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历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和历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篇1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五个方面。其中,人在管理中具有双重地位: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都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企业文化管理正是顺应这~趋势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而,它就自然地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其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永元止境,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利用。海尔、联想等优秀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建设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依靠优秀的员工队伍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显著的优势,这首先归结于它们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指导。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性化的理念与商业的操作成功地融为一体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目标中来。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就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靠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引导员工去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而合适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也更持久(农行有些单位管理是层层加码,码到成功,完不成任务换行长或换岗位)。联想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人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它的企业精神是。求实、进取、创新”,它的做事原则是。撒上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上一层土,再夯实了等。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后,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足以胜过任何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员工在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极大的心理和精神满足,会自觉树立对企业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员工就会进发出元穷的创造力,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作用正是通过激励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产生自尊感、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 转贴于

企业文化不只在企业内部起作用,作为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如农行形象广告:金行银行,选择农行;七卡八卡,还是金穗卡;选择农业银行,未来充满希望;选择农业银行,生活充满阳光;选择农业银行,梦想不再遥远;为您聚财、理财、养财、生财,农业银行的全部奉献;与农行握手,同财富结盟;伴你成长,农业银行;大行德广,农业银行等。

三、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倡导者和管理者

由于领导者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他们对企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对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也都能施加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要形成体系,更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总结、归纳和加工,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聪明才智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趋向、理想追求、文化品位,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活水源头。如被摩托罗拉奉为宗旨的两条行为准则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的尊重”。鲍伯.高尔文,摩托罗拉总裁强调:在摩托罗拉,一个领导者首要的责任并不是去做决定或者指挥,而是去创造和保持一种催化环境,激发出一种目标导向的参与气氛,保持目标清晰,畅所欲言,能够为他人提供可以学习的“遗产”,并通过摩托罗拉的制度系统鼓励对这种遗产进行再创造。

由此可见,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管理,贯穿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企业中形成预期的文化。为此,企业领导者要对一些行动做出示范,自身表现要言行合一,才能上行下效。

四、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

篇2

[关键词]文化市场 综合管理 有效性 策略 探析

有学者将文化市场界定为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其是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也是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的表现形态。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今天,文化与市场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一句话,文化市场就是文化产品由与文化服务活动以商品形式所进行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纵观我国的文化市场,其发展相对迅猛,从最初的起步到目前的大发展,再到新时期迈向新的台阶,其仅近 10多年的光景。如今文化产品已经是式样众多,拥有图书、报刊、影视、音响、娱乐、演出、文物、培训、字画、花鸟鱼虫等。可以说,通过对近年来双辽市文化市场的观察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双辽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的快速提升,其文化市场的管理难度也大大提高。那么,如何依托现有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及管理载体结合新时期双辽市文化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呢,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认识和被重视将有利于文化市场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一、看清形势,坚持循序渐进

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需要逐步走上有序的、法制化的管理轨道,这是我们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者们共同所追求的和向往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其还尚未基本确立,文化市场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文化市场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者们我们必须要学会开清形式,必须要认识到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任务,其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太杂,其间会出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或反映。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清晰的认识自我,看清工作的现实形式,不能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那么注定你的工作将是辛劳而无效的。

二、善于总结,坚持路线方针

多年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告诉笔者,要想有效的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就必须要学会总结,必须要善于总结。通过总结,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那些优秀的管理策略与手段;通过总结促进我们自身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近年来双辽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通过自我总结,对自身软件进行了提升。双辽市文化市场稽查队从自身管理职能出发,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法行政,杜绝野蛮执法。全体稽查人员深入到群众和广大文化经营生产中去,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切身利益。并组织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黄”和“非”成了文化市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顽症,必须而且只有坚决开展有力的扫黄打非斗争,才能保障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还要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针。笔者认为,文化市场管理应当着眼于繁荣,立足于建设,健全于法制,完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实践过程中。

三、立足发展,坚持队伍建设

笔者认为影响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诸多因素中,管理队伍是一个非常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就是一个区别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在文化市场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理念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还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对新时期的文化市场进行管理。其次,管理队伍人员的管理能力高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人标准。一支队伍整体管理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因此,我们在选择进入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大队的人员上一定要注意,要严加筛选。最后,队伍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反映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高低。为此,我们要通过相关的规则制度对管理人员加以管理,使其能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例如规定我们的执法人员要做到工作过程中“八不准”:不准参与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不准接受有碍执法公正的宴请和礼品、礼金(包括有阶证券);不准对经营业主提出与行政执法无关的任何私人要求;不准私拿查禁、收缴、暂扣物品;不准在市场检查中通风报信、泄漏案情;不准替违法违规者说情;不准办理人情案、关系案;不准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准在工作时间饮酒。

总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是关系到我们城市发展快与慢的问题。通过对自身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的认识,通过工作方法和手段的掌握,通过队伍建设等,我们有信心进行文化市场管理的执法。

参考文献:

[1]雷小龙,张飞鹏. 近年来文化市场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应对[J]. 中国市场. 2011.(31)

[2]查干哈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J]. 内蒙古水利. 2011.(06)

[3]胡冰.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J]. 中国经济快讯. 2001.(20)

[4]王晨曦.论如何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J].才智. 2011.(29)

[5]刘丽娜.八心促进文化市场稽查员有效成长[J].大众文艺. 2011.(20)

[6]付洪伟.新形势下文化市场发展与管理初探[J].学周刊. 2011.(21)

[7]李国传.论文化市场的繁荣和管理[J].才智. 2011.(22)

[8]赵玉忠. 文化市场学 [M].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1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管理;问题;对策;四川西昌

近年来,随着西昌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了城市绿化建设步伐,通过植大树以及拆墙透绿、拆危补绿、见逢插绿和广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绿化活动,城市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化面积迅速增加,西昌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地改善和提高。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施工中的亲身实践,指出了目前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对该市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西昌市道路绿化现状

西昌市城市绿化经过近5年发展,形成了以航天路、城南大道、邛海周边为重点的绿化格局,在树种上以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为主,温带树种为辅,配置上做到四季有花、有叶,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带。2010年,西昌城市绿化率达到98%,绿地率达到31.28%,绿化覆盖率35.35%,人均公共绿地9.65 m2;城市规划区绿化率98%,绿地率33.5%,绿化覆盖率35%,道路绿化率98%。

2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规划设计及施工时过分强调景观效果,而不考虑树木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在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十分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过度密植;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绿化养护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等。

2.1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指导思想不明确,特别是迎宾大道、机场路等几条城市主要进出口通道没有制定科学、长远的绿化规划与设计方案,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十分盲目,曾经多次栽植又多次挖除,造成重复绿化,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1]。

2.2大量引进外来树种

目前,西昌市的绿化苗圃以个体户经营为主,规模较小,还不能充分提供乡土植物种苗,优良品种选择空间狭小。城市所需绿化苗木没有地方特色,大部分从山西、广东、浙江、成都、湖北、重庆等地调运,种苗来源比较紊乱,苗木品种混杂。城市道路、庭院、住宅小区、公园绿地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如水杉、香花槐、垂榕、橡皮树、高山榕、蓝花楹、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银杏、小琴丝竹、红叶李、象牙红、红叶石楠、元宝枫、假槟榔、矮牵牛、马蹄筋等,这些植物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但是由于它们在西昌市没有经过长期驯化,生长中抗(寒、旱、大风)性较差。垂榕、橡皮树、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遇到霜冻、下雪,叶子几乎全被冻死,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效果;香花槐蛀杆害虫、蚜虫发生严重;矮牵牛、马蹄筋稍遇干旱叶子就失绿,给后期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3大树移植成活率低

西昌市绿化中,乔、灌木都以大规格苗和大树移植为主。大树移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城市的生态景观,但大树移植的技术含量较高,特别是难以生根的大树尤其如此。火把广场成片移植水杉大树,由于没有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栽植后管理跟不上,致使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降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4栽植密度过大

过分强调短期景观效果,而不考虑苗木生长规律及种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大密度栽植,例如:垂榕、天竺桂、红叶李、香花槐、三角梅等栽植密度均为1 m×1 m,金叶女桢、小叶女桢、红花继木等灌木栽植密度为10 cm×10 cm。人为造成植物生长空间狭小,加之在后期的生长中修剪不及时,大部分植物表现出生长状况不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透光性、通风性较差,到每年7—8月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频繁发生[2]。

2.5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地段大部分没有埋设自来水管,植物需水时得不到及时补充,特别是每年1—5月高温、风大,全靠人工浇水,有的地段浇水次数虽多,但没有浇透,也没有及时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导致树木生长不旺;有的地段没有落实专人管理,旱涝季节植物大量死亡。

2.6人为破坏严重

在城市边缘区和集市区绿化带遭人为践踏、车辆辗压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有的行人甚至把绿化带当成休息娱乐的场所,造成地面板结,植物逐渐死亡;树池里倒垃圾、生活废水,树干上绑绳晒衣服随处可见,故意攀折毁坏树木时有发生[3]。这些都是造成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对策

3.1培养专业的设计队伍

随着西昌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绿化步伐大大加快。因此,政府必须强化意识、转变观念,确实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较强的设计队伍,而不应该一味地崇洋迷外,每一期城市绿化工程都花高价到外地聘请设计师。外地设计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乡土树种资源、政府投资、后期管护、不同地段的管护难度等都不是十分了解,设计时无法做到设计和施工统一协调发展,甚至盲目地追求档次,而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建立绿化种苗基地

充分发挥现有国营苗圃的优势,除了培育国家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外,将多余的闲置土地用来大量培育乡土绿化苗木,如香樟、银桦、直干桉、侧柏、冲天柏、栾树、桂花、海桐、玉兰、紫薇、贴梗海棠、茶花、梅花、栀子花、苏铁、大叶黄杨、腊梅、木芙蓉、合欢、青桐、苹果、朴树、国槐、油橄榄、慈竹、苦木、千枝柏、侧柏、腊梅、丝兰、迎春、金丝桃、月季、三角梅、金叶女贞、麦冬、夹竹桃、柳树、枫杨、六月雪、海桐、小叶女贞等[4]。选择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规模较大的个体户经营苗圃,对他们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其以生产经营乡土绿化树种为主,与其签定产销合同等。

3.3加强管理

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把管护人的具体责任落实到片或地段上。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配置情况及生长状况制订出详细的管护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管护。对人为践踏、车辆辗压比较严重的地段,将种植的草坪改为灌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保护绿色植物。对土壤板结地段进行中耕锄草,经常浇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的情况,对迎宾大道、机场路、东延线地段合理调整群体结构,对同种植物之间,上木、下木之间由于密度过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竞争,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

3.4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关系到树木成型和美观问题,整形修剪后的树木对环境具有更为明显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旺盛,也能提高其观赏价值,装点街景。按照“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的原则,乔木长大郁闭后,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对其进行修剪抚育,以及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夏季修剪,根据灌木的生长情况常年进行修剪,从而达到植物造景的设计要求[5]。

3.5建立城市道路绿化档案及信息系统

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为宏观决策、科学经营提供服务。对城市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外来树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严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输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让广大市民自觉地保护城市绿地和树木。

4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教学 网络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加强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普及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会埋没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比如,我们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网页教学中,要求学生下课后自己去找感兴趣的有关资料,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件保存在磁盘中,在上机课中导入自己的网页,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用心制作自己的网页,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设计了很多具个性化的网页,并且不乏很漂亮也很雅致的精美网页,教学效果显著。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边教学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教学思路。例如,给他们介绍了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留下上机作业,让学生自己上机设计制作一张彩色的贺卡,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并附上学生对未来的愿望,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让学生自己去采集资料,资料采集完后向他们提出一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点,就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

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他们必定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地学习,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教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出台,规范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老师及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许多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和不合理的地方,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以重新考虑,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避免应试教育。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考虑借助考试环节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等问题。既然有如此公平、公正的考试形式,作为计算机教师,就应当是享受专家的智慧,客观评价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学生通过考核,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管理信息、获取信息、展示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教学的整合

网络教学是通过校园网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备课室、多媒体投影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多媒体教学环境连接起来,构建Intermet网络系统,还应配有题库系统和考试系统。开发并建立多媒体教学素材库,课件库等教学资源库,利用WEB与数据库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共享文件系统,建设课程教学网站。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课件组合平台浏览和组合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同时老师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此外,老师提供优秀的CAI学习软件,可以让学生更大程度上进行主动学习。好的学习软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操作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重要的操作细节的反复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技术,弥补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优秀的CAI软件放到教学网络中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运用这一软件自主学习,培养实际能力,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整合计算机基础教学。

3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上述教学模式的实施并非不考虑计算机等级考试,而是要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和考试要求,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整个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顺利通过等级考试。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按下面的方法去努力。

篇5

【关键词】主观性形象 主观问题 语法研究

一、英语的主观化问题

英语的主观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在很早以前就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国际语言学大师的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就曾解释过,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我们平常对语言的表达上面,同时,他也指出,对说话情景的分析或者是研究,需要说话的双方都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分析结果。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利用客观方式来完成,例如,一起事件及参与这起件事的人都被推至“舞台”( on-stage) 上,然而作为“基础”(ground)的成分却丝毫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思。这种现象充分的向我们证明,对于某些词汇而言,它们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主观化境地。

二、英语主观化问题的语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分析英语语法标记、语法搭配和语法结构的主观化问题,我们分别对be going to,let us、let alone,I think 这 3 种语法进行讨论。

1. be going to 语法标记

a. Mary is going to see a movie.

b. Mary is going to visit her mother.

c. A fire is going to destroy that house.

上面的三个例子分别阐述了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句话进行讨论。首先,从a 中的 be going to 我们可以看出,对说话人的表现并不是通过come之类的词实现的,而是通过go这一词语实现,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句子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其实与它要表达的事件呈现出来的客观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b进行研究,可以发现,b这句话完全是主观性的,具体而言就是“为了使说话者的表达过程与在表达过程中涉及到的参照点有关联,说话者的思想就必须保证是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进行的”。最后要说的是c,c的主观性程度是最强的,因此这种方式的语法可以直接的流露出说话者的主观态度。通过对这三种情况的讨论,我们对语法标记有了更深入了理解,有利于对英语主观化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 let us 语法搭配。在英语语法的搭配学习中,通常Let us 是固定搭配,多次在聊天的场合中出现。Let us 和let's明明是一样的单词组成,然而意义却有着区别,譬如,同样表达着祈使语气,let's给人的感觉却是有着劝说的功能。Let us go,will you?和Let's go,shall we?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从表面看起来是相同,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前者是指倾听者并不是在说话人的同伴之中,被当做了go 的主语。而后者却是说话人和倾听者一起作为let 和go的主语,所以,我们可以准确的说,Let's 是英语语法化方面的一种进步,具体原因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语句会提前设想一个将会出现在对话中的倾听者,说话的人虽然在涉及到let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劝说的意思,但是它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对说话者的支持,只不过这种支持有种屈从的含义,第二种情况就是,let's 在表达意思时的作用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通俗的说,let's 表达意思时是不包括倾听的人的,之所以用到这词语,多半是用来当做一种人与人交谈过程的一种提示,让说话人能够意识到倾听者的存在,或者在说话者的要表达的意思有所改变时也会用这个词语,作为转折的标志。第三种情况并不常见,这种情况下的let's 相当于说话人自己对自己说话,与well,fine等意思相近,或者也可以作为一种语句的标志。

3. I think语法结构。I think 这种语法结构十分的常见,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近几年来,随着语言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英语方面的进步,我们对I think 这一常用搭配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think引导的大多数主句中我们可以发现,I是作为第一人称从由think 组成的语句中被选择出来的,因此I think 这个固定短语可以插入很多的结构。Thompson 等人研究后发现I think在大学生的会话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出现的概率十分的高。

三、结束语

结果显示,语言主观化与语言主观性这两者有着很大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的主观化就是对语言主观性现象的不断研究。对于语法的主观化问题,其真正的目的,意在考察人们说话的意图和主观评价等,这些都是作为研究语言主观化的根本依据。不难发现,在一些例子中,语法的主观性用法甚至可以加强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要表达意思的理解,因此,语言主观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深深影响着说话人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彭兵转.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J].外国学刊,2011, (3):76-80.

篇6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篇7

关键词:话语实践理论;价值;《知识考古学》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79-03

尽管福柯的话语实践理论是其关于历史的理论,但也反映了福柯的后现代知识观。本文将依据福柯的著作《知识考古学》,在解读福柯话语实践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其对于文化分析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对历史连续性的质疑

针对传统的连续历史观,福柯根据历史中断裂的事实,力图建立关于解释这种断裂的话语实践理论。福柯首先归纳了历史断裂的两个特征。

1.历史研究方法与问题发生了从重视连续性到开始转向关注断裂。福柯指出这种转变的影响,即他所描述的四种后果。第一个后果是在观念史中断裂的增加和在确切意义上的历史中出现的长时段;第二个后果是不连续性的概念在历史学科中占据了显著位置,不连续性成为历史分析的基本成分之一,历史中不连续的位移成为新历史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第三个后果是:全面历史的主题和可能性开始消失,一种总体历史的东西开始逐渐形成。“全面历史旨在重建某一文明的整体形式,某一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原则,某一时期全部现象所共有的意义,涉及这些现象的内聚力的规律——人们常比喻作某一时代的‘面貌’……一个全面的描述围绕着一个中心把所有的现象集中起来——原则、意义、精神、世界观、整体形式……”而“总体历史展开的是某一扩散的空间。”“……简言之,不仅要确定什么样的序列,还要确定什么样的‘序列中的序列’,或者说什么样的范围有可能被建立起来 [1];而第四个后果则是这种转变的局限性。即新历史在方法论上与传统历史方法还有很多的一致性。

2.这种转变虽然早已出现,但是福柯认为历史的这一认识论的变化仍未完成。“即便是在今天,而且特别对思想史来说,这一变化仍未被予以关注和思考……犹似在这部人以自己的观念和知识划出的历史中极难提出一个关于不连续、序列、界限、单位、特殊秩序、自律性和不同的从属性的一般理论。”[1] 福柯认为,人们之所以对历史的连续性情有独钟,就在于人们要为意识这一主宰寻找一个得天独厚的庇护所,维护主体的至高地位,恢复各种想当然的关系,一如既往的使用历史的意识形态。

福柯的目的就是要对历史的这种传统提出质疑,就是要建立一个关于历史断裂和断裂历史的理论,提出自己一种新的分析历史的方法。即试图测量出在历史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对传统思想史的方法、界限和主题进行质疑,并揭示这些传统局限的形成原因。福柯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在话语实践理论基础上的关于思想史的知识考古学。

二、话语实践理论

(一)话语及其层次

福柯通过陈述来界定话语:“话语是由符号序列的整体构成的,前提是这样符号序列是陈述……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总体。” [1] 在话语的界定中,福柯在指出话语是一种符号功能整体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话语所属的层次或是系列。在福柯的论述中,我们能够辨识出符号的四种功能层次以及每个层次分别隶属的系列。这四个层次及其隶属的系列分别是:句子层次,属于语言系列;命题层次,属于逻辑系列;表达层次,属于心理系列;陈述层次,属于陈述系列。句子层次上,词语是按照句法的或者语义的语法关系连接起来;命题层次上,词语是按照形式的协调或者概念的连贯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表达层次上,词语是按意识形式的同一性,心理的恒定,或者某个设想的重复的心理关系联系起来;而陈述的层次“意味着我们能够确定它们的对象所遵循的一般规则,有规则的分配它们所谈及东西的分配形式,它们的参照系统;这还意味着我们确定陈述的不同方式所遵循的一般规则,主观位置的可能分布;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确定所有相连接的形式,所有可能的、相继的、同时的,确定并规定它们的那个系列……最后还意味着我们能够确定这些陈述地位所遵循的普遍规则,它们得以制度化,被接受,被使用,重新使用,并相互结合的方式,它们借以成为适应的对象,为实现欲望或者利益的工具及某种策略的成分那种方式”[1]。福柯正是在话语的陈述层次上来分析话语的。那么,何为陈述?

(二)作为功能的陈述

福柯认为,陈述不是可见的语言单位,不同于句子的成分或逻辑的命题形式,陈述是种功能,是“符号整体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陈述具有四种功能。

陈述的第一个功能是,陈述为陈述的对象提供了可能的出现范围。因为陈述具有指涉“它物”的性质。从福柯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象的扩散必须借助陈述来实现,正是一个一个的陈述,言说了一个一个不同的对象。一个陈述群,就可能是一个对象的可能空间。一个具体的陈述为对象开启了一个有限的扩散空间,呈现了一个对象的特殊系列。陈述的第二个功能是,它为主体提供了可能的位置。陈述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抽象意义的功能,一是一个具体陈述功能的实现。作为具体的陈述形态,主体的位置是唯一的,但是,作为抽象的陈述,可以呈现主置的任意一种组合,在这个意义上,陈述为主体提供可能的位置;这里表现出了陈述的辨证法:陈述是唯一的,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陈述与决定陈述的条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陈述又是能动的,为主体不同位置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这样,不是主体决定陈述,而是陈述为主体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的位置。无论是陈述对象的范围还是主体可能出现的位置,福柯都称之为“游戏”,即对象的关系或主体的关系游戏。陈述的第三个功能是陈述可以满足或者提供的条件。即陈述可以调动一个句子或命题的系列。一个陈述不能通过单个句子、命题、单一的主体或关系发挥作用。这是陈述作为一种功能而非预件的原因。陈述必须参照其他的陈述才可以发挥功能。这可以理解为作为陈述功能的运作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功能结果的陈述间的关系。陈述通过其与其他陈述的关系来实现功能。陈述的这一功能特点,为其他层次符号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为它们提供一个呈现意义的、条件的、和关系的空间范围。陈述的第四个功能是,陈述可以赋予符号系列以物质的存在形式。福柯指出,一方面,没有物质载体的抽象的符号是不能被分析的;更重要的是,这里指的是可分析的符号系列的位置,或重要性。

福柯指出,话语形成与陈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陈述与话语形成的四个维度的要求是一致的。“那些被作为‘话语形成’确定下来的东西强调在陈述的特殊的层次上被说出的事物的一般方面。我们在分析它时所涉及的四个方面与陈述功能实施的四个领域相吻合……这是因为它们以那种标志陈述层次的规则性涉及陈述的层次……”[1]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柯才同意对话语形成的分析就是一种陈述的描述。(2)话语形成的识别不受其他可能的统一原则的支配,它揭示出陈述的特殊层次,同时,陈述的描述和陈述层次构成方式的描述通向话语形成的个体化。陈述分析和形成的分析相辅相成。(3)陈述属于话语形成。陈述的规则性是由话语形成本身所决定的。标志话语形成的是事实的扩散,而陈述赋予这种扩散一种存在方式。(4)话语是陈述的整体,由有限的陈述构成,这些陈述的条件可以确定。

(三)话语的形成

话语的形成包含四个维度。即话语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的形成、概念的形成和理论(策略)的形成。这四个维度的形成都是关系的结果。福柯详细分析了实践关系如何决定了这四个要素出现的范围。

福柯认为,出现在话语中的对象具有模糊性,即将这一对象个体化时,会出现界限的扩散。对象具有不断流动的特点。福柯的话语描述不是要列举这些扩散的对象,而是要确定这种扩散的可能范围,即要寻找对象的形成原则。在福柯那里,这些原则指的是一种关系,包括对象出现可能地点、对象的审定主题以及对象所属的定位系统。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决定了对象可能出现的范围。

陈述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获得和提供对象的方法。比如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等。福柯同样认为,陈述方式也是有外在于对象的实践要素间的关系决定的。就医学领域来讲,某种医学话语的陈述方式由与这种话语实践的要素,如医院、医生的地位特征、法院等相互间关系所决定的。

福柯认为,概念并不是由对象的内涵或由思想的演绎所决定。概念决定于陈述本身。概念变化有陈述的方式的变化所决定。实际上,最终也是由话语实践中各个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决定的。

福柯将具体的理论选择,叫做策略。策略决定于陈述的以下条件:(1)概念可能的衍射点。包括不相容点、相等点和某种分类的连接点等。(2)衍射点为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而实际策略的出现还需要描述特殊的需要以确定该策略出现的现实性。(3)非话语实践的影响。非话语实践指的是与话语功能没有关系的实践要素。

福柯总结到,“正像我们不能把对象的形成归纳于词与物;把陈述的形式归结于认识的纯粹形式和心理主体;把概念的形成归结于例行性结构和思想的连续性一样,我们也不应该把理论选择的形成归结为某个基本计划,或意见的次要作用。”[1] 这四个维度的任一个形成,都有标志话语形成的意义。话语形成是话语的终极层次,或者是最高层次。话语的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垂直的隶属关系。话语可能言及的对象范围,主体同对象的可能位置,决定这话语的陈述方式,陈述的结构网络,各种陈述的关系和数量,可以说各种陈述方式的组合,决定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概念的分歧空间,又决定了理论或者策论的选择。话语分析就是分别对话语的对象、陈述方式以及概念的形成及分布原则、理论选择原则进行描述。

(四)话语实践

福柯之所以要把话语与陈述联系起来,目的在于说明话语的实践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就在于分析话语的对象、主体的位置、概念以及策略是在一个怎样的客观的、历史的关系中产生的。而陈述功能的实施与这些客观的实践条件直接关联。

福柯指出,“话语的实践”不同于个体表述思想、愿望、形象等的表达行为;也不同于逻辑推理和语法的构造行为。“话语实践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规律的整体。这些规律总是被确定在时间和空间里,而这些时间和空间又是在一定的时代和某些既定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或者语言等方面确定了陈述功能实施的条件”[1] 概括的理解,话语是规律的整体。这种规律不同于传统的思想史规律,传统的思想史规律是连续的、是由主体及其意识根据连续性、必然性的要求建构的,是脱离具体的时间、空间的空中的彩虹。而话语,或者话语规律,总是被置于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之中,这些时间和空间又是有不同自然与社会条件内容的时间和空间。陈述就是受这些客观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陈述又通过展现一个空间——对象、主体、概念和理论的扩散空间,为我们提供一个关系网络——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地理的等条件相互关系的网络。所以,话语是关系的话语,是实践的话语。

(五)把话语当做事件进行分析

把话语当做事件进行分析,是福柯话语实践理论的实质。福柯把整个思想史看做一个话语场,那么,思想史的连续性是如何实现的呢?福柯发现,传统的连续性的逻辑不仅存在诸如传统、影响等一套模糊的概念,诸如不同学科领域的模糊划分,而且在于对诸如书、作品等的释义。福柯首先将这些话语的单位和连续的机制束之高阁。福柯要关注的是话语本身。在福柯看来,话语就是事件。话语事件的特点在于他的客观性。首先,话语意味着一个客观的说或书写的发生过程,并借助一定的媒介或载体而存在;其次,话语事件与其他事件一样总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出现在重复、转换和复活当中。最后,话语事件同其他事件一样,处在各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线性关系——笔者注)的空间之中。至此,福柯的目的就是要把话语当做事件,并描述事件本身。即福柯所说的“描述话语事件的计划”。福柯强调,对话语事件的描述,不是对话语的语言学分析,也不是对话语的内涵分析或释义。话语分析的对象就是话语本身。“……对于某个话语事实,语言分析提出的问题永远是:这一陈述是根据什么规律形成的?”而话语事件的描述提出的问题是:“这种陈述是怎么出现的,而在其位置的不是其他陈述”;“相对思想分析使用的话语来说,思想分析总是寓意的。它的问题必然是:那么在已说出的东西中所说的是什么?话语分析的范围是朝着另一个方向的;确定它的存在条件,尽可能准确的确定它的极限,建立它与其他可能与它发生关联的陈述的对应关系,指出什么是它排斥的其他陈述形式。”[1]

把话语当做客观的事件进行分析,福柯的意图何在呢?因为话语事件具有独一无二的客观性,与其环境条件相联系,不同的话语事件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断裂的产生。话语本身就是这种断裂的标志。有这种话语系列构成的思想史,必然是一个断裂的,有不同的碎片扩散的空间,一个范围。这样,历史连续性就消失了,主体、主题的意识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话语之外。福柯的话语实践理论,就是一个关于历史断裂的理论。为他的知识考古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福柯的话语实践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首先,它为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文化理论领域,一直存在着解释学、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争论。但无论是关于文化本质的理解,还是文化分析的方法,这三种理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主体主义的缺陷。受主体主义的限制,解释学和结构主义主张意义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但解释学没能看到意义的关系性,而结构主义却从语义的关系角度来理解文化意义;现象学直接站在主体的角度上,无限放大了意义的可能性。而福柯的话语实践理论,则将文化置于具体的历史系列、空间位置和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着眼于文化背后的实践关系。从而为文化分析提供了“考古学”的视角;其次,为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织和竞争。科学认识各种文化和科学的文化实践,意义重大。尽管的文化观为我们科学认识文化和科学的文化实践提供了依据,但福柯的话语实践理论关于文化的分析方法,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篇8

【关键词】豫剧与蒲剧;两河流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28-01

一、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存在的“时间”与“空间”

(一)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的物质空间。“一切空间形态都是由基本的生活行为决定的,行为表达为形态便是空间的拓扑关系。”美国学者巴克认为环境所具备的物质特征支持着某些固定模式,尽管其中的使用者不断更换,但固定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间内不断重复,并将这样的环境称为“场所”[1]。戏剧在两河流域中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在承载着地方的物质空间,以固定的模式在每天上演着相同的情节,戏剧在两河流域融入人们的物质空间,体现出相同的物质构建。两河流域的豫剧与蒲剧位于江西省与河南省,是赣剧与蒲剧的发源地。两河流域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多年,千百年来两河流域共建造上千座戏剧舞台,其中明清上百座,近代上百座,现代仍有上百座在建造中。两河流域的戏剧在继承明清历史的风格中不断地创新与改变,并在历史中逐渐形成不同形式与风格,这里的建筑为两河流域在物质空间中形式相对固定的模式与特定空间构架。

(二)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的社会空间。豫剧与蒲剧在两河流域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社会生活系统,并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社会空间,对于创出它并承载它的两河流域人来说,豫剧与蒲剧具有重大的意义,带来区域社会的等级与生活化的发展,在两河流域的社会空间中人们以戏剧为其精神支撑。豫剧与蒲剧的前世今生之所以能够在不停地演绎这个相同情节,世世相传,并具有承载命运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在社会空间中豫剧与蒲剧维系着两河流域人的所有生活化,仿佛戏剧如歌、歌如生命一样。

二、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历史文化传承的价值分析

(一)历史文化价值。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存在的历史价值在于通过一族一戏台的建造,每一族的建筑代表着一代人的兴衰历史,族族相建造则是把两河流域的人文通过戏剧凝聚起来,把人们与宗族历史相联系在一起,通过戏剧在传承着历史的意义。两河流域人说“戏剧”既是历史,戏剧又是生命。其实在长江流域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在不断地重复上演,只是上演的地方不同,其余的是一致的。两河流域的豫剧与蒲剧在承载着历史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段历史的上演,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更是一种因戏剧文化而诞生的传承精神。在剖析历史的基架中,戏剧与两河流域精神是存在时空中的精神力量。其历史文化的价值在于一种文化的承载并传承两河流域的民族精神,这种价值的文化,是由戏剧与两河流域人所承载的。

(二)传统赣剧与区域传承的价值。1.豫剧与蒲剧及赣剧的发展与传承。两河流域是豫剧与蒲剧的发源地,两河流域人痴迷看戏,又承载着赣剧的文化,因此在当代诞生了戏曲文化,在这里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戏种,可以说月月有戏,甚至有天天进戏园的说法。二月花朝戏、三月娘娘戏、四月祭祖戏、五月六月端阳关王戏。一直到过年戏也在唱,月月在演。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他曲调的多声腔的汉族戏曲剧种。赣剧需要配合豫剧与蒲剧的存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魅力。在两河流域的农村有这样的谚语:“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工夫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看谁都来气。”[2]可见在两河流域戏曲已经深入到两河流域的生活中,这些戏曲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两河流域独有的戏曲剧种――赣剧。2.豫剧与蒲剧和宗族荣耀的精神殿堂。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的建筑,源于地区的社会传承,是氏族宗亲的血缘传统,区别于他地,两河流域的戏剧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戏剧和戏曲文化的演绎,而是联系家族血脉的象征,是同一宗族在精神血脉上的象征。在两河流域戏剧中保持最完好的是万年台与祠堂台,尤其是祠堂台,在这里是宗族表演戏曲活动中最重要的载体与场所,既是表演文化与艺术的场所又是宗族祭祀、续铺、社交、议事和执行家族规范的重要活动中心。

三、结论

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演绎与发展中,传承出民族区域的独特艺术形式与建筑特色。两河流域豫剧与蒲剧的前世今生在上演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在两河流域文化里戏剧不单是建筑特色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与宗族的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写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理解;跨文化文本;效果历史;视域;偏见

在当今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外在研究跨文化文本的理解方面较为集中的两个领域是跨文化交际学和以跨文化理解、解释为基础的翻译学。如果我们冷静地对以往的研究做一反思,便不难看出,跨文化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方面的探讨,其范围主要局限在对不同文化群体在各自语言中所携载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显露的静态的文化异同点上,其运作方式也主要停留在跨文化理解者对原语言和原文化的表层的知性操作上。而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与解释这一基本阶段所牵涉到的基础理论问题,比如理解何以可能、如何展开等,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关于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为参照,从理解的历史性,原作者与理解者视域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理解者带有偏见的合法性等三方面,对跨文化文本的解读过程予以理论展开,同时对理解过程中的原作者、原文本、理解者等诸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哲学反思。试图为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基本前提寻求一种哲学诠释学的根基,以使跨文化文本的解读取得一种深层的理论框架。这一探讨不仅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寻求一种理解的深层视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目前举步维艰的译学理论建设亦会有所禅益。

一、跨文化文本与解释学

释义学家、结构语言学家以及后结构主义者习惯于在广义上用文本的概念意指任何被解释或分析的对象,比如一首诗、一幅图、一部文学作品乃至全部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便于讨论,本文采用的是文本的一般概念,即把文本看作语句或语句结合体,进而将跨文化文本的概念范围界定为:承载异文化的、从一个语句到整本书的任何语句结合体。当代哲学诠释学正是围绕着对文本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问。“诠释学”一词来自希腊文Hermenia,作为宙斯的信使,他负责把上帝的指令翻译成人间的语言。他的解释显然是以他的理解为基础,因此,诠释学从一开始就与理解和解释息息相关。经历了圣经注释学、罗马法律诠释理论、一般文学批评理论和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等几个主要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三种主要的诠释学理论模式: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贝蒂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诠释学;以布尔特曼和早期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1](P7)虽然每种诠释理论模式都是以文本的解释和理解作为出发点,但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影响最大。在其导师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诠释学的基础上,伽氏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试图在人类经验所及并且可以追问其合法性的一切地方,去探寻那种不能用科学方法论手段加以证实的对真理的经验。伽氏诠释学的基本观点主要是针对同一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作者、文本和理解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的,几乎完全抛开了异文化文本这一范畴。但是他从语言、文本等方面一再阐发的理解、解释等概念,特别是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的第三部分中多处引证的有关翻译中理解的问题,为我们研究跨文化文本的解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借鉴。伽氏认为,“所有翻译者都是解释者。外语的翻译情况只是表示一种更为严重的诠释学困难,既面对陌生性又要克服这种陌生性。所谓陌生性其实在相同的、明确规定的意义上就是传统诠释学必须处理的‘对象’。翻译者的再创造任务同一切文本所提出的一般诠释学任务并不是在质上有什么区别,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P494)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解读──理解、解释、译解──跨文化文本的过程,仍然是哲学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理解的拓展过程。不同的是,在跨文化文本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对异文化因素带给理解者的种种复杂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哲学诠释学的合理的理论内核──从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文作者的视域融合,以及理解中带有偏见的合法性,可以引发对跨文化文本理解从整体上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跨文化理解过程中的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澄清、梳理,重新审视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效果历史意识

解读跨文化文本,首先面对的是原作者、原文本与跨文化理解者的跨越语言、文化甚至历史的关系问题。跨文化理解一旦发生,这种关系便不可避免地自然显现出来。在传统的跨文化理解、译解中,我们一直设法清除理解者和原文本之间存在着的语言、文化、历史间距,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主观成见和误解。然而,伽达默尔在论述其诠释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效果历史时指出:“一个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一个对象,而是彼此两个方面形成的一个统一体,一种在其中存在着历史现实和历史理解的现实这两方面的关系。一种合适的解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内表明历史的效果性。”[3](P284)这意味着历史是通过制约我们的历史理解力而产生效果的。任何理解都处于历史的形势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因此,理解不是一个纯粹的主体的行为,而是效果历史的一个方面。根本不存在纯“客观的”、无任何特殊视角的理解。历史限制了我们的知识,但也通过决定我们能理解什么而帮助了我们的理解的开展。如果以哲学诠释学中的效果历史意识作为判据,那么在跨文化文本理解中所谓的通过摆脱原文本文化传统的束缚,消除对文化差异的偏见,最终返回到原文本、作者的原义的追求,实际上是通过抹杀跨文化理解者的自我而达到所谓的客观的理解。而这种没有历史性的自我实质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任何理解者和原作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之中。真正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性,而是正确地评论和适应历史性。因为没有过去,现在的视域根本不能形成。由此可见,跨文化理解中的理解者和原文本及其作者都应该被看作是历史的存在。文本是开放性的,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的过程中。同时,跨文化理解者也绝非是在头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下去达成对原文本的理解,而是在自身带有的本文化的背景下进入到原文本文化的意义域之中的,有其自身无法摆脱的内嵌于本文化历史性之中的诸多相关的前理解因素在起作用。这样,从效果历史意识的角度来看,跨文化理解者与原文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带着自身历史性的语言、文化等前理解背景因素去跨跃到原文本自身所展示出的异语言、文化之中,地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与原文本作者的动态的视域融合。并在不断展开与升迁的理解能力范围中与原文本的意义域保持一种动态的历史对应。

三、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一词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和诠释学家那里被赋予了特殊的哲学意义,是指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哲学诠释学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我们在视域中生活和理解,不存在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视域中被确定的。在解释文本时,这个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当前的视域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理解者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3](P447)但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理解者自己的标准和偏见。我们应该意识到双方视域的特殊性,并通过建立一个将其结合的关系而克服这些特殊性。任何真实的理解都涉及这样一种视域的融合,在其过程中传统获得新的生命,我们自己的偏见受到挑战。视域现象是解释学循环的基础,即将理解描述为传统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相互作用。根据当代解释学确立的关于文本理解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文本理解中,传统上要求理解者所遵循的理解之路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让理解者抛弃自身的语言、文化、历史等所谓的干扰因素,去充分发挥自身的跨文化移情意识的作用,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生活在异文化背景下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出的视域──这违背了理解的自身逻辑,更忽略了跨文化理解者自身必然具有的生存视域。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解读,乃是在生存论意义上的跨文化展开。理解的基础并非在于将自身完完全全置于原文本的思想之中,或是纯粹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活动之中,去设身处地地领会他人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们把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看成是一场谈话,那么,交谈的一方面应该是理解者与原文本的交谈,另一方面(也是必然出现的一方面)则是理解者同自己的谈话。在两方面合而为一的统一体中,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真实过程才能得以实现,理解者才能将自己的前理解背景因素──不管是来自于自身语言文化,还是在以往解读跨文化文本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原文本语言的文化──与原文本中所展示的原作者的视域融合起来。因为有了理解者视域的融入,我们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就必然有了历史的宽容,因而也就可以把对跨文化文本的每一次解读都看成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意义生成过程。虽然在表面上看,原文本文字所记录的意义可以用目的语言复述出来,但这绝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而是参与进了一种理解者当前的视域和视域中必然抱有的前见与前把握。这在哲学解释学意义上是合理的偏见,它构成了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条件。四、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合理偏见因被视为妨碍了理性和哲学对真理的追求,偏见在传统的理性哲学中一直遭到人们的拒斥。在传统的跨文化理解研究中,不管是跨文化交际学还是翻译学,都设法排除理解者可能抱有的对异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的偏见,以达成所谓真正的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然而,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偏见不但被恢复了名誉,而且被看作是我们理解中一个必要因素,这种看法基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或领会的前结构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涉及意义的投射或筹划,是从一个人自己所处的视域中获得的。由于这种理解的前结构就是偏见,理解或领会不可避免地植根于偏见,并不存在能让我们得到一个文本的“真实”意义的中立视角。[3](P796-797)按照这一思路拓展开来,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并非是纯主观的,他所带有的偏见并不就是主观意见,也不是个人癖好;相反,它是传统的一部分,在他所属于的历史传统中发展而来。是被历史和文化决定的视域,是效果历史的显现。由此看来,这种偏见是合理合法的,不但不构成跨文化文本理解的障碍或局限,而且,它引导着理解者朝向正确解读原文本意义的方向,因而是使跨文化文本理解成为可能的基础。如果更深入地追究跨文化文本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的前提,那么,理解者在自身的生存经验中得来的思维固有的能动性就是跨文化理解得以可能的主体方面的最终根据。换言之,跨文化文本理解者的能动性实现的诸多环节就是有意识或上意识的主体偏见的突显,它作为理解中理性化和逻辑化的形式而发生作用,并成为对跨文化理解前提追究、反思和批判的核心基础。如何在理解中使理解者的前见与跨文化文本对象达到同一或和解,便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一个深层的本体论根据。当代哲学诠释学关于文本理解、解释的理论,使得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反思的理论平台。我们试图以跨文化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作者视域融合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作为依据,说明跨文化文本理解是一个包括原作者和理解者,原文化和本文化等理解以及前理解因素在内的互动过程。从而使跨文化理解者得以摆脱以往的、视文本解读为一般操作方法的局限性,获得跨文化理解的一种新视界。

参考文献

[1]李红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篇10

一、方法论的引入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髙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W(PW)史学的方法论,是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学研究中,许多新成果、新突破往往是由先进而科学的方法论导致的,这是因为方法论的外在形式和内涵同事物的本质是一体的,越是科学的方法论就越能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引)先进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包括外部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的种群结构及种类群关系两大部分。外部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内部的种群则包括中国工艺美术的各种品类及各自的品性。种群结构既有各品类自身的物质结构、功能结构和转化结构,同时又有各品类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结构。在工艺美术生态系统中,两大部分之间并不是分开的,而是由外部的生态环境通过其所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科技水平和人的愿望与种群之间形成对流与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态因子”包括了人们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形态以及民俗、伦理、心理、审美、宗教、价值观、设计观等等。科技水平主要涉及到应用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方面,而人的愿望则包含了对造物的选择和信息的传达与筛选。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就是自身在其外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在对流的深度和广度上,交替地、此消彼长地实现着转化运动,同时也转变着种群结构和种群关系的生态幅度和适应范围,并以此展现出无比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生态现象,把握各相关学科的内在结构,在深广的领域里实现其客观性与科学性。谈到深广,还应认识到中国工艺美术的生态系统只是人类生态圈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站在工艺美术的角度去看待其周围世界,不妨也站在其他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去看待工艺美术。同时,中国工艺美术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它在影响世界工艺美术的同时也在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

以现代系统论为代表的科学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事物是一个多层次、多时空的网络交叉结构,它促使人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方法论应该在此基础上延展开去,以浑融而有序的研究方法去描述其浑融的历史现象,从中揭示其规律和本来面目。因此,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在充分认识自身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而合理地引入新的科学成果,探索出一种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和立体的研究方法,应是时代的必然之举。

二、直面历史的真实

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如何在阔大而浑融的工艺美术现象中找出最本质、最根本的问题加以研究?这些问题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必须予以面对的。当代文学史家曾指出,历史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存于已经消逝的过去的时空中的历史,是历史的第一重存在,它只给我们留下了层累的遗迹,而真实的历史则依赖于人们对这些存留的理解来复现,由此历史便获得了第二重的存在,即它存在于人们的理解之中,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和复现必须力求逼近历史真实的第一重存在。M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研究来说,如何逼近历史的真实或怎样才算逼近历史的真实呢?我们说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其中含有极强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在社会活动的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中前进着,一旦历史活动形成并随时间消亡后,它就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凝定而永远成为过去的存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与时间同步的,人类并非只是在过去的时空中创造了洱史,人类同样在现代乃至现时无法避免地创造着历史。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由此就获得了历史的一贯性认识,即在过去、现在和现时等主观时间概念的不同界定中,历史由始而终地客观存在着。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真实也就由其存在于客观历史中而获得了从过去到现代及现时的一贯性。由此引发开去,我们可以由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真实性的把握方法推及到对工艺美术过去真实的把握方法。而这种对现代、现时工艺美术的真实的把握方法就应该是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

在当代,工艺美术及其延展的艺术设计领域比以前更加将人和人的生活放在了首位,并且以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及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理想、价值重心、回归自然、休闲乃至文化与髙科技接轨,在,工艺美术中都是以人的要求为中心,以能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最终目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工艺美术中得到髙度一体化的实现。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真实无疑要在对人和对生活的把握中去展现。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学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表述工艺美术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与生活的必然关系,避免只见历史的物(工艺美术各品类)、不见当时的人,不见当时人的生活的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倾向,同时还要避免那种以贵族工艺、陈设欣赏工艺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主体的研究倾向。在认识方法上,既要从工艺美术的自身角度去看待人、看待社会、看待生活;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从社会、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工艺美术,它们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工艺美术自身的品性,而后者则使工艺美术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我们应将二者有机地融合,以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去考证和论证史实,抓住为人、为生活这一本质,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剖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达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真实的“再现”。

三、规律的相对性与互动

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在于对客观规律的探寻。而对规律的认识则是史学研究方法论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运动,我们的认识既然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就只能够反映这个规律性。”M(PI72)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认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也就实现了人的认识的科学性。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蕴含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运动之中,在其产生、分合、演进、变化的过程中,必然隐含着某种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规律。例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夏商周三代的最辉煌的工艺美术品一青铜器,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工艺技术水平外,还是当时政治、宗教、精神、等级制度的象征物,在三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却在西汉末年乃至以后衰落了下去,其部分实用功能被铁器所代替,其审美部分被应用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之中,而其所含的象征意义也消失殆尽。这种取代与消亡之背后必然有某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所驱使。因此,正如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的发展受到内在规律的作用一样,工艺美术的历史进程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则成为工艺美术史学研究的当然任务。

然而,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又似乎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无规律现象,由诸多因素影响的工艺美术,在其演进中显现出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汉唐等社会经济髙度繁荣的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极大的发展,我们由此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即工艺美术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的开放程度“成正比”。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在宋代政治上屈辱、经济上的相对低滞、思想文化上的束缚和压制之下,却出现了空前杰出的各类工艺美术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髙超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这似乎又与汉唐工艺美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成正比”的律动相悖。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无法用单一种规律去涵盖工艺美术发展的全部。工艺美术的发展是由许多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规律所支配的,而这些规律中含有许多特殊性、偶然性和随机性。对史学研究而言,人们只能是从其不断发生的偶然性中去发现内在所蕴含的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存在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与规律的无限性之中。中国工艺美术的史学研究应充分认识规律相对性这一特点,避免以单一规律完全覆盖和解释甚而论定全部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多种规律的共同作用以及规律中偶然性“逸出”现象也应作出切实合理的、科学的探究和阐释。

从规律的相对性出发去认识和总结规律,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艺美术各种规律的运动存在于各种为生活的实用与美的相互运动之中。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但是二者在统一中又各自有不同的规律。实用性的规律是以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的形态变化成为其发展变化的动力,具有进步性。而工艺美术的审美性同其他艺术相联系则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形态,艺术的诸多规律在其中交互作用,文化的选择也呈循环式表现出来。由于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都在各自的规律下发生变化,而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和审美性规律之间就必然地形成了互动。总体来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规律是使工艺美术呈现出进步形态的主要因素,它以适用性和舒适度促进着审美美感的形成;而审美规律则是非进化形态的,但是它以求新美、求异美的追求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刺激着实用性并使其产生新的变化。工艺美术在这两种规律的互动下形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相对的、整体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