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发展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发展的表现

篇1

设计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平面设计却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原始到中世纪的萌发,经过工业革命后的快速发展,再到信息时代的视觉消费,每个阶段都与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平面设计的原始动因

几千万年前,人类最早用手、脚、面部、眼睛等主要器官来“传情达意”,以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用嘴巴发出连续的音节,便形成了人类的第一次信息革命—人类语言。语言的唯一存储方式就是靠记忆,这种短暂性、不可靠性制约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耳口相传的有声语言就需要一种视觉符号的记录。从结绳计数、堆石记事到洞穴刻画,最终形成了人类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平面设计可以说就是伴随刻画和写字而发生的,“在古文明的发源地,都能找到平面设计的雏形;古埃及悬赏追捕逃亡奴隶的告示,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最原始的招贴。在古希腊、古罗马斗发现海报的原始遗迹;而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朝的《金刚经》,印刷时间是868年。”图画和文字能够跨越了时空的障碍,用稳定、准确的符号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保存。

2 印刷术的发展与平面设计的萌发

公元4世纪左右,文化都围绕宗教服务,平面设计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各种书抄本《圣经》和其他福音著作。这些手抄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羊皮纸书写,书籍中配有精美的插图,并且进行了书籍与字体的装饰,具有强烈的象征功能、装饰功能和崇拜功能。手抄本的速度限制了文化的发展,第三次信息革命——印刷术的出现才真正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广泛传播,它延伸了信息的波及范围。

1450年,德国的古登堡将此前的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的主要印刷手段,成为平面设计的真正推动力。由于欧洲的文字都是字母,所以模字要比汉字少很多,这就导致虽然欧洲的印刷起步比中国晚了几百年,但是要比中国迅速得多。活字印刷迅速帮助欧洲摆脱了中世纪手抄本的效率低下状况,给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加上文艺复兴带来的市场需求,平面设计有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书籍方面,《四十二行圣经》就是利用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进行排印,得到了广泛传播;广告上,第一条报纸广告在1625年的英格兰《每日新闻》刊登出来;活字印刷术还对于字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连体的拉丁字母被分解开,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风格,促进了字体设计的发展。

3 工业革命后平面设计的飞速发展

3.1 印刷技术的更新推动了平面传媒的成长

自从古登堡之后,印刷革命就从未停止过。1810年,康尼格成功将蒸汽动力和印刷术结合起来,并于1814年设计了第一款蒸汽滚筒印刷机,后来的高速滚筒印刷机每小时可以复印上万份纸张。以蒸汽作为动力、机械化的排版设备以及造纸业的发展,这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平面设计走向普通大众。报纸是当时人们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报纸的流行与畅销又促使了广告行业的兴起。“1841年帕茂在费城开设广告事务所,从此便有了广告,并逐渐成为具有广告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和咨询公司。1880年前后,美国的广告公司就已具备现代广告公司的全部基本职能。这一时期广告之多,制作之精,盛况空前;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盛极一时。”广告行业的不断壮大有赖于大众传媒——报纸业的盛行,而大众传媒的基础就是新的印刷技术的提高,所以平面设计是离不开印刷技术。

3.2 石版印刷刺激了广告招贴的发展

石版印刷技术发展,使平面设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石版印刷是由德国人阿罗斯·森尼非德于1796年首先发明的,这使平面设计进入了彩色印刷阶段。1840年前后,英国人威廉·沙普开始利用石版印刷技术制作彩色的书籍插图,随后,沙普移民美国,受到波士顿教会委托制作了美国第一张彩色石版印刷肖像。“这张肖像具有比较逼真的特点。这应该被视为美国彩色石印的开端。”

石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使得艺术家更能发挥出自己本身的艺术创造力,欧美出现了一大批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的招贴作品。谢列特首次将石印技术用于大幅招贴作品当中,并把招贴投放到公共场所。他著名的招贴作品《宝石》以女性作为题材,线条流畅细腻,色彩饱和鲜明,受到大众的喜欢。劳特雷克作为一个奇才,他的作品更加富有激情,设计语言也更为夸张。他为红磨坊做的招贴,概括的轮廓描绘加上富有装饰性的线条,形成了一种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石版印刷的高成本被摄影技术的低投入逐渐取代。

3.3 摄影成为新的传达工具

18世纪末以来,载体中的插图始终是人工手绘,再经过木版、石版或铜板等技术进行印刷,这就使得图像无法作为信息符号迅速地传播,以时效性为特点的报纸传媒就有阻力,摄影技术出现之后得以破冰。摄影的发生从暗箱内观察影像,再到镜头代替针孔,凝聚了数代人的智慧。法国人约瑟夫·尼伯斯在1820年利用化学感光方法成功的记录下窗外的景象,成为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的照片。摄影真正作为一种传媒手段以其快速、便捷、廉价的特点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没有摄影技术,今天的平面设计不会具有如此吸引力,大众无法从报纸上获取即时发生的新闻,无法享受杂志上的视觉盛宴,更谈不上足不出户也能领略世界各地的风景。

4 信息化社会的平面设计

第五次信息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将平面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20世纪末,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设计过程当中,它不仅改变了纸、笔等设计工具,还使得整个设计的工作过程得到简化,加上激光扫描、彩色打印和数码影像等技术的发展给了设计师无限的创意空间。例如,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修改一幅摄影作品的效果,剪裁、变形、拼接、滤镜等工具的使用只要鼠标点击就能完成,而且设计过程不再是不可逆的。设计软件还帮助作品更加的合乎技术美学,在标志设计中,可以利用比例尺等工具,让标志更加贴近视觉的黄金比例。例如,苹果手机的标志和图标格式的设计方法,给用户一种完美的视觉体验。

计算机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不是毫无弊端,对于平面设计这种创造性 活动,过分依赖计算机会导致的创造力枯竭,或者是缺乏手工描绘的艺术感染力等等。所以说数字时代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平面设计的内涵始终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类作为高等的生物体现在思维的活跃和意识的能动,电脑只不过是辅助人脑的工具。设计师需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在科技潮流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在追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前进。

参考文献:

毛德宝.平面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5.

李砚祖.视觉传达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1.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区域;科技政策;科技发展

科技政策,是一个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制定的准则与规范,科技政策的制定不仅能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动力,更能有效的保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少数民族区域科技政策的主要问题

少数民族的科技发展长期落后于其它地区,影响了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上升。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科技创新意识、科技资金的投入、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发展制度的运行机制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即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落后,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意识的薄弱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位于我国内陆,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严重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部的交流。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文化倾向和社会习俗均有别于发达地区,这使得本来就地处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创新的意识上都得不到良好的改观,而这一点和科技的发展需要有超前意识的思想是柑障的。

(二)科技资金投入的缺乏

科技资金的投入,是保障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血液”,没有了科技资金,科技研究就没有了动力之源。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由于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国家对地区科技发展支持又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科技发展速度至今落后于全国的步伐。以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为例,如下表1所示,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R&D经费支出以每年几乎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增长,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表2和表3所示,少数民族各省份每年的经费支出也不足100亿元,占全国科技R&D经费相当低的比例。相比于发达省份的经费支出,如京、沪、浙等地区的经费支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出不仅数量上差距很大,即使在比例上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相比于西部省份的陕西,在资金投入上也远远落后。从中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费投入远远不够,是需要得到明显改善的地方。

(三)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做为保障,发展科技便无从谈起。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存量不足,少数民族区域由于地方高等院校数量少、分布不均衡等特点,致使科技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当地的需要,同时,在外省培养的人才,不愿意回到本地区工作,造成本地区的人才流失。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公报显示,到2010年,五个少数民族省份总共有科技人员8,09万人,只占全国科技人员的3,17%。二是专业结构、行业分布不均,少数民族的科技人员大部分留在了高校和政府,只有少数人才留在了企业。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科技人才的供不应求。

(四)科技发展机制的滞后

科技发展机制是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各方面因素互相作用构成一定的结构及其运行方式,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政策与法律等还不完善、高等院校的数量少等因素的影响,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管理机制、科技评审机制等运行不通畅,相互作用因素构成的科技结构组织比较松散;同时,民族地区科技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在科技发展机制上表现为科技发展缺乏动力源,造成科技发展机制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二、少数民族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同时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投入,在重点的区域开设少数民族科技学习班;在农村地区,建立科技图书室,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定期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从意识上进行提升。二,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保证科技资金的需求,坚持科技发展以民生为目的。三,坚持科技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政策,用“引进来”的方式从外部吸引高科技人才,用优越的条件留住人才;用“走出去”的方式,将现有人才送去发达地区深造学习,从而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四,增强政策执行力度,借鉴科技发达地区的科技发展经验和运行机制,健全科技组织结构,从体制机制上保障。

篇3

第一,科技发展和宪法冲突是必然的,人类是不能回避的。科技本身具有双重性,怕科技的消极性,就不能发展科技,那么我们宪法本身也不能得到发展。随着人类享有更多的自由权与社会权等权利、人的自由空间会越来越广泛,跟政府对抗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所以,我们不能以过于消极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应该积极地看待,冲突是正常的,客观上的冲突应该怎么办,要确立宪法基本思考方式。首先科技发展从宪法体制上、宪法价值上进行考虑,如果科技发展失去影响本人尊严与价值的后果时,你必须用宪法价值约束它,控制它,这样才能维护人类的尊严性、目的性、自由性。

还有一个基因问题,对基因大家是比较关注。有一个统计数字,美国1997年作了调查,调查了1000多人,67%的人认为由于基因问题受到不平等的待遇,85%的人认为应该禁止过度公民得到基因的信息。入保险的时候由于基因得不到平等保护的例子是相当相当多的。目前中国基因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大家看一下,入保险的时候不平等已经成为很大的问题。表面上看大家很关注它,但是要从基因技术本身价值来看,比如有人找工作,公司让他提供基因方面的材料。基因是属于个人的,不能轻易公开,完全属于你的权利。在英国,基因方面有缺陷的人入保险的时候,会遇到许多权利问题的问题。有个朋友说这不是保险法的问题。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而保险法公平来源于宪法中平等的原则,当保险的规则、保险法律规则的制订,违背这个原则的时候,在英国就是宪法的问题。隐私权很重要,但是现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不进你的住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你的隐私。所以科技对科技调控,我们判断是正常的冲突,但是正常的冲突也要从宪法角度来思考,另外有这样几个方面来思考,就是科学研究自由,在宪法中限制和保障。

第二,如何对科学研究自由、学术研究进行必要的限制。宪法使命是保护人的尊严,那么为了实现这样尊严,对科学价值、科学研究的自由,哪些可以研究、哪些不能研究,作必要的限制是符合宪法价值观的,并不影响学术自由。科学家研究的经费当然来自于国家,你分配项目的时候,也有合理应用的问题,另外一个任何科技政策,也有基本道德的要求,就是你只能造福人类,不能危害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违背人权。即使某一个技术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研究或者存在会危害人权,而宪法发展和法律发展,不能建立一种控制力量的时候,宁可放弃这个技术,不能危害人权。一些国家,技术很发达,但是为什么今天用这个技术,过几天用另外一个技术,除了战略考虑之外,很重要是与国内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相一致,它必须有一个控制力量才能推出新的科技成果。

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篇5

[关键词]科学技术;环境伦理;环境价值;生态原则

[中图分类号]B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7-02

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以及科学技术认识的偏差,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科技以及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是个重要问题。

一、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时期的认识

1.古代: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关系。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也日渐增长,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萌芽,但整体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也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就是把学问和德性二者结合起来,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也就是说,科学知识都是善的。

2.近代:科技决定论

近代,科学技术与道德逐步地相分离。伴随着人类中心论的形成和确立以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开始沉醉于科技的伟大,认为科学可以决定一切、统治一切、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一种科技决定论。

在近代,还流行一种技术悲观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1749年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著名论文,把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都归结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认为科学产生之后加剧了道德沦丧。卢梭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思潮。这种思潮在我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均有出现。技术悲观主义者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使人见利忘义,对道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1]

3.现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20世纪50年代,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是双刃剑”的警告,后来人们用“双刃剑”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利用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而体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科技也会引发诸多的负面影响:逐渐导致和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分裂状态,随之而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4.当代:科技万能论和科技有限论

20世纪科技观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万能论。米切尔・施加格文断言:“90年代将与80年代不同,将由过去的“选择商品”,转到“选择设计”。另一种观点是科技有限论。中山秀太郎提出,以为科学、技术什么都能解决,这是对科学技术的迷信……人类从事技术工作,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技术万能主义对人类安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2]

由此可见,只有在科技应用中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对科技正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

二、对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进行正确定位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人类社会史中,科学技术在解放人的劳动、改善人类生活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偏见,对科学技术价值缺少正确的伦理定位等因素,使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技术的环境伦理角度来找出解决人类困境的答案。

一般说来,人类发明科学技术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把人从被自然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二是把人类从物质生活的匮乏中解放出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真正自由和人的全面充分发展。然而目前,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初衷,让人类失去了自我、走向了自我的异化。[3]那么,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有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教育价值、医学价值、军事价值、道德价值等,其中环境价值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片面强调和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利益,仅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科技的价值,忽视了科技的人文社会和环境价值,而环境价值被忽略往往导致社会和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所以,人类在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对生态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且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结果,有效预防科技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一)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来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干预的。但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几百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是局部性地给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地球的破坏也进入到史无前例的时期。

1.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及过度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引起了森林草场面积大幅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从而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日趋减少。同时,由于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其中的原因,既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和城市化等因素,也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过程中,对传统动植物品种等不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使遗传资源遭到破坏;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加剧传统物种的消失和变异等。

2.科技的不合理应用加重了环境污染

目前,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特别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高科技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在形式上避免了传统产业的污染,但常常带来新型的、危害程度也更高的污染形式。这些新型污染称为“科技型”污染,其主要表现是:合成化学物质污染、高科技废弃污染物等。

3.科技工程活动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程活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工程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兴建大型工程导致的环境的变化。以阿斯旺大坝表现最为突出。阿斯旺大坝在上世纪70年代竣工,成为埃及的骄傲。这座水坝结束了尼罗河年年泛滥的历史,生产了廉价的电力,还灌溉了农田。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灾难。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已经发展到了极为广泛并且严重的地步,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反思、反省并采取行动的时刻了。

(二)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着两面性。有些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技术却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高新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例如,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运用高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科技发展中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原则

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使我们必须思考防范科技对环境危害的基本伦理原则――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原则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科技发展的生态关怀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该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为标准。目前对生态平衡影响和干扰最大的已经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科学技术扮演着突出的角色。生态原则的提出,就是要为人类确立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方向,为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动规范。

五、制定符合环境伦理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

1.制定全面系统的科技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环境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时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原则:权威性,即在科技法律面前,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一律平等;探索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现实性,就是科技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从现实出发,必须着重考虑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实际,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实际;超前性,科技法律体系的建设能够应付科技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具体来说,就要加强预测,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2.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绿色科技

为了重建人类的自然家园,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要实现二者的和谐,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即实现科学技术绿色化。所谓绿色科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追求低消耗,注重对污染的控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存在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3.树立和培养科研人员的环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科研人员作为科学技术和环境伦理意识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环境后果,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在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科研人员要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环境正义”,不仅要考虑到短期的局部利益,还要顾及到长期的整体利益,不仅要考虑到“代内利益”,而且要考虑“代际利益”。同时,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社会、对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否则,科技的研发活动就有可能对人类生存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培养政府官员等决策者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决策者作为重大事件的决定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所决策的事情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对于科技发展这些前沿问题,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作为铺垫,一旦失误,后患无穷。所以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5.提高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参与意识

要提高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实行环保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公开环保管理规定,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查、排污收费等情况。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5.

篇6

关键词:科技资源;科技投入指南;原则

Abstract: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S&T) inpu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llocating regional S&T resources, maximizing S&T output, and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S&T progress.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both the guide and the programming to S&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m,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factors in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T inputs, by exemplification of Beijing.

Keyword: S&T resources; the guide to S&T inputs; principles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力成为了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并已全面启动制定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体现区域特色,注重开放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对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部分省市也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前瞻性地制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指南。例如,2004年北京市为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科技跨跃式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制定了《北京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

在世界经济科技已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途径的背景下,研究各省市如何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科学制定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提高区域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设计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编制北京科技投入指南为例证,分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技体制环境下,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以供国家及其它省市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科技发展领域、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参考。

1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

科技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措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和设计。我国制定科技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56年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之后又制定过《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科技投入指南是根据国家或地方科技中长期规划而编制的科技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指南一般综合考虑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因素,以科技先行为原则,集中国家人力、财力和物力,对重点科技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重点扶持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时代性。二者都是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及基本特点,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科技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二是科学性。二者都是依据大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运用现代科技规划方法,构建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及科技发展重点领域;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部署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三是可操作性。二者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计划来实现的。四是预测性。二者都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资源配置方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制定科技计划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规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向目标不同。科技规划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远景安排方案体系,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科技投入指南的主要目标是集中人财物力,对当前需要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优先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又能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科技领域与相关技术,统筹重大建设项目及布局、资金来源等。二是操作性不同。科技规划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侧重于政策指导性,是制定区域年度科技投入指南、规划科技重点领域的根本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中微观层面,计划年限一般短于科技规划,其操作性和针对性要高于科技规划。三是文本格式不同。科技规划一般按照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与具体措施等为次序,安排文本结构与内容;科技投入指南一般以重点研究领域为主纲,按照“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技术方向——每个重点技术方向具体内容”的层次特征进行编制,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业务处室和专项计划,将相关行业、技术综合起来考虑,在一个领域内涵盖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

2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是一定时期内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资源配置的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制定科学与否,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科研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制定科技投入指南应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

2.1 遵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不是脱离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独立体系,而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上,科技投入指南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指导,从多角度、多层次促进国家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在选择重点领域及其重点内容时,要遵循国际中长期科技规划,充分考虑与国家项目的衔接,有效利用国家现有科技资源和条件,借势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的原则

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分析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研究开发经费有限。因此,发展区域科技事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和有效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充分重视和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原则,防止在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产业选择上的趋同和重复建设。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指的是,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重点行业,有目的地退出或放弃不具比较优势的行业,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和创造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持优势产业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科技比较优势原则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供给,即依据本区域现有科技要素的绝对数量与特点、本区域科技要素和现有科技水平在周边地区、整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降低科技成本,促进科技进步,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需求,即依据本区域当前的产业格局、区域分布和竞争力,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求较大的技术领域、能对本地优势产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推动意义性的技术领域,为未来新一轮经济竞争提供动力,储备后劲。

2.3 技术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新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其关键要素的科技投入供给的动力机制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导向”,而是由“市场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二元集成机制。在这种二元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市场需求导向”提供了新经济的资源配置新模式,形成和巩固了新经济发展需求刺激和创造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构成了科技产业化的内在逻辑,使“市场需求导向”得以持续。因此,编制科技投入指南一方面应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向,供市场主体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应通过编制科技投入指南对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科技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如,城市化战略专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都是存在市场失灵或市场机制难以做好的领域,因此,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2.4 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来源不外乎是从国外购买,即技术引进;或者自主创造,即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既可以是相互代替,也可以相互补充。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是提升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的一项重要原则。

技术引进是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战略技术过分依赖国外引进,将会导致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需求不足,抑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新挑战,区位科技发展战略要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一方面要强调参与重大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和鼓励原创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观念、体制和管理创新,要加强宏观层次上的统筹规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避免重复引进。因此,在科技投入指南中,应突出自主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生产力要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培育高素质科技产业人才,全面提高地方科技生产力的综合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

2.5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合理配置的原则

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类研究的战略重点,一般存在两种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模式和“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已经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优先发展基础研究,依靠基础研究的突破去带动新一轮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新突破,以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譬如美国。后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采取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促进发展研究,同时实行有限目标,适量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再相应增加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目前,从我国现有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来看,科技发展整体战略一般适应于后一模式。

但在我国多数省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指南制定中,存在过分重视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省市科技发展政策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系统的重要支撑子系统,这一倾向既不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也不利于区域科技的持续发展。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和市场开发是水跟鱼,鱼跟鱼市场的关系。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人类的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开发研究,这个规律不会变”。因此,在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时,应注意三类研究的协同发展,尤其应对与基础研究相关的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支持和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努力才能见效的关键技术予以充分重视。

3 北京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特点

2004年4月北京市科委编制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以下简称《北京指南》),提出了2005-2008年北京市的七大科技发展领域,即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以及重点扶植的30个细分领域,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2005年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项目(课题)。

《北京指南》充分遵循和体现了上述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纲要和远景规划,体现了北京区域科技发展服从和统一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充分结合北京科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区位特征,坚持发挥北京比较优势的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领域选择原则;三是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是遵循科技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符合未来几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总之,《北京指南》符合北京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突出了北京的区位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合理配置北京科技资源

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北京地区的R&D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在京单位,依靠中央在京科技优势明显。以科技经费支出为例,2003年中央在京单位科技经费支出360.3亿元,占全市科技经费的73.17%,其中在京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的48.6%,在京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的10.3%。二是国际在京科技资源。根据2002年国家科技统计数据,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9个;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数量达到44个;国内跨国公司设立的40个较具规模的研发机构中,北京市有18个,占比接近50%,远高出国内其他地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研发也呈现日益全球化的趋势。更大程度地凝聚、利用好北京雄厚的科技战略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走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是加快北京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北京指南》提出的信息领域及其软件、信息通信和微电子三大子领域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和利用了北京的信息技术发展资源优势。

3.2 符合北京城市定位

北京“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北京的发展定位是,“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中关村开发战略,在加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显著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建首善之区,创一流城市,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这一城市发展定位与已往五年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北京的战略资源优势和北京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现实产业基础优势。《北京指南》在信息、新材料、医疗卫生、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选择及其重点扶持项目上,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这一城市定位。

3.3 利用北京奥运机遇

针对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口号。“科技奥运”理念给北京科技发展战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以下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攻关难题: 1)交通运输。北京市政府提出解决奥运会交通运输问题的原则是,低能量消耗、低环境污染、高运输速度。这要求北京市改善交通条件,开发并实施一批新的科技项目。如,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等。2)环境保护。改善能源结构、治理城市水系、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绿化面积等是改善生态环境、举办绿色奥运的必要措施,由此需要开展对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改善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奥运场馆设施建设。奥运村、奥运场馆和相关建筑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建设舒适、安全、环保的奥运场馆设施,北京市需要加大对对低成本能源使用结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新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4)信息通讯。为了满足奥运会对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先进、安全、稳定的信息通讯服务,北京市需要对奥运会通讯、信息处理、广播电视、软件、信息基础建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开发。

《北京指南》在七大重点领域选择上始终贯彻了“科技奥运”理念,并重点扶植上述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挥科技直接服务奥运建设的作用,利用奥运科技手段推动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首都人民生活质量。

3.4 发展首都安全技术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和世界各国对反恐和应付新威胁的需求的关切,无疑会影响到未来世界科技研发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已增加了对国防研发的预算支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承担国家安全保卫重任。因此,在《北京指南》中,从保卫首都安全,防止恐怖活动,做好奥运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增加了相关研究重点领域,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例如,提出发展新型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安全防范体系和生物技术等;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中专辟“城市安全”子领域,提出发展“减灾防灾与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处理”和“社会安全保障”等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 申全升编著,《科技规划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篇7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主要表现在农具的制作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更进,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原始社会中,由于受到农业技术发展的限制,农业的耕作水平较低,自从秦汉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小农生产方式对封建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农业的科技发展在一些古书中都有记载,社会的不断分工也对农业改变生产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以采集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时期,人们在对野生植物的开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的栽培方法,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科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石器初期,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因此在采集技术和打猎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后期农耕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很多经验,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农民开始不断采用新的农耕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原始农业的科技水平,这时候人们主要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生产,一些简单的农具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的有限资源,如一些石器农具和木制农具的出现,这些农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农具,不同的农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到了后期,人们开始利用牲畜来进行农耕,农具的使用结合驯化的动物来进行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各民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时候农业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历史中的一个高峰时期,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土壤、肥料、农具和灌溉技术方面,在这个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使铁农具开始出现,而铁农具的出现使农业耕作技术更加精细;在播种方面,粮食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利用节气和四季的气候开始播种,在播种的具体操作中,开始注意种植物之间的密度,掌握合理的米制标准有利于节约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在古代,农业科技还表现在对土壤的分类和处理,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开始根据土地的质地、色泽以及土壤的肥力来对土壤进行分类,不同性质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土壤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更加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技术上,这种技术的成熟又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了大量专业省力的农具,农田水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水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古人的聪明智慧,古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农具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农业技术成果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重经世致用,超越性与前瞻性不足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和现实中农业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古代的农业科技像农具和栽培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农业生产,当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而导致农业的生存受到阻碍的时候,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在南北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已有的农具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土壤耕种的需求,前代耕犁对南方的水田耕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则很难进行,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具的独特构造促进了耕作范围的扩大,新增的构造增加了它的灵活性,至此,中国的传统犁具已经开始标准化,在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的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现实中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实用性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特点也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工具的发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惯有的现实主义思维。当农业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时,农田水利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省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名的都江堰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该地的河流分布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河流的分布特点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洪水泛滥,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为了解决现实中气候导致的水流的问题,当地的人们开始建筑水利工程,从而使得农作物的水量需求在一年四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农业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实需求的推进难以推进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空间的拓宽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特定的时期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现实的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严重落后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特别在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技突飞猛进,自己在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还广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严重落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空间开始不断缩小,仅仅依靠现实需求已经难以促进农业科技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用性思维过多强调使科技满足现实的工具性需求,这种科技思维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因此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超越性和预设性,从而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发展。

(二)重实际实效,逻辑思维难以推进

在中国自古以来农本的思想体系中,发展农业科技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来推进,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强调直觉体验,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比,中国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精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农学家在发展农业科技的时候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在学科分类方面也受到务实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家在学科分类上没有对学科进行具体的分类,这些学科发展特征导致了人们在逻辑推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重田园生活,忽视学科基础研究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科技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技水平为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这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些生活状况在一些诗词著作中有很多的体现。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缺少对事物的想像,人们通过耕作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缺少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相对忽视学科的基础研究,科技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实用性思维,而且还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的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

篇8

[关键词]山东省;农业科技;现代农业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十分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自古以来,山东省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伴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传统农业经济也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了新动力。

1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1.1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山东省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一批批农业新技术得以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2016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4979亿元,较上年增长181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每hm2的产量为6290kg,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收。另外,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表现在农业机械的拥有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主要农业机械的拥有量稳步增加,为山东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1.2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还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使现代农业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模式,降低农业产业的成本,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截至2016年年末,山东省农业企业超过1.5万家,年销售额高达2万亿元。近些年,山东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倡导农民多主体联合发展、自主协作、资金互助,已注册的合作社高达13万家。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山东省倡导农业生产标准化、着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合理高效的现代农业质量监督体系、增加农业品牌数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1.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山东省政府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发展。目前,山东省批准建立的省、市级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有100多家,有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两所高等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院校等高职专科学院,还有众多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都为山东省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资源的支持。山东省在小麦、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动物克隆、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我国领先地位,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60%。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2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组织发展还不健全。虽然近些年山东省大力建设了一定规模数量的研究所、实验室和教育教学机构,但是,由于现代农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机制还不健全,信息沟通不够流畅,山东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地[收稿日期]2017-06-03理位置方面,各研究机构分布在山东省各市、县内,相隔较远,使得科研力量变得十分分散,无法高效协同运作;第二,在资源分配方面,各研究机构间并不均等,有些机构依然在使用十分落后的设备设施,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创新;第三,在信息沟通方面,由于科研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许多科研机构间存在着重复研究的现象,这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科技创新效率;第四,在实践应用方面,许多农业科技创新还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在农业市场上得到应用和推广,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第五,在研究领域方面,大部分的科研机构着重于对农业生产这一环节的研究,而对于产前技术支持、产后加工服务的研究较少,因此可以获得的利润规模有限,科研机构难以实现高速发展。2.2农业科研资金不足。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投入较大且收益较慢,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往往不愿意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因此,政府部门成为农业科研资金的投资主体。有关数据表明,山东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为0.77%,不仅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强度。另外,据估计,仅有20%~30%的山东省农业科研项目可获得稳定的支持经费,这导致科研过程易因为资金供应不连续而中断。山东省要想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可持续化,必须保证农业科技创新有足够的资金支持。2.3农业科技机构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在于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而对于农作物的育种、养殖品种的筛选、农产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研究较少。而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也要求农业向着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模式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场结合度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市场信息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农业科技的利用率较低。其次,各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比较独立,缺乏相应的沟通与联系,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难以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降低了农业科技的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科研组织机构极少开展针对农民长期的、有计划性的培训,服务往往停留在田间地头,农民无法有效利用新兴的农业科技成果。

3推进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3.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正视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道理运用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同样适用。政府部门在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也要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政府部门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帮助农业科研资金的利用实现多元化、高效化。其次,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应着重提高科研人员基本待遇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绩效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科研机构应正视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以此实现各科研机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效运营的目的。第三,针对有些科研机构因资金问题而导致的设备落后、环境简陋等现象,山东省政府需要加大对实验仪器、设施设备、实验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最后,山东省政府应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研机构可获得最基本的资金支持,使各科研机构在改善农业科研环境的同时,依然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研创新。目前,山东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仅能为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途径,还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业利润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3.2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山东省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即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技术共同研发体系实现资源技术在研究领域内共享,建立农业技术科教体系帮助农民学习利用科技成果。通过这三个体系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目前,山东省构建农业科技体系的重点在于整合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浪费。针对山东省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山东省迫切需要改变机构重复设置、课题重复研究这一问题,通过明确各机构间的责任,实现资源合理分配、课题独立研究,以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打破各区域间的技术壁垒,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创新。同时构建起全省范围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系统,使各科研机构一起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去,使基层农民能够直接享受科技红利,提高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3.3加大与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力度。由于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早期山东省农业科技主要以模仿为主,缺少科学技术知识产权。而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时间较长,其农业科技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开始较早且水平较高。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各国经济的关联度不断提高,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山东省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不仅要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也要加强与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山东省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并且注重农业人才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只有加强与先进科研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实现农业强省这一目标。

作者:宋玉华 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陈祺琪,张俊飚,程琳琳,等.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分析及驱动因子分解[J].科研管理,2016(03):110-123.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陈萌山.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4(10):4-7.

[4]蒋和平,刘学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4):1-9.

[5]韦志扬,蒙福贵,李思源,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4(05):898-905.

篇9

    关键词:科学;伦理;关系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 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必然导致人类实践领域的拓展。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领域的扩展,其具体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科学到文艺复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中世纪的宗教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另外,科学技术活动对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萨顿所说“: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由此可见,科学与道德有着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道德,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伦理道德上不知进步了多少,难怪近代伦理学家们对那种知识使人类退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现代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②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科学文化水平存在函数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识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此外,随着系统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兴起,系统思维等现代思维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强了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③促进道德主体个性全面发展。一方面,科技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科技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从这一点来说,科技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动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存在着可能的或潜在的风险,也需要伦理规范,以预防不良后果或灾难的发生。如克隆人问题、基因工程、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应用和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问题、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遗传资源和多样性保护问题,以及基因武器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涉及到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小视。试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动允许自由进行的话,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人伦关系混乱,性别比例失调,希特勒优生理论沉渣泛起,所以应该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种属之间的遗传屏障,很容易在试管中进行各种遗传重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或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此类工作不仅需要伦理规范,还要制订一些专门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其行为,使其负面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来报刊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可能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和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对此,应达成国际性的伦理宣言和协议,反对和禁止此类科技活动。

    3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科技手段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从自然中不断获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统的规律和性能,服从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是基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那么人对科技工具的服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工具系统是以人工装置的方式体现了自然规律。工具技术对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单方面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满足。要缓解和减轻科技手段对人的控制和压抑程度,必须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伦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人文精神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作为一种主体尺度,伦理道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积淀和集中表现,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切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内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体征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所以科学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所以,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正当运用,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协调其发展,使其发挥对科技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让科技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宏英.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山西科技,2009,(3).

    [2]岳磊,蒋富强.略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科学之友,2008,(12).

篇10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 管理 发展 创新 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09-04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点。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科技投入的主要途径,是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统筹科技资源、激励和引导科技活动、落实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科技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将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到国家迫切需要的地域和领域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家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体现政府意志,弥补市场不足

国家科技计划主要面向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是政府科技意志的具体体现。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能够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体现政府意志;另一方面是弥补市场不足。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多部门协调参与完成,而且一些创新性研究、基础研究研究周期长、成功率低,且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国家科技计划的显著特点,这样就很难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有必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通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有效地弥补市场不足,从而保证关键科技领域有稳定的支持,促进国家科技研发活动稳步发展。

(二)战略性、前瞻性显著

国家科技计划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内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框架下,为了实现预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的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是国防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为实现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及国防等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任务服务。

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布局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国家在着眼未来,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抢占世界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等因素下对科技资源进行的针对性安排。国家科技计划的前瞻性体现在:集中攻克关键领域的前瞻性技术难题,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国家获得关键的核心技术,保证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水平持续领先或逐步赶超科技强国,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为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导向、打下基础。

(三)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科技计划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着手解决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是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计划围绕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因此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推出的国家科技计划除了满足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外,还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并不断把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本国的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美国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现状

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曼哈顿”计划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计划的成功,表明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让战后许多国家认识到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的一些重大科技计划能够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也在逐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加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科技储备,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外科技发展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一些国家科技计划,了解科技实力强、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国家的国家科技计划的发展情况、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和最新的改革动向,将对我们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其国际竞争力稳居世界第一。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实施不同的科技计划,不断抢占关键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本着重要科技领域位居全球前列,若干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科技发展战略,维持其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机构协调下设立的跨部门的科技计划,具体包括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新材料技术研究计划,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研究计划,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计划,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计划,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等六个跨部门计划和国家安全战略计划,基础科学战略计划,环境和自然资源战略计划,健康、安全和食品战略计划,信息和通信战略计划,交通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民用工业技术战略计划,教育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战略计划等九个科技战略计划。二是联邦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设立或管理部门主要有:国防部、农业部、能源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土安全部、联邦小企业局、环保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

美国没有成立专门统一管理科技计划的行政部门,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协调机构来推动,国家跨部门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由各参与部门具体负责,并成立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各部门的科技计划在国家统一的法律约束下进行分类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成果的转化应用都有具体法律规章来进行规范。总的来说美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科技计划的管理政策到相关机构,都有法律法规或制度约束,保证了科技计划实施管理的规范性;二是依靠不同专业管理机构对科技计划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管理模式。分散体现为研发活动中以企业为主体,具有市场前景的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以企业为投资和研发的主体,科技计划的管理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政府的职责时制定具体的科技规划、完善制度,制定相关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起到监督和间接的调控作用。集中是指政府在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及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研究计划中,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直接负责制定具体的规划,并协调实施和管理。

(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

日本科技实力雄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崛起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政府形成了一套以《科学技术基本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并已经融合到政府内阁及相关部门具体的科技管理工作中。

日本政府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由日本科技发展的最高领导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2001年1月设立,之前是科学技术会议)负责,该机构主要是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协调各省厅的科技事务、对研发项目和国家重要研发项目进行审议或评估。二是政府各部门(省厅)制定的科技计划与发展战略,重大科技计划提交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进行审议,一般的科技计划由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决定。三是各政府部门管理的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制定的科技计划,由科研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委员会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管理。日本政府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具体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国家科技计划纳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中。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依据《科学技术基本法》从1996年开始先后制定了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2000)、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6-2010)、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期间也先后制定实施了《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科技新纪元工程》研究计划。2013年为配合“日本再兴战略”的启动,出台了面向2030年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近年来的科技经费预算重点支持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重点科技项目包计划、科技技术计划专项(包括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内容)和科学技术振兴专项计划。下一步重点实施的科技计划还包括产业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针对关键领域进行专题攻关)、国家开展战略等。

日本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计划、规划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一些具体措施表现出了借鉴国外的特征,如最高科技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设置类似于美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每五年一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类似于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制定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计划时一般立法在先,将整个科技计划活动置于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之下。日本宏观的科技发展战略或规划及一些重大科技计划由综合科技会议提出或审议,一般性的科技计划由相关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审定,各省厅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实施的科技计划可自主制定,但要报文部科学省审查,避免与其他机构的科技计划重复立项;综合性的科技计划项目由文不科学省统一组织实施。总的来看,日本政府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等,是由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审议或咨询机构审议通过,经各级政府的认可后才实施的,最高科技管理机构审议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各部门具体执行科技计划的设置与管理,充分体现了日本科技计划管理中高水平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美国、日本国家科技计划的总结

1.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看:均有从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的高级机构,主要负责对重大科技计划的审议和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但不负责科技计划相关的具体事宜;具体科技计划的制定、管理和实施由政府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虽然科技计划的层次不同(有的是政府机构,有的是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但都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从科技计划类型看:基本分为基础类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一般包括公共(益)技术研究、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政策引导计划、战略性科技专项计划等内容。

3.从管理制度建设看: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强化了国家法律法规对科技计划工作的保障和约束,赋予国家科技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承担着协调多部门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的职能,突出了政府专业管理部门对具体计划的落实和管理。

三、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按照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

(一)我国科技计划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计划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六五”期间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和项目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咨询、分析和讨论,从中筛选出最迫切和可能的38个项目,编制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于1982年11月经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六五”攻关计划的出台,标志我国科技计划已从科技发展规划中分离出来,具备了独立的形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体也由此开始酝酿和产生。

“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六五”计划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

“七五”(1986-1990年)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扶贫工作、民科技开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七五”期间,随着国家科技计划逐渐充实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多方面功能(研究开发、中间实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在三个层次分别部署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见下页表1)。

“八五”期间(1991-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加强技术的工程化与集成配套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计划相继出台。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计划和示范工程、生产力促进中心。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国家科技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形势,分别制定了: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知识创新工程、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西部开发科技专项行动。

“十五”(2001-2005年)期间,根据《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对我国的科技计划进行了新的调整和完善,出台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科技主管部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由科技平台计划上升为主体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经过多次的改革和调整,“十一五”期间已经形成由5个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进入“十二五”时期,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对科技计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使得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更加符合我国科技工作的需要。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对基本计划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将国际合作专项计划由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提升为与973计划、863计划平行的国家基本计划;第二,把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调整为现在“政策引导类计划”和“其他专项”两个内容;第三,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改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同时,也相应的调整了各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组成。

上述国家科技计划的内容是以科技部管理的科技计划为主,我国的科技计划一般是以科技部为主进行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协作参与。

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二)我国国家科技计划总结

1.设立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我国设立有国务院直属的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制定和管理部门,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其余的科技计划均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

2.科技计划在科技发展整个链条上全方位覆盖。我国的科技计划的具体内容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环节,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多行业,参与主体包含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

3.计划类型分层设计。16个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的保障,基本计划是促进我国科技稳步发展和推动原始创新、带动关键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基本计划中973计划侧重基础研究,863计划重点是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强化我国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目的是改善我国科研基础环境,政策引导计划重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他专项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四、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毋容置疑,我国科技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启动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的逐步开展,对于科技计划的设置和管理也应该进行一些调整。近年来暴露出来的一些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使用问题也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该与时俱进,逐步调整科技计划体制,使其更加适合科技发展规律和专业化管理的需求。

(一)当前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继续调整的方面

1.不同部门的科技计划容易出现重叠。最典型的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两个计划都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从公布的研究领域看有交叉和重复,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项目多个计划支持的现象。

2.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不利于科技计划的监督和调控。我国的科技计划的管理和实施以科技部为主,承担主体是中国科学院、高校、企业等机构,在行政上中国科学院归国务院直接领导,高校由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原则上没有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由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主要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科技部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结题、经费划拨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各承担主体具体参与完成科技计划项目,这样对于监督和调控科技计划的实施带来一些不便,在我国现行的垂直管理行政体制下会造成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上的交叉或错位,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影响了科技计划的管理工作和执行效果。近年来科技计划项目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经费管理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

3.涉及市场调节领域较多。政府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直接参与或干预市场行为。近年来我国科技计划种类不断增加,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一些竞争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政府通过科技计划用政府资金直接技术市场的发展、支持成果的转化等行为有些违背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实现让市场发挥调节科技资源的额重要作用。

4.一些计划定位不准确。目前国家科技部开展实施的科技计划叫“国家科技计划”,其他部委的设置的专业性科技计划被称作“部级”科技计划,同样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领域也一样,计划的级别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国家软学科研究计划,主要是针对国家科技政策开展的软课题研究,而其他领域,如农业、扶贫、工业等领域的软科学课题被定为部级政策研究课题,同样是为国家不同专业领域开展的软科学研究课题却呈现了明显的级别划分。

5.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错综复杂。目前,表面上看国家科技部在实行科技计划的管理职能,除了前面说到的科技计划管理中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的问题,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也十分错综复杂,相关的专业管理部门也不能直接行使管理权力。比如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科技部制定规划后由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牵头实施,专业管理部门并不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管理实施,而是转交给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由这些机构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评审等日常管理工作,无形中延长了科技计划的管理链条,增加了科技经费寻租的空间。

(二)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1.改革目前科技部主导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应该参照美国、日本设置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些做法,各种科技计划应该根据专业领域分别划分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实施和管理,科技部负责相关规划、计划的制定,并研究出台相关的引导政策。如:973计划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并实施,工业领域、信息通信领域可由工业信息化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农业领域的科技计划由农业部负责实施和管理,医学领域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实施,等等。

2.成立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成立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安排各部委负责的各类科技计划,审核各部门科技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避免部门重复立项。该机构还应该负责完成由科技部拟定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法律法规的审查工作。各专业性计划交由各专业管理部门自主审定、实施。

3.适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内容。突出国家科技计划服务社会需求、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逐步取消国家科技计划对竞争性和市场能够很好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同时及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对尖端技术、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工作的支持。

4.明晰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定位。国家科技计划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求,通过国家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明确,由中央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具体的实施和管理由各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没有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的科技计划均不是国家科技计划。各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各自领域发展需求设立的科技计划属于部门计划。同时,应该加强从而进一步明确国家科技计划和部门科技计划的定位,理顺相关科技计划的层级。

5.简化科技计划管理的中间环节。消除当前各级部门“转包”科技计划管理权限的做法,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科技计划应该由具体的业务部门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实施、验收等管理工作,避免行业协会和其他中间机构组织成长为“科技计划项目中介”,增加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要消除科技计划管理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强化专业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的直接管理和监督,逐步实现国家科技计划的专业化管理。

[科学技术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运作模式研究”(2013GXS6B210)]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4年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丁辉主编.政府科技管理沿革与启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3]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1)[Z].http:///ndbg/2011ndbg/.

[4]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3)[Z].http:///ndbg/2013ndbg/.

[5] 江笑颜.美国、欧盟、日本科技计划管理现状、特色做法以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3(16)

[6] 闫绪娴,侯光明.美国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J].科学学研究,2004,(S1)

[7] 赵铮,顾新.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8] 李丽亚,李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9] 赵捷.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改革回顾及相关问题分析[J].太原科技,2009(3)

[10] 王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1] 张宏.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D].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