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特点,强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知识,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但是,限于地域环境与生活实际的影响,有很多实际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内容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将乡土教育资源与数学新课程进行整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1.乡土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乡土教育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特长等。乡土教育资源是指对学生具有教育价值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乡土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以其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学生的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学生应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具体体现在:(1)有利于学生认识家乡人文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2)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价值观;(3)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2.乡土教育资源的数学教育价值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结合乡土教育资源,强调“活动”、“实践”、“考察”、“探究”、“经历”等新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内容和目标与学生身边的地域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灵活有效地整合,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有机地整合起来,变革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的领域,提高数学教育教学的效能。
乡土教育资源的数学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变革;第二层面,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的变革;第三层面,是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数学能力的培养;第四层面,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其表现在:(1)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2)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数量关系的理解;(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4)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5)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
3.高中数学课程与乡土教育资源整合方式
在人教社A版《数学》教科书必修1到必修5的模块内容中就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拓展资源,开辟栏目有“探索与发现”共6处,“阅读与思考”共24处,“信息技术应用”共9处,“实习作业”共5处。这些资源都是围绕教材内容的教育功能,有的是对教材知识的深入和拓展,有的是对教材难点的诠释,有的是数学发展历史,有的是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很好地把数学知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融合到了一起。这也给我们如何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做了很好的示范。
乡土教育资源的收集既可以从学科新课程标准出发来收集,又可以在乡土资源的考察研究中收集,还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一般来说,收集途径有:
(1)开发数学学科深化类、学科综合拓展类的乡土教育资源。如数列、函数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立体几何知识在工业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在综合实践活动收集资源。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单位,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选择与数学有关的课题,组织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设立课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实验比较、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数学应用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学习探索的方法,掌握治学求知的技能,全面提高学习层次和效率。
(3)在乡土文化、民俗研究中收集资源。如数列在天文、历法中的应用等。
(4)在乡土地域资源的研究中收集资源。如函数、线性规划等在经济方面的运用。
(5)在社区社会发展资源的研究中收集资源。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访问、调查,用数据统计、分析,加深他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学会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意识,实现了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
(6)在日常生活实际中收集资源。如数学在购房选择、数学在银行存贷款、数学在测量、运输、购物等方面的运用。
我们将这些乡土教育资源应用于高中数学教育活动中:(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素材;(2)作为例题与练习题;(3)作为研究性学习资料插入;(4)作为知识扩展性学习材料;(5)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素材。
4.高中数学课程与乡土教育资源的整合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时,还要注意把握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遵循的原则有:针对性、综合性、过程性、开放性。
4.1针对性原则。具体指的是:(1)要针对活动的主题。活动主题不同,所要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也就不同。(2)要针对地区和学校特色。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3)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是学生,但由于学生存在年龄、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
4.2综合性原则。整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因此,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综合性原则,将各种课程资源整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
4.3过程性原则。突出乡土教育资源与新课程整合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的始终。
4.4开放性原则。包括内容的开放性,开发形式的多样性,研究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共享性,整合目标的多元性。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机地将乡土教育资源与数学课程整合起来,对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数学教育的效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符合新课程实施的理念,也必将为高中数学的教和学带来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学习时需要凭借具体的实际经验或形象生动的例子。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学生周边的例子、人或物来进行教学。而乡土资源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直观鲜活动人,题材广泛,且具有亲和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道德知识,学会道德判断,懂得道德选择,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借助乡土资源价值发挥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自我意识的形成源于个人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农村孩子生活独特的风情民俗和地域物产等乡土资源,对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乡土资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并体验现实生活,在与现实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其次,由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身的需要,让学生得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触及、丰富和调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增加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在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素质也必将得以提高。首先,教师的知识体系将得到丰富。教师为了积累乡土课程资源,就必须经常发掘、收集所在区域的乡土资源,或走访当地的名人故里、或请教专家学者、或借助网络传媒等中介,通过这些方式,来开阔眼界,弥补乡土资源的“空白点”。同时,为了更高效的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会下意识地去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这都将帮助教师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其次,教师的教研能力将得到提升。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必须更加细致的研读教材,在对教材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课本知识,标注重点难点,进而有指导地去鉴别、挖掘、搜集、整理、加工乡土资源,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用相关的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来补充、扩展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素材,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课堂氛围中获取基础知识。最后,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将得到提高。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换位辩论式等多种学习方式,活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实现小学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有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形成办学特色与城市小学相比,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奇缺,没有网络传媒,没有语音教室,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都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制约着小学的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学校也拥有其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那就是其蕴藏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生产生活资源、物产风情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学校发展有着巨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改善并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如,参加生产劳作,让学生体会家长辛劳,从而更加尊重长辈并逐渐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交流合作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并形成诚实礼貌、勇敢坚毅、善良感恩等优良品质;在学生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时去感受分享那份收获的愉悦幸福,逐渐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等。其次,有利于形成拥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教学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并最终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校的健康持久发展。
(四)有助于弘扬乡土文化,培养爱乡爱国责任感一个地区的乡土资源承载着所在区域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积淀,是这个地区的根魂所在。但是随着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文化和去城市化逐渐成了农村生活的主导,乡土文化在忽视中逐渐被边缘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再去发现、不再去关心、不再去认识这片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与其上所蕴含的特色文化和厮守过活的人民,这最终导致游走于城市的农村子女心灵家园的“失根”。心灵失根的个体,日渐模糊的家乡记忆,放下的故乡情愁,爱国终究成了一句口号。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引学生对乡土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自觉进行反思、批判和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进而留住个体发展成长的根并积极弘扬家乡的本土文化。其次,在走访、调查、探究的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关心家乡、接触社会、了解现实、正视区域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与潜在的问题,在为家乡自豪的同时产生建设改造家乡的志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随着认知的迁移增长,逐渐将家乡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行性
(一)教育理念的支持
关注和研究乡土资源问题的学者纵横古今中外,他们主要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哲学领域的人文主义,戴尔的经验塔理论;社会学领域的多元文化论和参照团体论;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领域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二)实践经验的借鉴
篇3
疑虑:何为“乡土文化”?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乡土文化开发园本课程?
在国培的专题讲座中,专家们站在学术的前沿,就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科学,向我们剖析了所谓“乡土文化”即为个体长期居住和生活(特别是幼年时期长期居住和生活)并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地方的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两种文化。幼儿园乡土文化特指幼儿园所在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自然科学现象以及人们创造的各种科技成果。这让我想到了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于是,我的脑海中顿时开始勾勒我园可以开发的园本资源:
一、让乡土资源在课程各领域开放
我园地处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孩子们餐桌上、零食里随处可见黄池食品。而标有“金菜地”的装运车穿梭于孩子们入离园的路上。因此,就课程乡土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和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不同侧重点,我进行了如下设想:
第一、语言领域:借助黄池“金菜地”的“金”和大公圩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开发幼儿进行听、说、读等方面训练的园本教材。另外,发掘本地文化资源(黄池是一个古老重镇,历史悠久,由宋理宗亲书排匾的“丹阳书院”是安徽省早期书院之一),创设“做书院文化人”主题活动。
第二、科学领域:黄池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地处长江之滨,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我们通过尝试种植、收割、制作以及饲养水产品等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探究能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探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三、社会领域:将本地广袤的大自然作为活的教材,让孩子在参观农忙,到参与劳动,以及体验黄池食品的制作等系列活动中,感受到农民们的辛苦,体会食品得来之不易,以激发他们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第四、艺术领域:本地孩子生活的环境四季分明、有山有水,(大青山——在《草堂集》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太白墓,给孩子以艺术熏陶;将黄池食品的制作“搬到”课堂,让孩子们在欣赏之余学会创作;同时,结合时令,将他们带到野外,去画山画水画他们心中所爱。
第五、健康领域:黄池镇地理位置是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东南部大公圩西南端,以黄池河与青山河为界,和皖江开发重埠芜湖市隔河相望。每年端午节时节,河内总是聚集着龙舟队;汛期都有防汛排涝工作;而岁末进入枯水时节,又有成批渔船开始捕捞。为此,我们可以开展“龙舟进校园”“防汛排涝队”以及“捕鱼捉虾组”等系列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有能愉悦孩子们的身心。
在这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能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因乡土资源的开发介入而活泼生动,而乡土资源也因幼儿园课程的规范指导而有了坚实的开发载体,两者相得益彰!
二、让乡土资源在多方参与中开放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幼儿园乡土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家长的参与——这是此次培训中一位优秀园长的阐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乡土资源的组织实施中,我认为家长资源有如下作用:
第一,可以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将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回答幼儿所需,可以让幼儿了解家长的职业特点。如:在“抓螃蟹”活动中,请来承包鱼塘的家长,向孩子们介绍螃蟹的生长习性及抓蟹的技巧,这样,孩子们在新奇中不知不觉习得了知识和技能。
第二,促使家长与教师产生互动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专业影响,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理解和支持教师在幼儿园进行的教育活动,将幼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帮助有些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摆脱单纯旁观的角色,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从中学会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使教育活动更有实效。如此,使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活动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有机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家长可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幼儿园的工作琐碎而繁忙,教师在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正所谓“民间是个大舞台”,通过向家长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服装设计时,可以与当地服装厂的裁剪师、车间流水作业的技术工联系,向他们学习裁剪及制作中的技巧。在组织孩子们学习防洪抗涝知识时,可与当地排灌站取得联系,参观大坝上的大闸设备,以及水位检测设备。
相信,在家长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的乡土课程会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乡土资源的带动下我们的教育会进行的生动有趣!
三、让乡土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开放
篇4
一、从农村实际出发,开发利用身边的自然场所
在农村,只要树立大教育观,充分认识周围环境的教育价值,就不难发现农村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到处存在幼儿游戏学习的好场所。
农村的田边、地头、沟坡等自然环境是幼儿认识动植物及其生长过程和进行各种游戏活动的好场所。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让幼儿走出课堂,使教育内容生活化。大自然向幼儿展示千变万化的现象。在幼儿了解四季变化、人类生活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使幼儿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了解自然和生活的基本规律,萌发保护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利于生存和发展的意识。
二、开发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家长没有多余的经费为幼儿购买玩具和活动材料。而幼儿的学习发展仅凭成人枯燥的说教和严厉的强化训练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只有让幼儿通过操作物体材料进行学习,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我园充分利用身边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动家长,从自然界中寻求或利用安全废旧物,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自然物中各种植物的茎、叶、壳、种子、花、草,木材、竹子,各种蔬菜、水果等可供幼儿粘贴、编织、雕刻、建构;泥巴可供幼儿制作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和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
安全废旧物品如木工厂里的边角余料、家庭中购买物的包装盒、饮料瓶等可供幼儿建构,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形体,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小玩具。
我们只要肯挖掘,身边的一切资源就都可以变为对幼儿有价值的操作材料。幼儿在对物体材料的摆弄中与操作材料进行互动,发挥创造力,实现与物的交往和相互作用从而对事物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倡导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快而富有探索性的创造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三、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为教育过程服务
在实施家园合作过程中,我们接受了新的家园合作理念,树立了家庭教育资源观。积极尝试务实、透明、明确的家长参与教育过程的方式,真正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成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活跃力量。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长资源,实现优质的家园合作。
篇5
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仅跨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领域,还注重区域特征及人类与地理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的相关规律。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者缺一不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多元文化教育是指重差异的一种泛文化学习。它克服了人类面临的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等困境,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进而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认识不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主动投入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及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行动中,最终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生力军。
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意义
世界遗产不仅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的稀世珍宝,更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中暂借来的后世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岁月的侵蚀或遭到人为的破坏,有的已濒临危险。因此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目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成为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的阵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遗产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成为指引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坐标。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文化的基点、灵魂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它既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和发展的方向,也帮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这些遗产的相互交融,告诉我们自然与人类文明互动的永恒故事,成为我们进步和创新的源动力。
三、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和措施
(一)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
世界遗产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极品牌,但它的价值不局限于旅游方面,还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确定的价值追求取向,确立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世界遗产(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措施
在实际地理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有针对性的世界遗产内容及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成为能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措施引入世界遗产收到的效果比较好。
1.小课题研究法。小课题研究法,就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把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形成过程及其相应的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相关内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引入世界遗产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小课题研究对象,让学生自行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最终让学生以世界遗产的相关内容为载体,以专题汇报形式集中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在涉及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挖掘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相关内容,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专题讲座法。专题讲座法是地理教师根据新课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由不同地理教师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世界遗产,以大量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影视资料向学生呈现中外不同的世界遗产的主题报告,学生听完讲座后交流感想,撰写心得体会。
3.旅游活动法。这里所说的旅游活动,并不是指带领学生去游历名山大川,而是提倡在日常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开展一系列以旅游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的旅游路线,模拟导游,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说明设计思路;再如请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旅游图片或资料,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同学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等。实践证明,以世界遗产为平台,以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学生参与性活动,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4.乡土调查法。乡土调查法是指通过对家乡所在的省、市、县、乡等地区相关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调查、总结,并通过模拟旅游或主题汇报或校内板报宣传或校园网站的形式与广大同学作交流。
四、结语
篇6
一、乡土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建设
乡土教育可以说是将某些乡土的现象视为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校课程。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其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使他们能认同与热爱自己的乡土,以激发他们保护、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意愿及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乡土教育作为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空间。2010年番禺区制订了《上品教化首善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纲要》,它进一步阐释了岭南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培养学生本土观、世界观的乡土意识与乡土情感之外,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每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社会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让乡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既能达到活跃语文课堂的目的,也是全面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二、以乡土教育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通过对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建设,培育起老师、学生的人格魅力,这是“上品教化首善番禺”的一个要求。在语文课堂建设中,我们既要着眼乡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又要着眼于从深层次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培养出能克服性格缺陷的一代新人。那么,怎样以乡土教育激活语文课堂呢?下面从三方面对这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开展单元综合性活动,感受周边乡土知识。通过单元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历史与文化,加强对家乡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改善家乡每一寸土地的情意。2010上学期,本人参加了镇广播站组织的一次化龙民间故事采集活动。除了镇集体组织的到村采访外,结合初一语文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的综合活动,我有意识地指导了一个研究性小组开展对身边民间故事的认知和感受,实践自己关于乡土知识与中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的思考。
研究小组的第一步是开展对中学生“化龙故事知多少”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注意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的化龙民间故事,以及了解这些民间故事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认识状况。研究小组的第二步是以“化龙潘氏凉茶”为例子,从微观的角度去了解化龙传统文化的形态以及遭遇现代化的变化,希望借此机会把课堂所学与地方情境结合起来。再如初一下学期进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粤剧的了解。这种融乡土知识于教学内容中的讲述方式不仅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乡土知识有了更贴近自身的理解,而且能够不断丰富个体的生活及经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抄录碑刻、访问耆老、观看录像等过程中,学生发现一直存在自己身边默默无闻的东西一下子“活”起来了,这无疑在加深他们对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同时,让语文课堂也走进了生活,获得了生机。
(二)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为了让乡土文化更加系统地在校园传播,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和文化活动中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传统,学校语文科组从第一届孔子文化节开始,就有意识地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涉及方言、历史、人物、民俗、海外移民与华侨、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等。在每届孔子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学校都会安排一个“文化大讲坛”知识问答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介绍身边容易忽略的文化,激起全校师生了解并保护身边文化的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在语文科组的建议下,学校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了“孔子文化”与“化龙人文”两名课程,从课程的高度对学生进行化龙文化分阶段、全方位的介绍,学生反应热烈。学校文化社也适时推出“名著视听”及“粤剧欣赏”栏目,让学生多感官感受乡土文化。“它给我的生活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给我的人生增加了一笔丰富的财富。”这是一位中学生在学习乡土文化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三)编写富有乡土知识的校本教材,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有学者曾指出,地方文化(乡土知识)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由于这种特性,校本教材的编写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普遍关注的焦点。
就语文来说,校本教材要求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1,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2,增进学生对乡土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生活环境的情操。3,增进学生对乡土问题的了解,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热诚。在内容编排上,校本教材可涉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系发展、民俗特色、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借此让学生对当地文化有一个整体观和历史感相结合的认识。如在《论语》十则的教学上,语文科组结合我校“孔子文化”办学特色,编写了《孔子文化系列读本》(初一至初三),搜集了当地一些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奇闻趣事,让学生在对乡土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有了更贴近自身的认同。
事实上,乡土教育与课程的结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乡土教育对语文课程的渗透也正日益深远。我们应当加强乡土教育,将语文课堂的实效落实到学生生长的土地上来,从而让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篇7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篇8
/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理性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初中生物重要概念之一,它的概念又比较复杂,超出初中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特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重要概念呢?笔者以在尤溪县开设的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谈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 开展调查活动,加强小组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来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而在课外应用相对比较少。调查法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上课前两周,教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指导学生们走访尤溪县受保护的特色乡土资源并布置调查任务:有的小组侧重于收集景区全景图,有的小组侧重收集本地具有代表性植物种类的、动物种类的资料,还有的小组收集尤溪杂交水稻方面的资料。
调查活动前,各小组需要制定比较详细计划:调查路线以及如何收集本组需要的资料;活动中如何根据成员优劣势进行分工,还必须与调查相关人士交流协调,当然还可能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都需要小组成员共同面对去克服,小组协作比在课堂上的合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这项调查活动,学生的团体意识得到更大的加强,较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2 精编调查成果,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在走访与调查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尤溪收集鉴定的野生动物有15个纲、286个科、648种。九阜山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钱豹、云豹和黑麂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花田鸡、褐翅鸦鹃、猕猴、穿山甲、白鹇、苏门羚等5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动物)156种,中国与日本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9种,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5种。福建省重点保护动物有19种等。全县维管束植物达205科878属2116种(包括变种或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5科68属153种、裸子植物10科24属49种、被子植物160科786个属728种。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6种:银杏、水松、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5种:金毛狗、粗齿桫椤、秃(台湾)杉、福建柏、凹叶厚朴、香樟、闽楠、浙江楠、红豆树、花榈木、喜树等,还有国家Ⅲ级保护植物7种。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有D奇宝优5号;D奇宝优528;D优6号;D奇宝优1号等;Ⅱ优6;Ⅱ优28品种;Ⅱ优29等多种品种; 其中刘文炳选育的Ⅱ优6又被称为瀑布稻。
这么多的生物种类及科研成果在课堂中一一展示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由此,调查之后,教师布置新的任务:各小组将活动过程和收集的资料分组制作成2 min的PPT,分为尤溪美景、尤溪常见或特色动、植物、尤溪改良杂交水稻品种等四个主题进行成果汇报。每个主题只能由一个小组介绍。怎样才能争取到小组展示的机会并将最精彩的部分呈现给其他同学们?小组成员通过激烈的讨论,从收集的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小组成员认为是最好的材料,然后制作成精美的PPT上交接受教师的审阅。学生在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实践活动中,确实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等多种能力。
3 汇报调查成果,优化学习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初中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如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落实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呢?课前,教师先聆听各小组汇报员的汇报,并给出建议:要求展示内容少而精;对上台汇报的学生给予一定展示方面的指导:语言以能引起学生兴趣为妙。
3.1 美景图片欣赏,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上课伊始,笔者用一张张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尤溪的美景图激发兴趣:幽静的水与红艳的枫叶下的九阜山、社会实践曾经登过的双峡溪山、美妙的银杏林相应而出;破云而出的太阳光束照射下的闽湖与养鱼、放养鱼苗图片等。某学生正放映一张旭日东升下被金色包围的联合梯田,与秋收时的美景相结合,很有范地问:“这个图片大家很熟悉吧!”“对,是联合梯田,那这是什么生态系统?”其他同学在欣赏家乡美景图时,时而发出“哇!这么美”时,而兴致盎然的回答“同学小老师”的问题,“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概念也轻松地解决了。
3.2 本地特色物种介绍,构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另一基本理念,生物学素养包括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又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了解本地域的生物与环境的大致情况才谈的上保护环境。
课堂上,笔者聆听学生介绍:龙门场银杏林,有300多株银杏,树龄约800多年,是我们祖先栽种的,银杏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它的种子又称“白果”,秋天是观赏银杏的好季节。红豆杉因果皮红而得名的(裸子植物),是Ⅰ级保护植物,尤溪九阜山、梅仙倒排岩、中仙等地均有;在朱熹公园沈郎樟别苑内有朱熹当年亲手栽种的,树龄800多年两棵老樟树。另一组学生介绍尤溪动物,用图片介绍了黑麂,还有云豹与金钱豹主要因花斑的形状、颜色不同而区别,还有易危的国家I级保护动物,体态优美的长尾雉等特色动物。通过学生的调查与展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时,教师顺势提问:我们县的物种就如此丰富,那么我国又是什么情况?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资料分析和教师设置基础扫雷的填空题,了解我国的生物种类特点,自主构建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概念。学生在理解我县建立了九阜山省级保护区等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情感升华水到渠成。
3.3 科研成果设疑讨论,突破“基因多样性”难点
收集杂交水稻品种改良的小组代表用幽默诙谐的口语介绍八闽之子刘文炳的事迹,介绍有“瀑布稻”美称的Ⅱ优6号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倒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学生一边被介绍的学生深深吸引,一边惊奇:原来我们县居然还有刘文炳这么牛的人,他是怎么办到的……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请同学们比较“瀑布稻”与“普通水稻”的图片,讨论刘文炳改良的杂交水稻品种,穗大粒多,抗倒力强等特性主要由体内什么物质决定的?刘文炳能改良水稻品种成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穗大粒多主要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控制的,水稻的不同特性主要是由不同基因控制,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说明了生物的基因是多样的。这样呆以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将学生关心事物表面现象的好奇心推向深层次的思考。之后笔者再让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国从中国引进野生大豆事例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理解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利用基因多样性能够改良作物品种;这样就完成基因多样性概念的学习。
通过地方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自主构建知识与调查展示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学习生物多样性,自主构建出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念。
事实证明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并在课堂中展示,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满足了初中生好表现被认可的心理,在此过程中师生更多地了解本县生物多样性,体会家乡的可爱,并由此升华至爱祖国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不仅如此,此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继飞.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93-300.
篇9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1.课程与课程资源概述。
有关课程的定义有很多,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计划说”,这种学说强调“教什么”和“学什么”,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二是“经验说”,这种学说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三是“活动说”,这种学说把课程视为教育者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
2.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是地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教师、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能够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各种资源都是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既是地理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地理课程实施的媒介。
3.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
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把众多的地理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归类到一起,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们。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地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根据空间分布,对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探究。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传统地理教科书相比较,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直观,它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1.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过去我们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根据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除了包括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同时,教师还可将乡土地理、生活地理等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认知与能力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2.达成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地理W科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些目标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以便用最有效的资源去促进地理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3.促进师生发展。
新课改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审视教学、看待资源;要求教师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好地识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滁州市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1.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班主任、学生,以及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学校风气。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既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力军。
篇10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民族文化 乡土教材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32-03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未来职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在整个中职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学校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中职校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和修养,而且也为其它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但就目前中职教育发展来看中职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大问题:普高模式教材的套用,灌输式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将乡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致使学生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这些都间接影响了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该论文主要介绍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给教材加点“土”,乡土文化的融入等,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职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对语文学习有兴趣的几乎没有。从学习目的看: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一提作文就头疼;还有学生认为,我们在初中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从学习基础看: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能力差。表现为:错别字普遍存在,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听课抓不住重点,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三言两语,逻辑性不强,阅读能力差,似懂非懂,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写作水平低,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辞不达意,各种文体弄不清楚,有的干脆抄作文选。从学习习惯看:多数学生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不幸的是,如此重要的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却处于勉力挣扎的尴尬境地:(1)在一些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或者任意坎削,或者轻易缩减,或者降低评价标准。(2)语文课与其它文化课一样,不断努力与专业课建立自然的对接关系,但又始终难遂其愿。(3)语文课虽然竭力进行着改革的尝试,却始终沿袭着普通教育的传统语文程式。以上问题,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教材等需要改革。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教材加点“土”
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教育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往往会沉浸于课堂学习、电视、网络等之中,而忽视身边的文化资源,对乡土文化或一无所知,或嗤之以鼻。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去发现乡土文化、感悟乡土文化,从而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增强积淀、提升品位。
1.从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看
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从生源比较来看,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过去大幅度下降。虽然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要求初中以上的学历,但现实是近年来中职新生中有很大比例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重视学生个性、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努力追求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的人文目标,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那些对他们一生都有重要价值的,最基本的知识,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由此可见“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理清中职教育的内涵,重新解读中职语文的性质,确立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导向。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2.从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对象看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数也不一样,因此,中职语文教材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进行进一步改革。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特点加上“乡土文学特色”,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以文学欣赏为主,发掘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有效的途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使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总之,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乡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
3.1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改变过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乡土文化的悠久灿烂,从而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乡土资源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并能结合书本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生活、思考历史、思考个人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能促使他们积淀一定的文化,能用文化的眼睛去阅读、观察,用文化的心灵去体验,用文化的头脑去思考,用文化的语言去表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3.2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能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能力去参与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从而提高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3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他们收集材料、处理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家乡青山秀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学会沟通、合作,以适应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材如何加“土”,以河池中职校为例
如果作为广西人却不知道“彩调剧――刘三姐”;作为河池人却不知道关于韦拔群的事迹;作为金城江人却不知道小三峡的风光,那岂不成了笑话……。因此,语文教材内容应在与全国中职教材接轨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增加地方教材,或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
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17.71万人,占总人口的83.6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2006年广西19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池市就占了6个。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个,河池市2007年6月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2个。总之,河池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
1.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河池市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民族舞蹈、剪纸绘画、体育竞技以及传统手工艺制作引进教学活动。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了民族文化,活跃了学校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取得了多重效益。
这是因为,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其一,河池市的学生大多生长生活在民族的生态环境当中,他们耳濡目睹当地乡土民风民俗及民族文化的活动,他们把这些活动信息由社会输入到校园,又通过老师的指导、传授输出到社会,从而具有民族文化传播辐射的作用。其二,学生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对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从学生的年龄来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最佳时期。通过学校开展的民族基本素质和民族民间艺术系列学习活动,并通过他们再向社会和其他人员传递,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以乡村校园为基地,以学生为对象,对本土的特色民族风情文化进行承前启后的挖掘整理、学习传承,从而保护民间濒临失传的艺术、工艺和技能,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看,通过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促进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机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普及乡土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特色文化、民族风俗、民族民间体育知识等乡土文化知识;弘扬和传承乡土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山歌等;开展演唱革命歌曲、祖国颂歌及反映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歌曲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教育。
2.弘扬刘三姐文化
河池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因此,形成了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其核心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根植于人民大众心间的,是人民群众广为接受,喜闻乐见的壮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刘三姐文化的根之所以在宜州,绝非偶然,因为宜州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这里壮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水融,互相激荡,最终才诞生了刘三姐文化。
河池作为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急需要做是如何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而要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就需要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概念。只有强势文化才能够得到最广泛的弘扬和发展,而弱势文化往往需要挽救和保护。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别是多方面,有经济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是综合因素决定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语言。世界上有很多种小语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再过几十年就很可能会失传了,而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却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前者就是弱势文化,后者就是强势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灌输: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就是要把刘三姐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河池家乡,能够有效的辐射,影响周边地区的宜州,才有基础,才有能力,才足以打造强势文化。所以,现在就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为弘扬刘三姐文化做出贡献。
3.沐浴铜鼓文化
东兰是我国著名的铜鼓之乡。两千多年来,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铜鼓有它的发生、发展历程,它的用途也由单一用途发展到多种用途。铜鼓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于一身,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的艺术形象,以及由各种流畅的线条所构成的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可以作为静态的艺术来欣赏。它造型厚实、庄重、耐看,引人品味,使人着迷。它又能演奏出雄浑铿锵的音调,加以舞蹈造成极为壮观的场面,激起人们炽热的感情。这是动的艺术产生的审美效果。
可以指导学生常通过书籍、期刊、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关注,对铜鼓的起源、类型、特征、族属、社会功能以及歌谣等问题的了解,让学生完全沐浴在铜鼓文化的阳光里。
4.感受山歌艺术文化
广西的山歌源远流长,而河池又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当地男女青年常以山歌传情示爱,如今,当地政府还借助民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对唱形式宣传政策法规。
山歌是一种民歌,具有民歌和诗歌的许多艺术特点。但山歌与别的民歌和诗歌又有所不同,山歌艺术有其独特性。山歌艺术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赛歌中。山歌比赛,既是语言艺术的竞技,又是智慧的竞技,是语言艺术和智慧的完美结合。像歌剧《刘三姐》里面的赛歌,语言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动听,又机智风趣,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山歌才具有强大的魅力和生命力,能够以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民族艺术大观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各级政府继续大力保护和弘扬山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山歌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保护和传承壮族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其次,广泛开展山歌活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歌颂真、善、美,鞭挞丑恶现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第三,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山歌比赛,扩大山歌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可以提高壮族的知名度,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为世界民族文化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 所以,可以让学生收集山歌歌词,观看山歌对歌场面,学唱山歌,学写山歌……从而感受山歌伟大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提升学生语文的能力。
5.体验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积极地挖掘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内国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可以让学生了解河池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体验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韵,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提升语文素养。
6.品尝长寿产品
巴马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这里的长寿系列产品更是闻名世界。我们看到巴马寿乡红土地上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寿乡工业园里,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工业项目相继落地;各种特色支柱产业,在注入科技含量后展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工厂企业的车间里,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成了巴马寿乡发展的一个个崭新亮点。用长寿理念统领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蔗糖、巴马神保健酒、矿泉水、苦丁茶、三蛇蛤蚧酒、蛤蚧大力神酒、火麻饮料、珍珠格嘉王、格嘉酥、格嘉糊等长寿食品产业已形成规模,产品名扬海内外,远销欧美、东南亚。以长寿系列食品为主打产品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河池市四大工业园区之一,被自治区经贸委确定为自治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图片、课件等向学生介绍,还可以让学生到商场去观看、品尝等。充分使学生体验民俗旅游文化和品尝到长寿产品,使学生更热爱家乡,并提高语文的兴趣。
是呀,走出山门知海大,跳出井口见天高,每一次学习、每一次体验,都能让学生们开阔眼界、深受启发,在思想上受到的触动和冲击非常巨大。河池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资源,刘三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等享誉世界;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等。河池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都非常丰富。
此外,可开发的资源还有:动力能源文化、红水河文化、自然绿色文化等等。这些方面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作业自己去完成,激发他们去感受、探索、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生活写作能力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之后,听说读能力也相应提高,那么,最后就要落实到写作能力方面了。
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学写作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的乡土生活经验,显现自己乡土生活的情趣,阐述自己对乡土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乡土化的“生活写作”,既可以让学生有切实的“生活”可说,不至于胡编乱造,说假话空话套话;也可以有个性化的情感可说,有一个自然流露的思路,而不需要考虑固定的技术套路。这样,从这两者的实践对照结果来说,较之传统的“形式写作”,走乡土化道路的“生活写作”有着更为可行的实践价值。
笔者在进行“生活写作”教学中发现,土生土长的龙江河畔的学生利用乡土素材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因为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选择不一样的写作内容,即使所写的内容一样,所体现的写作风格也可以完全不同:
“烟雨瓯江第一城,诗画江南最高峰”,龙江的山山水水有着独特的风格,碧绿的湖水给我以温润的意象,翠绿的山色给我以无尽的遐思,四月的马鞍山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早晨,我踏着青灰色的石阶,走进了绿意正浓的马鞍山。只见两旁树木错落有致,像两排整齐的仪仗队伍,频频向我致敬。树叶很绿,绿的发青,这使湛蓝的天空更绿了几分。微风吹动轻约曼舞的绿叶,牵引着我的思绪,漫游于绿色的波海中。(学生习作选段1)
龙江这个地方是剑气冲天的,是窑火烈炽的,是山高入云的,是山兽出没的,是樵夫放歌的。龙江雄浑深厚,龙江龙江!樵夫怒呼裂浮云,竹筏顺江泣冤魂!龙江龙江!你是河池的另类,是江南水乡的一座孤屿!(学生习作选段2)
以上两段文字的作者一为女孩,一为男性,学生描写的对象均为龙江山水,但所体现的风格却是一为“轻约曼舞”,一为“雄浑深厚”。从哲学上讲,两人的知识背景不同,理解起家乡来就会有差异。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种在哲学意义上的个人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的不同,使龙江乡土“生活写作”获得了无限的意义生成的可能,使得本来就十分浓郁的乡土风情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有情有意!由于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同学一看之下便心领神会,一时间相互传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班级里面引起了不小的凡响。学生一看到自己熟悉的抒写对象,马上引起他们的兴趣,纷纷下笔描写自己的家乡。
走乡土化道路的“生活写作”必须考虑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升入中职后,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群体里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分布状况:一小部分人还处于写作的萌发阶段,难以书写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类学生需要进行单独辅导,使其能写作一般性的表情达意的文章;大部分同学的写作水平较一般,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写作话题,让他们选择其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家乡生活写作;另有一部分学生经过初中的基础训练,已经掌握较为成熟的写作能力,对他们亦要进行单独辅导,平时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家乡环境和心理想法,根据他们的兴趣特点指导他们进行不限定时间的研究性写作,第一遍写成后继续谈论,让他们知道文章该增删的内容并再次修改,直至完成付诸真情的乡土写作。学生对家乡地理历史、人文景观、文化风俗、甚至一草一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样,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也促进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版)2005.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张必隐.《弘扬乡土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 上一篇:网络安全个人总结
- 下一篇: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