将在电厂的管理制度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防止氢系统的着火爆炸,具体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要严格实施动火工作票制度。必须先办理动火工作票,严格审批工作手续和监管制度,之后才能在发电机和氢管道周围及制氢站内动火,备齐灭火器材、含氢量测定在允许范围内、通风系统、气体置换、加装严密堵板、气体隔断系统等是我们需要落实的各项安全措施,等工作票办理完成和安全措施完成后,才能采取动火。
第二,制氢电解槽和有关如压力调整器等相关设备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使得氢气能够符合发电要求。值班室内应设有压力调整器液位监测仪表,在设备发生故障之时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得知。应停止电解槽运行来维修压力调整器发生的故障,必须严禁烟火和把易爆易燃物品放在发电厂的制氢室内和其它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并设“严禁烟火”的标示牌。一般在10m以内,储氢罐周围应设有栏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制氢室。
第三,对有关人员要进行氢防火防爆知识教育和灭火技能培训。发电机、制氢站及氢管道周围应备有数量足够的CO2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发电厂应该在制氢室和机组的供氢站安装防爆型电气装置。门窗应该采用木质,另外为了避免雷电等剧烈活动引起火花等,室外还应装防雷装置。
3 结束语
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电力是否安全运行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发电厂的氢系统,本文首先简述了火电厂使用氢冷系统的种种好处,然后通过使用理论计算的方式分析了使用氢气的危险性,从检修、运行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发电厂氢系统着火爆炸的防治对策,其中检修方面从提高我们的检修工艺、严密的堵板将空气管路隔断、检修人员应注意事项、氢系统的安全阀应定期校验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运行方面从使密封油压在正常范围内、操作氢系统的阀门等方面论述,管理方面从严格实施动火工作票制度、对有关人员要进行氢防火防爆知识教育和灭火技能培训等方面论述,希望能够对发电厂氢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兴旺.火力发电厂安全评价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7.
[2]王宏谦.热电联供电厂生产设施安全风险评估[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3]沈瑛.火力发电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篇10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小学科学教学如何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以适应2l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认为从科学课程的性质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将细心地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生活在这样时代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科学素质的高度关注;又体现了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即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上好科学课是关键。
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点拨,设疑、解惑上,从这几点上看,在教学活动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在课堂中体现素质教育,其实主要就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我觉得最最关键的还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老师的角色就要由演员转化为导演,组织指导学生来演,让学生做主角,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
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知识价值观念,如经常用"说错了没关系","说说你的看法","你是怎样想的"等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为,人人闪光点都能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其二,通过挖掘教材中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其三,充分放手,营造学生主动探索的氛围。
注重素质的训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技能的获得和熟练,良好行为的养成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大量、严格地训练才能达到。因此,我在科学课教学中,始终抓住这根主线,让学生在实验、观察、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按照"领、扶、放"的步骤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然而在教学中时常发现,不少的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应该这样做,但是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却不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总结教师们的心理,放手有"七怕":一怕秩序乱,二怕学生玩,三怕仪器坏,四怕费时间,五怕学生不会实验操作,六怕得不出正确结论,七怕自己下不了讲台。所以,为了保险,还是手把手地领着学生走,这样既省事又省心。显而易见,这些教授由于习惯了"我是教你的,你要听我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墨守着成规。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充分信任,缺乏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缺乏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正确态度,缺乏对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学习、借鉴与探索,总之,还没有完全摆脱陈腐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师、学生的配合默契,教、学双边活动活而不乱,科学合理。课上教师满腔热忱地鼓励和对学生充分地信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努力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人,积极思考,遵守纪律,学习态度既端正又认真。尤其是教师教法的改进,如启发式提问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提高;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以及教学趣味性的增强,保证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促进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际操作。学生实验前,我边演示边讲解,在玻璃杯里放一团纸,将纸团推到杯底。将杯子口朝下,垂直压入水槽,使水没过杯子,这时我叫同学们猜测:玻璃杯底部的纸团会不会湿?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纸团会湿,有的说纸团不会湿。我抓住时机,叫每组选一名学生做一做这个实验,结果,同学们经过实验证明杯底的纸团没有湿。同学们脸上现出吃惊的神情。我又叫每一个同学也照着老师所讲的做一做实验,结果相同。玻璃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同学们更惊奇了。于是我趁机给他们讲解:因为杯中有空气,说明水流不进去,证明了玻璃杯中除了纸团,还有空气占据着。但是如果杯子不是直着压入水底,而是将玻璃杯慢慢倾斜,同学们猜有什么现象发生?玻璃杯底部的纸团湿了没有?同学们马上照我说的做了第二个实验。他们惊呀地叫了起来:"哎呀,纸团湿了。"我问他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说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来,那气泡是空气,空气跑出了玻璃杯,所以水就钻进去了,每组的其余几个同学也做了这个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正确性。整个教学过程,我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成功、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例如,教授《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燃烧需要氧气和可燃物"两个条件。但是对于"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燃点)"这个条件学生不易理解。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我们没有采用指令性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启发学生:"可燃物在氧气中会自己燃烧起来吗?学生回答:"不会,要用火柴点"。教师引导说:"点燃火柴,除了在火柴盒上划,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呢?谁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想出了用放大镜照、钻木取火,把放有火柴的铁板放到火上烤。
为了让学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科学道理,我们变以往的教师讲解为学生设计实验。教师问"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假如缺少了一个,燃烧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物品,自己设计出实验来研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有的用杯子罩住燃烧着的蜡烛;有的用火柴点燃纸片后,用剪刀剪去烧着的部分;有的把点燃的火柴砂土或水里灭火;有的则向老师要二氧化碳气体熄灭点燃的蚊香。经过研讨,学生们不仅明确认识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自己总结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样,每堂科学课学生都学得轻松,教学学也轻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效果非常好。
当然 ,教学中还应注重情感体验。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学生情感的倾心投入和深切体验;不仅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行为要真正完成目标,必须遵循情感性原则。教学的功能除了组建认知系统,还要积极调动情感系统的功能。
- 上一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 下一篇:关于幼儿思维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