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措施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发达,企业的跨国经营也随之日渐频繁,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这就不得不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必须去深入了解并学习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进行融合,有效的规避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的翻译问题,以体现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和高水准话以及整个商业活动的顺利完成。
(一)对事物认知有差异
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于各个感官的综合感受,看、听、闻、触等,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按词汇原本的含义去进行翻译,势必会造成语境的不符,因而导致翻译错误,不管是翻译工作本身,还是正在进行商业活动,都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
(二)对数字理解有差异
受到本国或者本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类或者同一个数字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喜好。在中国,人们比较偏好双数,认为这是吉祥、好运的象征,中国有好事成双的说法。比如说6和8,通常6被理解为一帆风顺、六六大顺的意思,而8直接取于它的音译“发”,也就是发财的意思,因而商务活动也经常用到,意义在于一切顺利、生意兴隆。所以,中国人偏好这类数字。但是,在西方国家完全是相反的认知,比如说666和888这样三个相同数字在一起,在圣经里面比喻成是魔鬼,人们相当避讳。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以免造成对方的反感和不必要的误会,否则将会影响商业英语翻译的工作效率和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对颜色感知有差异
上文提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是截然不同的,那么颜色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国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代表喜庆,代表幸运,代表美满,因此在比较热闹和喜庆的场合中会大范围的使用到红色。春节时,对联、窗花、鞭炮、灯笼等等都是最直接的象征。中国人的婚礼也是如此,新娘新娘的礼服和大大小小的装饰都是主打红色,非常耀眼和喜庆。因而,中国商人形成了“开门红”的一个经商意识,人们也非常推崇。但是,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红色是负面的,人们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代表着不吉利和暴力。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避开西方人所忌讳的颜色,避免因颜色词的使用不当二影响到商业活动。以此类推,西方人更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美丽、纯洁和美好的象征,而中国人却非常忌讳白色,认为白色是不吉利的。因此,从颜色的喜恶上和运用上,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应对措施
(一)重视各国的文化背景
商务活动是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商人所进行的商业行为活动,商务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要与对方进行一次专业的、融洽的商务会谈,必须熟知其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必须提前做好这项准备工作,在日常学习和积累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外国文化知识,以至在正式进行翻译工作时避免一切文化差异问题的发生,确保翻译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注重翻译时的语言环境
商务英语翻译时的语言环境决定着翻译的准确度,商务英语翻译的最大禁忌就是按部就班,意思是翻译时完全按照词汇原本的含义来进行,没有考虑到当下商务活动的实际语言环境,这样会造成不合时宜的交流氛围,让交流显得尴尬,甚至影响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要根据实际语言环境来对交流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翻译,使交流氛围融洽、舒适。
(三)提高英iY,-~语的理解能力
商务英语翻译最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等值转换,意义是译文与原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完全一致,没有一点偏差或误差,也就是高精准翻译。因此,一个高专业水平的商沼⒂锓译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英汉双语的超强理解能力,其中包括熟悉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掌握几大翻译方法和技巧,了解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文化差异,进行综合理解和吸收,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翻译能力,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做足了准备。这个过程是艰巨而有严酷的,但结果却是非常理想,这也是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四)寻找文各国化差异的契合点
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固然存在,也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尽可能多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外国文化知识来解决翻译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尽可能的找到更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对于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能够一定的减少翻译的工作量。契合点就是共通点,就像日常交流当中寻找共同话题一样,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尽量的从契合点去突破,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交流空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篇2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 差异 特点 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的独立文化体系。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譬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在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交流发展飞速,民族文化处在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中西方差异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思维方式?
有人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也有人说,思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一部分。官方解释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简洁、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也许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如果没有它,人们就无法认识自然、社会,也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活动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这些条件,这点是无可争辩的”。
一、中西方思维的特点
(一)经验与逻辑
经验与逻辑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经验包含情感,具有模糊性,而逻辑体现为抽象化的概念体系,相对客观精确。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性的,并且总是以经验为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基础。古代中国为农业国,自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人们格外重视农业生产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复杂现象和丰富经验。比如“一声惊雷万物欣,虫蛇出洞报三春。春风吹绿杨柳梢,田野农夫闹春耕。”这是24节气中的惊蛰,提醒农民春耕。又有“时逢芒种两头忙,麦子割完抢插秧。待到双抢忙过后,恰逢农历过端阳。”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有经验的r民根据24节气及日常经验推断作物的播种、成熟时期和丰收情况。中国人不仅在农业生产上重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国人在做吃的时,对于各种佐料的用量是模糊的,全凭经验。因此,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则恰恰相反,做任何一道料理,都有严格的量的规定,甚至大多数西方人的厨房中,都有度量的容器。说道度量,又不免想到中西方的度量方式的差异,据悉,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而这些度量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却缺乏理性,且日常生活人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眼尺”依靠直觉来估算。而同时期西方的欧几里德则形成了“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相对而言更为抽象,更具有理性逻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但微积分体系却是西方人建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中国人是大处着眼是有余,精微之处显得不足。可以说中国是用“继承”经验来处理各项事务,而西方则是通过实验检验来判断事物。
(二)整体与解析
中国传统思维不似西方思维,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单个的、局部的、具体的事物上,也不沿着事物的从属关系做纵向思考,而是从全面、总体的角度来把握认知的对象,强调对事物现象普遍性进行横向思考,很少走极端。
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医理论上体现的尤其充分,中医治病首要是望闻问切,认为所有疾病都不是独立的现象,要全面诊断。因此头痛可能医脚,肚子痛可能医耳朵,主张治本,重视经脉气血,讲究阴阳平衡。通过忘其面相,闻其气味,闻其症状,且其脉象等机理来医治。西医则浑然不同,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主张治标,通过解剖尸体分析研究人体器官。霍布斯的“钟表结构”认为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拉美特里则认为人是机器,都是由各种零件组成。
关于宇宙起源,中国古人这样论述:“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一气充益,分为二仪,有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无能子・圣过》。中国人把宇宙看做一个整体,充盈其中的是“道”或“气”,从而形成“元气论”西方人则看做是一个原子,是“原子论”。中国讲究“人和”、“天人合一”分析问题要整体而又全面。而西方,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二分、对立。人与物质的互相独立,物质有可分并有自己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西方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三)自然与严谨
在艺术领域,中国人崇尚自然,西方人讲究规律严谨。就拿音乐来说,中国最早的音乐来源于农业劳作和祭祀,节奏基本不受定式约束。到汉乐府时期,长短句出现,歌词多依据曲子而填,节奏并不明显。西方音乐的节奏则基本是4/4拍、3/3拍、2/4拍、6/8拍,节奏稳定,严格受十二平均律限制。再如,我国的国粹“京剧”源于“昆曲”和“秦腔”,属于板腔体,也称“皮黄”,旋律是以五音为主,但不拘于五音限制,节奏时快时慢,根据剧情需要。
其次再说绘画。中国画重在写意、传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中国画没有阴影,水墨的晕染浓重都是一种多维透视,追求的是自然,画的是意韵,写的是情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西方油画或是素描则讲究严谨,不仅要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非常讲究色相、色性、色调、纯度、饱和度、对比、张力(即强度)等因素,以色彩造型,重光影,透视,还讲究层次,要能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常态,类似于现代的摄像原理。
二、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原因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当然,中西方的差异并不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大脑机能产生的,而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制度、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一)历史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凸显的是个性特征与自由,后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在长期的反封建神权统治中,得到复兴、继承、以及发展。使得西方成为一个强调个人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则起源于儒道文化昌盛的古中国,从秦朝到清代,历代皇将最高的权利放在中央,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并一步步走向顶峰。“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五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长幼尊,也促使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唯上、唯书。而西方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再而西方记载战事,墨色多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中国人则多用典,旨在把理论灌输给下一代,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人的理想来自天的秩序,靠的是道德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注重人事、习惯人治的思维方式。这种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侧重点,构成了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经济制度
中国与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制度。因为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西方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决定了完全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为生活奋斗。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是“人治”。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中,早就了人们在群体行为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放弃坚持了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的l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等诸多领域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地理环境
中国是典型的封闭式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大陆文明影响,人们做事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广袤的陆地使中国人有了开阔的胸襟,表现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然而,人们生活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由于缺乏与其他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眼界狭窄,思维保守,明朝时更是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于本国之内,非常善于总结前人的历史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鉴”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索。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希腊时期就着重研究自然客体秘密,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的惊涛骇浪、动荡不安,也形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经常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视野几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发展,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
三、从中西思维差异得来的反思
(一)辩证统一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虽然截然不同,但都只是相对的,没有谁好,谁坏之分,所谓“存在即有理”,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奉献着,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客观形成的,和各自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经济制度、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断章取义,需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二者既是相通的,也是对立的。形象思维上,中国人略强,抽象思维上,西方人更高。据说,春秋时期,墨子就有关于形式逻辑的论述,在西方论述中也有比喻和用典。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人在看待同样的问题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这就成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各有有点,又各有不足。中西方思维的交流对文化的交流有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更多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充分分析其特点,取其精华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睿.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文教资料,2010,(24). [2][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篇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择偶观;女博士;文化差异
Jone是一名来自爱尔兰的27岁男青年。2012年曾在沈阳师范大学担任对外汉语专业外语口语教师。他不理解中国大多数男人不选择学历高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女朋友。在西方,一个女人拥有的博士学位不会阻碍两人成为男女朋友。丁岚[1]的关于“是否会选择女博士成为他们的女朋友”的调查显示:如果有其他条件相仿,学历低一点的女性,他们会放弃女博士。
一、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 [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 is only skin deep.[8]( 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15]( 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 .中西文化异同论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 ,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8]英,曼瑟.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黄家宁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篇4
[关键词] 中英广告语;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108-02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之后,中西方民族在文化上也形成了许多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深中西方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中西方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其中语言上的沟通顺畅问题尤为突出。
商业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沟通中起着传递商品信息实现良好广告效果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并影响着文化。现今,中西方交流愈加频繁,这也要求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文化差异,并在交流沟通和翻译中正确使用广告语,使广告语更加本土化,取得最好的广告效果。
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各一”
各民族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不同的哲学观念也体现在中英商业广告中,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和西方“天人各一”的本体论。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都包括在整体之内,要了解部分,必先了解整体,是一种综合概括、众多归一的思想。我国的很多商业广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滋补品)这则广告把天地、日月和人的身体联系在一起,灵气、精华和补品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合一、同一的一元论的观点。
“天人各一”的本体论思想源于西方人的崇尚科学,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而非统一的,人是万物的中心、是主体,外物是客体,注重客体的变化和多样性,因此他们注重通过努力去改变自然。这样的思想在商业广告中也有所体现:“why grow old gradually? Fight it.”(化妆品)从“Fight it”(战胜它)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对“变老”这一自然现象的对抗和征服,而不是和谐相处。
二 权威观念与事实依据
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提出相应的论据支持,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权威的力量和可信度,而西方人更加民主,注重事实的重要性。这一不同也体现在商业广告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绝对的权威,尤其是权威机构,这也成为很多人做决定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中国的广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级各单位评选出的诸如“全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优质产品、质量奖”等各项荣誉。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经验,以及事实权威,即具体的事例的印证。例如在一则手表广告中用到“Selected by James Bond The Sign of Excellence”。这则广告中用成功人士的具体实例做印证,告诉购买者该产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为通过奋斗最终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的形象。
三 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群体与个人的利益往往存在着对立和矛盾,有时人们并不能同时满足双方的要求。此时,中西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取向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个人服从集体;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强调个人成功。
中国人的集体倾向表现在:统一思想行动,提倡个人为集体的利益的无私奉献,个人的利益与集体保持一致。因此每个人都紧密地和小到家庭大到社会的集体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安定是密不可分的。在一则脍炙人口的商业广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大家”成为集体的代表,而“好”字明显地体现了利益的取向。
西方人的个体倾向表现在:突出个体、讲究机会均等、强调个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宣扬个人自由。鼓励个人通过奋斗得到发展、受到重视,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商业广告中为了强调消费者的个性、突出个体,多强调产品的特性及与众不同。例如在一则汽车的广告中就提出:“Now it is your turn to have an extraordinary driving experience ”,其中“your turn”强调的就是消费者个体的体验。
四 历史倾向及未来倾向
在看待时间的问题上,不同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更加尊重传统,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展望未来。
中国历史悠久,更加强调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会让历史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指南和参照。一则白酒的商业广告:“千古佳酿,万代留香,中华酒宗,汝阳杜康”,其中“千古”“万代”体现了品牌的历史悠久性,厂商希望从久远历史的角度来证明产品的品质。
西方文化看中未来,并对未来有不断的规划,在新的规划中使未来更美好。一则经典的钻石广告:“A diamond lasts forever”,其中“forever”(永远)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未来含义的词,强调在未来时间里永远不会变,突出了钻石的品质也同时寓意了爱情的永恒。
五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语境是学习语言及进行交流的环境,在不同的语境中,即使是同样的句子含义也不同。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语言文字中,而低语境正好相反。中国社会正是高语境社会,而英美社会则是低语境社会。
在高语境文化中,语言的意义与文化背景相关。只有少量信息是通过语言编码被清晰传递出来,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语境甚至是非言语行为或历史文化传统被传递出来的,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含蓄的沟通。在这种沟通中,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非常重视语境。中国人交流时并不完全依赖语言本身,而更多依赖社会语境,从语境中获得字面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一则手机广告: “梦幻魅力,舍我其谁”。其中“舍我其谁”出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通过这短短几个字的广告语的特殊历史文化语境,高语境的中国消费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这是一家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厂商,手机的质量和功能也是值得信赖的。
低语境文化中,语言的意义与文化背景无关,人们通常需要通过明确的词句获得信息。体现在语言上便是直言不讳,比较直白。在广告中也是如此,消费者可以从广告语中直接了解产品的功能、优势、新颖之处。如手机广告“bigger than bigger”,用了两个比较级来直接突出产品的“大”这一特点。
六 思乡之情与迁徙之好
在对待故乡这一问题上,来自于农耕文化的中国和来自于海洋文化的西方国家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人以家族为本,喜聚居,讲究落叶归根。西方人家庭观念淡化,强调个人生活和自由。
农耕文化的安逸、稳定、诚实等意识使人们的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个人对家庭家族和邻里故土都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眷恋之情。白酒广告:“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孔府家酒让人想家”,道出了游子的心声,也触动了消费者的内心深处。
海洋文化的开放、流动、宽容等意识,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在迁徙成为生活常态时,家园观念薄弱,人与人之间更多地是理性的契约关系,相对的人情世故较为淡漠。一款纪念币广告:“A voyage to the labyrinth throughout China’s Centuries”,“voyage”(旅行)恰好契合了人们喜欢迁徙的习惯。
七 内敛保守与奔放外向
受农耕文化、儒家思想和封建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的观念相对保守传统,在海洋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则走上了开放与突破前人的道路。
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建立了一套相对保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这其中的一些保守传统的思想至今仍然存在。例如在传统文化中女性是弱势的,如今女性已经得到了同男子相同的地位、待遇和社会角色。但在一个电饭锅广告“给太太一份安全感”中,“太太”和电饭锅的关联还是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由女性来照顾家人的传统思想。
海洋文化使得西方人更加开放,他们通过冒险甚至叛逆和不断地变革突破前人的思想。他们外向、好动、感情奔放、 富于冒险精神,他们可以漠视文化遗产,注重创新。比如:“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就是百事可乐面对传统可乐业的霸主可口可乐,迎合“新一代”的年轻人想确立自己独特选择的心理创作的广告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商品纷纷涌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强大也将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向全世界,在此过程中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跨文化的经济交流中让广告的定位更加准确,效果更加显著,答案很明显:在充分认识和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对中英两种广告语产生的影响,以及两种广告语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实际交流当中要做到广告创作和翻译的本土化,以促进中西经济交流和文化沟通。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
一、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是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2003)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
二.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1.圣诞节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 中 有 给 儿 童 压 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我们要在行动上真正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态度上接纳西方节日。春节隐喻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加强民族向心力,让其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得以延续。西方圣诞节宗教性的减弱而趋于无神的全民性,许多人仅把过圣诞节作为一种时尚、浪漫、的享乐节日推崇,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因此对于外来的“圣诞节”带来的快乐、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
篇6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探究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对于与本土文化有差异的文化进行包容和接纳的意识。[1] 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要求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到汉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差别,从而加强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把握,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表现
第一,语言交际文化方面。高中英语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为交际内容,包括生活交际和商业交际,不同的交际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灌输一定的文化差异思想和观念。[2]例如,中西方国家在见面寒暄时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通常的寒暄对象为米饭或者其他饮食,如在中秋节就会询问对方是否吃过了月饼,端午节是否有吃粽子,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寒暄和打招呼的方式十分普遍,也是表现相互之间友好往来的方式。但是西方人见面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对方向你询问是否吃饭,那么很有可能是真的跟你讨论有关“吃饭”的题。此外,对于中国的习俗来说,中国比较倾向于向别人询问年龄、工作以及工资待遇等问题,但是对西方人来说,这些都是比较忌讳的交际内容。在交际文化中,如何把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于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正确把握和理解十分重要。第二,肢体动作的差异。肢体动作能够代表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受地方差异文化的影响,同样的一个动作,其代表的具体意义也许会天差地别,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中积累必要的动作肢体语言文化差异显得十分有必要。[3] 如在我国,竖起大拇指表示“很棒!好!”的意思,但是在部分国家,该动作却恰好代表了“鄙视”的含义。第三,思想观念和象征意义的差异。中西方国家在历史发展、思想观念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集中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例如,我们经常以“龙腾虎跃”来表示动作的迅速和有力,来延伸表示赞扬有所作为。然而西方国家对于“龙(dragon)”和“虎(tiger)”的认识却与我们截然不同,大部分西方国家不喜欢“老虎”这种动物,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这些词汇的象征含义,不能受本国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跨文化意识渗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跨文化意识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仅止于简单的英语知识,如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等的学习,并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对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4]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不少学生对英语丧失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枯燥的课堂学习生活。而当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乐趣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得以提升,最终实现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二,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是具有特定环境约束意义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语言的使用,语言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事实上,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少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解均不够深刻,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高中生经常“生产出”“中国式英语”的重要原因,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变成了直接的英语翻译,既没有考虑到英语语法的问题,也没有认识到中国和英国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又如,英文中出现的“eat no fish”,不少学生在初次见到这个词的时候,会将其翻译为与“吃鱼”有关的相关内容或者联想,却不知道这其中存在一个英国国家流传下来的典故,其真实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因此可以看出,在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帮助下,学生才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必然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词汇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渗透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跨文化意识渗透的主要方向。例如,在教授到“peacock”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该词汇的跨文化知识讲解。“peacock”本意指的是孔雀,是褒义的肯定,而在西方文化中,“peacock”则是一个严重贬义的词。[5]同时,在进行“peacock”词汇讲解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延伸,告诉学生在西方还有一些动物的文化含义也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magpie(喜鹊)”“fish(鱼)”“dragon(龙)”等。英国人经常说“a poor fish”指的就是“一只可怜虫”,而“magpie(喜鹊)”则被认为是喋喋不休的鸟或人。同时,也有些动物在西方国家具有褒义色彩,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带有贬义,比如“dog(狗)”。
2.阅读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或者句子大意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能够为学生补充必要的西方文化知识。例如,在商业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讲解西方国家的商业文化。西方人的性格较为直接,商业人物的性格尤其如此,因此在商贸中说话和表现较为直接,但却不能视为不礼貌。[6] 此外,在部分阅读理解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英式笑话”,但是学生却没有办法理解,觉得这种“笑话”莫名其妙,甚至有可能因为对这种“笑话”的不理解而影响对整篇文章主线和情感色彩的把握。如“the wind blowing from right to left”这句话,很多学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色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为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真正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教师能够经常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差异的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者在文化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丰富学生的见识。例如,在交际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中西方在交际文化上的差异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二者的差别。
综上所述,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跨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视,从各个教学环节和形式上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颖.跨文化意识渗透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08-109.
[2]杨从笛.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1-32.
[3]王克芳.试谈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5):85.
[4]范琪.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J].大学教育,2015,(06):29-30.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篇8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文化差异
一、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能动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二、中西方对未成年孩子恋爱态度的天壤之别
(一)中国的绝对禁止。当中国家庭的孩子到一定年纪的时候,父母就会明令禁止其早恋,并且时刻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在学校,早恋也被视为影响学习的第一大杀手,在中国中学生的校级校规中就有一条是“禁止谈情说爱”更有严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早恋而做出“男女生距离不得低于5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的雷人校级校规。在中国,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中间都笼罩这一层“早恋猛于虎”,“谈早恋色变”的气氛。
(二)西方的不干涉甚至鼓励。而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孩子亲吻,拥抱,谈恋爱都被视为正常,相反西方人对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视为非常不可理解之事,事实上在西方“早恋”一词根本不存在。父母们更加不会去干涉子女的恋爱,恋爱中的青少年们会大方的把自己的对象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而父母们也在自己孩子的年纪就有了恋爱,他们会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
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具体分析差别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社会,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决意识的差异归根于其社会存在的差异,下面就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西方在对待青少年恋爱问题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
(一)经验与体验。中国的文明发源于河流,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稳不需要再去跋山涉水地探索寻找生活物资,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安稳变化不大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经验积累,并且一代接着一代地传递下去,几千年来人们平稳祥和的生活与这些祖祖辈辈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例如对农业乃至日常生活作息都起着很大作用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因为经验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使得中国人做事都喜欢与经验扯点关系,中国孩子的父母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的邻居,同事,朋友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而相信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此时禁止未成年孩子谈恋爱潜移默化地成了一个教育经验,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活的中国人对经验近乎迷性所以这样的经验当然让人深信不疑而口口相传。与中国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不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大海。大海的神秘莫测和变幻多端总是让人们捉摸不透从而激发起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欲望,人们没有办法去积累太多固定有用的经验,只能不断地去摸索去体验。所以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不那么迷信经验,在他们身上更多地是一种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未成年孩子谈恋爱的这个问题上,西方家长不喜欢把自己或是别人的经历套在孩子身上而是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不会觉得孩子谈恋爱是什么不合适的行为,他们很尊重孩子的个人情感并且把孩子谈恋爱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课。
(二)观念的差别。农耕文明上生活起来的中国人安分守己,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妇女的比较重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就被要求除非丈夫去世改嫁,否则一辈子只能忠诚于一个男人。女子初嫁,如果被发现不是处女,是要会遭到耻笑和诟病的,严重甚至还会退婚。中国长期的封建习俗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观。谈恋爱难免有肌肤之亲,当今中国虽不似封建社会如此重视女子的,但女子在出嫁是“清清白白”还是会给不论婆家还是娘家一个极大的欣慰。相反商业文明下观念开放,不拘泥旧俗礼节的西方人则对女子的不那么重视,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整个西方世界似乎对“性”都比较开放,所以即便未成年人由恋爱引发了肌肤之亲,只要不造成违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不会受到干涉的。
(三)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问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三令五申地禁止未成年学生谈恋爱,笔者听得最多的回答是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中国人口基数大,紧接而来的便是就业压力大。而在当今中国的制度下考试成绩便成了谋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而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学生,恋爱在情绪上的造成波动,进而会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家长们煞费苦心地一步步为自己的孩子计划好未来。而在西方国家,家长们根本没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觉得学习并不是一切,所以又何来恋爱影响学习一说。西方的家长更希望自己孩子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在实实在在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别说恋爱对学习的影响了。
四、结语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不同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其不同的文化。发源于河流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人保守内敛,安分守己,家庭观念和群体意识很强,注重经验教育而发源于海洋的商业文明使得西方人独立开放,勇于探锁,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生活的体验。这些生活背景和生活观念发展到现在又造成中西双方国力,国情的不同。因此在对待为成年孩子的恋爱问题上中西双方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就这个差异,我们无法去评论谁对谁错,谁的得当谁的不合适,只能说因为不同的社会存在造成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意识和观念。
篇9
关键词:中西方体育文化; 文化特征;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124-03
以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比较为基础,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问题,是目前体育界运用得最多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论断和方法论提出质疑。
1 对中西体育文化特征差异的质疑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表现在:(1)中国传统体育根源于农耕文化,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根源于工业文化,这两种文化有本质的区别;(2)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以群体为本位,主张内敛,强调情感;西方体育文化主动,以个体为本位,主张竞争、强调理性,这两种文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西方体育文化主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情感,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理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群体,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个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内敛,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竞争,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2]。如果拿目前的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进行比较,确实能体现出两种文化的差异,表现出如上特征。那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较显著。但是如果把目前的中国传统体育与公元1350年(即西方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运动改革)以前的西方体育相比,我们又会发现东西方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多么惊人的相似之处。
1.1 中西方体育都曾是依附宗教文化的体育
在中国农业社会里,宗教的思想禁锢着人们的思维,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也依附宗教且根深蒂固。现在我们认为很多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摆手舞”、“茅古斯舞”、“划龙舟”、“东巴跳”、“绕三灵”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远古只是作为该民族图腾崇拜、祭奠祖先时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仪式。而作为早期奥林匹克体育起源,克里特文明中的体育活动,如“斗牛”、“角力”、“舞蹈”、“跳跃”、“赛马”、“标枪”等体育竞技活动也同样仅仅是献祭、祈祷、涤罪等祭礼中的一种活动形式[3]。因此,现在被认为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中西方体育,在远古都是依附于宗教的一种祭祀礼仪和活动形式。
1.2 中西方体育都曾是强调群体本位的体育
中同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就是主张群体本位。在这种哲学理念和社会关系中,个人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个人依附于群体,群体主宰着个人。儒家伦理对人生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个人的修身只是作为手段而存在,个体只是作为群体的附属物而存在,国家的治理和天下的太平才是最终的目的。
古希腊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国家优先于个人,个人从属于国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希腊城邦生活的经验指出:“城邦,在本性上则先于个人和家庭。”这种城邦(即国家或社会)至上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柏拉图主张消除私有财产制度,甚至是消灭家庭,他认为私有观念是一切争端、仇恨、贪婪的起源[6][58-6]因此,现在既具有独立文化形态,又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西方体育,在远古都是强调群体本位的体育。而那种认为中国体育文化自古强调群体本位,西方体育文化自古强调个人本位是没有依据的。
1.3 中西方体育都曾是非理性的体育
当我们对一种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时,一般把政教合一的社会政治结构、人身依附的人际关系、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的文化精神作为文化非理性特征的判断依据。如果我们把“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社会和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希腊一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全面的而不是个别方面。在经济方面,二者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在社会方面,二者都呈现出等级社会的阵态,在这种等级社会中,财产和能力不是区分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血统和身份对个人来说更为重要。在政治方面,由于二者社会共同的等级结构,因此在政治方面都表现出金字塔式的官僚统治结构,每上一级都以超越的姿态凌驾于被统治者之上,每下一级对上级都形成一种依附。在这种政治和社会结构中,二者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教体制。在文化精神方面,柏拉图主张实行财产公有制;主张人们应该把所有与自己的父亲年龄相仿的人当作自己的父亲,把所有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人都当作自己的儿子[6]28-37。这种主张与孔子的《礼运・大同篇》所主张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的毫无区别,二者都表现出情感至上、缺乏理性的文化特征。
具体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社会和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希腊一罗马社会的中西体育文化,不管是中国传统体育,还是西方体育都不是以提高自身运动水平、发展自身素质、提升健康水平为目的,而是作为服务于军事战争的工具或稳定社会的宗教仪式。这种依附于宗教、国家、社会的价值理念和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性的独立,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用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因此,现在既具有独立文化形态,又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西方体育,在远古都是非理性的体育。而那种认为中国体育文化自古感性至上,西方体育文化自古理性至上是没有依据的。
1.4 中西方体育文化都曾是内敛的体育
中世纪以后的西方体育文化宣扬的是竞争,宣扬的是个性的张扬;而中世纪以前的西方体育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极其相似,都是一种内敛的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从文化结构上理解,应该是依附于宗教、感性至上、强调群体,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文化。而公元前2000年前后,早期的克里特文明的体育活动,虽然在活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甚至出现初期的竞技性倾向,但是基本浸渍在宗教文化之中,体育竞技活动只是献祭、祈祷、涤罪等祭礼中的一种活动形式。此时的体育活动以游戏主题、风俗习惯主题、宗教主题为主,诸如“站立性摔跤”、“角力”、“拳击”、“赛马”、“掷标枪”、“掷铁饼”、“跳跃”、“格斗”、“射箭”等运动形式都表现出明显的娱乐性、传承性、神秘性、神圣性等。而初期的竞技性倾向也由于公元前1600年、1500年、1400年、1380年的4次大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难及社会的变迁,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改革以后,西方体育文化的个性张扬、敢于竞争的文化特质才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现在既具有独立文化形态,又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西方体育,在远古都是特性内敛的体育。而那种认为中国体育文化自古强调内敛,西方体育文化自古强调竞争是没有依据的。
2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中运用方法论的质疑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通过对西方的文化没落进行分析,提出了“世界历史中的比较形态方法”的理论与方法8[3]。斯宾格勒的比较形态方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就像田间的一棵植株一样,都有一个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8]39。任何两种文化,不管相隔的时间多远,只要都处在生存中的同一时期,就有共同的特征。因此,各种文化只有处在相同的生存时期才能比较,否则是不能比较的[8]777。目前,许多体育学者对中西体育文化进行比较时。都是把中西体育文化当成相同的生存时期来进行比较。那么,中西体育文化是处在相同的生存时期吗?如果是,则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正确;如果不是,则由于方法论的错误,结论也就令人质疑了。
马克思[9]。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而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文化形态理论。第一大社会就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是农业文化;第二大社会就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是工业文化;第三大社会就是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是后工业文化。具体来说,农业文化就是以自然经济为其经济基础的,以集权政治为其政治结构的,以情感主义、群体本位、道德至上、天人合一等为其价值取向的一套有机的文化体系;工业文化就是以商品经济为其经济基础的,以民主政治为其政治结构的,以理性主义、个人本位、法律至上、天人相分等为其价值取向的一套有机的文化体系;而后工业文化则是对工业文化竞争的,尤其是在价值观上对工业文化形成反拨的一套文化体系,比如重新强调非理性主义、社群主义、道德责任和天人和谐等等,当然这些与农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有着本质的不同[10]。体育是一种文化,那么体育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或者说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中,也会明显的带有特定的文化形态的特征。
篇10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08-0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各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涉足中国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起,中国连续数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展,与当地文化上的矛盾和冲突日渐明显,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华跨国企业的管理也逐渐被提升到一个令人关注的地位。对跨国公司来说,充分了解这种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其在华经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一、跨国公司在华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荷兰比较管理学家霍夫斯坦特将文化定义为,在一个环境中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人们心理程序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了不同的思维。从跨国公司角度看,文化意味着指导一个群体日常生活的普遍共享的信念、准则和价值观。文化的多元要素和多层次的差别,使跨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具体来说,在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沟通方式不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人们通常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为语言,因此沟通方式的不同最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的不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也蕴涵了一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因而语言的不同也意味着思维模式的不同,而汉语和西方语系差别巨大,语言的不通不仅给日常交流带来障碍,在思维方式上也会产生差异。其次,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身体语言、表情、举止等方面所含意义不同也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企业在跨文化沟通中,采用同样的指令,会对中方员工和外方员工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
2.价值观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不同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对待自然、人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态度,会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使企业管理、决策、执行方法复杂化。因此也容易产生内部冲突。中国文化一般采取直觉型思维,追求完美,稳妥为先,喜欢随大流,崇尚中庸之道,集体意识强,但时间观念差。而西方文化一般偏好理性思维,追求最优化原则,自我意识、时间观念强,怕束缚,喜标新立异。倘若语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速成,价值观的了解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深入接触才能逐渐理解。
3.管理方法的不同。西方文化明确主张将工作与个人情感分清界限,除工作外,下属与上级不需要有过多私交。西方文化重视人的权利,西方企业文化积极发动、倡导普通员工参与管理的分权式决策,能够更广泛地考虑员工的权益。此外,西方企业强调正规化、标准化的管理,注重准时性、紧迫感和利益关系,讲究原则。而中国文化却认同在工作中能获得友情,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下属与上级的关系能够为将来个人的发展带来好处。中国文化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和匹配中往往更强调义务,更多倾向于上层领导的集体式决策,员工利益也更多掌握在领导手中。中国企业重人治,缺乏紧迫感,人情在工作中占有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4.民族性格及风俗的不同。东西方民族由于各自传统文化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深深融入民族性格之中,使各个民族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的不同往往构成跨文化沟通中最直接的冲突。此外,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因而会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偏好及禁忌。跨国公司在国外开辟新市场时,如果对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没有充分的了解,水土不服则在所难免。
二、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表现及负面影响
1.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研究表明,海外经理失败的比例一直较高,曼登霍尔与奥登认为这一比例为25%~40%;科利则指出,1/3的海外经理未能完成任务便提前回国。另有研究指出,海外经理的失败率与文化差异大小呈正相关关系。由此,文化差异导致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在中国,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方面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这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为方式上,中方企业家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做决策时更为慎重,西方企业家则勇于冒险、敢于探索,尤其在应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研发项目上更为积极。外方人员做事直率而中方人员含蓄,表达不同意见时,西方喜欢直截了当说明情况;而中方则更倾向于选择委婉的方式表达。外方人员的行为计划性强,而中方人员的行为缺乏计划性。
第二,管理方法上,西方企业习惯于在法律比较完善的环境下进行经营管理,会用法律条文作为行动依据。外方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是遵循“法、理、情”的事理顺序来开展工作,强调数字化、程序化、制度化,这往往让中方职员感到跨国公司的管理过于程序化、没有灵活性、不讲情面、重预算超过重控制等;中国管理讲究人伦,习惯以领导的意思和上级的指示为指导开展工作,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程序,管理过程中也不太重视数字的作用,主要依赖经验的判断。
第三,劳动人事方面,首先,在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上,跨国公司多根据员工工作的性质和能力来确定,将工资调整与物价指数相结合;中方则更看重企业人员的资历、学历和职称。其次,在工资政策上,会把工资增长基数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最后,在人才选拔上,中方在看重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政治素养、人际关系等方面,而西方管理者则更多地把能力放在第一位,量才而定。
第四,评价及激励体系上,最集中地体现在外方对员工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而中方人员不但注重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结果,而且还关心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工作的过程。此外,中方的评估体系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而外方人员不认为“年长”就有特权,完全根据个人的业绩确定评价结果。在人员激励方面,外方比较注重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奖励,中方更注意把握两种奖励之间的平衡。
2.跨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
上述这些文化冲突若长期存在,势必对跨国公司在中国
的经营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有15%的企业比预定寿命短,其中由于外方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而造成企业不稳定是主要原因。这些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首先,增加沟通困难,降低管理效率。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与下属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他们彼此间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会影响其彼此间的合作成效和关系上的稳定和谐,从而直接导致信息不能在组织结构层次上直接传递,致使管理者无法真实了解下情,对员工情绪思想了解不够充分,在采取决策时,势必会增加造成失误的可能性。同时,员工也不愿意或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久而久之,与上司关系疏远,工作积极性不高,双方矛盾冲突加剧。最终结果是企业收益不高,效率低下。
其次,对企业经营有消极影响。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跨国公司难以统一行动和决策,企业管理中混乱和冲突时有发生,这使企业需要花大量的财力与精力来解决内部沟通协调的问题,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精力有所分散,无法全力关注外部市场变化和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因此,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错失市场机会。
最后,产生信任危机,破坏目标统一性。管理者与下属职员之间缺乏沟通会使管理者认为下属懒散、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员工则认为上司呆板、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彼此的不信赖,会使误会越积越多,冲突愈演愈烈。本来价值观、工作方式态度就不同的管理者与员工,再加上彼此之间由于沟通障碍造成的信任危机,必然难以形成统一的企业目标和激发企业凝聚力,最终导致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三、在华跨国公司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基于这个原则,针对所面临的中西跨文化管理问题,在华跨国公司可采取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注重文化分析。置身于不熟悉的新文化环境中时,在华跨国公司可以对中西方文化分别进行分析,找到文化特质,整理发掘各种文化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并理解文化差异,不仅要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也要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强化自我意识。美国一位管理学家曾告诫说,跨国经营的成败,取决于跨国企业管理人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把美国文化观念当作超重行李一样留在美国。要将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区分开来,以便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发展文化认同,推进文化融合。
2.增强跨文化意识。对于在华跨国公司,若想解决好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搞好跨文化管理,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人员。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应该加强跨文化培训。文化敏感性训练、文化适应性训练,比如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方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外语学习、冲突处理、实地考察,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方员工打破自己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减轻可能的文化冲突,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思想灵活,不守成规,倡导理解精神,学会尊重、理解异国文化亦很重要。全球500强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一些总裁就对中国的《孙子兵法》烂熟于心,并且还能运用到商业运作中去。
3.文化融合、创新。对于在华跨国公司而言,仅仅承认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只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适应另一种文化并促进二者融合。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差异的必然途径。文化的融合是不同文化间在承认、尊重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进而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新文化。这样统一的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杂交优势”。在华跨国公司应该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需要和客观环境的要求,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独特文化,并以此产生文化协同效应,使中西方的不同文化群体产生相同文化意识、相同文化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新企业文化。
4.建立共同价值观和公司文化。在华跨国公司应该建设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超越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消除文化偏见,吸收各种文化中相契合的优秀部分,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将其整合,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与公司总体跨国战略相一致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把企业的员工与经营战略和宗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在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增强了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比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致力于寻找文化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增加相互沟通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共同价值观是:每一辆大众汽车。都体现大众汽车品牌的卓越标准。在这一共同价值观指导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