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实现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实体。对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占温州经济比重高达76%,民企成为温州自主创新绝对主力。
一、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
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由国内私人个体(机构)创立并经营,以不断创新为主导思想,以新产品不断开发、原有产品功能质量不断改进、或工艺设备不断改善为主导策略的科技型企业。
二、DEA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Charnes和Cooper等以“相对效率”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进而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估。
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看作一个DMU(决策单元),记。设A代表决策单元集,代表DMU每年投入代表DMU每年产出,则为第j个DMU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为第j个DMU当年投入向量,为第j个DMU第k种类型输出的产出量,为j个DMU当年产出向量,。定义|产出Y能用投入X生产出来}为决策单元集A所有可能的生产可能集。
又设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权,为对第k种类型输出的权,则权系数向量为。对应于权系数,每个DMU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
(1)
由公式知,对于A,当为已知数据矩阵时,则可以适当地选取v和u,使得。如果想知道某评估单元在A中是不是“最优”,就需考察当尽可能地变化v和u时,最大值是多少。这样,如对进行评价,就可构造模型:
将()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同时引入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概念,并求其对偶规划为
其中,。
若的最优解满足,则称DMU为弱DEA有效的。若的最优解满足并且,则称DMU为DEA有效的。
三、综合评价
利用DEA法对创新投入评价指数、创新产出评价指数、创新效率评价指数归一化后用加权法得到综合评价指数,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后的综合得分(见下表)。
表 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
综合得分排第一的都发燃具设备虽然创新投入评价指数最高,但它的创新效率没有达到1,即它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比例不当,有待进一步改进。排名第二的东方轻工实业创新效率为1,投入和产出的评价指数均位居前列。排名第三到九位企业虽创新效率为1,但它们的创新投入评价指数不高,它们可以通过改进创新投入获得更大的创新产出。排名第十的德力西集团效率不为1,投入和产出均不高,需合理配置资源。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小兰赵弘: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2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涵义及其特点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的定义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这个人才概念中,突出了“人才”的价值性,即人才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产生新增价值,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个人才的概念,是我国人才思想的又一次突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原有人才概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子概念,一般指创新型科技人才。目前,国内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定义不尽相同,但主要是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一般来说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新创造能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则是指创新性人才队伍的高端部分,通常是指具有创造力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科技创新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尖,是人才中的出类拔萃者。其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学历高。“高层次”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接受过高等教育,一般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二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敏锐地捕捉所从事行业或者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三是社会贡献大。在本行业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作为或建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的贡献。尤其要强调的是,对于创新型人才,只有能力,沒有作出较为突出的贡献,通常不被视为“高层次”人才。
二、欠发达地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困境
(一)创新型人才资源快速发展,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规模依然相对较小
近年来,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数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人才数量依然偏少。如耿相愧在《西部大开发的人才需求与解决途径》中提到,“西部十二省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为全国总量的15.5%,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的15%。”以广西为例,根据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资料,截至2010年底,广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约为120万,但其中仅有两院院士1人,院士人数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0.07%;长江学者2人,占全国聘任总数的0.1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占全国的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占全国的0.66%;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全国的0.05%。可以说,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现有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领军作用不明显
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由于种种因素,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现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领军作用也不明显。一方面是欠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沒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难以吸引和集聚高层次研发人才;另一方面已有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或研究机构。同样以广西为例,近年来专利申报数量虽逐年增长,但与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一年动辄几万件专利申请量相比总量仍不高。据《广西统计年鉴2011》显示,2010年广西专利申请量为5117项,其中主要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仅为488项,主要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当年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9.53%。同时,在全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只有约10%的人员在企业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工作,绝大部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企业沒有申请专利。
(三)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载体数量不足、力量薄弱
良好的创新创业载体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载体数量不足,力量也相对薄弱,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可以承载、吸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载体,这使得欠发达地区不仅无法培养和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也无法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广西为例,莫冰云在《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中提到:“截至2009年,在已经认定的3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广西仅有1家列入建设计划。2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西只有2家。6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广西只有8家。至今沒有P3实验室。”无国家“985”院校,国家重点建设的211高等院校也仅有一所。
三、欠发达地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讨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环境与人居条件、经济建设规模与发展空间、地方财力与物质待遇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这导致欠发达地区不仅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智力方面严重缺乏竞争力,而且在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智力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无法突破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瓶颈。当前,特别是在全国统一人才市场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只要人才工作找准定位,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发挥出比较优势,就能有大的突破。
(一)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人才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吸引、建设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核心。目前,从全国各地与人才相关的政策体系建设程度总的比较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人才政策无论在完善程度和创新程度上都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在创新方面,欠发达地区人才政策一直处于追赶状态,在发达地区的后面亦步亦趋,这对缩小人才发展差距效果不大。因此,欠发达地区只有制定出具有竞争力、激励性强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来人才,激活现有人才。具体来说,包括:
1.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人才政策。当前,在人才争夺战中,外延发展不如内涵发展、“铺摊子”不如“抢尖子”的发展理念,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对待高层次人才与一般人才上,要区分体现出特惠与普惠的差异程度。高层次人才政策要体现出更强有力的竞争性,其核心要充分体现“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的人才使用与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人才的价值在收入分配、职务晋升、荣誉表彰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出政策的吸引、激励功能,制造出一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愿来、愿留、愿干,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人才、智力竞相迸发的局面。
2.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木茂鸟聚,水积鱼集”,发达国家吸引和造就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其致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和创业制度环境。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对高层次人才除制定专项使用与分配政策外,还要注重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制度环境。即要从与人才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并加强各政策间的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强化政策实施的效果。
3.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做好工作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首先,要做好中长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规划和紧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信息工作,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导向。定期编制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需求目录,发挥引才目录在人才开发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向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其次,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即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支持用人单位以项目合作、人才租赁、联合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柔性灵活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并引导其向生产一线流动。
(二)瞄准需求,多管齐下,建立完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成长培养体系
目前,领军人才的明显短缺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要更加重视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研创新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从源头抓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紧缺人才需求及市场对创新人才和产业化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趋势,鼓励支持高校加强同企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合作,扩大办学规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设置,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成长培养体系,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适时调整重点资助的范围和对象,把培养各领域特别是企业领军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创新载体,拓展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创新平台
实践证明,创新载体是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形式。因此,欠发达地区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升水平。抓好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机构建设;要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其次是结合实际,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集中可用的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建设为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形成若干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着力建设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部分地方、部分领域上实现突破。第三是探索建立各级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载体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在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的“人才特区”建设及贯彻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契机,发挥先行、先试,着力加强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服务的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服务资源在载体内的集聚,把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载体建设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
(四)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撑。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报最高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树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强化研发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要更加深刻理解和贯彻“人才优先”,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改变“重物不重人”的经费使用方式,保障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参考文献:
[1]马斌,李中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0期。
[2]莫冰云.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C].广西人才发展报告,2010年。
[3]胡跃福,马贵舫.西部人才政策:何去何从[J].开发研究,2008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创新,城市建设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gives a general view of Chinese Innovat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Research
Key Words: innov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纵观美国、日本等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归根结底又源自城市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举措。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自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文章为数较多,仅核心期刊就116篇,博士论文7篇,硕士论文25篇。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等人根据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两种英文表述“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从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创造性、创意”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译为“创造性城市”或“创意城市”,后者则包含“创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称为创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思维、观念、制度等方面。
二、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构建创新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献中都是被公认的,即: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继而有可能导致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功亏一篑。
三、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路径
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独到的区域理论,故而关于创新型城市实现途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纵观比较,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思维上的创新(或者说软创新)从而带动城市创新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经济手段并积极发展地缘战略从而发展经济以带动城市创新。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一)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式
构建创新型城市应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应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与实施路径,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文化两个驱动力以构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
要以“创新思路”去建设创新型城市,即要从模仿思维转为创新思维,从借助经济优势发展转向借助创新优势发展,把自主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力、带动力注入到优势经济之中去;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创建创新型城市首先需处理好城市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通过经济的竞争使其成为一个共赢的搏弈,形成一个通过自由竞争,产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间制衡的一个最佳状态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结构。
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他提出创新型城市实施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全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城市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对城市创新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后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体系。
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应该明确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导向,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中资源推进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努力实现集成创新。
(三)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不同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种注重思维、文化创新的模式会使得城市的创新型构想在经过时间历练、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实现,但是这种“偏软”方式相对第二种模式会花费较长时间;而第二种模式则以经济发展实现带动创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会使得城市GDP发展较快,收益明显,但忽略思维、文化的创新会给城市创新造成“瓶颈”,在经济繁荣一段时间由于思维方式的相对滞后而导致经济缓步不前。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应该“思维方式”和“经济创新”两手都要抓,在确定以哪种创新模式为核心后以此点带动全面的发展,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市场研发的过程中使得思维同步创新,继而推进整个城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
要想成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深入地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根据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支柱产业、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创新制度以及创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从宏观的角度确定了一个包括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在内的三维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创新力。创新环境包括城市支持创新的硬、软环境,前者如科技基础设施,后者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还涉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情况等。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成果产出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可涉及节能减排的情况。这种评定标准比较全面的覆盖了构建创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这个体系中,所构成的硬环境因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软环境比如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法在短期内直观表现出来,且没有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制约。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考虑到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合力,提出应该根据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和品牌创新这三者的综合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评价。该学者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的基础;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这种创新模式比较偏重经济创新,故而对创新型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
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技术创新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以统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将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形财产保护力度)、科技创业环境、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指数、万元GDP能耗等也作为三级指标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这种理论由于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相比上述观点更易实施,但由于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是各个因素之间合力的结果,不能通过数据是否达标而简单衡量,故而稍显僵化。
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全方位的提出了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六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创新能力,既合作又竞争的网络化创新能力,行为主体素质综合化的全面性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创新能力,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集成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较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且以软实力的构建为基础,故而具体实施方式有待商榷。
总的分析来看,科技的创新投入是城市创新的必须条件,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内容。至于其中具体的优先性,需要根据具体城市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城市创新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
五、结论
篇4
1.1大工程观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工程教育界逐渐认识到教育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裂痕,教育向科学化和狭义技术化发展,使得教育离实践性越来越远,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而掀起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浪潮;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院长莫西斯正式提出大工程观这一概念,他认为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学会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
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科技活动。从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思维的创新;另一类是实物、成果创新。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协会兴趣小组活动、开放性实验室创新活动、科技作品、参与教师课题专利的研究研发、参与新产品开发、电脑软件设计、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涵盖范围广,除课堂以外科技活动都可包含在内,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1.3大工程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成为大工程观的载体和平台。大工程观引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之内化;另一方面,使学生所掌握的工程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技能,实现大学生在高校与社会的对接,缩短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工程知识转化为工程能力的载体,体现了工程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最终目的。学会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习到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实际接触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活动缓解了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之间脱节的矛盾,在检验书本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对工程知识的内化和继承,为学生尽早适应工程实际奠定了基础。
2大工程视域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
2.1观念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进行观念更新,才能展开符合大工程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传统教育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忽视了社会性和实践性的需求,大工程观视域下,就是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模式转向以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来看,主要为在校大三、研二以上学生,通过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进入到实践环节。但是科技创新大工程观念的灌输要在大一、研一就开始入手。时间上的提前,入校后强化宣传,广泛动员。可以利用新媒体等现代化宣传途径进行宣传;同时,树立科技创新典型,邀请校内外创新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参加讲座论坛。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合参赛。
2.2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的重要体现,可以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学术和创造领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对于培养和造就高尖端科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毫无疑问,将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是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
2.3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1)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技能的提高。之前是以成绩高低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简单模式。而大工程观下,学生成绩高低成为专业技能掌握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对创新技能的要求。就是一个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相结合应运的综合技能。这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2)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创造力,必须注重氛围的营造”②,很多高校单纯地以就业率升学率为标准,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得大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淡薄,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普遍;同时学风浮夸,缺少钻研精神,考试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缺乏真才实学。尤其忽视文、史、哲及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礼貌素养、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3大工程视域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趋势
3.1学校为学生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多形式平台
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新式课堂教学。由创新思维活跃或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师执教,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将已毕业的科技创新骨干和标兵邀请回母校,与大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直观宣传科技创新带给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益帮助,以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鼓励大学生,看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美好愿景。同时,可以进行校企交流“走出去”,让大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主动去了解社会,参与企业发展,更加直观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创新在未来工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2产学研合作发展趋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走向社会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走向“产学研”合作培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一改象牙塔的培养模式,直接走向社会生产和科研实践第一线。学生不仅直接参加科研项目,还参与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这让大学生提前进入了高校和社会的中间地带,为未来走向社会提供了更好的适应能力。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使学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是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是被国际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是培养具备大工程观思想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平台,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社会的真实需求,掌握企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结合三方力量,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
3.3建立适当激励机制
高校对学生的评判标准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成绩考核。而从数据分析来看,科技创新人才有时候并不是成绩最优秀的人才。成绩优秀的人才往往学校有高额的奖学金和各种类型的企业奖学金,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有保障的激励机制。但是对于科技创新人的奖励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甚至科技创新成果都没有和在校大学生最关心的学习成绩和就业升学两大问题挂钩。因此,现高校迫切需要建立相适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同时,制定奖励措施,对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总结培育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集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和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将教师的获奖与职称评定挂钩,将学生的获奖与高额奖学金和就业推荐挂钩。奖惩机制同步进行,有奖必有罚,敢于批评和指出消极懈怠的单位和个人。这样才能推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篇5
目前,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挖掘,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经营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仅以苏南地区为例,据2014年10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消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了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据了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而是由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区组成,横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苏南5市将积极发挥本区优势,充分利用本区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挑战,在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的广泛共享,并逐步建立健全本区联动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教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批后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目前跨行政区最大规模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区内南京是创新源头,其他城市是产业创新基地,既能接受南京辐射,又能接受上海辐射,并且能实现区内从研究开始到变成产业的全产业链,会比国内其他示范区效果更好。苏南原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内需转型背景下,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将有助于自主创新发展。另外,以往的创新示范区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不存在行政壁垒,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将为今后在条件好的省市推广提供经验和示范作用。南京本土券商分析师分析认为,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概念,在资本市场上比较新鲜,所以得到市场正面回应。预计短期内会对概念股有刺激作用,长期而言建议投资者多关注相关个股的基本面信息。据调查,近年来,山东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以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山东省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型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综合体现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发展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安全。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意识,积极运用各项有效手段不断推进其发展进程,加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其信息化服务体系,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企业的发展还影响着所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创新又离不开完善的服务体系。
2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代表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其手头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发展计划,以更好地调整和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要求企业积极发挥其核心技术优势,并广泛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健全其创新服务机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掌握更新更全的行业信息,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服务体系信息化主要是能够使很多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链接,能够确保服务资源进行顺畅,并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信息转换平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对企业的各项要求较高。它是一整套闭环回路体系,将各环节从开始到实施完成的成果保存下来。在整个平台建设过程中,企业、政府、高校积极联合,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企业信息平台建设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还有效地增进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中介组织还为企业提供了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转化,同时进行新产品市场的开拓并创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即在一定区域内相关的组织机构所组成的社会系统。创新型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突出了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情况下,企业只有及时转变其经营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创新发展观,才能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基本的网络资源和硬件支持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能够适用于创新型企业进行企业的运作与管理。针对生产类的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需要完成材料的出入库,原料消耗及进炉,存货查询,仓库调拨,库存盘点,库存账表,货品仓位表,库存明细账,仓库流水账,使仓库业务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清晰。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核心工作,一是实现领导部门、管理部门、服务机构、销售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完成系统平台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系统的完善。经过一系列优化整合之后,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更加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其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后的创新型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平台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通用性,信息化平台建立的服务功能适合大多数的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区域间企业共同的技术需求。二是专业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够具有面向各企业产品的服务功能,满足产品在企业中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实用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要能够针对各企业的相对应特点,使企业容易学习,好理解,方便使用。四是安全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以网络资源为基础的,能够拥有数据备份的功能,防止信息的丢失,而且设计服务平台也便于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与纠正。
3总结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科技创新
引 言
在今年七月份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1]。国有企业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必须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实施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发展趋势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以归纳战略型、描述型、规范型三种[2]。
1.1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项战略职能,以“整合”与“适应”为特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典型观念有,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要关注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强调每一种不同的竞争战略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组合,或认为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战略型,包括: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结果导向的评估、利润共享、雇佣保证、员工参与和工作描述。而更多的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则关心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由于这一关系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2 描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描述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特点是通过描述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性框架,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可能结果进行广泛分类。这一理论强调开发系统,力图将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并表述一些相互关系。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所包含的变量进行全面的把握,但无法提示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基于描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观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扮演特定的角色,高层管理、经理和员工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1.3 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仅包含具体的管理实践,而且包含这些实践的目标。如我国学者林泽严提出的国有企业现存的两种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自我中心式的非理性化家族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化团队管理。前种模式是将员工视为公司的附属物,往往采用集权的、控制性的、缺乏激励的管理方式,其结果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步入混乱、无序的轨道,最终将企业推向衰败。理想化团队模式是将员工视为活动主体,采取民主的、参与式的和授权的领导与管理,强调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结果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迈向科学、有序的轨道,企业的最终发展前景是美好的[3]。
1.4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信息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其主要发展趋势有:
第一、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变化必须与企业重组的其他领域相匹配、协同作用,才能保证企业在新的经营环境下保持竞争力。
第二、 知识型员工管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型员工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 交叉文化管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管理上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克服组织内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其有效途径是实现跨文化管理和培训,在交叉文化环境下,全球观念、系统观念、多元主义是培养文化开发与宽容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力资源研究的重心。
第四、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委托给企业外部的专业公司承担,在我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越来越多,从外资企业延伸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同时,外包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从早期的人事档案管理、员工招聘与培训等扩展到中高层主管的甄选、员工激励、员工开发等战略性工作层面。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2.1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国有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普遍重视生产而忽视管理,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割,造成体系缺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将企业员工视为一个整体,国有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干部和工人两种身份,界限分明,人为地限制了工人们的发展空间,消弱了干部的竞争意识。
2.2 人力资源队伍专业能力薄弱
现有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是从以前的劳资人员转化而来,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系统专业化的学习,日常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政策性、事务性层面,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与发展提供支撑,更谈不上管理创新。
篇7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又极具中国特色,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认识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3):111
篇8
内容摘要:北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但如何保障创新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这需要自主创新制度的完善加以支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诸如加快建立个人创新激励机制、专利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制度的生产、循环机制等。
关键词:创新 制度 城市 北京
北京从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在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设计上一直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从“三个北京”的提出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再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两轮驱动”战略的明确。这几个大的战略设计联系起来看,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两轮驱动”是北京在创新驱动上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是符合北京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更符合广大市民切身的利益和愿望,尤其是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创新驱动也建立在北京丰厚的创新资源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首都城市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上,“北京精神”八个字中包括创新,创新是北京在新阶段构建城市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高校机构,具有人才优势,北京进行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有着众多地域的、客观的优势。但北京的创新之路绝不是平坦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在科技创新方面,如何建设好中关村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机制构建和制度安排,如何聚集和整合创新的资源,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北京创新型企业有十百千工程的规划,如何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如何发挥教育战略的支撑作用。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加强精品生产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两者之间,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之间的融合、渗透,联动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显著提升首都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为建设“三个北京”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北京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来深入对上述重要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完善自主创新制度建设以推动首都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废除制度的速度很快,但是新的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制度的真空,有一些坏的制度就会诱拐企业做一些坏的事情。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不严,涉及到高校的一些关于知识和技术监督不严的问题,还有城市资本市场环境不健全,外资的PE问题,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问题,造成企业急功近利。从城市来说,圈地和卖地,热衷于找新项目、造新城。从这个层面来看,创新不等于建造一个地域空间就可以了,它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和人文理念的积累。“创新”需要市场驱动、技术推动,更需要集体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形成了大量高技术创新的科技园区等。现代高端技术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努力来完成,好来坞的电影需要各种各样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所以创新系统和创新网络的形成,需要近距离的行为主体在长期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易交流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尽管这么多年一直在强调城市创新体系的形成,但实际上行为主体之间没有真正展开合作,还是急功近利,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科技部门,也发生在教育部门,也有市场部门,所以谈“创新”必须要真正厘清“创新”的概念,以去除各种各样的制度障碍。
创新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至今依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观念,创新被人们理解为“新点子”、“高科技”、“更新”、标新立异等。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最重要的是实现市场价值,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单个的发明家创造产品,在市场卖出去创造价值,到二十一世纪的学科交叉、产业融合、企业合作互动,我们需要从系统方面重新审视创新的概念和过程。创新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项产业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地方创新系统相互影响的复杂工程。
关于创新的研究网络,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研究脉络,即从产业创新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由知识、学习、关系网络结构、企业家精神、行业协会等因素所决定,行业协会在推动技术创新,企业之间合作和互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创新需要集体的创造力,需要近距离的行为主体在长期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易交流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促进行为主体各方面的合作。总之,制度创新,需要打破很多的行政界限,去除各种各样的制度障碍,真正投入到发展创新集群的努力中去,落实到各个地方的实际企业发展中去。
形成完备的个人创新激励机制以促进原始创新和基础理论创新
谈创新就离不开个人创新、原始创新。个人创新非常重要,而原始创新则是创新的根本,因为绝大多数的原始创新都来自个人。诺贝尔奖限授三个人的道理就缘于集团创新也是由个人的原始创新而形成的。而科技创新并非简单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基础理论的创新。如果基础理论不能创新,就会导致政策导向有问题,比如北京水治理的问题变成了简单的技术问题,科学根本没有创新,依然没有意识到水的系统应该是一个非平衡态复杂系统,而非单纯水资源的保护问题。绿色食品的问题与水资源的问题密切相关,一种作物的毒素60%来自水,25%来自化肥,15%来自农药,不解决好水资源的问题,必将影响子孙后代。
明确自主创新产业的重要地位并实现首都产业结构战略转型
从北京“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产业,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并没有想放弃发展制造业的机会,生物制药、新能源、生物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制造业仍然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北京发展制造业受能源的约束,为此需要从理念上实现真正的转变,将北京未来的产业化道路明确定位于知识含量高、物质流动少、低碳的产业方向。此外,促进北京向文化与科技创新型城市转型,还需要从观念上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视人才为科技城市和文化城市的核心资源;二是城市发展应该从GDP本位向城市品质本位转移;三是创意产业的最佳空间分布形态并不一定是高度积聚的。
北京自主创新的目标应该是成为国家创新的中心,从政治地位来看,首都是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而且也是创新体系最完善的区域。因此在北京,搭建比较完善的创新平台,形成一个全国的国家创新中心,这应该是北京在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的一个任务。此外,要把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为自主创新的直接服务领域。因为北京的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都使得首都的经济特征目前十分明显,应着眼于提升产业素质,进而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要提高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正在从投资驱动转向知识驱动和智力驱动,北京自主创新的主要成果,更多的还是为生产性产业服务的比较多,为服务型产业服务的创新成果相对比较少。所以未来北京在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自主创新。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易,中介机构方面的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力度。
推动专利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以体现首都自主创新优势
产业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产业转移,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好多城市获得发展,实质上都是在产业转移过程当中收益的。但如果缺乏专利技术,产业转移了,产品也会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产业创新应该向科技成果产业化方向努力。专利是科技成果的法定形式,有效推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应作为城市产业创新的主要任务。中国有182万件专利产品,专利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利用率非常低,有效利用率不到10%。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专利生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开发转化比例也同样不高,因此北京欲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需要在专利的开发上作文章。北京市应实现对专利的开发利用比例高于专利生产比例,自己生产的专利自己开发利用,别人生产的专利,也同样可以开发利用,世界的专利也可以视为学习借鉴的资源。当然,专利的合理开发,需要有配套的相关专利开发利用政策,比如说开征专利税,在开征专利税的前提下,把专利成果向社会开放,谁都可以用专利,谁用了就交税,国家通过征收专利税的形式,补偿给专利人。同时政府在服务机制方面也需要创新,应该有对专利成果进行价值评估的机制。政府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专利产业化价值的评估和产业化策划方面的评估,有产业化价值的专利产品,自然会吸引资本的进入。专利只是说明人无我有,但并不一定就有产业价值。专利在投入产业化之前,必须得进行深入的经济和技术一体化分析,如果政府能为专利的产业化价值评估提供便利和政策导向支持,就会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度,而且能够把专利的利用达到极致状态。这样,企业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创新动力,整个中国才会形成一套高效运行的产业创新机制。
此外,专利文化的创新问题需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是最有效的保护,单纯的保护主义会导致很多专利成果的失效。
融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以促进北京创新制度建设与国际接轨
世界城市,一定是一个有创意的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是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渠道,同时创意城市的建设一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推进的结果。虽然我们不能说创意城市就等于实现了世界城市的目标,但是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绝对是向世界城市迈进的十分关键和务实的一步。但是文化助推北京成为创意城市的作用不应该被过分夸大,因为文化不是万能的。当我们站在创意城市网络的平台上看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上有太多承载着深厚文化的城市。由于文化是多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名城的竞争如同百舸争流,有柏林、悉尼这样的大城市,也有一些很小的城市。单凭文化,北京未必能够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北京的文化只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一个有利的、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充分的条件,不应该被过分夸大。北京的文化只有获得科技的支撑,才能够如虎添翼。世界创意城市网络中的29个成员城市,除了同样具备相当的文化条件以外,更多的是本国科技较为发达的城市,比如说米兰、首尔、布宜诺斯艾利斯,其科技研发资源是富集的,或者像蒙特利尔这样的名城,还有中国的深圳作为新兴开放城市的代表,凭借科技支撑快速崛起。“构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两轮驱动’的格局,形成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之都”,其实也是启迪我们快速加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过程中,让北京的创新体制与国际规则接轨。
转变思维视角并重视创新制度的生成与循环机制
所有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都是为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城市的良性发展服务。因此,创新制度的建设应该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没有市民认可的创新,创新出来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创新产品就无法通过转化,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注重实效的层面来看,创新最重要的归宿应该是能够让创新赢得市场,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健全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实现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阐述了我国未来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成为科技强国奠定基础,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然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需要一个强大的外部支持体系来确保其顺利进行,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众多因素中,金融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拉动和推动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有利于缓解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引导创新向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效率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明显不尽人意,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优化科技资源配备、提高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效率、减少投入资源的浪费。
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缺乏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就无法顺利开展,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补偿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分担
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成本活动,任何一项高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以大量的人力资本、财力和时间投入为基础,配之精密的实验设备、优越的环境,它是各种昂贵要素的结晶,仅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是难以完成的;同时,科技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活动,科技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收益,这必然要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来实现,在巨大研发投入后创造的产品如果在市场上没有被接受,企业就会立刻陷入破产境地。科技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一个科技概念发展而来,且大多数处于中小企业阶段,资产多呈现“软”性,即固定资产少,缺乏贷款抵押物,资产中大部分是无形资产,以企业品牌和高精尖的人力资源为主,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量化,而且极易波动。当市场对企业的科技产品需求过旺时,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品牌提升,无形资产迅速增值,高质量人力资源不断流入;当企业的产品需求严重不足时,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品牌崩溃,无形资产顷刻贬值,人力资源加速流出。科技型企业规模的中小型特点,科技创新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性决定了其需要金融支持对其进行成本补偿与风险分担,而这种补偿与分担是一种正和博弈。科技创新主体在金融的支持下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从而能把握住最佳的契机以发展壮大。众多科技型企业案例表明,对于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其发展时机如黄金般重要,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拥有,而许多企业因为在这一时点上缺乏充足的外部资金来源而夭折,因此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金融机构也能从投资科技企业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因为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科技创业的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当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科技产品迅速普及,利润一般将成倍增长,只要金融机构掌握了高效的风险控制技术,就能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中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二)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但许多科技创新并不能给社会带来改变也没有什么商业价值,而研发却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金融却能有效地筛选科技创新,因为金融资本是追求利润的,无效的科技创新往往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只有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创新才能引起金融资本的兴趣。因此客观上,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使社会资本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三)金融可以有效监督科技创新的信息
科技创新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各个主体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在科技创新项目的确定、创业团队的组建、融资方式选择等过程,信息的不对称极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体系由于自身在获取投资项目的信息和监督企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金融市场通过资产价格等信号引导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项目,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投融资等问题的信息障碍,能够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三、金融与科技融合作用的机制
(一)资本形成机制
资本形成始终是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向科技企业投资。银行机构能够将闲散的社会资金聚集起来,以贷款的方式向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金融契约将科技企业大额资产分割为份额较小的股权,缓解了科技企业创新对大额、长期性资本的需要与投资者规避流动性风险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科技企业从社会筹集资本金。
(二)风险分担机制
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高,这些资产专用性强、流动性较低,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契约安排能够提高科技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银行贷款能够帮助科技企业跨期安排营运资金,弥补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降低经营风险。资本市场能够为科技企业投资者提供变现股份的场所,提供不同种类的金融风险产品,帮助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分散和化解创新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
(三)信息披露机制
由于科技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单个投资者往往缺乏搜集和处理与创新项目相关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难以承担评估创新主体或项目的高昂成本,这就造成了创新项目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本难以投向最有价值的创新项目。金融机构通过发挥专业化优势,更加容易获取创新主体或项目的“硬”信息和“软”信息,能够向投资者提供和信息,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
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问题
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无疑对企业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但是规模上与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相差极大,政府也不能充当企业科技贷款的担保人,不符合市场规律。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多科技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其实际融资需求。
(二)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包括产权交易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投资评估机构等。目前科技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不但数量少,而且种类不齐全,尤其是与融资密切相关的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科技中介相当缺乏。缺少行业龙头机构,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与配置,中介机构独立性不强。
(三)资本市场支持不到位
目前,基本以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为主,其它资本市场规模小、功能不健全,不能形成顺畅的“上升通道”与“下降通道”,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品种单一,其他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品种很少。
五、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策
(一)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
纵观国内外历史和现状,许多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而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明显不足,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普通金融资本的青睐。因此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初期往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传统的商业金融对信用低下、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并没有兴趣,因此国家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在性质是政策性银行,在地位上是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相同的全国性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的资金来源除国家出资和金融债券外,还应该允许其吸纳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现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困境。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总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将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从而有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二)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各地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聚集了巨大的资金量。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解决民间资金的出路问题,满足其增值保值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目前扬州、天津、南京等地已经纷纷建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
进行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往往信用低下,其在创立初期,往往是亏损的。这样的信用是无法得到传统金融支持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等商业性资本进入科技创新。政府应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社会资金参加,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还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约政府的行为。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将有效低降低商业性资本的风险,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五)发达的资本市场
发达国家往往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和资本退出渠道。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既有全国性的市场,又有数目众多的地方性的市场,这极大地降低了科技企业;同时美国还专门建立了纳斯达克市场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也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同时美国还具有发达的债券市场。
(六)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六、结束语
积极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相关融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同时,在进行投融资平台建设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及时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并坚持以科技金融的手段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作用,引导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创业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创新能力
本文系2014年度攀枝花学院社科联立项课题《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4A20。
一、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
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创新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创新的条件和机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持续发展水平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其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发展模式、文化制度、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的一种能力。而城市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城市将知识、技术、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它是该城市保持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
二、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者梅棹忠夫首先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被高度开发应用,其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中各个组成部分,使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人类各种行为的效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仍是信息化。城市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而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安排的基础之上,以城市为主体,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
三、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证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都是促进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提高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创新, 在城市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改进与革新的能力。同理,城市创新也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支撑,城市信息化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1.城市信息化支撑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支点。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科技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需要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然而,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就代表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创新的支点,我们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科技创新、制度和管理创新。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就反映了该城市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同样,城市创新能力也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智力资源。创新是一个智力活动,它离不开人以及与人相关的因素。城市创新与人才密不可分。当今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人才。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该城市的人才优势,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创新人才资源,因此城市创新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与推动。
2.城市创新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带动信息化。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创新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取得关键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不仅可以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大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其次,制度创新保障信息化。城市创新表现之一就是制度创新,而新的体制与机制能够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如今,信息化正在极大地释放着城市的创造力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推动科技创新对实现城市信息化战略的意义重大。最后,产业创新催生信息化。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想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快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四、结语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两者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双核驱动。城市创新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城市创新能力越强。信息化不但能够完善一个城市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管理与创新能力。同理,城市信息化进程也离不开城市创新。城市创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基于城市创新的信息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成,白庆华.城市信息化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