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互助保险在我国不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有开展职工互助保险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对于职工互助保险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而且互助保险作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补充和完善,是得到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朝阳项目,不仅企事业单位有便利条件,而且还可以向其他范围推广,使互助保险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都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为重要规划来进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纲要中曾指出,“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一系列保障制度中,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事业已逐步得到了惠及,职工互助保险也得到了普及,这对于强国富民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职工互助保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种互助型的保险形式,由于组织程序的不规范,操作等级的不均等,以及企事业单位间的经济实力不平衡等因素影响,使职工互助保险出现了一头冷一热的社会现象,很多单位并没有使职工互助保险发挥出其最大的效力,特别在职工的经济负担上并未产生减负的作用,使互助保险流于了形式。本文则针对**单位职工互助保险的发展现状,就如何发挥互助保险的优势为职工经济减负进行有益的探讨。
2.职工互助保险的内容及作用
2.1职工互助保险的主要内容
职工互助保险,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资金以职工个人筹集为主的群众性互济性质的保险,是在国家法定社会保险之外,职工发生特殊困难时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是对国家法定保险的一种补充,从国外开展的情况看,所涉及的项目有,火灾互济保险,交通事故互济保险,医疗互济保险,退休互济保险,汽车、机动车互济保险,终身人寿共济保险,嫁娶庆吊共济保险等等。
2.2职工互助保险的功能作用
从大方向看,职工互助保险可以有效弥补基本保险的不足,对社会基本保险具有补充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和互助团结精神,具有媒介和纽带的作用;同时,互助保险提倡个人收入延缓性消费,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另外,互助保险对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工会职能转变具有导向作用等,这些作用是职工互助保险的社会职能,但从微环节看,职工互助保险的具体职能就是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在职工经济发生巨大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使职工能够在困境中奋起,在逆境中求生,互助保险就是对职工生活的又一层保障。
3.职工互助保险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单位不重视,保障经费不足
就我单位而言,职工参保率为100%,但保费是一次性缴纳,按人均120元的标准收取,此项资金属于一次性资金,没有其他收入方式,只有在新职工就业后再予以补充,这就造成此项资金的流动性差,并且没有长期的累积,补助一次减少一些,这样的资金累积和消耗方式终会有一天坐吃山空,入不敷出,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保障作用。但有很多国企运用这种方式却能有效运作,其原因为企业的职工人数很多,并且在职工的互助补助金额上有严格的限制,才能够得以运用,但作为事业单位而言,职工人数本就极少,但职工需要补助的金额却又较高,这就使事业单位的互助保障作用难以发挥充分。虽然工会也想方设法的提高资金累积金额,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只能向职工收更多的保费,这就使职工对互助保险不理解,并且失去了参保的积极性。
3.2职工不清楚,保障意识不强
对于单位组织的互助保障,职工只知道有这项保险,但如何能够获赔或是动用保险金等程序以及金额等普遍不清楚,对于什么时候可以动用,什么时候应该动用或是怎样才能符合保险赔付条件等知之不详,这就使职工对参与互助保险的积极性打了折扣,失去了职工参与和支持的工作,很难在实践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由于职工对互助保险的内容和方式不清楚,所以对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没有形成,在遇到困难时一般都是自我应对,而不是积极的向工会申请审核,而工会的有些保障是临时性和随机性的,在职工遇到具体困难时生效,而超出了期限则无法享受互助保险的待遇。另外,索赔的程序过于繁索,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个人奔波,但任何个人或是家庭在遇到困难时,对家里的困难都应接不暇,又哪来的精力要求赔付,这些都对职工互助保险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3.3参保面不宽,保障范围狭隘
职工互助保险的组成一般都是对于急难大重的事件进行保障,而职工不仅仅是在遇到急难重大的困难时会造成一次性的经济负担,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会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比如职工慢性病,如糖尿病等,虽然不是一次性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但日常的经济负担也不可小视,对于一般家庭来讲也是难以应付的。但职工互助保险一般都只对急难重大的事件参保,而对于日常困难并不在保障的范围之内,这也使互助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受到了限制,并且使很多职工及职工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另外,职工互助保险只对职工的事件过程提供保障,而对于事件结果缺乏保障,比如在职工因病或因意外死亡时,工会组织一般不提供索赔,只是按照死亡办理,使互助保障在死亡问题时不能发挥作用。但互助保险虽然只是给职工保障,但职工家庭对于职工而言更加重要,因此,在职工死亡后给一份保险,对于职工家庭来讲也是维护生计的一条重要途径。
4.职工互助保险减轻职工经济负担的具体措施
4.1加强经费囤积,提升工会的互助保障实力
《工会法》明确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逐步建立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补充功能的、群众互助互济性质的职工互助保障体系,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大举措之一。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工作使工会维权工作更加具体化。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工作的推进,不仅受到基层单位和广大职工的欢迎,而且提高了工会的威信和地位。因为在这项具体的工作中,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通过大量耐心细致的服务工作,使职工充分认识到“职工互助合作保险”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事,是依靠保险的力量提高保障水平和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从而也使职工在遇到突发事件、生活处于窘困时,得到一定的物质帮助。职工互助保险自身就是一项互助工程,它是以保障为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因此,单位在实施职工互助保险时必须有准确的定位,要优先保障职工互助保险的运作,在职工个人缴纳保险金时,单位应予以明细公示,将资金总额以及用途等让职工清楚,并且要多方筹集资金,保障互助保险金的囤积,在职工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单位应有固定的经费注入,每年或每季对资金进行累积,并且设置保险基金的底限,在保险基金降低于一定限度后必须及时补充,可以采取向职工征集,或是企业注入的方式。而职工互助资金中的一部分要参与到社会保险中,让资金有效的运作和流动,通过保监会的监督和管理,提升资金的现金价值,使资金不至于在停涉中贬值,能够随着市值而保值或是增值,更好的为职工服务。
4.2强化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互助保险的认识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而职工互助合作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是保障职工生活,保护职工健康,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的一项具体措施。但现实中,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国家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在这种情况下,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则可以使职工在享受了国家法定保险待遇后,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职工互助合作保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对职工群众在遭受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救助方面的补充。因此,有必要吸收职工参与资金管理,参与互助保险建设是互助保险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所以,必须树立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对互助保险进行强有力的宣传,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参与到互助保险的建设中来。在宣传上,要将互助保险的内容、程序以及理赔的手续等进行讲解,最好是印制互助保险知识手册,发放到职工手中,让职工对互助保险有更全面的参与和了解。对于什么情况符合互助保障的理赔条件,各种情况所以理赔的最高和最低限额等让职工清楚,让职工真正认识到参与互助保险的重要性和意义,积极的参与进来,并提升自我的维权和保护意识,在遇到困难时与工会组织一条心、一根绳、一股劲,共度难关,减轻负担。
4.3提高服务意识,创新互助保险的内容和类别
职工互助合作保险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广大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和互助互济意识为前提的。这种意识一经形成,职工就会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组织中来。参加范围由小到大,保障功能逐步增强,形成职工互助补充保险体系。从而增强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社会的目的。因此,工会在办理职工互助保险保障时,要从服务职工的角度出发,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程序和手续审批环节,采取一站式服务的方式,让职工一次申请,一次获赔。并且要准确判定赔付数额,尽可能的与职工的实际消费相等或是提高,让职工在遇到困难时不仅能从经济上扶持,更要从思想建立信心,帮助职工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另外,对于互助保险的范畴要进行细化安排,将各种风险的可能性预测在内,对能造成职工经济负担的困难要分类统计,并细化赔付的金额以及保障的程度,真正让职工在互助保险中受益。
篇2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高校;保障型补充医疗保险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就高校而言,其医疗保障体系仍处于转型期,部分高校的事业编制人员参加了所在省市的基本医疗保险,部分高校依然实行公费医疗,地区差异较大。本文提出的发展高校保障型补充医疗保险体系主要是针对已经参加所在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高校。
我国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保障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它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也就是说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提供低水平、责任有限、普遍享受的医疗保障,难以解决不同收入者的不同保障需求[1]。因此同步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基本医疗保险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于高校吸引和稳定人才、保障教职工的健康,减轻其经济负担,构建和谐校园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补充医疗保险的几种形式
补充医疗保险,顾名思义,首先具有补充性,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限定适当的覆盖范围,以补充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填补基本医疗保险的空白,以减轻或消除个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时自付医疗费用的负担[2]。与基本医疗保险不同,补充医疗保险不是国家强制实施的,而是用人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补充医疗保险模式:公务员医疗补助、商业保险公司的补充医疗保险、高校按照某一原则筹集资金自行管理的自保形式保险、工会等社会团体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等,这几种补充医疗保险模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1.公务员医疗补助。参照统筹地区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按照人均工资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公务员医疗补助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进行操作管理,对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自付部分按比例补助。
优势:公务员医疗补助在国家公务员系统已运行多年,医疗补助待遇随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进行调整,政策成熟,稳定性好,且涵盖工伤和生育保险。
局限性:参加公务员医疗补助需要按照人均工资的4%(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缴纳医疗补助经费,相当于基本医疗保险费(9%)的一半左右,且随基本医疗保险基数逐年上调,对参保单位(非公务员管理或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济压力较大,在异地就医补助方面有欠缺。统筹地区执行同一补助政策,不能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保险赔偿条款,缺乏个性和灵活性。
2.商业补充保险。通过谈判向商业保险公司支付定额的保险费,由商业保险公司来操作管理的补充保险。
优势: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灵活便利,自由选择性强,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局限性: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起步较晚,保险公司在医疗保险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普遍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较低。
3.职工互助保险。是由工会等社会团体经办的,按照自愿原则,个人缴费形成基金。如参加人发生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医疗费用,由互助医疗组织按基金操作规定予以补助。
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职工医疗保障水平,不受职工流动的影响,只要在经办机构的覆盖范围内就不会受到影响,因为经办机构是独立于各单位的。
局限性:对参加人员有一定要求,比如:工会承办的需要是工会会员,退休职工不能参加。医疗补助种类较单一,补助金额较少。
4.直接为其教职工支付或报销医疗费用。高校直接承担起保险公司或医疗保险机构的职能,参照商业保险或公务员医疗补助等政策制定自已的报销规则,为职工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
优势:可以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政策,形式灵活。
局限性:既是保险人,又是支付人,缺乏专业知识和人员,无法实现对医疗费用的专业化监督管理和有效制约,无法有效监督医疗服务机构,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将有膨胀趋势。
二、补充医疗保险对于高校的特殊意义
1.缓解退休教职工经济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高校中退休职工人数增长较快。自1993年工改以来,退休人员收入增长较快,但总体收入偏低。以我校为例,截止到2009年11月,我校退休人员月平均收入为2653元。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医疗需求逐渐增加,而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逐年攀升,仅靠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显然不足。因此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学校,退休教职工对医保待遇意见较大,通常是教代会和的主要内容。
2.填补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保障内容。高校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文件精神,暂不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其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有关费用,由单位自行支付。另外,生育保险也未涵盖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内,需要用人单位单独缴纳。高校为保障其教职工的工伤及生育待遇,此项费用或者由学校直接支付,或为规避可能的风险采用补弃医疗保险的形式加以解决。
3.缓解不同地区医疗待遇的差距过大。医疗保障虽然不属于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却是增加职工满意度的重要保健因素。各地事业单位由于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力度不统一,目前北京、南京等地的高校仍然沿用公费医疗的体制,实报实销,医疗待遇较高;上海等社会保险推行力度较大的地方已经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险,个人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不同地区的不同政策造成高校教职工享受的医疗待遇差距较大,不同地区的高校教职工之间易于进行福利待遇的比较。因此作为隐性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障对于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人才引进及稳定的重要因素。
上述原因客观上要求高校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参加补充医疗保险,提高教职工的医疗待遇。
三、中国矿业大学及周边高校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由于学校医疗费支出压力过大,加之地方政府推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力度较大,在徐高校于2001年参加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为了解决教职工的门急诊看病用药报销问题,也为退休教职工和低收入人群解除后顾之忧,2003年本校与当地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签订了补充医疗保险协议。最初两年参保效果较好,教职工满意度较高。近几年,由于医疗费用不断上涨,退休教职工人数及年龄逐年增加,使得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见下表),为此保险公司曾多次提出提高保费或变更赔偿条款,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最终选择了变更赔偿条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职工享受的医疗待遇逐渐缩水,教职工尤其是退休教职工意见较大。
徐州市另外三所省属高校,也面临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同样问题。其中两所高校与我校类似,经过谈判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了补充医疗保险协议,经过几年的运作,一所高校因保险公司要求提高保费、教职工意见较大,已停止办理,转由学校医保部门自行运作;另一所高校仍在坚持,希望在小幅增加保费的情况下,继续参加商业补充保险。另一所学校参加了徐州市公务员医疗补助,由于没有与商业补充保险的可比性,保险条款由徐州医保中心制订,全市统一,教职工意见较小。
四、高校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策略
1.构建符合高校教职工特点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高校应该认识到补充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福利对于吸引和稳定人才、保障人才健康的功能,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在保险方案设计中与保险公司谈判,确定相应的费率及服务范围和质量,规划符合高校教职工特点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形成完整的符合高校教职工特点的健康保障体系,而不只扮演支付保险金的角色[3]。
另外从既往工作中可以看出,高校在职和退休职工由于收入、年龄差异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因此能否根据两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个,是高校参加补充医疗保险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吸引客户,避免客户流失,维护资金平衡,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2.做好参保前后的沟通工作。基本医疗保险加补充医疗保险是高校等事业单位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公费医疗体制相比,个人需负担一定的医疗费用,高校应对教职工特别是退休教职工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不能总向公费医疗看齐。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教职工的满意度,对于参加何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事前事后要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及反馈。如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建立合理参保流程,比如招标采购等形式,排除暗箱操作。同时高校要作为教职工的团体人来寻求更加专业化的保险机构,还可以适当联合同类型高校增加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谈判力量。
3.发挥其“补充”作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补充性原则必须坚持,在基本医疗保险无法触及和覆盖面上多做研究,但要避免出现提供过度医疗保障的现象。政府应制定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行为进行管理,并加强监督审计,严禁已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或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用公款为职工购买意外伤害险以外的商业保险[4],保证高校补充医疗保险健康运行。
总之,高校的医疗保障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将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对于高校建立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于推进高校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毛圣昌.发展补充医疗保险的形式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4):218-220.
[2] 陈文,等.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及其政策意义[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20):657-660.
篇3
“常”“长”轨道
一、推进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总体要求。
围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帮扶中心为主要载体,以困难职工和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努力健全和完善全面覆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帮扶工作体系,形成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格局。
在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满足广大职工多元化需求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成为国家帮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工会帮扶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职工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相一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
二、推进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主要目标任务。
到2013年,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帮扶中心,100%实现规范化建设标准;80%已建工会的乡镇(街道)、社区(村)和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普遍建立起工会帮扶站(点)。
所有已建工会的中小企业,依托各级工会帮扶站(点),实现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全覆盖、不遗漏。县级以上帮扶中心100%设立法律援助窗口。
积极探索开展多样化帮扶项目,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心理帮扶和人文关怀,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
三、积极参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制定,并推动贯彻落实。
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底数和变化情况,定期分析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困难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情况,研究制定工会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
围绕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子女教育、养老、住房及物价上涨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积极参与和推动政府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四、切实保障困难职工家庭基本生活。
要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纳入政府救助渠道,对政府救助政策暂时覆盖不到的边缘群体和享受政府救助政策后仍有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要加大救助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高救助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继续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家政培训等富有工会特色的帮扶活动,推动实现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中等和高等教育学业并实现就业。
加大就业服务力度,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措施,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开展医疗帮扶,鼓励地方工会和企业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积极推动将困难职工家庭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覆盖范围,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困难。
“扶”“服”同体
A、 加强工会法律维权援助
要充分运用帮扶中心法律援助窗口,为工会公职律师、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等工会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工作平台。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聘请法律专家学者、律师等人员,通过购买服务、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方式,为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诉讼、参与调解仲裁等,进行法律援助。
B、为职工会员提供多元化服务
工会帮扶中心要普遍开设职工心理咨询窗口和热线电话,开办心理咨询讲座,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要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探索采取多种形式,为职工会员提供家政、婚介、老年护理等生活服务,组织开展知识讲座、交际联谊、文化娱乐等活动。
C、 健全帮扶工作体系
积极推进已建工会的乡镇(街道)、社区(村)和大型企业建立工会帮扶站(点)。县级以下工会帮扶站(点),要直接掌握和及时跟踪困难职工的具体情况,在上级工会帮扶中心指导下,主动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并把帮扶工作融入到新型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中去。
企业工会要及时分析掌握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依托帮扶中心(站、点)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积极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要建立上级工会帮扶中心和基层工会帮扶站(点)上下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工作衔接。加强农民工集中输出地和输入地工会的联系协调,建立起集就业援助、法律维权、困难帮扶于一体的跨区域协作帮扶机制。
D、 加强帮扶中心载体建设
县级以上工会帮扶中心要按要求加强规范化建设,做到标识统一、场所便利、功能完备、人员稳定、档案齐全、资金落实,整合工会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把直接服务职工的各项功能统一到帮扶中心,为职工提供一站式快捷便利的综合服务。
要通过自办、联办、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展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爱心学校、培训基地、职介机构等帮扶平台。
要推行帮扶工作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具体帮扶工作制度,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动态化管理。
建立帮扶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定期考核检查,形成重绩效、硬约束、严考核的评估监督机制。
E、 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方法
坚持“输血型”帮扶与“造血型”帮扶相结合,着力增强困难职工的“内生力”;坚持物质帮扶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使困难职工得到全面帮助;坚持职工上门求助与工会登门帮扶相结合,在对来访职工做好“窗口式”帮扶的同时,通过开展家庭走访、流动服务等方式主动施助;坚持日常性帮扶与集中帮扶相结合,
通过开展“项目制”帮扶等方式,提高帮扶工作绩效;在坚持公益性帮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多样化职工服务活动;同时,通过结对帮扶、互助互济、冠名帮扶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会帮扶工作的社会效果。
F、建立帮扶资金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篇4
关键词: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激励型账户
中图分类号:F8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32-02
1 个人账户的基本知识
(1)个人账户设计的初衷。我国实行个人医疗账户的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强制性储蓄达到部分医疗自我保障,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展开来讲,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一部分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二是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2)个人账户的优点。第一,个人账户的选择和建立对平稳地解决公费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缓解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给职工带来的震动。第二,个人账户的建立弥补了共济型医疗保险的缺陷,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更有可持续性。
(3)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个人账户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二是用人单位檄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30%左右划人个人账户,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和继承。
2 个人账户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违背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个人账户的设立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没有互助互济,不能在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现行个人账户制度规定的支付范围很不合理,这不仅会导致当期基金供给减少,统筹压力加大,也不能让个人账户在参保人医疗风险出现时发挥更有效作用。
另外,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随机性的,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引人积累制并不符合医疗需求规律。“大病统筹,小病自费”的制度设计,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另外个人账户支付的只是门诊费用,是小额的医疗费用,这都不是个人医疗费用风险所在。而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是用来防御疾病风险,所以作为基金之一的个人账户是不符合保险原理的。
2.2 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1)监督人员不足,手段困难。医保部门的编制,多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确定的,随着参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保部门的工作量在不断加大。而人员却没有增加,因此人手不足是医保部门面对的普遍难
(2)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目前,除了作为主管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对医保中心的业务进行直接监督。就医保中心而言,医保定点机构的选择、日常考核与监管,还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报销,都是医保中心说了算。这种“自我监督”的运作模式,也使得监督相对缺乏。
2.3 个人账户管理成本高,收益小
个人账户的建立需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卡。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加之小额医疗费用面广量大。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个人账户的管理成本大,收效小也就成了必然。
2.4 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没有实现
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控制医疗消费,但运行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甚至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认识有误区,认为个人账户的基金归自己所有,是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加之个人账户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单位缴费,人们对账户资金的珍惜程度便远远不如对个人手中的现金的珍惜程度了。
2.5 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在积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积累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使用个人账户更方便,相当一部分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加之部分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卡的作用认识有误,认为卡不是钱,随意借用给他人刷卡购药,或者一人参保全家持卡购药这便加快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流失。使得个人账户积累的功能受到限制。
3 个人账户的出路
个人账户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从其设计到其运行操作,都显得象个烂柿子,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废除个人账户,如中国社科院社会所研究所社保专家郑秉文所认为,取消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有报道还透露,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个人账户的存废”问题。
那么个人账户应不应该取消呢?笔者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当前中国老百姓已把个人账户视为国家给予的一种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个人账户,容易引起强烈反应。所以对于个人账户应当采取改进的态度,逐渐淡化其功能和作用。
最先在疗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于1984年建立了强制储蓄型个人账户,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和家庭(配偶、子女、父母)的住院医疗费用和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它强调家庭的责任,不注重社会共济。根据对新加坡的个人账户的了解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中国的个人账户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引入互济功能
个人账户的设计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互济性,这也是它不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个人账户设计之初就是归定由个人支配的,所以既便在最早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新加坡,互济的问题也很难解决,但是新加坡政府作出了一定的措施――调整了个人账户的功能,允许个人自愿从账户中拿出一定额度参加大病统筹或互助医疗保险;同时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规定了最高限度。
根据我国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调整个人账户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定位个人账户功能,调整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个人账户上,政府应控制其规模,适当放松对个人账户管制,允许并鼓励参保单位将个人账户定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将互济引入个人账户使用。
3.2 推广健康保险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个人账户变“购物卡”的现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认真研究的是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使用问题,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有专家提出,可以在健康人群中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
人员中患有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事后经济补偿,是疾病保险,不是兼有预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险。而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已经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保障方式,因为只有预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能够结合起来,使得那些还没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能够用自己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上,既有利于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而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结合的途径,也使得个人账户找到了发展出路。
3.3 建立激励型个人账户
我国,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因此,账户持有人存在着提前支取和使用不断贬值的个人积累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
所以,要实现个人账户的积累目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更重要的是引导。政府在监督其专款专用的同时,要限制提前过度消费和鼓励储蓄动机。
这就要求建立激励型账户。现在有很多职工虽然参保了,但仍对有病时多不愿支付现金,如有可观的个人账户来支付,则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所以应当提高个人账户的利率,以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地积累个人账户里的基金。如此反复则使个人账户的基金越积越多,产生“滚雪球”效应。职工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随之建立。为鼓励积累,在计息方面,应高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利率。
如果能对激励型账户合理的操作,那么便能增强参保职工对个人账户的合理使用的意识,使医疗保险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3.4 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宣传个人账户的用途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被规定的过死,应当有管理地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个人支配,定向用于与医疗相关的用途。也就是说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或其他医疗费用外,也可以为自己购买保险,用于预防、体检等。另外,许多人虽然建立了个人账户,但是对个人账户的了解还很不足,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宣传个人账户对参保人的益处。使其主动参加,积极有效的使用个人账户,使其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3.5 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改进管理措施
针对医院药店出现的违规现象,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镇江的一些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可借鉴性很强。具体做法是:
①加强医保行为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监督机制成立医保行为督查小组,专门负责医保行为的督查工作。让社会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行为的监督,使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的医保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②不断完善结算办法,加大人头人次比指标的考核力度。
篇5
关键词: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激励型账户
一、个人账户的基本知识
(1)个人账户设计的初衷。我国实行个人医疗账户的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强制性储蓄达到部分医疗自我保障,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展开来讲,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一部分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二是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2)个人账户的优点。第一,个人账户的选择和建立对平稳地解决公费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缓解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给职工带来的震动。第二,个人账户的建立弥补了共济型医疗保险的缺陷,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更有可持续性。
(3)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个人账户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二是用人单位檄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30%左右划人个人账户,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和继承。
二、个人账户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违背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个人账户的设立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没有互助互济,不能在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现行个人账户制度规定的支付范围很不合理,这不仅会导致当期基金供给减少,统筹压力加大,也不能让个人账户在参保人医疗风险出现时发挥更有效作用。
另外,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随机性的,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引人积累制并不符合医疗需求规律。“大病统筹,小病自费”的制度设计,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另外个人账户支付的只是门诊费用,是小额的医疗费用,这都不是个人医疗费用风险所在。而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是用来防御疾病风险,所以作为基金之一的个人账户是不符合保险原理的。
2.2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1)监督人员不足,手段困难。医保部门的编制,多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确定的,随着参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保部门的工作量在不断加大。而人员却没有增加,因此人手不足是医保部门面对的普遍难
(2)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目前,除了作为主管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对医保中心的业务进行直接监督。就医保中心而言,医保定点机构的选择、日常考核与监管,还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报销,都是医保中心说了算。这种“自我监督”的运作模式,也使得监督相对缺乏。
2.3个人账户管理成本高,收益小
个人账户的建立需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卡。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加之小额医疗费用面广量大。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个人账户的管理成本大,收效小也就成了必然。
2.4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没有实现
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控制医疗消费,但运行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甚至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认识有误区,认为个人账户的基金归自己所有,是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加之个人账户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单位缴费,人们对账户资金的珍惜程度便远远不如对个人手中的现金的珍惜程度了。
2.5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在积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积累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使用个人账户更方便,相当一部分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加之部分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卡的作用认识有误,认为卡不是钱,随意借用给他人刷卡购药,或者一人参保全家持卡购药这便加快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流失。使得个人账户积累的功能受到限制。
三、个人账户的出路
个人账户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从其设计到其运行操作,都显得象个烂柿子,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废除个人账户,如中国社科院社会所研究所社保专家郑秉文所认为,取消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有报道还透露,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个人账户的存废”问题。
那么个人账户应不应该取消呢?笔者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当前中国老百姓已把个人账户视为国家给予的一种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个人账户,容易引起强烈反应。所以对于个人账户应当采取改进的态度,逐渐淡化其功能和作用。
最先在疗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于1984年建立了强制储蓄型个人账户,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和家庭(配偶、子女、父母)的住院医疗费用和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它强调家庭的责任,不注重社会共济。根据对新加坡的个人账户的了解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中国的个人账户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引入互济功能
个人账户的设计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互济性,这也是它不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个人账户设计之初就是归定由个人支配的,所以既便在最早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新加坡,互济的问题也很难解决,但是新加坡政府作出了一定的措施——调整了个人账户的功能,允许个人自愿从账户中拿出一定额度参加大病统筹或互助医疗保险;同时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规定了最高限度。
根据我国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调整个人账户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定位个人账户功能,调整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个人账户上,政府应控制其规模,适当放松对个人账户管制,允许并鼓励参保单位将个人账户定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将互济引入个人账户使用。
3.2推广健康保险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个人账户变“购物卡”的现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认真研究的是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使用问题,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有专家提出,可以在健康人群中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中患有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事后经济补偿,是疾病保险,不是兼有预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险。而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已经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保障方式,因为只有预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能够结合起来,使得那些还没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能够用自己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上,既有利于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而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结合的途径,也使得个人账户找到了发展出路。
3.3建立激励型个人账户
我国,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因此,账户持有人存在着提前支取和使用不断贬值的个人积累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
所以,要实现个人账户的积累目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更重要的是引导。政府在监督其专款专用的同时,要限制提前过度消费和鼓励储蓄动机。
这就要求建立激励型账户。现在有很多职工虽然参保了,但仍对有病时多不愿支付现金,如有可观的个人账户来支付,则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所以应当提高个人账户的利率,以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地积累个人账户里的基金。如此反复则使个人账户的基金越积越多,产生“滚雪球”效应。职工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随之建立。为鼓励积累,在计息方面,应高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利率。
如果能对激励型账户合理的操作,那么便能增强参保职工对个人账户的合理使用的意识,使医疗保险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3.4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宣传个人账户的用途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被规定的过死,应当有管理地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个人支配,定向用于与医疗相关的用途。也就是说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或其他医疗费用外,也可以为自己购买保险,用于预防、体检等。另外,许多人虽然建立了个人账户,但是对个人账户的了解还很不足,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宣传个人账户对参保人的益处。使其主动参加,积极有效的使用个人账户,使其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3.5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改进管理措施
针对医院药店出现的违规现象,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镇江的一些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可借鉴性很强。具体做法是:
①加强医保行为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监督机制成立医保行为督查小组,专门负责医保行为的督查工作。让社会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行为的监督,使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的医保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②不断完善结算办法,加大人头人次比指标的考核力度。
篇6
关键词:
医疗保险;住院费用;个人负担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47-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医疗费用高速增长已成为现在全世界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自1998年颁布并实施《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得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满足,健康状况得到了基本保障,但在城镇医疗保险实施的过程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保职工的就医费用负担,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地区仍存在着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个人负担比例普遍为30%左右,有些地区占比更高,这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提出20%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相差甚远。
1 影响参保职工个人负担的原因分析
1.1 医疗保险系统外的因素
1.1.1 人口老龄化
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全世界的医疗保险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所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的严峻,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会有以下两点影响。一是老龄人群的医疗费用支出较高。年龄本身并不会增加医疗费用,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的健康水平会不断下降,尤其到了老年之后,其健康状况会比一般人差很多,所以老龄人群的患病几率会比普通人的高出很多,尤其是慢性病的患病率。而且由于老龄人的健康体质较差,所得的疾病会更严重,持续时间会更长,因此所需要的医疗资源也就越多,使得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也就更高。
二是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日益提高医疗需求。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中规定,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其主要的筹集对象为在职职工,而退休职工并不需要承担责任。但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加快,退休职工的人数在所有职工中的比重明显增重,这种现象表明,一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过程中缴费的人数相对总人数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退休职工的不断增多,使用基金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多,使得统筹基金的支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1.1.2 疾病谱的变化
上个世纪初,急性和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及寄生虫病等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凶手。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类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已发生变化,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已成为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这其中大半部分都为慢性病,这也证明现在疾病谱中,慢性病占了主要部分。慢性疾病具有病理复杂、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导致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给个人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
1.2 医疗保险系统方面的因素
1.2.1 医院方面
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医院属于公立医院,医院的收益来源中,政府的财政投入占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对医疗机构实施的补偿政策并不完善,尤其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更是逐年下降,医疗机构的部分利益受到了损害,
由此医疗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一些现象和后果相继出现。一是医疗收费不合理。目前,许多医院的收费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药品费用在整个住院全部费用中的比例较高。以药养医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医疗机构获得利润的重要方式,但是以药养医带来的后果却是过于虚高的药品价格,这些虚高的价格最终还是得由普通消费者来承担,从而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二是过度医疗问题。过度医疗为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发生了超出正常疾病诊断、治疗、化验、检查之外的医疗行为。现在医疗机构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购买大量的先进医疗器械,但由于政府补贴不足,为了收回成本,所以要提高使用率,将费用转接给患者来承担,从而出现超范围检查。这种过度医疗现象既极大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2.2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方面
(1)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我国很多地区的医保机构的人员较少,但业务量却很大,而且办公手段落后,并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去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而有些地区虽然具有较好的条件,但是却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意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2)药品目录的分类不合理。目前我国的药品目录分为甲、乙两类,甲类为临床常用药,价格便宜,其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比例报销,但其中的利润不高;乙类为选择性用药,价格较同类甲药品高,但患者要自负10%-50%的药品费用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比例报销,某些进口乙类药品费用自负的比例甚至高达60%,而且其中的利润率很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过程中专业性强,涉及到有些复杂的医学知识,医方和患者方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而有些医生为了增加医院或自身的收益普遍会增加自费药、乙类药的使用数量,尽量降低甚至不选择使用甲类药。这会严重影响参保职工的个人负担。
1.2.3 参保职工个人方面
医学属于专业领域,大部分普通群众对其并不了解,甚至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医学常识,所以在对待疾病的过程中会显得紧张,导致其往往会认为医院越大越好,用药越贵越好,但他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确实需要。这不但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1.2.4 医疗保险政策方面
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发展了十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并不十分完善。由于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医保基金的收支承担责任,所以担心基金收支方面出现入不敷出的风险,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很多统筹地区都比较谨慎。对统筹基金支付政策限制得比较严格,有宽进严出的现象。还有些地区许多地区由于退休职工比例较大,企业效益差,职工平均工资较低,统筹基金收缴压力很大,为了保证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在制定政策时对统筹基金支付的比例设定较低,设定起付线过高。
2 建议与对策
2.1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
2.1.1 继续扩大医保范围
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可以实现互助共济、统筹调剂,分散疾病经济风险。医保统筹基金筹集越多,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性也越高,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就越有可能降低自负比例,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所以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群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是十分必要的。在城镇,我们应该把下一步的扩大医保范围的工作重点放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上,有可能的话最好能把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也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
2.1.2 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制。
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差,尤其步入老年之后,健康状况比普通人群差很多,而且一旦得病,疾病会更严重,病程会更长,特别容易导致残疾和死亡,所以综合来看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老年人更加严重。为了减轻老年人的个人负担费用,同时也为了减轻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负担,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应该建立独立的老年人医疗保障机制。如美国建立了专门的老年医疗照顾计划,日本也在1982年专门为老年人群制定了《老人医疗保健法》,还成立了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基金。
2.1.3 实施补充医疗保险,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所以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和保障责任是有限的,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医疗消费需求,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也还需要探索和研究出各种不同的补充医疗保险。
2.1.4 三改并举,同步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的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也必须同步进行。这三项改革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三项改革同时实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缺少任何一项改革,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2.2 医院方面
2.2.1 改善医院补偿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政府要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逐步消除以药养医的现状。应增加对医院的资金投入,上调医疗服务价格,逐渐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费用中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设备检查的使用率,并逐步实现医药分家。
2.2.2 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工作
根据相关的研究证明所有措施当中,其实预防的效果远远大于治疗的效果,而且预防所需要的费用也比治疗费用低很多,所以相比较来说,在对待慢性病的问题上,医疗机构应该多注重疾病预防工作,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对此进行协助监督。
2.3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方面
2.3.1 加强管理,规范运行
一是要加强基础管理。所谓的基础就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医保工作人员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医保政策体系和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就十分的重要。二是要加强“两定”管理。要严把资格认定关,对具备资格的要与其签订医疗服务定点协议,并监督其严格按协议执行。三是要加强“三个目录”管理。对各医疗机构的“三个目录”进行统一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疗机构“三个目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
2.3.2 实现多元化的医疗费支付方式,完善考核办法
建立“定额支付和总额预付相结合”等多种结算办法并举的复合结算机制,实行立体化的费用结算,充分发挥结算办法的杠杆作用。在改进费用支付方式的同时,完善对医方的结算考核办法,将日常考核、年终考核情况与费用结算挂钩,加强对医方的考核监督力度。2.3.3 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加强动态监控
(1)加强业务流程与计算机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要将医、保双方的整个业务流程与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并不断补充完善,争取做到“无纸化办公”,实现快捷、方便、高效的目标。(2)强化对医疗费用的动态监控。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要求,建立起完整的动态监控指标体系,对医、保、患三方的费用支出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与费用结算相挂钩,发挥监控的制约作用。(3)重视信息统计分析。建立相关部门,对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对医保患三方在费用支出中地位及作用的变化情况要随时了解,为保方的政策调整提供准确的依据。
2.4 参保职工个人方面
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参保人员正确认识医保相关知识,加强对参保人员的政策宣传,尤其是药品目录、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的支付标准的宣传,同时指导医疗机构实行就医信息公开化,强化患方的费用节约意识。
篇7
根据WHO规定,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数7%以上,则称为老龄化社会。截至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为0.88亿,占总人口比重的6.96%,我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数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数的9.7%。此外,我国人口存在“老少倒置”的特征,并且,在总人口数老龄化同时,高龄人口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从而加重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自19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我国传统的“N代同堂”的格局被“4-2-1”的家庭模式逐渐普遍,子女面临极大的赡养压力。由于医疗水平和卫生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生理寿命不断延长,很可能面临“空巢”状况,而失独家庭的老年人则面临更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由于传统的“孝”伦理,子女宁愿将老人留在家中,也不愿意让老人进入社会养老院,这加剧了年轻子女的压力,造成了老年人的晚年健康问题,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的挑战
医疗保险是指签订合同的方式,以合同内的医疗行为的出现为领取保险金的前提,保障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的一种保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了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营养、餐饮旅游等老龄化产业在“银潮”不断发展,但老年医疗保险仍存在一定缺欠。如何正确对待现存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保险问题并将其有效解决,目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一)政府支持力度欠缺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发展迅猛,但居民所享受的医保服务却越来越难以满足就医需求,经济发展对增进国民医疗保健水平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这主要由于政府卫生支出较少,而个人在就医时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负担。医疗保障属于公共产品,我国政府应履行社会保障职责,改变政府在医疗保险等问题上的缺位状态。目前卫生总费用支出水平和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短期内还不可能达到全民医保水平,我国还不具备条件实现西方国家那种全民医疗保险或者全民免费医疗,但仍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制度安排在全民医疗保障层次上实现全民医保。
(二)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由于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老年人的大量医疗需求尚无法有效转为实际有效需求。城镇职工医保主要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员,将大量失业未缴费的人员以及老年居民群体排除在外。农民自主参加,并按要求缴纳相关的费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似之处。但最贫困的农村居民却会因为没有缴费的能力而失去参保资格,而社会保障所要求的是突出对经济弱势群体保护,这两者是不相符合的。若如此,农村合作医疗或许仅成为了变形的“富裕群体互助制”,而失去了社会保障的真正内涵。
(三)城乡医疗二元体制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需要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对应的就是医疗制度的二元化格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医疗服务等相对完善,而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较低,这也使得当地的医疗制度发展受到制约。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二元化”医疗制度的不均衡性越发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能及时建立社会统筹、科学合理、统一协调的现代医疗制度,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我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改变传统的医疗理念。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乡医疗制度二元体制需要全方位改革,从而迎接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四)医保筹资缴费面临挑战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方式,主要依靠收入转移来维持制度运行,医保基金重在“收支平衡”。现行的医保制度的制度基础是原有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因此现行的医保模式缺乏基金的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现在在职职工缴纳的实际缴费部分也承担了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这不符合保险运行原理。综上,现存的医疗筹资方法及保障方式已落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势。老龄化带来的医保缴费问题或导致保障基金风险加剧甚至崩盘,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医疗保险的“系统老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妨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导致了医疗器材等的综合提价,增加了医疗费用成本,给医保基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
(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亟待提速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影响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的一个突出难题,是我国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个显著薄弱环节。现今的医院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增长,采取了提高药品的定价,遍行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使得在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药品制作等方面的医疗卫生体制都存在相关影响。这一系列的弊端严重冲击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而人口老龄化促使老年疾病普遍化成为趋势,这使得原本脆弱的医疗保障体系更不堪重负。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改革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调整医疗卫生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险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同时也是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解决医疗保险问题,是民生之重。现针对我国老龄化特殊情况,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
(一)加大政府全方位支持
人口老龄化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主动担负起肩负的责任,满足老年人群的基本医疗与护理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发展的老年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结构,多渠道扩充基金来源,并加大在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基金对医保基金的补贴力度。各地还应开展社会捐助,将其资金充入医保基金,部分程度上减轻财政的压力。尽管医疗保险覆盖率在不断扩大,但我国的医疗资源有限。为保障医疗的公平性,政府应关注医疗领域,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增加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以医疗需求者都能得到适合的医疗保障。
(二)建立健全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但并未在诸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政策中体现强制性的要求。一些投机性参保的情况如“有病参保”“无病不保”等十分不利于医疗保险的稳定运行,而医保基金的共济作用也相应因此而削弱。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其中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应涵盖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型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对于老年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因此,应建立起一个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特种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制,可以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健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的医疗护理等问题已成为民生关注的重点,城镇大部分老人已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全护理床位尚未列入医疗保险之中,这导致了老年人在治病和康复期间需要几经周折,影响了老人的康复,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将全护理床位纳入医疗保险,可以有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老年人的就医及护理需求。与此同时,调整现行医保政策,将临终关怀的某些项目纳入医保,并予以倾斜,这样限制无效治疗,提高了生命质量,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节省大量卫生资源。
(三)建立准确的医保资金筹措机制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拓宽医疗费用的筹资覆盖面,目前的重点在于民办的相关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应把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纳入覆盖范围,以此来缓解缴费和消费比例失衡的趋势,体现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特点。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可引导低龄老人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老人适当缴费,将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医保等挂钩,从而引导老年健康职工延迟退休年限。这样增加了医疗保险缴费总人数,缓解了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冲击。为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社会化管理和统筹调剂的目标,医保部门可拓建多层次投资模式发展医保基金,将其投资于低风险,高收益,时限恰当的理财产品,加速医保基金的升值,从而进一步缓解基金受到老龄化的冲击,使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得到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四)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的有效运行,在于医院、药品厂商等的多方面配合。为了在医疗保险基金有限的前提下高水平地保障医疗品质,经办机构必须严格化监管监察,从而稳定医疗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行。医保基金管理机构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相关结算方式,比如以总额预付为基础,实现部分病种单病种的互联网结算,通过增加医疗机构的风险成本,增强其主观控制医疗成本和费用的积极性,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医德医风,因人施治,促进医院、保险部门、患者三方的共赢。
(五)着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首先,建立“六位一体”的老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各项检查,实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而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效果,也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避免了病情贻误。社区卫生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退休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引导退休人员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率,将大病开支防患于未然。举办“家庭病床”和“社区病床”老人在社区内就近接受医疗服务,节约医疗成本和消费。其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范医务人员及参保人员的医疗活动中的违规操作,避免医保资金浪费。组织医院实行定点定人巡诊制度,使熟悉社区老人的医生可以深入了解老人致病的心理因素,真正实现“老有所医”。最后,在社区设立老人的健康档案,促进社区资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篇8
一、强化责任担当,找准工作定位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中央、省、市、县委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对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准确理解和把握全县统一部署及部门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工会工作实际,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思考,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有效地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制保障
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广泛吸纳工会会员,并调整充实工会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和分工。指导下属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上墙。进一步强化工会财务工作,实行专户专帐专人专管,严格经费预算和会费收缴,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抓好工会干部的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八项规定”,深入一线真心为职工解难事。经常向上级工会汇报工作,报送信息,宣传先进,争取政策支持与业务指导。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工会各种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开拓创新,激发活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服务发展,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组织职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创业,争取自主创业扶持资金。组织开展“工人先锋号”、“安康杯”劳动竞赛,积极向上级工会推荐评选“金牌工人”、“技术能手”、“创新能手”。
指导企业工会抓好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切实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落实职代会各项决议。开展“法律进企业”,普及《劳动法》、《合同法》。健全厂务公开,指导企业不断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减少劳动争议,参与职工诉求调解。倡导建立“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进一步推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贯彻落实,普及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知识教育,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进“爱心母婴室”建设,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四、抓好精准扶贫,助推民生改善
深入挂包村及贫困户,及时了解贫困对象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特别是加大对特困、单亲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
深入下属企业认真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及时了解困难企业和破产清算企业中的一些职工生活困难问题,分类建档,积极向上级工会和民政争取政策扶持和困难救助。
篇9
关键词:社会公平 城乡医疗保障 政府主导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概述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是“3+1”的结构,“3”即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是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是城镇居民中就业者,由职工个人和企业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也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保费由个人全部承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是城镇居民中的未就业者,个人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费,各级政府给予补助;“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重大疾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
公平理论对城乡医疗保障公平性的启示
(一)平均主义学派公平理论启示
平均主义的最早的描述来自于孔子的《论语・季氏》:“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顿”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上古社会人人平等的部族生活的眷恋和“乌托邦式”的向往。
如果借鉴平均主义公平理论,医疗卫生公平强调的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医疗卫生服务,而不是强调享有的医疗卫生保障在经济数量上一定要相等。经济数量相等与机会平等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混淆的界定词,在任何时代背景下,绝对的均衡或者平均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资源与生俱来的稀缺性,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实力,远不足对所有社会成员实施平均化的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
虽然不能保证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受到绝对数量上公平的对待,但是平均主义公平理论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优点,即,政府主体应该尽力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医疗保障服务和资源之间的差距。与其追求不科学的、绝对的平均,倒不如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方法,因地制宜,制订出相对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为农村老百姓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二)自由主义学派公平理论启示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以其政治哲学名著《正义论》系统阐述了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认为,为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必须确定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全社会都能够严格遵守的正义理论,这一理论社会大众都能够认可并且通过订立契约来达成一致。它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其次,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必须做到,获得最大利益的群体必须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公共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平等。
根据罗尔斯公正观点的第一个原则,我国所有合法的中国居民,都享有和其他人同样的与基本自由体系相类似的权利和自由,都能够享受医疗保障服务系统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从2011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过去五年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居民、8.35亿农村居民。由此第一个原则基本满足。第二个原则,使人联想到社会弱势群体。从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的状况来看,弱势群体的规模较大,主要包括贫困的农民、城市失业的贫困人员、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中大多数弱势群体者来自农村。因此,为保证医疗保障制度使得这一弱势群体获得最大利益,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水平也必须考虑在城乡医疗公平在内。
(三)功利主义公平理论启示
英国的法理学家杰里米・边沁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他在1776年发表的《政府片论》中,对功利主义社会公平观点进行了纲要性的阐述:主张从人的感觉经验而不是理性来确立社会道德公平原则。功利主义者通过对人性的考察和对事实的描述而指出,趋乐避苦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原因。边沁指出,功利原则指的就是当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应该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功利主义公平理论的最大原则,是边沁的社会公平理想,也是他立法改革的目标。
功利主义公平理论认为判断行为是否合于社会道德公平,应以行为后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人们的快乐或减少痛苦。从该角度来讲,医疗保障的初衷基本上是满足的。但是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主导方―政府,在实施这项制度的时候也存在着资金困难的问题。新型医疗政策并非只带给农村居民好的实惠,故,公平的医疗保障机制所作出的决策也应该将功利公平主义合理成分考虑在内。
(四)市场主导的社会公平理论启示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看不见的手”模式的主要特征即私有制,人人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它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在市场主导的社会经济运行中,无需对其过程产生不公平的质疑。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不发达,医疗保障市场并不能如人所愿地发挥较大的潜力和作用。首先,病症诊治是当前新农合功能最强的一环,也是自愿与合作原则下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虽然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年不完备、设施陈旧、人员匮乏及费用高涨等影响,但毫无疑问,病症诊治仍旧是各地合作医疗制度最为重要的环节。即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其次,卫生防疫是当前农村医疗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在医疗保障基金并不丰厚的现实条件下,医疗服务必然倾向于病症诊治,而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防疫,则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结果。
其实,自初级农村合作医疗解体以后,各地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就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而当前各地推行的新农合制度基本没有涵盖防疫功能。
解决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不公平现象的政策建议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成医疗卫生公平理念在医疗卫生领域最大程度的实现,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推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中,要遵循从城市市情和农村乡情、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统筹而不统一、多方共同参与等原则。
(一)构筑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
中央政府要坚持实施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政策导向,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改变重城轻乡的医疗保障政策,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融合汇通,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和谐社会主义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突出实现了社会公平、保障了农村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更能够缓解由于体制分割所造成的利益集团分化和由此产生的矛盾。
(二)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
第一,增加中央财政支出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医疗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第二,加强农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和再培训。农村医生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医学知识素质、操作技能等与全国医生的标准还相距较远,需要提高其医疗水平。第三,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有条件的中心村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中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带动村级卫生整体医疗水平。
(三)建立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应着力构建城市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工作制度,改善乡镇卫生医疗设备,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制度,以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落实城乡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工作站的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合作管理等方式,使对口支援及巡回医疗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见成效,从而建立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
(四)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工作
今后政府应逐步设立《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法》、《农村医疗救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机构和监督机制、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和救助对象、救助基金使用范围和受益人资格条件、发放标准和补偿办法等。通过立法,明确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管理责任和财政责任,从根本上指导和监督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从而确保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权威性和高效性。
(五)多渠道筹集农村医疗保障资金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仅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该广辟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医疗保障资金:一是深入调查,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二是政府应广泛吸纳社会捐助,社会捐助资金扣除必要的日常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之后,按固定比例归入省级财政掌控,再按各县实际参合人数所占总体比例相应划拨给各县,进入到新农合基金中的风险基金部分,作为对困难农户的二次补助之用;三是吸纳合格标准的民办医疗机构加入到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制度构架还是组织运行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扶助,这已经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中反复得到验证。因此,政府应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出资扶助、运行监督和部门协调等环节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王盼.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卫生经济,1988(11)
4.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2001(3)
5.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6.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医疗支出不公平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5(12)
7.赵曼,吕国营.关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8.崔惠玲,李彦敬.我国卫生费用投入及分配的公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9.尹力.我国卫生总费用的走势和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1999(18)
10.李玲.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医改[N].文汇报,2007(12)
11.闫菊娥,张静.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分析[J].卫生软科学,1998(6)
12.张鹭鹭,胡善联,魏颖,傅征,李刚,吴明.区域内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公平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5)
作者简介:
篇10
一、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仍然维持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一,对于高等学校的工作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发展比企业相对滞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尚未覆盖到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的工作人员(只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实行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目前仍然停留在离、退休制度阶段,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由国家财政和学校自己负担,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管理;医疗制度执行的是几乎由国家和学校全部包揽的公费医疗制度而且浪费惊人;因为有了公费医疗制度,所以生育保险制度就更无从谈起。
第二,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失业保险条例》,成为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形式。高等学校依据条例的规定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了失业保险金。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高等学校虽然交了不少失业保险费,但未被聘任或落聘人员却很难交到社保部门;由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尚未覆盖到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富余人员只能在高校自身“体内循环”,不能正常流动,造成高校“交费”义务与“交人”权利的不平等,严重地制约了高等学校用人和分配制度的深化,高校难以建立合理的、正常的人员流动机制。
第三,关于工伤保险,国家尚未出台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的《工伤保险条例》;高等学校教职工的伤残待遇执行国务院及民政、人事等部门的政策法规。随着高等学校的社会活动日趋频繁,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机率也相应增加,特别是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职工在出差或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屡屡发生;再加上高等学校还有不少工人编制的职工,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存在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而《工伤保险条例》的对象只涵盖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高等学校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常常因政策依据不够明确统
一、工伤认定机构不健全而无法开展工伤认定,有些单位甚至借此而推诿扯皮,职工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如何对这类情形进行工伤认定、给予怎样的待遇,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没有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失业保险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学校和教职工没有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及工伤基金的积累,没有充足的抵御风险的财务支付能力,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对于社会稳定、进步、高等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内部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高等学校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有相当部分是依靠社会细胞—家庭来承担的,这种脆弱的保障体系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职工失业、劳动能力的丧失、灾难事故都会引起群体、个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急剧变化,没有普遍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体,其保障性、互济性将会受到影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积极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二)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是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资金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部分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没有达到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同时,高等学校之间科研经费、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客观上要求学校集中财力加大对学校硬件与软件的投入、节约非教学、科研支出。在高校的开支中,社会保障支出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以下是一所高校社会保障支出数据:
某大学社会保障支出数据
从上表的数据可知:医疗费支出速度平均为52.68%,离退休人员支出增长速度平均为11.88%,而政府对学校的社会保障拨款远远不足,2003年政府对学校的社会保障拨款为1415万元,学校补贴2320万元。学校的教职工享受的社保待遇水平高、医疗费自付比例偏低、无失业之忧的终身就业保障使高等学校的教职工处于“保险箱”中,在中国即将步入老龄社会时,国家财政和学校统包养老、医疗无疑给增加了学校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竞争力,妨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是高等学校深化内部改革的必由之路。高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教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差,“一进机关事业门,便是国家人”这一计划经济的产物,成了滋生懒惰的温床助长了等、靠思想,使教职工丧失了进取精神。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转换高等学校用人机制,在高等学校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是高等学校人事管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高等学校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所赖以生存的条件在逐步减少、消失,其作用正由积极转为消极,严重影响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基本建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这一思想,我国将全面推进保险制度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制度,并着手进行改革。
三、对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既得利益、比较效益等等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在高等学校的推行遇到阻力。从高等学校的人员结构来看,教职工主体是知识分子,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群体,只要做好宣传与思想工作,制订相应的过渡政策,完全有可能真正用“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取代国家或单位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的保险模式。
社会保险制度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进行建立和完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中应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尽快研究出台社会保障法以及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责任,中央制定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制度,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建立独立于高等学校之外的,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真正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险执业队伍的建设,社会保险制度是通过人来实施的,社会保险执业队伍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效果、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事社会保险工作的人员应注重培养社会责任心,通过人文关怀、深入仔细的工作,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保护网”和“减震器”为建立和谐社会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
目前,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下面就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等学校与企业一样执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在高等学校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虽然高等学校与企业在职能上、社会贡献上、待遇上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在养老保险方面都存在如何解决职工老有所养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迎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何减轻国家和学校财政负担的问题,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问题。
(二)结合养老保险在高等学校的实施,切实落实好《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完善失业与就业保险体系,使高校的富余人员能真正与学校脱钩,实现高等学校“交钱”与“交人”的权利平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高校和社会之间合理、正常的流动。
(三)高等学校应积极参加地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各个省、市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制订了相应的医疗改革办法,逐步形成合理医疗、节约开支、堵塞漏洞,国家、集体与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险制度。公民的医疗费用开支渠道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大额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及医疗互助。高等学校应积极参加地方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教职工医疗保障的稳定性,还可以杜绝目前公费医疗中的严重浪费,节约开支。
(四)建立适用于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工伤受理及认定机构,严格执行“工伤、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更好地维护高校教职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