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49-01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涉及面广,它是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认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综合。它体现了教师的内涵和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要去调查研究、进行分析,确立研究课题,勤于动手去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一、提高师德修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小学教育工作。要热爱学生,文明育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艺术的前提和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要下功夫备课、上课、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熏陶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另外,教师只有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责,方可为人师表。在思想方面,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在个人品格方面,应具有无私、善良、诚实、宽厚、惜时守信、光明磊落,团结协作等美德。在文化知识方面,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治学方面,应具有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文明习惯方面,应谈吐文雅,庄重朴素,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楷模。

二、提高业务素质

小学语文教材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技能性,使得语文教学工作尤为复杂和艰巨。由于语文教材的时代性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就需要教师学习许多新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强,就要求教师知识面宽;由于语言文字的技能性强,更要求教师具有能说会写,善于分析的本领。

三、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研究者,要从经验性的人才转变为科研性的人才,因此,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必须了解和热爱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规律,懂得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吸收当代国内外教育科研的新成果、新思想,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不断把教育教学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不断摸索新的规律,也才能不断开发教师的潜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的课题摆在每个语文教师的面前。教师还要熟悉科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以教研促教学,确定研究课题,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搜索有关素材,统计和分析有关数据。从而更好地实施研究。教师边教学边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四、苦练基本功

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目的就是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加强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电脑的操作、普通话的表达、简笔画、三笔字等这些基本功教师都要练好,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五、提高创造能力

篇2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言传身教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此时孩子正处于触碰世界的阶段,身心正开始快速发育,所以幼儿教师需要挑起孩子品德教育的重担,让孩子成L为品行端正的祖国人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但如果只是从理论方面着手,照本宣科地教育孩子,认知有限的孩子很难理解老师的用意。然而以自身感染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亲近的氛围中孩子便会更容易养成正确的道德观。

1 热爱幼教事业,用爱使孩子学会爱

热爱幼教事业,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几乎每一位想要进入幼教事业的老师都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热爱幼教事业,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当刚成为幼儿园老师的激情褪去,依旧有一届又一届不曾长大的孩子送到你的面前,你要像父母一样替他们擦干净吐在身上的牛奶;不厌其烦地哄他们吃饭;细心地替他们换下尿脏了的衣服……这些细碎的琐事极易磨平幼师那颗热爱之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幼教事业才能不由自主地把慈母般的情爱倾注在幼儿的身上,尽职尽责,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孩子都是敏感的,他们容易辨别出幼师的爱,进而学会爱。反之,如果幼师带着怨气教育孩子,孩子容易唯唯诺诺或者胡搅蛮缠,这是因为他们在向外界求知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爱意,也学不会如何去表达爱。

2 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感染孩子去学习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如同人们所说的“清凉油”,需要样样本领在身的幼儿园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幼儿教师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国外教育家说过:“为了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点,教师应吸取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幼儿教师,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入学习各种理论,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进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教育孩子的科学模式,在耕耘中扩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与升华师艺。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幼儿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会很大程度地受到老师知识文化水平的影响,老师不经意间流露的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会使孩子好奇知识和渴望学习,这为孩子日后系统性学习奠定了一个隐形的良好开端。

3 注重自律与赞美,端正孩子品行

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家人接触最多的人,幼师们的一言一律,一举一动,往往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记得有一次学生家长跟我说,她的孩子上幼儿园后第一次对她说:“妈妈,你的裙子很漂亮,你的身材很美。”家长惊奇于孩子懂得赞美他人,而这是我所处幼儿园的老师的言传身教的结果。幼儿园的孩子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我园老师常常对小朋友进行鼓励与赞美,并率先做出正确的举止教育孩子,小朋友回到家后便会模仿老师的语气音调说话,模仿自己的老师给家人上课,赞美家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处世哲理甚至思想感情都会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处处展示为人师表的风范,从自身小事做起,言传身教,为孩子优秀品德的形成营造良好氛围。

4 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带动孩子热爱探索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往往在这阶段发现自己最感兴趣和能力最强的领域,因此作为一名幼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事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开拓新局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如召开“会见未来的科学家”,“长大了我要做什么”,春游等主题活动。老师开创的这些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激发孩子的语言文字和动手能力,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等等。品德教育也会在这些饱含教师创新精神的活动中抵达孩子心里。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正确的言传身教会使幼儿品德教育更加有效优质。

篇3

口腔颌面外喝血是口腔医学的重要临床课程,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卓越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及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具有矫情的技能操作能力,实践性比较强。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的需求,是以考分来评价学生知识和能力,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口腔颌面外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开展反思性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教师单纯注重教育理论的修养,终身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如:教育与科研的失衡,科研能力欠佳,影响了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教学的效能感,导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欠佳。同时,一些教师缺乏改变和探索的意识,倾向于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教学,缺乏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生活琐事和考试的压力,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识品德,对反思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额外的时间进行反思,个体成就感降低。因此,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青年教学要以严肃认真、发扬教学民主的态度对待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来克服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利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新知识及本专业的先进理念,保证教学的成功。

2开展口腔颌面外科学反思教学的有效途径

2.1积极反思、发言,取长补短,对课堂情况做出判断,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为了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积极地反思,资历尚浅、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学通过跟班听课,利用观摩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吸收、总结教学经验,充分的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要通过反复、多次的自我观察和评估、验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在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要积极发言,共同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积极改正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在正式授课之前,要先模拟上课,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虚心听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改进。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的了解、重视学生的感受和反应,对课堂情况做出判断。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通过问卷、与学生的课堂探讨、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反思,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授课方式、调整教学内容。

2.2及时发现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课前备课主要包括准备教材、准备教法、准备学生,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过程,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根据每次教学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准备教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重组。同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进行反思。如: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医师执业资格证必考的科目之一,在讲述绪论中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可以对朋友、亲戚等宣传口腔颌面外科预防保健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反思如何选择性的复习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出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等。

2.3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83-01

我国的继续教育包括了自考、成考、电大等形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中,存在学生的学历水平低,知识面有限等问题,如果鼓励学生在高职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成考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学生在高职院校毕业时就可以同时获得本科文凭,为他们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因此,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高职院校发展当中,是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的丰富,能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加强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是应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我国当下的就业市场中,开展继续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规范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评价和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尺度就是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及市场的需求。所以,将继续教育运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是深化高职院校改革、培养适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的保障。所以,我国的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走职业技能与学历培养相结合的路子。

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自考、成考、电大等继续教育学历考试,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并重,通过不断的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内容,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学历考试和技能培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职业素质、技能水平和择业意识,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以后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水平

1.加强对学生的继续教育思想的认识,不断提高学历水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也提出了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继续教育事业蓝图。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思想正是符合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教育机构,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意识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及个人特点明确就业方向,定位就业目标。另外,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的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在高职期间,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的业余时间参加自考、成考,通过这些继续教育考试,获得更高的学历。获得更高的学历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更能够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实施多元化的的继续教育,让继续教育更好的贯彻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终身教育指出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在接受普通的全日制教育的同时,需要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根据自身情况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让自己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或者获得另一个专业的学历教育证书,这些都对他们进入社会实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等继续教育形式让终身教育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2.建立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学校要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由校领导进行管理,统一负责处理全院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保证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学院对于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并根据相关的规定制定适合本校的职业技能发展的管理工作制度。为了能够让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真正落实,各个专业应该有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作为毕业的依据之一。开设的考证课程必须将职业技能考核融入课堂教学,促进专业课程的建设,使其能够与职业技能教育进行有效的衔接。

首先,按照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来培养学生,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出专业课的综合职业能力模式,以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主要目标。为了解决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培养出技能应用型的人才,发展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将课程教学和岗位就业很好的联系起来。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证的质量,保障证书的权威性,需要加强考评员的队伍建设。考评人员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内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教师组成,还有部分是由专家、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队伍。我国实行的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有很大的权威性,是由政府认定、授权机构实施的。所以,必须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管,在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中,这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证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继续教育中的学历考试和职业技能工作,并使之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管理工作之一,是现代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要将学历考试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既有利于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又有利于提高了继续教育事业的教学质量,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宁国安,杨琼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3).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能力 转变思想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12

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语言文字,懂得较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对人们日常的沟通交流所做的贡献极大,是备受社会各界重视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能起到帮助学生们学习语言的作用,还能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本人根据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相关教育著作的翻阅研讨,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落后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淘汰和取代。教师要顺应改革潮流,善于总结思考自己的教学现状,转变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寻求更多更新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出发点。要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等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转变,就需要教师注重对自己专业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语文课堂更加多彩,教师不仅要多多关注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资料,还要敢于探究,善于去发现对自己专业有利的、有帮助的材料,为自己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再者,教师要争做学生的朋友,将自己放入学生群体,多去了解学生们心目中向往的教学活动,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小游戏、教学情境等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最后,教师还不能忽视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哲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以教书育人为责任,以帮助和关爱学生为教育目标之一。

除此之外,在教学的各个板块也需要教师的用心和创新。例如教学评价板块,教师可以一改往常的教师批改作业的模式,将课后作业交叉分配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批改和评价他人的作业,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还能汲取到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等等。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活动,教师永远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二、注重教学反思,进一步改善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优缺点、亮点和不足之处、教学成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的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本领,也是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加以改正,渐渐地完善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以下几个常用的收效较好的方法。

(一)通过教师的主动反思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加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分析,设计出适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进行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边教边总结;在课后,教师不要吝啬拿出业余时间来对自己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逐一的总结,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问问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成了吗,这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自己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全部讲解清晰,这堂课的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生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等。从而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调整和改进,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二)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自身的教学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是教师获取教学成果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经常找班上的学生沟通交流,询问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语文知识?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怎样的?觉得课堂上的活动是否有趣?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许语言和情感都较为稚嫩,但他们所反馈的信息往往是最真实,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通过反思深入探究和寻求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是由反思和改进两个部分组成的,若仅仅是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却不进行任何改进,那么教学反思则是毫无意义的,有价值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要对解决方法进行探究。举例来说,如果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就要在下次讲课时再次突出重难点,多次提醒学生们,注意用抑扬顿挫的有变化的语调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提高语言教学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于字词的发音、成语的含义等等基础的语文知识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字正腔圆地朗读出来;其次,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切忌常用方言,也要注意少用口头禅,不要太过随意;还有就是,教师要追求讲课时语言的生趣幽默、干练易懂,不可含糊其辞、表意不明、说话过于夸张和抽象,而是要尽量的用简单的话语展现丰富的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学问和奥秘。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语言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生趣的语言环境,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语文的奇妙世界。

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要加强对历史课进行教学反思,与新课改同步,适应新课改的步伐。其中一方面要有计划和组织地参加这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自身教学的反思,自我提高,自发学习,让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笔者现就自己多年来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和经历谈一些粗浅看法,供同行借鉴和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所谓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只有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才能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办法,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自身工作水平。

在历史学科中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自身教研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带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方面的能力,从教学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刻以研究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置身于教育的情境里面,用研究者的眼光进行自我反思,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规律认知,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高中教学历史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很多,既有对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反思,如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也有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是否对学生有伤害;既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度,是否符合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也有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反思,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创新,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要在课前反思,如准备是否充分,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也要在课中或课后反思,如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既要通过自身感受进行反思,也要借“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如学生对教学是否满意,评价如何及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等。

三、教学反思的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容量大,内容错综复杂,覆盖面广,如何进行反思呢?我认为要做大以下几点。

(一)历史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只有理论学习才能让我们学会“突破”,不再让以往的经验和习惯束缚自己。离开理论学习的指引,我们一般只会在一个自己划定的圈圈里“转”,再也走不开了。理论的学习还能使我们以往的经验得到升华。对于高中教师来说,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研究,把握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程度。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历史教师也更应全方面地学习和理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新高考以及国家对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历史教师要不断丰富历史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当前仍有不少历史教师只知埋头于教材、教案、练习册等,很少、甚至根本不去认真研读教育教学杂志,更不要说去研读一些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了。这样,结果就会导致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浅薄,信息量的缺乏,对自身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也与新课程改革极不合拍。对于中学教材、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我们要认真地去研读、钻研和探讨,因为它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但我们更应该要去读一些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历史的方法,更好地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

(三)历史教师要不停在学习中进行反思

历史教师要多听一些观摩课,研究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感觉和理解别的教师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特色。历史教师也可以在教师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和探讨,分析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策略。这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反思能力又是一种提高。历史教师还要从学生眼中反思自己,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最真实也最有价值。从学生眼中看自己,总能了解到一些事情、获得一些启发。

教师还要写好教学后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对“教学后记”却未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其实,写“教学后记”,不但不是负担,相反它还是备课的好“帮手”,因为它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加深我们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从而改进和提高历史课教学的效率。其实,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写教学后记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写?写什么?还不甚了解。其实,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如教材处理意见、教学方法的安排、学生反映情况、课后自我体会等等都可作为教师“教学后记”的内容。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91-01

高中英语教师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顺应时代的要求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受其教育观念影响并指导。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中学英语教师及其重要。“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追根溯源还是理念问题”(程晓棠、但巍 2012)。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英语教师就很难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升华。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英语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深入探究,英语教师才能找出不断完善的解决办法。

二、提升教学素养

一位不善于学习的英语教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自身不学习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习感受。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涉及到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等。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

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更高的教育,提高自身英语听说读写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之余抓住机会多用英语,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要利用好每一次培训机会,积极主动学习。电脑的普及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容易。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和懂英语的朋友联系时,发邮件全部使用英语。这样做对保持和提高英语水平十分有益。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老师必须要做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作用。

三、加强交流改进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课堂是我们英语老师的试验田, 我们要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多研究课堂教学,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提升授课技巧,提升自己英语课堂的教学能力。

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对英语教师的共同提高至关重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相互启迪或省悟,从而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英语教师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教师不单应向本校同行、名师学习,还应该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师生之间多交流可以更好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为教学更好地服务。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多接触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个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朱慕菊等)。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钟启泉等),被认为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同时,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时要避免表面化,要深度挖掘,将反思的内容上升到总结和提炼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层面上。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能大大加速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过程。

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英语教师不懈的努力。教师内在的积极上进的态度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对其自身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坚信只要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能够与时俱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学习之中,努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与学习方法,我们的专业素质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 蔷,张晓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其提高途径.

[3] 王 永.考试周刊.2009,(39).

篇8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成果,因而要不断地完善教师的队伍建设,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强、职业素质过硬的教师,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做好坚实的后盾。首先,要坚持师德为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要热爱本职工作、热垩生,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有完备的制度保障,这也是小学语文科研进行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所在的环境需要校方提供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从而为语文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干,做出更多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最后,要坚持教师队伍的整体性,这就要求校方关注教师整体结构的素质提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时刻不忘记自身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有效教学方式,优化自身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整体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队伍的强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科研能力的提升要从最基础的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二、落实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模式的基础,它主要着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以及提升,通过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更多地渗入素质教育,不能够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因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转变自身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阶段的学生心理,因而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准备图文并茂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之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活跃课堂氛围,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理分配师资资源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城乡师资资源差距过大尤为明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教学环境较城市也有很大的差距,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在农村地区更是匮乏,直接导致教研水平受影响,因而要进一步地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合理地分配师资资源。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要有所投入,以此保证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从而进一步留住教师,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要为农村语文教师提供更好的进步机会,要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定期组织一部分的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进行支教,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到城市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要注重教学评估环节。首先,学校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标准作出量化的考核,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语文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考核,制定相对完善的考核标准,以此对语文教师进行监督和督促,高标准、严要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进步和创新。其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学生是教师讲课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语文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地予以改进。最后,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自我评价,及时找出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对自身在一个阶段内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进步,学校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做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及时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进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9

[关键词]为师之道 教师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传递了一个信息: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和道理的角色,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偶像。近代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这里的为师之道指爱心。在文庆城教授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一书中,文教授教育理念中为师之道是“成功始于赞赏,创造源于宽松,学习在于建构,爱心与责任办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责任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如何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全新教师观。从“灌输书本知识”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传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本文将自己对为人师表的看法稍加整理,略述心得,与之共勉。

一、爱是为师之道的起点

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爱蕴含着宽广的含义,一方面指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只有热爱自身的教育事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自身的精力,完成和履行教师的义务,完成和履行教师的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爱是相互的,是永恒的,只有教师将广博的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才能涉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宽容与理解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因此,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身心,是为师之道的起点。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处理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用爱心去抚平学生的焦虑,选择适当的方法指引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积极向上处事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应该包裹接纳、关心、理解和期望等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教师要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用真情的甘露滋润他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批评或者是粗暴地训斥,而应以“爱”为出发点,用心灵去感化,从关心人手,体察谅解,使他们真切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点燃积极向上的信心,激发他们前进的勇气,将他们自身所特有的才能不断激发和扩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人生道路。让学生时刻感到有一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伴随他们渡过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关,伴随他们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将真善美融化到学生的内心,使其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质的升华。

二、道德是为师之道的基础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的言行都是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以主人翁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要用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同时,更要用自身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极为重要,是为师之道的基础。

三、文化内涵是为师之道的动力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因此教师要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渊博文化内涵。渊博的文化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广博的知识,如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等;另一方面指具体的技能,如教育工作能力(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指导学习、媒体运用)、教育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学习、反思、改进)等。

教师文化内涵的养成是逐渐累积的过程,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科学文化知识及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积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知识素质,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泉水。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逐渐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具备指导能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好的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组织教学,促进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为师之道的核心

学校是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场所。现在教育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篇10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初中是学生由懵懂的少年时期向较成熟的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步入初中,学生周围接触的事物及对自身的社会认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初中生往往对与自身相关的学习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迫切地想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但由于化学属于理学中比较深奥而细致的学科,知识往往抽象而零散,需要学生动手实验与理解的地方较多,学习的繁琐性往往会让不少学生对其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若想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厌学情绪,则首先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能力,成为一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的优秀教师。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专业基础扎实

古人云:“心中有万,才可说一。”对教师来说,只有自身具有专业而扎实的化学基础,才能灵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与学习的最核心部分,但教师仍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引者。教师自身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兴趣有重大影响,甚至对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授课的专业基础有缺陷,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其次,教师的化学专业基础如果不扎实,便不能真正做到灵活安排化学讲授知识,增强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吸引能力。

另外,有扎实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老师、崇拜老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多付出努力,向老师学习,进而极大地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

2.培养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化学学科是初中生步入初中之后接触到的一门崭新学科,知识系统全新,基本知识繁杂。不少学校教师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使用传统涂鸦式满堂灌教学方法,不仅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生日后化学成绩进步及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需要教师摒弃以往应试型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及课堂实际反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与课堂个人魅力,通过使用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多变的教学风格,对待学生有爱心、有毅力等途径实现。只有教师的良好教学专业素养与个人独特风格魅力相结合,才能真正使学生信服教师,在潜意识里爱上化学学习,以对教师的喜爱提升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喜爱程度。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教育学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学习过程中,如果人体的各种感官都能被调动起来参与学习便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学习效率迅速提升。调动学生感官参与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体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便是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提高。

1.情景式教学安排

化学知识往往抽象而枯燥,因此需要教学课堂能够完成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直观印象,这便需要教师进行情景式教学编排。情景教学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堂导入部分,需要教师创造有趣而直观的化学感知环境调动学生各感官,促进其对化学知识的接收。

如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分析现实生活中“死狗洞”案例的故事提高学生兴趣,以故事情节讲解方式逐渐吸引学生关注其中二氧化碳的影响与性质,并尽可能加强学生自主讨论与总结环节。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刚开始上课就给予学生枯燥化学知识的压力,而且能提升学生对自主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其归纳与总结分析能力。

2.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反之,实际动手的化学实验因其较化学知识更直观而具体,便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重视化学实验活动开展。实验活动中,教师需注意将学生对观察与研究实际化学现象的兴趣及时转化为探求化学理论规律的兴趣,并进一步将这种兴趣引导为学习能力提升,保持强烈的化学求知欲。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步:一是设计有趣而基本的简单实验:在这种实验中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同时照顾实验的趣味性安排,不使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二是组织和开展分组实验:分组实验中,学生因其年龄阶段的表现欲旺盛,往往能够在表现自己的同时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对化学理论的掌握能力与自我实践与归纳总结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