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概论审美性

篇1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美学概论”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50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CHEN Su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99)

Abstract Local Universiti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lthough it is a heavy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theory, but students must assume aesthetic personality,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essenti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to play the role of second clas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the classroom, to deepen students' cognitive theor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esthetic purpose.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美学概论”课程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美的本质和审美活动,哲学思辨性强,因而比较重视美学理论体系的传授。但地方本科院校的“美学概论”课程不应把培养美学理论研究性人才作为课程的目标,而应着重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的铸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系统传授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审美实践,加强学生审美的情趣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就自己的审美人格和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整教材内容

我国现今出版发行的“美学概论”教材版本很多,各自的理论基点和体系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与侧重点。所以美学教师应以现有教材为基点,综合各种教材,科学地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构建一套完整、有序、与时俱进、最能贴近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体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慢慢地构建了自己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笔者认为,美学是立足于审美经验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那“美学概论”的知识体系应包括美的发展历史、美的本质、美的体验、美的范畴、美的形态、美的创造以及美的功能等多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讲解应将“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来,以美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核心命题为中心,先对古今中外不同的观点加以介绍、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与述评,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认知,并用这种认知去观照现实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理论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但却往往滞后于现有实践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美学活动在审美对象、审美文本、审美媒介、审美语境、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审美生产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现有的“美学概论”教材内容根本跟不上这种转变。因此需要结合现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将诸如生存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新实践美学建设问题、生态美学的现实性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带有前沿性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另外教师还应将审美中心转向当下,扩大关注对象,可以将诸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科技、服饰、动漫、赛博空间等含有审美元素的一切文本形式当成审美对象,用审美情境吸引学生、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使审美规律通过审美经验内化于学生头脑中。

2 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审美疲劳。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教育成功的保证。”①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必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减少一人讲众人听的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 问题启发式

问题启发式就是以问题引出论题,用问题启发思考和研究。一般而言,疑问式比陈述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听下去,追随着教师的讲授进程,展开思考、寻找答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然,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提问题的主体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由转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以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对理论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积极向教师提问,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点、疑难点以及兴趣点怎样分布,有利于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体验讨论式

叶朗教授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这就决定了人文学科不能采取经验科学主体与客体分离的研究方法,而要采取一种‘体验’的方法,采取一种‘讨论’的方法。”②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没有定论的命题、可能有所创新或具有独特见解与体会的新课题等,都可以采取体验讨论式进行。

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站上讲堂进行授课。如在讲述“美的表现形态”时,课前由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中任一命题;在此基础上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课程论文,制作相应课件;在正式上课时,由学生自由上台阐释自己的观点。选择同一主题的同学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进行反驳或辩论。

3 优化教学手段

3.1 应用多媒体课件

“美学概论”内容多为概念命题,比较抽象难懂。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有必要尽量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呈现文字、图片、画面、声音,可以同时让学生获得视听的满足与愉悦;可以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既获取大量的理论知识,又感受生动感性的美学现象,在感知色彩丰富的图像、美妙动听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境之后,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获得自由。

为了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制作课件,不仅要让课件的内容与教学计划的内容相符,还应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新颖化、生动化,以期能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感性材料理解所学抽象内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建立多媒体网站

建立与“美学概论”课程内容配套的教学网站,可以使得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被大大扩展与延长,并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并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

可以将教学网站分成三个功能区。一个是课堂讲座区,包括课程与师资简介、教学大纲与日历、教学教案与课件、参考文献等内容,帮助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一个是教学多媒体素材区,可以上传课堂教学录像,开辟各种艺术类型欣赏区,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影视等,不断更新学术动态信息,不定时公开教师及学生的教研教改成果。此区域内容主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艺术及美的感性认知,扩展其知识宽度,启发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一个是教学交流反馈区,可以开辟BBS论坛、在线交流页面、留言板、电子信箱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及时替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上传习题精选、模拟试卷,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4 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教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长期把学生束缚在一个教师的有限课堂内,最终效果会不尽如人意。可以“请进来”又“走出去”,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认知。

4.1 “请进来”

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请校内外一些造诣较高的艺术教师和艺术家进课堂讲座,以此弥补美学教师本身知识积累有限的不足。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中文专业的“美学概论”的课程教师一般都是文艺学专业科班出身,对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掌握会比较全面,但不一定对所有艺术类型的相关创作技巧都精通。专业的艺术教师或艺术家长期从事相关艺术创作与研究,专业素养更高,让他们走进课堂给学生以专业指导,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类艺术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用美学理论阐述美学活动的能力。

还可以结合课程培养计划,联合各类艺术系以及各种文化艺术机构,不定时举办高雅艺术汇报活动。如组织观赏教师教学音乐会、音乐舞蹈汇报会、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诗词朗诵会等,使学生有机会接受较高水平的艺术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4.2 “走出去”

“请进来”之外还可以“走出去”,把学生们带到自然中,带到艺术的世界里,让自然去教育学生,让艺术作品去启发学生,最大程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讲授“自然美”之后,可以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支持,由课程教师和班主任带队,组织学生到所在学校附近的一些风景名胜区游览参观。每个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地质面貌、古朴的民俗民风可以充实学生对自然美特点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开阔学生的审美胸怀、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讲授“艺术美”之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省大剧院等艺术活动场所去观摩各种艺术作品、观赏各种音乐影视戏剧名剧,培养欣赏古今中外各种优秀艺术作品的习惯,使学生在审美艺术的陶冶中提升艺术素养,获得审美感悟。

同时,要求学生在活动之后撰写考察报告或课程论文,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汇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筛选出部分优秀论文汇编成一个班级的《审美考察论文报告集》,作业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本课程的总成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

总之,“美学概论”课程应注重实践性教学,从多个环节入手,铸造人文精神,营造审美氛围,成就审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重点学科阶段性成果

注释

篇2

【关键词】通识课程 设计概论 发展研究

设计概论课程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也被作为其他专业通识课程。该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设计观,构建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实施该课程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现行的高校艺术设计中,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一、设计概论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定位

我国各高校的设计概论通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单独形成自己的审美领域。设计概论通识课程主要是透过设计的现象,发现设计基本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对所涉及的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该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研究的对象、方法与现状等基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高校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对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设艺术设计类通识课的目的,既有人文教育意义,又有科学意义。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学生求学的心态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研究。

(一)设计概论通识课程的设置

现在高校开设的设计概论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非专业的学生需要一些课余时间对其学习。有的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在教室进行没有设计实践支撑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降低。另外,课程教学时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通识课常集中某段时间教学,导致部分学生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选择逃课或者放弃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进行课程时间设置的时候,通识课也应选择利于学生安心学习的时间开展。

(二)学生的求学心理

设计概论通识课可以提升学生探究生活的审美能力,至于要如何上好通识课,除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之外,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求学心理。但是现在学生选课首选是是否容易得学分——教师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能否放松,期末成绩的获取是否容易,即求学心理不足;其次是授课时间是否合适——是否能利用剩余的时间,即乐于享受不思进取;还有课程的吸引度——课程的知识结构、趣味性等,即学习的探索和毅力不足。

(三)教师的教学态度

与专业课相比,通识课程与教学科研的关系不大,并且通识教育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果,通识课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的工作也难以得到合理的评价,致使教师的参与性不高。有的教师在课程上,常常超出通识课程所达到的教学范围,为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设计理论赏析课程,却想起到激发学生近似专业的设计潜能的效果,因此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三、设计概论通识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概论通识课程应有所调整,使其朝向认知、欣赏的课程方向发展。以鉴赏为主向,强调设计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喜好,摒弃设计技巧的教学。

(一)设计概论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的内容方面,由于设计概论涉及的知识体系丰富,对于非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还要掌握西方现代设计的源流和现状。因此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课程内容应该多层次把握,如以历史为“经线”,以美术和设计各单科为“纬线”,引导学生系统阅读中国和西方设计的经典著作,把握中西方设计的历史演变和精神价值,构成一个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又能够让他们有条理地接受设计的知识。

课程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多媒体和互动式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互动等方法,全面而形象地展示设计概论的框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逐渐开展的课程教学与互动中对设计产生浓厚兴趣。

(二)学生求学心理的提升

非设计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关键。多数学生在通识课与专业课上,对通识课的重视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段课程的第一节,可以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明确设计概论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同时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适当地多学习一些通识课程。

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设计。通过回忆、整理旧照片、观察周围的事物、分享喜欢的东西等方式,来发掘周围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形成发现设计之美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乐趣的基础上学习,从而乐于学习通识课程。

(三)教师的行为影响

作为设计概论通识课的教师,应该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借由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个人对设计的诠释能力,寻找自己的生活艺术。如此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设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的认知能力。

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明发展的标志。同时,艺术设计思想作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思维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设计概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艺术涵养,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得到创新思维潜质的挖掘,仍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金银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J].武夷学院学报,2010(3).

篇3

关键词: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超越;平面设计

艺术的功能是有着一种力量,一个人的思想能有利地影响到别人的力量。就是说,一个艺术品通过眼睛与心灵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当这些与他们内心所渴望的某种感情产生共鸣时,即可发挥其艺术价值。在平面设计上,这种力量就是使整个设计有活力、有灵性,使整个色彩、构图飘动起来,并产生一股巨大的精神力。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现

艺术的认识功能在平面设计中所表现的是被欣赏者用一种情感范畴来体验的。而这种体验是依靠设计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和欣赏者自己的联想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这样一种欣赏能力,即通过自己的认识,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将自己贯注于自身的情感。

在平面设计上,所有线条、结构的变形、颠覆,其目的都是重新产生一种秩序。作品的内涵要让读者呼唤出来,而不是硬塞给读者。任何一件平面作品如果只是肤浅地表述文字的意思,就会流于庸俗和浅白,内在的精髓是需要人们去用心体会的。艺术反映社会,而设计来源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日本平面设计之父一福田繁雄语:“谈及我的平面设计工作,第一时间可以想到的就是进行‘视觉沟通’的构想和创作。”笔者认为,这个视觉沟通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认识,继而产生精神共鸣的。例如,福田先生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传造出一种间接、诙谐的图形语言,讽刺发动战争者会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而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化种类的教育功能,看看西方对艺术教育的注重也可理解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专门在著作中论述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艺术的教育形式往往是含蓄的,是以引导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式来获得认知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得到善的启迪教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起思想、情感、理想等心理变化,从而达到道德上的教育作用。

平面设计的教育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逐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实现理想人格的建构,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社会发腱,这既是艺术的教育功能,也是设计的教育目的。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右图这幅哭泣的面孔,正是平面设计的手段,使人们意识到中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所面临的威胁。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鉴赏艺术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活、社会、世界以及历史等。“就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来说,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直接认识,艺术欣赏是通过艺术作品对现实的间接认识。”审美功能是艺术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的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

平面设计范畴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与审美共存的形态,实际上就是运用时尚的审美表现手法让人们在舒适的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充分感受到它所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今天的包装设计对文化和审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包装设计的审美,找出文化与审美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包装设计中审美功能的精髓所在。

四、艺术的超越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摆脱人生的根本烦恼和痛苦有两条出路:一是逃往艺术之乡,将世界看成是一种美学现象;一是逃往认识之乡,世界就成了实验室。艺术的超越是指艺术能使欣赏者摆脱审美客体的束缚,超越到一个无比自由的无限的生命空间。其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则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摆脱世俗的名利,生活的繁琐,进入身心两忘的境界。对于艺术欣赏来说,艺术具有超越性的审美娱乐性,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而艺术的超越在平面设计之体现是多方位的。就平面设计欣赏来说,设计具有审美的娱乐性,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平面设计种类之所以丰富多样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和娱乐需要。在平面广告中,可以运用幽默来增加趣味性,幽默是指在广告作品的创作中,通过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营造二种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意境,强化了图形的直接目的,使受众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超越之间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当将四者统一起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一切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的,以审美为前提,这也是艺术功能不可替代的根本原因。艺术的认识功能不同于科学上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功能等等。正是由于这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使人获得的是精神上而不是物质或生理上的审美享受。而平面设计这一活动。将艺术的社会功能体现无疑,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期待两者更好地融合,以期设计作品达到艺术品一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杜,1981年,第298-299页.

2.[苏]鲍列夫.《美学》.乔修业.带谢枫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第225页.

3.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篇4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主体间性;对话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72-01

高校艺术类专业所开设的《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阐述和研究的理论课程。它涉及到艺术本质、艺术门类、艺术创作、艺术流派、艺术鉴赏、艺术的美育功能等等内容,是一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基础性的艺术理论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艺术概论》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透过各种艺术现象达到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与体悟以及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能力、指导今后的艺术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特征很强,对于平时注重技法的训练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让他们觉得陌生、复杂而且很难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有的学生认为艺术只需要个体凭感觉去体会和感悟,做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就可以了,所以学太多理论是没有必要的;有的学生则感到教材的内容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有的则认为艺术理论对艺术作品和现象的分析往往过于高深,有牵强附会之嫌等等。所以尽管这门课程内容广泛、内涵深刻,但却不容易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畏难情绪,使学生在审美和交流的氛围中学有所得,提高艺术理论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创造潜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是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本课程的教材还欠缺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对艺术本质、艺术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研究都还在进行之中,因此如果就把现在所普遍使用的省部级艺术类通用教材或其他教材就作为一种金科玉律传授给学生,那将造成误人子弟的后果。事实上,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些通用教材中所出现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批驳和指正。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对教材的处理要有轻有重,精泛结合。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艺术技能水平、智力和心理能力等因素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二是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过去上理论课,多数都是由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形成所谓的“一言堂”或“独角戏”,学生大多不能自觉的专心听课,参与感和被认同感缺失。而从后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一些启示,那就是要打破师生间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壁垒,构建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这样一种学习氛围。而要创设这样一种学习情境,就要多进行集体讨论和师生对话。可使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主题讨论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设置问题,将要讲解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探究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或进行争论、各抒己见。通过这样平等的对话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死”的知识能用“活”,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把深奥的艺术理论化为能够指导自己进行艺术创作和鉴赏的有利工具。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来进行教学也是本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跨越古今、贯通中西,各种主要艺术门类都囊括其中,因此它需要大量的艺术资料来支撑。而枯燥的理论如果失去了鲜活的载体,也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和难以理解,所以将多媒体引入《艺术概论》的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当教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利用声、光、色、影像等对学生的感官和大脑进行全方位的刺激的时候,学生就比较容易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审美的熏陶。而当看到每一条理论的分析都有大量的艺术作品作为实例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大大提升学生对理论的信服感。网络教学我们现在还运用较少,这和目前现有的教学条件有关,但是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当然这首先需要建立强大的课程资源库,将本课程的课件、影像图片资料、参考书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随时获得学习的机会,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还应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画廊、音乐工作室等或其他有丰富艺术资源的场所,去身临其境的体验艺术,感受艺术,将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将学习环境从教室扩大到艺术场所和生活中,从而真正丰富学生的艺术感觉,促动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来分析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进行艺术创造。

参考文献:

[1]黄海澄.“九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指谬[J].美与时代.2005(03).

篇5

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景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景观设计概论

引言

环境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作为设计艺术学科下的专业,经过多年发展专业范畴逐渐广泛.景观艺术设计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景观设计概论》课作为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形成学生景观类课题的思维能力与设计技巧的基本专业素质有重要影响.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设计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并且掌握景观平面设计图纸的相关要点及其方法.

1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概论》课程的特点

1.1景观设计学

根据俞孔坚教授在《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中对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我们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学是一门科学的艺术,科学性与综合性强是这门专业的特性.国外的景观设计学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还必须学习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他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专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又包含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两个方向.而景观设计方向就是对小尺度、特定的、最适合的地方进行详细设计.

1.2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

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正式成为新增的设计学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专业内容的逐渐扩展和专业特性,很多高校展开了以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为主的教学方向.景观设计学与环境设计的主要区别是,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艺术学科更多表现为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而景观设计学是将设计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上.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涉及的景观设计内容要尽可能的吸收两者的优势,良性发展.结合环境设计的专业特点,将与人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的城市景观设计作为本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重点.针对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工业化、生态、人文、可持续发展等,结合对场地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综合景观设计要素、艺术创造和审美进行详细的设计,创建一个生态和谐、功能合理、满足视觉和精神需求、赋予人文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3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概论》课程

《景观设计概论》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课程.他同时也是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同一门课程,也因为专业的不同各有其侧重点.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本课程对形成学生景观设计课题的思维能力与设计技巧的基本专业素质有重要影响.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审美能力,发挥艺术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用图形来表达设计各个阶段的内容.

2《景观设计概论》课程面临的问题

2.1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一般在艺术院校的《景观设计概论》课程,侧重于史论、基础理论和设计原则的理论讲授,以及为景观设计项目中图形的表现而进行绘图训练.由于学科基础理论课大多是由学校公共课部统一安排,普片设置的是艺术设计各专业通用的艺术理论内容.中外园林史的内容就被安排到了本课程中.园林景观史论的部分通常采用主动式教学,老师在台上讲授过程比较枯燥,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吸收理论知识.对于设计方法也主要侧重于设计表现的练习,景观设计元素的学习也是停留对元素本身的认知,而史论和设计原则以及表现的连贯性不够强,大部分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无法把图形的信息和设计理念相互结合,甚至还出现学生纯粹是把设计当成绘画来考虑.设计的成果往往不符合场地本身的条件,对于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显得考虑不周,只是依靠专业的特点在空间的设计把握和平面图形的形式美感上显现出优势.设计缺少科学的依据和理性的思考,只满足视觉享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细化分析、比较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设计建议和策略并完成设计,才是景观设计正确的方法,不能忽略设计前的调研和分析阶段.

2.2专业性质的带来的弱势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学科,有其优势就是学生具备美术基础,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和较强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创造性,但是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具有多元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特点的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美术基础,景观设计亦然.他同时也需要科学的方法,逻辑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即线性的思维方式.而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思维方式则习惯于靠形象、情感、突发的灵感来进行创作设计的非线性思维方式.在从美术学习过度到艺术设计的专业学习之初,学生可能并不适应.尤其是一些美术基础较深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习掌握方法论,学习转变思维方式,做到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

2.3教学手段不够灵活

在常规的《景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基础理论课,我们多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形式,但是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即使多以图片案例来进行形象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仍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的了解、掌握、运用收效不大.设计表现也主要以抄绘设计方案图纸来进行练习,虽然抄绘这种形式是一种不错的练习形式,部分学生也从抄绘中学到了不少表现图形和构图的方法.但这些教学手段还达不到对学生思维方式,调查分析方法的培养.作为一门景观设计的基础课程,我们需要更灵感多样的教学方法.

3课程改革的措施

3.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要明确环境设计中该课程的目标,对于之前只满足发挥自我优势和灌输理论的大纲进行相应的修改,突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新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四个重点,第一,古典园林史的授课部分,将重点放在优秀古典园林案例的讲解,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将造园方法和实际案例相联系;第二,重点讲授现代景观设计的风潮,重点在于分析和学师的作品和世界知名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等,安排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学习分析,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三,讲解景观的设计要素,对景观设计中主要的设计要素及如何运用进行实例的讲解;第四,加强了景观设计流程和方法的内容,通过讲授科学设计方法,重点讲解场地考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论,并安排教师现场指导场地的调研,培养学生的独立调查场地条件、分析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能力.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后使学生不仅能对于这门学科的历史、发展方向和前沿思想等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习完这门课程后能达到拥有一个独立的、基础的对案例或实际场地等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和能力,为后期设计和设计理念的提出提供依据,从而确定设计理念及与之相应的设计手段和形式;同时规范和锻炼学生将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综合分析能力.改革后的景观设计元素部分使用了新的分类形式和讲解方法,注重元素的实际运用和设计形式.

3.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采用了多种多样化的安排,力求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主要分为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交流和场地实地调查、分析.其中理论讲授主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对景观的基本知识以及发展历史有大概了解.而课堂组织讨论是教学互动的体现,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针对某些主题或某一现象组织讨论、答题,可以深化学生的课题认识,充分发挥教学互长的积极作用.场地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则是培养了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市场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把课堂教授的观察、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与调查活动中去.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学生对所调查和分析的景观内容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交调研报告并逐个上台讲解并回答其他学生的疑问,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3.3着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设置

本课程虽然是基础理论课程,但作为应用型学科,一切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实际运用和操作的.所以为了更好更快速的掌握理论知识,熟悉调研分析方法等,针对课程每个阶段都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1.在学习中国古典园林部分,设置了经典园林案例的分析抄绘和默画考核,训练了学生对于这门新课程的动手能力也进一步了解了案例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空间流线、主次、秩序等.2.在讲解现代景观著名案例时,安排学生对知名案例进行资料收集,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学习.树立对景观的审美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学习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结合专业知识给出评论.完成后每位学生在课堂将自己的分析成果介绍给其他同学.3.在学习过景观的设计要素后,让学生到实地中收集设计元素,以手绘的形式配合文字来记录.这让学生了解各种景观元素的意义和形式,并能把想法或概念以图形的形式进行表达,培养学生从立体空间到平面图纸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发挥专业优势.4.通过对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调研方法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进行指定场地景观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培养学生对景观设计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实际基地的考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累课程锻炼学生实地调研能力,让学生知道,任何的设计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图形,设计图纸更不是一张美丽的图画,实地的调研才能为设计带来依据,我们的设计才能站得住脚跟.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科学理性的看待景观设计.

3.4加强课程组的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类的课程如果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循序渐进的展开景观设计教学.如在景观设计概论之前中外园林史的必须已经展开,景观设计概论课之后,从尺度较小的私家庭院开始慢慢向公共绿地口袋公园、城市广场、小区景观等设计课题展开,一步步将理论在实践中展开.同时,园林植物及配置课程、生态课程也需要有所跟进.

4结论

作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景观设计概论》课程在整个景观设计课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课程的结果和收获会直接体现在今后的设计类课程中,决定设计的方向.而此次对于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探索与改革是对之前课程的一次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根据设计前沿的更新、学生的特性的变化等,继续对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的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

〔2〕丁园.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周剑云,唐孝祥,侯雅娟.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6

在目前的医学审美教育工作中,实施保乳治疗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现代医学模式与循证医学理念的认识。两者之间孰轻孰重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导致实施比较困难。在给患者治疗时,往往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感受、家庭情况以及其他因素。对于病情严重者,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往往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另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乳腺癌治疗中,我们要全面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在达到患者同等生存机会的同时,尽量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因此,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实施医学审美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实施医学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

2.1合理开设医学教育课程

结构合理化的开设医学教育课程,并进行优化。目前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审美课程有以下三类:

(1)普通选修课程:主要有美学原理、艺术原理、艺术概论与大学语文等。开设这些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医学生正确看待审美,有效培养其审美思想和审美的趣味性以及审美的能力,为医学生的医学审美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医学与美学同步实施:主要有医学美学概论、美容医学基础、康复医学美学与医学审美心理学等。这些课程能够系统性反应出在医学中美学的重要性,医学生通过加强这类知识的学习从而全面的了解医学中美学特点、基本操作技巧以及思维方法等,提高其思想和理论上的认识。

(3)开设蕴含审美内容的课程:有数学、生理学、解剖学与伦理学等。能够有效帮助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审美,从这种含美的因素中更深层次了解美学。例如在数学中学习到形式的美。从解剖学中学习到人体线条、比例以及对称的美。从体育课程中学习人体健力的美。从伦理学中学习到医德的美等。从这些蕴含审美的因素中学习,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审美观点。

2.2加强医学审美的实践

审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医学审美同样也是审美中的一种体现。医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审美的具体事例,才能提升自己的亲身感官。通过想象和具体实例有效结合,达到美学的最大实施效果。因此,医学院校应与相应的医院进行联合,拓宽医学教学的路径,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认识。让医学生们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巧妙结合。这是整个医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医疗技术的美也是整个医学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技术操作的美,提高医学生们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使学生们去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升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总结

篇7

关键词:布偶艺术;偶动画;创作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表现艺术,它是在多个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因其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超现实性,艺术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不拘于形式的束缚,从而来表达其既定的主题。近些年,以美国为主导的电脑3D动画大量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除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之外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例如: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虫虫特工队》、《功夫熊猫》等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相对于现代这些诸多的3D数码动画作品,传统的偶动画制作技艺和形式显的似乎有点落伍,但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布偶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也同样带给我们另一番享受。近几年来,偶动画又有了新的发展,偶动画的艺术家也开始不断的尝试新的方法来完善制作技术,电脑技术也被应用于偶动画的制作中,从而提高了偶动画的制作效率。同时也通过不断完善其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其艺术魅力。

偶动画,是选用特定的材料制成供动画拍摄的模型,然后通过逐格拍摄的手法一一记录模型变化的动作,最后配上相应的对白与声效从而制作成的一种动画作品。偶动画在材质的选择上极其广泛,如木头、布、毛线、海绵、塑胶、金属等都可以加以运用。偶动画作为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电影产生的初期。追随其历史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推东欧国家的捷克。早在1909年,默片时代的杰出导演杰・斯图亚特・布莱克顿的喜剧影片《尼古丁公主》里偶类动画创造的视觉效果镜头就出现。在捷克,木偶戏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娱乐形式,曾亲自表演过木偶的透恩卡专门拍摄木偶动画片。1948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的《捷克年》描绘了捷克的民间生活和传统节日中的狂欢,所用的木偶虽然没有表情且动作僵硬,但色彩和照明及非常出色的布景弥补了这一缺陷。两部巴洛克风格的长片《皇帝的夜莺》和《巴亚雅王子》分别取材自安徒生童话和中世纪传奇,虽然形式精美但剧情拖沓。然后,完全忠实于约塞夫・拉达的著名插图造型的《好兵帅克》也被搬上了银幕。这部极端忠于原著的动画片充斥了捷克式的幽默和方言俚语,尽管外国观众和现代欣赏者仍觉得有些反映迟钝,但它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在国内对于偶动画的创作,我国的动画艺术家自20世纪50、60年代起,就开始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作,产生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偶动画”作品。如靳夕导演的《神笔》、《孔雀公主》、《一只鞋》、《谁唱得最好》和《阿凡提》等影片;尤磊导演的《半夜鸡叫》;章超群、詹同导演的《奇怪的球赛》;方润南导演的《愚人买鞋》;虞哲光、章超群导演的木偶纪录片《掌中戏》等等。偶动画在打动孩子的同时也引起了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共鸣,深得人们的喜爱,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并被视为经典。

由于偶动画是利用制作精细的偶模实际拍摄制作的动画,画面中的人物或景物都具有立体感,相对于电脑数码动画,它在材质与角色动作设计方面都更多地被倾入了生命的灵感,有着特殊的魅力。其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材料美感。在偶动画中,利用最适合的材质为角色进行造型设计,从而为角色的形态注入丰富的形态和情感。材料本身的质感成为动画影像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模型的形象而言,不同的材质赋予角色不同的造型特点,让观众充分的体验到那种平时熟悉的无生命材料在角色身上产生了超现实的生命感而带来的惊喜。例如捷克的卡尔・兹曼晶莹剔透的玻璃动画,泰尔洛娃的软材料动画,已经利用相关的材料演绎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作品,其中的角色更是把材料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在偶动画中更多的是利用不同材质的特性创作更为具象的角色和形象。这样不仅打破了电脑动画在造型上的程式化表现,也赋予了角色除了外形以外更多的审美趣味。如提姆・波顿的动画影片《僵尸新娘》就是利用材质的特性,赋予角色哥特风格的怪诞造型,为动画片披上了华彩的外衣。此外,对材料的体验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触觉实现的。这种深刻的体验,让不同的材质在人的心里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利用这个特性,偶动画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将更多更直接的情感通过各种材质注入到角色身上,让角色更加生动,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角色的动作设计。偶动画角色具备的超常性审美形态通过特定的动作设计方式体现出来。偶动画和其他动画制作形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更直观。它克服了工业化操作带来的趋向于呆板的统一动作设计,让更多有趣的动作通过逐帧的调摆在角色身体上得以实现。由于在控制和调整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的方法,只有一帧帧通过经验和实际模拟计算时间去控制节奏,在控制上每加一帧都需要反复斟酌。从骨架设计开始,动画师就已经开始了对角色进行了生命思考,并在制作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完善。因此,一个完整的偶动画角色本身就被设计师注入了特定的情绪和思维,让我们感觉到它所蕴藏着的特殊生命力。

在大量电脑动画充斥影屏的今天,很大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反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偶动画的喜爱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人们仍然很是“怀旧”那些可爱的偶动画影片。偶动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动画师让那些原本无生命的偶或实物,栩栩如生地活跃起来,令人着迷。而这些无生命的偶也成为动画片中颇具审美价值的角色形象。偶动画角色以一种超常性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更接近动画本质的审美张力。动画角色是联系现实世界和动画世界的关键所在,它们身上体现出一种超常性的审美形态,从中我们即能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新鲜感,也能跟随着它们的一举一动找回那些朴素的情感和真实感。偶动画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过不菲的成绩,曾经中国制作了大量备受大众喜爱的偶动画,取得了很好的口碑。1979年木偶动画《阿凡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至今已经走了二十一个年头了,至今“阿凡提”这一故事及人物形象仍然被人们称赞喜爱,可以看出人们还是对偶动画艺术怀有独特的情怀。

现在,世界性的偶动画热潮仍未退去,每年都有许多新作品出现。偶动画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因新技术的加入而更加具有生命力,重新焕发青春。“偶类动画”作为独特风格化的艺术品,不但会长久地存在下去,而且会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在其制作过程中因其工序繁琐、创作难度大且视听效果欠缺等因素制约着其发展。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的继续和传承。呼唤民族本土化的中国动画,偶动画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和思路,但其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杨松楠.世界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 邓波,传统或现代:中国动画片的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2004.

篇8

舞蹈是特殊的,它不受语言文字等的局限,但能使舞者和观众心灵产生共振。正如《艺术概论》上所说:“艺术性舞蹈具有完整的艺术结构,严谨的动作规程,精心的构图设计,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细腻的表情要求,能够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所以,舞蹈编导应该在创作作品时力求创新。

一、“新”——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都随之变化着,正是这样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舞蹈编导的思维紧跟时代。编导的任务应该是发展、提高、创造和创新舞台艺术,应该掌握更多的新东西,不要拒绝学习,应该吐故纳新,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已用之辞。

主题鲜明,可能是每一个舞蹈编导最重视的问题。编导作为一个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舞蹈手法来展现生活。因为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光靠舞蹈动作的本身是不够的,要把各部门的工作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才有可能创作出一个新的完美的作品。身为编导应该置身局内去创作作品,还要置身局外去观看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多些思考、多些积累,要抓形象、抓思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要善于去发现,吐故纳新,这样才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一些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东西。题材应尽量选择有可舞性的题材。舞蹈语言新,也就是编导选择的舞蹈语汇不要过于大众化,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人体语言的表达,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受。手法新,这可能是每个舞蹈编导最难表现的,因为不同的手法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如《云南印象》中很多演员的造型、服饰同样也为作品的成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奇”——出奇制胜

舞蹈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舞蹈编导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当人们的情感强烈到难以诸语言时,就可以迸发、升华为舞蹈来表现。正因为如此,编导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怎样去表现,就是我所说的奇,用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别人的编导手法去表现,就是奇于别人之处。如张艺谋创作的歌舞《印象·刘三姐》,把漓江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本土的歌舞风情大胆地融合在一起,做了别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东西,我认为他是成功的。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力求作品奇,这必须从多方面来考虑,首先得考虑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属于哪种类型,主要想突出和体现什么,除了主题鲜明外,还得考虑音乐、服饰等方面。对于创作者而言,哪怕是一小点动机都要牢牢抓住,然后再慢慢去丰富它。新奇的作品往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个作品如果能做到让观众牢牢记住,就意味着这个编导是一个成功的编导。

三、“特”——特点和特色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艺术手段的,因此,它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使舞者和观众的心灵产生共振。所以,舞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力求“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是舞蹈语汇,在任何一个舞蹈作品中,如果要很好地体现主题,就得很好地运用舞蹈语汇,舞蹈语汇要别致、独特。例如被誉为21世纪舞蹈经典作品的《小溪·江河·大海》,它以优美流畅的画面设计和巧妙灵动的队形变化,把观众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让观众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它的深刻内涵,使这部作品无论从审美价值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全身心地投入,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编导想要的东西,提炼、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语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闻一多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说明舞蹈在人类艺术生命中的地位和价值。综上所述,我认为舞蹈编导肩负的任务就是推陈出新。要让自己的作品新颖独特,使自己的舞蹈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编导应该让舞蹈作品从非词语、非概念的角度通过动态的、具象化的形体姿态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思意绪,让许多难以诉诸言辞的情感体验、精神境界和美感意蕴,都可以在作品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Z].北京舞蹈学院内部资料.

篇9

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文学不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表示的不是意识的实体自身,而是意识的性质、样态,它不是由各种具体意识自身组成的,而是由各种具体意识的社会性质组成的。它要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存在载体,却不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自身实体的构成要素。具体说来,从社会结构划分看,每一具体的意识即可以从水平层次上归属于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形式;也可以从分工形式上归属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从社会性质上划分,每一意识都只能现实地、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社会中,该社会的特定经济形态决定着该意识同该社会全部其它意识因素一起,构成了具有特定性质的意识形态(注:参见李志宏《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讨论综述》,见吴光正《文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稿》,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页。)。

篇10

关键词:教学改革;壮族民间音乐;教材建设

前 言

目前,我国的音乐社会潮流,是现代传媒高度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相结合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改革经济大潮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同时,现代工业与商品市场也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大众音乐热潮”,如所谓的“怀旧热”、“追星热”、“发烧友热”等。通过这些社会听众的各种音乐行为表现,及他们不同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音乐欣赏态度,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社会音乐听众的组成是多层次性的。由此可见,高等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的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的问题,它是涉及更为深远的文化构建的问题。在我国,学校音乐教学,首先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性情,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心理素质,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下一代都来参加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而在高等音乐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如何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让音乐教育更符合新的时代精神,以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这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选题缘起与基本思路

广西是壮族聚居区,它历史悠久,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千百年来,广西壮族与各族兄弟一起繁衍、生息在这片古老的“百越之地”,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多年来,学者们对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的研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然而,由于研究目的和切入视角的不同,目前有关壮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尚未有以音乐学为专业背景,结合多学科方法、理论为学术关照的教材呈现。有鉴于此,笔者本着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历史责任感,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与田野考察相结合,从包括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传播学等不同理论范畴归纳、整理了近年国内有关壮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成果,具体分析其文化内涵及音乐范式,其中尤其关注富有广西壮族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历史背景和民俗生态,将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民间信仰、种类划分、音乐形态、文化审美、传承发展等内容系统地融入研究,以期展开对《广西壮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材的逐步建设。

二、《广西壮族民间音乐概论》之内容论证——以“民歌”单元为例

1.历史源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辈,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过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份“历史财富”的被张扬、特指必须依赖于一个文化表述类型的不断强调和重复提示[1](p42)。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它与周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广西壮族民间音乐是壮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族源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将千百年来壮族社会的思想理念不断地传承,并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古老族群的社会历史与文化。

2.民间信仰

广西壮族的民间宗教至今仍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鬼神崇拜等多神崇拜为其信仰形态,集中体现了传统精神理念中的多重性及原始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民族意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融合一体,常被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歌谣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其长期孕育于族群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之中,因此,透过包含民族信仰内容的民歌及宗教仪式过程中的音声,我们可窥见该民族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宗法现象。

3.种类划分

民歌类型在民间音乐特征中是一个基本的组成要素,因此,民歌的歌种划分理所成为整个民歌音乐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且其他方面的音乐构成也与歌种研究存在着必然的影响及联系。壮族民歌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各地称谓也各有不同,其总体可概列为“欢”、“诗”、“嘎”、“比”、“伦”、“歌”六种,而从民歌的社会功能方面将壮族民歌又分为古歌、情歌、赞美歌、猜谜歌、童谣、风俗歌等类型。

4.音乐形态

音乐形态的艺术特征是壮族民歌区别于他族民歌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该民族的语言形态、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在民族音乐文化上的集中体现,而且还是该地域人民生活结构特点在民间音乐中的生动反映。从音乐形态的角度,通过对曲式结构、调式音列、旋律色彩、节拍节奏、歌词韵律、演唱特点等内容的描述以展示壮族民歌独有的艺术特征和音乐思维逻辑。

5.审美透视

壮族民歌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主要表现在音乐美、形式美、意境美、哲理美等多种形式。壮族社会的民族心理、歌唱历史、良操美德等方面均折射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意识倾向。现今,优美的壮族民歌在当下社会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中也仍然体现着一种民族的审美需求和实际的社会功用,而壮族民歌的歌唱形态更是表现了一种所谓声画自然合一的“真境”,以及超越感性生命甚至超越音乐本身的“逸境”。

6.传承发展

民歌的传承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状况代代口耳相传。这种方式尽管不具备文字、数据般记载的精确度和完整性,但对于一个无文字的民族来说,民歌的传承无疑是一种最直接、生动地文化传递。

壮族民歌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与族群的祭典、节庆、择偶等族内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壮族民歌的传承性,在内容上,它成了歌颂祖先德泽、记录历史迁移、规范伦理道德、呈示人际关系、表现生活形态等广泛意义上的确立与认可;在形式上,口头传唱,不仅是一种音乐发声的物理现象,而且还使传承习俗化作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式的音乐表达[2](p29)。

当代社会,壮族民歌的传承从以往单一的口耳相传发展成为现今借以现代电声技术与时尚传媒手段相互融合的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民歌新唱”也正以“激情+幻想”的表现形式为民歌传播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三、《广西壮族民间音乐概论》之体例设计

体例设计:吴 霜 潘林紫

体例一:

绪 论

第一节 广西壮族概况

第二节 广西壮族民间音乐

第一章 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的方言区划

第一节 北路壮方言区的音乐体系

第二节 南路壮方言区的音乐体系

第二章 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的类别与体裁

第一节 民间歌曲

一、历史沿革

二、艺术特征

三、民歌赏析

第二节 民间歌舞

一、历史沿革

二、艺术特征

三、歌舞赏析

第三节 民间器乐

一、历史沿革

二、艺术特征

三、器乐赏析

第四节 民间戏曲

一、历史沿革

二、艺术特征

三、戏曲赏析

第五节 民间说唱

一、历史沿革

二、艺术特征

三、说唱赏析

第三章 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的教育与发展

第一节 壮族母语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体制

二、教材建设

三、师资培养

第二节 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新发展

一、壮族民间音乐与旅游经济

二、壮族民间音乐与节庆文化

三、壮族民间音乐的产业发展

以上体例构想,首先是将壮族的历史发展和音乐概况进行历史学及音乐学角度的概述,为第二章有关音乐形态方面的分类介绍铺垫相关人文背景。二是,侧重于壮族民间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戏曲、说唱四大部分的体系呈现和代表性的曲目赏析,强调音乐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应用,并具体配以部分经典民歌的影像、范唱、曲谱,这样既体现了各体裁类型发展纵向的历史脉络,也同时关照了各部分内容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内涵。三是关注广西壮族民间音乐在地方文化教育中的发展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市场应用。

体例二:

绪论

第一章 追溯历史

1.民歌演变

2.乐器考源

3.壮剧沿革

第二章 多神崇拜与精神皈依

1.仪式音乐中的壮族个性

2.佛道守护的民族信仰

3.代神言以歌的仙凡一体

第三章 传承中的自觉世界与外部压力

1.音乐对壮族文化的保存

2.放眼世界后的壮族大歌

3.被高等教育聚焦的壮族音乐

第四章 交融共生中的壮族音乐

1.异族群居中的文化认同

2.东盟时代的自我调适

3.多样交融与多支系特色

第五章 现代音乐多维视角下的壮族新形象

1.现代时尚中的壮族民歌

2.当代器乐创作中的壮族元素

3.文化产业中的原生态立场

第一章通过对壮族乐器、民歌、戏剧等音乐历史的考察,揭示壮族音乐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规律,从中提炼出壮民族的选择视角,并获得对壮族民族性的文化透视。

第二章壮族仪式音乐中体现了的多种崇拜,在吸收多种宗教文化为已用之后,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也保留了哪些元素,而且不同地域又呈现出不同的吸收、融合的现象,这些都能在比较研究中彰显壮族的信仰个性。

第三章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音乐传承问题。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壮民族在与异文化的对比中,也在反思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实践的道路上,一些成功的个案及经验的反思,都为壮族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继承与创新,带来更多的启迪与思考。

第四章体现壮族与多民族群居的现象。多民族群居造成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而异族群居不仅形成了壮族多支系及相应的音乐文化特色,同时也展现了壮民族宽广的包容胸怀。本章以东盟经济圈的发展为展望平台,考察壮族音乐元素在异族群居中的吸收与变异,以及壮族音乐的发展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特色与多元等时代问题。

第五章重点以音乐社会学及音乐传播学的视角来呈现壮族民间传统音乐与专业音乐创作、流行音乐文化、文化产业等相互间的应用价值。

结 语

就一个民族而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其立族之本。壮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壮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神奇绚丽、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使壮族的历史闪耀出灿烂的光辉。壮族文化是一个包括壮族历史文化、哲学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在内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历史上,虽然壮族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广泛应用的文字,但壮族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作为壮族文化体系中的艺术形态早已客观存在,而且通过民族民间音乐大多也将其民族文化进行了有效地传承。因此,鉴于目前国内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尚无相关教材的现状,《广西壮族民间音乐概论》的教材建设,对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壮族地区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均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黄蔚、邵志忠、毛殊凡、何玲玲.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 吴霜.广西融水苗族民歌的传承研究[J].艺术探索.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