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教育行业报告

篇1

[关键词]高职 艺术院校 学业评价 学业报告书

[作者简介]吴昀辰(1978-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78-02

一、问题的提出

学业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①它对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沿用着普通教育的学业评价模式,认证性和选拔性的评价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职艺术院校所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及其教学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采用认证性和选拔性的评价方式,过度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是不适合艺术学院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可见,无论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层面,还是高职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都需要改革学业评价方式。当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适合高职艺术院校教学特点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学习表现,这样可以更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正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二、高等院校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准则基础之上,价值准则的选择有赖于不同利益主体价值观的统一。围绕学生学业评价,存在两种不同评价观点。社会本位论者将学生培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过于强调学业活动的社会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而个人本位学业活动观将学业活动的基础全部建筑在个人和儿童本能兴趣之上,又忽视了人的社会性。②学业活动是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有效的学业活动既可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主体发现自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规格要求。因此,必须对这两种学业活动观进行整合,兼顾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观。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提出了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评价理论。他们认为:评价描述的并不是事物真正的、客观的状态,而是参与评价的人或团体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主观认识,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建构”。③因此,评价需要多方参与,听取不同方面意见和协调各种价值标准之间的分歧,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在高等院校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主张,让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用人单位在协商、交流中达成共识性的价值标准。其次,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树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高职艺术院校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趋向

1.评价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进程的评价。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演进的过程,在现代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体现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业评价理念。在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授艺术创作的方法,也不是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如何的评价,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和创作进程的关注和剖析,使学生在努力探索个人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在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锻炼,使其能充分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及学业的发展,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业认同感、成就感,这才是学业评价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评价不应被看成是教学过程终结之后的一个环节,评价要被当作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成分,与教学、学习一起构成了一个三位整体。④

2.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等学校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评价,其本质是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的人本化社会活动,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归宿。⑤在艺术教学中,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需得到平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得到同步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差异得到尊重,这不仅是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更是业界对学生质量的真实诉求。因此,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业评价的最终诉求。

3.评价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并趋向成熟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大学生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价值主体,已具备构建自己认知结构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有能力也有权利参与学业的评价。

艺术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并积极参与到学业评价过程中去,最大限度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活动,重在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承认学生个性特征和差别的客观存在,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做到通过评价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明确评价的目标,主动收集信息来持续监控自己,运用评价结果的信息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

4.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高职艺术院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应紧紧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评价。学生的每一个作业或作品,不仅是其知识和技术的运用和展示,更是其创意的实现和探究努力成果的展示。创新和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认知冲突和不同观点的撞击与争辩。通过评价,给学生营造具体的问题情境或创设难题,使学生提出疑问或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异想天开”,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艺术设计专业新的学业评价方式探索

1.学业报告书。随着高职艺术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以项目或主题的方式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越来越被接受或认可。学业报告书就是以学生自己的视角对这些教学环节尽心地记录,每一步思维过程、研究过程都展现在学业报告书中。看过的资料以及注释、收集的信息、借鉴的内容、灵感来源、设计元素、自己的创意、思维演变的流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实践操作场景、最终成品效果都在学业报告书中得到真实有效的体现。

学业报告书是一本研究手册,记录、展现了学习研究的过程,体现与反映了学生设计思维。它集中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知、所思、所做、所获。它是学生资料的收集、成果的积累、思维与智慧的体现。学业报告书集中反映与课题相关联的调查研究、实践的证明以及深入的研究,反映设计技巧的进步。学业报告书允许有不同风格的尝试,允许有错误、失败性的尝试,它体现的是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其实验性的一种能力。

2.学业报告书的实施。为深化高职艺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系统跟踪教师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轨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借鉴法国主题教学改革的成果,实施学业报告书评价。学院制定颁发《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业报告书〉实施办法》,要求学生在课程过程中,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程结束后,自主完成《学业报告书》设计、编排、制作、评价、留存和推广全程。在《学业报告书》的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系统获悉和整合相关产业、行业、专业、课程、项目信息,学生自主获取资讯,运用资讯,存储资讯,整合资讯,创造资讯,通过《学业报告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业报告书》系统载录教学全程,为教学性状质量评析提供依据,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设计操作能力、设计上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可以系统载录学生学业全程,为学生学业评析提供依据。总之,《学业报告书》作为学生自选专业方向的依据,是学业考核的重要内容。

3.学业报告书评价的特点。首先,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注重“学业结果”评价向注重“学业过程”评价的转变。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所谓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学业报告书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与设计研究关联度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学业报告书评价,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其次,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注重“甄别、选拔”评价向注重“学生发展”评价的转变。以往的学生学业评价,过分强调了其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将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学业报告书评价是发展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其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最后,学业报告书评价,实现了从重“知识、技能”评价向注重“活动表现”评价的转变。传统学业评价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习惯于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忽视学生在学习和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和体验,缺乏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记录和分析。学业报告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全过程,更关注学生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关注学生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总之,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大的表现舞台,使每一位同学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由此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帮助学生实现更有突破性的发展。

[注释]

①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76

②母小勇,薛青.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47.

③卢立涛.回应、协商、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1.

篇2

一、艺术类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优势

1.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对灵活就业的青睐,他们个性鲜明,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欲望比普通学生强,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较快。

2.家庭条件普遍较好,昂贵的学费和耗材费用普通家庭是承受不起的,艺术生思想上不用过早地替家庭分担经济责任,这也就给了他们物质上和时间上的缓冲,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3.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比例不断扩大,新行业新领域不断涌现,为大学生灵活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与传媒、美术和音乐有关的影视制作、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壮大,为艺术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渠道。

4.物质条件的改善带来了社会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艺术类市场潜力巨大,很多家庭都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催生了“办班热”,一些画室,歌舞团、教育培训机构等大量雇佣兼职老师、教练,毕业生们应该把握机会,尽早的积[第一论文 网 dylw.net]累经验和资金准备自主创业。

5.专业并不完全等同于就业,非本专业就业有很多机会,艺术生有很多天赋,普遍人际交往能力强,幽默风趣讨人喜欢,可以从事营销推广、广告策划等工作。

6.广大的农村学校严重缺乏艺术类教师,艺术类毕业生可以放宽眼界,不应单单追求留在城镇,农村有你广阔发展的平台,要善于把握和抓住机会。

二、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

1.艺术生普遍文化基础课程弱,很多都是通过艺考这条捷径走进大学,有些甚至“半路出家”,他们的专业素质明显逊色于爱好艺术且有专业基础的学生,他们多半毕业后不会坚守艺术专业而改行。

2.艺术生大部分综合能力差,一些日常的法律,会计,金融知识欠缺,改行以后很难适应,跳槽频繁,总是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离职率最高。

3.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来自家庭的压力使毕业生难以选择,家长都希望孩子毕业以后找个体面稳定的工作,“打工”对他们来说很没面子,以至于造成很多毕业生待业在家,成为“宅人”一族。

4.对于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现行政策多为行政法规,而不是国家的法律,效力层次低,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目前国家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还没有涵盖 “灵活就业”。

5.工资待遇偏低,性别歧视,很多企业认为大学生多得是,开出很苛刻的工资待遇条件,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个别企业甚至只招男生,收入与付出严重不等,基本生活问题都很难得到保证,让前期投入的学习成本很难从工资受益中收回,处境尴尬。

6.针对自主创业的艺术类毕业生,创业初期资金缺乏,没有担保很难获得贷款,同时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创业指导与培训,走弯路,绕圈子,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优惠颇多但是很难落实到位。

三、如何促进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第一论文 网 dylw.net]度,基本医疗及养老保险能惠及灵活就业者,严格监控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贯彻与执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并有相关的申诉仲裁制度,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给灵活就业者一颗定心丸。

2.学校在培养艺术专业能力的同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授学生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会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积累灵活就业资本。更可以动用社会力量,积极联系企业,校企联合,订单培养,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有目的的学习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在毕业的时候不再迷茫。

3.加大对灵活就业力度的宣传,让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结合起来,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和能力需求变化已属世界最快的行列,中国需要跟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3】

4.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心态,定位好自己,做完整的职业规划,丢掉传统的“面子”概念,“铁饭碗”已经过时了,社会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择业不要太盲目自大,放弃眼高手低的做法,要从最基层做起,要适应现代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储备干部角色。

5.做好做实校企联合工作,积极同企业沟通,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往往一个小的设计或广告创意,也会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做到学生和企业双赢,实习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

6.鼓励自主创业,引导学生大一、大二学习基础知识,打好基本功,大三开始可以在培训中心带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在装修公司兼职等,熟悉各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就业指导老师也要给学生讲授相关创业知识、大学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等,让他们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篇3

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和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已经被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比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情况来看,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有着较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

1.1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和目标定位不明确

多数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一定的高度加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展,期望通过速成教育达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社会、企业也不会认同这样的专业认知和能力浮于表面的学生。

1.2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尚没有形成

当下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缺少有机的联系,不能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如理论课程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典型人物创业故事”等。实践课程主要是以专业核心课程“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空间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后期合成”等。其特点是教师按自己的专业背景取向突出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之间在课程内容和训练方法上交流甚少,学生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没有形成。

2“校中厂”模式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启迪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中厂”的办学理念,结合我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在调研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艺术设计工作室”学生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和以项目化教学、项目实战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创业典型孵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探索一条基于“工作室”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新路。

2.1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构建开放型创新创业环境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从创办发展到今天,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超前思想的准备和创新理念的形成。这种理念来源于时刻追踪世界和国家科技、产业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变化与调整以及对职业教育的独到领悟和追求。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创业理念、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一是树立创新立本、创业光荣的职场理念。二是培养严谨务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优秀的职场人士或创业者的标准要求学生。[3]规范管理方面,“艺术设计工作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师生使用相关设备必须提前登记,并做好跟踪、维修、维护、检查等工作,严禁设备、器材、书籍等外流。缺少的器材、耗材等随时登记与补缺。“艺术设计工作室”设置阅览室,订阅专业报刊和专业书籍、建立设计项目资源库和中心局域网,供学生查阅相关资料。[4]

2.2多元化师资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校中厂”在格局上十分规范的,形成完整的项目流水线的工作过程,管理与设计、制作部门职责和分工明确。“艺术设计工作室”也模拟设计公司的功能框架,划分了接待部、项目策划部、设计总监室、设计与制作部、工程与材料部等。工作室按照设计公司的运营流程配备硬件,具备设计与制作小型设计项目的基础条件。“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行公司化、自管化、项目化、指导教师制四位一体制度。实行学生自管制度,首先在全系部范围内公开招聘“艺术设计工作室”管理人员、策划人员、设计与制作人员。专业教师和专家一起引导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实战训练,促进学生适应职业角色,胜任岗位技能要求。[5]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师资上特别强调企业实践能力,这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理念的启迪下,“艺术设计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学师资是多元化的,由于工作室的性质首先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本校教师是指导与带动学生的主体,企业一线设计师则根据训练项目的需要作为技术顾问。同时聘请富有实战经验的外校的名师和教育专家,针对具体的项目给学生做实战训练,案例分析等指导。项目来源是多渠道的,有合作企业带来的真实项目、教师精心策划的训练项目,还有校内外的一些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等项目。项目的性质是实用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典型性的综合体。项目类型有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学生一般先通过单项项目训练提高单项能力,后进行综合项目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单项能力又具备综合实战能力。项目化训练是检验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目标完成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6]

2.3“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成效及评价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自2008年创立以来,在系部全体师生的努力和相关行业的支持下,已经承接和完成校内外实际项目近百项。同时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工作室7个(包括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室、产品造型工作室、展示搭建工作室、色彩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学生们在“工作室”中参与项目训练,初步掌握了设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毕业生分布在上海、杭州和江苏省各城市,其中自主创业有10余例,创业典型学生多次被请回学校,与学弟学妹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创业进行交流。同时也对“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内涵建设与发展,课程体系架构、教学内容衔接、项目训练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校友们大多认为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架构课程内容比较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他们认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十分重要,包括如何发现商机、如何协助经营企业以及如何创办企业等。可见以“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依托,贯穿整个专业学习的每个细节,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引导学生在校内就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项目并加以训练,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7]工作室教学成效以“学以致用”为考核原则。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需要和企业的要求做出结合,通过行业、企业明确项目训练的目标、手段、成果并和企业专家一起对于教学的成效做出分析和评价。为检验学生对设计项目的原创性、应用性和传达性的把握,项目实施结束后由专业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共同组成考评小组(3~4人),逐个对学生进行考评。学生用PPT展示作品并进行创意说明、市场反馈情况、过程经验感受、创作收获等汇报,考评小组进行现场提问,现场打分,取小组平均分。“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化教学评价有一定特殊性,大的主线是遵循艺术设计的工作过程和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管理、组织协作能力;2)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学生的最初策划方案和最后的设计报告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4)学生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主题的原创性、项目方案的可操作性、设计作品的视觉及应用效果等方面;5)整个项目策划、设计、制作流程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报告。[8]

3结语

篇4

关键词:动画;就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中国动画产业就业现状

动画产业是指以计算机数码技术为支撑,涵盖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出版、电影特效、主题公园及相关衍生产品的产业领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动画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动漫产业是公认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以及无限的商机,国外以美日韩国家为代表的动漫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年市场总量都在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美元之上。美国的动漫产业已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6,动画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韩国的动漫产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生产量占全球的30%,是我国的30倍。动漫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被称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样,我国的动画产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2013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58部共计204732分钟。并且,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全国上映动画电影33部,共获得6.28亿元票房,比2012年上涨了57%,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4年是动画电影最强年,全年共上映国产动画电影超过30部,总票房超过11亿,比2013年翻了一番。中国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动画从业人员的就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作为新兴的创意产业,动画专业的人才地位较高、待遇相对比较优越,月薪5000以上比比皆是。虽然我国动画产业市场前景巨大,专业人才待遇可观,可相关人才缺口仍然十分巨大,每年缺口至少在三十万人以上,而我国动画从业人员仅有8千多人,平均学历为大专,远远低于影视动画人才需求总量。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度报告中显示,动画专业居然连续被列为红牌专业,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对中国动画产业就业市场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就业困难的原因。

二、中国动画产业就业市场状况分析

通过对中国动画产业就业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动画产业人才培养素质较低导致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根据社科院的2013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统计,动画专业是目前高校中就业最难的专业之一。麦可思研究院从2010年开始的几次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度报告中显示,动画专业竟然连续被列为红牌专业。目前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低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低端人才流失严重,使得动画产业后继人才匮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培养的人才水平较低,能力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作为一项综合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艺术,动画产业所需的人才要有很强的技术水平、丰富的想象力、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高校毕业生在各个方面与企业需求都有巨大差距,短期内不能形成良好的效益,企业更多的是投入大笔的资金从社会上引入成品人才。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对单一的技术掌握较好,但企业需要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懂技术,也要懂艺术,既要会创造故事,也要会讲故事的人才,这一点高校毕业生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因此,高校动画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2.动画产业在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对就业产生影响

动画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地区的动画就业情况,使得该产业对该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同产业的贡献率很高,产生了对该产业就业在该地区的正向拉动效应。于是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对不同地区的就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于“北漂族”,所有有梦想的人都到了一个地方去想争得一块美味的蛋糕,就业压力自然而然增长。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的数据,动画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然而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德州。动漫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动画人才的就业,导致动画行业薪酬的动荡。

因此虽然我国动画行业发展迅速、人员缺口巨大,但是仍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离职普遍的现象。

三、中国动画产业就业问题改善措施

针对这种就业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1.国家宏观调控各学校在动画专业上的方向设置

动画宏观调控,本意是指高校动画行业技能人才符合行业发展的潮流,促进动画产业的优化,引导动画专业学生就业,推动动画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动画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产业和高校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应对动画各个专业进行调控,在各大高校中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根据人才缺口及应具有的素质进行培养,充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政府还应该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等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调研,对产业人才需求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出现严重的人才不足或过剩现象。各大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应盲目追求创新发展,而应该立足本校及本地区实际进行。如西部地区动画产业相对落后,在专业及新生数量上应该进行控制,而东部沿海城市相对增加专业和人员数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校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协调,实现高校之间的交流、合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重叠专业的整合,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2.高校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培养优秀人才

大部分的本科动画教育,都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适应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动画专业人才素质不高问题,是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展开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体质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式,并以客观、综合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向应用型、复合型方向发展。例如:武汉商学院动画专业和江通动画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为公司提供教学场所,完成传统的理论教学,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并派优秀员工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这样形成公司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局面,学生毕业以后优先为公司录用或公司推荐单位,学校每年会为公司培养30名合格动画制作人才。这样有力的促进了该校教学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实现了学校、公司、学生“三赢”的局面。因此,高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加大合作力度,了解企业用人原则,聘请业内专家进行讲座、交流,指导本校各专业及学科的管理及建设工作,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教学等活动。通过与企业互动,找到适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获得更好的发展。

3.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发展,吸引人才流入

目前我国动画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十分落后,企业应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加强自身实力,增强与先进国家的竞争力。企业还应该加大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薪资水平,吸引更多热爱动画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为企业的发展培训后备力量。

四、结束语

改善动画产业就业困境,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通力合作,缺一不可,政府应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企业需引进先进技术,增加资本投入,高校应调控专业、师资配置,培养优秀人才。在良好的政策、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人才前提下,动画产业才能获得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基于当前动画产业的发展形势,对就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改善措施,为当前动画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汪鑫.对动画专业就业分析及展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0):02-04.

[2]隋杨,洋毛佳,隋映辉.动漫产业: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

[3]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经济日报,2014.

篇5

摘要:自1999 年以来,十几年的大扩招造成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产能过剩,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加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结构失衡,部分专业连续几年就业难、薪资低,红牌专业产生。研究产能过剩和红牌专业问题,关系着毕业生的就业,关系着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良序发展。那么,什么是产能过剩?什么是红牌专业?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红牌专业建设的对策又是什么?笔者从几个方面做以探究。

关键词 :产能过剩;红牌专业;高等学校;就业

自1999 年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其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但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带来质量的同步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升级,致使规模扩大与质量下降、结构失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规模的过度扩大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即为产能过剩,加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一些专业出现就业难,而且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的特征,这些专业被麦可思研究院认定为红牌专业。那么,什么是产能过剩?什么是红牌专业?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红牌专业建设的对策又是什么?笔者从几个方面做以探究。

一、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个经济学名词,是指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比出现过剩(即供大于求),产能也就是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产能过剩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即为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大。根据2013年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491 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2003 年当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009年毕业生突破600万以来,每年以几十万的速度增加,2014年毕业生突破700万达到727万,2015年毕业生更是高达749万,就业问题更加凸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度的扩招是必要的,但是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关系,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水平的下降。同时,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专业与课程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中部分专业连续几年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红牌专业问题由此产生。

二、红牌专业

所谓红牌专业,主要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这些专业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特征。

此问题是麦可思2009 年提出的,麦可思是专业的、唯一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就业能力测量与评估,为中国各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就业能力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结果评价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麦可思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为教育部、各省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高等教育机构、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广泛参考和引用。

麦可思从2006届到2009届的历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抽取100 多万份调查样本,可谓目前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就业调查数据。当把4年的情况综合后,调查人员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

2009年,麦可思公布的本科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2010至2012年的红牌专业都是这10个专业,到2013年国际经济与贸易退出红牌,换成美术学。2014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生物技术及应用、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上专业大部分与2013年的红牌专业相同,都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这些高失业风险专业具有持续性。

三、高校产能过剩的形成

1.高校过度扩招造成供求失衡

从1999 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施行扩招政策,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连续扩大,招生人数急剧增加。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160 万,较上一年度增加52 万人,增幅高达48%;2000 年招生180 万;2001 年招生260 万,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2年招生320万;2003年招生382万;2004 年招生420 万;2005 年招生504万;2006 年招生530 万;2007 年招生567万;2008年招生599万,报考人数1050万,录取率为57%;2009 年招生629 万;2010年招生657万;2011年招生675万,录取率突破70%;2012年招生685万;2013年招生690万。截止到2013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2020年达到40%,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仍然会以较低速率保持增长。高校扩招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大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就业难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12万;到2009年突破600 万,达到611 万;2013 年达到699万;2014年突破700万,达到727万;2015年将达到749 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使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日趋严重。

2.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日益凸显

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同质化即高校专业设置严重重复、日益趋同,主要表现为专业布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高校多。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造成培养目标趋同、服务面向趋同、人才规格趋同等问题,人才结构性浪费和结构性失业严重。以2011年的上海为例,据统计,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专业招生人数增长比例迅猛,高校重复设置20个以上专业有100多个,71%本科院校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60%本科院校设有金融专业,49%本科院校设有法学专业。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毕业生最多的10个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和会计学。从就业情况来看,其中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招生大户专业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就业难的红牌专业。

3.高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结构性过剩严重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现代大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确实在不断增强,但这种影响与作用,主要地是通过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方式间接施加的。依循市场逻辑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外在规律之一,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最起码应该是市场营销观念,也就是说,企业生产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市场和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才是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并推向市场,高校的专业设置同样如此。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是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加快,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滞后,高校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凸显。这种矛盾并不是简单的供需矛盾,而是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比如很多专业供给严重过剩,超过市场需求,造成就业难,红牌专业大都是这样的专业;有些专业却供给不足,无人可用,对国家科技发展、地方重点产业、经济建设和地域特色文化的支撑力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员相当匮乏。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人才并不是真正的过剩了,而是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关于高校产能过剩,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目前从总量上来说,高校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由于高校发展的过度同质化,以及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造成的一种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四、红牌专业建设的对策

1.做好战略规划:红牌专业建设的先导和统领

红牌专业问题归根到底是专业设置问题,解决高校专业设置问题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是一种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管理方式。它旨在事先做好应对预计困难的准备,迅速地抓住和利用新的变化和机遇,以更好地实现预定的目标。实践证明:凡是取得成功的学校一定是因时、因势、因己做出了具有洞察力的战略选择,都得益于有一个符合自身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和规划。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三大逻辑,即人才培养规定性的权力逻辑、高等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在逻辑、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的外在逻辑,并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高等学校应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立足自身实际,按照市场需求,放眼未来需要,做好战略规划,合理设置专业。

2. “压锭”:红牌专业建设的关键

从麦可思研究院的这几年的红牌专业来看,所谓的冷门专业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由于高校普遍跟风,设置热门专业,造成该专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供过于求,产生就业难。例如从2013年毕业生最多的10个专业来看,英语、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都在10万人以上;国际经济与贸易9万人左右;法学、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都在8万人左右;临床医学也达到6.5万人左右。既然是供过于求,红牌专业的调整首先就要从调整招生人数上入手。可以借鉴上世纪九十年代棉纺织行业调整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中国棉纺织行业曾出现过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情况,通过收缩产能,1997年起三年内淘汰1000 万锭棉纺锭,使整个行业获得了健康发展。红牌专业也需要“压锭”,从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压锭,比如严格审批和限制新的学校设置这些专业,减少原有学校红牌专业的招生,强化专业特色等。

3.强化特色:红牌专业建设的核心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特色,是一所学校优于其他学校的特质文化,它关系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存亡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凸现自身的价值,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专业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因此专业特色是决定高校办学特色的最核心要素。强化专业特色,其实质是效仿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企业竞争理论认为,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采取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之一,即生产或提供与竞争对手有所差异的产品或服务,实行“错位经营”,以避免正面的竞争,即所谓“最高明的竞争是避免竞争”。从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同质化比较严重,有广泛社会影响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专业并不多,为此,建设一批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专业,是解决红牌专业问题的重要路径。值得注意的是,特色专业的实质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内涵,比如相同的专业名称,不同档次的学校也应该是不同的,如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高等学校应该在理论学习和管理上加强等;相同档次的学校,也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区位优势,不同的资源,设置不同的课程,凸显自己学校的特色。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大多数的学校学生的外语是英语,而有些学校给学生开设第二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4.建立预警机制:红牌专业建设的保障

解决红牌专业问题需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这是高校专业定位不明确的现实需要,是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客观要求。比如一些地方高新技术、高层次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形成都需要环保、新能源、物流等学科专业的支撑,然而高校却未形成学科的集群布点;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家战略调整和地方产业结构不断攀登、提升和超越的需求;学科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进人才的兴趣和力度远远大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一流学科、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科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对城市发展中的贡献力薄弱等。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是指政府或高校针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作出评估与推断,发出确切的预警信号,使政府、学校、企业等提前了解专业设置发展的状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合理进行专业设置,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为此,对专业的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助以在校生专业调整,主动干预、调控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体制下提高就业率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2]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年6月.

[3]刘海兰,姚荣,周光礼.建国以来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5):61-68.

[4]高校盲目发展带来同质化重复建设[N].天津教育报,2011-10-06(02).

[5]2013年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国教育在线eol.cn/html/g/zyrszd/.

[6]龚放.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容忽视[J].高等教育研究,1995(1):22-26.

[7]“产能过剩”或倒逼高校改革[N].经济观察报,2010-05-14(09).

[8]张德祥.谋划优势内涵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12-15.

[9]李俊龙,林江辉.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10]李海宗,杨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101-104.

篇6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门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3-02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是继1997年艺术学学科拓展后的再次升级,标志着我国艺术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真正确立。这既是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这一历史性突破结束了艺术类学生只能被授予文学学位的历史,为我国艺术学专业设置和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短暂喜悦之后,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其未来走向。

一、发展概观

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概念,最早是由美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提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艺术学被引入中国,宗白华、马采等学者开始撰写文章,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进行探讨。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在中国才真正得以确立。1990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首次将艺术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并行确立为一级学科,划归为文学门类,下设音乐学、美术学等16种专业。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本着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的原则,对艺术学学科设置进行了完善。虽然艺术学仍作为文学的一级学科,但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8个二级学科,包括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以及舞蹈学,特别是“艺术学”首次作为二级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逐渐给艺术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质量提升。因此,近年来各方专家学者提议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呼声日渐高涨,各种论证也日渐深入。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艺术学终于“自立门户”,正式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至此,艺术学发展又迈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战略思考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表面看似是学科自身发展和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文化生活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现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这些都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暴露了高等艺术教育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必将使艺术教育舞台更加广阔,高校办学自和积极性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艺术学学科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深化,更加符合艺术学学科交叉性、前沿性的发展特征,会使艺术知识内容更加完善,研究对象更加丰富,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化。特别是随着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动漫艺术、数字艺术、网络艺术等艺术形态的突飞猛进,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入,这些都要求我们跳出艺术学学科本身的范畴,重新认识和思考如何打造一个全新的艺术学科,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最大限度地解放艺术生产力,实现艺术理论建设与解决现实问题的高度统一。

三、面临挑战

据统计,2010年我国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已达1448所,在校生超过130万人,俨然跨入了艺术教育大国之列。而英国设计协会与剑桥大学的“国际设计力排行榜”显示,美国作为设计教育最为强势的国家,每年设计专业毕业生仅为3.8万人,韩国3.6万人,日本2.8万人。反观我国艺术教育却“后来居上”,大踏步、超常规发展,一味追求“以量取胜”,引起整个行业的低质化倾向。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美术学、音乐学是失业率最高的专业,红牌警告专业中动画排在首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类毕业生选择了跨专业就业,对他们来说“转业”是最现实、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之所以被迫“转业”,除了艺术生自身的问题外,更多的是与高校艺术教育有直接关联,办学理念落伍、教学观念陈旧、师资水平有限、盲目开办专业等,导致培养出的艺术类学生只懂艺术理论,创作能力弱化甚至退化,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此外,由于长期“寄人篱下”,艺术学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地是套用文学甚至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动辄以完成教学课时数、篇数、完成科研经费数等量化指标来衡量,对艺术作品获奖不关心、不重视,哪怕是在国际上获得大奖也忽略不计,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使得艺术教育发展逐步走入“死胡同”。这些既不利于艺术学科的发展,更不利于艺术教育及人才培养。随着艺术学的“自立门户”,需要尽快建立一整套符合艺术创作特点、贴近社会大众需求、适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艺术学科评价体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推动艺术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四、自我突破

艺术学升级为独立的学科门类,绝非简单的学科提升,而是社会对艺术理论认知和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是时代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的新的使命。理清了身份和定位,关键是要用心建设,当务之急应迅速调整结构,彻底摒弃一些高校把艺术教育当作“摇钱树”、无限制规模发展的模式,更要杜绝农林牧类院校争办艺术类专业的怪象,使艺术教育真正走上内涵发展之路。艺术学升格二年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全国所有艺术人才培养单位均按照新的艺术学一级、二级学科目录,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认定,使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抓住机遇一举获得艺术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实现“大满贯”的艺术院校。欣喜之余,我们更应该放眼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和共同提升。在学科建设上,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专家学者与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艺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两个方面研究,不断拓展艺术学研究领域,完善艺术学理论体系,完善艺术学学术框架。在艺术创作上,要在全球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形态互为补充,使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适应创意经济时代对艺术、设计、创意等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方案,修订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以基础知识、创作技能、研究水平为核心要素的创新型艺术人才新标准,把创新思维与艺术创作摆在首位,努力实现高层次专门人才与职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齐头并进。这需要单科性艺术专业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三支大军”的共同努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克服同质化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把艺术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的新篇章。黑格尔曾说过:每一门艺术都要求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对艺术知识的爱好不断增长,各门艺术科学的范围也就愈来愈丰富、愈广阔。艺术学科博大精深,其成长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仲呈祥,张金尧.升为学科门类后的艺术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1-2.

[2]周星.艺术学自立门户的得失与未来发展[N].中国艺术报,2011-08-17.

[3]刘建,蒋文博.独立学科“艺术学”背后的机遇与挑战[N].美术报,2012-07-11.

[4]李百灵.“艺术学”独立艺术教育如何应对[N].中国文化报,2011-04-28.

篇7

来自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界精英、知名设计师以及院校师生近千人齐聚顺德北滘,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设计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为主题展开系列活动。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设计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国际专家论坛、2012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基础数据统计研究报告会(二期)、“设计·”主题论坛、“企业设计创新方法案例推介会”、“协同创新设计”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将陆续举行,为探索高校与产业领域以及政府实施“协同创新”的思路与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资源共享,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讲话;在今年7月6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总理指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如果能在“中国制造”前面再加上“中国设计”、“中国创造”,我国的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为从具体层面落实和的讲话精神,响应“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综合高端设计服务转变”的号召,从具体层面落实教育部《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顺德北滘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本届清华国际学术月再度走出清华园与北滘政府携手举办“2012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北滘论坛”,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设计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价值”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来探索高校与产业领域以及政府实施“协同创新”的思路与模式,尝试建立设计服务模式从低端向高端的发展转型的推进模式,为中国设计产业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时期中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本次论坛的几大亮点:

1、作为“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学术品牌的创新点,“北滘论坛”植根于广东工业设计城,通过组建地区性的设计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关注广东省在国家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的设计创新能力建设,致力于产业转型、企业转型、设计转型为方向,为作为公共平台的设计园区导入和建立协同设计创新机制。

2、本届论坛上,由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挂帅的第二期“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基础数据统计研究”成果的无疑是重中之重。本研究成果在去年一期成果填补我国在工业设计企业、园区的系统化基础数据空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只关注园区重点数字情况,同时对园区相关形态结构也进行重点调查和分析,建立了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分析的数据统计体系,完成了国内工业设计园区分析和评价领域第一份可以进行数据比较的文档,具有行业示范作用,对于中国工业园区建设和考核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设计创新方法案例推介会”邀请了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西北工大工业设计研究所、深圳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飞亚达集团、广东万家乐燃气具公司、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业报社、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市设计联合会等知名专家学者、园区管理者、企业高管及设计公司高管,以其典型的设计创新理念、机制、方法、路径和实践范例为焦点,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工业设计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的新模式。

篇8

关键词:动漫产业;动漫人才需求;动漫人才培养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披露: 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470.84亿元人民币,动画总片长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年底,国产动画片生产数量、艺术质量、制作技术、播映效果、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从2004年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后,动漫产业保持着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七年内,国产动画产量提升了50倍,2010年后一批优秀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投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社会化倾向,原创动漫精品不断涌现,动漫产业链日益完善,动漫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动漫作为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文化产业之一,这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举动。动漫产业概念,已从漫画、动画片、动画电影、网络游戏、动漫舞台剧、动漫主题公园等一直延伸到4000个品类、近10万个品种的动漫衍生产品。作为一个绿色、低碳产业,动漫无疑具有光明的前景。未来三五年内将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正全面步入“动漫发展黄金时代”。同时面临的问题接踵而来:动漫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推动,我国现在面临人才瓶颈,人才结构性失调。我们通过了解动漫人才需求现状,寻找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

一、人才供需矛盾

根据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每年有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但国内动漫人才的缺口却高达100万以上【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几十个大型产业基地和上万个动漫企业涉及影视、广告、游戏、建筑、设计等众多行业都急需大量的优秀动漫人才,教育部已将动漫专业列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

2011年最新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漫专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排名第一。目前全国有近目前全国有1200多所开设动画专业院校,1900所大学开办动漫相关课程,每年毕业的动画人才超过60万人【2】。一方面用人方求贤若渴,一方面找不到工作,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有如硬币的双面,显示出我国动漫产业存在“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二、人才市场现状

2011年7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和动漫人才招聘会上,反映出的招工与求职情况大致是如下几种情况:

1、公司最需要产业链前端的创意人员和后端的营销人员,而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集中在中端的制作环节。一些学校也倾向培养创意型人才,但我国大多数动漫企业是中小企业,企业不需要创意,结果毕业设计作品成了学生艺术创作的‘高峰’。”

2、一些制作岗位待遇偏低,很多高职院校动漫制作专业的学生不愿就业而选择转行。

3、企业希望招到基本功强,视野开阔,交流能力强的毕业生,学生进入企业能与团队很好地结合。但很多学生“艺术”个性很强,难以实现“团队精神”,不能遵循流水线工作要求。

4、不少学生心气很高,到企业后就想当导演当编剧,不愿从小事做起。

5、企业通常只招熟练员工不招毕业生。苦衷是以前也招应届毕业生但90%以上都不达标,基本不能用,公司还要花两三年时间进行培训,但培养好了就可能跳槽了,很多动漫专业毕业生想要从事相关行业,得花钱进行二次培训。

通过以上情况,我们从企业方和教学方两方面来观察。对企业方而言,结合国家近期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表明我国的动漫企业正在由“代工”制作走向“原创”,并走向产业链整合,从而需要大量的高端创意人员和营销人员,而过去国内动漫企业大多属于外包、代工企业,集中在制作环节,学校教育没有和产业发展很好的结合。另外我国大多数企业希望找到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有团队精神的熟练专业人员,而不是不能独立工作的生手。对学校而言,由于学校扩张带来教师资源紧张。没有形成老中青三代有效衔接的局面,师资结构不不合理,不是缺理论,就是缺实践,导致培养的学生“量多质少”。

三、 从差生到动画“天才”看人才培养

据报导,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质询,在给早报的来信中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国内学校和老师,直接归咎于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等。王恩重写道:“是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王恩重认为:儿子当初活跃好问的天性本可以被老师合理地引导,成为学习中自觉的动力,但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儿子却动辄受到训斥,不断受到打击,最终放弃学习沦落为差生【3】。

这让我们思考,在我们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思维之下有多少“天才”,被当做差生埋没掉。国内传统的“应试教育”,造就出大量“高分低能”只会学习不会创造的“优秀学生”,而这些学生很多可以高分考取国外名校,但科研创造,和动手实践上却远远落后于考分低的学兄、学弟。我们知道一个科学家是“创造者”,而不是考试者。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应当把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四、人才培养建议:订单式人才培养

由于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学校自身师资、教材、设备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而国外的动漫人才培养十分注重教学和产业的结合,70%以上的老师来自产业一线。因此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企业订单式培养自己所需的动漫人才。这样的好处在于:1、确立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准确,避免教学盲目性,实现教育和产业相结合。市场需求是变化的,学校可掌握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避免学生所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如现在流行3D动画,但不少高校还将教学重点放在二维的FLASH上。2、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师资和教学质量,解决了教师的培训问题。3、学生在实践中是一个锻炼沟通协作、积累经验、塑造团队意识、激发创造的过程,并能及时发现并补充必要的专业知识。4、教师可在学生实践学习中注意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专长,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很会讲故事,这就是创意人才的雏形。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动漫人才培养通常需要7-10年的实践 ,在高中阶段的兴趣培养和工作后的岗位技能训练同样重要。高职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目标明确,即授予学员一技之长。高等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涵盖了技能和动漫文化素养两方面,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能的培养则要通过实践,因此应该多加强和动漫企业之间的合作。

另外可以设置一批政府引导、产业运作、学校参与、教研结合的官产学研共建的动漫教学基地。无论是企业进驻学校还是打造动漫教学基地都要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不断完善合作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动漫产业需求的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中投顾问《2010-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一专多能 复合型

一、就业现状分析

应用学科的艺术设计专业,曾经一度就业前景较好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近几年来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从峰值步入谷值的现象。据《就业蓝皮书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从中不难看出,四个专业中,与美术有关的就占了两个。其原因有:供方,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太多,培养人才良莠不齐的现象过于严重;需方,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较少。因此,导致就业市场一度下滑,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跳槽、转行成为风尚。在此,笔者就所在院校近两届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方向毕业生就业去向做一调查。近两年,环境艺术方向共有毕业生58人走向社会工作,其中,进入大型装饰装修企业工作的有12人,占20.7%;进入二级装修企业工作的有31人,占53.4%;进入地产公司参与环境设计工作的有6人,占10.3%;进入市级建筑设计院所工作的有4人,占6.9%;准备考研再学习的有2人,占3.4%;进入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有3人,占5.2%。在此环境下有如此的就业景象,经过跟踪调查获得的反馈信息得知:一、学生有相对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面,熟悉建筑构造、了解建筑物理等知识,表现在参与项目中能够合理应用构造、科学地改变布局而开展设计等;二、有较扎实的材料与构造基础,能准确表现施工工艺;三、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灵活应用Auto CAD、3dx等软件进行规范作图等优势。能获得如此评价,其成绩应归功于复合式教学方法。

二、何为复合式教学

“复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所谓的复合式教学,即根据专业需求在学科内与学科外寻找具有共性知识点的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年级界限,在课程间开展混合式、插班式、旁听式教学方法,即共同上课、共同训练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中,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知识点在本专业中的作用,掌握对方专业的设计规则,学习不同专业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等,创建交叉学科知识的渗透与互补环节,扩大双方知识面,实现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复合内容主要有学科内知识与学科外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课题的复合等。本文就笔者所在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谈一谈综合类院校对交叉学科知识实行复合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与实施。

(一)确立复合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复合式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复合体系尤为重要。对外部学科的复合及合理选择外部学科为复合对象,是决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据学院专业特点与环境艺术方向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建筑学专业为复合对象,并开展课程间复合式教学。建筑学与环境艺术本身有很多的共性知识点,通过课程间复合拟解决环境艺术方向学生对建筑知识的匮乏;通过课程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美学修养;通过课程复合改变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课程复合使双方学生掌握不同专业间的设计规则与表现方法。

(二)构建复合体系

复合体系的建立,首先在课程选择上要围绕多元化、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设置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理论课程与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复合。一般三、四学期侧重理论课程的复合,五、六学期有计划地开展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复合。在课程复合环节寻找知识的对应性与结合性,建立完整的复合体系,方可开展课程复合式教学。

1.理论环节打破专业间封闭式教学方式。根据复合专业对象的课程设置,开展混合式教学,共享教学内容,双方相互了解不同专业间的知识点,形成交叉学科知识的渗透与互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环境艺术方向的《景观设计原理》与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开展复合,通过该课程间的复合式教学,环境艺术方向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大思考因素,实现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开展具有文化性、思想性、主题性的景观设计内容,改变学生以往的单一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顾及全局的设计思想;建筑学专业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表现力。

2.专业设计类课程共同开展同一课题训练。在完成专业间不同要求的训练内容时形成互补,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了解不同专业间解决问题的侧重点、行业要求、设计规则与表现手法等内容,同时掌握不同专业间技能应用与表现方法。

(三)实施复合计划

实施课程复合式教学计划,首先要确定被复合课程双方的开课时间与学时,每学期有目的地设置一门课程,以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客观环节创造可行性条件。其次是制定完整的复合课程授课计划与考评方式,最终使双方学生都能有最佳的收效。

三、开展复合式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学科内知识的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科内知识复合,首先从专业培养体系入手,在专业整体课程设置上建立复合基础。课程设置应该具备艺术学科内知识复合的基本条件,拥有一系列艺术设计专业的各类课程,涵盖设计方法、表现技巧、设计原理、专业设计等内容。同时还要有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专业知识较为完整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学科内交叉知识的渗透,使各方面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充分利用选修课程环节,在选修课程中建立与专业相关课程开展复合,进行交叉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如媒体艺术、雕塑艺术、民间艺术、影视动画和产品设计等课程,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具有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知识与艺术修养。

(二)外部交叉学科的复合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

外部交叉学科的复合是开展复合式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首先要明确通过外部交叉学科的复合所达到的教学目的,重点要解决学生哪些知识面的问题,诸如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专业应用能力、扩大市场就业面等,围绕所解决问题的侧重点构建复合体系。外部学科复合体系的建立取决于专业所在学校的优势,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涉及艺术、历史、地理、宗教等领域,同时涉及建筑、施工、材料、力学、电工等行业。因此,在选择外部交叉学科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学生能力,围绕扩大专业知识面来选择复合对象。挖掘学校专业特色,尤其是工科院校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建立合理的复合体系,复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

打破专业界限,有计划地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复合式教学,实现专业、学科间的知识渗透与互补。通过课程间的复合,在理论学习环节拓宽各类学生的知识面;在实践中使各类学生学会解决各领域不断面临的问题。通过课程间的复合,学生间可以自然而然地学到不同专业的知识内容;了解不同专业的设计规则与思维方式;掌握不同专业的表现方法,使双方学生都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知识,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专业问题,最终达到复合式教学的目的。

(三)通过课程复合式教学打造教师队伍联盟建设

常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校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教师队伍占有主要因素,如何构建知识面广、素质高、师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当今是众多高校所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因此,挖掘高校资源,共享特色专业,取长补短,开展联盟建设是教师队伍提升教学实力的首选。通过课程的复合机制建立联盟基础,扩大教师队伍,强化专业教学实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保障。

结语

关于复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与战略性计划,特别是高层次的复合定位,应是在打破学科体系基础上的融合,这不仅需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教师积极努力参与,更需要其他专业的同仁齐心协力支持。对于本次教学方法的探索,从学生就业反馈信息获知,本届学生改变了以往在就业岗位上只会作图不懂设计与施工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参与项目设计中能够结合建筑构造、材料性能等方面合理开展设计任务,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设计方案,还能够围绕建筑物理开展功能布局,围绕电工配置开展照明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减少了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对相关知识的再学习现象,对一专多能型的本领略有显露。从就业范围来看,学生突破了以往只能进家装设计公司的状况,开始走向地产开发公司、规划设计单位,个别学生还能够进入建筑设计管理部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范围,使学生在迈向社会时,脚下的道路更加宽阔。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2012教学改革课题立项之一,项目编号:(2012)130号]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5).

篇10

百度百科对“热门”一词提供了4种解释,分别是:1.比喻兴盛的、吸引人注意力的事物;2.指能吸引许多人的事物;3.形容事物受众人关注、欢迎等;4.比喻时兴的引人注目或吸引人的事物。虽然,每种解释之间还有细微的差别,但能提取公因式得到一个解释,那即是:所谓“热门”是“吸引许多人注意的事物”。为什么能吸引许多人注意呢?每个人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环境等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那为什么他们都对同一个事物感兴趣呢?所以,用另一个“热门”词汇来指代“热门”也许更为合适,那就是“流行”;流行是指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直至消失的过程。流行是会过季消失的,变得不流行,当然,经过一段时间又有可能重新变得流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盲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盲”是指没有全面的信息来源或信息不充分,而“从”则意味着跟从周边他人的行为举动。科学松鼠会解释到:盲从本是自然界的生物群体生活中一种相互提供信息迅速决策的生活方式,靠同伴提供信息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种群的延续,本身不应该是一个负面词语,不应该让“盲从”有了如此不堪的名声。

热门背后的社会心理

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时,为什么会选择热门专业,也是一个盲从的表现(中性的表述,没有价值评判)。他们会想,既然这个专业就业前景这么好,既然众多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既然这么多人选择这个专业,那为什么我们不跟从众人的选择?特别是当信息不充分时,更是如此,这本身不应该被批评,反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这也颇有股市中“追涨杀跌”的意味。或者说是专业选择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越多人选择的越热门,越热门的越多人选择,反之亦然。众人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自然是某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好,但具体原因又不一样。即每一个个体对热门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好比盲人摸象,大家看到的都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有人认为就业率好是热门,有人认为就业薪水高是热门,有人认为容易出国和学术深造是热门,也有人觉得某专业是某学校的王牌专业那就是热门。尽管不同的个体看法不一,但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行业和职业的供需比会出现差异,当供小于求时,自然就会变成热门,同时理性决策就是选择增加供给;而当供过于求时,马上变成冷门。所以,冷与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怎么把握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专业的理性分析,自然相信多数人的选择,只可惜有时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热门专业与重点专业

教育主管部门的法律和政策中都没有出现过“热门专业”的表述,但对专业而言确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当然,重点学科(专业)是要看各校具体的教学科研实力来判定,是一种从教育规划建设上去考量和评价的,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无关。教育部2006年的文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重点学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主要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2.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3.应有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的博士生质量和数量位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4.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5.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6.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从这个表述中,一般人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样的学科专业才能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标准。当然,省市层面还会有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和评选。所以,重点学科和专业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但这是否是热门专业的评价指标之一还因人而异。

热门专业是否意味着高就业率?

“热门专业为何遭遇就业寒流?”网络、报刊、杂志经常出现这样吸引人的标题。但是理性一想:为什么热门专业就不能遭受就业寒流呢?高中选报志愿的热门专业就等同于就业市场中的热门专业吗?逻辑并非如此。根据麦可思《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告中还指出了2011年度就业预警本科黄牌专业为艺术设计、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从选报志愿到毕业,至少有4到5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段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很难被准确预料。况且,市场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并不是仅仅是要这个专业毕业的人,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训练的人才。所以,人才市场中也是有看不见的手去调节供给关系的,某个领域和行业的人才缺乏,市场中的人才通过培训和实践很快会转行进入这个领域,而不是一定要等四年后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而且高校输送的不一定是合格的人才,即使某个专业毕业也不一定有能力从事相关的工作。

因此,对于职业和行业的相关度问题有必要再作一个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L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为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两大类,租赁业又分为机械设备租赁和文化及日用品出租,而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中又细分为娱乐及体育设备出租、图书出租、音像制品出租和其他文化及日用品出租。而目前为止高校里并没有一个图书出租专业。即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也很难和教育部门专业设置来进行一一对应。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理解职业与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职业所需要的是专业培养出来的能力,而不简单是这个专业毕业的人。如果这一点不好理解,家长和考生们可以看看每年国家或省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时,招考公告里对专业的需求,看看职位与专业的相关度,能总结出多少是热门专业,多少是冷门专业,又有多少是不限专业。

此外,关于专业与就业率的争论,最近也是如火如荼,源起则是教育部的一纸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一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形成两派鲜明的观点。根据中国网“高校专业废存就业说了算?”的专题报道,占据主导地位的反对声音有:“对历史、哲学、古典文学、数学等就业率稍低的冷门专业而言,‘红牌’制度可能是一种伤害,专业设置固然要把就业作为刚性目标,但也应该同时实现教育传承的功能,对于某些专业而言,教育传承的意义甚至要大于促进就业的意义,如果一味地追求就业率,一刀切式地压缩甚至喊停就业率低的专业,那么,就可能会妨碍教育传承功能,就会对一些专业不公平”;“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将停办”有把大学异化为“职业技能培训工厂”的嫌疑,道理很简单,上大学仅仅为了找工作吗?隐藏其后的逻辑就是社会心态的普遍功利化、实用化和大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支持者则认为专业设置就是要因市场导向而设置专业,不能就业,就应减少停招,减少大学入学率。我们很难直接判断孰是孰非,问题涉及到非常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一、大学专业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到底何在?二、为什么要统计就业率?为什么要设定就业率的目标?如何评价就业质量?教育部历年的文件中都表示:“确保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2012年);“力争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2011年);“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2010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如此功利化地设定目标,意欲何为?就业率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指挥棒,不同专业的就业率自然有高低之分,也不能简单地从就业率的高低来判断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

热门专业是否意味着通向幸福生活捷径?

我们分不清专业的冷与热,或者说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幻莫测,所以我们应当抓住能让我们安心的真实体验。职业本身只是生涯的一部分,虽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家庭,还有朋友,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一生中要做许多选择,或大或小,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高考这次选择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只是一次选择,与别的选择一样,我们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不断权衡最终决定。所以,如果只以某个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来决定确实是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