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文化的传承

篇1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建筑 传承 创新 象山校区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自然状况的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各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并各自产生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符号。一方面深厚博大的地域文化为建筑设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导致建筑文化和建筑创作中对地域文化的在创造成为建筑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传统文化背景下,建筑文化是地域文化和环境下的产物,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塑造了特色的地域建筑。全球化的浪潮为建筑文化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需要符合世界现代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地域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和影响。

1.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及其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是当地居民在长期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抗争、改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建筑文化景观,与所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切关联并和谐共生。

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一种新的文化情境,包藏并孕育着新的文化发展,并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不断推动本域文化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反过来,新的文化土壤又滋生新建筑,产生新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互动性,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建筑的不断演进。

2.建筑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困境

当代地域建筑的创作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向,建筑的形式风格雷同,虽然在一些建筑创作中,仍坚持地域特色,但在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氛围下,这种特色所占据的地位是相当渺小的,以至于很难看出地域建筑的特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地域文化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独立色彩和丰厚的底蕴,一些地域文化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外来文化难以兼收并蓄,且因为消化能力的不足,使当代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指导思想出现了混乱。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使当今地域文化的外来成分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当代建筑师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活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地域建筑的构造原则和方法

当代建筑的困境有其客观的文化背景,地域风格建筑要继续发展,关键在于地域文化必须要实现其向现代的转换,使地域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地域建筑才得以继续发展。要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强调要在寻找传统、保护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能与传统结为一体的新景象,用以表达新的时代精神。发展地域建筑、创造现代地域建筑特色,不是对传统地域建筑的简单模仿、抄袭,而是对其深层次内涵的理性承传,使之尊重当地生活习俗、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这种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概括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再现和抽象。对地方特色的探索,可以从建筑的形式入手,进行再现和抽象的表达。但这些只是一些具体形象的继承,这里所讲的再现,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当代建筑的功能、结构、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的地域建筑形式,用抽象的形体和细部体现地域建筑的特点,展现地域的文化内涵。建筑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不断发展和更新,一些单纯的模仿虽然从形式看有些相似,但细细品味却貌合神离,更何况建筑的内涵远比它所表现的形象要深刻得多。

采用适宜的技术。将当代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地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智慧结合起来,根据地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注重保护那些融入了地方情感、经验和独特智慧的传统技术。同时,适宜技术也改进和完善了现有技术,充分发掘了传统技术的潜力。

开放融通。借助其他地区的优势为地域建筑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注入多样的源泉,固守狭隘的地域或本土观念,拒绝外界的信息、资源和能量,无异于扼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强调建立充满地域特色的建筑特色,并不是意味着对异质的建筑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

4.王澍象山校区的实践

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的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不失为对江南建筑的地域性的典型的回应,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象山校区的布局没有图形化地进行规划,而是结合象山地形错落有致地布局,并且将建筑和河流、山体等自然元素用桥、廊、小径等构筑有机联系,使得校园整体环境既自然野趣又能看出精心雕琢的人工痕迹,回应了中国古典造园手法中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对自然环境的不足进行组织和整理以达到最佳游赏状态的手法;

另一方面,象山校区在整体环境营造中充分借鉴古典园林造园时对建筑的地位的理解和利用,尽量利用当地的和传统的材料创造有宁静优美的传统气质的建筑形象,并且将建筑作为引导和组织空间的节点穿插其中,营造出尺度宜人且富有活力的室外公共交往空间以适应当代的校园生活方式,构建出山、水、园及建筑相互渗透的校园格局以引导使用者行为、陶冶身心。

这其中既有对传统思想的传承,也有新时代背景下对新的功能要求在手法上的创新和回应,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独辟蹊径的现代诠释。

5.结语

地域文化的失落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文明面临的最大现实,寻找传统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集,重新回归地域文化,也是所有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师的共同使命。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善于将传统因素进行创新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是发展地域建筑的基本途径,许多建筑师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对这些原则进行了诸多不同思路的尝试和解读,成为今后创作实践的优秀借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侗寨;旅游服务区;乡土建筑文化;规划设计

[abstract] ZhaoXing liping DongZhai is ZhaoXing dong culture tourist area's core component. ZhaoXing DongZhai Ma service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o travel in the location, the total plane layout and single building design face dong culture inheritan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innovation made some try, try to be Ma tourism service function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highlight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ime spirit.

[key words] DongZhai; Tourism service area;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ul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黎平肇兴侗寨是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是肇兴侗文化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独具侗族特色的鼓楼、风雨桥、民居和民族风情让无数的国内外游客为之陶醉。随着近年来侗文化旅游区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内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肇兴侗寨游客量逐渐增加。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肇兴侗寨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无论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急需将行政办公、社会服务、民居安置和旅游接待等功能转移到肇兴侗寨之外,另行选址建设新的旅游服务区,以满足肇兴侗寨保护和发展的需要。

2 对侗寨乡土建筑文化的认识

2.1 侗寨选址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中国第一侗都、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黎平县较完整地保留了侗族传统文化。侗族村寨聚落形态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群上环抱,成团成组型”;第二种是“随山就势,自由衍生型”;第三种是“水畔坐坡朝河型” [1];第四种是“河岸两旁带状延伸型”。这四种类型总的来看都是依地势的方便而考虑的,侗寨无论靠水的远近,或依山的深浅,最好有小溪潺潺流过的地点来安排寨子的落脚点。

2.2 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

侗寨是典型的血缘聚落,村寨是按宗族划片筑居的,因此就形成单鼓楼单核心的村落体系和多鼓楼多核心的村落体系。以鼓楼为宗族标志是侗寨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人文特征。鼓楼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从高度与建筑艺术形象上对村寨的空间形态起着统帅作用:围绕鼓楼而建设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楼,位于鼓楼附近的民居更注意从高度和气势上去反衬鼓楼的统帅地位。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态,无论从平面布局形式还是竖向空间层次上,都围绕中心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为目标,呈现出具有秩序化的内聚向心形态[2]。

2.3 村寨空间构成要素

侗寨最为突出的是其中心路网结构,其骨架道路网大多数以鼓楼和戏台所围合的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构成蛛网式的道路网络结构。在村寨的村头寨尾或鼓楼附近,建有一些木桥,有廊有顶,称“风雨桥”。往往设置于村寨入口,它不仅为侗族村民在山谷溪涧提供较为安全方便的通道,同时也是人们平时休息交往的空间。风雨桥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在审美上它又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同时从建寨的理念和大布局上,它更是从风水上来考虑的,具有“调和理气”的作用。除了鼓楼、戏台、风雨桥三大要素之外,寨门、凉亭、水井、鱼塘、坟地等都要纳入到侗寨布局的整体框架之中。

2.4 村寨民居建筑形式

侗寨民居基本上是用杉木和松木制成的,这些房屋因地势变化而有不同的设计,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高脚楼、吊脚楼和平地楼四种。高脚楼修建在平坦的地面上,而吊脚楼则建在斜坡面上,后部与坡地相连,前部用柱栏架空。肇兴侗寨民居中最为常见的是上下串通的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侗族人称为“整体竖建”;屋顶有两坡悬山顶,歇山顶和四坡顶几种样式;阔面开间有很多长屋,建筑层层出挑,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塔形木楼,山墙偏厦拼联组合,半开敞廊的竖向栏杆以及出排外露的猪嘴形枋头和莲花状垂柱等构成了侗族房屋外部的细部特点。

3 基于侗族乡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划设计探索

3.1 规划理念

传承:传承侗族乡土建筑文化脉络,探寻侗族建筑风水理念和民俗习惯,继承和发扬侗族人民在家园建设中的智慧精华。

融合:在规划设计前必须对侗寨的形成和格局进行研究,综合考虑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与现有村寨格局和景观环境相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衍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应顺应时展的潮流,考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侗寨生产生活的变化,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侗寨。

3.2 旅游服务区选址

在综合考虑旅游服务区与肇兴侗寨的距离、建设用地条件、当地村民意见等因素后,确定在肇兴侗寨西侧约2.5km的归杩村建设旅游服务区。规划用地呈南北陡、中部平缓的东西向狭长地形。用地中部地势平坦,主要以农田和村寨为主,村寨内部环境较为杂乱,农田中部有一小溪东西向穿过。南北两侧山体主要是以林地和梯田为主,有较好的植被覆盖,良好的自然条件为规划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从选址来看,旅游服务区属于“河岸两旁带状延伸型”村落聚落形态。

3.3 总平面规划布局

3.3.1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结合归杩旅游服务区的功能需求,规划确定了“一带、二心、三区”的规划结构(图1)。

图1规划结构分析图

一带指归杩溪水系景观纽带,在归杩旅游服务区形成富有灵性的水文化特色空间。侗族人以山为靠,畔伴水而居,他们认为水是幸福和未来的象征。规划充分利用归杩溪东西向穿过归杩旅游服务区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富有灵性的水文特色空间来体现侗族人民对水的依恋。规划在临水地带,形成特色“水街”,作为联系整个归杩旅游服务区的纽带(图2)。

图2 水街透视图

二心指以归杩侗寨原有鼓楼和山头衍生的景观鼓楼形成的中心,形成和谐共生的双鼓楼风貌格局。尊重并强化用地东侧已有鼓楼为中心,建筑、道路向外辐射的村寨格局,体现对侗族村寨建造和民族习俗的传承。在规划用地西侧山顶上新建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行政中心、旅游服务设施围绕其布置,作为侗族鼓楼文化的衍生。新老侗寨和谐共生,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侗寨(图3)。

图3 鼓楼戏台活动中心透视图

3、三区分别指以行政办公区、旅游接待区及居民生活区,各功能区互不干扰,用地相对集中。

3.3.2 功能布局(图4)

图4 旅游服务区总平面规划图

1、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位于景区对外主要交通的出入口处,交通便利。该区布置在用地范围西侧,相对独立。规划的行政办公区将作为肇兴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2、旅游接待区

该区布置在用地中部和西南部,紧靠山体绿地,与山体、水体及村寨的结合较好,兼顾游客休息、游览的需要。规划的旅游接待区主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主要有停车、旅游咨询、购票、导游等功能。

3、居民生活区

该区布置在用地中部以及东侧的区域,在原有村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依托村寨中的鼓楼、水系和道路交通的优势,为游客及居民开展休闲娱乐、民族表演和购物等活动提供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

3.4 建筑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区建筑设计应充分反映当地侗寨独特的文化特征,并在传承侗寨乡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

1、乡行政服务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底层架空,体现侗族“吊脚楼”的特征;三、四层山墙部分出挑,体现侗寨民居“倒金塔”的另一重要特点;屋顶最高处为歇山顶,两侧较低处为两坡悬山顶,在屋顶的局部体现鼓楼和风雨桥的建筑意向特征;建筑立面柱子体现侗寨民居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同时,地方材料和现代材料相结合,建筑的体块穿插、光影关系突出,节奏韵律感强,其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既要体现办公楼的庄重,又不乏侗族民居建筑轻盈活泼的特点(图5)。

图5 行政中心透视图

2、旅游接待区

旅游接待区建筑规划设计在运用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石材体块等形式的同时,通过丰富的坡屋顶变化、层层出挑、木构架、垂花等以及鼓楼、风雨桥等元素的运用,使建筑在展现侗族建筑特色的同时又满足现代旅游服务功能的需求(图6)。

图6游客服务中心透视图

3、居民生活区

归杩村寨现状建筑较为杂乱,规划对原有民居提出了完全保存、修缮加固、局部改造、整体改造、拆除新建5种整治措施。新建民居采用“木罩砖”的形式,即内部主体结构采取砖混形式,外部采用传统的侗族民居建筑形式。这样既满足现代侗族民居实用、卫生等功能的需求,又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侗族民居的特色(图7)。

图7 新建民居透视图

4 结语

归杩旅游服务区规划设计在服务区的选址、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方面对侗族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力求使归杩旅游服务区功能更趋合理,地域特色更加凸显并具有时代精神。希望归杩旅游服务区的建成,能为具有民族特为的游服务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建设厅. 侗族干栏建筑,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5:76-123.

[2]范俊芳,熊光耀.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中国园林,2010(7):76-79.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模块

1 关于现代建筑设计文化气息内涵及其传统设计文化的分析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其跟随国际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不断的发展,由于各个国家国土民情的不同,其各个模块的住宅设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需要,从而进行住宅建设项目设计模块的开展,进行多层及其小高层住宅的建设。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建筑项目特点的挖掘,进行工程设计模块的有效开展,从而保证当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进行传统住宅文化的汲取,符合本土的住宅特点,传承地方的建筑文化特色,丰富我国的建筑文化艺术。

在一系列的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中高层及其高层住宅,日益朝着洋化的方向开展。有很多城市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其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比如一些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城市很多的建筑项目都实现了本土文化及其外来文化的结合,保证了建筑项目本身内涵的突出,实现了本土建筑文化的优化。

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及其现代建筑文化的冲突需要得到解决,从而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结合。这就需要进行中国传统建设文化的科学化研究,避免其传统式、零散性。真正实现建筑设计的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把我国的民族形式及其民族风格与时代潮流相结合。这需要进行其运作前景的分析。根据当代住宅楼市的设计需求,可以得知各种洋气建筑登陆我国。比如各种欧洲风范的建筑,各种美式的建筑等,对当下的楼市造成极大的冲击。

1.2 建筑设计模块的开展,必然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其是人民大众所要关注的分析,实现我国特色建筑文化的突出,这需要相关开发商们进行共同的努力及其合作。这就需要进行新型的建筑创造力的实践。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

1.3 在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应用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比如传统村落的三面环山,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朱雀、青龙等的布局,这些传统的布局设计理念未必起到真正的实际作用,确是某些特殊精神的象征。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通过对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气韵的突出,保证各种艺术作品的追求,这就需要进行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思的优化,进行建筑客观功能及其人审美观念的优化,进行建筑形式的表达。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 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模块及其创新模块的协调

2.1 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通过对上述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代民居建筑布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的,其传统意义上的礼仪,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合理家族伦理观念的剔除,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性化的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合理住宅建筑格局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建筑功能区的划分。

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可以得知住宅是人们安身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非常需要进行人性化及其亲和力的布置,这就需要进行建筑空间尺寸的控制。控制住尺寸的大小程度。如果尺寸过大,就可能造成空间的过大,这就导致开支的加大,从而不利于个人及其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不利于经济成本等的控制。这也需要进行空间采光率及其相关情况的控制。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温隔热的控制。这需要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进行室内功能空间的良好布置,从而满足建筑结构性的需要,实现各个方面内部面积的合理分配均衡性。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面积的控制,实现房间内部长宽程度的控制,保证当下功能区的工作需要,满足当代建筑设计的工作需要,提升其建筑物的功能效益。

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是必要的,要保证其分区得当,位置明确,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视线干扰,避免受到噪音干扰、气味干扰,要保证良好的采光性及其痛风性,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的提升。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等等。

2.2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建筑文化,这就需要进行优秀的文化经验的继承,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设计遗产经验。这就需要进行建筑材料及其当代建筑工艺的应用,符合当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先进的建筑风格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3 结束语

在当下民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特色的把握,也要进行新型的建设文化的汲取,保证传统伦理文化的更新,进行民宅建设过程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应用,要针对当下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保证民宅设计模块的有效开展,满足人们群众的客观需要。民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宅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伦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如何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中传承传统伦理文化,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介华.孔子与中国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1992(4):1-5,15.

篇4

传统民居建筑带给人的不是某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代代人在当地生长的环境里,经历岁月的洗礼展现出的真实。民居建筑最重要的意义是唤起人们的归宿感,它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当地生产生活发展的缩影。又像一面镜子创造着,又变化着,客观地承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民居建筑是各类公共建筑的原型。宗祠、寺宇、书院、宫观的基本建筑形态与空间格局大多以住宅为蓝本。民居建筑对自然条件、空间状况的反应要远比各宗祠寺宇建筑灵敏得多。东北地区建筑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半部东北先人们与气候自然抗争的文明史。由于东北早期的居住人群以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为主,民居建筑受季节性气候干预成分较大,因此得以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较少。传统的房屋很多不再作为居住用途来使用,一些这样的老房子往往被闲置做仓库之类使用,缺少必要的维护与修缮。但它们毕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见证,而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且中国这一气候条件最寒冷的地区留下的建筑智慧值得后人深入挖掘。东北三省地区的建筑结构主要是以耐寒为主的结构建筑,这一建筑形式是当时文化的一种记录和自然的真实反映。早期东北地区的汉族较少,多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安稳,更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鼓舞。因此受满族、鄂温克族及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聚族而居、尊宗敬祖建造意识影响,其建筑的空间语序呈现出对“万物有灵”思想的崇拜。东北传统民居建筑正房北墙或暖阁的隔墙常见供拜用途的佛龛,而满族的西墙方位则供奉着祖先牌位。汉族居民受中原定居思想的影响带来了与自然抗衡的先进的建造技术,极大程度地为当地少数民族住宅更新与技术上的进步提供丰富的土壤。多民族建筑相互融合造就东北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

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世界形成文化的源头和历史记载的直接见证者,在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

东北地区民居部落的选址多在惯性居住区域,依山谷而居,背山面水,有效地缓解了冬季寒冷干燥的寒风。民居的空间布局受季节性影响,较南方民居建筑和晋陕窄院开间大,有利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时节得到更充足的光照。当地住宅多为“口袋房”,这是因为过去生活在东北的土著民族多穴居而生,是对前人建筑思想的一种传承。从院落布局看,其建筑与院墙之间较为独立,与中原建筑墙屋结合的布局方式有较大不同,便于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如粮食等物品的搬运,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与融合性,呈现出宽容大气的场所精神。房间对称端庄,中轴分布,给人以平衡稳重的庄严感。

民居部落在形成前多为自发性建造,规定出每户生活的固有院落场所。而建造方式也多为前人的经验传授及自我需要的有效改良。由于地广人稀,生活地点及经验在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往往格外重要。从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聚居文化,其无论从人地关系、院落组织,还是建筑的构造与装饰都在地域性建筑文化保护和聚落建筑的保育实践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以乌拉街满族民居建筑为例:当地老宅的砖雕、装饰处处体现着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富裕、吉祥、平安的美好憧憬,如以蝙蝠、寿桃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的墀头装饰,以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精美雕饰的后府山墙,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东北民居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东北民居建筑的共生意识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处于延续与创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延续毋庸置疑地对继承与发展东北民居建筑意志、重拾东北古老民居文化提出要求。东北大院的造型上的谦拙与质朴以及自然而然的生态观念集中体现了先人对建筑的创作动机与人生智慧。在东北满族民居聚居地———乌拉街走访时,当地的老人曾告诉我们,在过去,先人往往会在山上物色自己最中意的树,系上红绳或做下标记,在几十年后,后人建造房屋时伐下,用来做受力支撑最大的梁柱。因此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包含着父辈的期待,更是对祖先建造意识的传承。在东北的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青砖灰瓦的满族大院,草坯房子篱笆寨的传统朝鲜族民居,蒙古包式的迁徙性民居等,为中华大地的民居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土壤积淀。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坯墙或是生土砖围合成的院落空间,建筑密度较低,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根据传统的渔猎文化特点形成的三种聚落:屯落式聚落、网滩聚落和坎地聚落,更是为我国永久性建筑、季节性建筑与临时性建筑的居住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有效的线索。

东北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共生性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早期东北定居的先民们因地大物博产生的院落与居住空间较中原建筑具有大尺度、大开间、院落间距松散等特点。这样便形成了现代东北农村大多数院落空间都具备的院内种植园。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出现了居住与种植、居住与畜养等多种院落空间。早期的东北居民几乎在自家周边便能通过劳作生产出能够满足自家需要的作物。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与周边的动植物和谐相依,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其院落空间组合方式生成的多种可能。

(二)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元性的生成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建筑结构较为多样。与自然相谐是这一地域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精神。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迁徙到这里的农耕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沉淀出如今东北的建筑风格及庭院布局。东北传统民居聚落多以自发性建造的大院式住宅为主,临近交通便利的山坳地。周围的高山有效地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加之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是溪流水源的必经地。由于地广人稀,冬季寒冷,院落布局较为松散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的光照。邻里相处和谐融洽。住户间的围墙往往以隔断式的矮墙为主,方便邻里和过往行人之间的交流。这与晋陕民居的高墙院有明显区别。

人们在建造住所的同时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环境空间,如门前屋后的排水沟,及后院挡风树的种植等。划分空间的围墙与当地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如用当地特产的石头砌成的围墙,及以黑土或黄土为原料经秸秆稻草拧成泥辫子垛砌而成的拉核墙。最具特点的东北的“杖子”,用秫秸、玉米秸、向日葵秸或木材连接搭建围合院内的私属空间。平和的高度和枝杈的间隙似乎在诉说着一家人幸福的故事。他们会以当地最容易找到的材料,用最生动的建筑语汇演绎属于东北的民居建筑。因此每到一处你都会发现属于当地特有的视觉肌理,如天岗的石墙,长白山地区的木杖子,内蒙古地区的篱笆墙等。在东北民居院落的空间里住宅建筑外,牛房、仓库和“苞米楼”在东北民居的院落构建里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一方面为农耕工具及生活杂物提供储藏空间,另一方面为谷物的晾晒和存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过去人烟稀少,自力更生须有富余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意识。因此,低密度的仓储空间多坐落于东北大院或耕种区中。而在满族和蒙古族的建造意识里西方是祖先的方位,房屋的建造生成仍要“以西为贵”。材料的多样与价值观和习俗共同影响着东北民居的建筑可能,使其形成多元的建造特点。

(三)东北民居多元文化的再生

在建国初期,物质条件十分有限,半地穴式的建造方式最符合北方冬季抵御寒风与极端气温,而这样的住宅也是最节省建筑材料、最经济的一种建筑方式。虽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居住建筑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田地的周围找到农民为方便劳作临时搭建的这种坡顶半穴居式的棚屋。长白山地区遗留下来的井干式木刻楞子房,尽管在形式上与俄罗斯传统的“拜占庭”建筑模式多无相似之处,其初始状态也恰似我国林区常见的“叠罗圆木屋”,且在制式技法上很是相近,但都是那种以大坡顶和木架屋的木质结构为标志的建筑物,又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今,在当地的乡村中,大屋顶的民居造型朴实优雅,房屋结构坚固厚重。远远望去红色的屋面温暖热情,屋顶的高度较南方建筑高出,正是对过去建筑经验的借鉴,让冬季积雪能够得到自然的倾泻。东北民居建筑的构建是当地劳动人民与施工匠人反复权衡探索的结果,也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所总结归纳的宝贵经验。

早期东北先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逐步发现向阳避风的半穴居空间能够有效地抵御冬季的低温,即便不取暖,在东北十一二月的天气里,室内温度也能达到零度以上。《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后汉书•东夷列传》对肃慎人的习俗有这样的描述:“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满族传统的地窨子,即以泥土和秸秆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半地穴式房子,更是北方季节性建筑的典范。人们多将其建造在背山面水处,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如果地域环境较为恶劣可在冬季将房屋的三处背光面堆砌积雪以利于缓解冷空气对室内的侵袭。

在挖掘居所场地形成后,夯实的地面、纵向的排水与低矮错落的屋顶形成了东北独有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大多三面以大地为墙,单面起坡,面朝阳光紧紧地与大山融入在一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地窨子”。半穴式的入口不仅顺和了冷空气的通过,更为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活动提供了一次气体交换,最大范围地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损耗。而后东北的地穴式居住形式历经两汉、隋、唐、宋、元、清的发展,延续千年之久。这种“穿地为居”的建造思想至今影响着东北地域建筑环境的发展,如今几乎东北的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地下商场,一方面是为多元交通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是在寒冷的冬季为过往行人提供缓解严寒的温暖过所。而这种地下建筑的入口处几乎都采用了东北传统地窨子的建造特点进行营造。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背后是东北人对严寒的不屈与对自然相谐的建造意识最好的印证。

三、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建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适宜性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东北地区民居建筑发展脉络中不难发现,气候的影响始终贯穿了建造方式的始终。

今天东北民居所呈现出的质朴大气多为硬山顶的形体结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降低热损失。与气候相抗争,在东北民居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是建造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事实上东北民居建筑的屋顶要比南方建筑的和缓,甚至靠山的民居建筑会出现单项坡顶的屋面造型,正是出于气候影响的考量。冬季屋面积雪的适量保持有利于减少室内温度不必要的损耗,对内部温度的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较短的房间进深在当今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是绝大多数乡土建筑的主要建造手法。同时房间入口处的缓冲空间在设计和建造中仍是予以考虑的重中之重。

东北的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全现地方文化的独特建筑气质。这些曾经的、发展的东北民居建筑毕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客观存在,其艺术价值及其装饰特征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发现。而今的东北地区集合住宅,负层空间的利用仍会以储存杂物和囤积过冬蔬菜的仓库为主,正是对原有居住空间守旧意识的延续与继承。秋菜的储存与咸菜的腌制更是邻里间相互交流与帮助的良好纽带。即便是在房屋的向阳面防止雨水和冻害侵入的墙角也要填满泥浆以利于墙壁的吸湿。所以向阳面的散水坡往往也会成为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红彤彤的辣椒与金灿灿的苞米串挂在向阳面的墙壁上,乡土的亲切与幸福溢于言表。当代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以热烈的棕色和褐色为主,向阳面的造型变化较多,强调日照与通风的最大可能。而背阴面的造型则较为简单,开窗较小,正是出于冬季西北寒风的考量。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姿多彩,处处散发着质朴、醇和的人性光辉,其多元映射为传承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极具特点的构建启迪。它的建筑形态既有人们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考虑,也含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其居住文化是在住宅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象征与隐喻

符号学,简言之就是研究符号理论的科学,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变化、发展规律及符号的各种意义。基督神学时期的圣・奥古斯汀将符号定义为“使思考超出对事物感官印象的东西”。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符号,如一般符号中的图像符号,语言符号中的声音符号,设计符号中的建筑符号等。通过建筑符号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再表达,可以使我们重新树立建筑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化与现实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1 建筑符号的定义

建筑本身的形式就具有其自身的符号意义,建筑符号在符号体系中属于最复杂,含义最丰富的符号之一。总的说来,建筑符号就是将主观领域中难以把握的经验加以客观化、形式化,使这种经验可以被人们直接掌握、理解和接受。并且建筑在为人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传达着一种场所感,使置身其中者产生独特的感知。建筑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筑所提供的空间和功能性可以引导受众的一定行为。然而,这种行为的产生也时刻受到历史环境、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建筑所面对的人群具有不同时代特定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受众的改变、行为方式的改变都会推动着建筑功能乃至形象所传达符号意义的改变。

2 符号的象征与隐喻

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义即外延意义。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柱造、台基和游廊等。这些具体的符号具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和象征性,其内涵意义一般来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皇家的高贵;而粉墙黛瓦则描绘着一副江南风情[1]。

建筑的空间所产生的场所感则带来更深层次的象征与隐喻。中国传统的围合式外部院落空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深源文化背景,它暗含着中国人内敛、保守内收型的文化性格。其中由建筑外壁与周边环境共同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特色之处。在宫殿建筑中,建筑沿中心轴线排列形成充满序列感的院落空间,给人威严、规整的感受;而在江南苏州的文人园林中,采用朴素的自然轴随意放置,产生轻松、惬意的庭院空间。不同于西方开放式的园林所传达的信息,中国式的空间处理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并显现出独特的中国式传统空间文化符号。

建筑本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人造符的一种就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不仅在于传统文化符号所包括的古建筑、园林中,在当代建筑也发挥着重要的符号作用。从约会碰头的标志到一个城市的象征,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符号属性也逐渐为人所认知和接受。

作为一种产品艺术,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空间等等元素在实现了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传达着其符号象征意义。而这种意义,通过环境和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来传达。如理解宗教建筑就需要宗教文化背景,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只有具有天主教信仰的信徒才能体会其救世主升天的宗教含义。同样是门,在中国的宫殿建筑中却具有不同的等级含义,其与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和儒家的等级观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所以,进行地域性的设计必须对其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外界的文化环境才能得到适合的建筑设计。

3 传统文化与建筑符号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符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证明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建筑的符号性表达。建筑作为一种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创作,因其内部的使用性质往往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比如天安门、太和殿就代表了皇家的权利;天坛、地坛等祭祀建筑象征了神圣与庄严;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的文化气质等等。所以,一座建筑所在的地域、文化背景、使用功能都成为了它的表意符号。现代的符号设计就要理解传统建筑的符号特性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就运用了天安门这一建筑符号

靳埭强先生曾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为现代的标志设计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思想养料,同时也需要时代的更新来延长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符号中的建筑符也不例外。只有深刻理解传统建筑符的内涵,并且贴切的进行时代的创新,才能使中国的设计不断发展。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传统文化符号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经过时代、环境、条件的更迭往往其原始意义已经逐渐弱化,而其象征意义被保留并得到强化。在象征符号的表达过程中,中介是必要条件。相似性、传承文化或文化解释又是中介的必要条件。建筑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的中介之一,其自身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性。勃罗德彭特将建筑深层结构概括为四点:

4.1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

4.2 建筑是既存环境气候的调节器;

4.3 建筑可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从属于一定时代、地域;

4.4 建筑是各种资源的消费者,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可见任何一座建筑都必然将生活形式颇为基本的某些文化客体象征表现出来, 若想做出既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理解的建筑就必须准确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层上;不仅要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原始意义,更要把握符号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价值标准都发生了进步与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必然后产生相应的变化。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2008北京奥运会为世界所关注,位于北京中心轴线两侧的“鸟巢”和水立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前者。这栋龙形建筑就是北京大观。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一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在大观站起来的中国龙的造型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龙”是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人自古将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精神意义,它代表着威严与神圣,吉祥和幸福。在古代,龙是君权的代表代表的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即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5 结语

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着这个时代人的审美,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当今的社会,全球已经逐步在向“世界村”的概念迈进。经济的互通,文化的交流,技术的覆盖,信息的共享,使全世界的文化日趋同化。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所有地域性文化的强大挑战。谁能够在跟上世界发展脚步的同时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谁就能使自身的文化永远保持活力。而这就需要每一个设计师都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应用应该充分注重实际,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当的文化符号。应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质,以及建筑的内涵,从而把握使用符号的方向。在选择文化符号时,应全面了解符号的自身内涵和属性,避免符号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运用的时候注意与现代审美意象的结合,推动符号语义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建筑;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

建筑的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是一个整体。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时代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师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建筑的“三性”,强调彼此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1 建筑中的文化性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以文化为标志的时代。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建筑创作的角度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环境,表达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特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及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简言之,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表达该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例如,在广东岭南地区,二千多年前源自百越文化,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开始南传,并先后融入荆楚和吴越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沿海对外开通和与海外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深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这个地区的建筑创作,就应吸收岭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汇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好的城市是生长出来的,同样好的建筑也是生长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最终的一切告诉我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 建筑中的时代性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知识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建筑创作自然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已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所处的时代实质,表现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当今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要求。

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拼贴传统符号或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集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汇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不是每幢建筑物都要成为标志的,作为标志性建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内涵,它应该是一个城市或地段历史文化的标志,或是一个城市地域特征的标志;二是标志性建筑必须有与其融合的位置和环境;三是要展现时代的特性,这是设计方面的要求。作为标志性建筑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标志性建筑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范围的要求也不同,有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图5-2)、埃及的金字塔;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安的大雁塔;也有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武汉的黄鹤楼、伦敦的白金汉宫等等。

图5-2 悉尼歌剧院

世界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都用共同的方式表达着它们的时代性。

3 建筑中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之一,它影响和决定着建筑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全球文明和现代建筑国际风格所造成的地区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和人与技术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冲突甚至危机,以自然、文化和技术为三个切人点,研究了建筑与地区自然、社会因素和技术传统的内在关联。借助“可持续发展”、“全球地区建筑”、“适宜技术”等核心概念,提出了整体地区主义建筑思想;倡导建筑在全面进步和积极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相结合;遵循地区生态机制,体现文化传统的真实延续;强调技术的发展与地区条件和社会心理的协调,创造一种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上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何镜堂老师说过:“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这是造就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 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师应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4 结语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一个建筑的设计你研究它的过去,展望建筑的未来但更主要的是它在现代中的价值体现,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遵循它的文化性、时代性以及地域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何镜堂 1996年第03期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形象反映形式之一,建筑设计则是文化得以显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建筑设计,更是在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倾向于努力追求文化的传统品味,以反映其独特的艺术取向和个性特征。

一、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经历

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从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上,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实用为单一目的的简单诉求,以单调的方形灰色混凝土为标志。这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以满足温饱为前提的现实反映。灰色的建筑,灰色的城市,是一个时代的色调。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这个阶段的审美,受西方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主要从简单的模仿开始。泛滥的玻璃幕墙是一个标志。

城市中新出现的大量建筑,面目模糊又总是似曾相识,建筑设计有着对美感的热切追求,又显得无处着力,于是,对西方建筑设计的简单模仿,以及对模仿的再模仿开始泛滥,懵懂和青涩,拙劣和恶俗,在城市的建筑群中此起彼伏。当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成为常态,中国的建筑设计终于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发展成长的轨迹。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以一种现代的面貌在建筑中体现,中国的城市中开始出现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建筑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建筑中一度缺失的传统文化映像得以开始回归。

优秀的现代建筑,有两个基石,一个是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是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得以实现的基础,不但包括建筑工艺的水平,还包括建筑材料的创新;一个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建筑的精神和魂魄,包括建筑反映出的文化气象和建筑的审美艺术价值。当然,现代建筑从功用上会有区别,一个极端是以审美为主要诉求的艺术的建筑,一个极端是以实用为主要诉求的功能性建筑,而现代建筑设计往往定位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点上,优秀的建筑设计则是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一定是把实际的功能和艺术的美感交汇融合,发挥到极致,充满艺术的个性,体现人类智慧的光采。虽 在既有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实力基础上,建筑设计具有追求美感的本能趋向,但是文化是复杂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文化意味的把握.艺术反映的功力,都是建筑设计能动反映的前提。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建筑设计中的审美

建筑设计体现出审美的积极诉求,以建筑的现代技术毛段,实现与建筑功能高度吻合的艺术景观效果。从艺术的角度,利用点线面的运用,利用色彩的取舍,建立起整体的富有个性的建筑艺术形象。“水立方”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创新的建筑材质,在方整的线条中,表现了光彩照人的视觉效果

2、建筑设计投射出人文色彩

基本上建筑设计总是要为人服务的,在物质上、形式的独立表现之外,建筑功能与人的关系的处理上,反映人性化的程度是随建筑设计的巨大考验。这不但设计人与物的对话,还涉及建筑在实现方式上是否与基本的一般价值判断吻合。建筑设计从艺术角度需要创新,需要个性,但是艺术个性和艺术特色的体现又受制于建筑的性价比,受制于建筑的文化承载和文化包装的适度。从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建筑,可以理解这一点。

央视新址的主体建筑,选取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在北京东三环的区域形象中并无不妥,甚至应该承认为城市景观增色不少,却被民间成为“大裤衩”,央视极力尝试更名,也难被认可,这个现象,其实就是艺术个性的追求与价值判断之间的文化错位。作为功能性的一个建筑,央视为这个建筑的艺术个性付出了过分高昂的成本,同时很大程度上也牺牲了应该更合理的实用价值。央视的建筑设计选择决策,在追求文化承载的方向上走向了偏执,背离了常识性的价值判断,影响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深层的反映是对建筑设计艺术理解的文化扭曲。

3、建筑设计体现出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向是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不仅是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也不仅是形象外观的协调统一,更是人文气质的互溶,文化意味的和谐。

三、成功运用传统文化表达的案例

在当今时代,建筑的外观美感不再是单纯评价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了,人们更关注的是加注在建筑本身的精神象征,在视觉美观的同时更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可以激发观者的共鸣,使其更容易接受这种震撼的美。这就是所谓的用“文化”取代“美观”,因为文化是通过演进积淀而成,非僵死的。而当代文化也是文化,能表达某地当代文化的建筑同样能很好体现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创作态度,观念和意识,它应该深深根植于建筑师创作的每个阶段。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际中有一些建筑便很好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符号,为建筑带来了独特的东方魅力,要学会“在文化的积蓄中找到新生的力量”

北京大观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那段时间人们的眼光都聚焦在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馆等比赛场馆上,没有太多人能把眼球移开关注一下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在我看来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国家场馆的就是这栋龙形建筑,他就是北京大观。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个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我国,龙的名字是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的传奇,它是精神的象征,是力量的源泉,“龙”这个在中国极具代表行的名词中,俨然已经成为民族的符号,中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它是威武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富足精神吉祥、幸福的象征,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在古代,龙更是是君权的代表,帝王被称为“真龙天子”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更是开天辟地的传奇人物,在北京,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既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2、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坐落于西湖之畔,犹如从西湖边“生长”起来的江南水墨,13日与西湖对话。错落有致的浙江美术馆就像一幅墨笔山水,带有浓郁的江南气质。

在浙江,这座久负盛名的美术馆,汇集了众多大家的作品,,它的建筑风格更是匠心独运,美术馆错落有致,安静的融于西湖山水间,完全没有现代建筑的突兀之感,仿佛这就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美术馆。程泰宁注以“粉墙黛瓦,坡顶穿插,黑白构成,江南流韵”“钢、玻璃、石材的材质对比,方锥与水平体块的相互穿插,使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巧妙地借用了粉墙黛瓦的感觉和水墨画的意境。美术馆像一幅水墨画采取了白墙黑瓦的色彩构成。材料上选择了玻璃,就是为了产生又透又不透的效果,像水墨画,有浓淡。作为一座展示美术作品的建筑,它既呈现出时代特色,又富含古典韵味。浙江美术馆本身就成为了西湖山水中的一幅水墨佳作。

结语

在建筑中,传统文化不在仅仅是层面上的东西,他被很好的运用到艺术中,并融于自然景观之中,这是现代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潮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价值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进步与变化,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文化中腐朽的、封建的元素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建筑符号语言才能在不断再生中使文脉得以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才有正确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价值;途径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之一,为现代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项建筑要体现出建筑的灵魂,一般是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融入人文情怀,将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物展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建筑文化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加快对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以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具有审美和独特魅力价值的建筑,展现我国建筑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1.实用性。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历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实用价值为关注点和核心价值体现。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没有将建筑认定为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物品,传统建筑往往是工匠们通过口口相传和时代传播的结果,我国传统建筑基本上造型和样式都较为雷同,工匠的关注点还是在于房屋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第一考虑要点,建筑的功能性、空间感和尺度是否适宜都会影响到建筑的实用性,而且传统建筑大多是功能衡量为主,空间和尺度构思组合较为统一,宏观和微型结合,色彩拼凑感强,可以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实用性。2.人文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另外一个价值特性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社会和文化气息较强的文化品类。所以,要对其建筑设计处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从建筑中可以看到人文性的特点。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思想和理念。3.哲学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还具有较强的哲学韵味。与现代建筑的舒适与过度人为性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自然界的尊重,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传统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一般尊重自然法则,强调自然、人类、建筑和谐统一,并能将这些思想统一整合、融入到特定的建筑风格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法自然”的景象,人与自然和谐交通,而这些无不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刻的哲学理念的体现,并且这样的思想也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1.合理运用传统材料。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和开发者要想要展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借鉴传统建筑的风格,则应当在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的建造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作为传统建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建筑材料也有其独特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强应当对传统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传统建筑材料的潜在价值和魅力。2.优化设计传统形制。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外在特征的展现,形制大多是建筑物的构造和形态特征。一般来讲,传统的形制可以划分为:居住形制、传统园林形制和群体形制三种符号群。现代建筑的形制和传统建筑的形制有很大区别,现代建筑设计大多强调规整度,因此,要想将传统的、民族的特性融入到现代建筑的建造和设计中,则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形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建立相应的模型,并依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拼接和演化,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感和传统文化感兼具的创新建筑。只要设计者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传统建筑形制结构及其建筑特点上本质属性,这样才能创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建筑艺术结晶。3.多元化应用传统符号。传统建筑文化可以说是由多种多样的传统符号来共同展现的,符号感给人以标志感,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代建筑设计也是如此,符号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要素十分重要。作为建筑中较为细小的结构和单元,符号大多是设计和建筑者们经过长期的提炼和高度概括的文化结晶。传统符号的应用应当注重多样化,而不是简单的对古建筑的仿照和符号堆砌。现代建筑应当通过合理手段将传统符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展现出来,注重细节与整体的和谐。

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是建筑发展的基础,是其内涵所在,应当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应当从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只有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最佳方式,才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建筑行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7:28-33.

篇9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②。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③。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篇10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传承发展

一、前言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蓬勃,生命力旺盛,在中华文明上上数千年来一直保持活跃、进取、发展。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度。文化的丰饶和技术的发达促使建筑文化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丰富而深邃的领域,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结合中国哲学大家的思想精华,铸就了一支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葩。长期以来中国古建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而文化发达带来的审美观提升,也提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巨大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保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即使在现代,引入现代建筑科技,也依然可以从古建筑中汲取设计的灵感,传承和发扬古建筑文化中优秀的想法和设计,这不仅是提高当代建筑设计水平、满足用户审美需求的重要参考,而且也是一次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建筑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现代建筑艺术的机会。

二、研究和传承古代建筑文化的意义

受益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安定繁荣,数千年间除了几次大的战争之外主旋律基本是团结发展、统一和平。因此也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文化,比如自古以来多用土木作为建筑的材料,同时用木材搭建建筑的骨架,这样的思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成熟,一直延续到现代。

中国古代建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建筑工艺的领域,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密不可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工艺的提高促进了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而文明的发展又对建筑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国人民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尝试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将它们互相结合,从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装饰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在施工建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同时,还积极引进与吸收其它民族的建筑文化精髓,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逐步建设起有影响力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其他民族建筑文化的发展,如东北亚的朝鲜和日本,东南亚的越南等,至今还保存着许多深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影响的史迹。同时,中国古代建筑还具有历史意义,它的背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

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能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将中华民族的优良遗产传承给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让古建筑的精髓用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出来,使建筑能够满足功能和美观上的要求。

三、古建筑的建筑种类

历经近五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建筑逐渐演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丰富,可按建筑类型来分为六大类。其中包括住宅、宫殿、宗教、坛庙、陵墓、园林。

(1)住宅类建筑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建筑类型,也是建造得最多、最广泛的建筑。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基于洞穴发展住宅,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开始逐步以木结构为主体,构建住宅。同时,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住宅类建筑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典型的就有官员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在称呼上也有区分,官员的住宅多称府邸、府第或宅第,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则简单地称以民居。许多住宅因为自然老化、战火侵袭、人为拆迁等因素而消失了,现存的大多数集中在明、清两代。

(2)宫殿作为最隆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亮点和最高点,代表了当时建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水平。宫殿的发展从夏商时期开始,经历了茅茨土阶的最初萌芽阶段之后就发展到了春秋时期的高台富室。自秦朝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前殿与宫苑结合。而隋代到明清的近代宫殿讲究纵向布列。这就是宫殿发展的大致四个阶段。

(3)宗教建筑。中国古代文化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教派。因此这三教的建筑占据了宗教建筑的大半江山。佛教有佛殿、石窟、楼阁式塔,道教有道观,伊斯兰教有清真寺,都设计得别具特色,是宗教建筑的代表类型。

(4)祭祀神灵、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实施祭祀行为的场所,神庙(坛庙)自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也创建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5)陵墓建筑。中华文化中传承下来的转世与风水等思想使得陵墓一直以来都被重视,无论是天子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陵墓的修建。这个风气自秦始皇开始越演越烈,自秦始皇开创了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之后,古代墓葬的建筑水平和规格越来越高,建筑的构形和日常应用中的建筑有很大差别,也多采用砖石的结构,与中国传统的木材架构不同。

(6)园林景观类。这一类建筑形式较为多样,受气候、水土等影响,全国各地情况不一,一般而言,都有楼、阁、殿、堂等建筑物,还有亭、廊、轩、斋、馆、舫等不同名称的建筑类型。

三、古建筑在当代的传承方式

已经传承了近五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与深刻的底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建筑技术的引入和发展而日渐消亡,反而因为与现代设计的很多共同点而生存下来,而且得到很好的发展。无论从设计形态到设计理念上,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都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古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

首先从功能说起,中国古建筑的建造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为了非常明确的功能而设计、建造,基于这种设计的理念,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创造始终和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现代建筑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功能主义原则,被现代建筑设计师所倡导,因此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建筑设计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这种追求建筑物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的思想,反应了追求和倡导理性的一种逻辑辩证思维,与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其次,现代建筑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引入了框架设计的思维,使得空间的划分和使用摆脱了结构的束缚,在组织起建筑内容和用途的时候更加自由。反观中国传统建筑,就会发现这个理论与中国古建筑的空间构成不谋而合,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就是框架设计思维的雏形。

中国古建筑的传承不仅在于设计理念、思维,还在于率先使用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标准构件会在工厂里就完成制造和加工,有利于在建筑工地快速推进施工速度,因此在建筑方法上,中国古建筑所采用的标准化施工方法已经悄然应用到现代建筑施工的各个领域。

可以看到,古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其实已经渗透到当代建筑的方方面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新的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四、结语

随着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激烈交锋,现代人意识分歧较大,对待中国古建筑的想法也因人而异,有些人认为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认为我们应该延续这个文化。而有些人则认为中国古建筑是封建的糟粕,需要全盘抛弃。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建设技术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这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脉相传是密不可分的,直到现在,它仍然左右着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审美取向以及发展方向。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中国古建筑的精髓转化为具体的建筑设计语言,建构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把中国古建筑继续传承下去。

[1]陈丹青,心理景观、建筑景观与行政景观[J],退步集,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