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家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一般来说,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较多地依赖于微观环境。正确认识微观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的特殊性

(一)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影响人的第一环境。家庭自觉和不自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先入为主的基础。这种“先入为主”往往能够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意识倾向。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符合已形成的定势,一般会被接受,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与已形成的意识倾向相悖,就可能被拒绝。先入者反复强化,就会形成牢固的观念,甚至信念以及习惯。家庭习惯这种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一出生就开始的“先入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家庭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家庭是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学校、老师可以调换,而且一定会调换,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终生不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入社会后,仍摆脱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子女成家以后,仍受生养自己的“老家”的影响。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逃脱家庭环境的影响。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在不断增多,但终究无法取代家庭的坐标。

(三)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家庭环境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五)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家庭环境影响的“灵活性”。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家庭中,教育孩子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思想、心理活动都会自然、真实,不加掩饰。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只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就能对家庭成员的思想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问题,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家庭成员的各种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八)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家庭环境对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由无数个家庭小环境组成,而家庭小环境必然会影响周围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家庭成员既属于家庭,又属于社会。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每个家庭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培育家庭微观环境,促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在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家庭环境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点,以及可能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产生的影响。要重视家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家庭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精神、观念、道德和行为等因素。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活动中去,寓教于乐,有利于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与参与。在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淑娟.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5.

[2]任晓晴.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J].林区教学,2006.4.

篇2

一、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联系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手段和大学生一起进行艺术互动,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其发展,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都具有完美的气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和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大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以及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品格行为等等。然而这些培养单单依靠思想教育是达不到的,但艺术教育却可以在无形中促使思想教育的提高,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启发,进而提高他们思想品德。同时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发展,相互运用,在本质上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并将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更加深入的层次中。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如果艺术教育脱离了思想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并使其在思想品德发展方面受到影响,这不符合教育中综合教育的理念。艺术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关系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之间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必然关系。

二、分析艺术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在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不单单只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培养,它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选取的题材必须要有教育目的。例如题材可以是反映艺术家们的爱国之情、奉献精神等等,并且是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文艺工作者的作品。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将艺术家表达出来的高尚思想境界和政治精神传授给学生。这样在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的传递爱国思想、奉献之心等思想精神。

2、通过各类校园活动把艺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态。现在大学校园常常组织如“校园艺术节”、“XX歌唱比赛”、“XX联欢会”等活动,可以见得高校已经逐渐重视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组织这些校园活动,并让大学生们踊跃的参加到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他们对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观念,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强化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要重视艺术教育的实用性。首先,要发展和提升高校教师的艺术素养,由于高校教师团队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专业素质,这对于加强艺术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将艺术教育与所受课程相结合,并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最后,要将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发展建设融入到一起。艺术教育应在校园文化发展建设中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中体现出来,它不仅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愉快、健康的度过课余生活,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

三、增强艺术教育意识,促进思想教育发展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学生达到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促进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少的内容,高校需要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所以必须要增强艺术教育意识,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开展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开展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为大学生增强实践兴趣,扩展他们的艺术领域,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让大学生多才多艺是对他们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他们的人生观和人生信仰。同时艺术的交流也可以走出校园,与其他院校进行艺术交流表演,这能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提供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大学生毕业后就能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展现自身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的给以各项活动大力支持,加强对学生艺术团队的管理和指导,丰富校园文化思想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建设。

其次,加强教师自身艺术教育能力。通过艺术培训,提高教师团队的艺术素养,再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培训后的教师,促使学生有参加各项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增加学校艺术课程的开设,促进教师和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们在学习上或者思想上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纠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艺术修养和有健康、积极向上思想精神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篇3

关键词:心理咨询;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价值取向日趋多元,部队训练艰苦紧张,军营生活相对单调,给官兵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和挑战。把心理学渗透到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及时发现并化解官兵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新形势下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规律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心理咨询对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心理咨询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

有效的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也能够正确认识他人、接纳他人,设想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军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的强调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军队,以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军队的关系,较少关注官兵心理维度的学习内容如:情绪管理、职业选择、生涯设计等。也就是说对教育对象心理状态的关注、研究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原因之一。

政治思想及其他任何思想的形成与改变,都是在教育和实践的条件下主体积极的心理活动的结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心身协调,就容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和谐、融洽、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对其施加的教育内容能在没有心理阻碍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接受,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解决心理问题就成为解决思想问题的重要前提,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对官兵的心理倾向、心理特点有清晰认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心理咨询能促进官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军队心理咨询是针对官兵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烦恼,如情感挫折,环境不适,人际关系不和,训练、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出现的紧张、恐惧等,帮助官兵减轻由于内心世界出现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克服心理障碍,并帮助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中达到心理的健全与成熟。而心理健全发展的官兵,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从而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心理咨询符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心理咨询是根据个性心理状态与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帮助其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心理咨询注重的是对个体的心理调适、矫正、发展,具有明显的个;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对个体思想政治品质的提高、塑造、改变,具有明显的社会。因此,把心理咨询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有助于发展个体主体性和独立人格,有助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从部队开展心理咨询的情况看,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交谈、磋商、指导等一系列过程,挖掘心理问题的真正动因,为来访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来访者建立自助能力,以其科学的手段,独特的视角,切实而持续的效果,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塑造良好人格的具体的、现实的目标一致。

三、心理咨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军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烦恼,如情感挫折、环境不适、人际关系不和、训练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婚恋冲突等,目的是帮助军人克服心理障碍,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军人,更易于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有效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来访的军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也能够正确认识他人、接纳他人,设想他人的处境和感受,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达成理解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消除接受思想教育的认识和情感障碍,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军队心理咨询的开展,还会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从而在工作中保持对工作对象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使来访的军人不必担心会受到批评、指责或嘲笑,敢于敞开思想,这就大大减少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阻力,为接受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内部条件。同时,掌握了心理咨询及相关知识,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思想的关系,认识到人的行为不仅受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等因素的支配,而且受到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免把一切问题政治化,并及时发现和有效地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量工具,客观地了解军人的个性状况、优势、不足及发展潜能,并注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根据军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工作。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思想工作的效率,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四、心理咨询有利于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一)心理咨询有利于提高军队思想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在心理咨询中,除专业知识外,咨询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咨询员必须在社会要求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这样他们必须及时熟知党和国家有关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理解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严格要求自己,这对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有利的。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是咨询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的展示。因为心理咨询是建基于一个十分亲密的关系上,无论咨询员采取哪一种理论和方法,他的思想、态度,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来访者有所影响。同时,由于咨询员的身份和地位,在来访者眼中,往往是有威望和权威的,因此当事人会很自然地以咨询员作为个人处事的典范。另一方面,由于来访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咨询员协助他们维护、增进身心健康,促使其健康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咨询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的过程。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91-03

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风险不断涌现,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每一个社会个体,同样也对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来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风险的冲击,而且还可能会经受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环节风险的影响,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如何,不仅关乎其自身能否健康成长,更直接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创造性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风险防范知识,正确认识风险,自觉防范风险,积极应对风险,有效化解风险,使大学生形成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良好的风险防范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是指大学生面对或应对经济社会生活、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所持的主观认识、价值理念、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风险防范认知、风险防范观念、风险防范心理。具有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正确的风险防范观念、健康的风险防范心理和突出的风险防范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现状,我们对济南市长清大学城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应的访谈,发现在面对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风险时,大多数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能够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风险防范意识滞后,对风险的警惕性不高。从个人成长道路来看,不少大学生长期处于父母百般疼爱的环境中,父母过度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几乎包揽了他们的一切事务,使他们几乎没有经历多少挫折的考验、风险的洗礼。成长过程过于顺利,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缺乏正确认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警惕性不高。调查中在问及“在成长过程中,您是否经历过风险的考验?”时,有70.5%的学生选择“否”,认为自己成长顺利,人生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风险考验。在问及“您认为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重要吗?”时,选择“不太重要”的比例高达65.4%,这些学生认为依靠父母的支持,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所面临的风险,没有必要培养风险防范意识。在调查过程中,还有31.2%的学生认为现在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尽管有一些风险存在,但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不会有什么风险降临到自己头上。由此可见不少学生对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动防范意识不高,这将影响他们应对和化解风险的最终效果。

2.风险防范心理不健康,深陷心理疾病困境。大学生虽已进入成年阶段,但不少人心理仍然不成熟,心理波动较大,再加上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难以经受社会激烈竞争和深刻变革的冲击。由此导致不少大学生在面临风险的考验时,缺乏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风险防范心理不健康,往往身陷心理疾病困境难以自拔。“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生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当风险降临时,不少大学生愿意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应对和解决风险,而一旦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无法消除这些风险的消极影响时,就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果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或释放,将有可能使他们陷入万念俱灰的绝境。近年来,大学生中离校出走、被开除、误入传销陷阱、创业被骗、抢劫银行、陷入生活贫困而自杀、因恋爱失败而杀人的事件不断出现,如“马加爵杀人事件”、“黎力抢劫银行事件”、“杨元元自杀事件”等,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忽视的现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

3.风险防范能力不强,难以有效解决所面临的风险。不少大学生由于成长之路一帆风顺,没有经受大的风险考验,没有切身体会成功所需经受的艰辛,因而往往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导致他们缺乏主动性,不愿甚至不屑学习风险防范知识、自觉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不想参与社会实践,结果使他们的应对风险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尤其是一些贫困大学生更多地承载着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改变家庭命运这一沉甸甸的期望,因而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成绩上,对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无法成功解决所面临的风险。鉴于此,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风险观,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教育,不仅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指引,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2]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大学生人本转向的必然选择。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和发展人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活动,而是采取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方式进行,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心诉求,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乏力。高校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切实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大学生面临的风险挑战,切实关注他们风险防范意识滞后、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现实,力争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风险防范知识,增强对风险的警惕性,培养和塑造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突出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健康的风险防范心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2.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动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因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实际效果弱化的困境之中。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它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能够使学生提升风险防范知识素养,辩证地认识风险,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即使风险突然降临,也不会茫然失措,无法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调动他们防范和解决风险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终极追求。

3.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等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风险的存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开展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风险意识教育既立足于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现状,又着眼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充分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积极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教育的重要平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适应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大学生面临的风险现实和他们的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现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把传授风险防范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风险防范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风险防范教育资源,广泛收集风险防范教育的案例,特别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充分展开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丰富而又生动的案例引导、启发学生,比空洞的说教和单纯的风险防范知识灌输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时时有风险,事事有风险”,风险并不可怕,可以预防和有效应对,不必过分恐惧和担忧,更不要麻痹大意;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敢于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在战胜风险中获得成长和发展。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实施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推进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必须加大对相关教师的风险防范知识培训,“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提高教师的风险防范知识素养,建立起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掌握风险防范知识的高素质、强能力、专技能的教师队伍,以切实保障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在风险防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风险现实,结合大学生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的现状,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倡导体验式、实践式、参与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或实践性的活动,提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团体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风险防范知识外化为自觉认识和化解风险的行为,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少引入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内容,遑论对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关注了。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是难以解决这些危机与风险的,必须依靠教育和教育者的力量,号召和动员学生正确地认识危机和风险,激发他们拼搏的意志,培养其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解决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缺位与严峻风险现实之间的矛盾,因而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按照时代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形势、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就业等结合起来,增加社会形势教育、风险防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抗逆能力教育等内容,形成环环相扣、相互补充的教育过程。同时,根据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现状和自身诉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班会、论坛、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大风险防范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更富有时代气息。

4.把主体性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大学生自我开展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主动性。“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启发、培养、发展、建构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活动,它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在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中,教育者要想方设法增强大学生学习风险防范知识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一是要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成效。加强对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绝不能止于单纯的理论研究和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现状,自觉主动地学习风险防范知识,并将所学到的风险防范知识转为防范风险的积极行为。二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大学生进行风险防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唯师是从”的片面做法,充分重视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防范能力和防范心理的现状,尊重他们在风险防范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对于那些风险应对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风险防范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是要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增强大学生独立、理性、健康、完善、自由的人格,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大价值所在。通过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活动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自觉投入到风险防范教育活动中,积极探寻化解风险之路,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篇5

德、智、体,德育排第一,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不成材,也要成人。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何其重要。事实就是这样,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了一个高材生,如果他反过来拿枪口对着我们,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了。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学生灌输优良的思想品德呢?

第一,语文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具有高尚情操的老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老师往往是最受尊敬、最可信赖的人,老师的表现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为人师表”就是这个道理。历代的教育家也非常重视“师德修养”,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学习,我们自己是否做到敬业了?我们要求学生尊敬师长、互相帮助,我们是否真正做到爱生如子了?语文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将自己的正确思想观点、优良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给学生进而达到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完美结合,教书育人有效统一。

第二,利用范文进行思想教育。范文之所以成为范文,就是因它体现了优秀的人文思想品德,表达了最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的思想得以感染和深化,学生的行为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南。

中小学所选的各种文体的作品,都体现了最积极的思想意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但在写洞庭湖之“大观”体现了作品之经典,同时,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我们要求青少年学生做一个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好学生,学习范仲淹这种精神,就能成为这样的好学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是千古绝唱,做老师的要让学生明白以后走进社会应怎样做人,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教《枣核》一文时,可让学生通过文中的形象描绘和深情的回忆,体会一个海外赤子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现在的学生很多根本不知饥饿、艰苦为何物,学习不刻苦,生活喜攀比,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小时候的读书情形:由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向老师请教时,“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严冬时走在上学的路上,“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所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学生通过将作者艰苦读书情形与自己作对比,才能珍惜今天的读书机会,勤学苦读,成人成材,将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第三,语文活动课始终贯穿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故事汇、作文大赛、各种节日的墙报(或黑板报)、各种演讲和辩论会……每一项语文活动,其所体现的主题须是积极和健康的,其必须突出“爱国爱民爱家,勤奋文明高尚”,老师在各项活动开展前,对其内容审核和把关,让每一个学生得以在健康的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和健康成长。上面说过,目前不少学生无心向学,目无尊长,毫无文明礼貌,损人利己等等,这与当前的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关,学校作为最后的一块净土,老师只有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教育任务。各项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活动,是最佳的激趣教学手段,因此,语文老师要认真备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这一课。

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重要性越发突出,在教育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语言能力。高职学校教育的展开是为了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成为社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对于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展开职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展开英语学科教学是必要的。

1高职英语教学展开现状

1.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中毕业学生,其经过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力,但整体水平较差。二是中专、技校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学习过三年的英语知识,但是其总体基础较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总体英语能力较差,在进行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容易受到打击,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1.2英语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展开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展开灌输式知识教学,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学习兴趣不高。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基于课本教材展开照本宣科的教学,忽视了学习主动性发展的意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近年来,高职学校办学规模和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而教师队伍建设速度较慢。这种情况下外语教师教学压力增加,教学时间和精力越发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外,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对课堂教学要求提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巧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素养进行培养。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对教师教育水平要求提高。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高水平英语师资严重缺乏,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没有对学生全面素养进行培养。

2高职英语教学展开对策

2.1改革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理论提出,课堂教学的展开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开小组教学、探究教学、实践教学等,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将英语的输入与输出、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如,阅读与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开合作阅读等,促进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另外,在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开口”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基于课本教材展开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开口”的机会几乎为零,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英语语感,课堂教学价值低下。因此,教师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营造更多“开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开口说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2.2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提高英语学科教学效率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思想、态度。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展开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进行指导与培养,促进教师理念水平得以提高,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能力、思想进行培养的有效性。一是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多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品质培养四者进行结合,提高学科教学的教学价值。二是教师明确教学观念。在学科教育中,教师应当重视当代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融入民主、个性、科学等现代教育思想,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学校加强教师思想教育、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是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基本前提,对于教学改革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作用;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1.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新闻宣传作为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学校发生的各种新闻、重大事件等。同时,各类校园媒体也是师生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重要渠道。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对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要求高校加强校刊、校报、网络新闻宣传载体的建设,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由此可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载体。通过新闻报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3)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新闻宣传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新闻宣传,可以对学校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个人或集体事迹进行传播,同时对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批评,发挥新闻宣传的监督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1)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牢牢抓住特色。新闻特色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始终把握学校特色,对典型人和事进行宣传。做到“经营宣传”“包装学校”,打造学校品牌项目,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环境。[1]在宣传过程中,要仔细挖掘生活素材,挖掘师生周围的事、师生关心的事。新闻宣传工作要始终关注学校工作,树立通过宣传学校优秀的人和事来宣传学校的理念,将报道的焦点对准师生关心的生活,通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在进行新闻宣传前,做好策划工作,通过真实、及时、有效的新闻宣传构建起学校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不断加强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学校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注意观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做到有机结合。同时,新闻报道要贴近师生,形式喜闻乐见,报道内容力求真实且具有新闻价值。要注意学校、社会的热点话题,增加信息量,使新闻宣传工作贴近生活,入情入理,以达到把握热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的效果。

(2)运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开展新闻宣传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思想封闭,其思想工作实效将会逐渐弱化。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不断对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进行创新。要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师生,多用师生的语言,多联系师生身边的事例,多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师生参与及民主讨论的方法。要创新新闻宣传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宽思想宣传工作的渠道,注意引导互联网舆论导向,减少因不良信息导致的危害,控制网络宣传的主动权。[2]

(3)加强素质建设,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者能力水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任务不断增大,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高强度、严要求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水平等。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和知识交汇的场所,新闻宣传工作的受众的政治素质普遍较高,所以,宣传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丰富自身的学识和见识,促进知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时刻关注新闻热点话题,发挥新闻宣传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育

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针对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出现铺张浪费,攀比等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教育思想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学校要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也至关重要。

一、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现状

当前学校对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处于忽视的地位,并不纳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中,除了出现不当消费引发的学生冲突事件,班主任才会针对性的进行批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切跟考试内容无关的知识,被排除在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颠覆,不能只关注成绩,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二、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平时课堂学习和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比如:可以开展循环节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通过同学们的自我展示,纠正自己不当的消费观念。对于学生的教材可以采用循环使用的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此外,作文课和课下指导课,可以让学生查询循环经济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体会,语文课堂上的作文训练,就可以以节约为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体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三、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的思想教育对此具有促进意义。就学生自身而言,对学生进行循环思想的教育,可以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在自己平时生活中也会加以运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他们都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减少铺张浪费带来的不良后果。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学生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有的学生消费看广告,跟名牌,很多购买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暗自攀比成风。自己买的东西真正的使用价值又不高,造成浪费,不仅浪费金钱,甚至制造垃圾。中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价值观的树立关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一代人的价值观都崩塌,那国家何以立?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是否到位,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学生的循环思想教育就显得很重要,学校的作用对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繁荣昌盛也起着很大作用。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不正当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不能盲目消费,跟风消费,攀比消费。要绿色消费,科学合理消费。教师要把循环经济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对错误的消费观念即使加以纠正。通过学校教育让循环经济思想深入思想内心,根植于他们的思想,引导广大学生节约资源,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我国教育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么作为中国的栋梁之才的新一代的学生,就必须在受教育阶段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提升自己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那么学校教育就很重要。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在学校的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影响,可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循环利用资源,可以锻炼学生理财的能力等等,这些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得在中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应具备的能力,对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有重大意义,未来的几十年,国家发展的主力就是长大成才的新一代,拥有循环经济思想的学生将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可见,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在经济领域必将产生很大的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公民,更需要有智慧懂经济的高素质人才。有了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那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必然。

四、结语

中学生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要让学校担当起教育培养的职责,通过循环经济讲座,生活实践,教材循环使用等办法,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就可以感受到循环经济思想对生活的巨大改善。让学生承担起国家繁荣发展的伟大使命。

作者:陈珊 单位: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刘英娟.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

篇9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教育 影响 对策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难以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制订一系列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一、互联网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不良影响。

1、互联网冲击了中小学生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对事情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还比较模糊。而互联网将全世界各国联系起来,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计算机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使媒介文化大聚合成为可能。中小学生面临着多种异质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挑战。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宣传西方价值观,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思想冲突,将会使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在网络社会,一切都是开放的状态,单一的思想很难将中小学生的头脑束缚住。网络上的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对中小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互联网弱化了中小学的道德意识。

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道德,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淡薄,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也将波及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中小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易被左右,从而不利于其良好道德的形成。另一方面,中小学生上网聊天现象日增,网上交友更成为时尚。网上的虚假信息极易使不谙人事的学生轻易受到伤害。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模仿性强,网上不良行为容易诱使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3、互联网的伴生品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

丰富多彩的网络,对极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小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网络诈骗”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就应运而生,它像一样,极大地毒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网络大大增加了人们交往、学习的方式,以及交往、学习的内容和情景的多样性,使人们在网络中更容易发挥个人能动性和选择性,进入网络,仿佛是一个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迷宫,很容易让人完全沉浸到虚拟化的网络生活中不能自拔,出现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即“网络上瘾症”。由于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而不是同现实生活本身进行交流,同他人的社会交往程度也被大大地削弱了,同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以及同学之问的感情联系开始变得冷漠、生活的情趣淡化,内心枯燥,出现了“网络孤独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现角色定位。

二、网络时代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对策。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面对网络的不良冲击,我们应当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制定一系列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措施,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1、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网上不良文化的侵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发扬我国优良文化传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式的西方大众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向世界各国渗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亚非各国都采取措施,扶持本国文化,抵御美国式的媚俗文化。中国政府也一直都在做复兴中华文化、扶持中华文化的工作。防止网络传播消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鼓励、引导中小学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义化,是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2、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识别网络垃圾,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信念、价值观、纪律、法制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辨别力,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让互联网在他们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向学生征集并推荐适合学生浏览的健康网站,开展以“网上冲浪利弊谈”辩论赛的形式向学生剖析网络的利弊,发出“不沉浸于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传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不健康语言聊天,不轻易和陌生网友约会”倡议,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络行为,杜绝破坏性事件的发生。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重要使命的民办高职院校,往往以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其财会类专业学生而言,因其未来面临的岗位对其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等品德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自身的角度看

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高中时期可能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并且对学习、生活丧失信心,甚至找不到方向。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等毕业”“混文凭”的不良心态,导致其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到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而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因其对未来岗位的认识模糊,使其更加意识不到良好的思想素养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影响。

另一方面,思想教育本身稍显枯燥,使得学生一提到思政教育,都以“假”“空”“形式”予以回应,从而产生抵抗情绪;对老师过多讲述的思想教育言论嗤之以鼻,对思想教育相关的学科充耳不闻。这种形式下,增大了高职院校推广思想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看

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肩负着社会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使命,使得部分院校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及实践能力的传授”,轻“思想教育”。

同时,民办高职院校注重引进和提升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够重视,甚至存在将专业课富余的老师用来填补思想教育教师的缺口,这导致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专业性。

其次,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未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安排,多采用大班教学,甚至混合不同专业的班级一起上课,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另一方面,民办院校因其享受到的政策有限、因其经费不充裕,使得其只能进行基本的日常教学,不能根据区域特点、生源特点、专业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角度来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高职院校受关注度不如专业课教师,使得部分老师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照本宣科”的进行课堂教学、一本教案或者一份PPT使用多年、甚至同一份教案用于版本不同的教材的教学,使得课堂缺乏生动性和新意,教学效果差。

同时,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辅导员,在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待遇不高,且其平常工作量繁多,导致了部分辅导员对自己工作要求过低,甚至认为只要学生平安无事即可。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未充分尽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职责。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接触中,大多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二、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

刚入校的学生是迷茫的,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方面,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从高考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前景的可发展性;同时,帮助其分析财会类专业的未来岗位以及工作流程,让其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认真学习、努力考证、强化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应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比如可以通过一些现实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优秀的财务工作者,仅仅拥有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自律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在注重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与此同时,在主题班会上或是其他合理时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图片、PPT、媒体播放等形式观看近年来优秀的和违法的财会行业职业行为,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感知,财务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极好的行业并认识到高职期间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很重要。

(二)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财会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

1.从学校角度

民办高职院校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注重学生的想教育。一方面,适当的政策和经费倾斜,鼓励思政教育教师提升自身修养,加强理论学习以及提倡与时俱进的良好改革。同时,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的思政骨干教师队伍,制定相应的领导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奖惩保障,从本质上,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专业教学,例如财会类专业学生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分开教学,针对其各自专业不同来补充相应的与其未来职业相关联的思想教育教学

2.从老师自身角度

首先,思政教育老师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国内外形势以及当地时事,合理的充实或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将课堂动态化、形象化;同时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注意课堂与学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的指引人,应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辅导员除了掌握本职工作的工作职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外,还应当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例如,财会类专业的辅导员应当了解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以及该行业的人才要求。另外,财会类专业专业课教师一定要具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自觉意识,不能只把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当做自己唯一的职责。

民办高职院校承载着为社会输送优秀财会人才的重任,因此,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意义深远,这是一个多方联动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