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创新 人文教育 诵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弘扬传统文化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认祖归宗,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基所在。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五千余年。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承载着民族灵魂,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民族的传统文化滋养、丰富了语文,语文教学应融传统文化于其中。

纵观我们身边的语文教学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教育规律,逐渐演变为纯知识、纯技巧的教授和模拟考试的反复演练,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语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虽说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都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推行素质教育,但在以提升升学率为中心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依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于是乎,语文教师便因穷于应付教学质量而变得焦头烂额,语文的人文性已不复存在,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也已面目全非。

显而易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有所坚守,不流于世俗,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使语文学习的外延能延伸到我们的生活及传统文化的知识海洋中。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的语文教学是围绕落实新课标而展开的,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必须把语文教学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环境里来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推进语文课改走向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逐句逐段、细嚼慢品的教学模式,找准接触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对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拓展讲解。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

二、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融之于人文教育

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具有某种一致性。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都感慨得益于古诗文的诵读。

1.教师精心挑选,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古典优秀诗词、散文,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季节、课文等进行灵活调整。

2.语文教研组在全校开展每周一诗一词或一文的诵读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每学期每人承担一次,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和信息设备对学生进行范读、领读、背诵、作家推介、作品赏析等。

3.编写学生早读文本,内容可涉及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唐诗、宋词、散文、对联、现当代诗歌、国外优秀诗篇等。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晨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背诵、赏析。

4.每学期可以举行一到两次的大型的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楚辞》,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和活动时的隆重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内涵。

5.把古诗文诵读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联系起来,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古诗文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传承人文精神要重视提倡快乐阅读

从国家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加强人文教育无疑是一大重点。而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说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提倡以学生的需求和喜爱为本位的“快乐阅读”,全面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应定期向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和推荐经典优秀、可读性强、具有人文厚重感的作品阅读。例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典故故事》《中国神话传说》《〈论语〉通译》《〈庄子〉选译》《〈史记〉选》《元曲选》《百家讲坛》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加强文学修养,拓宽文化视野;对广大家长和教师来说,也是与孩子、与学生共同阅读的上佳选择。

五、重视让学生认识了解身边的传统节日文化

篇2

加强学科建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复兴国学经典教育传统,重在上路前行。精心鉴别,优选文本,探索文化概论课程与经典阅读课程、专业经典教育与通识经典教育、课堂导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感受力深化的过程。在网络文化快餐流行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研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微言大义、深水静流的不断浸润中,在字里行间、墨香韵律的反复熏陶中,沉淀思绪,静观玄览,真切感悟中华文明“活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理解力提高的过程。把握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独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形成先在的文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洞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习俗、古迹、文物等文化形态中深藏的民族精神密码,充分领略其无穷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塑造力加强的过程。

篇3

祝安顺:在我看来,这是具有标志性与历史意义的事件。自1995年9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直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从家长的热情参与、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基层教师的努力拓展,转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制度设计和大力推动,其引领和建设作用不言而喻。

从历史意义来讲,中国近代教育自1905年起步,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1912年,小学堂取消读经课,之后的传统文化课程基本上出现的是很小范围内的量变,但《纲要》从教育史上说则是一个质变,是要全课程、全阶段、全人员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具有历史性的转变意义。

从社会现实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政府、社会和家长、教师达成了共识,认为让孩子读一些基本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华民族优秀经典,具有知识传承、历史延续和价值构建的作用。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家长和教师的期盼是一致的。

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它扭转了人才培养模式,尝试遏制过分功利主义教育的势头,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才,以期达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健全人才的要求。

不过,《纲要》的要求提出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融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而融入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融入的效果。如果把两个东西简单地搁在一块儿,比如将一个玻璃杯跟一个铁杯放在一起,它们融不了,只是并列地放在一起,这是物理反应。现在,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合反应,就像一包茶叶在开水的冲泡下融合成一杯茶水一样,而不是“水是水,茶是茶”,这才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祝安顺:对的这个提法,目前我个人还没有听到不同的意见,本人也是非常认可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谈,我主要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来谈一下,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多读一点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尤其是诗词,这应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共识。现在有一些地方在语文课程中删减这些内容,尽管有其理由,但这可能违背了家长与教师的教育需求。的提法说出了家长和教师的心声。如何在课文中开展诗词教学?怎样阐发其文化意义?这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可以探讨,但删减古诗词,我认为是一种过于草率的做法。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祝安顺:作为一门传承和规范语言文字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它的实用性较强,不一定与传统文化挂钩。晚清学制变革中将修身课、读经讲经课与中国文字课(高年级叫中国文学课)并列,且前两者的课时远远大于后者。但当下的语文教学,在无法从顶层设计上单设一门传统文化课时,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在可操作性和内容相关性上,语文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和传统文化教育对接的,它必将成为传统文化课的主体。而且,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也是由语文教师来承担的。

在相互的融合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融合,融合的形式又是什么,其效果如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处理得比较好,而有些教师则依旧按照“老语文课”的教法,以知识和技能来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加和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方面,大多数语文教师并不反感,但在教学目标上却产生了内在紧张:一方面,校长与家长对学生学科成绩有着天然要求,但当要学科成绩有所提升,文化课程开设可能就会变成一大难题,是不干涉,还是死磕教材,提高成绩,走“正路”?另一方面,私塾、学堂提倡的培养圣贤的主张,让语文教师听而生畏,不敢亲近。其实,文化课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功利化,也不能道德化。所以,在《纲要》颁布后,应结合相关问题做些理顺,关注语文学科如何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任务的问题。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应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是怎样的,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祝安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处理的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课与语文课的关系,二者是物理反应、化合反应,还是映射反应(辐射源与受辐射的指导关系)?这种关系的界定,直接牵涉教学内容的比重。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具有指导性,不一定要直接讲出来,但可以通过语文课的知识点介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受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要破解课堂教学的高效特性与传统文化教化功能的非功效之间的对立难题。课堂教学是中国近代教育一开始就全盘接受的教学形式,是在特定地点,针对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内容的高效率、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当今主要的教学模式,简单、可复制、高效率是其明显特质,辅助简单、可量化的考试制度,但在过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太讲求效率的,几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一个课堂由一位教师教。在取消科举考试后,如何进行教学评估成为考试的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处理得并不好,通常会以默写经典、诵读经典为主要测评手段,使传统文化教学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再次,面对这些难题,很多小学或多或少都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低年级以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践行《弟子规》,诵读唐诗宋词、古文为主,高年级主要读《论语》、《孟子》、《孝经》等,在进行语文教学前诵读,或在个别教学中融入上述内容。目前,我认为在小学低年段中的比重应该不大,会存在一些诗词、故事,这主要是和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关系,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学做圣人,主要是继承文化,培养文化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并非是指要成为圣人。在小学高年段要加重一点分量,初高中阶段也要增加一些分量,提高学习的难度,加大比重,坚持递进的原则,不能“一刀切”。从实践效果看,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华经典素读”教学,其理念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它有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设置,要求读传统文化经典不应影响语文考试,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再如,把传统文化整合成“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和”十个义理,然后分别展开每个主题的内涵,开展相关教学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他们的智慧,以帮助孩子打通传统语体与现代语体之间的关系。

就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比例而言,我个人认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共性,都是母语学习,但关注点又有不同。所以,应保持两者的独立性,没有必要严格地划分教学比重。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祝安顺:在教材编写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不敢多言,但可以谈一点感想,提几点建议。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达成共识,既要关注反对读经的理由,也要关注民间读经的做法,更要研究过去的传统教育,同时也应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如果只凭回应家长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或者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其结果可能与我们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和探索中的实践活动,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悲观失望,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团结、关注、参与,允许探索,相互提携,才能有明天。

在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方面,我提出“十六字”的建议,即“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

体用兼备。我认为1―9年级的学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把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读熟,不一定利用课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与课后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部分名句、名段甚至名篇,达到背诵的水平。熟读,是当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青少年只有在接触、了解后,才有可能逐步理解、领悟并践行民族精神,这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解决的。我认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体”,但仅仅熟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并将其落实在语文、德育、历史甚至是艺术类课程中,通过主题式迁移把课讲透。一节课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做人做事的小道理“引爆”,但这种“引爆”要由孩子提出,通过探索和体验学习后得出结论。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传统文化的力量“引爆”,体用兼备,尽管我们并不奢望短短的语文课能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丢弃高效的课堂,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嵌入教学。“嵌入”要和《纲要》的精神高度契合。我所说的“嵌入”是指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主题分类,选择与语文课文的主题相近或相关的内容,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偏重文化内涵的教学,提倡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学中体验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中小衔接。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小学会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但到初中、高中和大学几乎就没有了。我认为中小学、大学的课程应有衔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将来的成人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

教研至上。应为教师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提倡教师研读经典,相互交流,进行入门、有序的培训,提供基本的传统文化书籍资料,组织交流,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观摩。我们一定要用有文化素养和感悟的先行教师来引导、感染更多的教师,让教师的文化感悟和信念不断加强,用信念来引导与感染学生。

“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是我针对当下的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提出的“十六字”建议。我们不要一味地相信读经,也不要一味地相信课堂,要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方式,在不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主题嵌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祝安顺: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设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多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可以围绕几个方面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行为规范不是很好,学校可以开展《弟子规》等的诵读和践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针对学生将来的成长需要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内向,可以开展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表演,以提高学生在公众面前的交流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分子或专家学者资源开展相关教学。一线教师相对来说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充分,他们会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后,尝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一些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如果其自身是学生家长,又愿意做公益教学,可以将其引入学校。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性,成功开展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第四,深度梳理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此类课程的有效路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如校名、校训、校歌、校徽、校友等,可以梳理出学校的主导办学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名人、著名历史事件、民俗等,开展此类课程,这也是可以继承与发展的。如有学校所在地是范仲淹的家乡,学校在开发自主课程时就可以将范仲淹的相关内容当作校本课程,挖掘其精神和故事,引导孩子了解、接受传统民族英雄人格,将其具体化。

第五,加强学校间的交流,打开思路,获得激励。学校自主课程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相互交流、分享,然后总结、完善、提高,否则各个学校的做法会由于理念不到位而停滞。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

祝安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居于核心位置,我认为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从某种角度来讲,语文教师的确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作用。

就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能做得非常多,结合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有如下五个措施:

第一,提高母语教学水平,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美和文字美。这是让中小学生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把课本中的古诗文讲透彻,讲出文化内涵,再适当增加相关内容,这样青少年学生便相对容易接受。

第二,充分认识学科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虽然目前存在很多的具体的困难,但应认定必须开展,才会有开展的可能,如对1―9年级的孩子,尤其是还没有上2年级及之前的孩子来说开展经典熟读非常重要,不熟读不行,读是前提,是基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支撑,但是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点拨。

第三,采用绘本、吟诵、歌诗、实地体验等形式和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语文课的固有教学形式和方法。我们不一定要死记硬背,现在很多方式,如绘本,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再如漫画,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孩子和成人都很喜欢。吟诵符合汉语的韵律,适合古典诗词和散文的传播。还有歌诗,可以把古代的吟诵调、民歌、普通话、朗诵等综合起来,谱成曲子,供小孩子唱。我认为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

篇4

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

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

《论语》中亦记载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除教授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功用在于对其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发生改变非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是逐渐的、延时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一刀切”地套用应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不当怀抱功利主义心态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过几次课程就能点化“顽石”为“金玉”的效果。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广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砥砺品德的自觉性为目标,追求的是“春风化雨”之远功。

(二)“古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被视为常规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属“可有可无”性质,原因之一即在于这部分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置于相对立的位置上,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是一味崇古之举,是历史倒退行为。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传统文化非为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云变迁,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这是因为它有一常葆生机的要诀,即在保持本质要素不变的同时不断与所处时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时期新生文化的精华,自我修正,自我扬弃。若以水喻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山涧为溪水,入河渠为河水,入江湖为湖水,归大海则化为海水,其性不变,但其形能万化。仅以“孝”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为众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书中有一则“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古人看来此乃至纯至孝之举,当加以弘扬,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将其制作为公益广告悬挂街头却在市民中引发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孝道”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或过时的,已为今人摒弃。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为政府和民众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常有人因善尽孝而入选即是明证。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实是故事中“杀儿奉母”这一藐视他人生命权利的有悖时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说,“孝”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古今,但不同时期,人们对“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尽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其次,自五四以降,尤其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风东渐,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环境也随之转变为多种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将定未定之际,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譬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见这也好,见那也奇,如不能及时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沦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无所适从之一代。因此,在当代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为对抗西方现代文化,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主心骨”,大学生能更为理性地看待现代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再次,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并对他们的文化鉴赏力抱有信心。教育者当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1],允许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文化选择。既不必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较其他文化的优势——要相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时还应允许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继承、创新。

(三)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与传统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内容上多有相近之处,因此在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它们常被混为一谈,甚至相互代替。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政治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表现。[2]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观点,“国学”乃是专指中国固有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涵盖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等诸多层面[3],其内涵较之国学要丰富得多。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评估更具科学性,最终在高校普遍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而自孔子设馆授徒以来,传统社会的文化学习内容就大致被固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六方面的知识与技艺的学习。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偏重于对文史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知识的介绍,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之类的文学选修课程,这种做法无形当中窄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薄。此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文学类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应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兴趣及要求,按需设课,这是体系构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专业藩篱,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传统文化各领域,除古典文学外,哲学、艺术、体育、民间技艺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都应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如可开设有关传统技艺、民俗、书法、武术等的课程,这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体系中的课程既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同时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讲求专业深度和知识完整性的必修课,也有以激发兴趣为主的选修课,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二)“三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内外结合。由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技艺又或是固化的物质形态——如某些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途,而是应当结合课程特点,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旨归采取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授传统戏曲课程时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到剧院观赏相关剧目的实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降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其二,动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口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外还应辅以多媒体教学,将观赏性强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授课内容开展诸如舞蹈表演、道德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让静的知识“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三,点面结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开设几门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门课程的讲授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和活动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争取做到“无孔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篇5

一、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化发展方向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876年,其前身是陇南书院,1953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的校训是1923年由清末状元张謇题写的“苦志以求立,广学以求通”。进入新世纪,学校秉承良好传统,顺应时代要求,以创建示范校为契机,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和“紧扣教材,狠抓基础;面向中下,兼顾两头;注重能力,严格训练;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基本要求,着力构建“和谐、合作、合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和教学水平的逐年提高。

近年来,学校从学与教的实践层面着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交往协作能力,优化学生学习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推动这所百年老校从粗朴到精致的完美蜕变。

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学校执著推进“提高教育觉悟,走向教育自觉”理念,引导教师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提升到自觉的水平,以高度的爱心、责任心和自觉的言行去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诚挚朋友。

学校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确立了以培养富有科学素养、民族情怀特质的学生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方向。

科学素养,指学生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理解而形成的技巧与能力,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三个层次。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作为一个优秀公民应该具有的生活必需的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执著钻研、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民族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隋怀,核心是爱国主义,就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认同,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民族情怀作为学校核心的办学追求,是基于我们对当代公民基本素养的理解及判断,也是对当前“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使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千校一面,万人同貌”的尴尬局面的疏解,是对教育真正回归“基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这一本真诉求的理解、把握、反思与应对。

二、构建课程体系,为特色发展奠基

学校特色建设必须扎根于课程层面。要用特色办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核心理念指导国家课程在校内全面而特色化的落实。在必修和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把“科学素养,民族情怀”的核心教育追求与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不为特色而特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亮点。

以文科教学活动为主要载体,强化青年学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下,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民族自尊、自强、自信和自爱精神。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个层次解读理科类课程的课标、教材,端正教学思想,纠正教学重知识、轻思想的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积极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最容易表现学校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个性,更能适应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依据我们特色校建设的定位,中华传统文化类正在开设的课程是:《中华文化基础》,每周一课时;高一、高二级开设《国学经典诵读》,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创设经典文化氛围,浸润书香心灵,涵养品格情操;选学《论语》《孟子》《周易》《道德经》的部分章目等。

三、建设学校文化,赋予特色发展灵魂

要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让全体师生拥有健康的人格、积极的精神面貌、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校的教育信念融入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态度和教育教学行为中,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文化。

以“刚健有为、趋真向善、执中守正、争创一流”的天水一中精神为准则,大力倡导教师以满怀人性的敬畏与爱心投入教书育人的一线,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并总结提炼出了“心正、身正、术正,思善、言善、行善,爱岗、爱生、爱校”的师德师风要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法指导、学情分析等,总结提炼出了“苦学、会学、乐学,成人、成才、成功”的学风新要求,丰富扩大了学校校风的内涵。

通过校园建筑、景观等硬件设施,校史馆、名人校友等人文设施来固化、积淀百年名校的文化特色;通过道德经典诵读及“书香校园行”活动、阅读指导课的开设等,营造出高雅、和谐、丰厚的人文环境;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氛围。四、丰富活动载体,把特色办学落实到学生实践

篇6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2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现状 实施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确保人类不同群体间关系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世界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体系中,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趋势和方向。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较为落后的现状,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探索研究、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现代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然趋势,给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已成为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和关键理念,并在世界各个国家音乐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但就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研究和实践尚较为少见,许多院校和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体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严重阻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推广的进程十分缓慢。

二、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因素

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受到了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及广大院校的高度重视,并不断扩大倡导力度、深化实施推广。但针对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来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并未得到充分实施,各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迫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这就需要必须明确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历史因素

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多以西方音乐教学模式为核心,在结合西方音乐教学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我国本土化音乐教育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形成民族化特色音乐教育文化,从而严重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体制内部因素

目前,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内部存在诸多复杂的不断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音乐教育体制内部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师重视学术研究、忽略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过于严谨、安于现状,不能与时俱进改革教学体制。

(三)师资因素

教师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核心力量,对于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推广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具有一批先进的师资队伍,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素质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及音响资料等因素

教材和音像资料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工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就必须要求具备丰富充足的教材和音响资料,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材的编写仍处于起步阶段,教材及音响资料都十分欠缺,从根本上限制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发展。

三、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因素的基础上,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必须深化认知,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近年来,音乐文化认知训练的缺乏是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得文化交流缺乏对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受阻。受西方音乐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化特征严重缺失,使得音乐教育固步自封,难以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必须立足本土,建设民族音乐课程体系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须在结合本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其他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建立起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三)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现代教学体制下,素质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理念,对于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素质教育。

(四)必须兼容并蓄,学习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教育模式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通过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知识水平。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局限,更需要在保存自身特色的同时兼容并蓄,不断吸收外来优秀音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战略分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现代音乐教育的重大理念转变,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我国音乐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了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诸多阻碍,必须在充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此,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

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中,课程体制建设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重点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高度融合,丰富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多元化综合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的建立完善需要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本乐理课

基础乐理课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其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效结合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教学的乐理与试唱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乐理与试唱课程多用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选修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音乐课程教学沿用的基本以及专业音乐教育的教材教法,均相对简单,表现出了明显的肤浅化。这就需要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这些基本乐科的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可以将中国音乐理论的内容纳入教学中。同时,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理论与实践课程,应相互结合、补充,促进对学生的多重乐感的培养。

2.音乐史论课

全面综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强调在提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融会贯通、跨越转换等多种能力。因此,在音乐史论课程中,应重视研究、认真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中,普通高校可在原有的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鉴赏等课程中加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中外音乐名作鉴赏课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学生以视觉、听觉、感觉、心灵上全方位的震撼。

(二)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1.翻译、编写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

教科书是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因此,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编写切实可行的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势在必行。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应在国内外权威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呈现出我国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立足点与定位,体现出教育者对课程实施的规划与设计,并根据学生接受多元文化音乐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达到该课程最佳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以强化教材在教学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2.选择正宗的音响音像资料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在它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存在、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在原本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学习不同的异文化音乐,以保证其音乐文化的正宗性。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选择正宗性的音响音像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民族化特征突出、并未经过加工改编的音响音像资料。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大学生充分地融入不同的社会语境,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并深入自然和生活,强化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3.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音乐网络资源也逐渐深化到音乐教育中,成为了音乐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开拓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多地域化的交流和沟通,将网络作为关键媒介,推进学生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

(三)加强改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1.理论课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提高,其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具体很强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学方式的低起点、大容量、多角度和多元化。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不同的、新颖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参与协作中激发创造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确保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实施。

2.实践课教学方法

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音乐教育对于课程实践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参与到多元化音乐表演中,获得更直观的音乐体会和感悟。实践体验课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课程类型,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技能、艺术实践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实践体验,以获得理论教学难以替代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其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音乐文化。这就要求必须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因此,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师培训班,为任课教师进行短期进修。

参考文献

[1]蔡麟.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几点浅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2)

[2]吴琼.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24)

[3]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李劲松.反思与对话——评《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J]. 艺术教育. 2008(01)

[5]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6]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J]. 人民音乐. 2006(04)

篇8

关键词:节日教育;节日活动

节日是一种文化,不仅有着表象活动,而切还有着深刻的内涵,幼儿园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意义非常重大,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刚要》的重要环节。于丹在一个访谈类节目上曾经说过:节日的意义就是记得起;唤得醒;回得来。幼儿园开展一些节日教育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幼儿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且通过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最直接的体验、感受我国节日的特有魅力,让中国的传统节日能够世世代代绵延下去。

一、节日活动目前存在的几种现象

1、节日活动逐渐“洋”气,伴随着改革开放,多远文化日益交融,“洋节”和一些西方文化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如果不知道几个“洋节”,会让人觉得太“土”。

2、节日就是“吃喝享乐”,有些节日在孩子的心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更不要说它的由来和意义,留给孩子的只是可以吃什么,可以买什么礼物,节日更多的是“吃喝享乐”,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物质享受。

3、节日教育肤浅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幼儿园对节日教育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一带而过或摆花架子、走过场、造声势,孩子们对节日的了解星星点点,忽视了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4、中国传统节日的流失,比如端午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可是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节”却正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警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流失,而且被掠夺,因此,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一代代把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发展下去。

二、节日教育活动实施的多样性

陈鹤琴、张雪门等教育家非常重视节日教育,尤其是民主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被给予充分的可定,并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在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

1、幼儿园选择什么样的节日教育活动

我国一年中节日繁多,有的是阳历节,有的是阴历节,这些节日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等,幼儿园在选择时还是要从幼儿的喜爱、偏好入手。有调查统计显示,幼儿喜好节日前五位的顺序分别是:(1)儿童节;(2)春节;;(3)自己的生日;(4)教师节;(5)父母的生日;对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幼儿也是比较喜欢的,我们可以通过传说、故事、游戏等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培养幼儿尊重民族文化、热爱民族精神。

2、节日活动的具体实施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注意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避免走过场和单一化,简单的过节方式,缺乏感染力,幼儿很难感受到节日的喜爱,也不可能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有很好的理解。如何扬长避短,综合多种优势、多种形式,开展节日活动呢?目前主要是通过主题教学、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及大型庆祝活动等途径,构建节日课程的框架。

(1)主题教学活动预设:例如:端午节

环境布置

1.门口插上艾草、挂蒜头

2.室内挂香包、纸制粽子(成串)

(2)生活活动和区域活动:也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形式。可组织以节日为主题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或操作活动。

(3)亲子活动及大型庆祝活动:可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还要注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如联欢会、故事表演、体育竞赛、美工和手工制作、亲子操、会等,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安排、布置,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三、节日活动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1、时代在发展,变化是主流。许多传统的节日在新时代应赋予新的内涵,在传承中有创新,创新在传承中得以实现。

篇9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五)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校本课程、学科特色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建立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并在不断凝练和彰显特色中提升本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首先,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育人环境、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等方面创出自己教学特色。其次,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师生特色为基础。第三,学校特色的创建应确保制度的支撑和校园文化的积淀。第四,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篇10

关键词:人文教育 激发兴趣 积极引导

在课堂教学这个问题上,老师与学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同个性的个体围绕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老师和学生联系起来,课堂教学活动就构成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关乎教学的实际效果。人文教育是这个复杂系统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校就业班的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教育缺失比较严重。

一、人文教育缺失的体现

人文教育的缺失首先体现立为学生的厌学情绪。现阶段,由于生源流向普高,中职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学习方面的弱者,语文基础差,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厌学情绪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听讲、不思考。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进行,人文教育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

人文教育的缺失还体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两难境地。在中职技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学生的学习思考几乎不在一条线上,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未必在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教与学的背道而驰,也使人文教育的缺失现象更加严重。用通俗的话说,在中职技校的语文课堂上,认真的老师讲得很辛苦,甚至还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强调课堂纪律,而学生们不管学与不学都过得很痛苦。一方是想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一方是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目的不明确的学生,两者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对立,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二、找回人文教育的方法

只有切实缓解或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人文教育的载体。也只有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了人文内涵的滋养,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更加厚重,并且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解决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中职的学生尤为重要。以笔者任教的《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本单元一共安排了三篇要求阅读与欣赏的文本,分别是梁衡的《壶口瀑布》、卢梭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王宗仁的《藏羚羊跪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壶口瀑布》之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壶口瀑布旅游景点的宣传片,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的形象直观展现,使同学们产生了很强的震撼。在单元复习时,笔者又为同学们播放了《鹰之重生》等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方面的视频,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

2.明确教学层次

在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层次的选择。对于学生,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人文教育的引领与渗透更多的是基于学生主体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一个终极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必须做好相关的具体工作。面对教材,面对学生,教师有必要让教材文本的目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有水平。

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们完成一副对联的填写。上联——“痛并快乐着”,这句话同学们都很熟悉,但是当笔者把问题抛给他们时,所有同学都没有找到答案。笔者随后给出下联——“烦但不闲着”,同学们都不懂,接着,笔者给出横批“苦日子好过”。这时,同学们好像有点明白了。顺势,笔者继续解释:“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烦恼、很多苦闷,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呢?像苏轼一样,在经历屡次贬谪之后,词人依然拥有积极乐观与潇洒豪放的气魄。”这样讲解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