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村旅游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乡村旅游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乡村旅游规划

篇1

一、基于反规划视角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城市在出行、健康、舒适度等方面己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城市的游憩方式、生活空间复制到乡村,要保留住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最大的乡土气息,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基于反规划视角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以期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中能够将乡村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的连续和完整保留下来,用淳朴的乡土特色吸引游客,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即将开发旅游的乡村区域进行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确定乡村景观格局(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进行建设总体控制;在此基础上,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提出本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再规划乡村旅游所需的生产、生活等设施;然后与前面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对照检验,若符合乡村景观格局要求的,就可以进行开发,否则重新调整目标和规划。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涉及政府、企业或合作社、协会、村民、游客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因此必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明确各利益相P者的权责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利益者的关系。结合“时空王国”的特征,桂林兴安界首应该重点发挥好政府的监管调控、经营者的集聚发展、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乡镇政府部门做好调控监管工作。政府要尽量减少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直接干预,应该做好乡村旅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政策制定、资源保护、 规划与开发,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避免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其次是鼓励经营者抱团发展,塑造精品乡村旅游形象。随着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在空间集聚的同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在处理好跟村民、村委会和其他旅游经营者关系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民俗户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民俗村成立乡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第三是乡村旅游协会切实发挥行业组织管理职能,促成会员间的交流合作,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营销,维护乡村旅游行业形象。

三、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可以让乡村旅游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促进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桂林兴安界首提出将桂林兴安界首整个县域建成一个大景区,实现“县乡合一”乡村旅游的目标,并立足桂林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确定实施了规划拉动、产业带动、机制联动、大事推动和社会发动的发展战略,带动了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道路交通数据对自驾游进行有效疏导),及时汇总统计旅游相关数据,搭建乡村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及旅游APP等信息平台,为旅游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促进兴安界首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其次,兴安界首乡村旅游企业和经营者要在景点推广电子导游、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时空王国”为例,时空王国属于桂林大管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新的发展项目,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守护“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有北长城,南灵渠之称,至今仍发挥作用;这里有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这里是桂林漓江的源头,这里是中国的起点;这也有南方最好的高尔夫球场和游乐园――乐满地;这里还有私人机场等等。

“时空王国”项目包括16个养殖区、5个野菜种植区、6个游泳区、35个垂钓区、1个猎场、1个跑马场、1个原始农耕区、1个酒店式木屋区、1个民宿及青年旅社区、1个露营区、1个树屋区、1个农家乐餐饮区、1个会议中心,1个青少年综合能力拓展基地,这是一个纯净的王国。

“时空王国”现着力打造智慧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还会注重与携程、去哪儿网、艺龙、途牛、百度直达号等在线旅游推广企业的合作,实现乡村旅游O2O的对接,将大量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旅游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游客,特别是加大旅游淡季的营销力度,激发游客对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欲望。

篇2

大坦乡历史悠久,宋朝属福广乡善和下里,元隶七都,明清从元置。民国元年(1921年)属一区,民国21年(1932年)属城一区,民国28年属胥岭乡,民国36年属胥善乡,民国38年4月(1949年4月)建立大坦乡,1952年8月成立大中、湘源、复兴三乡,1956年春,并三乡为大坦乡,1958年10月为城关公社大坦管理区,1961年10月成立大坦乡,1983年改称大坦乡至今。

大坦乡古时商贸集市,在古徽州对外商贸中曾雄踞数百年。境内的大洪岭依山临河,百步九折,上下绵延数十里,是古徽州通往省府安庆的必经之路。当年大坦鼎盛时期,沿途商旅往来,络绎不绝,路旁商铺、茶座、饭庄鳞次栉比,闻名遐迩的枫林街就是当时徽商西出通道上的著名驿站,跨街拱门楼上曾有官府题额“省会通衢”四个大字。如今大洪古道已人迹罕至,枫林街也遗存殆尽,不过却成了近几年户外旅行者和徽学迷们考察古徽商行旅的绝佳去处。

大坦乡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在动植物资源上,已知植物有1200余种,动物有1000余种;其中珍稀的野生植物有鹅掌揪、香果树、永瓣藤、银杏、红豆衫、罗汉松等;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梅花鹿、黑鹿、豆雁、祁蛇、眼镜蛇、王锦蛇等。在林业资源上,全乡林业用地面积7953亩,有林地6727亩,其中用材林4898亩,防护林1785亩,竹林423亩,经济林337亩,木材蓄积量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9.65%。在茶叶资源上,有茶园6498亩,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生产红茶、黄山毛峰等优质名茶。

近年来,我乡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整体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1与2009年相比,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由3496万元,增长到4575万元,年均增长13.4%,财政收入由20万元,增长到100万元,年均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931元,上升到7010元,年均增长14%。

取得成效

通过生态乡创建工作开展,我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产业有了较快发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逐步显现,生态创建取得较好的成效,乡域各项事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2011年被评为黄山市环境优美乡镇。

(一)生态林业

近年来,我乡在林业生态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生态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林业生态保护有序推进。全乡在阊江河源头封山2000亩,区划国家公益林35291亩,对2处古树群中的42株和散生的55株古树名木,进行了逐项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进行挂牌保护管理。二是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加强。三年共完成植树造林绿化0.05万亩,实施项目造林672亩,油茶造林300亩,森林抚育1014亩,一般社会化造林528亩,义务植树5万株,林木幼苗培育0.03万亩;实施绿色质量提升亮点工程4个,绿化面积450亩。三是林政管理工作力度加大。三年共下达木材生产计划0.7万立方米,年年把计划严格控制在县下达的林木限额范围之内;强化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积极落实“森防”工作责任制,使我乡森林火灾发生率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均控制在县规定的标准以内。三年来没有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没有出现较大的森林火灾,没有发生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森林覆盖率达89.65%。

(二)生态农业

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我乡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入户、阳光培训,茶叶富民,测土配方施肥,一池三改”四大工程建设;累计培训农民2000人次;全乡0.6万亩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发放茶叶生产补助资金14.2万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00多亩。配方施肥量近40吨;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余口。二是开展农村生态综合治理。共完成生态综合治理面积达1000亩,投入治理资金达150.09万元,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90%,推广普及清洁能源率达81.3%以上。三是利用区位优势,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如油茶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高产毛竹基地等。

(三)生态人居

坚持“生态优先”的环境保护战略,加快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乡公共服务能力,改善集镇生态环境。

一是加大集乡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在集乡建设发展中,我们优先留足生态建设用地,规划好集镇建筑用地、公共道路建设用地、绿化美化建设用地,严格执行“3:3:3”标准。目前,我乡已规划出2个绿色质量提升亮点工程,使我乡绿化美化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7平方米。

二是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惠及我乡百姓生活。投资120万元建成日处理量达5吨的大坦乡垃圾中转站。随着清洁工程垃圾中转站的运营,我乡4100人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已全部运送到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逐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了集镇和各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乡农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改造后的集镇街道

三是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集镇改造步伐,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建设,认真规划集镇建设,按照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建好一排楼、修好一条路、打造大洪古道”的总体思路,建成了大坦乡集镇开发一期工程,即建好乡政府综合大楼、集镇人行道、排供水管网、路灯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环境保护的公共设施建设,定点修建了垃圾房、池,规范建设了生活污水收集排污处理系统,科学规划建设城乡卫生厕所,使城乡卫生厕所建设和管理达到了国家标准。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和环保建筑材料,居民普遍安装使用太阳能,有效提高了居民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使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1.3%。

(四)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突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一是狠抓建设项目审批关。对凡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予引进;对一般的入驻企业,我们认真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几年来,我乡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100%,为保护阊江河水源和阊江上游生态环境,我乡杜绝一切污染企业入驻,彻底切断污染源。

二是加大集中式水源地的保护管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我乡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省城乡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规定,建立了规范的水源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设立了醒目的碑牌和保护宣传标语,定期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级饮用水标准。同时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和大洪水系治理工程建设,积极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河道清理。

(五)生态旅游

包装大洪古道、打造阊江源头、构建低碳生活第一乡。以大坦乡独有的近郊区位和生态优势,主动接受县城经济和人气辐射,大力发展原生态乡村旅游,率先填补县城近郊乡村旅游空白。主要以大坦乡丰厚的人文遗存(大洪古道、安阜桥、省会通衢枫林街等)和优美富硕的阊江源乡村生态资源(拥有县当前保护最完好的阊江源头山水林茶和清静空气资源)为依托,规划、建设、宣传好大洪古道、阊江源峡谷、阊江源地标、古道怀古、户外运动、乡村体验、休闲养生等旅游节点,在县域内乃至面向整个阊江流域客源市场,展开绿色行动,倡导绿色文明,吸引下游各类游客饮水思源,让所有来客惠顾大坦不仅有“说头”、还有“看头”,更有“玩头”,以“无门票乡村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逐步构建并叫响“低碳生活第一乡”。

主要做法

自决定开展生态乡镇创建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来抓,进一步动员全乡上下,团结一心,负重拼搏,认真扎实做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省级生态乡创建工作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加强对生态乡创建工作的领导,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党委办、政府办、财政所、土管所、林业站、农业站、统计站、企办室、文化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组,设立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并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创建日常工作。同时认真编制了《大坦乡环境保护规划》,制定了《大坦乡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分解落实创建目标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创建工作领导组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回顾总结创建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上确保生态乡镇的创建。

(二)加大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为营造生态乡镇“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我乡全方位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发动。

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乡电视、广播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干群收看环保电视讲座,悬挂生态环保固定宣传标语3条,不定期刊出环保知识宣传专栏12期,张贴宣传标语150条,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折页1000余份,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群众的行动。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题,以文娱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环保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全乡开展了“平安清明、文明祭祀”环保我先行活动,举办“母亲节走母亲河,生态文明我先行”活动,将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行动融入到各项活动中来,让广大群众明白“保护好今天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了明天的生存环境”的道理,激发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中来。

三是开展了多形势、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创建伊始,我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进一步动员全乡上下,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以“三个结合”开展了环保宣传,结合乡文明创建、森林防火等工作开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千家万户,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结合科技入户、茶叶富民、配方施肥、“一池三改”等工程实施,教育群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控农业面源污染;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渗透到我乡的经济建设、群众生产、生活中去。通过生态环境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创建生态基地,狠抓示范带动。

我乡高度重视生态基地建设,通过加大宣传活动,统筹谋划,增加资金投入,先后建成了农业、林业、旅游等产业发展基地。

在农业上,我乡0.6万亩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黄山野基地5亩。在林业上,我乡划定了国家、省级公益林3.5921万亩,完成油茶造林垦复300亩,建成了高产毛竹基地694亩。

在旅游上,我们实施了“百村千幢”工程,加强了对大坦、燕窝、湘源、小岭下等四个古村落的保护,加大了对安抚廊桥、程氏宗祠、枫林古街、大洪古道、荣阳桥的保护修缮力度。新建了大坦文化广场、新区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开发了大洪古道、阊江正源旅游景点。努力打造“新名片、梅城后花园”低碳生活第一乡——大坦,为此申请将大洪古道、阊江源景区1427亩山场划归公益林进行保护,并特别增设大洪岭护林员1名,结合第七届黄山红茶节打造徽州杜鹃花会,2012年4月份成功举办了首届徽州大洪古道、阊江正源杜鹃花会,在大坦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上取得良好成效。

(四)加新区开发和集镇整治,建设生态乡村。

大坦乡集镇建设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大坦对外形象。为此,我乡高度重视集镇建设工作,印发了《大坦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集镇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集镇建设工作领导组,加快了集镇新区工程建设;并结合农村四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突出狠抓了祁大、大光公路沿线的环境治理、道路绿化。

不断完善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母亲河保护行动,组织干部职工定期清理大洪河的生活垃圾、飘浮物等,加强对乡容乡貌的综合整治。

同时,在新区拓展与建设中,我们严格遵循生态自然规律要求,依山形顺水势,新建了一个以“山”、“水”、“绿”为背景的农民新区,集镇布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大坦新区1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开发,基本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阊源乐活小镇”,计划投资3200万元。目前新区开发规划设计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准备施工阶段。

一个树成林、花连片的“山水生态大坦新区”建成在望。新区的建成将全面提高我乡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五)突出创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

为有效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了生态经济的发展。

森林防火宣传

一是生态林业。结合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发展经济林、果木林,引导培育林下经济,进一步优化调整林种结构。全面加强对境内阊江河流域生态林的保护和建设;狠抓国家、省级公益林的封禁管理,健全和完善公益林保护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责任,加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收购行为,依法查处、取缔无证经营的木材加工企业,进一步整合林业资源,扶持资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加工企业,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茶小绿叶蝉诱虫板

篇3

栾川古称鸾州,位于洛阳西南部,豫西伏牛山腹地,因远古时期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4%,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河4条较大的河流,分属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伏牛山、熊耳山、遏遇岭等自西向东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大沟川,全县49%的面积海拔在1000米以上,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立足县情,因地制宜,三个坚持做规划

据栾川县旅游局的负责人介绍,栾川是一个旅游强县,域内旅游景点众多。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栾川,与旅游业同步发展,自去年以来,栾川县坚持城乡全域规划,高标准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对全县213个行政村进行了整体规划,进一步理清了功能定位,明确了建设方向。按照省、市要求,创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村130个,还定下任务,剩余的73个村要在2015年全部达到达标村标准。同时,他们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制定了中长期目标,目前已经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5个,使栾川县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为了构建覆盖全领域、各行业紧密衔接的规划体系,栾川县坚持了全景规划。他们立足“生态立县”,围绕“全景栾川”建设,修订完善了《栾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详细规划,通过实施“旅游景区+风情小镇+特色农庄”发展模式,实施了以赤土店镇油菜花观赏园、石庙镇观星薰衣草观赏园、三川镇大红川林果采摘园、庙子镇庄子村玫瑰庄园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度假主题区,目前已经建成生态休闲观赏园25个。

再一方面就是坚持建筑立面控制。在保障广大群众住房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乡村民居建设。庙子镇庄子村、卡房村、嵩坪村,推广“新中式”建筑为民居风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色彩模式、统一组织施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狮子庙镇朱家村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调,对农户房屋进行统一改造,通过镇财政奖补,农户自筹方法,大干100天,改造房屋129座,同时进行了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配套,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村面貌的大改善。编制了《南环路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洛栾高速栾川段沿线旅游村庄建筑整治设计方案》,指导规划沿线村庄及旅游村庄的规划建设,将其纳入城乡规划统一管理,为科学控制单体建筑立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凝聚共识,统筹兼顾,三大抓手造氛围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营造氛围是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栾川县在营造思想氛围方面,健全了“政府主导、农民理事、工农共建、城乡联动、政策激励”五大机制,有效破解了“用地、资金、产权、管理、就业”等五大瓶颈。去年县四大班子成员、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苏、浙江等地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在营造工作氛围方面,县、乡两级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推动、乡村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干部群众参与的“四级联抓、上下齐动”的工作网络;在营造舆论氛围方面,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在县电视台开设栏目,在农户中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清洁之星”等评选活动,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保洁意识、文明意识。

环境整治抓基本。净化、绿化、硬化是栾川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任务,为此,他们大力开展了以垃圾污水治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目前基本形成了“户分捡、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采取污水生态湿地分散处理与县城镇区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使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2%;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实现了自然村组组通、联户通;积极开展了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4%,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功能完善抓示范。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栾川县首批筛选确定了50个行政村,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着力完善了学校、卫生室、休闲文化广场、商场超市、饮水、亮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有效地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融合发展抓提升。为了达到实现优化环境、服务旅游、致富群众的目的,栾川依靠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基础,持续推动农村环境改善与旅游融合发展,注重内涵和品位的提升,先后建成了龙峪湾玫瑰风情小镇、油葵庄园、薰衣草庄园、油菜花庄园、高山茶庄园等特色农业生态园区25个,呈现出了“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良好效果。

以民为本,示范带动,三大亮点树样板

打造精品点。过多枯燥的数字也许会让人觉得乏味,但对于栾川县的百姓来说,每一个数字,都是看得见的实惠。自2006年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市、县、乡(镇)累计投入15.3亿元,完善通组通户道路硬化3017公里,修建护村护路护堰坝工程45.5万立方米,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4个,标准化农村社区服务点112个,安装路灯2780盏,建成垃圾填埋场260处,建垃圾池3960座,安装分类垃圾箱5000余个,全县保洁员达1870名,建立无动力湿地污水处理厂9个,建设标准化污水处理厂5个,建设沼气池1万余个,改建农村旱厕1万余个,新建饮水工程215处,受益人口12万余人,建成文化娱乐健身场所248个,安装健身器材1800余套件。这些设施的先后完善,为农民造就了极为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时,栾川县为此还连续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小城”等桂冠,相继有11个乡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验收。目前全县14个乡镇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其中13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国家级生态乡镇比例达到93%,栾川县也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

硬件设施的完善,也有力地带动了以发展旅游为依托的农民致富。重渡沟村通过房屋提升改造、庭院周边美化、亮化、绿化等措施,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助农、以旅游促农、以旅游惠农”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目前该村农家宾馆数量已达328家,占全村376户的87%,拥有高中低档床位1.2万张,每个家庭宾馆年均可接待客人2000余人次,经营户人均年收入达2.13万元,由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如今,像重渡沟这样的乡村旅游精品点在栾川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庙子镇的庄子村、城关镇的大南沟村、陶湾镇的西沟村、三川镇的大红村、狮子庙镇的朱家村等。

这些村的房子没有拆建,但是风格翻新了,有的是徽派风格,有的是豫西民居风格,有的是满族风情风格,房子一律白墙黛瓦彩门窗,廊檐立柱显温馨。农民的责任田数量没有增减,但效益翻番了。庙子镇的庄子村、卡房村将本村的900多亩土地流转后,全部种植了玫瑰、月季、薰衣草等,花开时节芳香扑鼻,同时也为种植户带来了数量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今的庄子村,已成为城乡居民向往的生态文化庄园。应运而生的还有“竹林人家”、“追梦山庄”等雅号的农家乐,生意平日不淡、假日火爆。

通过城乡基础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田野公园化,既让农民享受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又让市民感受到了乡村的田园气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村民收入快速增长,外出务工的回流返乡,昔日冷清的村庄又热闹起来。特别是到了周末或节假日,组团游、自驾游等更是来来往往应接不暇,甚至还一度出现过一床难求的情况。

建设示范带。为营造绿、亮、美、洁、净、畅的出行环境,栾川县对境内沿高速、国道、省道、县道的60个村庄率先进行了整治,把洛栾高速栾川段、洛栾快速通道合峪到庙子段、洛栾高速樊营下站口到陶湾段、洛栾高速樊营下站口经赤土店到狮子庙段、洛栾高速重渡沟下站口到重渡沟村段等5条国、省道打造成精品旅游线路,把石庙镇到杨树坪村段、三川镇大红村段、小红村段、叫河镇到黎明村段等多条乡、村道路打造成精品乡村线路。如此一来,不仅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也赢得了客人的称赞,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抓河道整治。栾川县按照洛阳市农工委的统一安排,通过近年的不断努力,对境内伊河、河、小河、明白河等4条河流及各支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河畅、水清、绿树绕岸、碧波荡漾的新景观。

公路两旁花草如茵,山清水秀,赏心悦目;村民住房干净整洁,农家宾馆雕梁画栋,置身于此不仅让人心旷神怡。

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三篇文章惠民生

美丽乡村,水清天蓝环境靓是要件,产业发展、物阜民丰是根本。栾川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为持续做好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这“三篇文章”,栾川县近年来不断壮大苗木花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基地发展规模,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管委会)213个行政村已流转土地12.5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16.48万亩的76%,受益群众达2.3万户,发展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产业化基地达25个,全县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336家,培育发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龙头企业数目居全市第一。

栾川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房集中改造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户保护景区和利用旅游资源,全面改造房屋,美化旅游环境。同时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物”。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游客接待量6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7亿元,与之相关的农业、林业、交通、文化及三产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服务业的协调融合发展。

篇4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篇5

“世界环保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出路在乡村。怎么还是呼吁把钱都投向城市?”7月,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媒体高层论坛――2009气候变化中国声音”上,北京地球村负责人廖晓义以极富个人色彩的讲演向与会者推广她的低碳乡村乐和家园――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性思路。

她的逻辑起点是: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人类过度消耗物质能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中国广大乡村都追寻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中国城市又追随欧美的生活方式,中国未来的能源挑战和减排压力是可以想见的。所以,对国家而言,应该寻找可以消耗更少自然资源的增长方式;而对普通人而言,它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

“不要忘记,整个世界一半的人们住在乡村。中国的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她与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犀利、理性、激情洋溢,却不失女人的优雅与妩媚。

这是来自中国NGO组织的声音――中国的民间力量在为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提前预热。

第一个低碳生态乡村

在这一天的高层论坛上,廖晓义代表30多家民间组织和16家媒体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纲递交了“适度空调全球行动”倡议书。她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加入适度空调全球行动,以实际行动实现节能减排。

“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是2004和2005年,中国的50家民间组织共同发起的提项行动,这一行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2007年6月1日,夏26、冬20正式成为国家规定。

作为该行动的主导者,廖晓义当选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颁奖词称:关注环保的人很多,但她是细节大师,她擅长从生活方式的微小缝隙里勘查出浪费的黑洞,让最大众的消费转化成最有效的环保行为。

事实上,这些年以来,廖晓义一直以布道者的执着向人们宣讲她的绿色生活方式:少一些物质的欲望,多一些精神的富足,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而两年前,在震后的四川,她将这种可能推向现实。

由于靠近地震主断裂带,“5・12”地震使四川彭州的大坪村房屋多半坍塌,道路、桥梁被毁。而一幢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却安然无恙,这让前来考察的廖晓义惊诧不已。经过考察、论证,一个节能、环保的“乐和家园”蓝图在廖晓义的脑海里形成。之后,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壹基金以及南都基金会的配套资金支持下,廖晓义和她的团队在废墟上建起了第一个被称为乐和家园的生态村庄。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她成为了生态村庄的“职业农妇”。

在四川彭州的大坪村,他们建起了80座高质量的节能低碳生态民居、一组共800平米的农人会馆、两座120平米的乡村诊所、一座500平米的乐和书院、一个150平米的手工作坊、四个有机小农场以及配套的低碳生态生活设施,如节柴灶、沼气、污水处理池及垃圾分类系统。

8月,《中国改革》记者来到位于龙门山脉海拔1600米的大坪村,登山眺望,一幢幢灰瓦木结构生态民居,珍珠般散落在绿树丛中。“敬天惜物、乐道尚和”的横幅悬挂在村口。鸡鸣中,炊烟正袅袅升起。

低碳民居、低碳产业、低碳环保、低碳养生――这是一个试验中的植根于中国乡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低碳生态乡村模式,包含了生态经济和生态生活的生存模式。

大坪村有机农场建在山上的一块平地上。时至8月,豆角已满了架、茄子坠弯了杆儿。这里也很适合玉米、土豆、圆白菜、以及黄连等中药材的种植。工作人员托起一个放着诱饵、开着口子的瓶儿说:我们用它来对付虫子,不用农药。

从今年春天起,大坪村已有5个自然村的村民尝试着向有机耕作和有机养殖转型。“每户出半亩地搞实验,乐和家园收购他们的产品,土地不丢,还有分红。”廖晓义说。

将过去以石灰矿开采和化肥农药的农产品生产,逐渐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手工刺绣为内容的生态产业,减少污染和能源的消耗。这是廖晓义设计的一条被称为乐和生计的生态经济链。

她明白,生态经济的实现是生态乡村模式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显然,这种小农经济模式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她作了一个尝试:即通过公益机构所能够带来的公信力、市场、观念和技术的乃至社会的资源,与村支两委和农人生态协会组成的乡村经济共同体,来建立乡村的投资吸纳和管理机制。廖晓义坦言,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地球村出钱、联系市场;生态协会出地,负责生产;村支两委全过程监督。”“公益+农户”――这是一个正在试验中的模式,廖晓义希望以这种模式,从大坪这个小村庄闯出一条路来。

“在乡镇规划中保持乡村的特色,在乡村经济中保留生态的份额,在乡土文化中保存农民的精神家园,在乡村社会里扶植类似乐和家园这样具有吸纳投资和综合管理能力的乡村共同体。”这是廖晓义的低碳生态乡村理想。

但是,这个理想与现实是冲突的。廖晓义给记者讲了这样一段经历:“那是乐和家园处于筹备中的时候,一个石灰矿放炮炸山了。那时我正在北京主持一个论坛,得知‘噩耗’,潸然泪下。次日,立即飞回四川,与矿主直接交涉关停石灰矿事宜,没有结果。又求助于镇党委和政府。他们说,生态和生计都要,石灰矿它关系着很多人的饭碗,搞生态毕竟不能立竿见影。结果,这矿一直开到了今天。”“一个国家只有将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国民健康与它的GDP看得同样神圣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盲目追求GDP,往往结果就已经注定,开发一发展一环境恶化一毁灭。”廖晓义的眼里满是忧伤。

在她看来,过去很多年,中国的城市一直在工业化道路上前进,要实现其从高碳到低碳的转轨非常艰难。相比之下,从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更低成本和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中国和许多发达国家不同,多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如果我们忽略减碳的潜在压力来自正在追随城市生活方式的乡村,那么无论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不堪设想。”因此,廖晓义说,无论怎样,一定要把乐和家园这种低碳生态乡村的探索坚持下去。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视角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从东方走向西方,再从西方回到东方,廖晓义一直在探索中国环保的出路。

1993年,当廖晓义在美国成为了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的一名访问学者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她试图努力从西方国家的经验中寻求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此期间,她奔走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之间拍摄环保题材的专题片,如“美国环保之旅”、“澳大利亚环保行”、“可再生能源在

德国”、“荷兰的大众交通”,也接触到了许多国际民间环保组织。

这是一段极其宝贵的经历,她因此获得了国际视野和国际社会的认可。2000年,她荣获素有“欧洲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2001年,获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

然而,也正是在对西方长时间的研究与考察中,她逐渐对包括西方环保在内的西方工业文明产生了怀疑。美国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世界第一。她强烈地意识到,“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统治世界。可以断言,威胁中国未来生态和文化的最大危险,除了低效率、高耗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式的高耗生活方式。如果跟随着西方的老路走,那就会变成另外一个生态意义上的美国。”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廖晓义应邀作为中国民间环保人士代表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她对克林顿直言不讳:我们那个组织目的就是要让中国人不要重复你们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比起欧洲和日本来,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如果你不想放弃政治和环境,你就必须采取行动。

廖晓义的一席话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却也让克林顿多少显得有些尴尬。他坦言:他们的国会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回去之后一定会把廖的话告诉他们,而且还希望她去国会作演讲。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环保被西方理解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廖晓义认为,西方人误解了环保。“现代西方工业文明价值系统里有致命的误区,就是忽视或者低估了自然、文化、乃至生命的价值。”

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在世界上绕了一大圈,廖晓义又回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

“搞环保这么些年,走了一个大圈,当我发现了乡土立场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回到乡土中。”

2004年以后,廖晓义将镜头由介绍国际环保经验转向以乡土文化来保护乡野环境,拍摄以传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天知道”。她行走了中国西南、西北、中原和江西的不少山林、城镇和村庄,寻访了民间的文人、艺人和草根代表,寻找儒、道、释、中医和中国传统艺术等乡土文化的精神资源,传播用文化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用乡土文化保护乡野环境的主张。

她将绿色生活理念朝着乡土文化深入。“乡土文化中有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彼此之间的亲情,身体和自然不可隔离的养生方式,气脉血脉人脉,只有守住这些东西,环境才有救。”廖晓义说,环保其实很简单,就是顺应自然,万物―体。从减少自然消耗来讲,就是节俭。

“那些西方后现代思想无法解决的矛盾,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早已得出答案。”廖晓义很赞同一种观点:西方人是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中国人是吃了生命树的果实,如果这两种力量能够结合起来,将会是神的力量。“西方文化就是缺少安身立命的东西,而乡土恰恰提供这些东西。”

“珍惜资源、简约其行;修心养性、高尚其志;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天人合一、和谐其境,这些支撑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坚守,才能完成从‘生活环保’向‘生命环保’的转变。”廖晓义说:坚守是必要的,选择是应该的,另―种生活是可能的。

篇6

“瑶安山多田少,村民们以林业为主,种植杉树和毛竹。现在我们主要是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不断地提高村民的收入。”瑶安瑶族乡党委书记成雄辉对记者说,基于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瑶安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以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镇为目标,加大力度改善村容村貌,不断引进外商到瑶安来开发生态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并鼓励当地群众利用民居发展农家乐等农事体验乡村游项目。

与此同时,瑶安还在着力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村,把当地风味、民族风情相结合,体现瑶族文化,吸引外地游客。“田心村就是一个试点,我们把这条村打造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反响很好,每逢假期,游人如织。” 成雄辉说,现在来瑶安自驾游的游客很多,清远市区、珠三角地区、湖南的都有,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酒店基本爆满,订房都困难。

除了发展旅游业,瑶安也从林下经济实施突破,通过种植茶叶、冬菇和竹笋等农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拉动乡村旅游和村民收入。据成雄辉介绍,目前瑶安的山茶已经发展成了生产基地,并且形成了合作社的形式,注册成瑶胞品牌。

篇7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仙居之美更在于她难得的蓝天、青山和碧水。对于雾霾蔽日的大城市居民来说,仙居无疑是块难得的心灵净土,“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谓实至名归。虽然目前仙居还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但我们始终相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转型、抓统筹、优环境、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连续几年的生态创建,2012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今年将迎接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仙居特色的创建之路。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

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选择

国家顶层设计与县域发展思路叠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回答。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只有在辩势中蓄势,才能在造势中乘势。早在2001年,仙居县就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2011年在顺利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十几年来,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创建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绿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生态立县战略的步伐更加坚定。

 

县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仙居县森林覆盖率77?郾9%,出境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3万个,近三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均达到9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连续多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让生态基础更加扎实,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355个,10个乡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由于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前几轮发展中仙居逐渐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55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占浙江的40%,居台州市末位。在浙江新一轮实干促发展的区域竞争浪潮中,仙居不可能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剑走偏锋,将自身的特色优势最大化,而仙居最大的优势就在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只有抓住这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三生融合”,不断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有序,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乐活之城,是仙居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县创建的目标所在。

篇8

陕西,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料显示,2015陕西省乡村旅游投资131.59亿,乡村旅游接待1.4亿人次,旅游收入158.9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平均增长30.3%和30.8%。目前,全省有农家乐、农场、庄园2万户,从业人数达23万人,通过旅游业脱贫人数约60万人,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5%。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

1.实现乡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乡村就业压力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大部分男青年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剩余的人在家种地就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能够使剩余的人力被充分利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整个旅游业经济带动的就业人口总数每年达300万人,5年共创造就业岗位1500万个,其对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率的作用不趋小视,它不但能缓解乡村人就业问题,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完成对农业的转型。“十二五”规划期间,陕西乡村旅游共解决就业人口达23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

2.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乡村生活水平

当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周边的楼盘、土地的价值等也跟随着上涨,还能为周边的农副产品带来大市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定是连接着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样,农民与各种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的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为乡村经济收入提供了新来源。

3.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旅游业主要围绕食、住、行、娱、游、购六个大要素,旅游景点为主要领头羊,其他附属要素也缺一不可,它能刺激消费者消费,扩大新的消费市场,拉动新的消费项目。过去农民以种地为主,如今旅游区的农民以旅游接待为生,还可以卖一些特产或者农副产品,从而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地方特产远近闻名,吸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也是顾客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旅游产业链,调整了整个产业的结构。

4.加速乡村走入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设施改善

有了经济来源,乡村很快能够走入小康社会,国家提倡的改善乡村落后的政策也能被快速推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发展下去还能间接催生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的形象。

二、目前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投入迫于窘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尚有困难

资金是每一个项目的虎口,相比起传统旅游业,乡村旅游资源分散,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多数交通不便,因此在开发阶段遇到很大的瓶颈。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修整、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很大的问题。甚至于一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先期投入与预期的经济收益不成正比例,各方面与预期设想也有偏差。

2.乡村旅游开发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多元化产业

乡村旅游的本质应是特色,最大的卖点也应是它的特色,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是特色的开发不够明显,雷同现象严重,业态也过于单一。陕西省内也有许多乡村旅游地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特色。如以乡村活化文化的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袁家村,开放型品质民俗文化体验地――马嵬驿,有山有水有故事――青木川,还原关中民俗生态的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周至水街。这些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地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范,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景区的开发模式也存在一定雷同,特色优势不明显。

3.原生态保护与商业化的矛盾

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最有特色的廉价品牌宣传,但是在商业需要的发展下,使乡村文化的韵味逐渐发生了变化。生态地为了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尽力改造环境,增加顾客的舒适度;对当地的建筑和一些山坡进行了维护、修整;为了方便更多旅客的到来,乡村修建了公路,但这些原始的环境都被改变,没有最初的特色,使原生态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威胁。

4.乡村旅游品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陕西一些典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来看,还存在求量扩规模,但旅游品质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如公共卫生间、停车场、餐馆严重缺乏;餐饮住宿环境较差;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等方面。同时,乱扔垃圾、随意刻字留名等旅游不文明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品质。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续发展乡村旅游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适度开发、合理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原生态的保护;

篇9

藤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发达。作为“全国千强乡镇”,藤桥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优势,并具备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区内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双潮片区,以及2个省级生态乡村——临江片区和岙底片区,并于2011获得了省级生态镇称号。藤桥镇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成效及特点:

(一)组织管理构架健全

藤桥镇自确立生态文明创建目标后,迅速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藤桥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各司其职,认真组织生态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建立驻村干部挂钩环保责任制、生态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上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确定各阶段的重点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调处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基本实现项目化操作,并有完善的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定期向区生态办上报信息动态。

(二)生态创建基础扎实

藤桥镇现已创建区级生态村39个,创建率达44.8%;创建市级生态村37个,创建率42.5%。去年,藤桥镇建设美丽乡村4个村(江池村、江心田村、金岙村、底山根村);美丽乡村精品线创建1条;市级历史文化村落申报1个,区级历史文化村上报10个,续建美丽乡村3个;美丽浙南水乡申报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及管网配套工程、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正在不断进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提升,生态满意度调查中公众满意度较高。轻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园区内所有企业和周边村落的综合污水均已经接入污水处理厂,老镇区的五个村主管网工程已经完工,总体纳管率已经达到预计规模的60%以上。

二、藤桥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滞后

藤桥镇目前的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仅有少部分污水管竣工,雨污合流现象严重。且由于市政配套管网的滞后,导致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到河流、水渠、池塘。污水处理方面,藤桥镇接驳镇区(除轻工产业园区一期),包括新藤社区、藤南社区、南雅社区和岙底社区、戍浦社区部分村等处的藤桥污水处理厂,目前仍处在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编制阶段,项目业主尚未明确,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也还在办理中。此外,仍有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还在在建过程当中。综合垃圾处置方面,村镇级小型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建设乏善可陈,横向对比浙江大多数村镇,都建有村级厌氧(好氧)垃圾处理终端,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即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在家门口进行消化。由于垃圾处理终端未及时跟进,依托现有的转运途径进行外运处置,致使不少环保意识较差的村民直接将垃圾丢弃到河道、农田,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藤桥镇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尤其是内源污染较为严重,化工厂、造纸厂以及零散在各个村落的小五金加工厂,再加上农民集聚区的生活污染,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藤桥镇内河水质较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指标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K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体标准,基本上为劣V类水质。工业固废及居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置,企业非法偷倒、焚烧工业垃圾现象以及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和堆放现象普遍存在。

三、藤桥镇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议与对策

(一)科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是科学谋划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成套工程,需要政府发力、市场给力、百姓合力,藤桥镇政府要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确保经费得到保障。用好用实各项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财政、生态办、农办专项基金向藤桥镇倾斜。二是明确专人负责。大胆任用专业对口,经验丰富,并对基层农业发展有一定理解的人员来承担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到农业建设与生态发展齐抓共管。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针对生态农业制定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在蓝图指导下逐步实现发展目标;从措施保障来看,应从资金投入、绩效考核、统筹协调、生态补偿、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相关办法,为藤桥镇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导向。二是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通过合理编制区域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定位近郊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山水及用地资源”的优势,带动藤桥镇旅游休闲及其配套产业的整体发展。打造现代都市后花园,合理开发龙娘山、西洲岛、藤岩雅山、龙行峡、仙人谷等景区生态资源,使这些“天然氧吧”发展成为都市休闲游步道;建立户外运动拓展基地,通过与温州市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合作推广,建立藤桥镇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制订合理的户外休闲线路,挖掘藤桥镇龙娘山、白脚坳、岙底龙行峡至泽雅林岙、双潮西坑村至岙底等穿越线路优势吸引广大户外爱好者来藤桥组织活动;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藤桥镇的红色旅游参观点进行包装策划,打造藤桥镇“红色之旅”一日行精品线路,在向全社会推广这些基地的展示教育意义的同时,丰富本地旅游的多元发展。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深入实施《鹿城区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鹿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烟尘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控制等六大行动。严格实施黄标车限行,通过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村镇建设绿色工地有序推进。藤桥镇今后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标准件、制鞋等为基础的生态产业链,逐步转变高耗低效的传统工业模式,突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降低工业企业的能耗。二是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狠抓区域内重点污染源整治,巩固沿河沿岸直排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搬迁和取缔成果。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建工程项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尤其不可忽视农户户厕的改造和雨污分离的截污管网建设,要实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餐厨废水集中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三)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坚持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工艺和装备引进,同时积极做好与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的衔接,确保增产不增污,把对环境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以此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克服新的结构性污染产生。继续深化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排污申报制度,按照国家综合排污许可证要求,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力度,坚决查处不达标企业;加强对现有治污设施的管理,确保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二是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在完善固体废弃物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管理工作。积极支持生产工艺革新的研究,鼓励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建成藤桥镇工业固体废弃物信息库,并相应制定出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换的经济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对于危险固体废弃物要严格管理,落实有毒有害废物的申报登记工作,进行分类单项收集存放和集中处理,并对其产生、收集、贮存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专门化管理,实现无危险废物排放。

(四)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亚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旅游功能区;成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7-04

一、引言

长期处于“形象遮蔽”状态的亚旅游目的地将面临市场份额不足、旅游吸引力下降等生存问题,而旅游形象强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因为在旅游市场上成功占领了先机,将吸引区域内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长期处于游客满载状态,这类旅游景区也将面对环境容量超负荷带来的破坏性经营问题。因此,忽视亚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可能导致特定区域内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知,其客源市场和发展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无论是以乡村风情游览为主的乡村旅游地,还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度假区,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城市其他知名旅游地的形象遮蔽,使其处于较为弱势的亚旅游目的地,较难摆脱城市边缘旅游地形象。

二、基于乡村旅游角度的亚旅游目的地内涵鉴定

(一)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

井晓鹏(2011)认为,在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是指“在异质地域”(含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属性与用地性质、权属、活动方式等社会属性的区别)间的公共交接地带,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类因子的互补性集聚,或地域属性的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产生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增值效应,赋予并实现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效益的现象。此定义主要是从旅游规划层面,从正边缘效应的角度出发,强调边缘效应对旅游地的资源整合与效应叠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郊乡村旅游地作为典型的边缘旅游区,如将其简单归纳为城市旅游的延伸地或乡村旅游的拓展地,其旅游功能区划分的不合理性将有可能产生负边缘效应。因此,不科学的旅游功能区划分和定位将会降低近郊乡村旅游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导致旅游地不能成功地进行资源重组和效应叠加。

(二)亚旅游目的地视觉下的成都乡村旅游

从地理学角度看,近郊乡村旅游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交界地。从旅游目的地类型看,近郊乡村旅游地介于城市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之间,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区域或过渡区域。近郊乡村旅游的边缘区现状决定了其很容易受到边缘效应的影响,成为城市旅游中的亚旅游目的地。

在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无论其发展规模、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都很难与自然资源品级较高、人文资源独特的风景名胜区相提并论。乡村旅游在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及地理位置较偏,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乡村旅游往往受到城市中心或城市周边大型知名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形象遮蔽,其客源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分流。与其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知名景区(点)相比,乡村旅游景区(点)也较难整合到标志性的城市旅游线路中。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地被列为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代表。

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成都市为例,从旅游接待量、市场知名度、市场形象等方面与成都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成都市著名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主流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和表2得知,与成都常规旅游地相比,成都发展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无论在景点特色还是旅游资源级别上并不逊色于前者。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及知名度等方面却滞后于成都常规旅游地的发展。可见,成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位于同类资源级别的旅游景区“形象遮蔽”中,尚未建立自己的“形象遮蔽”空间。

三、亚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成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瓶颈分析

成都,一座具有浓厚休闲氛围的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无论是郫县农科村、龙泉桃花山等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地,还是温江花博园、书房村、邛崃平乐花楸村等后起之秀,在面临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时,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然而,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级较高的成都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成熟期向转型升级期过度的阶段,因此,想要延长成都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必须为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形象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避免走向衰退期。但是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期将面临产品升级、形象突破等难题,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形象难以创新

早在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农家乐已达到592家,比2003年净增1313家,增长了25%,星级农家乐达到300余家(杨小英,2006)。截止2011年底,已超过6000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升值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成都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田园风光、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及民俗节庆四个方面展开(如表2)。

自表3得知,成都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在定位旅游形象上具有依托特色产业、知名景区或民俗节庆的特点,其淡旺季非常明显。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更替,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面临通过创新旅游形象扩大客源市场的困境。

(二)产业链条深度仍需挖掘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到近几年的乡村度假可知,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长度得以延伸,但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成都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在全国各大乡村旅游地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生态美食、农事活动、田野采摘到各类会议、宴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迅速扩大,但其产品文化元素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加大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的行动方针和规划尚未成体系。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如何突破其他资源等级高、知名度大的旅游胜地的“形象遮蔽”,提高文化附加值,是其摆脱亚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重要途径。

(三)知名度较大,但市场份额难以拓展

以成都精品乡村旅游景区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为例,“五朵金花”由成都市政府统一规划,包括江家菜地、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花香农居、荷塘月色五个主题农家园,占地约12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年均接待量超过900万人次,年产值1.8亿元,是成都著名的近郊休闲度假地,是全国乡村旅游地的楷模。

客源市场的构成中散客比例大小及本地客源多少是判定该旅游地是否具有亚旅游目的地性质的重要标准。由图1和图2得知,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成都乡村旅游80%以上为本地客源,散客比例很重,占到85%以上,团队客人极少。可见,成都乡村旅游并不是外地客源的主要旅游地,在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如何分流成都其他知名主流旅游地的客源,扩大市场份额,是成都乡村旅游华丽升级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乡村旅游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升级规划

我国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农家乐”自主经营阶段和乡村休闲规模化经营阶段后,逐步迈入乡村度假产业化经营阶段。这是由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城市生活压力及土地集约化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近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现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外,还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与策划。其中,对其旅游功能区的合理构建则是保证乡村度假差异化发展及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如果说国家政策扶持是近郊乡村旅游摆脱亚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机遇,那么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则是近郊乡村旅游成功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形象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旅游市场形象、游客构成比例还是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仍停留在亚旅游目的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呈现出“散、小”的分布特点,大部分旅游者仍将乡村旅游定位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走农家路”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很难突破乡村旅游在客源市场上的传统形象,导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遭遇瓶颈。

成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采取了集中化、规模化的片区开发,如“五朵金花”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典范。“五朵金花”实质上可看成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五个不同功能区,能满足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需求,借助功能区的划分,巧妙地勾勒出五个主题形象,向外界成功营销了乡村旅游度假产品,这是作为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地比较成功的旅游功能区构建案例。

(三)有利于延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一直是困扰旅游规划界的一大难题。有学者提出,乡村旅游重在乡土气息和原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应过度包装,应保持原汁原味。但从旅游者角度看,单一原味的旅游产品很难吸引回头客;从旅游规划者角度看,如何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吸引游客消费是其对乡村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当地居民角度看,他们势必迫切盼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活和环境带来的良好转变。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延生上。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可将乡村旅游地明确地划分为“环境保护区”、“居民生活区”、“游客游览区”、“产品加工区”等区域。在“产品加工区”,允许现代高科技企业入驻,整合当地可利用资源,将当地的经济作物、特色产品、生态美食等经过再加工,形成多样、丰富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乡村旅游新引力和档次。’

五、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

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相对滞后于城市旅游。因此,处于相对弱势的近郊乡村旅游要实现从“农家乐”时代到“乡村度假”时代的跨越,首先必须注重打造科学合理的旅游功能区,才能吸引外来资金和现代技术的投入,才能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才能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乡村风貌+城市特色+新型产业”为一体的现代近郊乡村旅游格局。

笔者认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应注重对其内部边界区的划分,同时又要重视各区域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基于边缘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前台、后台、帷幕”理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风情体验区、近郊风貌过渡区及新兴产业培育区。

(一)“前台区”一新兴产业培育区

新兴产业培育区将乡村新风貌和城市新技术融为一体,与前两个区域有着本质区别。本区域应以培养新型产业,引进科学技术,开辟创收途径,拓展旅游空间为主要功能,重在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通过土地集约化,为农村土地转化成资本提供平台。随着现代企业的入住及管理模式的更新,传统生产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和迅速提升,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农民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逐渐过渡到“与科技相伴”的现代工作模式,当地人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也将随着本功能区的发展得以提升。

本区域是近郊乡村旅游的“窗口形象区”,主要以现代科技发展和农民生活转变为切入点,向外界展示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工作方式的变化与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本区域可以开展现代农作物培育、有机蔬菜观光、新型农产品展示、生态乡村农场、无土栽培蔬果等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具有教育意义的示范性展示区。

(二)“帷幕区”一近郊风貌过渡区

“帷幕”,顾名思义,是乡村旅游地“前台区”过渡到“后台区”的桥梁。近郊风貌过渡区是乡村特色与城市文明的结合带,负责对游客情绪的培养,重在引导游客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和环境产生的良性作用。本区域主要展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新风貌,具备餐饮、住宿、游览、购物等功能。本区域可开展季节果品采摘、新农村观光、乡村节庆表演、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本区域是三个区域中游客量较大,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区域,起到了旅游集散的作用。同时,本区域还是增加农民额外收入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外界了解乡村文化的符号标识区。

(三)“后台区”一乡村风情体验区

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不是完全更替的过程,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保留前一发展阶段的精髓,同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以延续和升华近郊乡村旅游的内涵,达到不断涌现新亮点,扩大客源市场,提升市场形象的目的。

相对于“前台区”和“帷幕区”,“后台区”更注重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强调“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本区域,重点营造和维护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模式,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体验区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主要以展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为主,注重保留“农家乐”时代的精华与特色,以满足游客对大自然的期待和向往。本区域应以乡村观光和农家体验为主线,在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原真性。建议在本区域开展田园观光、生态养殖、农家美食、水车踩踏、土特产经营等旅游活动。在开展乡村风情游的同时,还可通过休闲观光活动提高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