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因素 措施 保护 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迅猛增长,迅速成为世界重要客源输出国,并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接待国的地位,将来还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强化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具潜力投资地形象。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在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削弱旅游资源的“重复使用性”,从而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自我保护的需要,使之不受损伤、破坏,而且还涉及周五环境的保护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并视其为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特色及保护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总体水平。因此,要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我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均旅游资源却相对短缺。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起不到无烟工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持续理论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的永续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推迟其枯竭时间。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
旅游是一种产品,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生态环境领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在198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公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其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和谐的发展道路。
“Globe’90”国际大会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增进人们认识旅游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促进旅游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区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其核心是确保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水火灾害等)、气象灾害(风蚀、水蚀、日照等)和生物灾害(鸟类、白蚁等)。旅游资源除了因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外,人为因素是导致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因素,有时超过自然力的破坏程度,甚至是毁灭性的。旅游资源破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设性破坏。建设性破坏主要指工程建设、市镇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规划不当,导致资源被严重破坏。如直接拆毁或占用文物古迹,工程建设对景区环境的破坏等;在旅游区内的建设不当,破坏了旅游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添加了与景观及旅游环境不协调的设施,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等。城市建设中的“三无”(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乱分地、乱选址、乱搭建),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破坏更为严重。南京市政府为解决交通问题,在1995年对中山北路、中华路等主要道路拓宽的工程中,砍去了数百颗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法国梧桐。
2、生产性破坏。生产性破坏指工农业生产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对旅游环境的污染。例如由于旅游区周边各种工业的发展,给旅游区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不当的农业生产操作,砍伐树木、滥采乱挖等,严重破坏植物资源和旅游用地资源。如享有三国古城美誉的湖北某风景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景,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景区周围的工业生产使景区乌烟瘴气,工业污水破坏了水质,严重影响了景区资源。
3、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景观,失去旅游资源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筑,是老北京的骄傲,已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建国后,为兴建国际大都市,大搞城市建设,拆除了大量的四合院,不当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四合院原有的生态,其景观价值和历史价值已大打折扣。近年来,如何保护好北京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4、游客本身的破坏。旅游活动的开展加速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损坏与衰败。由于大量旅游者的介入,加大了旅游区的承载负荷,游客的不良行为和保护资源意识的淡泊也是导致破坏的主要因素,如任意采集花草,破坏树木,部分素质低下的游客对文物古迹的乱刻乱画造成的资源破坏,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交通工具和游客的不断踩压,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景区的超负荷接待增加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对人文旅游资源而言,旅游活动的开展也会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特质的消失。例如旅游者的高消费、衣着方式等现代生活习惯,会同化边远地区的民俗风情,致使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逐渐失去个性等。
5、旅游管理不善带来的破坏。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者出游动机的主要吸引物因素。按照中国的法律,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是旅游资源的主人,即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由于长期实行的条块分隔的资源管理模式,几乎每一个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对旅游资源拥有或大或小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例如,目前吸引大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区,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它们分别归属建设部、林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文物局等管理。一些寺庙道观等则分属国家宗教协会管理。在一些乡村地区,风景资源及其所在的山体、水体、土地、森林等属于乡村所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村庄、乡镇自行上马,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出现了破坏风景资源的不良现象。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属不同的部门,甚至一个旅游区由几个部门管理,多头领导,在旅游资源的管理上显得比较混乱。管理机构和人员调动的不稳定性,使旅游区的管理制度难以继续实施,旅游区资源的管理十分复杂,具体执行经营管理职责的企业也难有作为。如拥有世界第一大碑林的湖北某4A旅游区,从过去吸引中外游客的门庭若市到现在的门可罗雀,除了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外,与管理经营机构的变动、现有规划不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重新定位等有很大的关系。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具体措施
1、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了保护自然文化珍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将保护旅游资源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技术保护为保障。随着我国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更高的层次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向大投入、大项目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政府与企业在更高的水平上严格保护旅游资源,技术保护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与运用。为此必须构建包括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监管机制、创新机制在内的技术保护管理机制,以确保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科学维修历史文物古迹,对景区进行科学的技术手段跟踪测量,利用专业手段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要。
3、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行政保护为保障。行政管理措施,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方针政策和依照行政管理权限,对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的有关活动进行行政干预,以保障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行政管理措施是旅游资源保护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旅游资源管理方面,尤其是旅游规划的编制、资源保护方面与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从保护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实行统一的规划与监督。
4、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规划保护为保障。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园林以及其他以自然风光为主要风景要素的旅游区。合理开发和规划,保护原始的、零度的风景应当成为这类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基本要求。如某些旅游景点正陷在高楼、违章建筑的重围中,整体景观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何使景点能突出“重围”,使周边环境更协调,提升景区的吸引力?有专家指出: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规划,应采取果断措施,对违法建筑该拆的就拆,该铲的就铲,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制定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旅游开发不能只强调收益,更不能夸大收益,不能忽视风险,不能不计成本,不能只强调综合收益而不考虑综合损失。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降低。规划保护和法律保护一样,同属于旅游资源保护的指导性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有条理的的规划是必要的,大众旅游使一些政府认识到旅游的经济优势,认识到必须促进机构性和协调的旅游规划,在规划方面应该考虑全面的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5、旅游资源的保护需以教育保护为保障。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或根本没有资源保护意识,是造成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根本原因。由于游客类型受职业、年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素质的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不一样。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旅游经营者、民众和游客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发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参与到资源管理中,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旅游教育,唤起他们保护资源、参与资源管理的责任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者的教育,使旅游者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可以减轻环保人员的工作压力,这种与旅游者“合作”的管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宣传方式,提高旅游者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做到全民参与。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保护旅游资源的力度,提高全民素质,共同维护,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免遭摧残。
【参考文献】
[1] 卢丽蓉、金丽: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 金丽娟: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3] 刘又堂:旅游学概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
[4] 刘爱玲:绿色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 S7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87-01
溶洞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比较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人们对于溶洞的好奇以及探索欲的增强,使得溶洞旅游不断升温,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城东南20 km处,与河南省国有泌阳马道林场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是200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 996 hm2 [1]。园内现保存有完好的古溶洞1处,当地群众称之为“空山洞”。根据多年来对森林旅游开发的研究,就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进行探讨。
1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概况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位于泌阳县城东25 km处,沪陕(上海—西安)、新阳(新蔡—泌阳)、焦桐(焦作—桐柏)3条高速从景区交叉而过,S335省道穿越景区,交通便捷。溶洞的权属为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所有,行政隶属于泌阳县马谷田镇郭岗村委大堰组,当地群众称之为“空山洞”,是地壳运动遗留的天然孤立溶洞。该洞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2 km,整个洞体被浓郁的马尾松林覆盖,植被覆盖率达98%。溶洞入口位于山东南半腰,洞口林木茂密,怪石嶙峋,洞口垂直向下20 m,进入其内有一个30 m2的平台,然后曲折蜿蜒顺山势而走,至西北坡顺坡而上,该溶洞长1 500 m,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奇石林立,流水潺潺。溶洞的出口在山的西北坡,因常年封闭缺乏管理现已无明显标记。据传洞内有地下河,洞的尾部有一个大水堰,大堰村的名字由此而来,洞的出入口是相通的。
2 溶洞旅游资源的保护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因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经过千万年的侵蚀,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钟乳石和奇异的洞穴景观[2-3]。溶洞景观是在特定环境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它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溶洞景观的开发必须做好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的研究工作,在开发利用中做好溶洞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
2.1 立足现状,做好规划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立足空山洞现状,聘请专家和组织相关人员对空山洞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规划,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等措施,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并上报上级有关管理部门。
2.2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持续发展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已于2004年被河南省林业厅认定为省级生态公益林,管理处成立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对景区内的林木、林地加强管理。为更好地开发溶洞旅游资源,管理处抽调专业人员组织成立了溶洞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了溶洞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管理工作。
为使溶洞旅游资源持续利用,首先摸清溶洞的分布范围、价值品位和开发层次,从而全面规划,分批分层次开发利用。对溶洞所在的区域组织多学科、多行业专家进行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溶洞旅游资源的评价和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
2.3 合理适度开发,实施科学管理
溶洞旅游资源应根据环境质量容量合理适度开发,使旅游开发与环境质量容量相适应。根据确保洞内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无害、对溶洞资源不造成破坏和溶洞现有可利用空间的原则,确定日游客量,要保持洞内空气清新,在游人容易触摸的钟乳石景观处设置保护网,特殊景观设置围栏,在水体深处边沿设置护栏等。洞内游览线路选择以保护为先,尽量依据自然形态而建,不求近但求远,不求直但求弯,尽量不设踏步,减少人工开采的痕迹,保持自然本色。保护洞内水体不受污染和破坏,做好排水线路规划设计,做到适度开发科学管理。
3 溶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实行区域联动,准确科学定位
将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景观开发建设融合在豫南旅游开发的大战略之中,定位于天中文化和文化生态圈之内,为豫南旅游的奇葩,与豫西栾川鸡冠洞遥相呼应[4]。目前,豫南地区还没有溶洞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天中大地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豫南洞穴景观一绝,前景广阔,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3.2 突出主题,注入神奇故事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将溶洞故事与开天故事相融合,以泌阳县马谷田镇郭岗村委大堰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调查整理空山洞的故事,从生活在这一代祖祖辈辈相传的神奇故事入手整理空山洞主题文化,打造古老神奇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为一体的溶洞科普文化,将该景区打造为传奇文化、科普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园,树立自己的品牌,为天中大地增添了一个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科普基地。
3.3 全方位立体化开发
溶洞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洞体、石景、水景、生物、文化5种景观,因此对溶洞的开发坚持5种景观全方位立体化开发,按照主题要求打造溶洞,运用现代科技表现溶洞,创造品牌推介溶洞。
3.3.1 合理设置洞口位置和数量。根据溶洞旅游资源的分类,空山洞属于水旱混合类的大洞,现有入洞口和出洞口各1处,可在开发中直接利用。根据大型溶洞的开发要求,结合空山洞的具体情况,规划在洞体的中上部设置2个通风洞口,2个通风洞口间距500 m,距出入洞口300 m的合适位置。
3.3.2 结合高科技开发。在溶洞的开发过程中,将现代高科技应用到开发中。由于空山洞尘封于地下几千万年,入洞口进去后有一个30 m2的平台,然后延伸到西北方向,鉴于安全问题人员无法进去探测,需采取高科技进行探测,探测结束后进行清淤。将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技术应用到溶洞开发之中,形成豫南一绝洞穴景观。开发时注意保证洞室的稳定,保护好洞内的地质景观,线路选择上使游客行走舒畅,设计好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好地下水资源,同时增加洞外水、电、路、停车场、饭店、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3.3 科学灯光设置。为防止溶洞内产生过量的二氧化碳,在灯光选择上使用节能环保的冷光源白光灯,降低能耗,以便减少热量产生。洞穴曲折蜿蜒,根据不同路段合理设置灯光,既能充分利用灯光不造成浪费,又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洞穴灯光与地下水体交相辉映。在入口和出口处灯光采用立体型变幻模式,打造神奇洞穴。
3.3.4 实施洞内环境监测,控制环境容量。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在洞内不同路段的隐蔽处合理设置环境监测设备,以测定游客量对洞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合理制订日、月、年客流量,控制环境容量,极大地发挥溶洞本身的经济价值,又极好地保护溶洞旅游资源。
3.3.5 创造品牌推介溶洞。将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开发融合到豫南旅游开发的大战略之中,创造自己的品牌,叫“响天中第一洞”。通过现代媒介积极向外宣传推介该景区,打破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局面,使该溶洞揭开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豫南一绝天中第一洞,为天中大地的旅游大业增辉添彩。
4 结语
经过多方走访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在借鉴国内外溶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对策,为该项目的实施提出具体措施,对全国具有同类溶洞旅游资源的森林公园开发提供参考。
5 参考文献
[1] 徐德平,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保护开发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70,276.
[2] 钟大康.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 [J].地质评论,2004,50(2):162-169,229.
篇3
关键词: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
基金项目:湖南省民委课题(编号:HNMY2014-021)、吉首大学社科处2014年度本科生科研课题“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5日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率先启动的实验区,是中央推进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仍发展缓慢,但区域内并不缺乏主动发展的愿望、资源与积极性,之所以现实矛盾和问题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产权保护机制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建立,多产权主体间的产权纠纷和利益冲突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产权矛盾冲突频繁:或因公共文化资源的滥用出现“公地悲剧”;或因产权保护不力造成“多产权主体间合作不畅”;或因不正当竞争导致产业整体陷入“囚徒困境”等,这也成为阻碍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本文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旅游业(民族村寨游)、旅游演艺业、民族会展业、民族工艺品业”四类业态作为考察对象,从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和相关人员访谈,研究了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机理,最终提出一系列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建议。
一、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现状
(一)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在国家层面,一是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现有法律有两部:一部是保护有形文化的《文物法》,另一部是保护无形文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二是关于旅游业的法律法规有《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旅游法》等;三是关于产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地理标志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在省内的法规文件方面,湖南省先后出台7个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保护管理,此外,省委省政府还指导湘西自治州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条例。
(二)产权保护的工作目标、保护范围、部门责任、具体措施有了进一步细化。以湘西州为例,早在2009年,州委、州政府就成立了“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出台《湘西自治州特色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作考核奖励实施细则》。2010年,州委、州政府正式启动了“百个特色村庄、千栋百年老寨、万户民族民居”的“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建设,出台了《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老家寨村、老司城村等8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名单,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专项保护的资金投入得到不断增加。以湘西州为例,2009年至2011年,湘西州在9个“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投入资金约4,500多万元。例如,永顺在特色村寨保护工作中投入近800万元对近20栋民居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后的民居仍然保持原有特色;为了增强芙蓉镇特色民居的视觉冲击力,县委县政府在精心打造芙蓉镇特色民居工程中投入了近500万元,基本实现了民居土家特色化;在“土家第一村”双凤村投入近100万元进行整体保护,重修了山寨门、摆手堂等,做到了修旧如旧;在张罗公路沿线的“山水牛郎寨”、洞坎河、青坪镇等投入近500万元进行了特色村寨保护,为土家特色村寨旅游、购物增添了新的活力等。
(四)采用申遗手段对大量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在2006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对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认定与传承、管理与利用、奖励与处罚作了明确规定;2007年3月13日,湘西州政府又公布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该保护条例将土家医药、苗医药列入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13年6月,8项民族民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湘西的名片,以“国宝”叶水云等人为代表的民间工艺艺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市场不规范,作为产权保护者的政府却常常正是侵权者。以文化旅游业为例,目前湖南武陵山片区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包括:政府设卡收取门票,市民、村民或商户对此几乎没有发言权(如2013年凤凰县政府突然对古城征收门票,引起大规模商家罢工等);投资主体对资源主体权益的侵犯,引发出各种矛盾和冲突(泛见于各个旅游区政府联合开发商在征地拆迁及相关补偿中,与屋主或农户产生的各种矛盾等);政府作为强势利益集团,对权力的占有使其能轻而易举从市场中获取利益,而原资源所有人的相关权益被完全剥离等。如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透露,古城收取的148元门票钱中,当地政府要抽取超过40%的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政府部门为了尽可能多的增加收入却常常变成侵权者。
(二)品牌缺乏监管和认证,质量无法保障。以民族会展业为例,目前的品牌认证和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企业及其产品的诚信度不高,难以最大限度地打开消费市场。以农博会为例,因某市政府对参会的企业及品牌缺乏监管和认证,导致顾客对参会产品严重缺乏信任,巨大的市场购买潜力远未释放。由于缺乏监管和认证,展品的质量却始终得不到保障,部分企业在展览会上,为了招揽客户,对产品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宣传时会过分夸大,存在虚假宣传、欺骗性销售等问题,欺骗消费者且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本课题组深入某市进行调研时得知,在该市举办的农博会上,存在消费者在购买了假药材后却不能追回损失的现象。
(三)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遏制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民族会展业为例,在本课题组走访调研中,某市几家民营企业均反映,由于举办会展的利润空间不错,而且长期而言有助于提升本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如举办车展、房展,有助于举办方获得更多的控制和影响整个行业的特殊权利)。但是,因市政府缺乏明确的管理办法,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导致举办难度太大而不得不放弃。如在举办会展前,组织主办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和提出使用城市广场时,各个职能部门都推脱“不归其管”而不予受理,但在举办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又都迅速及时地赶来执法甚至罚款。
(四)产权保护的执法效率低,相关执法部门联动性不高。从目前行政执法的实践来看,行政机关主动介入案件的并不多,更多的时候行政机关是在接到当事人的申请或投诉之后才开展调查。此外,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一般是针对个案,对同类案件也不给予集中处理,大多数当事人常常采取具有“湘西古风”的私了方式,或势弱者只能听凭势强者欺凌,正义无法得到伸张。
三、湖南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产权保护对策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结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可以通过政府指导与监督管理,授权于旅游企业行使,少数民众通过参与方式一起推动民族文化传播,依据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定位,打造发展的亮点,从而能够带动民族地区经济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政府应该首先通过研究合理方案并公布于利益相关者,同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同时,地方政府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其次,不断完善政府与当地居民、游客之间的沟通机制,加强沟通,消除冲突。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产权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企业需要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创意,增加游客体验性商品的供给,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创新,促进旅游升级。在旅游创意中,政府要保护旅游文化资源产权,积极为创意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文化旅游商品、旅游服务产权信息数据库,将与文化旅游产权相关的信息公开,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欺骗及其他侵权行为的出现,促进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业发展。
(三)做好知识产权核实和登记工作,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目前,湖南省还未出台关于会展业产权保护问题的专门规划,但中央及各省市却早已出台相关政策,2006年国家出台《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此后,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会展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见或规划,湖南省应认真研读和学习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结合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殊性,为该区制定专门的规划和办法,为这一区域会展业的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减少行业内部因产权问题带来的纠纷。对于知名度较高的特色文化商品则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和推广,对于具有独创性或显著性的特色文化商品品牌名称予以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特色文化商品的明确,进一步宣传湖南武陵山片区特色产品,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四)利用地理标识保护形成品牌优势,努力化解区域品牌“公地悲剧”。以地理标志品牌为中心,充分利用地理标志整合同类特色文化资源,树立文化商品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湖南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商品资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以以申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申报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从解决产权问题入手,视情况确定产权:对于区域内有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可以由他们对区域品牌进行合理的注册管理。如果区域内没有标杆性企业,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作为区域品牌的注册人,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商标,以明晰区域品牌产权的归属,解决品牌所有者缺位问题,有效规避“公地悲剧”的风险。
(五)明确产权界限,构建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行政管理。针对产权界限不明晰的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品间产权界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加强对地区不可再生性文化、文物资源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做好整治文化产业产权保护经营环境的工作,协调好旅游、文化、工商等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切实落实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构建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文化产业产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完备产权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协调手段,建立健全部门协调管理体系,争取尽快解决文化产业产权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永忠.民族文化创意的经济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3.1.
[2]袁泽清.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的法律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4.1.
篇4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3)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壮大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是其助动器,所以要适时制订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扶持激励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共同研究出台鼓励发展的政策条例,明确投资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项目招标、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的规定,减少参与人员和农户经营的风险,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4)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特色旅游的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该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理念,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宏观规划、开发和管理,同时加强科学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旅游开发的短期行为,为打造星级品牌景点做出必要的努力。还要制定一整套环境保护的法规,如《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加强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旅游环境的力度,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顺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教育;旅游资源;建设管理
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以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而与自然相和谐,生态旅游主张当代人享受旅游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还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而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旅游者能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国家旅游局就曾把1999年规定为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一、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成熟。首先,我国国内旅游市场需求还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虽然大多数旅游者都向往自然、希望回归自然,但自然保护意识却不强,而且追求娱乐是其主要的目的。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者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从而在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大力开发各种度假娱乐设施,再加之目前环境技术手段和监测的缺乏,对环境造成损害在所难免。其次,从国内旅游者的环保观念来看,国内旅游者的环保观念较差。在一般历史文化景区,乱涂乱画、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的恶习尚难以完全杜绝,要求其在生态旅游区主动保护生态,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约束的条件下,更是难上加难。
2.生态旅游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欠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真正生态旅游活动的完成有赖于无数个把环境保护纳入战略目标的企业的支持。而目前,在我国现有的统计制度和会计制度下,企业经营成果完全是以经济收益来衡量的,这就与生态旅游的多重目标产生了本质上的冲突。在绝大多数的其他企业尚未考虑环境成本、经济成果的衡量也不考虑企业经营的环境收益时,独独要求从事生态旅游经营的企业,把环境目标纳入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生态旅游区的企业如果在经营中不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势必会出现大肆招徕客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病。
3.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用“经济”的眼光指挥一切。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回报、短期政绩,在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情况下,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直接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甚至是濒临绝种物种的消失。这都是以牺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代价的不当开发模式,重开发而轻保护,使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遭到空前破坏。
4.开发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态旅游专业性很强,同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所以开发队伍要专业化,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专家、还要吸纳当地居民代表参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必要的保护手段和技术也不可缺少。但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较短,现在仍沿用传统的大众旅游规划的人员结构和规划方法,这显然已经不符合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基础多分属不同部门管辖,作为旅游管理机构的旅游局没有权利对其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参与意见。大多是保护部门又同时搞开发,无论从专业背景或经营管理水平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开发经营人员的多样化要求。
二、强化生态旅游建设的具体措施
1.地方政府要营造浓厚的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氛围。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规划和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地方政府要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旅游相关实体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营造浓厚的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氛围。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从正确思想和观念的培育入手,而不能仅仅是对行为的约束和惩罚。首先,应该增强当地居民对当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从长远的观点和战略的角度来审视自身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增强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应培养旅游者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旅游之前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第三,从旅游开发和经营者角度来看,旅游从业者要提高认识。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最能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2.加强环境立法。保护必须立法,没有法就难以有效地保护。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更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
3.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建设。
4.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缺乏适宜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生态旅游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杂,需要那些懂得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既熟悉旅游业运行规律和机制,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
总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也曾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这种旅游形式在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的宗旨是保护、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国家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延续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杰出创造,其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在国内备受关注。宜兴,素以“洞天、竹海、陶都、茶洲”著称,“中国陶都,生态宜兴”的形象深入人心。基于宜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地方性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徜徉于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文化,品味历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对宜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宜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是一座“千年崇文”的江南古城。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就有陶器的生产。悠久的制陶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赢得了“中国陶都”的美名。此外,宜兴自古崇文尚教、人才辈出,还流传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起舞的动人传说。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1]。宜兴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下:
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涵盖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民间美术、文学、民俗、杂技与竞技类、传统医药九个大类。其地域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广。
二.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理念在世界上已经取得共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并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联合国官员爱川纪子认为:“传统的文化表达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挑战在于找到积极的、具有社会基础的、合作性的方法来保证无形文化遗产在将来的生存和活力。”[2]所谓“合作性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双赢的方法:即既要给当地土著带来效益,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又要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实现这种“双赢”结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就是对旅游业的开发和借助[3]。
有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组成因子,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旅游开发有助于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原生环境、为其保护给予经济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有助于民众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增强、有助于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合理利用,才会使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舞台化,使部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产生了质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发展旅游时,不能以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并科学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必然选择。宜兴选择以旅游开发的形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行的,但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时,应尽可能降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开发,以合理旅游开发来促进有效保护,即保护性旅游开发。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过程及开发后的综合效用可见下图:
三.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一方面,全面普查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保护现状等,进一步认识其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逐步形成宜兴上下全民保护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开展相关规划,正确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尽可能避免忽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现象。
2. 以人为本
这里的“人”,既包括当地居民,也包括旅游者。针对当地居民,应鼓励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活化文化旅游资源。针对旅游者,注重旅游主体的旅游体验,营造情感氛围,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3.特色性与文化性结合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开发特色性旅游产品。强调特色的同时,要突出地方文化内涵,注意特色性和文化性的完美结合,展现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以及相关旅游产品的深厚文化内涵。
(二)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1.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宜兴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的主要依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器制作技艺为龙头,加大梁祝文化的开发与宣传。
宜兴以“中国陶都”的形象示人,因此打造陶器文化旅游品牌有着一定的市场基础。在陶器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紧扣制作技艺,充分利用紫砂陶器的工艺表现造型、材质与品质、理趣、良好功能以及陶器与绘画、陶器与文学、陶器与茶文化等的关联,设计陶器文化观光游、主题游和修学游。其中,修学游要带有强烈的探索和研究的性质,以追求深远意味、升华精神意志为目的。宜兴陶器文化旅游的终极目的是“让您的生命更精彩”。
梁祝传说在我国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家喻户晓。因此,梁祝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对于宜兴旅游营销有着积极意义。宜兴现有梁祝文化节(即观蝶节)的开展,针对现有节庆,可基于文化情结,明确爱情主题,找准市场定位,突出亮点,形成规模效应。
2. 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
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注重个性化、参与性和创造性。依托男欢女嬉、宜兴丝弦等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从视觉、听觉角度,使游客获得娱乐和审美体验。依托紫砂陶制作技艺、青瓷制作技艺等,从触觉、运动觉角度,随着触觉深入、新奇感的获得,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教育及超脱现实的体验。依托宜兴乌饭、桥豆腐干制作技艺等,从嗅觉和味觉角度,使游客获得娱乐体验。
3. 选择合理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主要有博物馆、文化生态旅游区、主题公园、实景舞台剧等。在宜兴的丁蜀古镇、祝陵村、阳羡茶场,按不同的保护模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丁蜀古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完整,可利用与当地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陶资源,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区,进行原真、动态、整体和可持续保护。祝陵村,相传为祝英台诞生地。梁祝传说由通俗文学而戏剧化而艺术化,并以民间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形式传播,成为了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可参照《印象·刘三姐》、横店影视城的开发模式,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把梁祝文化放大,把那些具有表演性、参与性的节目展现出来,展示其历史文脉和地方韵味。阳羡茶曾为朝廷贡茶,早在唐代就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说。在阳羡茶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茶馆,建筑外观设计成茶壶形状,整体风格做到古色古香。茶馆内部装修上,墙面悬挂一些具有宜兴民间特色的手工刻纸、烙画等。在茶馆,可以一边品茶,一边吃高塍猪婆肉、徐舍小酥糖、和桥豆腐干、杨巷葱油饼、官林荤油糕等茶点的同时,还可领略宜兴的民间曲艺。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生态休闲游是宜兴旅游的主要定位,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宜兴生态休闲的主题内容离不开非物质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精心设计宜兴旅游线路。善卷风景区与梁祝文化、宜兴茶场与阳羡茶制作技艺、宜兴陶瓷制作技艺与中国茶文化相关。旅游开发中,进行联带开发,将相关的文化因素有机、有序组合,围绕共同的主题,调动有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营造文化氛围,开发爱情寻根之旅、茶文化之旅。
5. 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开发
旅游实践发展中,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得到认可,它能够实现区域之间旅游发展优势互补,或者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从而为参与合作的各个区域提供更大的旅游发展机会,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走区域联合开发的道路。具体而言,可与中国瓷都景德镇联合,打造“中国陶瓷文化鉴赏”精品旅游线路,与宁波合作,打好“梁祝文化”旅游品牌,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交流,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四.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宜兴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法律、财政、教育科研等角度,保证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EB/OL].http:///zt/dmjt/fwzwhyc/dbxxmml/gjjml/5492119.shtml.2012-3-01.
[2] 爱川纪子.无形文化遗产:新的保护措施[EB/OL]. http:///news_show.asp?newsid=7760
篇7
【关键词】南城 古镇保护 旅游开发 城市休闲度假带
连云港市作为中国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低谷”,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洼地”,同时还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千年古镇南城位于“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新浦区的南部,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公顷,下辖凤凰、宁海、青春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380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58万元,增长24.2%;实现财政收入1023万元;人均纯收入6084元。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南城古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做到旧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个文化古镇,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其历史和文化资源,依托旅游等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南城古镇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1、交通门户,区位优势明显
南城镇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西南隅,与孔望山相望,东与云台山麓接壤,西连海州区锦屏镇,北与市区毗邻,往南通过宁连高速直达大江南北。其坐标恰好位于新浦区、海州区和灌云县的交界处,城郊结合部,是连云港市中心城区的南大门。镇内妇联河贯穿东西,凤凰东山、凤凰西山侧卧于古城左右,因南城镇靠港近城,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南城镇离市中心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204国道、宁连、连徐高速公路从镇两侧穿越而过,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同时,南城东西部与宁海工贸园区、连云港光能源科技园、海州开发区毗邻,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促使南城的区位和物流优势日益凸现,具备着本地其他城镇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
2、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底蕴深厚
南城镇因其特殊的海陆地理位置变迁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使其旅游资源呈现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大概在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部落聚居,现代研究者所指称的南城凤凰文化,即为孕于此、长于此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东晋时在此建临海镇,成为江苏第一镇,从建城至今已历一千五百多年,辖区内有苏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完整、历时较久的“古凤凰城”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大学几位文史专家来南城考察,将“古凤凰城”内的古街指称为“六朝一条街”,其实它是明清时代南城的缩影,除了部分为砖砌墙体,大部分仍然保留了南城典型的建筑风格――乱石砌墙,青瓦屋面,斗拱出檐伸向街心,街心两侧门面过去大都是铺面,是明清时代“前店后坊”的传统住宅模式。
二、南城发展旅游业的思路
1、理念――保护性开发
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让文物和古迹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和后世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及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寻求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点时,人们的认识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人们最终的决策行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两者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就会相得益彰,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则会使古镇开发处于杂乱无章的局面,并导致一系列的恶果。就古镇而言,各方须要明白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充分考虑到保护的重要性,对不利于古镇保护的项目必要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权。在开发南城古镇旅游的过程中,突出保护性开发的策略,用创新旅游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古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可以考虑分期开发较有潜力的以体验古城文化和城乡一体休闲为特色的宗教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以体现农业生态、健康养生的生态休闲旅游、绿色旅游、疗养旅游,以现代绿色商务为主题的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当然,这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具有前瞻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开发周期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可能会产生的矛盾,以便未雨绸缪,不至功亏一篑。
2、定位――城市休闲度假带
贝聿铭先生说过:“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南城的定位首先要迎合连云港市大发展的格局,积极融入连云港市总体战略规划和新浦区二级市区规划;其次要从南城镇各要素禀赋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自身优势,提出符合南城镇特色的定位。将南城古镇打造成为城市休闲度假带,一条以休闲功能为核心、以休闲服务产业为依托,富有旅游休闲景观特色的“城市走廊”,这是一个突出“古镇”与“新城”相和谐的“交叉型模式”的城镇类型定位,也是城镇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体现。希望能达到重塑历史古镇南城形象、突出南城文化和精神的目的,为城市精品化经营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三、相关建议和措施
1、保护性开发利用南城的历史文化古迹,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南城的古迹、古建筑物要采取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即先保护,然后在保护的基础上考虑适度开发与整合利用。因为古建筑是城市(镇)的灵魂,是城市(镇)历史文脉延续的表征,是地域特色文化最可靠的依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时候,具有保护和延续这些文脉的责任,而没有破坏和中断它们的权利。从先行者的经验看,古民居、古建筑物,在利用中进行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根据南城现存的古镇历史遗存进行有选择性的保护,留下一些历史痕迹,供后人观瞻,以期传承南城的历史文脉。具体措施有保存、保护、整饬、暂留和更新等。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大量游客及外来人口的到来,必将给古镇带来新的矛盾。如何解决和安置古镇内的居民,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政府应统一规划各功能区,完善有关配套设施,逐步搬迁古镇部分居民到新城区安置;设置古街区,对古镇建筑全面保护和修复,部分建筑可以适当开放,使南城的古街区与新城区相互联接“一体两翼,双城争辉”,形成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的旅游城镇网络体系,使得南城的古镇旅游能够在连云港市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见,一个成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尽量不破坏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要重视对整个地区特色文化精华的发掘、表现、发扬和保护,即商业运作与南城古镇的原生态文化保护并重,这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开发利用自然的山水资源,形成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始终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要素,还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更是一个城市进入国际社会的通行证,它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是每个城市(镇)发展的首要选择。南城镇依山傍湖,镇的东、西各有一座山体,俗称凤凰山,特别是东山,树木丛生,环境幽雅;妇联河和历史上凤凰湖的两片湖区痕迹依旧。南城周围的山形水势依然保持着历史上的完美形态,正是这些山脉与水系的生动组合,才造就了南城镇独具一格、无法割裂的城市特色。可以说,良好的自然山水格局为南城镇的发展空间与规划布局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在尊重自然、绿化山水、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理念指导下,整个南城镇的城市休闲度假带的设计可以围绕“西山东水、横联纵展”的主题展开。西山――西部的空间主要围绕山势展开,沿半山坡建设独立式商务会议办公设施;山脚旁原有的居住空间保留,并控制出朝向山麓的通廊与院落,形成朝山之势,寻求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东水――东部的空间主要围绕水岸展开,贯通两片湖区和妇联河水系,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水线(纵展),南部湖面滨水空间以凤凰湖、振兴花卉园为主体,打造城市生态公园,建成以农业观光园、特色花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并与凤凰城古街共同形成主要的文化休闲空间;北部借盐河在郁海广场南东向拐弯向北延伸,规划中可设置滨河景观区,打造市区南大门滨河绿脉,主要以健身中心、休闲茶社为主题,以展现新城区的优雅与活力;同时妇联河水系与生态绿化向东延伸,深入住区,形成线性组团绿地。此外,在城镇的各生活主干道要和景观性绿化相联系,为了保持东西凤凰山的视觉延续,在两山之间开辟多条视觉通道与生态通廊(横联),“横联纵展”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为古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品质,保护了优美的水岸线形态,直接提升了整个古镇的环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各功能的可生长性,以适应未来城市多变的发展需求。
3、建设城市休闲游憩度假带,带动南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休闲时代人们外出休闲的目的之一,即为摆脱日常定格化的工作生活环境,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特殊场景,享受全新体验,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让平常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得以释放。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不仅会有量的突破,而且会产生质的提升,即空间的延展――从城市到乡村。同旅游消费相比,本地居民的休闲消费具有简单、自由、灵活、频发等特点,其增长指数必然成为旅游者消费的重要补充,从而使城市旅游的季节性影响得以缓解,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保证。另外,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活跃,不仅能够推动城镇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城市(镇)生活形式,构建完整的度假产品体系,促成基于市场细分的、灵活的度假经营模式,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转型由战略设想落实到具体的进程中来。
目前,连云港市的各种休闲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尤其到了晚上,更缺少一个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服务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夜生活休闲场所。我们认为南城应当以休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依托典型的山水田园休闲资源,面向游客、市民和周边工业园区服务,体现文化的休闲、生活的休闲、自然的休闲、工作的休闲四个主题,承担起诗意栖居、文化体验、山水游憩、绿色商务四大功能。加快发展城市休闲度假带,逐步完善有关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城镇软、硬件环境,形成现代休闲服务产业的集聚群落,从而在当前激烈的区域旅游竞争中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年鉴(2007)[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2] 刘兆元、崔月明:南城凤凰文化[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3] 张百川:云台导游诗抄[M].云台导游诗钞注刊小组(内部资料),1987.
[4] 李鉴踪: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学思考[J].文史杂志,2006(5).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旅游与酒店管理
旅游与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存在与发展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和区域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旅游与酒店产业正在更新结构,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产生和扩大,如会展旅游、旅游形象设计等。结合我国旅游酒店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专业将朝应用性、技术性和特色专业方向发展,扩大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
宜春经济与管理学院以近2500学生作为宜春学院的第一大院,特别是作为学校唯一具备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学院,可谓是站在了宜春旅游经济发展的“近水楼台”。在校、院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管学院的旅游、酒店专业飞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对口专业有2位教授、2位副教授、4位骨干讲师;学生人数也是年年递增,目前已经培养出近300的旅、酒管理专业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楼台,如何先得到月亮是我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关键课题。高等教育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地方高校的我们,这更是我们的生命线,如何以地方建设为中心,有目的性、方向性的培养地方周边地区所需人材,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等等,这正是本课题所期望寻找到的结果,并以此基础为宜春旅游的发展、宜春学院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观点。
1 加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需要
基于专业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把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其个性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落实到教学环节中,使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市场需要。
1.2适应市场的要求
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市场,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面向实际,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要加大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鼓励开展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施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了刀刃上。根据对国内多所院校的考察与实践经验的探索,我们认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3个实训室。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导游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导游技能训练进行模拟导游,同时进行导游影音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导游。
2.1.2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训:通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评价,并进行开发设计,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方法。
2.1.3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4旅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
2.1.5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审美知识训练、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2.2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目前我院旅游与管理专业已经建立了几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每年暑期,学生自己也联系一些旅游酒店单位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同学甚至已与用人单位签下了工作意向。
2.3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如(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在此阶段,实践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在课程实习期间,除了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还要在假期安排专业集中实习。经过探索我们认为集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让学生参加旅行团或入住酒店,以一个游客的身分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风景名胜、酒店进行认识实习,体验旅行团中全陪、导游的工作及酒店员工如何开展工作等,并进行模拟训练,将他们领进旅游酒店工作的门槛。另一种方式是建立比较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由各专业课程老师分别下到实习地,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出整套的实习项目,如旅游、酒店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及酒店模拟规划实习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项目参与实习。
2.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目的地参观几个著名的旅游与酒店企业,了解旅游与酒店企业运转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引导学生为社会单位、社区服务,为他们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导游讲解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旅游与酒店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新生入学教育时,我们通常请来各大旅行社、酒店的总经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而在学生课程学习阶段,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旅游酒店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对行业信息了解非常及时。
3 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3.1大力推进实践性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为此,学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建设。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理论过深过全,技能操作内容过浅过少的弊端,我们以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对酒店餐饮、客房中级服务员资格征的鉴定内容为依据,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模块的训练目标;以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依据,以技能形成为主线,对现行专业教材进行精简、修改、补充、组合,形成了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模块式自编教材。
3.2加强旅游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与酒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应该是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参加过相应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风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实操技能,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比如主讲现场导游课程和模拟导游实训的教师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大旅行社担任过导游、领队和酒店部门经理等职务,主讲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师担任过星级酒店培训部经理等。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师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特别强,符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3.3加强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技能训练环节落到实处
(1)建设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与酒店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业、酒店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业及酒店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与酒店企业解决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与酒店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对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兰.从旅游教育看高校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
[2]韩淑云.发展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
[3]高亚芳.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经济·社会.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煤炭高等教育.
[5]王炜.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
[6]王华,葛静宜.高职职旅游教育模式构建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篇9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由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但包括生态农业体系中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部分,还包括在于有鲜明特色的乡村环境中的其它能给游客带来生态启发和教育的自然、文化、物质、精神等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服务设施。生态农业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的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它是将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它强化了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观赏、娱乐、健身、求知等功能服务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既具有生态旅游共同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生态旅游的个性特征,它的兴起和发展有其深刻的背景因素和理论基础,也有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意义。
二、恭城县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实证分析
(一)红岩村概况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恭城县城14.7km,距离桂林市中心122.7km。红岩村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7℃,年降雨量1490mm,且雨热同期,十分适合柿子、柑橘等农作物的生长。村内无工业污染源,空气环境质量高,森林覆盖率达95%。红岩村有农户95户,人口395人。过去,红岩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恭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红岩村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栽培月柿、柑橙等水果,逐渐富裕,并建成了富裕生态家园。
(二)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广大农村能源短缺,红岩村人决定走生态农业建设之路,实施以养殖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链中,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提供充足的原料。办沼气可照明、做饭,这样既净化、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同时又可利用沼气池排出的沼渣、沼液给月柿施肥,提高了月柿的品质,减少了其病虫害的发生。生态肥的使用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使红岩村生产的“恭城月柿”个大、形圆、肉厚、质软、核少、含糖量高,受到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恭城月柿”先后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月柿之乡”和“中华名果”称号。
(三)从生态农业到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延伸
“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生态链催生了当地的生态工业和方兴未艾的以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旅游在“五位一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里人面对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压力,向往农村的清新空气、田园生活和民族风情。红岩村人抓住机遇,从2003年开始建设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民俗风情表演、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推行“人畜分离,规模养殖,集中供气,统一管理”的沼气建设理念和模式。几年来,红岩新村共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了农家别墅、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观景台、月柿节主会场、大型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修建了景区大门,修通了直通红岩新村的柏油路和果园观光小路,开设了平江河水上乐园,建起了垂钓小区。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建有独立别墅43幢、开办旅游餐馆29家,共有客房250余间,床位500余张。开辟了4条旅游线路,可进行观花采果、自助探岩、垂钓、水上游乐、民族风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食、宿、行、娱、购、游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形成了富有红岩村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详情为:(1)需求系统,即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需求;(2)中介系统,即月柿节及各类媒体的宣传;(3)引力系统,即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优质的柿子、碰柑等农作物,浓郁的民族风情;(4)支持系统,即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农家别墅区等良好旅游设施,村旅游协会。目前旅游收入占村民收入的40%。2005年80万的游客人次为红岩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旅游年收入突破10万元。2005年底红岩村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农民自己管理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10月3日,红岩村再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月柿节,标志着日渐红火起来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2006年底,红岩村以其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风情表演、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突出特点,入选“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三、创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红岩村是“富裕家园生态农业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中国农业旅游的一个缩影,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如,旅游的内容过于单调、特色农产品未能实现深加工、缺乏高科技的管理手段、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因此提高可持续发展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一)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管目前红岩村的生态环境良好,但毕竟生态环境脆弱,并且随着游客的增多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环境卫生的处理、旅游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将直接影响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景区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保的投资、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及建立环境跟踪监测系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做强做大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应该如何定位。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不断丰富生态农业内涵,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结构,实现旅游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旅游。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效)生态农业;二是继续研究探索沼池建设新技术,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和沼气使用效能;三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生态农业,使全县由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例如,在水果品种选择、搭配时不仅考虑其经济性能,还要考虑其观赏价值和旅游功能;在养殖方面不仅考虑发展沼气积累粪肥的需要,还应考虑旅游美食的需求。其次,红岩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形式简单,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按照生态性、休闲性应合理的增加一些娱乐、康体或饮食文化等项目,可提高入住率,增加人均旅游天数,提高经济效益。红岩村作为恭城典型,其生态农业主要以果树为主,果子成熟的时候旅游者比较多,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季节性的旅游,出现了淡旺季。为了旅游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发展花卉旅游,或者根据地域土壤条件种植四季果树和当地的特色举行节日旅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农业生态特色开展会展和重大会议来宣传恭城的旅游。可以运用像海南的博鳌论坛一样的方式来彰显恭城的“中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魅力。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及专业人才引进
高质量的旅游源于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源于高质量的员工。红岩村现有的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亦没有专职讲解员,尚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所以,培养生态农业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是培育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已成为红岩村旅游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加强生态意识
研究表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旅游发展。社区居民只有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合理的利益,才能积极的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红岩村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是该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设绿色住宿,目前恭城的旅游住宿和都市里的三星级酒店的住宿可以媲美,这虽然会给旅游者带来舒适的感觉,但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是,这里似乎缺失了原生态和本民族风格的建筑样式。其实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体验瑶族的特色民居是他们的目的所在。民俗日渐消逝的今天,若恭城保留了民族的特色,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成功。提倡绿色饮食,游客在菜园里自己挑选蔬菜决定饮食。目的是让游客知道自己在旅游生态地方感受到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这些策略都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实施。
(五)加强法制建设,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红岩村的旅游主题是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因此必须具备健康、自然及和谐的内涵。但如只顾眼前利益而放任不良社会风气进村,实际上就玷污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含义。红岩村在旅游开发初期曾被报道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尽管只存在个别现象,但是如果得不到必要的遏止,将对红岩村将来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古村落和谐发展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雅端村作为义乌地区少有成片保留较好,规模较大,体现了明清历史时期江南风貌民居和古代村落鲜明特征的古村落,多年来得到相关部门、各级领导、文保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为保护雅端村古村落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2010年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其开展了规划编制。
雅端村现状分析
雅端村位于义乌市赤岸镇区西南部,距离义乌主城区20公里。在赤岸“十里桂花长廊旅游景区”内,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可迅速融入义乌市域区域大旅游圈。(图1)
雅端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北有来龙,南有溪水环抱,选址风水条件优越。其建筑机理和村巷空间特色鲜明,呈现了一个“田亩型”网络状的村庄布局结构、中轴对称的“七栋五堂”群体格局和超长、超宽,气势恢宏的村巷空间体系。
古村以“七栋五堂”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格局完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七栋”:容安堂为主厅,修建于清乾隆廿四年,该建筑坐西朝东,三进三开间两厢两廊两天井,通面阔28米,通进深38.5米,占地面积1078平方米,谓之三栋;南北两侧对称布局着两重厢堂,名为荣春堂、明星堂、兰翠堂、珠宝堂,谓之四栋,共构成七栋。“五堂”即为容安堂、荣春堂、明星堂、兰翠堂、珠宝堂。(图2“七栋五堂”解析图)
村庄现有两家茶厂利用村南茶山种植和收购茶源生产,年产各类茶叶374吨。村南600米处有一水库和拔春生态园农庄。
随着村庄日益发展的需要,居住用地的需求逐渐加大,村庄内部的老旧建筑急需改造更新。
规划理念与规划思路
1、规划理念
(1)、文脉传承理念
规划应充分体现雅端村历史文化特征,通过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民俗,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地方精华。
(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强调多样化的物质空间形态的组合,努力打造一个生态绝佳、绿化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惬意的居住空间。
(3)、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理念
以村庄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重点,把发展本村特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项目与生活模式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同时重点扶持观光农业、旅游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2、规划思路
规划通过对雅端古村落的保护和历史文化挖掘,将古村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与旅游产业发展积极融合,通过科学的规划促使村庄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赤岸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圈,使雅端古村落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齐鸣共响,建设义乌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旅游、古建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名村。
三、规划内容
1、雅端村古村落的保护规划
根据雅端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元素的构成及其特征,本次规划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护:
1)、村庄整体形态与风水格局特征包括村落周围的整体风水环境,自然与人工环境特色要素,山水格局;村落空间布局环境特色,地形地势,水系走向;
2)、古建筑群总体格局;
3)、建筑风貌特色与细部特征;
4)、与古村落共同延续发展的公共空间与滨水开放空间。
2、雅端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将保留古村落部分和近年新建区部分,改造空心村部分。规划须既与古村落格局和风貌相协调又要与保留部分的格网整体格局相协调。因此,规划空心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区的整体格局应与保留区相协调,延续相对整齐的格网格局,同时与保留依山就势、“粉黛”相间、清雅幽静的村落原有整体景观风貌。(图3规划平面图)
规划结构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九大功能区块:“田亩型”整体村落空间和“七栋五堂”、遗安堂、叙伦堂及其周边相属古建筑群构成的古建筑核心游览区;以远期规划的仿古风貌旅游街区、村口苦槠树林和观景台、农家乐餐厅构成的除核心游览区外的主要景区;新建风貌住宅区(三区块);新建住宅区(两区块)和保留建筑改造区(两区块)。
3、雅端村古村落的产业发展规划
依托古村落“七栋五堂”古建筑群核心区、村口古苦槠树林、龙首山古樟树、古甬道、茶产业以及南部拔春生态园农庄,规划建设多项特色旅游项目。
村落旅游发展规划总体布局可分为:“一个核心五大景区”,即:
一个核心景区:即古村落部分的古建筑群和新建风貌主街、古村落水口——“聚财湾”一起构成的核心游览区。(图4 旅游发展规划图)
五大景区:
1、老村口景区:旅游接待中心,苦槠树林休闲游览区、手工茶坊体验区、茶文化一条街;
2、农家乐陈氏餐饮特色游乐区:以本地特色菜肴和陈氏家族菜肴为核心,本地自产蔬菜家禽为食材,研制的特色餐饮、娱乐农家采摘休闲区。
3、古樟幽洞景区:以观龙首樟,古甬道探幽,登瞭望台鸟瞰全景为主要活动。使游人在古村落建筑群游览之后一览古村落的全景,设身处地的体味村落选址风水特色和环境格局特色之妙。
4、旅游景观街坊:规划利用联系以上三大景区的主要通道,结合新农村建设旅游景观街坊,为旅游购物和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提供配套腹地。
5、拔春生态园农庄:提升改造后的农庄将利用其生态环境特色和空间腹地,形成以垂钓、餐饮、采摘休闲区及户外拓展为特色的生态农庄。
四、结语
1、充分利用原来遗留的传统民居。将原传统民居经过改造后可继续利用,为现代人服务,包括改造传统民居为古色古香的药铺、茶馆、手工艺业店铺等以再现当地民族生活情趣,不仅开拓旅游观光新局面,繁荣经济,恢复古村落的活力,还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防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图5鸟瞰图)
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发掘传统中的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重现当年的文化氛围,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使人们的生活注入传统的文化因素。
2、在古村落的附近规划一块地,用于农民新村的建设。新村的建设风貌要与传统民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协调,使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得以维护。3、双向互动,形成保护和开发的良性循环。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不但能带动古村落的良性发展,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古村落资源进行不断维护与修缮的同时,探求实施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丁清俊 《江南古民居》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