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隐喻民族性认知关联理论

现在,人们不仅仅把隐喻看成一种修辞手段,还把它看做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手段。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体验和表达另一种事物。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方式,植根于语言的隐喻性质。他们认为隐喻建构的机制是:隐喻本质上就是将“始发域”(sourceddomain)的结构映射到“目的域”(targetdomain),用始发域的内在逻辑重新编排目的域的要素[1]。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

束定芳指出,隐喻中的喻体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本体更为熟悉。而在两者发生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喻体可以帮助认识本体的特点和结构,因而具有了认知的功能[2]。由此可看出,隐喻中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应该说是构成隐喻的基础。对于不便直接表达出的意义,运用隐喻就更容易被理解。

“平淡的言谈是不准确的,只有运用新颖的隐喻,才能使其精确。”[3]隐喻不仅能够传达表层信息,还能创造性地表达内在意蕴,酣畅淋漓地描述空灵的精神世界。

事实上,隐喻有着逻辑思维所不具备的优点和魅力:隐喻是直接认同,逻辑是深层次扩展;隐喻诉诸想象,逻辑诉诸规则;隐喻追求独特和生动,逻辑追求严谨和雄辩;隐喻重于创造,逻辑长于说明;隐喻阅读依赖文化背景和个体生活经验,逻辑掌握则依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4]。

一、隐喻的民族性

G.Lakoff和M.Johnson从体验现实出发,认为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反映,隐喻思维是首位的,隐喻性语言是次位的,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隐喻思维是常规的(非变异的),表达概念隐喻意义的某一个词可能失去隐喻意义,但其概念隐喻却可保持活力[5]。

尽管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使人类对自身、对外界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共识。由于不同隐喻包含着人类相似的认知基础,不同文化的隐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在汉文化和英语文化中,“脸红”(turnredintheface)之中的红色(red)都可以用来表示“难为情”。英语中的“Strikewhiletheironishot”与汉语中的“趁热打铁”更是惊人地一致——它们都选取了iron(铁)作为“始发域”。

但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说:“对于语言学家来说,语言之间的共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它们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6]。文化背景知识是创造隐喻思维活动丰富的源泉。在意象选取上,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偏好,因而意象基本一致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如英语中ascoolasacucumber(像黄瓜一样镇静),worklikeahorse(像老黄牛一样地干活),Smokewaspouringoutofhisears(他愤怒了)等等就使用了不同于汉语的意象。

又如,whiteelephant在英美文化中指“昂贵而无用、累赘的东西”,这是源自泰国的一个传统风俗。据说,几百年前,泰国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大象,而白象(whiteelephant)仅有几头,全部归国王所有。国王只用它们惩罚朝臣,制定了任何人不得让它们从事劳动的法律。如果某大臣冒犯了国王,他就会把一头白象作为礼品送给那个大臣。一头白象每天需要大量的食物,而大臣又不敢怠慢它,于是该大臣不久就会因此而倾家荡产。后来,人们就用whiteelephant来比喻“无用而累赘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所使用的意象elephant,显然是汉语所不用的,正如汉语“吹牛”中的意象“牛”是英语talkhorse中所不用的一样。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成果也要依赖语言来表达。由于不同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呈现出不同的倾向。表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往往是不同民族用不同的意象来反映同一事物或思想内容。例如:

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Whatcanyouexpectfromapigbutagrunt(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Thereisablacksheepineveryflock(害群之马处处有)。

Hecrieswineandsells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

Wherethere''''ssmokethere''''sfire(无风不起浪)。

Itisapoormousethathadonlyonehole(狡兔三窟)。

事实上,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一切物理世界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一个民族的隐喻是这个民族集体意识的产物,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只能在自己的文化和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对物理世界的相似点进行思考和利用。所以,人们对意象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萨丕尔认为,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即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7]。意象的选取和引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实际上,意象只有在它们起作用的文化情景中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文化心理决定了语符所反映的内容和方式。

另一方面,不同民族隐喻方式的差异,带来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忌讳。例如,汉人讨厌猫头鹰、数字4,不喜欢别人送钟表,不喜欢分梨等等。既然隐喻具有民族文化内涵,那么我们就要明白,只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才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综上所述,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族心理特征。而不同的意象蕴涵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因素。因此不同民族的意象选取便和该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通过这些意象,我们会发现各民族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我们只有把这些意象按照目的语的思维特点及相应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运用,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用好它们。毫无疑问,从民族性角度来研究隐喻,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隐喻的特点——包括不同的民族文化对隐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隐喻的民族性的一般认知特征

Ungerer和Schmid指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8]。Mey认为,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解决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问题的不可缺少的工具”[9]。

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隐喻结构中,两种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现实情景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描述的,这种描述把现实情景与固有的意象图式(imageschemas)联系起来。Lakoff和Johnson认为,语言表达本身并不是隐喻,只有将概念结构从一种范畴作用于另一范畴,它才有资格被称为隐喻[1]。在他们看来,隐喻更多的是与思维而不是语言有关。

按照Langacker的看法,人的心智是体验的,心理过程让我们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心理过程本身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对语言意义的构成过程的研究和描写必须参照实际语言使用中人与社会和人与语境的相互作用[10]248。Langacker还指出,词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激活”(evoke)了多种知识和经验领域[10]235。民族文化语境的任何方面都可能被激活,从而成为词语实际语义值的一部分。这些恰好可以用来解释文化背景和民族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经常选择他们认为重要的那一部分作出反应,这种无意识的选择被称为“选择性注意”。语言是客观物理世界在人脑中的镜像,理解意义必须激发相关的认知结构。因此不同民族的人会激活和凸显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进而由已知信息和熟悉信息引出新信息和陌生信息。这就决定了不同民族有可能会运用完全不同的隐喻模式。可以说,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了特定的隐喻模式。例如,只有中国人才会说把人捆得“像个粽子”。

隐喻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我们一见到它就会联想到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因而在交流过程中就不必重复其背后的内容了。它起到了以简驭繁的作用,完全像索引,能够帮助我们提取早已内化于我们血液的文化背景知识[11]。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隐喻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这是因为用隐喻这种推理方法推断出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证明。比如:他的房间简直就是猪圈。

一般来说,猪圈是肮脏的。这里,显然是在用隐喻来描述这个房间的“脏、乱、差”。然而,不可否认,有些猪圈非常整洁。这里,我们只是取了其中最一般的含义,而忽略了其他情况。事实上,在别的语言中,“猪圈”可能并非脏、乱、差的代名词。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语境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操作单位。所谓“知识草案”是现实世界的状态、事件或行为的典型结构在认知心理中的概念化或经验化,它可由相关的话语命题激活,从而再现各种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知识草案”的集合可构成“心理图式”。虽然隐喻中的话语具有片段性质,即话语与话语之间存在含义衔接上的空缺,但这种空缺可以由听者被激活的认知语境加以填补和弥合。这当然会涉及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问题。

另一方面,特定的隐喻又以特定的模式影响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解释,进而形成一定的观念。例如,通过比较时期“战斗”、“征程”等隐喻和现在的“工程”、“音乐”等隐喻,外国人就会对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有全新的认识。

三、关联理论框架下隐喻的民族性

在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隐喻民族性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作为认知语用学基础的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修正了Grice的会话理论。他们认为,人们的交际无需遵守什么准则,也没有什么准则可言,其目的就是对话语过程的认知,即找到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这一理论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笼统的原则作为基础: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话语会产生对关联的期待。他们主张“关联性”取决于语境效果和加工、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在同等条件下,语境认知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为进行加工、处理话语而付出的努力越少,关联性就越强。成功的交际是通过扩大认知效果获得认知语境增殖实现的[12]。

在听到诸如“Heisanangle”这样的句子时,我们不能把he和angle直接联系起来,于是,我们就会借助隐喻来理解。隐喻的类推原理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这是借用一个事物的图式来观照另外一个事物。只有把目标域he投射到源域angle上,我们才会建立最佳关联,从而明白Heisanangle的真实含意:他有雄心大志。

可见,读者或听者理解隐喻性话语的关键就是在隐喻性话语与自己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Cacciari和Glucksberg指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并不仅仅涉及语言或话语过程,也涉及到推理和概念过程[13]。具体地说,隐喻既与先前所获得的范畴和概念图式的使用有关,也与新的范畴和概念图式的产生有关。这当然也会涉及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问题。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范畴和概念图式,当然会有不同的隐喻模式和隐喻特点。

隐喻具有虚拟性,它用可感知的语言描述超出感知范围的个体形态,从而使主观体验客体化。所以Carroll指出,隐喻的理解首先要从“心理词汇”(lexicon)中提取信息,选择适当的那部分意义,最后识别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14]。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心理词汇。这正体现了隐喻民族性的特点。

关联理论告诉我们,成功的交际是通过扩大认知效果、获得认知语境增殖实现的。而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够成功运用隐喻进行交际,正是导源于交际者对自己民族认知特点的把握。他们结合自己民族的认知特点,扩大了隐喻的认知效果。

四、结语

篇2

一、民族文化图形符号的特征

民族文化图形符号是人类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图形文化符号可以是纯视觉的,如图腾、图案、装饰风格或色彩等。在服饰设计中,图形符号显得尤其重要,它成为服饰设计语言中首要的符号之一。服饰图形简易来说就是用在服饰上的纹样,服饰图形是装饰性的最直接体现的载体,同时具有一定图形规律,经过抽象、变化等方法而规则化、定型化的装饰图形和纹样。在服色上,各民族崇尚的色彩体现了与神灵相交感的原始观念,在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中,或是一些大型民族盛事中都或隐或现地负载着传统文化的信息,或烙上了民族文化符号的印痕。

二、中国传统元素与民族服饰与的结合

中国元素与现代服饰的结合,正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文化表现形式的巧妙结合将中国图案元素融人现代时尚和服饰中去。古代服装无论多么优美,也仅仅只能代表当时的时代文化和思想,现代世界的一体化、多元化必然影响到现代时装呈现出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共性表达。设计师需要明确现代人普遍需要什么,普遍接受什么。例如旧时父母担忧子女健康,为子女祈福避祸,在儿童服装装饰上,多见象征寓意的虎头帽、虎头鞋等,以求保佑子女健康成长并且“虎”是勇猛的象征。它即能满足儿童的穿着需要,又能满足家长的精神寄托,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民族服饰图形与现代服装设计正是应用了这一系列表现语言,通过民族服装专业者的不懈探索与尝试达到完美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丰富与改进现代服饰设计,从而振兴与繁荣中国的民族服装业。所以,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符号对服装设计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有少数成功的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服饰设计之中。 其中 “玄色衣裳”、“木真了”、 “玫瑰坊”、“梁子”等,设计师以自己的方式阐释了具有中国元素服装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三、民族文化图形符号在服饰设计中的内涵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讲,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母体艺术,是当代服饰图案之根,对它的研究是当代服饰图形符号设计和改良现代民族服装的必经之路。传统民族服饰符号为现代服饰设计扎根于民族土壤,反映传统特色提供了素材,将原始的图腾崇拜都反映在服装设计中,使今天的中国服装更具有思想内涵。中国服饰图形符号的文化内涵华夏大地,各个民族都因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质而形成了属于各自民族的服饰图形符号。伴随着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服饰图形成为文化借鉴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某些图形成为许多民族的共同“遗产”,进而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符号。但须强调指出的是,体现同一主题的服饰图形在不同的民族通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即使在内涵上也会产生较大的分歧,这是由服饰的表达语言所决定的。

民族文化图形符号不仅是服装的眼睛与亮点,为服装锦上添花,更是服装设计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不仅仅起着装饰作用,还能较为直观地表达设计者是想和情感。在服装设计中,隐性文化符号的表达形式更加复杂和多元,要解读它要求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特色有深层的理解把握,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和一定的文化修养。作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师应该继承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符号,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不只是把“传统符号”作为装饰语言,搬搬抄抄或对传统服饰的简单复古和艺术重现停留在服装表面的修饰。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思想内涵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对推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及时准变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而将民族文化与之相融合,就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受到教学思想观念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民族文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没有重视。老师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仅仅局限在对名篇诗词的教学上,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价值更好的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对文言文以及古诗文这些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就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对古典文献学习不知所措,往往是依靠着翻译学习,对文言文的内容探究以及思想价值的内涵探究不注重。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必然会影响民族文化精髓的吸收。老师在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赏析以及自我理解方面的教学没有重视。一些老师在具体的讲解中,只注重对诗词的解析或者是直接采用教辅类工具让学生理解内容,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和赏析,在民族文化的内涵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还不够。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重要性。加强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学习,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对促进学生成熟发展,以及思想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鉴赏能力以及完善学生品格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教学,对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华知识内容,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对这些知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比较有益。同时对这些民族文化内容的学习,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及教学措施

1.高中语文教学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分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从多方面加强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助于教学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就比较重要,民族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前高中生自身的特征也对民族文化融入提供了可行性。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少年时期,在人生价值观上海没有真正的养成,通过民族文化的融入,就比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诸多和民族文化相关的经典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涉猎,就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有更深的了解以及吸收。通过这些内容只是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对古人思想感情的认识,在审美观念上进行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好奇心比较强,对有趣的知识内容比较感兴趣。民族文化中诸多内容都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以趣味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一些民俗以及动人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高中的课程特征也比较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教材中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精神意识的,通过将传统的民俗和当前的生活相结合,就比较方便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内容的时候,其中就涉及到唱戏的内容,老师就可就这一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趣味性讲述,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对戏曲文化进一步了解。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措施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思想内涵的丰富化,通过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就能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内涵。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教学措施。第一,加强对语文教材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根据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对每个民族文化经典篇章都是精心安排的,其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文是重要的代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以及古诗文的学习重要性,从这些内容中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上着手,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内容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去。例如:高中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陈情表》的内容学习,就能让学生对忠孝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在经过文本的依次学习和理解之后,学生通过文言文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述等,都会深深地受到感染。然后老师就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忠孝方面能找到现实性,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注重经典文化的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老师就要将经典的作品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最大化地接触到民族优秀文化典籍。这就可通过对新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方便地为学生呈现动态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实现资源的丰富化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经典。第三,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在语文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为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充分重视,在对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上要以积极的情感思想为主。并要能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第四,加强民族文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多方面考虑,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就要加强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单一化讲授,要能从整体上看待,结合语文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充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结合方面注重巧妙性,通过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学生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在对《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讲述中,老师就可将同名的通俗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内容和语文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通过歌曲的情调来进行体味。这样就比较有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去。第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入,要充分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之后,就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民族文化的融入相结合,就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民族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适应,这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进行提高,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在这些基础教学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举措,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希望能通过此次对语文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分析,能更好的促进实际的语文教学发展,为高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庄彩霞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

[2]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3]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

篇4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传承

民族文化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根本的手段,而美术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开设美术课程时,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方面,忽视了对于民族文化的追求。这类教学方式注重技术、技巧和理论的传授,对于学习者主观情感方面的塑造不足,导致一些学习者缺乏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因此,高校美术教学除了要加强美术相关技艺、方法的教育外,还应该提高民族文化相关内容的所占比例,有效提升学习者美术学习的全面性。

一、高校美术教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术历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对个人、群众情感及社会各类现象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化和艺术内涵,成为表达文化、艺术、社会百态的一种渠道,也成为相关爱好者之间乃至个人与群体之间沟通的独特语言形式。一般而言,每个时代的美术作品都具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从微观而言,则有着美术作品创作者独有的风格特点。可以说,欣赏美术作品成为人们了解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高校开展美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使其了解笔法运转的技巧、颜色搭配、构图设计、比例协调等,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读懂创作环境、背景、想要表达的内涵和抒发的情感等。此外,高校美术教学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习者理解当时的文化,更能使学生明白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及其在当代环境中的发展现状,使学生主动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让美术不局限于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工具之一,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实际生活。

二、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体现与传承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才能在美术教学中呈现出多元化、跨地域、跨时代的丰富文化内涵。民族文化赋予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高校美术教学则是解读美术中民族文化的手段。1.挖掘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绘画,还包括印染、雕刻、设计等,一些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刺绣艺术、印染艺术、雕刻艺术等,都属于从民众生活中提取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文化特点的美术形式。高校美术教学将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纳入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体现的民俗信仰、道德素养、精神追求等,从而让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中所体现的民间智慧与才华得到有效传递。2.民族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高校美术教学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有效手段和渠道。单纯从组织教学的角度而言,在教学大纲中加入民族文化资源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民间艺术文化活动实践,将极大地丰富课堂内涵,帮助教师进行美术教学。如泥塑课程、剪纸课程、民间风俗插画课程、雕塑课程等,都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课堂交流也有帮助。3.促进学习者传递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引导者和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习者才是课堂的主体,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纯朴、自然,创作者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与工具,如纸、木、泥、竹、布等,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民族美术作品精湛的技艺和大胆的创造都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于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为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更推动了地方民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首先应当加大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课时与学分比重,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资源。美术教师是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习得艺术技巧和内涵的媒介,在教学前应注意收集各类地方性、区域性、具有代表性的富含民族文化的美术作品和信息,在教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进行实践和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允许学生发表对民族文化和美术的独特见解。同时,校方要不定期组织美术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此外,高校应该具备美术教学应有的硬件设施,配套先进、实用的工具材料供师生使用。结语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积淀的瑰宝,在信息技术快速崛起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水平,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高校美术教学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利器。

参考文献:

[1]王艳艳.略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5(8).

[2]宫清泉.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合.美术教育研究,2016(9).

篇5

一、民族舞蹈的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一)民族舞蹈展现民族风情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人情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一项娱乐活动,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舞蹈运用音乐、舞蹈的节奏与肢体语言不仅体现舞蹈者的表情与舞蹈的意蕴,还展现舞蹈的艺术内涵。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民族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展现的是该民族的文化风情,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民族舞蹈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民族舞蹈通过音乐、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舞蹈的内容与情节,民族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民族地区生活与风俗,体现民族的生活风貌与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所凝结的智慧,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寄托,体现着人们的劳动与生活的记录,反映本民族的精神风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因而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风格也存在差异,民族舞蹈来源于民族地区的生活与风俗,与当地的地理地貌环境及人们生活相联系,不同的舞蹈动作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游牧民族的舞蹈《贝依力格》,舞蹈表演者使用精湛的表演技巧表达出草原人们热情好客的性格,展现一幅壮阔的草原生活景象,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情境。又如舞蹈《传承》采用祖孙学舞的故事描绘方式,舞者精湛的舞姿展现舞蹈的文化传承,孙儿舞者从爱好舞蹈,为向爷爷学习舞蹈而刻苦努力的练习,其精神感染周围的一群孩童,他们也加入向爷爷学习舞蹈的行列,舞蹈的部分是爷爷将代表民族舞蹈的道具传承给孙儿,祖孙二人一起舞动起来,一起创新舞蹈,将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传承》体现的不仅是民族舞蹈的魅力,更是展现祖孙对舞蹈的一种交流与学习,一种民族舞蹈代代相传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

二、民族舞蹈的教育价值:鼓舞与激励人民战胜困难

(一)民族舞蹈具有鼓舞民族斗志的作用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它是由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创作并相互进行流传,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展现民族的经济文化背景,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度,56个民族,他们的语言各异、文化与生活习俗存在差异,各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与生活中创作了许多的舞蹈,不仅是展现他们的劳动状态,更是激励人民乐观积极生活的精神寄托。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舞蹈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创作的,反映的是战争的场景或胜利的激动与喜悦,这些舞蹈可以激励人民敢于战斗与拼搏。民族舞蹈以丰富的内容著称,民族舞蹈的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塑造的故事人物性格突出、故事发展情节完整,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不同的故事,故事的内涵也各异,有的民族舞蹈故事体现追求真爱的感人情景,有的民族舞蹈展现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有的民族舞蹈描绘的是一副恢宏的战争场景,通过战争中感人或激励人的故事描述,用再现战争场景与事迹来感染观众。如《英歌》描绘的是众多好汉汇集梁山泊,为了正义,反对黑暗的封建压迫攻打大名府,舞蹈不仅形象的描绘出梁山泊好汉的英雄形象,更是通过舞蹈展现的故事情节――群雄攻打大名府,激励人们反对封建压迫,勇于斗争。又如福建民族舞蹈《大鼓凉伞》,通过舞蹈刻画郑成功的性格与民族英雄的形象,以及描绘郑功成练兵的场景,展现出郑成功积极抵御外寇的故事。

(二)民族舞蹈有教育人们团结奋进的作用

我国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着表现人们生活的舞蹈,那时候的人们通过舞蹈庆祝抓捕猎物与收获粮食,人们通过编排舞蹈展现抓捕猎物的场景,体现人们的一种斗志的同时教育人们要团结奋进。德国著名的艺术家格罗塞认为舞蹈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人们挥舞肢体的同时散发着令人神往的诱惑力,原始的人们利用舞蹈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通过简单而有节奏的动作能够重复的传达一个涵义――教育人们要团结进行狩猎,要维护本部落的稳定与秩序,要遵循共同的生活准则。民族舞蹈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民族舞蹈不仅可以娱乐放松精神压力,更为有效与有益的影响是民族舞蹈能够加强族人之间的团结与激励族人奋进,为共同的理想与生活而努力。

三、民族舞蹈的娱乐价值:抒感与自我娱情

(一)民族舞蹈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舞蹈反映人们的生活,也高于人们的生活,民族舞蹈作为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丰富着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交通不便与其他文化娱乐方式的有限,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们多数是通过自己传统的文化节日,载歌载舞的欢庆,民族舞蹈是他们文化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新疆地区的姑娘都善于舞蹈,舞蹈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是其用来表现情感,抒发内心的渴望与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民族舞蹈可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

民族舞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让人们从白天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放松下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通过民族舞蹈,可以从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历史。

四、民族舞蹈的国际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篇6

关键词:课程 民族文化 “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 课程文化

“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是柳州师专为探索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路径与实践而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本课程主要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指广西中部,主要包含柳州、来宾、河池等地)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作为主要授课内容,以彰显校本课程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本文主要以“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的开发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是课程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内容来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将其视为“精华”的文化选入课程中,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2.民族文化个性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

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的开发是以传承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来源。桂中地区不仅拥有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以凸显课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为出发点,以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为主要授课内容。课程主要分为“桂中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葬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八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都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态、历史流变、文化生态、内涵价值等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厘清它们的内在差异,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二、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自教育产生――特别是课程出现以后,课程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人类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课程在传递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炼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是一种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创新的过程。就课程设计而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决定于基本的文化价值倾向,就课程实施而言,课程对文化的传递,是创新文化的过程[1]。

为了保障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2]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作为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即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课程化”改造,按照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在逻辑,使“自在”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达到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同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课程,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神圣职责。

三、课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性

从传统的课程理论建构来看,课程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工具性存在,“文化课”往往成为“课程”代名词,课程学习被简单地认为就是“学文化”和“学知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程是一个不断被建构、被完善的文化再创造的动态过程,课程具有能动的选择性、主动性和创生性,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构建自身文化品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成就自身的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存在,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课程的民族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从课程理论、课程政策、课程体制、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反思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就课程内容而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凝聚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品性。柳州、河池的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民歌艺术的典范,是壮族族性的文化表征;三江的鼓楼、风雨桥以及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是广西侗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侗族人们丰富的民族审美经验和充满诗意的生态意识;金秀独具民族特色,五大瑶族支系及其绚丽多彩的瑶族服饰文化艺术成就了金秀“世界瑶都”之美誉;形式多样的芦笙节、斗马节、坡会使融水成为“百节之乡”而享誉海内外;来宾的麒麟山文化和忻城完整的土司建筑则象征着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就课程实施而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的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展示桂中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的过程,也是呈现桂中各少数民族独特民族品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以一种文化自主性的存在,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品性”的“课程文化”品性。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地方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师专中文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为例”,项目编号为:[2012JGZ163]。)

注释:

[1]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教育评论,1997年,第1期,第13-15页。

篇7

虽然当前翻译的取向在于摆脱文字的束缚,阐释其中的文化意味,但是由于语言对文化的基石作用,因此以语言转变来实现的翻译路径自然不能忽略语言文化影响,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更是如此。通过民族文学翻译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播是民族文学翻译的基本目标,翻译带来的文化“失真”自然会对民族文学推广传播的目标实现有所影响,因此基于多种视角对文化“失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民族文学翻译必然要面对的课题。

一、语言文化分歧促成了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失真”

(一)语言文化特性影响文化信息传递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包括语言文化信息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首先是语言文化,语言本身也具有文化性,语言包括语音、语义和语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内容,翻译的过程是从此语言到彼语言的过程,对于新语言的使用,意味着原有语言的弃用,其中的文化信息自然不能通过翻译路径传递至目的语,翻译的特征决定了这样的文化缺憾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密切相关,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理解及其在目的语中的传递。民族文学的语言主要有两种:民族母语和汉语。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大都以少数民族的母言来创作,而现代民族文学大多以汉语来创作。首先从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我国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由于民族地区多地处偏僻位置,地形地貌形成了其与外界交往的天然屏障,因此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等特征,这样的特征使得少数民族语言蕴含着民族独有的文化信息,不同民族语言都有民族文化的痕迹,民族语言的变迁遗留着民族文化的发展遗迹,民族语言所体现的的造词心理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而在民族语言中所出现的借词现象则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接触,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地名等固定词组则可以看到民族迁徙的踪迹,另外在民族语言中也可以了解民族来源、、婚姻制度等。[2]使用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内容和语言上已经浑然一体,在翻译过程中因民族语言的置换而使得民族语言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知识无法得到传递,因此文化信息的传递自然不能完全一致。其次,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而言,这个文化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民族语言和汉语本身属于两种文化系统,在用汉语创作民族语言时,由于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用汉语对民族题材的叙述,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存方式、精神实质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一次全面的变迁过程,即第一次文化翻译的过程;第二,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向第三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实际上是文化的再次翻译过程。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从浅到深包括三个层面:叙述层次、表现层次,观念同构层次,这样的过程使得民族文学在经过语言混血过程后,其中的文化信息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民族文化的原来面貌,更多的是得其神而不得其形。由此可见,无论是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特性都会影响其中的文化信息完全传递至目的语中去。

(二)语言文化隔阂形成文化理解偏差翻译路径下对于相关文化信息需要经过两次理解,第一次是译者对原作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第二次是受众在阅读时对作品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每一种语言都表征着一种文化系统,翻译的过程也是信息从此文化系统到彼文化系统的过程,而每一种文化对于相关信息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在新的语言文化系统中很难做到文化理解上的完全一致,因此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很容易在另外一种文化系统中产生“失真”问题。理解所带来的文化“失真”主要包括译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对译者而言,虽然其居于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但其中间人身份是相对的,由于译者本身的国籍或语言归属使得其在对源语或者目的语有所偏重,因此其在提取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时,自然会对其中的文化理解有所偏差,译者的偏差带来了文化翻译的“失真”。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播,译者由于语言差异而对译本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民族文学文化翻译“失真”的重要原因。另外,目的语受众在用自身的语言系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理解时,往往由于语言理解或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形成了文化理解上的“失真”。过多的信息失真会使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大打折扣甚至削弱文化的影响力。对少数民族文学而言,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较为小众的文化和主流文化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文化表述方面存在较多分歧,更容易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无论是用民族语言还是汉语所创作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向其他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同一文化现象的文化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文化信息由此语言向彼语言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思想内涵、文化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而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一定文化性,在民族文学语境下的文化信息在其他语境中有可能会带来理解上的“失真”。要使其中的文化信息能够传递至目的语语言中,就必须对民族语言有准确的把握,理解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中,只有抓住民族语言的精髓,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地传递至目的语中。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化而言,在由汉语向第三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汉语所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对汉语字词的字面含义和表述方式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才能在第三种语言中得以真实呈现。

(三)语言表述方式影响文化信息效果文本中文化信息的最终形成不仅在于信息本身,文本对信息的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也有重要影响。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各有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味便有所区别。语言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表述习惯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语言搭配,而这种语言搭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便形成了源语与目的语中语言搭配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各不相同的状况,两者不一致造成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不能真实传递。以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的“欠额翻译”现象为例,在同一语境下作者与受众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习惯用语表述方面,作者在文本创作时往往会以受众自然理解其中内涵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使得文本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用词省略或忽略的情况,即原作有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把这种想当然做为翻译的基础,便会使以上信息忽略情况传递到其他语言中去,而对其他语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各有不同,因此其所看到的文化信息便有可能是残缺的。第二,不同的表述方式对文意的力度和深度的表述效果各有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对文学的表述形成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古歌、叙事诗等都是民族古代文学常见的表述方式,虽然现代民族文学中采取了更为开放的语言表述方式,但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述方式具有固定的特征。在民族文学向其他语言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述的习惯和方式各有不同,往往容易使得文本原作中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得以强调。虽然民族文学翻译的文化翻译重表述是民族文化的“芯”,即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文化才是翻译所要抓住的重点,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在其对外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差异必然会带来文化信息理解或认知上的偏差或失误,影响文化信息的保真。

二、正本溯源,理智“保真”

虽然翻译中的文化“失真”不可避免,但是尽可能减少“失真”仍然是翻译所要追求的目标,语言文化对民族文学翻译的影响还需要基于语言文化视角来解决,语言及文化都是翻译中文化“保真”的有效切入点。

(一)深刻理解语言内涵,促进语言对等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失真”,因此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解决。语言对文化传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内涵、表述方式两个方面,要减少“失真”就需要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是语言文化内涵方面,少数民族文学所使用的民族语言对应着各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语言准确把握,理解因民族不同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并在文本翻译中对相关内涵在目的语中进行合理表述,尽量减少因语言差异而带来的文化传递上的偏差和失误。其次是表述方式方面,不同语言有特殊的表述习惯,在民族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形成了能够表达民族特殊意味的习惯性词组或俚语,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特殊的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对应词语来进行意义方面的陈述。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便可以通过直译和标注的方式来解决,以此来减少较为特殊的民族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语境中产生的文化信息误解或缺失。另外,对于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的欠额翻译,可以通过译者对于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的方式来使译本中的文化信息更加全面。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分歧自然需要通过语言方面的处理来解决。对于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失真”更需要翻译者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上,对其中语言可能产生的“失真”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因语言带来的“失真”现象。

(二)妥善处理文化分歧,加强文化沟通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相对而言较为小众,因此和其他语言所承载的大众文化相比,民族文化和大众信息存在诸多不对应的方面,文化空缺、文化层次、文化方向都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在向其他语言中进行传递时,很容易带来理解、表述等方面的欠缺,因此使得文化信息形成了跨文化的“失真”。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要从宏观上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共通之处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建构其两种文化语境下文化信息传递的准则和观念,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总体上形成可以理解并能够为两种语境下的受众共同接受的图景。其次,在宏观把握基础上,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需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对于文化之间的遇合际会、冲突分歧进行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在其他语言环境内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

三、结语

篇8

    1.1民族舞蹈展现民族风情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人情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一项娱乐活动,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舞蹈运用音乐、舞蹈的节奏与肢体语言不仅体现舞蹈者的表情与舞蹈的意蕴,还展现舞蹈的艺术内涵。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民族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展现的是该民族的文化风情,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民族舞蹈展现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都是现代一些舞蹈难以比拟的,民族舞蹈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舞蹈能够具有独特的魅力也恰恰因为其展现的文化价值,民族舞蹈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将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形象又生动,还极富内涵,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民族文化的性格。

    1.2民族舞蹈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民族舞蹈通过音乐、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舞蹈的内容与情节,民族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民族地区生活与风俗,体现民族的生活风貌与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所凝结的智慧,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寄托,体现着人们的劳动与生活的记录,反映本民族的精神风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因而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风格也存在差异,民族舞蹈来源于民族地区的生活与风俗,与当地的地理地貌环境及人们生活相联系,不同的舞蹈动作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游牧民族的舞蹈《贝依力格》,舞蹈表演者使用精湛的表演技巧表达出草原人们热情好客的性格,展现一幅壮阔的草原生活景象,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情境。又如舞蹈《传承》采用祖孙学舞的故事描绘方式,舞者精湛的舞姿展现舞蹈的文化传承,孙儿舞者从爱好舞蹈,为向爷爷学习舞蹈而刻苦努力的练习,其精神感染周围的一群孩童,他们也加入向爷爷学习舞蹈的行列,舞蹈的部分是爷爷将代表民族舞蹈的道具传承给孙儿,祖孙二人一起舞动起来,一起创新舞蹈,将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传承》体现的不仅是民族舞蹈的魅力,更是展现祖孙对舞蹈的一种交流与学习,一种民族舞蹈代代相传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

    民族舞蹈经过现代元素的渗透,也逐渐走向现代化,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将民族舞蹈体现的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贵州的民族舞蹈《山那边》,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从音响效果、舞台布景上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加之舞者精湛的表演,将贵州民族民族文化的根深、神妙展现无遗。舞蹈一开始演奏幽幻的乐声,当音乐停顿的那一霎那黑布遮面的舞者悄然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感觉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到一场盛大庄严的活动即将开始,舞蹈体现民族的文化内涵。

    2、民族舞蹈的教育价值:鼓舞与激励人民战胜困难

    2.1民族舞蹈具有鼓舞民族斗志的作用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它是由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创作并相互进行流传,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展现民族的经济文化背景,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度,56个民族,他们的语言各异、文化与生活习俗存在差异,各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与生活中创作了许多的舞蹈,不仅是展现他们的劳动状态,更是激励人民乐观积极生活的精神寄托。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舞蹈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创作的,反映的是战争的场景或胜利的激动与喜悦,这些舞蹈可以激励人民敢于战斗与拼搏。民族舞蹈以丰富的内容着称,民族舞蹈的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塑造的故事人物性格突出、故事发展情节完整,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不同的故事,故事的内涵也各异,有的民族舞蹈故事体现追求真爱的感人情景,有的民族舞蹈展现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有的民族舞蹈描绘的是一副恢宏的战争场景,通过战争中感人或激励人的故事描述,用再现战争场景与事迹来感染观众。如《英歌》描绘的是众多好汉汇集梁山泊,为了正义,反对黑暗的封建压迫攻打大名府,舞蹈不仅形象的描绘出梁山泊好汉的英雄形象,更是通过舞蹈展现的故事情节——群雄攻打大名府,激励人们反对封建压迫,勇于斗争。又如福建民族舞蹈《大鼓凉伞》,通过舞蹈刻画郑成功的性格与民族英雄的形象,以及描绘郑功成练兵的场景,展现出郑成功积极抵御外寇的故事。

    这些民族舞蹈都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刻画英雄人物的形象与事迹,通过舞台效果烘托,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展现可歌可泣的民族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英雄斗志,激励人们勇于与不公平现象做斗争,敢于反抗封建黑暗统治,鼓舞人们善于与外来侵略者作斗争。

    2.2民族舞蹈有教育人们团结奋进的作用

    我国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着表现人们生活的舞蹈,那时候的人们通过舞蹈庆祝抓捕猎物与收获粮食,人们通过编排舞蹈展现抓捕猎物的场景,体现人们的一种斗志的同时教育人们要团结奋进。德国着名的艺术家格罗塞认为舞蹈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人们挥舞肢体的同时散发着令人神往的诱惑力,原始的人们利用舞蹈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通过简单而有节奏的动作能够重复的传达一个涵义——教育人们要团结进行狩猎,要维护本部落的稳定与秩序,要遵循共同的生活准则。民族舞蹈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民族舞蹈不仅可以娱乐放松精神压力,更为有效与有益的影响是民族舞蹈能够加强族人之间的团结与激励族人奋进,为共同的理想与生活而努力。

    3、民族舞蹈的娱乐价值:抒感与自我娱情

    3.1民族舞蹈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舞蹈反映人们的生活,也高于人们的生活,民族舞蹈作为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丰富着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交通不便与其他文化娱乐方式的有限,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们多数是通过自己传统的文化节日,载歌载舞的欢庆,民族舞蹈是他们文化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新疆地区的姑娘都善于舞蹈,舞蹈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是其用来表现情感,抒发内心的渴望与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3.2民族舞蹈可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

    民族舞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让人们从白天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放松下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通过民族舞蹈,可以从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历史。

    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民族舞蹈、学习民族舞蹈,了解具有民族风情、民族风俗的民族舞蹈,精神可以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得到释放,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比如藏族的民族舞蹈《锅庄》,将人们的精神从紧张的工作中缓解下来,转向一种娱乐性的或者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或者是对爱情的表达等内容上,以一种舒缓的音乐配合肆意的舞姿,不仅可以让学舞者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压力,还可以从中收获到快乐。

    4、民族舞蹈的国际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一国的国际地位做出重要贡献,文化实力逐渐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民族舞蹈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通过展现河北劳动人民的插秧情景,表现出中华民族人民热爱劳动,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门的打开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我国开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民族舞蹈在其中具有重要部分,通过为外来的贵宾表演民族舞蹈,一方面展现当地的民族风情,另一方面也使外来贵宾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

    我国还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民歌节,如广西民歌节、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国际化的节目,通过民族舞蹈一方面展现民族传统文化,还将中华民族舞蹈推向世界市场。我国更有许多的节目与歌舞团走向世界,如同一首歌、东方艺术团等,在世界各国开展巡回演出,为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特色。

    5、结语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族舞蹈更多的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丰富民族文化。民族舞蹈在现代价值上具有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与国家价值,充分利用与发挥民族舞的现代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杨铮.谈中国民族舞蹈的人物塑造 [J]. 艺术教育, 2011(02)

    [2] 宋晓敏.试论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及其欣赏艺术 [J]. 作家, 2012(04)

    [3] 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 [D].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 宁伟男.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的特征与传承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篇9

一、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既是本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统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该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是维持民族延续,促进国家发展不竭的精神力量。加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艺术教学真正达到“心灵共振”的效果;提高学生对自然的壮观和生命之美的感受能力;启发学生对艺术敏锐感知能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长时间积累、孕育出的了文化体系,同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积淀和结晶。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平面设计教学全面发展,体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教学中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各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与平面设计相碰撞擦出当代设计元素的火花,弱化对外国平面设计的模仿,形成一种属于中国的平面设计风格,越来越得到平面设计从业者的高度重视。罗绮所创作的《黄梅》,以我国传统的水墨手段给艺术以新的体现,在营造中华传统“高洁”的基础上,用简洁与朴素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傲骨、高尚、坚毅、坚强、坚忍不拔”的寓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是现代平面设计视觉艺术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完美体现。民族和国家要想取得发展、文化要想取得传承,就应该立足世界,敢于吸收、勇于融合,只有这样,民族和国家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主宰者。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教学一定会在继承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找到发展的基础,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风格和意义扩大创作的空间,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技工学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平面设计”这一名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立不过20年的时间,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方法和设计思路来看存在这过于单调、简单模仿和学用分离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做过各方面的努力,许多努力过于追求现代元素忽视中国因素的继承致使教学效果不佳。面对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和教学的要求,平面设计应该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促进教学和设计的多元化。

1 教学过程中的简单模仿

许多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简单模仿国际成型作品,这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学生所设计出的作品枯燥无味、缺乏时代感、欠缺设计灵性。

2 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意元素

学生的思维原本是广泛并且活跃,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经常会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但是一些教师“言必称希腊”,将平面设计教学局限于对西方艺术的临摹,缩小了学生设计的基础、取材的范围。

3 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侧重结果和技术,忽略了设计的思维过程,有的教师甚至把其他种类教学方式“移植”到了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参阅成型作品和在此基础上的行艺术创作,忽略艺术作品在创作时的思维体系、设计内涵和设计寓意,长此以往欠缺了对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4 教学过程中轻视民族传统文化

平面设计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轻视和否定的认识。教学中突出的是现代特色和世俗风格,缺失科学地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能力。

转贴于

三、平面设计教学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

1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当前的平面设计理念不仅是对现代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的融合,同时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也只有这样得理念才能创作符合时代特征作品。平面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共鸣。平面设计教学要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己任,把平面设计着眼点放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平面设计教学离不开设计观念的更新和再造,也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供养。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手段表达,将现代平面设计思想融入当,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精髓统一于平面设计过程中,会使平面设计更加具有文化特性,在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基础上,让平面设计教学更加具有自身的内涵和意义。

2 创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与理论体系

平面设计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完善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知识架构上,切实改变当前单纯的课堂设计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真正的走向市场,善于发现社会对平面设计的需求,逐步减少枯燥单调的教学理论的灌输,使学生能够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对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认识。创新作品设计的思路与设计流程,使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鼓励学生将充满创意的思维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他们具备平面设计的应用能力与策划实施的能力。

3 深刻领悟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造型呈现的气势以及“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是平面设计中需要借鉴和吸收的。有着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文化图案,至今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深刻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地理、民族等不同方面独立地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图案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4 提高教师在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素养

篇10

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其经常被高校美术教学做体现和融合。归根结底,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及有效融合,使高校美术教学传达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以此达到高校美术教学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石。(一)民族文化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深厚的资源和素材。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诸多素材,使高校美术教学所必需的资源更加丰盛,不至于处于素材资源过于贫乏的状态。一旦素材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才能放开视野,打开思维,从民族文化中寻找能够为己所用的内容,并将其合理融入教学过程当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对民族文化乃至我国的文化历史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如此,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彰显和发挥。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美术作品体现一些特色的内容,而民族文化无疑为美术教学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提供了基础,使之成为了可能。(二)高校美术教学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年轻人的思想意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致使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严重削弱了民族文化应有的社会地位。同时,高校美术教育的责任比较缺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还需提升。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违背了美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但是,我们反观高校美术教育,如果做以合理可行的调整,其仍然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民族文化是人类的思想结晶,而美术教育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来表达展示内在的东西。(三)民族文化和高校美术教学的关系。在高校美术教育进程中,民族文化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为美术教学积累了大量可运用、可传承的资源;高校美术教学也为融入及传承民族文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得民族文化被更多的学生所认知和认可,并能够有效地融入在美术作品当中。不难看出,二者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互相依存,互相发挥作用,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发展性的保障。

二、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已经明确,民族文化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些素材的应用和传承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将民族文化所提供的素材加以运用,才能使民族文化的自身价值得以全面体现和发挥。(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不可回避地需要在学习或者作品中传达出传统文化,可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高校美术教育为其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平台。很多关于和气、孝道、诚信等内容的美术作品都对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不难得出结论,民族文化传统能够在很多美术作品中体现,美术作品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宣传途径。最终,高校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健康和谐的思想意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本质上说,高校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宣传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媒介。(二)弘扬本土特色文化。美术作品往往在每个地域都会有其存在的土壤。因此,民间美术作品更多的是反映当地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内容一般都专属于特定的文化区域,是当地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了富有浓厚风土人情的民间美术作品,其成功之处往往体现了当地生活的特色,使人们对其印象更加深刻。最终,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为弘扬本土特色文化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老师往往会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美术文化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选择美术素材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三)开拓民族的创造性思维。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民族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融入更多的内涵,以此来反映更多人的内心想法和主观愿望。而这种变化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被充分深度地激发出来,才能被高校的师生所接受和传承。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必然会在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前提下,结合崭新内容所反映出的理念,而实现再创作再创新,进而为更加便捷地宣传满足特色文化、展示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构建坚实的梯台。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从而为学生开创创造性思维做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美术活动上的改变或者调整。

三、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加以传承的原则

高校美术教学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营,其不能毫无准备地进行,而是应当在弄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一定的原则,使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得以全方位地彰显。(一)自我认知原则。自我认识原则要求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对本专业的教学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和审视,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明确美术教育的深刻内涵,如此,才能对民族文化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否则,缺乏对本专业的深刻认知,就无法意识到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会荒废很多有益的民族文化素材,致使美术教学的内容更加单薄,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二)与时俱进原则。如前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使其原有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阵营的重要版块,其必然也要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就要承担起再次认知的功能,随时将民族文化的变迁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模式等元素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以便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拿捏好更多的民族文化内容,掌握更多的美术学习技巧。(三)批判传承原则。民族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能够运用到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传承民族文化,也要有所选择,能够与美术教学实现有机融合的内容,可以加以传承,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可以传承。如果囫囵吞枣式地加以传承,而没有任何的筛选,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反而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过滤掉一些过于粗陋的内容。可见,对民族文化批判式地加以传承,才能对高校美术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有效策略

明确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则,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相应的策略,保证这些策略在传承原则的指引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美术教学,使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更为有力地推动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一)老师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及时引入民族文化。老师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老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其调整做出及时的转变。老师应当对当前民族文化及其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做以深刻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民族文化。同时,一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过于片面,不能将其与美术学习实现很好地融合,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拉近民族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更好地应用于美术学习,为美术专业今后的深入学习或者美术作品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着力优化美术课程,为传承创造便利条件。若想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找那个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就必须针对高校美术课程进行优化,使其具备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和能力。首先,以丰富美术课程为契机,合理融入民间美术赏析内容。民间美术赏析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其丰富了高校美术课程,同样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好奇心,让民族文化内容充实他们的知识系统。其次,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特色文化,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构建更加丰富,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比如,如果学生在河南高校就读,可以在美术课程中引入河南年画图案、开封汴绣图案等优秀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优势,从而对高校美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个全心的认知。再次,针对教学目标编写专门的教材,满足文化传承的需求。高校老师教育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学者、民间美术家进行沟通,共同努力,编写一套专门的教材,提升学生合理利用传统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高校美术教学目标的关系的认知。如此,学生就会对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等事宜加以深入了解,从而利于今后的美术创作,利于美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打造老师过硬综合素质,为文化传承积累人力资源。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撼动,其必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因此,高校应当注重老师综合素质的大力培养。首先,高校应当重视对老师的再培训再学习,让老师学习和巩固相关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利于其与美术创作的有效融合;其次,高校还应当聘请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到学校给老师授课,让老师查找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通过民族文化传播者的点拨,获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传授给学生,让学习受益。(四)重视实践活动,确保文化传承效果。很多时候,实践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其与现代美术教学的完美融合。首先,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在校内建立美术基地,结合美术课程优化的目标,建立专门的工作室,使民族文化能够真正走进高校美术教学;其次,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活动,可以与当地的文化部门进行联系,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好提前量,使学生的美术能力能够得以运用和施展,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实习,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素质。

五、结语

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民族文化能够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资源。因此,我们必须认同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坚持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使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得以传承,从而提升高校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怀儒.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

[2]包双梅,民族民间美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3]皇甫娟.中原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宏观思考[J].艺术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