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技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科技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意义
具体来讲,科技创新指的是企业借助于新的生产方式、技术及工艺等,大力改革创新原有成品,促使市场及客户需求得到不断满足。通过科技创新的实施,企业利润得到增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得到减少,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面临国内国外双重市场压力,那么除了对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大力完善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1.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现如今的内外部形势下,企业拥有了独特手段,方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企业也需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将生产技术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市场角度来讲,企业作为重要主体,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那么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构建起来,不仅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有效把握,还可以促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格局形成时间得到显著缩短。市场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市场机制发挥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同时,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有机完善企业目前的创新体系,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式有机改变,改变科研机构封闭性的状态,有效对接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在短时间内能够在企业生产中运用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扩大应用范围。企业受到市场推动作用,促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有机统一经济体系的创新和企业的科技创新。
2.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企业虽然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但是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没有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每年都会有大量科研成果从科研机构诞生,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研成果的研发中,但是却没有在实际中有效运用,仅仅只有三分之一的科研成果会运用到企业生产当中。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其次,企业中只有较少的科技创新人才,制约到企业科研力量的提升。还有就是在科研创新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我国政府及企业投入占据了科技投入经费的较大比例,而经济发达国家在本方面的投入渠道更加丰富,取得不错效果。
3.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企业发展中,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自然无法生产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产品。根据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属于重要的企业内部活动类型,而企业内部活动开展的载体,则是人,其决定着创新效果。在企业创新活动开展中,企业需要将传统保守的观念摒弃掉,打破束缚,创新思想理念,改善技术,将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有机构建起来,促使员工能够在科技创新中感受到乐趣。通过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可以发挥出刺激引导作用,提供科技创新实施的土壤,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要避免盲目,不能够跟随大流,需要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市场需求,方可以推出有意义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研发,有机结合生产与市场,方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机会,更加顺利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只能够从基础做起、从零开始,也可以借鉴创新,根据已有的技术经验和成果,催动创新。以美国著名苹果公司为例,不管是MPS播放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都不是其发明的,但是其市值却达到了世界第一;其基础发明创造较少,但是将自己的理念一直贯彻下去,通过创新改造自己产品和别人的产品,产生出永远好于别人的产品,获得了市场追捧。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必坚持于原点,要将原有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起来。再如我国青海钾肥厂,因为钾肥生产技术不如国外,只有较低的纯度和产量,制约到了生存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盐湖集团积极创新技术,将反浮选冷结晶技术研制出来,通过扩能改造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氯化钾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促进了集团企业的进步。这些技术盐湖也不是第一个使用,但是将别人经验技术借鉴来之后,有机融合了自身情况,实现了创新和发展。
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对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构建,尽可能地将技术中心真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对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考核办法构建和完善,动态管理技术中心,以便保证企业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将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过来,科学改进与创新。企业要积极联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遵循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双边技术协作机制构建起来,综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兼职、培训等,增强两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促使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技术中心各项研究的顺利开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果经验,对经费来源有效拓展。此外,企业需要大力改造技术,将市场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有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从较高的起点开始改造。企业要对科技投入适当增加,国家也需要对企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经费投入给予相应的管理与支持。此外,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要结合市场变化趋势,来对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对产业机构有机升级,对人员组成科学优化,通过减员增效,促使企业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在不断的加大,要想获得健康稳步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运用,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在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完善,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加成本投入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伟.科技创新对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4,5(10):123-125
篇2
关键词:新疆;可续续旅游;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75-02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可持续发观念已经迅速普及到全球领域及各行各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生不同的认识,给予不同的定义。但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应用,它注重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人们所认可的、唯一的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方法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偏重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可持续旅游也引起许多学者与旅游者的关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为保护本地旅游资源并提高收益而大力支持可持续旅游业替代传统旅游发展模式。
一、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优势
(一) 新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环境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八个国家接壤,接壤边界约5 600公里。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域幅员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远离海洋的干旱环境塑造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奇特景观。新疆有沙漠、高山、冰川、草原、河流,还有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植物与生存在不同地域的野生动物。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六大类型旅游资源新疆都齐备,并在68种基本类型中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数量的83%。其中,国家特批的动植物保护区有29个。因此新疆被国内外旅客誉为“天然博物馆”。这些特有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新疆的旅游资源体系。
新疆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满族等13个主体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习俗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在天山的南北分布着许多岩画、草原石人、历史文化名人的墓穴、烽火台等历史文化景点。
除此之外,新疆现有的22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在1998―2007年间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称。它们各具特色,例如:库尔勒市―梨城、吐鲁番市―葡萄之园、乌鲁木齐―亚心之都、喀什市―维吾尔故乡、哈密市―哈密瓜之乡、克拉玛依―两游之城(石油与旅游)、阿勒泰市―黄金宝石之都、伊宁市―花城、阿克苏市―20世纪60年代的小上海、博乐市―草原春城、昌吉市―乌鲁木齐的卫星城、阜康市―新疆的形象与旅游的代表作。这13座城市如同13个辉眼明珠闪烁着魔力,得到中外旅客的认可、引领者新疆旅游业的腾飞发展。
(二)政府对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为新疆带来了许多发展旅游的优惠措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新疆旅游业已经准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等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六大要素齐备的综合产业体系,能够为今后发展可持续旅游提供条件。近几年来,当地旅游局为了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保护家园为最终目的,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理念,进行了“一卡通”、“旅游绿色通道”、“新疆人游新疆”等好政策来帮助新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三)社会的关注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变化。“出去旅游”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大大促进了旅客的数量。对于新疆来说国际市场上是客源市场的主体。2009年全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5.5万人次,同比下降2.8%,创汇1.37亿美元、同比增长0.63%;接待国内旅游者2 0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4.4%和10.7%。在充分考虑新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制定了2010年旅游发展目标,接待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同比增长40%,旅游创汇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0%;接待国内旅游者2 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国内旅游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24.5%[1]。新疆旅游客源的扩大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 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意义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也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对像新疆这样的地处内陆又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地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新疆的旅游最初是以自然资源为源头,以水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吸引力。人文资源与自然环境脱节,自然环境与古代人工建筑只是某些主要生态因素简单组成的产物,所处环境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不完整。新疆旅游资源的这种“天性”和“不完整”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
(一)发展可持续旅游有助于新疆实施扶贫战略
《中国问题探究》中显示,新疆的贫困县有25个,多数位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2]。而消除贫困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广大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但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即使是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多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对旅游资源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使得旅游活动范围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新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新疆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保留民族历史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区,在这片沃土上生活着47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及文化艺术,如享誉中外的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姑娘追”、“黑骏马舞”、克尔克孜族的名诗“玛纳斯”等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但由于被忽视,出现了“民族文化的淡化”、“失去本质” 等现象。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留好这些宝贵的民族遗产。
(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新疆的旅游资源大多数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对旅游资源的低水平的开发及来自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给新疆旅游资源造成了相当大的损耗。因此新疆旅游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环境的污染。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通过开发达到保护的目的。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使人们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自觉性,推动保护的发展,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新疆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战略
(一)建设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生存的基础,而制度在生态资源利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应建立以旅游资源区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利用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制度”来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保护旅游资源的责任。
(二)增强可持续旅游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
推进可持续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持续旅游的支撑体系。(1)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宣传,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2)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打好基础。(3)要加强可持续旅游的研究,提高其科技含量。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挖掘科学内涵,增加科普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旅游的科技含量。
(三)要实施可持续旅游的品牌战略
新疆的旅游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吸引游客的品牌。新疆有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并不被人所熟知。新疆的旅游往往给旅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建议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把可持续旅游的科学理念贯穿到现实中去,在市场上树立起新疆可持续旅游的典型,从而推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我省是军工大省,是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重要的研制生产基地。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创新型。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在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已成为我省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影响、带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创新型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推动军地经济融合发展。开发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推进其产业化,这是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路径,也是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的必要前提。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军工高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能够带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能够拉动众多军民结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低端仿造为主向高加工度、高端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技术牵引型为主转变。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增强国防科技创新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口科技力量在市场竞争中迅猛发展,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越来越强,相当一部分技术成果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可以为军工所用。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民用技术转军用,弥补军工技术出现的断层,使军品研制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从而整体上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实施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军民技术融合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成果产业化,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壮大军民结合产业、实现崛起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保军与促民相结合;坚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军民技术融合与军地经济融合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总体目标:以创造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建立健全军民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经过5-1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产业化在全省科技成果及产业化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成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引领全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以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以总体设计和总装总成为龙头、以核心系统和关键设备专业化研制为支撑、以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武器装备研制创新体系。精干核心科研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军工骨干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高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拓展军民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和完善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军工骨干企事业单位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成为军民结合产业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开发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国防基础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国防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
4.完善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技术转移为核心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军工技术基础机构在自主创新支撑保障中的作用,加强与区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服务能力。
(二)以十大技术为重点,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
从军用转民用、民用转军用到军民两用全方位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全过程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政府部门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重点发展十大军民两用技术。
1.航空技术: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大型飞机零部件、航空机载设备技术。
2.航天技术:航天测控、航天器配套器材、航天训练器材、卫星通信与导航应用技术。
3.核技术:核资源勘查、矿冶等核能开发技术,高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核辐射探测技术,核应用技术。
4.船舶技术:高附加值远洋船及内河船制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导航系统、操纵控制系统、计程测速、特种装置、消防系统、耐火舱室系统、动力及辅机等船舶配套技术。
5.特种化工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工业炸药、雷管技术,防爆增雨火箭弹及发控技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及评估系统技术,气象探空火箭及探测技术。
6.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传输、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器材、软件开发技术。
7.机电技术:小排量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及低排放发动机、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机及移动电站、自动扶梯、专用设备技术,高性能仪器仪表、节能锅炉产品及节能装置(如燃烧器)、精密液压元件技术。
8.新材料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无机材料、精细化工与有机材料、先进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
9.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先进、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数字化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10.公共安全技术:核事故应急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四、主要措施
(一)支持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推荐、协助民和军民结合企事业单位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民技术开发项目。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大支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力度,并优先推荐军民结合项目申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二)鼓励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按照政府引导、平等准入、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品科研生产服务,促进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按规定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
(三)支持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南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所属南昌航空工业城和景德镇直升机研发及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四)支持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合作实施的军民结合技术创新项目,优先纳入科技计划。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优先向国家国防科工局推荐申报军民两用的研发平台、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技术基础条件平台等科技条件平台项目。支持航空、核工业、船舶、电子通信等军民结合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把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民用直升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途径,支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七)推动军民品标准共用。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推动军品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融合。
(八)实施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军民两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奖励和成果转化工作。支持民参军技术成果申报国防科技奖励和申请国防专利。支持民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奖励和申请国家、国际专利。探索通过联合召开国防科技成果展示及对接洽谈会等形式加快推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九)实现国防科技资源共享。鼓励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将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与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计量与检测技术体系、科技成果等国防科技资源向民口开放。建立军工与民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军工科技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咨询、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共享评价等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深化改革,增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军工企业除国家明确规定要保留国有独资性质以外,应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根据所承担军品任务的重要程度,实行国有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军工科研院所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进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成为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骨干。
(二)为军民两用科技计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向相关的风险投融资机构推荐军民结合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和引导省内科技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军民结合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三)鼓励军民结合高技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创新型企业,科技部门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有关高等院校开展军民两用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推荐、协助其向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研发项目、创新基地和政策环境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加强军民两用科技领域的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军工科研机构、企业及有关高等院校在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和重大科技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联合开发等多种国际合作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并向上级部门推荐。
篇4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飞快,已经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快速发展中不免有些隐患,因此谨慎分析现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生命力强、发展前景良好的科学技术,在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各个层面区域的应用都很广泛,在开发成本、运行速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带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向前进步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融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工作中,在各个行业如工农业、文化教育行业、社会服务业等之中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来说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生活与工作之中,信息传递是格外重要的。而计算机科学技术则是通过互联网的作用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加快其速度,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也与日剧增,从而对信息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确性、有效性、及时性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运行形势,使得人们的劳动方式与工作模式也得到了转变。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得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去完成其他的事情,对行动与思想方面也有一定的解放作用。这正是说明了科技乃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另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推动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2.1生物计算机
早在1994年3月就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计算机这一设想。将DNA碱基序列当做信息的编码载体,利用当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适当使用控制酶,改变DNA碱基序列并使信息有效反映出来,对数据进行运算。DNA计算机设想的出现有效拓宽了人类对计算机了解的视野,改变了计算机仅仅只是简单是物理性操作的性质,增加了操作方式。如今,英国生物信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做出的重大突破使得人们对信息储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转变。科学家们将文学家莎士比亚的154首诗歌的音乐文件(mp3格式)以及相关的照片编制了DNA序列,使得储存密度大大增高,这一消息使得人们对生物计算机的构想进一步贴近现实。
2.2量子计算机
其特性即原子的同一时间点处于不同位置之间。在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储存两方面,量子位的能力较晶体管电子位来说都是存在很大进步的。
2.3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做出的重大突破即为可以利用光速来完成电子储存以及运算等工作,与传统的芯片计算机相比其运行速度大大增加。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有科学家提出光子计算机这一设想,同时这一设想也在逐渐向现实发展前进着。1986年,戴维•米勒研制出小型的光开关,使得贝尔实验室的艾伦•黄研制的光处理器有了一定的基础,在1990年的1月,光计算机的工作正式开启。在元器件方面,光计算机有两种类型,即光电混合型与全光学型。贝尔实验室成功工作的光计算机采用的就是混合型元器件。然而相比全光学光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还是有些逊色的。要想将全光学光子计算机成功的研发并制作出,必需研发出一种特殊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能够用一条光来控制另一条光。然而现今存在的光学“晶体管”存在很大的问题,笨拙且较大的体积是无法适用在光子计算机里的。因此,对光子计算机的研发工作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总结
篇5
论文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学科;发展史
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范畴,如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因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1.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大自然中的雷电使人类对电有了最早、最朴素的认识,天然磁石吸铁是人类对磁现象的最早观察,然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始于16世纪的英国,1663年德国科学家盖利克发明了摩擦起电的仪器,172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可以通过金属传导等等,这是人类对电的早期实验,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与发明。
(1)库仑定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总结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库仑定律。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阶段。
(2)“伏打电池”。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到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一年后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自此人类对电的研究由静电扩大到了动电,开辟了电学研究的新领域。
(3)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安培右手定则。1820年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铂丝周围的小磁针发生轻微晃动,之后他经过反复实验证实了这一发现。其后安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右手定则,发现了电流方向与磁针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安培还通过实验发现了两个通电导体和两个通电线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4)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个成功完成磁生电实验的人,并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情况:一是变化着的电流;二是变化着的磁场;三是运动的稳定电流;四是运动的磁场;五是在磁场中运动的电线。法拉第把这一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发现使生产电成为可能,至今,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都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5)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一系列成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电磁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揭示了光、电、磁本质上的统一,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他出版的电磁场理论经典著作《电磁学通论》是里程碑式的自然科学理论巨著。
任何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高斯、赫兹,美国物理学家亨利,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等等都为电磁理论的形成作出过贡献,本文不在一一类举。
电磁理论的建立为无线电通信揭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
2.电工技术的初期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标志,以机械化为特征,中心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中叶,以工业生产电气化为主要标志,其成果是电力、钢铁、化工“三大技术”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信“三大文明”,其中心在美国和德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以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为特点,又叫新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电工技术初创和应用开始的。
(1)直流发电机的诞生。1831年英国企业家研制出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蒸汽动力永磁发电机;1832年法国科学家匹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动机;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励磁直流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实用自激直流发电机,结构可靠,电流稳定,输出功率大,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照明灯电源。
(2)远距离输电和电力工业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火力发电厂。爱迪生不仅发明了灯泡,他还在1882年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直流发电厂,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通过电缆输送照明用电,不过当时的最大输送距离只有1.6km。之后爱迪生还建立了一座水电站,形成了电力工业体系的雏形。
(3)交流发电机电荷电动机的诞生。1876~1878年俄国人亚布洛切科夫成功试验了单相交流输电技术。1885年,英国工程师菲尔安基设计的第一座交流单相发电站建成。同年,美国人威斯汀豪率领的团队完成了交流发电、供电系统,并创建了交流配电网。1883年,美籍电气工程师特斯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电动机,5年后他又发明了两相异步电动机和交流电传输系统。1888年,俄国工程师德布罗夫斯基和德尔伏发明了三相交流制。1891年,德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并建成了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自此,三相异步电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能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动力源,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3.电工理论的建立
(1)电路理论的建立。关于电路的早期研究有:1778年伏特提出了电容的概念,给出了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计算方法Q=CU;1826年欧姆发表了欧姆定律;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32年亨利提出了磁通量计算公式。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关于任意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基本定律:电流定律(任意时刻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的各条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电压定律(任何时刻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回路的各元件电压的代数和为零)。这两个定律发展了欧姆定律,奠定了电路系统分析的基础。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推导出了电路震荡方程,并得出了莱顿瓶发电过程中电流在反复震荡且不断衰减的结论,并计算出震荡频率与R、L、C参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动态电路分析的基础。1855年,汤姆逊还建立了长距离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
1893年美籍电气学家施泰因梅茨提出了计算交流电路的方法——“相量法”,其实用、易懂,至今在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时依然沿用此法。
其间,赫尔姆霍兹提出的等效发电机原理、基尔霍夫建立的长距离架空线路参数电路模型、亥维赛德找出的求解电路暂态过程运算法、傅立叶用数学方法建立的热传导定律等等都对电工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电网络理论的建立。通信技术的兴起推动了电网络理论的发展。1924年,福斯特给出了电感和电容二端网络的电抗定理,建立了由给定频率特性设计电路的电网络理论。
1945年美国科学家伯德总结出了分析线性电路和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1953年梅森创建了采用信号流图分析复杂回馈系统的方法,并被广泛应用。20世界50年代美国科学家达默制成了第一批集成电路,从此电路理论中增加了对含源器件的电路分析和综合。20世纪70年代在L.O.Chua等科学家的努力下,器件建模理论逐渐日趋完善。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出现使电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成为电路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手段。
4.新技术革命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称为新技术革命,以核能、宇航和电子计算机这三大技术为主要标志。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是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这三大理论的创立为通信工程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方法。
(1)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自19世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走进了信息时代。1952年出世的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不仅体积巨大,而且耗电量惊人。1959年~1963年生产的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替代了真空电子管,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减少了耗电量,减小了体积,运用在了军事和科研领域。1964年~1970年生产的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替代了晶体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降低了成本,计算机开始进入到了普及阶段。1971年至今生产的第四代计算机使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计算机普及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控制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手段。20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从此进入信息时代。
1920年人们发现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有反射作用。1935年人们发现了雷达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1964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突破了大气层对无线电波的屏蔽,实现了宇宙范围的无线电通信。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使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后寻呼机和移动电话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现今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史再次印证了这样两个真理:一是任何理论的创立和技术的进步都要靠众多科学家甚至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而实现,特别是在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今天。二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电气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划分,电气信息学科类属工学门类(门类编号08),其下设五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编号0808)、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这五个学科有着相同的学科基础,都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的基础学科与技术工程的综合,电能的突出优点在于:它既是易于传输的工业动力,又是非常可靠的信息载体。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是从电类专业派生出来的弱电学科,在19世纪末电工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电力与电信两大分支。
我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编号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电气工程包含的专业基础理论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理论、MATLAB仿真等。专业理论有电力系统及其暂态分析、电力电子、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电力拖动、输配电、工厂企业供电、电力市场等。
19世纪末欧美大学先后设立了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专业,100多年来,其名称虽然没变,但内涵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欧美的电气工程专业是以电力工程为主,现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已成为该专业的核心,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甚至已不开设电力工程研究方向。有些大学把计算机技术从电气工程系分离了出去,单独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
我国的电气工程始于1908年上海南洋公学的电机电工学科,就是上海交大的前身,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17年该校的电机专科设立了电讯门,即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都是由此发展演化而来的。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大多设立了电机工程系。1977年以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更名为“电气工程系”,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又把“电气工程系”发展成为“电气工程学院”。我国的电气工程虽然与国外名称相同,但内涵有很大区别,我国大学一般都是强弱电分开,即电气类与电信类分设在不同的学院。
100多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覆盖多门类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广阔的完善的学科,形成了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的学科特点。
国外发达国家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在学科中融入大量信息技术知识。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信息技术以指数速度进步,它曾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将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对电气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国外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如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都把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放在同一学院,以利于在电气工程学科中融入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
(2)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域,大量的研究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开展的。
(3)与企业联系密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强,引领产业技术更新。
三、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电气工程学科相关的产业主要有电力工业、电气装备制造业以及几乎所有使用电力的行业,电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
1.可再生能源技术
199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仅占一次能源的18%,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一次能源的22%,21世纪,光伏技术、风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下面着重介绍人类的未来能源——氢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把氢能作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氢能有其他能源无与伦比的优势:
(1)清洁。其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水和氮化氢,对环境没有污染。
(2)储量丰富。地球上的海水所含的氢用来发电就够人类用数亿年。
(3)热值高。单位重量的发热量叫热值,氢的热值是汽油的3倍,煤炭的4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斥巨资研究这一能源,但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2.输电信技术
超导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
(1)超导储能系统。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利用超导线圈储存起来。超导储能系统是除电池储能系统之外的又一储能系统,其使用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2)超导故障限流器。利用超导体超导与正常状态的转变特性,快速限制电力系统故障短路电流,保障电网安全。
(3)超导大容量电缆。可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耗,提高能源效率。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用大功率电子器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功率、相位角等的实时调节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输电过程中的能耗。
篇6
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以及康复支具等,有利的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0组织,它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地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的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难度高、危险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我们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人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1 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 在手术前,患者虽然思想上已经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对于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仍然是顾虑较大。护士应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情况和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术前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教育能够清除患者的焦虑、恐惧隋绪,使其积极配合,应特别注意术前教育。年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因儿童手术往往由父母决定,术前教育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但对于少年患者,应考虑患者本人对手术的接受能力,在实施术前教育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胆怯和迷茫。术前教育应包括介绍手术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手术方式、手术优点及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1.2 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 现代骨科手术不在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人路。而是经常可从胸腔、腹腔或胸腹联合人路显露脊柱。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肺部的准备、胃肠道的准备、皮肤的准备等。
1.3 熟练的术中配合 精细的内固定系统必然带来内固定系统的繁琐。因此,手术护士对器械的熟练程度是关系到手术配合和谐的关键。AO对于常用的手术内固定系统,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定期培训,让护士经常进行拆卸演练,熟悉各种装置的名称及使用方法。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周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 无论何种内固定手术,都应密切观察术前、术后肢体的运动感觉及血运的变化。对于经胸腔行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都有闭式引流管,除常规护理外,还应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的现象,并注意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
2 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微创骨科技术。如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镜经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脊柱结核、肿瘤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而相应的内镜技术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2.1 皮肤准备 术前一般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少,现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前1天刮除体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创口,在这些微小的创口中,容易残留细菌,从而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转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须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
2.2 康复指导 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卧床时间常由手术前l周缩短到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所以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即可让患者进行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情况.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颈椎间盘镜行椎板间开窗,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前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上下床姿势,在术后第2天就可鼓励患者下床进行锻炼。
2.3 熟悉操作系统 微创技术通常是在监视下完成的手术,除特殊的手术区域外,还常有复杂又精细的光学照象系统和图象采集系统。所以,手术护士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尤为重要,对于这些系统良好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2.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创伤很小,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关节镜手术易导致动脉损伤,胸腔镜手术易导致血胸等。因此手术后的观察很重要,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下肢的血运和感觉运动变化,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3 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
支具治疗很早就已出现,有时是作为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比如先天性髋脱位的支具治疗,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
3.1 支具、功能锻炼并用 支具治疗使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维持关节的功能性,使用手部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所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练。
篇7
只有打破传统的观念的束缚,从研究选题、现实意义、研究视角、研究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体育资源结构统一规划和配置,从社会学、经济、文化、教育、心理等层面重点剖析目前“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体育资源结构条块分割、各城市特色优势难以发挥的现状,为研究“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体育文化建设拓宽了思路。同时,采用社会学、体育学、数学、经济学等相关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形成研究视角的多视角切入,比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了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体育元素及可发掘的价值。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3801
1 引言
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进行合理规划,有效配置资源,成为“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再生,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有效的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合理的利用和配置社会资源,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力、人力的优化组合是非常必要的。体育资源不仅包含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表现为如体育设施、场地、资料、资金等;无形资源主要是指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条件、文化环境、体育信息和体育品牌、技术等。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节约型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为了更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好各类体育资源。
2 鄱阳湖区域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优势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体育资源结构及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同开发;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统筹规划、综合配置”的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体育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模型框架。最大限度地实现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体育资源的价值,优化体育资源产业布局和配置,提高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体育资源建设及运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将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不同属性、不同形式、不同类型分析可以看出,体育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形式的资源、实物形式的资源、自然资源、后天建造型再生育不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潜在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村向城市转型不断在加速发展。随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进展,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但是由于城市和城镇以及农村之间在文化、观念、经济、生活、消费等各方面的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城镇以及农村之间的各方面的距离,本身国内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处于起步阶段,相对实力和潜力的开发都有待提高,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下,再加上国内实际国情(体育产业规模的局限性、体育人口比例偏低、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不高、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资源利用不足等)。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可利用的体育资源优势。(1)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2)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俱乐部市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3)人们的健身热情和体育消费水平在快速增长;(4)体育旅游资源丰富;(5)红色革命历史悠久;(6)山、江、湖等特色资源的优势和亮点;(7)高校体育文化优势。
3 结语
城市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促使了城市生活主体、消费结构、人才市场等需求和发展的变化,也对城市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社会比较关注的教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因素都成为拉动经济和投资的新增长点。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等核心内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能够拉动以生活、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都会对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巨大需求。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但在坚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协调同步发展。(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发展;(2)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互动发展;(3)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生态化协调发展;(4)实现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意识、身体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倩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2]吕冬生,李娟.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对策[J].岁月,2011,(6).
[3]王永生.从经济学的观点论述体育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01):7576.
篇8
关键词: 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168-03
0 引言
科技创新成果是否能够快速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需要借助金融资本来实现其产业化,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在助推中小企业借助金融手段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各方虽然已经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投融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的现状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关科技金融的理论创新不够,理论研究落后于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天津高新区从事科技金融的实践工作,在总结并分析几年来天津高新区科技金融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高新区的调研情况,提出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做好我国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我国科技金融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理论界过多关注金融机构创新,而忽略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在与金融资本对接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多是把目光聚集在金融机构工作创新、放下身价服务中小企业、让利中小企业等方面上,试图通过创新金融机构服务品种和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践中,各金融机构已经把业务触角伸到了小微企业,并在不同程度上尝试创新的金融业务。但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的创新难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原因是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我国中小企业存活率较低,金融资本介入风险较大。据统计,我国注册的40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岁,企业存活率低,除资金不足以外,一些科技企业创办者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偏低是金融资本不敢介入的一个重要原因。②企业家缺乏与金融资本打交道的经验与能力。一批企业家缺乏通过资本运作发展企业的意识与能力,金融知识所知甚少,与金融机构、商业金融资本打交道的经验严重不足,提出融资需求时拿不出合规的商业计划等资料。③中小企业对金融业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很多中小企业在没有迫切资金需求时,对主动了解、参与金融活动的意识不强,一些由政府牵头或者商业化的金融对接活动,往往出现政府与金融机构热情很高,但参加企业寥寥无几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天津高新区、中关村等其他高新区也存在这类问题。
1.2 没有明晰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的异同,没有找到双方目标的结合点,政府引导资金的效用尚没有充分释放 政府支持型投资主要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构建重点产业发展链条,激活商业资本。其主要目标侧重于区域整体效益,并不追求单个投资利益最大化,且需要控制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商业性质投资更注重于某个具体投资项目,追求个体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化,相对政府投资而言,商业资本具有承担更多风险、追求更大收益的特征。
由于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性质不同,不能单纯将政府支持资金与商业资本简单并行混合使用,否则容易出现政府支持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不能用于发展重点产业等问题。
目前,一些政府对投资的引导往往通过成立引导基金来完成,其运营模式主要有三个特征,如图1所示。
具体来看,其一,引导资金大多是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然后绑定几家商业投资机构;其二,由于引导资金的“地方财政”性质,在进行“引导”前一般会提两种要求:一是要求基金注册在本地,二是约定所募资金多少投资于本地的比例;其三,有的引导资金的管理没有通过市场化方式来选择专业机构,而是直接交给当地政府背景的国有公司,具有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
现有运营模式的引导资金运作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①现在很多政府牵头设立的投资公司仅与一些特定的资本挂钩,限制了更多商业资本的进入,引导资金容易在一个地区产生对优质企业与项目资源的垄断情况。②国有资产规避风险与商业资本逐利两特性结合,导致了很多引导资金把关注重点聚集在后期项目上,出现了引导基金利用政府背景的优势与民间资本争利的局面,正因如此,引导资金与商业资本都扎堆在“PE”阶段,而在资本需求最大的天使投资、初创型投资等阶段鲜见资金支持的身影。③行政干预过多的引导基金管理方式,要么投资效率较低(往往一年下来投不出几个项目),要么投资盲目性较大,带来较大的资产风险。综上所述,政府对商业资本投资的引导拉动作用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创新支持,要正确区分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的异同,找到双方目标结合点,通过创新模式,以政府资金带动商业资本落地“地方区域”,激活投资市场。在引导资金的使用上,国外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发达国家更注重政策引导,吸引商业资本支持企业,即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机制引导商业资本进入到科技产业;二是在资金进入层面上,一般是政府资金后置,商业资本利润与风险优先承担。天津高新区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尝试了一个引导资金性质的运行机制,该机制如下:政府筛选出一批重点关注的优秀科技成果或初创型企业,作为投资重点,政府资金作为引导主体,引导对象不限定商业投资主体,在符合政府引导资金与商业资本比例不低于1:2,且政府投入资金在投资的企业中股权比例不超过30%的前提下,投资成立。该运行机制,由于没有绑定具体的商业资本,且政府资金在市场化资金同意进入的前提下进入,既减少了市场风险,也最广泛的在区域内吸引并聚集了一批商业投资机构。
1.3 混淆了风险投资与实业投资在投资中的功能与作用,两者没有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目前,对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分为实业投资与风险投资两类,两者都是通过获得企业股权而获益。风险投资一般在投资企业上市后,通过证券市场卖出股票而实现获利,我们定义为经营资本的投资。实业投资往往与投资企业绑定更长时间,其投资具有更多战略目的,我们定义为经营产品的投资。两类投资性质具有较大的区别。
目前在科技金融研究中,提及发展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更多是研究风险投资的相关政策与办法,而很少提到实业投资。而在实践中,对于一些上市前景不明朗,市场空间小的项目风险投资一般都不予以考虑,但是从投资收益率、整合原有企业产业链、完备产品线等多种因素考虑,实业投资对一些风险投资放弃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兴趣。相比风险投资,实业投资具有对专业领域熟悉,已有资源可以支持新投项目发展等优势,特别适合与初创型科技企业合作。据调研,目前针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型项目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开始启动发展,实业投资仍占据绝大比例。
综上所述,应将发展实业投资引入科技金融工作范畴之内,既要发展风险投资更要重视实业投资,要从政策上、工作机制上,努力形成风险投资与实业投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
1.4 政府搭建的三个融资服务平台缺少互动,大多数平台还仅仅建立在提供“见面对接”的简单服务上 经过调研,国内大部分地区在科技金融工作中都提出了建立了三个融资服务平台,即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债权融资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但是,由于每个平台引进的金融机构专业性都较强,债权融资平台上银行唱主角,其更专注债权的风险,而股权融资平台更多关注股权资金注入的方式与时机。在工作中出现了三个融资服务平台彼此之间业务联系不足,资源整合不充分的问题,科技金融工作中,应该从政策上、机制上促进三个平台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各种融资形式并举,不同性质资本并存,全方位的融资解决方案,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
还有,现在很多政府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银企见面对接上,一些地区领导喊出了“月月有对接,周周有见面”的口号,而实际上企业融资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对接场面冷清的情况。
1.5 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天使资金”多年来模式不变,没能起到带动商业资本的作用 当前,各级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以科技立项等方式的行政拨款为主,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每年都支持了大批科技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最大的天使资金发放人。然而现在我国政府层面上对科技企业立项还在沿用五十年代的工作机制,应该探索出一条改变以往政府对企业单纯无偿资金支持的方式,走出一条在政府资金带动下,无偿资助与商业融资有机结合,无偿支持资金带动更多商业资本进入企业的新模式。
2 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文提出了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中应该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五个方面,本文就实践中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推动科技金融工作的理论创新 我国科技金融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金融工作的理论创新。这几年,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展很快,一方面,金融机构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中小企业上,不断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初创型科技企业的注册资金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启动时,就具备一定的与金融机构对接的能力。但是,作为涉及科技金融工作的第三方——政府,在对科技金融的认识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很多地方政府的认识水平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搭建对接平台、促进金融机构放下身段等初级认识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展。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应随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建议在政府层面推动下,针对科技金融工作的不同主题,诸如政府制定支持企业融资鼓励政策、促进实业投资与风险投资有机结合、创新天使投资与政府引导投资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引导信用评级发挥信用价值,通过引入信用机制促进企业融资发展等多方面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活动,为科技金融的实践工作打开思路。
2.2 应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新模式 科技金融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其是我国推进科技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各级政府在制定支持产业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政策时,应将科技金融的鼓励政策融入其中,不能单独割裂。这是提高我国对科技企业政策支持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改变现有政府对企业政策资金的支持方式,积极并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放大政府支持资金的效应,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引入更多的商业资本支持企业;二是将部分项目的评审更多由商业机构来完成,在商业机构认可进入的前提下,政府资金通过配套的方式进入;三是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积极扩大政府财政资金循环使用的比例,积极探索投资、借贷等多种支持方式。
2.3 提高融资效率——建设“金融服务驿站” 当前存在一个现象,一方面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企业家为了融资不断与投资人接触,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另一方面,融资机构在想方设法寻求适宜的投资项目,投资人成为空中飞人,四处谈判,但是银企双方谈成的比例并不高,融资效率很低。因此,科技金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效率。新型的银企对接模式——“金融服务驿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金融服务驿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银企对接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个“站点”,进行资源的深化整合,为有潜在融资能力的企业提供专业的资金服务,提高其融资能力与融资效率。金融服务驿站应打破三个融资服务平台相对独立运行的格局,汇集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品种,提升企业金融意识与资本运作能力,营造一个规范、科学、系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终起到“1+1+1>3”的协同效应。“金融服务驿站”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综合融资服务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政府牵头,中介机构大力推动的良好局面。
2.4 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努力发挥信用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开始利用企业的外部信用评级。因此,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打造信用品牌、发挥信用价值、引导企业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长期信用关系,探索信用体系在现存经济模式中发挥作用的新方法,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信用体系的新格局,也是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5 要在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特别是资金运作能力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深化科技金融工作应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培养具有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家为工作的重心。应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意识,提高企业借力金融资本发展壮大的能力,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三个转变,即技术持有人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复合经营业态的转变,单纯的发展产业向产业推进与资本运作并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3):72-81.
[2]丁涛,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软科学,2009(3):50-54.
篇9
内容摘要: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重建;科学发展观
西部地区既是国土广袤、资源富集的地区,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地、流域生态屏障区,又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
西部开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开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开发。五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但在实施可持续道路上,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两大难题。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惟有如此,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大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五年间,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各省经济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尽管如此,东西部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从gdp增长率差距看,1998-2002年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却增长41%。从外贸和吸引外资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尽管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连续4年保持平稳增长,但与1999年相比,2003年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和实际吸收外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5个和1.4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惟有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为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促使其朝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2.属于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建责任重
西部地区大多处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敏感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也是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在西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内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看,已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而恶化;生态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
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大大降低了环境容量,缩小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西北季风的发源地或上风口,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跨区域性影响。因此,加强西部地区生态重建,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必须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努力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是要以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关系,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的双重重任,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部地区来说,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就必须树立“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中重建”要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支撑,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生态环境重建;“在重建中发展”要求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环境重建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深刻的把握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西部地区真正意义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根基,也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西部地区发展与重建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其一,科学发展是根本
科学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根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可持续发展本质出发,转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从片面强调数量和规模转到强调质量和效益上来,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二是从依赖资源、资金、人力的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学习型社会;三是由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高效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增长方式转变体现着新形式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的重新选择,增长方式的在转变将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上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其二,科技进步是核心
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核心内容。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依靠科技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如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植被恢复的免灌技术,植被恢复中的虫害、鼠害防治等,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果。因此,西部地区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从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多层次的科研网络,为大量科技成果的脱颖而出,从组织上、制度上提供保证。同时要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重视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其三,西部地区的协作是关键
西部各省区的协作,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是西部地区向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过程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各方面都看重和敏感的问题。在战略开发和产业发展中,必须先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要处理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历史上的客观原因、地方观念的差异以及行政区划分的割裂,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协作上还有诸多矛盾。在实践中,因为利益分割、市场竞争而引发对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的例子并不鲜见,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西部各省区要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加强分工与协作,摆脱狭小的局部利己意识,特别是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毗邻地区,在资源的共同开发、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上要从大局出发,搞好协调、谋求共同发展,以促进西部整体可持续发展。
篇10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有课程分化、机构整合、学科系统三个方面机遇: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献课程分化重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的形成,多学科知识系统的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更新到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形态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中医医史文献 学科 机遇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前景日益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为核心的课程分化重组,以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院校图书馆的机构整合,特别是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智能融合为基础,融汇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知识系统、协作系统的形成,将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开创崭新的未来。
课程分化
课程分化主要是《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等课程为核心的分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医文献学概论》入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医药信息工程学》、《医学信息学》等6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暨新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作为副主编单位的《中外医学史》(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已在全国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广泛应用,还参编了全国规划教材《实用中医信息学》,创新教材、精编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医案学》,并开设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临床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期刊数据整理》和《中医信息学与中医古文献整理标引》等选修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对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分流,改革并丰富了医古文课程,将单一医古文课程拓展为以医古文本体课程为核心,以面向七年制、本科生的《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训诂》等拓展型、提高型课程为重点,以面向留学生的《医古文基础课》、《中医汉语》,以及面向本科生的《诗经概要》、《古代文化名著赏析》等外向型、发散性课程为补充,融合古汉语、训诂、目录、版本、音韵、中医文献等在内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编写、出版了相关讲义和教材[2]。
机构整合
机构整合主要是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医史文献相关教研室整合的基础上,与中医药院校相关科研机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医史馆、博物馆的整合。
辽宁中医药大学就是以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包括两个教研室,覆盖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4个三级学科和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体系,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史教育博物馆”为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中国医学史教研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古文教研室(包括中医文献信息室)为核心科室,以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药博物馆、校图书馆为依托,并吸收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科室以及文献研究所的教研人员参加,使科研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4]。
河北医科大学为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发挥中医文献研究所和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作用,正在酝酿图书馆、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整合。
学科系统
一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与中医药科研院所、图书报刊出版编辑单位的课题协作、教材编写协作、文献整理研究及其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教育的精品课程协作,特别是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中医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全国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全国科技史分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之间的紧密协作,将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成立了学科专业委员会,聘请了全国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在全国较早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直接参与国家和上海市多项中医药数据库及信息网站的建设[4]。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也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参加了全国中医古文献知识库整理标引和国家科技部信息共享网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的建设。今年还作为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参与全国古今名医学术思想研究,主编《燕赵名医》。
二是中医医史文献多学科知识系统的形成[5]。随着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课程整合、学科交叉、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跨越中医药学、文史学科、信息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系统正在形成。
三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6]。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是时代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文献交流的最高形式是交融,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则是文献交融的最高形式。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就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融。现存数以万计的中医古籍蕴涵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期待我们去发掘整理,并向临床提供具有实用和开拓价值的信息。而且,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文化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的开放系统。
总之,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系统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献课程分化重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多学科知识系统、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更新到形成新的学科知识系统,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形态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袁 浩.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封三.
2 张亭立,孙文钟.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古文建设纵横谈[J].中医教育,2008,27(4):20~23.
3 刘 飞,康 健.传承中医文献培养实用人才——发展中的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封底.
4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上海市重点学科简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