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同时还需要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形成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地域、民族以及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在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基于社会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趋势不同以及双方的思想认识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整个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想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为突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为突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三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并结合该区域内各方面,形成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说起“东风”,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的景象,而说到“西风”,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冬天刺骨的寒风,在晏殊《蝶恋花》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中便能看出西风给人们的映像。而在英语中却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时,将其翻译过来则是“刺骨东风”的意思;而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为例,将其用汉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这种风能够带给人们温暖,当西风吹来时,会出现万鸟争鸣的景象。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的地域环境中,我国的西部地区多处于高山地区,且东临大海,当东风吹来时,自然会给人一种舒心、温暖的感觉,而西风多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风,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在英国人的理解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其国家的东风多来自于欧洲大陆的北部,与其他风向相比,有着一定的寒冷性;而西风则来自于大西洋,温暖宜人。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中,地域文化对英语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若不能准确、客观的了解该地的地域文化,将会在翻译活动中造成一定的困惑或误解,直接影响英语的翻译质量。

(2)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该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同时,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同时,风俗习惯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在一个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以反映该地的风俗习惯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而在英语文化翻译中,若一味的从字面含义上进行理解,不仅达不到文化交流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文化传播的意义,而这些都需要翻译人员着重注意。白色在西方人眼中象征着天使、纯洁和幸福,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是丧色,人们往往用白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要穿红色喜服,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和喜庆,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再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该词来源于西班牙,一些古老的西班牙人坚持自身的民族原则,不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皮肤相比,他们的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蓝色”,并由此而得名。

(3)文化差异。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在其具体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基于该民族的、意识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在差异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之间有着不同的。在我国的中,主要以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为主,且这三大教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美国家,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且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英语有句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对应中文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这句话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这样既能借用英语中的谚语来表达汉语成语,又保留了汉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点。

2.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在文化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扩大了文化的影响范围,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基于双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英语翻译造成不成程度的影响,在影响双方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会影响着英语的翻译质量及误导人们的理解。

2.词汇歧义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词汇对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不同、语义不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词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3.民族文化背景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其发展的同时,又积累与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英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在保障翻译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影响;方法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附属于不同的文化。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化承载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这些差异性往往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理解障碍。所以在国家交流中,译者们不仅要对语言表层的转换,还要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提高翻译的质量,也使之更加恰当和准确。

1.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词,笼统地讲,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既包含了价值观念等意识方面的小文化,也包含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等物质方面的大文化[1]。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承载着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这些差异性都影响着汉英之间翻译的思想表达。下面,就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影响因素展开叙述。

①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俗话说:“近山识鸟音,近水识鱼性。”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英国是一个西方的岛国,四面环海,海洋生物繁多,航海业发达,全年温和湿润,适于园艺业的发展;中国位于东半球,由于亚热带季风的气候,农业是其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祖祖辈辈都居于亚洲大陆,生活也离不开土地。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喻人铺张浪费,花钱奢靡,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则是用“挥金如土”。虽然两个词的喻体不同,但是意义是一样的。再比如,由于英国常年是盛行西风的,所以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而在汉语的文化体系中,春天经常刮东风,所以东风也具有很多引申义和喻意,比如“东风拂面”、“改革的东风”等。故而我们在阅读雪莱的《西风颂》时会有所误会。

②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英语所在的民族和地区注重逻辑和抽象思维,而汉民族则是更注重具体思维[2]。比如,汉语中的一个成语“胸有成竹”,如果直译成:have a bamboo in one’s chest.就会让人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甚是费解,但是当我们用一种逻辑思维来意译: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则让人很容易就了解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思维方式中,英汉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其实还是在于英语重直线思维,习惯直截了当,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而汉语则是重曲线思维,习惯从具体到概括,从众归一。比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的开头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3].但是我们汉语却总是先把事实叙说了再来进行总结,这句话在中文是这样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个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其思维方式的差异由此可见。

③风俗习惯的差异性。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传统习性,风尚或是礼节,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着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4]。而其在英汉翻译中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因为语言来源于生活,所以它在潜意识里就要求译者要了解该语言所包含的一些缘由。比如,关于数字“8”,它是汉语使用者广泛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代表着人民要发财的愿望,其寓意是吉祥的,但在英语中的“eight”,是没有该层含义的。相反,英语中对数字“seven”是情有独钟的,其中不只因为它的风俗习惯,还包含着它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的眼里,“7”是一个命数,上帝用了“7”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他的身边有“7”个天使,而且一个星期有“7”天,在他们的眼里“7”就意味着幸福与幸运 ,但在我们汉文化中却没有[5]。另外,中西之间对颜色也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也反映出了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以白色为例,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洁,新娘在婚礼上也是身穿白色婚纱;但是在中国,只有葬礼上悼念死去的人时才会穿白衣,婚礼上却总是穿上大红礼服来象征红火吉祥。所以有时不了解其风俗习惯,对其翻译出来的文字也就无法理解,只有充分了解其生活习惯,才能清楚其中包含的蕴意,才能给翻译提供方便。

④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其中包含着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难题。比如“meet one’s waterloo”是源于法兰西的缔造者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一事,以示拿破仑反攻的失败,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那么对其中所包含的喻意就不得而知了。又比如《史记》中“鸿门宴”这节里说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意思就是“别有用心”,但如果译者没有阅览过司马迁的《史记》,不了解项庄和沛公为何人,那么要他进行翻译估计很有困难,其表达的意思也很难理解。所以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对双方的历史文化都有相关的认识,有了历史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双方的交流才会更加顺利。

2.文化差异下的英汉翻译应对措施

翻译活动不仅是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再联系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将原文要表达的真实意蕴给真确地表述出来,而这也是使翻译工作达到“信、雅、达”的关键。

①附加注释。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些成语或是句子一种语言所特有的,比如中国的成语“东施效颦”,如果就简单地翻译成“Dong Shi imitates Xi Shi”则没有把这个成语“胡乱模仿,效果极坏”的意思给完整表述出来。但是如果在旁边进行注释的话,比如(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girl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 Shi was a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Xi Shi to be beautiful as Xi Shi.)这样读者或是译者不需要查阅太多资料就可以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并且一目了然。

②意译法。直译是翻译最原始也是最忠实原文的翻译,但是有时限制于文章的结构形式与风格,往往需要对要翻译的内容进行填词或是删字,以求文字的通顺,传达原文的意义。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as thin as a shadow.”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就是“瘦的像影子”,但是由于我们汉语没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为了更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我们就可以译成“瘦的像猴子”。

3.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差异,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翻译成为了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而翻译工作者是构建这座桥梁的设计者,为了让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更紧密,翻译工作者应积极了解双方的文化,消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黎功成.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英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3):14-25.

[2]陈凯.试论翻译的跨文化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11,32(09):112-117

[3]李建莉.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5(03):68-75.

篇3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篇4

商务英语翻译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完成关系着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是展示我国企业文化和素质的重要渠道。基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差异,这必然会给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做国际商务翻译工作时,能够准确地传达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以减少文化差异对译文理解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文化差异影响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商务英语也不例外,因为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奈达的“意义相当”和“文体相当”论,还是方梦之的翻译四层次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务英语翻译,同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一样,都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略。笔者从商务英语中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下文化因素的表现方式和翻译策略。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国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意思,因此,做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对这些敏感的词汇格外注意。例如,由我国生产的著名电池“白象”,翻译为英语应为“lion”,很受消费者认可。但是,如果翻译为“WhiteElephant”,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就会把这个看成很一般的东西,失去了品牌的含义。将“亚洲四小龙”译为英语就是“FourAsianTigers”。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是邪恶的怪物。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发展的独特性,而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造就了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这一点额外注意。如在西方一些国家,蓝色往往代表着忧郁的意思,美国人就把心情不好的星期一看作“BlueMonday”,还有一些国家如埃及人和比利时人把蓝色看成了倒霉的颜色。但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商标“蓝鸟”(BlueBird)不能理解为“伤心的鸟”,这是因为“bluebird”在西方的文化含义是“幸福”,当然,乘坐“Blue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就很少知道自己身在“幸福”中了,大概只是知道自己坐着世界名牌汽车,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身份象征而已,更不会联想到“忧郁”、“倒霉”了。又如,“十三”被西方人看作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缘于基督教传说,所以对“十三”这个数字非常避讳,中国人对此却不大在乎。

三、商务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贸易往来中需要重视商务礼仪,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促进双方的友好沟通与交往。各国的商务礼仪是受本国文化影响的,因此,中西方的商务礼仪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人在商务贸易中为了表示客气和热情对给对方发烟或者敬酒,但是西方人却不太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应该避免吸烟。其次,中西双方在接受旁人赞美时的表态也是不同的,中国人对于别人的赞美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大方的接受。商务礼仪关系着商务往来双方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了解各国不同的商务文化能够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采用正确的商务礼仪,促进双方友好沟通,为商贸的成功奠定情感基础。

综上分析,商务英语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思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首先提高专业素养,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的翻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商务贸易的成功与否,因此,翻译人员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性的敏感度是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当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商务文化、礼仪文化等,才有可能使翻译到位,促进正常的商务往来,因此,翻译人员在每一次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翻译前要翻阅各种资料准确把握对方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礼仪文化等。在此基础上,翻译人员翻译时可以较好的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保障不会因为文化冲突而使双方关系不和谐。

其次掌握翻译的技巧

翻译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相比,操作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所以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如针对某些特有词汇,可以进行恰当的释义性翻译,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商务英语句子结构,努力做到句式规范,体裁正式。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按照原文上下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有时增添原文字面没有呈现但现实内容已包含的词汇,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说话表达用不着的词汇。如“所有现金盈利,均须缴纳所得税”翻译为“Allcashbonusshallbesubjecttoincometax”等。

最后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吸纳、融化外国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扭转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尴尬“失语”局面的过程。面对文化差异,译者应当力求寻找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在表达上寻求对等语,避免简单使用同一语而掩盖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其实,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妨碍商务英语的译者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如果这个契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是最理想的。即便很难找到理想中的契合点,译者也应采用灵活的方法,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或是通过其他手法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元素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比如,将商标“zephyr(西风)”翻译成“和风”。而面向社会征集英文商标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厂家最终选定的是“GoBelieve”,也是找准了中西文化切入点的例子,“GoBelieve”不仅发音上与“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让英美人产生值得信赖的美好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加强英语翻译实践操作,逐步摸索出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技巧,把因为翻译失误和商务合作不愉快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作为语言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不仅要积极吸收外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而且要肩负起维护和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2-143.

[2]赵翔.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09(10):43-44.

[3]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邓练(1977-),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礼仪课程教学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发展为当代中国人留下了大量旅游资源,不但有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而且还有具备浓郁民族风情的人文历史类景观,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游玩。然而,因为中西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难免会造成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从而为旅游活动带来了大量问题。在此情况下,通过恰当的旅游英语翻译,就能较好地消除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如今,我国旅游英语翻译教学应当主要集中于跨文化视角下,妥善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1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1.1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风土人情。旅游英语不但在词汇和句法上有别于普通语言,而且还牵涉到独特的专业领域以及文化背景。依据一项调查,有26%的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是为了欣赏文化古迹,有56%的游客来华是为了体验异域风情。因此,旅游翻译要能够满足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需求,不可简单地采取直译的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我国所特有的人名、地名、美食以及节日,其中有许多是外国人极少接触的,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注意到异同之处。比如,“chick”这个词可以指女孩,“hotchick”用于形容漂亮女孩,在中国却是贬义。笔者曾经为本地公园翻译文化背景墙,内容为中国四大发明,如果将资料中的“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逐字翻译为“ChineseancientHanworkingpeople”,并不符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而应当简译为“HanChinese”,才便于西方人理解。

1.2风俗上存在差异性

中国人在介绍各种名胜古迹之时往往会从景点历史开始说,将历史上的名人和景点之间的关系加以结合,从而做到面面俱到。这十分符合国人的口味,让人感觉到景点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品位。但是,在使用英语进行介绍时则会让人觉得太过拖沓,无法抓住重点。相反采取简单的意译法更易于交流。比如,将端午节意译为“DragonBoatFestival”,比音译“DuanwuFestival”要更加形象生动。形容事情简单容易处理,中文通常会用小意思或小菜一碟表示,英文翻译为“Apieceofcake”而不是“aplateoffood”。红茶翻译为“blacktea”不是“redtea”。一些国家伞被用来挡雨不会用于遮阳,许多欧美人士享受日光浴,他们对中国人晴天打伞难以理解,这时你可以解释“ladywithwhiteskinisregardedasbeautyinchina”。

2针对旅游英语翻译不同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2.1景点名称及名人的翻译策略

在景点名称应当如何翻译的问题上,除依据汉语拼音或者字面含义进行翻译外,还应注重于体现出译文所具有的跨文化意识。译文应当符合所翻译的目标语的习惯,以切实提升国外游客在心理上的接受能力,这也是跨文化交际所提出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旅游景点为汉语名称的,可以直接用音译法,比如,天安门译为“TianAnMen”,丽江译为“Lijiang”。也可采用意译的方式,如颐和园译为“TheSummerPalace”,黄河译为“YellowRiver”,九寨沟译为“NineVillageValley”。如果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混合译法,就能更加完整地表达景点所具有的文化含义。如“MountHuangshan”,“ShaolinTemple”。将“八卦”仅译为“eightdiagrams”,外国游客可能无法理解其真实含义,此时应加上注解“eightcombinationsofthreewholeorbrokenlinesformerlyusedindivination”。混合译法不仅有利于深化别国游客对于我国文化的理解,而且运用更加全面的翻译,也能提升我国的知名度,从而拉近我国和别国之间的距离。

2.2历史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因为中西不同文化的差异,中国景点翻译之中往往会牵涉到历史名词、朝代、官名等外国人难以理解的信息。在最大限度上消除冲突正是旅游翻译的目的。能够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因素相当多,包含了态度、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均应当在翻译过程中予以化解。比如,南宋文天祥创作的诗歌《得儿女消息》之中有一句:“肮脏到头方是汉,婢停更欲向何人?”这里的“肮脏”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卑鄙下流的意思,而是表示不屈不挠。所以,在深入理解了原文含义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翻译:“ManlyUnyieldingisthewayouttome,forwhomshouldIbegraceful?”

2.3地域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地域文化之产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民族往往会选择各自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述。例如狗在中国词语里经常用于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而在国外却多用于褒义,如爱屋及乌可以翻译为“Loveme,lovemydog”,幸运儿“luckydog”。我国往往赞赏东风,将其视为对事物发展十分有利的因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如此。与此相反,西方人觉得东风为刺骨的寒风,会带来寒冷,而西风则是暖风,是春天的象征。作家雪莱创作的《西风颂》就是歌颂西风的典型例子。有鉴于此,在对国际游客进行诗歌上的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到地域差异的因素,及时进行调整甚至调换。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英语翻译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可表达性以及可执行性。这是由于其自身具备了跨文化的交际性。在实施翻译时不仅要运用好等效化原则,而且还应当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的习惯等进行机动灵活的处理,以确保信息最接近于对等。在旅游翻译过程中,不但要跨越语言上的阻碍,而且还需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准确而又系统化地揭示出中西不同文化内涵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么文浩.社会语言学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的建模探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3.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变交际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之间的交际”。国内学者贾玉新(1997:23)的定义更为简单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见,跨文化交际最显著的特征是持不同语言的交际者之间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简而言之,就是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既有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也存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词汇隐含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上,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但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广泛地反映文化差异。论文大全。事实上,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论文大全。如:“西风”与“west wind”而言,这两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但所涵盖的文化概念却完全不同。在汉语文化中,“西风”指“秋风”,还喻指一种势力或倾向,《红楼梦》第80回中,“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风有时甚至是破坏者:“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残菊》)。看来,“西风”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与英语west wind 的内涵截然相反,对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温暖的春风,生命的催生剂,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诗歌中有许多赞美西风的诗句,其中最著名当数雪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comes, can spring be for behind?

(2)、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可以反映在许多方面。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英语的会话规则知之甚少,从而出现语篇运用失误。笔者曾观察如下一幕:一名外教邀请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做一次五分钟的教学示范,该生面对同学,说了如下一段“开场白”:

“Ladies and gentlemen,at fist I’d like to say, Miss Flora,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chance to stand here. Then I’ll tell my classmates,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listening to me. Now I am feeling excited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to give an English class. I’m feeling nervou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can give you a satisfying class. If I can’t, I’ll say I’m sorry to waste yourtime.”

可以想象这位外籍教师当时对这段语篇的迷惑不解。

再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中吃饭,这位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得这位美国友人十分纳闷,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仅反映在语言交际上而且反映在非语言交际上。所谓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行为,它是不依附语言代码而进行的交际,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代码无法替代的作用[3]。同语言交际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即使中国女性在微笑时,也常常“笑不露齿”或“掩面而笑。”而美国人则截然不同,相反,他们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往往表露无遗。又如,美国人伸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而中国人伸舌头是一种自知失礼或失言表示尴尬的方式;再如,美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数目是“二”,而中国人做出同样的手势表示的数目却是“八”。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ds,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交际双方不注重彼此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交际时必然会有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使彼此间的交流产生杂障碍。

1、文化差异会引起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若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甚至不快。让我们来分析以下两个例子:

(1)、田惠中笑迷迷地举起祝酒:“来,来。今天各位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

“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那样象轰一只苍蝇。“……再就是,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

“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论文大全。” 密斯林又笑又摇头(谌容《散淡的人》)。

(2)、Philip Said:“Oh, Lucy, you are more charmingeach passing week. I guess no one can help loving you when they see you.”

(菲利普说“露西,你真是越发动人了。我想每个人看到你时,都会情不自禁爱上你。”)

Miss JohnsonSmiled: “Thank you,Philip, Thank you.”(约瀚逊小姐笑着说:“谢谢,菲利普,谢谢你的夸奖。”)

在例(1)中,中国女士章淑娴被男士夸“美丽”反应很强烈,用了几个“去”。而例(2)中,西方女士露西面对男士的称赞,欣然接受,视夸奖为一种礼貌的表示。这种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点的差异。若用中国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去对待外国人,后果不堪设想。

2、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差。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加了解,势必造成交际中的信息差。如:“girl friend/boy friend”与汉语的男女朋友字面意思相同,但内涵不同。英语文化中以“girl friend/boy friend”相称,其内涵与性关系有关,而汉文化中男女朋友则专指结婚前的恋爱关系,二者没有性关系;“Valentine’s Day”(情人节)在英语文化中是指将信、卡片或礼物作为爱情的象征赠给异性朋友以表示倾慕的节日,而在汉文化中“情人”却专指配偶以外的异性;“single parent”(单亲)在英美文化指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意味着未婚或离异,汉文化中则指离婚或丧偶的一方;“love child”(私生子)在英语文化中未婚先孕女子一般不愿意在社会上公开自己的身世,将孩子称为“love child”显示了英美对其的理解和宽容,在汉语中“私生子”却反映了其与汉文化不相容甚而遭到歧视。

三、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又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包容多元文化标准是大势所趋。如果与外国人或赴外国学习工作,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努力做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rry A. et al. 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i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熊金才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篇7

1. 英汉语词汇的文化差异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民族或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中国人心目中,夏天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的夏季显得温暖明媚,是一年中最温馨宜人的季节,像中国的春天一样,给人一种美丽、温馨、可爱的感觉。另外,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是温暖的,是春天的风,只有西北风才是寒冷的。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可见,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观察事物,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2. 英汉语句法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上的差异绝不是孤立的、任意的,它们反映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西方传统思维一般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西方哲学也是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态度;中国传统思维则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强调主观作用及其重要性。因此,英语重客体,英语语言的形式逻辑基础是非常强的,一般句子必须完整,各种组成部分很少省略,一些无主语的句子如“下雪了”、“事情发生了”、“喝了吗”等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在很多情况下汉语句子结构只是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整,只要能够表达意义就可以。

3. 跨文化语篇结构差异对比分析

中国人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它们的思维方式以圆为特征,语篇结构往往呈圆式或聚集式。论及某一事物时,总有一个由次到主、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我们这种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的迂回做法,会使受直线式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人感到扑朔迷离。西方人习惯以开门见山、分析为特点,“果”在前,“因”在后,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与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照。

中西方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段落结构的组织方面。英语段落的篇章结构特点是:语篇写作直导主题,再层层剖析,行文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每段段首或段末经常有主题句,而且每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段落内容必须与主题句直接相关,段落结构严谨;而东方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则是直觉整体性,特别重视直觉感受到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认识,一种悟性,一种经验。因此,西方人的线性语篇特征和中国人的螺旋性语篇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只有掌握了英语语篇结构特征,英语学习者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否则往往发生歧义,引起误解。

4. 政治、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阅读时,如果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知识缺乏了解,也会给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比如,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管理着这个世界。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二、 英语阅读理解中跨文化障碍的应对措施

1. 掌握阅读技巧,系统讲授词法、句法、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

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必须条件,它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掌握中西方文章不同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学生很快摸清西方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更为高效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篇章的字和句子,很难让他们利用信息和课文线索来理解整个篇章。因此,教师应系统讲授篇章结构知识,引导学生从词法、句法、段落、篇章结构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依据首段和段落首末句概括文章大意;针对长难句进行细节分析;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态度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篇章结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因果关系法、比较法、时间顺序法、列举法、问题解决法等。好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获取信息。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正确地使用这些技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8

【关键词】英汉翻译 文化缺省 补偿策略

1 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活动,是日常交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它在推动文化交流、构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变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民族在地理、历史、以及哲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一种语言文化中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语义真空”,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或者不对等就是文化缺省。下面本文将从文化缺省的概念内涵、形成原因以及补偿策略三方面予以初探,以更好地促进英汉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 文化缺省的概念内涵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省去一些对双方来说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文化信息。(王大来,2010)必要的文化缺省既提高了表达的效率,也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但是,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并不具备相同的认知域和文化结构,因此,对源语作者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对译语读者来说则会成为“语义真空”。正是这种文化缺省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挑战。正如著名翻译家王佐良(1987)所说:“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中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要花很大力气解释。”翻译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两种语言形态、语式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顺应,而在于如何补偿源语相对于译语读者来说缺省的文化成分,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

3 文化缺省的成因

文化缺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只对影响最大的三种原因加以讨论。

3.1 生活环境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各不相同,这必然会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绝大多数译者都将英国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译为《西风颂》,但这只实现了源语与译语形式上的对等,是一种表面的忠实。事实上,由于东西方民族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西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西方民族看来,西风是春天的向导,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而在我们眼中,西风给人以寒冷、萧条、破败的感觉等。因此,当中国读者看到《西风颂》这一诗名时,就会困惑作者为什么会对西风进行歌颂。显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也没有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分进行适时地补偿,使译语读者难以建立起语义连贯。

3.2的差异

的差异也会对东西方民族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从而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杨宪益先生就曾把它译为 “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很显然就是受我们母语文化的影响。在汉文化中,“天”就是崇高、神圣和伟大的象征。而西方民族崇尚基督教文化,在他们心中只有神或上帝(God)才是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而“Heaven”一词则多指天国或天堂, 与汉文化的意味相去甚远。所以说,当西方读者看到“Heaven”一词则会茫然失措、不知所云,有时甚至会对原文产生误解。可见,译者如果不能补偿源语中缺省的文化成分,则不利于译文的正确解读。

3.3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必然也会导致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出现。比如,汉文化中经常会用“满腹文章”“满腹经纶”等来夸赞人的学识,若译者直译为“a bellyful of essays” “ a bellyful of scholarship”时,译语读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毕竟读者不会将学问与腹部联系起来。事实上若将其译为“to have one’s mind full of essays” “to have one’s mind full of scholarship”则会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可见译者如若不能消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成分,则必然会导致译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另外,汉饮食文化中的“饺子”、“粽子”“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冰糖葫芦”等,英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词,甚至都没有近义词。同样,西方文化中的“pizza”“hot dog”等在中文中也找不到对应。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缺省给英汉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4 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文化缺省的存在给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探寻如何补偿源语相对于译语读者的文化缺省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此主要讨论三种补偿策略:

4.1 译语替代法

译语替代法指的是当源语信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即译入语中出现词汇空缺时,就会用译入语中相近的词语替代表达。这种替代方式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对译文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补偿, 使得译入语读者消除了理解上的障碍,获得了与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同时也使得译文的表达比较地道、生动。比如,汉语中“落汤鸡”在英文中的对应表达为“a drowned rat”,“缘木求鱼”对应的是“seek a hare in hen’s nest”,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对应的是“lead a dog’s life”, “挂羊头卖狗肉”对应的则是“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母老虎”对应的是“lioness”。可以看出当译入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意象或出现词汇空缺时,就会用译语中类似的表达代替。这样目的语读者就获得了与源语读者类似的感受,也使译文表达得更为生动地道。

但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陷,过多地归化对原文文化是一种损害,因为它不仅屏蔽掉了源语中的文化,还剥夺了译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的机会,而且,它还可能使读者误以为两种文化之间并无差别(陈剑波,2011)。事实上若将上面提到的“seek a hare in hen’s nest”译为“鸡窝寻兔”的话,汉语读者也是能够接受的,这样的话不仅领会了原作意思,还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使读者获得了文化上的享受与探索,促进了中英文化的交流。

4.2 解释性译法

解释性译法指的是当源语信息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并且译入语中又没有相近的替换词语时,这时译者会采取解释性或描述性的译法,即要兜个圈子才能说明白。这种补偿手法能使译语读者对原作的大意有所了解。比如舒展文的《钱钟书与杨绛》一书中曾写到“钱先生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得名‘钟书’”。“抓周”一词是典型的汉文化特色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有译者便采用了解释性译法,将其译为“he was told by his parents to choose one thing among many others”,这样便消解了文化缺省给译语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

但是,解释性译法往往会使异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消失殆尽,不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另外,它较为冗长,也可能使译语读者产生排斥甚至厌恶感,不利于文化交流。正如译界前辈所说的:“有些词能解释,但解释不能够完全代替翻译。”而“解释”则往往是译者对付文化缺省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张蕴婷,2010)

4.3 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那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译入语表达中却找不到对应词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诠释手段。译者通过直译加注,一方面尊重了源语文化,彰显出源语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大量的注释又使译入语读者清晰明了,获得了文化享受和交流的双重享受。比如巫宁坤就在《<再生的凤凰>:忆沈从文》一书中用直译加注法巧妙地处理了文化缺省现象。他将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的特色词“章草”直译为 “ZhaoCao”,并在后面加上注解:a cursive hand formerly used in memorials to the throne.直译加注法的使用既降低了译语读者的阅读难度,同时也彰显了异质文化的特色,是一种不错的补偿手法。

但直译加注法也有其明显的缺陷。比如直译加注法往往冗长,会阻碍译语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译文更加贴近源语文化,因此即使加上注解,译语读者可能也会觉得译文晦涩难懂,不易接受。不过无论如何,直译加注法意在保持原作的风姿,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5 小结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活动。但是由于中西方民族在自然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缺省也成了翻译实践最大的障碍。译者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使者,就必须要采取多种补偿策略来消解文化的不对等。译语代替法、解释性译法以及直译加注法就是极其重要的三种补偿手段。其中,译语代替法和解释性译法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对译文中文化缺省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补偿,有利于译语读者减少阅读障碍。但过量补偿又往往会损害源语文化,不利于保持原作风姿。直译加注法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有利于彰显源语文化特色,使译语读者获得文化享受。但它有时也因晦涩难懂、注解冗长而不受读者欢迎。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化补偿时,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加以选择,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剑波.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2]王大来.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策略与方法[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

[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文化重构[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6).

[4]王佐良.翻译: 思考与试笔[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篇9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旅游的核心之处在于文化感受,壮丽山河、秀美风景不仅让外国游客陶醉其中,满足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更重要的是亲临体验了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了解了其中独特的文化气息。旅游宣传资料成为推介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媒介,浓郁的民族气息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也是文化旅游,在游览中陶冶情操,丰富知识,体验文化。旅游语篇是文化的载体。吸引游客、唤起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致,并激发其参与游览的乐趣,这是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所在。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游客对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传播中国文化精髓。文化内涵的翻译传递就成为旅游资料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而种种不同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自然山水风景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文化特点,我们要利用旅游英语弘扬民族精神。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使旅游英语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之间的精神纽带和交流桥梁。

二、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沟通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国游客在感受理解游览地独特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带到景区所在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变成一种需要。为外国读者和游客提供实用的游览信息,包括历史文化信息,这是旅游资料翻译的根本目的,在旅游服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资料翻译实际上是代表源语文化的译者与代表译语文化的外国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认知行为、社会规范等,因而有可能造成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沟通受阻,交流合作不畅。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待旅游翻译可有效减少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特性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交际误解。旅游资料翻译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同样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因此了解和研究文化差异有助于追求多元文化的协调兼容,洞察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的原因,同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1.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或是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会使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们养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方文化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不同褒贬义、联想义及象征义。如“喜鹊”汉语报春,预兆喜事临门,而英语指傻子,比喻话匣子,叽叽喳喳的人;“狗”汉语多贬义,而英语多褒义,指可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另外,这一差异还表现在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如兽中之王在中国人心目中为虎,而西方则指狮子;富贵牡丹是中国人眼中的花魁,而浪漫玫瑰则是西方的代表。

2.民风民俗

文化的渊源不同,词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涵义也必然不同。由于两国的民风习俗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翻译困难是合理的。附加上必要的注释成为译者在处理译文文化转换时常用的方法,以促进交流顺畅,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当天赛龙舟,吃粽子。因为“端午节”是汉语有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那我们如何让外国人在吃到粽子时怀有这种感情,我们肯定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又如SpringFestival,对外国人而言,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春节”所隐含的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给红包等信息,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它认为是春天的一个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已。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西方人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民俗活动。另外,在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下,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不一致。在英国人的印象中,“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中国诗句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则道出了苍凉之感。汉语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东风报春,万物复苏大地回暖,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凛冽,给人萧条凄冷之感。对于不同生活习俗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力,译者必须要仔细领会并融会贯通。

3.思维心理

中国人注重整体上的感观认识,直觉思维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人关注逻辑思维,严谨缜密,理性心理占主要成分。例如,汉语旅游语篇先从不同角度广泛描写记述,言辞华丽文笔优美,主观感受强,最后归纳总结出段落的重点,呈螺旋上升式。而英语旅游景介则注重客观写实,语言简约而流畅,段落的开头先有一个传递信息出发点的主题句,简明扼要告诉读者段落的主线和范围,便于其理解和接受,呈直线式。汉语无论修饰语长短、繁简,都放在中心语前面;而西方人则喜欢将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诸如此类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句式严密。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上强调谦虚和褒扬,这是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样的文化心理导致中国产生了很多敬辞与谦辞,如恭候、令尊、贵国、拙作、高见等,可是英语里的toawaitrespectfully,yourfather,yourcountry,youropinion,my(poor)writing等并不是这些敬辞的完全语用等效翻译。因此要译者要熟悉西方人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牢牢树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得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思维表达方式,使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4.语言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汉英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中西方读者各自喜闻乐见的形式。英语和汉语是这个世界上发展非常成熟的语种,英汉互译有相当的难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词汇选择和句式运用上。例如,有的译文把“精品游览线”中的“精品”译成essence,这里的“精品”应理解为“精选”而不是“精华、精粹”,最好译成choice或well-selected。再如小吃“藕粉”不应译成“lotusrootstarch”,这会让西方游客想到吃多淀粉食物带来肥胖的后果,所以应译成“lotusrootpaste,powder或pudding”,让外国游客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贯强调神韵、格调以及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极浓。在语言上注重意合,语言形式零散,语法呈隐性。汉语讲究中庸,推崇“不偏不倚”,喜欢大量使用四字成语,比如莺歌燕舞、雕梁画栋、桨声灯影等。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托物言志,倾向神似,语篇优美华丽,用词凝练含蓄,行文工整,声律对仗,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相比之下,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的抽象理性思维,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用词强调简洁自然、行文注重逻辑理性、描述突出直观可感,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

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可译性

Abstract:Asonemajormeans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translationistightlyrelatedtoculture.Translationactivitiesrevealthecommunicationbetweendifferentculturesandshowthetranslatabilityinculturaldifferences.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culturesarereflectedmainlyinreligiousculturalbackground,valueorientationandcustomsandhabits.Translationtechniquessuchasliteraltranslation,liberaltranslation,explanation,additionanddeductioncanbeappliedwhentheculturaldifferencesneedreservingorcannotbeidentifiedintranslation.

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translatability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1]。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2]27。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术。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翻译的困难。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上帝”这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宗教背景,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文化的等值,有时就会造成文化的亏损。因此,不同的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其中以佛教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最大,不少成语就和佛教相关。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译者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helpsthosethat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lfisour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isa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变、重竞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例如:汉语中的“拖后腿”,如直译成英语“pullone''''s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我们不能看到“yellow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区别于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而这种“异质”必然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英语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而汉语中却常有赞美“东风”的诗句;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西方人起源于游牧,与奔马感情深厚,因此,在英语中有大量带“马”的习语,如“awillhorse”(工作认真的人),“adeadhorse”(徒劳无益的事),“rideonthehighhorse”(盛气凌人)等等。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成语中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等。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就话题的选择来看,英美人交谈忌讳涉及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有关个人的话题,而中国人见面就会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收入怎么样”等问题。再比如,英国人对狗一般都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topdog”(重要人物),“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而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都厌恶鄙视它,常常用它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刘宓庆先生[2]20也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但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是相对的。为此,译者就要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3]。这种方法既可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又让译语读者能够接触大量的异族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是从英语直译过来并被大家所接受的习语。再比如: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moneylikedirty”,要比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moneylikewater”好,这样既不影响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总之,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直译可以保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2.意译

如直译无法尽显原作风姿或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则有必要借助意译。意译是指将别的民族语言中的无等值物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成分进行仿照。如将“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putthecartbeforethehorse”译成“本末倒置”。反过来,把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wifewhosharedherhusband''''shardships”;“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译成“eachofusshowshistrueabilitie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和直译相比,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3]。

3.音译

音译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音译中,汉字已经不表意,只表音。如:“Beatles”是一支60~70年代在英国影响很大的吉他乐队,音译成汉语为“披头士”,由这个词我们中国人便可联想到此乐队乐手的形象、风貌。再如:“cool”音译成汉语“酷”。一个“酷”字把时下年轻人追求新潮、前卫、崇尚与众不同、寻求个性发展的言行与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4.阐释

越是民族色彩浓重的词语和事物、越是作家个性鲜明突出的地方,翻译越是离不开“释”。通过下面两段文字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弥补。

①Hiswifeheldthepursestring.(他的妻子掌管经济大权。)pursestring是钱袋子,握着钱袋子即掌握着经济大权。

②SinceTheBookofPoembeginswithapoemonweddedlove.IthoughtIwouldbeginthisbookbyspeakingofmymaritalrelationsandthenletothermattersfollow.(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译者为使原文涵义明朗化,直接解释说明了“关雎”与“三百篇”的关系及其内容,点出了作品的文化渊源。

5.信息的增删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差异,在双语转换中,有时为了求得源语与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的一致,译者常常需要在语言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这既利于突出译文中语言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也便于读者认同和接受源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变通”具体可体现为信息的增补与删减。例如:

①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itwastheageofwisdom,itwastheageoffoolishness,itwastheepochofbelief,itwastheepochofincredulity.(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译文中添加了3个“但也是”,成功地反映了原文所描述的种种对比和矛盾,如不做这样的增补,则无法连接上下文,亦无从再现源语风格。

②ItwasFridayandsoontheywouldgooutandgetdrunk.(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译文中如不增加“发薪日”,读者往往会产生迷惑。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这里的增补,使得“星期五”具体化,也让文化信息一目了然。

③Inthestreetbelowapeddlerwascryinghiswares.(房子下面有个小贩在沿街叫卖。)译文中略去“他的货物”几个字,不但无损原文的语义,而且更生动的再现了源语中的情形。

④…becauseheusedtolendmoneytopeopleindistress,andwouldnevertakeanyinterestforthemoneyhelent…(因为他常常借钱给那些有急难的人,从来不要利钱。)译文中将原句末尾处的介词短语连同其中的定语从句通通略去,仅用一个“利钱”与之对应,简练地传达了源语的语义和风格。

由此可见,要做好传译,译者必须时时牢记信息增删的目的,并以之为准绳,认真对照两种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增补与删减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无中生有或随意舍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译者除了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领悟、感应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努力使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理想、感情和意境。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