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篇1

关键词:科研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重要作用;展望

为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这一重要途径实现目标。科研创新平台从广义讲,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1]。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前提下,以及增加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背景下,哈兽研利用科研创新平台聚集先进的实验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精湛的创新团队、良好的科研项目、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孕育科学灵感、催生原创成果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优越条件。研究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科技创新任务承接和创新成果实现的核心骨干。研究所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3]。哈兽研作为兽医学科的“国家队”,从战略高度、体制层面统筹布局,促使资源合理建设和布局,实施并建设一系列重大的科研创新平台,在此平台上已向国际、国内不断展示和增强哈兽研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哈兽研实现转型升级,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益。

1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管理和运行不仅需要前瞻性、全局性和观念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部门给予的系统性、持续性经费支持。目前,依托哈兽研的主要科研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争夺烈性传染病病原研究的制高点,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投巨资建设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兽研一直致力于有效地控制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疫病防控研究,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实施并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在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能够研制储备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尼帕病毒性脑炎、裂谷热和西尼罗热重组疫苗,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的防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哈兽研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批准建设,1989年对外开放,是兽医学领域最早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及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3]。重点实验室在发展的26年间,以兽医领域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增强动物疫病诊断、疫苗创制科技储备和病原学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满足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国家安全需求,尤其在禽流感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成就突出,在畜禽疾病流行病学科学数据、资料和提供共享服务方面为国家动物疫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其利用哈兽研具有的先进技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破除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具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并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用合理的企业组织化形式实现产业化,把不断进步的技术成果连续地变成产品,激发科研人员紧盯市场需求开发并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研制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动物用诊断制剂[4]。

1.4国际联合实验室

哈兽研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哈动物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14年,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国内4家单位联合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中哈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及教学示范基地”。2014年12月,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联合实验室建设,以此平台为载体,开展人员培训、教学示范与合作研究等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开放交流、对外合作的职能,为中亚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持。

1.5CNAS认证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

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我国动物疫病检测领域首个获得认可的国家检测实验室。该中心现经CNAS授权检测的项目有14项,涵盖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面。据了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已经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此次获得认可,标志着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具备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所获得认可项目的检测工作,同时,也将得到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与地区认可机构的认可。

2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在研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汇集了一批优秀人才

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和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又为兽医领域培养和孕育了具有创造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基金优秀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杰青”1人,“优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2013年“Nature十大科学人物”1人,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人。这些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实验室近年人才建设取得的成效,提高了实验室的学术、社会影响力。

2.2培育了一批优势学科

优势学科建设是一流研究所建设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5]。哈兽研坚持建设科研创新“硬”平台,培育了兽医研究领域的优势学科,建成了禽流感、禽病、猪病和人畜共患病优势特色学科,承担重大项目的攻关,进一步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些优势学科的科研人员,研制了阻击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感疫苗、畜禽高效快速方便的诊断制剂,以及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疫苗和诊断试剂等自主创新成果。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我国20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活动中,我国动物医学领域评出的四大成就(“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均为哈兽研研制。

2.3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

根据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的需求,组建了优势突出、组织高效的创新团队,如禽流感创新团队、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等,形成了高水平的兽医领域科技智库,为促进国家发展进行了高质量的咨询工作,并使科研内容、研发产品差异化战略得到不断优化。今后将从基础研究服务应用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这一高端科研平台的作用,使其有效地支持研究所的发展壮大,为产业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4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

同志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下,消灭了牛瘟、牛肺疫,控制住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的蔓延,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外,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任务,造就了一批勇挑重担、攻关创新的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自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同时,利用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国际上出现的新发行传染性病原进行操作,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与控制。哈兽研科研平台的科学建设和经费投入,使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保障[6]。

2.5积累了一批宝贵经验

利用科研设施平台积极开展前沿问题探索,促进学科交叉与应用研究融合,进一步推进平台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7]。哈兽研运行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和动物疫病远程诊断平台,可以在关联单位内访问,并能预约使用大型仪器,还能进行动物疫病现场的远程诊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其他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和跨地区流动,摒弃狭隘利益观,对科技创新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资助。

3研究所科研创新平台发展展望

3.1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水平传统观念

认为,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进行的创新活动,科研管理人员只是为科研活动提供一些服务性质的行政事务工作,殊不知,只有加强科研管理,才能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地发展,其效益比简单地增加科研投入更具有现实意义[8]。哈兽研运行了多个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定期举办操作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尤其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处理。同时,行政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工作方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协同工作意识,坚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不断提高对科研活动规律的认知度。

3.2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科学评价方式

目前,存在评价指标简单量化,评价主体单一、体系不完善,科技评价的监督手段欠缺等问题。建议在评价体系中,不能过分注重科研人员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级别,应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的贡献,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和科技评价的范围,避免一些科研人员出现急功近利乃至科研不端行为。

3.3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探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加强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确立“领军人才+骨干群体”的建设模式[9],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创新拔尖人才引进机制,把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炼,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骨干队伍,带动团队发展。探索和发现是现代型研究所的强大动力,要保持科研的领导地位,不仅需要创造性科研人员也需要杰出的行政人员,必须承认行政人员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行政人员可以独自或与人合著发表成果、参与实施实验和调查、管理实验室、培训学生和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开发网站和其他工具等[10]。

作者:张艳禾 刘 爽 刘益民 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崔君红.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思考和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1):2-6

[2]高建芳,方萍.现代科研院所科技条件建设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4):21-24

[3]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4]张金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36-238

[5]郝新保,苏群豪.从中美两国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我校科研平台建设[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99-101

[6]徐仕刚.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与财富,2015(6):367

[7]胡远艳.科研创新平台在开放实验室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40-141

[8]马先明.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100-102

篇2

关键词:高校;科研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5-02

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创造、新材料的发现、新理论的突破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建造创新型社会便是对创新的最高要求。作为即将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尤其是作为国家“985”、“211”工程支持建设的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更显示出优势地位。除了承担国家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外,高校科研平台及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3],正在锻炼大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这对于国家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研平台在促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

高校普通教学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是一个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科研平台则有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科研培训,为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其功能不像普通教学实验室一样面向所有学生,而是为部分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创建一批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预备人才。

与普通教学实验室相比,高校科研平台存在明显优势:①科研平台硬件配置齐全。完善的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这些仪器往往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和维护,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②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研究工作,除需要申请学校或国家的特殊项目支持外,往往还需要借助实验室的配套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平台的配套资金支持,而仅仅依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限资金,可能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状况,这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圆满完成不甚理想。大学生申请的研究课题一般与科研平台承担的国家课题密切相关,科研平台可以为这些创新团队准备相关前期实验,使得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课题研究,既节省了时间又科学地利用了资金。③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实验设计。一个科研平台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团队在维持正常运转。固定的科研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副教授、实验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人群。大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会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其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及数据分析,避免少走弯路,同时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④实验室文化熏陶。与普通教学实验室不同,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科研平台内有着独特的实验室文化和研究氛围,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譬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有一次研究生班讨论和学生汇报,经常参与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学术气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具备这些独特的优势,高校科研平台能够迅速地培养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本学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

二、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自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本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本科研平台在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自2012年以来,先后承接了大学生挑战杯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10项,总经费达70.6万元,具体见表1。

参与科研项目的这些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深造,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本领域的科研贡献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了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他们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其本科时参与的科研启蒙训练,其在重点实验室所受的科研训练是他们科研工作的起点。

三、优化科研平台管理,辅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组织课余有精力、有能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有计划地参与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4]。为此,在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5],开放科研平台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还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4]。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科研辅导小组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其他的大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或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享受到科研的魅力并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②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以便于大学生参与科研。在制度上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参与科研有一些不同,这需要优化实验室管理以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情况。首先,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所以大学生在独立开展实验的前期需要有专门人员指导其科研并全程培训,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室“传帮带”的优势,让研究生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负责制,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少走弯路。另外,大学生由于还有繁重的课程任务,其科研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需要协调实验室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给大学生科研创造充分的条件。

四、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实验室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科研平台管理,以增强其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0):81,84.

[2]赵晶波.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39.

[3]张发爱,吴志强,刘来君,韦春.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地方性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7):5-7.

篇3

关键词:生态科技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如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关系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源泉和动力的科学技术,究竟应如何更好地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落实生态科技观,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科技的内涵和实质

(一)生态科技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生态科技,是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一社会一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之中,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它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科技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自然生态化。指通过生态科技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2.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转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地区经济增长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社会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使政治、文化等与经济齐头并进;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提高人的素质;社会进步的程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相应;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避免无序竞争;维护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民主、进步、融洽、安定、和谐、有序;建设生态型社会。

4.人的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科技实现人类个体精神与物质的互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尊;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并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使人的身体不断得到强健、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认识不断得到飞跃、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思维不断得到创新、经验不断得到积累、技巧不断得到熟练、智力不断得到发展、道德不断得到升华、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生态科技的实质和应遵循的原则

1.生态科技强调多目标发展。生态科技的发展强调以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多角度发展,这是生态科技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科技区别于传统科技的根本标志。

2.生态科技强调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必须确立生态科技观,消除其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总体利益得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生态科技的核心原则,它是实现生态科技的根本保证。

3.生态科技强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建立生态科技机制,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了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继而进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科技要在决策中提供依据,使人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以及提供有力的实施手段。

4.生态科技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通过人的生态化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以人为本是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则。建设生态科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在内部通过调动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现科技生态化的跨越式发展;在外部以竞争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世界生态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内外结合实现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

二、生态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科技观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科技观克服了过去那种只看到自然的“消费性价值”的思想,认为自然的生态价值对人类的活动都有绝对意义。人类要正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生态科技观的实践着眼于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清洁型生产,并充分考虑自然对污染物吸收力的有限性;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态消费,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化。人类科技观的生态化转变有利于人类走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时代,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时代,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社会的和谐有序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建设,需要各个方面协调公平的发展。这就需要以系统的联系方式来考察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指导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活动。一方面,通过生态科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为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继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与人和睦相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通过生态科技的发展应用有利于促使不同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选择适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创新模式,为缩小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创造条件;通过生态科技的发展应用提升传统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消除贫困创造条件。另一方

面,生态科技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注重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要求技术创新活动既不能损害其他人利用资源的平等权,也不能损害后代人对资源享有的权利。

(三)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应包括人性的充分发挥、能力的全面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性的自由发挥。在工业经济时代,利益的驱动和竞争的压迫使得传统科技观对物质发展的关注走向了极端,而忽略了发展的核心部分,忽略了对人自身发展的深层关注,生态科技观克服了这种缺陷,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两者深层次的和谐统一关系上,因而生态科技观主张通过健康、文明、合理的生产方式,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认为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地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公平发展;人的发展也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也包括后代人的发展。它倡导合理适度消费,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与人的紧张关系,维护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及区域和国家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人类社会的贫困现象,避免社会的无序竞争。生态科技观的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生态科技观在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的过程。

三、我国创新生态科技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科技观念,树立生态科技发展观

从表面上看,生态环境危机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质上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科技决定论的价值取向才是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当务之急在于转变传统科技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科技观。科技的创新与应用要走向符合生态化的发展,要实现由传统的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它的最高标准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宗旨为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科技产业才是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生态伦理意义的第一生产力。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技术的应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生态文明要求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要纳入到保护自然、建设自然,推行生态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第三,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价值观加以修正,树立包括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观。总而言之,人类只有在观念上牢固树立生态科技观,在实践上发展生态科技实现生态文明,才能彻底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生态科技的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初我国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是我国从新的哲学视角提出的人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它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需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发挥首要条件是科学技术本身的科学发展,即以生态科技为目标,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原则来指导和规范生态科技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人手:贯彻以人为本,优化科技生态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优化生态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处理好生态科技合作与竞争、引进成果和自主创新、区域发展和全球视野的关系;优化生态科技资源的配置,建立生态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合理安排科技投入。总的来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规范生态科技发展,意味着将生态科技发展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下将生态科技研究工作与经济、教育、社会各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发展,分工合作,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生态科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生态科技的制度建设,全面激励科技创新

生态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增长。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作用范围广,且投资大,风险高,导致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缺乏动力,依赖市场调节有难度,因而它需要政府科技政策的导向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建立适应生态科技要求的经济制度与管理制度。

在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消费意识更倾向于绿色化,强大的市场需要的拉力带动生态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就要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因此企业也是生态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当今的环保大趋势下,企业有必要在研发、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实行绿色战略,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原则来组织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企业创造出竞争优势。

政府可以综合使用各种管理和调控手段来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这些手段包括法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等。通过建立有利于生态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外部环境,诱导生态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生成,主持和引导生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诸如科技鉴定和科技评审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适当地组织与协调生态技术创新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监督企业实施生态技术创新,从而启动和推动生态技术创新的实施。

(四)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

现代科技是法制的科技,依法组织和管理科技是实现利技与人、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为了有效防范科技发展和应用中的负面效应,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我们既要重视科技法制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完善,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重大科技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法律监控。

环境保护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开发、应用生态技术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我国虽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单项法律法规,但仍然不够健全,因此,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堵塞法律漏洞。另外,我国目前的法规大多数是政策性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在实践中难以执行,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另外,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但仍然是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分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应加强源头治理,过程控制。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虽然制定了各种法律条文,但在具体执行中却疲软无力,有法不依,执法不力,从而使排污企业有恃无恐,技术创新生态化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使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尽快落到实处,迫使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进程。

篇4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我国中央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全力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努力使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总理强调指出,滨海新区要争创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生态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确定的功能定位的重要目标。2010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5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总产值106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财政总收入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市,最突出亮点是在一片盐滩碱地上迅速崛起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赋予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在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样板。生态城的区域经济初现端倪,区域开发初具规模,区域形象初步展现,一座道路纵横、绿树成荫、楼宇林立、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生态新城雏形已呈现在渤海之滨。

滨海新区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区,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探索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同时,我们仍然还有很多矛盾需要直面,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全面统筹和协调推进。把经济发展与建设生态城市结合起来,把产业发展与优化城市环境统一起来,是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显著特征。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坚持把“生态绿色”贯穿于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全过程,按照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理念,在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第一,以生态指标体系为统领,构建了规划建设体系。我们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制定了包括22个控制性指标和4个引导性指标在内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此规范生态城市建设。通过指标体系及其分解方案,进一步量化了建设目标,覆盖了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确立了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责任,创造性地开启了量化指标指引下的现代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争取到2020年,区域地表水体达到四类水质,水喉水达标率100%,绿色出行方式比率超过90%,万元GDP碳排放量控制在1.68吨,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20%,达到领先水平。

第二,以绿色低碳为宗旨,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我们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推动绿色经济加快发展。一是确定了“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东港口、南重化”的产业布局,以“十大战役”为平台,构筑起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载体。二是全力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粮油食品、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三是建成了一大批具有领先水平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着力增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建立了石化、冶金、汽车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形成了泰达、北疆等5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五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航运物流、商务会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有效提升了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六是依托河海优势,围绕设施化、工厂化、生态化,建成了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动了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第三,以生态建设为先导,探索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我们制定实施了环境建设三年规划,重点推进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噪声及辐射环境污染防治等6大类、85项重点工程。建设和保护了50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大生态湿地,促进了生态调整和修复。连续四年开展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生态区、廊道、组团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生态体系。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广泛推行节能环保材料,采用智能化技术,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以交通道路为依托,加大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力度,构成了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和城区主干道路等绿色路网。未来三年,还将重点实施道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四大系统工程,预计建设工程项目30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第四,以集约永续为核心,推动了节能减排事业。我们出台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和促进节能降耗鼓励办法等一系列节能政策,确定每年设置2亿元财政资金奖励各类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开展了10个重大节能减排项目。率先在国内设立排放权交易所,通过“碳金融”试点运作,探索了采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治理环境污染的新途径。

第五,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打造了宜居舒适生活环境。我们在实施每年20项民心工程中,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市民公园、精品广场、街景绿地以及文体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全方位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区”等“绿色创建”工作,提高了公众环保意识,规范了公众环境行为。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投入一批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加快建设覆盖全区的自行车换乘网点,引导居民绿色出行。鼓励居民使用低碳、无害、健康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观念,绿色生活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篇5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老工业基地 振兴

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和1000亿元两大关口。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等措施。污染物排放的两个重要指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则首次出现双下降,呈现历史性“拐点”;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年以来首次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超过同期计划,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一、“谁受益、谁补偿”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长期以来,辽宁东部山区因为生态保护的原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但却为沈阳、抚顺等特大城市的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按“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从2008年起,辽宁省政府开始对东部地区实施生态财政补偿政策。在辽宁省东部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重点区域内,选择符合有林地面积100万亩以上、天然林面积50万亩以上和大型水库所在地三个条件之一的县作为生态补偿对象。按照上述条件衡量,岫岩县、新宾县、桓仁县等16个县区被列入补偿范围。补偿突出重点区域,在东部地区水资源涵养基地范围内,以森林资源面积和保护大型水库水质为主要依据,合理划定重点区域,作为实施生态补偿的范围。根据与生态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选择客观公正、易于计算的森林资源指标,作为实施生态补偿的测算因素,同时根据省财力状况,合理确定生态补偿资金额度。省对东部地区的生态补偿以县为测算单位,并将生态补偿资金直补到县,增加其可支配财力,重点保证乡镇政权有效运转。并通过明晰所有权、开放建设权、搞好经营权,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各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逐步建立起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二、启动生态省建设,确定长期发展目标

2007年,辽宁正式启动了生态省建设,并被列入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计划用2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通过建设生态经济、资源支撑、环境安全、自然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实施绿色创建、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综合整治、环境建设五大工程,依靠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监管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机制、参与机制五项机制,完成生态省建设任务。提出了由29项指标构成的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除国家指定的22项指标外,特别增加了单位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项经济发展类指标。已有沈阳、辽阳等20多个市(县),启动了生态市(县)建设,鞍山、抚顺、盘锦、桓仁等市(县)正着手生态市(县)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辽宁提高了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这项指标在年度考核体系中的档次和权重,将万元GDP能耗考核权重由7%提高到10%,仅次于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市两级用于节能的专项资金超过1亿元。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发展成本和环境代价。如今,辽宁正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区域污染治理步伐,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转变经济增长主式,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今后5年,人均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的增长必然意味着对能源、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污染排放的增长。而辽宁却提出了万元生产总值耗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的环保目标。

辽宁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为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就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沈阳、大连、抚顺等城市,纷纷开展了优化城市产业布局行动计划。在抚顺市,结合中油抚顺石化公司实施百万吨乙烯技术改造工程,将石油一厂等污染企业迁出市中心。辽阳市开展了以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小钢铁等落后产能。

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辽宁正处在全面振兴和沿海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正在火热进行,“辽中南城市群”迅速崛起,沈抚同城化建设正在实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进一步加以落实和推进。树立“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用行动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辽宁还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我国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产业。1994年至200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平均为1.65吨标准煤,重化工业为8.3吨标准煤/万元。而服务业,万元GDP能耗水平低于1吨标准煤。

借生态建设之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对不符合辽宁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如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限制其发展。2007年,沈阳市铁西、浑南地区把绿色招商、生态招商、产业链招商作为提升产业层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铁西区,招商有“三道门槛”: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一票否决”;水、电、气等资源消耗大的项目限制进入;限制国家即将淘汰产业进入,鼓励电子、汽车、新能源等高新项目落户。坚决不上垃圾项目、污染项目,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环保门槛的提高并没有影响经济效益的增长。铁西区通过资产重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相继引进了中复连众、丹东曙光及韩国现代重工、德国林德等大项目,培育了铸锻、仪器仪表等20大基础产业集群。生态建设还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辽宁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而在倾力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辽河油田,一年节能、节水、节地的效益就已突破亿元。到2007年底,沈阳市人均绿地达到12平方米,拔掉烟囱5000多根,在不久前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环保民生指数”沈阳市的环保满意度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

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减排目标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大,污染负荷比较重。国家给辽宁省的任务,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期末削减12%,化学需氧量削减12.9%,考虑经济增长因素,实际削减比例将会达到50%,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辽宁省减排的指标额度相对较大。在困难在压力面前,辽宁还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强势推进污染减排。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创建一批“零排放”企业,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减排准入门槛,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创造空间,特别是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切实提高对水、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石化、冶金、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资源持续利用水平,解决好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问题。

2007年辽宁省启动了重点流域、行业环境整治3年行动计划,通过在17个区域,7个行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2007年以来,全省共实施重大污染治理工程130项,大气治理工程258项,分别削减COD8.26万吨、SO210.51万吨,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总投入达70多亿元,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是辽宁污染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要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根本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改造并举,确保在多还旧账的同时不欠新账。辽宁省从控制增量入手推进污染减排,对新上项目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坚持把总量审核和实施清洁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对未明确总量替代方案和未取得总量确认意见的,对没有采用国内先进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控制水泥、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严格产业政策。2007年,辽宁还频施环保重拳。依法关闭小火电机组50万千瓦,关停小钢铁452家、小水泥30家、小碳素17家;启动了全省造纸、印染、糖醛行业整治工作,关停造纸企业177家,停产治理印染企业20家,减排COD近5000吨。在17个重点区域、7个重点行业共实施减排工程380多项。通过以上措施,2007年,辽宁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6天,同比增加6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针对环保基础设施薄弱、面源污染突出、工业污染加剧等农村环境问题,辽宁全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到2007年末,辽宁已经建成40个环境优美乡镇、400个环境优美村,涌现了长海县獐子岛镇、海城市王家堡村等一批农村生态建设先进典型。在环境优美村,人们过上了这样的生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村内无污水沟、臭水塘”、“农户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80%以上”。

六、创新生态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为保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辽宁省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的领导机制、法制化的监管机制、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自主化的创新机制、社会化的参与机制,来保障绿色创建、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五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受损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有价的理念,逐步形成“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生态保护格局。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依托科技进步,实施专业监控、在线监控、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通过严格监管,督促整改,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的自觉行动。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群众性环保组织作用,采用普及生态知识、树立典型、主题活动等形式倡导崇尚文明,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心、爱护、监督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和热爱家乡的极大热情。并通过不断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皮树义张毅崔鹏:科学发展强辽宁(高举旗帜,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N].人民日报,2007年2月29日

篇6

一、沙漠化与治理阶段比较

(一)内蒙古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地位

地球沙漠化fdesertificationl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的环境退化现象。沙漠化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内蒙古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齐五大沙漠和巴音温都尔、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沙区总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降水量减少是内蒙古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内蒙古每人每天供水量不及全国的1/2,13亿亩草原可灌溉面积只有320万亩。同时。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滥捕滥挖,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百姓生存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全区90%的旗县集中在沙区,60%的农田和半数以上的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风蚀沙化。生态恶化与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由于植被退化、物种减少、沙漠化加剧,内蒙古中西部成为沙尘暴的主发地,三大京津风沙源都在内蒙古。沙尘暴危害波及“三北”地区和京津周边地区,甚至危及长江流域。内蒙古的北方生态屏障地位。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各治理阶段比较

为了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沙区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内蒙古生态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90年代,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阶段。生态建设越建越穷,群众生活难以为继。政府年年单方面号召植树造林,根本没有考虑把植树造林与发展地方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像猫捉老鼠,政策一来轰轰烈烈植树造林,政策一过毁林开荒,结果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左右,有投入也有微弱产出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让群众觉醒,开始寻求生态建设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的道路和方法。在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中融入了能够形成一定收益的经济林和中草药材等,其有限的产出维持着群众的基本生存。虽不能致富,但生态建设与群众生存的关系开始曲“共毁”变为“共生”。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萌芽,形成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的介入,防沙治沙用沙产业化,实现了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重大转变。沙产业以新的视角看沙漠,沙漠变害为利,沙子变金子;沙产业以新的思维看生态建设,找到了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共赢”之路。在内蒙古沙区,涌现出了永业集团、苁蓉集团、集团、东达集团、亿利集团、伊泰集团、天骄人造板、宏业人造板、通九物资、碧森种业、宇航人等一大批沙产业龙头企业。

沙产业的兴起,促进了沙区林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成为农村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防沙治沙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提高了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表明,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沙化首次出现逆转,生态治理速度提高到每年1600多万亩,超过了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森林覆盖率已经提前达到20%:全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已由治理前的最高每年20次降低到2004年的10多次。

二、开发重点与模式选择

根据钱学森的观点,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大农业生产,强调“绿化―转化―产业化”,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向沙漠要效益。我国沙漠化防治专家刘恕认为,沙产业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的沙产业必须是“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通过善待自然,造福人类,构建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所以严格讲,单纯的植树造林不是沙产业,沙漠旅游不是沙产业,拉沙子去建筑工地换钱更不是沙产业。

内蒙古所处的自然环境最适合于种植牧草,与内蒙古处在相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草业都比较发达。内蒙古沙产业以草产业为主,有效利用了沙区内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极具生命力的珍稀灌木和草,重点开发了沙棘、沙柳、有毒灌草等草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科技人员在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号称“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成功,开发了一个兴旺的沙棘产业。另外,内蒙古境内的沙漠几乎都是没有人类开垦痕迹的“净土”,在这些区域种植一些极端环境下的药用植物资源,如苁蓉、甘草、麻黄等,恰好符合国际市场无污染的绿色潮流。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在梭梭木上接种肉苁蓉成功,又开发了一个兴旺的苁蓉产业。到2007年,全区以沙生植物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有47家,实现销售收入40.48亿元,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1.39亿元,直接解决和带动了约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甘草、苁蓉、沙棘、沙柳、山杏等沙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目前,内蒙古沙产业初步形成了“草畜工贸四结合”、“公司+基地+农牧户”的龙型生态经济模式,也初步形成了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碳汇经济模式。1 牧草产业链:固定沙地的灌木(柠条、梭梭、沙棘枝等)高蛋白饲料颗粒饲养肉羊、牛牛羊肉、牛奶富含氮、磷、钾及有机物的排泄物沼气渣料还田。增加沙地腐植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适宜沙地的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花棒等,还有灌木柠条、梭梭等。内蒙古年种牧草1000万亩,可提供干草近30亿公斤。仅小肥羊肉业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羔羊100万只,肉制品年产量可达1

万吨。2 中蒙药材产业链:固沙中蒙药植物一甘草原草、甘草饮片、甘草粉等初级产品一滴丸、软胶囊、口服液、水丸和复方甘草片、甘草合剂、甘草安胃疡等固体制剂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等副产品,亿利资源集团在在库布萁沙漠、黄河南岸242公里的区域内种植和围封,保护了近200万亩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中蒙药材基地,同时,投建中蒙药材副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项目。3 沙柳产业链。沙柳(优质发电燃料,经热化学性能测定,其低位热值均在4000大卡以上,相当于褐煤的发热量)发电(主导产品)二氧化碳(副产品。可生产油藻。有4个国家的碳基金组织已购买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权15万吨。价格达到每年130多万欧元)灰(副产品,是很好的钾肥)。4 葡萄种植产业链:种植沙地葡萄酿酒酒糟养殖牛羊肥料沼气。汉森葡萄酒业和金沙苑生态公司逐步摸索出一套沙漠种植、养殖、沼气、葡萄加工、牛羊肉冷冻加工的沙漠综合治理良性循环体系。还有沙棘产业链、苦豆产业链、山杏产业链、鸵鸟、沙鸡产业链等。在这些产业系统中。把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产业、畜牧业乳、肉、绒有机地结合和链接起来。从产业链条上看,是闭环式循环和永续周转的过程,也就是能量的循环利用过程,基本上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规律。在这些循环经济的链条中,还可以增加科技示范园区观光业、沙漠旅游业、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沙产业延伸产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目前,沙产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内蒙古努力开拓,在沙产业和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作出了榜样。但内蒙古沙产业的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沙产业在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经济发展较强的鄂尔多斯市,沙产业蓬勃发展,其区域内的库布齐和毛乌素两大沙漠的产业化治理也最见成效。但在地方经济较差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等地,沙产业规模、效益还比较小,生态环境的好转只能靠国家投入和广大农牧民克服各种困难来完成。

其次,沙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治沙政策性贷款落实难,贷款期限短,利率偏高。包括鄂尔多斯沙产业龙头企业在内,都缺乏建设资金的持续性投入。设备、技术更新慢,项目实施难,新产品研发难,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扩大规模难,也不利于带动农牧户的积极性和原料基地的永续建设。

再次,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沙产业链条的内部结构松散,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基地和农牧户之间缺乏规范的合同契约;市场关联度差,信息反馈慢,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中介组织不健全、服务不规范;产业链中各利益体间联结不稳定。总之,产业化程度还较低。此外,行政干预过多,各部门政令不一,也使沙产业企业成本提高,经营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沙产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认真规划,不断完善各个环节,以促进内蒙古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制定沙产业发展规划

内蒙古已经把大力发展沙产业写入“十一五”规划。沙产业是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的系统工程。在发展沙产业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搞好发展规划。一是把生态治理项目与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一同规划,沙产业继续围绕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同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二是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沙产业的后续产业一同规划。沙产业重点开发沙棘、沙柳、山杏、麻黄、苁蓉等深加工和沙漠旅游等后续产业。三是把资源开发与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一同规划。真正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农牧民的致富链。

(二)积极引导、扶持各类企业投资沙产业,特别是各类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进入沙产业

加大沙产业比重是内蒙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可引导一些高碳产业转投产沙产业:加强煤田复垦力度:吸引区外、国外企业到内蒙古搞沙产业等。在努力争取国家发展西部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自治区也要在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对发展沙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沙产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沙产业发展

篇7

关键词:生态 科技 创业

党的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在工作部置、发展模式、制度设计、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是我们党在今后一个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是科学的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行动纲领。报告所规划的生态文明,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生态发展理念,是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转变,这意味着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需要有一个科学认知自然的转变,科学的自然回归,构建经济发展与自然恢复保护的有机统一。

1.发展生态科技创业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会更加严重。从整体看,中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据统计,全国森林覆盖率仅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严重不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老百姓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工业化程度明显增强,GDP跃居世界第二,人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解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命题。

因此,十报告中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从社会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展科技创业,运用智力资源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引领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科技创业是推进生态经济的必然途径

生态科技创业——在这个概念中生态是自然的,也是客观的,创业则是人为的,是人的主观行为。由于现代的创业活动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人们通过分工的经济协作,因而人为的创业活动又是社会的。所以,生态科技创业是“自然—研究——经济—社会”的复合运行系统。生态科技创业定义可概括为: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自然性的科学生态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人们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结构合理、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技术先进、自然和谐、健康持续、环境优美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这里,生态科技创业的重要内涵是复合系统的平衡,对经济行为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低成本和均衡产出、系统协调的绿色经济。由此可见,生态科技创业活动是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生产方式落后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产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3.高校科技创业的对策

五年前的十七大报告中:大学的职能就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大学集聚了大批科技人才资源,具有很强研究能力和先进理念,因此,改变人们科学的认知自然转变思维,大学将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农林类院校,经历五十多年的结累,具有独特的生态办学特色,在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科学成就,在办学定位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在目前现实的科技创业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生态的理念贯穿于内在科学研究出成果和外在合作成果转化的创业活动中,全方位引领社会建立绿色经济。

3.1科学研究应遵循自然规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科学本身就不是尽善尽美,造成环境问题的“滥用科学论”不能说没有道理,在普遍追求GDP数据的结果是: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应用成果往往忽略了自然的生态价值核算、恢复保护自然的责任,以致于科学研究基于机械自然观,利用“人工自然论”发展经济,例如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大量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污染了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生态破坏。这需要科学研究的自然回归提升生态文明的理念、方式、方法。事实上,非自然性科学对生态的认识机械化,使得科技成果应用对自然的改造标准化、规则化和齐一化,并以此方式预置、促逼、摆置着自然,以非自然性科学应用所展现的“自然规律”改造世界,得到的恰恰是“人工自然规律”,减少非自然性的科学应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个必要的措施是对这样的科学进行反思,让科学从“非自然性”中走出来,回归自然,科学研究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向外在自然学习,以更加贴近大自然规律的生态平衡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技革命,通过自然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还原自然。

3.2科技创业应运用生态性成果

生态环境既是科技创业的载体,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生态科技创业科学认知自然性运用成果,思维方式归纳为以下五个原则:

3..2.1生态平衡原则:生态科技创业是“自然规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工程,包括客观的自然环境和主观的人为活动两大结构的相互结合、相互适应和相互均衡及其优化。因此,浙江农林大学提出的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是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通过科学引导和市场结合,在人为经济活动中,推动社会产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实现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3.2.2生态价值原则:生态科技创业是将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为其系统工程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将自然环境与生产收益作为经济核算的依据,量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价值,环境消耗价值据实计算、并通过科学的手段(如生物育种、快速栽培、综合利用、环境修复等技术)进行动态自然补偿平衡。

3.2.3生态融合原则:生态融合是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生态研究,将生态科研成果纳入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从产品的整个周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生态研究是一种源头控制途径,既从保护生态角度减少资源消耗,又从商业角度考虑来降低成本,被社会接受提高竞争能力。通过以生态创业平台实现融合,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3..2.4生态替代原则: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永远是制约因素。而相对自然资源,人的智力则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资源。如开发生命短、繁殖快的竹子培育、废料再生利用的研究成果,就具备了自然资源在减少消耗的同时实现市埸认可。因此,立足科技创新,用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创新生态研究成果将是激活创业活动的必由之路。

3..2.5生态促进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先导,以生态价值为杠杆,推动创业活动,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一是在研究领域中,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消除或减少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在创业活动中以环境保护、控制和禁止污染源的转移为先导;三是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促进传统方式向绿色方式的社会转型。

篇8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规划思路;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90-04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3]。龙岩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是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水土治理的一面旗帜,是全国的毛竹主产区,是全国马尾松主产区和优良种源区,是全国著名的盆栽花卉主产区,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是全国少有的森林高覆盖地。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建立规模适度、品种丰富、布局合理的林下经济体系,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现状的调查,阐述了林下经济发展条件与必要性,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1 林下经济发展条件

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地貌以低中山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7~20.3 ℃,极端最高气温达40.3 ℃(漳平);极端最低气温为-6.5 ℃(长汀)。相对湿度72%~80%。年平均无霜期262~317 d,年太阳辐射量4 397.8~4 701.0 MJ/m2。年日照时数1 599.3~1 999.0 h。年降水量1 209.9~1 730.0 mm。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多样性的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特点,夏凉冬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适宜设施农林业生产。红壤是龙岩市的地带性土壤,林地立地条件较好,全市Ⅰ、Ⅱ类地立地面积占57.3%以上,肥沃的土地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1.2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龙岩市辖新罗、永定二区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四县,代管漳平市。总人口30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19万人,占总人口的69.1%,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 479.9亿元,财政总收入249.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2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578元,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龙岩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同时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良好的交通运输状况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1.3 丰富的林业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7.65万hm2,占土地面积的83%,有林地面积145.25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居全省第1位。林地资源充足,为林下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全市现已查明高等植物293科971属2 841种(含亚种),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林下种植乡土植物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

龙岩市是福建三大竹产区之一,全市竹林面积为19.71万hm2,约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0%,其中毛竹林面积18.36万hm2,小径竹面积1.35万hm2,丰产竹林面积约占50%。我市又是马尾松中心产区,全市马尾松林面积达62.13万hm2,马尾松林面积、蓄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总蓄积的51.4%和41.0%,是福建省马尾松面积最大的区市,丰富的竹林、马尾松林为笋、松脂等采集加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龙岩境内山清水秀,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既有山地丘陵景观,又有峡谷溪流,盆地田园风光,而且植被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目前,龙岩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4.19万hm2,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森林公园1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8个,总面积2.47万hm2,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为森林人家、休闲山庄等景观利用提供广泛发展空间。

1.4 坚实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各类林下高效种植养殖模式,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万hm2,参与农户118 404户,产值达101.63亿元,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1 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林下经济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能够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情况下持续产生效益,实现“以短养长”,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育林、护林积极性,稳定农村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更好地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掘农村经济新增长点[4]。

2.2 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将不同生长期、不同收获期的种养殖业与林地有机结合,改变林业生产的单一性生产活动,提高林业生产的时间效率和土地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潜力和综合效益,实现“靠山养山,兴林富民”。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3 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林下经济属于典型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正是统筹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两方面的要求,把生态和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立体经营、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促进林粮、林牧、林药、林游等协调发展,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提供重要保障[5-6]。

2.4 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发展林下经济既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又可以实现林农致富增收,是一种双赢的林业发展战略。同时,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内、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7]。

3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围绕辐射带动,抓好典型示范。武平作为全国林改发源地,被评为全国20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武平、长汀、漳平被福建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列为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县。2014年,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五县(区)又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项目县,实现项目县全覆盖,目前正在落实示范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市林业局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抓好典型示范。

3.1.2 围绕政策扶持,抓好资金落实。2014年11月21日,龙岩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4]315号),明确了今后林下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提出2015―2017年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发展。

3.1.3 围绕区域特色,抓好品牌打造。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培育特色产品,初步形成“永定巴戟天、武平金线莲、连城铁皮石斛、漳平金花茶”的林下种植区域特色。通过规范种植、养殖业,引导规模化种养,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断壮大林下经济企业规模,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具有规模和知名度的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新洲(武平)林化公司2011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14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主导产品“帆船”牌松香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长汀劲美生物科技公司和福建丰农食品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武平金线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长汀河田鸡荣获“2013年中国最具成长力商标”,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地理标志商标。

3.1.4 围绕科技支撑,抓好服务指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4]155号)要求,2014―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2014年安排一期林下经济培训班,邀请国内林下经济首席专家、原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一池教授讲授林下经济知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武平县被评为全国20个、全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该县选择了20个项目作为第一批武平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由县林业局授课,并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还组织部分林业专业合作社、林农群众到三明、泉州等地参观,学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经验。

3.1.5 围绕规模经营,抓好合作组织建设。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市现有林下经济合作组织564个,其中林下种植212个、林下养殖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162个、森林景观利用46个。

3.1.6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多样,经营面积初具规模。据统计,2014年龙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55.420万hm2,产值101.63亿元,参与户数118 404户,合作社、协会564个,各级财政累计补助金额1 896.24万元。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1.475万hm2,产值9.34亿元,参与户数12 892户,合作社、协会212个;林下养殖经营面积6.103万hm2,产值10.30亿元,参与户数6 530户,合作社、协会144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经营面积44.039万hm2,产值52.29亿元,参与户数98 606户,合作社、协会162个;森林景观利用经营面积3.803万hm2,产值29.70亿元,参与户数376户,合作社、协会46个(表1、图1、图2)。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认识不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大部分林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带来的效益,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和潜力,只有少数林农认可部分林下种植、养殖的经营类型和模式。加之媒体对林下经济报道较少,大多数林农还不是十分了解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导致林下经济在林农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进而制约了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

3.2.2 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滞后,总体布局不明确。林下经济大多为农民自发行为,呈零散分布,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3.2.3 产业链尚未形成,合作组织发展慢。林下经济尚处于萌芽阶段,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有机整合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目前,不少林下经济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简单生产,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龙头企业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弱,服务功能不健全。

3.2.4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林农缺乏专业技术,许多林下经济产品品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和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益差。

4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4.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讲话和来闽来岩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坚持“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的原则,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林下经济产业素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现代林下经济体系,着力加强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4.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协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四是坚持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原则;五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

4.3 规划期限

2014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6年,即2015―2020年。

4.4 发展目标

4.4.1 总体目标。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水平等,因地制宜,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潜力、幅射带动能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注册商标。

近期(2015年):到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6.7万hm2,惠及8万户25万人,实现综合产值 1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个。

远期目标(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6.67万hm2以上,惠及15万户50万人,实现综合产值22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

4.4.2 具体目标。2015―2020年各年度的经营面积、预测产值、示范基地个数具体见表2、图3、图4。

4.5 总体布局

4.5.1 发展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国家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根据龙岩市“林下种植为主、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为辅,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为补充”总原则和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按照林农意向、市场导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结合林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布局,确定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具体规划布局见表3。

4.5.2 发展类型及模式。一是林下种植。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林下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模式:①林药模式。重点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金花茶、喜树、草珊瑚、姜黄、黄栀子、黄花远志、野山薯等;②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香菇、木耳、灵芝、竹荪等菌类;③林菜模式。种植黄花菜、蕨菜等;④林花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富贵籽、兰花等花卉苗木;⑤林苗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中空地培植香樟、桂花、桃、千年松、茶花、罗汉松、山杜英、冬青、福建樱花、红榕、野鸦椿、厚朴、紫珠等绿化苗木;⑥林油模式。种植油茶等;⑦林果模式。种植蓝莓、杨梅、银杏、李、蜜柚、脐橙、柑桔等果树。二是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适度发展立体养殖,主要发展模式:①林禽模式。重点发展林下养殖河田鸡、贵妃鸡、象洞鸡等。②林蜂模式。利用林木放养蜜蜂,发展养蜂业;③林蛙模式。人工驯养繁殖棘胸蛙、牛蛙等野生动物;④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或放养梅花鹿、牛、羊、豪猪、果子狸等;⑤林鱼模式。利用林下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林下养殖娃娃鱼特色珍稀野生动物等。三是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充分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发展林笋(鲜笋、笋干、清水笋等)、油茶加工、茶叶、松脂、竹藤棕草制品、菌类采集等采集加工模式。四是森林景观利用。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绿色生态优势,合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试验区)森林景观,开展生态旅游,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和林下无公害产品,重点发展 “森林人家”、生态休闲农庄等,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叶、药材等森林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

4.5.3 建设内容。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型21种经营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建设,到2020年,规划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6.67万hm2,示范基地100个,规划林道700 km,宣传牌350块,详见表4。

5 结论与建议

(1)项目区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布局、发展类型及模式;通过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实施与示范,为林农利用绿色资源搭建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平台,带动林农按照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走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3)项目规划总投资1 187 289万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点多面广,示范带动性强。因此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实施。

(4)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对龙岩市林下经济的发展形势、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主要任务加以明确的阐述,提出了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突出“一县一品或多品,七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和保障措施,并对项目投资及效益等进行了科学地估算与评价,必将对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将起指导作用,规划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建议严格按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林下经济重点工程示范项目后续森林保护与管理,以确保示范项目建设成效。

6 参考文献

[1] 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2]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53.

[3] 卢春英,郑建英,张盛钟.龙岩市重点生态区域提升封山育林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6):71-74.

[4] 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9.

[5] 倪竞德,张敏,韩杰峰.关于泗阳县发展林药经济的几点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2(3):55-56.

篇9

国家战略、历史使命。贵安新区获批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重要成果,是探索欠发达地区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标志性事件,是贵州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新机遇。

贵安新区成功获批,再次证明贵州的干部群众具有坚韧不拔的奋斗进取精神,是能干成事的队伍。

挥毫幸有江山助。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新区正在西部崛起。

(执笔:朱广彦)

贵安新区将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以及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4年1月6日,贵安新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两年来贵州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的最佳注脚。

获批国家级新区,意味着贵安新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黔中经济区深入整合发展成为可能,贵州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呼之欲出。

2012年底,贵安新区管委会刚刚成立之时,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对贵安新区的发展提出要求,“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陈敏尔则激励贵安新区干部员工,“贵安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越是白纸,越可以绘出最美好的图景”。

如今,贵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园区、大学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2013年,贵安新区开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655亿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引领的大数据基地场平工作热火朝天,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现代化厂房已经雏形渐现,大学城已经聚集了4万多学子……

“一年有框架”的目标已经实现,站在获批国家级新区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安新区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新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国发[2012]2号文件规划,贵州区域布局为“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如何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对贵州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黔中经济区的发展,贵阳是核心。但由于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贵阳在经济发展上突破乏力。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贵阳是贵州唯一市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集聚,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已超过2.5万人/平方公里,既使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城市的上海,2012年,其中心城区也不到1.7万人/平方公里,贵阳城市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贵阳市中心城区街道太窄,楼房感觉直接压过来,城区发展空间太少。”曾多次到贵州调研的国家发改委西开司副司长李应明对贵阳的城市建设印象深刻,她认为,贵阳由于城市空间容积趋于饱和,城市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难以发挥对贵州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为贵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何推进黔中经济区更好地整合资源,全面突破?在这种发展的客观压力下,贵安新区浮出水面。

“贵安新区的设立是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新路径的战略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认为,支持贵州尽快实现富裕,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贵安新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贵州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拓展新的区域增长空间,解决黔中经济区动力不足的问题。

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杰认为,贵安新区将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新区可以利用国家赋予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其作为黔中经济区腹心地带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黔中地区既有产业基础和能源的支撑保障作用,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以及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贵安新区建设,将撬动贵阳―安顺这两大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塑造贵阳、安顺、贵安新区各个空间主体的互动关系,形成互动联系的城市带,并最终引领和带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内陆开放辐射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总共设立了8个国家级新区,先后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与贵州贵安新区。

从浦东、滨海、两江等新区的设立来看,每一个新区的设立都有着其时代背景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比如浦东新区,是把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一带的开发开放引入到长江流域;比如滨海新区,则是对外开放向北推进,它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作为第一个西部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则是着力内陆地区形成开放高地。与贵安新区同时获批的西咸新区,其核心定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是国家对贵安新区的定位。从该定位来看,贵安新区显然不仅仅是贵州的一个经济区,而是要实现对贵州乃至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示范引领。

“对新区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高度来认识。”省发改委总规划师张美均认为,经济区不等于行政区,板块经济要做大做强,要突破行政边界思维局限,尽可能地做大,贵州无论在泛珠经济带,还是长江经济带,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他认为,贵安新区的崛起,在为贵州提供增长动力的同时,也要打造开放平台,与其他相邻省市形成有效互动,“不能在贵州层面看贵安新区,如果视野局限在省内,那注定还是形成不了高地,还是‘矮子’”。

贵州是典型的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长期以来,多种原因导致贵州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严重制约了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国家明确提出将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有利于构建和完善贵州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内陆对外开放平台。

贵安新区处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南部,区域内以沪昆、夏蓉高速公路,贵广、沪昆、长昆、成贵、渝黔、珠六等铁路以及龙洞堡、黄果树机场等为支撑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打造开放平台的基础条件。

贵安新区的因势崛起,将与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云南桥头堡形成互动发展新格局。

此外,贵安新区北端联接重庆两江、甘肃兰州、陕西西咸三大国家级新区,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新丝绸之路)可直达欧洲;南端联接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通过广西直达北海。贵安新区是距离西部沿海最近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西南重要的大交通枢纽功能,区位条件独特,开放平台辐射能力巨大。

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

“新区一定要有生命力。”李应明指出,新区建设,不能只看到一堆一堆的楼房,也不能全是企业,要真正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对贵州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如何做到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新区高品位、有特色?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先行先试。

“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在国发[2012]2号文件中,贵安新区被赋予了改革先行先试的权力和责任。

2013年,贵安新区在投融资模式、开发模式、行政管理方面创新成果显著。不仅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融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授信规模3000亿元,建立了“管委会+指挥部+平台公司”三位一体的开发建设模式,实现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配置最大化,而且行政审批事项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整体提速80%以上,率先在全省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等18项改革。

“贵安新区的建设布局是多中心、组团式的,不是传统的摊大饼模式。”贵安信息电子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巍告诉记者,新区建设秉持城市开局新理念,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做到城市发展有产业支撑,“通过引进富士康这样的龙头企业入驻,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落户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人口集聚”。

据《贵安新区总体方案》,贵安新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建立雨污分流系统等综合治理项目。新区将划分为中央商务区、教育科技研发区、高端制造业聚集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形成科学合理、效应聚集、产城融合、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功能分区。

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48-02

收稿日期:2013-07-18

基金项目:201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12C061)

作者简介:路欣(1984-),女,黑龙江大庆人,副科,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赫明刚(1982-),男,黑龙江伊春人,中级经济师,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一、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难度分析

(一)转型的普遍性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多是因资源而兴,随着资源保有量的变化,有其形成、发展、兴盛和衰退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城市繁荣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带来资本的积累和城市建设投资不断增长,资源型产业就会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主导。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储量将不断消耗,资源型城市最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单一等问题,这是完全符合资源开发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现象。

(二)转型的复杂性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就在于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问题解决方案的不成熟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不只是延伸产业链、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调整产业布局等经济的转型,还有及时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等社会的转型,更有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接续产业振兴机制、科技创新驱动机制等制度的转型。

(三)转型的综合性

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政策要素、环境要素、市场要素、产业及空间要素、人力要素、资金要素各种城市要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领域、部分、方面问题的解决都受到其他相关领域、部分、方面问题的制约和影响。例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就会涉及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财政局、国资委等经济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环保局、安监局等服务和监管部门,局、公安局等维稳部门,实现多种要素、多部门的统筹协调,就需要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和富于改革创新的地方官员来掌舵。

(四)转型的风险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过程艰辛、局面复杂、时间漫长,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其间,充满了各种变数、不确定性及可以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很难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动态经济发展进程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并据以作出配套决策。如果在转型的方向、途径、道路等重大经济决策中发生失误,就会导致转型失败,将有造成巨大政治、经济、社会损失的风险,事关几代人的长远生计,历届地方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慎之又慎。

(五)条件的不利性

目前,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人才外流严重、创新创业不足等不利条件,建立在资源型产业服务的结构之上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文化结构都对经济转型形成刚性制约。

综合上述几点,概括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难就难在:一是缺乏成熟的转型经验。迄今为止,少数城市的转型虽为破解转型难题提供了先行先试和宝贵启示,但总体上说,实践答卷尚不够充分。二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还缺乏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一套“一管几十年”的顶层设计和符合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体系。

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一般路径选择

(一)强化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制定《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要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进行超前研究和规划,不因地方主政领导的更迭而改变,以保证地方政府在路径选择和政策施行的长期跟进。首先,要明确《规划》的地域范围、转型目标和任务,战略重点和实施阶段,配套措施及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等;明确接续产业、环境恢复、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结合原有主导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转型战略。其次,明确划分转型任务的前后次序,做好财政预算资金配置。例如伊春市是优先发展工业,还是第三产业(旅游业);优先推进市政建设,还是民生发展。最后,做好《规划》阶段性成果的考核。由GDP至上转向社会稳定、生态建设、接续产业发展等指标,并将其一起纳入组织部地方干部政绩考核的评价体系,增强地方政府落实规划的积极性。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

首先,加强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研究。目前,我省现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难以满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建议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全部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扶持范畴,将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研究计划。其次,大力推进区域性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学习南方先进省市对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行业工业技术研究院势在必行。例如组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科学院。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黑龙江省农机修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机运用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职责任务整合划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科学院。

(三)加快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政策性担保机构是凭借政府注入资本及公共信用,提升申请企业(或个人)信用级别,化解融资风险的非银行性融资机构。它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新生事物,是资源型城市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撬动银行贷款、提升小微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载体。

(四)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产业结构是衡量资源型城市三大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目前我省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例较小,第二产业比例较大的问题,非资源型产业比例小,资源型产业比例较大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棚室经济,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牢产业转型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物流大国,物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必然带来原有大宗资源、能源及副产品的大规模运输和流动的需求。

(五)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

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针对大庆、鸡西、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大多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转移就业难度大等实际状况,应当建立与本地区转型模式相匹配的人才引进政策,服务于当地的产业转型。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定向培养,加大对优秀职业经理人和财政金融人才的引进。其次,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一是机制留。市人才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能上能下”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二是待遇留。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市委组织部及人才办公室要在编制、职务、职称、报酬、住房等方面依据转型升级需要视个人能力、贡献大小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对其随迁亲属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从优安置。三是高薪留。地方财政局应当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改变原来以档案工资作为报酬支付标准,对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每月给予生活补贴500元、创业人员提供三年全额贴息贷款、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启动资金,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转型城市特殊贡献奖每年10万元(近似于黑龙江省院士补贴标准)。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重点解决好资源型城市县域、乡镇经济发育不够、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人口不足等问题,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和旅游名镇。一是着眼建设“对俄边贸合作区”,重点推进边贸强镇。充分发挥伊春的嘉荫县边贸口岸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俄口岸贸易,弥补资源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大对俄罗斯木材进口和劳务输出,弥补木材产业颓势;加大对煤炭进口和蔬菜、粮食有机食品输出弥补煤炭价格下跌损失;加大管道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和轻工纺织产品的出口,减轻大庆石油稳产高产压力。二是着眼建设“城郊功能提升带”,重点做强旅游名镇。城郊可以充分毗邻市区的优势,走绿色采摘游、休闲度假游、特色饮食游、草原风情游等品牌路线,建设一批农业与旅游互动的乡镇。三是着眼建设“城镇发展廊道”,重点建好示范新村。这些乡镇大多为产粮大镇或商贸大镇,临近省道国道、交通枢纽和铁路周转站,地理位置优越。例如大庆肇源县的新站镇、大同区的太阳升镇,两者都为我省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和物流港,粮食贸易异常活跃,要充分发挥这些特色经济重镇对县域经济的多元支撑和城镇化的多点带动作用。有序推进资源城市附属乡镇在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功能配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战略转变。

参考文献:

[1] 郑鑫.大庆市政府招商引资全过程项目化管理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1:6.

[2] 王艳芳,张昕,徐忠惠,刘方正.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J].经济师,2011,(12).

[3]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龙如银,朱佳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8).

[4] 曹彩杰.中国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硅谷,2010,(2)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