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的生命机制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精神纽带和最持久、最稳定的因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智慧之源和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她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之上的精神支柱。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承载着人类生活的智慧和图腾。民族文化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人生哲理和群体的价值取向。同时。民族文化也关照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辐射着民族的辉煌与自豪。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创造、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与教育过程中的活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进校园”正是在遵循这一规律基础上找到的有效途径。以蒙古族为例,蒙古族珍惜生态系统的平衡,认为“人是一个生态的调解者,更是享受者”,这使得蒙古族更加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并由此孕育了保护生态、保护再生、注重和谐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此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吃苦耐劳、豪迈刚健、交流开放、兼收并蓄、崇尚英雄、注重诚信等价值理念,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适应契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的优秀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找准主体才能实现广泛性,才能拥有生命力。青少年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只有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民族文化传承具备造血功能。所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必不可少的、充满美好未来的一个教育环节,是一项关系到民族文化持续保护和发展的长远性工程,它是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文化资源流失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促使民族文化的传承链得以持续延伸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蒙古族中学大力引进民族文化的精髓,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开发这样的课程资源,不仅能促进学校自身品质的发展,形成办学的品牌,还能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升华。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进校园依赖于各项活动的发展以及校本课程的设计,这就需要学校进行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将“实践”与“发展”明确而紧密地联系起来,重视实践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与作用。而这要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推行者对实践的宗旨、内容、方式、效度等作出具体的价值判断,评估其在校园中实行以后对学生的影响,以便大力推进各项实践活动。
近年来,通辽蒙古族中学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在校本课程方面,开设了蒙古族文化历史、民族音乐欣赏、科尔沁版画、科尔沁刺绣、蒙古文书法、沙塔尔(蒙古象棋)、搏克等课程。在活动方面,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包括学生书画展、学生科尔沁刺绣作品展、科技创新作品展和大型文艺汇演)、搏克那达慕节,还把自编并推向自治区的安代健身操纳入了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组建了学生马头琴队、呼麦队、民族舞蹈队、合唱队等团体;开办了音体美特长班。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别具特色的专业团队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经验
下面笔者着重谈一下蒙古族中学创办“搏克那达慕节”的一些实践经验。“搏克那达慕节”开幕式按传统仪式设计,采取“两结合”措施,即结合现代体育、结合校园实际,形式上增加民族元素、突出民族特色。竞赛内容包括男女搏克、射箭、沙塔尔,毽球、集体跳绳、拔河、安代健身操等七项。
1.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目标
民族文化进校园不是空洞的理论宣传,也不是阶段性的活动,而是具体的、发展的、长效性的工程。因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实际内容。从蒙古族中学的实际情况看,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远远不能满足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有必要单独开展民族体育项目,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原则
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的需要,发挥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整体性原则:民族文化进校园要符合教育规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使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形成统一整体。
特色性原则:创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民族传统文化,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贴近”原则:民族文化进校园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品德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放性原则:学校民族文化建设要体现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并存,激励不同的思想碰撞,促进生成新的文化。
创新性原则:主动变革,积极迎接挑战,促使校园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进行互动,在互动中重建,不断生成、发展学校文化。
3.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性:所有项目都以蒙古族“男儿三艺”为主线,增设了其他的民族传统项目。
群众性:“搏克那达慕节”所有项目均为团体项目,学生参与度高,参加人数多,90%以上的学生都有比赛项目。而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度只有50%左右。还有“搏克那达慕节”的一部分项目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训练就可以参加比赛,比如拔河、集体跳绳等。而普通田径运动会项目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很可能成为少数运动员之间的较量,大部分学生缺乏比赛信心只是看热闹。因此,“搏克那达慕节”的群众性特点比普通田径运动会更加突出。
激情性:“搏克那达慕节”比赛项目源于民族文化、源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容易使他们产生共鸣,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
绪论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和保护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论文参考网。如何结合时展的要求、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一些探讨。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
六盘水地处贵州西南部,在改革开放前因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工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市境内各民族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持,同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又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使市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丰富。各民族都保存着自身较为浓郁的文化特色,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中发现,各文化元素均有着鲜明的特色。
(二)六盘水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情况
从2002年始,六盘水市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比如,六枝特区在陇脚乡中学、落别民族中学、梭戛乡陇戛小学等80余所中小学相继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传承人,其中,陇脚乡中学以陇脚“凉都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开园为契机,把布依族的挑花刺绣、铜鼓舞引入课堂,培养了120余名铜鼓舞队员,该校学生组成的铜鼓舞队在2006年全省布依歌节上亮相,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赏,还应邀参加国际旅游论坛和黄果树瀑布节的表演。盘县先后在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苗族刺绣、芦笙演技班;在羊场乡中学开设布依族木叶、唢呐吹奏班;在坪地乡、淤泥乡民族中学开设彝族达体舞表演班,提升了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文化自觉性。钟山区以月照民族乡马坝小学、汪家寨镇新华小学、德坞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大湾镇大箐小学为主要基地,制定规划,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几个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一般是通过民间艺人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延续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因其局限性,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这在世界历史中不难找到佐证。最典型的是玛雅文化的失传,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典型的师带徒的精英文化所致,其人口最高峰时达1400万人的民族文化竟然只掌握在区区800多人的大脑里,当这些人因为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集体被杀掉之后,就使得整个民族失去了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各民族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中断?究其根源,与老子提出的“学在民间”不无关系,“学在民间”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断。由此可见,广泛而非精英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将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途径。论文参考网。作为保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更多的优秀而流传不是很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改变以师带徒的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那将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于无形,学校教育正好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这一困境。六盘水市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1、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重大转变,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自信心,各居住民族的文化正在被周边的强势文化所吞噬,从而失掉文化的多元色彩。让民众都能够很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而且能够对它有一个鉴别。有了这样的了解以后,我们才会真正地认同它。有了认同,才会去尊重它,然后才会有一个自信。这种认同是要建立在一种自觉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论文参考网。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将学生从家庭引向社会的桥梁。它作为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灌输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专门场所,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并通过较为正规严格的系统培养,确立社会成员对某种文化和政治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发展社会成员较为清晰的、完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认同取向,形成社会成员较为稳固的身份认同意识。
在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中心小学,就将彝族搭体舞引进了学校,在引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掘搭体舞的文化内涵,针对舞蹈特点,编写了教学方案和教材,使其内容更科学、更丰富、更适合学生特点,先期是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彝族自身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化氛围的培养,使之形成了文化自信,克服那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后期推广为全校体育运动项目时很快就得到了学生承认,并成为后来学校课间操内容及学校运动会的必选项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县的一个重要体育比赛项目。
2、引进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其本真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时候,常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意识有选择地将那些适合旅游的项目加以加工后引进校园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切合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开发和旅游的发展本就存在着矛盾:迎合了旅游常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我们在大力发展民俗民间旅游、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过程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存在:那就是通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将其提升将其美化。于是,在教习的过程中,就常常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的东西。
现在有很多已经进了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其本质来说是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东西了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演变,但是,这就比如一个由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四边形,无论它通过什么样的演化,只要它还是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图形,那就可以肯定地说它还是四边形,如果它已经演化成了脱离本来的或者直接就已经是直线或者那线条已经变成了弯的围成了一个圈,那可以肯定是说这已经不是四边形而是其它的什么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其传承中,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文化基因都蕴含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背离了其本来的文化性质,就会使之变成另外的东西。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校引进了山歌进了校园,为了使这音乐更动听更具有旋律,于是校方从高校请来了一个专业美声的教授来教学生练嗓子,不难想像,教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学生唱出来的这个山歌跟民间流传的山歌对比是多强烈,一旦这样的山歌流传出去,必然会出现“真可惜,他们的歌词没有变,但山歌的意义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评价。另外更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派生出“伪民俗”,让经过专业人士进行加工整理并和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堂而皇之地进入到课堂还美名曰“原生态”。我们还要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假活动,有的人把民间口头故事的简洁和单纯美,误认为是单调枯燥,随意地添加情节或内容,人为地把故事拉长,使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面目全非,搞得真伪难辨,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得不到保护和传承。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样去保护它,而是主观地对其进行随意地加工。这才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有选择性地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流传,必然与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着,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当它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以后,就会发生衰退,比如盘县“大筒箫”,其音域窄、音调低,只有在乡村绝对安静环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赏其独特魅力,较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如果硬要让其进入一个喧嚣的环境中进行传承,那只会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摒弃。因此,有选择地引进那种适合的项目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而像水城县“苗族芦笙舞”在六盘水市民族中学的成功推广,不但使芦笙舞解决了传承人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学校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现在学校的招生过程中就发现,报考该校的学生都会问是否开有芦笙舞专业的课程。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并不是被摒弃,有时也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场所进行传承。
(结语)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如今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止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当付出巨大的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源。
[参考文献]
1、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2、“文化例外”概念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马平
篇3
【关键词】壮瑶民歌;进校园
民歌指的是某个民族创造出来带有自身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歌曲,是各民族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不仅有着丰富人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更有着教育和传承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壮族和瑶族民歌走进校园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壮族、瑶族民歌概况
(一)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十分喜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歌仙”:刘三姐。每年都举行风俗性歌会的传统,称为“歌圩”,一年中最隆重的歌圩是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壮族的音乐种类繁多,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种。其中,民歌是最为丰富的独特财富,而且在“歌圩”中,多数唱的是民歌,而且唱的种类极多,有对歌、盘歌、离别歌、情歌等等。壮族的民歌的歌词讲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使用腰脚韵。因为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因此壮族的民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和比兴美。
(二)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一般是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而形成“无山不有瑶”的现象。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瑶族人民经常用歌曲来替代语言,所以瑶族人民自小就开始学习唱歌。不论是节日还是平常的日子,都用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清朝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的诗句来表达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性。瑶族民歌有着嘹亮、优美和灵秀的特点,而且从曲调上看,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
二、壮瑶民歌的生存发展现状
壮族瑶族民歌是云南广西地区历经千年的民俗文化,具有广泛且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底蕴,蕴含着瑶族和壮族人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教育、审美、经济等多元的价值。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成为壮族人民骄傲的“歌仙”刘三姐,就成为了广西云南这一带的文化品牌。历年少数民族的联欢晚会都会用她的经典形象作为开场歌舞表演,营造出独属于自己文化氛围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刘三姐》的电影形象也是数不胜数,有许多大导演都将其改编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安排在电影中,表现出极其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而目前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加强,广西云南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围绕着民歌作为资深独特的竞争力。在广西云南的山里,少数民族群众仍然保留自己的传统,在盛大的节日里举办民歌对唱的比赛,不仅唱刘三姐的代表曲目,还有《酒歌》、《蝴蝶歌》、《拉发歌》等一系列充满独特民族风味的歌曲。此外,山歌不仅仅是留在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更开始被世界所瞩目,走出山区,走进城市。就例如在2010年,来自一些自治区的民族艺术家们,走出大山,走进首都,在首都的大舞台上将本民族原生态的歌曲表现给全国的观众们看,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展示给众人看,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力量和独特的魅力。
三、壮瑶民歌进学校的意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部门开始重视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开始重视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而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淡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开始越来越多的追捧来自国外的先进的文化,致使中国许多传统文化频临灭绝。所以,许多云贵高校开始慢慢鼓励少数民族的民歌进入校园,让本地的大学生学习自己本地的民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体验从老一辈流传下属于他们整个民族的独特宝贵精神财富。
(一)有利于民族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当地老艺术家选择继承人进行传授,另一种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保护而传承。第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极容易导致民间传统的消逝,而第二种强制性的保护发展到最后极容易演变成为保护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从而使文艺继承变味。因此,引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文化财富。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都是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这个活动中去的。因此,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对于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中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以校园为阵地,教育为领头羊,能够推动壮瑶民歌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壮瑶民歌是壮族和瑶族的人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对于我们以后研究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的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以尊重的态度去理解民歌,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去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歌的学习,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对壮瑶两族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关于少数民族的世界观,为促进学生树立起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生在对壮瑶民歌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领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民歌的迷人之处。而且通过学习了解到自己曾经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偏见是个多么大的错误,为帮助他们以后接受传统文艺的熏陶提供基础。
四、结束语
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的活动不仅能够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学艺术方面提供了传承工具,更在培养继承人以及培养学生的文艺素养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径。这对推动壮瑶两族民歌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这也对促进现代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春.论广西桂中原生态民歌音乐进校园[J].大众文艺,2010(15):235-236
篇4
【关键词】粤剧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14-02
粤剧享有“南国红豆”的盛誉,是岭南文化和广东艺术的鲜明形象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随着经济步伐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走向富裕。现阶段,青少年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导致他们在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上都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享乐主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以粤剧作为切入点,让下一代热爱南国乡土文化,让学生找到自己对粤剧的兴趣,甚至让他们学会粤剧的表演,从而成为一颗“南国的小红豆”。
一、“南国红豆”粤剧需要传承
传统文化的流失,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失去了赖以延续的根源和血脉。当下国内流行的艺术形式中,唯独戏剧是最传统的一种,是有着我们传统血脉的根本,是一种文化的源。文化的发展要有根有源,才不会浮躁,才能延续一个伟大的民族,并引领它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中国戏剧应该说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包容性最强、观众面最广、最优秀的一种艺术。粤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一种,同样是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在海外,粤剧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广东的一张名片。
因此,粤剧确实是值得我们去继承的传统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的。
二、让娃娃乐学粤剧
少儿粤剧在传统粤剧的基础上加入儿童剧、音乐剧等内容,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看性于一体,其人物、剧情设计和表演手法都是紧紧抓住儿童心理,以儿童爱好为基础,非常适合儿童的欣赏情趣。音乐、唱腔的改变很有一种排新戏的感觉除了主题歌改成了原汁原味的粤剧唱腔外,在角色安排上,也充分体现了粤剧行当的特点。戏曲儿童剧,它以鲜明的主题、新颖的舞台样式受到了小观众狂热的喜爱。这正是期望能探索出一种粤剧在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少儿粤剧。
我有意识地将带入音乐课堂。当一幕精彩的少儿粤剧在大屏幕上演时,孩子的眼睛清澈透明,他们所表达的感情时如此真挚,所有孩子的现场反映是兴致昂然、欢天喜地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这样的粤剧太好看了,如果我能唱那就好了。”他们希望自己就是台上的小演员,甚至渴望自己化成一颗“小红豆”,作为中国人就要会唱中国戏。此时此刻我感到的责任是重大的,接下来的戏就由我和孩子们一起唱下去。正因为如此,我正精心计划如何让学生对粤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令孩子们有出色的表演。在教学中怎样令学生乐学粤剧呢?教师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语言等,如教师当一个历史悠久、搏大精深的戏剧文化粤剧走进校园时,它将成为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更加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三、“南国红豆”粤剧培养从娃娃抓起
传统粤剧文化的继承并不是简单说教几年就会的,它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熏陶,是一种心灵的浸染。 所以我认为从小学就应该明确提出传统粤剧文化的继承问题,同时将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放在继承民族思想、民族精神这一核心上,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早日扎下根基。
四、“南国红豆”粤剧成为校园的亮点
粤剧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博大精深,基于小学生的理解与欣赏接受能力,主要采取从常识和简单学唱入手,把握一个从了解到熟悉、到热爱的过程。
首先,开设“小红豆”粤剧表演班,并进行“让粤剧走进校园”宣传活动,使我校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魁宝之粤剧艺术示范性学校。
第二,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知识,有选择有时间地邀请粤剧专家、艺术家,讲解粤剧基本知识,可利用音乐课或周二至周五下午4:30―6:00的艺术课时间,作为指定的排练课。
第三,组织粤剧演出,选择现代戏一些脍炙人口的唱段,让学生学习唱段,并逐步地学习一些传统名曲名段。
第四,到一定阶段,组织排练节目,参加一些活动的演出。
第五,在学生逐步了解粤剧的基础上,适当机会,组织“小学生粤剧文化座谈会”,深入进行当地乡土文化教育。
第六,必要时邀请粤剧演出团体到校园演出。 随着学生对粤剧逐步认识,学校领导的重视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对小学生唱粤剧的关观,这“南国红豆”粤剧在小学校园文化中一定是个亮点。
综上是基于同志“要重视少年儿童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要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民族艺术的好风气”的一点思考。我们组织学唱粤剧,让粤剧艺术在小学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民族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粤剧对青少年的意义
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 高雅艺术 普及推广 进校园
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生动、有效的途径,对发展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如何推广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教育家孔子主张六艺施教:礼、乐、射、御、书、数,将乐放在第二位。在19世纪末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正轨,艺术教育再一次受到重视。1996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其中包括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定位、任务、规划等7个部分的内容,为普及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做了充分准备。2005年,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的下发,正式在全国拉开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帷幕。该文件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主要内容和形式、时间安排、组织工作以及活动经费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至此,“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高校内蓬勃开展起来。
伴随着“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出台,艺术教育再一次作为工作重点摆在了我们面前。“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还有利于提高参演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有幸多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河南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如何推广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长期开展,提高对高雅艺术的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高雅艺术应该是全民共享的,绝不是只有少数人才看得懂的“阳春白雪”,不应该与现代社会相脱节。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高雅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将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经常性、有计划地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这样才能逐步普及与提高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
就河南省而言,虽然每年都会有十几场演出,但针对省内众多高校及2000余所中学而言,依然是僧多粥少。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想要真正理解和欣赏高雅音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普及高雅艺术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长远来看,高雅艺术不仅要走进高校,还要走进中学,走进小学。孩子的音乐审美和欣赏水平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将高雅艺术引进中、小学校园,培养低龄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趣味,对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起到关键作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以适应不同年龄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式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欣赏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能够扎根和传播,从而达到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加大各种投入,使艺术形式多元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单凭个人或某个院校、某个单位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要加大经费的投入,有了充足的经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正常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在经费充足的保障下,各高校可以加强学校音乐厅、艺术馆的建设,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合适的场地;购买一些艺术器材,方便乐团的建立;可以邀请专家讲学,请著名的指挥家、音乐家、书画家等来校作讲座,从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方面进行普及讲解,让学生不再觉得高雅艺术触不可及,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提高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可以邀请交响乐团、舞剧团、歌剧团等
业演出团体为高校学生做专场演出,让高雅艺术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高雅艺术的推广需要载体,“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还需要媒体与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媒体的导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媒体的宣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欣赏的取向。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化传播途径,用新颖的方式传播高雅艺术,推广高雅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关注高雅艺术并感受其艺术魅力。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的作用,营造一种高雅的校园氛围;也可以利用橱窗文化,在宣传栏中介绍莫扎特、舒伯特、肖邦等,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与艺术,提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品位。
三、结合当地文化,突出地方特色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注重弘扬民族的优秀艺术与文化。西方的古典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价值不可小觑,而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也非常丰富,国画、戏曲、民歌、各种民族器乐等,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与精神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可以陶冶情操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所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该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中的精华,不断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在一次次的聆听、欣赏与学习中,逐步将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演员或是艺术人才,也不是要把京剧、国画、芭蕾舞等艺术形式生搬硬套地引进学校。而是应该结合高雅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把高雅艺术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本土文化浓郁的地方,例如:在陕西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花儿、秦腔及剪纸等艺术;在河南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豫剧、宛梆等本土特色艺术;在江浙地区,要让学生了解越剧;而在北方,可以更好地普及京剧;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要让民族文化进入校园,参与到高雅艺术活动中。所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传播高雅艺术的同时,让中国的特色文化也得到了传承,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优秀文化、提升了精神境界,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四、注重实际教学,加强艺术教育
虽然“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广高雅艺术,但要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高雅艺术,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长效、科学的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机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艺术教育。
1.加强课程建设
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只靠几场音乐会和几次专家讲座是难以实现的。笔者在省内几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将近30%的大学生在学校没有选修过艺术类课程。所以,要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开设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如戏剧鉴赏、交响乐赏析、美育概论等艺术类选修课,并且记入学分。要以艺术欣赏为主,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技法为辅,合理地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选修科目。只有科学规范的制度做保障,艺术教育才能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才能扩大高雅艺术的传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长久不衰地开展下去。
2.加强艺术团建设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雅艺术实践活动的一支主力军,河南省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活动。各高校应积极组建大学生合唱团、乐队、舞蹈队、话剧社等团体,以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为主,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举办各种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戏剧节等,将高雅艺术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鼓励学生走到台前、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艺术实践,普及和宣传高雅艺术。问卷中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社团,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的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高雅艺术进校园,离不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艺术教师,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完成高质量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有了充足的教育资源,“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有了专业教师的辅导,学生的艺术活动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欣赏能力将得到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中。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耐心的讲解,使学生从好奇到喜欢
、从娱乐到认知,在欣赏高雅艺术作品的同时学会思考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总而言之,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普遍开展,进一步发扬人文精神,培养有着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面和正确的审美观、充满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大力普及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娜.高雅艺术进校园与我们的对策[j].大舞台,2010(2).
[2]王晓燕,何汉良.以广东省为例谈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
篇6
关键词:西部;学校;武术操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武术文化”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植根于“礼仪之邦”的武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仁义”为内核的伦理思想,讲究“武德”的修养,培养的是讲理守信,德艺兼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等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武术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1.我国西部融各种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在中国中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风景。西部城市民风朴实,强悍尚武,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民间武术的地域性和局限性注定了在校园开展存在很多困难,而学校却是推广传统体育项目的最好阵地,在校园开展武术健身操恰恰是武术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切入点,对弘扬中华武术,倡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培养、人格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是我国独有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体育教学都应和全民健身计划一样,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二、西部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部学校体育教学大部分存在很多问题,受经济、观念、场地、师资等原因的制约,除了部分城市学校开足了体育课外,很多学校和农村学校体育课 “稍息、立正、解散”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划,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
2013年8月,在湖北宜昌举办的首届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武术比赛中,教育部青少司传达了有关武术进学校的重要讲话,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部委就武术进学校和体教结合未来的发展做了规划性的展望。对于经济强省来说,武术文化进校园已经在实施,也有很多经验可取,但对于西部城市来说,政策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政策的落实和连贯不统一,武术传承意识淡薄,教学方法、教材落后,师资匮乏等等。
三、以武术操为切入点,构建和谐校园
武术文化进校园,以武术健身操为切入点,会极大地调动师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1.我们都知道,练习武术具有特别重视基本功、训练周期长、受派别和地域影响,短时间见效慢等特点,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反而厌烦上武术课的现象出现,在学校开展武术健身操,可以改变这一现象的发生。
2.此次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编的武术健身操,是首次将传统武术的基本功用广播体操形式相结合创编而成的。4套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雏鹰展翅》(小学)《英雄少年》《功夫青春》(中学),可以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练习,每套操的“形、意”分明。武术操动作均提炼自武术基本技法,简单易学,音乐动感强烈,充满了武术倡导的“精、气、神”。特别是每套操均以“抱拳礼”开始、结束,展现了中华民族典型的礼仪文化,简单的一个“抱拳礼”,会使学生从小受到“学拳先明礼,尚武先崇德”的武术文化熏陶。而《功夫青春》则采用既可单练,又能对练的编排结构,充分展示了武术运动中形态多样、攻防合理的运动特性,区别于广播操以横平竖直为主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武术健身操的特色。
3.在西部学校硬件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武术健身操,可以和西部崇尚武德的民风相得益彰,容易被师生接受。武术操教学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在深化新课标实施下,可以逐步改变西部学校体育课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开展武术操教学,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民族文化氛围的校园,通过武术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建议
1.西部地区学校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状况,要找出西部学生的特性和共性,尽量少制订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尽可能把体育游戏、武术、乒乓球、小足球、小篮球、田径基础项目和有氧耐力为主等课程内容安排进去。同时,既要安排体育心理、体育保健知识课程,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标,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学校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标,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学校开展武术课要树立三维健康观,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两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围绕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规范体育教师及武术专业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教育、体育部门要定期对体育教师业务水平进行培训、考核,更新知识结构,培养课程设计能力,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能力,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升西部体育教学的质量。
3.在武术健身操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打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主导思想,以养成学生终身锻炼为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武术操可作为大课间操的一种新的锻炼手段,与目前学校实行的广播操轮流锻炼,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
武术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遗产,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武术应以多种形式求发展,奥运不是目的,切实将国粹武术落实到学校。武术也应该从“娃娃抓起”,打好基石建设,积极向世界推广武术,传播民族文化精粹。推广武术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事。希望国家给中西部省市多给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的扶持和力度,政策等级挂钩,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校武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
篇7
〔关键词〕水族 音乐 民间传承 教育传承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音乐在各种文化因素中最能标示出族群性;在当今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中,文化单元、民族乃至社会阶层和阶级、年龄与性别,往往可以靠特定的曲目和表演风格来进行认同,即强调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而形成文化界限。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界限的标示,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储藏库和民族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向全球的扩张,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入侵,各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然而,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承问题一直是困扰音乐学者的难题。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弘扬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21世纪以来,贵州水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逐渐得到水族地区部分学校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职能部门,有其自身一整套完备的系统保障,可以有效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文化战略。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水族音乐,将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运用到学校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结合民间传承方法与学校音乐教育方法是新时期水族音乐得到传承的有效保障。本文以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以及水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考察为基础,梳理水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的特点,试图结合二者各自的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水族音乐的传承。
一、水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承现状素描
2007年开始,黔南州水族地区部分中小学校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的试点学校,水族音乐作为水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各中小学学校相关课程的一部分。据已有研究资料显示,这批试点学校在水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开设了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课程,举办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等。①
2014年5月,项目组成员针对水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进行调查与采访。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水族地区的小学相 对较好地延续水族音乐在课堂以及课外活动中的传授与实践;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水族地区的中学几乎已经很难在课堂中传授水族音乐。现阶段,三都鹏程学校、水龙民族小学,都匀阳和中心学校出色地贯彻水族音乐进校园项目的计划,分述如下。
三都鹏程学校是一个设置有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学校,学校主要在小学部开设水歌与水书文化课程,采取单双周制安排课程,隔周有一节水歌教唱的课程。该校还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聘请三都县文化馆专业演员教授学生演奏铜鼓、芦笙等技艺。水龙民族小学没有在音乐课堂教授水族音乐,该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大约半小时)开设有若干课外活动小组,其中就有一支35人组成的水歌队,在没有特殊事务的情况下坚持每天排练。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中,与水族音乐有关的节目数量达到总节目量的一半左右。都匀阳和中心学校几位热心水族音乐进校园的教师分工合作,开设有芦笙、唢呐、铜鼓课外活动小组,几位教师现学现教,乐此不疲。
从上述三所学校以及其他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制约水族音乐进校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族音乐教材缺乏:教师们教唱的水歌来源于个人创作和民间艺人的传授,芦笙、鼓吹②等乐器没有现成的乐谱;2、师资力量短缺: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或不是水族人或不懂水族音乐,水族音乐的课程教学由其他课程的教师担任,而这部分教师没有受到过音乐专业的系统训练,影响水族音乐的教学质量和进度;3、授课时间不固定:初中、高中学校因为升学压力很难保证水族音乐的课堂、课余传授时间,小学虽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却也由于对水族音乐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足,同样导致授课时间的不固定;4、音乐知识的制约:更多的中小学生在功课的压力之下,不愿意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认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学生不会识谱、不懂节奏等方面的因素被认为是水族音乐进校园的阻碍。
二、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现状概要
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两种。民间艺人一般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授技艺,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艺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采取“剽学”的方法增进技艺。水族民间音乐大致可分为民间器乐和民歌两种。水族民歌的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较少跳进。水族民歌中的古歌、调词以及单歌、双歌的主体部分旋律音程的走向与水语语音的调值之间有着程式性的联系。③水族民歌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传承,水族人认为会说话就会唱歌,掌握水语的水族人几乎都能哼唱几句水族的民歌。
水族民间乐器包括铜鼓、木鼓、芦笙、鼓吹。这几种乐器不属于水族独有,然而在水族日常音乐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水族民间器乐的传承较之水族民歌的传承要复杂,水族民间器乐传承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前需要掌握乐器的“老母”。④虽然水族铜鼓、木鼓的演奏方式和具体节奏型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但是各地铜鼓、木鼓的学习还是存在一个核心的基础节奏型即“老母”。水族芦笙、唢呐用拟声词调形成“老母调”,“老母调”将音高与按孔一一对应,掌握了“老母调”意味着掌握了芦笙、唢呐的音阶,同时也为即兴创作演奏做了基础性的经验准备。水族各类乐器的“老母”极为简单、精炼,“老母”的提炼体现了民间艺人传承民间音乐文化所展现的智慧。水族各类乐器的“老母”是初学者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入门钥匙,是形成民间乐器海量曲库的基础。
从传承情况来看,水族音乐在民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传承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族民俗节日和水族民俗活动中往往伴随着音乐的表演,从而使水族音乐的传承有所依附。水族民俗节日主要有卯节和端节,过这两个节日的水族人几乎占水族人数总量的90%以上。这两个节日的共同点是节日中要敲铜鼓、木鼓,唱水歌,部分村寨还组织芦笙队伍、铜鼓队伍进行演奏和比赛。比如都匀阳和水族乡连续几年组织芦笙、铜鼓比赛,并设立千元左右的奖金对获胜者表示鼓励和肯定;三都水族自治县廷牌乡连续几年聘请水族歌手在端节活动场地演唱水歌,一名歌手一天的报酬在千元以上。水族重要的丧葬仪式活动“开控”,尽管各地水族“开控”仪式所用音乐存在一定差异,但“开控”仪式中的音乐表演仍然犹如一场水族音乐的集中展演,其中包括水族铜鼓、木鼓、芦笙、筒、鼓吹,甚至在大型的“开控”仪式场合中有花灯以及小鼓、小锣、镲和鼓吹组合而成的小型乐队组合表演。
这些民俗节日以及民俗活动的存在催生了对水族音乐的需求。从对水族音乐传承人的田野调查中可知,这些水族音乐技能的承载者们中,50岁以上的大多较少接受过学校教育,50岁以下的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均在初中文化程度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水平。正是这批“不喜欢学习”的群体(这里的不喜欢学习只能是针对习惯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反而担负着水族音乐兴衰的重任。
三、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对学校音乐教育传承的渗透
音乐教育由两大模式构成,一是学校规范教育,指国立、私立的学校教育;二是自我传承教育,是一切在民间以口传心授、民俗活动方式进行的传承教育。自我传承教育因其口耳相传的模式、不确定的传授时间与空间、民俗活动的消失导致传承载体的缺失等方面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学校规范的音乐教育因其固定的时间与空间、系统的教学体系等优势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
从以上论述可知,水族音乐的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式与方法系民间自然形成,自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将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运用于学校音乐教育中,使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与学校音乐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有效促进水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下面以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民间乐器为例进行论述。
套头山区水族乐器的民间传承方法均涉及一个叫“老母”的概念,是套头山区水族民间艺人称呼学习铜鼓、木鼓、芦笙、鼓吹入门曲调的俚语。
如铜鼓、木鼓的“老母”:
铜鼓、木鼓“老母”利用象声词帮助初学者掌握敲击部位;掌握基本节奏律动;掌握铜鼓与木鼓之间基本的配合原则。在学校水族音乐教育实践中,可以不向学生灌输节奏、节拍、速度等概念,让学生熟读“老母”口诀,掌握敲击部位。通过“老母”的练习,引导学生将“老母”与实际演奏中的铜鼓、木鼓节奏进行联系,从而用“老母”口诀的形式对整段铜鼓、木鼓节奏谱进行记忆。这样就能够在没有任何音乐理论知识的引导下,仍然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水族铜鼓的演奏。
我们再以水族芦笙“老母”为例,来说明民间传承方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芦笙的“老母”如下:
芦笙“老母”是通过拟声词帮助初学者在芦笙上寻找到相应的按孔,熟悉吹奏芦笙的指法。芦笙“老母”中的旋律片段是形成一部分芦笙曲调的基础,通过芦笙“老母”的吟诵可以掌握固定的旋律片段和节奏律动,有助于形成个人即兴演奏的风格。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可以不向学生讲授音符、休止符、时值等概念,通过拟声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指法。让学生熟读芦笙“老母”并熟练吹奏。选取一部分芦笙曲调采用“老母”口诀加以背诵,将芦笙曲调与芦笙“老母”旋律片段进行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芦笙“老母”旋律片段在芦笙曲调中的使用原则,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通过在中学的芦笙教学实验中,运用“老母”的教学方式掌握芦笙演奏的同学,相对于通过音符来掌握芦笙演奏的同学,他们的即兴演奏能力更强。
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是水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应该引起学校音乐者的重视。当然,肯定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不是否定已成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之所以将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之中,是针对学校中一批不喜欢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那部分学生。不能因为学生不喜欢音乐理论的学习而致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或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在学校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广开民间音乐传承渠道,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只要能让民族民间音乐正常地传承与传播,无论是已成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方法还是民间自然形成的音乐传承方法都应该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得到运用。
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水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也已经提上日程。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水族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的音乐教学方法问题,利用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采取水族民间艺人百年以来形成的民间智慧,可以成为学校水族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注释:
①杨俊、蒙锡彭、王思民著:《贵州水族艺术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229页。
②鼓吹,形制同唢呐,乐器正面七个按孔,背面无按孔。
③赵凌:《水族民歌音调特征分析及传承研究》,《歌海》2013年第3期,第35-36页。
④老母,也称“老母调”、“老母歌”,相当于音乐术语中的核心节奏或核心音调,起着熟悉音位、旋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2月,广西・南宁。
[2]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14年7月,贵州・贵阳。
篇8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昆曲,是中华民族五千载文明史上极具意蕴的艺术瑰宝,它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美学的艺术传统。昆曲是经数百年时光发酵的浓醇美酒,但今天已经不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这是一个传播制胜的时代,没有传播,昆曲就会永远尘封,越来越深地埋藏于历史,最终成为让所有有艺术感知、有历史良知的人们含泪观赏于博物馆的琥珀。艺术应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昆曲作为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就该永远唱响于舞台,我们不能让时代湮没昆曲,而是要使昆曲适应时代,要利用时代的良好条件继承和发展昆曲。
一、昆曲传播要回归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
1.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高昆曲社会范围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昆曲,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气韵,整合了传统文艺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昆曲的传承和和振兴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气韵极大程度上蕴藏在自身特色独具的文化与文明里。昆曲的传播首先要回归到此层面,这符合昆曲“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通过这种回归应属高度的定向传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民在心理上对传统文化概念性的认同感和责任心转移和细化到昆曲上,形成观看昆曲不只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是对自身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造诣、鉴赏力进行的一次检验和审视的心理自觉,达到全社会对昆曲历史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认知认同,为昆曲下一步在历史文化和市场上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昆曲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工具,可以起到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集中体现在伦理道德上的“忠孝节义”和人格理想上的“刚健有为”。昆曲作为“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语)的综合艺术,题材范围较广,经典剧目流传颇多,且大多都是惩恶扬善、赞美忠孝的,如《清忠谱》《琵琶记》《桃花扇》等。优秀的传统剧目还可以在更高层面发挥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发挥昆曲的艺术教育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也会悄悄地走入人们的生活视野之中,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选择之一,为更多普通人了解昆曲、欣赏昆曲、热爱昆曲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二、昆曲传播要与学校艺术教育相结合
1.学生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对象
昆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必需。另外,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参与创作,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价值观渗透到昆曲作品中,使昆曲婉转悠扬,清丽淡雅,具有其他剧种难以企及的雅致美,被推为“百戏之祖”。昆曲是高贵的、典雅的,昆曲生来“阳春白雪”的本性特征决定了昆曲的观众群应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也认为:“昆曲天生就是一种属于少数人的高雅艺术,现在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①一方面,一定的知识储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是欣赏昆曲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由文化水平所影响的道德情操,知识分子对意境的追求和淡雅的审美趋向也是与昆曲产生艺术共鸣的主观条件。
于是,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对象,他们经过基础教育已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渴望自我的提升渴望人格的完善,对高雅艺术有着非常迫切的心理需求。这种由内而外的心理需求为昆曲由外而内的传播奠定了受众的良好的心理条件。另外,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将促进昆曲扩大化几何形的传播。
2.学校是昆曲传播的广阔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基地。昆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使昆曲艺术薪火相传也同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也需要接受昆曲这种人文积蕴深厚的艺术教育。这就大大减少了昆曲传播中的壁垒,而且传播对象的集中,校内丰富的媒介资源的整合使昆曲的传播成本大大下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是系统化传播京昆乃至戏曲艺术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个阵地。”②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北师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巡回公演的火爆场面以及演出结束后大量学生喜欢昆曲、亲近昆曲的事实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3.校园昆曲传播的主要手段
(1)与有关课程相联系
首先,开设昆曲的专门选修课和有关昆曲的选修课,如戏剧艺术、表演艺术、艺术鉴赏、戏剧文学研究等,传授有关昆曲的历史、发展、声腔、表演、鉴赏的基础知识。其次,可使昆曲与主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如古典文学课分析戏剧文本时可放映相关剧目的影音资料,中国史课上可播放相关历史题材的剧目,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可选择典型剧目播放辅助对文化的感性理解。而且,特殊的地方高校(如苏州)还可在条件成熟时尝试将昆曲的选修纳入学分体系。
(2)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相关院系和专业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
综合性大学的影视系、艺术系、戏剧文学系等院系可以利用大学生艺术节举办专题晚会,与各大学中的戏剧社紧密联系,进行昆曲扫盲、昆曲入门等活动。并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广播站、校电视台、海报等校园媒介资源充分宣传,制造校园舆论氛围。
(3)坚持开展“昆曲走进校园”“昆曲走进青年”的主题活动
昆曲是对专业素质要求极高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专业剧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昆曲走进校园”“昆曲走进青年”的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昆曲、了解昆曲、最大限度地感受昆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剧团的亲近感,树立剧团良好形象,力捧“名角”,提高认同感、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昆曲演艺市场自身的科学宣传
有关古典艺术、高雅艺术是否应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讨论一直在进行,而且莫衷一是,但昆曲需要观众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昆曲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市场紧密相连,而且直至今日这个市场依然存在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自古以来,戏就是演给人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的基本原则。昆曲作为一种戏剧艺术样式,它的存在当然是离不开演出和观众的,观众是戏剧艺术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昆曲当然也不例外。
在大量信息疯狂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疯狂充斥着人们感官的今天,争取观众,必须进行明确的自身市场定位、明确的目标观众定位和科学的媒体整合,策略先行、传播制胜。
篇9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的情境是教育教学的真实环境,研究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者,研究目的是着眼于发展,解决教育过程的实际问题,研究方法是综合性、实验性的,它有别于一般理论研究的专家思辨、想象和假设,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创设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研究情景真实化、专家身份转换以及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研究方法,成为当下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被较多地运用于本土音乐学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中,如西南大学尹红老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育实验研究”、云南省社科院杨福泉于1 999年始进行的民间文化传承试验的试点项目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黎平岩洞中学的母语音乐教育亦是“行动研究”的策略推行和开展的。本文即是带着这样一种问题意识,采用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探寻“行动研究”在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个案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策略。
2007年,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联合评选和命名的“贵州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中,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中学榜上有名。在黎平县教育局的档案室里,我们看到了岩洞中学近1 0年来的相关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各项成绩:2003年8月在黔东南州举行的文艺比赛中表演的侗族大歌获一等奖:2004年2月,该校学生侗歌队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活动:演唱侗歌“有朋自远方来”获表演二等奖:2004年8月,参加中国第三届“博艺杯”童声合唱节获五项金奖:2006年第四届国际合唱节中,岩洞中学派出1吕名代表参赛,获金奖。2004年被评为黔东南州示范性农村初级中学,2005年被评为“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2009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为什么在短短数年时间中会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和成绩,该校校长彭泽象老师告诉笔者:这一切得益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实施。
2010年5月23-24日,笔者随同中国音乐学院侗族大歌声学测定组来到岩洞中学,对该校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情况,对该校校长彭泽象、民族民间文化课专业老师吴鲁光、兰承红、吴国美老师进行了专访,现将初步调查结果呈示如下:
岩洞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始于1998年学校组建的侗族大歌文艺队,利用课外活动自编自演一些侗歌节目,逢节日走村串户演出。2000年黎平县教育局、民宗局、文广局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入课堂教学的决定》,岩洞中学根据通知精神,开始收集整理所在地的侗族大歌资源,编写校本教材,聘请民间歌师不定期进课堂教唱侗族大歌,并组建了“金蝉侗歌队”。2001年,学校提出了“发展侗族大歌、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口号,把侗族文化教育正式纳入课堂。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侗族文化研究所邓敏文教授和福泉文化基金会李威达博士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于2002年秋,岩洞中学挂牌创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1基地”,至此,学校完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创建工作,进入到了充实教材和抓教学、抓课外活动等具体工作的建设层面。
在课程建设方面,自2002年以来,学校每周安排三节课时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课堂教育教学,分为“侗文课”、“民族文化课”以及“民间体育课”三种课型,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以学习侗族语言、侗文(国家语委制定)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保存侗族语言“符号”、言语方式以及训练侗文书写能力,为学生收集整理侗族文艺、宣传侗族文化以及编辑、创作侗族文学艺术作品奠定基础,(2)以“侗族大歌”为主线的侗族民间音乐课程,包括拦路歌、祝酒歌、叙事歌、琵琶歌、牛腿琴歌、木叶歌、流水歌等歌种:(3)工艺制作课程,培养学生侗族民间木、竹、石等工艺制作的技能技术;(4)侗族民间体育课程,将侗族摔跤、抢花炮、打地鼓棒等传统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5)侗族文化课,介绍侗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信仰心理等。这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整体式”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这一方式使得包括侗族民间音乐在内的侗族民族民间文化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式的知识体系和记忆,从动作记忆到文化认知都完整地传承和储存下来。
岩洞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采用侗文化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共同收集民间资料的方式积累教学资源的方式不断积累、丰富教学资源。其中侗文化专家负责教学资料的整体构架,教师把握教学资料与教学规律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则负责收集自己身边的民族民间文化事项,据侗文教师吴鲁光介绍,现如今,有许多学生已经俨然训练成了“标准的”民间文化的调查者了。这一方式不仅使得教师、学生在“行动中”了解了民族民间文化,训练了民间文化的调查、收集、整理能力,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日前,学校记录整理了侗族民间文化资料4万字左右,录音、录像20余小时,照片近200余帧,记录、整理民间音乐20余谱,编写各类教材5册,较好地满足了课堂及课外活动教育教学的需要。
据校长彭泽象介绍,学校采用“专家指导、民间讲座、教师主体”的方式构建教师队伍,所谓“专家指导”,即指聘请文化专家、教育专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整体设计和监督,将教育教学纳入当下国际国内教育整体环境以及未来教育发展态势中予以关照,基于此,学校成立了以中国社科院侗族文化研究专家邓敏文教授为顾问,校长为组长的“民族文化进课堂领导小组”,全面管理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各项事务。所谓“民间讲座”,是指聘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以讲座的形式传授民间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技巧,现有学校 拥有一支由5位民间艺人组成的较为固定的“民间教师”队伍。所谓“教师主体”实则是指以本土出生的、有着侗族文化“濡染”的学校教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调查、收集、整理、教学的主体,通过这一既有传统文化背景、又有高校教育经历的教师群体主体性活动,使得该校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教育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前沿的学术视野。
同时,学校还采用“课堂教学普及、课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走廊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的方式立体式推进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据吴鲁光、兰承红、吴国美等专业教师介绍,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民族民间文化,即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一般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侗族文明用语和侗族日常生活用语,会唱3首以上侗族大歌,3首以上侗族敬酒歌,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知识。课外活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民族文化的特长生,为此,学校组建了“金蝉侗歌队”、“民间工艺小组”、“民族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小组,每年确保2万元经费作为购置器材、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费用,目前,学校购置了侗族琵琶50把、芦笙50把、侗族服饰60套,修建了民族文化活动室1个。为了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气氛,建起了特色校园文化长廊,包括“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岩洞村寨文化长廊”、”侗民族文化校园雕塑群”、“民族文化校园广播专题”、“民族文化宣传铃声、板报”、“民族文化导释小组”等,通过这一“文化长廊”,为学生创造了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建构起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调查显示,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行动研究”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包括当地侗歌在内的侗族文化得以以学校教育的形式有效传承和传播,一方面有组织、有规模地培养了具有母语音乐认知和体验的青年学子,另一方面通过参演、比赛等学生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向外传播了侗族文化的渠道,同时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鲜活个案,其深层的理论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它积极、正面地回应了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研究中有关“谁是专家”的问题。在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的“行动研究”个案中,“专家”是一个由教师、民间歌乐师、学者三个群体共同组成的集合体,
篇10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结合我国多民族统一的格局。民族文化传承从广义上讲可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从狭义上讲可以特指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就是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本文主要取用狭义概念。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一贯坚持的主张,历来受到重视。
一、从家庭到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其本质是民族个体习得文化和传递文化的总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家庭一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场所。其他的传统文化习得场所还有民族传统节日,地方传统集市等。但在现在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人员大量外出打工,改变了民族地区原有的家庭结构;现在化生活用品的涌入,改变了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集中办校和寄宿制也使得民族学生一定程度远离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必须接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大旗。其实很多民族地区已经在开发和推广本民族课程。一批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和民俗类课本被带入了学校课堂。民族文化是一个包含甚广的概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服饰、音乐、文学创作、价值观念等等有民族特色的东西都可以被纳入进来。学校应该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又如何将学生培养为一个真正有本民族意识的人,而非只是一个民族知识的学习者,都是值得研究的。“隐性课程”可以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可靠视角。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
不管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在隐性课程的概念和内涵辨析上都是有细节争议的。“隐性课程”相似的概念有“潜在课程”“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等等。在内涵的指代上,有指非预期学习结果的,有指学习状态的,有指校园文化的,有指学校环境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性课程”本质。综合各方的观点,我们选取对“隐性课程”比较一致的认识。“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显性课程”的概念对于“隐性课程”而言,相对明晰。显性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其实在“隐性课程”概念没有诞生之前,显性课程就是大家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它要求明确,公开施行。通过对比描述,可以发现如果只关注显性课程,就必然忽视人的发展而陷入应试教育。而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教育,又怎么能沦为为应试服务。所以在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必须重视与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
三、“隐性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的意义
民族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与“隐性课程”全面发展的目的相吻合。从学校民族文化传授的知识的层面看,课程内容可以包含“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以上都可以开发为显性课程。但从民族文化情感传承的角度,就应当发挥隐性课程的文化氛围渲染作用,从授课的环境,教师的态度等因素感染学生。
“隐性课程”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支持在学校的主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民族活动。比如民族艺术课程,可以请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来给同学们亲自示范,并让学生动手参与;民族历史可以请本民族的长者进行讲述;生活风俗上,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等。其实,许多学校已经展开了许多具有“隐性课程”意义的活动,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搬进校园就是突出的代表。学生在欢庆本民族节日的同时,是不会把它当作一门课的,但这种活动的效果却往往能超过课堂的讲述。
“显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知识和技能;“隐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的热爱首先源自于对本民族的认同,打破单纯的说教,通过学校、社区、家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努力在学校还原学生一个真实的民族交往环境,培养学生对民族的情感。许多德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隐性课程”,其实民族文化传承中也是一种德育。
四、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实施的关键点
理论的归宿是指导实践,那么透过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示。首先,学校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胆地开发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每个民族的特色不一样,很难出台适应各个地区的统一课程,学校应当在有限的民族文化教材的基础上,发掘受社会欢迎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必须着力建设一只富有民族热情,精通民族知识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中有权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一名教师对民族文化真诚的爱,会打动很多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缺乏热情,照本宣科,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次,学校必须加强与当地民众和学生家庭的合作,形成一种校内校外的教育合力,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回到生活中找寻答案。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上,可以广泛引入社会人士到学校授课。最后弱化对民族课程的量化评价,不宜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来考核学生,由学生自身来评价课程。切不能因为重视民族知识的考查,而给学生带来厌学的负面情绪,这样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反而破坏了学生原本的民族热情。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各方的努力,本文仅从学校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表达了关注。“隐性课程”时刻提醒着学校,尽管民族文化传承被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但我们必须保有一种“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06:48-51.
[2] 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4,08:9-14.
[3] 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08:55-59.
[4] 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04-107+140.
[5] 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No.20502:64-68.
[6] 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No.8401:109-112.
- 上一篇: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定向性
- 下一篇:化学危险品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