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素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文化素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
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不同梯度的角色,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素养是梯度育人的起点,学生素养由思想政治素养、科学人文素养、知识技能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等构成。强化职业素养是梯度育人的重点,职业素养由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层次构成。提升公民素养是梯度育人的终点,公民素养由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能力、公民品性等要素构成。
分析教育载体的多重功能,把思想文化教育的行为载体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梯度,分地布局,分序提高。培育学生素养的路径包括:开设文史哲类、美育与艺术修养类、社交与伦理类人文艺术课程及专业文化课;广泛开展思想主题教育、人文素养讲座、各类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体和科技活动;有目的、计划地组织学生及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教育“进社区”、“进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素养的路径包括:开展“始业职业认知教育”、“实地职业认知教育”等,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实施中融入通用职业素养,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熏陶、培育通用职业素养。提升公民素养的措施包括:扩充、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介绍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基本知识、现代公民意识等,各专业课程注意挖掘和介绍蕴含其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本专业专家学者的先进事迹,以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公民能力,以校园环境塑造学生公民品性。
分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与落实性,将实施主体分为“学校设计为先、二级学院为主、教师为重”三个梯度,分担职责,合力推进。一是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推进表。二是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和项目推进表,制定出本学院的具体实施方案及项目推进表,并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同步规划与落实。三是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组织全体专业负责人制订专业课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课改方案,全体教工参与撰写职业素养、师德师风案例;提炼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师十引导”并编印成册,作为全体教师引导学生、以身示范的基本规范。
“文化梯度育人”理念的要义,在于讲求育人的“梯度”方法及学校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讲求梯度,学校有设计、部门有流程、教有抓手,目的是消解文化育人的宏大叙事现象,改变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两张皮”,让文化育人工作贴人气、接地气。
篇2
1.职业素养培育的针对性有待增强
当前,广大中等职校认真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但人们还缺少针对具体专业类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岗位职业素养的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如果人们不能密切联系具体专业类型,对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职业素养培育的层次性有待明晰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人们对职业素养内涵认识存在差异,既有抽象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习惯等认识,也有具体的工作责任心、耐心,严谨、踏实作风,公平法制观念等非常具体的认识。因此,人们对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五花八门,导致职业素养培育的层次性不清晰,影响了职业素养培育的成效。人们需要建立整体的职业素养培育架构,明晰职业素养培育范畴,同时要明晰面向具体专业、具体职业、具体岗位的职业素养内涵。
3.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当前,人们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开展职业素养培育,课堂教学、顶岗实习、校园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展开,但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有待检验与反思。虽然职业素养培育的理想目标是促进学生职业活动中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讲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对学生全面的、综合的考验,需要职业教育过程长期的、反复的培育。因此,职业学校要注重校内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奠定职业素养基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顶岗实习、实际职业活动中勤学苦练、自我修炼、主动提升,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
4.职业素养培育的时代感有待对接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发生重大变化,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广大中职生走向社会,面向的往往是全新的世界,陌生的天地。因此,职业学校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高职业素养培育的时代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专业类型培育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地、主动地寻求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切实提高广大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1.加强专业类型研究,明晰职业素养培育目标
当前中等职校开设的专业一般都对接市场需求,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等诸多环节,深入研究具体专业的特征,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我们要全面贯穿学生职业素养有效培育宗旨。事实上,面对具体专业类型,我们要明晰的职业素养培育内容,目标越具体越好,越细化越好。通过职业素养培育目标的确立,促进学生树立职业素养所需的观念意识,形成职业素养所需的情感态度,建立职业素养所需的思维方式,养成职业素养所需的行为习惯。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夯实职业素养培育基础
中等职校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客观条件。一是要加强校园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对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为加强学生专业实习,促进学生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准备物质条件;二是要加强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室建设,加强现代信息化手段应用,如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教室、电子录播系统等现代教学设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三是丰富校企合作形式,通过引企入校、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搭建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平台。
3.加强企业学习调研,深化职业素养培育对接
职业教育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课程与岗位对接,中等职校广大教师要主动走进企业调查研究、学习参观,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对接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全面优化学生职业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更要把企业优秀文化吸纳到学校教学过程。加强企业调研,既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企业调研,也要选择广大职校生最可能就业的行业企业调研,切实提高职校生职业素养培育与企业的对接程度。
4.加强全员育人实践,充实职业素养培育力量
为切实提高广大中职生职业素养,中等职校要建立全员化育人队伍,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任课教师等是责无旁贷的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主力军。而宿舍生活指导老师、车间实习指导老师、食堂工作人员、校园安保人员等,也要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全员化育人实践,首先是要以己为范,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次要有意识、有目标地教育与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修炼职业素养,涵养职业素养。
5.加强有效途径探索,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实效
中等职校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是比较艰难的事情,一是由于职业素养内涵丰富,学校难以面面俱到,二是学生对象众多,中等职校学生规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培育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因此,中等职校要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以整体性职业素养架构为引领,既要注重公共职业素养培育,也要密切联系专业实际加强行业职业素养培育、岗位职业素养培育。要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课程点滴式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课程浸润式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实习实训课程仿真式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顶岗实习实境式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明方向、选途径、增实效。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郁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篇4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闽南的建筑风格,闽南传统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等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其中,泉州地区的红砖古厝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风格。
(一)红砖建筑文化的起源
红砖建筑文化起源并发展于泉州。泉州地区盛产含有三氧化二铁的土壤,经过烧制加工就能得到颜色绚烂的红砖,产量高成本较低,且该红砖耐久性,耐腐蚀性强,非常适合闽南地区潮湿、温差大及台风多的气候条件,因此在闽南地区得到极其广泛的使用[1]。厦门、漳州,台湾地区都有大量的红砖建筑。在泉州古街古巷中还保存着大量具有西洋风格的闽南红砖古建筑,俗称“洋楼”,把闽南民居古建筑的文化元素和西洋建筑的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成为泉州闽南民居古建筑的又一特点。
(二)泉州红砖建筑的传承
泉州的红砖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位于泉州清源山风景区内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整个民间艺术园完全按照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文化风格建设。锦绣庄采用闽南独有的官式大厝形制,闽南人称之为“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建筑的屋顶脊饰则采用燕尾脊,建筑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方可使用,但泉州地区的居民对于燕尾脊的使用十分普遍[2]。锦绣庄的部分外墙装饰则采用闽南的烟炙砖,拼接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其中以“万字封壁”最具代表性。这些图样寓意吉祥,内容讲究虚实平衡,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墙体艺术[3]。泉州市政府在旧城区的改造中也体现出了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涂门街、北门街、东街等民居的整体改造就传承了闽南红砖建筑风格,这样的改造既让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城区街道焕然一新,又不失老泉州的韵味,可谓一举两得。
二、提高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
虽然泉州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保护,但整体上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年久失修,很多红砖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屋主由于常年居住在外,没有对红砖古建筑进行修缮,导致这一部分红砖古建筑被长期废弃。而有的红砖古建筑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采用的却是现代化的修缮手段,使得很多红砖古建筑原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被现代气息所覆盖,失去了其应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现象在闽南地区还较为普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建筑缺失地域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的新面孔,城市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泉州地区新的建筑已经很难找到闽南文化的特点,取而代之的则是设计风格日趋雷同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现今大部分的工程和建筑项目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但最终选择方案时,很少考虑建筑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协调,更多的是盲目地追求建筑物外观的新潮,最终导致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消失。主要原因首先是决策者以及设计师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今国内的建筑市场,决策者和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对于设计师一些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观点并不认同,一味追求建筑的现代化,扼杀了不少包含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方案。其次,土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设计师直接借鉴国外的建筑设计方案,而忽视了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设计时很少考虑建筑方案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导致了城市传统风格的缺失,泉州也不例外。
三、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
(一)政府应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政府可建立土建从业人员的考察实践基地。可定期组织土建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参观具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和含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就是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于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主体建筑均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因此,蔡氏古民居可以作为一个亲临体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实践基地,让土建从业人员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对于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投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可作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教育平台。泉州最具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是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博物馆内展示了闽南传统建筑样式、闽南传统文化生活内容、闽南传统工艺品等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可以作为土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来提升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还可以在即将进行改造的旧城区中规划一些展厅、小型博物馆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生产施工工艺、建筑设计的独到之处、建筑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关系,例如红砖的烧制过程、墙体出砖入石的砌筑方法、泉州红砖古厝“皇宫起”的建筑特色和产生原因等。这些博物馆、展厅不仅可以作为土建人才重要的教育平台,又可以成为新泉州人了解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窗口。当然,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展厅的布展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并作为闽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行业协会可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会员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因此,土建协会要在每年的培训计划中,有意识地设计闽南传统建筑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泉州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闽南建筑文化与泉州当地民俗的关系;泉州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成就;闽南传统建筑艺术欣赏、建筑技术学习、建筑人文思想介绍、建筑案例点评等等,渐进式持续地对土建人才进行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渗透,不断提高土建人才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素养和建筑技艺。而且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一般能够参与制订本行业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法规制定与管理权限,并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因此,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土建行业协会要充分重视发挥这一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政府的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之成为政府城市规划的参考依据。
(三)土建人才继续教育要重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理念;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1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
师生对双创教育理念认识不准确,双创教育理论没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只停留在创业操作和技能层面,双创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研究相对滞后,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只是简单开设双创教育选修课或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部分双创教育内容,系统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更高层次的与药学专业教育融合更是微乎其微,导致在药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只是专业知识的枯燥输入,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培育;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没有紧跟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在管理机制层面上,双创教育主要依附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没有有效整合包括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教学部门的资源,人财物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形成最大合力。在以往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目标定位中缺乏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主要讲授基础性知识,没有融入创新素养教育内容,导致学生双创意识不强,创新精神缺乏,有限的创业活动也只局限于低层次的生存性创业。教师和学生对双创的认识和理解总体上还是狭义的创业概念,对双创实践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力并未深刻理解,而在药学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本人缺乏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培养,虽然偶有创新点子,但受限于经验不足和专业实践水平不高等因素,且得不到团队的有效帮助和指导,最终使双创教学和实践活动不太理想。学校双创教育师资力量总体上是薄弱的。因此,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存在,必须在创新创业理念下,整体优化高职高专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将双创意识培养和创新精神融入药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对课程体系重新优化建构,在药学专业课程中广泛地种下“双创种子”,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2.1优化设计思路
秉承以人为本、主体建构、整体育人、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对药学专业所涉医药行业核心岗位进行调研,获取核心岗位必需的创新创业素养,制定带有创新素养特征的核心岗位标准,经能力与知识转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必需的创新创业素养转变为学习实践形式,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制订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实现创新创业素养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建构创新创业导向下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2创新创业教育及素养现状调研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专药学专业学生双创教育现状[3],从药学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结构及现状、创业影响因素、双创教育现状以及如何推动大学生双创教育4个方面进行调研。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提出构建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药学专业教育体系有效融合,重视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及素质提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合作搭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等培养策略,为学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医药企业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4],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开况、人才需求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医药公司的用人标准、员工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方案,从而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2.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依据调研数据,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效渗透科研活动素养训练、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操作竞赛实践、职业发展创意活动等元素,将双创教育活动和专业教学活动、德育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实现双创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创新创业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设置,重构课程体系。按照药学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行要求,对药学职业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含双创意识)要求进行梳理,对课程进行重组,设置公共文化基础(通识)模块、药学专业基础模块、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可持续发展模块)、综合实训学习5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分别为后续的教学模块服务。其中,公共文化基础(通识)模块增加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并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素质拓展模块为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保障,分为公共选修课,增加食品营养与安全、职场人格分析、形象设计与管理、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等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增加志愿服务(如加入记者团、国旗队、护卫队)、竞赛活动、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和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如中医药文化节、技能活动周、心理健康月、科研训练、)等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增加医药电子商务、中医药膳技术等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活动、专业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2)制订核心课程标准。根据药学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种下创新创业种子”的需求、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科学制订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增加双创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内容(包含实践项目)渗透融入科研活动素养训练、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操作竞赛实践、职业发展创意活动等元素,形成双创理念导向下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并依此制订授课计划和教案。(3)优化课程内容。在创新创业导向下,结合药学专业课程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将科研活动素养训练、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操作竞赛实践、职业发展创意活动等实践活动与专业课程核心内容有机融合,强化相应的实践教学,凸现创新创业素养在专业教育过程的活跃和带动作用,有效地衔接药学教学实践、科研活动训练和社会服务等多项活动,从而实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例如,在《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设计“模拟用药实训”,在模拟药房的工作情境中,学生分别扮演药师角色和患者角色,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常见疾病辨证思维的方法,锻炼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增强了问病鉴药的技能,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进入本课程的教学中。又如在《药物分析》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预先将未学习的部分药物检验内容分配到各小组,要求以团队形式设计药物检验方案并PPT汇报。在前期调研阶段,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能力,让团队成员熟悉文献查阅方法;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汇报时,学生普遍采用PPT进行口述,增强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再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药物检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将课堂活动与科研活动素养训练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这些能力为学生后期就业、进一步提升学历打下基础。(4)建构创新创业理念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5]。教师主动将创新思维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验创新乐趣和成就感。如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运用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开展《药品管理法》的授课。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做相应的知识准备,如自主学习有关知识、推荐学生在网络(如SFDA网站)、电视等媒体查找资料,熟悉相关案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法庭审案的工作情境将学生分成三组(法官组、原告组、被告组),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案例的内在联系,在模拟法庭上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展开讨论学习,教师随时加以正确引导,实现创新思维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双创意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素养训练,如药学类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体现了专业特点,将创新思维融入专业教育活动中。在素质教育方面,学生借助各种社团开展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辨药大赛、药学服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药标本制作大赛以及充满浓郁中医药气息的中医药文化艺术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等实践活动与药学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深度渗透,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实现了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全覆盖。
3结语
基于以人为本、主体建构、整体育人、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以高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体育人的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创新创业实训环节、创新创业实战环节融为一体。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社会创新,有助于解决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教师将科研素养训练、社会调查实践、竞赛实践、职业创意活动等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中,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进一步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金梅.“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6):72-75.
篇6
【关键词】 高校 专业素养 绩效工资
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背负着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其重要。
一、高教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校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调整和处理与同事、与学生、与领导、与社会、与工作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包含普通常识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即指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技巧和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素养;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素养;具有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能力的素养。
二、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1、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实现荣誉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环境的变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果高校教师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很难化被动为主动,无法理清教学和科研的思路和方法,难以明确教学和科研的目标,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优化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荣誉感。
2、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为重要的资源,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在经济、政治、思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的不断增多,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展,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变化,从从前的“春蚕”、“蜡烛”、“园丁”到现在的“简单执教”、随意的“拿来主义”、“现世俗化”,已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分析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和缺失。所以,教师只有也唯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校事业更快发展。
三、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首先,学习和思考是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素养。其次,完善的培训制度是手段,各高校应制定必要的培训制度和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制。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以后,他就会关心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并且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无论是何种方式和动因促进高校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最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提升专业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集到提高教师收入多少的问题上来。教师收入的多少又在于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其中分配方案的基础性、核心性问题在于工资结构的设计。
四、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背景及现状
2006年7月1日,人事部、财政部推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指明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并决定2010年1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中执行绩效工资。江苏省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42号)、《关于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社发〔2012〕154号)文件。根据这些文件的相关精神,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绩效工资部分作为此次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正在事业单位逐步分步进行,高等院校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单位之一。
五、绩效工资的基本内涵及框架
绩效工资,是以人为中心,以岗位设置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根据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量以及其他各种业绩作为分配要素来进行分配的工资制度。我们可以运用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的调整对教职工个人努力道路的导向作用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创新能力。根据文件规定,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国家或者省市以文件的形式直接给予的标准,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由各高校自行制定方案进行实施。
基本上,各高校制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框架为基本津贴、目标津贴、业绩津贴等部分。基本津贴:依据本人聘任的岗位确定,体现个人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担负的责任;目标津贴:依据各学院、各部门完成目标的情况和目标考核的结果进行分配,体现各学院、各部门的综合实力;业绩津贴:依据个人教学科研工作的成果、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确定。基本津贴及业绩津贴的影响因素及权重如表1所示。
六、设计促进教职工专业素养发展的绩效工资结构
二级学院对教职工的具体情况更为了解,更清楚用何种方法、手段更为有效地激励教职工素养的提升,能做到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做奖励性绩效工资设计时,应实施打包二次分配,根据各种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及各二级学院业绩在全校业绩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如何打包。然后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的指导原则及各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科学、合理、公平、体现绩效的二次分配方案,报学校审核并批准后按二次分配方案实施分配。
根据各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学校发展的侧重点、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我们可以将各高校划分为教学型高校、科研型高校和综合性高校。教学型高校比较侧重于教学,是以基础学科的教育为主,且多以本科教育为重点,需要应用型技能人才,着重教学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教学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4、X5。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努力的方向与学校发展相一致,致力于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型学校与普通院校相比,研究型大学较侧重于学术研究,同时兼顾教学,需要学术型研究人才,看重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科研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6,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发展;综合型学校实施多学科均衡发展策略,专业覆盖面广,但也有各自的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致力于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并重,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合理并重地分配教学工作X4、X5和科研工作所占的比重X6,来引导教职工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发展齐驾并驱。
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光包含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教育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显性知识、显性素养,还包含很难被清楚地识别和分享的隐形知识、隐形素养。隐形素养不易表达、结果分散、逻辑混乱、稍纵即逝。如想隐形知识、隐形素养转化显性知识、显性素养,化分散为聚集,化混乱为秩序,抓住机遇,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到最显著面,这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如何激励教师愿意花费这个时间和精力来化隐性为显性是个重点和难点。从绩效工资结果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挪出一块来专门用于此项的奖励。
【参考文献】
[1] 朱美妍等:浅议高校教师教育哲学素养[J].科教文汇,2013(6).
篇7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意识、信息学习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图书馆是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书馆的信息化经营也是行业发展趋势,因此,提高馆员信息素养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市场改革。
二、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的必要性
以图书馆文化为引导,融入思想政治观念,激发内部馆员参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积极性,既可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同时又为图书馆走市场化之路做好了准备。结合实际情况,重视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培养,不仅是时代变革之需求,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其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
信息素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它要求人类具有获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识。作为专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只有在信息技术平台引导下,才可有效提供信息导航、信息组织、信息开发服务。
2、管理需求
从图书馆来说,其管理模式急需走向信息化转型阶段,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具现代化的借阅环境,提高馆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例如,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从纸质逐渐向电子介质过渡,如图1,图书馆员要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态的信息中去判断其价值,决定其取舍。
图1. 电子图书馆模式
3、馆员自身需求
馆员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馆员信息素质决定着馆内资源调配水平。因此,只有馆员具备信息素养条件,才能掌握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
三、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的有效方式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中收录区域,为无数读者构建了知识摇篮,建立广泛的知识学习平台。随着先进文化思想融入其中,图书馆日常管理也逐步转向“信息化”,以馆员为中心开展培训管理活动,这是当代图书馆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基于信息素养内涵指导下,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模式需以馆员为中心,不断优化馆员信息素质教育与培训方式,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馆员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1、思想方面
自古以来,广大学者对“人本思想”有着深入研究,倡导遵循馆员在图书馆活动中的服务地位。随着图书馆经营模式普及化发展,人本思想逐渐成为馆员管理的新理念,成为图书馆开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方向。因此,要从思想上引导馆员树立职业精神,积极参与图书馆事务处理工作,提高馆内服务水平。
2、专业方面
“专业”决定服务水平,培训增强图书馆员信息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执行信息化服务方案。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与多个专业存在着密切关联。需要积极培训提升馆员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增强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3、操作方面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类信息资料,从书籍资料存储开始为读者创造学习平台。“信息化”是中国图书馆的发展理念,为了更好地开展馆员教育活动,对馆员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培训,才能创建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例如,办公软件、系统操作、智能扫描等技术,均是图书馆员应当掌握的操作内容,是馆员融入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图2)。对其日常工作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图2 数字图书馆服务框架
4、理论方面
掌握信息素养理论知识,从学术层面培养教育图书馆员,增强其完成馆内事务处理能力。其中,培训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这类培训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5、技术方面
“科技”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掌握“科技”也是馆员管理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现阶段,图书馆需积极利用计算机开发或引进办公系统管理软件,将馆内管理的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馆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懂得应用数字系统完成书籍借阅服务工作,必要时需参加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等。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的主要内容之一。图书馆馆员在实际工作中,与基层人员缺少交流平台,馆内职工对图书馆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接触较少,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馆员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效果。
1、优化内控管理
图书馆文化落地馆员是内部管理之需求,要通过文化事业发展带动经济事业发展,帮助图书馆构建更加优越的管理平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图书馆现代化经营本质,例如:图书馆是服务于群体的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平,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这正是图书馆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倡导的。
2、实现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长期生存的根本,这要求图书馆各个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现阶段,图书馆文化构建需要每一个部门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个图书馆服务网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大统一”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图书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3、强化政治意识
我国图书馆依旧处于改革阶段,图书馆内控管理机制尚未成熟,造成图书馆内外管理决策失效。国家号召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普及图书馆文化与党政机制建设理念。图书馆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馆员应努力学习党的文化理念,把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图书馆建设改革中。
篇8
1.一套机制:制度规范保障教师发展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及专业化发展”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并作为学校重点工作。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师队伍工作机制及管理制度,规范、评价、激励全校教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制定《Χ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的目标及愿景;制定《ΧΧ中学教师基础性评价考核方案》、《ΧΧ中学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聘用考核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推进教师有序、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ΧΧ中学师徒带教工作方案》、《中学青年教师沙龙工作方案》、《中学“校名师”培养对象申报方案》,规范学校教师梯队建设流程,形成分层、分类教师培训机制;制定《中学教职工挑战性评价方案》、《中学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办法》、《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推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打造教育教学风格、凝练教育教学思想。
2.两重支撑:硬件保障服务教师发展
为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学校从经费和平台两个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经费支撑。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性经费,如为购买专业书籍、组织专项培训、开展项目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等提供经费保障;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激励性经费,如绩效考核方案中为教师教育教学竞赛获奖、及获奖、课题立项及获奖等设置专项奖励。
平台支撑。为满足信息时代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学校整体教师自主发展网络平台:搭建基础性评价网络平台模块,实现教师绩效评价的网络化、电子化;搭建挑战性项目网络平台模块,提升教师“挑战性项目”项目过程管理的动态性、即时性;搭建师训课程网络平台模块,通过利用平台现有专家课程,结合校本师训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体系化、模块化的课程支撑;搭建校本研修网络平台模块,组建学科内研究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等教师互助团队,以网络项目驱动的形式形成有效合作、共同成长。学校现正申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学院“校本研修平台”创新实践基地校。
3.四支队伍:梯队建设带动教师发展
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教学经历、个性化发展需求,打造4支教师发展队伍,设置差异化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形成学校教师梯队。
(1)针对新进教师队伍,推进“三新工程”建设。对学校新进教师、新班主任教师、新高三教师,通过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师徒带教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磨练教育教学基本功,初步发掘教育教学潜能,提升在教育教学岗位中的胜任力。
(2)针对青年教师队伍,推进“青蓝工程”建设。对学校青年教师,通过学习共同体、青年教师沙龙、项目研究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锤炼教育教学策略,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优势,找到适合教师兴趣特长、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特色发展方向。
(3)针对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对学校骨干教师,通过高级教师教育教学专题研讨、初步尝试撰写著作等方式,帮助教师进一步提炼教育教学风格,高度凝练教育教学特色,成为在市、区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教师。
(4)针对名优教师队伍,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对学校特级校长、特级教师,通过进一步搭建示范、展示、交流平台,帮助教师进一步展示教育教学艺术,示范辐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品质。
4.四大板块: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师德素养、教学技能、育德能力、研究能力等四大板块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内容板块,着力打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厚生乐教,固本求真”教师群体。
(1)以师德为先,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文化浸润。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构建了“乐群笃志,协同致远”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选择教育文化氛围,形成了“厚生乐教,固本求真”师风,促使学校教师在文化浸润中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承担育人使命,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师德素养校本研修课程。形成学校“十三五”校本研究课程培训工作方案,开展师德素养类及实践体验类课程,并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广泛开展师德素养、育人能力大讨论活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持续多年开展“我心里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树立“教书育人楷模——ΧΧΧ老师”等师德榜样,形成教师爱校、爱岗、爱生的精神风貌。
读书活动。教师通过阅读教师专业发展、师德素养等相关书籍,提升专业使命感和教育责任感,为逐步树立新的课程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等奠定良好基础。
在历年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高,认可学校教师的敬业心及转专业素养。
(2)以能力为重,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校本研修课程。在完成市、区要求的相关师训课程要求后,学校在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校本研修方案,聘请专家开设校本研修课程、讲座,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如,以校本研修专项主题活动“教学目标设计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引导一线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升,充分挖掘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科素养的要点内涵。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为抓手,引领、帮助见习教师熟悉教育法规政策,提升师德修养,了解教学常规,掌握教学基本功,关注自身专业发展。学校现为普陀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师徒带教制度。《ΧΧ中学师徒带教工作方案》,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对新进教师、新班主任、新高三教师等进行带教培养工作,形成校内带教序列。
“ΧΧ杯”教育教学竞赛。每学年设置主题、开展校内“ΧΧ杯”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能力的训练。
青年教师沙龙。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沙龙,通过同伴互助、专家指导等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物理特级教师ΧΧ老师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如何说课”专题讲座,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技能。
主题教研活动。学科组、教研组聚焦学科发展特色,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特色发展。如,历史教研组“见微知著以人见史”的特色主题教研活动,指导教师从“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的涵育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实践;理综学科组“渗透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和“研究学科融合路径,完善课程开放性” 主题教研活动,关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协同性,指导教师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程开发能力。
学习共同体。根据教师能力特点和发展需求,组建学习、教学共同体。如,语文学科组组建了“关注课程标准的落实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命题与作业的研究”、“重视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征”等四个学习共同体;理综学科组形成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题的学科命题团队等。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能够在知识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交流、协作、反思等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最终促进个体的成长。
教学成果校内展示。通过校内“一师一优课”评审及相关课堂展示、研讨论坛,校内论坛“协心戮力,行稳致远——单元教学设计成果交流论坛”、 “微课初探,星火燎原——微型课程成果交流论坛”、 “合理运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有效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论坛”等活动,展示教师在教学转型、课程建设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2015年至今,学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8项,市级教学竞赛奖项122项,区级教学竞赛奖项30余项。
(3)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育德能力专题培训。邀请市、区级专家,开设教师育德能力专题培训讲座,促进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邀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市、区优秀班主任,开设《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评估与干预》、《以情优教,提升教学的艺术性》等专题讲座,
学科德育渗透。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引导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学科德育渗透点,并开展校级“德育示范课堂”大奖赛。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挑选骨干教师参与“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开发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等方式,帮助班主任教师学会与班级学生沟通与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班级、学生管理的全过程。
德育论坛。通过“创设多元育人环境,促进学科融合德育——德育示范课堂展示交流论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卓越发展育人环境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展示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学科德育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4)以研究为翼,提升教师科研品质
“挑战性项目”研究。学校突出教师的个性化与研究力,设计和开发了《ΧΧ中学教职工挑战性评价项目》,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和能力优势,聚焦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德育创新、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管理服务、自主创新等角度选择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目前学校组织的首轮教职工挑战性项目的申报,共有74个项目申报和立项,100多位教职工参与项目研究。学校组建了校内专家立项审核工作小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审核工作,从不同角度为教职工的挑战性项目研究提出了很有启发意义的建议。
“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制度。制定了《ΧΧ中学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办法》,就教师的课题评比获奖、文章、论文评比获奖等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将项目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逐步凝练自身的个性化风格,打造教师教育教学特色。
高级教师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学校聘请校外专家、搭建展示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的平台,积极鼓励骨干教师提炼教育教学思想,形成教育教学风格,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专题研讨活动”。
《ΧΧ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学校鼓励、支持学校教师将教育教学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从而提升学科发展品质及学校学术影响力。学校制定《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为在职教师提供出版学术专著、基础理论著作、课题研究著作等提供全额支助。
5.多方协同:组织协作推动教师发展
篇9
关键词:新时期;煤炭企业;政工宣传;方式
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对煤炭企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是提升煤炭企业管理与运行效率的基础保障。在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化推进以及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煤炭企业迎来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因此,为满足社会对煤炭企业的需求,提升煤炭企业竞争优势与文化软实力,对新时期煤炭企业政工宣传新方式的探究已成为煤炭企业思考的重要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煤炭企业政工宣传的重要性分析
政工宣传是政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煤炭企业中,政工宣传主要包括对企业各项管理措施、企业发展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企业员工对企业政策、企业规范的理解与执行;推动了企业内部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与工作问题进行了全面掌握,从而增强了企业管理效率。与此同时,政工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理念的有效宣传,使员工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升了自身内在的自觉性,有利于实现企业员工自我能力与自我素养的强化,从而强化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优化,对煤炭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宣传工作意识低下
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想与政工工作观念的影响,多数企业对政工宣传工作的理解与认知存在误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政工宣传工作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部分企业对政工宣传并不重视,将工作重心侧重于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从而忽略了员工思想的关注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限制了煤炭企业政工宣传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二)宣传方式单一且落后
目前,多数企业在组织开展政工宣传工作时,其采用的宣传模式以及宣传方式仍是传统的理论性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工宣传优势的发挥,无法实现政工宣传与实际生活的有效链接,对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具有消极作用。与此同时,部分煤炭企业在进行政工宣传时,仅注重对企业内部网站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微信”、“微博”等“微平台”的利用,宣传效果不理想,从而致使企业管理与发展效率的降低。
(三)政工宣传与企业文化脱离,缺乏完善宣传队伍
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主要在于提升企业发展与管理效率,而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工工作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多数企业政工宣传与企业文化相脱离,致使企业政工宣传出现弊端,宣传工作趋于形式化,缺乏宣传力度。加之,高素质政工宣传人员的缺乏,使政工宣传工作得不到有效实行与改善,从而限制了煤炭企业的优化发展。
三、新时期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的新方法
基于新时期,社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煤炭企业政工宣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为实现煤炭企业的优化发展,推动政工宣传作用的有效发挥。煤炭企业在组织开展政工宣传时,应在原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强化宣传力度,提升政工工作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根据现今煤炭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可知,政工宣传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对企业政工工作的成效具有影响作用。因此,煤炭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政工宣传的深化发展。笔者基于宣传力度调查分析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发现,要想实现政工宣传工作宣传力度的提升,煤炭企业政工宣传人员首先应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包括企业运营资金、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发展方向等);其次,政工宣传人员运用一定的宣传分析方法(包括组织宣传分析法、现场宣传分析法、前瞻性宣传分析法)对具体宣传条件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宣传规划与宣传方案[2]。对于宣传方案的设计应注重方案可行性c科学合理性的分析,同时应保障方案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准确性;此外,政工宣传人员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与探讨,对宣传方案进行评估与调整,用以保证方案效果的优化性,实现政工宣传目的。
(二)注重政工宣传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可有效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深化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企业政工宣传创新与改革中,应注重政工宣传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发展,从而推动企业文化如软实力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分析发现,实践是煤炭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人员可将政工工作内容通过组织企业文化活动形式进行展现。例如,定期文艺汇演、团体体育竞赛等文娱活动,将企业精神融入到互动中,提升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与此同时,企业可将“人机环管”文化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政工宣传中,促进企业工作人员、企业设备以及企业生产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保证企业运营与管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基于多数煤炭企业基础员工整体文化知识与政治素养低下的状态,企业政工宣传人员应加强对企业基础员工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企业员工创设特定的宣传环境,并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宣传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管理质量。
(三)创新煤炭企业政工宣传方式
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我国企业内部结构的改革发展,单一的政工理论知识传递与理念指导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企业政工工作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企业政工宣传优势的发挥。因此,煤炭企业应在传统政工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将企业发展理念、发现方向、文明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思想中,并积极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将理论运用与实践中。对此,煤炭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基于传统的政工宣传管理,对宣传制度、宣传机制、宣传流程、宣传方式进行创新,实现宣传战略的科学部署,将企业环境、企业基础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连接,建立健全的企业政工宣传体系,及时革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从而实现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四、结论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对新时期煤炭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煤炭企业政工宣传作用的有效发挥,已成为煤炭企业研究的重点课题。而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对政工宣传的重要性具有清晰的认知,并准确掌握现今煤炭企业政工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满足社会对煤炭企业政工需求的宣传方式,用以提升煤炭企业竞争优势,促进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好的语文素养,为此,需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综合培养方案;同时根据语文“核心素养”指标,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检测方案,以检测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套检测方案可作为中文师范生自我水平评估和中文专业教学水平评估的检测工具。
关键词: 语文素养;中文师范生;养成;检测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学理反思
与基础教育对接是加强中文师范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6)“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已引起业界广泛重视。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听、说、读、写诸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养成,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诸多环节。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好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是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提出来的,但这个概念缺乏明确的解释,更没有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界定。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语文素养”像个时髦的“标签”,被人到处粘贴。于是,“语文素养”变成一个无边无底的“框”,什么东西都可往里装,其外延不断扩展,由此导致内涵的模糊泛化,其中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等等。在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里,与“语文素养”概念相关的表述为“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有论者认为,“语文素养”要表达的就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它是一个比前述几个单一概念更妥帖、更科学、更新颖生动的“集合式”短语。实际上,“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如果过于宽泛,则会丧失其应有的理论生命力,其突出的弊端即是无法凸显语文课程的目标特性与核心定位。有论者对“语文素养”概念提出尖锐批评,称“语文素养”为“怪胎”,认为把语文课程目标定位于无所不包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定位、定性发生了原则性的差错。也有人指出,“语文素养”的提出,只不过造了一个新词而已。“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其合理性比较容易论证;但关键是新课标把它当作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质疑是必然的,因为理念的相对模糊性与目标的相对明晰性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
综合各方面的观点,我们认为,应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应该予以重点强调。“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每门学科在突出强调自己的学科素养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素养”的目标。总之,既要有牢牢把握“学科素养”的目标意识,也要树立“基础素养”的目标意识。“基础素养”是“人”的最基本的素养,基础教育要培养的学生的整体素养不是各学科素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渗透。这样来理解“语文素养”,就可以摆正语文学科教育与整个基础教育目标的关系,从而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和恰当位置。
二、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素养是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思想理论水平、语言能力、表达技巧等诸因素的提高,都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中文师范生如何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语文素养?
第一,从语言材料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课内,一条是课外。课内,我们要走进“教材”,让学生感悟、体验优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养良好的语感;课外,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多渠道学习语言。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让学生在母语的环境中,不断积累语言,自然而然地提高语文素养。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动。语言材料不断积累,就是学生不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二,从语言运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不是“语言学”课,不需要大量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学习,却需要大量有计划地进行言语训练实践。因此要培养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行为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比如写字,写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门面”,而且也能在我国传统书法艺术感染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
第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1](13)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较好的途径。我们需要在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沟通、课堂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融合这四个方面下苦功,逐步提高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中提高语文素养。“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另外,从性质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学科资源和活动资源,从形态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从显现形式上可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等。语文学习环境也是语文学习资源,属条件性资源、课外资源、隐性资源等。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品质。它的发展和培育,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多渠道多方面的引导和激励。基于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综合培养方案。本培养方案分为以下四个板块:①“听”:对所听到的信息归纳概括,再用恰当的语言重新表述;②“说”:学说普通话;在即兴和规定情景中能够自由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阅读,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④“写”: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对自我内在思想进行创造性表述。
三、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的检测
从目前中文师范生(准老师)的语文素养总体情况来看,许多师范生尚不能充分胜任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任。为使中文师范生能够顺利就业上岗,必须加强其语文素养的培养。但目前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语文素养培养方案;同时,师范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我们也缺乏一套有信度、可操作性强的工具对之进行有效检测。故此,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检测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前已述及,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是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提出来的,但此概念缺乏明确的解释。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模糊泛化,无法凸显语文课程的核心定位;同时,“语文素养”概念的泛化也影响到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为此,我们在中文师范教育过程中需化繁就减,提炼出“语文素养”中的“核心素养”,并对之进行系统训练。但训练效果如何,在目前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无法体现。为此,我们需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以及语文“核心素养”指标,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检测每位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这一套方案可作为中文师范生自我水平评估和中文专业教学水平评估的检测工具。而目前全国还没有哪所高校在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方面,构建完善的培养方案与检测标准。正如新课程《高中语文》(人教版)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所言:“中国之大,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研究语文教学质量的检测研究机构,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专家。”[2]
针对目前“语文素养”概念的模糊泛化,提炼出“语文素养”中的“核心素养”,便于中文师范生在语文素养的训练中能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可操作性的中文师范生“语文素养”综合检测工具,突出语文素养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尤其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等能力。总之,一套科学的“语文素养”综合检测工具,能够客观有效地检测中文师范生的“语文素养”,亦藉此检测中文师范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上一篇:5c财务管理体系
- 下一篇:海洋科学专业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