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社区教育的兴起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提升全民素质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自身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随着工作的深入,有必要对社区教育的功能进行理性思考和准确把握。文章阐述了加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功能的基本思考,指出了职业技能培训对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了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旨在引发对社区教育的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职业培训;功能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本社区各种教育资源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文化休闲活动的教育,并将这些视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以本社区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教育,并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执行主体。不可否认,社区教育具有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但如果仅限于此,社区教育的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的。笔者认为,社区教育是区域教育的重要阵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将社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于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社区教育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取向
(一)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人的全面提升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根本,是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本位,是社区人力资源的一种再造性开发过程。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可理解为指人的体质状况、品格修养、生活情趣和技能水平等的总和,这些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的体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改善,人的品格修养可以通过学习修炼得到内化,人的生活情趣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得到充实,人的技能水平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得到提高,而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随着城镇人员结构的变化,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增多,技能培训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如果这一群体的人员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是无法承担区域发展的的重任的。研究发现;“全国各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坚持社区教育以民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方向,积极面向社区转岗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障人员开展成人职业技能培训。”
因此,将社区教育仅视作是一种休闲教育或体锻教育的观点具有偏面性,应该将社区教育与社区休闲教育区分开来。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该将生活水平改善、职业技能提升、个体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内容,并进行重新定义。社区教育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个社区成员的素质,并经过这样的培训,使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尤其劳动职业技能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社区教育应该成为社区成员就职、创业本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关乎民生、提高社区成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人力资源开发本位,是社区教育“姓教”的质的规定性。
(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社区整体发展
社区教育的任务是以社区发展为根本,是以社区和谐共生为本位,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动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社分开将成为现代社区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社区正在逐步成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也要求社区教育回归为社会发展行为,恢复它姓‘社’的本来面貌,与社区发展纳入同步发展轨道。”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社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和提升;社区的进步,需要各种人力资源的支持,既包括管理人才,更包括各类职业技能人才。
社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符合区域要求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瞄准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时刻刻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使社区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从整体上协调发展,以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一些职业培训项目纳入到社区教育中去,才有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使社区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现。近年来,各地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以区域定位为特点,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教育,尤其在社区教育中,依托区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通用的专业人才,鼓励社区力量教育培训向高层次发展,创造现代教育品牌。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大教育观念,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才培养,建立起了与区域建设及功能定位相匹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满足市民学习需要,具有开放化、社会化、终身化为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这些也正是现代社区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以,在社区教育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区域教育整合
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就是社区教育将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统一于社区之中,是现代社区“大教育”观的体现。基于这一特征,社区教育是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在这个教育综合体中,各类教育形态、各种教育机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育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共同为社区发展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自然成为综合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社区教育向促进社区建设的方向发展。
不难看出,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社区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培训机构的作用,社区需要加强与各个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包括体制内的社区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有关职业培训单位,也包括体制外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及培训集团等,还包括相应的职业培训管理机构。通过在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社区通过与各种机构相互合作、协调,激活了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了社区教育资源最大效用,对于推动区域“大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教育推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
(一)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思想认识还不全面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休闲教育,或者认为是老年人的娱乐教育,管理层面也有轻视社会教育和非正规学习的观念,职业技能培训很难进入到社区教育的视野,无法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客观上,很多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休闲娱乐上,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列社区教育课程就可见一斑。据上海2011年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比统计来看,参评的社区教育课程有80%是休闲类课程。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主要就是老年人的教育,忽视了社区教育对辖区内各个层面人员的重要性,尤其忽视社区教育对在职人员、下岗人员、外来人员教育培训的作用。由于这样,在大多数地区参加社区教育的人群均以老年人为主,社区教育没有就业谋生的取向,缺乏技能培训的特征。从这点来看,社区教育把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的倾向相当严重,社区教育的受众面严重局限。
人们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的事,是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事,社区教育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的事,所以没有必要。在对各社区进行调研中了解到,社区层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普遍采取不涉及、不投入的态度,社区也很少与当地学校挂钩对本地区待业人员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在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中处于真空化的状态。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倾向,有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把乡镇成人学校开展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同于社区教育,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全部。
(二)社区对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还不健全
把职业技能培训融入社区教育,需要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应该看到,社区教育的办学场地条件是远远无法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单靠社区本身的条件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可用的培训资源。在很多社区,一方面国家投资建立了高标准的职业培训基地但利用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培训资源就在身边但社区教育不去有效利用。究其原因,就在于社区对资源整合力度相当薄弱,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仍然各自为政。
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力量整合不力,也是影响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因素。显然,要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教师是关键。社区不可能自已拥有大量的培训师资,但需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这完全依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社区各单位的支持。没有健全的整合机制,就不会有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更不会有适合社区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市民对社会培训的认同程度还不够高
一方面,社区居民认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不高,这也是造成市民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应该看到,鉴于目前的社区教育现状,社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还没有受到市民的充分信任,就是有的农村地区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阵地开展技能培训,也限于条件和师资等因素,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所以人们认为,去社区接受技能培训都是低水平的。
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项目相当有限,难于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的地方,项目主要就是本地原有的一些传统技能培训项目。如有的农村地区,也只有农作物种植等培训项目,其它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随着社区的发展和人们就业需求的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培训项目会更受市民的欢迎。
还有,培训奖励机制和就业导向机制配套缺失,激励不足。目前很少有社区对参与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的市民实施奖励措施,劳动部门也没有将社区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挂钩,所以这方面的机制还较为薄弱,影响了社区市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区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探索
(一)发挥社区学院终身教育整合平台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以上海为例, 2006年市委、市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居民小区办学点、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明确,对于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全国各地建设社区学院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龙头,理应在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好协调作用。首先,社区学院可以实现与区县一级层面政府机构的沟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服务,推荐政府培训项目;其次,社区学院可以加强与区县层面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协会等联系,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为社区提供培训教育服务;还有,社区学院可以开展各种培训业务指导,加强社区师资培训,开展培训课程统合,提供教研工作指导。总之,要开展好社区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社区学院处于指导和协调的中心位置。
社区学院本身也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应该在办学内容和层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是可行的。以上海为例,各区社区学院基本上是由业余大学、电大分校、职业培训机构整合而成的,具有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资质和办学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培训格局。近几年来,社区学院面向社区、服务社区,把各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整个社区,正在成为社区一支不要缺少的主要培训力量。同时,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也是必要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具有高层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区域职业培训中具有引领作用。要发挥社区学院在区域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
(二)加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协调
整合区域内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是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重要基础和前提。社区教育是大教育概念,不可能靠几所培训机构或几所高校来完成,教育资源整合是各级人民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的主要内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直接影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要充分发挥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资力度,制定了有利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各项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上海为例,90年代开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使各区县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而上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面临逐年减少的状况,有必要充分调配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另外,利用好区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资源或其它培训机构资源,会产生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地区各类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培训需要应合理调动各类人力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以上海为例,各区各类高等院校云集,各种培训机构较多且层次较高,培训教师较为充足。同时,随着各类学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服务社区的愿望也很强烈,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共荣,正在成为上海各类学校的办学思想。利用好这些学校的教师资源,已经成为社区和学校的共识。
要充分进行区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整合。一方面,社区可以运用现有的培训专业课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办学资质,为社区培训所需要的人才。方法上,可利用送出去、请进来、联合办等形式,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社区发展的要求,借助各种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并遵循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和注重实践的原则,使培训课程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课程的通识性、应变性,使课程内容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
(三)把握区域特征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点
在社区教育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功能,扩展了社区教育的外延,弥补了社区教育的不足,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民大教育,所以要正确把握职业技能培训与区域特征的关系。
篇2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30-2
三峡工程是牵动全国、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工程。自1993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峡水库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00多万人,完成移民动态项目投资434.55亿元。目前,三峡工程已在防洪、发电、航运、取水、环保这五大方面显示出惠及全国的效益,与此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带来的淹没、移民、迁建等问题给库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本报告通过在2009―2010年两年时间里实施教育部、三峡办、湖北省、重庆市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验区具体工作,在客观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生活和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影响移民生活和生产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维护库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目标,促进库区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峡工程关键是移民,难点也是移民,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竣工,也由此带来了“世界级难题”――库区百万移民就业安置和致富问题。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各级政府和部门从一开始把大力开展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困境的突破口之一进行攻坚,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国务院各产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办公厅文件精神,巴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并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巴东县大中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加大支持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文件和规划,把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放在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首位,从此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正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步破解。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工作和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最终才能使移民实现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移民难”由此迎刃而解。
从过去的工作实际来看,为了进一步切实做好库区移民培训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根据近两年移民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就当前库区移民现状、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难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巴东移民现状
巴东县属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位于川鄂交界的长江巫峡和西陵峡之间,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盘距(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两江分割(长江、清江),318国道横穿东西,209国道连接南北。巴东县地形狭长、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脊薄,自然条件差。
全县共有移民64636人,其中农村需安置移民21907人,城镇需安置移民42729人。现有农村移民劳动力14791人,城镇移民劳动力25027人。移民分布在12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淹没房屋14.8万m2,淹没耕地13800亩。
巴东是长江葛州坝水库、三峡水库、清江隔河岸水库、水布垭水库四大水利设施的淹没区。全县十二个乡镇都涉及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工作,又加之巴东位于巫山、武陵山脉的深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土质脊薄、居住分散,经济落后,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特别是长江、清江水系的库区移民、倍受旱、涝灾害的袭击。随着移民搬迁安置的逐步完成和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位的竣工,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建设结束,移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县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大规模移民迁建结束后,施工单位的撤出,流动人口的减少,使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做生意的人群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劳动力失去现有的工作。
(2)三峡库区水位的不断上涨,良田大量被淹没,农村移民失去生产资料;被淹没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破产,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城镇和农村移民劳动力成为失业人员。
(3)由于自然条件差、底子薄、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工业发展缓慢,致使许多移民劳动力无法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新增劳动力就业安置也很困难。
(4)随着退耕还林、地方经济发展占用土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村民和后靠移民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
(5)移民想发展经济致富,但缺少土地和技术,想跳出“农门”致富又没有专业技能。库区几万移民中,文盲、半文盲占移民总数的61%,库区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只是一个初中毕业,专业技能更是谈不上。因此他(她)们感到在家种地因地少劳多,科技投入差,付出的多,收益的少,不划算;如果转岗就业、外出务工、因没有专业技能,只能做一些挖煤、采矿、修房盖屋的重体力劳动,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也不如意。导致部分移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认为种地、务工都不理想,感到求工无门、致富无望。
(6)农民培训等工程,库区移民有近万人也随之受到了教育、培训,但多数培训由于不是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很难达到比较高的质量标准,更不能满足靠此来就业的要求。
2 当前三峡库区移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够到位,工作发展尚不平衡
少数领导干部对移民培训工作在移民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工作是软指标,不是硬任务,工作深与浅,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培训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具体落实上不够到位,工作明显滞后。
2.2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部门为突击完成培训指标,只满足于培训数字的统计上报,而忽视培训质量,使受训的移民就业安置困难。因此,提高培训质量和移民的整体素质,是增强移民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2.3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展和创新
在移民技能培训形式上,有些部门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仍沿用传统培训模式,形式较为单一;有的地方利用基地示范、电化教学、网络教育等有效形式不够,致使大量培训资源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当前库区移民培训工作的对策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移民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和现有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为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库区移民整体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促进“两个转移”,实现“两个基本”,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2基本原则
3.2.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原则县政府应该成立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编制、计划安排、资金筹措、指导监督、考核验收和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各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负责本单位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年度计划编制、组织管理、实施培训、建档办证、就业安置等工作。
3.2.2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国务院三峡办印发(三峡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国三峡委发办字(2008)15号)精神,培训工作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以招生形势好、培训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的如县民族职业高中和县农广校为移民培训主要机构,整合县内培训机构优势资源,实行分点培训。根据国内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将市场前景好、企业需求旺盛的电子电工、电焊、机电、建筑、缝纫、汽修、旅游、家政、数控、8MT等专业作为移民培训的重点专业,以中长期二三产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补充,组织实施培训。
3.2.3坚持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移民群体的意愿,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移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3.3分类组织培训
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分为职业学历教育、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三大类型。
3.3.1职业学历教育对新增移民劳动力进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我县移民区域内每年初中毕业生数为6700多人,规划期内按普职比45:55计算,需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移民总计约为3.6万人。要以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以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按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移民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减轻库区环境承载压力、增加移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免费入学就读,减轻了移民的负担,提高了移民就业竞争能力,为不断增加移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3.3.2职业技能培训对规划期内21 50岁的移民劳动力主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库区生产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难以容纳库区现有劳动力,必须走劳务输出路子,引导移民走出库区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增加收入。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移民收入的高低。移民部门要花大力气做好库区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技能,不断增加移民收入。要舍得花钱培训移民技工,要舍得送移民到好的学校培训,把培训内容同企业用工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库区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并做好跟踪服务和维权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人才需求规律,其中具体分为:
(1)对2%开展创业培训,以带动移民从业。
(2)对2%开展高级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已有一定技能的移民劳动力。
(3)对30%开展中级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急需的中级技能人才,主要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移民劳动力。
(4)对45%开展初级技能培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5)对21%就近进行农产品加工、房屋维修、家庭作坊小制作等简单技能培训。
3.3.3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库区现有山林、水面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前提,必须以农业实用技术作保证,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过去,我们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较窄,层次较低,导致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效益不是很明显。所以,今后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当作库区产业开发的核心工作来抓。主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库区四大产业(柑橘、草食牲畜、水产、旅游),重点提高移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具体培训内容可包括柑桔、茶叶、板栗、烟叶、蔬菜等栽培技术,生猪、山羊、水产等养殖技术以及沼气使用等新型能源技术等。具体分类为:
对规划期内对21―50岁留在库区的农业劳动力开展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科技(科技农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
(1)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
(2)对10%务农劳动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篇3
论文摘要:微格教学是把课堂教学活动分解为菩干教学技能,在专门组建的微型课堂中,应用电教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分项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构建微格教学科学的训练体系至关重要。
英国微格教学专家G·布朗说过:“微格教学将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并使师范生尽快地建立信心。它下能在一个晚上改变教师或师范生的个人素质和习惯.它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它不一定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天才的完美无缺的教师、但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好一点的教师。”多年来.广大微格教学工作者不懈努力‘微格教学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价值、在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及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格教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美国50年代末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微格教学是师范教育微观研究的产物、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把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和各种技能的训练上。它是把课堂教学活动分解为若干教学技能,在专门组建的微型课堂中,应用电教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分项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分解变量,明确目标;(2)单项训练,突出重点;(3 )及时反馈,准确评价:(4)真实安全,减轻负担_微格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教师的口传心授的灌输式,仓贮式方法,将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类.采用启发式、训练式、探索式的培训方法、追求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把传授式教学变为动态研究式教学,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微格教学训练体系的建立
教学技能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它是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熟练地掌握教学技能.方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_因此,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构建微格教学科学的训练体系至关重要
微格教学的技能训练要重特点、抓关键其训练流程可概括为:(如图所示)
(一)学习和研究微格教学理论
实施微格教学之前、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对微格教学必须有较透彻的了解、主要是组织学习和研究有关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即学习和研究微格教学概念、步骤‘特点、理论基础及微格教学的设计、评价和反馈;教学技能分类.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的观察方法和评价等。通过学习.理解微格教学的思想、了解微格教学的程序,掌握微格教学的设计方法,学会微格教学的教案编写,懂得技能训练的要领,知道如何去观察和评价自己及别人的教学活动;
(二少分类学习,观看示范、掌握教学技能
“分”的观点是微格教学最本质的思想内涵,微格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技能分类。采用还原论的方法,从技能的角度出发.把课堂教学分解为若干基本教学技能。井对某种技能进行分析、研究和组织培训,在教学技能这一新的层次上探讨教学的规律:我们按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把教学技能分为:导人技能、提问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结束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通过分类.对各种技能都作界定,并指出各种技能的教学功能,提出各种技能的训练要求,为受训者理解、识别、训练并掌握各种技能提供有利条件。
在分类学习的过程中。应为受训者提供生动、规范的技能应用范例,通过示范,使受训者产生广泛的感性认识,建立起鲜明的摹仿形象:微格教学示范的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利用录像示范或用实际的角色扮演示范:学员的微格教学录像示范或特聘优秀教师的示范;单个技能的示范或若干技能的综合示范:正面典型的成功示范或反面典型的失败示范等等。
(三〕分组设计,编写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小组通常由5--20人组成。一次微型课的教学不是所有的技能要素都涉及到,要根据学员自身的特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次只重点训练一个技能以便受训者容易把握。当训练目标的内容确定之后.结合技能的评价表明确训练目标的教学行为内容和所应达到的掌握程序,编写出详细可行的教学方案。微格教学的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同时具有技能训练和内容教学两个目标。因此,要处理好训练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应注意突出训练目标微格教学教案在编写形式和内容描述上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殊要求,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教学技能训练目标;②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③教师教学行为;④所应用的技能要素:⑤学生的学习行为:⑥教学媒体的使用;⑦时间分配;⑧教后反馈
(四)组成微型课堂,进行教学实践
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评价人员和摄像人员组成。在课堂上被培训者按所准备的内容实施教学。所用时间为10分钟左右.受训人员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角色,认真实施教学。在正式上课前.受训者应做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的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思想。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一般用录像的方法对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以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 (五)及时反馈,讨论评价
准确及时地反馈和恰如其分地评价,是帮助受训者提高的关键。当兔色扮演完成以后.要及时重放录像.使受训者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微格教学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录像,进一步观察受训者技能练习和达标程度,必要时可反复观看某一片断或定格于某一场景。
观看录像,每个人都要对训练过程作出认真地评价-首先是自我评价,直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其次是讨论评价,小组成员可以从自己扮演的学生盒度谈感受等进行评价;再次是指导性评价,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中肯地对受训者的教学进行评价在评价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运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②研究教学技能和策略的使用是否合理,教学结构是否优化;③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达标差距及其原因;④提出改进教学的新的设计方案。
在讨论评价的基础上.受训者要认真总结。修改教案,然后重新实施教学。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学员的教学技能则会日臻成熟。
二、微格教学实施原则
(一)理论为先导。技能训练为主线
理论学习是技能训练的基础,而技能训练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提高微格教学质量的关键。微格教学的深人开展.首先要以理论为先导.学员在学习领会微格教学理论的前提下,方能使得训练的目标更加明晰化,训练的步骤更为科学化,评价的内容更为规范化:而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在微格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技能训练这一主线。受训者要提高教学技能,实现从多方面改进原有的教学素质离不开在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和具有特定目标的训练过程技能训练包括技能示范的分析,教案的编写,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自我分析和讨论评价等训练是体现微格教学特点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微格教学中的实践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微格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过程,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转化成灵活的运用能力,要靠学生本人积极自觉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指导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J教师的主导就是确认指导教师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组织指导地位:教师是教学设计的编导,教师是学生认识与发展过程的指导,教师是点拨解惑、因才施教‘因势利导的向导。导之有方,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训练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建立起整体与部分的内在联系
篇4
关键词:双语师资 技能 培训 检测
所谓双语教师,是指履行双语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里所说的双语教学,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模式在我省民族地区己实行多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民族为主(占全州总人口的75.5%)的民族地区,自195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以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汉双语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己逐步形成了共识:认为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坚持理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现代先进文化科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双语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及检测现状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尽管海南州双语教师大都是从正规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但时代在前进,藏区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绝大多数双语教师除参加学历培训和汉文学科通识性培训以外,没有参加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上面提到的各种培训也主要指学历培训和汉文学科的培训。因此,长期以来,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都属于薄弱环节,相对于汉文学科教师而言,双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都比较陈旧,自然,教学质量也相对较低。
第一、到目前为止,除国家和省州颁发的有关汉文学科的五项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检测内容及评分细则以外,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针对藏汉双语教师制定和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检测内容及评分细则,而双语教师只能靠汉文学科的考核来确定其职业技能等级,这就自然会造成教师的专业与培训检测的内容不相适应,即教藏语而考汉语,双语教师整天忙于对考非所教的应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从事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的双语师资几乎是空白,更没有专门的培训教材。青海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己开展了几十年,也培养了不少中小学双语师资,但培训与检测双语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人员还没有几个,这就对提高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无专门的教材,双语师资技能培训更是无从着手。
第三,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称评聘等都是参照汉文学科执行的,搞的是一刀切,既不符合实际,也刺伤了双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正因为没有专门针对双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检测标准,所以,双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检测标准,完全按照汉文学科来进行,加之,双语教师评职定级,评先选优等也是以汉文学科的标准来确定的,难以促进双语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没有考虑其自身的特点,这就无法达到客观性和公正性,更说不上科学性。笔者也是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者,因工作等原因,每年都有机会到各县或在州政府康定与很多双语教师见面探讨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者对其评职定级的方法和标准等没有按照自身学科的特点进行而感到遗憾和不满,他们认为“这不公平”。
第四、双语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需要培训。大部分双语教师虽然在师范院校接受过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继续培训和学习,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素质下降,很难胜任现代教学任务。如我们在某县对60多名双语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有部分教师在职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的专门培训,他们上课时的语言、板书、方法及整个教学过程等都是随心所欲,特别是教学用语很不规范,方言特别严重。
第五、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设备差,受国家的大力扶持,海南州各县办学条件己大为改观,但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有个别县己少量用上了多媒体,但就整体而言,教学设备还较差。如我们对州内几个县进行了调查,有的县全县只有一台教学投影仪,很多教师更不知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什么是课件,有的县仅有几部老式录音机。教学设备差导致教学手段非常落后。 转贴于 中国
二、对双语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及检侧的思考
(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提高双语师资的职业素养。
首先,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双语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和处理好双语教育教学与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等等之间的关系。其次,双语教师本身要树立新的正确的育人观,要认识到现代社会,只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终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是绝不可能的了,作为专业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双语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而且还要不断根据双语教学特点,不断改革、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篇5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昭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高师英语教育应注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探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主要途径。
一、调查概述
我们以昭通市昭阳区、镇雄、永善、彝良、鲁甸、盐津、绥江的100多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及800余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课堂观察等调查方式,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知识结构与教学情况;培训情况及科研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及期望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其目的是:针对我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师范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适应师范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英语教学的新路子,从根本上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教师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5%的教师“完全不了解”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26%的教师“了解一点”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9%的教师“基本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没有教师“能掌握并将技能应用于教学中”。从《学生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2%的学生对教师的语音不满意,73%的学生对教师的板书不满意,55%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二、国家教委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之后又委托首都师范大学起草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并请有关专家进行审定,出台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lw881.com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训练目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建议和考核要求。
三、对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richards认为师资教育的内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六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情景知识。其中教学技能是评价外语教师的核心技能。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因此,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理应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大都要走向英语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英语教学法知识,还应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作为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应该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构成因素以及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以提高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逐渐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新课程对高师英语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趋于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以下内容: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训练: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训练;英语游戏组织技能训练;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训练: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备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组织技能训练:测试技能训练:教研与自修技能训练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训练”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训练”的主体,在训练实践中锻炼,不断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而任课教师的角色是技能研讨和训练的组织者,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扎扎实实地掌握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学生演示上次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讲解新技能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意义、要求、所遵循的原则,训练的步骤、方法、形式等。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其它组的学生做课堂观察,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做记录。
5.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分、反馈。
(三)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阶段
教师职业技能的突出特点是可训练性,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娴熟的技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运用这些技能,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达到训练目的,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学生:微格训练、见习观察训练、实习实践训练。
第一阶段:微格训练,也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借助多媒体、微格实验室和现代音像设备,如摄像机和放像机来辅助教学,使技能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演练过程可视化。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角色扮演:在微格课堂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评价员的角色,每次组织10至20分钟的教学,由摄像机记录下教学过程,评价员填写评价表。
2.反馈和评价: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教师”作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员”和教师讨论之后作出评议。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重新扮演: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和评价,重新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见习观察训练。见习观察训练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听课,观察上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运用状况。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分配任务:在见习之前,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观察点,把每个观察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负责观察一种技能的运用情况。
2.设计量表: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设计量表并制作出量表,为评价上课教师的技能运用情况提供数据。
3.课堂观察:在授课教师上课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填写量表。
4.讨论分析:依据观察量表,小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每种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对授课教师的技能运用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5.交流分享: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各自观察的情况,与自己的微格教学作比较,分享观察成果。
第三阶段:实习教学训练。实习教学训练是通过教学实习来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英语课堂,面对真正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训练所学的技能。这是展现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成果的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际运用所学的技能,训练效果好,学生收益多,感受深。
五、结语
目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使技能训练规范化,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性。让学习者学习之后,具有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能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惜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式国主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6
论文摘要:英文书法技能训练是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高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在校的148名师范类一年级本科学生调查,发现学生英文书法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功底薄弱。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英文书法技能的培养。
一、引言
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以培养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教育管理和英语教学能力为其终极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这是由教师的职责和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能,也有助于自己知识的更新,以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能力素质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体现在教师职业技能方面主要是:英文书法、音乐美术基础与技能、教学技能、自修与教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
英文书法是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英文书法技能训练也是高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书法是学生从事未来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书写规范整洁与否、得体美观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教研备课、听课笔记、命题考试、批改作业等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英文书法技能的培养必须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来达到训练目的。就目前英文书法教学的情况看,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书法的热情不高,书法学习低效,短期内难以达到训练要求。因此,提高学生对英文书法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效能,使之达到《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训练要求,这是执教人员有待探讨的课题。
二、学生英文书写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英文书法在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课学期为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为了了解、掌握一年级新生的英文书写水平,为本研究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我们对148名在校的一年级师范类本科学生进行了英文书写能力测试与书写体态观察,经汇总统计显示,英语专业有72. 9%的学生存在坐姿不正确的现象,一般为身体伏在桌上或伏在手臂上、头部歪斜或偏侧、眼睛斜视桌面、面部与纸面距离过近(大约只有20c。距离)、脚部不能平落地面等不正确的书写姿势;有64. 9%的学生握笔不正确,一般为握拳式(手指紧贴掌心,形同握拳,这样使笔只能伸而无法缩,影响书写的灵活性)、拇指勾笔式(拇指勾住笔杆,形成虎口紧夹笔杆之态,书写时显得僵硬,不自然)、屈指并行式(拇指第一节与食指第一、二节与笔差不多成平行状,虎口紧夹笔杆、笔杆成垂直状)、食指上移式(食指弯曲上移与拇指相并甚而移到拇指上方,这样便消弱了食指的控制作用)、双指夹笔式(用食指和中指第一节夹笔书写,无法使食指起控制作用)等不正确握笔方式;有83. 8%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笔划顺序不正确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大写字母:E, F, H, T, X, N, M,以及小写字母:f, i, j, t, x等字母的书写上;94. 6%的学生英文字母、语句、格式书写不规范,较集中表现在自然段落开头的字母空位数量、书写的角度、单词之间的间距、句子之间的间距、标点的占位、大写和小写字母的占位等问题上。同时,经过问卷及访谈,我们了解到,52.7%的学生认为规范的英文书写对目前学习影响不大或不十分大,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持不确定态度;97.3%的学生人学之前没有学习和练习过粉笔板书,83. I%的学生不能够区分意大利、匀体、圆体的书写形式,89. 9%的学生没有在书写方面得到任课教师的专项指导和规范要求,并有27%的学生反映目前不正确的书写方式与任课教师的熏染有关。
三、英文书法技能的培养策略
英文书法教学与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艺术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在任课教师一定的书法原理与技巧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助练习。
1.提高学生对英丈书法学习的重视程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趋
要使学生充分领悟今天学习英文书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也无论他是否意识到,实际上都是学生的书法示范教师,一位字写得好的教师,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的班级习字乃至学习风气。
当然,若要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也绝非易事,要培养他们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任何兴趣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开始学生对英文书法学习没兴趣不要紧,可以逐渐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辅导、批改每日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书法学习的乐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说来,书法学习的乐趣与学生所下的苦功及获得的进步成正比,练字越刻苦,获得的进步就越大,兴趣自然也就越浓。
2.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范贴,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不规范的书写
学生在练习书法时,有时会出现尽管练习很努力但仍感觉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练习者原有的书写习惯已经固化,且自己往往又找不出欠缺之处,很难一时改正,这时就应及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之在练习中不断加以改进,使书法水平迅速提高。
另外,在书法练习中,一定要为学生选择完整规范的英文书法字帖以及所要练习的书写体,并加以认真讲授与指导。授课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学习便是临帖,先追求形似,再追求神似。一字一字地练习,一笔一笔地琢磨;没有看准,没有把握则不动笔;第一遍写完了,一定要认真与字帖对照,找出错误,想出改正方案,有了把握再写第二遍。要求学生在练字时不用求练习次数多少,可以将练习过的字放一放,过几天之后再回过头来写,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转贴于 3.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练习场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在课堂书法讲授的同时,我们应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练习时间和场地,可利用自习室进行钢笔书写练习,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每日书法作业。也可以利用便携式“小黑板”进行粉笔板书练习,要求做到每天练习半小时。
培养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作风,使其懂得学习书法就像我们平时吃饭一样,不可能一口就吃饱,而应细嚼慢咽,在一笔一划中逐渐掌握要领,进而达到成竹在胸、运用自如的地步。同时,在学习中,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确,学习就是学习别人,而不是学自己,不要忙于写出自己风格,学别人学多了,自己的风格也就凸现出来了,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学习书法更需要有恒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指刻苦用功而言,有了一个长时期的刻苦临帖之后,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相反,三分钟的热度,一日曝,十日寒,是不会有长进的。
要求学生学习书法时还要做到专心致志。这里的专心致志有两层意思:一是临帖时要集中精力,不走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察之者精,拙之者似”;二是选帖时要专一。常常见到有的同学在临帖阶段,“上午临柳,下午写欧”。“昨日喜欢圆休.今天又醉心匀体”。这样朝三暮四,兴趣多变,每种字体都临过,可最终什么也学不到。
在课堂书法讲授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要把学到的写法随时用到实践中去。我们每天的临习时间毕竟有限,新的书写法则抵挡不住旧的书写习惯的排斥,只有学一个用一个,把运用也当作练习,将所学的书法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运用于日常书写的一切场合,只要一动笔就按规范来写,养成新的书写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旧的书写习惯复活,以便尽快地掌握新的书写技能。
4.组织英文书法比赛,以比赛促学习
在每个书法学习阶段,应在班内或年级组织阶段性英文书法比赛和书法作品展示,可以以学习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预赛或初评,评选出较具代表性的选手或作品进行决赛。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技法,取井补短,共同提高,从而达到以比赛促学习的目的。
5.带领学生到重点中学进行观摩,将书法技能与中学教学实践相街接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学生的书法技能和书法理论均有所增强,这时我们应及时带领学生到重点中学进行观摩,学习优秀骨干教师的备课笔记、教研记录、板书技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将在校所学英文书法理论和技法知识与中学的英语教学实践衔接起来,以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具备的英文书法技能,为其日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做好准备。
篇7
[关键词]职业能力 物流沙盘 实训教学系统
[作者简介]周晓利(1977-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河南 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54-02
职业能力是为了胜任职业的“岗位群”而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既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操作能力,也包括分析、理解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运输操作技能、仓储作业技能、客服技能、业务开拓技能、物流信息处理技能;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谈判能力、法律知识;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执行力、责任心;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要想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得到领导的称赞赏识,那就必须具备这些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而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职业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职业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传统的理论教学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够实现。
目前普遍开展的物流实践教学采用物流企业案例分析、运用多媒体播放物流图片、物流视频、课堂情景模拟、第三方物流作业流程模拟软件的操作、物流基地参观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企业产生一定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物流理论知识深层次的、系统的理解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物流沙盘实训教学系统能让学生模拟物流公司,真正地参与到物流公司的运作中,这些特点使得这种教学方式独具魅力,脱颖而出,获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很多学生在进行为期一周的物流沙盘实训后感慨到:这一周的学习比之前两年所学到的知识都还要多。
一、物流沙盘实训教学系统介绍
物流沙盘教学系统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它是利用沙盘模拟物流作业流程,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分组对抗,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流运作规律,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思维能力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
物流沙盘教学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参与性强、竞争性强、在“惊醒”中学习。参与性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性很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竞争性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全班学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模拟的物流公司,各个物流公司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需要通过竞标取得不同大小的订单。在模拟公司运行的时候,各组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学生能够深深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以及学习的紧迫感。在“惊醒”中学习是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个个实训任务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透彻的领悟,甚至可能完全颠覆之前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突然“惊醒”的感慨。
在实训中,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再将反复规划、推演、操作所形成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深层次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上升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通过物流沙盘实训教学,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以下能力:物流企业整体运营的全局意识、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战略分析规划与决策能力、物流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运输与配送管理能力、仓储与库存管理能力、客户服务与订单处理能力、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物流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的平衡能力。这些能力正是物流企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管理素质与物流作业能力。由此可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开展并且优化物流沙盘教学系统意义深远。
二、物流沙盘实训系统的教学过程
完整的物流沙盘实训教学系统一般需要30个学时,具体的教学过程可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流沙盘实训组织准备工作阶段。组织准备工作是物流沙盘实训教学的首要环节。首先要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模拟成立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学生分别扮演总经理、仓储及库存经理、运输及配送经理、计划及协调经理、财务经理、服务及订单处理经理等不同的角色。如果教学时间安排比较充裕的话,可以组织一个公司挂牌仪式和经理宣誓就职仪式,这样会使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进入接下来的实训将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阶段:模拟物流企业基本情况描述阶段。对各个物流模拟企业进行一些必要的介绍。每一个模拟的物流公司里都具备相同的期初财务状况,例如期初资产总额为1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100万元和现金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0万元包括一处价值50万元的普通仓储设施和价值50万元的车队。
第三阶段:市场规则与企业运营规则的学习阶段。学习这些规则大概需要30分钟的时间,规则的具体内容会在接下来第五阶段的企业经营竞争模拟阶段进行相关介绍。
第四阶段:物流沙盘初始状态设定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教师采用沙盘教具的形式,下发物流企业的基本资产,并且呈现在沙盘盘面上,为接下来的物流企业经营做好准备工作。
第五阶段:物流企业竞争性经营实训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物流沙盘实训课程为主体,共分为四期,每一期代表五个工作日。第一期的实训任务中,教师代表物流客户给出六个物流服务订单,服务产品相同,但是订单大小不同,按照物流公司的竞标服务费率高低确定选单顺序。六个物流公司需要在20分钟之内做出决策,然后由教师主持竞标。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统筹决策能力。每个物流公司拿到自己的订单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运营,第一期的任务是通过公路运输把客户所需的货物以最经济的方式按时送达,自有的车辆、仓库不够可以到教师代表的公共机构进行租赁或者购买,租金按照统一标准收取,这就是在考验物流公司具体的战术运营水平。第二期增加了产品商业促销,从而出现短时间内业务量剧增的情况,物流公司要充分发挥自己对于客户业务的预测能力,要把握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间的平衡,同时对于车辆、仓库、运输路线进行更为细致的把握和规划,以确保业务顺利有序开展。第三期增加了火车运输,火车运输成本低廉,这就增加了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成本计算上的复杂度。第四期增加了航空运输和航海运输,四种运输方式的综合选择,与现实中的物流公司联系更加紧密,模拟训练的写实度更高,当然难度也随之增加了。
第六阶段:实训任务总结与提升阶段。在每一期实训结束后学生都要填制管理报告单,在顾客满意度、公司总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多项指标间加权得分,从而评定各个公司的排名。然后召开总结大会,分析本期公司运营成败的原因,主要应涉及对策略原因、管理原因的反思,还要谈一谈在本期实训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
三、物流沙盘实践教学系统的优化措施
1.培养物流沙盘实训教师。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实战经验,教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合实训现象与理论知识,实训就会流于形式,变成简单的游戏。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让学生在错误中“惊醒”,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沙盘实训课程中,教师突破了传统的课堂主导的地位,扮演了教练、顾问、分析员、供应商、银行、公共租赁机构等辅助角色,而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角。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物流沙盘实训教师的培养,让更多的老师能够扎实、熟练地掌握物流沙盘实训方法。
2.课前准备充分,实训方案构思优良。物流沙盘模拟了物流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尤其要能对于学生实训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给予充分的解释。同时,在实训中对学生通报信息的把握程度、实训任务的操作顺序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对应解决办法都应该了然于胸,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设计构思优良的实训方案,以使教学顺利开展。
3.合理选择实训时间和内容。物流沙盘实训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训课程,涉及几乎所有物流专业知识,还会用到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知识。因此,考虑到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等因素,我院通常在第四学期期末安排实训教学。我们也有打算在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的时候,通过简单的沙盘对抗课程,让学生对物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后的专业基础课。
4.沙盘对抗大赛,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组织一些物流沙盘对抗大赛,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团队来参与角逐,尤其是物流专业群,如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报关等相关专业,他们学习了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参赛的理论基础,再加上他们所擅长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最终会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通过沙盘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实践运用的能力,也有益于学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编写实训教材,规范实训教学。目前,国内的物流沙盘实训教学体系发展还不成熟,教学体系还不完整,尤其是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实训教材,这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压力比较大,备课的工作量也非常繁重,使顺利完成实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所以,组织有经验的实训教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编写一本配套的实训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实训教学负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同时也可以使教学系统更加规范合理,获得更加理想的实训效果。
6.拓宽实战方式。物流沙盘实训教学系统虽然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做中学”“在错误中成长”“在争吵中团结”,具有较强的模拟性,但是毕竟不是实战,因此除了努力做好校内的实训教学,学校还应该拓展渠道,与其他诸多的实训方式相结合,比如与校外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以彻底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真正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梅.谈谈沙盘教学的体会[J].职业技术教学与研究,2009(33).
[2]童艳蓉.在沙盘中“玩转”物流[J].教师发展,2012(5).
[3]王军锋,谢一风,江民鑫.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2(30).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职业技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住宿、到酒店用餐的人数逐年递增,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我国的酒店数量水涨船高,在中职学校中开设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就成了大势所趋。但据市场研究显示,我国一些较为大型的、档次较高的酒店对相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强的人员无法在酒店中发挥积极作用,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的落后性和不科学性,教育缺乏职业化的指导,毕业生很难适应酒店对管理者的职业技能要求。对此,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实训基地,拓宽实践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在酒店管理中发挥他们的优势,以适应市场竞争的严峻态势。
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满足职业定位的需要。现如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市场是社会运行的主体,是教育的本位参考因素。中职学校的教学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培养具备完善道德素养和综合技能的专业人才。酒店行业需要的是职业能力素质过硬的学生,因此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本,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保障。
第二,有助于改变以往的“本本主义”,完善教学内容。所谓的“本本主义”就是指以课本为主,只知道沿袭课本教学,按照书本知识开展授课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也不够完善。加强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切实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酒店的整体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中职院校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是占领教学前沿阵地、提高酒店管理水平的关键。具备良好职业技能的学生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用人标准,还能适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态势,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和服务,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存在认识态度的偏差。传统理念认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等同于服务员,学生不用掌握扎实的知识,也无须进行培训。其实,酒店管理人员掌管着整个企业的运行,属于中高层管理人才,他们在学习中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端正学习态度,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组织能力,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行学习。
其次,达不到酒店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劳动力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关键。中职学校培养出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大多只掌握书本上的死知识,实践能力不强,职业技术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处理问题的技巧,沟通能力也不强,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和酒店的专业要求。
再次,中职学校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学校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教学越合理、越完善,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越能满足市场和酒店行业的用人标准。但是目前一些中职院校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培训不到位,素质教育落实不科学,再加上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的限制,导致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规范,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最后,教学过程中还忽视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认证。不同于学历和文凭,职业证书是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认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密切相关。但是一些中职院校却忽视了职业技能考试的认证,学生无法获得相关证明,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导致企业不愿意录用这样的毕业生,也就无法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了解了我国中职院校在开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了解了加强培训对学生发展、市场需求以及学校教学的重要作用。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弊端,发挥培训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找到有效的对策完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一)积极调研市场,开展校企合作
市场是中职学校学生毕业的导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参考内容。中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准确调研市场,明确大型酒店的用人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完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加强校企合作,多与酒店企业进行联系,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开展教学见习,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力求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
中职学校是面向市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具有较强职业技术能力的学生不仅仅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只有全面发展且在某一领域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用人的需求。因此,我国的中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按照不同的酒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体而言,我国酒店分为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等,服务和管理人员又包括营销人员、前厅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客房服务人员、康乐服务人员等等。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明确学生的毕业就业取向,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细化教学课程和内容,将学生分班、分组进行模块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沟通技巧、应变能力、职业素养及语言表达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作用。
(三)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培养职业技能过硬的学生
过去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实施授课,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例如,某中职教师在酒店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授课的方式开展教学,让他们扮演酒店的客人和管理服务人员,进行真实的场景模拟,并给服务者提出难题,通过模拟场景教学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职业技巧,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素养的学生,满足市场用人需求。
(四)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对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一定要严格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严格挑选具备教师上岗资格、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拥有较强教学技巧及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入学校进行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学。学校还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存的发展战略,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和技能培训,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的最新市场需求和动态,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师在企业培训期间,可将对客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整理成教学案例,以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学校可根据课程需求,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师,还可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教学与实践相融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水平是衡量我国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在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酒店对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一定要根据市场实际,结合企业定位,完善教学,加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技术培训的科学性,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从而为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林菁.高职院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体系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3):112-113.
篇9
修订规范,推进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的统一安排下,鉴教中心结合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与升级对电力特有职业(工种)需求变化,发挥大型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联合中电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人力资源部力量,共同推进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电力行业)》的修订工作。
按照国家能源局下达的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安排,组织进行《风力发电场仿真机技术规范》制定和《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修订工作,现已完成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强化管理,健全完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为适应行业企业组织体系新形势,鉴教中心进一步充实完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三级管理工作体系,加大行业指导功能,完善和修订相应的管理办法。组织大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召开多次工作会议,研讨和协商完善电力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体系,形成行业共识;制定、印发了《电力行业高级技师鉴定考评质量督导检查办法》、《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实行电力行业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考虑新成立的蒙东电网以及云南澜沧江水电流域、内蒙大风电基地对技能鉴定工作的布局需要,向人社部报送申请成立8个电力职业(工种)鉴定站;依据新颁布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管理办法》,同意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鉴定中心。
以赛为桥,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与人社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委员会联合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工(发电企业)决赛及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决赛。这两项赛事的举办加快促进了电力企业骨干人员的逐级选拔、培训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畅通技能人员工种成才道路;同时,以竞赛的形式促进了企业之间交流与学习。
创新方式,推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网络化平台建设。成立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制定《电力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纲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拟定《电力行业职业技能考评鉴定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积极推进电力行业信息化鉴定考试应用试点工作。
建设平台,形成教育培训协作体系。根据教育部总体安排部署,组织做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召开了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制定行指委工作制度,讨论行指委重组方案;根据教育部委托部署,将原隶属教育部直管的全国电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地方举办的电力、电气类专业高、中等职业教育指导职能统一并入重组,提出了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框架建议和委员推选名单报送教育部,目前已获教育部批准和行文聘任。
3-4月鉴教中心分别召开了电力行业企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及2012年度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对电力行业技能鉴定及教育培训领域的新问题及新现象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达到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创新思路的目的。
加强督导,提高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工作质量。3月27-30日召开电力行业高级技师资格评审会议,共有40个单位报送4383人参评。按8个专业评审小组进行初审、终审,再经高级技师评审委员会会议讨论、上网公示、实名举报调查处理,共有3328人获得2011年电力行业高级技师资格。
对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进行评审并予以表彰。各单位共申报204名候选人材料,191名候选人通过初审。12月7日,鉴教中心召开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评审会议,会后经上网公示,共有168人获得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按照人社部的有关部署,组织评选电力行业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和个人工作。推荐上报了2名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3名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2个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个人。12月8日,人社部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会议,授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高森、咸阳供电局电能表修校工高级技师文艺“第十一届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授予江苏电力技师学院“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荣誉称号,授予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校长马晓民“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个人”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上述单位举办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各1期,共累计培训学员约1000人。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李军刚(1974-),男,吉林农安人,法学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王巍(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化2011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公正与农民工权益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1YJC810021),主持人:李军刚;并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12413。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42-03
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实施后,推动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减少了农民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协调不够、企业安全培训资金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进一步分析并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
一、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国务院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农民工培训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培训规划、培训机制、资金管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绩效评估、组织保证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根据国务院农民工教育培训基本精神,农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2003~2010农民工培训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并且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推动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安全素质,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各有关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计划”、“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2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亿[1]。国务院各部门职能定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不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也有所区别,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农民工就业培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培训[2],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农民工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培训检查、规章制度建设等,部门分工促进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的专业化、精细化,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管理的难度,分散了农民工安全教育资源和力量,以至于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偏低,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3]。
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安全保护和救助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事故伤害,是国务院和各部门制定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农业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分布,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政策引导、跟踪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动员和领导水平,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良好前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大纲、教材,培育、审核并管理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职业安全教育证书制度,指导并管理各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部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改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环境;财政部门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收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国统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条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制度的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的违法行为。总之,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整体合力。
二、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增强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是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减少安全责任事故、保护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安全教育培训资源、突出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解决安全教育培训难点的基本前提,是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安全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政策、奖励政策、就业准入政策等得到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范围和人数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培训规划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指南》、《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新工人入厂安全教育读本》、《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30问》等一批农民工培训教材,提高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民工初步掌握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并且得到了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抓好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且要求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要加强对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相关制度。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与农民工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规划结合起来,要在设置和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同时,增加农民工职业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大纲、教材等内容,使农民工了解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等基本知识,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分别发证制度。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建立健全高危行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高危行业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按照《特种作业范围》、《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特种作业人员行业准入、在岗培训、安全考核、目标管理,要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检查办法》,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水平,并把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制度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强化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体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原则,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工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加强对本单位准员工和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鼓励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工安全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民营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等中小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鼓励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通过组建讲师团“送教上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制作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专题影像教材等形式,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多种载体解决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难的问题。
三、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责任,保证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到国务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工会以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并且不同部门和单位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要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并安排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4]。尽管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职能和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农民工身体健康、安全培训监管力量不足,生产经营单位招工难、利润低、不愿承担培训成本,农民工重视眼前经济利益、安全培训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很难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5]。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必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教育领导责任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形成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合力。政府作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一定要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协调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统一管理本地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奖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处罚农民工安全教育不达标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政府部门要健全安全生产三级培训制度,实行安全教育培训与证件考核发放分离,保证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安全员的培训时间,提高安全教育三级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企业作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培训活动、筹集安全生产培训资金的任务,一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或选送农民工参加有关安全生产培训,并给予适当补贴;一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参加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安全生产培训,并且根据农民工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之关注农民工专题[EB/OL].省略/index_lm/2010-03-08/news1 26 8011055d1062868.html2012-1-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省略/zwgk/2010-01/25/content _1518915.htm2012-1-17.
[3]全总调查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薪1747元[EB/OL].news.省略/politics/2011-02/21/c_ 12110 2697.htm2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