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学习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的学习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知识铺垫;概念图;化繁为简;突破重难点
生物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打好生物科学的基础,掌握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爱生物的情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为将来的学习作好铺垫。然而,在初中阶段由于升学等多种因素的导向,学生很少有课余时间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时间多局限于课堂上,指望学生课后有很多时间来复习生物是不可行的。而我们都深知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还能“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试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巧妙处理,让学生收获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笔者整理了一些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来谈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学的复习技巧。
一、复习过程注重知识点的铺垫作用
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课前预习往往做得不是很到位,在学习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时,如果涉及七年级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便会觉得前后衔接不起来。这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铺垫,让学生复习旧知识点,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例如,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这一节,需要在绿色植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学习。而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七年级上册学的,已很是生疏。这时,我们可列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慢慢“恢复记忆”。见下表:
首先对五种植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复习,让学生回答,这五种植物分别具有哪些器官,在表中相应位置打“√”标记,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新课内容。
二、巧用概念图作为复习课的引入部分
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学生更需要有一个线能帮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以便能清晰地把握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在复习课的学案中理出概念图,引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也可在课件的首帧灯片上打出概念图的全貌,让学生熟悉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然后再由教师对各个概念进行突破性的讲解,初中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记笔记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往往不会很清晰,在一堂课开讲时,学生如果能清晰地通过概念图把握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复习的效果便会很好。
三、化繁为简
现在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视频,色彩丰富,形态逼真,强烈刺激着学生的神经。但是在绚丽的外表下生物结构的实质往往被掩盖,学生不容易提炼出生物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辅助绘制生物简图就能去繁就简。寥寥数笔,可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例如,复习七年级下册内容时,人的结构图较为复杂难记。尤其是复习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将书本上的结构图中的主干部分抽出来,并用简图描绘出来。比如,学生可用田字格来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然后记住现在图中的左右是以标本面对自己时做的参照。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左侧才是心脏结构简图中的右心房和右心室所在的位置。然后,学生可以用线条模拟血管运输血液的血液循环路线,并写出循环路线中的标志性位置。通常,学生自己通过这样化繁为简的复习方式,能很好地掌握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点,排除干扰知识构建的不必要的信息。
四、集中突破重难点
初中生物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课时比较紧张,有些重难点没来得及突破,复习中,这些问题便暴露了出来。复习中一定要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集中起来重点突破。例如,初中生容易将静脉血与动脉血的判断标准和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判断标准混淆起来,很难理解为什么肺静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里流静脉血。初中生的思维模式还比较简单,强调血液成分中氧气含量的多少是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唯一标准,不需要考虑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而对血管的判别则主要看其沿血流方向是分支还是汇集。如此在每一节复习课上都有所突破,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学习中的拦路虎被除去了,自然也就学得更畅快了。
篇2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运用
在初中阶段,生物不是主修课程,很多学生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但为了学生能够为将来生物学科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必须注重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1]。如果教师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多学校中,初中生物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技巧探讨和总结,并对实验教学法的运用优势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很多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的操作比较多,单人完成任务的难度比较大。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能够保证实验任务较好地完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是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组织整个活动的开展,并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课的试验中,学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来展开实验。小组内成员有的收集材料,有的负责树叶的切割,有的进行药品标记,有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有的负责相关资料的查阅等,小组内可以选一个小组长对于组内的工作进行安排与管理,保证小组任务能够顺利的开展。当实验结束之后,小组内成员即可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心得,最后进行总结,填写实验报告等。
2、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实验,让实验充满乐趣
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实验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能够让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就会激起学生进行实验的欲望[2]。生活中很多生物现象都是充满乐趣的,例如,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转,有些植物被风吹倒之后会重新朝着太阳生长,在一颗植物中,长在下面的枝杈会比上面一节的长等。这些现象都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神秘感。教师在设置实验时,可以先由这些现象引出生长素的知识点,再提出相关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如果将一直立生长的幼苗横向放置,过几天后,植物会像哪个方向生长?如果对一株植物采用单侧光进行照射,过几天后,植物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些事物现象本身就充满乐趣,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实验。学生可以采用实物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采用琼脂块、云母片以及生长素等进行实验室内的实验。
3、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实验更具有吸引力
当教师讲述到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对实验进行设计,让学生更加积极加入到实验中来。学生总是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将实验教学法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内容会让学生觉得很接地气,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同时,由于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现实中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学生对实现现象的理解。以《人体对事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刻为例。人类每一天都在进食,但是大部分人在进食时都没有想过实物消化和吸收的原理。教师在设计与之相关的实验时,可让学生先进行思考,为什么食物在我们人体内能够消化和吸收?然后引出唾液淀粉酶的概念,让学生对于其原理有一个理论上的了解[4]。当进行实验时,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并能够主动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对唾液淀粉酶以及消化酶等进行更加深度的探究。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中,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学效率较低。采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添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降低生物课程的学习难度
生物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光靠理论知识的传输,很难让学生理解。但是如果采用实验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一些生物现象。例如叶片的内部结构,如果教师光采用理论或者画图来进行教学,这些内容就会显得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便可以直观地看到叶片内的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结构,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降低,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5]。
3、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法展开教学时,会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同时,在进行实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实验活动中,无形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结语
近年来,实验教学法已经被很多教师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能够使拖堂脱离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探究能力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者:徐媛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灿洪.实验教学法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6,64:143.
[2]陆海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3:77.
[3]刘敏.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8:58.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类课程,主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并且教学优势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难为易、化静为动,降低生物知识的学习难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教材中的知识体系。
1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首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主要运用教材阅读、口头讲解和标本展示等方式,学生在学习这些难点与重点时往往比较吃力,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一些生命规律和生物结构,以更形象生动的方式阐述生物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效率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和声音呈现到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再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思维或生物知识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从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分清主次应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分清主次,把多媒体技术定位于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量使用,其并不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与主要内容,教师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先进与科学”而使用多媒体技术,这忽视了教学内容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的主次地位。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工具,不能把初中生物课堂变成放映室,重点仍然是生物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分清主次,以知识内容讲解和传授为主,使自己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者和操控者,通过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初中生物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2.2适时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注意时机是否恰当,应该适时适度应用,并且不能盲目使用。如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图片或播放的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在具体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部分教学难点或重点使用,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课外知识拓展时使用,但是要注意所选取的材料是否合适,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多媒体展示课”的现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经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筛选之后再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2.3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作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需要更加精心,投入更多的精力,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学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体现其具有促进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该尽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加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可以参照别人课件中的一些亮点与先进手法,但是不能直接借用别人的课件。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对别人的课件进行二次加工和改进,然后在加入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想,使教学课件更加完美,在设计完课件之后,应该认真检查,查漏补缺,以免遗失部分教学内容。
2.4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是对一些生物理论知识的验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虽然多媒体技术可以快速展览实验过程,不过并不能完全替代实验教学,只需适当辅助即可,坚决不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回放实验过程,把结果直接告知学生。由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与操作能力,而生物实验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生物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难以展示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和原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从而降低对实验操作的内容,同时对实验内容和验证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教学。
3总结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分清主次,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适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要保证多媒体技术教学针对性,不能盲目使用,全面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作者:辛文凯 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173-174.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
同学们是在初中阶段才接触到生物这门课程的,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新鲜知识点,由于学生不了解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对这门课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1.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没有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研读,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经常是想到哪说道哪,天马行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同学由于基础差,对问题理解的速度慢,老师的快速教学导致这些同学一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形成了一个个模块,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从事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困难。生物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训斥,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缺乏必要互动,课堂气氛低沉,长久以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导致生物课堂有效性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2.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许多生物问题要靠教师引导。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只作为教学辅导工具,不能依靠它们来实现教学目标或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制定的教学计划一定要突出重点,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要单独进行讲解[1]。善于提出问题,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把握好讲解思路、讲解方法,保证学生能跟的上你的步伐。要增加提问次数,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听课,缓和课堂氛围。
2.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使现代教育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教学质量有待考究,各章节知识的快速转变,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对于难懂的知识也不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出现教师在读课件、学生在记课件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教师借助传统板书和口头教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历史课堂高效教学。
2.3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材、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重点,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对于学生易混淆的内容要有明确的区分,在同一问题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让学生多侧面的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此外在提问时尽量避免一些判断性的提问,多用质疑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4开设主题式教学活动
初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光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缓解课堂气氛也有所帮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更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能力培养,积极构建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2]。
2.5制定激励机制,改变考核方式
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向目标靠近,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传统的试卷考核模式,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把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对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要及时巩固学习。
结语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为依据,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信息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提问和考核方式,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确保生物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综合素质;生物
一般而言,初中生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总是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来教学,虽然在整体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可是学生扎实记忆的知识非常少,基本上是考完就忘。这种教学现象的长期存在,对初中生物教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将来发展而言,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多数教师会直接将知识呈现出来,并且将相关的知识要点予以明确,让学生把握好具体的方向。可是,单纯的讲解与问答,容易表现出教学中的机械性,促使学生直接将记忆范围划分到重点上,然后来应付考试。虽然得到的分数比较高,可是学生未将知识充分地消化,日后的应用也非常少。我认为,情感教学的必要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情感上的体现,都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有效地开展情感教学,能够让学生正确地面对自身的转变,在多个方面予以良好的处理,减少极端行为的出现。同时,情感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还能够对学生内心的想法深入了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减少了强硬干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言,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2.初中生物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很多知识都表达得比较清晰,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却并不是特别的关注,从自然界的各种发展,到人体结构的了解,再到各类病理知识的分析等,这些知识与学生距离并不近。通过合理开展情感教学,能够让学生细心地观察、仔细地思考,针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偏向于理性。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调动学生的情绪一般而言,很多学生都对初中生物教W嗤之以鼻,觉得在该科目的学习中,仅仅是为了在分数上提高,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可是,如果能够将情感教学合理地融入,相信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得到更多的支持。相对而言,情感教学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拓展,既可以将知识有效地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运用,减少分数教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情感教学在开展以后,能够对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例如,每一节生物课程当中,基础知识的教学花费时间较少,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堂剩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掰手腕是比较常见的游戏竞技,很多人讨巧,也有一部分人凭借蛮力。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与学生比拼,然后灌输身体肌肉的调动、力量的集中、获胜的技巧等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减少了生硬知识灌输的不良影响。
2.情感教学在实施后,能够让课堂保持较高的活力。初中生比较喜欢讨论一些相对集中的热点话题,甚至是早恋也可以公开来讨论。这对于生物教师而言,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从生理的角度来分析,将个人情感的转变来进行讲授,再结合学生个人的生活、家庭环境等等,保证在分析上切合实际,又吸引人注意,将课堂的活力保持较高,但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
二、创设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学的体现,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模式来实施,力求让学生在情感价值上得到更高的提升。与过往情况不同的是,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因此,情感教学体现当中,需注重与初中生物知识的有效结合。例如,教师在进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在情境模式中,学生很清楚明了地认识到水分依次进入植物体内的整个过程。很显然,在情感教育模式下创设情境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最终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本文对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果来看,很多地方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有所改善,能够将情感教学科学地融入,在体现过程中表现出了平稳的过渡,减少了硬性措施,整体上的教学成果比较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峰.小议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4.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意义;策略
一直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凡事不被列入中考范围的科目,都被广大的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标上“副科”的标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生物学科作为当前中考过程中占比较小的科目,也会人们无情地看作是“副科”,从而使得生物学科的教学在初中阶段被格外忽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会重视生物学科,从热使得生物学科的小学效率低下,难以发挥生物学科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重视生物学科,促进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分析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然而学生认为生物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较小,对生物学习不重视,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对语、数、外等“主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对此,教师要引起高度注意,及时引导学生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走出学习的误区,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学习生物不仅仅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促进发展,提升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树立学习生物知识的正确观念,使其主动投入到生物学习中,为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1.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是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其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得到有效提升。
2.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要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仅要看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习过程,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质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态直观地学习生物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形象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3.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技术集图片、动画、视频、文字、声音于一体,能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把生物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全方位地给学生视觉、听觉和感观上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和过分渲染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不能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图片、视频,再加上合适的文字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不但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好、善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探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应考能力,这并不是指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考取好的成绩,而是要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重点,要能排除干扰,通过找出隐藏的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问题。此外,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综合能力。
5.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7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
1.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和学习兴趣,对提高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体验和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生物学科有序发展。
2.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巧,掌握基本生物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和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本身特有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稍显困难。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原本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显得更直观和容易,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轻松了解很多生物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此外,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具有很多积极意义。那么,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呢?
1.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阶段教学中,生物学科教学一直不被重视。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使实验教学更不被教师重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解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和条款,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知识毫无兴趣。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师必须彻底革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学科教学,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让生物科学知识真正为学生所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强化生物实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难以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验器材匮乏,实验基础设施不到位,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教学现状严重阻碍生物学科良性健康发展。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学科教学。另一方面加大对生物学科实验器材的经费投入力度,更好地保证生物学科实验教学有序开展。
3.不断提升生物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生物学科教学而言,教师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部分教师只能给学生讲解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条款,学生对这些条款索然无味,势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生物是一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的学科,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因此,生物课堂应该着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生物,完成自身知识的不断累积,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兴趣是进行一切学习行为的基础,对于生物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初中生接触生物的时间较短,因此还未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生物学习的卷入度较低,而且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的很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因此使得生物课堂少了一些神秘色彩,学生很难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所在,自然无法真正投入到生物的学习中。所以,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及时给出解决办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最终形成兴趣,为今后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比如,在学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讲出“水土壤根毛层层细胞导管茎、叶、花、果实”这一套途径,分成两排学生进行比赛,哪一排率先讲完便成为获胜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紧张的竞赛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的凝聚,而且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接近初中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最终实现课堂内容的掌握。一旦学习兴趣养成,学生便会有继续学习的欲望,会不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实现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开发创新思维
创新,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理解力,举一隅以三隅反,学生有关生物知识的创新集兴趣与能力于一身,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规律,这也正是学习生物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对于勇于创新的学生实施奖励,以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思维,争取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在学习“无土栽培”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无土栽培需要的条件和优劣势,让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进行无土栽培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初中生想象力丰富的天性,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释放自己的奇特想象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开发。
三、锻炼思维深刻性
生物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掌握生物问题实质的过程,生物的实质便是掌握不同的生物规律以对近似的生物现象进行解释。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实质,进而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对于初中生思维深刻性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逐步建立一种思维网,通过锻炼理解力、表达力、概括力,让学生逐渐形成深刻的思维
能力。
初中生物课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够融会贯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单伟红.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03).
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性 教学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原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并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单元――课堂教学活动来体现和落实。然而反思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许多无效、失效和误区。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保证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初中生物课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科学知识与综合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价值观与情感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通俗点来讲,就是借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实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科学知识领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思想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没兴趣到产生浓厚兴趣。审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去学、是不是主动去学、会不会学。
所谓“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多种层面上,但衡量标准却是固定且唯一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谈及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思维方式。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前只注重学生当前发展,而是要在促进学生当前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首先,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师在教学中依旧奉行的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的讲述更多的知识,而不管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如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为主的,即教师――学生。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教师充沛的体力和感情就会给学生良好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这种气质会合学生受到感染,产生爱听老师讲课到爱学这门课的兴趣迁移,出现所谓的“爱屋及屋”的效应。
其次,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讲述知识而讲课,只关注讲解的知识量的多少,就会使教学过程围绕讲课、练习、作业进行,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师教学过程中因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新课改后,许多课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被无限放大,造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常常不能达成。
最后,忽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的主动构建过程。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受其年龄的限制,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或者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或问题去学,效果就会好得多,效率也会比较高。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教学更加关注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会主动的去探索知识。
三、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要逐步树立并践行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学生如何学习的新观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再单纯的以掌握的知识量的多少来评价教学活动,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对学习技巧和方式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有能力去主动探索更加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由以往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改变。
2.训练学生思维方式
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训练学生形成灵活、发散的思维方式,而训练学生思维方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各种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很难实现教学互动,如果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太高,又很容易造成课堂的冷场。因此,对于初中生物教师来说,要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基础上,设置形式新颖的问题,此外还要关注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要以用过学习的深入思考可以探索到解决途径的水平上,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成就感,从而训练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保障课堂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简言之,生物教师要注意从精、巧、趣等角度入手设计课堂问题。
例如,在讲解有关遗传的内容时,为了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下问题:番茄的果实中的红色对黄色呈显性,如果将纯种的红、黄两种番茄进行杂交,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代果实呢?学生最大的可能性是回答红色和黄色,对此,教师要明确的指出红色和黄色的答案不正确,正确答案应该是全是黄色,在明确给出正确答案之后,在问学生其中的原因,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有助于激发起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并在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越具体,学生的思考方向越明确,也就越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问题要难易适当,既能让学生感觉到思考的必要又不至于让学生无从下手;多问为什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积极参与的兴趣。
3.实行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并力求实现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分组讨论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小组练习中养成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演示法、实验法以及情景设置法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正宜,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生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孙亚玲,裴娣娜.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 初中生物 教学 应用 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具备实验性特征,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其科学态度,使其能够塑造正确价值观和情感。情感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突出,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效率,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对学生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正确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一、情感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情感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的传统方式为填鸭式教学,其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有限,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而且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需求[1]。而情感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定位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则作为课堂引导者,引领着学生不断的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至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从中接受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情感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并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技巧,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情感教学法能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物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讲解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强调学生能够了解到生物界所隐藏的宇宙知识、科普知识以及生命奥秘等。以情感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组织其语言、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切身体会之后,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养成热爱大自然、关注生命等情感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3.情感教学法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芽的关键时期,除了其身体正在全面发展之外,也是其大量接受新鲜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大多学生的心里都会充满疑惑,并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且更容易接受各类新鲜知识。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情感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给予学生讲解人体生理结构、骨骼成长等相关知识,能使学生准确认识和分析自身条件,并对相关生物理论与知识产生客观的了解。除此之外,情感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还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健康知识,正确认识人类身体结构,提升其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情感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优化教学手段,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标。而优化教学手段则要求教师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如幻灯机、投影仪之类的多媒体设备。并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问题,从而构建一个利于学生学习、能够有效培养情感的教学环境[2]。此外,通过角色互换以及假设联想等主观性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层面、情感层面都能认同并配合教师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月食与日食的出现与形成,以及三球之间的关系与运动情况。由于其内容非常的客观、深奥,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的讲解存在着难度,而且学生也不易接受。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Flash,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月食与日食的实际形成过程。将抽象化静态模型以动态形式演示出来之后,学生也能从中认识到月亮围绕着地球转、而地球又是围绕着太阳转的这个原理。
2.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进取意识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强调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对于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必须结合该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在重视学生基础教学的同时,培养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此同时,教师还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包括科学、理想、人生以及社会等,从而使学生基本认知体系逐步完善,提高其环保意识与人文素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
3.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情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情。以学生的实际情感因素以及其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通过深入揣摩课本中的教学意图,再将自己定位为课堂引导者,引导着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以实验或模型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体验到的真实情感,准确掌握教学内涵以及教学主题[3]。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促使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信心,并引起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鸣。
例如,教师在讲解《血液循环途径》这一课时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血管、心脏以及血液等方面的知识,而本课时重在讲解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因此该内容在全篇中表现出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奥妙,形成生物结构与之功能相互适应的意识,而通过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鉴于此,在正式上课环节,可通过以下程序实现。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传阅扁鹊切脉的图片,达到爱国教育的目标;接着,鼓励学生相互测量脉搏,使之能够亲自体验中国的医学传统;然后教师应提出问题:“人的心脏为何始终处于跳动状态?”,正式引入新课;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探寻血液循环的途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其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所遇问题的能力。[3]
三、结束语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直接的帮助。因此,学校及教师需要创设情感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并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进取意识,不断提升生物教学整体有效性,从而实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纪朝阳.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版),2011,07(07):136-137.
-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下一篇: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