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与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与传承

篇1

在青少年科教工作者透过大赛,反思本省、地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成功与缺憾,思考依据社会需求,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思路、方法之际,或许能够从江苏的成功经验与工作模式中获得启发。

需求导向,抓关键定思路

面对举办创新大赛的机遇与挑战,省中心根据省委、省政府、省科协的要求,经调研,总结了近年来江苏省有效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的经验,明确了社会各界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分析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抓住关键问题,明确了工作方向。

变化的需求:伴随着江苏省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青少年对科技教育的需求发生着变化:青少年需要以人为本、充满特色吸引力、益智养德的科技教育,引领其健康成长;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需要面向全体青少年、与时俱进、卓有成效的科技教育,为教育改革、后备人才培养等提供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奠定人力基础,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制约发展的关键:一是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基础性系统工程,一项不可能立竿见影、立见成效的软任务,受到升学率指挥棒、急功近利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受到了人民团体履职尽责时执行力、协调能力及财力方面的困扰。二是工作体系。科教工作者隶属不同的系统、部门与单位,阅历与岗位、科学文化水平与业务能力的差异,构成与需求、工作机制与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各自为战的状态,统一协调、互补联动的工作体系尚未形成。

针对制约发展的关键,省中心深化对“十二五”规划“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推进科技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加强科技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主体、社会广泛参与、政策保障有力的科技教育新格局;实现科普主题活动全覆盖,城市、农村中学生科技活动参与率分别达到100%和85%以上”目标的理解,形成了“发展青少年科教事业,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科技教育功能的准确认知与共识,共同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团体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科教工作者队伍,形成有效、畅通的工作体系”的共识,确定了“宣传开路、政策导向、理念更新、示范引领、重在突破”的工作思路。

营造环境、夯实基础、推进发展

省中心着力研究科教理论与有关政策,宣传推介科技教育益智养德功能与作用,赢取社会共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江苏省教育、财政、人社等政府有关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营造落实“十二五”目标,推进科教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

落实《省教育厅、省科协、省人社厅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采取了一突破、二搭建等有效措施。一突破,分解科教工作者任务与岗位设置、聘任与招募程序、业务培训与工作待遇、绩效考核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任务,重点在科教工作者业务培训纳入中小学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健全科教工作者省、市、县分级培训体系,以开设科技教育专业院校、培训机构为依托,开发培训课程、资料与专业教材等方面实现突破。二搭建,搭建科教工作者业务培训平台、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和表彰奖励四大平台。如,以提升科教工作者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业务培训平台,采取了专家授课与典型介绍、观摩与组织实施相结合等方法,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省级、区域创新大赛骨干教师与校外场馆科技教师的业务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对形成、完善科教工作者的培养、培训体系,拓展、健全科技教育工作体系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为科教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落实《关于举办省青少年科技竞赛系列活动的通知》,将第二十届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第五届青少年普及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纳入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范省内科技竞赛的同时,采取了全力支持各地科协、教育部门开展科技教师专业培训与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市县区申办省分区赛等措施,体现出省中心服务、引领职能,调动了申办地科协、教育局的积极性,扩大了科技竞赛活动的覆盖面,提高了申办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水平。

落实《关于开展2013年度省科学教育特色校、省优秀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评选工作的通知》,确立了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工作目标,“引领地区,示范省市”的工作定位,“特色引领,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重在普及,兼顾提高”的工作理念;纳入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工作方式以及年度考核动态排序的管理措施等,形成了示范导向,引导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的管理规范化、活动主题化、内容系列化、方法多样化,推动了科教工作体系、资源的健全与完善。

变化巨大、任重道远

在省委、省政府、省科协领导下,省中心采取营造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完善科教工作者培育体系、健全工作体系,培育示范性、导向性青少年科教品牌活动、特色学校和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即使江苏在创新大赛上异军突起,亦使江苏省科技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江苏,科技教育功能作用逐步为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所认知,成为共识;以人为本,科技教育与思想道德、人文艺术教育互为补充相融合,科技教育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互为补充相融合等科教理念在逐步深化、发展;符合需求的工作机制、工作体系、科教资源在逐步完善、形成,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活动内容在逐步丰富、拓展,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科教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技教育的工作格局,青少年科技教育呈现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校内,兴趣小组、科技社团的科技教育活动百花齐放;校外,科技创新等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引人入胜,高校科学营等普及性科技活动丰富多彩,机器人竞赛分区赛等科技竞赛精彩纷呈。

篇2

关键词:观察;立体化塑造;创新性思维

一、 现代设计素描课程的现状

1国外设计素描课程的现状

     注重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化和解放,在艺术实践中掌握艺术语言,借助设计理论的指导,学生的设计素描构图结构完整,更加的符合设计美学的标准。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设计专业机已经独立存在,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设计学科体系,设计素描的课程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1.1 国外设计素描的发展概述

     国外的设计素描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达芬奇对建筑、机械和飞行器分别进行过素描设计,这一时期的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后来,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建立,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素描中划分出来,构建“艺术与技术创新统一”的思想,设计素描逐渐的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1.2 国外设计素描的课程内容

     国外的设计素描课程侧重于艺术设计,开设的课程也是根据它而建立,其中,结构素描于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创立以来,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在素描的众多分支中,通过对结构素描的研究,训练学生通过素描掌握造型能力。它的课程内容除了基础素描的训练,还对设计素描的理论课程进行同步设置,在接触国际最新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实现素描理论与实践创作的统一。

2国内设计素描课程的现状

由于传统素描的影响,国内设计素描课程更多的是注重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写生占据较大部分,缺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禁锢了学生想象的艺术天性,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散发,它并没有从绘画的教育中走出来,没有真正实现设计的目的。

2.1国内设计素描的发展历程

国内设计素描相较于国外而言,时间上比较晚,对于设计素描的定义,胡水堂先生认为:“设计素描一方面可作为设计基础的部分内容对待,另一方满也可作为独立的、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来欣赏。”[1]  受到外界以及自身需要的影响,国内的艺术院校纷纷开设设计素描课程。设计素描最开始来源于素描,它的课程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沿袭素描教学模式,后来,由于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更多的强调设计的实用性,设计素描进行结构、造型以及审美的研究都有很大进步。

2.2国内高校设计素描的课程安排

随着国内外设计艺术交流机会的逐渐增多,国内高校的设计素描借鉴国外的课程设置,同时考虑到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对设计素描的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设置。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突出个性和创新精神。在课程安排中,侧重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老师把各种艺术原理、艺术规律以及表现技法介绍给学生,这些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创作原则。

二、传统素描的教学方法在设计素描中承的继

1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

传统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培养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的美术专业基础课,它是设计艺术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传统素描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借助素描结构的基本画法,更加强调临摹的方式来展现所画对象的形似性。

1.1观察是传统素描的基本教学方法

在传统素描的教学课程中,无论是课堂写生还是课外的绘画,教师通常会将物体摆放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观察物体的各种形态,将其最终绘画在纸张上。观察是学生接受新生事物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与事物的对话中,了解了其结构、神态。

     观察不同于简单的观看,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实现素描造型的艺术效果。观察物体的整体造型结构,是观察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整体的素描造型结构,更好的从全局中理解物体的空间比例关系,进而实现素描对于对象的层次感悟。在全局的基础上,局部细致的观察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另一知识。它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结构上的重组,更好的把握物象的神韵,实现素描画面的质感。

1.2临摹是传统素描的形式表现

学生在进行素描绘画之初,主要借助临摹的形式,实现绘画对象的构图上的完整。在临摹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绘画的规律,掌握对物体结构剖析的塑造能力,培养自身的审美趣味。在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中,临摹是素描学习者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素描练习的必要手段。在临摹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掌握绘画的技法,它是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素描的最佳方式和手段。

2传统素描教学在设计素描中的运用

2.1观察事物,思考实用的设计素描

观察艺术作品,借鉴每一艺术作品的造型结构。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与自己所设计作品的相通的地方,将传统素描对象的观察运用在实用的设计素描中。雕塑大师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一些人,他能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观察与思考是一脉相承的,设计素描不同于传统的素描,它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传统素描讲究构图的完整,所画之物的逼真,但是设计素描需要更加透入对所创作之物的构想,在新颖的基础上保证设计素描的实际运用。

    在观察对象的时候,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教学中,设计素描最终服务的多是生活中的用品,因此,带着思考的心态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更加重要,这样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需要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逐渐的养成,进而能够在生活中熟练的加以运用。传统素描在教学中对于观察对象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设计素描可以借鉴其中的优点。在设计素描课程中,老师需要不断的启发学生思维,其中包括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在两种思维能力的共同影响下,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性观察。整体性观察有利于学生实现对观察对象的不同角度的观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需要绘出的设计素描模型,使之更加实用于现实生活中。

由观察到思考的过程,是教学者需要注意的问题,经过思考之后的构图才会更加完美,由于设计更多需要展现它的实用性,所以需要更多的投入对于 所创造物品的观察。在观察之后,需要思考设计模型的比例关系,各物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空间以及透视都对设计的模型具有重大影响,全面完整的对事物进行本质的观察,对其形成准确的认识,进而思考合理的运用这些比例展现最佳的设计模型。

2.2借助传统素描的绘画方法实现设计素描的立体化塑造

传统素描借助线条来使物体的形象展现在平面上,线条之间的不同结合也令设计素描达到立体化的视觉效果。线条是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可以直接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不同的线条会造成各异的视觉感受。三条线相互交织的情况下会实现画面的立体感,线与线之间的交会密集,能够实现画面的立体深度。直线与曲线在塑造立体感的时候也是不同的,直线相交之处多半给人带来如房间角落一样的立体空间感,而弧形的曲线则更多是让人想起穹顶。这是传统素描对于线条的运用,将它们运用在设计素描中,借助于留给人们的视觉习惯,使设计素描更好的实现立体化画面效果。

     三大面、五大调是传统素描在绘画过程中遵循的基本法则。其中,三大面包括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五大调是指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将传统素描对光和色彩的处理应用在设计素描中,有利于质感、量感、空间感的实现。利用线条的疏密变化,处理明暗色彩之间的组合是设计素描在塑造立体化画面中借用的技法。在设计素面中,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是立体化塑造的重要部分,亮部向暗部转折的部分在线条组合中轻重、粗细、虚实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它是画面的过渡部分,同时需要考虑光线的作用。暗部与反光都会体现在一个物体中,通过透视的方法更好的实现造型结构。

     透视是传统素描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借助它能够使立体的物象转移到平面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传统素描的绘画方法能够更好的指导设计素描的造型结构处理。

三、现代设计素描课程依据自身需求的创新

设计素描课程的重要目的是通过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的认识自己的创作理念、了解自身思想的欠缺之处。设计素描多是众多产品转化为使用物品之前的造型图,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同时还需要根据大众的审美需求,将美的意识融进产品之中。

1设计素描审美与实用的内在结合

设计素描在符合结构、工艺、材料、技术等设计要素前提下,运用草图、效果图、爆炸分解图来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和构想,以设计出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实用产品为目的,发挥自身的造型功能,在此种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素描将审美与实用内在结合起来。

1.1设计素描是实用性设计的前期指导

设计相对于绘画来讲已经不单单是纯粹的欣赏,它同时还肩负着产品的实用性,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使用的人群、使用的环境等众多方面因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去创作设计素描,使之更加的符合实际,它是指导设计走向真实生活的方向标,通过图纸上的描绘向外界传递信息,并接受人们对它的评价。

1.2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审美追求的外在形式表现

设计素描是设计转化为实物之前的图画展现,是产品的效果图,对产品的造型、外观产生直接的作用。设计是艺术性的创造,美观性的造型有利于人的视觉审美需求,同时满足设计的艺术价值。

2现代设计素描课程的创新性思维

设计素描本质上讲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因而独一无二的创新性是它一直追寻的目标。现代的设计师多是从学校走出的学生,因而高校设计素描课程的设置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创新性思维需要采用课内外学习相互结合的方式加以实现。

2.1课程设置的创新是设计素描发展的基础

课程设置的创新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师教授知识的创新,它们是设计素描课程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有效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时刻接触到国际设计的前沿。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为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设计素描课程设计的创新在发展的源头奠定了基础,在创新内容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量,学习的结果,记忆和学会,被动接受知识授之以点,信息的单向传递,教师的教法;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的质,学习的过程,思维和会学,主动获取知识,授之以线,信息的双向交流,师生合作方法。”[2]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探索出真正有利于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绘对象,启发学生注重身边的生活。在评断设计素描水平高低的标准中,注重学生思考的要素。通过改善高校的课程设置向设计输送更加优秀的设计人才。

2.2创新性思维是设计素描发展的根本

阿恩海姆曾说:“艺术的最终目的不是模拟和再现,而是要表现和创造。”创造不是对原来物品的复制,而是对物品的改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是设计素描发展的根本,在它的支持下才有可能制造出新的,适应人们需求的新型产品。学生在创新性思维的影响下,寻找有规律的操作方法,进而推动设计素描的发展。

四、总结

设计素描在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素描的技法,因此,在设计素描的课程设置中依然需要将传统的理论基础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具有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型结构,推动设计素描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 创新 应用

一、引言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已成为衡量设计师自身素养和设计水准的新标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顺应时展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始同步跟进和调整教学改革的探索。由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迅速。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需要结合“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时研究和调整相关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将区域文化特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探索,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

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发展的作用

当代艺术设计正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专业间的交叉、整合将成为未来的主题。中国设计的前进方向也将在融合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展现“东方设计学”风貌,是中国现代设计人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本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璀璨多姿的区域文化特色在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研究,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内蕴丰厚,形态多样,是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在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进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在探索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让区域文化特色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探索构建“东方设计学”学科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文化特色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根据区域特色在原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加强课程设置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以及多样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与本地区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互补发展,减少在专业建设中的重复设置,注重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交叉专业建设发展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如何适时将区域文化特色元素引入教学内容之中,探索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的利于发挥个性特点的空间,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构建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品牌,能有效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三)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发展,是提高师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

区域文化伴随着民俗民风而发展和完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诸多因素基础上所形成。把本土文化特色的相关内容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之中,建设科研和教学水平较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能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建设,将研究经验和探索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并通过与区域相关特色企业的接洽,加快科研成果向行业产出转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区域特色文化,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丰富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帮助学生丰富和提升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应用实例分析

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之中。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来研究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创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专门人才。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了解区域文化特色,提炼出适合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的元素,并将其融合在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践之中,探寻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和应用的有效途径,一直是笔者所研究和关注的教学改革探索方向,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现以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包装设计》为例,对桂林区域文化特色在课程教学中的两个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桂林位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民族融合区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根据这一特色及相应的市场发展需求,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与桂林旅游相关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切实为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桂林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人才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实践。

(一)竹制材料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包装设计

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雨水充足,气候宜人的环境下竹子生长茂盛。竹子质地可塑性强,易于雕刻,使得竹材料在桂林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中得到大量的使用。根据这一特色,在进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竹制材料的桂林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作为课程作业的具体设计对象,引导学生们在对桂林的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对象进行相关主题的设计实践。

设计效果展示在一次《包装设计》课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对桂林区域文化进行充分调研,有意识地让他们注意到由于桂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大量文人墨客的聚集,使得桂林地区饮茶和饮酒盛行,而竹制器具正是桂林当地常被使用的盛茶、盛酒用具,也是作为馈赠和旅游纪念的不错选择之一。进而以竹制茶具、酒具作为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再结合桂林特色文化做更深层次的了解,提炼出可供拓展的元素来进行竹制茶具或酒具的包装设计实践。如图1和图2的包装设计作品――“竹韵”茶具系列包装设计,是为一套竹制茶具所设计的包装,包括有茶壶、茶杯、茶匙等竹制茶具的内外包装。设计者从竹制产品的原生态这一特色出发,选用了桂林当地的土麻布作为包装的主要材料,以纯手工进行缝制和制作。桂林土麻布可以选择的颜色相对单一,所以设计者加以南印花布作为点缀,并将这一套茶具包装的外包装盒盖参考我国的传统服饰“唐装”的形式做了一定的设计处理。

(二)特色食品包装设计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有一种说法是桂林因“桂树成林”而得名。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很多的桂花树。秋天走在街道上,一阵一阵的桂花香味扑鼻而来,也为桂林增添了一道独有的风景。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由桂花所制成的各种食品健康味美,也和“桂林三宝”一样是受到旅游者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包装设计也是融合桂林区域特色进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桂”食品包装设计(D3)就是学生根据桂林区域特色所设计的一套桂花食品系列的包装设计。设计者从桂花食品的选料天然和桂林争创绿色环保旅游城市这两个立足点出发,选用清新而充满生机的绿色作为整体包装设计的基调,并将桂林传统南糖包装所常用的牛皮纸、麻绳运用于包装之中,设计出来的“桂”食品礼盒包装桂林地方特色浓郁。

山水文化、藩王文化、史前人类文化、古运河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桂林地区还有很多区域特色文化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创新应用。如何更好地将桂林区域特色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区域特色文化应用到设计实践之中,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实践中去领略这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适应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在桂林地区的一种探索。

四、结语

区域特色文化内容丰富,是我们华夏儿女所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财富。区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在传承和创新区域特色文化的同时,为不同区域院校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利用元素和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的拓展空间。将区域特色文化合理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地契合了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急需的走在行业尖端的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也是“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桂林市旅游局.桂林旅游志[E].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陈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改革与思考[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008(12).

篇4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长效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并举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对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作出新的精辟阐释。他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国内外形势,使得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中医药自身的一些问题与缺陷,如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等原因,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处于创新链条的高端,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2]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而高等学校是各国知识、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所应当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任务。[3]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团学工作者,笔者认为:解决中医药未来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与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已成为一项学校教学水平的标杆,科研水平的标杆。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构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近60年历史的中医药院校,一直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立足中医药院校特色,紧紧围绕中医药的现代前沿研究,取得了一些发展。2005至2008年,学校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2009年,我校五件参赛作品进入全国第十一届大挑决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分120分,居全国高校102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二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2011年,我校入围全国第十二届大挑决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总分260分,居全国高校第24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1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晋级为全国挑战杯发起高校。本文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成效,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1.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大学生科技创新本身是一个多要素的组合与协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不仅包括大学生的技术创新层面,而且涉及学校的制度创新层面,是一个在学校整体层面体现出来的过程和发展模式,协同创新便是对大学生整体创新过程和规律的概括和表达。

2.适应新的形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强化高校自身各部门的协同创新。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指导下,学校教务处牵头出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学科竞赛暂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教务处和团委的项目归口,各学科类竞赛项目与实践技能类竞赛项目归口教务处,由教务处协调各学科所在学院团组织开展。“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项目、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归口团委管理。特别是关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学校设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委员由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团委等主办单位和各学院的有关负责人组成。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校团委。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相关学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制度,学校相继出台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南京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奖励学分暂行规定》《内涵建设相关项目与成果配套与奖励标准》;修订出台了《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学校对参加挑战杯师生的政策、经费、场地等支持。

组委会的成立和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明确了各方责、权及人员、资源、成果等归属,实现了学校层面所有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和制度保障。

同时,共青团组织积极加强与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开展图书馆馆藏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化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教育平台,为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抓住新机遇,强化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新的时代,大学的边界已经远远超出原有的有形地标,加强与学校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和深度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南京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与各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创建了大学与社会合作办学模式。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实施了附属医院与第一临床医学院医教研融合一体化的工作,大大促进和提高了中医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挑战杯组委会根据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向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输送优秀的大一、大二本科生,这些大学生直接参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全国、江苏省“挑战杯”、学校级竞赛和各级大学生科技立项中,获奖和立项的作品数量不断增加。

4.积极开拓,加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康缘药业合作建设“中药制药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泰州“中国医药城”联合组建“中医药研究院”、与济川药业集团联合组建“银杏产业研究院”、与江苏生命科技产业园共同组建“江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有效促进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与紧密合作。大学与协同创新体四家企业共建了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与康缘药业合作共建“康缘中药学院”,以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企业的深度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也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关于协同创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些思考。

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的蓬勃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越来越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更加感觉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大学各部门、各主体、各要素、附属医院、科研机构、合作企业的创新,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协同创新,需要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达成坚实的协同创新思想认识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成果分配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利用各渠道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优势,最终促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中医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2]姜嘉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李元元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8.

[3]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9):2.

[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wikipedia. org/wik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研究》(2012SJB880061)。

篇5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态构建

知识时代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拥有创新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就拥有主动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国外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1969年就开创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这个计划首次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受当前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冲击,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认为对大学人才的培养“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工作灵活性”[2];受雅斯贝尔斯的“全人”和洪堡“完人”教育理念的影响,德国大学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基本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外国很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普遍注重大学生从人格到能力的全面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素质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层次。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完成高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创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然而,国内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只片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周家伦认为“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首先必然会想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问题。因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穿心教育,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这段话说出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观念,这也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其他因素出现的“角色弱化”的状况。环境塑人,环境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大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空间都在校园,因而高校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我国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看,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并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在实践操作上也缺乏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校园文化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探索一整套以培养大学生创新为目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思想。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即为了实现大学最初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师生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由高校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的大本营是高校,学习和传播科研文化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中精英聚集、人才济济的地方是高校,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明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母体。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高度统领和把握校园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影响校园主体的成长、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等方面[4]。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是孕育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的最有效、最广泛的社会人文基础。另外,由于校园文化主体的先进性,使校园文化具有前沿性和批判性,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可见,为了响应知识经济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创新导向的校园文化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真正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接近于生活的实践,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将科技创新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大学生们有了一个可以接触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并且能够体会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注重团队合作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虽然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队意识,但却没有真正实践过,是企业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有利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使学生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一)大学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生态基础

教育是对教育环境、教育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升华情操、塑造人格,在实践中感受国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劳动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育教学改革直接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改变过去在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角色弱化”的状况。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先进创新文化的传承体,创新可以在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甚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它们有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拼搏进取、自我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学术自由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这些创新所需要的特质逐渐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让这些特质融入到他们的的头脑中,体现到他们的行为上,最终内化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承担起创新的重任。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创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创新文化所蕴含的特有要素,这些优秀的品质固化在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进取而永续的传承下去,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会不断增添一些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新鲜元素,让高校的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完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归宿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教育中专业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间的互相“拨力”,其本质上在于两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关联、价值整合以及运行架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思考、学习、分析、设计、总结,而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另外,从大的方面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为我们整合社会、企业和高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传统以课堂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过程当中,将以班级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中,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三、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方面,并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实现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能使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外力激励两因素有效地融为一体,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摸得着的且理论结合实践的支点。另一方面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脱教条化局面,寻求企业文化的丰富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在合作中增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升华。

(二)更新校园精神文化培养理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能在大学与社会的过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衔接,达到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现实依据的目的。二者发挥合力才能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既要关照课堂因素,同时又要兼顾企业因素、社会因素。在此过程需要着力创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接受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指导。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撑起一把制度的保障伞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要前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时间。从传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从“校园”为中心到“以校园为基点”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新的工作途径。与此同时,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上大学生必须具备三种意识:首先是创新意识,其次是团队协作意识,其三是服务社会意识。

(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开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第一目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李贤丽,付光杰,韩建.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彭瑛,刘建华.冶金材料类专业工程力学创新性实验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4).

〔3〕吴维娜,苑世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

篇6

[关键词]文化校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7-02

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传承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为此,在当下呼唤重塑大学精神,提高大学软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打造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校园,进一步彰显文化校园建设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整体优势,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投入力度不够。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要想持久深入开展,而且要卓有成效,那么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活动资金和活动场地是重要的基础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转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不广、保障不足,活动阵地有限,专门用于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活动的设备设施数量有限等问题。

5.活动水平不高。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各高校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名牌和重点院校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规范,发展历史久远、层次和水平较高、师生参与面广;而一些普遍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不重视、活动内容不丰富、载体和形式单一、主题和特色不突出、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受众面窄等问题。

6.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时代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高教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挥大学文化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辐射作用,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作为机制保障。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内容等;从微观层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集中体现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活动运营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

2.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工作体系。一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面向全校和院系特定群体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挖掘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竞赛、展览、报刊、网络等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二是根据针对性、科学性和使用性原则来确定学术科技活动课题。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着力形成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三是活化科技活动竞赛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讨论式、对抗式、命题式、挑战式等不同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中来,造就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四是通过“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集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创办学术科技型精品学生社团,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风格、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力量和发展目标,以夯实基础,打造精品为重点,发挥品牌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划拨专款扶持有特色、有前景、有影响的精品学生社团,使学生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

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特色。积极为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历来是高校物质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物质保障主要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等。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的投入,基金来源可通过“学校专款划拨、社会企业赞助、校友资助、教师科研经费”等渠道筹集,用以满足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书籍、原材料、实验工具等必需品的购置需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拓展科技创新活动空间,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社团或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为满足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校外基地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的就业实习和实训的场所。校外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方双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重视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要使校园布局、建筑风格在保证实用性、特色性、美观性的基础上,特别要彰显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无可厚非,清新的环境、优美的景致、特色的建筑、创新的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刻在熏染着青年学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格局。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其中价值观念最为重要,高校创新教育应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努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转变单存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的创新教育观念;从注重传授和继承前人总结现成知识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民族振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校园建设,把作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的大学,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道德风范、机制创新、大学精神等文化校园特质的塑造。对大学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广泛辐射,切实强化文化校园建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衣峻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衣峻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7,(05)

[3]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02)

[4]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考[N],光明日报,2008―12―05

[5]石冬明,论构建高校文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校园环境[J],求实,2005,(06)

篇7

关键词:制度建设 运行机制 传承 推进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24-01

高等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任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经济进步,把技术资源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高校应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形成鲜明的办学理念,把握制度建设的运行规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运行效率,为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创造有利环境,为理论创新增添新的活力,努力实现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目标。

一、高校制度建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高等学校制度建设是从制度传承向未来迈进的过程,是对制度的延伸,也是对制度的推进创新。随着高校的发展,制度建设经历了相当长的历程,完善的制度要通过运用验证,形成高效的制度运行体系。

(一)制度建设阶段

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高校需要建立和谐的校园,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因素,实现制定的各项目标,加强制度建设也就成为必然,因此,制度是否健全决定着工作的运行质量。首先,进行制度设计。高校的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决定着管理秩序的稳定,应对高校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是否符合当前高校建设的需要,是否需要赋予新的内涵,结合形势政策进行设计;其次,明确更新要求。应对制度制定提出要求,明确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应达到的目标;第三,起草制度规范。提高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对照管理要求,提出起草实施方案;第四,民主集中讨论。制度要建立在工作基础上,需要通过民主讨论,进行审议与通过,为制度可行提供依据;第五,形成决议实施。只有审议通过的制度,才能实现科学决策,确保制度实施取得成效。

(二)制度运行阶段

高校应及时掌握制度运行的状况,将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纳入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制度运行质量。一是遵循法制规范。制度要以法制为依据,并且遵循教育法规,保证制度运行的合法;二是运行过程通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工作有序进行;三是取得预期效果。从长远看制度的运行质量,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状况,制定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可以体现制度运行效果。

(三)制度评估阶段

按照管理的类别对制度进行评估,如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制度可以看出制度是否有效,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制度创新。一是过程监督。制度的运行过程顺利,说明制度规范合理;二是运行评价。广泛收集民主建议,对制度的实施作出客观评价;三是效果评价。制度建设与工作成效紧密相关,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形成运行高效的制度建设体系。

二、通过加强高校制度建设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对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起作用,当然需要努力,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评价高校的制度建设应有个过程,着力创造条件推进理论创新。

(一)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高校的管理需要建立运行通畅的制度,激发人的理论创新,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提高思想、理论、专业的认识水平。一是明确行为准则。高校推广应遵守行为规范,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提高制度效果;二是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有了范围,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取得成绩的可能;三是明确工作目标。对照工作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二)形成团队进行理论创新

高校理论建设涉及范围广,有思想理论建设、专业理论建设等方面,通过个人与团队的合作加强理论建设。一是制度健全。建立健全团队建设制度,加强团队合作,推进理论的运用;二是合作明确。有的专业基础理论较强,有的专业技能较强,合理分配任务;三要发挥作用。有了理论创新,应与运用相结合,获得对理论认识的提高。

(三)形成推进理论创新的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为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的,制度运行质量是推进高校理论创新的关键。一是理论基础研究。不断拓宽新思路,提高理论的新意;二是理论运用研究。加强理论与社会需要研究,推广理论的应用;三是人才培养评价。通过对学生历年的成绩,评价制度的运行状况;四是理论运用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看出接受理论状况;五是科研成果评价。对理论创新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三、建立有利于高校推进理论创新的氛围

坚持理论创新需要一个过程,理论也是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上升为新的理论。加强理论建设,建立一个适合理论创新的氛围,有利于高校在理论建设方面取得成果,形成高校理论创新的基础。

(一)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符

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新要求,推进制度创新,让大学理念成为学生行为的标准,建立适合需要的管理制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需要相符

注重加强各个专业运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加强科技研究,一方面建设适合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理论基础。

(三)科技成果与服务经济建设相符

社会的进步对高校制度建设提出新要求,高校应建立科技成果与经济建设相接的机制,构建趋于合理的运行制度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资源。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篇9

学校为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全省性的科技创新竞赛,往往采取搞突击的形式,在竞赛前几个月,由教务处、团委或相关二级学院牵头,临时组建学生参赛队伍,利用放假或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以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任务,追求“短、平、快”的效果。学生经过方案设计、前期准备、零件制作、部件组装、作品调试、后期改进等一系列研制过程,需要付出大量智力、心力和体力,在短时间内要研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作品,谈何容易,因此,学生通常赛前连续加班,甚至通宵达旦赶时间、赶进度,弄得疲惫不堪。赛事过后刀枪入库,偃旗休兵,再也无人问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

功利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在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也是一个发明和创造的过程,从而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受到就业的压力和社会上错误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全国或省级比赛,能够收到“一次得奖,终身受益”的效果,总想在短期内就能取得大赛的奖项和荣誉,从而作为毕业后就业的资本和筹码,以此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青睐,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了急于取得好成绩,有些学生甚至走“捷径”,抄袭他人设计方案,仿制他人创新作品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学生之间各自设防,相互保密,缺乏合作与交流,严重偏离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为了锻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与方向。

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举措

实践是创新之源,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要有新突破、新亮点、新成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开拓创新,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工作。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要增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软硬件环境氛围的影响作用,吸引广大学生加入科技社团[4]。要做到发挥学生科技创新骨干分子的作用与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相结合,组建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入会者必须遵守《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章程》,提交入会申请书,并填写“会员登记表”,申请者在通过面试后,经批准即成为协会会员。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依托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创新基地的学术性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紧密契合各类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竞赛开展各项组织、管理和训练工作。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创新能力[5]。其主要内容有:(1)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技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氛围为基础,广泛开展学术专题讲座[6]。引入不同的学术思想,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举办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推广和演示,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提高影响力,扩大参与面。(3)举办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以科技竞赛、科技交流、科技展示、科技实践为主要形式,融专业性、知识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7],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4)编制科技创新方案,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协办全校性的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竞赛等学科竞赛。(5)协助做好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会员信息数据库,对会员成长的轨迹进行追踪和记录,并形成档案。(6)挖掘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潜力和才能的学生,将他们优先推荐到竞赛训练班,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竞赛的赛前集训,使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通过涵盖课程教学、讲座互动、项目设计、应用实践、学科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建立起深厚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扩大受益面,使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支生力军。

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虽属第二课堂,却与第一课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确并稳定一批具有较高科研学术水平与工作热情的专业技术指导教师至关重要[8]。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孤军作战显然不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聪明才智,铸造团队精神。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持[9]。首先,在工程训练中心内部,培养和选拔一批业务能力精、创新意识强、技术经验丰富、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建立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组,学生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项目由指定教师具体负责,承担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日常指导工作;其次,根据学科竞赛的需要,在全校范围内,招聘一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热衷于科技创新和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切实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按项目核定教学工作当量,并进行业绩考核;再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求知欲,大胆地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10]。指导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相聚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领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攀登新的高度。需要技术攻关时,发挥团队优势,凝聚团队力量,集聚团队智慧,共同破解难题,形成合力共克难关,力争在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有新的突破,取得好成绩。

3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最好是将学生放在充满创新的环境中去实践[11]。因此,具有一个布局合理、氛围浓厚、设施完备、环境适宜的科技创新基地是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必备的基础条件,应切实加强硬件、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3.1硬件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整合原有的科技活动资源,完善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平台。按照“必需、适用、便利”的原则,在机械创新训练室配备小型的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配置工作台及常用的工具、刀具、夹具和量具。电子创新训练室配备计算机、电路板制版系统和各类电子实验装置以及示波器、万用表等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

3.2环境建设

根据安全的有关要求,在各训练(实验)室墙上布置“安全操作规程”、“紧急疏散图”等安全标志和宣传展板,配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和通风降温设施,摆放一些绿色环保植物,室内保持采光充分、整洁美观,营造一个和谐、开放、互动的良好环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这里交流知识,切磋技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开发与研制,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第二课堂。

3.3制度建设

为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工程训练中心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学生科技创新组织与实施办法”、“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经费申请与管理办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管理办法”、“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作品(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训练室、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提交“科技创新活动申请表”经工程训练中心批准后,可随时进入相应的训练(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结题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工程训练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作品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结论,验收评定等级为及格以上的项目,可计学生科技创新学分,优良项目可参加年度课外科技项目评奖。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转贴于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