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的技术要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嫁接的技术要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嫁接的技术要领

篇1

关键词:钢筋施工; 加工与连接技术; 工艺流程; 技术要领

Abstract: the steel bar construction site processing and connec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steel bar construc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foundation, only stri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andard safety construction, can make a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guaranteed.

Keywords: the steel bar construction; Processing and conne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Technology will bring

中图分类号:TU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钢筋施工现场加工与连接技术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在逐渐的完善与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施工现场加工与连接技术是关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工艺,只有严格工艺流程,按照相关规范安全施工,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1钢筋施工现场加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现场加工技术包含除锈技术、调直技术、切断技术和弯曲技术等。

1.1除锈技术

钢筋除锈采用的是电动除锈机,经常使用的电动除锈机的圆盘钢丝刷直径在20-30厘米,厚度在5-15毫米,转速在每分钟1000转左右。在钢筋除锈时,要在现场安装排尘管道和排尘罩,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此外,除锈的方法还包括手工使用钢丝刷除锈、手工砂轮除锈、喷砂除锈和酸洗除锈等。

1. 2调直技术

钢筋调直采用的是调直切断机械或冷拔,要把冷拉率控制好,Ⅰ级钢筋要小于4%,Ⅱ、Ⅱ级钢筋小于1%,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使用钢筋调直机对钢筋进行调直,这种机械的功能有许多,比如自动调直、除锈、切断、除锈、清垢等。

1.3切断技术

切断钢筋的方法有手动切断或使用机械切断。在建筑工地通常使用钢筋切断机,这种机械切断直径不大于40毫米的钢筋,效率非常的高、速度也非常快,钢筋的断面也很整齐,对于钢筋之间的连接也非常方便;钢筋手动切断的钢筋,直径要不大于16毫米;当钢筋直径大于40毫米时,通常使用砂轮进行切断,或使用氧气乙炔气焊进行切断,切断钢筋时,要保证钢筋料的长度,允许偏差在10毫米左右。

1.4弯曲技术

钢筋切断后,要依据钢筋直径、设备的特点和弯曲的角度画线,以将钢筋弯曲成被设计的形状和尺寸。钢筋的直径大于25毫米时,采用钢筋弯箍机或钢筋弯曲机进行钢筋的弯曲;当钢筋的直径小于25毫米时,采用人工板钩进行钢筋弯曲。钢筋弯曲的技术要求有:①Ⅰ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时,弯心的直径要大于钢筋直径的2.5倍,剩余钢筋的长度要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钢筋如果用于混凝土结构,弯心的直径要大于钢筋直径的3.5倍。②Ⅱ级或Ⅲ级钢筋的末端要完成90°或135°的弯折时,对于Ⅱ级和Ⅲ级钢筋的弯心直径要求是前者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后者大于5倍,按设计要求来确定其他部分的长度。③钢筋中间部位的弯曲、弯折处,弯心直径要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④箍筋的尾端要做弯钩,当箍筋的制作材料是冷拔低碳钢丝或Ⅰ级钢筋时,其弯心直径要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同时还要大于箍筋直径的25倍;一般结构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要大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结构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要大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钢筋的连接技术

单根钢筋通过现场加工后,就能连接成钢筋骨架,也能连接成网片。钢筋连接等方法有焊接和绑扎,在当前的施工中优先使用的是焊接,因为与绑扎相比,焊接可以节约钢材、提高结构受力、增加工效、减少成本的优点。通常使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等。

2.1电弧焊

电弧焊在钢筋焊接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在接长钢筋、焊接钢筋骨架、焊接钢筋和型钢、焊接装配式钢筋等。

电弧焊的接头形式有搭接焊接,帮条焊,坡口焊和熔槽帮条焊四种。①搭接焊接适用于直径在10-14毫米之间的I、Ⅱ、Ⅲ级钢筋,是指焊接时按搭接长度弯曲主钢筋的端部,并与被焊钢筋处于同一轴线上,采用双面焊进行焊接,也可采用单面焊接方式。②帮条焊适用于帮条钢筋与主钢筋级别一致,直径一致的焊接,当级别不一致时,要换算钢筋的计算强度,焊缝的厚度要大于主钢筋直径的0.3倍,大于4毫米,宽度大于主钢筋直径的0.7倍,大于10毫米。③坡口焊有平焊和立焊两种形式,特点是节约钢筋,特点是需要对钢筋进行切口,同时要保证切口的边缘不存在裂缝和钝边、不能缺棱。④熔槽帮条焊的方法是水平对接两根平口钢筋,用边长40-60毫米,长度80-l00毫米的角钢做帮条,然后焊接。

外观质量检验的主要标准是:焊缝没有裂缝且平顺,焊接处不存在咬边、焊瘤、凹陷及气孔和杂质,敲击焊缝处有与金属一样的清脆声。力学性能检验的主要标准是;选取300个一致的接头形式。钢筋的级别与之相同,随机选取3个接头做钢筋的拉伸实验。抗拉强度比较,所选取3个接头最少要与同该级别钢筋的一致,甚至要大于同级别的钢筋。同时,所选取的3个接头试件要在焊缝处之外断裂,同时要包括最多有一个不是延性断裂。

2.2闪光对焊

所谓闪光对焊,是指使用钢筋对焊机,把两根钢筋按对接的形式安放好,并将之压紧在两个电极间,经过强电流低电压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等钢筋被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之后,即顶锻,此时有火花,闪光出现,同时把两根钢筋焊合于一起。

依据钢筋等级、直径和使用焊机的不同功率,闪光对焊又分为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和焊后通电热处理四种方式。①连续闪光对焊适用于钢筋直径不大于25毫米,焊机容量在80-160kV・A的钢筋焊接。②预热闪光对焊是为了扩大钢筋焊接的端部,在进行钢筋连续闪光焊接之前增加的一次预热过程的焊接方式。③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是为了使钢筋预热均匀,在预热闪光对焊前增加的闪光过程的焊接方式。④焊后通电热处理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钢筋的组织和塑性,增强高强钢筋的焊接效果。

2.3电渣压力焊

所谓电渣压力焊,是指利用电流经过渣池所生产的电阻热,以熔化钢筋的端部,然后对钢筋施加压力,使其焊合于一起。这种焊接方法主要适用于现浇结构中钢筋直径在14-40毫米之间的、钢筋级别为l、Ⅱ级的热轧钢筋的接长。此焊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较低,节约用电,减少钢筋使用量。

焊接设备主要是钢筋电渣压力焊机,焊机主要包括电源、夹具、控制箱及焊剂盒等,通常用431型焊药作为焊剂,在使用焊剂之前,必须对焊剂进行烘烤,温度为250℃温度,时间2h,主要目的是保证焊剂充分熔化,以便渣池形成。焊接工艺的工序主要包括钢筋除锈、钢筋固定、设备通电、快速施压、焊后清理等。①调直钢筋后,仔细对钢筋除锈,以便焊接。②用夹具夹紧钢筋,保持两根钢筋于同一轴线,端面处放上引弧铁丝球,焊剂盒灌入焊剂,通电以引燃电弧。③焊完接头后,关闭电源,片刻后回收焊剂,卸下夹具,清理渣壳。

3小结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钢筋的施工现场加工和连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只有严格规范施工技术,按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整个工程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定旗.浅谈钢筋施工的现场加工与连接技术[J].现代企业文化,2010(23).

篇2

活动目标:

1、

了解蟹爪兰的嫁接步骤、要领和注意事项。能独立完成在仙人掌上嫁接一盆花的任务。

2、

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重难点:

了解蟹爪兰的嫁接步骤、要领和注意事项。能独立完成在仙人掌上嫁接一盆花的任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嫁接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蟹爪兰、仙人掌等。

学生准备:蟹爪兰、、仙人掌、小刀、夹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花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美丽的使者。婀娜多姿的花儿让人爱恋和沉醉。下面请同学观看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认识这种花吗?(生:蟹爪兰)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花长在另一种植物上,看出是什么植物吗?(生:仙人掌)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繁殖方法——嫁接繁殖。也就是把蟹爪兰嫁接在仙人掌上。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欣赏已嫁接好图片和实物花)

(设计意图:根据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利用漂亮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在学习嫁接技术之前,教师想调查几个关于嫁接的问题,看同学们了解多少:嫁接繁殖最合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引入:5-9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15℃以上。这种气候非常适合仙人掌类砧木嫁接蟹爪兰接穗的条件。但光有良好的外部条件还不够,还必须讲究必要的嫁接技巧。为保证嫁接的成活,需要嫁接前做那些准备工作呢?

(1)

作为在砧木的仙人掌怎样选?

(2)

如何选接穗?

(3)

如何挑选刺座?

(4)

嫁接时还需要那些工具?

1、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嫁接前作为砧木仙人掌事先须前一年扦插成活。选择仙人掌有讲究,要选择耐寒的仙人掌,要选当年抽生的厚实扁平茎块,太老太嫩都不适合,嫁接还是选用有根的仙人掌作砧木好。

2、找到砧木形成层,嫁接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砧穗形成层的结合,使二者愈合为一体。仙人掌属多肉植物,形成层不明显,存在于维管束中。因此只有确定了维管束的排列位置,才能找到形成层。用小刀横切仙人掌,断面最外层深绿色者为皮层,其内嫩绿色呈圈状排列者为维管束,中间淡绿色部分为髓部。嫁接时砧穗二者的维管束必须大部分密合,这是能否嫁接成活的关键。

3、选接穗:接穗要选不老不嫩的分枝,如茎块大且厚实,说明它生命力旺盛,接穗可多选几节,每节可多片,这样对快速成型有利。接穗选好后用消毒刀片从下端一节两面斜削成鸭嘴形,削面长度约3厘米,中间凸起的主脉外皮也要削去。另外,易被忽视的是主脉顶部截面不平,也要平行削去少许并修整平直,这样便于扦入时接触牢靠,加速愈合,使嫁接成功。

课堂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按要求选好仙人掌和接穗,认识了砧木形成层,找好了工具,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在仙人掌上嫁接的学问吧!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调查,然后拿到课堂上来研究,让学生在探究,调查中得出答案。)

三、

实践与体验

(一)

播放嫁接微课

(二)

学习嫁接步骤

第一步:第一刀。在刺座上方大约1CM处横切。

第二步:首先把仙人掌的维管束切开。根据资料表明,仙人掌的维管束是在形成层成网络分布,于各个刺点处会合。所以刀的部位一定要确定把刺点处割断。切口的宽度一略大于蟹宽度为宜。过宽则伤口不容易愈合,过窄则难以把蟹塞下去。

第三步: 切穗要求刀一定要非常锋利。蟹爪兰叶片中间的纤维状的就是其维管束。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小管子切出来。要求切口尽量平滑。削切时,最好是一刀削成,不要重复削切。

第四步:嫁接。把切好的蟹放进仙人掌的切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使蟹的维管束跟仙人掌的刺点保持在一条线上。

第五步:固定。固定接穗,一边插一个牙签把仙人掌和蟹爪兰固定到一起。要注意避开蟹中心的维管束。

第六步:加紧。两侧放上一层硬纸皮(以免被夹子夹伤仙人掌),然后用夹子夹好固定。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蟹爪兰的嫁接步骤,试着嫁接一盆蟹爪兰吧!

(三)放音乐,学生开始嫁接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对干得好的给与肯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鼓励与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四)了解移栽方面的知识

第七步:储藏。放到干爽,阴凉地方2周。

第八步:拆除固定物。松开夹子、取下硬纸皮。轻轻的捏住牙签,以原先去的孔为圆心,左右各旋转半个圈,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出来了。而且不会伤到蟹和掌。建议不要硬着往外面拔

第九步:静养。放置于相对阴凉的地方先养上半个月。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学生亲身经历,本环节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形成了初步的知识技能。)

四、评价提升,延伸拓展

学习指导语:下面就请同学们都来评一评我们的劳动成果吧!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组,并请这个小组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做的,说说自己的经验。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嫁接速度、嫁接的效果等进行评价。

问题: 1、在嫁接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2、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篇3

关键词:杏树;高接换优;后期管理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张宇飞(1978―),男,山西长治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66-02

1引言

当前我国杏树的栽培大部分为实生苗(繁育于种子),相应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较大的株间差异,进而造成较迟结果,较低产量,较差效益。良种化栽培目的的实现,使嫁接繁殖成为一个必然考虑的方向。高接改劣换优之广泛和综合应用,作为一个解决我国诸多地区杏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途径,具有高效应,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低产量,良莠不齐品质,差效益等问题,进而实现良种栽培、经营简单、丰产早实、高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产出等等。

2材料与方法

2.1高接换优方法

2.1.1接穗质量要求

(1)接穗母树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

(2)接穗枝条选择。健壮生长、充实发育、饱满芽体、小髓心、直径为1.2~1.5cm且1年无病虫害。

2.1.2枝接接穗采集

(1)接穗时间。春季芽萌动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晚秋落叶前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好时间为晚秋落叶前后,这是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对母树生长的负面影响。

(2)接穗方法。及时用湿麻袋覆盖采好枝条,防水分流失。

(3)接穗工具。枝剪,忌刀具砍伐,做到平剪口,勿呈斜茬。

(4)采下枝条的处理。及时修剪整理,剪去顶部不成熟、弯曲或过长顶梢,尽可能用中下部芽,基本剪口位置的最佳选择为芽下6cm,顶部剪口位置为芽上1.5cm。因蜡封(将枝条用蜡封于盆或锅内),不宜选取过长枝条。

2.1.3接穗保存

对采集好的枝条要及时蜡封剪口,如要长期储存,需整穗封蜡;如为短期储存,需进行两头封蜡。使用腊块用水浴法加热。

(1)接穗蜡封具体方法。蜡(10%~20%蜂蜡+90%~80%石蜡)置入容器(铁锅、金属盆、塘瓷盆等),加水于容器后,只需覆盖底部,加热至110℃左右(保持监测至蜡封完成),充分熔化蜡后,蘸接穗,用筷子夹住接穗,置蜡中蘸1~2s拿起,将表面多余蜡液滤掉。如枝条较长,应进行2次蘸,蘸一端后操作另一端。

(2)蘸蜡要领。敏捷迅速,保持极短时间,避免烫死、烫伤芽;接穗表面全部包上一层透明薄薄的蜡膜。选择石蜡与蜂蜡的混合物是因混合后有较好附着性,脱落不易,对接穗产生有效保护。对蜡封好的接穗,按同样长度捆扎存放。

(3)存放环境。0~5℃潮湿地窖,地窖内置适量湿锯末或湿稻草,做好品种安放标示。温度不得高于7~8℃,如过高,可进行加冰降温或隔热处理。贮藏过程中,需防止接穗萌芽、发霉和失水。

2.2嫁接时间

高接换优嫁接杏树时间必须选定在春季,杏树花芽萌动至花期结束后5d内的时间段,该段时间长度约为25d。推荐及最适宜时期为花期。如嫁接过早无流动树液,导致树枝离皮困难;且会让嫁接穗枝长时间存于树干,水分难以获得同时因干燥空气和多风环境造成失水,成活率被降低。如嫁接过晚,因叶芽已经萌发,在其生长后,会造成树体内水分养分的极大损失,也会降低嫁接成活率。

2.3穗条催醒

嫁接前须催醒贮藏穗条。根据日工作量,嫁接前3d,取出穗条浸入水中,保持每天1次换水,待穗条离皮,进行剪截。剪截长度介于15~18cm,接穗要求2~3个饱满芽的存在,顶部首芽要达饱满、完整、无虫害、无病灾,首芽与剪口距离保持在1cm左右。

2.4嫁接部位

嫁接部位应为树冠中下部,树枝接口细于6cm。接头不宜过少或过多,据树冠大小、主枝位置和多少、树龄、结果的早晚、嫁接后培养的树冠类型等因素确定嫁接数目,25~40个为一般数目。

2.5嫁接方法

高接换优种,采用枝接而非芽接,劈接和插皮接为常用枝接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依树皮的厚薄、嫁接部位的高低、粗细等因素灵活选择。实践中,如嫁接部位粗于2.5cm,选择插皮嫁接可实现98%以上的成活率;若嫁接部位细于2.5cm,劈接法的采用可实现90%以上的成活率。

3嫁接后管理技术

高接换优成功的关键为对嫁接后树体的管理。这一管理必须及时,并按杏树的物候期进行,促使树体快速成形,早日进入结果期。如不进行管理或者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嫁接效果都不会很理想。

3.1绑支棍

如接穗成活,则会快速生长,枝叶快速增加,但这一过程中,接口愈组织因为是新形成的,故而较嫩,难以承受新枝重量,刮风时特别容易折断,故每接头上必须绑一支棍,粗lcm左右即可。捆绑时间从接穗新梢有10cm长时开始,随新梢生长变长,可捆绑3~5道,捆绑一定要牢固,接口以上长度要长于60cm,到冬季修剪时将支棍去除。

3.2除萌蘖

高接换优因大量枝体剪掉,故会破坏树体的生长平衡,枝干上大量的潜伏芽在刺激下会萌发生长,故及时去除萌蘖,能帮助接芽快速成活、生长并实现接口愈合。除萌蘖的标准为除小、除旱、除了。周期为5d/次,连续保持5次,实现滋生萌蘖控制,保证新梢正常生长。

3.3夏季修剪

每个成活接穗通常保留3~4个芽,因枝生长的二次分枝和三次分枝特性,夏季修剪就显得非常必要,可实现整形加速,光照改善,早结果等优势。生长季节进行2次修剪即可,第一次时间为接穗上萌芽长到25cm左右,按照枝条生长方向、生长势和位置,1~2个生长势强的枝被选留作为主枝培养对象,其余萌发枝全部剪去。枝长到65cm左右时,进行2次剪枝,剪去多余二次枝,留下4~5个作为辅养和侧枝培养对象。经此顺序,树形及枝条基本形成。

3.4除虫、防害

食杏叶主要害虫包括刺蛾、卷叶蛾、舟形毛虫、蚜虫、天幕毛虫等,在危害发生初期,必须用无公害杀虫药进行针对性喷洒,如辛硫磷、 溴氰菊酯、氰丹乳油等。嫁接成活接穗,避免因人畜原因造成损害,如周围人畜活动比较频繁,可引进围栏等保护措施。杏树田间嫁接的当年,必须越冬防寒,时间必须选择在土壤封冻前,尽可能进行埋土防寒,如客观条件不允许,用塑料薄膜包裹防寒,来年春芽萌期出土或包裹解除。

4结语

在严格按照操作规定使用粗壮有效接穗、选择成活率稳定的插皮舌接和装土套袋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健壮无病虫砧木。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足够根系营养空间,骨干枝光滑圆满、无病虫害的树作砧木。

(2)选择合理的嫁接时期和嫁接头数。嫁接以砧木新梢顶芽萌动至抽梢3~5cm为最好。过早砧木不离皮,过晚砧木储存营养减少,接芽生长期也大大缩短。嫁接头数是影响高接树健壮生长的关键因素。

(3)适宜的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16%(湿润而不粘脚)时愈伤组织形成量最大,确定嫁接日期后,根据土壤墒情,在嫁接前3~5日,对园地浇1次透水。

(4)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阴湿的低温天、大风天、雨雪天,对嫁接成活有不良影响,杏树嫁接成活率低。应尽量避开。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裴东,张俊佩,等.西部经济林用材林品种繁育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罗正荣.普通园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康桂军.山杏改接换种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78~80.

篇4

关键词:黄瓜 生育周期 靠接技术 土传病害

黄瓜是朝阳地区温室主栽作物之一,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在边杖子镇设施蔬菜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调入种子苗木程序不规范、菜农防治土传病害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黄瓜根结线虫病、枯萎病、蔓枯病等逐年加重,这些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5%~10%,重的减产30%~70%,甚至绝产绝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黄瓜嫁接技术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控制病害的蔓延与发展,从而达到抗病提产的效果,是设施蔬菜生产中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手段。

一、黄瓜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 播种至第1片真叶出现,一般5~7天,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2、 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天左右。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3、初花期(发棵伸蔓期)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1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天,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4 结瓜期 从第1个雌坐瓜至拉秧,持续时间因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减缓,以果实及花芽发育为中心。应供给充足的水肥,促进结瓜、防止早衰。

二、黄瓜的生活条件:

1、温度 黄瓜是喜温作物,适宜温度10℃~30℃,最低发芽温度12.7℃,35℃以上停止,低温炼苗白天25℃~30℃,夜间13℃~15℃,短时间承受8℃~10℃。种子低温处理,种子开嘴吸胀后进行低温处理,-2℃~0℃,2~5小时,用冷水缓冻。适宜地温20℃~23℃,地温低于12℃同时湿度过大,连阴天,容易沤根。

2、水 黄瓜是喜湿作物土壤湿度80%~90%,空气湿度白天不超过75%,夜间90%左右。

3、光照 黄瓜属于短日照植物每天8~10小时光照。比较耐弱光。

4、肥 土壤肥料喜重施有机肥,土壤通透性要好,产100斤黄瓜要氮:磷:钾=5:2:6。

5、黄瓜对土壤酸碱度要求PH值5.5~7.6。

6、黄瓜需CO2浓度 作物生长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1500~3000ppm,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仅在300ppm左右,作物生长所需二氧化碳浓度是其5~10倍,因此要补充二氧化碳气肥。

三、黄瓜靠接技术 黄瓜一般采用靠接或插接技术,凌源市主要采取靠接技术。

1、靠接技术需种量及营养土的配制 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每亩用种量黄瓜籽3两,南瓜籽3斤(陈一年的较好)。严格选用无病菌新土配营养土育苗。营养土按1:3比例配比,即1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3份大田土配比。每100斤营养土加草木灰1.5公斤加磷酸二铵3两,均匀搅拌。做畦子砧木25平方米,接穗18平方米,畦面铺土8厘米厚。

2、种子处理 种子要进行温汤浸种,水温30℃浸种30分钟,加热水,砧木60℃热水,接穗55℃,8~10分钟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止。用手搓种子,砧木12小时,接穗6~8小时,直到扒开种子无干心为止。

3、种子播种 先播接穗,5~7天后播砧木。接穗盖土1厘米左右,砧木盖土2厘米左右。

4、黄瓜靠接技术 嫁接时间黄瓜播11~12天,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二分硬币大小,下胚轴0.2~0.3厘米粗,高7~8厘米,砧木播后5~7天,下胚轴0.4~0.5厘米,高6~7厘米。嫁接时南瓜与子叶伸展方向一致靠生长点下斜切35~40度角,深度为茎粗的二分之一,黄瓜与真叶伸展方向一致,向上斜切30度,深度为茎粗的五分之三。把黄瓜舌形楔插入南瓜刀口内,再用嫁接夹夹好,子叶呈十字状,载入营养钵内,放入苗床,浇水,支拱,改膜,适当遮阴。

5、面床管理 嫁接后前三天全遮阴,透弱光,4天后逐渐撤开遮盖物,中午遮,早晚撤,第6天可以放小风,喷药防病。注意温湿度管理,白天8℃~10℃,地温20℃以上,湿度前三天95%~~100%,拱膜上有水滴为准。10~12天断根,断根后温度白天25℃~28℃,夜温13℃~15℃。

四、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1、定植 黄瓜日历苗龄40天左右,生理苗龄4叶1心,株高1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方左右,磷酸二铵30~4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做台拌匀。一般台宽1.1~1.2米,台上小行距40厘米,26~27厘米,装滴灌覆膜。

篇5

关键词:大型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大型苗木是指在苗圃中培育几年到十几年,规格较大的苗木。一般情况下在苗圃中培育5~8年。在园林绿化中使用大规格的苗木,主要是为了尽快成景,达到设计的绿树成荫,花枝交错的绿化效果,尽快发挥树木对环境的美化、净化的作用。在苗圃中培育出的大苗,具有发达紧凑的根系、完美的树形,健壮的生长势,较大的树体,能更好地适应园林树木栽植地如公园、人行道等人多的环境,栽植后顺利地存活和生长。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掘起,扩大株行距,种植在预先设计准备好的苗圃地内,使小苗继续更好地生长发育,这种育苗的操作方法叫移植。幼苗移植后叫做移植苗。苗木移植后扩大了株行距,增大了生长空间,改善了光照和通风状况,增强了肥水管理,再加上合理的整型修剪,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的生长、发育出良好的根系和树形,成为优质的大苗。同时,移植的过程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那些生长差、达不到要求或预期不能发育成优质大苗的小苗被逐步淘汰。

1 移植的作用

1.1为苗木提供适当的生存空间 一般的育苗方法,如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树苗时,小苗的密度较大,出苗后随苗木的不断生长,幼苗的个体逐渐增大,苗木之间互相影响,争夺水、肥、光照、空气等,严重制约苗木的生长发育,必须扩大苗木的株行距。可通过间苗和移植的方法达到目的。但间苗会浪费苗木,留下的苗木也不能对其根系进行剪截,促其发展。因此,常使用移植的方法来扩大苗木的株行距。即扩大了生存空间,使根系充分舒展,进一步扩大树形,使叶面充分接受太阳光,增强树苗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为苗木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也便于施肥、浇水、修剪、嫁接等日常管理工作。

1.2促使根系发达 幼苗移植时,主根和部分侧根被切断,能刺激根部产生大量的侧根、须根,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使根系中根数显著增多,吸收面积扩大,形成完整发达的根系,提高苗木生长的质量。另外,移植后的苗木由于切断主根,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起苗时所带吸收根数量多,有利于将来绿化栽植的成活和生长发育,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1.3培养优美的树形 经过移植淘汰了树形差的苗木,移植后扩大树苗的生长空间,使苗木的枝条充分伸展形成树种固有的树形。同时经过适当的整形、修剪,使树形更适合于园林绿化需要。另外有的树种经过嫁接可培育出特殊的树形,如龙爪槐就是通过嫁接培养出如伞如盖的优美树形。

1.4合理利用土地 苗木生长不同时期,树体的大小不同,对土地面积的需求不同。园林绿化用大苗,在各个龄期,根据苗体大小,树种生长特点及群体特点合理安排密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多的培育出大规格优质的绿化苗木,使土地效益最大化。

苗木移植时,一般要进行分级栽植,将高度大小较一致的一批苗木栽到同一块地中,有利于个体的生长、整齐、均衡,也有利于统一进行管理。

2 移植的技术

2.1移植次数 移植次数要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和所需苗木的规格确定。一般阔叶树种,苗龄满一年进行第一次移植,以后每隔2~3年移植一次。苗龄3~4年有的达到5~8年出圃。针叶树种,一般苗龄满两年开始移植,以后每隔3~5年移植一次。苗龄8~10年出圃。

2.2移植时间 苗圃中移植苗木,常在春季树木萌芽前进行,秋季在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有时也在雨季移植。

2.2.1春季移植 春季土壤解冻后直至树木萌芽前,都是苗木移植的适宜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树木的芽尚未萌动而根系已开始活动。移植后,根系可先期进行生长,为生长期吸收水分供应地上部分做好准备。同时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树体生命活动较微弱,树体内贮存养分还没有大量消耗,移植后易于成活。春季移植应按树木萌芽早晚来安排工作,早萌芽者早移植,晚萌芽者晚移植。有的地方春季干旱大风,如果不能保证移植后充分供水,应推迟移植时间或加强保水措施。

2.2.2秋季移植 秋季在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后进行移植,即落叶树开始落叶时始至落完叶止;常绿树生长的高峰过后。这时地温较高,根系还能进行一定时间的生长,移植后根系得以愈合并长出新根,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秋季移植一般在秋季温暖湿润,冬季气温较暖的地方进行,北方冬季寒冷,秋季移植应早。冬季严寒和冻拔严重的地区不能进行秋季移植。

2.2.3雨季移植 在夏季多雨季节进行移植,多用于北方移植针叶常绿树,南方移植常绿树类,这个季节雨水多、湿度大,苗木蒸腾量较小,根系生长较快,移植较易成活。

篇6

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科,它强调学生亲历社会实践,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灵性整合案例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本文从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安全教育,有效增强安全意识;结合研究性学习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安全能力;结合社区实践活动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拓展安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综合实践;安全能力;灵性整合;有效提高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该课程教学与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全面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安全教育,有效增强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都产生着重大影响,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着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其中的信息呈现出鱼目混珠、难辨真假的特点,这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会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还不具备很强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极易收到互联网中不良信息及虚假信息的影响、诱惑与蛊惑,从而形成错误的观念意识,最终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的话还会走向犯罪道路。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全面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尽可能避免网络不良与虚假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作用。比如,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中奖信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难以辨别真伪,但在网页上收到奖金、奖品等的诱惑,他们很容易就信以为真,从而依照提示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像姓名、学校、家庭地址、家庭收入、父母工作单位等告知有预谋的犯罪分子,从而增加了小学生的人身及家庭财产风险。互联网上还有很多不安全的信息,如钓鱼网站,有些网站会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隐藏”在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中,但学生点击链接时,电脑就中毒了,如果电脑上有网银行等信息就会被骗子利用了。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借助案例教学法告知学生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中奖等信息,注意辨别钓鱼网站,并学会运用杀毒软件和安全卫士保护自己的电脑,从而有效提升安全意识,增加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2结合研究性学习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安全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究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研究性学习中存在很多未知因素,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危险性。为了确保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都能安全地研究新事物、探究新奥秘,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充分的预设,尽可能多地预想出研究性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况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将这些预防措施告知学生,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比如,在研究花卉的嫁接方法时,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剪断植物茎与枝条时该怎样安全使用剪刀、刀片、手锯、接芽刀、枝接刀等,以有效预防学生在使用以上几种工具的过程中误伤了自己。在学生进行实际嫁接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嫁接植物”的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嫁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科学存放、使用、传递剪刀与刀片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生动地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积累使用经验,有效为后面的嫁接活动奠定基础,达到安全地参与实践,提升安全意识。

3结合社区实践活动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拓展安全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教学空间更为广阔、复杂,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更为深入,这需要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最终为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制定恰当的安全教育方案,使得学生能全面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与方法,从而尽可能排除课程教学中出现危险状况的因素,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更为安全的学习环境。如,每年的重阳节,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社区的敬老院做义工,帮助老人们清扫地面、擦玻璃、晒被褥、梳头等。现在不少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在家中基本没有参与过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在劳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因此,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擦玻璃时要注意的安全,如需要站在桌子、凳子上进行劳动时,不仅应确保桌子或凳子足够结实,而且还应确保它们都稳稳地放在平地上,并且在桌子或凳子上不应运动幅度过大。只有这样,学生在擦玻璃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实践活动已经超出了校园的范围,有些学生可能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即便是对活动社区比较了解的学生也不应该脱离组织、擅自行动,否则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也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现场安全指导,有可能引发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范围内活动,以免意外发生。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安全是确保教学目标高质量、顺利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刻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依据综合实践教学特点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渗透,从而确保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顺利、高效实施。

作者:张广亮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篇7

1.1教学形式该课程以在教学实习基地的现场教学为主,一般先由任课教师在基地讲解与实训项目相关的基本知识、具体任务和要求。对于观察和识别性的内容(园艺植物的分类与识别、病虫害识别等),任课教师先对照作物讲解识别特征,然后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对于操作性的内容(如土壤耕作、嫁接、播种、施肥、整枝修剪等),则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观察并记录技术要领,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下课前进行总结,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向学生提问,或者对学生的操作现场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根据实训要求完成实训报告。对于一些持续周期长的项目,如主要秋冬蔬菜的育苗与栽培、主要春夏蔬菜的育苗与栽培等项目,则采用种实验田的教学形式。课表安排每周1次,将学生分成4~5组,每组5~6人,实行组长负责制,每组种植面积60~…70…m2;指导教师根据栽培季节指导各组选种不同代表作物,每组1个品种,学生制定生产计划与执行方案,任课教师审定;课堂讲授与课余学生自己管理相结合,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评比,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学生参与市场营销,加强学生管理,实行综合考评。

1.2教学效果20多年的教学效果证明,该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了园艺植物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操作步骤,包括园艺植物的分类、植物学形态特征识别、园地规划、园地土壤耕作与管理、育苗、栽植、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化学调控、食用菌栽培等基本内容,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园艺植物和园艺生产认识不深的问题,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学生在田间动手操作与实践,训练了学生综合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专业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2《园艺学实践》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园艺学实践》课程至今已经运行20多年,该课程已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和深入了解与掌握园艺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我们也在课程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内容按单项技术安排,综合性不强在现有课程教学大纲设定的60个实训项目中,只有“主要秋冬蔬菜的育苗与栽培”、“主要春夏蔬菜的育苗与栽培”两个项目的教学形式采用种试验田的形式,综合了生产计划制定和蔬菜育苗、栽培的全程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可以通过作物的生长、产品的收获甚至是销售来评价自己各项管理措施的效果。其他项目都是单项技能的训练,而且是集中在4个学时之内完成,因此,学生很难看到自己操作的实际效果,如嫁接后管理、嫁接成活率、定植、施肥、修剪等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等,不利于学生总结与提高,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的安排有重复或遗漏现象该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与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存在大量重复,如,“电热温床的铺设”也是《设施园艺》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食用菌母种的制作”、“食用菌原种与生产种的制作”也是《食用菌》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花卉种类的识别”、“盆栽花卉的管理”也是《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整形修剪”、“种类识别”也是生产实习中的内容。另外,由于《园艺学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的安排具体到了哪几周的星期几的第几节课,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又必需考虑到当时的季节、天气以及教学场地的影响,很难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训项目逐个进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随意性比较强,这必然导致有些项目被反复训练,与此同时,有些项目则被遗漏疏忽。

2.3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适应园艺生产的发展近10年来,我国以蔬菜、水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产业正在发生跨越式的变化,迅速向集约化、商品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园艺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教学内容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耕作种植,不能与现代园艺生产的形势相适应,《园艺学实践》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对一些在园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如喷、滴管的铺设、园艺机械的使用、园艺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等以及现在园艺产业的形势与发展趋势等没有涉及或者涉及不多,不利于学生全面树立对专业的认知和专业热情。

2.4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外迁,原有教学的安排和教学方式的实施存在困难由于学校建设用地的需要,校园内的果树教学实习基地已经迁至30…km外的长安教学实习基地,蔬菜教学实习基地也即将搬迁,这就不能再按原有的固定每周4个学时进行教学,同时,基地外迁后,学生也无法在课外进行连续管理,原来种实验田的教学方式实行起来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3《园艺学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路

3.1遵循教学规律,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园艺学实践》课程实践训练项目多,教学时间长,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思考的是,《园艺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园艺生产的一般知识与基本原理,使学生形成对园艺生产和园艺产业较强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好的基础。这里“初步了解”、“一般知识与基本原理”、“感性认识”等决定了该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一门认知课程,并不等同于整个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该课程也是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之前开设的,从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而言,也应该将该课程的定位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课程实验以及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开展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区分开来。因此,应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深度、难度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之与课程的定位相适应。

3.2统筹兼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园艺学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整个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统筹考虑,根据课程的定位,确定哪些内容应该安排在《园艺学实践》课程中完成,哪些内容应该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中完成。园艺作物种类繁多,实践技能训练如果以作物种类为单元,很难面面俱到,所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还包括实训项目要以基本技能为模块,而不是以作物种类(如蔬菜、果树、花卉,或者果树中的葡萄、柑橘、桃等)为模块。如,进行了果树嫁接技术的训练就不一定需要再进行蔬菜嫁接技术或者花卉嫁接技术的训练,进行了柑橘或者葡萄修剪技术的训练就不一定需要再训练桃和梨的修剪技术,重点是教会学生掌握嫁接或修剪技术后,要能触类旁通,而不是简单地在不同作物种类上重复训练。…此外,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还应该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如园艺新技术、园艺产业形势与趋势、园艺产品的营销等,使教学内容与生产与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3.3加强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按照修订后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条件,购置小型农机,建设温室大棚,安装喷滴灌设施,改善学生食宿条件,为包括《园艺学实践》课程在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同时,在教学实践基地迁出校园后,仍然应该结合校园的园林美化,在校园内建设小面积的果园、菜园和花园,用于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等内容的教学。

篇8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看法

生物课是一门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生物课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体现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不同的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在进行生物遗传的教学之前,让学生去观察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性状特征,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无耳垂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性状在自身的体现。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何我长得像父母?但父母都是双眼皮,我为什么是单眼皮?”......学生处在自己发现的问题情境中,自然会思维活跃,对遗传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变浓,这就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合作、探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实验,针对这些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日常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②鼓励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③教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例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自己搜集鼠妇,并说出其生活环境,由此引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试验的关键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实施。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没有限制学生严格按课本设计和实施,而是让他们独立设计方案,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方案和操作。通过这种合作与探究,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注重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生物教学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引起所要求出现的对象或现象,以便观察、研究去获得或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实验法不同于观察法,后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不必作实验,实验往往要观察。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刻巩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及运用知识等能力;此外,还可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会运用问题

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同时学生只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算获得了完全的知识,把知识变为学识,化学识为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例如:结合生产实际对农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合理灌溉植物?什么叫“烧苗”,“烧苗”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要合理密植?中耕松土的理由是什么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又例如:生物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能够提出许多实践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诸如怎样使用显微镜?怎样制作临时装片?扦插、嫁接、压条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对那些生物栽培可以分类适用扦插、嫁接、压条技术等。通过技能训练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多,思维训练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发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要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放出热量。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做,因为学校是农村中学,材料易找,学生开始堆一堆玉米,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明天用手摸,然后便得出了结论。这样使得原本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试验,也能在课下完成。

此外,同学们设计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的材料加以改造,用来完成很多课本中的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发挥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会了自己去探寻答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9

高峰村从1997年开始栽种果树,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为群众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聘请果树行家为果农讲课,使每户都能自己成为懂技术的种果能手。全村果品的商品率达到了80%以上,效益连年位居全镇之首。现有果树面积2350亩(其中:本地李子1100亩,葡萄600亩,桃子300亩,梨子200亩,草莓150亩),20__年,全村总收入达900多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其中:仅水果人均创收就达1000多元)。20__年,该村种植大户李三文种植的10亩葡萄,收入达3.5万元,朱宗强种植的7亩李子收入3.75万元,李宗富种植的4.5亩油桃收入4.68万元;

为了做大做强水果产业,促进一村一品更快发展,近年来,该村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以认识促发展。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组织广大群众学习省、市、县有关“一村一品”的文件精神,使果农认识到发展“一村一品”对于本村及家庭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二是科技指导,打造优良品质。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注重把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优良品种,聘请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种植水平。同时,积极与县农业局联系,争取新型科技培训项目,印发科技书籍、实用技术资料,建设部份懂科技、用科技,具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把推广优良品种、实用技术落到实处。近年来,我村的高峰水果(特别是葡萄、李子等)在邻近县已经小有名气。

三是示范户带动,转变群众的思想意识。组织村干部及农村典型户、示范户走出去,到外地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使他们视野更开阔,追求目标更远大,要求标准更严格,意识更开放,从而促进自己的事业更快发展,在全村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头作用。这样,一户带四邻,四邻带全社,逐步形成了一社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四是配套服务,解果农之所忧。村成立了果业协会,在生产上给与技术指导、销售上给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极大地增强果农的信心,解除了果农的后顾之忧,促进了我村“一村一品”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10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精品化、多样化、特色化、组织化”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现场直播大会精神,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实施柑桔(椪柑、胡柚)产业转型提升工程作为当前春耕备耕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提品质、调结构、控面积、树品牌、扩加工、促出口”等措施,切实提高柑桔(椪柑、胡柚)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柑桔等农产品“卖难”问题。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广“三疏一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动桔农大力实施“三疏一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柑桔品质。年全镇完成桔园疏树、疏大枝面积达亩,疏改面积达%以上。具体要求是桔园从现有密度疏减到亩栽株以内。各村至少要建立连片面积亩以上柑桔“三疏一改”示范点个;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使桔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到%以上;改善水利条件,使桔园涝能排、旱能灌。

(二)大力调整柑桔品种结构。通过高位嫁接等技术措施,调整品种结构,适当缩小主栽品种(椪柑)的比例。重点发展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如号)或优质鲜食杂柑品种(如);对现有品质差的普通椪柑、胡柚园,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改换较少核(或无核)优质椪柑、优选胡柚良种。

(三)大力推进桔园流转。鼓励贩销大户和柑桔专业合作社到农户承包、租赁桔园,建立柑桔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四)适当控制种植面积。通过压缩不适宜种植区,控制椪柑栽培面积。重点是调减海拔米以上或坡度度以上的山地桔园,易受冻区域的低洼桔园,树龄多年的衰退老化桔园。调减后,因地制宜地发展油茶、毛竹、食用菌、小水果、蔬菜、粮食等。

三、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月中旬至月下旬)。主要工作是建立组织,研究制定柑桔(椪柑、胡柚)产业转型提升方案、编印技术资料、组建技术队伍等。

(二)启动阶段(月下旬至月上旬)。一是召开全镇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现场动员会议。二是各村做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的示范点;三是开展广泛宣传发动。

(三)组织实施阶段(从月上旬至月底)。

1、各村召开骨干会、户主会(签订柑桔品质提升申请书)、现场会等会议,发放技术资料,对村干部、农民群众进行辅导培训。

2、开展示范点建设。要求每个行政村抓好个“三疏一改”示范点,面积亩以上。

3、组建技术队伍,对亩栽株以上密植的老桔园进行全面疏改,要求疏改面积达%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镇政府成立镇长姜炳旺为组长,副镇长江山为副组长,祝天生、朱子芳、郑水木为成员的柑桔产业转型提升领导小组,各村要高度重视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组织,切实做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的组织、发动、实施工作。

(二)落实责任,强化指导。各村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每个环节工作都有人抓落实,做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要层层落实责任,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带头疏改,村干部实行分户包干负责制,全力做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的指导服务和检查督促工作。

(三)广泛宣传,抓好动员。各村要全面开展柑桔产业转型提升重要意义、技术措施和先进疏改典型的宣传工作,发动桔农及时开展以“三疏一改”和“调整品种结构”为主的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程。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横幅、墙体标语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全面掀起柑桔“三疏一改”的。

(四)政策扶持,全力推进。围绕农业“精品化、多样化、特色化、组织化”的发展思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切实做好我镇柑桔产业的转型和提升工作。

1、完成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程“三疏一改”任务的村,实施“以园换肥”等补助政策。对开展连片亩以上“三疏一改”,疏树、疏枝达到(每亩株以下、树高米以下)标准要求的,每亩给予补助天蓬有机肥 公斤;对亩以下“三疏一改”,疏树、疏枝达到(每亩株以下、树高米以下)标准要求的,每亩给予补助天蓬有机肥公斤。

2、对成立柑桔“三疏一改”技术服务队,并建立连片 亩以上示范点个或连片亩以上示范点个的行政村给予元的经费补助。

3、在实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作中,整村推进效果明显,工作突出且在全镇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行政村给予元到元的补助。

4、对采用高位嫁接,发展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如号)或优质鲜食杂柑品种(如南香、象山红),连片亩以上的给予每亩元的补助。

5、对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组织生产,围绕品牌化建立柑桔生产基地且相对连片面积达亩以上的大户或柑桔专业合作社,经验收合格,一次性给予元到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