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相关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相关的知识

篇1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影响 对策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把知识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将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作为经济投入的主资源。知识经济注重科技的创新,企业的发展投资将更多的流向企业科技研发部门;同时,更加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知识、信息更好得传播和使用提供必要的脑力保障。除此之外,知识经济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企业组织管理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知识经济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

知识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环境因素,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作用的内外因素之和。当前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财税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等宏观环境方面以及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宗旨、管理方式、企业结构的微观环境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刻影响。

1.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

知识经济过渡过程中,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确立知识价值、以人为本以及财务风险观念。在管理过程中确立知识在财务资本中的地位,将知识、信息作为企业以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将财务管理工作充分人格化,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应确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2.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以为存在着单纯追求企业股东与企业利润、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忽视利益相关人利益最大化的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目标要实现单纯对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向在此基础上的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转变。正确处理企业股东利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新目标。

3.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有了新的拓展,更加重视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本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以往财务管理中只注重有形资本管理的情况。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财务管理过程中注重的不只通过融资所取得的规模效益,同时对企业管理的知识效益也日益重视。

4.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

财务管理手段指的是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知识资本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知识资本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建立有关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达到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资本绩效进行准确评价的目的。网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网络财务的作用,同时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知识资本作用,达到加快企业经营资金周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处理及时性、准确性的目的,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切实提升。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之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以适应知识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要从财务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与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与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由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够到位,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首先要注重对与知识相关的企业无形资源的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知识资本的生产和利用。在此基础上,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将知识拥有量和管理创新能力作为完善财务管理的关键因素,逐步建立起知识化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其次,要重视人的作用,加大企业管理中知识资本的投资力度,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使财务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把握能力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管理环境的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加强对新知识和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相应调整财务管理方式和思路,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3.调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传统的经济形式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分析,单纯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在适应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做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资本结构。

4.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开展和加强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相关资源的管理和风险防范管理势在必行。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的创新在新形势下,应把知识资本相关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专利权、市场资源、客户关系、人才素质以及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并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决策风险、研发风险、投资和货币风险不断加大,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是财务管理工作要不断进行研究解决的问题,当前企业加强对信息传递、鉴别和利用,同时对财务决策进行可行性研究,是避免投资决策失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

5.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要创新企业筹资方式,重视吸收知识资本,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资本所占的份额,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设置有关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资本绩效进行准确评价。同时,要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软件技术的作用,统筹规划、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加大对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支持投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的管理的有效与否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知识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活动作用的发挥,根据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和管理活动自身特点,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调整财务管理目标,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管理范围,注重财务风险防范和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起一套真正与自身发展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韦宜耀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

[2]初明霞:浅谈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08,(21)

[3]仝若贝: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09,(13)

[4]曹继娜 高雪东 靳佩鑫: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J].绿色财会,2007,(07)

[5]雷彩晴 邓启稳:关于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4)

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实施 财务管理 影响 探析

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顺应新形势要求,在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预算管理制度、绩效考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必将对高校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为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人力保障

《新制度》首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一级和二级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职权作了明确规范。其次,明确规定”高校应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作为学校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协助校长管理学校财务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职责”,提升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地位和战略高度。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调动和职称评聘也做了明确规定,保证了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财务管理体制。

教育部等各级主管部门也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对《新制度》的宣传学习和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尽快掌握《新制度》的精髓和变化内容,进一步开阔的视野,转变固有的观念和核算习惯,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新制度》完善了预算管理制度,调整了收入和支出分类口径,增加了收支管理的内容,为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有效路径

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涵盖了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新制度》对预算编制的依据、原则、程序和预算调整等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促使高校建立起一套严格而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积极稳妥的收入预算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支出预算相结合,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合规,执行中便于控制和管理,维护预算的执行力和刚性;《新制度》还重点增加了决算报告编制依据、要求和申报审批程序。预算决算编制互相呼应对照,有利于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持高校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运作秩序。

《新制度》根据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的要求,将财政补助收入规定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明确界定“科研事业收入不包括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适应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结转和结余管理做了详尽说明,从制度层面合理规范了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路径。

三、《新制度》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并引入绩效考评机制,为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指标依据

《新制度》首次将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中来,即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随着我国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高校收费逐渐被公众接受,但社会上对高校收费标准的疑问也从没有断过,高校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发展的事业单位,同时又向学生收取了高额的学费,这些钱是不是真正用到了学生的培养上,或者说一个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到底有多少,是很多人的共同疑惑,也是公共财政公开体系的重要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按照企业成本核算的思路分配、归集和计算高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将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的配比,开展学校、院系和专业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等核算工作。对于专项经费和科研经费,也要求按照项目细化管理,单独核算,进行绩效考评。

《新制度》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方面实施政府采购,从源头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采取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取得费用按期进行摊销等有效举措,既能真正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又能为管理者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供依据,提高国有资产回报率和保值增值率,真实还原高校的资产负债率。

《新制度》将高校基建帐纳入事业帐统筹管理,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加直观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成果。将高校基本建设投资作为高校正常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核算,进行统筹安排和可行性研究,有利于加强监管,规避基本建设投资风险。

《新制度》优化了财务报表体系,新增了适合当前新形势需要的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以其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指标。

《新制度》实施以后,高校财务核算提供的各项财务管理指标更加真实有效、全面系统,大大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为社会各界了解监督高校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新制度》建立健全了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和财务监督制度,为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逐步开始了大规模扩招和新校区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财力不够,投入不足,负债筹资成了高校的共同选择。目前,负债筹资这把双刃剑的问题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个别高校甚至积债难还,资不抵债,频临破产,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日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在目前高校积极“化债”的大背景下,《新制度》的实施必加快高校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时识别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规避。《新制度》强化高校借款审批程序,要求高校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的管理,不得违规举债和利用国有资产提供担保”,这对于高校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防止国有资产损失起到了有力的保障。

为保证高校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率,提高高校办学效益,高校应对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的原有财务内部监督控制的内容、方法、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高校财务内部监督控制机制。《新制度》提出完善高校财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高校要完善本内部监督控制制度,要把注意力从事后监督转化到事先控制、审前防患,把单一靠上级督查改变为内部牵制、相互制约,通过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相结合,寓监督于管理之中,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五、《新制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制度》虽引入了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但高校不同于企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性质没变,所以高校不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更多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应把握好尺度,避免因过渡追求效益而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对生均培养成本等指标的核算应建立在高质量的培养水平上,对科研经费要在分项目单独核算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项目间的协调合作、资源调配,避免重复研究、重复购置,同时确保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新制度》的实施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新旧制度的衔接过程中,要做好全面的资产清查和深入细致的核算工作,信息化建设要跟上财务制度改革和财务管理新要求的步伐,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要避免在执行中不加分析的“一刀切”做法,确保衔接工作平稳顺利。

总而言之,新的高校财务制度进行了实质性的创新和改革,对高校的各项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各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和监督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保障机制,确保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

篇3

关键词:财政国库 集中支付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通过各种途径强力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相关改革配套制度逐步完善,有力的推进老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严格化和规范化。

我们应该认识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所带来的有利的方面,它可以有效的调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使他们迎合时展需要切实转变财务管理思维,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带来的更高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予以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促进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1.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

1.1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一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转变了财务管理理念,创新了财务管理模式。自从进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流动的程序和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由过去的自设账户改变为财政统一账户,财务人员由过去直接管理财政资金账户改变为管理单位的国库账户。

二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有效的改变以前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格局,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的规范化,达到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目标,有效实现了资金拨付和用款计划的分离,减少了财政资金使用的中间过程,有效的缩短了资金拨付使用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是使用效率。

三是强化了预算执行与监督。自从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为严格编制预算,严格项目资金申请,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规范了财政预算资金使用,规范了财务管理。

1.2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从支付申请、审核、批复、查询、对账等环节都必须按照既定流程来,丝毫不能马虎大意,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本领,达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和规范。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单位负责人内控意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不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导致不相容岗位未能有效分离,集中支付系统不能与财务核算系统有效对接,国库支付中心、银行对账不够及时,增大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

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的深入,对预算编制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严格,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财政部门所批准的年度部门预算逐月申请拨付财政资金款项,特殊的项目资金使用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内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这就需要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在编制行政项目预算时,要考虑的更为周全长远。

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几乎所有的操作程序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的,包括财政资金的支付申请、审核、批复、查询、对账等环节,需要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银行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满足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

2.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2.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充实财务人员

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及时充实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要更新财务管理思路,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技能。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通过专业的培训逐步掌握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政策和主要内容,知晓怎样编制预算和处理账务,提高其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财务人员要进一步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知识,多模拟演练如何使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信息系统。

2.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内控制度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方面知识的宣传,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切实保障内部控制推行有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规范,有利于执行;三是定期对货币资金对账检查,强化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保障资金的运行安全;四是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有效对接,寻找内部控制和国库集中支付的结合点,平衡二者的制约关系,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五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内、外部审计的监督,通过监督的约束力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

2.3合理编制预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相下按照实际情况编制预算,要杜绝小支出、大预算现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每年度预算时,应该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分析上一年度单位财务数据,并充分考虑单位下一财年的重点行政项目预算,合理编制预算。预算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应严肃认真地执行预算,拒绝预算外的财政资金申请拨付,财政部门也要严格把关审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性资金使用范围的方式,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完善财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好单位资金的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落实,确保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风险的降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

2.4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水平

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水平,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利运行。财务管理部门要安装配备国库集中支付的一系列财务管理软件,完善计算机硬件配置,及时维护系统安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下财务管理的电子信息化,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高效稳定安全,实现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同时,财务管理部门也要在指导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安装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软件,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学习软件的操作,使各单位更为积极主动的融入对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3.结论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了许多积极有利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壮大财务人员队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内控制度,合理编制预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水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篇4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我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实施的时间还不长,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的传统观念没有完全的转变,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方面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事业单位在实施这项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同时深层次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资金的预算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一)预算资金方面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要求下对预算工作的要求就更高了,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更加的准确和科学,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对资金的使用应当作出一定的规划,关于预算资金方面需要做好统筹工作,预算的水平需要提高。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出台之后,预算单位的财政申请能不能实现,与单位银行账户的资金存款并没有关联,主要是根据年度的预算和用款的计划。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应该转向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编制的准确合理,财政资金才会顺利的发放大事业单位。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编制的预算不够准确,由于预算编制的时间比较短,许多单位主要凭借以前的经验进行编制,从方法上来说合理性不足,预算编制对今后会出现的很多因素,进而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调整、追加预算的行为;第二,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不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每笔支出都要进行登记录入,如果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再出现一些问题,财政资金的用途再随意的更改,就会降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求

在该制度之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要的要求和约束。预算资金总量得到机构审核之后,在一个会计年度期间内事业单位需要用预算资金维持一年内的财务开支,跟过去相比,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管理方面得到了加强。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下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侧面反映出这项工作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想要真正建立一个现代的国库管理体系,完善国库的集中收付制度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怎样才能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管理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完善相关的制度,革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银行账户的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的管理体系建设和资金的支付方式等都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也应该适当的做出一些的改变,需要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集中支付制度向吻合的制度规范进而改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而制度的改革不会改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工作权限,它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改革,只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当端正态度、统一思想,及时的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努力适应新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

(二)加强预算工作的管理

预算工作一般是根据实际的开支,还有按预算的定额进行,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通常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和财务能力按零基预算定额制定。预算年报的编制,也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通过系统的分析,恰当的确定项目预算的金额,对项目支出要进行细致化,确保编制的预算符合和实际情况相符。预算编制要利用好机动性支出的预留额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

(三)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岗位责任制

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方面和人员管理的管理工作,单位预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应根据会计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应当根据已经定下的款项使用计划进行款项的支付工作,对财政资金方面的管理一定要加强,避免出现违法贪污的行为,财务人员的权责划分一定要明确,岗位工作划分的时候,应当明确事业单位各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

(四)加强人才建设

这种制度之下,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很多。会计电算化之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频繁,相应的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熟悉国家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政策,还需要账务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篇5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高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具体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来看,其不仅仅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相关特点和发展规划进行分析,还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因此,针对这种营改增税务制度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促使自身企业财务管理中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应对策略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营改增税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税率方面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税率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企业纳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财务管理内容,针对这种营改增税务制度的落实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就需要重点针对增值税的缴纳进行重点分析,这也是该项制度落实带来的主要影响表现所在[1]。这种税率方面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影响具备着两面性,有些企业在该项制度的应用中发现企业缴税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现象,相应的税负明显减轻,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企业来说,却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税负增加问题,这主要就是因为在营改增之后,企业无法进行进项税抵消增值税,进而也就形成了一定的负担,当然,这一问题的出现和企业自身的财务成本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密切联系。

(二)报表方面的影响

营改增税务制度应用后,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报表同样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种企业财务管理报表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了很多方面,比如企业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都应该进行一定的改变,无论是具体的计算过程,还是相应的分析应用,都会受到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影响。比如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就体现在相应的固定资产变化上,企业固定资产的变化主要就是指营改增后企业主要缴纳增值税,而营业税则不再进行缴纳,如此也就会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少,相应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也就需要得到一定的体现。此外,企业财务管理中相应的利润表以及资金流量表同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性改变[2]。

(三)风险方面的影响

对于营改增税务制度的改革来说,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风险方面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面临着更高的风险隐患,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和缺陷,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发票管理来说,在该制度下,同样也面临着相应的风险问题,而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企业发展中资本结构管理必然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方面的上升也就需要相应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该较好提升优化自身管理效果,促使其能够更好适应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应用,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3]。

二、企业财务管理应对营改增税务制度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面临着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要想具备着较强的适应性变化,就需要首先从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入手进行优化和完善,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应该重点把握好相应制度的有效调整,尤其是要重点加强相应的监督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监督工作的必要性是极为突出的,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的各类问题和违规行为,必须要进行严格全面的分析和监管,加大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标准化准确落实,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降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财务风险也具备着理想的积极作用价值。

(二)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票管理无疑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发票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促使其较好适应营改增税务制度带来的影响,提升其管理的实效性。在发票管理中,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于增值税发票的有效管理,促使其能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专门立项,保障其管理的准确性效果,降低增值税发票管理混乱问题产生。针对这种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来说,其不仅仅涉及到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还需要和企业相关合作单位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合作单位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如此才能够确保企业自身的增值税发票管理较为有序可靠,一旦合作单位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发票管理效果,对于最终企业收益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指导对于营改增税务制度落实后的相应工作实施情况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也就容易造成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因此,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也就显得极为必要。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来说,应该重点从相应的政策解读以及工作重点变化入手进行分析,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较快适应自身工作的转变,减少因为自身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隐患,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工作准确性。

(四)强化财务风险防范

当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营改增税务改革的实施是税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这样的形式对企业而言不仅是挑战,而且也是机遇,所以在营改增试点扩大的环境中,企业应该强化财务风险防范,第一,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营改增实施后财务人员能正确理解税务改革内涵,这样其就能按改革要求进行会计处理,以此减少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率;第二,为减轻企业税负,要合理筹划税收,但必须要满足改革新要求,符含税法要求,以防出现违反税收法律的行为。

篇6

关键词:油气管道项目 物资采购 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及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就使我国油气管道行业遇到了发展的黄金期。管道运输在油气运输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其质量与大众生活、能源安全等密切相关,所以应受到足够重视。

一、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意义。

在油气管道工程中,物资采购常常在项目总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超过50%。物资采购在整个油气管道项目中占有这么大的投资比例,使物资采购状况直接决定了管道项目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物资供给是油气管道项目生产的基础,生产中用到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都是从采购中得到的;没有采购则不具备油气管道项目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没有充足的物资供给就不能顺利开展生产活动。所以,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是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物资采购过程中,任何一种采购都必须确保所采购物资的质量都符合油气管道项目的生产标准,应该始终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符合项目标准为责任。物资采购管理是当前工程建设滚利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环节,应该将物资采购管理活动始终贯穿于风险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所以,采购活动与采购管理对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都有重大影响。

二、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物资采购风险,一般指的是在具体的采购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状况,造成所采购到的物资不能满足项目需要或者不利于项目收益的提高等。因为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金额在总工程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项目总工期及质量有重大影响。所以控制采购风险是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有效预防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因素,有助于施工单位依照合同履行自身的职责,有助于保证项目成本目标、工期及质量的实现。从油气管道项目中标到签订合同再到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及验收,各个环节都需要对所使用的物资进行风险管理。由此可见,加大对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收益、提升自身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手段。笔者调查发现,在油气管道项目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其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点:

1、物资采购方案中的风险。

物资采购方案是整个油气管道项目中物资采购工作开展的依据,所以采购方案的合理性及精准度直接决定了采购活动的成败。在具体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为采购者没有准确估计市场行情,导致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使实际金额与计划金额有很大差异,严重超出的计划数目,从而严重影响整个油气管道项目生产活动的开展。如果所采购的物资过早地大批量融进施工现场的话,势必会导致严重的物资积压,就会大幅增加物资管理及堆放场地的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物资没有依照施工进度的需求按时送达施工现场的话,就会因物资供给不足而导致代工损失,直接影响工期及进度。可见,油气管道物资过早或者延迟送达施工现场,都会对工程的进度及利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行成果。

所以,为了确保物资采购与油气管道项目的施工进度高度匹配,应该严格根据物资管理制度策划出合理的、精准的采购方案,并将整体采购方案分成精细的分期审核体系,项目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核采购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预测采购方案是否有利于施工实际的状况,调查实际采购与方案目标是否一致,针对采购方案中的不合理细节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偏。只有借助严格把关及科学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由于不合理的采购方案而引发的采购资金风险。

2、供货商引发的风险。

近年来,油气管道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更多的企业都投身于管道建设。在数目众多的油气管道供应商中,其生产条件、资质等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很可能会出现由于物资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而影响工期的状况;可能会因供货商所提供的油气管道物资质量、数量不达标,而导致物资积压或者影响施工质量等问题的出现;还可能部分供货商诚信意识不强而出现严重违约现象,导致出现合同诈骗风险。

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在油气管道物资采购中,较为常见的风险是质量风险。在油气管道市场中,因为激烈的竞争很多物资供应商不得不大幅降低利润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其还必须严格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很多油气管道物资供应商虽然从整体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也大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不断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也给油气管道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材料质量是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的生命,其直接关乎油气企业的兴衰存亡,可见,物资质量管理在油气管道项目中必须被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在市场经济中,油气管道项目已经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想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就必须严格控制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所采购到的物资质量能完全符合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油气管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成本风险、大幅提高物资质量。在具体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应详细而全面地调查供货商资质,深刻了解其服务态度、价格水平、交货能力、生产能力。②小批量抽检供货中的产品,针对重要的油气管道物资,应该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供货商的车间进行监督生产。③严格检验需要入库的物资。入库检验是确保油气管道项目材料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的有效手段。④评价与考核供货商,并和表现良好的供货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总之,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在整个油气管道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其管理成效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成败。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对油气管道物资采购的管理,全面分析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因素,并积极制定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确保油气管道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医院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21-02

财政部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新制度》是在医改背景下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医改方案的精神。《新制度》执行的目标是加强对医院的管理、规范医院的经营行为,充分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新制度》的实施将会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产生经济影响。在宏观层面上是对卫生费用、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与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直观表现为财务制度对医院价值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医院的财务与会计政策实现的,具体表现在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医院补偿机制、财务信息质量、医院预算管理、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等层面{1}{2}。

《新制度》的实施在微观层面上能否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调查分析《新制度》实施将会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医院有效实施《新制度》,促进医院加强与完善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医院的公益性。

一、数据与方法

1.数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调查分析《新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于2011年10—12月,通过问卷调查法,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200家公立医院(华东地区40家,华南地区30家,西南地区25家,华北地区65家,华中地区40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0家,三级乙等医院22家,二级甲等医院85家,二级乙等医院18家,其他医院25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回收问卷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6.94%。

2.方法。通过对比新旧医院财务制度变化,找出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按照《新制度》的主要变化项目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新制度》实施对医院公益性发挥、医院预算管理、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医院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监督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应用SPSS17.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新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二、结果

1.《新制度》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显示,有70.55%的被调查医院认为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医院公益性的发挥;91.58%的被调查医院认为设置总会计师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98.95%的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财务分析决策提出更高的要求。74.74%的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实施后医院管理者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92.63%的被调查医院认为强调对医院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84.21%被调查医院认为医院报表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92.63%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92.63%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实施后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80.00%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规定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报主管部门审批,由政府偿还有助于医院防范风险;94.74%医院认为新制度实施有利于财政部门的监督,82.11%医院认为新制度实施有利于主管部门的监督;77.89%的医院认为医院现有财务团队能适应新制度的实施。

2.《新制度》实施对不同等级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调查。我国公立医院之间的规模相差较大,不同等级的医院面临的政策环境、自身发展水平以及外部医疗市场不同。《新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同等级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新制度规定公立医院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调查显示:这一规定对不同等级医院的影响有显著差异,57.58%的三级甲等医院和57.14%的三级乙等医院认为这一规定虽然有助于防范医院风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的发展。82.93%的二级甲等医院、88.89%的二级乙等医院及70.00%的其他医院认为规定有利于防范医院风险,对医院的发展影响不明显。在新制度实施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有利程度来看,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和其他医院之间有显著差异。三级医院认为新制度实施,对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医院的监督都有明显效果。92.68%的二级甲等医院、100.0%的二级乙等医院及64.29%的其他医院认为新制度的实施主要是有利于加强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75.61%的二级甲等医院、77.78%二级乙等医院及64.29%的其他医院认为新制度的实施主要有利于主管部门对医院的监督。

调查显示:新制度在以下条款方面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项目:新制度的实施对于医院公益性的发挥;医院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是否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新制度中强调对医院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是否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新制度增加科研项目收入是否有利于科研教学发展;医院报表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否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新制度实施后是否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新制度对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影响;新会计制度对财务分析决策提出更新要求的认同,以及所在医院财务团队是否适应新制度实施。

三、讨论

1.《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医院公益性的发挥。2009年4月出台的医改方案中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中指出,“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新制度》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新医改方案精神,明确规定医院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认为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医院公益性的发挥,且不同等级医院的认知基本一致。

2.《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新制度》明确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并明确规定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的医院认为设置总会计师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新制度》实施后医院管理者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大部分被调查的医院认为,《新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财务分析决策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制度》实施有助于医院构建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决策水平。

3.《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新制度》规定对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的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并明确规定对于医院预算的实施要制定考核办法,并将结果作为对医院决策和管理层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有利于医院加强的预算管理,不同等级医院的认知基本一致,说明《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克服医院预算编制走过场、敷衍了事等弊端,对于完善医院的预算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4.《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公立医院防范财务风险。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医疗保险个人支付比例的降低,我国医疗市场的需求增长较快。为了满足医疗需求,许多公立医院采用举债的方式来扩大医院的规模,医院面临着财务风险{3}。为了控制医院的负债规模,防范医院财务风险,《新制度》规定公立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从调查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认为《新制度》有助于防范医院财务风险及《新制度》实施后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有助于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促使医院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实施科学管理。

5.《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制度》对医院收入及资产合理分类,全面真实反映医院收支及资产情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且规定公立医院的财务报表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从调查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认为医院报表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说明新制度有助于真实、全面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提高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

6.《新制度》的实施强化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督与管理。《新制度》实中规定医院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接受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的监督。从调查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认为有利于财政部门和医院主管部门对医院的监督,有助于规范医院的经营行为,促进医院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注释:

{1}韩斌斌.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73-74.

{2}师敏,刘辉.从医改视角看医院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89-90.

{3}马瑞成,乐永辉,卢惠华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师,2012,2:171-172.

篇8

[关键词] 财务能力;企业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研究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很必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逐渐步入了以财务能力为导向的阶段,企业应关注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准确识别显著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财务能力因素,努力通过改善这些财务能力因素来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尽管目前有关企业价值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从财务能力角度分析其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对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构建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以实现对企业财务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评价;然后借助所构建的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实证角度探讨企业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识别企业财务能力中影响企业价值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为企业通过财务能力来提升企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务能力的评价是研究企业财务能力的一项关键问题,目前有关财务能力评价的研究很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的,即使有部分学者构建了财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但是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很多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仅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这忽略了影响财务能力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财务战略能力和财务活动能力等;二是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些指标数据是无法获取,因而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的。

本文试图克服上述不足,将站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运用可获得的公开信息来评价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由于企业的财务过程可以概括为在财务战略的引领下实施财务活动最终实现财务目标,因而本文将以财务战略―财务活动―财务表现这一逻辑线索来构建财务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样构建出来的财务能力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财务能力。

其中,二级指标中的CFO影响力的取值方法为若CFO进入董事会,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控制能力的具体指标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和股权制衡,如果是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设为1,其他设为0,股权制衡的测算方法为第2-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战略支撑能力的具体指标为EVA回报率和财务杠杆;投资能力的具体指标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比、投资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以及长期资本收益率;筹资能力的具体指标为利息占带息负债比、股权扩展能力、资产负债率以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比;经营能力的具体指标为利润成本率、总营业成本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收入与流出比;分配能力的具体指标为每股税前现金股利、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和每股股利变动比率;盈利能力的具体指标为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营运能力的具体指标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的具体指标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权益乘数和长期资本负债率;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为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现金流量能力的具体指标为营业收入现金含量、现金周转率和净利润现金净含量。

表1 财务能力指标体系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为了对财务能力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来自沪深300指数的300家公司的2013年数据为样本。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在剔除金融类企业及财务指标存在异常的企业后,样本数量为267个。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识别财务能力中能够显著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本文选择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以各财务能力为独立单位,引入皮尔森相关系数,首先进行各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所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2。

表2 财务战略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审计意见、CFO进入董事会情况、财务杠杆与托宾Q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三者与托宾Q不具有相关性,而股权制衡、EVA回报率与托宾Q的相关系数分别0.153、0.275,而且相关系数均显著,说明股权制衡、EVA回报率与托宾Q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而企业应更多地关注财务战略能力中的这两项指标,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表3 投资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投资能力中,只有一个指标(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比)与托宾Q相关性没有通过检验,其他指标均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判断,投资能力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性,提升投资能力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表4 筹资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在筹资能力中,除了利息占带息债务比没有对托宾Q产生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比、股权增长率与托宾Q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311和0.285,而代表筹资风险的资产负债率与托宾Q有负相关性,系数高达-0.602,说明筹资风险的提升会大大降低企业价值。由此可以判断,提升筹资能力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表5 经营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在经营能力中,除了利润成本率没有对托宾Q产生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比与托宾Q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57,而代表经营成本的总营业成本率与托宾Q有负相关性,系数为-0.140,说明经营成本的变大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由此可以判断,提升经营能力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表6 分配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分配能力指标与托宾Q不具有相关性,每股税前现金股利、每股股利变动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与托宾Q的相关性系数均不显著,这也说明企业的分配能力一般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在接下来的回归分析中,分配能力指标也不会作为解释变量参与分析。

表7 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7可以看出,盈利能力整体指标与托宾Q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特别是营业毛利率、总资产净利润率与托宾Q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474、0.444,而净资产收益率与托宾Q值相关系数为0.248。由此可以判断企业获利能力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很大,企业应该重视盈利能力培养,而投资者也应该重视投资对象的盈利能力。

表8 营运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8可以看出,营运能力指标与托宾Q不具有相关性,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与托宾Q的相关性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对企业价值不具有显著影响。在接下来的回归分析中,营运能力指标也不会作为解释变量参与分析。

四、结论

本文构建了财务能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财务能力指标体系各部分与代表企业价值的托宾Q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企业的财务战略能力、投资能力、筹资能力、经营能力都会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情况有所不同,其中短期偿债能力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长期偿债能力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可能是由于筹资成本过高的原因造成的;而分配能力与营运能力不会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陈晶璞.论企业财务能力[J].技术经济,2005(7):60

篇9

关键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

作为国家机构的一个分支,事业单位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盈利,更多是为了国家、社会、人民而服务,包括了卫生、教育以及科学等各个方面,主要目的在于社会公益。我国有很多事业单位在服务于社会和人们的同时,也在为社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虽然事业单位主要目的不在于盈利,但是还是需要对其财政通过严格的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管理与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提出除了规范会计工作以及行为之外,还能够将事业单位的资金出纳理清,尽量地减少国家以及个人财政损失。目前,时代对事业单位的要求就是对其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也是国家高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人民、对工作人员的负责。

1 相比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1.1 法规政策的一贯性 在新《会计制度》当中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将其余的财政法规政策与会计规范有效地衔接起来,这样也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对其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1.2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引入 在新《会计制度》当中要求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制度、规则来对计提折旧加以确定,对于“虚提”折旧以及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也进行了规定,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是计入支出。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满足了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重需要,对于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也不会产生影响,还有利于反映出随着时间推移、使用程度的资产价值的实际消耗情况,这样也有利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相互结合”的资产管理原理的落实,为今后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1.3 强化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在新《会计制度》当中对于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也进行了重新界定,对于财政补助的支出方面,要求了“事业支出”的科目需要进行单独的明细核算,并且增加了两个净资产科目――“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并且设计出一个清晰的财务处理流程来约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支出以及结余的形成,对于具体的实施部门需要进行预算管理,同时也需要科学化、精细化地应对财政资金管理,如此才能够将其基础作用完全的发挥出来。

1.4 强化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中明确了资产的计量原则来针对在事业单位的实务当中存在的不同意无偿调入资产的计算口径、相关联的资产不做入账处理、接受捐赠等方面问题,如果出现了没有相关的凭据、同类或者是相似资产市场价格的前提下,就需要根据名义金额对取得的资产做好入账处理,并且在会计报表当中也需要详细的注明。通过这一些规定的制度,无疑提升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对于资产的取得与入账也有促进作用,通过资产的核对手段,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强度提升了,也有利于其完整性、安全性。

2 新会计制度执行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报表项目方式的影响

2.1 会计科目出现了变化

2.1.1 增加与减少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增加主要包含了非财政拨款结转、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短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文物文化资产、累计摊销、应付职工薪酬、其他支出等科目。通过这一部分科目的增设,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会计核算内容的丰富,也能够保持会计信息高度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计科目的减少主要包含了:拨出经费与转款、成本费用以及结余分配等科目。

2.1.2 会计科目的规范化。对于部分会计科目,新的《会计制度》进行了规范化的调整,例如:将现金变成了库存现金、将产成品和材料变成了存货、应交税金改为了应交税费等,通过这样的形式,也能够推动会计科目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的各项事务都有促进作用。

2.2 会计报表出现了变化

2.2.1 报表的体系。在旧事业单位的报表当中主要包含了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和附表等。而新《会计制度》下,则具体化附表,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补助收支表,通过这样的调整,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面性、完善性。

2.2.2 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下,保持了报表体系的完整性。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中,将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收入支出项目取消,根据流动性将其加以分类,这样也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方面的分析,也满足了事业单位的预算、财务两方面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此外,对于收入支出报表通过多步式结构进行设计,也满足了绩效考核方面的信息需求。并且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报表与国际惯例的格式保持了一致性,这样也提升了会计报表的通用性。

总之,在新形势下,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也能够为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宗梅.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77-78.

篇10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48-03

一、浙江省奉化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库集中支付施行情况简介

奉化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于1994年,隶属于奉化市政府,是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有员工189人,其中公务员8人、事业20人、工勤人员13人、临聘人员148人。同时分管奉化市政府下属部门21个单位的经费管理,并实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是市政府的后勤保障部门。该单位原实行的是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即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由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上报用款计划,再由财政按下达的预算,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一级单位,一级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下拨到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形成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

进入本世纪初,随着2001年国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逐步开始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改变了该局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了资金管理的力度,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权威性,规范了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这些规章制度的综合实施,对该局的全面发展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该局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是国库集中支付增强了该局资金使用的预见性和集中度。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设立零预算账户,把过去的多部门拨付改变为集中统一拨付,把多户头存款改变为单一账户,把一级一级的层层拨款改变为直通车式的拨款,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的额度控制和专项支出办法。这一切都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预见性,有利于财会人员统筹安排,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是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提升了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最主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已施行多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管理的核心作用。单位资金的使用必须依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执行,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对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不能擅自变更资金用途,增强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限制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增强了该局财务管理的目的性、便捷性、时效性和透明度。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都要求预算内容清晰,项目资金明确,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时间约定和限制。财政支付资金直接到用户单位,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在途资金量,降低了资金周转的时间和费用。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单一账户上都有记录,财政资金的使用、运转的透明度大大增加,避免了虚假信息的渗入,提高了各部门的监管力度。

三、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对该局财务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1.预算编制时间短,准确度有待提高。该局财务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预算的编制、上报、审批和使用虽然在内容上、科目账务管理上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但其编制预算的主要程序与实施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年底编制上报,第二年度初审查、批准、实施)。预算编制时间短、预见性差、准确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的财务管理已从过去的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为主逐步转变到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为主,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成为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对预算编制的要求更高了,也更加规范。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出涵盖内容科学合理、项目计划充实可行、资金使用要求明晰、执行时间准确的预算,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

2.部分资金授权、到账、支付滞后,提前垫付资金增多。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要求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严格的上报、审批手续。可在单位总预算的审批前仍然有许多资金需要支付,例如工资性支出、基建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等,都存在未批先用的问题。同时,年底的支出额度比较集中,由于单位预算涵盖的范围有限,项目预算很少细化到各具体项目;一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繁琐,造成预算支出追加与调整较频繁,减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影响了其他项目的开支,减少了单位的年终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