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形成学校发展新思路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一精神,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在充实内涵、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扩展“337”发展方式,跨越与经济社会接壤的“围墙”,实现发展的新突破。“337”发展方式即“三融入、三合作、七开发”,就是:融入各类学校,开展校际合作;融入大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开展校地合作;在开发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人才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生源基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就业市场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多体制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服务社会新领域上实现新突破。
“133”战略发展目标:“1”是一个核心目标:即建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3”是勇创三个办学新特色:即学校特色―――和谐多元,精细敢为,精细化成为学校的新标识;专业特色―――工、文为主;人才特色―――“合格+特长”,彰显“1-0”,蓝(领)白(领)皆有,一线岗位技术与管理能力俱佳。“3”是打造三个全国知名品牌:即“文化校园”建设品牌,学校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先锋工程”品牌,党建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争上游。
在服务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学校确立了“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三开”办学理念,专业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按需设置,随需调整,特需订做,把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坚持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提高知识、素质、能力,学生就业好。通过增设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和差异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强化了实践育人环节,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过90%,毕业生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就业的超过20000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推广高校”。
二强化政校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根据此精神,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进我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建设,创新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黑龙江工业学院就共同创建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构建了以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学生创业资讯园等为载体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政校合一”共同助推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政府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进入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发挥大学现有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共同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双方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办公合署、隶属不变、经费各自独立、互利共赢的紧密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学院以为联合体提供办公、教学场所、师资和学生资源作为联合的基础;人保局以为联合体提供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工作人员、服务机构、工作经费和建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联合的基础。合力打造公共就业窗口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人力资源市场和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才市场,资源共享,办公合署,履行各自职能和交叉职能,共同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工作。整合鸡西地区的人才中介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以及就业、社保、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资源,联合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交流、人才测评、职业介绍、创业项目推介、小额贷款、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公共就业创业相关业务服务。合力做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以人保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部门为主体,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作用,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形势分析、择业观念、求职技能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和服务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一体化服务新格局。以大学为主体,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重点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和创业实践、创业思维交流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培训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与省教育厅三方共建“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黑龙江省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场会在鸡西召开。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在人社部组织的“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专题介绍经验。得到国家人社部推广至全国。
三强化校企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工业学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充分发挥其“总调度”的作用,与院系保持密切联系,促成了企业用人与院系专业人才紧密对接。先后与黑龙江建龙钢铁集团、北京宝瑞嘉酒店、北京永晖集团、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汽车制造公司、苏州华硕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以市场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开设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增强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适应就业技能的培养,2011年以来学校每到第三学期就开展教学实践,学校每年1000多名学生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实习,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还积极创新“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比亚迪、昌硕集团、苏州华硕集团等就业基地深入开展“2+1”、“1.5+1.5”等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质量。
四强化学生职业、学业规划
每年5月是学校大学生职业(学业)生涯规划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节是学校与社会各界携手联办,推动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型系列活动。规划节以“规划人生成就未来”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和学业设计、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职业技能展示、成功素质训练、校系两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六大系列活动为载体,构筑了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通过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及比赛,使同学们认清了就业情况,提高了就业规划意识,参赛选手通过应用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从自我认知、家庭影响、学校教育、职业环境、专业特点、能力天赋、社会需求等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认真审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自信地设定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每期活动聘请专家以“创业的理念来领航我们的生涯”为题,以“选择+努力=成功”为题等,围绕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及我国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教育体制进行了详细解读。学校万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聆听讲座。
五强化“大思政、大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以东、西方经典的成功学思想理念为基础,以职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主线,以浅显易懂的成功案例和寓言故事为内容,以养成教育和激励训练为模式,以交流互动和赏识引导为方法,以鼓励参与和室内外实训拓展为特色,以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自信竞争、忠孝感恩、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沟通协作、自我管理、知行养成、不畏挫折和追求卓越等职业素养为训练项目,采取有氧训练、激励训练、拓展训练、理念交流、感悟分享、延伸指导等循循善诱的方法,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自律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就业能力培养教育、正确择业与自主创业等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充分利用清晨校园有效的室内外实训环境,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群体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交流互动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体现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教育生命的心灵互动的教学特点。学员参加训练与本专业相结合,与自身个性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与科学就业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效果显著,创建了“大思政,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责任心,培养执行力等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适应。为将来科学发展走向成功做好准备。
六推进大学生就业“三网”建设
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成功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以创业的理念指导学生就业,确保学生普遍就业,高层次就业,自主创业。实现毕业生就业“零距离、零库存”的就业工作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今就业创业的推荐实际需求,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素质,对就业能力超市全面改造,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际需要,学校投资100万元添置设备,建成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功能实践区。
为打造“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即:“两全”即强化全员抓就业,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全过程抓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三网”即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四业”即毕业生能就业、可择业、择高业、敢创业。2011年2月以来,黑龙江工业学院围绕争创“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就业工作不断有新突破。
“三网”就业推荐模式是我校结合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工作实际,提出的以“天网”、“地网”和“人网”三个网络(NET)为平台,建立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也是我校就业能力超市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
所谓天网就是利用互连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与遍布全国的就业推荐基地、信息站、信息员紧密联系,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推荐信息沟通网络,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建成了万兆校园网和具有独立域名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形成了纲举目张的天网管理和应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校系及学生四级信息化管理)。就业能力超市通过创建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络平台,与全国60余家优秀的人才网站和企业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协议;同时免费为招聘企业提供网络空间宣传企业文化和适时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建立人才信息库和免费提供网上求职服务;利用短信平台为应届毕业生个性化求职信息;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为全校同学提供免费的网上职业测评服务。
地网就是学校与我校在全国各地的就业基地、信息站及我校优秀大学生创办的以创业拉动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季节性批量提供就业信息和即时性传递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为我校前去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接待服务和就业安置等工作。就业基地一般建在能长期、稳定录用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信息站一般建在各地的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等就业中介机构。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的就业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达160个。
人网就是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就业推荐工作队伍及兼职就业推荐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推荐信息员网络体系。专兼职就业推荐队伍主要以与学校密切合作的各地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我校工作在全国各地的优秀毕业生骨干、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等为主,形成覆盖全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的多元化就业推荐队伍。目前就业信息员在全国各企业发展5000多名。
篇2
1存在问题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从总体上说,学校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在数量上仍有增加的空间,诸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现有的项目建设中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存在某些院系为申报而申报,并非为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而申报的现象。特色专业建设申报、评建要把握设置特色专业的目的,切实推进专业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以应社会需要。
在教学团体建设方面,由于学校对申报实行硬性指标,在团队数量上也有所限制,有可能挫伤一些教学单位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竞争的重要作用。另外,存在一些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思想松懈的现象,对学校加强团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把握不够充分。
在教学名师评选中“,教学名师”应是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学术梯队、教学团队、重点课题等的核心带头人,是高等院校的“名片”和优势。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学校教学名师仍未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次,在宣传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方面,仍缺乏完善的机制。
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方面,存在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更新;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总体教改水平不够高、各院系发展不均衡,教学成果的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课件使用简单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2改进措施及建议
2.1坚持思想、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保持教育规模合理增长。充实教育资源,着力发展本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智力的需求。
(2)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培育与战略性产业相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大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工科专业比重,构建对现代产业体系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专业群。
(3)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深入实施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加强办学基础设施、专业、课程、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促进。全面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继续加大投入,在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的专项建设,全力打造省级特色专业及精品课程,出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学科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
(5)明确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规划,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各环节质量标准和加强质量监控,在积极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和建立新的实践教学基地,优化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校级基地的作用。
2.2加强学科建设,创建一批支撑学校发展的品牌学科
(1)充分发挥传统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新兴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构建植物、动物、微生物科学与技术、资源利用与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信息工程与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跨院系的学科群或学科群框架。
(2)以现有各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一步凝练学科群的研究方向,体现自身的特色,打造学科的整体实力,形成学科优势。
(3)加大学科资源整合力度,以重大科学和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促进优秀团队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综合集成的技术与信息平台,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通业务的技术服务队伍,完善有利于学科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和水平。
(4)提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影响力,站在国内先进水平的层面上定位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积极拓展学科的国内知名度。密切与产业、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等的联系,形成产、学、研、用互动,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人才和开展科技创新的新方式。
2.3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管理,健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机制
(1)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科研的过程管理。研究修订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规定,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促进教学科学研究制度化、规范化。
(2)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密切关注国家和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的课题立项工作,鼓励并支持教研人员在做好常规教学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并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题研究,争创一批全国一流的研究成果。
(4)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和良好社会效益的课题研究。适应时代和新的教育形势对教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拓宽新的教学研究领域。根据社会现实需求,采取开放、灵活的研究方式,继续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与相关部门广泛合作,不断开发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研究项目。
2.4进一步做精做强现有专业,初步形成覆盖面较宽、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1)加强专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院系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把专业建设作为今后若干年内的重点工作,着重组织好专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新专业的申报和重点专业的申报立项,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的支持、检查和监督,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体系。
篇3
关键词 适龄人口 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规模
近4年,高考报考人数持续下降。用“盛极而衰”来形容最近4年高考报名情况,毫不为过。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考人数开始长达10年的迅猛增长,从当年的288万,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1050万,此后开始逐年减少,1020万、946万、933万、915万,形势急转直下。虽然有各种原因导致报考人数下降,但是其主要原因是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适龄人口明显减少。为此,总的来说,高校主要通过逐渐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来保证生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数之比。根据我国情况,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规定为18岁-22岁年龄段的人口数。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在2002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说明我国的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且处于逐年上升阶段,截至2010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逐渐向普及化阶段发展。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适龄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规模该如何预测呢?根据毛入学率的定义,高校在校学生数 = 适龄人口数 ?毛入学率,所以要预测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只要预测出适龄人口数以及毛入学率。
1 适龄人口数预测模型
某年份的适龄人口为18~22年前的出生人口去掉死亡人口之后的和,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角度可以估算出2012-20 27 年间的适龄人口数。由于适龄人口范围为18~22 岁, 所以对应于2012-2027年间适龄人口的出生年份段为1990-2009 年。据此建立适龄人口预测模型:
= = ()8 ()
其中表示年份的适龄人口总数;表示年份时的年龄为的适龄人口数;表示年份时,年前的人口出生数;由于儿童的死亡率比成人高,所以分成8岁前和8岁到适龄阶段为不同的死亡率; ,分别表示8岁前和8岁后的死亡率。这里取 = 7‰, = 0.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带入可以得到2012-2027年的适龄人口的预测。
2 毛入学率预测模型
根据1998-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建立毛入学率模型为:
= +
其中表示第年的毛入学率,1998年的时间起点,定义为第一年。利用1998-2010年的数据,得到回归模型为:
= 8.277 + 1.423
相关系数为0.9916,相关度非常高,所以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模拟效果非常好。
3 高等教育规模的预测
篇4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学分制 学业规划 预警方案 预警系统
高等教育提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其基本目标,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同样应构建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学业规划对于帮助成人学生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实现自我管理、发挥个性、促进自我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作用。根据学分制管理的特点,笔者将成人学生的在校学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业规划预备阶段、学业规划实施阶段、学业规划预警阶段,并对学业规划预警阶段展开探讨。
一、成人教育的学业规划及其预警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1.学业规划的意义及实施
学业规划应该是由作为个体的成人学生与作为组织的办学机构相结合,在对学生学业阶段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个人工作、生活特点及其职业倾向,确定学生最佳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成人学生刚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学分制管理制度感到陌生,对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还不知所措。如果马上就让学生自由选课学习,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这个阶段主要由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安排,如安排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能够有一个适应过程。并且在这个阶段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教育,逐步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专业学习方向,为学生今后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入学第二个学期到标准学习年限的这段时间是学生学业规划的重要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可以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学习方向、本人的工作特点及能力要求、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进度。简单的学业规划就是完全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进度来进行选课学习,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简单,不需要花时间进行学业规划;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缺点,就是体现不出学分制管理的优越性,难以发挥自主选课的优势。所以教学计划的进程安排只是一个参考,学生需要根据教学计划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修读计划,以达到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顺利完成学业的目的。
2.学业规划预警机制为结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设计
在实践中,一旦学生对学习的自我安排失当,很容易会对其学业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甚至危及学业进度,导致最终难以完成学业,所以学业规划预警机制应结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设计。
首先,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且目标较为具体和明确。成人学生学习动力不单为了学历,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对广东工业大学的在校成人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来自基层的员工占70.54%,还有属“其他”的占11.5%;对于学习的目的,单纯为文凭的占24.34%,为了拓展社交的占1.58%,“其他”占4.9%,为了拓宽知识面,深造专业方面的占69.18%。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成人学生参加学习的目的是多样化的,他们需要的是文凭与知识并重。
第二,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成人学生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负担比较重,学分制自主选课与弹性学制则为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对因工作不能按时到课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选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当某些学生延误了某些课程的学习时,就需要启动预警系统保证后续课程的学习。
第三,成人学生年龄、基础差异大。成人学生生源分化较大,有工作经验丰富的在职人员,他们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年纪也普遍偏大,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比较强,学习专业课程理解比较快,但一些记忆性的基础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也有不少来自大专、中专、职中或技校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社会阅历浅,年龄普遍较小,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虽然采取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知识基础、课程难易的差别,安排课程的修读,但还是有学生因基础薄弱导致课程通过率低,丧失了信心,导致最终难以完成学业。
3.预警方案的提出是完善成人学分制学业规划的重要环节
学分制管理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选课修读学分,只要在要求的年限内修满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这无疑是灵活、自由、具有人性化的教学制度。但是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这种灵活的优点也存在着缺陷。由于选课自由度高,有的时候会令到有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在学生学业规划的第二个实施阶段,往往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顺利修完学业,而那些没有很好正确规划自己学习时间的学生,由于没有修完学业,无论是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比第一个阶段更多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方向,缺乏自信。随着修读学业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到了毕业最高年限还不能修满学分顺利毕业的情况。因此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引,将能帮助学生在选修学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帮助,增强学生修完学业的信心。所以预警方案的提出是完善成人学分制学业规划的重要环节。
二、学业规划预警对象的确定
建立学业规划预警机制之前,首先要先确定预警对象,针对不同的预警对象实施不同的预警措施。通常把预警对象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校方课程的因素导致出现选不上课的学生。实施学分制,如专业停招或选课人数达不到开班要求而导致课程停开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甚至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紧张而无法保证必修课程每学期全部开出的现象也会存在。涉及到以上课程因素的学生,校方应及时将其纳入预警对象,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免学生因课程原因延误毕业。
另一类是由于个人的因素导致临近毕业年限还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表现为:第一,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缺乏自律精神,无法激起强烈的求知欲,缺少恒定的学习动力。此类学生通常表现为上课缺勤率高,上课不认真,考试心存侥幸心理,课程通过率低;第二,纵使学生学习动机明确,但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导致课程通过率低,丧失了继续完成学业的信心。例如一些来自基层的成人学生,虽有长期的专业实践经验,但由于年龄偏大,对一些需要强记性的科目,如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感到吃力,公共课通过率不高;第三,学生中断学业时间过长,通常有两个学期以上没有选课记录。中断学业的原因通常以下有几方面:一是学生身体状况不适于上学,
转贴于 例如怀孕、伤病等原因。二是由于参军服役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三是由于工学矛盾导致的经济以及学习时间保障方面的困难,如工作地点改变,失业等。
三、学业规划预警方案的建立构想
根据预警对象的性质,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学业规划应采取如下预警措施:
1.要教育成人学生形成学业规划的思想与理念
传统上一般成人学生一进校门,一切皆由校方安排。但是,我校实施的是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能够自主安排自己在校学习进程的能力。如果一个懂得进行学业规划的学生能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使自己能接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就体现出学分制的特点。为此,我校通过开设《学分制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向学生传达学分制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分制实施赋予的权利,并教会学生作好学业规划的方法。
2.从规章制度上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预警机制
在课程建设方面,招生专业的延续性是学分制课程资源稳定的前提保障。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首先要求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要尽可能保持稳定,处理好课程建设的周期性变化和保持课程稳定之间的矛盾,对断开的必修课程要及时公布处理意见,如用某些相近的课程进行替换;其次,对于课程名称相似的课程,如果课程内容相似的,应统一课程名称与学分;如果课程内容不同,则名称一定要有明显区别。这样的课程整合非常关键,可避免学生在选课时产生歧义。在学籍与教学管理规定方面,应对身体状况不适于上学的学生采取缓考或停学等处理办法;对参军服役者应予以延长相应学习年限,要制定有关缓交学费的规定以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
3.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队伍
学校应当成立学业规划的机构,工作内容不仅仅包括原有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学业规划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尤其对于那些缺乏自律性以及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完成:一是整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以原有的班主任作为基础,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或进修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业指导队伍;二是通过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内外的学业规划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不定期地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这样,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业导师为骨干力量,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队伍。
4.建立学生学业预警系统需采用信息化手段
篇5
所谓情感障碍,是指学生的一种错误的情感体验。这种错误的情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生活本身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各习均缺乏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另一种是有指向性的,即对学习某门课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学习某门课或某门课教师的恐惧感。这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比较普遍。
形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的,也有家庭的原因,但更多的恐怕是学校的原因: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某些教材过难,要求过高,或者教师教学不当,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不理想,经常“红灯高照”,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甚至遭到家长的打骂,久而久之,不仅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而且这种情绪又会严重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变得更加呆滞,造成情绪与成绩间的恶性循环。
所谓认知障碍,一般是指智力障碍和行为障碍。表现在学习上,不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差,更主要的是缺乏良好的科学素质,阻碍了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阻碍了新知识的继续获取,阻碍了各种能力的继续锻炼。
认知障碍的形成也是复杂的,主要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合理、适时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严密训练。
要克服情感和心理障碍,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全体学生。
要想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对学习的情感障碍,道德作为教师本人要克服对学生的情感障碍,通俗些说,就是首先教师要对这些学生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有正确的情感。不仅要理解他们,而且要真诚爱护,热情帮助、教育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在教育上实现三个观念的转变:
1.转变人才观念。解决好两个,一个是怎样的人才算人才?另一个是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中承担什么任务?要真正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的,多类型,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不能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升不上学的都是“蠢才”。
2.转变质量观念。就教育质量而言,要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即使就教学质量而言,要看全体学生的提高率、转化率和合格率。
3.转变教学观念。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适应于学生的学习,要“教服从于学”,改变那种“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的那种习惯,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二是教学不仅是“授业、解惑”,而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受用一辈子。
笔者之所以首先强调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因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总是直接支配着教师全部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而且是教师自学消除对职校学生情感障碍的思想基础。
第二.重视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1.给予信任感,消除自卑感。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自感不如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就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渺茫,有自卑情绪;看看自己学习成绩,又长期不理想,丧失了信心。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新的心理定势呢?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更要“付之以行”,“晓之以理”。即从道理上说清楚,打好攻心战。可以,而且应该向他们明确指出:根据科学的和现实生活中种种表象证明,他们的智力水准跟被认为优秀生的同龄人相比,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些微小差别,但从总体上说,是属于同等级水平的。脑子并不笨,智力并不低,能力并不弱,即使有些差别,那也仅仅影响些学习的速度,但并不影响学习的深度。说得通俗些,就是别人能掌握的,他们也一定能学会的,至多比别人多化些时间。这是科学家们经过科学得出的结论,我们应该完全相信这一科学的断定。但是也应该承认,以前在学习方面还不如别人,这并不在于智力,而在于自己的行为。即一方面是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自控能力差,自抱自弃,叫做“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第二方面是惰性较强,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叫做“自己管不好自己”,第三个方面是学习法不对头。不重视自学,不重视理解,这叫“自己用不好自己”如果“知疾乐医”,及时克服定能迎头赶上,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
教师若能在说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充满信心,充分的信任,必然在他们的自卑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不仅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且也增强了师生感情,对建立和谐、融洽、活泼的学习气氛大有益处。当然也应该充分认识和估计到,这种靠教师用“道理”使学生情感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短暂的;要使其在心理上形成“定势”,不仅要多次的反复强化,还要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更重要的是在其以后的学习中确使其获得成功感,使其通过自我验证,深信以上结论的正确性。
篇6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教育行业lT投资总规模为307.1亿元,预计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cT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66 9亿元,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达到195%。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认为,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lT总体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
《教育规划纲要》为IT投资增长提供有利支撑
国家对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带动投资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未来几年国家对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从而带动lT投资增长。如从2010年起设立“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0―2012年三年期间专项资金总规模为150亿元,即中央财政每年向地方高校直补50亿元经费。
高校毛入学率提高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使高校对IT采购需求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要进步提高,2010―2020年10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15.8个百分点,这表明高校将逐年扩大招生数量规模,将建设大量新校区和新校舍,从而带动校园网的建设,因此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采购需求将快速增长。
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与“班班通”项目带动基础教育IT投资增长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逐步实现中小学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这将带动基础教育行业对PC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采购需求增长。
基础教育市场经过“百亿工程”建设后,中小学基本上搭建起了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进一步提出建立“班班通”的目标,利用一个区域平台,搭建起一个局域网,在这个区域内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班班通”项目将主要带动PC终端设备更新采购与应用阶段的需求。
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行业lT投资增长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基础网络和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两方面,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对多种信息资源的重组与优化、实施大范围、高效率的共享,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云计算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推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来带动教育行业lT投资增长。
篇7
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预测与规划试题
课程代码:100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教育决策程序中,四个基本阶段中最关键的是( )
A.确定教育决策目标 B.拟定教育决策备选方案
C.优选教育决策方案 D.实施教育决策方案
2.不属于我国计算教育系统的内部效率的方法是( )
A.毕业率 B.就业率
C.校舍利用率 D.留级率
3.一般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 )
A.5年以内 B.5年
C.5年至10年 D.10年以上
4.改造传统头脑风暴预测法,创立“635法”即默写式头脑风暴预测法的是( )
A.荷利 B.奥斯本
C.赫·阿西蒙 D.泰勒
5.教育规划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
A.计划 B.项目
C.决策 D.活动
6.国家教育规划、地区教育规划和学校教育规划是依据______而分类的。( )
A.教育层次 B.教育类型
C.范围不同 D.任务不同
7.教育规划专家论证的具体操作方式中,根据事先设计的评估标准对论证项目进行评分的论证方法称为( )
A.专家评分法 B.德尔菲法
C.专家会议法 D.头脑风暴法
8.教育规划作为一个系统,其程序大致分为( )
A.准备阶段、草拟阶段和论证阶段 B.准备阶段、草拟阶段和修订阶段
C.准备阶段、草拟阶段和论证与修订阶段 D.准备阶段、论证阶段和修改阶段
9.智利1988-1992年的教育改革的策略是( )
A.机会之窗策略 B.实验推广策略
C.由上至下策略 D.建立政治共识策略
10.多数教育规划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没有因地因时制宜的实施策略 B.缺乏大量资金
C.没有高素质的规划人员 D.规划方法不当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教育决策
12.探索型教育预测
13.回归预测法
14.人口预测法
15.上至下型教育规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简述教育预测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表现。
17.简述默写式头脑风暴预测法的程序。
18.简述依据教育层次的不同对教育规划的分类。
19.简述教育规划准备阶段基本工作。
20.简述国外学者认为规划资料质量的“七大威胁”。
21.简述教育规划的一般工作内容。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篇8
由于学费逐年上涨,家长们积攒子女教育经费的压力陡增,子女教育费用已经成为仅次于购房的一项重大家庭支出。子女教育费用需求也成为家庭理财的重要需求,家长们应该尽早规划。
理财案例
家庭现状:秦先生今年38岁,在一个外企担任高管,妻子在媒体做编辑,两人年收入100万元左右。他们的儿子12岁,今年小学毕业,准备上初中。秦先生夫妇准备让儿子留学英国,为此他们希望能够及早为儿子准备好教育金。
家庭资产:拥有市场价值200万元的房产,因为今年已经加息了2次,明年的按揭压力将会加大,秦先生与妻子商量,把按揭贷款全部还清。秦先生平时工作较忙,而他妻子比较有理财意识,在今年火热的基金行情中,他们购买了平衡型基金30万元,另外银行还有存款50万元;另外,有一辆价值10万元的家庭轿车。
支出方面:秦先生每年家庭全部生活开销约30万元左右;儿子现在上小学六年级,除了在学校正常上课外,秦先生还为儿子报了几项课后班,每年的教育费用大概4万元;每年汽车支出大约5万元,旅游支出5万元,赡养双方父母的费用每年4万元。秦先生夫妇没有任何商业保险支出。
理财分析
秦先生的家庭处于家庭稳定期,收入稳定,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为具有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理财意识,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购房规划和购车规划,近期主要理财目标是子女教育规划。因为子女教育金最没有时间弹性和费用弹性,也就是说到了孩子该上学的时候父母必须准备好应有的教育金,所以子女教育金应该提早规划。秦先生希望儿子到英国读书,英国目前留学花费大约需要每年20万元,以留学三年计所需留学经费现值为60万元。而且高等教育的学费年年上涨,上涨率普遍要高于通货膨胀率。这笔开销属于阶段性高支出,应该提前筹备,否则届时难以负担高额支出。
初步测算,秦先生儿子初中、高中以及到英国留学的教育经费现值约75万。因为秦先生家的储蓄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资产结构,基本可以用目前的储蓄和今后的储蓄来完成教育经费的积累。
秦先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结构也主要以薪金收入为主,应当注意防范家庭收入中断的风险。目前他们夫妇二人都没有购买保险,应当在保险方面尽早规划。
理财规划
第一,保险规划
为防范家庭收入中断的风险,首先要进行保险规划。秦先生夫妇没有买过商业保险,提高保险保障是十分必要。
子女教育金的准备是缺乏时间弹性的,6年后无论家庭情况如何,孩子的高等教育都不能耽误。因此建议夫妻两人购买保额为100万元左右的定期寿险,保障期限10年,防止家庭意外变故而影响子女的高等教育。
重大疾病附加住院医疗、意外险,保额40万元,保障期限20年。秦先生夫妇虽然还没有进入疾病高发期,应该提早预防,提早准备。可以考虑购买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险,重疾险保额每人20万左右。秦先生因为经常出差,应该投保意外险保额100万左右,以防万一发生意外,影响到家人的生活。
以上两项保额相加为240万元,相当于家庭净资产的数额,与资金需求相关,每年的保费支出在2万元左右。
第二,教育金规划
因为秦先生的儿子到国外留学还有6年的时间,秦先生可以将选择平衡性基金作为教育基金,预计平均每年的回报为3%-5%,如果暂时不考虑教育费增长率的话,那么需要建立一支60万元的基金,6年后基金的价值将会达到75万。
秦先生也可以选择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积累教育基金。基金定投业务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申购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基金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为最小单位)从投资人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固定的申购款项,从而完成基金购买行为。比较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一般来说,基金定投比较适合具有特定理财目标需要的父母(如子女教育基金、退休金计划)和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年轻人。
对秦先生家庭来说,通过基金定投,可以使小钱变大钱,每月大概需要投资基金1万元,6年后也可以积累一笔价值75万元左右的教育基金。
关于子女教育规划的Tips:
1、尽量提前规划,否则子女高等教育金支付期与退休金准备期高度重叠,为供子女上大学很可能牺牲退休生活质量;
2、要从宽规划教育金,特别是高等教育金,因为不同的学校之间学费标准有较大差异,父母无法掌控子女将来考上何种大学;
篇9
对于南科大获批正式建立,舆论大致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南科大由此被“收编”成为一所体制内的公办学校,因为按照教育部的批文,南科大的所有办学活动,必须按照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推进。对教育部批文进行解读,能够感受到南科大拥有的办学自主空间并不比现有的其他公办学校大,包括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都需要报批。另一种认为,南科大的改革得到教育部的认可,或者说部分认同。
事实上,早在南科大只获得“准生证”,而没有获得“招生证”时,不少舆论就把这与教育部是否支持南科大的改革联系在一起。而从学校的设立角度看,大学筹建、正式建立,这更多关乎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是否达到举办一所大学的要求,而与大学是否推进改革关系不大。南科大的正式成立,是继续改革还是被“收编”,有待教育部、广东省,以及深圳市政府,接下来采取何种态度对待。
公众还关心正式获批建立的南科大,能否推进“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这则取决于《南方科技大学章程》能否顺利通过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
回到教育部出台的这份《意见》,其中没有什么特殊的条款,它本身是为了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而制定。意见中提到的很多做法在十年前的有关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文件里已经提到,并再次重申,比如要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如年薪制、学术休假,都不是新条款。但是对一些能够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涉及。
教授上讲台,教授聘任制度的改革,都牵涉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这个可能是需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来,而高校里却没有提到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关于高考的改革,也没有新东西,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表达。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提供试点,其中有一些改革试点项目就包括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以上这些都要以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为前提,然后,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也就是要厘清行政权、学术权、教育权三者的关系。如果搞不清这三者的关系,那么要在学校内部确立本科教学的地位,让大家真正地重视本科教学,还是有很大问题。
目前,我国提倡的是教授治学,而非教授治校,自然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教授治校相去甚远。究竟什么是教授治学,也无法搞清。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学校就应该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学校内部就应该建立起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来负责教学事务和学术事务。如果不赋予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独立运行的教育决策权和学术决策权,是不可能有所谓的教授治学的。
正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层关系,很多高校虽然有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但却成为了摆设。
实际上,现代大学制度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里已经提到,但它所说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所谓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我个人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无所谓特色不特色,只要厘清办学者、举办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最大的特色就是学术自治、教授治校。
而我们现在所确定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这并没有体现权力关系的调整。这里理想中的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还有很大距离。
教育中出现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也是现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比较困惑的地方。我的一个建议就是党委可以纳入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来负责学校重大战略决策。在董事会或理事会做了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再由行政来执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策。这样就厘清了董事会权力与学校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要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改革,核心要面对的是去行政化的问题。意见参照了去行政化的一些概念和理念,但是如何让这些理念落地,是最根本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外语教育社区化;青少年学生社区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终身外语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168-05
长期以来,学校外语教育因其具有特定的教学场所、明确的教育目标、规范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校外语教育,无论是基础外语教育还是高等外语教育“费事低效”、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贤达之士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外语教育特有的封闭性、知识传授的单一性以及实践教学开展的局限性,致使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外语能力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满足学生借外语学习提高交际能力的需要,甚至导致社会对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必要性产生质疑。显然,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倍受关注,探索外语教育改革新举措成为新时期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外语教育社区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就在国际社会中得到认可。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和世界快速发展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强调指出:“终身教育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事实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终身教育发展战略和纲领性文件,以此推进终身教育的理念向现实发展。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此外,《教育规划纲要》前瞻性地提出了“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初级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都能终身学
习的社会,其最终目标是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可见,《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
终身教育的思想为建立新的教育结构和组织形式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空间。实现“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战略目标要求各类教育体系相互衔接沟通;努力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加强学习型组织和终身教育制度的建设。外语教育社区化是实现“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战略目标的策略和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在各类外语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在各类外语学习群体组织的协作下,构建终身外语教育机制。这一目标和“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战略目标完全一致并相互吻合,形成逻辑上的包容关系,促使终身外语学习的理念走向现实,为受教育者的终身外语教育提供途径。外语教育社区化能够在构建终身外语教育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其特有的效能,顺应国际社会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中国科教兴国教育战略方针的需要,是实现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策略和途径。
在外语教育实践中,外语教育社区化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相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明确规定课程结构增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语教育社区化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条件,特别是能够为渗透到英语学科学习中并与英语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组织和实施办法。
同样,《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此规定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的需要,促使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英语师范生能够成为高等外语教育新课程的构建者和实施者,也能够成为基础外语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者和实施者。外语教育社区化有利于大学生将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体现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显然,外语教育社区化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借鉴作用。
二、社区教育与国内外社区外语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