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2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第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第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毛砚单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篇2
一、京剧进课堂,推广意义重大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艺术教育,强调学习西方者多,而重视弘扬传统者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将作为国粹的“京剧”纳入教育体系之中,本身就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醒。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在两会发言时说:“在时下流行文化泛滥的关头,利用中小学音乐课堂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通过开设京剧课程,吸引青少年对京剧的关注与学习,将其发展并长存,对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从其现实背景来看,此次京剧“大规模、成建制”地“进课堂”,是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呼应,是针对当下作为“国粹”的京剧与青少年“渐行渐远”这一现实而采取的举措,是在挽救我们的文化遗产,并不是“心血来潮”后“拍脑袋”的决定。其象征作用和实际意义理应得到肯定。另外,中小学生虽然没有成年人那样的嗓音,但他们对戏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却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优美的旋律和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京腔京韵的品性,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我认为,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简单,但要把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夯扎实,却是任重而道远。因此,“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
二、京剧进课堂,方法运用要得当
教育,是一门有规律的艺术。要想让戏曲和传统艺术教育真正收到效果,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师范大学开设戏曲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并结合专业的戏曲力量进行教学。比如:教育部门可以聘请当地京剧票友、艺术传人、剧团的艺术家作为学校艺术辅导员,定期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也可以联合这些专业或民间艺术家与学校一起办京剧特长班,使一些对京剧有兴趣的孩子在艺术家的指导训练下,获得艺术特长。我想,将京剧引进课堂后,老师们不仅要传授演唱及表演技巧,还要给学生提供欣赏的机会,学校可适当配备一些服装、道具,提供表演场地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曲目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内涵,了解一些脸谱知识,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白脸多表示阴险狡诈、开朗乐观的总是舒眉展眼、悲伤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当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后,才能看懂京剧、听懂京剧,才会喜爱京剧,激发学习京剧的兴趣。文化的渗透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强迫学习,教学要做得生动、做得有意义,才能真正落实到孩子们心里去,京剧艺术也就后继有人了。
三、因地制宜,增设地方戏曲课程
京剧虽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国粹却并不是只有京剧一种剧目。传统地方戏曲除了京剧,还有许多优秀剧种,如:粗犷豪放的秦腔、激越高亢的河北梆子、活泼自然的评剧、朴实动人的豫剧、优美细腻的越剧、通俗易懂的黄梅戏……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价值。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语言与戏曲文化差异很大,对青少年的戏曲教育以京剧一统了之,未免过于单一和脱离实际。近期一项网络调查显示,37.19%的网友认为“不宜强行推广京剧,应尊重学生自己爱好”;35.43%的网友认为“各地应学习不同的传统地方戏曲”。如果我们在普及京剧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将带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融入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是否会更有效地推动发展地方戏曲呢?例如在浙江,越剧很受当地群众欢迎,那里既有唱越剧的教师,也有学习越剧的教育基础和文化氛围,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在广东,因为语言的关系,学习粤剧就比学京剧简单,如果硬要照教育部的规定只开京剧的话,恐怕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我们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应整理和创作出适合孩子们唱与表演的地方戏曲内容,开发校本课程,进入孩子们课堂,让孩子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能大致辨别、欣赏各地艺术,使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精神愉悦与艺术情感体验。
曾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文化繁荣的方针”。我们应提倡文化多元发展,提倡“百家争鸣”,传承民族传统戏曲文化不一定要独推京剧,应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选择,来促进戏曲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戏曲文化的更大繁荣。
篇3
一、强调渗透融合,构建课程体系
1.强调“五融合”原则,研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一是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二是与学生兴趣相融合的原则。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便于内化。三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学科课程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四是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原则。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中感受、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五是与家庭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引导家长通过“家训、家规、家教、家风”等言传身教,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2.点面结合,兼顾普及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学校课程,必须要校本化。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课堂引导、学科渗透、课外体验得以全面展开,并兼顾学生全面普及和部分学生的兴趣、特长。相关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除以上措施外,学校还制订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的时间表,如每天早上10分钟的“诵读课程”、每周五下午的“学生社团”活动等,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计划。
二、整合内外资源,培育教师团队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是决定性因素。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
一是开展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学校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包括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成为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学校还先后为教师配备了《论语》等书籍,全员参与“读书与感悟”“读书与实践”等活动,促使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此外,还举办了以“相约丽泽,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为主题的开放活动,锻炼了教师队伍,也发挥了学校的辐射作用。
二是借助外部资源,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与中华书局国学经典推广中心每周四在学校国学讲习馆开设的以《论语》解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读书会”,组织教师参与寒暑假的“传统文化骨干教师研修成长营”、周六周日的“台湾布衣老师写字教学”等活动。此外,还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儒学联合会举办的相关研修班;借助民族团结委员会等相关方面的资源,让教师学习风筝、泥塑等技能。
三、创新内容与形式,拓宽教育渠道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
第一,利用“书香丽泽,点亮人生”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是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学生每天早上诵读国学经典10分钟,诵读书目包括《论语》《孟子》等,并结合诵读内容开设“我读国学经典”的自主主题班会。二是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校邀请孔子研究院索常然老师作《〈论语〉――与君子之道》的国学经典报告,邀请清华大学中国礼学中心的博士后杨柳进行礼仪讲座等。同时,为每个班级配发《中华经典诵读》一套及经典书目等,便于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和品鉴。三是举行“墨香书法”(硬笔、软笔等)比赛,举办“读红楼,赏红楼”感受古典文学魅力的专项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将其发扬光大。
第二,利用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学校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例如,召开自主主题班会,由学生的君朋项目组来确定班会的主题、形式等;举办经典朗诵比赛、“中秋诗会”知识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等等。学校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手抄报、祭扫先烈、学包粽子、制作月饼等活动,将对亲情的关怀、对乡情的眷恋等教育融入其中,发挥文化熏陶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鼓励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在体验中感悟、内化,提高其道德素养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让学生走出校园,用行动践行文化精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围绕传统文化设计课题,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的学科融合课题“在红墙碧瓦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迹”带领学生走进故宫,领略建筑、雕刻等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走进孔庙国子监”课题则让学生了解孔子与儒家文化、古代科举制度等;“民族歌舞,欢聚一堂”课题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建筑特色、饮食特点等民族常识后,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让学生走进社会,用温暖传播文化理念。母亲节前夕,学生代表走进北大街北里社区与社区代表共同开展“巧巧手”活动;春节前,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慰问贫困户、残疾人家庭;与“仁爱基金会”合作,部分学生志愿者前往北京西站开展冬日“奉送爱心粥”活动,在寒冷的街头温暖了路人的身体和心灵。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校园文化;学科渗透;活动熏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62-02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博大精深,它传承着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同志指出"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他还给《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题词:"传承传统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传统美德的内涵广泛,基本包括:"忠、义、诚、信、礼、孝、廉、爱"等。我们应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人"字。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具有重大意义。
1.营造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搭建传统美德教育的平台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人文素质教育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元素,对培养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立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故事宣传栏,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可以在阅读故事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的教育。又如:选取小学生感兴趣的名人名言、励志标语等在校园的重要通道张贴,比起我们简单的说教好多了。
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只要我们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以显浅易懂表达方式营造校园文化,小学生就会在这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到了传统美德的熏陶,收到预期的目的。
2.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立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国学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我们把经典国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按肇庆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每周安排1节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体系,各年级开设以下课程: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教学中要求做到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经费、有总结。
让国学经典进课堂,用传统文化之光指引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奠定坚实基础。
3.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美德的形成添砖加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规范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当今,传统美德教育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中。
3.1 在语文科中落实传统美德教育。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语文科的教学向来倡导"文道结合"。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它强调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重要性,同时也阐明了传统文化与语文科教学密不可分。因此,语文老师应当充分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如:在教学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节约粮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慈母情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
3.2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进行教育。数学教材表面上的传统人文因素没其他学科突出,但只要我们用心领会,也能把握住当中的切入点,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如:在教学"认识时钟"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创新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 在英语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英语科也能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的。我们同样也能从英语科的教学中发现传统文化内涵,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英语单词教学"apple(苹果)、banana(香蕉)、cake(蛋糕)"时,我们可以教育学生不要浪费食物,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因素无处不在,传统美德的培养不限时空。她不但存在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教学中,音乐、美术、体育科也蕴含丰富的因素,只要我们用心发现,悉心培养,学生终究会成长品德高尚的人。
4.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
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身心,增长相关知识,又能从中得到锻炼成长,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下面是我校制订的2014年上半年关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有机整合"的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的
二月份诵读经典千人诵读《弟子规》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经典引路,感受中华文化之精髓。
三月份班级传统文化布置"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四月份"革命故事会"缅怀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弘扬革命优良传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五月份社会实践活动――"端午文化""爱我传统文化"手抄报比赛《一次家务劳动》优秀作文展家长指引级组中完成全校性活动了解端午文化,感受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接受"劳动最光荣"教育。
篇5
一、要考虑到是否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如今,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21世纪的学生比起20世纪的学生,书包厚实多了,科目多了,作业多了,负担加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打着“开阔学生视野”的旗号,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甚至让师生加班加点实不可取。如,时下兴起“国学诵读”热后,Y县的D学校开设了国学课。排练一个国学诵读节目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师生还得需要一两个月的闲暇时间来加班加点,由于编排的动作追求造型完美,就会比较复杂,有的学生甚至都记混淆了,本来是高高兴兴的诵读行为,现在弄得这么累,许多学生不堪重负,纷纷要求退出,但遭到班主任的拒绝。国学诵读的初衷是什么?是想让学生获得快乐吗?从表现上看似乎不是。学校领导为体现自己所谓的“政绩”,不惜急功近利,走形式、讲排场,拿出一个国学节目,搞成了大型汇报演出,哪一级领导来,都要展示一下,有的时候还利用晚上去广场演出。因此,才有了基层教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嘲讽――“那是演给成人看的,表面是热热闹闹地搞国学诵读,骨子里扎扎实实抓的是哗众取宠”,这句话其实准确地概括了国学在当下一些学校中的尴尬处境。
这是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吗?其实,“国学诵读”的最大意义,应该是还原教育的真谛:给孩子一个有快乐、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因为,快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忽视了学生的意愿。为儿童安排过度的国学诵读学习,是摧垮儿童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度,几乎不尊重或不理解儿童的需求。当代的儿童在成长的压力下长大,失去了对他们年龄段来说永不再来的、一次性体验的机会。
难怪有志之士感慨“如今的孩子都是活在当下”,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做父母的,常常用结果导向进行标准评价,过度计较得失,过度关注目标。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才有孩子慢慢失去了享受过程的乐趣,家长在攀比中,慢慢迷失了自我,越发虚荣、盲从。于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区,教育体系中才有了一种“拔苗助长”与“本末倒置”的教育怪圈。
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门简单的知识性传播科目,不要渲染,不要夸大,更不要指望它去博取领导、社会的眼球,别指望它去忽悠劳苦大众,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才是真正落到实处。进了课堂,也就不可能再成为增加学生负担的应试教育的一门课程了。
二、要考虑到能否“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传统文化要想进课堂,就必须很明确地讨论“哪些内容”该进,哪些内容不该进,以及“如何用好”传统文化,毕竟,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内蕴风范,曾子在《论语・学而》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地去承传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具有当时历史现实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因此,可能需要批判地抛弃。
传统文化中存在古人视为必然而我们新社会不能接受的内容,例如,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行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自私自利行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敌视体力劳动行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商人行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还有将人分三六九等、缠足、纳妾、“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等体现出来的对妇女的压迫,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糟粕影响,甚至成人中占有一定比重的人群悄然接受或沿袭了这种片面思潮,甚至波及了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有的孩子虽能把“三字经”倒背如流,但未能真正领悟其内涵,自私、霸道、惰性不时地呈现出来,应该说孩子生活中暴露的许多细节,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因此,传统文化进课堂,必须打通家庭关,“家庭扫盲”很有必要。现在孩子的父母、祖父母中很大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缺课者,如果在学校教给孩子传统文化,回到家里却没有相同的文化环境与价值追求,课堂教育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因此,不仅在课程中要不断融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精髓,更要在社会、在家庭中倡导、营造出这种氛围,这样,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也就成为他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社会正能量。
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必须注重其本身价值的发掘与当代转换,使之与现代文明相融相通,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精神,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看待今日之人和事,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这才是正道。
三、要考虑到配套设施是否跟得上
单兵突进,可能招致事倍功半。配套服务跟不上,就会陷入盲从的境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说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等待东风的到来。诸葛亮拥有大智慧,尚且等待,我们这些学校的普通校长,难道等不起吗?当下,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请问,师资准备好了吗?配套教材跟上了吗?家长认可吗?孩子同意吗?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意义不仅在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还在于对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影响,包括在母语修养、文化传承、人格教育、伦理道德、创造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是广泛的。但是,若没有精湛的师资,只是一厢情愿地冒进,可能导致不适,甚至导致学生的反感。在很多方面不配套,单兵突进是很难推行的。有的学校一听传统文化进课堂,就迫不及待地开设出京剧、书法、国画、医药等科目,看上去是轰轰烈烈地推进,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构成复杂,在目前学校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不到位的情况下,操作起来是相当难的。盲目推进,传统文化课程难免遭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教师如果没有被传统文化真正武装,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熏陶,即使有好的教材,到了课堂,也难以达到目的,很有可能会成为误人子弟的唬头。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各校指定专职人员,通过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后实施,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弱化、破坏,导致当代教师群体普遍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让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一代人再去培养下一代人,这可行吗?
四、要考虑到是不是会加重家长经济负担
有的学校一说传统文化,就盲目地开发出各年级的配套教材,向家长收取费用,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的学校“国学”虚热症发作,竟要求由学生家长统一到某店购买唐装汉服,价格昂贵不说,除了节日表演外,毫无用处。说到底就是传统文化被肤浅化、庸俗化、形式化了,因为校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穿一穿唐装汉服、摇头晃脑地背一背古文诗赋,就是在弘扬国学。孩子表演,还不是表演给大众看?除了表演那会儿,平常行走在大街上,服装能穿出来吗?显然不能。说白了,这种表演就是作秀,就是唱高调、打幌子,就是在高调意识下的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行为。有的学校拿着一两个成型的节目时不时地展示一下,更重要的是竟然与广告活动绑在一起,伤风败俗,劳民伤财,孩子和家长情何以堪?
篇6
关键词:遵义九贤 传统文化 创作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无数圣贤生命情感的积淀,它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现代文明正是根植于这片沃土,才显得根深而叶茂。“遵义九贤”的人文精神是遵义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美术的灵魂。在当今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广泛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可怕的冷漠感。
一、“遵义九贤”请进校园,请国画进课堂
历史人物不仅制造了历史事件,创造出了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人物精神财富的核心即是他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写意人物》的人物画创作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主题创作教学中开展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学习与探究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的设计应以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写意人物教学的内容为参照依据,这样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实践才能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国画教学应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地方人文的优势。把地方历史名人、文人作家或地方文化特色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一一亮相,能够让学生了解地方艺术中的精华,关注身边的名人,这样就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乡爱国之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增强身边名人及作品对学生的榜样影响力,让学生树立理想,追求理想。
历史每个地方的名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多参观,多了解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度。老师需要正确的方法将地方历史名人请入课堂,将正气精神的底蕴流传下去,现在还有多少人了解国画、还有多少人知道传统的精华、作为国人这些都应是我们该了解的,以地方历史名人“遵义九贤”作为主题创作,实际是让我们更加了解正能量的内涵。
“遵义九贤”已经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我校的校园内,命名为“九贤园”,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国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徜徉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二、立足课堂,利用名人题材创作酿造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气息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感受人格魅力时找到学习的方法。
在《写意人物》教学中,我常引用与“遵义九贤”相关的作品,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作兴趣。或者根据作品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地方历史名人的人格魅力。
2.深入挖掘国画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历史题材创作是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用现代人的语言、技法、艺术个性所表现出的意向物化。这一成果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既要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料,又要分析透了历史文化名人和当时社会民众的心态,又要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先确定主题,构思剧情,然后用贴切的语言形成草图,最后分步骤创作。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遵义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遵义的文选典籍,考察遵义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遵义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某些地名的由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组织学生为宣扬正能量开展实践创作活动。为了感受传统文化的社会美。教课时我们展开了一轴轴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卷和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面。正义感,嫉恶如仇的精神,虚心好学的品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精神构成了社会美的主体。教师要准确传导出作品中的情感特征,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传统文化的震撼,受到洗礼,从而陶冶其美好高尚的情操。
3.对于好的作品应该去欣赏去参透作者内心真实想表达思想感情,去阅读关于近代化现代画史,增加自己的底蕴。
对于艺术中的美术听着简单但是它的韵味和文学是一样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文学作品一样,大多脍炙人口,这些艺术品里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光靠老师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学生通过观察去体味。优秀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必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因此,加强人文教学,使学生感受传统艺术文化中点线面的韵美,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及的。
三、在创作实践活动中,渗透、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遵义九贤”的生平事迹,以吸引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兴趣。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引出教材上的一系列问题,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一是格言短语。即把“遵义九贤”的名言名句摘录出来,然后仿其格式与其对话,活动示例就是展现的这种成果。
二是随笔图画。即在阅读“遵义九贤”名人传略和其他资料时,将自己的感想、体会、分析和鉴评写成随笔,或绘制成图画,这种成果更多地注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体现了与历史文化名人的交流。
三是作品交流。这一成果是在前两个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些成果进行展示,请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探讨和交流。
总之,将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名人“请”进校园, “请”进课堂,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实传统文化殿堂之基,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和使命。历史文化名人之所以称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励志向上、执著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百折不回、寒岁松柏的宝贵品格,通达济世、变中求胜的卓越才华,借势造势、把握机遇的自主意识,报效国家、献身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泽被东西、影响深远的巨大成就。青年学生走近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与他们展开对话,就会在对话中增加亲近感、靠拢感,从中受到最有感召意义的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篇7
一、政治意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立彰显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独立。一个自主的国家应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属于自己明祖的审美品格。文化的积淀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气度与风采。文化是民族情结,是民族的凝聚力量,是影响政治的驱动力。优秀的文化对于政治有积极促进作用,是精神的引导,方向的牵引。优秀的文化是抵御外国文化腐蚀的坚固城墙。是抵御政治腐化的良剂。昆曲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优秀的品质感染着亿万华夏儿女,其饱含的中华精髓折射着中国人的气魄,使华夏儿女情聚一心推动中国政治的大和谐。昆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博深优秀文化会影响整个庞大的中华人民群体,可谓关乎政治前途的发展。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奠基阶段,是学生审美情操构建的重要阶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初级阶段接触到最地道的民族优秀文化。让学生了解昆曲热爱昆曲,从而传承文化,弘扬中华精神。
二、经济意义
经济不仅包含物质积累还包含精神积累。精神积累亦可创造物质积累。昆曲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牵动着精神财富的积累。所谓民族的便是世界的,昆曲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标志是华夏音乐屹立国际的不朽财富。昆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是汇聚精神财富的奠基阶段,为中国精神经济铸造带来源源生机。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为了政治和文化的繁荣昌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亦是维护中华的经济使命。没有强大的文化驱动亦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昆曲欣赏修养是在构筑人类经济发展的引擎。
三、文化意义
音乐是人们情感体验的文化积淀,影响着人类审美品质的发展,昆曲作为重要的音乐文化构建着人们的优秀审美品质。昆曲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的姣姣者,是中国音乐的领军著作,昆曲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昆曲进小学音乐课堂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浓墨重彩。中国厚重文化的传承应以优秀的昆曲为契机让中国文化延绵不绝。昆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可见一斑。
四、德育意义
昆曲孕育千年,明鉴着中国文化的千年演变,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明。中国是礼仪之邦,美德扬名世界。现今人们可从昆曲中获得中华美德的营养,昆曲是扬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风帆的东风,可以起到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昆曲不仅自身散发着德育的馨香,其内容亦饱含德育的养分。中华传统美德集中体现在伦理道德上的“忠孝节义”和人格理想上的“刚健有为”。昆曲作为“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艺术,题材范围较广,经典剧目流传颇多,且大多都是惩恶扬善、赞美忠孝的题材,如《清忠谱》《琵琶记》《桃花扇》等。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可以在更高层面发挥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发挥昆曲的艺术教育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也会悄悄地走入人们的生活,让昆曲的审美气质影响人们的言行。
五、教育意义
教育旨在教书育人,旨在传承精良文化。精品文化亦在影响教育的发展。优秀的文化构建人思维与审美的高度与深度,影响人的行为和人的发展。昆曲历经百年,在其发展的道路中有曲折有创新方能成就今日的辉煌。将昆曲带入小学课堂,能够使学生透过昆曲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昆曲的发展亦会激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影响每一个中华学子的精神成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本,忘本便会衰败,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文化教育鼓舞一代代人走向文明,推动时代的进步。昆曲幽婉多姿,婉转跌宕,曲风清雅,是构建学生审美的优良基石。昆曲作为优秀的音乐瑰宝以昆曲为契机培养学生美育素质可谓最佳。
昆曲是中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堪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珍品。昆曲融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和武术,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词曲清雅,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在节奏和旋律上比较复杂,因此小学生学唱困难,为了避免学生厌学,我们将昆曲引入小学课堂应以欣赏为主以简单段落模唱为辅,以认识昆曲,激发学生对昆曲的兴趣为主旨。昆曲在小学推广有赖与音乐教师的学习。现今的师范院校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还没有广泛开设昆曲内容,因此昆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就要求教师能够组织研修。昆曲进小学课堂对华夏瑰宝的保护意义深远,昆曲从娃娃抓起方会经久不衰,中国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才会在永恒中绽放异彩。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关系及应用价值;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29-0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加强,现代化教育逐渐朝着高科技化、国际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更趋向于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必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实际生活,一方面是对历朝历代人的智慧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开创新的文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不仅传授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以适应时代和发展的需要,还不容忽视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现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迎合学生和时代需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实现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检验和实践证明了的,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自炎黄时代始,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农耕文化基础上的[1],不仅包括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生产生活经验等,还包括日常形成的一些生产工具、语言、文字、思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如炎黄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望闻问切四诊法的使用,汉朝时期的儒学传播和发展以及地动仪的发明、《九章算术》的撰写与传播、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五代时期的各种建筑……简言之,传统文化的发展涉及农学、地理、数学、建筑、医药、思想、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通过人的加工,外显为物质资料如农作工具、生活用品、手记、书籍著作等,内显为生产经验和思想,如春耕秋收、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尊老爱幼、首孝悌等。
由于传统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应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产生的,因而在当代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并非都是优秀的、科学的、先进的,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开国门,开拓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及价值
当代高等教育绝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等院校发展、管理经验,而应是更多的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需要,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打开国门,借鉴和学习西方。自京师大学堂建立以来,我国的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状态之下,早在时期,林则徐、魏源就曾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传播救国思想,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对西方资产阶级制度的学习,包括后来以后,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学习和传播等[2]。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与此同时,对于西方的发展经验,我们并没有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甚至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忙于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开设一些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课程,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3]。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应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将赋予我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当代教育教授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和传统科技方面的教育为我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论语》、《孟子》、《中庸》等促进了学生的“尊师重道”、“不耻下问”等的求学学风,处世态度,这些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历朝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利于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提高道德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琴棋书画”、《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无论是思想还是各学科的技术知识融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一方面诸如医学、建筑、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诸如《论语》、《孟子》、《诗经》等文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而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更应讲求高尚道德素养的培养[4]。一个知识的巨人确是一个道德的侏儒,那么这个人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财富还可能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粒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罕见。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强调人的发展适应时展的需求[5]。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开发人的智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因而也只能成为义务教育[6]。中高等教育则是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但依旧是浅显的学习,而真正对知识的研究和真理的探索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开始专业化、系统化、更加深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专门地系统地研究和探究,尤其是在用词用句上,以及在一些物品的考定上。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地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晦涩难懂,文言著作居多,很多材料资料残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耐性不够。此外,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再者,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福利学校、学生、教师、社会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极少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和教师解疑环节,因而学生极少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现代化的教学更加强调借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讲授时间,但教学的知识量并没有减少,学生任务反而有增无减,因为在课堂上互动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必须在课下做课题工作,搜集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或驳斥其它人的观点意见。另外,情景模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尤其是对细节的掌握上。如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文学选段的讲解中,如果让学生在线演绎整个过程,可以考察学生对贾府结构的构造,也考验学生对传统礼仪的熟悉程度。通过实践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勾起学生对作者语言及写作技巧的分析,领悟文学作品的真谛。
(二)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划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还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古董收藏、历史遗产保护等。产业的开发必然免不了文物的破坏和倒卖,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整体利益出发,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拟定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案和发展规划,在对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时,也应采取保护政策。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校与文化地或文化场所的合作与联合,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考究历史文化遗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验证自身的猜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文物保留地输出专门人才。所以,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坚持几个原则:适应和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即规划一定具有战略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对原有的继承,还应包含文化的创新,原有的文化反映的是文化所处时代的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应有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民族不断演进的民族史。可行性。发展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密切联系实际的。
(三)学校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一般为校选课,学生虽然有选课的自由,但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学生在选课方面的绝对自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四年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乎填满了整个学校给予的最高学分限制,亦或者学生不想上多余的课程来增加自己的课业负担,因而绝大多数专业学生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作为教育的管理实施部门,应对学生的学分设置和课程体系做出适当的修改,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专业的、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
文化的演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7]。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美国文化,首先,从进程上看,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再者,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经历了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因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我国现代化教育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文化课程设置上,在大学,传统文化课一般多作为校级选修课进行教授,学生有选择自。因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着手,辅之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辅助、指导,同时,社会媒体、各界人士应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扩张至整个社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朱萌.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1):17-18.
〔2〕李国强.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02):34-35.
〔3〕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2009,10(10):85-86.
〔4〕胡琳,邹林军.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05(05):47-48.
〔5〕杨瑞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47-48.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融合
从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其中设计了很多优秀课文,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们教师应该依托教材,深刻解读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文化知识挖掘出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展示传统文化,并对文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强调和升华,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学《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将其中的“在逆境中发愤图强”“不空不松,从严以终”等思想进行拓展;再比如《我有一个梦想》,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为毕业后就业夯实基础;又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高贵”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思想,不在于外在的形体的人,勉励学生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如此教学,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
2仔细了解作者背景,将传统文化与作品本身融合
能够被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章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定都是蕴含着特殊文化背景或者思想情感的文章,其都是镌刻着传统文化的痕迹。作品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值得人人细细品味。因此,笔者以为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背景,从文章背景中解读文章的内涵、思想、情感。这里所说的文章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社会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等等。当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后,自然人文情怀也会随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读能力也会提高,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本身蕴含的文学魅力。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了解鲁迅本本人的生活处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拿来主义”的认识与想法。最后再鼓励学生课后多读一读鲁迅的其他书籍,真正了解作者后回头理解作者所作之文,似乎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即可如此,让学生真正通过民俗文化领悟文本中的民族精神。
3穿插民俗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合于课堂教学
当然,民俗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教师出来利用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一些民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民族文化风情,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别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都具有哪些品质,深刻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4引导课外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当然,课堂是教学主要阵地,课后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单靠简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个人倡导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活动为形式,择取不同的活动主题,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通过精心阅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人格品味以及性格志趣,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认知到认同,在理解文本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篇10
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美学修养、保持良好心态的需要,也是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载体,民汉文化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藏文书法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00
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要高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和精华部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重视藏文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让藏汉之间在语言文化上逐渐达到相互了解与认同,这不仅有利于藏区中小学生整体文化与审美志趣的提高,也有助于藏区文化的积淀,更为藏汉之间增进了解、促进藏区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奠定了文化与情感上的基础。所以,把藏文书法引入藏区“双语”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意义十分重大。
一、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1.藏文书法进校园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藏文书法也不例外。藏文书法集中地承载着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藏文书法的延续也是藏民族延续的一种方式,而书法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的,中小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社会的滚滚车轮大有毫不留情地将这古老的艺术甩掉的趋势,社会和家庭又因书法的实用性逐渐降低而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书法慢慢变成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摆设。于是有识之士无不担忧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书法进校园进课堂”既是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为今后工作学习打好基础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藏文书法进校园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在中小学生身体和心理趋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书法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审美素质,还能让学生受到美好人格的影响,陶冶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还具有打造良好校园文化的辅助功能。基于此,把书法课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正是要从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找到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3.藏文书法进校园是提高学生美学修养的需要。藏文书法是藏民族的传统艺术,是藏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藏文书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感情,去俗取雅,去粗取精,提高审美境界,净化心灵。要继承传统,还得从娃娃抓起。作为藏区的“双语”中小学生,欣赏、练习藏文书法艺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民族关系学习与掌握的过程,这在复杂的民族关系与地缘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
4.藏文书法进校园是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需要。现在很多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心情易浮躁,平时很容易情绪激动。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培养青少年的
耐心和毅力,所以练习书法是保持青少年良好心态的最好措施。同时,练习书法对学生课堂集中精神听课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让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上课更易集中注意力。
二、实施藏文书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
让藏文书法进学校、进课堂,除了上述的重大意义之外,藏文书法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自然也就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
- 上一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 下一篇:思想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