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新文人画;新文人画家;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6-01
一、文人画的概念
文人画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特有现象,其创作主体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绘画内容随着文人画家社会生活和主体心境的变化而产生,呈现出特殊的审美意境和绘画形式。文人画的历史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艺术,甚至可以说文人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也正是因为绘画主体和审美意识理论的特殊性,文人画艺术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什么是文人?文人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学教育,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政治理想,他们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绘画对于这些文人们来说,则是余事之后的余事。
什么是文人画?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提出了文人画的界定:“何谓文人画?即画中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所谓文人作画,必于艺术上功夫欠缺,节外生枝,而以画外之物为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由此总结文人画应具有一下几点特色:首先文人画的创作者是文人;其次,文人画的绘画水平不高,画外之意才是文人画的重点;再次,文人思想的传达是文人画绘画的目的所在。那么,历史上一些画家并非文人,如仇英、任颐,但却被认为是文人画家,如果单纯理解文人画的就是文人画,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俞剑华提出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氛才是界定文人画和非文人画的标准,这也就是陈衡恪所提到的“文人之趣味”。
二、新文人画的继承与发展
新文人画的概念最早由高剑父在四十年代提出,是指现代化的文人画,内涵是“重笔墨之写意,然以现代之事物或感想为题材”,去“传达善、美”,同时他也提出过“新宋院画”,这些主张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画的革新。
八十年代,范曾再次提出“新文人画”的概念:“我的姑祖父陈师曾在二十年代提出复兴文人画,我现在提出‘新文人画’,以示区别于传统文人画或旧文人画。”范曾的提法和后来发展出来的新文人画派没有任何血脉关系,主要是为了区分和陈师曾的文人画理念不同,他也曾公开表示担心新文人画派是“文盲们风起云涌地竞以文人自标”。
1989年,邓福星在《新文人画选》的序言中指出:“新文人画是一种当代艺术形式态,当拿它与其它当代水墨比较时,完全就是他所继承的旧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艺术观念、表现方式等特征而着眼的。但毕竟与文人画不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新旧文人画把高度感情化的笔墨与作者的心态、个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用以创造笔墨形式那富有表现力的的用笔也成为文人画构成的一个部分。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它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首先在概念上就要体现出来,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克柔在《行行重行行――看93中国行文人画展》中对新文人画在字面上做了说明:“新”―是指作品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情趣,有个性特点。更新已有的陈法,创造出新的时空意识。“文”――是指画家懂得美学,研哲理,善辞章和书法,文采溢于画外。“人”――是指画家的品德能超凡脱俗,忘乎得失,又以天地万物为怀,通达古今之人情。“画”――是指作品的形式技巧,笔墨、构图、构思、都是在以上几个方面表露出真率的形象语言。
新文人画家不是文人,这是被经常指戳的软肋,许多对此有看法的艺术家或评论家都建议新文人画家先学好文化再去画画,现在文人中也有擅画的,但是他们的艺术和文人画艺术就能一脉相承么,现在的文人和古代的文人就能一样么?举个例子说,余秋雨如果去画画就能继承古代文人画么?还是已经在画的刘墉和冯骥才发展了文人画?妄自以为,文人画如同消逝的古巴比伦,重建已经毫无可能,如果我们吸收建筑风格、图文样式用于现代建筑,那或许才真正的意义,新文人画的存在价值也是如此。
三、新文人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启示
新文人画的诞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另一方面,他的出现以一种春风化雨的细腻消解了西方文化的暴力冲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能够吸收和包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从清朝入关到少数民族融合,一切都发生得悄无声息,新文人画最先意识到了脱离本民族文化一切终将徒劳,他们把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了初衷。现在,已经没有人不在口头上要弘扬各样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喻户晓,可新文人画派曾高举传统文化精神的大旗却快要倒下了。
新文人画最初的民族精神已经如流星划过,时光荏苒,中国在九十年代后到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香港、申奥成功、四川地震、奥运会的召开、国际金融危机……新文人画不再关心时事,他们关起门来画自己的画,他们感受到了物质对他们生活的改变和对现代人思想的冲击,可是,如果把视线放远,把世界观放大,新文人画画家的近视就凸现出来了,他们的民族精神淡泊了、落寞了,他们逐渐忘记了初衷,既否定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又局限了自己的创作境界,民族精神不是灵光乍现的东西,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新文人画民族精神的守护远没有结束。
许建康将新文人画比作现代文学的图示化,新文人画中,文化和画的比重很难说孰重孰轻,新文人画画家出身基本上都是画家,从他们这一批人的年龄来看,他们大多是建国以后生人,而这代人的青年时期难免要触到祖国二十年的文化浩劫,这样的文化断代让新文人画家根植的土壤几乎是贫瘠且荒芜的,也使得他们缺少传统文人应有的文化素养,不少理论家就此认定了新文人画作为文人主体不成立,但是没有传统文人的文化素养不等同于他们没有现代文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其速度、深度、广度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西方文化的席卷从没有这样直接,身处于多元化的世界,回望传统文化的星河灿烂,有怀念也有迷惑,因为中国人就得画中国画,根和源早已融入于中国人的文化中,迷惑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早已被推出了历史的脉络,朝着跟纷繁复杂的方向走去,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个未可知,他们只能知道现在,感受现在,所以他们追逐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并试图表现创中国的当代意识形态,新文人画,最好的解释是新文人在画一种新文化。
四、新文人画图示的现代性转换
新文人画题材十分多元化,传统文人画的创作题材,一般以山水、花鸟见多,题材相对单一固定,新文人画在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外,又增添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风土人情的新题材,甚至有些只要是有所创新的国画作品都可以装进新闻人画的圈子里,有如王孟奇、徐乐乐笔下的袅袅女子,田黎明笔墨斑驳的人物,也有卢虞舜、陈平笔下的改良山水,还有刘二刚、季酉晨的文人老叟,更有朱新建小脚女人、李津的食物和暴露少女。当代凡是讲求效率,流行语如此说:“大雅若俗,大洋若土”,新文人画在这一点上既排斥了这种时代境界又附和了这种时代境界,有人怀念古代的阳春白雪、有人玩味现代的物欲横流,但不管怎样,画家们描绘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多元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艺术形式,多元的艺术形式造就了多元的题材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剑父.认识岭南画派[J].广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1).
篇2
【关键词】意识观;民族意识;结构主义
“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体质特征上都属于一定的种族,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族类共同体)。”笔者认为,集中体现在民族语言当中的民族精神可以构建起民族的文化躯壳,也可以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来证明不同的民族个性,但由于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而不能形成界限鲜明的共同体。所以,由文化和语言而确立起来的文化躯体,还需要一件合适的政治外衣,即按照民族的历史本质来建立起政治架构,进而形成某种形式的民族国家。但是由文化躯体和政治外衣所组成的民族结构,需要民族意识的内核来驱动,诚如赫尔德所言,“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内在核心,就像任意一个球都有重心一样。”一般说来,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是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反映。本文以民族意识各组成部分所处的辩证关系和动态结构为分析对象,就民族意识自身的结构性特征以及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进行理论辨析。
一、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语言、社会和文化研究中被经常使用。结构主义观点认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传统的社会结构(如社会阶级和科层结构),需要借助分析某种语言来呈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继而发现这种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因此,理论界通常把索绪尔的语言学作为结构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起点,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索绪尔的研究方法扩展至人类学领域,并通过语言系统、沟通系统、亲属系统等视角来剖析整个社会结构。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民族意识领域更是如此,这体现在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关系上。由于民族意识需要一定的表意系统(民族语言)来表达,需要历时性的物质载体(民族语言)来传承,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民族语言来探讨民族意识,还有助于发现民族意识的深刻内涵,发现背后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
作为一种研究流派,结构主义除了关注结构中的系统和关系外,还注重对其内含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的探索。故而,结构主义者通常都偏向宏观的历史视角,即植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进行分析性叙事,并做关于宏观结构和过程的因果推导。
二、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
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双重特征,并存在一些结构性特质。这是因为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其行为本身就会造成一个以结构性为表征的社会,而所采用的标准或内涵,虽带有一些文化主义的视角,但原始依据之一还是各个群体所处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这一结构性的布局。同时,民族意识说到底,就是个体因身处某个民族而产生的意识。而民族和民族意识所处的这层结构关系,可借用马戎的表述,即“‘民族’一词的定义是学者讨论的问题,但其现实基础是社会民众中广泛存在的民族意识及其各种具体表现。”由此可知,民族的称谓(自称或他称)与内涵,相较于个体是一种社会存在。反过来说,个体对其所处民族的感情、认同、归属感,则可被总结为一种民族意识。因此,了解民族意识的来源,必须回到探知个体对其存在感是如何认知这一层逻辑关系上来。也就是要回答,同一个民族的人是如何感觉到大家同属一个共同体?
民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其逻辑结构是基于他者来感知自身,而自身的存在需要个人的行动来定义。如,萨特将焦点集中于自由的个体,认为“存在是被以及通过个人的行动来定义的”,即人就是他的所为。他虽然反对“人的行为完全由社会结构所决定”,但却承认其关注的自由个体是“处于一种对其活动加以限制和异化的、巨大的和压制性的社会结构中”。对于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乔治·瑞泽尔评价道,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后期实现了与框架的整合。依笔者看,个体所产生的存在感,其实就是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感知某种存在的个体意识,本是一种认知模式。回归到民族意识的概念上来,则可被扩展为“民族意识属于人类大脑在一定时代的机制之一,建立在民族语言思维的基础之上,是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对于民族文化差别和民族社会地位的综合认识过程的积淀,是民族认知模式。”诚如前述,民族意识作为一种民族认知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感知自身民族的存在感,就自身而言它需要建立在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而感知这种差异性,则需要同他者进行比较,或者说因他者的存在,来感知自身,进而发现不同。因此,梁启超先生将其概括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
三、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
(一)多样性
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学界对于民族意识的内涵与实质的多样表述上,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其一,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如上文提到的民族意识观。其二,把民族意识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自我意识。其三,视民族意识为反映民族所有特征的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比如金炳镐和房若愚在《塔吉克族意识结构及其决定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民族意识结构应包括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层次性
横向层面,从平面结构上说民族意识具有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种。从空间结构上看民族意识则可分为个体民族意识和群体民族意识。纵向层面,民族意识通常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即民族自我意识汇聚为民族社会心理后再上升为民族精神。
(三)自我与非我
金炳镐首先提出民族意识应包括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部分。依照这一思路,笔者认为,对本族的认同感可归为民族意识的自我,而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则为民族意识的非我。关于民族自我意识(认同意识),曾论述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1988年,将此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路,即“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而民族意识中的非我,或者民族分界意识,则可以从顾颉刚对“中国本部”论将边疆析出本部之外的观点批驳中,得到逆向层面的展现。
(四)两面性
对于社会和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意识通常表现出两面性作用。其一为积极作用,它可以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成为团结本民族的精神纽带;可以维护民族的存在和延续,推动民族的发展;可以培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精神;可以帮助协调民族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其二为消极作用,它可能带来民族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以及民族优越感,民粹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同时,还应看到民族意识的两面性作用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并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例如,民族意识在本能上极力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思想,在抵制外来压迫时,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处理国内民族矛盾时,则会呈现出消极作用。
结构化理论视域下的民族意识观,强调了民族意识与民族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把构成民族意识的各个观念因素转述为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力利害、道德荣辱、安危得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同时,基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将本民族对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条件、地理环境等物质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文化生活的综合认识,上升到民族意识,这一民族精神生活产物的层面。此外,探察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除了要关注各组成部分的逻辑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还需将目光投入到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这一动态层面上来。笔者认为审视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上入手,即顺应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规律,以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与内外部关系为分析对象,合理利用民族意识的两面性并把握好其相互转换的度。
参考文献: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2]马戎.论民族意识的产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14.
[3][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8.
[4]纳日碧力戈.民族意识辨[J].民族研究,1991(5):45.
[5]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3):1.
[6]都永浩,王禹浪.论民族意识与国家、国民意识的关系——兼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J].民族研究,2000(3):2.
[7].关于民族识别[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民族关系史 教学方法
对于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这是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各类历史问题以及历史事件的一个基础。在这部分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与态度看待各种民族问题,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不能够让学生产生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观念,只有做好两者间的平衡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认知才会更加透彻,这也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很有必要,但是教师一定要合理的把握那个教学尺度,如果在教师的煽动下学生形成了盲目且过度的民族自豪感,这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引导方式,还会让学生对于很多问题产生错误认知。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这一教学尺度的把握,要让学生清晰客观的理解各种史实,对于我们民族中的一些伟大的历史事件要感到自豪,但是,对于那些值得我们反思与思考的问题也应当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才是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教师应当有的基本观念,这也是促进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实现的一个教学基础。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将同一时期的中外民族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同期的西方世界还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共存的阶段,而日本更是处在奴隶社会。通过同一历史时期的对比,使学生们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使他们能感觉到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树立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当然,在历史进程的长河中,我们的民族也并不是总是处于这种辉煌的时期,对于那些黑暗落后的时期也应当让学生有所认知,并且引导学生去积极进行反思,这才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应当有的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
在进行民族关系史的教学时,让学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非常重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并且都在历史进程中为国家经济或文化的发展贡献过力量。没有哪个民族优于另外的民族,这种观念要让学生摒弃。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根植每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于民族关系史有正确认知,这也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一种教学引导方式。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初中历史已经讲述了匈奴为我国开发了广阔的西北,白族、彝族则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类似的例证还有很多。可以说,我们国家面积及人口的增加,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进步,而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文字讲述较为枯燥,教师也可以采用讲述历史地图的方法来进行授课,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少数民族对于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进而推动学生对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的有效形成。
三、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在民族关系史的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范畴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多事件导致了国家的分崩离析,国家统一经常受到考验。不仅如此,民族间的矛盾也会不时发生,这些也给国家统一带来了极大挑战。当下我国之所以能处于相对和平有序的状态,这和各民族间慢慢融合与团结有着巨大关联。因此,在进行民族关系史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古代的中国各民族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最终都走向了和平共处的状态,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课堂授课之间首先教师要摈弃学生存在汉族中心主义的思想,然后再帮助学生理解民族之间战争的性质,要坚持以唯物主义的方式进行辩证、客观、科学的分析,帮助学生能够理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对于各民族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基本意识,这是民族关系史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这也是推动国家统一的重要源动力。
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客观且合理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对于很多敏感的民族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平等性,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民族都为国家的团结统一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而这些都是形成国家统一稳固的根基,也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最为重要的范畴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付欣、易连云. 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J]. 青海民族研究,2011 (01).
[2] 袁荣华. 初中历史民族关系史教学方法和目的的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亚洲;跨界民族;国家安全
一、跨界民族产生的客观性
跨界民族是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人们共同体的民族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过程普遍发生的一种叠合现象。到了近现代,地球上近3000个族体基本上已稳定地定位在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之中,这种数字悬殊的结合,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为多民族结构,二是相当一部分民族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隔,成为特殊的族体,即跨界民族。
二、跨界民族的概念厘清
跨界是一个划定标准,指的是原生民族主体和传统聚居地被政治边界和国界线所分割。跨界民族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一是原生形态民族本身为政治疆界所分隔,二是该民族的传统聚居地为政治疆界所分割。换言之,原生形态的民族在相邻的国家间跨国界而居,他们的地理分布是连成一片的,他们是具有不同国籍的同一个民族。
跨界民族的特殊性在于它融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属性与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属性于一身,是十分独特的一种民族形态。葛公尚认为,政治人类学范畴的跨界民族概念并非十分完备。近现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同一民族建立不同的毗邻国家的现象,如东西德、朝鲜和韩国、中东阿拉伯国家等。这些民族主体虽然具有跨界民族的两个特征,但因建立了不同的政权,国家意识已超过了民族意识,因而不能完全等同于跨界民族;而这些国家之间的问题虽与跨界民族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却不能等同于跨界民族问题,严格来讲属于国际政治问题。参考葛公尚的这一看法,我认为跨界民族的划定标准需要补充一点:在历史上符合以上标准的民族主体的不同集团,必须没有建立各自的独立政权。在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相关概念还有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界民族与这些概念有相似性,但跨界民族的概念相对更为具体准确,而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概念较为宽泛。
三、亚洲的跨界民族
亚洲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最复杂。虽然目前世界上约有两三千个民族,交错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世界约60%的人口和一半以上的民族分布在亚洲;亚洲具有最多的跨界民族和最复杂的民族关系。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政治疆界对于同一民族的居住地的人为分割,亚洲的跨界民族存在具有普遍性。从地理范围的角度划分,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中亚、北亚,这些地区都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四、亚洲范围的跨界民族问题
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以跨界民族的存在为前提,但是跨界民族只是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跨界民族都会产生跨界民族问题。在亚洲范围内,存在这些影响较大的,与地区热点直接相关的跨界民族问题:中亚的阿富汗的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南亚的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的冲突问题;东南亚的泰国南部的马来人问题;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北亚的格鲁吉亚问题等。
五、这些跨界民族的产生原因分析
这些跨界民族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相交织的结果。综合分析内部因素和现实原因,跨界民族的民族意识强烈是直接原因。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和疏通是根本原因。而民族政策的不合理不平等又往往会造成上述两个原因出现。民族意识强烈是民族利益被侵犯和忽视的必然结果。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与跨界民族作为整体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有关的,比如所在国的同化政策和去民族化政策,以及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泰南马来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泰南马来人的激烈反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曼谷王朝开始的文化、语言和宗教的“泰化政策”。印度泰米尔人在僧伽罗人统治的社会中地位低下,却还同时受到包括锡兰泰米尔人在内的其他民族的排斥,造成了他们对于国家的不信任。而因为他们的反抗,全体泰米尔人都被看做异己和危险分子,反过来加强了泰米尔人的团结和民族意识张扬。进一步加剧了斯里兰卡国内的族群冲突和种族分裂,撕裂了国家与社会,严重损害国家、民族和所有个人的利益。
同时,从外部和历史性因素来看,历史上的外国殖民者在殖民时期对于所谓落后民族的野蛮对待,对许多民族的人为分割,导致了今天民族分隔,比如“杜兰线”这样的殖民者的残暴逻辑把普什图人生硬分割成了跨界民族。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当年都受到残暴统治和压迫给了跨界民族不幸的历史记忆。而这些跨界民族在民族解放建立独立国家之后,却又受到新的不公正对待。
六、这些跨界民族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
具体来看,跨界民族问题在阿富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阿富汗仍然处于军阀割据的动荡之中,内战危险不能排除。跨界民族问题导致了阿富汗本已脆弱的国家建构努力被进一步削弱。阿富汗国内的普什图人对于部落的认同高于对族群的认同,更高于对国家的认同。普什图人与哈拉扎人等少数民族本已紧张的族际关系,因为外部力量的介入更加恶化,甚至普什图人对的支持。阿富汗的国家、领土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没有出路,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无从谈起。
斯里兰卡由于跨界民族问题产生了国内骚乱和持续的暴力恐怖活动,甚至一度爆发内战。虽然09年猛虎组织宣布放弃与政府军的对抗,但是泰米尔人的地位能否得到认可,权力能否得到保障,才是斯里兰卡永久和平进程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泰国南部马来人的暴力恐怖活动和骚乱暂时趋于缓和,虽然泰国与马来西亚改善关系严重削弱了泰南马来人抵抗组织的境外支持,一定程度缓解了南部的紧张局势。但是关于马来人的认同构建和权利保护这样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也就决定了泰南马来人问题依然是泰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课题负责人:臧 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院 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积累对其共性的认识,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及其中国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论确证,为把中国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资源提供理论尝试。
基于以上思考,该课题以民族性为基本视角,深入探讨公民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取向、内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国别式样、方法及其社会化途径,初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分析语境和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前提确证:公民教育的社会起源。市民社会的演进与现代公民的诞生;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转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满足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动力之源;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表现。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涵。当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力;当代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社会化管理的基础资源;当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载体。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国别借鉴。法国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公民人权教育的彰显;美国民主社会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资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国特质。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核心: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重点:弘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协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公民教育的关系。
三、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为基本视界和维度探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拟提出:
篇6
关键词:民间音乐;高校钢琴;教学应用
一、中国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钢琴音乐在我国实现快速的发展,其中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的推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民间音乐也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基础。但是在对目前的高校钢琴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意识到钢琴教学的重要性,中国钢琴作品在教材之中的比重相对偏低。
(一)作品数量不多
中国钢琴的发展历史较久,诞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钢琴作品,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钢琴作品进行分析,那么中国钢琴作品的实质数量仍然偏低,难以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其次,结合具体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已经公布的钢琴作品不到500首,高校在落实钢琴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有200首钢琴作品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同时现有的钢琴音乐作品之中主要以传统民间音乐的改编为主体,比如《茉莉花》、《长江之歌》,这些作品与中国传统思想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音乐模式过于落后和机械,最终导致钢琴在现有的音乐教学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实质的作品所占有的比重相对偏低,学生难以深入的理解中国钢琴的核心内涵,个人选择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难以更好的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目的和价值。
(二)对民族音乐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在钢琴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教材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主要由国外的钢琴作品为主体,国内钢琴作品与国外钢琴作品所占有的比重严重失调,有一部分的音乐老师还没有意识到中国钢琴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主导,忽略了中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难以更好的体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实质作用和价值,还无法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严重阻碍了国家音乐文化与钢琴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二、中国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在落实高校钢琴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不管是音乐老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必须要关注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高校钢琴教学的新内容,新背景和新要求,积极的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改革,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修养
在对学生进行钢琴音乐教育的过程之中,高校钢琴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需要深入解读钢琴教学的核心内容及要求,明确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势,严格按照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通过对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来更好的体现后期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尽管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老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规范,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高校钢琴老师必须要真正的意识到老师的责任和价值,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素养修养水平。另外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老师还需要在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精华的前提之上不断弘扬我国优秀的钢琴文化,体现中国钢琴作品的作用及优势,强化民族意识,明确不同教育教学环境的实际要求。在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引导时高校钢琴老师学医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最终的目的,保证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是对音乐的节奏感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树立良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更好的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掌握钢琴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结构
作为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点和核心,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与外国的钢琴音乐教材相比,我国的钢琴音乐的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教材结构还有待完善,教学素材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此,我国首先需要关注不同音乐形式,音乐内容和音乐等级的实质条件,积极的实现钢琴音乐作品的有效分配,更好的体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保障中国钢琴音乐教材能够实现一体化、统一化的发展。其次老师还需要立足于目前的中国钢琴音乐,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钢琴音乐家则需要关注不断的创作和实践,创造出更多优质的民间钢琴音乐作品,构建完善的钢琴音乐教材体系,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了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教学资源被浪费,为了更好的体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作用和价值,提升作品的社会地位,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老师必须要尽量避免简单的传授,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实质作用及价值,在选择钢琴音乐教材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的意识到中国钢琴的魅力和精髓。另外老师还可以采取知人论事的形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对作曲家的整个创作过程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在完成主体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之后,老师还需要结合钢琴演奏的要求,积极落实不同的教学实践引导工作,鼓励学生针对个人的学习情况,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之中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感知和实践。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需要将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演奏能力及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和指标,尽量避免直接以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为唯一标准而,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落到实处,了解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之中的综合表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和优势,从而实现针对性的学习,老师只需要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来分析学生对个人教学方式的反馈。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对此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题,真正的实现民间音乐与高校钢琴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充分发挥民间音乐的教学指导作用和价值,体现高校钢琴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其中高校钢琴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民间音乐与钢琴教学之间的结合能够在这种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上实现学生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老师需要在钢琴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结语
篇7
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团体表象”概念。他认为,一切来自于个体经验的感受,实际上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属于“团体表象”(13)。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民族意识即是典型的“团体意识”,它的存在是先行的“团体表象”造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民族内部成员的个体意识。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的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大的稳定性,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在侗族祭祀舞蹈“多耶”里,众人拉手、搭肩成圈,有节奏地踏步徐行,双膝微颤,双手摆动。这种集体舞蹈,具有民族认同、强化血缘亲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功能,也显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其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成员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指导民族实践行为。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汉族的大型舞龙活动,含有民族意识的认同,含有一种潜在的凝聚力。通过舞龙,强化了巍巍中华自强不息、奋起腾飞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维族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他们高兴时会摇头摆颈,这些动作被吸收到了“赛乃姆”里,形成了移颈、摇头动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达,“跳盔甲”手执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威武雄壮,尽显粗犷性格。朝鲜族性格既沉着坚韧又内敛含蓄,故其舞蹈风貌是潇洒柔婉与刚劲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动作性格正来源于民族性格。
作为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民俗,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性文化,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它既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又是群体所享受的文化。独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强同样起着积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许多民族岁时节令几乎都是载歌载舞,如红河哈尼族人“苦扎扎”节跳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拉祜族“库扎节”跳芦笙舞。一个民族的民俗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劳动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与之有关的习俗不外乎是希望生产顺利、硕果累累。在白族“田家乐”里,霸王鞭、白鹤舞、蚌舞等穿插其间,整个活动囊括了水稻栽插劳动的全过程,表现出白族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冀。民俗舞蹈和民俗的传承载体均为特定的民族群体,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寨、乡、县,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在民俗活动的特定时空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通过集体舞蹈的方式强化、凝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婚丧习俗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内容,婚嫁舞蹈主要功能是祝福、庆贺。从“龙纵舞”、“洒米舞”的哈尼族婚礼舞蹈,到“奎翮嘎”和“腊叉嘎”的怒族婚礼舞蹈,都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与送鬼祭魂仪式相配合的丧葬舞蹈主要是安抚死者的亡灵,如景颇族丧葬舞蹈“格本歌”欢乐豪放,“思港斋”稳健低沉,“金寨寨”粗犷而充满原始气息。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14)。
篇8
虽然经济全球化为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与其相伴随的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中的腐朽成份也通过各种途径渗入进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警惕意识与文化鉴别能力,西方腐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冲击和异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危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一部分过分推崇西方腐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学生怀疑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表现为较严重的信仰危机。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不信任,他们只相信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另外,我国腐败现象的频发,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怀疑和漠视的态度,将我国主流的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抛置脑后,转而崇尚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从而逐渐偏离了人生方向。
(二)过分张扬个性,社会责任感淡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他们崇尚自我主义,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希望凸显自己的个性,而并不考虑过分张扬自我个性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否符合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否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极主义等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产品、恶性竞争、欺行霸市等,这些是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为主体是大学生,他们过分张扬自我,崇尚金钱万能,是非不分,逐渐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使得我国的社会问题日益多样和复杂,也增加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盲目崇洋,民族意识弱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逐渐丧失民族自信,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深深吸引,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很多大学生逐渐崇洋。例如,许多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过度热衷,而对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不以为然。大学生弱化自身的民族意识,盲目推崇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并不加任何取舍地移入我国,并在自己的行动中极力展现,极易引导更多的人养成崇洋的心态和行为,十分不利于我国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和弘扬,削弱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效性,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社会交往危机凸显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把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信息都及时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网络本身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功能博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深刻影响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徐柏才、张俊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网络因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呈现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满足感。网络的虚拟特点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他们沉湎于虚拟世界中,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痴迷游戏等就是典型案例,更有大学生轻率的谈网恋、见网友,最后深受其害。大学学生盲目、过分依赖网络,非常不利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沉迷网络,不断模糊自身原有的社会认知,“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
篇9
关键词:高校;民族主义;引导途径
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社会思潮,是学术上的流派,同时更是实践上的现实存在和运动,因此在社会尤其是青年较多的高校有着较大的影响面和较强的号召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民族主义情绪也渐渐的侵蚀到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族主义的一般含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一、民族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
民族主义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民族利益至上,保护和传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传统和疆界的完整,非常符合年轻人朝气蓬勃、感情丰沛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在丰富和提高知识,探寻发展,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接触到并接受民族主义思想。
(一)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就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其语言就会表现出民族主义色彩。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主义的接触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感情,很容易在一个具体案例中被大学生所接受,而大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导致他们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全局性,容易被一些简单情绪所控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具有较强的被动性。
(二)当代大学生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状况
当代大学生在接触到民族主义思想后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比较冷静的,在接受了零碎的民族主义思想之后能够进行分析,把握在接受的范围内,认识到其中的利弊之处,纳入到自己完整的思想范围。但这样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还有相当一大批学生是传播者,在自己接收了民族主义思想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情绪,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这种思想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有一小部分学生成为行动者,通过某些行为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达,自我情绪的宣泄,在民族主义上还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容易被某些别有意图的人所利用,形成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潮的渠道
虽然高校中讲座、交流、影视书刊等是很重要的渠道,但由于社会网络环境的形成,相当一大批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络途径接触到的民族主义思潮。从而也形成了具有网络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这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较之一般的民族主义有一些新的特点。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很强传播能力的思想意识,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消极性和积极性共存。由于网络发表言论的自由性,出现了更多狭隘或者极端的民族主义,以发表过激言论,敢说话为荣,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同时这些言论很多被冠以爱国主义,能够引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具有较强的行动性。由于网络召集具有迅速快捷、范围广的特征,大量的“转载”、“跟帖”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使得网络民族主义更容易把思想变成行动。
二、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
作为青年精英群体的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完全成熟,非常容易成为民族主义最积极的追随者、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其民族主义情绪明显要比中国社会其他群体更高。
民族主义是一把利弊兼蓄的双刃剑。
(一)民族主义使大学生民族意识觉醒,政治参与性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之中的传播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危机感,关注民族利益,关注社会、国家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诉求意愿,对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表达对国家社会发展、国际地位等问题关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不乏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宝贵言论。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民族主义容易使大学生追捧极端,参与政治无序
由于大学生性格、思维上的不成熟、不稳定性,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言辞和举措所感染,不仅仅从思想上接受,有些甚至于身体力行,从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诸多的政治冲动和政治参与的非理。即使有些蕴含着爱国主义热情,但也伴随着狭隘、极端、盲目等非理性特征,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以及稳定有序的政治观形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如何正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性的思想,容易形成集体力量,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情感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避而不谈,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硬性消除,应该正确进行思想的引导,要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理性成熟的思想。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指导思想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教育中,要用真实的事例说服人,优秀的案例引导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诚信意识等,从而使民族主义的积极方面彰显出来,克服民族主义偏激、狭隘、冲动的消极作用,形成正向引导。
(二)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自觉和谐的人格
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而这种力量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正确地引导的。因此高校要大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要融入思想性,组织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为一体的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了解社会发展,加强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有热情、激情又要形成沉静、冷静的处世态度,不容易被一些简单的宣传所误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矛盾,在思想的碰撞中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加快政治成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大学生通过更多的学习和环境交融,形成成熟稳定的个人风格,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三)加强管理,掌控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接受和传播渠道与网络密不可分,产生了网络民族主义。这就需要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重视这一问题。一是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要培养大学生在当前网络信息庞杂、虚假信息繁多的舆论环境中能够看到正确的理论观点,不能仅仅依据个人喜好,妄自判断,要正确的具有全局性的看待事物,要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做一个理性的网民,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去传播不良信息,拒绝过激民族主义言论的疯狂传播。二是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言论很多,虽然这些言论大部分难以转化为行动,带有发泄性质,但是过多的偏激言论会对大学生心理形成错误引导,会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言论进行回应,进行正确的分析引导,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加强管理才能向良性方向发展。
对于高校大学生中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简单的进行堵,而是要加强重视,扩充管理渠道,正向引导,才能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民族感情不被挫伤,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引向正确轨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有益助力。
四、应用民族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首先,爱国主义的对象是祖国,民族主义的对象是民族,大学生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对于我国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认识不够,从而民族主义会导致大学生离爱国主义越走越远。其次,二者的“容他性”存在较大差别。爱国主义在认同与关心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时,并不排斥“他者”。爱国主义可以号召人们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抵抗外敌的入侵,但这并不以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侵略与迫害为代价。爱国主义是理性的,本国人民可以热爱自己的祖国,别国人民同样也可以热爱他们的祖国,两者并不冲突。而民族主义对他者的态度远远没有爱国主义这么友好。民族主义往往需要将 “他者”作为参照物,才能对自身进行界定与认同。要通过不断地对立、强化矛盾来表现自身,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狭隘性。最后,爱国主义的实践性是要把爱国的满腔热情化为理性的行动,以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建设。而民族主义往往带有某种非理性、狂热和盲目的主观情绪和倾向,更注重夸张的宣传和激烈的行动,其非理难以带来积极的后果。
看到以上不同之处,我们在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导中就可以通过加强这几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将非理性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包含的爱国情绪沉淀为爱国主义,将狭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高尚的爱国情感上来,规范自我思想和言论,将民族主义的民族意识升华为爱国主义的国家意识。
民族主义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民族的振兴带来了很大挑战。用正确的观念引领民族主义,加强大学生自我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理性的民族主义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要求,更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迅.民族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龚超,陈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政治观念发展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10,(1).
[3]李绍元,黄祖辉.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耦合与对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
[4]史正宪,王秋凤.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5]岳鹏,韦成功,戴钢书.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教师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
[7] 董海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J].党史文苑,2008,(18).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传统体育;民俗游戏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
一、传统民俗体育游戏的内涵及其特征
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传统民俗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它作为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了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反映在传统民俗体育游戏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二、以学校为基础,全社会共同努力继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游戏
1.将民俗游戏加入健康教育课教材当中,使之正规化,也可适当进行改变,让教师有据可依。游戏内容可根据年龄进行设置,如放风筝、打陀螺、抖空竹、弹球、跳皮筋等,根据年龄特点进行适当引入,也可借鉴一些外国优秀民俗游戏为我所用。
2.在“阳光体育”活动的东风下,将民俗游戏引入大课间,在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和参与民俗游戏,是指在学校里形成规模,并长期坚持下去。
3.将民俗游戏与运动会相结合,以体育节的形式开展,让运动会更加灵活多样,增加了娱乐元素,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提高兴趣,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为民俗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4.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做到身心共同发展,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