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造业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造业的现状

篇1

关键词:ERP 中小制造业企业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29-02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中小制造业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资金不雄厚,管理不完善,信息化基础普遍较差,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攀升。但是,中小制造业企业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企业规模较小、资源短缺、技术和信息化落后、人才匮乏、管理水平偏低等。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ERP在各行各业得以广泛应用。由于ERP系统自身一些特点,比如复杂的功能、较高的投入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中小制造业企业难以有效对自身的生产过程进行ERP管理。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中小制造业企业目前尚处在高速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中,有些管理比较混乱,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进行ERP管理来改善企业目前的窘境,希望借此能够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小制造业企业也存在着实施ERP的必然性{1}。

一、ERP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现状

1.ERP在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取胜之道始终是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首选策略,所以如何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ERP能够有效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使企业的生产高效运作起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ERP系统是基于管理学供应链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和整合,力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2}{3}。

ERP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的分析。就是在成本的研发和设计环节确定好标准成本,在各个价值环节执行的过程中加以控制,将执行的情况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要想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技术,做好供应链、协调与优化三者之间的计划。因此,在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推动ERP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4}{5}。

2.ERP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对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何设定生产工期、如何缩短生产周期、如何提高产品的优良率、如何降低返工率等。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客户订单的时候,都会有接与不接的尴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通过应用ERP系统来优化不合理的生产工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工率。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企业合理应用了ERP系统之后,89%的企业的产品优良率得以明显提高,84%的企业降低了产品的返工率。在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实现生产系统集成之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物料准备到出厂包装,实现了清晰的传递路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ERP系统的各个计划层次和控制工具,如销售生产规划、资源计划、主生产计划等,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各级员工通过ERP系统在自己的岗位上井井有条地执行着一个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企业的工作质量提高了,产品也会提高{6}。

3.ERP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制造业ERP在质量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如:ERP中的质量管理功能与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脱节,尚处于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ERP各模块中的质量管理功能模块的开发设计脱离企业的实际。目前中小制造业企业要强调质量数据与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的相互促进,以及质量数据与其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控制,构建基于ERP的制造业质量分析与控制系统。作为ERP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是以ERP中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产品整个周期的质量管理,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数据信息,促进ERP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众企业的经济效益{7}。

二、中小制造业企业实施ERP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薄弱。我国许多中小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由于ERP应用的管理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牵涉到企业的采购、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设备、销售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管理者没有良好的管理学基础就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ERP应用,相反会增加自身管理混乱度。薄弱的管理基础,使得企业不具备实施ERP应用的前提条件。对ERP项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谈不上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2.企业对ERP的投资回报期望过高。有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ERP是万能的,夸大了ERP的应用效果,认为企业管理上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实施ERP来解决。其实ERP解决的是企业相互竞争中最关键的资源配置及效率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问题,但ERP不可能是万能的,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ERP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软件费、硬件费,还要投入大量的咨询服务费、培训费,有些企业对这些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效益的工程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

3.企业对ERP应用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ERP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配置,还牵涉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体制。由于ERP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的问题,不能在短期就产生相应的效果,对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而言非常不利。因为无疑会提高企业项目的实施成本,带来一些经营风险。所以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ERP项目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ERP应用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

4.企业缺乏ERP应用人才。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复杂,牵涉环节众多的行业,制造业企业中的各部门人才之间的交互性小,能够运用技术、管理、工艺、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型人才少。既懂技术,又要熟悉工艺,还要深谙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在各行业都比较缺乏。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也存在很大困难,在人才培养上还不能有效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而ERP应用一方面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计算机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上述人才,尤其缺乏综合性人才。

5.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难以与ERP实现有效结合。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正是由于互联网拥有快速、跨区域的优点,是将来企业行为的重要构成环节。很多企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已经大面积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前期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尽管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信息化建设收效甚微,对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企业在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上仅仅实现了与外界信息互通,电子交易等功能至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8}。

三、提高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应用效果的建议

1.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良好的管理理论基础是有效实施ERP的前提条件,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系统三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将三者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有了对企业采购、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ERP,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2.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目前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关键原因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果企业能够从长远利益出发,对ERP这些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有效收益的项目加以重视,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ERP可以解决企业在竞争中最直接和关键的资源配置及效率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问题。从而逐步改善企业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注重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既懂生产技术和工艺,又懂得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为ERP系统一方面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计算机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从而为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提供复合型人才保证。

4.加强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与ERP的结合。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竞争的范围以及市场与客户需求变化的速度,这些因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对企业的ERP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新一代ERP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必然趋势。

四、结论

ERP系统是一个发展的理念和开放的体系,现代化的ERP系统是基于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符合各企业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机制。面对目前市场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趋势,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应用ERP项目,将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加以集成和融合,并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优化,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中小制造业企业在运行ERP系统管理时还应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尽其才,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注释:

{1}李玲,王淼,赵宏霞. ERP在我国化工企业应用[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9):3-5

{2}乔剑,夏翃.基于ERP的企业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7):41

{3}王诣鹏.基于ERP的企业信息管理概述[J].甘肃科技,2011(18):129-132

{4}张洁君,柯可.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中国商贸,2011(04):41-42

{5}孙平.基于ERP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 2011(10):24-25

{6}杨君.我国中小企业ERP应用研究:[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

{7}刘文慧,马柯,赵小惠,贺辛亥.基于ERP的制造业质量分析与控制的研究[J].轻工机械,2004(4):155-160

{8}张春玲.新一代ERP: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7(3):153

篇2

论文摘要:近几年,我国游艇制造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但也面临国际企业竞争、自主品牌缺失、专业人才短缺和经济实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游艇企业应加强合作交流,坚定自主品牌之路,推行内外并蓄的人才战略,创造一切机会吸引投资拓宽融资渠道,才能在竞争中更好更快发展。 

 

1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游艇制造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几十年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游艇工业阔步发展的局面。最早的游艇制造是50年代至70年代生产供公园、人工湖及海边用的玻璃钢划桨艇、机动小艇和机动游览艇,玻璃钢建造技术的引进是那一阶段的主要标志,发展相对缓慢,还没有真正进入私家游艇领域。进入80年代,沿海和内陆一些游艇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料加工与外商合资合作,以oem(贴牌生产)为主要形式,开始生产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游艇,包括豪华型游艇。90年代后期随着休闲经济的升温,大量世界游艇企业选择以独资、合资、合作的形式来华建立游艇制造企业,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也看好游艇产业,进军游艇制造领域,在游艇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类型方面都有了提升。2008年短暂的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游艇产业也未能幸免,国内的游艇制造业及时调整战略,转换思路,吸取经验,正向更快更好的方向迈进[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制造企业364家左右,按地域主要分布在南方广东与福建、海南岛珠三角地区,湖南、湖北、重庆等中西部的地区,大连、天津、威海、烟台等环渤海湾与北方地区,江浙沪的长三角地区。广州、深圳和常州是游艇制造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其中广州、深圳地区有知名游艇生产厂近20 家,常州地区有知名企业30 多家。2007年年销售收入1 000万以上的企业就有28家,其中广东有12家。目前,广东的珠海、深圳和东莞,江苏的常州、无锡、苏州,福建的厦门,山东的青岛,以及上海等地已初步成为我国游艇工业的重要基地。 

从近几年我国游艇产业的销售收入、出货值、出口额等指标来看,60%以上的游艇是直接出口的,由此可见,我国游艇产业同造船业一样也是外向型产业,其市场主要在国外。我国游艇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最主要的是美国、香港地区和澳大利亚,还有英国、挪威、法国、俄罗斯、荷兰、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几年,中国游艇制造企业的出口以非常的速率在上升,2008年出口216万艘,即使在金融危机还在深度影响着世界经济的2009年仍然有177万艘的出口。出口金额也几乎以同样的比例在增长。 

 

2面临的问题 

2.1 国际企业的竞争 

国内的游艇制造企业有的是大型国有企业开辟新领域投资建设,如上海红双喜游艇公司,有的是传统的造船企业转制,如厦门翰盛游艇公司、无锡江阴东方公司,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如佛山宝达,珠海江龙,青岛蓝波,威海竹内,上海珐伊等,大约占到我国游艇制造企业的一半,当然还有外商投资和合资企业。中国的游艇制造虽然在摸爬滚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世界400亿美金的贸易值,我们仅仅占了1/130,面对国际级的游艇制造企业,如美国水星、意大利法拉帝、英国圣斯克以及一些台湾企业,我们的整个游艇制造产业在竞争中显得还是相对弱小。 

2.2自主品牌的欠缺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的游艇制造业发展,很多国内游艇企业在从事为国外知名企业贴牌生产或来料加工的工作,仅有少数企业买断国外游艇品牌在中国的生产销售权而进行自主生产,拥有自主品牌的游艇生产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结果,依靠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我们只能“蚕食”少得可怜的贴牌加工费,却要看着外方合作商“鲸吞”设计、科技和品牌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远离游艇消费中心、缺乏自主研发设计等“先天不足”,并不是游艇制造业壮大的真正瓶颈,缺乏品牌才最为致命[2]。没有自主品牌使我们很难在国际企业的竞争之中立足。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的制造技术完全可以驾轻就熟,但是品牌的建设涉及到整个行业、产品的质量、设计、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游艇企业小打小闹难有作为。 

2.3专业人才的缺失 

人才是支撑游艇产业未来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游艇产业需要有掌握前沿技术的技工和熟练工人、有具有国际眼光的游艇外观和内装设计人员、有服务意识的维修维护人才。然而,目前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矛盾比较突出。长期招聘的技工数量少,导致企业之间相互“挖人”的恶性竞争,而针对一些特殊工艺,国内又没有技术精湛的技工,只能到海外借助外援。国外的游艇设计有专业机构,我国的游艇设计专业人才少,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国内企业只能聘请外籍人士,大部分从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地聘请。由于游艇产业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国内有众多船舶、海运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鲜有开设游艇专业和课程,导致我们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维修维护人才的培养,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 

2.4经济实力的不足 

国内游艇制造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进军国内外游艇市场方面表现出了积极开拓的精神,但是大多数企业依靠自有资本,融资渠道不畅。由于私家游艇此类商品不是公共消费品,市场需求有一定的限度,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一旦经济下滑,消费收紧,很多企业销售不畅,订单受挫,资金链断裂,面临亏损和倒闭的风险。由于这种行业发展的特殊性,要吸引风险投资融资也相对困难。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对各种危机,游艇制造企业很难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对策建议 

3.1加强合作团结作战 

游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游艇制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须摒弃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自私”思想,借助于游艇发展的行业环境,和诸多游艇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生存”。只有合作交流团结作战,才可能避免恶性竞争。只有整个行业做大做强,才会有企业的长足发展。 

游艇企业可以通过协会这样的平台加强交流,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产业链的配套信息,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游艇展览会,了解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寻找新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在联合采购谈判中争取主动权。同时,通过协会的力量,可以进一步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科研、人才培养、招商引资、税收、法规法律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整个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游艇是海外舶来品,以中国造船的思路制造世界级的豪华游艇,很难在世界市场上拥有立足之地。因此,作为中国游艇制造企业要拥有世界性的眼光,高瞻远瞩,紧跟世界潮流,研究世界市场,在对游艇和产业的认识上做到和世界同步。树立自主品牌,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建设之路。 

在国内,要狠抓内功,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尤其要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面做文章,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一流的产品品质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在国外,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开辟欧洲、美国和亚洲等消费市场,在获得市场关注后,建立起营销网络,对特定的客户群体进行品牌营销,逐步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品牌的建设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短期的资金投入或是广告只能风光一时,因此,树立品牌的道路还应该步步为营,持之以恒。 

3.3推行内外并蓄的人才政策 

国内游艇企业应该以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接纳人才、发现和培养人才,尽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机制,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大胆从国际上引进“外才”,涉及管理、技术、品牌和营销等各方面。通过“借脑”,加快提高国内游艇设计、制造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本质量。同时,企业也应为来自国外的设计、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逐步积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实力。 

当然,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立足本土“育脑”,构建游艇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特别是专业的技能型人员,要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提升本土人才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能一味靠引进海外技术和人才,而应该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培养新人,创造新技术,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另外,可以尝试“订单培养”的模式,形成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政、校、企三方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培养一批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尽早解决游艇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3]。 

3.4 创造一切机会拓宽融资渠道 

头顶中国“游艇第一股”光环的珠海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28日在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在发行市盈率高达96倍的情况下首日涨幅仍达到17.38%。严格意义上讲,游艇业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并不是始于太阳鸟的上市。在去年年中,以船舶设计为主业的创业板企业上海佳豪宣布成立游艇发展公司[4]。两创业板的收益令其他游艇企业颇感振奋,也为中小型游艇企业的融资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借用资本市场,走资本经营之路,企业才能更快的做大做强。拥有一定高新技术的游艇企业不妨创造条件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寻找机会,也可以在适当的阶段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或风险投资。当然,任何融资渠道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上市公司的审批等等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游艇制造企业可以联合起来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 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09 -2010年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综述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 甘丰录.游艇企业小打小闹难有作为[n].中国船舶报,2007,4,27 

篇3

摘 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现状 问题 思考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它的正式出现,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

一、华龙区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华龙区下辖孟轲、岳村两个乡和人民办、黄河办、中原办、胜利办、任丘办等八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该区装备制造业创造增加值76899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42.5%上升至45.1%,近五年年均增长3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可见,近五年是华龙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发展速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名列前茅。

(一)生产、效益情况良好

一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2010年,华龙区全区拥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4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为47.7%,比五年前提高5.1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351315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2%,比2006年提高4个百分点;职工从业人数3096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7%,比2006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的效益情况明显高于整体水平。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9%,而实现利润总额3.49亿元,利税5.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9.4%和49.0%,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的0.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二)行业结构相对集中

华龙区的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在以下三个行业,一是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电光源和照明灯具制造为主;二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依托中原油田,以生产和维修石油钻采专用设备为主;三是金属制品业,以结构性金属制品和金属门窗制造为主。三个行业2010年拥有企业30家,占装备制造业的71.4%;拥有资产 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 %;拥有从业人员2435人,占装备制造业的7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23.02亿元、1.92亿元和2.99亿元,分别占装备制造业的66.2%、55.0%和59.7%;完成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23.4亿元、4.92亿元,分别占装备制造业的66.5 %和64.0%。

(三)带动作用较强

在华龙区规模以上企业88家中,其中装备制造业为42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单位数的47.7%,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351315万元、76899万元,分别占全区的总产值和增加值比重为49.2%、45.1%, 在华龙区工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二、华龙区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该区以信宇石油机械、东昊机械、兴发钢结构等为龙头的一批装备制造业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比将制约华龙区装备制造业乃至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规模总体偏小

华龙区装备制造业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总体规模相对较小。2010年,我区4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属于小型企业的41家,占97.6%,产值不足亿元的28 家,占66.7%。

(二)高技术产业相对较少

华龙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部分是以中原油田为依托,为油田生产提供石油钻采设备、配件及维修服务,或以天然气为燃料进行电光源与照明灯具的生产;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也多为维修服务。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企业比较少,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则为空白。

(三)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

企业的发展来源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产品质量才能持续改进。而华龙区装备制造业企业除少数几个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外,大部分企业缺少自身的开发机构和高素质开发人才,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创新能力也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主动权难于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市场竞争力稍显薄弱。

(四)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有关资料显示,我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除信宇石油机械、东昊机械等少数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外,企业管理人员总体文化程度偏低,管理模式简单粗放,大小事务基本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决定,在企业发展起步阶段,这种管理制度决策直接、快速、明了,只要决策方向正确,企业往往能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各种事务繁杂、管理部门日益增多,企业负责人的精力绝大部分被不分主次的事务所牵制,而有关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等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却没有多少精力去思考、去取舍。因此能否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制度、能否迅速解决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是其能否超越发展瓶颈,成长为一流企业的最关键因素。

三、对华龙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随着华龙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我们的发展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国内同行和国内市场上,更应该加快发展步伐,调整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主动迎接产业全球化竞争的趋势,加快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是引导现有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行业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围绕中、长期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与分阶段目标任务,以目标来推动企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提高 ,并通过目标管理的推行来提升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引进新建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与项目,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与规模。

(二)瞄准一流技术提升现有装备水平

企业装备水平也是体现企业素质的重要方面,企业除了在现有生产设备更新或增添时尽可能选择国内外一流装备的同时,在规划和实施新的投资项目时,应充分把握自身行业特点,瞄准行业一流水平来选择装备,在提高产量还是提高生产品质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为企业生产更高要求的新产品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华龙区装备制造业企业,除了少数几家重点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外,绝大部分企业对创立名牌的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品牌意识不强,注册商标数量很少。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应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通过创建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引导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机制,持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拳头产品;二是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升自身的产品开发能力,为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提供发展动力。三是加快推进我区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建立企业化的技术装备设计研究和工程分析与测试机构。加强该区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标准化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构建多成份、多形式、全方位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

(四)重视人才引进和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帮助企业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快引进和培养装备制造业发展所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多种形式引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人才。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根据华龙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专项培养规划,建立多层次的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依托职业教育、技工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工人,使企业工人从单一技能型向技能与智能复合型转变。人事部门应加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并在该信息库中设立专门的装备制造业人才信息管理类别,对华龙区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分门别类归档存查,加强对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动态跟踪和有效管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建立企业人才协会,促进企业间工程技术人才的合作与交流。

(五)重视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有成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依托一流的信息化手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信息化软件系统,结合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实施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产销存管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建立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集成,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信息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快速决策能力,迅速缩小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在管理决策上的差距,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4

[关键词]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问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01.071

1 相关体育产业的分类介绍

根据《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中的分类,体育及相关产业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

本文主要对第六类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用品的制造进行论述,并将其统称为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具体包括球类制造、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其他体育用品制造。而运动服装、鞋帽等用品制造作为了一个单独分支,其他诸如游艺用品、箱包等制品都划分在相关体育产品制造中。

2 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2.1 取得成绩

山东是经济和文化大省,也是体育大省。近年来,山东省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全民健身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先后对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产业基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八家单位授予“体育产业基地”,并进行了挂牌仪式;在山东省第五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东体育产业历史上第一次亮相,此次亮相,不仅很好地宣传了体育,而且收获了26亿的签约项目,可谓是大放光彩;丰富有效的利用产业平台,对体育产业进行集约型发展,特色运营已经蔚然成风。近期刚刚挂牌“体育产业基地”的德州市庆云县崔口镇,目前就有20多家从事体育器械生产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7亿元。去年在全球经济形势放缓的前提下,鲁庆体育器材、鹏泰篮板制造等9家体育产业企业还实现了增资扩产,先后累计引进体育产业类项目11个,其中过亿元项目达4个,总投资额接近12亿元。目前崔口镇已经自发形成了1万多人的体育器械销售团队,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产品还远销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2.2 存在问题

虽然山东省在体育用品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结构体系构成、科技含量和创新性以及品牌观点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 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体系构成不合理

目前,山东省虽然已经拥有众多体育产品制造企业,不过,仍缺乏合理的体育用品产品结构体系和研发机构。调查发现,山东省很多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体育用品的加工和仿冒生产。虽然也有个别体育用品公司独立研究开发了某些体育用品新产品,但是,因为缺乏国际体育用品研究开发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体育用品的质量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被体育用品经营市场立即淘汰。

借鉴刘建刚在《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体育产品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尚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也就是说山东省的体育产品制造业的集中程度比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各个企业都可以分得一勺羹。但同时由于市场的集中程度比较低,使得各方竞争压力过大,限制了企业向更大规模的发展。

山东省体育用品企业除了泰山、英派斯等几家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外,几乎都是小作坊型的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低,远远落后于欧美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制造的体育产品产品水平。目前,山东省体育产品制造企业数量已达到1000多家,成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大省,但分析这近千家企业,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只有133家,占全部统计企业数量 12%(见图1),大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威海400多家渔具用品制造企业中,83.87%的企业还是作坊式的企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规模,就无从谈起规范化的产业集群,也就不可能形成高附加值的规模效益。当然,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省市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并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了探索和扶持,近期建设的八家体育产业基地就是一种很好的有益尝试。

当前,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虽已在青岛、威海、德州形成了产业聚集,但产业聚集度非常低,没有形成按照产业链进行分工的产业发展形态。在这个体育用品制造中心,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均是电动、手动液压篮球架、移动羽毛球柱、移动排球柱、单杠、双杠及各种体操垫、柔道垫、摔跤垫、户外路径类器材,按照产业链条分工,仅有青岛的管道装备制造业能够成为上游产业支撑。目前除了在青岛、威海和德州建立有影响的专业体育产品市场,其他企业生产产品的材料还需到省内外其他地区采购。产业链条中上游的钢材、管件产业和下游的五金配件业、物流业、专业市场发展不完善,产业链条的断缺,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成本,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2.2.2 严重缺乏品牌意识,广告宣传力度不足

任何产品都应当拥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顾客的喜好,从而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这也就是指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化。差别化的度量则是通过指标广告密度和广告绝对值来进行的(广告密度=AD/SL,其中AD指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SL指产品销售额)。

差别化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量,从而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产品差别化的低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身品牌的树立。当今,全球的体育服饰、衣帽等随处可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字样,其覆盖率高达69%。虽然国产的品牌如李宁、特步等也有出镜,但是少之又少。

通过调查显示山东省体育制造业的自主品牌只有43家,占总数的40%,非自主品牌占60%,但这60%的市场份额也仅是中低档产品(见图2)。

企业中的自主品牌很少,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一种贴标生产,把产品提供给烟台、浙江等地的渔具生产企业。济宁、淄博两地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产品订单大部分来自泰山、英派斯等省内知名企业,也是进行订单式贴标生产。可以说,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意识比较差,使市场竞争处于劣势。近年来我省虽然也涌现出了如“英派斯”“英克莱”“泰山”等省内知名品牌,但与国内的“李宁”“安踏”“匹克”等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我们省内的体育用品业的品牌建设形势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在山东省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也就是说,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目前,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生产贴牌产品和承接代加工业务阶段。品牌意识极度欠缺,即使有少数企业有品牌意识,生产出某一品牌后,也会由于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普遍不高,同行业其他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纷纷假冒,最终导致其产品成为“水货”产品。

2.2.3 体育用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科研经费投入少,产品标准率低,人才资源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像泰山集团,英派斯,英克莱等大型企业外,其他的生产企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产品的更新速度和其他行业相比步伐相对缓慢。企业由于规模有限、资金实力不强,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很小,从事的大多是来料加工,处于制造业低端产品的制造。所以,这些企业制造的体育用品的平均价格仅为国内、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价格的九分之一,体育用品的市场营销竞争实力非常薄弱。根据国际经验,研发的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维持生存的,占销售收入5%~10%的企业才有竞争力。根据调查问卷和走访调查的显示,在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最多的威海市,在2009年时的销售金额为9452万,而在研发经费投入只有236万,投入强度只有0.25%。近几年,尽管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对照国际上的标准,仍然相去甚远。(见图3)。

图3 山东省体育产品制造业的科研投入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到目前为止,在各种体育活动上可生产的体育产品,通过问卷调查的反馈显示有21%的产品达不到标准率,(见图4)并且长期存在的标龄低,低标准水平等问题,无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全解决。同时,山东省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因其竞争实力不强,劳动力又非常廉价、市场潜力巨大等而成为多家国外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改组组合、合资经营的首选目标。但由于一方面不少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缺乏强烈的聚才纳贤的意识;另一方面,体育产品生产经营的相关人才,社会培养供给的数量有限,结果导致体育产品生产领域,管理、科研、营销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奇缺。据调查,在2013年山东省的体育产品制造业的人员为25154人,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3654人,占总数的14.5%;大专学历的3954人,占总数的15.7%;大专学历以下的17546人,占总数的69.8%(见图5、图6)。

3 发展对策

3.1 大力扶持潜力企业,建立更多的体育产业集聚区

山东市场集中度反映着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目前,山东省市场集中度属于中等偏下,小型企业过多,这也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政府对市场有着很好的调控作用。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自2003年起,针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省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规划以及优惠政策,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促进了大中型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的建立、扩张以及合并,从而使市场集中度保持在当前水平。

因此,为促进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乃至体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各级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同时,省政府也适时的进行调控,不断的改进意见,为山东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此外,政府应该对有潜力的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进行扶持发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模范企业的建立。推动建立更多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根据地区特色促进特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

3.2 创新民族品牌,增加宣传力度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根据我国自主体育用品品牌普遍缺乏竞争优势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我国体育用品名牌和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的战略决策,将全国很多已经拥有比较强大的市场经营竞争优势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和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用品国产自主品牌列入优秀品牌评选名单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途径迅速打造出大批国内制造的体育用品名牌产品,并形成良好的体育用品制造与体育用品市场营销链接,激发国内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发展自主生产的体育用品品牌的浓厚兴趣。

在实力发展壮大起来之前,山东省体育产业企业的发展可以避免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直接对抗,另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另谋发展的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将其他竞争实力较弱的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制造的体育运动服的款式稍加改动,就可以将之向工装、起居服、时装甚至休闲装等方向发展。虽然上述加工需要在运动服的面料、款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与研究开发全新的体育产品相比,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此外,我们还可以将体育产品中的健身器械通过组合或者折叠的方式引入社会各个家庭。总而言之,体育产品制造企业不仅要尽量减少研究开发成本,还要吸引更多体育产品经营商直接投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以求体育产品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要加强宣传。在山东省第五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东体育产业历史上第一次亮相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例子。中国体博会已经成功运作了20多年,通过积极争取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会,为造就山东省体育用品品牌搭建平台。总之,要抓住一切宣传自身体育产品的机会,争取树立好自身的品牌。

3.3 增加科研经费,大力引进人才

科技就是生产力,人才竞争才是根本的竞争。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状态下,企业领导应该高度认识科技与人才的重要性。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可以与科研中心建立合作,科研中心以技术为股参与企业分红,从而更快、更好地将产品与科技相融合,增加产品卖点。

通过高薪、高福利等方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加入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水平,为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作铺垫,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刚,连桂红.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6):22-24.

[2]郑泽云.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Z].中国体育信息网,2006.

[3]陈颇.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1):74-79.

[4]赵恒,陈颇.我国不同所有制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差异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1):20-24.

[5]刘英梅.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模仿―套利行为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80-82.

[6]胡峰,王霖.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23-26,30.

[7]蒋思庆,陈颇.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70-73,130.

[8]江亮,饶平,胡建忠,李,窦卉平.产业链战略视阈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潜在危机与谋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13-16.

[9]安俊英.中国城市化与体育用品制造业互动发展模式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61.

[10]吴洁.从“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事件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如何应对产业转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6):36-40.

[11]陈颇,赵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56-61.

[12]张哲敏,王跃.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52-54,63.

[13]魏太森,李新德.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以晋江市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4(5):85-86,105.

[14]吴宝升.温州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情况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15-18.

[15]陈浩.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24-326.

[16]朱小平.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9):31-33.

篇5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北京地区;技术输送;合同类型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为引领,是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北京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备诸多优势,具备典型性。

技术交易对于产业发展具备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技术交易市场现状分析,可以反映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状况,从而为进一步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等,都让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我国面临激烈竞争,我国政府也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入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因此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分析具备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技术输送、合同类型两个典型角度,对分析北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产业技术交易中的技术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具体输送的合同类型进行深入透析,对于北京地区产业整体技术输送状况以及输送类型分布做了典型的分析介绍,有利于提升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数据依托北京市技术交易管理办公室,在“精机工程”基础上,对近五年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交易数据进行提炼整理;同时,对七家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内典型企业中高层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调研,得到一手资料,对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技术交易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一、基于技术输送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问题

1.技术输入集中在海淀、朝阳区,技术发展不均衡

无论是合同项数还是技术交易额,海淀区技术输入都是首屈一指,遥遥领先,如下图。项数上2015年为1138项,占当年总项数的63.26%,交易额为42.7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0.97%。海淀区得天独厚的如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如清华、北航、中科院等在此领域有着深厚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科研院所,另外也包括一些高新企业园区的规划和落地,为技术储备形成了巨大优势。其次为朝阳区,项数上2015年为278项,占当年总项数的15.45%,交易额为9.9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4.12%,朝阳区虽然在教育领域无法与海淀区相匹敌,但是经济发展,也就是企业发展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依托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高新技术储备,但是总体上还是和海淀区有很大差距。两个区的技术交易项数和为1416,占总项数的78.71%,技术交易额之和为52.6亿元,占总交易额的75.09%。2011年到2015年总体情况与2015年情况类似。

2011年-2015年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各区技术输入图(技术交易额)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各区发展状况呈现出一定的产业集聚,这是产业发展向高度融合方向进行的标志,也符合当前的政策号召。工业集中发展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且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成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平台。而从地区发展角度来看,问题在于技术输入集中在海淀、朝阳区,技术发展不均衡。究其原因在于背景地区产业规划、资源分布与配置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工作。

2.国内省市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大差距,且省市间发展不均衡

技术输出方向上,从2015年交易项数上来看,吸纳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最多的是北京市,为696项,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江苏省,161项,而在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个省市中,以南方省市居多,如广东、浙江、上海等,这些省市也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展比较有优势的,对相关技术需求也比较大,另外,河北省吸纳北京高端装备技术项数也比较多,在京津冀整体规划与产业合理布局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也积极地吸纳北京市对应相关技术,为接纳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做准备。

从2015年技术交易额上看,北京市对国外输出技术交易额相当高,达到3735042288.32元,远远拉开对国内各省市的技术交易额,这也符合当前国内外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状况,国外毕竟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对技术的需求也以高端技术居多,而国内的相关技术整体发展不均衡,北京市在厚积薄发下不断创新,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出售到国外,而这样的技术自然交易额也很高。国内而言,技术交易额较高的是:北京,江苏,四川,河北,山东等省市,其中在交易项数上比较多的南方几个省市并没有很高的技术交易额,这些将体现在平均单项交易额上。

从2015年平均单项技术交易额上看,排名第一的当属拥有超高交易额和较少交易项数的国外,数额达到128794561.67元,唯一的一个亿元级别,国内相对来说少的多,从梯队角度上看,第一梯队是四川省,4834560.37元,第二梯队,江西省3990824.00元,云南省3830199.94元,山东省3003359.96元,而在交易项数上比较多的南方省市,如上海、浙江等,只达到百万级别,在交易项数和交易额上都比较领先的河北省,是2230326.52元。国内中西部省市对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需求比较多样,与各省市的重点布局状况相关,所引进技术相对当地水平来讲属于比较先进技术,而南方省市在这一领域的引进技术以渐进式创新性技术为主,所以在平均单项交易额上呈现为当前情况。2011年到2015年情况与2015年状况类似,发展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国内省市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大差距,且省市间发展不均衡。与国外相比,毕竟我国相关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在基础技术积累、创新机制、龙头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省市间技术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导向,以及地缘优势差别、资源分布不均等方面。

二、基于合同类型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问题

根据下表数据,2015年北京市高端装备产业总交易项数为1799项,比2014年下降158项,交易额为70.1亿元,比2014年下降2.1亿元,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0.03894283亿元,比2014年提高0.02065939亿元,总体上来看,北京市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合同数据保持平稳,数量上波动不大,而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数据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技术的“质量”,这一数值提高表明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

根据2011年到2015年的整体数据,如下表,合同项数呈上升趋势,而合同的交易额情况相对复杂,总体下降趋势,2013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随后2014年回落到趋势线上,在与多家典型企业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但是并没有企业表示2013年出现比较特殊的情况,这一情况可能是某个或者某几个企业的较大数额技术交易的特殊情况造成的,并非年度整体情况有特殊变化。因此在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的分析中,排除2013年的特殊情况,整体上,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很平稳,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近年来,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进行交易的技术创新性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1.技术服务受企业偏爱,在各项合同指标数据中领先

根据上表数据,2015年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服务项数为773项,占总合同项数的42.97%,交易额达到43.2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1.63%,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为0.055885969亿元,是四种合同类型中最高的。从2011年到2015年,在合同项数和交易额上,技术服务每年占比都接近或超过50%,在交易额上,技术服务的占比要更加突出,也就是说技术服务的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相对更高。这也正是企业技术服务领域交易频繁的原因,在对典型企业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北京的高端装备企业当前处于技术攻关期,很多企业虽然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但是还并没有很好的建立起一套关键技术和产品链,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于是在不同的市场方向上进行着布局和尝试,技术服务就是一块较多企业在尝试的方式,通过提供有着较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摸索道路

2.技术开发一直发挥重要作用,企业院所合作开发是最常见方式

从上表数据看,2015年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合同项数为739项,占总交易项数的41.08%,交易额为21.6亿元,占总体交易额的30.81%,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为0.029276903亿元,从2011年到2015年,技术开发在技术市场中无论是合同项数、交易额,还是平均单项交易额,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技术开发通常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转向产品的关键环节,从数据上来看,北京市高端装备企业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用十分重要,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产品才能更好的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利润。调研发现,当前北京市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开发大多是企业与院所及高校之间的合作开发,院所高校有技术,企业了解市场,合作开发具备双赢效果。

3.技术转让交易偏少,产业角度上不利于技术成果普及

2015年,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项数为170项,占总交易项数的9.45%,合同交易额为4.8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85%,平均单项交易额为0.028445206亿元,与技术开发的平均单项交易额相当。从2011年到2015年以来,这三个指标的数字整体平稳,变化并不是很大。而整体上技术转让在四种合同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但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不是“利好”,技术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重要衡量指标,技术转让指标较低,说明当前产学研合作程度较低,或者技术产出率本身并不是很高,不过从四种技术合同整体来看,也有可能是在签订合同时,甲方乙方将一些技术转移的合同签成了其他的类型,如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这是在对典型企业进行访谈的过程发现的,当前相关单位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技术交易的大方向上,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

4.技术咨询往往作为作为交易附属角色,发挥补充作用

2015年,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咨询合同项数117项,占总合同项数的6.5%,技术咨询合同交易额为0.4亿元,占总合同交易额的0.52%,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为0.003307522亿元,和其他类型合同的平均单项交易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和技术咨询本身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咨询毕竟不是技术开发或者技术转让直接以技术为对象,而是辅技术活动,所以相对来说平均交易额没那么高,另外,技术咨询的交易额相对之下所占比例也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也和咨询活动本身的性质相关,在对典型企业的访谈中,有企业指出,其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由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所以一些技术咨询活动等都是免费支持,咨询活动的性质决定它在这样的情境下更适合这样的方式去进行。

三、对策与建议

1.统筹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各区域技术交易状况,技术均衡发展

从技术输入上来看,海淀区,项数上2015年为1138项,占当年总项数的63.26%,交易额为42.7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0.97%。其次为朝阳区,项数上2015年为278项,占当年总项数的15.45%,交易额为9.9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4.12%。两个区的技术交易项数和为1416,占总项数的78.71%,技术交易额之和为52.6亿元,占总交易额的75.09%,而北京现在共16区,在技术交易上呈现出严重不均衡的状况。根据北京市2005年制定的区县功能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功能拓展区为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只有海淀和朝阳的装备制造技术突出是一种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要注重产业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制定相关的标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成果,协调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加强人才、技术等资源培育,推动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发展。

2.加强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准

根据2011年到2015年的整体数据,结合对典型企业进行的访谈、调查,整体上,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平均单项合同交易额较为平稳,并没有较大数额的提升,从合同类型来看,分别为0.075108759,0.046629287,0.620823557,0.036876891,0.03894283亿元,表明近年来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进行交易的技术“质量”,也就是创新性上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作为北京市来讲,要加强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如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把技术发展水平提升到国际领先地位;并且,积极向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的区域,如中西部地区等,输出较为先进的技术,通过自身优势带动其他地区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创新驱动当前势在必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特点是,配置创新要素的核心载体转变为企业,因此,要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围绕龙头企业与重点机构,重视构建产业内的金融风险体系,完善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降低风投等各创业资本准入门槛,优化区域创新机制。

3.对北京技术转让交易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技术成果普及

2015年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服务项数为773项,占总合同项数的42.97%,交易额达到43.2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1.63%;技术开发合同项数为739项,占总交易项数的41.08%,交易额为21.6亿元,占总体交易额的30.81%;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项数为170项,占总交易项数的9.45%,合同交易额为4.8亿元,占总交易额的6.85%;技术咨询合同项数117项,占总合同项数的6.5%,技术咨询合同交易额为0.4亿元,占总合同交易额的0.52%。根据数据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尤其是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很少。技术转移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产业化、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等,这一类型的交易合同偏少,不利于产业技术的普及推广。

为了产业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需要政府及相关机关单位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产业发展知识培训等,推动技术的转移,是技术成果等能够得到更高效的普及。

4.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交易,促进北京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调研中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尤其是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交易合作。从企业的角度看,保护企业核心技术的措施,谨慎交易等,是必要的,而作为政府机关单位,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并不是特别有利,如何均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利益,是一个关键问题。当然调研中发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作为老牌的科研企业,保留了从前作为科研院所的一些特性,其技术交易额收入占到公司年销售总收入的将近20%。而作为政府机关单位,如北京市科委,可以考虑如何更好的建立合理的技术分享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更好地均衡多方利益,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

文章通过分析数据与资料,从技术输送和交易合同类型两个典型视角分析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技术交易现状及相关问题,发现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展均衡性、技术成果转让程度、技术创新水平、技术交易发达程度等方面,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提升其发展竞争力。本文出于两个典型视角分析,进一步展望可以从更多的视角对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进行透视研究,也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其他一线城市对应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更深入研究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并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铁球.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J].求索,2015(12):10-14.

[2]张铁山,刘骐宁,肖皓文.大数据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6(22).

[3]魏兵.技术交易市场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

[4]张伟.区域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篇6

(新疆科神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技术挑战,创新已经成为现今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促进兵团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对兵团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兵团与内地该技术进行了比较,针对性地提出了兵团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业机械制造;智能化;现状;发展

1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

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是工业智能技术的衍伸,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制造技术手段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等一系列职能程序,并能将这些职能中的程序与智能机器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其贯穿应用于制造业企业的各种分系统,实现整个制造企业经营运作的高度柔性化和集成化,从而替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制造业中人的智能信息进行采集、记忆、计数、互动、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1],很多专业性机械制造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而在农业制造领域,还在起步阶段。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是专门研究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售后乃至维护维修的整个技术过程,并将提高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作为最终的目标。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包含了生产对象、生产资料、能源、人力资源、生产和质量信息等内容。其中,生产对象、生产资料与能源属于硬件范畴,生产和质量信息则是软件范畴,而人力资源则是两者都属于。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中,人的要素处于主要地位。

2兵团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现状及其与内地的差距

2.1兵团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现状

近年来,虽然很多企业在农业制造业方面不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像北疆的科神数控设备已占企业机加工设备的30%以上,且已经引进了CNC加工中心,企业的机加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公司已经启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和服务。南疆的天诚对企业设备也进行了较大投资,且已经在某些焊接生产线采用了焊接机器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这些进步与内地专业化农业及机械制造业相比,仍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兵团与内地在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上的差距

2.2.1管理

内地优秀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广泛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对于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发展都较为重视,并对生产模式加以完善,力求达到准时、快速、高效的生产制造。比如采用MES(制造执行系统),该系统包括计划排产、过程纠偏、质量控制、资源优化、数据采集、电子看板、ERP集成等模块。系统依据ERP或手工输入的生产任务,通过精细排产,得到可执行的工序级生产排程,并通过对生产执行过程的详细进度、用料、用时及质量等信息实时跟踪统计,以数字化的方式、智能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生产全过程。而兵团农业机械制造业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水平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处于陈旧的经验管理阶段,是兵团农业机械的制造业发展步伐缓慢的原因之一。

2.2.2技术设计

内地优秀的农业机械专业化厂家对设计方面要求严格,且更新速度较快。由于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部分大型企业甚至已经开始脱离图纸进行设计和生产制造。而兵团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使用尚比较局限,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兵团农业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推动力不足。

2.2.3制造工艺

内地农业机械专业厂家比较广泛的使用数控加工,许多新型的加工方法,例如:激光切割、高精密加工、复合加工技术等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新型技术在兵团农机制造企业基本没有应用,有的甚至还在企业议程之中,使得兵团农机机械制造技术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

3发展建议

3.1系统优化

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对速度、精度和效率以及柔性化和智能化的要求较高。在采用高速控制系统的同时又改善了机床的特性,使得机床的速度、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而柔性化不仅仅指机械本身,还有群控系统的柔性,数控系统的本身就是采用模块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裁剪与组合性比较强,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设计和需求;群控系统则是根据制作流程的要求不同自动进行修正和调整,使得群控系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市场环境,仅有柔性化是不够的,机械制造智能化也需要不断升级改造[1]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只有具备了智能化才能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

3.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化的数控系统中要做到用户界面的图形化、科学计算的可视化与多媒体的结合和应用。用户界面是系统与使用人员之间的桥梁与窗口,由于使用人员的要求不同和专业性差异,给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研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后,使用者在使用时较为方便。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可使可视信息直接使用,比如说图像、动画演示等。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与计算机的虚拟技术环境结合起来,使智能化领域又进一步得到拓宽。而计算机、声像以及通信技术完整的结合便形成了多媒体技术,它使计算机拥有了综合处理数据的能力。多媒体在智能化数控领域中可综合化、智能化地处理信息,在现场监控系统中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3.3体系结构的优化

在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改善和发展体系结构较为重要。首先,企业数控机床占用比例应不低于50%,使智能制造系统应用效率达到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集成企业CPU资源系统来提高集成度和运行速度。采用高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FPGA、EPRD、CPRD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的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并应用LED平板显示器平台,以实现超大尺寸的显示传导和发散信息。采用增强集成电路的密度来改进性能,使组件的尺寸减小,可靠性提高。其次,硬件的模块化使数控系统的集成和标准化更加简单和方便。如显示器、CPU、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存储器等最基本的模块,都可成为独立的载体,在通过不同方法的组装、搭配以及减持和增加以便构成档次和功能不一的数控系统。最后,通过系统中心枢纽对机床进行网络化,通过机床联网的手段,可以在任意一台机床上进行多台操作,使不同机床的画面在同一台机床的屏幕上出现,实现对机床的远程控制或者是无人化操作。将计算机智能技术、网络技术、CAD/CAM、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刀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形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使产品制作过程灵活多变,以适应当前农机市场多品种、多批次的市场需求。

4小结

农业机械制造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该技术的推进将会给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带来巨大活力,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较为有效地促进兵团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篇7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要素——产业工人日益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中,产业工人队伍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工日趋成为产业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到2003年底,农民工在全国制造业中的比例已高达66.2%。以制造业为主体产业的辽宁沈阳是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制造业的规模壮大可以说是与制造业中农民工队伍的成长相伴而行的。然而近些年来,农民工队伍的成长变化与制造业发展的整体要求不相适应,出现了供求错位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农民工现状的认识和对沈阳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的把握。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民工现实状况与制造业间的不协调现象,进而制定出有效促进农民工与制造业和谐共进的政策。

一、农民工群体现状与沈阳制造业需求之间的错位表现

近年来,沈阳市对农民工的需求总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10年需求总量将达200万人以上。进沈城求职的农民工数量也有增无减,从总量上看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然而制造业中许多行业仍存在求职短缺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状况与制造业需求之间的错位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与制造业要求高学历之间的错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曾对11个省份的农民工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中初中未毕业的约占45%,初中毕业但没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约占33%,只有12.7%的接受过进城打工所需的某些技能培训。然而从沈阳目前企业招聘人员条件来看,大多数制造业招工条件都要求“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约有30%的企业还要求“中专或高中以上”。农民工低文化程度与岗位高文化要求形成了明显的错位。

第二,农民工职业劳动技能缺乏与制造业普遍需要高技术人员之间的错位。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应状况来看,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劳动技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6年10月的《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显示,49.8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68.75%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专业技术。沈阳作为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引擎的关键城市,是以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等大中型规模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城市。而作为主要制造机器的装备制造业,其生产的质量、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他产业的生产规模、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这一行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这与绝大部分农民工几乎没有任何职业劳动技能形成了鲜明的错位。

第三,农民工就业队伍更新过快与制造业需要一支成熟、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之间的错位。目前沈阳农民工队伍较为庞大,到2007年沈阳市农民工总量约110万人,且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但是队伍的稳定性不强。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工队伍平均每3至4年就更新一次,能够稳定务工5年以上者不到总量的10%。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植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农民工群体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学到技术后回家创业,这加快了农民工更迭的速度。一般而言,制造业技术人才一般要通过在单位较长时间的工作学习才能获得,而农民工队伍更新过快很难使制造业在农民工队伍中分流出一支成熟、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

第四,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前途追求与企业用人方式之间的错位。随着社会整体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民工队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队伍越来越年轻化,通过对有关制造企业的管理层调查,目前沈阳市制造业农民工以80后为主体,这一代农民工较前一代农民工显著特点是不再为谋生而进城务工,更多是为谋求发展,为学到一技之长而进城求职。因此,农民工对自我利益、前途的追求和对平等对待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对工资的要求。但是沈阳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私人企业用人观念并未转变,继续沿用过去那种掠夺式的使用和缺乏人性的管理方式。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宁愿在等待中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也不愿接受违背意愿的工作岗位。2009年沈阳劳动力市场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的3800多个岗位中,仍然有2000多个岗位没能招到合适的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用人方式使农民工不愿接受。

二、对错位原因的深层思考

农民工群体的供应现状与制造业需求之间的错位并非是一种暂时的、偶然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根源是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农民工天生失去受教育的良好机会。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系之中,这使得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场域区隔,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资远远低于城市,直接导致了农村校舍、师资、教育设备等缺乏,使许多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也做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和努力。如2001年开始,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是在效果上,除了农村教师工资得到一些改善之外,农村基础教育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有4.2亿,其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大专以上仅占0.6%。

第二,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够,使农民工失去后天接受培训的机会。技术性民工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经过专业职业学校培训,二是企业自身培养。职业学校由于受到“轻视技工”的落后观念影响,近年来普遍陷入逐年萎缩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5年,职业教育所占比例从原来的58%下滑到38%,仅在2002年,全国各地就停办了大约600所技校。”这意味着,技工学校对企业的人才支撑受到严重削弱。从企业自身培养技工人才状况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前些年主要凭借廉价劳动力资本取得竞争优势,而很少考虑到技术升级,这使得农民工无法通过“干中学”获得真正技术。同时,大部分企业都不愿从有限的收入中抽出资金对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调查表明,被调查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在培训经费难到位情况下,民工根本不可能通过培训这一途径获得技术提高。这导致技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当企业生产扩张和技术发展需求技术型工人时,农民工技术不足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

第三,户籍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使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造成农民工队伍更新过快,不能在城市长期定居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即农民工只有农村户口,没有城镇户口,只能非农化,不能城镇化。然而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农民工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因为中国户籍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户籍制度,而是一个以户籍制度为中心,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的制度。这一问题将直接导致农民工就业难、居住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一些列问题。从而导致农民工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为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2006年沈阳市根据辽宁省公安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的通知》,放宽了对农民工进城的户籍限制。如在政策上允许农民工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等途径,获得具有所有权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住房;可以将本人、配偶、未婚子女和在同一居住地赡养的老人的户口,迁移到就业和居住的城市。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机会,但是通过购买或受赠、继承等途径获得住房的农民工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工仍然无法拥有城市户籍。

三、对策与建议

农民工群体的供应现状与制造业需求之间的错位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制度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根源层次上来把握,这样才能促进制造业与农民工的和谐发展。

第一,建立合理户籍制度体系,使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等基本制度有违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阻碍资源有效配置;影响工业化进程;阻隔劳动力空间转移。因此,只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才能消除劳动力城乡转移的人为障碍,为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竞争的劳动力供求机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第二,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使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要求接轨。其一,政府要加强对民办高校、职校、技校的扶植,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采取分批轮训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系统性、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现代化知识的学习。在形式上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或资金扶植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培训服务。其二,用人单位要担负起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人力资本的竞争要明显优越于物质资本的竞争,而企业单位“只使用,不培养”劳动力使用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习惯模式。已经造成技工人才“断层”。因此,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加强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才能获得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篇8

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

在2012年11月14日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总理所提的“互联网+”与较早相关互联网企业讨论聚焦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沈阳要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市场理念,大力推动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沈阳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沈阳来说,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沈阳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制造业”,实现制造业和信息化的融合,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信息交换和流通方面的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还能开拓增值服务,颠覆商业模式,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沈阳根据国家战略和省、市部署,积极抢抓机遇,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700亿元,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8%。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两化融合取得新突破,我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汽车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整车产量108.7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值2218.1亿元,增长13.9%。智能机器人、航空、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沈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北斗(辽宁)卫星运营信息服务平台投入使用,中航工业波音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浑南,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沈鼓集团、沈飞集团获中国工业大奖,新松公司入选中国市场最具竞争优势移动机器人企业十强。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740亿元,增长9.6%。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推动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建立协同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互联网

近年来,工业4.0、产业互联网、“互联网+”风起云涌。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装备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实践还有一定差距。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说,我们的装备制造企业,有的还在补2.0到3.0这一课。一些企业的互联网实践还只是电子商务,互联网思维并没有真正渗入到生产过程中。另外,装备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实践还比较浅层,表现之一是围绕制造业的第三方专业服务仍然欠缺。比如一些国外制造业企业并不自己管理供应链,原材料采购和物流都委托第三方企业完成。这样的第三方企业同时为多家制造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因而运营效率更高。但我国为制造业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公司还很少,而且市场接受度并不高。从数据上看,发达国家知名制造企业的收入中,服务的占比可达40%―60%,而中国只有15%―20%。让“互联网+”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全方位融合,首先要转变观念。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应用互联网,还面临一些现实阻力:例如,发展互联网资金投入量很大,而目前企业闲钱并不充裕;互联网使管理更为细致透明,揩油和偷懒的机会少了,个别员工会有消极情绪;装备制造企业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采用第三方企业的专业服务将面临人员分流和资产闲置的问题,企业积极性并不高;等等。如果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决心不够坚定,势必阻碍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步伐。要清醒地认识到,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互联网+’,着力点不能错,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产品上,有了产品的智能化,才有后续的服务型制造业,制造业赢得市场的根本还是产品,关键还是要在新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诸多重大科技创新不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而必须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这已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沈阳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要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着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要支持和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加强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沈阳现阶段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企业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处于关键环节和主导位置。经过多年发展,沈阳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与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主体的目标之间仍有相当距离,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较弱,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相对欠缺。

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承担着服务企业的任务。沈阳集聚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包括许多"国家队"科研机构。沈阳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的现状,迫切需要拥有技术、人才等丰富资源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给予有力支持。然而,由于存在着创新文化和价值的差异,科研院所、高校为产业和企业创新服务的意识仍有待强化。为此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科研院所、高校应将此作为自身的一种责任,主动向企业靠拢。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是沈阳创新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沈阳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一些专门的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构成了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科研机构面向部分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研发服务,但囿于本身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还难以完全担负起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的重任;特别是一批原本基础较好的转制院所,因转制后目标导向的变化,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的能力逐步弱化。当前,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关键是要明确科研机构在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中的定位,促使它们承担起使命,实现科研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力共进。

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这一平台,加快探索新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要充分发挥它在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战略规划、组织协调、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和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发挥产研院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应用型研究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技术)协会等主体各司其职的多层次共性技术研发网络,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全方位布局、多角度支撑,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紧密联系。

三、多方联动共同构建互联网络信息平台

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沈阳未来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走向会向新技术领域发展,云制造、智能制造都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当下,企业要积蓄各方面力量,具备可连接多方需求的制造业业能力。让客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中来,这都是互联网化转型的集中体现。在信息化架构上,企业要向全省性周期管理平台方向转变。这里的全生命周期不是把所有的信息化模块按部就班的全部搭建完,而是要结果研发、设计、用户等多方环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制造业运营平台。随着与互联网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流通等不同环节也在逐渐紧密。以装备制造业为例,企业除了能为下游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后续服务,还能实现多环节并行并提供特殊定制。

近年来,沈阳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是鼓励装备制造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沈阳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协同创新需要加快完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应该借助已有的区域平台、行业平台,整合优化现有科技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沈阳装备制造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新格局,构建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管理模式和共享规定,加快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沈阳应构建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信息网站、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多方联动的互联网络信息平台。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和效率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搭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桥梁,受到各方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环境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即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或产学研对接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产学研各方在虚拟环境下的协同。

四、依托互联网建设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试点工程

沈阳应以建设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试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联合攻关、多元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由单一的技术转移模式向人才、技术协同转移模式转变。构建区域性、综合性的产学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协同促进行业企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发展。打造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战略融合,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的研发转化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沈阳应制定基于互联网+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试点示范方案编制指南,明确基础和优势,经过调研了解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的情况,把握实施试点示范项目的优势及条件,如企业、技术、市场、行业带动性、互联网平台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明确实施现代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试点示范的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组织模式、项目进度安排、实施期限、目标绩效等。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试点示范重点领域及具体要求,确定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和重点牵头企业,并提交试点示范项目情况表和重点牵头企业项目报告书。提供包括组织领导体系、财政、人才等要素保障措施、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内容,对地方有财政配套政策的项目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造纸;结构

[中图分类号] TQ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60-2

1 前言

荧光增白剂(简称FWA)在国家标准GB / T 6687-1986中的定义是: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其可以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塑料、涂料等行业[1-3]。目前造纸工业最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是有二苯乙烯共轭双键结构的系列荧光增白剂,如VBL、PEB、APC、MST、HST、PRS等。荧光增白剂VBL是一种传统的纸浆增白剂,尽管其具有较好的增白效果、可添加元明粉促染等优点,但由于国内商品几乎全为粉状剂型的产品,导致其在添加于纸浆中时会扬起较多的粉尘,在进行搅拌溶解是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无法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从而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4]。而液体荧光增白剂APC、MST等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使用方便,易于自动化生产控制。虽然其存在着强度低,稳定性差、贮运费用高等问题,但是随着人们劳动保护意识的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主要是使用含有较高含量纤维的材料进行造纸,在制浆过程中由于木素有着较大的残留,加上在制浆池中需要加入化学助剂,使制出的纸张总是带有微黄色调的光,即使经过次氯酸钠或是双氧水的漂白处理,这种色调仍然存在,而使用荧光增白剂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荧光增白剂在日光或有充足紫外线的光源照射下,可释放出蓝-紫色可见光,其与纸张上的微黄色光混合得到白光,从视觉上看感觉纸张的白度有着明显的提高。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光学性增白作用的染料,是迄今为止被认为是制造白色纸张的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助剂[5]。

2 荧光增白剂在造纸中的作用机理

目前造纸厂中,无论是将增白剂分子添加入纸浆中,还是进行表面施胶及涂布,荧光增白剂溶解成溶液时,荧光增白剂以单个分子的形势被纤维吸附而固着在成品纸上。在光照下,纸张上的荧光增白剂分子可以反射光源中的可见光,同时吸收光源中的紫外光,然后在可见光区域以及其明亮和艳丽的荧光形势发射出来,反射光总量有着明显的提高。当光源停止照射时,纸面上的荧光增白剂分子就会停止发射荧光,这时候的纸面给人眼睛的感觉就不如光照时候的明亮。由于荧光增白剂分子结构上基团的不同,增白剂分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所辐射的最大荧光波长也不同,因而发射出来的光的色调也不同。在415 nm~466 nm的波长范围内,依次会发射出紫色调、蓝色调、绿色调的荧光,每种色调光的波长范围约为15 nm。增白剂辐射出的微蓝色、紫色荧光,可与基质上原来的微黄色调互补而呈白色,起到对纸张增白的效果。同时,由于在可见光区域辐射出强烈的荧光,使纸张上总的可见光量明显增加,使白色的纸张更加洁白,使浅色纸张更加悦目、明亮[6]。

3 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及制备

目前,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的荧光增白剂,以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染料居多。根据荧光增白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磺酸基团的个数,可以将造纸用的荧光增白剂分析划分为两类:二磺酸型和四磺酸型。

3.1 二磺酸型荧光增白剂的制备

二磺酸型液体增白剂具有良好的纤维亲和力、荧光强度高,用量少而经济,但酸碱稳定性差,其代表为VBL-L型。

王永运等[7]采用VBL型荧光增白剂的合成路线,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酸析过滤得到湿品,不加纯碱进行捏合,通过多次使用纯净水将湿品分散,进行洗涤抽滤用以除去无机盐。对湿品称重后,加入总质量5%的尿素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氨水,搅拌进行反应,使用氨水调节料液最终的pH值为8-9后,加入总质量分数1%的羧甲基纤维素等进行助溶,最终得到二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

Massimo采用大比例有机溶剂调配法[8],将15 gVBL型等不易溶的FWA和55g二甘醇复配,得到液体型荧光增白剂。该溶液在20 ℃时,黏度为150 mPa・s;在-15 ℃下,溶液保持稳定。使用该文献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磺酸型增白剂成本较高。

Erwin等[9]首先采用常规方法得到FWA滤饼,滤饼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为40%,然后用75g湿滤饼和去离子水混合,加入0.2 g黄原胶、0.1 g苯噻唑啉酮等化学助剂,充分分散后,加入少量的二磺酸型结晶作为晶种,结果得到体系含有各种微细结晶、性能稳定的FWA。

3.2 四磺酸型荧光增白剂的制备

含有四个磺酸基团的液体荧光增白剂,其成产方法和VBL型相同,主要是在总的分子结构中增加了两个磺酸基以及多个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用氨基苯磺酸替代VBL生产中的苯胺,用多元醇胺代替单醇胺。结果得到的荧光增白剂在分子结构中引进了两个磺酸基团及2~4个羟基,这些增加的基团具有较大的极性,按照大大增加了FWA的水溶性。

张光华、张国运、刘卉课题组在冰水混合物中将三聚氯氰搅拌分散均匀后,和对氨基苯磺酸进行一步缩合反应,和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进行二步缩合反应,最后和二乙醇胺或二异丙胺进行三步缩合反应,最终得到四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这种合成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on等采用丁酮为缩合反应的分散介质,在第二步缩合中,用二异丙醇胺代替对氨基苯磺酸进行反应。第三步缩合后完成后,不在采用传统的酸析,而是在反应釜中加入肠衣盐进行盐析,使增白剂成分析出,最后通过水洗除去盐类和有机杂质。

杨刚等采用卷式纳滤膜对FWA水溶液进行脱盐和浓缩处理,最终可以将NaCl的浓度降低到0.14 mol/L。

4 影响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因素

在造纸生产过程中,选取的荧光增白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纸张的增白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即使选取对了合适的荧光增白剂品种,但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添加也会对增白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若是纸张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未加考虑,也会是增白剂的增白性能受到限制。

4.1 原浆的白度

原浆白度的不同对增白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应用荧光增白剂之前,原浆必须先经过净化和漂白处理。原因是原浆自身白度较低时,纸浆中的木素及化学助剂会从光源中吸收一部分的紫外光,造成用以激发增白剂分子从基态至激发态的紫外光量明显减少,进而使得荧光增白剂分子的增白效果下降。研究表明,当纸浆的基础白度达到75%以上时,无论是浆内使用荧光增白剂,还是在表面施胶和涂布中都可以是纸张获得最大的增白效果。若是纸浆的基础白度小于65%,那么使用再多量的荧光增白剂都不能使纸张白度有所提高。

4.2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

研究表明,当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随着增白剂用量的增加,纸张的白度越来越高。但是单位用量所增加白度的值逐渐下降。另外每种增白剂都有自身的“泛黄点”,当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超过这一泛黄点后,纸张的增白效果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还有可能出现“泛黄”现象。研究发现,根据纸张不同白度的要求,增白剂的用量应控制在约占干浆重量的0.05%~0.2%。

4.3 pH值的影响

纸浆的pH值对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非常明显的影响,当pH值在6~9范围内时,纸张的白度值随着pH值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纸浆的pH值低于5.0时,其增白效果明显下降,当pH值在4.0以下时,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基本消失。

4.4 表面活性剂

在造纸过程中,广泛使用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的荧光增白剂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后,对纸张的增白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带有正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会中的正电荷会与荧光增白剂分子中的阴离子反应生产沉淀,降低荧光增白剂溶液的吸光度,甚至会导致激发出来的荧光猝灭。带有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的荧光增白剂混合后,对增白剂分子的增白效果则无影响或影响极小。非离子型的荧光增白剂对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要求要与其先进行混配,主要是用以防止增白剂分子产生沉淀使得染色不均匀。

4.5 其他因素

荧光增白剂的添加工艺、纸浆所使用的水质、染色时间和温度的控制、金属离子含量的多少、增白剂在浆料中的添加顺序、增白剂分子的抗日晒性等,都会对荧光增白剂的效果产生影响。

5 展望

目前国内造纸业使用最为广泛的荧光增白剂主要为VBL、VBA、APC三种,其中VBL的使用量最大,但是其溶解速度较慢,溶解度较低,冷水分散效果不好,当浆料的pH值较低时,会发生明显的凝聚或沉淀。APC的出现虽然解决了VBL的缺陷,但是其产品耐酸型能有待提高。针对国内市场上增白剂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未来的研究和生产将会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提高。

5.1 研制存贮稳定的液体剂型荧光增白剂。使其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动化造纸生产线,这不但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还因为粉尘的降低使得荧光增白剂在添加时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有利于工人健康。

5.2 不断开发能在强酸(碱)性条件下使用的液体荧光增白剂。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均无法满足强酸和强碱条件下的使用,这使得荧光增白剂无法进入强酸及强碱浆料中进行增白,降低了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领域。

5.3 开发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的两性荧光增白剂,拓宽荧光增白剂的应用领域,在设计荧光增白剂和表面活性剂混配配方时,尽可能地选取目前已有的生物降解性好的环保性表面活性剂产品。

5.4 开发特种纸的专用品和高档品,满足未来高端领域纸业的发展需求。如可用于强酸性施胶的特种液体荧光增白剂,可用于施胶压榨和淀粉涂布具有鲜艳的最高白度等级的特种液体荧光增白剂。

参考文献:

[1]王景国,容建明.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状况和展望[J].染料工业,2002,39(1):9~13,38.

[2]刘卉,沈一丁.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10(7):3~5.

[3]胡惠仁等.造纸化学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97.

[4]张明义,朱海康.荧光增白剂VBL的生产与发展[J].印染助剂,1989,6(2):7~10.

[5]张秀青;邱化玉.荧光增白剂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J].黑龙江造纸,2007,3:53-55.

[6]朱勇强.造纸增白剂的种类与应用[J].上海造纸,2005,36(5):52~56.

[7]王永运.荧光增白剂VBL水分散液的制取方法[J].印染助剂,1997,14(4):12~16.

[8]Massimo Q, Solution of a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P]. US 5250223, 1993.

[9]Erwin M.Triazinylaminostilbene compounds[P].EP0884312,

1998.

篇10

关键词 工业化 装备制造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A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必由之路。中科院研究认为,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预计2021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工业遭遇“寒流”。温州、东莞等地先后出现企业倒闭潮,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1000多家。统计数字表明,倒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塑料制品、玩具制造等行业。随后续效应进一步发酵,逐渐扩散到钢铁、煤炭、船舶制造等行业,且有愈演愈烈趋势。专家预计,今后几年,30%-40%甚至更高的工业企业面临倒闭。低水平、低技术、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的工业化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中国工业化进程无论在量还是质的规定性方面都大打折扣,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出路。

一、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它是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一)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

工业化是一个系统性、阶段性工程。首先从以满足国民消费质需求的轻工业开始,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轻工业本身形成了对资源、能源的巨大需求,从而引致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轻、重工业发展进一步引发工业自身生产装备制造需求,加之科学技术发展,装备制造业不断扩张并转型升级。发达国家成功工业化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英、法、德、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后起的日、韩等国家基本上都是遵循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资本、劳动密集型的重工业——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这一发展道路的,中国也不能自外于这一规律。(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重工业比重处于徘徊状态。后十年则呈现跨越式发展,比重达70%以上。但是,这种发展主要是资源、能源、化工等行业扩张,装备制造业比重相对较低。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始终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比重分别是41.9%、43.6%和46.4%。中国(见表1)还不到30%。这充分说明,中国工业化已经走到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阶段,优先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龙头的深加工业已势在必行。

(二)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带动面广的特点。装备制造业集中了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在内的当代最先进科学技术,采用了包括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在内的最新原材料,系统集成了一系列零部件、元器件。随着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必然要求用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装备、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在自主创新基础上提高产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体现和主要基础与来源,是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槛。 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实践表明,没有先进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是距离装备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上存在模糊认识。

由于产业划分过粗和统计方面原因,在理论和实践中,容易把装备制造业和重工业混淆,认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就是国民经济重工业化,意味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大多具有总装式、集成化生产模式,其能耗和污染比传统意义重工业甚至是一般加工业还要小。据测算,冶金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消耗强度是1.76、化工业是1.3,装备制造业只有0.18。此外,国家虽然出台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足够重视。

(二)产业结构存在低端化倾向。

近年来,由于投资过热过快导致装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出现产能过剩现象,规模庞大但竞争力不强。但是,冷静分析,这种过剩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相对过剩、结构性过剩。产能过剩主要是低端的一般装备制造,先进装备仍然需大量进口。资料显示,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等绝大部分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三轴五轴以上的数控加工设备、半导体加工设备等关键高新技术装备进口率百分之百。据统计,2011年我国进口机械设备超过3000亿美元,与日本机械设备进出口逆差高达500亿美元,与德国逆差高达400亿美元。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急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兼并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产业集中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