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资源现状

篇1

    【关键词】 广西民俗旅游 旅游资源现状 存在问题 开发策略

    一、民俗旅游资源含义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就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民俗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界定。一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术等。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从内容上来说,它既包括物质性的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它的表现形式有服饰、民居、饮食、建筑、礼仪礼节、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从特殊性来说,民俗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广西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广西也不例外。广西境内居住着汉、壮、瑶、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等12个民族,而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则是广有的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①。其中,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90%以上分布在广西,全国瑶族的75%分布在广西②;广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约占60%③。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如在小吃方面,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各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在酒文化方面,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在民族服饰方面,各民族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这些别样的民族风情,铸就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民俗旅游资源宝库,这些资源宝库目前正在逐渐被开发、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收益。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本着“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的旅游发展理念,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政策、财力、人力和物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使以侗族建筑、侗族风情、侗寨居民生活和侗乡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三江旅游业更具魅力。仅2006年上半年,接待人境过夜旅游者12180人次,同比增长61.2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685.5万元,同比增长79.6%,旅游创汇80万美元④。

    尽管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使用及开发还是存在另人担忧的一面:

    1.许多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异族异地民俗风情取而代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文化的引入,一些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逐渐被冲淡同化乃至消失。受现代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不愿再穿本民族服装而钟情于流行服,忘了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美的民族舞蹈而沉醉于流行歌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整体断代的危险。此外,文化的变迁也十分突出,像端午节、中秋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在逐渐被淡化,而欧美国家的传统节如对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却正在风靡整个社会。

    2.模仿成风,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区有大量资本涌向民俗旅游开发领域,数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纷纷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旅游开发经验,这些项目大多粗制滥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3.民俗风情正在庸俗化

    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淳朴民俗风情的亵渎和歪曲,从而使民俗风情庸俗化。如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将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和下流的、暴力的、无聊的事物掺入其中或将少数民族婚俗开发成“摇钱树”,在一些民俗旅游区,少数民族姑娘“邀请”男性游客参与婚俗表演,当节目结束时,少数民族姑娘让所有参与者给小费、或是见面礼或是媒婆辛苦费,而这一切费用都是在事后才被告知,很多游客都有上当受骗甚或是被敲诈的感觉。

    4.伪民俗现象泛滥

    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在民俗风情丰厚的地区,流传着许多内涵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部门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不是正确地表现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追求真善美的正面精神,而是着力渲染一些附在这些神话传说下的封建迷信。

    5.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些民俗风情景点的建设投资太大为了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许多景点采取高价门票、层层设卡卖票的做法,令游人望而却步;不少民俗旅游景点参与性项目较少,而供人们观赏浏览的项目虽然艺术水平很高,造价也很昂贵,由于没有脱离传统展览馆的展示、观赏的方式,因此吸引力不明显,游客的重访率很低;还有些景区的开发、宣传不到位,导致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此等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民俗旅游景点的深度开发及合理经济收益的收入。

    6.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且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旅游产业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也不是可以无限度地发展,而是应根据当地资源、社会与文化承载力来开发。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特别是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此外,旅游者的过度涌入会对当地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蜂拥而至的旅游者对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有很大的冲击虽然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涌到民俗风情旅游景区,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忽视了这里不仅是旅游点,也是成千上万人的家居之处。景区人满为患。不仅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也使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受阻。

篇2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名城 民俗文化 节庆文化

一、引言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所利用和由旅游产生、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此相关联的旅游资源被称为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只有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文化层面的开发和提升,使其具有明显的文化品位、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居民对旅游、文化等消费意愿增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形成了以“行、游、食、住、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也促进了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湖北省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

湖北省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楚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俗文化,以屈原、陆羽、李时珍、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都彰显出湖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北省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绿山古矿冶等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等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集省内;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等享誉中外;戏曲及民间文化丰富,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民间艺术风格独特、历史悠久。

三、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经过多年的开发,湖北大力实施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区域旅游综合开发。通过整合资源和强化品牌特色,“一江两山”已成为湖北省最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域,也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区域。它提升了湖北省对外旅游得形象,增强了湖北省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通过旅游文化名城建设,壮大湖北省旅游产业规模;积极开发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湖北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1、“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享誉海内外

目前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已基本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是湖北省旅游的标志性品牌。该区域旅游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

(1)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长江三峡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高峡平湖以及世界一流的水电工程,是海外旅游者来华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区兼具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文化旅游资源,景区以长江为依托,以三峡大坝为核心,重点开发和完善了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神农溪、九畹溪、昭君故里、车溪、长阳清江画廊等景区,“精品集群”特征明显。形成以秀美的高峡平湖、雄伟的现代工程、历史悠久的峡江文化、古朴的民俗风情为主要特色的国际旅游区。

(2)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武当山以规模宏大的皇家道教古建筑群和闻名海内外的武当武术为主要特色,是湖北省山岳景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及景区内部环境的整治力度,推广习武健身、养生等特色项目,加强中心城镇旅游功能建设,完善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增强武当山的品牌竞争力和文化吸引力。形成以道教文化、皇家宫观、武当武术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3)神农架原始生态文化旅游区。神龙架保存有世界中纬度地区最完整的生态群落,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以野人之谜闻名海内外,具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旅游区具有居中的区位优势和品牌集聚效应,以原始生态和神农文化为背景,开发了原始森林穿越、野人寻踪、高山滑雪、湿地观光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原始的生态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野人之谜、珍稀的生物资源为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2、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设初见成效

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武汉、宜昌、襄樊等旅游中心城市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旅游者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已初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通过加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国内一流都市文化旅游产品,重视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特色餐饮、会展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启动现代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博览中心、体育竞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使武汉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

目前,以黄鹤楼为重点,正在不断完善“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包括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等周边景区,构建了“大东湖旅游区”;继续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商业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武汉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有黄鹤楼公园改扩建、古琴台改扩建、省博物馆综合馆布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客中心及科普旅游区、木兰湖湖北明清古民居风俗园、蔡甸知音故里、新洲孔子问津书院建设等。

通过规划和建设,湖北省正在加紧将襄樊、荆州建成三国文化和楚文化旅游名城,其中襄樊以古隆中和襄阳古城为重点,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使其成为鄂西北区域旅游交通枢纽城市。荆州博物馆建成楚文化馆藏文物观光旅游的“缩影”,建设荆州“楚文化公园”,开发与提升楚国宫廷文化和音乐舞蹈,增加楚文化游览的吸引力。将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旅游名城,并发展成为三峡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鄂西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将随州、钟祥等建成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将明显陵文化遗产旅游建成荆楚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产品。重点建设项目包括荆州的古城文化旅游区、黄石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随州的烈山炎帝故里景区等。

3、民俗文化旅游区风格独特,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以恩施为代表的民俗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旅游区内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是世界地质考察的重大发现,大水井有南方典型的明清庄院。应充分发挥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民俗风情资源优势,如近年来力推的“绿色恩施州,土苗风情园”主题形象,重点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景区,成为湖北省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为目标,湖北省重点开发了江汉平原湖区渔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杂技、特色饮食文化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古代宗教文化旅游精品,培育以武当山、归元寺、宝通禅寺、广水观音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精品。

4、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得到了深度挖掘

节庆文化业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节庆文化应运而生。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文化气氛、提高当地知名度,还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目的。

节庆文化需要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和运作,湖北省通过发掘荆楚文化的内涵,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举办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发展节庆文化,运作成功的节庆文化旅游项目等都蕴含了深厚的荆楚文化内涵。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渡江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杂技节;武当山道教文化节、武术文化节;荆门啤酒节;宜昌三峡文化节、嫘祖文化节、龙舟文化节;随州炎帝诞辰节;襄樊诸葛亮文化节;黄冈赤壁文化节;黄石服装文化节、青铜矿冶文化节;鄂州武昌鱼文化节;孝感孝文化节;蕲春李时珍医药节等。一些节庆项目与旅游区建设相结合,彼此促进,如以武汉杂技、武当武术、野人之谜等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文化节庆项目,定期为旅游者演出,对当地旅游区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且得到了有效开发。首先,应重点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以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核心旅游景区为龙头,加快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加强“一江两山”、大武汉都市旅游圈、节庆文化及民俗生态旅游区之间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重点培植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开发东湖文化旅游带、赤壁―乌林―荆州―当阳―襄樊三国文化旅游带、恩施―宜昌清江土家文化旅游带、三峡―神农架文化旅游带和显陵―擂鼓墩古文化旅游带。其次,深挖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工作,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不断提高相关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篇3

引言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和创新是我国建设经济强国、人民富强的根本动力。所以当前要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向西部开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宁夏曾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欧亚内陆合作的重要载体。宁夏凭借着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已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宁夏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特色鲜明,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包括的实物形态红色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遗址、六盘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及以红色诗词、革命故事等为非物质文化,红色旅游以其丰富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实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

一、宁夏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宁夏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部分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使得部分红色旅游资源损坏程度严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景区景点少向稀,可进人性较弱

宁夏旅游资源存在着规模小,分布广,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很难统一开发,很难整体协调发展,进而使得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景区管理难度大,开发价值不高,这是宁夏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另外,从地理区位而言,宁夏位于我国大陆腹地,离东部和南部发达省市较远,交通较为不方便,通达性较弱,使得前来旅游的游客人数有限。

(二)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旅游形式较为单一

宁夏的革命景点仅仅以一些纪念性建筑、陈列图片、革命文物为旅游观光物,既没有对资源内涵做深层挖掘,也没有将该类资源所在地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各革命景点仅有参观游览的活动方式,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动态的、游客参与式的旅游项目对于生活在现代和平社会的青年人吸引力不够,并且对于迎合市场需求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损坏较为严重

由于宁夏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较晚,一直以来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工作,导致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破损严重,使革命历史文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展示。 另一方面,宁夏自然环境较为东部地区而言,相对较差,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很多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由于年久失修己处于倒塌、毁坏的边缘。

二、宁夏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当前我们要不断开发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宣传红色旅游品牌效益,让它在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占重要地位。利用这一契机,将贫困地区的民俗、资源、文化等资源通过红色旅游转变为经济优势,把以前单一的“旅游扶贫工程”转变为教育、文化等多样性的扶贫工程,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红色旅游整体市场与其它产业部门协调发展

夏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力争在区乃至全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对红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市场影响力较大、发展基础较好的红色旅游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格局。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多部门协调发展,将

交通运输市场和旅游市场、餐饮服务市场、文化产品市场、爱国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二)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核心是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广泛收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典故,深入调查发生在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特别是与历史革命有关的资料和文献。这就需要我们旅游工作者、历史文化工作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较强的敬业精神,把保护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工作的根本。此外,各地方政府、旅游相关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宣传,开展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三)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篇4

【摘要】本溪历史悠久,生态、文化、山岳、工业遗产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本溪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如何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本溪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旅游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是本溪市面临的重要问题,智慧旅游为本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旅游资源 智慧旅游 开发

本溪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1°35’。本溪历史悠久,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山城子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本溪物华天宝,水秀山青,游览胜地举不胜举,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处辽东山区的本溪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遍布奇洞、名山、热泉、红枫、清水等自然风光,全市共拥有各类景点、景区208处,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就达19处。2016年本溪提出“大旅游”的发展规划,这得益于多年来旅游产业积攒下来的丰厚家底,得天独厚的山、水、林、泉、洞五大旅游特色资源,世界文化遗产、古人类文化、满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底蕴丰厚的地域文化,便捷的交通网络等,都为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本溪旅游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本溪市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推进了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十二五”期间,本溪市旅游经济稳步发展(见表1-1)。本溪市旅游总收入达到922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8774.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99.1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38.5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达到35234.9万美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5.65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6%。

本溪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溪市具有“山水林泉洞湖”六大生态资源,具有“中国枫叶之都”的美誉。

同时,本溪市宜游山峰密集,旅游资源禀赋非常好,具有很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能够快速提升本溪市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本溪市共有近千座山峰和山峰群,山地旅游项目开发资源基础优厚。

本溪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本溪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地,满族民俗文化丰富;具有道教名山――铁刹山,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桓仁五女山,具有本溪县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工业遗产资源有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同时还有著名的辽砚。同时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具有大力开发红色历史文化旅游的基础。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管理w制不顺,导致资源条块分割,部门利益难以协调,资源整合和规划开发难度较大;旅游产品不少,而旅游精品不多,多数景区经营结构单一,缺少成熟的配套项目;旅游“六要素”存在短板,特别是旅游商品和娱乐项目开发水平有待于加强;冬季旅游市场有亟需搞活,实现四季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旅游企业有待于做大做强,经营机制和发展理念不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尚需优化,行业管理和人才开发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一)以智慧为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建立本溪市域旅游网络平台,定期维护升级现有的本溪旅游资讯网,推动本溪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与多家网络平台合作开发智慧旅游官方网站、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天猫旗舰店、微信公众平台等,借助“智慧城市”市民服务平台建设契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平台、拓展领域,完善本溪市的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信息数据采集填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分别对旅行社、星级酒店、星级餐馆、A级景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星级农家乐进行专业指导,按照旅游信息采集标准认真开展各类信息采编的填报工作,完善全市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同时,与沈阳周边城市协调合作,资源共享,打造沈阳经济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智慧旅游系统平台建设,开发本溪智慧旅游官方网站及APP、O2O、PPP平台,并由专业人才建设维护。网站及APP突破传统思路,采用“基于游客逻辑展现信息”的组织模式,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信息推送多样性。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主旨,继续打造“洗肺指数”等智慧健康指标体系,强调信息化带给用户体验的提升。进一步开发电子票务系统建设,通过双方合作以本溪水洞景区为试点,逐渐实现票务的电子化发展,完善自助检票服务,进而加快所有A级景区及星级酒店的电子票务系统建设,实现本溪市旅游业向智慧旅游发展的目标。开发本溪市旅游官方天猫旗舰店项目、本溪景区电子票务系统等,全面整合城市的景点、酒店、旅游服务等资源,构建移动支付系统平台,通过搭建互动平台、加大在线宣传与交易,为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更多的实惠与便捷。

(二)依托旅游资源,实行旅游的精准营销

依托本溪旅游资源,继续举办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景区根据资源特点设计特色旅游月、特色旅游周、特色旅游日、特色旅游节、特色旅游会务、特色旅游展、特色旅游演出等主题活动,依托新媒体拓展旅游营销广度,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关联营销和精准营销,打造“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示范市”的品牌。

(三)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本溪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要实现开放式发展,加大区域旅游合作促销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促、客源共有,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实施都市旅游品牌营销策略,大力推进 “中国枫叶之都”旅游品牌建设,充分展示本溪市的整体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应东雷.辽宁省旅游资源区域环境――辽宁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方向[J]. 经营管理者,2010(24).

[2]谢春山,夏正超,杨力平.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整合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篇5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开发;保护;对策

遗址性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展现的不仅是遗存的实物形态,还包括对应的人文表达方式,民俗风情、礼仪庆典、艺术活动是其独特性的体现[1]。大明宫遗址于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它不仅是唐代建筑遗迹和珍贵的文物史迹,更是我国盛唐文化中的精髓。为了更好的开发大明宫遗址,在尽力保护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开发了大明宫遗址公园,也将大明宫遗址纳入了城市规划的整体中来。因此,有限制性的、良好的大明宫遗址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为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必须正确认识到大明宫遗址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促进大明宫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1大明宫遗址简介

大明宫是中国唐代长安城最大的一处皇宫,是唐代著名的三大宫殿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龙首原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因位于太极宫东北,又名"东内"。始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名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 (公元662)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咸亨元年(公元670)又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 (公元701)复名大明宫。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自龙朔三年直到唐末迁都洛阳,大明宫一直是唐王朝的皇权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区[1]。

2大明宫遗址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遗址区内环境恶劣整治乏力

遗址内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方式为违章建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为了改善本身的居住环境。扩建、翻新自家宅院;另一方面,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村民为了增加额外收入在自家院落或田地建房、招徕房客,从中收取租金。除村民大量建房外。村委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也利用各自的地理位置优势,租让土地,招引建材方面的经销商和加工商,相应地一些饭馆、商店、美容店和浴池等服务业也应运而生。遗址不断被厂房、店铺所蚕食,地面建筑覆盖部分未出土的遗址。大量的违章建筑要想进行拆除,为大明宫遗址的开发提供便利的环境条件,存在诸多困难。

2.2 遗址的开发对原有的景观完整性存在损坏

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依托于大明宫遗址之上,在遗址开发过程中为了整体规划的合理与协调,对个别景观进行了迁移,并且增加了各类景观建筑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在景观迁移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定会对原有的历史、人文景观产生破坏,难以恢复其原有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大明宫遗址的开发推动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周围旅游商店的建设与发展,商业化的经营也势必影响到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所特有的文化氛围,相关的经济活动也会对大明宫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一系列的破坏。随着对大明宫遗址的进一步开发和目前已经建成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对外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遗址保护的难度,对于遗址的保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城市遗址上部通常有住区、企业、学校、工厂等单位关系错综复杂,不易进行整体保护。遗址建控地带以外的环境恢复到城市化前状态的难度很大[2]。

2.3 遗址的开发对遗址自身的范围、体态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大明宫遗址的开发范围包括原有的大明宫建筑遗迹、已建成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和整个大明宫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并且经过初步发开后对旅游者开放,使大量的旅游者进入大明宫遗址中原有的建筑遗迹范围参观游览,这对于保护旅游资源的体态完整性是极为不利的。一些旅游景区由于资源的开发,游客的涌入量超过了承载力,给资源本身造成了致命的损坏。对于大明宫遗址中丹凤门及其它宫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宫墙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上朝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宣政殿、紫宸殿保护展示工程、太液池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开发,会使大量的游客进入原遗址之上,必将会对其原有的建筑体态产生破坏,同时增加景区的接待负担。

3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遗址内的服务、保安及展示等配套设施的建筑应不干扰遗址本体为原则

历史遗址公园自然是以历史遗存为本体,那些服务于游人的店铺、休憩亭、洗手间、保安值班室、配电室、坐椅、连同介绍遗址的展示厅都是从属的客体。大明宫遗址公园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符合遗址整体的完整性,对其色彩、风格、体量大小、高度、密度、体态进行严格把关,使其着重体现出唐文化主题的内涵,让这些设施既方便游人,方便管理,同时也不至于对遗址的本体及遗址环境的完整性造成干扰乃至破坏。

3.2加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合理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旅游开发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大明宫遗址作为极具唐文化特色、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的国家级保护遗址,在开发过程中相关各个方面都要合理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政府要正确引导大明宫遗址的开发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立法、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合理协调旅游开发商与旅游保护部门的关系。社会公众要加强保护意识,在参与大明宫遗址的旅游活动时,要注重自身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旅游保护部门要增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在开发中寻求与开发相协调的保护模式[4]。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宫遗的开发与保护开发才可以齐头并进,促进大明宫遗址的长远发展。

3.3 保护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大明宫遗址面积大,地形复杂,单位错落。人口较多。虽早在1961年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法律不健全,没有得力的具体部门负责,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直到1981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大明宫遗址保管所,才形成了一支职能明确的专业保护管理队伍。该所自成立以来,主要是行使《文物保护法》赋予的行政执法任务,以保护遗址和文物为天职。维护遗址区内的重要宫殿展示景区的正常秩序,对群众开展文物法和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采集散落于民间和施工中出土的文物。协调文物部门与遗址区中各单位和居民的关系,制止违章建筑和一切破坏遗址的行为。然而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办公设备不全,保护经费不足,管理机制也尚不健全。在对大明宫遗址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要重视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在保护的基础上引导积极合理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39-40.

[2] 申丽娟.大明宫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影响因素探析[J].丝绸之路,2010,193(24 ):107-111.

篇6

关键词: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一、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一)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早期多称为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或人力管理(manpower management),为企业六大功能之一,它主要的责任是依据组织成长发展的需要来适时提供有质量有保证的人力,以此来支持组织的各项工作,最终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

一般而言,所谓的人力资源就是是能够对推动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是已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劳动力的总称。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的一个分支,旅游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推动整个旅游发展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旅行社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旅行社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政策和实践管理,用以激励,吸引,保留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员工潜力,旅行社企业的管理目标得到目标的实现,统称为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具有创新意识。 旅行社从业人员在设计旅游产品线路时,必须针对旅游者求新求特的消费特点,提供具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2、独立完成业务。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一位员工独立自主地实施和完善某一个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相关服务的采购或旅游接待任务的完成。

3、人员流动快。旅行社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旅行社业务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大量的员工不断地“跳槽”,从而使旅行社人力资源产生较大流动性。

4、知识更新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旅行社企业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论,来进行招聘、留用、培训等,努力达到既使事业发展又使员工工作满意。

二、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2011年度,广东省完成工商注册的旅行社1376家。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35633人,同比增长7.13%。截至2011年6月30日,广东省有5.4万人通过导游考试,可以上岗从业的导游48,987人。

从级别结构来看,广东省的导游队伍持中初级导游员有47,522人,占总数的97.01%,持中级导游证的人数为1420人,占总数的2.9%,持高级导游证的人数有45人,比例为0.09%,无人持有特级导游证。

从语种结构来看,广东省普通话类导游人员44505人,占总人数的90.9%;外语类导游人员中的英语导游2709人,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为5.5%,普通话类导游员与外语类导游员的比例为9:1。日语导游为87人,占0.6%,其他所有小语种导游合计共487人,占3%。

(二)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旅行社业专业人才的匮乏。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行业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消费群体也越来越成熟,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但目前由于旅游业的门槛低和全省旅游服务和教育水平的不统一、不一致和从事旅游行业的队伍不断壮大等多方面的原因,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成为事实。缺乏各个方面的人才,比如:高素质的小语种导游人才,通晓外语并能在境外独当一面的领队人才,熟练掌握出入境业务并掌握市场动态的业务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已经成为阻碍全省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的专业人才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东省旅行社行业中,高层的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学历较低的半路出家者,他们对新的知识和新的管理水平掌握程度很低,对专业知识水平的认知尤为不足,在目前这个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东省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给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快速的市场发展背景,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旅行社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人才的适度流动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整个行业进步,但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将会对企业运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旅行社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旅行社业人才队伍的频繁流动会降低客户对于旅行社企业的信任程度,从而中断与相关旅行社企业的合作。但目前广东省各家旅行社对一线人员的薪酬制度和管理都是各行其道。少部分是公司专职员,其余则属于挂靠性质。旅行社行业内的人才流动已经成为普遍存在和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管理者而言,留不住人固然可惜,但由于行业门槛低,可以比较容易的再招聘,他们在主观上已经接受了人才频繁流动现象的存在。这也是造成旅行社业人才流失率高的深层次原因。

3、高等教育培养的旅游人才与旅行社业的现实需求相脱节。

目前广东省高等院校多设立旅游管理专业,但目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旅行社行业的市场需求,高校为行业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其目标和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导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差,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条化的现象,与实际脱节,与旅行社行业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特点脱节。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较差。从本科层面看,以旅行社经营管理这一课程为例,课程的教授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话费大量时间在岗位的入门工作上。从职业学院层面看,大多数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设置和课程安排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但职业学院的教学存在着只注重现实生存而忽略了未来发展的问题,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在工作中很快上手,但在基层服务几年后,在专业知识方面很难满足管理层的需要。

三、进一步优化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提高对旅行社业人力资源认识,推动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角度,应该了解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更加理性地引导旅游教育培训这项工作的发展,找准中心、突出重点、把握方向。这就要求必须要做好协调和引导的工作,积极推动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发展,为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工作环境;加快旅游教育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求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复制力度,不断缩小与国际旅游事业存在的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改善就业状况。

1、成立广东省旅游业人力资源信息中心。

应该积极成立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心,创建一个有效、便捷的数据库,把全省旅游人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的信息资料搜集整理起来,实行一个有效的动态管理模式,让所有有效信息能够积极共享。利用信息化这个有利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有效准确掌握到人力资源的结构、总量以及流向等多方面的动态,有利于适时适当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政策,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

2、完善广东省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旅行社业主管部门应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督促并完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行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该与行业的发展规划同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作为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业主管部门应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

3、构建广东省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体系。

参与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主体主要由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组成,构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体系应当正确选择它们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共同为实现区域旅游在竞争与协作中走向协调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二)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从旅游企业角度,应该理解旅游潜在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努力创造在职培训机会,吸引和挖掘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

1、树立人才意识。

对于旅行社企业而言,必须明确人才是不可取代的,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观念从单一的人才观转变到全面的人才观,抛开招聘人才后只利用不发展的做法,采取人才到企业就为其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的方式管理人才,这样员工才有稳定感,才会在工作中尽心尽责,才会使潜能得到自然的释放。旅行社企业要高效运作,留住优秀的人才,就应当量才为用,积极培养,为其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构造学习型组织架构。

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活力的企业文化,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企业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有高度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要建立定期的现金评选制度及不定期的荣誉表彰,例如每年都要评选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等等,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各样的评比选优等,这样的荣誉是对职工价值的一种肯定,会给予职工强烈的荣誉感,并由此激发其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也给其他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形成既互相学习又良性竞争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3、运用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法。

根据美国学者亚当斯密的观点,企业的员工会将自己在工作当中的投入份额和自己的收入份额进行一个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员工们会依据一定的因素,比如教育程度、个人经历、个人能力以及努力程度和社会经验来对比自己所获得的薪资报酬的时候,一旦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时,情绪就会因此受挫,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最终影响到自己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以及忠诚感。在旅行社建立一个有效的及立体直,让员工在业绩和年终奖励的同时也纳入年终分红以及个人股份等,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职业阶梯、获得更多职务晋升的机会从而获得事业成功的快乐,并因此受到激励。

4.强化对在岗人员的培训。

目前广东省旅游培训体系中,对导游员的培训是较为系统的,而对其他类型的旅游在岗人员培训相对较少。旅行社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方针和目标、员工工作性质和个人特点,来确定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重点,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向员工传授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判断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旅行社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培训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培训机制。

(三)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发展观

从旅游培训教育机构角度,应该根据旅游业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合理分工,为旅游业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合格的人力资源后备军。

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本科层次看,应该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务实工作能力的中高层年轻管理人才为目标。旅游职业学院则应该在发挥实际操作方面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其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为学生参加继续教育打下基础,以拓展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为旅行社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2、 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旅行社行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产业,实践操作的课程是旅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应增强院校旅游教育与企业的良性互动,通过校企互动共建、产学结合的模式来完善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使旅游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更有效更实际地适应旅游业发展现实。

3、 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作为高校旅游教育培养的人,必须转变一些现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应该了解旅游人才的人职业发展路径,甘于从基层工作做起,扎实积累经验,同时不断地更新理论知识,厚积薄发,寻找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晨光.山东省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林琳. 广东导游人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421,434

篇7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篇8

关键词:吐鲁番旅游资源城市居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urfan tourism resources with its unique real original style has attracted numerous visitors to become a famous tourist area in Xinjiang, Turpan in many places the focus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ttractions.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urpan, Turpan is rich in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unique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s the basis, the charm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outstanding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new higher level planning and concept ualisation of ,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Keywords: Turpan, tourism resources, urban residents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吐鲁番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1. 地区地势:

吐鲁番地区位于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内地连接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全地区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辖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共有2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72个行政村。地区总人口606758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7%;非农业人口16.8万人,农业人口43.2万人。吐鲁番盆地内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达270天。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被誉为“葡萄和瓜果之乡”。

2. 资源特色 :

吐鲁番不仅是新疆开展旅游业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吐鲁番已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有文化古迹、自然风景、土特产、民俗和民族特色的饮食等五种。现在吐鲁番人文旅游景点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苏公塔、坎儿井、沙疗公园等,自然景点有火焰山、葡萄沟、艾丁湖、神泉等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古老、神秘、美丽的风景,除此之外还有阴房、葡萄街,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特色饮食、歌舞、土特产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二、吐鲁番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每个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资源特色,必须寻找自己的亮点,创立自己的品牌,适合自己的路。目前吐鲁番旅游资源开发量不足,开发深度不够,开发方向不明,旅游景点单一,规划不合理。以吐鲁番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突出旅游资源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规划和构思,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能力。吐鲁番地区地处丝绸之路要冲,高昌,交河古城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文化和经济枢纽,其丰富的文物资源,神奇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古丝绸之路人文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可以吸引更多的偏好丝路旅游的游客。

三、 旅游资源开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吐鲁番而言可以带来促进当地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改变当地居民以旅游业经济影响为主的经济;使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使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使本地的基础设施改善;使本地的交通条件改善;使本地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旅游资源开发提高了当地商场,餐馆与酒店的服务质量;促进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使本地房地产价格上涨。开发程度低或者设施不配套,造成吐鲁番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上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开发出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科学探险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系列旅游产品,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除了对当地居民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上的影响之外,还影响了居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了较大变化,居民心理压力增加和居民服饰城市化等三个方面。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是把双刃剑,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能够推动环境的好转,另一方面也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大致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水污染、大气污染、声学污染、土壤污。

四、 吐鲁番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力度不深

吐鲁番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吐鲁番文化特色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较低。尤其在新疆以外的地区,很多人对什么是旅游资源开发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吸引游客来旅游了。同时吐鲁番对疆内的一些旅行社宣传也不够,因为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旅行社作为中介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产品可以很好地通过旅行社向游客推荐,从而达到双盈的目的。现在相当多的当地居民都不知道当地旅游资源的有关信息,原因就在于各旅游景点没有大力向推荐和宣传其特色产品。

(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针对吐鲁番旅游资源开发出现的问题,在运用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不太明显,还要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按照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消费市场,旅游教育培训亭各个方面工作,推动和促进旅游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旅行社、景点景区、宾馆、餐馆、旅游运输、旅游娱乐和购物等进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三)高级专业人才欠缺

目前,吐鲁番业人才缺口较大,在旅游业尤为突出。旅游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管理粗放、旅游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服务质量低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五、 发展对策

(一)整体性开发策略

吐鲁番旅游资源是一个完善的整体, 应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搞好旅游资源区划和总体规划, 利用和保护好整个旅游资源,不断扩大吐鲁番的旅游环境容量,丰厚的无形资产和多年投资建设形成的一定基础的有形资产,同时迎合新世纪旅游者的消费方向,适度地开发生态旅游和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进入自然,与自然交流融合”的需要,建立以市区为中心,包括其它各县在内的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相互增彩的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吐鲁番旅游。

(二)综合性开发策略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事业。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能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活动的开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有赖于当地经济各有关部门的设施的同步配套和大力支持。

(三)加强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本地区的宣传,是旅游资源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吐鲁番旅游业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必须加以改进。因此,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群策群力,把宣传工作做好。

总而言之,吐鲁番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例在三种产业中越来越提高了。由此可见,在吐鲁番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占了重要和主导的作用。因此我们为得到可持续发展,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要利用优势条件发挥自己的特点,重视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它产业对主导产业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编辑整理本文。

摘要:安庆市作为皖西南地区唯一一座拥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桂冠的中小城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独特,旅游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学术界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结合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阐述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发展 策略研究 和谐旅游 ⒈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的综述与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庆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安庆市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庆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的关注。 但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一直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消费结构转型,推动了中国旅游整体发展浪潮,优化旅游发展策略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建立在此基础上,在探讨了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⒉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2.1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安庆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的旅游资源共有85处(种),而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其中自然旅游资源39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46%;人文旅游资源46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54%。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8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2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7%;气候与气象景观类旅游资源5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6%。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历史文物古迹遗产类旅游资源3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42%;现代与抽象人文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总体来说,安庆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 2.2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安庆市在201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7.2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2.27%;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0.03%。安庆市旅游发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安庆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举措是分不开的。 2.2.1 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市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全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正在着手开发的旅游资源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庆市山环水绕的地缘优势和皖江文化的发源地,使得安庆市可挖掘的旅游资源品牌是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性,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被汉武帝封为“古南岳”的天柱山,传遍四海的黄梅戏以及着名黄梅戏艺术家(如马兰、韩再芬等),桐城派故里,长江孤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高山出平湖的花亭湖,中国佛教第一山——司空山等等,举不胜举。 2.2.3 安庆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确立了“打造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关于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工作举措和政策保障等。2008年制定了《安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三山两水”(天柱山、司空山、妙道山、花亭湖、潜河)旅游扶贫项目规划及《城区人文旅游资源暨大龙山风景区综合开发规划》等,并研究制定了《当前抓旅游促消费十项措施》, 全力支持旅游市场振兴。各县(市)、郊区及重点景区(点)也在规划制定及修编完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旅游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旅游发展局面。 ⒊安庆市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3.1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里所要阐述的“人”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客源市场层面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这就使得旅游发展应客观全面的了解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客源市场。其次是旅游管理者层面的政府。安庆市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系统的自身

编辑整理本文。

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为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确保旅游业有序、高效、持续发展。再次是旅游目的地层面的社区居民。旅游发展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利益,探索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加了旅游发展的和谐环境。最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探索低碳、节能、环保的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3.2抓住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构建区域旅游圈 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和宜(安庆)宁(南京)城际铁路的建设,给安庆市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面对旅游市场竞争的一种战略性选择,是在时代和历史推动下的必然趋势,为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安庆市应以皖江城市带和宜宁城际铁路为契机,通过区域政府搭台,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和构建皖江城市带旅游圈,乃至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圈。 3.3利用地方高校优势资源,加快旅游人才建设 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今天的旅游发展中,旅游领域的竞争已经凸现为旅游人才领域的竞争,因而拥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长远大事,如果旅游人才短缺,发展旅游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安庆市旅游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安庆市旅游发展的严重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可以采取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或企业(包括旅游管委会)与地方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安庆师范学院的优势旅游人才资源,尤其是安庆师范学院近来设置的涉外旅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安庆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⒋结论 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当然安庆市旅游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旅游业及其发展环境与旅游者、政府(政策)、企业和当地居民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将是实现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安庆市旅游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安庆市“和谐旅游”发展。 : [1]方百寿,王玉瑜.安庆市旅游市场开发:现状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6):25—29. 万绪才,冯学钢.安徽省安庆市山水旅游开发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9):117—119. 聂献忠.安庆市旅游形象定位及其系统策划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65—468. :lunwenwang.co

篇10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26

基金项目:云南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9JJ04)资助;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0479)资助

作者简介:齐武福(1971―),男,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旅游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046-04

1 引言

1999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Geopark(意为geological park)这一名词,并讨论了地质公园计划[1]。我国是世界上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2001年3月16日,我国正式公布了首批云南石林等11处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迄今为止,我国已命名有182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24处世界地质公园)[2]。

近几年,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许多学者在理论上积极地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中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如国家地质公园的涵义、特征、类型、功能、价值、选址、范围的划定、申报程序等;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如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开发理念、原则、内涵、模式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如国家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等3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2.1 研究现状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3]一文中,杜霞、李磊从地质特征、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鲜明的人文景观等3个方面概括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4]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总体特征和核心景观特征等两个方面概括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5]一文中,李赋屏从华夏之最、景观齐全、神奇诡秘等3个方面概括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在《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6]一文中,胡能勇、蔡让平从地质遗迹的多样性、地质遗迹的稀有性、地质遗迹保存的自然性和组合的完整性、资源开发的可操作性、面积的适宜性、交通的便利性等6个方面概括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7]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6个方面概括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2.2 述评

申报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保护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各种地质地貌遗迹构成的;而旅游开发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则是由各种旅游资源构成的,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地质地貌遗迹中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还应包括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而未必受保护的人文景观。

地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质资源的所指范围较狭窄,无法概括地貌类和地下水体类旅游资源,所以用“地学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相对较准确,当然还需进一步研究。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特性是用来描述地质地貌遗迹特征的,而直接用来描述地学旅游资源的特征则未必恰当。因为前者主要是地学专家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生产(地球科学研究)或精神产品传播(地球科学现场教学);而后者则必须是未来的游客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享受或消费(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或非专业性的探索)。二者在许多情况下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从理论上阐明“地学旅游资源”与“地质地貌遗迹”的区别和联系,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研究

3.1 研究现状

关于地质遗迹的分类,陈安泽在《旅游地学概论》[8]一书中,将其分为地质构造现象、环境地质、古生物和风景地貌等4大类、19类、52亚类。《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9]将地质遗迹详细地分为重要的剖面、重要地质构造遗迹、重要化石、古人类遗迹等35种。赵逊等在《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10]一文中,根据我国已有的国家地质公园的类型分为地层学遗迹、古生物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地貌遗迹等9大类。上述分类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但分类的依据都是地质遗迹的成因。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一文中,杜霞、李磊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法,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7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案,将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8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并进一步将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分为7种成因类型、23种形态类型。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11]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将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分为火山机构类、构造岩性类、构造裂隙成因的流水类及人文地质遗迹类等4种类型。

3.2 述评

显然,“地质遗迹的分类”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是2个有联系、但同时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前者必须依据成因来分类;而后者仅根据成因来分类显然无法满足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相对而言,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较成熟,后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很不成熟。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12]已对旅游资源从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作了分类,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应照此标准执行,但该标准中的地文景观类型只能从大体上涵盖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对于一些新类型应及时进行研究和阐释。

4 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

研究

4.1 研究现状

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度高,自然性、原始性、神秘性突出,品位高,特色强,组合巧妙,功能齐全,极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等6个方面对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在《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13]一文中,李跃军从地质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根据GB/T18972-2003评价、与世界著名的火山岩地区比较等3个方面对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并将该公园的地学旅游功能概括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两项。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从地质学意义、地貌学意义、生态学意义及考古学意义等4个方面对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的科学文化考察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14]一文中,罗成德、方海川等从9个方面对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15]一文中,余菡、陈锦凤等不仅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同时还对该公园的气候适宜性、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科学研究价值,社会、经济、环境价值2个方面对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在《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16]一文中,王清利、常捷从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开发条件2个方面对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恐龙蛋化石群进行了旅游价值评价。前者可分为典型性评价、规模评价和科学价值评价;后者则可分为区位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评价及区位经济条件评价。在《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17]一文中,后立胜、许学工指出各国家地质公园均存在着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在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方面,它们则主要表现为两个明显的功能,即科普修学价值功能和自然观赏价值功能。与此同时,它们还存在着其它的诸如疗养康体等方面的功能。从我国公布的第一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特点来看,各国家地质公园几乎均具备这几个方面的价值。但是在价值含量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带来的是旅游开发策略上的不同。因此,提出对地质公园进行旅游价值的分类。

4.2 述评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性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3类[18]。第1类是规划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及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步骤等宏观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2类是开发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结构、功能和性质的评价,在宏观规划的指导下,为具体资源开发方向和专项旅游建设项目提供论证,为已经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和扩大的依据。第3类是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规模、水平的鉴定,为旅游资源的分级管理提供系列资料。具有世界罕见的国际意义的国家地质公园,经申报批准后可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等的管理级别来进行管理,同样也有省级和地县级的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显然,上面列举的文献本应该是从第2类即开发的目的进行评价,但有些实际上是从笼统的或者从第1类、第3类目的进行评价。

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点、价值和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对其价值和开发前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应做到客观实际、恰如其分。但在事实上,由于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包罗万象,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必然导致评价结论的差异。比如很多省份都有同种类型,如火山地貌类的国家地质公园,但这些国家地质公园往往不约而同地称自己为“国际罕见、国内独有”或“火山博物馆”。显然,不能将此问题的出现仅仅归咎于“炒作”,而应进行深入研究。

(1)重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个方面[21]。但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在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中,重地学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特点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旅游资源价值与功能的评价以及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3个方面[18]。但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

(3)在地学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中,重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轻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等4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

(4)在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中,重区位条件的评价,轻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方面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5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上述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后几方面的评价。

在地学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方面,定量化方法还关注得不够。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发展到目前已日臻完善,在评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时,应尽可能避免带有强烈主观个人色彩的定性评价,力求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并要求不同国家地质公园尽量采用统一定量评价的标准,以便评价过程中的比较。但除了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中,作者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中,作者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外,在其它文献中的作者大多仅进行了定性评价。

5 结语

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而言,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短,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1)还未搭建起一个研究的理论平台。研究者至少要掌握《旅游资源学》[18]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内容。否则就只能停留在个案的描述、论证上,缺乏深层次的分析且易雷同。

(2)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引用地学和旅游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缺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多领域的渗透。

(3)研究者尚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 ――许多研究者仅满足于笼统地概述、泛泛地评价,根本无法满足下一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事实上,对任何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而言,对其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最终都源于一个基本问题――这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地貌遗迹连同其它旅游资源究竟对未来目标市场中的游客有无吸引力,有多大的吸引力。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能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将朝哪个方向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 UNESCO. UNESCO Geoparks programme: a new initiative to promote a global network of geoparks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selected areas having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eatures[M].Paris:University of Toromto Press,1999.

[2]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关于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审批结果的公示[R].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9.

[3] 杜 霞,李 磊.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52~455.

[4] 李建兵,李忠东,朱世华,等.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4,24(4):241~244.

[5] 李赋屏.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3,104(11):105~108.

[6] 胡能勇,蔡让平.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J].江苏地质,2003,27(3):168~170.

[7] 江以平,赵 赣,魏 源.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J].江苏地质,2003,27(2):103~106.

[8] 陈安泽.旅游地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 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1∶600万)说明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10] 赵 逊,赵 汀.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地质评论,2003,49(4):389~399.

[11] 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 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J].地质评论,2004,24(4):387~39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13] 李跃军.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60~61.

[14] 罗成德,方海川,罗利群.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06~109.

[15] 余 菡,陈锦凤,刘 新.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102~105.

[16] 王清利,常 捷.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J].地质找矿论丛,2004,19(2):139~142.

[17]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54~57.

[18]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Review of Research on Geopark Tourist Resources

Qi Wufu

(Yunnan State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Yunnan 6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