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的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胃炎的的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于收治的1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的分为3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A组中的50例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18~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岁。B组中的50例患者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2.3)岁。C组中的50例患者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岁。
1.2 方法
A组应用复方铝酸铋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337)和规范饮食指导进行治疗,1片/次,3次/d;B组应用20 mg/次法莫替丁(批准文号:H10920079)和饮食指导进行治疗,2次/d;C组应用150 mg/次雷尼替丁(批准文号:H44021231))和饮食指导进行治疗,2次/d。2个月后对3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
1.3 疗效评价
采取治愈、显效以及无效3个指标进行评价;治愈:患者的胃痛以及其它症状逐渐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显效:胃痛得到有效缓解,症状缓解;无效:胃痛没有任何缓解,胃镜检查没有变化。
1.4 统计方法
该组资料所有数据的处理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3组间的临床疗效见表1,A组治愈率为98%,B组治愈率为84%,C组治愈率为86%。3组进行比较,A组治愈率高,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4,P<0.01);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1;P<0.01)。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见表1。
表1 3组间的临床疗效比较[n(%)]
注:B、C两组比较,虽治愈率略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返流、生活不规律以及暴饮暴食或幽门螺杆菌感染[2]等引起。病程长,缠绵难愈、容易复发为其主要特点。该病应于早期及时治疗,如若处理不当,或有癌变可能。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如马春[3]在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的研究中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仅仅有着较长的病程,同时也是一种较容易复发的疾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的状态,疾病难以进行根治;易展等[4]研究表明在不同隔姜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SOD活性升高和MDA水平降低,和雷尼替丁有类似作用。宋莹[5]针刺调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显著效果。
从笔者所在医院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来看,A组应用复方铝酸铋片比B组法莫替丁和C组雷尼替丁的治疗效果要好的多。复方铝酸铋主要是一种多种药物构成的复方片剂,口服之后,有较快的崩解速度,并在胃黏膜溃疡的部分,一种保护层逐步形成,对于胃受损部位组织的修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0例患者中,30例治愈,19例有明显治愈效果,无效者仅1例,总有效率高达98%,这样的数据充分证明了复方铝酸铋片在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显著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和赵小红[6]、郑传香[7]、杨名诗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篇2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疗效
慢性胃炎属于慢性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而引起的胃粘膜反复的慢性炎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起因为饮食不洁、情志不遂,进而出现一些列的临床症状[1]。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上腹痛,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治疗上效果欠佳。本文选取4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半泻心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西医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30天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40例患者均于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989年11月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观察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占50%,女性10例,占50%,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9±2.5)岁,病程3年-20年,平均病程(18.5±2.5)年,其中2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占10%,4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占20%,8例患者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占40%,4例为反流性胃炎,占20%,2例为肥厚性胃炎,占10%;对照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占60%,女性8例,占40%,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9±2.5)岁,病程2.5年-22年,平均病程(19.5±2.5)年,其中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占20%,4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占20%,8例患者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占40%,2例为反流性胃炎,占10%,2例为肥厚性胃炎,占10%。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平均病程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半泻心汤加减的方法进行辩证治疗,半夏泻心汤具体的基本组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和大枣。对于吐酸患者在上述组方中加煅海螵蛸、煅瓦楞、大贝;对于嗳气患者加旋复花和代赭石;对于胃脘胀痛患者加乌药、半夏,人参用太子参替代,此外加石斛、麦冬、沙参。对照组2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的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一个疗程30天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通过胃镜对患者胃粘膜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1.4疗效判定[2]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经胃镜检查胃粘膜已经恢复正常视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胃粘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视为有效;若患者较治疗前无任何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30天的治疗后,观察组20例患者,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患者,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表一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0 17(85%) 2(10%) 1(5%) 95%
对照组 20 11(55%) 6(30%) 3(15%) 85%
3结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胃部,也时常涉及肝脾两脏,具有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升降失司的特点[3]。目前,西医对其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为主,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或不规则应用,体内耐药菌株的生长,常规对Hp的根除率较前明显下降。半夏泻心汤根据中药配伍组方的原则,多味中药共同入味,在根本上起到辛开苦降、攻补兼施的临床效果。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开结降逆,和胃消痞为主药;黄连、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之功;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甘草性味甘平,健脾益气,益胃生津,以补“后天之本”来达到了治愈慢性胃炎的临床功效。本文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观察组20例患者取得了95%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参考文献
[1] 祝倩.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四川中医,2006,24(6):67.
篇3
关键词:中药;慢性胃炎;临床观察慢性胃炎于临床上是一种病程长、易复发的慢性疾病[1],其主要病理变化有胃粘膜腺体及上皮发生萎缩,数目减少,粘膜基层增厚并且胃粘膜变薄,不同情况可伴有肠上皮及胃幽门部腺体化生。慢性胃炎是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性增生的患者癌变率显著升高。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发现中药的介入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逐渐被广大社会人士及临床医师所接受及使用。如今,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较为重要的进展,发现中药辅以西药治疗慢性胃炎其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采取中药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10年,平均病程3年。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表现轻者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泛酸等症,严重患者伴有贫血、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其临床体征较不明显。进一步通过内镜下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红肿、糜烂、胃粘膜粗糙情况,消化道有明显出血及胆汁反流等情况。其中32例内镜下出现水肿及红色片状斑点,21例单纯胃部糜烂,26例伴有胆汁反流和21例除胃部糜烂外并发胆汁反流。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45例患者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0.5岁,患者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4.7年。临床内镜下检查出红色片状斑点18例,发生单纯胃部糜烂9例,胆汁反流15例,胃部糜烂伴有胆汁反流7例;西药组55例患者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2.5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10年,平均病程2.6年。临床内镜下检查出红色片状斑点14例,发生单纯胃部糜烂12例,胆汁反流11例,胃部糜烂伴有胆汁反流14例。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等临床基本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三联"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具体用药克拉霉素500 mg、奥美拉唑20 mg和阿莫西林1 g,嘱患者用水冲服,2次/d。中药组在"三联"法用药基础之上,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病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法指定用药方法,使用白花蛇舌草、黄芪和蜥蜴等治疗慢性胃炎特效药物配合驱寒、活血或散热等对症治疗,若患者血瘀凝滞,则对症以治疗胃炎为主,活血治疗为辅,组方有蜥蜴、蒲黄、当归、五灵脂、伍丹参饮等;若患者脾胃寒虚,则采取驱寒为辅治疗,组方采用六君子汤,人参、茯苓、陈皮、大枣、白术及黄芪。若患者体征为热症为主,则采取清热为辅治疗,组方采用舒肝散、蒲公英及半枝莲等。以上组方1剂/d,1个月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1个疗程后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痊愈:患者于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中肠道及胃壁均恢复正常,无溃烂及水肿出血等症状,于4~6个月来院复查,均无复发迹象;有效:患者于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胃镜检查中肠道及胃壁均有改善,溃烂及水肿出血等症状减轻;无效:患者于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中胃壁及肠道无变化或溃烂及水肿出血等症状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有资料采取χ2检验,以统计P值作为统计学指标,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见表1。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中药组45例患者中痊愈28例 ,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55例患者中痊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3.63%,以上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中药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3讨论
慢性胃炎常见类型主要有3种,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溃疡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临床诊断方法多为纤维胃镜或病理活检,其病灶部位多发于胃幽门部。慢性胃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但有关数据显示,其发病影响因素多与幽门螺杆菌导致感染有关[3]。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为乏力、消瘦、隐痛、灼热、纳差及胃脘痞满等,从中医学角度上将,此种症状可概括为痞症胃脘痛范围,即寒湿气滞、脾寒气虚。从中医辩证法角度上对各个症状进行调理,需养胃、益气及健脾。血瘀凝滞症状为主患者需活血行气,脾胃寒虚患者需寓补于消、标本兼治,热症患者需和胃止痛、疏肝解郁及清热化湿。根据以上中医辨证法指导的原则进行治疗[6]。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治疗,即口服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将致病菌杀灭[4]。此种方法虽然短期见效快,但是其副作用较大,并且容易复发[5]。中医则主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以调理为主,利用中医辩证法指导进行治疗,再辅以临床西医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即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于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中药于患者临床基本无副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数据及结论,证实此种方法具有进一步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覃事东.论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6(下):2537-2538.
[2]甘贻波.胃苏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42-43.
[3]高翠萍.胃舒汤治疗慢性胃炎45例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11):837-838.
[4]余鸿.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04-505.
篇4
【关键词】雷贝拉唑钠片;胃复春片;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20-02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根除Hp仍是临床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一线方案。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Hp耐药性越来越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根除Hp的效力也愈见减弱。临床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清除Hp,促进炎性病变胃粘膜的修复,有效缓解慢性胃炎及胃溃疡临床症状[1]。本文对67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治疗的117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治疗组患者67例,男35例,女32例,平均(48.7±8.2)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49.2±8.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的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雷贝拉唑钠片,(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7),20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胃复春片,0.359g/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4片/次,3次/d;连续服用4周后比较患者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等指标。
1.3疗效评价疗效评定参照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对慢性胃炎疗效判定标准[3]: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及活检显示腺体萎缩、异型增生消失,炎症消失或好转至轻度;②显效:临床症状、炎症、腺体萎缩、异型增生明显好转;③有效:临床主要症状、炎症、腺体萎缩、异型增生有所减轻:④无效:症状、胃镜及病理活检显示均无好转。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SPSS18.0,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5%,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x2=4.8867,P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炎症,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典型病症表现为无规律性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慢性胃炎多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用药刺激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目前Hp已被WHO列为Ⅰ类致癌物质,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关键在于清除Hp、保护胃黏膜,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则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线方案。雷贝拉唑作为一种可选择性抑制Hp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可直接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其解离常数高、起效快[4];与其他药物之间互作小、代谢安全,可长效维持胃内高PH,因而作用持久,能够有效根除Hp。
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Hp耐药性越来越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根除Hp的效力也愈见减弱;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清除Hp、促进胃粘膜修复,有效缓解慢性胃炎。胃复春是以香茶菜、枳壳、红参等多味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香茶菜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其药物活性成分还具有抗肿瘤、抑制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加上枳壳、红参等活血固本的辅药相配,胃复春可有效改善胃粘膜病变部位血液循环状态,消除炎症,促进粘膜再生修复;此外,胃复春对H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文中主要探讨将两种药物雷贝拉唑钠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数据结果显示,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55%),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钠片的对照组(74%),差异具有可比性(x2=4.8867,P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钠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向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9):67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837.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40.
篇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岁以上、病程1年以上、反复发作、反复不规范治疗、或治疗失败的迁延难愈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消化性溃疡~5岁1例(%)51~6岁15例(5%)6岁以上例(1%)男5例女5例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慢性胃炎~6岁1例(7%)61岁以上9例(%)男例女7例。
诊断方法:均经胃镜确诊Hp检测为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及重症胃炎并排除胃癌、肝硬化、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有明显胃出血、血液病的患者。
临床特点: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上消化道症状重、乏力、消瘦、上腹饱胀、食欲差伴有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的体症上腹部压痛、不规则隐痛或钝痛者已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采用西药规范治疗长期坚持加服中药散剂的治疗方案。因全部病例为Hp阳性患者首先用西药根除Hp的治疗。奥美拉唑mg1日次餐前服克拉霉素5mg1日次餐后服阿莫西林1g1日次餐后服。以上三联疗法连服周为1疗程溃疡和胃炎同方。服药结束后采用中药散剂维持治疗方法:三七5g丹参15g厚朴15g连续服用6~9个月为1疗程。对有并发症患者的加减法:慢性乙肝、三七5g丹参15g人参15g厚朴1g服法同前1~个月为1疗程。慢性胆囊炎:三七5g丹参15g黄连15g厚朴1g服法同前1个月为1疗程。慢性胃炎:三七5g丹参1g党参(或人参)15g厚朴1g研成粉末或水丸状.5~g1日次餐前服连服个月后停1个月继服。此外对消化性溃疡.5~1年仍有上腹不适者加服1周以上西药三联方慢性胃炎有上腹痛或不适者加服奥美拉唑周同时中药散剂继续维持治疗。对有心理障碍者进行健康心理治疗适当给予镇静剂或抗抑郁剂治疗调整胃肠道功能可适当给予解痉剂慢性胃炎、胃黏膜糜烂严重者给予止血剂或云南白药胶囊胃黏膜萎缩严重者给予摩罗丹1日次1次1丸个月为1疗程。
消化性溃疡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1年后上腹部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或仅留有瘢痕检测Hp根除。②有效:上腹症状消失或缓解胃镜复查溃疡面缩小检测Hp根除。③无效:上腹部症状依旧胃镜检查无变化或加重检测Hp未根除。
慢性胃炎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体重明显增加反酸嗳气消失上腹胀痛及烧灼感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恢复糜烂消失腺体萎缩或肠化生逆转检测Hp根除。②有效:上消化道体征无明显加重反酸嗳气消失上腹痛减轻或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糜烂减轻腺体萎缩或肠化生有明显逆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Hp检测为阴性。③无效:连续服药~疗程后临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结 果
本组属临床迁延复治在治疗上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并用中药散剂维持继续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复查消化性溃疡治愈例有效例无效1例转外治疗失访例。慢性胃炎治愈8例有效1例无效例转外院失访8例。在治疗过程中除1例有大便干结外余无1例不适及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讨 论
篇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57-01
【摘 要】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1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三联治疗。对照组76例,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痢特灵三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好,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病变明显好转,HP转阴,远期疗效稳定。结论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三联疗法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其病原菌,因以反复、难治为特性,现主张联合用药,我院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2例均为我院2004年2月~2007年8月的门诊病人,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男67例,女85例,年龄在20-75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4例,随机分成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三联治疗组76例和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痢特灵对照组76例,治疗前一周停服其他药物。
1.2 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并经组织学切片查HP,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
1.3 治疗方法 雷贝拉唑每次10mg每日一次,阿莫西林每次1g每日2次,痢特灵每次100mg每日3次,疗程为2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在服药后消失,胃镜复查病变完全改善,HP转阴。显效: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胃镜复查病变明显改善,HP转阴或由强到弱。无效:服药后症状无变化,胃镜复查无改变,HP仍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Ridi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治疗的显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总显效率和总治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粘附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细胞,分泌尿素酶、酯酶、蛋白水解酶和毒素等,损伤胃、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激发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即十二指肠炎。因此,治疗上除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外,重点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疾病发生率。
雷贝拉唑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且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阿莫西林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使细胞溶解,此药耐酸,口服吸收好,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痢特灵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以上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联合应用,临床症状消失快,HP转阴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胃炎;疗效;安全性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指在各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的以胃黏膜表明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及腺体萎缩等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1]。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上显示出明显优势。本文就我院近年来286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门诊收治的2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排除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消化道病变者。男155例,女131例;年龄17-65岁,平均(38.2±3.9)岁;病程2个月-24年,平均(14.5±3.7)年。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试验前1-2周均停用任何对疗效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泛酸者予奥美拉唑20mg/d,每晚1次;有嗳气、腹胀者给予多潘立酮20mg/d,每日3次;根据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程度加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行三联抗菌治疗。15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①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降逆散郁。方用香苏饮加减。药用香附、苏梗、砂仁、木香、陈皮、砂仁、厚朴各10g,柴胡、白芍各15g,黄连8g,吴茱萸5g,甘草3g。易饿、胃嘈杂、反酸严重加龙胆草;胃脘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②脾胃湿热型:治宜健脾和胃,清利湿热。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茯苓各15g,厚朴12g,黄连、黄芩、苍术、白蔻仁、滑石各10g,甘草3g。烧心感、嘈杂善饥加贝母;胃脘痞满、恶心纳呆加佩兰、砂仁。③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和胃,温中补虚。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g,白芍、蒲公英、地丁草各20g,党参15g,茯苓、陈皮、半夏、白术、乌药、生姜各10g,木香、砂仁、桂枝各5g,大枣5枚,甘草6g。④脾虚气滞型:宜健脾理气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半夏、砂仁、陈皮各10g,白术、茯苓各12g,山药、木香、枳壳各15g,黄芪30g,甘草3g。烧心感、嘈杂善饥、明显疼痛加五灵脂、煅瓦楞子;胃脘闷、纳呆者加佩兰、砂仁。水煎服,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两组治疗期间均患者戒烟忌酒,保持清淡饮食及合理作息。
1.3疗效评定标准[2-3]①症状疗效标准:治愈,胃炎性反应症状基本或全部消失;显效,2-3项主要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少或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②胃镜疗效标准:治愈,胃黏膜基本正常;显效,胃黏膜糜烂及出血症状消失,充血明显减轻,炎症范围明显缩小;有效,炎症范围缩小或减轻;无效,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6.5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胃镜疗效比较观察组胃镜疗总有效率91.61%明显优于对照组6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年),观察组有5例(3.50%)复发,对照组有19例(13.29%)复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典型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饱胀或剑突下压痛,部分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纳呆、消瘦、贫血、乏力等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的节奏的加快,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发病因素可为感受寒湿之邪、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的脾胃功能受损,或气血亏虚、气虚血瘀、病久生虚所致的脾气亏虚、胃阴不足及胃络瘀血[3]。中医治疗本病主张益气养阴活血,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多脏器调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胃镜有效及3年复发率(96.50%、91.61%、3.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8.32%、69.93%、1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综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毒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翔宇.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探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5):25-27.
篇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Method: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0 to June 2014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all based on the holistic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erformed nursing care by conducting the planned,target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schem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After a period of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发病的可能因素有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大多临床表现轻微或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0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5例;年龄22~61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5年;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3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18例,合并溃疡者5例。对照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7~65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4.1年;浅表性胃炎34例,萎缩性胃炎1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22例,合并溃疡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满隐痛,反复发作,乏力,伴有口干、纳差、咽燥,并经过纤维胃镜检查及Hp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合并Hp杆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克拉霉素口服,500 mg/次,2次/d;甲硝唑口服,400 m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工作由护士长监督,护士统一执行[1]。
1.4.1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实际上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心态的调整对于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2-3]。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往往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烦躁等心理异常情况,在接诊后,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忙患者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中的首要条件,临床护理路径中要求护理人员入院时进行自我介绍及对医院的设施、相关制度进行介绍[5]。在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密切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讲解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用药方法、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掌握多了,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随之增高[6]。
1.4.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慢性胃炎患者疼痛位置和持续时间等都各不相同,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常规化验重点是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另外,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从而能够及时且准备的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更好的进行对症治疗。
1.4.3 健康指导 很多患者出现慢性胃炎的原因多是日常饮食习惯不健康造成,如有些人喜欢食用过度辛辣的食物,或者有些人饮食不规律,饮食护理对于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更快痊愈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的指导、用药方面的指导以及后期生活指导以及复查指导等。通过口头讲解、图片及文字宣传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和诱因。交代服药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嘱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要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并尽量少食用辛辣食物或者饮酒,在整个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这个饮食习惯进行[7]。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用药量,确保真正康复后才能够停止检查[8-9]。健康指导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记忆也加强了患者自我的护理能力,以方便患者在无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现自我护理[10]。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病征全部消失,胃黏膜无炎症为痊愈;主要病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出血消失但胃黏膜仍糜烂者为显效;主要病征有所改善,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范围缩小为有效;主要病征无改变,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34例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7.1%,患者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28例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度为85.7%。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是中老年人群为主,具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人数也随着不断增加的特点。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目的,只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11]。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7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94-02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为内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有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1]。复发率高,病程长,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治愈。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为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经胃镜等确诊,符合消化内科的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的观察对象,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慢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22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6.2±11.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慢性胃炎19例,消化性溃疡23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5.8±10.3)岁。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
1.2.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即与患者讲解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树立信心,并了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必要时,给生活指导及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缓解疼痛方面进行护理。①健康教育:通过讲解、科普宣传等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诱因、包括长时间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都会导致产生疾病的复发和加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如胃里反酸、呕吐、疼痛、甚至出血等;同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积极接受治疗,在病房内外放置一些宣传册、画报,加强慢性胃炎、胃溃疡的相关治疗的科普。②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恢复都会造成影响,由于自身疾病治疗时间长,各种压力下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害怕低落的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到胃镜的检查及病情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首先通过患者平时的神态、语言、语气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如患者经常说“自己的病治疗不好了”可能是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通过以前治愈的成功例子,让患者树立心理,告诉患者治疗疗程的,是需要按计划进行来,因此需要一个过程,让患者不要着急,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的情绪,才能加快病情的恢复。医护人员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当患者情绪低落时,应及时做心理疏导[3]。③生活指导: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加强适度的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要劳逸结合。饮食上,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饿或过饱,食物应选择温、软、营养的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吃生、冷、硬、辛辣等刺激的食物。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会破坏肠胃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物增加和胃黏膜液分泌减少。④缓解疼痛: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以给予按摩、局部热敷等处理,同时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疼痛。如患者感到非常疼痛时,应给予镇痛药物等,切勿滥用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咖啡因等[4]。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通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为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为有效,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采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交能力、睡眠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生活治疗评估。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疗效比较采用T值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治疗前SF-36评分(505.6±80.5)分,治疗后SF-36评分(530.5±86.5)分。观察组治疗前SF-36评分(504.2±80.4)分,治疗后SF-36评分(589.1±95.1)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F-36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篇10
【关键词】 老年患者;溃疡;肿瘤;慢性炎症
人进入老年阶段后生理功能减退,反应性差,疼痛不敏感,常常会导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经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0例常见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男818例,女382例;年龄60-69岁856例,70-79岁312例,
80岁以上32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由于老年人的合并症较多,常见的伴发症为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对于老年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心脑血管的治疗。
1.2.1 癌肿 对于胃镜检查发现有癌肿的患者,均常规取病理,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的癌肿,可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放化疗;对于有转移的患者可行放化疗后在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广泛转移和合并症较多,手术风险的患者行姑息治疗。
1.2.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以抗菌、制酸、保护胃黏膜为主;中医以辨证论治,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和改善局部血循环,提高防护因子的抗损伤能力。
1.2.3 溃疡 去除诱发因素,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抑酸、止痛、补充血容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及黏膜保护剂等,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常规行根除治疗。经单纯内科药物治疗6-8周,对出血不止或穿孔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1.2. 息肉 对于老年人的息肉的治疗主要以胃镜下切除为主,定期胃镜复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癌肿450例,慢性胃炎580例,溃疡145例,息肉21例,其他4例。其中450例癌肿中418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后行放化疗辅助治疗,其中32例因为肿瘤转移和手术风险过大放弃手术;慢性胃炎的580例患者经中西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8%;溃疡145例患者经内科治疗控制者138例,其中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老年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消化道肿瘤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肿瘤,资料显示[1],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但是很多消化道肿瘤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胃癌是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首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在40岁以后逐渐升高,65-75岁达高峰。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一般情况良好,合并症少的,如Ⅰ、Ⅱ、Ⅲa期胃癌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切除术;对晚期患者,如晚期胃癌,科选择行全胃切除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因为年龄增加使器官的的正常功能退化,而在手术打击下,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得不到相应代偿性的增加。所以,对已有远处转移的老年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可行姑息性切除原发病灶。
3.2 老年慢性胃炎的治疗 老年慢性慢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隐痛、胀满、烧心、食欲不振、嗳气、消瘦等,其中胃黏膜活检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老年慢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胃黏膜腺体的萎缩,治疗上以加强胃黏膜保护因子和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为主。现代[2]大量研究表明,Hp引起的慢性胃炎起到启动作用,并因其感染程度的加重和持续作用加速了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形成。对Hp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根除治疗可阻止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进一步加重。
3.3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加造成多系统的退化,消化道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功能降低,从而减轻了对溃疡面的刺激,因此患者不易出现疼痛,或者疼痛无周期性和节律性,易误诊,临床常以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老年人溃疡的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增多,这与老年人体质差、伴发慢性疾病多、器官功能及免疫防御机制减弱等有关;此外,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量通常较大,不易自止,这与溃疡面积大,血管壁硬化和凝血功能减弱有关[4]。
对于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愈合和预防并发症。内科保守治疗主要是抑酸、止痛、补充血容量、根除Hp等。由于老年人患各种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等,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性出血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并发症的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需要严密监护,常规给氧,有效补充血容量。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出血量多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消化道肿瘤、慢性炎症和消化性溃疡。对于老年消化道溃疡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治疗合并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9.
[2] 熊汉华,蔺 蓉,侯晓华.不同年龄人群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炎症胃内分部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 2005, 22(11): 738-740
- 上一篇:商业中心运营管理
- 下一篇:奶茶店财务风险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