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篇1

关键词: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运行方法;战略地图;平衡积分卡

1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常态时期的天然气行业,面临着市场供需、地企关系、价格机制、替代能源竞争、国家政策、市场改革、同业竞合、合资合作风险等交互影响[1],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油气科技评估要突出创新导向,将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人才评估作为重要指标,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挑战和新要求下,建设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与考评体系,解决现有绩效评估在不同类型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与流程等多层面间的离散性问题,从单一评估方法向体系性、总结性评估方法转换,是适应天然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举措。

2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内涵

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是基于战略视域对天然气科技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及相关要素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的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实践性和全员性特征。其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管理、绩效与系统效率耦合等相关思想,将管理放置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估与激励、技术价值化等现实环境需求下,运用平衡积分卡等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分解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关键要素并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机构、项目与个人维度的逐层分解与剥离,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服务于绩效激励。该模式强调天然气科技研发、应用与实际生产的有机结合[2],保证天然气科技创新方向性、系统性、实用性与价值性,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展。研究构建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3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过程

3.1明确企业创新战略目标

3.1.1明确天然气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研发应用、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提升公司发展内生动力。3.1.2明确天然气技术集成创新战略目标突破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构建满足川渝、服务全国、支撑海外的具有“油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打造天然气特色研发体系;加强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综合研究,打造天然气发展的技术中心。3.1.3明确天然气技术生产应用战略目标通过相关勘探配套技术研究,解决勘探开发相关技术难题;开展优质快速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实现钻井提速增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实现单井稳产增产;完善已开发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提高采收率并降低综合递减率;完善标准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3.1.4明确天然气科技研发体系战略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为重点,建设以专业技术研发体系、实验基础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3.1.5明确天然气科技保障体系战略目标建立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技术合作联盟,构建多渠道的制度化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式科研环境;优化科技人才梯级结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3.2分解战略目标关键要素并转化为绩效指标

3.2.1以平衡积分卡为工具绘制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原理[3],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基于当年度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因果相连的多项战略主题,制定与每项战略主题相应的目标与措施,再把战略主题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能使管理者从战略整体的4个维度来考察公司。西南油气田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4],结合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绘制出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地图(图2)。3.2.2分解战略主题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战略主题由战略地图引申而来,是实现战略地图的关键战略任务、战略措施及战略活动的总称。战略主题服务于战略地图,是对战略地图的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则是对战略主题进一步分解,用以检测战略主题的执行效果。KPI建立了一种将战略主题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绩效考核体系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因此在研究战略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战略主题并制定出了关键绩效指标(表1)。

3.3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

3.3.1基于机构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机构维度的战略主题包含公司科技进步与科技贡献以及科研院所创新科技能力提升两大类指标[5]。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天然气科技投入—产出绩效、管理提升、社会贡献三大类。其中,投入—产出绩效基于公司整体视域主要考虑经费、人员、资源等投入以及降本增效、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产出;管理提升绩效主要考虑管理创新投入与产出、管理创新分析能力、研发能力、组织与营销等能力[6];社会贡献绩效主要考虑天然气安全供应、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利用、节能减排、天然气经济效益、低碳化发展保障等[7,8]。科研院所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科技管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三大类。其中,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基础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指标;科技研发能力包括科研计划完成、科研成果应用、科研经费控制、科研质量控制情况、科研水平提高情况、科研能力提高情况、ERP及内控管理等指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质量、科研水平、自主创新、实验室水平、科研人才、国际学术会议、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等指标。在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过程中,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经验法估算和德尔菲法,对能够直接以财务管理数据计算的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保证指标的价值性与权重的客观性。3.3.2基于项目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项目是天然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对象,也是天然气科技发展战略落实的载体。基于项目维度的绩效管理,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1)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突破,从而发现新的经济可采储量、增加企业资产。(2)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延缓了老气田产量递减,维持和提升了老气田的现有产量。(3)经过科学论证优化了新井建设和布局,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天然气产量,贡献了新的价值。(4)天然气科技创新体系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影响。因此,天然气勘探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工作量及探井、钻井等综合指标;天然气开发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储量、生产能力与产量、工作量及相关综合指标;天然气利用与经营主要考虑产量及销量、天然气价格等相关指标。上述指标都可以通过生产运营数据进行直接量化和测算,基本上能够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3.3.3基于个人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各院所单位从事科技研发与创新的人员,按岗位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两类: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岗位以知识产品、新型产品的智力价值和社会效用价值为目标;技术支持类员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较具体。基于西南油气田科技人员岗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比对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对偶加权法设置科技人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由于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具备严谨性、创造性等特点,绩效评估要突出工作能力、创新性、工作业绩等;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技能性等特点,绩效考评需突出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等。

3.4实施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

3.4.1组织管理成立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分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办法及其他重大事项;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执行考核;公司核心业务部门提出本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与目标值,落实考核工作并反馈。3.4.2评估流程管理公司科技绩效管理流程是:下达计划完成评估及报告审查验收。绩效计划的制定是指在考核周期开始,绩效考核办公室按照公司科技战略的要求对被考核对象在考核期内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计划过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结构、考核周期和目标值,以及绩效合同等。根据所构建的科技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所规定的指标计分方法、权重型等相关内容,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评价打分,并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实行分级制度。对被考核对象建立以绩效跟踪和信息反馈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双向沟通考核信息。3.4.3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公司及各级各单位应根据反馈的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激励。公司层面,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战略绩效投入—产出整体水平,分析科技战略执行与落实情况,为下一阶段战略调整与深入推进提供依据。科研单位层面,通过关键绩效考核,得出各单位绩效管理水平,作为年度绩效奖励等重大奖励的依据。最后,应当着力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2)持续完善业绩考核体系;(3)落实工效挂钩机制;(4)充分发挥油气田企业总经理奖励基金等专项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5)实行科技人才双序列制度。

4结束语

篇2

会议认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运行近5年来,各体系的专家和团队成员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突出表现在“四个一”: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技术问题找体系、关键问题找首席”已经成为行业管理部门和畜牧业企业的共识。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性发展难题,制定形成了主要畜种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程,研究提出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并积极争取支持。培养了一批管用的技术人才,通过广泛深入的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人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密切了科研推广与产业的直接联系,初步改变了以往产学研推脱节的局面。

会议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畜牧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畜牧兽医领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成果35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9项;此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接近500项。“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比“十五”期间提高3个百分点。在重大关键领域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苏淮猪等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中苜4号等17个牧草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突破了赖氨酸、维生素A等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效。商品猪出栏日龄缩短了5~10 d,能繁母猪年均多产1.5头仔猪;全国奶牛成年母牛单产提高约10%,肉牛个体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草原鼠害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分别超过80%和50%。

会议强调,虽然我国畜牧科技进步取得了不小成效,但与国家目标、行业需求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当前,重点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畜牧业科技进步的思路和顶层设计。要坚持长短结合,研究制定畜牧业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和中期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设计。二要继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持续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优势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探索体系间的联合和合作模式。组织体系专家立足服务产业发展开展联合攻关,在研究水平、研究类型、研究过程和研究协作等方面,引导专家们做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单一技术和集成技术、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岗位工作和体系协作的有机结合。三要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推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制定出台“畜禽种业振兴科技创新工程”等综合性行动计划,构建畜牧企业技术创新大联合机制,引导各相关企业拿出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国家投入相结合,实现大范围整合和整体推进,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四要逐步健全产学研推衔接机制,加快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继续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着力推动基层技术推广条件和能力提升。引导和支持建立新型畜牧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探索运行机制市场化好的做法和经验。

篇3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该区域具有竞争力产业的促进其具有产业竞争优势发展,促进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升海南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为: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为保障,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保优扶弱”的产业发展原则,努力构建海南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对于改善产业发展条件,而且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要提升海南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必不可少。

着力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统筹发展铁路、航空、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建设四通八达、安全通畅、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岛内其他市县高速公路建设,适时启动西环铁路扩能改造,筹划建设博鳌机场,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功能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积极推进邮轮、游艇码头建设。

抓紧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坚持以水电为主、多能互补、集中与分散供电相结合,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进昌江核电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地热、风能发电。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工建设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搞好农场水利设施建设,形成较完备的灌溉体系。加大现有灌区改造力度,积极开展节水灌溉。强化管理,保护和利用好水利设施,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大江大河为重点,加强流域综合治理。 继续推进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等通信基础网络建设为重点,构建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高可靠度的统一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加快宽带通信网、新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积极推进海南“三网融合”建设。以电子务网络、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进程。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投入政策,拓宽投入来源,确保投入稳定增加。一是要继续争取中央对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投入;二是要努力增加区、地(市)两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三是要吸引带动信贷资金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7:26.2:41.1优化为2010年的26.3:27.6:46.1,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转变。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科学选择适合海南省的新兴产业并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我省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海南的一项重大产业政策,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转变海南经济发展方式而做出的合理选择,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生态省建设的产业战略需要,也是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海南省在明确“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始终是海南经济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要立足省情和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七大新兴产业;同时,海南作为国内海洋面积最大省,应重视提升海洋战略,将海洋经济培育成为支撑海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七大新兴产业与海南独特的海洋产业将共同构成海南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海南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作为一个后发展省份,海南省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想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技术制高点,必须把完善科技创新路径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因此,应针对目前海南省产业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少等问题,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加强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认真贯彻落实已出台的一系列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不断优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机制。坚持吸引与培育并举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本地人才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省外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鼓励人才引进。各级政府要建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和高端人才项目资金,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要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三是完善用人机制。将人才引进、培养与科技创业、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入股、期权等政策,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另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要加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相互承接、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基础性研究,企业致力应用性研究,政企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创新主体。与此同时,要在创新机制、融入市场上下大功夫,激发产、学、研各个方面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瞄准市场、适应市场、融入市场,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尽快转变为产品,走出以市场应用引领科研开发、以要素融合促进成果转化、以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发展道路,着力从制度上培育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关键要件。我省产业发展要以优化投资环境的不变来应对国内外投资市场的万变,千方百计改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提高投资吸引力,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因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扩大开放的关键环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使我省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我省开放型经济进位赶超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持续完善的硬环境相比,软环境的提升同等重要。在各地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今天,软环境已成为影响产业承接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要从制度上真正管起来,提高审批效率。实行服务公示制,对于办事程序、申报条件、收费标准、工作时间等需要明确的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使服务全过程实行公开、公正、公平。

篇4

摘要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指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即产业结构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枣庄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措施和制约因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措施,为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与探索

本文结合2013年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的有关精神,围绕“强化质效优先的经济发展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对枣庄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推进措施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措施,为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橡胶制品、商贸服务为主导,生物化工、热电联产、汽车配件、高新技术等互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其中,纺织服装产业是开发区第一大产业,就业人数达1.5万人,形成了包括纺纱、织造、漂染、印花、制衣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可生产文化衫1.3亿件,各类服装4000万件,牛仔服1500万件,90%以上的产品直接出口,已成为中国四大文化衫生产基地和长江以北最大的牛仔装生产基地。机械电子产业是开发区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数控机床、汽车保修设备、广告机械、高低压开关柜、压力容器、电机、气动元件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产品。橡胶制品产业是开发区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又一支柱产业,形成了钢编胶管、各种PVC整体带芯、输送带、自行车胎、电动车胎、摩托车真空胎等产品,其中输送带生产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产地之一,可年产各类输送带150万长米。

二是区中园建设向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推进。按照“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关联配套”的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了沙特纺织工业园、浙江工业园、飞艇科技园、环保产业园等专业化区中园。沙特纺织工业园已获山东省商务厅批准,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纺织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随着开发区商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星级酒店、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第三方物流等新兴产业以及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工业咨询服务等生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已开始向区内集中,商贸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开发区的新兴支柱产业。其中,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600余亩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形成了集新、旧机动车交易,汽车配件、装具销售,汽车修理,检测拍卖等相配套的综合性大市场。投资7.7亿元规划建设了捷隆惠邦国际家居装饰城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快产业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开发区总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 “一心•五园”的发展布局,中泰精细化工产业园获省商务厅批准为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拓展了枣庄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41平方公里的发展区域。商贸服务区建设快速推进,委托苏州空间建筑设计院进行了4平方公里商贸服务区城市设计,一个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商贸服务区和“宜学、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市中新区正在快速崛起。

二是加大外商外资的招引力度。结合全区六大特色产业和六大工业产业集群的要求,先后引进产业龙头项目、核心企业、产业链项目20余个。截至目前,万泰退城进园、中岩建材、中泰科创孵化园以及中泰化工园相关产业链等15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正凯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帝豪酒业三期、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等8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是加大对潜力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制订了《枣庄经济开发区关于扶持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引导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多元化市场,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产品转型升级创新,全面培育和提高竞争优势。今年以来,黄金太阳、力拓重工等19个项目进行了科技创新和增资扩股,完成投资近9亿元。全年新增科技专利申请16项,新授权专利8项。

四是加大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为市场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动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五是加大载体建设的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了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投资为补充的建设模式,建成区面积已拓展到12平方公里,实现了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污水、排水、通讯、天然气和场地平整的“八通一平”。去年以来,投资5亿元启动了省道348线改线工程、长江六路、清泉路、大众路、燕山路等5条道路建设,新增里程20公里。

六是加大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在全市开发区中第一家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推行项目帮包责任制,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全市开发区中第一家通过了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年来,管委会各项工作按照体系要求规范运行,有效地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

下步工作打算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园区规划建设标准。一是按照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加强与规划部门和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协调对接,尽快编制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和管网专业规划,完善园区综合规划体系,将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充分融入开发区整体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对接有关方面,推进长江六路、清泉路等9条道路建设,推进供排水、污水、供电、供热等综合管线同步配套。三是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意见,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模式,鼓励企业开发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提高门槛,严格把关,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一是坚持外向拉动,提高入区门槛,注重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委托招商和招商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项目入区时,实行会审制,以块头大小、环境保护优先、科技含量高低、贡献率多少论优劣,确保入区项目质量。二是着力于骨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扶持资源依赖程度低、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向新型工业化迈进。三是围绕服务功能配套完善,抓好商贸服务区中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迈进。

篇5

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征集人、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MBA导师、《北京信息》专家顾问;曾获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北京市年度”社团系统先进个人”、全球华商百业十大领军人物等殊荣。

最近一两年中国高新区发展迅速,尤其是数量上更是有了很大的突破。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级高新区的数量达到了88家。其中有很大一批是由原来各个省的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区升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肩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逆势增长的重要责任。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高新区的本质是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内生增长、科学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转变的核心载体。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国家高新区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示范。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高新区中,有21个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到了所在城市总量的30%以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拉动就业需求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广泛输出,带动区域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将吸引并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并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推动产学研联合,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提升。

省级高新区升级还有利于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新区发展的中心任务,高新区集聚创新资源,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省级高新区升级,将促进区域在更加优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发展,并调动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随着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集聚效应的显现,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网络创新体系,将为高新区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省级高新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大多呈现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创新创业资源积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逐渐明晰、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著的良好发展势头。部分省级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有准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目标服务,并已经具备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机制体制不活,政策环境不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省级高新区的发展,升级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新区,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赋予高新区更多的职能,更优惠的政策,为高新区完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高新区的发展。

省级高新区升级后的战略转变

省级高新区升级后要寻求战略转变。第一个原则是要坚持优势突出、特色发展。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符合升级高新区的现实选择。核心在于塑造“特色”,重点是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围绕特色产业的形成而探索的特色发展模式。表现在,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市场化、行政手段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尝试差异性的塑造区域品牌的方法、方式和载体形式;在稀缺要素进入进行“个性化”服务等等。

第二个原则是要坚持开放合作、内生增值。就是要营造开放的发展环境,大力引进跨国资本、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努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个原则是要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的先导性、先行性、基础性和驱动性,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要素驱动、资源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始终将创新放在园区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创新对园区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第四个原则是要坚持高端引领、辐射带动。就是要集聚高端要素,率先探索机制体制,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合作和模式输出等方式,给周边区域形成有效示范,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对于升级高新区今后的发展,需明确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总量规模与结构效益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产业路径问题。对于大多数升级高新区来讲,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应该重点解决总量规模问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体量基础。继而在发展后期逐步调整结构,提升发展效率。

二是内生增长与外生扩张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发展动力问题。受区位和条件所限,大部分升级高新区要坚持内生增长和外生扩张并举模式,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区“创新―创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同时要加大开放合作,利用产业链条的跟进和配套,引入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聚集高科技产业资源,以合作开放促自我发展,以引进吸收促自主创新。

三是研发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发展方向问题。不同基础条件的园区可以选择不同发展方向,既可以先大力发展产业继而围绕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也可以先营造创新环境再而发展有技术基础的产业。

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功能升级问题。高新区既是研发资源、高端人才、科技型企业和高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同时也是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承载城市科教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功能区。对于升级高新区来讲,大部分的园区发展形态还比较落后,当前还需要不断完善高新区硬件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水平、商务配套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承载功能,推动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政府力量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相对不完善、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有效地发挥对市场的培育和促进作用。对于升级高新区来说,大部分处于内陆二级城市,发展基础较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和前提下,当前阶段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对高新区管理机构更多地授权,以提高高新区办事效率。

未来重点工作与任务

省级高新区升级要实现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战略转变的实质在于实施。通过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具体工作把战略转变落到实处,真正符合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在承担国家使命、地方责任和实现自身诉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新区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源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诞生成长的摇篮。各家省级高新区发展特色、基础条件不尽相同,如何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中因地制宜的抢占先机、树立位势,是各高新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一,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四种形成机制,重大技术突破、产业融合与价值链分解、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规制改变;还有几个特征,如产业细分、产业试错、强调原创但并不排斥跟踪创新等。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省级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大有帮助。第二,加强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举措的探索。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已经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模式,比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园、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组织者。省级高新区在学习模仿先进高新区的同时,还要创造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第三,加强在体制、政策、规划等方面建立长效促进机制。因地制宜,在组织和领导体制、人才和资金投入、政府采购、地方税收、科技金融,以及争取国家资源和重大项目倾斜等方面积极探索和争取,并加强产业研究和规划编制。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目前绝大多数省级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还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一般来讲,省级高新区所在地区传统产业也占有较大比重,高新区本身担负着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省级高新区升级发展的应有之义。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产品升级,从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从产品制造向新材料研发和专业设备研制延伸;第二产业链升级,从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和总部运营拓展,由委托加工(OEM)到自主设计加工(ODM)再到自主品牌生产(OBM)的升级;第三,鼓励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如培育整体方案集成供应商、营销渠道整合等等。

三是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是省级高新区的重要任务,但科技创新对人才、资金环境等资源配置有很高的要求。省级高新区所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科技创新资源往往也不甚丰富,如何更有效的积聚创新要素,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第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东部沿海财政实力雄厚的地区可以引进大院名校建立分院分校,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省级高新区可采取虚拟整合方式引进科研资源;第二,目标导向,围绕特色产业需求,把加强高新区的资源集成和应用能力放在创新的突出位置,提升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第三,健全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大学院所深度参与,政府积极引导,建成资源集聚、要素活跃、平台健全、服务完善、机制灵活的区域创新体系。

篇6

关键词 灌溉;排涝;蓄水;防潮;节水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61-02

近年来,全区水利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升水利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能力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涉及民生水利问题进一步解决,水利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1 水利工作开展情况

1.1 水利工程体系日趋完善

2013年以来,完成水利建设投入72565.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7356万元,市级资金54968万元、区级资金9989.3万元,镇街自筹252.64万元),先后建成了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灌、排、蓄、防、节、饮、保“七位一体”的水利工程框架体系。一是引黄灌溉工程。全区分王庄和东水源两个灌区,两个灌区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使全区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配置。目前两大灌区年供水能力达到2.6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77万亩。两大灌区干渠总长138.4km,衬砌42.3km,支渠总长146.37km,衬砌22.37km。目前两大灌区平稳健康运行,2013年引黄1.2亿m3,灌溉农田49万亩,水库蓄水3380万m3,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二是排涝改碱工程。我区境内有“七纵一横”河道。其中纵贯南北骨干河道七条,自西向东,依次为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刁口河和神仙沟;横贯东西的河道一条,为生态河。河道在河口区境内总长为248.9km,境内流域面积2267.44km2。对潮河、马新河、沾利河3条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治理,累计投资7595万元,疏浚河道65.55km,疏浚土方375万方,配套建筑物32座。2012-2013年重点实施了新户一、二期土地开发项目,总开发面积10.3万亩,总投资近5亿元,共开挖各类沟渠2767.15km,铺设暗管1928.56km,完成渠道衬砌243.77km。今年投资2625万元,对草桥沟实施综合治理。三是蓄水工程。全区共有中型水库4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70座,总库容1.84亿m3。全区河道拦蓄水能力1600万立方米,2012年投资970万元新建草桥沟拦河闸,新增蓄水能力150万m3。四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片实施、规模发展”的原则,截止目前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7万亩,其中2012年以来投资7867.44万元完成9.5万亩田间节水项目。2012年实施区义和镇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仙河镇0.2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疏挖修筑沟渠174.5km,衬砌渠道19.7公里。2013年被省水利厅确定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2013-2015年),实施高标准农田7.16万亩,总投资8475.4万元,2013年项目已开工,实施仙河片0.9万亩、义和北片1.3万亩。

1.2 水利机制体制不断创新

一是完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区水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以来,我区筹集各类水利建设资金72565.94万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区严格执行《山东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全面开征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目前已征收1927万元。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2012年6月,河口区发展和改革局印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事项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将水资源论证列为取水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有效控制区域用水总量。自2012年以来共办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83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率达到100%;区水利局制定出台了《河口区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将纳污控制指标全部进行分解。先后建成河口城区、河口开发区、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和仙河镇四家污水处理厂。根据省水利厅鲁水资字20122号文件精神,年初对全区127家重点非农业取用水户下达计划用水指标。实施灌区田间节水改造工程,提高了水源调配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三是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严格实行“11274”管理新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两个方案(工程实施方案,工程监督管理方案);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二次验收制,企业诚信管理制和后续管理移交制“七制”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资金、干部和施工“四大安全”。四是探索工程管护新机制。目前全区拥有水利站6个,专业技术人员21名,专业服务队6个,农民用水者协会6个,村级水利员177名,基层服务体系健全。具体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河口区农村水利工程管护暂行办法》,根据流域、区块,合理划分确定水管单位、企业、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的管理范围和管护标准,实施“四马驾车,一员负责,一队执法”的管理机制。(四马驾车即:镇街水利站、公益性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企业管理组织按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管理;一员负责即:村级水管员负责基层管理;一队执法即:水政监察大队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通过调动各级管护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成效机制,抓好了工程后续管理,确保了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长期惠民。五是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了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了区、镇(街道)、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行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建立了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制定完善了防汛、防风暴潮应急预案,加强雨情汛情旱情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确保了全区防汛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的水利资金投入方式仍以上级投入为主,地方财政投入明显不足,水利投融资的多元化、多渠道运作模式尚未形成。工程管护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2 水利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灌区续建配套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我区连续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但目前多数干、支渠还没有实施衬砌,水利用系数不高,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两大灌区干渠总长138.4公里,衬砌42.3km,占总长度的30.6%;支渠总长146.37km,衬砌22.37km,占总长度的15.3%。二是田间工程标准低。我区田间节水灌溉面积仅有23.7万亩,田间有灌少排、渠系不配套、大水漫灌粗放低效的灌溉模式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了用水方式转变。“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三是饮水安全难以满足群众用水需求。随着镇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用水量日益增加,农村畜牧养殖快速发展,使得自来水用户增多,用水量急剧增加;村庄合并居住,原供水管径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目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与工业生产用水为同一管网,造成了农村部分居民用水困难。四是防潮体系不完善。我区北部沿海防潮堤防御标准低,且已规划的52.8公里主堤、28.2公里回水堤急需建设,由于工程投资巨大,程序复杂,推进缓慢。防潮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3 下一步工作对策

3.1 健全完善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深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机制,不断加大油地军共建的项目范围、投资力度;积极探索BT、BOT合作的有效模式,在防潮堤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大的突破;创新投融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向水利基本建设,努力形成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水利工作格局。

3.2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三条红线”控制管理,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

3.3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的主导地位。

3.4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实现六个突破

围绕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六个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保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2013年底,供水总能力达到2.8亿m3,基本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巩固农村自来水100%的入户率,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二是在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完成列入省和国家规划的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任务;蓄滞洪能力和安全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三是在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体制新机制,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体系,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47万亩。四是在构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区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17亿m3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五是在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水网生态绿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自然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尹利海科技创新导报,2010-4-11.

[2]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陈华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

篇7

[关键词]绿色产业;知名品牌;食品营销;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我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6430万亩,占全国的1/4;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0万亩,占全国的1/2;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产量910万吨,占全国的1/5。绿色食品产业的崛起,树立了黑龙江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形象,促进了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与发展。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何打造知名绿色品牌,积极发展现代化绿色农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重视名优产品宣传、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等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打造精深和高附加值绿色产品

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只有在环境保护、生产加工、标准建设等领域更多地研发和采用新技术,在检测、认证等环节不断创新,绿色产业的发展才有更强的生命力。从我省现状来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总体上认识到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但从投入的增速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销售值与研发投入比不到1%,而这些企业往往处在农产品加工的初级阶段,这就很难创造出精深和高附加值产品。众所周知,市场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吸纳优秀人才和采用当今世界上领先的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档次和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合理、有效地增加科技研发投入,认真做好绿色食品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带发展,才能真正使绿色农业及产品逐步走向高端。

二、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着力提升产品对外整体与竞争优势

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近些年,我省培育构建出了一大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以北大荒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已粗具规模。北大荒集团对乳、米、豆、麦、肉、牛、薯等企业进行了整合,完达山乳业、九三粮脂、北大荒米业等品牌被授予全国驰名商标。2011年(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北大荒”以品牌价值276.88亿元名列排行榜第42位,继续领跑中国农业品牌,向进军世界级品牌发起强有力的冲刺。然而,类似北大荒集团这种模式在我省众多企业中为数还不多,许多企业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化的实力,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规模及影响力都很小,而且许多企业内部仍衍生出众多的品牌,将资源浪费在相互的竞争和内耗中。

因此,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对于拥有多个品牌而实力相对较弱的我省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品牌整合,在省内、在国内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只有集中资源,讲求营销投资效率,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才能打造出更多具有龙江特点的绿色农业企业旗舰品牌。

三、重视名优产品宣传,着力增强营销意识和品牌打造能力

强化对绿色产品的宣传,致力于打造名优新特品牌,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其名牌策略对农产品销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省借助大型展销活动和媒体等多种手段,宣传、推介黑龙江绿色食品,成效显著。如哈洽会绿色食品展、农交会、绿博会、黑龙江绿色食品展销周和德国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借助展会平台,推荐企业,宣传产品,进一步提升我省绿色食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从现实绿色企业发展来看,知名绿色品牌农产品,首先要有较高的质量,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具有较高的价值含量和文化含量。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我省许多农产品在本地很有名气,甚至是名优特新产品,有时却很难销售出去,即使销售出去,效益也不佳。这种情况倒不是产品质量低劣,也不是外地的市场饱和,究其原因,知名度不高,产品宣传跟不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要重视产品的宣传工作。宣传品牌是创造和发展品牌产品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宣传品牌产品和企业,还要宣传品牌意识、品牌思想和创品牌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化全社会的品牌意识,为创造品牌、发展品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一种产品的品牌,体现的是产品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等等。只有加强品牌意识,用品牌开拓市场、巩固市场,创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并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的规律,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及产品健康发展

政府支持必不可少,应继续完善和出台相关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加大计划、财政、工商、质检等方面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抓龙头带基地。绿色食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配套基地建设滞后,规模过小,原料供给相对不足。因此在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绿色食品生产为重点,以龙头加工企业为中轴,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对同类企业有机进行整合,重点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形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拉动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格局。

二是抓规范促基地。我省垦区在2005年制定出台了《垦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及绿色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关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和标准实施到位。通过农产品认证,实施标准化农业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档案,在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推行“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统一标准化供种供苗、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收获和加工、统一品牌和产品销售),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此垦区也巩固了我省绿色食品事业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因此,在基地建设中,推行规划科学化、环境优良化、农田方条化、设施配套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系列化、管理规范化、投入多元化“八化”建设标准,对促进绿色品牌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抓质量保品牌。依靠提高绿色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领市场。不断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逐步实现绿色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基地的标准化,产品的品牌化,并通过建立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卖店、专营市场等形式,保证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

四是抓营销创发展。要“反弹琵琶”、逆向思维,花大力气搞好绿色食品市场建设。通过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和“农超对接”等形式建立绿色食品专业销售网络;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绿色食品专业展会,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有效地促进厂商合作、产销对接,使绿色食品进入以品牌引领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这一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渠道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对销售终端的控制,以此推进绿色食品产业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大荒成为全国最

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10-12-17.

[2]中国报道黑龙江频道、关于打造黑龙江

绿色健康食品知名品牌的建议2011-

篇8

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北京市的改革开放进程和全国是同步的,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统筹发展,从微观领域改革到宏观领域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国有经济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企重组,国有资产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属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在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现代制造业板块的比重逐年上升,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国企大集团。与此同时,北京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北京已经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经过30年改革开放,全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商品市场的经营主体和经营业态多元化发展,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不断加强劳动力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作用,促进了北京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北京市还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资源优势,在全国最早建立了技术市场,目前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技术信息集散中心。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加快。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此外,我市还进一步完善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95%以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近年来还积极推进了水、电、油品等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改革。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30年来,北京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直接干预微观经济领域,逐步转向间接宏观调控,并加强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尤其是2003年以来,北京市陆续进行了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国土资源垂直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城市建设。2005年以来,北京市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特许经营,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贷款银行招标制度。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别实行核准或备案制,理顺了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流程,规范了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核准权限。此外,我市持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不断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到2007年底,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已经达到90.5%,

四是农村改革成就斐然。城乡统筹的投资机制加快建立,支农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陆续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完善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机制。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与城区比例从2003年的20:80调整为2007年的51:49。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村土地、产权、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并初步建立流转机制。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延庆县、密云县开展了村镇银行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参保范围基本覆盖我市种养殖业主要品种。2004年起,我市取消了农业税,各项惠农措施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59元,比1978年的224.8元增长近42倍。

五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30年来,北京积极推动科研机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科研转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产业化规模稳步扩大,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以20%~30%的速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明专利增加,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投入研发经费保持在近1亿元的水平。同时,我市提出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走有首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中关村围绕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20年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为8595亿元,占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七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市GDP的18%。

六是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条件。2007年12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建设办),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小政府、大社区,小机构、大服务”的思路,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对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综合领导,2001年成立了全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民政、公安、财政、文化、教育、卫生、市政、规划等各部门,加强街道和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内部社会组织,保障社区社会组织依法享有自治权、协管权、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

七是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在就业方面,北京市通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百日援助活动、开展劳务派遣、公益性就业托底,综合包户、个性化援助、家庭式就业等措施,重点开展了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帮扶,初步建立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帮扶机制。在社会保障方面,当前北京市医疗、养老保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07年实行“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标志着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了《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城乡

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办法》,统一了新农保的实施范围、缴费水平和领取待遇年龄,首次实现了“城保”、“农保”的城乡互转。

八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30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之都焕发出巨大活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妥善保护古都风貌,文化中心的功能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效显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常用药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社区药品平均价格下降30%。通过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转移,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九是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0年来,北京市努力优化外经贸发展结构、提高外经贸发展质量,全市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出口增长迅猛,2007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比1978年的2.97亿美元增长649倍;其中出口额48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比1978年增长171倍。2007年,北京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77个,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全年境外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943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9.4亿美元,增长12.6%。

30年积累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

30年来,北京市立足市情,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改革道路,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近年来,北京市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市情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加快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思想,对于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奥运会后,我市又及时总结奥运成功经验,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二是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要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就充分吸纳了民意。许多在奥运期间,以及奥运后延续下来的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交通限行方面的新机制、好做法,就是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的结果。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需要面临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文化、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市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重点突破。“四位一体”协调推进改革成为新时期北京市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

四是坚持先行试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北京市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目前,北京市正在探索实施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并选择了昌平区东小口镇作为试点区域开展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统筹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北京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改革措施,如社会保障全覆盖、公交地铁低票价、建立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制度和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机制等,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

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0年改革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展望未来深化改革开放前景

未来5―10年内,北京市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面深、配套性强,风险和难度较大的改革。下一步,北京市要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奥运机制长效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切实改善民生问题,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改革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市和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将市级财力进一步向区县倾斜,促进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同时建立经济发展引导机制和区县间横向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区县科学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展改革领域,创新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建设等领域融资方式,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新机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紧紧抓住中关村成立20周年的机遇,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重大制度创新试点在北京实施。此外,还要完善符合首都功能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制定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着眼于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研究建立促进企业上市联动机制。

篇9

根据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和《*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称。当前,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程方面发展,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海洋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群正在形成,生物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主导产业。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制药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生物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对人类及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促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生物产业发展态势。

*国生物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基本上能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技术领域与世界技术水平差距较小且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产业。近年*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基因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因治疗、组织工程、诊断试剂和芯片等医药生物领域,已有20余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上市;农业生物领域,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物制造领域,*国是化工、发酵、制药等行业的原材料出口大国,农业废弃物制备功能糖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以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材料及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国家正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已在全国建立了20个生物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产业密集区。

(三)*生物产业基础及发展状况。

1.生物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光照时间长,平原、山地、丘陵、湿地分布各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各类生物繁育生长,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多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资源得天独厚;黄河三角洲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国重要的农产区,是水果、蔬菜、海产品及蚕茧、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多年来粮、棉、油、蔬菜、水果和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较为发达,有利于推动工农业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发展生物质经济和循环经济。

2.研发实力较强。全省现有省级以上生物技术研发机构46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1.3万人,两院院士13人;有44个省级以上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其中涉及生物科学的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0个,食品发酵工程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1个,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基地、县)10个。特别是在*省*市集聚了大量海洋生物领域的顶级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3.产业基础良好。进入新世纪,*省在农林生物、生物医药、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等领域的一大批高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省生物产业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农业生物: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开发居国内领先地位,脱毒甘薯、马铃薯等的产业化开发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利用生物技术选育的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利用胚胎移植技术进行优质肉牛、波尔山羊等的良种繁育,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牛胚胎移植群体。

林业生物: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育林木、花卉新品种取得较大进展。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干旱、瘠薄的地理环境,利用生物技术对四倍体刺槐、苜蓿、狗牙根草抗旱、耐盐碱基因转导成功,已进入田间推广。利用无花果、薄荷等植物开发生物制剂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现已研制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病虫害新型生物制剂。

生物医药:目前全省近20个生物技术药物已投入生产,拥有鲁南制药、齐鲁制药、新华制药、先声麦得津、东阿阿胶、威高、新华医疗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企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全国第一。

海洋生物:以海带、对虾、贝类、海参、名优鱼类养殖和海洋药物为特色的*国历次海洋蓝色浪潮均发端于*省。*省在水产良种引进、海水生态养殖、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精细化工生产、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及加工利用和深水网箱设计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海洋天然产物的筛选提取、海洋药物的研究和产业化也取得显著成绩。

生物制造:轻工食品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功能糖已实现产业化,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酶工程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纤维素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无污染(生物酶)制浆新工艺已在造纸行业推广。

生物能源:以秸秆、玉米芯废渣、木薯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取得重要进展,国内首条万吨级纤维废渣制备燃料乙醇生产线正在建设。以棉籽油、豆油、油脚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发展迅速,华骜植化公司8万吨/年生物柴油、创世纪公司10万吨/年生物柴油项目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夏津三融集团20万吨/年棉籽油转化生物柴油项目正式立项。生物质能发电开始起步,单县秸杆发电、禹城纤维废渣发电等项目已投产。

生物环保:近年来,*省生物环保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运用全封闭生物脱臭装置治理污染走在全国前列。造纸方面,应用生物酶液预浸催化剂低温无压蒸解反应制浆法,使逆向回用水及中段过滤处理用水利用率达90%。

4.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物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地方和部门尚未真正认识到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将生物产业放到战略性产业的高度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产业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20*年,全省重点调查的169家生物企业的总销售收入为383.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仅为2.26亿元。三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由于缺乏政府资金引导,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许多生物企业难以得到金融机构支持。四是各类人才比较匮乏。科研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师数量远不适应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化人才更为缺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充分发挥*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产业化的新突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尽快使生物产业成为综合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1.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加快建立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促进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推动生物产业做大做强。

2.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充分利用*省生物资源、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促进教育、科研及技术、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构建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

3.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处理好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产业发展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为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支撑平台。

(三)主要目标。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生物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海洋生物、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生物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实力、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得到明显增强。逐步把*省生物产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产业密集、特色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地。

———至2012年,生物产业产值达到39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5%以上。其中,生物与新医药产值达到2300亿元,生物农业产值达到600亿元,生物制造达到600亿元,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达到400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成为国民经济和高技术领域的重要产业。

———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未来5年间,在努力争取国家项目的同时,省级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向生物产业倾斜,力争实施100项国家级和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生物产品。

———构建生物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以建设公共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在相关产业领域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并努力争取生物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落户*,加快建设优势集成、手段先进、机制灵活的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研发和工程化验证平台,提高生物产业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一批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局部强势为目标,选择生物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在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建设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使之成为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到2012年,争取建设10个生物产业基地,其中再增加1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生物技术骨干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同时扶持一批技术领先、研究开发实力强、机制灵活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推动全省生物产业的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大约8年的努力,力争使*省生物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3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产业发展重点

发挥*省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海洋生物、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等产业,培植壮大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

(一)生物医药。

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目标,积极运用生物高技术改造医药工业,注重从源头上进行创新,高度重视致病基因的发现和保护,抢占上游知识产权,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以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和现代中药为重点,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促进*省医药工业由单纯仿制跟踪向技术创新和仿制并重的方向转变,尽快形成*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创新药物。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生物制药企业为依托,以基因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生化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和海洋药物五大领域为重点,加强对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的研制开发,提升药物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对处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药物的扶持力度,为产业化储备一批新药。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具备产业化条件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核酸类药物、天然药物、抗感染药物、老年病治疗药物、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加快实现产业化,尽快形成规模效益。以鲁南制药、齐鲁制药、新华制药、东阿阿胶、福瑞达等企业为龙头,在全省打造一批创新药物示范基地。

2.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制药工业是构成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产业支柱。*省拥有威高、新华医疗、福瑞达医疗器械等一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骨干企业,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未来几年,应以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领域为重点,依托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实施人工肾、人工关节、血管支架、人工皮肤、肿瘤放疗一体化设备、血液分离净化器等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形成和发展具有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3.现代中药。积极开展野生与栽培药材的资源调查、种质保藏、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利用细胞融合、克隆、组培脱毒、转基因等技术加快改良和选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加大中药新品种、中药制备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力度,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标准化及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尽快完善中药种植GAP、生产过程GMP标准化体系建设,有重点地培植一批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县)和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扶持一批市县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二)生物农业。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工程育种和疫苗、生物反应器和高效新型生物农药、生物制剂等高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广具有明显增产和改善品质的农、林、牧、渔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以作物育种、畜牧胚胎工程、畜禽疫病诊断试剂和生物疫苗以及绿色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和酶制剂等的产业化为重点,实施“四项工程”,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农业生物产品、企业和示范基地。

1.农作物生物工程。以推动具有明显增产和改善品质的农林牧渔高效育种和快繁技术的研究及其产业化为目标,积极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着力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广适、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加快农产品高效、无公害、标准化设施种植技术工艺研制推广,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投入要素的优化控制,促进名、特、稀、优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创造具有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农作物生产示范基地。

2.林业生物工程。加强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基因工程主要林木新品种选育,推进林木优良品种产业化。加快林木生物质能源产品、生物质化工原料及适宜沙荒地、盐碱地、山坡地等边际性土地大面积栽植的生物质树种品种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建立优质果树、林木、中药材、花卉快繁等特色生产示范基地。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技术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不断扩大野生种群,为野生动植物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3.畜牧和水产生物工程。运用生物技术改良和扩繁优良品种,加强主要畜禽品种品质改良,积极开展牛、羊、猪、鸡胚胎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建立健全良种胚胎库,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品种。重点支持畜禽、渔业产品高效、无公害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建立主要畜禽及水产生物种质库,加强珍稀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完善畜禽、渔业良种繁育体系,重点扶植一批良种繁育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养殖。重视研究开发生物反应器并加快产业化进程。

4.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畜禽、淡水鱼疫苗等产业化工程。加快各种生物杀虫、杀菌、促生长制剂及新型农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剂实现产业化。加强新型畜禽、淡水鱼疫苗与诊断试剂的开发应用,支持禽流感、鲤春病毒病等重大畜禽、淡水鱼类疫病病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淡水鱼高效多价多联新型疫苗、分子检测生物芯片、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和产业化,争取在3年内发展新型畜禽、淡水鱼药物或诊断试剂3-5个,基因工程疫苗2-3个。支持一批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肥料、农药(含兽药、疫苗)、生长调节剂、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动物生物制品效益。

(三)海洋生物。

进一步发挥*省在海洋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快生物高技术对海洋产业的改造和渗透,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加快引进、培育和改良海水养殖动植物的种质,培育驯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海水养殖新品种,重点开发鱼类、甲壳类、贝类及海珍品的多倍体、性控及转基因等新品种,推广规模化苗种繁育、设施化养殖和清洁无害化养殖,发展一批育苗养殖示范场。加快渔业饲料、绿色渔药和免疫制剂开发,建立并推广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水产养殖综合效益;加强集约化养殖设施开发和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设施渔业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加快养殖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积极开展水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值化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建设。建立主要养殖对象及大宗、优势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全面提高*省水产品加工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延长产业链;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与手段,建立水产生物产物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推动*国水产生物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化制品等领域深度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开发,为海洋加工工业和生物功能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生物资源;加强对共轭亚油酸、岩藻聚糖硫酸脂、文蛤多糖等新型海洋药物和脑营养物系列产品开发,为医治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爱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提供新型药物支持;加强对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型、功能型海洋食品和生态化妆品的开发,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

(四)生物制造。

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微生物发酵、催化剂、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生产一批功能性、保健性、绿色环保食品、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重点加强高效工业用酶制剂、氨基酸、有机酸、木寡糖、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聚乳酸、赤藓糖醇以及快速生物检测装置及其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产品的开发,大力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重点扶持禹城功能糖等一批生物制造产业基地。

(五)生物能源。

根据*省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技术状况,积极支持开发秸秆和纤维素制造酒精系统、降解生物质气化机组焦油技术、生物质压块设备、生物质炭化专用炉、沼气压缩储藏运输系统等新型生物质利用设备,推进以甜高粱、秸秆、纤维废渣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以棉籽、油菜籽、废弃油及其他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以秸秆、农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及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工业化沼气的产业化进程,提高生物能源在能源中的比例。

(六)生物环保。

开发各种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引进、培育和规模化种植特色植物,用于防治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并用于改良盐碱地。积极开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产品的基础化工材料的产业化。重点发展可降解塑料、高效分离纯化介质、生物环保厕所等环境治理用的生物产品,开发生产生物技术浮选与提取稀有矿物质、工业“三废”污染和海、陆面源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培育具有*省特色的环保产业。同时,重视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产业布局

加快培植一批特色产业链和产业基地,是加快产业规模膨胀、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今后5年,要优化*生物产业布局,在生物产业重点领域,选择已初步形成产业优势和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以特色产业链为基础,以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为目标,采取综合的配套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关配套产业,互动发展,培植一批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出发,重点培植壮大10个生物产业基地。

(一)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应完善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形成以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水种苗繁育为主体,以海洋新材料与活性物质提取、海水养殖病虫害防治为辅的海洋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以禹城*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区,加快建设以农业生物制造为特色的国家级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带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区。

(二)规划建设济南、临沂、淄博、济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济南、临沂、淄博、济宁等市是*省传统医药企业集聚地,应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的集聚式扩大,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济南应发挥各类医学、医药科研院所、人才集中的优势,重点强化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重点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发展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同时加快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的发展,建设成为以生物医药为主体、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济宁的抗生素和生物制造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应明确发展思路和战略,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加快建设以生物发酵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临沂的生物与新医药、现代中药都具有相当规模,应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研发力量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淄博应继续强化原料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优势,以新华制药、新华医疗、山川药业和中保康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基地。

(三)规划建设聊城、烟台、威海、泰安等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聊城的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育种及牛羊胚胎工程基础较好,应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扩大规模,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生物产业基地。烟台、威海应发挥海洋水产育种与良种产业化、水产品深加工、海洋药物的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尽快建设成为专业性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生物产业基地。泰安应充分发挥*农业大学生物育种科研力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骨干企业,强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尽快建设成为以生物育种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

五、保障措施

*省生物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一)强化生物产业自主创新。

1.加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完善原有生物技术创新平台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农大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同时在生物制药、中药质量控制、医用植入器械、作物分子育种、酶工程等优势领域争取国家在*省设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力争使*省生物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积极构建区域性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依托优势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组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平台,提高生物产业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

2.推动企业尽快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认定一批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引导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大力推进生物技术成果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加强生物技术科研成果的登记和转移工作,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究机构在*省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完善生物技术成果的评价体系和转移机制。

4.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个人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商标等知识产权,加大对重大发明专利的保护和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加速规模化生产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制定,抢占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1.加强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开展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产业高级人才基地建设,加强博士、硕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中高等职业院校扩大生物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

2.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鲁创办生物企业或从事开发性研究,鼓励重点大学和省属以上生物科研机构公开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结合国家和省级自主创新战略和重大专项,对引进人才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扩大“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中生物专业岗位数额,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1.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投入。整合政府项目计划,逐年加大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的投入,支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各类省级科技计划和结构调整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扶持生物企业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公共创新平台等项目。

2.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优先购买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生物产品。

3.落实国家对燃料乙醇、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等重要生物产品进行补贴的政策,鼓励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1.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物产业发展。支持建立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扶持生物产业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加强对生物企业发展初期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生物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生物企业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支持企业以专利技术为担保向银行贷款。

2.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物产业的投入。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对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生物技术产业化和生物产品出口给予信贷支持,建立相应的贷款运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有力支持中小型生物企业发展。

3.支持生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优先支持到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上市。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鼓励未上市生物企业到全国及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融资券,支持省级以上生物产业基地内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

(五)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积极培育生物产品市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农民使用农业良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完全可降解生物薄膜等产品给予适当补助。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免疫覆盖范围,加快培育和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市场。逐步扩大车用燃料乙醇试点地区,积极推进生物柴油试点推广。

2.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在规范审查、安全评价和安全监管等保障生物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加快推进转基因农产品技术、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检查和惩处力度,依法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

4.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收入补偿问题,尽快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完善药品定价管理,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提高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国产生物新药的积极性。

(六)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

1.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开展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收集、保护濒危稀缺的重要生物资源。加强物种种质资源库(圃)及保护场(区)、原生境保护点、试验基地和信息与管理体系建设,加大鉴定评价特异生物资源的工作力度,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宣传。

2.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按照国家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信息采集、评价标准及评审、检测、监测、监督与体系。开展转基因生物的调查、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完善引进转基因动植物、生物产品的准入制度,加强转基因生物检疫检测,提高转基因生物监管能力。加强检疫检测,提高安全监控、监管能力。建立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体系建设。

3.加强生物伦理审查和研究。遵循国际通行的生物伦理规范,建立健全医学、农业等领域生命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积极开展生物伦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

篇10

“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0.5亿元,是年38.5亿元的3.39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是年2.25亿元的3.1倍,年均增长25.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年均增长28.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35.3:31.8:32.9发展到19.1:49.8:31.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1.5亿元,是年9.3亿元的6.6倍,年均增长4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1亿元,是年6.6亿元的9.2倍,年均增长46.5%;建设专业化工业园区4个,入驻大中型企业8家。现代农业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到17万亩,粮食产量连续8年居全市第1位,特色种养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引进了雨润等知名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38亿元,是年12.7亿元的3倍,年均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4亿元,是年15.1亿元的3.9倍,年均增长31.1%;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驻项目6个;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

二、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新城区建设有序实施。累计投资260多亿元,建成区拓展到18平方公里,入住人口8万人,一座现代化新城区快速崛起。北城区开发全面启动。高标准编制了北城区控制性详规,一期工程征地、农用地建房拆除和城市设计、路网规划、回迁安置小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9.85亿元。南城区改造稳步推进。累计投资1.18亿元,新建改造城市主干道路5条,新增绿地面积31.1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不断加快,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300万平方米,住房保障工作有效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些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1%。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资3.2亿元,完成了三座店水利枢纽主体、二道河子水库除险加固、英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5.78万亩。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资5.2亿元,新建改造公路706公里、桥梁26座,新增黑色路面402公里;赤大、赤通高速和赤大白铁路松山段竣工通车,锦赤铁路松山段开工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投资2.98亿元,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德援项目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工程建设,完成生态治理面积60.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农村电网日趋完善。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66千伏输电线路142公里,改造10千伏输电线路515公里,供电能力显著提高。

三、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各项改革扎实推进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累计利用区外资金18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实施合作项目79个,投资规模超20亿元的项目10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38个;成功引进了中钢、国电、中冶、中电投、大唐、山东黄金、雨润集团、铜陵有色、上海东方伟业等大企业、大集团,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或正在加速推进。招商项目的投资拉动效益逐步显现,矿业经济、农畜产品加工和能源开发等优势产业稳步壮大,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蓄势发展,呈现出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政府机构和部分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实施了财政惠民资金补贴“一卡通”改革,被自治区列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重点推进旗县区。区财政局被财政部等部门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稳步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有效实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0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1项,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环境。

四、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社会保障继续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00元和6500元,比年增加7411元和3280元,年均增长14.7%和15.1%。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万人,劳务输出60多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以内。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增资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政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人均月增资1668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保障标准提高718元。持续扩大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达到2.1万人和5.2万人。积极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乡低保人数达到4871人和1.8万人,月补助标准提高了116元和36.5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继续加强扶贫和救灾救济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255万元,下拨救灾救济资金1435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45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大力推进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45项;成功承办了5次自治区农博会。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资4.5亿元,撤并学校134所,新建学校7所,重建城区小学1所,新建改造校舍40.1万平方米,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育质量,高考录取人数保持自治区前列。累计投资6781万元,新建二级综合医院1所,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5所,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完成了松山医院迁址新建主体工程,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6%以上。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我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旅游工作不断加强。在赤峰电视台开办的“今日松山”栏目质量不断提高,有线电视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宗教、红十字、慈善、档案和地方志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成功承办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各项迎会任务。组织开展“迎盛会、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巩固提高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顺利通过了全国双拥模范区复检和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区验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受到自治区表彰。武装工作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表奖,驻区部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民主法制氛围浓厚,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区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切实增进与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联系,认真办理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68件和区政协委员提案418件,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和法治松山创建活动,推进了依法治区进程。加大了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平安松山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荣获了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两连冠,区公安分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总量持续下降。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30.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1%。招商引资完成61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7亿元,增长48.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较好进展。设施农业新增3万亩,北城区开发全面启动,国电风机叶片制造及总装、福润生猪屠宰加工、20万千瓦风电开发等项目竣工运营,新疆金风风机总装、温州五金机电城、港湾国际酒店、沃德祖代种猪繁育养殖等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铜陵国维12万吨采选扩建、东方永业城市广场、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10件惠民实事得到较好落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社会保持稳定,顺利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收关。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必须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全面优化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承接好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好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快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齐心协力,高度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合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更好更快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四大班子的团结合作,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扎实工作,得益于驻区部队、条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为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欠发达的区情没有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效益有待提高;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优势不强;服务产业刚刚起步,区位优势尚待发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任务较为繁重;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民生保障尚需加强;矛盾纠纷仍然较多,维稳任务相当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强区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按照“‘好’字当头、‘快’字优先、投资拉动、工业引领、率先发展、保障民生”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确立“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谋划更加美好的蓝图,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按照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培养产业竞争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营造全市商业中心;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打造现代宜居城区;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松山。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四个翻一番以上”和“两个大幅度提高”。到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3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亿元,均比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均比年大幅度提高。经过五年的发展,力求把我区建成全市宜居首选区、商业核心区、金融保险中心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市的钼采选冶炼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自治区经济强区。

一、培育支柱产业,培养竞争优势

将工业摆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强做大矿业,加快铜陵国维、中钢金鑫大规模采选扩建步伐,引进实施钼、铜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矿业链条,打造全市钼采选冶炼加工基地。提档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以雨润集团、博天糖业、亚盛公司、蟹岛集团为依托,以生猪、肉牛、粮食、蔬菜等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打造全市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继续发展能源新能源产业,实施好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步伐,提升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做优做强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稳步提高国电、金风两大风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努力引进大型风机组装、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制造组装等项目,打造全市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发展信息科技产业,以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引进信息科技项目集群发展,打造全市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抓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的升级改造,实施好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项目,打造全市生物制药基地。着力引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安庆生物制药及新材料产业园区、当铺地食品轻工园区和夏家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筹划启动铜陵国维矿业园区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大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

到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5家,年利税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

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围绕建成小区扩规模,实施合作化经营求发展,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以生猪、鸡、牛、鹅为重点,抓好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建设,发展养殖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效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农业机械化,大规模建设高标准良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生猪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做好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培育知名品牌,进军高端市场,增加农民收益。健全农牧业科技、信息、质量安全、市场销售、防灾减灾等服务体系,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到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设施农业发展到3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达到15亿斤以上。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营造商业中心

坚持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生产和生活业并重,着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全市商业核心区。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化的商贸中心。大力发展宜购、宜游、宜闲、宜乐商业街,营造特色商业圈。完善物流园区设施和功能,增强承载能力,重点实施好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建设,不断丰富其它经营业态,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北城区开发,大力引进金融保险机构,打造全市金融保险中心区。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品牌和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新型现代服务业态,提升服务业档次。加快以三座店水库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开发,逐步完善服务设施,打造赤峰近郊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家政、养老等社区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推进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住房需求。

到年,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物流园区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建设改造并重,打造现代城区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导,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档次,打造现代宜居宜业城区。全力抓好北城区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分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回迁安置小区和住宅小区建设,适时启动行政小区以及教育、金融和商业中心区建设,快速凝聚人气,增强商气,打造精品城区,建设宜居松北。加快南城区改造,科学制定改造规划,重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配套设施,实施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与新城、北城有效对接发展。着力打造赤峰科技新城,高起点编制实施信息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实现现代新兴产业与生活配套服务同步发展。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责任,推行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高水平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人口和承载产业的能力。高标准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城市品位。

到年,力争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5.4%;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新增16.8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到36.3万人,新增5.2万人;旧小区改造率达到10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以上。

五、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发展需求

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保障和支撑能力。加快完善水利设施,实施好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增强农牧业用水保障能力。超前筹划城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项目,满足长远城镇化和工业化用水需求。继续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的升级改造步伐,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切实加强公路养护,逐步构建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好电力供应,实施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确保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风电输出通道建设,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全面推进“数字松山”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到年,力争解决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新建改造县乡油路和通村油路550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80%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

六、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不懈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明确招商方向,努力扩大和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首先,围绕完善产业、打造集群招商。着力引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信息科技、新能源开发、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围绕承接转移、弥补不足招商。瞄准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放眼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好产业资本转移,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围绕引联重组、做大做强招商。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或行业龙头,推动现有中小企业实施引联重组,提高发展水平。另外,要注重引资承贷,促进发展。积极拓展融资平台,提高承贷能力,弥补财力不足,促进工作开展。最后,还要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加快引进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借力发展。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区招商引资规模达到540亿元以上。

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稳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全市教育领先水平。加强科技培训,加快引进新技术和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市场整顿。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努力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年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稳步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救灾、救济和扶贫工作力度,改善受灾群众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做好档案、地方志工作。

八、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大力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认真开展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企业、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认真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不断完善村民、居民自治制度,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松山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平安松山。

年主要任务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率先更好更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支持企业抓好生产运行,完善园区载体功能,促进工业经济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工业项目13个,概算总投资18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力促总投资64亿元的铜陵国维矿业12万吨采选扩建、总投资36亿元的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总投资30亿元的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风电开发、总投资15亿元的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总投资16亿元的雨润食品加工园、总投资5亿元的国电集团3兆瓦风机叶片制造及总装、总投资3.5亿元的博天糖业迁址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部分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快推进新疆金风风机组装二期、蟹岛集团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继续实施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积极帮助中钢金鑫、铜陵国维、国电联合动力赤峰公司、新疆金风天润新能源公司、赤峰福润公司、山东黄金柴胡栏子矿业、碾子沟矿业、华泰矿业等重点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提升重点企业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技改扩建步伐。进一步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已为中小企业搭建好的融资平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实施引资扩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安庆、当铺地园区和夏家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道路、供电、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启动编制铜陵国维矿业园区规划,适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园区土地储备规模,努力满足项目入驻需求。发挥现有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企业、更多项目入驻发展,引导配套项目入驻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年内,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

坚持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建成运营的福润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努力引进实施亚盛投资公司原种猪养殖及现代农业园区、北京三元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等项目,扩大生猪、肉牛、奶牛等养殖业规模,力争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0处以上,出栏生猪80万口、肉牛15万头,存栏奶牛3万头。支持博天糖业、蒙森淀粉、神农工贸等现有龙头企业落实好原料基地,发展甜菜5万亩、马铃薯10万亩、优质杂粮杂豆10万亩。进一步健全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企业原料供给和农民收益不断增加。

促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积极做好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的筹措工作,优先在现有设施农业小区的基础上扩张规模。积极扶持推广合作化经营模式,大力引进蔬菜保鲜和加工项目,广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逐步转变设施农业发展方式,有效扩大发展规模,切实提高经营效益,力争新建高档次示范园区2处。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积极争取和统筹利用好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实施集雨抗旱、渠道防渗、田间配套、管道输水等节水工程,推广膜下滴灌、垄作沟灌、全膜沟播等农业节水新技术,年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以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抗旱能力。启动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稳步提高粮食产量。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国家绿色能源县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抓好7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实施好以通村油路、安全饮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改造农村危房400户,完成农村改厕4000座。

努力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做好农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工作,提高市场知名度。引导特色种养业、农机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不断壮大西瓜、蔬菜、杂粮杂豆等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动物疫情防控、气象灾害防御和农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落实好国家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年内,力争新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亿斤以上。

三、推进项目建设,发展第三产业

坚持以商贸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强招商运营管理,加快推动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加快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商贸项目10个,概算总投资17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着力推动总投资90亿元的雨润城市综合体、总投资25亿元的雨润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总投资22亿元的东方永业城市广场、总投资11亿元的安徽商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总投资7亿元的新天地广场、总投资6.5亿元的北辰综合批发市场、总投资3亿元的群冠铭润广场和总投资1.7亿元的奥翔财富购物中心等项目抓紧完善前期手续,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年内竣工运营。加快完善物流园区道路、供电、供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做好土地征收和报批工作,为项目入驻创造方便条件。依托北城区开发和科技新城建设,努力引进实施一批新的现代商贸物流和服务业项目,全面提升三产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吸引消费和持续竞争能力。

抓好商业运营管理。继续完善鼓励扶持政策,支持迎金路商业街、五金机电城一期、港湾国际酒店等已建成重点商贸项目搞好招商和运营,加快提升人气和商气。支持新建项目同步抓好招商策划,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档次招商和高效率运营。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建设规划,着力搞好三座店水库、老府神仙沟、大夫营子风电场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培育发展设施农业采摘、观光及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居民增收。年内,全区接待旅游人数要达到10万人次以上。

培育发展好其它服务产业。继续做大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保险、邮政通信、社区服务、中介咨询、楼宇商务等服务业,培育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继续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活跃农村商贸流通市场。

年内,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

四、建设现代城区,提高管理水平

在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的同时,更新城市管理理念,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力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

继续完善城市规划。积极参与赤峰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同步加快编制和完善好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南城区改造规划、北城区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努力做到城市规划齐全配套,科学指导城市建设发展。

全面加快北城区建设。抓紧做好土地报批和拆迁工作,加快推进“七横六纵”城区主街路、回迁安置小区、行政小区、京通铁路公铁立交桥开通、一号泵站扩建、临河游园和迎金路西侧公园等工程建设。加大规划进驻业态的宣传和招商力度,快速营造良好的开发建设环境和氛围。

加大南城区改造力度。完成好广场路南段改造和锡伯河街开通工程,实施好城区排污管网升级改造、6条巷道治理等项目,搞好3片城中村、5片棚户区和30万平方米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抓好主要街路两侧和休闲广场的绿地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

启动科技新城建设。抓紧做好征地拆迁及土地报批工作,加快启动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展示区和生活服务区建设,同步加快园区道路、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现代新兴产业与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区。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当铺地中心城区拓展区的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的控制性规划,并分步启动实施,积极打造城郊宜业宜居新区。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扶持方式,尽快修编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推进初头朗、太平地、安庆、城子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新城市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公共治理的模式转变。在城管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同时,街道办事处要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责任,并探讨赋予街道办事处一定的城市管理权利。要加强协调配合,理顺工作关系,明确新城区管理的相关责任,努力解决新城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力度,保证城市管理必要的资金需求。

五、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持续发展

积极搞好项目策划,多方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水利设施。实施好英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城乡防洪和40处农村饮水安全、2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工程建设,解决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启动筹划实施三座店水库向城区生活和工业生产供水项目前期工作。

改善交通条件。完成国道306线锡伯河危桥改造、省道205线木头沟至四道梁段10公里油路翻修工程。加快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设,力争在各乡镇建设一条10公里以上的四级乡村公路。探索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新体制,推进通村油路建设改革试点,力争新建通村油路50公里。

加强生态治理保护。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农田防护林、三座店水库和二道河子水库库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2万亩以上。严格落实封育禁牧政策,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林,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开展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加快电网建设改造。修订完善全区农网升级改造三年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电网布局。投资7830万元,完成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初头朗、碱场和岗子等地区66千伏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和4座变电所建设任务,提高供电保障能力。继续协助风电开发企业做好输出通道建设,确保及时并网发电。

六、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

明确招商引资方向和重点,落实专项推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

壮大优势产业招商。继续加强矿业、能源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信息科技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力促国电联合动力大容量风机制造及大功率风电场示范基地、风机配套设备制造、雨润食品加工园、高科电子芯片、亚盛投资公司现代农业园区、三元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

培育新兴产业招商。积极引进铜材精深加工、新材料、劳动密集型及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加大雨润城市综合体、波司登羽绒服加工、江苏九鼎集团玻璃纤维加工等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促一些项目及早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工建设。

推进引联重组招商。支持金昊矿业、华泰矿业、万利丰鹅业、金碧药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加快引联重组,着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收购、控股或参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扩大融资承贷招商。与农发行等金融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好土地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实现借力滚动发展。

加强人才引进使用。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环境,争取引进一批适合我区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和急需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年内,力争引进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5个,招商引资规模达到75亿元以上。

七、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改善民生,财政资金安排优先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方面倾斜,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松北新城教育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发展松山教育品牌。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承办好自治区第九届农博会。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新农合工作,完成松山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必保9月份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做好人才引进、技术协作等工作。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管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奖励扶助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抓好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5处草原书屋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积极落实扶持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支持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900人以上,力争年内劳务输出10万人以上。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和监管。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救灾救济工作。实施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力求5000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做好国家卫生城复检工作。加强环境、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慈善、档案和地方志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八、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加强诚信教育,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兵员征集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继续巩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创建和谐示范社区。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抓紧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松山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力争实现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三连冠。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九、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水平

维护良好发展氛围。区政府要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更多更好地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

提高推动发展能力。坚持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在推进率先发展中,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开创政府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好全程跟踪服务的各项措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活动,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企业评价机关效能制度,认真做好投诉受理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和行政问责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着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高效协调运转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