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财务风险评价; 高新技术企业; 熵权; TOPSIS
【中图分类号】 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70-05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高新技g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主要的推动力和增长点,创新和转化科技研发成果是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从研发所需的人才成本、高科技设备到投入市场前的临床测试环节,每一项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从研发到市场销售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资金周转和融资问题较为突出。高风险和高收益以及股权融资严格的条件限制加剧了企业权益融资的难度;考虑到资金杠杆的作用以及资本成本,债务融资成为重要的融资途径。而债务融资双刃剑的特性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和监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制药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一,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特征。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融资特性以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影响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无论从公司管理者角度还是潜在的投资人角度而言,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的财务风险至关重要。Zmijewski[1]引入Probit回归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结果表明双变量Probit模型能够较好地降低样本选择引起的偏差问题。王庆华和杨杏[2]以深交所上市并发行公司债的制造业为样本,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了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及发展能力显著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巩斌[3]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分析。章细贞和张琳[4]在研究企业并购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中采用Z指数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高琳[5]针对生物制药企业的特殊行业性质,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模型。陆家玉[6]针对医药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将实际财务数据带入Z计分模型和F计分模型中,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得出F计分模型更适合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综述所述,国内学者分行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逐渐趋多,并逐步运用相关模型进行财务预警和风险评价管理。其中,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采用了多纬度的财务指标,但指标权重的赋值多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层次分析法,甚至直接给出权重,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可信度。近年来熵权法和TOPSIS方法相结合用于管理科学领域的综合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7-8]。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根据矩阵本身的数据信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判断的主观随意性,使权重系数更加客观合理;TOPSIS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通过函数曲线将评价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整体相似程度反映出来,客观真实地体现不同方案之间的差距。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既符合多纬度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又具备多属性的评价特点,但截至目前的文献中尚未发现该方法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鉴于此,本文尝试在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客观赋值的基础上,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样本进行量化风险评价,同时为具有客观性和多属性决策特点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二、影响财务风险因素角度构建风险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不仅与筹资活动紧密相关,而且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战略也密不可分,生物制药行业的资本投入特征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虽然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还是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引起的财务风险,最终均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中体现。因此,本文结合前人对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维度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评价财务风险的直接财务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能够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同时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吴娜[9]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及时调整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比例,将有效地预防财务危机。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能力,提高资产变现能力的同时挖掘企业资产增值的潜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陈明灿[10]通过剖析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得出资产利用效率低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盈利能力越强,未来成长性越强,则抗风险能力越强。鲍新中等[11]运用变量聚类和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相关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则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现金流量信息为企业评价和监控财务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Gentry et al.[12]在财务预警研究中强调了现金流量指标的判别能力。庞明和吴红梅[1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现金流与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综合考虑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遵循完整性、独立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兼顾可操作性的思路,分别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五个方面构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确定之后,应该考虑评价指标的赋权问题。众多的文献采用了具有主观性的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或者直接给出权重,而这样的权重结果必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由表1可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均为量化指标,为避免受人为主观的影响,本文选用具有客观特性的熵权赋值方法,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五、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公司的财务风险受到经营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本文从综合视角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的方法对多个评价指标客观地确定权重,避免了主观意识对指标重要程度的影响;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算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为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进而对企业选择融资方式以及其他行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ZMIJEWSKI M 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ation mode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22(1):59-82.
[2] 王c华,杨杏.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探析[J].财会月刊,2015(18):64-68.
[3] 巩斌.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判别综合评价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18.
[4] 章细贞,张琳.企业并购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4(3):90-95.
[5] 高琳.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陆家玉.医药制造业财务风险研究――基于经营管理角度[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罗佳,张坤.熵权基点决策法在绿色施工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8-92.
[8] 朱乾,徐淑琼.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社会网络节点影响力评估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2-45.
[9] 吴娜.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财务预警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86-92.
[10] 陈明灿.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3(29):117-120.
[11] 鲍新中,陶秋燕,傅宏宇.基于变量聚类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5(4):517-523.
篇2
【关键词】 模糊评价;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债务风险。目前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判别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动态流量分析和理论指导。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应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提高预警准确度,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正好具备这种优点,可以对财务风险状况作出全面评价。本文拟借助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模型,以有效预测财务风险,防范高校财务危机。
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L.AZda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是综合事物的多种属性和各种因素影响而作出的总体评判,它应用了模糊数学变化原理,具有模糊性、定量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是以关键影响因素为着手点,确定被评价对象若干等级的评价集合和指标权重,对各指标作出模糊评价,确定隶属函数,形成判断矩阵,将其与权重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定量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各项评价指标衡量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标准等级,对评价值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按模糊数学的隶属原则进行指标取值量化。
模糊理论是处理模糊性的一种不确定性数学理论,由于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评价困难的特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于风险预警分析中,通过模糊性数学模型,运用科学评价手段,结合矩阵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可以为高校领导层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模糊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建立指标分级体系,以确保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根据高校发展的特点,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从高校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资金管理能力三方面提出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5个预警指标综合反映高校财务风险大小和财务危机程度,有效地监控高校财务状况。
1.债务负担率u1=年末债务总额/当年总收入
该指标可以直接衡量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承担财务风险的程度。指标值越高,债务压力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现实支付比率u2=(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月平均支出额
现实支付比率u2反映学校财务潜力,指标值越高,财务风险越小。
3.支出收入比率u3=总支出/总收入
支出收入比率u3反映学校财务运营情况,分析学校当年预算支出的平衡关系,是反映学校隐性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指标值>1,说明学校该年度出现赤字,动用了历年结余弥补赤字,财务运转出现困难。指标值≤1,说明学校财务运转正常。
4.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u4=(年末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
该指标比率u4比重越大,表明学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越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当该指标值小到一定程度时,则表明学校财务有了潜在的危险。在财务状况较稳定的情况下,该指标值通常在54%至60%之间。
5.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收及暂付款中非正常周转垫款+年末对外投资+借出款)/(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
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在100%内,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为了保证自有资金动用的安全限度,比率u5值一般不要超过20%。
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后,根据上下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即以上一层某元素为准则,它对下一层各元素有支配关系,通过两两成对比较该层各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其方法一般采用表1中的标度法。
设对于某一准则X,几个比较元素构成了一个两两判断矩阵:
U=(uij)n*n
式中uij为元素ui与uj相对于X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bij=1。
2.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是人为赋予的,故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评价判断矩阵的可靠性。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
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2)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CI/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由表2可查得。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当CR>0.1时,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3.权重的组合计算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这种方法评价过程简单,评价时间短,能在短期内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元素相对重要度后建立权重向量,计算上述指标在目标U中的比重,结果见表3。
(二)模型的构建
1.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本文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选取5个预警指标:债务负担率、现实支付比率、支出收入比率、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和自有资金动用比率。因此:
评价指标集即因素集为U={u1,u2,u3,u4,u5}
评语集为V={v1,v2,v3,v4,v5}
其中V={20(最差),40(较差),60(一般),80(较好),100(最好)}。
2.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要评价高校财务风险,可从因素集和评语集入手,因素论域和评语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可用评价矩阵来表示:R=r11…r1n… … …rm1…rmn
其中rij=R(ui,vj)表示从因素ui着眼某事物被评为vj的隶属程度,也就是rij为因素ui对等级vj的隶属度,因而矩阵R的第i行Ri=(ri1,ri2,…,rin)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价,它就是V上的模糊子集。
为求模糊矩阵,需要根据待评高校的指标数据,对每一个评价指标ui(i=1,2,…,6)分别构造出它隶属于v1(最差),v2(较差),v3(一般),v4(较好),v5(最好)的隶属函数v1 i,v2 i,v3 i,v4 i,v5 i。
3.评价结果
在财务风险评价过程中,按照风险类型,将财务风险划分为5个预警等级,将其划分为严重、较大、中等、较小和无风险5种类型。警戒线可按照这5个等级进行确定。如表4所示:
高校决策群可以根据综合评价中的结果对应相关风险等级按照警戒线的提示,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通过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预警模型可减少潜在财务风险,有效防范财务危机,增强高校财务运作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高校财务风险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09(1):53-54.
[2] 魏良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J].会计之友,2008(6):28-29.
篇3
摘要: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但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最大。如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价成为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层次分析法有效地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优越性显著。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作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以秦皇岛电力公司为例,探究其财务风险评价的状况,希望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财务风险评价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电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财务方面不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但总体而言,电力公司财务风险与政府、投资者和经营者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电力公司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有效控制公司财务风险的对策成为了电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企业一般采用单变量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其财务进行分析,但这几种方法运用原理和判别条件均比较复杂,对于市级电力公司并不适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秦皇岛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理论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以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表现可将其分为狭义型和广义型。其中狭义财务风险是指隐藏的、不确定性的损失,一般指筹资风险、融资风险或者理财风险等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影响因素。当企业债务资本比率变化较大时,会给企业财务带来较大风险。广义财务风险则不仅仅局限于资金因素,而是涉及到公司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无法预料或者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公司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出现较大偏差,财务遭受较大损失风险。根据分析可知,财务风险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因素对财务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广义财务风险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实际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评价
所谓财务风险评价就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利用报表数据详细分析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对企业资产、营运、盈利等财务情况进行评价,由此得出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结果。财务风险评价一般在识别和权衡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同时综合考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从实施的阶段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可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及事后评价;而从评价角度看,可分为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从技术手段看,则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特征
1.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结合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因此,分析电力公司财务风险,需要首先分析其发展阶段及发展背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价模式。因此,本文在探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时,不论是财务风险成因、特征,还是评价特征,都紧密结合电力公司现状进行分析。
2.注重企业发展。电力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国民经济发展也对电力行业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因此,作为社会经济前进的一大动力,电力企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去看,不能局限于企业过去发展水平或者当前现状去评价。只有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的评价,才能精确识别出财务风险。
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政策规定和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固有弱点,使得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财务困难。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其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贷款、向外筹资等,然而这些融资途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风险。例如某些电力企业信用评级无法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就无法取得贷款资格,而企业高精度财务风险评价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企业必须在成本效益原则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好的评价结果。此外,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对评价过程进行详细规划,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教授提出,是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在运行时需要将待解决问题分解成多个相关要素,再将各个要素分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并对其进行量化。由此可见,层次分析法将待评价问题进行层次化分解,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人员素质评估、科技成果评比等领域,然而其还可以应用到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面。
(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受到层层分解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应用原理简单。与其他分析方法不同,层次分析法只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而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通过问题分解来降低问题难度,简化计算过程,使其更易于被研究人员接受和理解。同时,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非常简单,便于分析者进行操作,评价结果一目了然,为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第二,实用性和灵活性。层次分析法通过层层分解,使得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的定量数据大大减少,更多的是依靠分析者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有效弥补了定量分析方法的不足,增强其实用性。同时,层次分析法从问题本质出发,其定性分析和判断占据了主动性,使得应用范围更为灵活。
第三,系统性。层次分析法通过层层分解、对比,可以准确地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准则层因素还是方案层因素,对评价结果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通过层次分析,能让很多复杂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三、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应用
(一)背景分析
秦皇岛电力公司属于大型综合电力企业,可以满足整个秦皇岛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该电力公司拥有多项先进技术且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在华北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秦皇岛电力公司已将国内外电力发展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该公司实际运行中,通过整合一流的技术资源,提高了公司的运行能力。2014年,秦皇岛电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3 680万元,公司员工人数达到了165人;2015年,秦皇岛电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8 496万元,同比增长了35.2%,公司员工人数达到了231人,同比增长率为40%。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的债务结构不合理。根据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公司的负债只有流动负债而没有长期负债,发展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因为企业短期负债较多,企业用于偿还债务的流动资金就必须要筹集更多,这就会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创新能力不够强。秦皇岛电力公司虽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已不断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主营业务。但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近几年的投资中,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投资比较欠缺,降低了公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应收账款数额增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坏账,进而影响企业效益。由于公司并没有制定严格而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2015年的应收款项明显高于2014年,影响企业资金回收,增大企业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评价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秦皇岛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构模型应选择财务风险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 目标层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A;准则层包括:偿债能力A1、营运能力A2、盈利能力A3、发展能力A4;指标层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权益净利率、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篇4
【关键词】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博弈分析; 纳什均衡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投资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部分高校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和缺少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导致财务风险远远超过应有的范畴。虽然国家通过多种监管方式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但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造成国家较大的财务损失。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财务风险成因、风险预警和评价及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方面,从国家角度和高校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博弈论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国家和高校在何种情况下将进行财务风险的监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热点。通过对所查阅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将研究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果分为以下四类:
(一)对高校财务风险成因的研究
毛丹(2010)认为高校扩招及大学本科办学水平的评估使得教育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多数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缓解自身资金的压力,增加了高校财务的风险。只有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做好风险预警,高校的财务风险才会得到有效控制。管鹏(2011)认为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委托关系、财务治理和非营利性等因素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无法充分承担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甚至危及其生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及促进社会的长足进步。李素芳(2005)认为高校贷款的现状是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建设项目投资自筹资金的比例小、贷款担保形式和还款渠道单一,指出解决高校贷款问题是解决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于志刚(2005)指出高等学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是与高校发展受国家宏观管理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影响相对应的,强调了高校贷款是产生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效控制负债风险是解决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前提。何仁强(2006)指出高校的财务制度、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学校、银行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的过于乐观乃至错误的预期是导致高校财务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任喜雨(2007)指出政府投入不足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还本付息压力大是造成财务风险的根本因素,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二)对高校财务风险度量的研究
齐向丽(2003)基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评价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结合已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给出预警界限和发出警报的原则,从理论的角度提出防范的办法。钟冲(2004)利用真实可靠的会计基础信息并结合功效系数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20个单财务比率指标构建高等学校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和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量化研究。李素红(2005)选取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作为分析样本,借助因子分析法对高校2002年至2003年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采用变异系数对高校财务风险状况作实证研究,对比因子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的评价结果,得出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排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郭涛(2006)基于高校财务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反映当前高校特点的财务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在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和预警的研究
李曙光(2004)引用模糊集合论技术,建立了高校贷款风险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处在较高水平,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监管。尹中晓(2006)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陕西省省属高校中的16所高校2004年和200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和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同时使用功效系数法计算结果对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尹继北(2006)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高校的财务风险评价,提出了高等学校的财务灰色评价理论,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了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中,并证明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四)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研究
张海兰、田园(2004)研究贷款规模与高校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选择部分可测、可控及相关的变量作为评估贷款规模的中介指标,建立高校贷款规模控制的模型,给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研究。谢立本(2005)运用肯定当量系数对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贷款额度测算模型进行了修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肯定当量系数的模型较原模型更加有效。郑国宏(2005)基于风险的特征分析了高校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技术上给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途径和方法,并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施建军(2007)指出高等院校改进财务管理思路和理念、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从风险意识角度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问题。黄建妮(2007)认为预算管理是高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与依据,指出高校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金流量迅速增加。田靖鹏(2006)从财务管理体系的视角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问题,以创新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为基本目标,在分析现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调整与改进的建议。钱梦勇(2005)将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引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研究中,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途径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和实践尝试,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郭化林(2006)指出教育成本的计量与核算的主要困难在于学校性质的定位与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缺失两个方面,在研究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的组织属性定位、两种会计制度和年度协调、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科研经费分配比例、成本项目设置、机会成本计量等难题,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指个人或是组织,面对特定的环境,在特定约束下,依据掌握的信息,从各自的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取得相应收益的过程。本文之所以使用博弈论来探讨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因为针对财务风险管理这一特定环境,同时拥有特定的约束规则和相关信息,可以对国家和高校自身的风险控制行为加以探讨,确定在何种情况下国家将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在何种情况下高校将进行财务风险的自身监管。博弈的分类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1.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2.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3.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传统博弈中提到的纳什均衡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本文所探讨的国家、高校之间不存在先后决策问题,同时进行决策,故属于静态博弈,而所有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均认为是已知的,故属于完全信息博弈,从长期来看,所有参与人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故本节所探讨的问题属于非合作博弈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若存在最优解即为纳什均衡解。
依据上述博弈理论,假定国家、高校两方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概率分别为P1、P2,概率的大小表示参与人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可能性大小。若概率等于1,说明参与人最终选择监管;若概率等于0,说明参与人最终选择不监管。实际问题中,国家及高校自身只能在监管和不监管中间选择一个,没有第三种选择,故可假定对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其中,I1和I2表示国家和高校自身财务风险监管的毛收益,但财务监管需花费人力等成本,故假定C1和C2为由于监管所带来的成本支出,L1和L2是由于不监管所带来的损失。在国家不监管而高校监管的情况下,高校自身的监管已经达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相应的国家不监管,财务风险也威胁不到国家的利益,故收益可认为0,除此之外,所有的变量值均大于0。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国家的监管所得收益大于监管的人力等成本支出,国家都会执行高校财务风险监管,而高校则以国家为标准,不会自发去进行自我财务风险监管,而是以国家净损失比的概率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因而针对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国家的高校财务风险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严重,从国家的角度看,每年财务风险的出现导致大量的政策性教育投资夭折,根本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严重阻碍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监控力度,对违法乱纪的高校必须严肃处理,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失。
(二)制定有效的财务监管指标和评价体系
衡量高校财务风险是否出现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存在科学的财务风险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一套优秀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充分体现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也可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未来走势加以分析。
(三)完善高校财务人员的考评机制
财务部门是高校中最为辛苦的部门之一,每逢年底都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最为忙碌的时刻,他们占用休息时间去工作,若不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只是采用固定工资的方法,很难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可考虑采用自评、互评、上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针对超额完成任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财务监管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高校自身财务监管意识的培训
无论国家采取多大的监管力度,一些心存侥幸的财务管理人员都会铤而走险,置国家相关法律条文于不顾,尤其是在考评机制不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疏于财务监管,知法犯法的事情更易发生。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
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最终将落为高校自身的监管问题,只要高校自身监管有效,国家就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进行财务风险的监管。若高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使得他们自觉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毛丹.刍议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4.
[2] 管鹏.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11(11):68-70.
[3] 李素芳.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5(5):28-30.
[4] 于志刚.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5] 何仁强.高校贷款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6(3):66-67.
[6] 任喜雨.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7(16):62-63.
[7] 齐向丽.高等院校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D].天津大学,2003.
[8] 钟冲.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
[9] 李素红.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0] 郭涛.高等学校综合财务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
[11] 李曙光.高等院校贷款风险模糊评判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4):3-10.
[12] 尹中晓.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3] 尹继北.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14] 张海兰,田园.我国高校银行贷款规模控制模型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6):9-14.
[15] 谢立本.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调整[J].教育财会研究,2005(2):21-24.
[16] 郑国宏.贷款高校财务风险的化解与防范[J].许昌学院学报,2005(2):131-133.
[17] 施建军.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完善财经制度约束[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10-12.
[18] 黄建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7(1):69-70.
[19] 田靖鹏.谈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6(7):18-19.
篇5
财务风险在国内国外的概念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按照各自的理解描述和定义了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毫无疑问是风险管理的分支之一,它是在充分利用前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风险管理经验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处理源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涉及评估一个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制定与内部优先事项和政策相一致的管理战略。财务风险的来源有很多,包括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因未获得货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对消费者的可分配收入产生影响,并导致与诸如零售商、房地产开发商和制造商的交易恶化的利率风险,投资项目在项目期内的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通货膨胀风险,海外投资的预期现金流受到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的汇率风险以及借款人的融资风险,等等。所以,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对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评价之后运用各种措施和方法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实际收益,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管理下持续高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大型工程方面主要侧重于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财务风险研究方法的探讨。关于财务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有:Mustafa、Member、Zee等(199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和评估项目风险的招投标阶段风险。在此基础上,Zhang.G、Zou.P(2007)建立了一个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合资企业的环境风险以及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的理性决策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分析方法。TarekZayed,MohamedAmer,JiayinPan(2008)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中国公路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模型、策略、评价指标和审计方面对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探究。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清华大学郭仲伟(1987)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提出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风险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借助各种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法,以最小投资谋取最大保障的管理活动。
张智勇(1996)最早提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财务风险包括延迟付款、汇率浮动、换汇控制、通货膨胀等,并提出了一些应对当时经济情况的解决方法。
余娟、祝继高、刘晓宁(2005)在发表的《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探析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中提到财务风险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它对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将财务风险划分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营运风险和交易风险,并就这四类风险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
石香焕、唐文彬(2007)借助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工作原理,引进定性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为全面、综合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工作原理确定指标的权重,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减少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误导;文章引入了定性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弥补了纯定量评估模型的缺陷,拓宽了风险评估的范围;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在对企业财务风险按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隶属度进行层层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
钱丹第(2009)在国际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研究方面提出国际工程面临的5项主要的财务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风险、合同履约及合同变更风险、税收法律风险以及换汇控制。
沈亭、王淑慧(2010)借助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工作原理,改进了指标选择的原则与方法,以便更适合其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为全面、综合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崔静(2011)在《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一文中说明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目的及意义,提出在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制订公司风险经营方案。
李永杰(2012)在施工企业海外承揽工程方面进行了财务风险与防范的研究,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着比国内更加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财务风险的考验。要实现海外施工项目良好的盈利水平,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施工企业自身应对海外风险的能力。
王茹(2012)将中国企业“走出去”即承揽海外工程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同业竞争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整合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经营风险等。
尹嵩(2013)提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国际工程项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国际工程项目特别是国际工程承包方面,面临国外的工程承包企业激烈的竞争更是需要不断的发展。
陈永龙(2013)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对策研究,提出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处理、持续监督与评审相关的财务风险,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取得最佳的风险防范效果。
张超(2013)专门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财务风险中的汇率风险进行了研究,认为作为财务风险之一的汇率风险是任何国际承包工程企业无法回避的风险,汇率风险是双向的,既有风险损失,又有风险收益,但就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而言,面临的风险损失要大于风险收益。
刘金兰、刘立旺、齐彤(2013)在系统分析价格、汇率、利率、信用、关联交易、税收、会计信息、流动性、资金安全、高风险业务风险等10项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应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外油气项目的财务风险做了评价,得出税收、价格和汇率风险是目前海外油气项目面临的前3位财务风险,当前的财务风险处于中等略偏高水平的评价,并给出了税收、价格和汇率风险的剩余风险值。最后提出了应对财务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篇6
【关键词】 房地产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过热的势头,多数房地产企业承担着中长期财务风险。加之目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金融政策的从紧,财务风险己经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求生存、发展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财务风险评价理论正呈现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从指标化形式转向模型化形式,或二者结合;从对单个财务指标分析转化为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转化。鉴于此,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结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借此给房地产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状况、规避财务风险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为了能准确灵活反映房地产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生存风险的强弱,基于指标构建原则的考虑,本文在设计研究变量时,借鉴了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则”中广泛应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财务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效益原则,并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根据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选择体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因为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不是单一的一方面,而是一个综合整体,所以在以上财务指标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反映房地产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基于现金流量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也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但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绩效评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对方面,若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则企业财务风险较小;若财务状况较差,则企业财务风险较大。因此,财务绩效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在指标的选择上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这些反映财务状况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房地产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5大类的14个财务指标,构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由于多指标分析本身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因素很多,各因素描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可以采用定量描述,而有的只能采用定性描述或者是半定量描述。国内外对于多因素评价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因子分析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因子分析法比较合适。因子分析主要的作用在于:减少分析变量的个数,通过对变量间相关性的探测,把原始变量分类,然后把相关性高的变量分为一组,再用公因子代替该组变量。因子分析有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构造因子变量;其二是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所以,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逐步展开的。因子分析通常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确认需要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在为样本数据做因子分析前我们首先做KMO测定,以便确定是否适合做数据精减。
第二,构造因子变量。设X是观测得到的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F=(F1,F2,…,Fm)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E(F)=0,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e=(e1,e2,…,ep)与F相互独立,且E(e)=0,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
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其矩阵形式为:X=AF+e。
第三,利用旋转方法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如果求出公因子解后,各个公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适当的旋转得到比较满意的公因子。
第四,计算因子变量最终得分。在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后,还要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公因子的函数以及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各个分量。
三、因子分析模型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D公司是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尽管D公司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负债率高和流动比率过低的问题,加之目前受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和国际经济变动的影响,D公司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D公司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本节以D公司为例,研究因子分析模型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选取从2004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D公司公布的29组季度财务数据,并将原始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本文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实证步骤如下。
第一,对数据的检验。在为样本数据做因子分析前我们首先做KMO测定,以便确定本研究中标准化财务是否适合做数据精减。经SPSS16.0软件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KMO的值是0.607,此值大于0.5,故可认为本数据可用于做主成分分析。
第二,公因子的提取。表3为各变量和因子的方差贡献情况。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反映的是全部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二部分反映的是特征值大于1的5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总方差分解表显示,共选取5个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89.66%,也就是说5个公共因子可以概括14个原始变量所有信息含量的89.66%,提取公共因子的结果是较为满意的。主成分的提取及命名如表3所示。
第三,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为了简化各主因子的结构,我们对因子负荷矩阵进行求逆计算,得到因子得分矩阵。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个因子的分数,并可以据此对观测量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表达式可以写成:F1=0.060X1+0.213X2+0.209X3
-0.013X4+0.011X5+0.036X6+0.192X7+0.211X8+0.211X9-0.024X10
-0.014Xll-0.040X12-0.006X13+0.014X14; F2=0.419X1+0.105X2+
0.135X3-0.064X4+0.015X5+0.409X6-0.062X7+0.013X8+0.010X9
-0.025X10-0.021Xll+0.348X12-0.106X13-0.058X14; F3=0.003X1+
0.027X2+0.122X3-0.006X4+0.037X5+0.048X6-0.079X7-0.022X8
-0.027X9-0.002X10-0.083Xll+0.483X12+0.374X13+0.385X14; F4=
-0.118X1-0.006X2+0.016X3+0.509X4+0.499X5+0.052X6+0.021X7
-0.009X8-0.007X9-0.093X10+0.068Xll+0.082X12-0.027X13-
0.004X14;F5=-0.031X1+0.021X2-0.073X3+0.062X4-0.081X5+
0.069X6+0.000X7-0.020X8-0.027X9+0.535X10+0.540Xll-0.179X12
+0.021X13+0.051X14。
因子F1、F2、F3、F4和F5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各个体指标的贡献率大小情况。虽然它们的综合原始信息较强,但一单独使用某因子并不能对所有变量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因此按照测度财务综合因子,将F1、F2、F3、F4和F5按照贡献率综合加权如下:
F=0.35824F1+0.18389F2+0.13948F3+0.12767F4+0.08732F5 (2)
从而利用此表达式计算出D公司各季度财务状况的综合得分,F值越大表示D公司财务状况越好,财务风险越小;相反,F值越小表示D公司财务状况越差,财务风险越大。
第四,D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检验。利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可快速获得企业的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据此可对D公司各季度的财务状况做出分析和比较。由于己经采用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因子得分为正表示财务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财务风险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因子得分为负表示财务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之下,财务风险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将F取负值可以得出上述29个季度的财务风险分布图,如图1所示。
根据D公司的基本情况,把评价区域的临界值定为0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据此把0作为公司财务风险的一个分水岭,D公司财务风险判断标准见表4所示。
四、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D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5大类的14个财务指标,构建D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法建立D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模型,并选取D公司从2004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公布的29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证明,表明该模型具有实践意义,在现实中应是可行的。由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理论尤其是实务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与解决。本文在研究中只考虑财务指标,而非财务指标也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故不能概括企业经营过程的总体,因此如何在做财务评价中引入非财务指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指数研究院:2009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安全评价研究[EB/OL].http://fdc.省略,2010-01-05.
[2] 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阎达五、杨有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一、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一)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
现代风险管理论认为,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过程的首要步骤,它是实施风险方法与控制的前提条件。对风险进行分析一般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风险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边缘学科,它广泛地利用各种定性和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分析众多论及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文献,对其常用的方法包括:
1.风险辨识方法(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辨识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研究对象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风险辨识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按照专家调查形式的不同,它又可分为专家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十余种,);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筛选――监测――诊断方法。
2.风险估计和评价方法(Risk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风险估计和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因素),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概率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生存风险度量法、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效用函数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依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引致因素进行综合识别,然后在特定分析方法基础上拟定出一个基本风险标准,并以此来估计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大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统计、会计和数学工具,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种形式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财务风险主观分析方法和财务风险客观分析方法。前者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观因素,而后者主要依赖于企业客观因素。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的产生时期和细致程度及成熟程度的不同,两类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又可分别区分为传统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方法。主观分析法包括:资产负债表透视法、经理直接观察法、事件推测法、企业股市跟踪法和“A记分”法(前三种属于传统主观分析法,后一种属于现代主观分析法);客观分析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Z记分”法(前一种属于传统客观分析法,后三种属于现代客观分析法)。
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背景与现状
预警(Early-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军事预警在社会政治、宏观管理与环境保护、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领域,与经验就包含宏观经济预警和微观经济预警两个层面,后者主要指企业预警。
(一)国外研究
国外非常重视企业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战略风险管理、基于风险价值的资产评估、对待风险的个体差异等研究。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以及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至于危机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机理性分析,宏观经济预警研究和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预警研究。Fitzpatrick首次进行了单个财务比率模型的判定,开创了单量预警方法;Altman创立了多元变量判定模型――Z计分模型。随着信息流量观念的建立,Aziz、Emanuel和Laworm在1988年提出用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和具体应用是国内企业预警研究初期的主要特征。国外的企业预警的这能层次如财务预警,而在企业预警原理和构建统一预警体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二)国内研究
国内的经济预警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经济预警渗透到企业预警、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
从宏观经济领域,预警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和成功。其中宏观经济预警和宏观金融预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也比较规范和系统。在微观经济领域,随着企业所处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危机管理的兴起,企业预警系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国企业大致可按照企业预警原理与总体经营趋势预警、行业企业预警和职能预警进行归类,对于职能预警,可再次细分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企业组织管理风险预警等多个方面。
统计指标作为测定企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在企业预警分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预警系统指标处理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完成指标的筛选和分类,如时差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2)用于多指标综合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如常规多指标综合法、层次分析法(AHP);(3)完成指标的自学习和预测功能,如模式识别、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灰色预测和其他的统计学预测方法等。
我国的预警研究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就必须广泛借鉴其它学科,特别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科学和非线性系统学科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观性和无意性、复杂性和潜在性等是其固有的特性。在风险分析与预警一般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辨识、度量与预警,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形式的主观或客观的风险分析与预警方法。由于财务指标不需要经过主观判断加以量化,而且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分析得到,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中“A记分法”和“Z记分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两类方法的分析思路通常被企业管理者或研究人员所借鉴。同时,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人员大多从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较多的、单方面的风险防范、控制方法模式与策略,如针对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针对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等。
总的来讲,我国已初步形成基本的企业预警理论框架,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的逻辑框架已基本能为大家所接受,每一阶段也已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然而,仍然存在以下主要不足:(1)企业财务风险的引致因素涉及企业管理决策及其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目前尚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生成机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影响了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发展;(2)对企业财务风险辨识、度量、评价、预警等风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西方企业比较注重风险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可以应用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度量、评估和预警,而我国企业缺乏这方面的风险分析基础资料,决定了机械套用西方定量分析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3)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和控制的理论体系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大都是对西方企业风险管理工具的简单套用,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特性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与预警体系的系统分析框架尚未形成;(4)未能将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判别分析模型、基于模式识别模型、时差相关分析、灰色预测、马尔科夫链等数理方法和模型深入地应用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领域。
(二)研究展望
篇8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制造业公司; 财务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4-0018-05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经济大环境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情况。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正常经济秩序及实体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负面影响。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更使企业面临多种多样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及非财务风险。但无论哪种风险,其最终表现形式都为财务风险,所以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单纯企业间竞争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以供应链间的竞争正逐渐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供应链管理比较严格。对制造业公司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如果准确度不高,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还会使得有效资源流向无发展潜力的企业,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伴随着供应链集成和管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财务风险评估水平。
二、文献综述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最终都将会以财务风险的形式出现。财务风险对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对公司发展状况最综合性的反映,只有对财务风险正确认识和评价,才能够有利于公司的不断发展。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财务风险更是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自各国学者对财务风险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注于对财务风险的评价,通过对风险的量化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财务危机。Fitzpatrick(1932)[ 1 ]通过对19家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最早提出单变量模型的评估方法。Altman(1968)[ 2 ]利用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选取22个指标,最终获得5个财务指标并构建首个多变量模型即Z-Score模型。Ohlson(1980)[ 3 ]首次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以310家企业为样本(105家存在财务风险的公司及205家非财务风险的公司)进行研究,同时对破产区间样本分布的状况进行概述,通过寻找分割点等来确定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率。David West(2000)[ 4 ]通过对比神经网络模型、多变量模型对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的准确度,发现Logistic模型对风险评估的准确率最高。以国外学者研究为基础,国内学者不断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其中:赵坤、赵育萱(2012)[ 5 ]通过利用主成分法对制造业行业的财务状况正常及财务状况出现风险的公司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确定了各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杜运潮、徐凤菊(2013)[ 6 ]对房地产行业同一年内规模相似的32家非ST公司和8家ST公司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对指标筛选最终获得流动比率等三个变量构建Logistic模型,该模型的准确度能够达到95%,可以有效地对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于维洋和泮敏等[ 7-10 ]也对财务风险的评价及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概念、特征、风险评价指标、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各国学者们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识别、财务危机预警及控制上,较少学者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现有文献构建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影响指标因素考虑不全面,考虑非财务因素较少,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也存在同样问题,所以不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评估企业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受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影响。借鉴国内外财务管理实践中应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与制造业企业自身的风险特点进行结合,本文从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营运活动三个维度对财务影响因素进行表现。公司的筹资风险具体为偿债能力风险,偿债能力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资金回收风险衡量,其中盈利能力主要通过净利润、总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及投资者的异质性等指标进行反映。成长能力主要包含营业收入、固定资产等的增长率,同时,资金回收的优劣也决定着公司投资风险的大小。公司在营运过程中会受到流动资产、应收账款、总资产等周转率的影响,所以在评价运营风险时主要运用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非财务指标也起到影响公司财务风险的作用,主要分为公司治理、供应链管理和其他因素。其中公司治理指标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及利益相关者治理。非财务影响因素除了公司治理相关指标外,同时由于制造业公司处于供应链环境中制造商地位,所以在构建供应链环境的指标体系时,主要分为公司供应商、销售商的相关指标。在考虑其他非财务活动产生的风险时,主要包含会计师事务所的品质、变更、审计意见及审计费用的相关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文在进行指标筛选时主要运用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选取制造业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14个细分行业。剔除2013年之后上市、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不全、AB股同时存在的公司,最终得到75家数据健全的公司。通过Wind及国泰安数据库获取需要的财务指标及部分非财务指标,利用查找年报的方法对供应链及相关者交易数值进行统计及计算。
本文选取2015年被ST及*ST公司作为发生财务风险的样本,同时选取所处行业及总资产规模相当的公司作为财务正常公司样本。其中ST及*ST是根据2003年沪深股市对财务状况异常及可能存在退市风险的股票实施特别处理。本文只对因为出现财务异常而被ST及*ST的公司进行研究,剔除了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处理的公司。根据上述分类标准,研究样本中有25家出现财务风险的公司,5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了构建Logistic模型,将样本分为预测和检验两组。其中,预测组包括15家财务异常公司和3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检验组包括10家财务异常公司,2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
(二)主成分分析
为了保证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更加有效,筛选出的指标应该能够将公司有效地区分成财务正常和财务非正常。所以,在构建模型之前要对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将指标分为两类:一类符合正态分布,此时选用独立T检验方式对总体进行显著性检验;另一类不符合正态分布,此时则选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对总体进行检验。通过筛选获得财务正常和不正常公司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但是由于选择的指标仍然具有多重共线性,将导致很多指标无法正常构建Logistic模型,为了更加简便并完整保留相应财务指标,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对指标进行降维,将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进行重新组合,获得相互关联较小的指标,然后利用SPSS得到解释的总方差及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解释的总方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所示,前9个成分的积累值为70.760%,已经超过了70%,所以最后选择这9个主成分对财务风险大小进行表现,命名为F1、F2、F3、F4、F5、F6、F7、F8、F9,在检验过程中获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中的系数,可以得到F1至F9主成分。
(三)Logistic模型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模型显著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Logistic模型系数进行综合检验分析确定显著性。利用向前Wald方法获得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通过6个步骤最终得到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结果,Sig值为0.000,说明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该模型是显著有效的,即说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结果中Cox & Snell R值和Nagelerke R方值为0.590和0.819,符合检验标准,因而认为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通过对Hosmer和Lemeshow检验进行分析,确定模型是否具有优良的拟合度。该方法首先将样本数据根据预测的概率划分为10组,再根据不同的观测及期望频数构造出卡方统计值,根据自由度为8计算卡方,此时计算出的P值为0.584,大于显著性水平?琢=0.05,不能拒绝零假设,所以模型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具有优良拟合数据。通过运用逐步回归进行6步操作后,最终确定了能够存在于模型中的变量为F1、F2、F4、F6、F7、F9及常数量。具体的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结果中最终可以得到Logistic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本文利用公司数据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在进行财务状况评估时先确定一个标准的临界值P*,将公司的指标数据代入到模型中可以得到公司的财务风险P值,如果P>P*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可能出现危机,如果P
为了判断该模型评估结果是否准确,需要对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模型的评估准确率高低能够说明该模型评估效果的优劣。本文利用SPSS软件得到评估模型预测分类表,通过预测发现案例能够获得的准确率为94.1%,但由于检验样本中ST公司样本较少,导致了一定的偏差,使得准确率降低为87.8%,结果如表5所示。
五、结语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风险评估准确度越发受到关注。如果财务风险评估准确度不高,可能会使有效资源流向无发展潜力的企业,甚至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随着供应链管理强度的不断增加,在财务风险评估时考虑供应链因素的影响日益突显其必要性。由于公司与其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在财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风险具有一定传导性,所以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被划分为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风险情况。将供应链集成指标引入至财务风险评估模型中,可以提升模型评估财务风险的准确度。本文引入了能够表现供应链集成度的指标使Logistic模型准确率达到94.1%,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估仍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如对供应链环境的评估指标可以进一步完善,为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FITZPATRICK P J. A Comparison of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J].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1932,14(2):589-737.
[2] 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n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3] OHLSON J 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09-131.
[4] WEST D. Neural network credit scoring models[J].Computer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0(27):62-63.
[5] 赵坤,赵育萱.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9):69-70.
[6] 杜运潮,徐凤菊.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3(9):19-22.
[7] 于维洋.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5(21):63-68.
[8] 泮敏,曾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63-68.
篇9
(一)学校风险管理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根据以上定义,结合学校的特点,学校风险管理是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具体包括对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的可靠性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
(二)学校财务风险
不论学校规模大小,财务风险是学校风险中的重要风险,风险管理必须以财务风险为重点。学校财务风险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是指导致学校发生资产损失、财务困境等不利财务事件的可能性。资产损失指资产被盗、贪污挪用、意外事故导致损失等,财务困境是指一个学校处于经常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例如银行借款本息、商业信用等),导致正常运转受到影响,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境况。财务困境可以通过若干方法解决,比如,(1)出售主要资产;(2)减少资本支出及研究与开发费用;(3)与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组。学校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
(三)学校风险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学校战略规划、业务运营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认识财务风险的性质和特征,为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应对奠定基础;实施风险管理对学校财务风险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可以合理判断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发生后影响程度的大小;实施风险管理,针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影响,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提出回避、接受、降低、分担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风险管理审计定义及其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一)风险管理审计定义
王晓霞在《企业风险审计》一书中,给出企业风险审计定义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MIS)、各业务循环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计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审查和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风险管理包括组织整体及职能部门两个层面。内部审计人员既可对组织整体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也可对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综合以上观点,在内部审计中风险管理审计可定义为: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围绕组织风险,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从组织整体层次到职能层次,对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鉴定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风险管理审计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1.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可以协助学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能够从机制、制度方面强化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管理。目前学校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没有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对学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前瞻性作用,能够提出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合理建议,使最高管理层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促使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对学校财务风险实施规范管理。当学校已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管理过程时,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监控、检查、评估、报告、提出建议,能够协助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完善,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
2.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从学校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学校管理层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能以独特的身份调控学校的风险策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财务风险。
3.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采取独特的技术手段,检查、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调查、取证、分析等手段评价主要财务风险因素,测定关键风险点、风险度,以判断学校财务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适当、监控报告是否充分有效,财务风险分析是否全面、防范措施是否完善;对管理层自我评估进行测试,检查其依据是否准确;评估与财务风险有关的薄弱环节并与有关管理层进行沟通;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与学校活动性质是否适当。
4.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客观的风险管理建议直接报告给学校最高决策层,能够引起高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
5.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对学校预算管理进行评估,促进学校严格执行预算,按预算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防范学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机制,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独立客观的监督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帮助学校实现财务目标,进而实现学校的终极目标。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以校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公立中小学校)可以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对公立中小学校也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审机构向学校(大规模)或乡镇(小规模学校)下派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内审职责,实行对下进行监督评价,对上进行职能报告的内部审计机制,这种方式必须进一步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的地位,确保独立性。
(二)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确保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内审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专业水平高低,是保障内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学校高层管理者、内部审计机构要重视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为内审人员学习内审领域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提供各种保障,不断促进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只有永远保持专业水平的先进性,才能有效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才能不断改进完善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合理防范财务风险。(三)使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保证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先进的审计技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能够从内审角度对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应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使用的技术有:(1)风险控制自我评估(CSA)。CSA是一种预防性审计工具,即针对硬性控制也针对柔性控制,是针对内部控制进行的咨询业务,可以评估旨在减缓风险的各项控制以及有关政策和规程的全面遵循情况,可以采取协调性小组讨论会(专题研讨班)、问卷调查、管理人员分析三种方法。专题研讨班可以采取:“目标-风险-控制-剩余风险-评估”的形式,强调列举阻止实现目标的的壁垒、障碍、威胁和风险,接着对控制进行检查,以确定控制过程是否足以对关键风险进行管理,其目的是确定严重的剩余风险;(2)头脑风暴法。针对问题,把能想到的一切主意集中起来,通过一群人的交流,来激发新思想产生;(3)德尔菲法。采用函调方式,分别向有关专家提出问题,之后将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并反馈给有关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次综合反馈,这样多次重复,得到比较一致的意见;(4)抽样技术;(5)共同研讨法;(6)系统分析法。
(四)确定财务风险重点领域,揭示风险暴露,加强风险预警
学校的财务风险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筹资、投资、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及使用。
1.筹资。学校应重点关注债务风险。吉林大学陷入30亿元债务困境,说明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举足轻重。学校债务须经最高层批准,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分析学校的资产负债率、还本能力、还息能力,揭示债务风险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既要看比率的大小,又要分析预期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对于还本、还息能力分析应重点分析预期所有者(各级政府等投资者)是否不断增加偿还债务本息的投入;可以分析利息保障倍数(预计不含利息费后的结余/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至少为1,越高还息风险越小。
2.投资。应重点关注校办产业、工程建设、闲置资金的投资,应注重投资效益分析,如新建学生宿舍是否有效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筹办产业企业的未来收益如何。闲置资金应投资于国债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不要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天津大学发生违规挪用资金炒股,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就是巨大教训。高校依托先进技术筹办产业企业,内审人员必须对其风险评估进行审查评价,可以采取贴现现金流量等技术。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项目申请,是否进行招投标,是否纳入资本预算,在建工程支出控制是否完善。
3.固定资产管理。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内审人员应重点审查评价资产采购的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采购是否进行竞价选择;资产保管制度是否健全,记录是否规范;哪些资产经常使用,哪些资产不需用,各类资产的年使用次数及使用效率。确定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控制、固定资产处理的控制是否恰当,以判断其是否足以防范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方面的财务风险。
4.资金管理及使用。应注意资金(现金、银行存款等)实物接触控制不当、盗用及错误处理资金、潜在舞弊和违规、支出未经授权或审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等财务风险及暴露。如两免一补、中职、高教的助学金专款专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评价风险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效益如何。
5.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学校高层应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参加重大财务事项的预测、规划等重要会议,使内审人员以独立的视野分析各种财务风险,提供合理建议。对重点风险领域应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防范,避免学校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摘要]本文介绍了学校风险管理、学校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学校风险管理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阐述了风险管理审计的定义及其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对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防范学校财务风险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校风险管理学校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审计
2006年11月,天津大学违规挪用资金炒股,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2007年2月,南开大学校办企业允公集团总裁杨育麟贪污1.1亿,另外,因杨担任总裁期间管理失误导致3亿元债务;2007年3月,吉林大学财务处贴出通知,详细介绍了吉大目前负债30亿元,每年支付的银行利息高达1.5亿至1.7亿元,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这三大财务事件暴露了高等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效益低下,未能有效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导致发生巨额经济损失和陷入财务困境。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实施风险管理,分析了内部审计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强调学校应当实施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改进学校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有效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促进学校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刘霄仑,朱军霞,李旭红译.CIA考试指南.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卷).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李海风,李媛媛译.CIA考试指南.实施内部审计业务(理论卷).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5]沈征.内部审计禁忌120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内协网,2004.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 战略重组 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概述
所谓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在会计上将财务风险理解为财务状况上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风险或是企业筹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主要的财务风险包括以下四项,即战略风险、融资管理风险、投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的,经营规模越大,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对于依靠自然资源而生存的煤炭企业而言,在面临战略重组的趋势时,势必会增大融资规模,在这种背景下,煤炭企业将产生更大的财务风险。对此,我国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引导煤炭企业进行战略重组,但是我国对于煤炭企业战略重组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在重组过程中煤炭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的考验。
二、战略重组后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集中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中,子公司的经营控制权与决策权都由母公司进行决定。子公司的所有业务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及延伸,因此,子公司的财务是母公司财务的一部分,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的权利。这样母公司可以规范子公司所有的财务活动,也可以使母公司的决策在子公司内得到贯彻实施,将充分体现集团的优势。
(二)分权管理模式
分权管理模式中,子公司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母公司不会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加以干预,只对经营决策结果做出评价和考核。因此,子公司只要不偏离母公司经营战略方向即可。这种管理模式便于企业灵活应对多变的经济市场,同时,还可以培养子公司建立独立的自我决策意识,增强各子公司防控风险的能力。
三、战略重组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主观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在进行战略重组过程中设立的评估方式、采取的评估方式以及运用的支付方式等都会增加煤炭企业财务上的风险。
(一)根据成因不同,可将战略重组后的财务风险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是一种不可控风险,它主要受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则是由于企业内部制度、财务波动促使企业经营收益发生变化,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按战略重组过程可将财务风险分为事前风险、事中风险、事后风险
事前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战略重组前对被重组企业的价值评价不够准确而给战略重组带来潜在的风险;事中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融资风险与支付风险。事后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企业重组后经营管理不善所带来的。因此,煤炭企业在进行战略重组时,应该抓住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本性原因,同时,要直观的认识重组中的财务风险,迅速辨别和找出突破风险的路口。
四、煤炭企业战略重组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收购前需进行财务评价
为了减少煤炭企业在重组过程的风险和支付过高的重组价格,重组企业应该在重组前对被重组企业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价。主要调查和评价被重组企业的财务情况、营利能力、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全面综合的分析被重组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和经济市场上所处的竞争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对于控制财务评价的质量应该从改变信息状况和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入手。企业应该聘请优良信誉的评估机构,对目标公司财务信息进行评价。由于煤炭企业的大部分资产是由自然资源所组成,资产基础评价方法对于评价煤炭企业被重组价值最为合理,同时,企业还可以综合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战略重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分析被重组煤炭企业损益情况
两个企业之间进行重组的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的新企业会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重组前应先比较重组后新企业的价值与重组前企业价值的大小;其次,要比较重组收益与重组费用之间的大小。当重组价值大于重组前价值,且重组收益大于重组费用时,实施战略重组的决策才是可行的;反之,战略重组的决策则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
(三)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降低煤炭企业的经营成本
由于重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流出,对重组企业而言会选择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实施重组战略,合适的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减少很大一部分经营成本。因此,重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企业本身享有的融资工具与所处的经营环境是否能满足战略重组的需要;第二,企业所选择的融资方式,要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支出,使企业承担较少的风险的同时,还能够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
(四)选择灵活的支付方式
重组企业可以根据重组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支付组合方式,利用现金、股权等组合方式支付重组资金,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利益,降低重组成本,也可以方便企业将资金结构调整为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总之,煤炭企业战略重组与财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构成十分复杂,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也十分广泛。因此,煤炭企业在进行战略重组时必须将财务风险因素摆在第一位,否则,战略重组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