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
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陈敏克 何燕 逯楠 单位: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xwzx/gnsz/szyw/201502/01/t20150201_4484945_1.shtml.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解决对策
农业稳定,国家的粮食基础就能稳定,解决好农业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经过我党不间断的努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逐渐深入,农村、农民和农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积极分析农村科技研发和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
现阶段,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型涉农高等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科研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其任务是完成国家制定的科研课题,然后获取相应奖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将其作为升职、晋升的依据,在这些科研成果中,很多内容都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导向,重视文字研究,轻视成果应用,重视科技研究,轻视科技成果开发,重视结果轻视成果转化,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模式十分单一,很多科研成果区域同质化,导致了产学研、农科教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难以有效结合。
1.2市场利用存在问题
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改革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现阶段,这个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3农业科研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省基础农业科研研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较少。从最近几年我省自然科学奖的获得类型分析,从事农业科研获奖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就充分说明了我省农业科研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的适应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甘肃省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在农作物种子资源、新的农作物品种、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中、农产品保鲜加工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方面做出突破,做好重大技术创新工作,解决我省现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设备储备日趋下降等问题,确保在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2强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就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说,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人员待遇不高,现有的科研手段比较落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项目经费不足。甘肃省科研队伍存在严重不稳定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重要科学成果的研究和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和储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还必须要加强产业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建设应该以培养现代人才为重点,积极争取率先引进重点学科,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产业开发和高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环境,建立一支适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
2.3将深化改革和完善功能相结合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和涉农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这两者的分工、不断优化办公结构,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科研体系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的合作,将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部门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4积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运行体系
积极实行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和实验站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而企业技术科研中心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从而保证能够形成一个公益性研究和市场化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更好的提升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我们面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难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最终促进甘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艳丽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平,曹成茂,杨林宽,何花,吴俊,蒋先锋,方小山,梅建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
[2]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任务的通知[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0)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33)
篇3
1 改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的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基础支撑作用。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农业经济,在国家上下同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科技投入体制显得颇为重要。
1.1 改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是构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
县域科技体系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县域科技投入体制可以保障县域科技创新过程中最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
科学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应当突出科技创新主体在科技投入中的核心地位,既要考虑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科技创新主体所面临的现实状况。仅仅把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深入到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当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按照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将指导思想同地区的实际,同企业的需要一并考虑,构建一套适应区域自身特点,具体化、可实施、有针对性地科技投入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对于县域来说,县与县之间的差距较大,科技发展基础不同,所以不能用一套方法去解决所有县域的问题,应当调查研究,找出县与县之间的异同点,完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
1.2 改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是提高县域科技活动效率的保障
科技投入体制是涉及投入总量、投入结构、投入方式的复杂系统,每一部分都影响着整个的县域科技创新活动进程。
投入总量的多寡,影响到科技活动的研究范围和规模,特别会影响到一些重要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这些研究项目往往有着高风险、研究难度大的特点,需要投入足够的财力和智力。科技投入不足会使得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任务无法顺利开展。同时盲目的加大投入也会使科技活动过分依靠资金优势,而影响整个活动的效率。作为县域,所能承担的大型科研项目相对较少,而大型科研项目对于财力和智力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调整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要合理的开发科研活动经费的筹集渠道,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资金为主体,以民间资本为补充的资金来源体系;要广泛的拓宽科技人才的引进平台,使得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学事业,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势。
1.3 完善县域科技投入体制是建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县域作为农业经济的繁衍地,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县域科技投入体制建设是关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县域科技的主要成分就是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成必然要依靠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投入作为科技活动的动力源,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作为县域,要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收各类资金支持农业科技事业。还要建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各方面保证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的经费需求。
2 山东省县域科技投入体制现状
2.1 县域科技活动基础相对较弱
就山东县域来说,进行科技活动的一些基础配置资源都比较紧缺。县域内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匮乏,研究和创新能力有限,县域内人才聚集程度还比较弱,很难充分发挥人才本身的知识优势。全省位于县域内的高等职业类学校寥寥无几,大部分学校为了生源及发展环境等因素,选择沿海或者中心城市建校,导致县域内科研交流效率大幅降低,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都要依靠外地的科研院所。现在尽管一些先进企业有了一定的科研投入,建立了科研处室,也有了专门科研人员,但大部分企业和产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另外,对于县域内的科技投入资金也有待加强。很多县域内缺乏能够成功运作创新资金的创新型企业,使得资金只能选择那些拥有成熟科研创新企业的县域,最终造成了科技资金分配的不均匀,影响了县域的共同繁荣。
2.2 县域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创新环境方面,县域内农业和工业创新基础薄弱,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为主,技术含量低,这种普遍的建厂和发展模式,影响了县域企业的创新动力。科技型企业相对于传统型企业,在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会承受着相当大的风险,由于早期的研发是面临着机会成本和行业内短期竞争的双重压力,很多科技型企业在刚发展之初就不幸夭折或者改走传统型路线。依靠创新求发展的健康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短期利益的诱惑使得需要进行中期甚至长期承担研发风险的科研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急需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另外,由于县域经济的特殊性,科技创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县级政府对于科技创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地方科技资金配置不到位,相关服务机构尚不健全,科技服务水平较低。对于一般的县(市),县级政府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不是增加投入从事大量的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而主要是把已经成熟的、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中去,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引领县域经济的发展。即使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县市科技部门的领导对待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较慎重,这些都影响了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
2.3 县域内人才匮乏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生命之源,是一个企业能够充满活力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山东省作为人力资源大省,人力资源总量优势明显,2013年高等院校毕业生475858人,其中,研究生22623人。尽管人力资源总量优势明显,山东省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并不理想。毕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不去基层就业。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不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七个,其中,“失去在大城市可能会有的一些机遇”、“体制、思想相对落后,关系网复杂,难以发挥自身能力,发展空间小”、“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工资少、待遇低”,占据了前四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3%。如何消除这些人才的实际顾虑,使得“人才兴县”战略可以切实落实成为当务之急。
3 改进县域科技投入体制的建议
3.1 引导县域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目前,学术界普遍赞同“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突出企业创新核心地位的科技投入运行体制。这一理论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科学的,是符合创新体系构建原则的。然而,县域经济是特殊的区域经济,应当分地区、分阶段的实施。
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科技创新基础雄厚,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队伍,有实力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加科研投入,提升企业在科研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投入体制。对于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资源匮乏的县域,其内的企业大多数是生产水平较低、科技实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企业,缺乏启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投入体制的实力。如果按照“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要求,让企业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投入体制,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也很不现实。这时,应当转变观念、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企业科研水平成熟的前期,以政府为主体,促成企业初级科技创新体系和投入体制的建立,逐步的削弱政府的主导作用,最终引导企业确立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升级。
3.2 激活民间资本,发展创新基金
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弥补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和县域企业资金匮乏的问题。在县域科技投入体制建设中,既要确立政府的引导地位,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同时要重视民间资本的特殊作用。民间资本作为资金上的补充,既能保障科技投入资金的增长,又能形成一种全民关注创新、全民参与创新的和谐氛围。然而,由于科研活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民间资本总是选择收益回报率相对稳定或者虽然风险大但收入很高的非科研项目进行投资。因此,要建立起科学的条件平台,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县域内,各种民间资金比较分散,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人员较少,很多人对于风险投资并不了解,盲目的引入会使得投资者利益受不到充分的保护。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可以建立小型创新基金,成立专门的第三方基金管理机构,聘请有专业知识的风险投资人员,对申请创新基金的企业做好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降低民间资本介入的风险。由于很多民间资本热衷于进行投机活动,对于投资活动并不关注。可以借助证券市场,使得创新基金以适当的比例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交易,促进民间资本的充分参与。
3.3 走“人才兴县”之路,引导智力资源参与科研活动
对于县域来说,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最大的症结在于人才的短缺,特别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缺乏了人才,创新意识得不到广泛的传播,创新体系建设所需要的智力资源得不到满足,科技创新活动无法开展。应当改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聘用制度,在鼓励人才去基层服务的同时,要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支持,改变原有缺乏鼓励机制的企业制度,用“活制度”去带动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输入新鲜的血液。
在全省县域范围内,大搞“百千万人才工程”,每个县(市)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情况,制定每年的人才招聘计划,由省人事部门统一组织考聘,建立健全岗位考评体制,对部分岗位设立竞争机制,个别岗位实行末位淘汰制,小范围内增加人才的流动性。如此,既可以缓解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又能使得县域人力资源队伍得到壮大。
【参考文献】
[1]高万龙.技术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2]樊文彬.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互动影响分析[J].区域创新体系,2007(4).
[3]陶晓燕,朱九龙,王世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4(22).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发;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哈尔滨市的农业科学研究实力相对雄厚,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哈尔滨市是农业科学学科相对完备且具有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基础研究、应用该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分明;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央、地方和民营企业三个层次,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和气象诸方面的完整的研究、推广体系。
哈尔滨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6家:其中中央在哈尔滨农业科技创新机构2家,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涉农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机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两所农林高等院校;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机构19家,市级以上涉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2个;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级作物种质改良中心、分中心7个;省部级以上涉农检测中心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部级以上涉农重点实验室33个,其中国家级1个;在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及应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1.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哈尔滨市大量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及相关科技人员,虽然身在哈尔滨,但为哈尔滨市农业提供的服务却相对不多,这体现了哈尔滨市农业科技体系的“借宿性”。哈尔滨市农业科技资源在郊区的利用率非常低。哈尔滨地区共有近2000名农业科技人员,60%以上人员分布在省属或市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郊区县几乎没有农业科研人员,乡镇以下则更是少之又少。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哈尔滨市的农业科技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哈尔滨市的农业发展并未比其他城市好很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2.农业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不足。哈尔滨市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哈尔滨市农业科研的有效投入情况。哈尔滨市市属机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情况才是真正用于哈尔滨郊区农业的科技经费。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1%,而哈尔滨市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少之又少。以2010年1~9月为例,2010年1~9月份,哈尔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1%,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26.4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1.3%,增长4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4.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5.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仅占全市投资的2.8%,可想而知,关于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
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部门分割、职能重叠、力量分散。哈尔滨市的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隶属于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及中央等主管部门,部门分割严重,职能重叠、力量分散的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各职能机构之间缺少沟通,各机构在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方面缺少协作,在具体项目中缺乏合作,各职能机构人、财、物的整合力度疲软。这些问题导致科研和推广应用之间重复与脱节并存,人、财、物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三、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1.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难题收集体系。建立快捷、有效的农业科技难题收集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因为农业科技创新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难题。首先,可以在哈尔滨市农村地区聘任一些有能力的农民搜集信息,捕获一些农业难题,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些难题反馈到农业科研机构。因为农民是农业的实施者,他们最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们的农业生产经验最值得借鉴,他们掌握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最直接、最“鲜活”的,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知识,他们难以解决,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解决途径,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科技人员反映,所以聘任一些又能力的农民做方面的工作可以最直接地掌握农民所遇到的难题,以便及时做研究,找到解决办法,指导农民生产。其次,应当加强调研。农业科研机构应当定期到田间地头做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农业科技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如了解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难题等。
2.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研发体系。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是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哈尔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考虑哈尔滨市郊区农业的特点与功能,建立东北三省具有北方寒地农业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寒地农业高新技术和寒地农业主导产业与重点产业的相关技术的原始创新,对于省外和其他地区成熟的先进技术可以通过项目招标、技术引进、合作研究等方式加以利用。着力加强市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创新能力,以政策和项目为桥梁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科技创新优势。
3.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鉴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公益性和特殊性,需要对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明确、系统、科学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由不同的推广组织承担。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实行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实现推广形式多样化。面对哈尔滨市郊区的现状,应理顺区县、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几个乡镇范围内建立区域中心站,作为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人员精简,并保障公益性政府推广机构的经费供给,充分发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在推广传播公益性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整合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科技培训机构的资源,使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农业专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民和企业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建立科技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
参考文献:
[1]佟光霁.完善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8(02).
[2]尚杰,朱丽娟.提升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9).
篇5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篇6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明确。上饶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农业始终是上饶市最具潜力的产业,为了实现“打造国家粮仓,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的目标,就一定要有效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上饶市以农业科技作为兴农、强农的重要手段,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形成了本地资源和外地资源相结合、产业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是发展方略贴近实际。上饶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充分考虑各区县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挖掘比较优势,构建了适应上饶区域发展条件的“一县一支柱,一乡一特色,一村一精品”的互补性产业生态环境模式,使资源的配置符合“有序、节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原则。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推广体系完善。上饶市统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启动的1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已经建成了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和2个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有效吸引了大量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资源,使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获得成功。
四是特色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明显。上饶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遍布城乡。他们在上饶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了显著的引领作用。
五是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上饶市的各级政府始终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的位置,建立了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投入,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投入运行机制。在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形成了各级领导上下互动、职能部门横向联动、区域和学科之间联合攻关的共同管理模式。
综合衡量,上饶市区县资源条件的分布其实并不均衡,有些优势仅仅是比较优势。作为农业大市,其耕地仅占土地资源的31.4%。但是,上饶市能够把这种比较优势,有效地转化成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仅此一点,上饶市的发展经验就值得系统总结。
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措施;青海化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化隆县作为海东地区农业大县,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1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县优质小麦、油菜、马铃薯、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沿黄及交通干线为纵轴的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卡力岗三乡土种鸡养殖带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2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篇8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应用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够确保农业生产步入正轨,在科学、高效、安全的保障输入下,有助于革新农业生产工具,确保土地利用率得到实效的回报。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将会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刺激延长农业产业链,借助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优势,互补互促耦合关系效应更为凸显,不仅促进了农户带动,还通过产品创新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最后,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还能够打破传统农户生产农产品的困境,通过培养新品种释放农产品附加值,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保障。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按照现状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依然诸多困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极为不利。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沟通机制不健全,很难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需求。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受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的限制很大,甚至一些文化水平低下的农业推广人员自身都没有解读好创新成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与科技成果市场化初衷渐行渐远,为此农业科技推广障碍极大。另一方面,农业经济信息网络匮乏,信息传递效率不尽人意,网络技术和时效性难以保障,造成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无法与用户的需求保持同步。此外,切合市场需求的成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科技市场供需矛盾激化,面对转化承担风险,科技成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
三、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善成果供需关系政府可以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助力推广新技术双边扩张体系发挥应有的效能,全面增加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比重,在农业科技研发领域中增加供给与需求平衡,重点扶持技术交流线下平台,搭建传帮带的桥梁。同时提高农户教育水平,采取简单易学的培训方式,激发农户学习新技术的兴趣和信心,结合成功案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绩效为导向进行全程公开的管理,力争服务转化能够带形成职责规范的农业科技活动。同时项目立项要树立核心意识,通过长效机制审核、验收保障,充分调动参与者的主观积极性。利用农业科技管理担保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对农技推广人才结构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农技推广体系。
篇10
(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和科技需求,加强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以自治区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试验站和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为重点,搭建阿里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疾病防控、加工贮运和循环农业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缩短阿里地区与内地存在的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提高1%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每年提高2%以上。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市地位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健全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面向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十三五”期间,通过搭建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平台,突出转化一大批农业科技新成果,培养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构建较为完善的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加强地区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农户为主体,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一支2000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新创业。力争“十三五”期间阿里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30%以上。(三)健全惠及民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科技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适应民生改善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全面发展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检测、控制及管理技术,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继续增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入、科研投入结构,保证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二、农业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把振兴农业科技作为阿里地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阿里地区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就没有阿里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将振兴农业科技上升为阿里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摆在建设创新性地区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推进阿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第一推动力。伴随阿里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阿里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必须把农业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升产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促进阿里地区农业健康发展。(二)把确保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目标确保粮食、蔬菜安全是确保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必须立足阿里地区种植业现状,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把保障阿里地区粮食、蔬菜生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以及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改善粮食作物生产条件,才能不断提高作物生产性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才能使生产、加工技术得到开发,促进粮食产品转换,拓宽粮食生产领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667m2产量,实现阿里地区粮食、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才能提升农业产业获利能力,应对农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农业由于其产业自身的特点,在与其他产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更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同时,阿里地区农业相对落后,只有抓住机遇,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引进人才与先进农业技术,使阿里地区农业得到稳步发展。(三)把强化政府支持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农业领域科技进步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农业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周期长、风险大。其周期由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决定,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人们难以超越。由于植物对生长的自然环境有特别的要求,农业科技成果往往只适合于特定地区使用,特别是新的植物品种对地域的选择性很强。其次,农业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应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阿里地区海拔高,早晚温差大,受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农业新技术的预期应用效果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新技术的采用也可能因经济效果不好遭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排斥。另外,农业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公益性和外部性强。农业科研所获得的科技成果大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直接受益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效果是农业发展和全社会消费者普遍受益。因此,应增加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公共投资,加强农业共性技术研究。(四)把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途径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形成从源头到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根据阿里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始终突出产业导向和产品导向,围绕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将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科学研究、集成转化、推广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推广、教育体系相结合。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面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综合利用,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五)把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增强农业科技发展后劲的不竭动力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充分利用“组团式”资源优势,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研究与转化人才队伍;地委行署人才引进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专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立自治区和地方两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基金;另外,鉴于农业科技部门在同等条件下要比其他科技部门难以吸引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人均投入要适当高于其他领域。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金蓝领计划”;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六)把以稳为主、分类指导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按照稳放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布局合理的农业科技系统结构,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和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管理制度。根据农业研究自身的规律,对不同类型农业科技研究进行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按照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进行分类管理,明确部门权限,全面强化过程管理。
三、结语
回首一年的工作,我无悔:因为,生活更加充实;经历,人生更加精彩。未来两年的日子里,我将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在阿里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在地区农牧局的关怀指导下,继续尽职尽责,全身心的融入到阿里地区农牧工作中,充分发挥我技术和人格的光热,照亮阿里农牧事业,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精品课程方案
- 下一篇: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