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四大模块中的“问题解决”元素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2
[论文关键词]高师 综合艺术师资 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改变,促使艺术教育本身不断向综合方向发展,形成了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趋势。不断建构多样性、立体式的课程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一场全面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即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增设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亦称“综合艺术课程”。这门新课程带有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的特色,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艺术教育内部正在进行更新调整。
当前高师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实践出发,思考如何适应时代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解决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基层输送合格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基于此,高师艺术教育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师资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的“母机”作用。
一、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过程中,综合艺术课程、基层艺术师资现状与综合艺术师资培养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归根到底,这一矛盾不是简单的师资配套问题,而是由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师资培养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参与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高师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艺术师资的任务。综合艺术课程是我国教育文化与世界多元的教育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在基础教育的课表中增添一门课程,而是对高师艺术教育的挑战。教育系统内部只有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实后盾,它必然要与世界教育文化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在新的教育变革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及时做出回应,以更好地推动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所以,构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不仅是当前实施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更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2.综合艺术课程的师资匮乏。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即广泛利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综合艺术课程表现出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些艺术之间的联系与联通,是一种统合人的听、视、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的方式。总之,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上,均与传统艺术教学显著不同。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线的艺术教师只能适应原来的单科艺术教学,在综合艺术教学中显示出诸多的教学能力缺陷。在综合艺术的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艺表层的教学范式,更要注重艺术与文化、生活、情感等多领域之间的关系,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说,综合艺术教师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有通过艺术统合人的各种感觉并让人获得智慧的能力。综合艺术教师应该是兼具综合艺术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目前,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都是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的师范教育,再加上多年来一直从事单科艺术教学,所以他们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师素养等都不能适应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
3.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虽然我国的高师艺术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高师艺术教育自我更新速度很慢,缺乏综合的学科结构,还属于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美术、舞蹈或音乐专业)。这种课程结构很难使高师艺术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弱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所培养出来的仍然是适应单科艺术教学的师资人才。加之我国高师艺术教育对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关注不够,导致高师艺术教育很少能够从基层教育的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办学体制、办学方向等诸多问题,在师资培养上形成了供需不对称的尴尬局面。
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
许多综合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科学、人性化的艺术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构建师资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我国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以形成一套充分体现我国艺术教育先进理念的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为标志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优化传统的高师艺术教育单科设置的课程体系,使高师艺术教育具备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功能,从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
目前的高师艺术教育课程基本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这三类课程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需要,但在课程结构上,没有体现出综合艺术课程及综合艺术教育思想的特征;在课程组合上,没有使艺术学科与文化学科、教育学科形成“综合”系统。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重塑传统课程形态,重组已有的课程资源。因此,重新优化单科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改善单科艺术课程的内部结构,使其由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综合结构,是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之一。
本科教育的不断扩招,使得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但是,急剧增加的艺术类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师艺术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高师艺术教育能够关注综合艺术师资匮乏这一实际困难,转换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功能,那将能够给艺术师范类毕业生创造很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正在进行管理层面上的重组,设置人文学院或者艺术学院。这种包含着学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教学管理优化的理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的趋势发展。学科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优化。这种整合发展过程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重新配置奠定了基础,为优化单科艺术课程创造了可能。
总之,通过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三、优化高师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原则
在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其在艺术技能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实现通过艺术联通人文与教育,成为培养未来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文化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增强艺术教育的适应性。优化课程要以艺术本体内容的融合为基础,同时实现文化、情感、生活、教育四个领域的联通。这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通,能够使该课程充满活力,从而推动课程资源的重组,形成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文化视野。
2.以培养综合艺术能力为核心,整合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得到发展。优化课程要强调艺术是融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形态。艺术范围的扩大扩展了课程内容,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教育知识,使其艺术技能不断提高并获得综合艺术能力。
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艺术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和教育精神。重组后的高师艺术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因此,这种学习过程将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教育体验平台,使课程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辐射。
4.强调教育技能课程的综合性,注重以多种形式培养教育技术,从而生成综合的教育能力。优化课程不仅要给予未来教师艺术技能和教学技能,还要使其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这些教育能力是通过丰富的教育课程不断生成的,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能够最终使未来教师获得全面的教育技能。
四、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态
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综合”形态。
1.这种课程形态是培养未来教师艺术能力的土壤。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能使艺术哲学与艺术各学科之间、艺术与教育之间、教育与文化之间实现最佳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进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并进一步推动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发展。
2.这种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综合艺术教师的教育能力。虽然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存在差异,但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创造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受教育者自身来讲,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不仅影响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同时影响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学科课程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的文化视野,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则有利于未来艺术教师人文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它能使学习者洞悉世间万物的彼此关联,继而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意义。它也能使学习者体验与理解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强大的艺术教育能力。因此,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鲜明的“综合”形态。
3.这种课程形态是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如果将中国的教育发展放入当代的人文环境中去考察,那么由工业文化思维向综合文化思维的转变,已是教育形态转轨的趋势。显然,教师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意味着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将面临新的文化选择,其自身应形成一种立体的、具有综合形态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公安院校;艺术教育
我国的教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艺术教育则是审美教育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作为非艺术专业的公安院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艺术教育对于这类院校有怎样的作用,如何卓有成效的开展艺术教育对公安院校素质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一、艺术教育在公安院校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广义的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公安院校中的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艺术专业学生,是通过对文化艺术知识的学习和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一名合格警察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素质的核心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必须要重视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古至今,艺术就是教化人的重要工具。艺术在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让人产生心灵情感的震撼,激发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艺术作为完善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良好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
(二)促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培养创造能力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公安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光靠逻辑思维是不行的,还需要运用到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艺术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感染从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它在给我们审美愉悦享受的过程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改变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增强我们改造世界的创新能力。
(三)放松心情缓解专业压力
公安院校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为了培养作风严谨、训练有素的队伍,学校一切管理“军事化”“正规化”,这样就造成校园气氛严肃,学生压力大。艺术教育可以帮助排解压力,排除学生心理障碍,起到对情感和理智的调整协调,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二、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训练合格人民警察的摇篮,我国公安院校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目前大多处在努力发展阶段,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安院校只注重大力发展规模,却相对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局面。1.艺术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对全国公安院校网络调查和搜集,我们发现公安院校艺术课程设置情况参差不齐、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2.教学硬件设施情况教学设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是艺术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辅助手段。我国公安院校大多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场所,乐器、音响等设施配备并不完善。3.师资情况师资是教学的保障,由于公安院校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课程的不重视,造成了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好多艺术课程出现了由于缺乏老师而无法开展的窘态。
(二)公安院校存在问题的分析
1.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受应试实用教育思维的影响,公安院校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艺术教育与就业关系不大,其成绩的好坏与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来艺术课程自然就成了教学的附属课程,得不到重视。2.对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公安院校不愿意对艺术教育投入过多的经费,造成了老师教学缺少专业教材、没有艺术教室及音响设备,艺术活动开展不起来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3.艺术教育课程认识片面化艺术是多元化的,调查显示,公安院校中音乐与美术课程成为艺术教育的主体。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术教育,是要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公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一)提高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略的环节,从学校领导者、教育者到学生本身都要重视艺术课程的作用,不再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二)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1.艺术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化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既要让学生充满兴趣,又要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目前,公安院校艺术课程设置单一,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把专业课与艺术课相关联,由单纯的开设艺术理论欣赏,增加体育与艺术、法律与艺术等的结合。比如开设《体育舞蹈》、《公安影视研究》、《模拟画像》、《犯罪现场拍摄技巧》等课程。2.推进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艺术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添加简单声乐、器乐的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参与。由于公安院校艺术课程上课时间有限,我们要把社团活动作为艺术课的延伸,既能满足学生对于不同艺术的要求,又能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3.加强艺术教育的相互交流目前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相对薄弱,应该加强与其他院校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尽快成立专门的研究室、课题组,形成一个艺术交流平台,这样资源可以共享,经验可以借鉴,定能促进艺术教育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不仅负载着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同时关乎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乎到警察队伍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芳.浅析公安院校艺术教育[J].江西公安专科院校学报,2007,03.
篇4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艺术教育;理论依据;结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本次修订是对实验版的一次改进,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审视和深入探讨。
一、《标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应然需求
艺术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里一直处于弱势,俗称“小三门”,往往仅凭一些零星的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感性认识。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艺术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建设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受到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类艺术形式走进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经过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各艺术门类的研究积累丰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丰硕,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京剧走进课堂”、“微视频教学”、“心理剧”、“课本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被我们所熟悉,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有了重要的板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制度上得以充分的保证,对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对传统的艺术得以弘扬与继承是一次突破,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正在成为国家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执守和现代艺术的拓展,与国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塑造,与全球化步步逼近的背景下的种种文化研究和创造的课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备受社会的关注。艺术院校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充实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了艺术课程的推广,这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奠定了人力基础。
艺术课程的性质推动了标准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艺术课程不仅有丰富的综合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同时,艺术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补习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学院学生素质的缺失,一种迥然不同于一般大学知识传授方式的教育模式,随着大众文化和传媒时代的潮流风尚,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另类教育”的旗帜,越来越吸引着一大批崇尚个性发展的青年,艺术院校在文化课成绩上降格以求的现象,使得艺术学院那些在中学教育中遭遇某种“困境”而又具备了某种潜质的学生们那里,被引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这种教育状况与现代化的教育不相适应。在新的教育改革机遇下,制定艺术教育标准的呼声与日俱增,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众多理论阐述为《标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里确立艺术课程的重要地位,有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艺术思想研究理论。经典著作中的文艺论述是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对国际上的新文艺理论的分析、批判和借鉴,也有助于我们弄清各种国际文艺思潮的情况,吸收新的学术营养。其次是艺术原理研究理论。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艺术学原理或艺术概论,是基础研究的根本性课题,是哲学层面解答艺术根本性问题的基础工作。艺术原理的发展是持续的,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刚刚起步的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最新的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艺术原理教材,这也是新世纪对艺术基础研究提出的要求。最后是心理学原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指出:“人们很可能把艺术思维误解为科学思维的同一语,各门艺术的语言不能用非艺术的形式来解释,没有人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交响乐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标准》的结构分析
《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板块。前言是后三部分的一个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教育理念,以及艺术课程实施的基本设想。
前言部分不是简单的文本介绍,而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维度进行了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作为艺术课程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进行有机的分类,使得课程落实到具体的科目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艺术素质。对艺术的人文因素、艺术能力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克服实验版标准的刻板性建构,将生活、文化、情感、科技四个人文目标进行了科学梳理和联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目标体系,大大提高了艺术教育整体教育功能的开发;在艺术能力设计中,克服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五门学科连环相套,构成了综合艺术的总体,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鸿沟,提升学科之间的链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对不同年龄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成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能据不同学龄儿童的具体教育标准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帮助广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标部分构建了一个纵横相连的立体目标体系,横向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四个维度,纵向基于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进行立体的建构,使课程标准更为细致、合理。横向尽量规避了内容的交叉,纵向上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层次清晰,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趋于一致。
在内容部分,尊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文本的最后提供相应的活动建议。其文本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第一,课程内容遵循了学生学段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1-2年级阶段,创造有利的艺术教育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注意发现身边的艺术,能分辨出其中的社会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感受艺术创造所带来的自信心,尝试用艺术的方式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初步识别简单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呈现方式并做出反应。3-6年级阶段,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丰富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乐趣,学会在生活中探寻艺术、发现艺术,加强艺术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并能逐步学会艺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体验生活的乐趣,并根据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实践,确保初步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分辨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能进行个性化的比较分析,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我梳理;提升艺术的欣赏品位,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一步了解我国多民族艺术特色,学会识别和欣赏其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机地创新学习,尝试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的简单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科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7-9年级阶段,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过程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不同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加深对生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强化对自我与他人思想和情感的深入体验,能实事求是地掌握艺术的真谛,并采用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提高审美情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开始学会比较、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探索其历史文化渊源,能利用现代技术改进艺术表达方式,丰富艺术的内涵。
第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几个纬度对几个学龄段进行阐述,使得艺术教育的标准能直观地表述每一个年龄段每一层面应达到的教育水准,同时,其中的“活动建议”意在使教师更准确和更迅速地领会标准,启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其能因地制宜、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地相得益彰,确保了《标准》的可行性。
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评价、文本、资源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文本突出了评价部分,通过评价,可以验证艺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可行性。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并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社区进行积极的教育合作,提高艺术教育的实际效益,提高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标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标准》理念新颖,内容也丰富,非本文所能详尽。这里,笔者对艺术教育课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予以澄清。
第一,过分强调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于“艺术”概念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中明文指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而《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里忽略了文学艺术,这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极度不利的。综合学生的艺术教育实际,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书法等都离不开文学素养。一旦缺少了文学素养,其他的艺术形式则成了无源之水,缺少了应有的内核,往往导致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肤浅,不能解读作品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艺术教育导向会产生错误的指向。同时,《标准》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而课本剧是一种最佳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音乐、美术的揉合,更是一个多元的集合体,有表演、文学、服装、造型等必须的艺术素质,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表现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需要。通过种种简单、可行而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重视学生兴趣情感的培养,忽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少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关切。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玩了、乐了,却发现没留下什么。艺术知识技能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以合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为前提的。因此,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应与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构建完整艺术能力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的关联,注重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编制,关注学生的重参度和表演质量,强化学生对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展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展开,将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快乐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艺术能力。
第三,课程综合化程度要求不高。加德纳认为,如果不是从总体上去对艺术问题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是将问题单独地提出来对待,是很难恰当解决问题的,即便是表面上解决问题也是无意义的。《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门类综合,以及综合后的课程形态是什么模式没有作出任何说明,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音乐和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交叉传授(甚至师范院校艺术系的教育也只是从音乐、美术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名称上成为艺术课,实质上还是原来的音乐和美术课,这对艺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利的。同时,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结合程度、艺术课程内的艺术理论课、艺术史与艺术实践课的融合程度不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艺术素养的发展很不利。
第四,在评价环节中忽视了对教师艺术专业素质的评价。在艺术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等,对教师艺术专业素养未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是一名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根基,不是人们观念上所认为的“音乐+美术=艺术”的初级认识。对于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的评价必须从教师的具体的艺术技能出发,涵盖其综合水平和实际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淡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会导致对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师资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不利的。
第五,艺术能力建构的随意化倾向。本次课标在修订过程中,对艺术能力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建构,即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还指出这三大能力是艺术课程必经的三大步骤。从能力的维度来剖析,概念表达有从属矛盾,如其中的体验与表现:体验是学生从事任何艺术课程学习的必然方式,表现只是一种体验方式而已。另外,把这三个维度作为三大步骤就必然要有一定的顺序,而就目前这三者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然是违背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思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目的是展望未来,最终实现一种创造。因此,从步骤的视角来解读,也是不科学的。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视觉艺术素养;评价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视觉及新媒体艺术教育逐渐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数字化背景下,视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视觉艺术素养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世界各国纷纷从学生学科能力入手,通过学习评价认清学生的能力水平,从而调整教学与学习行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对学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习评价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特征,极大促进了教育教学与测评的改革。2014年,我国教育部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旨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使之为生活而艺术。在积极施行基于视觉艺术素养的视觉艺术课程的同时,需要辅之以视觉艺术素养评价,使视觉艺术素养评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内在结合,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数字化时代视觉艺术素养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媒体成为一种传递文化因素的重要形式。数字媒体,如数字杂志、电脑艺术、交互艺术、数字影像装置、手机微信、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形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中,并融入艺术教育。大众的视觉感官体验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思维观念、审美取向、价值感悟也随之变革。英国学者约翰•伯格指出,观看先于言语,藉由观看,人们确定自己置身于周遭世界之中。德国学者本雅明也提出“技术性观视”,导致观看行为的改变,而且观看的“媒介”都是“技术性”的。视觉艺术素养是主体在面对视觉媒介符号时创作艺术作品的把握,以及通过对视觉艺术作品的鉴赏、感悟与表现后具有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并达到理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能力,能自觉体现和迁移的一种能力。质性评价在教育界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同,是近年来教育课程评价的新取向。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对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进行质性评价,将是一个新的热点。
二、视觉艺术素养评价在国内外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一)视觉艺术素养评价在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目标中不再一味地注重绘画技能和造型能力,而是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等美术素养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借助数字媒介进行素材收集,透过新的艺术体验形式创作新媒体艺术作品,并进行作品展示活动。就美术学科教学而言,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将成为基础美术学科的核心概念,引领其发展和变革,美术课程评价是对美术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二)视觉艺术素养评价在国外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美国2014年,美国了《国家核心艺术标准》,将艺术分类由原先的舞蹈(Dance)、戏剧(Theatre)、音乐(Music)、视觉艺术(VisualArts)四大门类,扩增媒体艺术(MediaArts),构成五大艺术门类。美国艺术课程标准(NationalCoreArtsStandardsforMediaArts)中提到:“通过处理不同形式和类型的媒体艺术,包括图像、声音、移动影像、虚拟互动艺术等,结合社会、文化、历史等情境加深对媒体艺术作品及其观念的理解,在理解和分析媒体艺术基础上进行创作,反映学生在持久的艺术理解力和艺术素养上的成就,以及将基础性评价模式贯穿在艺术项目、课程和教学活动中,扩展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评价能力。”针对媒体艺术的课程目标要求,《艺术标准》中对2年级(表1)、5年级和8年级的课程设置了评估重点,每个评估标准包括艺术过程和过程要素。其中,过程要素主要依据创建(Creating)、创造(Producing)、回应(Responding)和连接(Connecting)这四个方面来回答;依据持续理解、基本问题、锚定标准、关键特征和性能标准五个内容来制定。2.英国英国颁布的《国家课程—美术与设计》(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ArtandDesign)中明确指出:“发展和记录观念(例如,用电子笔记本),运用网络调查艺术家、手工艺者、设计师的作品,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材料的运用和创作过程,利用E-mail交流作品和思维,在网页上发展课堂画廊。”英国媒体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在广泛而多样的情境中,通过媒体艺术教学培养性情与思想。例如,通过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表现能力;通过探索发现锻炼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勇于尝试,懂得驾驭风险,无惧失败;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学会理解、尊重、传递文化和传统等。在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形成健康和稳健的心态,培养生存技能和产生积极的贡献。
三、视觉艺术素养评价的主要策略
与美术课程标准相一致的评价应强调目标、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这种评价是一种支持学习的评价模型,检测能力而非智力。我国教育学者崔允漷指出,“对学习的评价”依然受关注,但“为学习的评价”逐渐成为主流。教师可采用多元、分层的评价策略,包括表现性评价、质性评价、成长记录评定等;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多主体评价学生的视觉艺术学习作业等,以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内化成长;在情境、脉络学习中进行基于“大观念”的评价,使学生在面向未来社会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与多元文化理解。
四、视觉艺术素养评价案例
篇6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素质
公共艺术是反映地区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体现时代文化的一种形态,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于教育体系之中,是对学生内在思想、素质、思维等因素的强化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公共艺术课,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还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实际落实,更是对我国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响应。公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课,是对特殊岗位人员综合素质的一种强化培养,是对在校学生素质行为、艺术行为等内在行为的一种深化塑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支撑,我们必须正视公共艺术课在公安院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必须重视公共艺术课在学生整体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必须以系统全面的观点去审视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中显现的诸多弊端,并借助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以此实现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效益的综合提升。下面笔者就针对公安院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的意义、主要弊端及如何在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中进行优化创新策略展开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公安院校开办公共艺术课的实际意义
1.传递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身为公安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多种技能才能适应未来的岗位,才能满足特殊岗位的额外需求。在公安院校中开办公共艺术课,以学校教育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艺术课程为媒介对学生的才能进行挖掘和培育,借助音、美、舞等多种艺术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涵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扩展学生的文化事业,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训练中获得灵魂的洗涤,让学生在美术艺术的训练中获得精神的愉悦,让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获得肢体的放松等等。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训练与培养,可以让公安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能够更加协调、更加全面。
2.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
艺术,包括才艺与技术,是对生活中各种优质思想进行精炼提纯,是各种思想境界的美化,是社会形态中各种美的演变。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将我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还可以让学生的品德、个性等等得到塑造,让学生的人格秉性在艺术的熏陶下得以逐渐完善。
3.活跃思维,提升创造能力
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天分,也要归结于自主创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外在培养,可以让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意识得到激发,让学生主体的协调力、鉴赏力、表现力等等获得整体提升,让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在多种艺术的奠基下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二、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1.认知不足,投入较少
公安院校的教学体系虽然设置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其本身的地位却被忽视,校方往往以专业课程作为主导科目进行教育培养,而忽略公共艺术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鉴于公安院校认知的不足和重视的不够,其在公共艺术课的资金上是投入甚微的,艺术课程的教学设备提供甚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师资力量上更是十分欠缺,专业的课程占据着大部分专业的教师,导致艺术课程专业教师的欠缺,教师发展停滞不前。
2.内容保守,安排不当
由于公安院校自身专业化的局限,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相对保守,大多是以正义性、革命性、红色的音乐作品、影视作品、戏曲作品等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然说与公安院校的专业相挂钩,但是却与社会发展的主潮流相背离,与学生主体的内在兴趣相背驰,导致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越来越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安排很不合理。课程的安排常常是间隔时间过长、课节过少,课程的结构常常是过于疏松、过于宽泛,课程的形式过于复杂混乱,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在艺术发展上的需要,无法体现艺术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魅力。
3.观念落后,手段单一
在传统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的观念过于保守、落后,应试教育理念与以师为主的观念主导着教学的整体,令学生主体的艺术发展受到限制,令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所发展。落后的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思想,令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循环往复的教学形式无法将艺术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也无法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创新的整体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变革,教育教学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应试观念为首的传统教学形式逐渐落败并被取缔,以素质教育为首的新型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了教学发展的根本。在素质理念的引导下,在新型教学手段的支撑下,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种种弊端必须及时改正、优化、与时俱进,以保证学生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发展。
1.提高课程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公安院校是为社会输出保障性人才的摇篮,更需要意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国家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公安院校应当认真审视公共艺术课程在基础课程教育中的深化作用,应当提高对艺术课程地位的认识,应当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整体发展,并系统分析、合理安排、科学规划,以此保证课程体系发展的稳妥性、全面性与有效性。在资金投入方面,公安院校应当放开限制,着眼于艺术课程上的发展,在设备上增加投入,置办先进的、基本的教学设备,保证艺术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在师资人员的引入方面,吸纳优秀的、专业化的教师,创建高专化教育团队,保证教学质量的实际提升。
2.及时转变观念,整改教学设置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影响中,传统应试理念已经无法适存,以教师的言语定教的落后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及时打破传统应试观念的桎梏,在教学中树立符合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的生本观念、发展观念,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在学生主体的需求上进行艺术课程教学结构、内容、形式等的优化设置,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丰富课堂内容、调整课堂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课程机构的优化为学生搭建探求艺术知识的平台,让学生的艺术发展得到坚实的后备支撑;以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主体的内在文化素养与艺术涵养能够在课程的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新课程的改革,向我们推荐了众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现代公共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将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宜性地引入艺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实现艺术课程教学的整体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
艺术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艺术的教学也必定离不开生活。作为艺术课程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生活素材,以生活中的真情实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荡学生的思维,让艺术的教学能够因此而富有生活韵味。例如,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具体情景描述或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的观看和想象中实现美术能力的发展。
(2)开展小组合作。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际落实。在公安院校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类别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促进,使学生的艺术品位、艺术能力等等在互帮互助中得到综合提升。例如,在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后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自我独特观点的阐述,让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因此而得到提升。
(3)引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丰富课堂教学的最佳工具,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最优形式。将信息技术引入艺术课程之中,以技术的形式展现艺术的独特魅力,以技术的形式突显艺术知识的重点,让艺术知识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具体。例如,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形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具体展示,让学生在亲临其境中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在活力。
四、结语
总之,对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进行实践分析和探索创新,需要教师立足于当前的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主体,立足于新课程的改革,在全面的系统分析中探索出适宜公共艺术课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与学生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职教通讯,2012(9):31-32.
[2]高红.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可行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
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 质量 保障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力求实现理念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将使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管理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
一、课程内容形式体系
该体系一是要构建融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立体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是要形成以《艺术导论》等8门限定性选修课为核心,以提高型和个性化任意性选修课(含校本课程)为重要补充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体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限选课程有艺术导论、戏剧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艺术教育的新观念强调,“艺术教育课程要多样化……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目标……”。高校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等进行选择,这样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如清华大学就设立了艺术自选课,主要包含理论型的欣赏课和实践型的技巧课两方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接触一些艺术门类。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建立好艺术教育网络。由于艺术教育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还包含了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一定的艺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显性课程,理所当然地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将艺术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领域,建立艺术教育网络,扩大艺术教育功能。这要求教育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艺术实践、课外指导、专题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其中由于艺术实践有其丰富性、多样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它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举办校、院(系)际的主题鲜明的大型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等;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文艺团体的指导与管理,鼓励大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文艺社团活动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
二、教学操作规范体系
该体系是教师教学的起点。规范化的严格的教学要求是保证公共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和高校的其他教学一样,公共艺术教学应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对公共艺术整个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做出符合课程特点的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艺术教学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来完成的。公共艺术课教师要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艺术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机结合,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激起学生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教学内容的个体经验性。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最感染学生的往往不是教科书上图文并茂的文字解说,最震撼学生的也不是艺术大师们所具有的非凡的创造力,而是教师凭借自身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悟、以自身独特而真诚的思考,引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冲动,并帮助学生实现精神探索的历程。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永恒的主体。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示范者、欣赏者和协助者。新奇而轻松、自由而快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艺术兴趣,充分调动广大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实践为主要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表明,学生是体验者,还是旁观者,是动态的操作,还是静态的观看,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有人把操作性也列为艺术教育中培养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实施原则。三是形式多样的教学总结,形成完整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档案等。课堂教学总结是在公共艺术课结束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课堂用到的关于公共艺术的知识点、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的总结。好的总结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好学习过的内容,并对学习的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归纳作用,通过建立完整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档案,不断提高公共艺术课教育教学质量。
篇8
摘 要:现代社会对人的人文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职专艺术教育应当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改革目前的职专艺术教学,将人文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艺术教育 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呈现出艺术教育的新思路,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与之相对应,艺术课教学的改革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教改中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地融入到艺术教学中去。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
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当务之急。
一、人文索质教育在艺术教学中的体现
职专艺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读书、欣赏、参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勃朗宁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林语堂先生说:“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艺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又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其目的亦在于创造、出新,解放人的思想、心灵,以便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所以,艺术课教学的目的即在于“人”,在于解放人、充实人和提升人。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郁、强烈的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应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现今城市中大部分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苦难,生活阅历少,又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小圈子,很难去理解、感受高雅艺术中人物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同学们展示丰富的艺术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链接外,还应有意识地将同学们带出课堂,到社会中、生活中去寻找、体验,进而感悟。
要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艺术课教师应该教学生以爱美的心,教他们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现代化的理解,把艺术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
因而,职专艺术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教育。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艺术鉴别力甚至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艺术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改革职专艺术课教学
1、对教师的要求
艺术课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需要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艺术课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挑战,勇于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与时俱进,做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人、专业技能过关的人,才有资格在今天教书育人。
2.对教学的要求
篇9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多元拓展,形成特色
学校根据实际,理清思路,寻求突破,进行艺术特色项目的选择和拓展。一方面,艺术是需要土壤的,艺术教育更需要浸润和熏染,恰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艺术特色项目的开掘和选择,也需要接地气。
另一方面,小学生处在兴趣发展的培养期,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艺术项目的喜好存在不稳定性,故对于艺术项目学习的选择也就呈现多样化和游移化。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艺术项目的设立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特点,呈现项目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因此,学校确定了充分挖掘香山地域文化资源,多元拓展,形成特色的思路。
学校虽处于城乡偏远地带,但与“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及书画之乡郁舍、蒋敦村毗邻,而以“香山工匠”为代表的香山工艺则体现着精巧、独到的苏州传统文化特质。经过反复论证,学校选准核雕和书画项目,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歌舞和乐器方面拓展,从而形成了在香山工艺文化引领下的核雕、书画、乐器、歌舞四大校园文化建设板块。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个既体现苏州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又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艺术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乃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规划课程,创新方式
1.课程规划特色化
借助区教育局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组成员单位的平台,学校先后邀请崔允都、杨九俊两位课程理论专家作指导。充分利用专家、项目单位资源,助推学校整体课程改革,遵循课程规划“分层、分类、选修、必修”的基本原则,在创新艺术课程校本化方式的同时,整合、聚合、融合社会各类相关资源,开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类特色化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艺术特长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经过半年的调研、统筹、论证、修改,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七易其稿,在艺术教育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拓展类”和“香山工艺类”校本艺术课程的规划。
课程校本化实施主要在国家艺术课程落实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加强艺术欣赏、艺术分析等内容的教学。校本“艺术拓展类”课程属学生选修课程,包含书法、舞蹈、合唱、器乐、水墨画等各项内容,校本“香山工艺类”课程也列为学生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核雕、刺绣、编织等香山手工艺内容。课程规划特色化的顶层设计,既使学校艺术教育融汇、盘活了区域资源,也使地域化、特色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根本保证。
2.师资建设开放化
特色化艺术课程的落实,师资是关键。如何保证艺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学校的举措是创新师资建设方式。
一是书法课程的教学。学校首先有效利用书法家李超老师的个人资源,在校内建立李超书法教育工作室。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动“书法名家进校园”项目,聘任郁舍、蒋墩村等5位本土书法家为书法课程特聘教师,并与吴中区书法家协会合作,建立区书法家协会传统书法教育基地。“校内+校外”的课程师资聚集方式,增强了师资的专业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使书法课程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
二是核雕工艺“道器相融”。学校凭借地域文化传承、学生资源背景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了核雕课程。在校内没有此课程师资的情况下,学校先后邀请核雕大师周建明、须培金、李晓青定期来校上课,聘请核雕工艺大师为学校核雕课程高级教师,建立核雕传习所(专用教室)和核雕大师工作室。高水平的师资,固定的学习场所,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师资建设开放化的举措,使德才兼备的书画家、雕刻艺术家以及歌舞器乐指导家进入校园,使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由弱转强,校内、校外师资合作互动、共同发展。
三、精心培育社团活动资源,丰富内容,发展特长
艺术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课程是主渠道,活动是载体,更是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个性特长培养和才华展示的舞台。因此,精心培育社团活动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至少拥有一种艺术兴趣或特长,借以培养美的品德,塑造美的形象,形成美的气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应然之举。
学校一方面根据艺术课程开发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学生社团,如作为“香山工艺类”课程的延伸,学校成立核雕、书画、刺绣、编织、裱画等学生社团,课内、课外的联结和延伸,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又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挖掘、整合资源,先后组建了合唱、舞蹈、二胡、吉他、葫芦丝、竹笛、古筝、评弹等拓展性、发展性兴趣社团,使学生兴趣得以持久发展,并形成个性发展。
社团活动资源的培育、集聚,尽可能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切的艺术教育平台;更多的艺术学习选择空间,为学生形成艺术特长提供了稳定、持久、专业的辅导和练习平台;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资源,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艺术熏陶的氛围,分享到艺术教育的快乐。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整合教学改革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实行引进项目等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来进一步全面推进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一、明确艺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艺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水粉、建筑透视、表现技法、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这些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摄影、绘画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专业针对性的能力培养
艺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观察实际事物和接触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形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基础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全面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如环艺专业侧重三维空间的塑造,平面专业重二维空间的构成等,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徒手绘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观察力
艺术基础课程就是培养和训练人观察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物体三维体积观察力的培养和训练,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对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体结构,因而学生在从事设计之前必须具备对物体三维体积的观察力。
此外,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对复杂物体内部结构的认知力和想象力的。以上现象都是缺乏观察力造成的。只有经过严格而系统的造型艺术训练的人,才可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进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
3、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表现力
无论多有创造力的设计方案,都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表达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设计作品的判断。而以绘画、雕塑为代表的造型艺术类课程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表现力最理想的训练手段。而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表现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明确艺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理念
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可以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中,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更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整合应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2、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良好的教学手段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凭讲解授课,难以让学生理解设计理论基础课的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必须有大量的范例讲解才能把设计原理分析清楚。因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设置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本以外的好作品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针对理论,老师运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使视听效果直观明了,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支撑体系
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学校要建立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
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知识,立足专业特点,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
2、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已成为重要趋势。强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材料、预算、识图等)之间进行交叉和融合,将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与配合。学校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了解掌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PPT、视频等方法,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深刻地了解课程内容。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施任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提升审美情趣。教学中要做好“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
综上所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高等职业教育兴起的根本,也成为一个专业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各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应根据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学校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乡村休闲旅游规划
- 下一篇: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