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 畜牧业科技创新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3-02

近年来,我县围绕肉绒羊、林苗、全膜玉米、蔬菜生产等特色主导产业,以全县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青年骨干等为重点培训对象,采取集中培训与场区指导、分散培训与现场示范、专家把脉与技术服务、印制手册与资料发放等相结合的办法,扎实开展了科技入户培训工作,为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然而,为了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形势的变化,本文主要讲述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华池县畜牧业现状

该县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羊产业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羊场建设力度。新规划建设的养羊场达到65个,已建成投入生产的32个,正在建设20个。在规范羊场建设中,按照“五化”(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羊场。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已建成1000只羊场5个,存栏量500只以上的羊场11个,300只以上的羊场68个。建成了山庄乡白沟养羊小区,入驻羊场2个,养羊大户5户,小区羊只总存栏量达3000多只。截止2014年6月底,全县羊只饲养量总数为46.68万只,其中:存栏32.86万只,出栏13.82万只。比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6%。全县上半年新增养羊户2951户,养羊户累计达到8293户,占总农户的32.04%;建成养羊合作社20个。全县养羊总产值达到1.31亿元,养羊户人均收入1160元。

二、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从创新投资来看,表现为投入不足和技术落后

由于人均科技经费列支不足0.1元,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开支龙头企业几乎没有,特别是广大农民对科技投入有限,财政情况十分困难,即使华池县畜牧业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还是没有形成企业、社会、群众、政府多方面的科技投入机制。今年,县财政拿出108万元为各乡镇配备了15台青贮粉碎打包分装机和55台粉碎机,但由于电网改造进行滞后等因素,大部分农户没有动力电,畜牧业机械不能正常使用,人力、畜力, 生产力为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依靠,但其水平很低。所以,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对农民来说极为突出,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滞后。

2.从创新体系来看,表现为服务网络不完善和功能弱化

尽管近年来华池县初步建立了领导、服务、培训、示范4大体系,农业科技流向千家万户的渠道基本被疏通。但网络服务功能的局限性一直都存在,乡镇兽医站作用职能发挥不够,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出现断层,村一级服务体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说,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是制约着全县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没有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3.从创新能力来看,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缓慢和产业化程度低下

以自然配种、粗放养殖等低技术含量项目为主的是畜牧业科技应用方面的传统方法。导致大量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效益比较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人工授精”、“同期”技术在高科技中也无体现;连机械粉碎饲料、定期防疫与驱虫等常规技术也不能落实;在培育、引进、推广新品种方面也明显落后。全县畜牧业龙头企业不到10户(家), 全县没有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对畜产品的开发处于饲喂、贩运等低级加工阶段,增值能力不强且科技含量低。

4.从创新体制来看,表现为管理模式滞后和行政命令干预

长期困扰全县畜牧业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由于机制不灵活,创新体制不适应导致的。即使华池县在畜牧业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模式和体制的束缚还为完全摆脱掉,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旧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度不高,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组织体系不成熟,农户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引领上作用发挥不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命令干预严重。如:近年来在老促会的扶持下,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范围推广绒山羊养殖,为每户投放5只绒山羊,但由于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真实考察不完整,在加上农民养殖技能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各种技术都达不到要求,致使华池县羊产业发展多年未能显现突出成效。

二是畜牧业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管理。每年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大部分由政府部门根据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全县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敲定一个项目计划盘子,作为工作任务下达给农口各单位实施。其弊端一方面政府部门忙于组织开展月检查、季督促、年考核,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单位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常常以点代面,导致畜牧业科技项目推动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推进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1.确定畜牧业科技创新思路

应在战略思路上对华池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做出重大调整,根据县情实际和形势的发展。重点在以下三方面求突破。一是在畜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推广上求突破。要围绕农村产业机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注重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用于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与生产,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畜产品,努力在设施养殖、人工授精和配套设施应用技术以及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上求突破。以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为目标,结合“退耕还林(草)”、“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在营林种草、水土流失、疫情防治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三是在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上求突破。重视省级种羊场等规模化养殖场的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切实加强传统饲喂方式的技术改造,在解决一批在全县范围内带有关键性、共性和基础性的技术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2.强化科普宣传培训

广大农民始终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体。要利用各类宣传工具,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特别要用县域内外的科技致富典型进行现身说法,教育群众,增强科技意识,把学科学、用科学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部门要配合乡(镇),结合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依靠现有技术力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室内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并要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大学生创业基地等阵地作用,选送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进行中长期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努力适应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3.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网络

华池县现有的畜牧业科技中介组织还没有形成体系,如:华池县养羊协会等的服务功能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应重点从开发农村技术市场入手,要积极发展畜牧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立足高起点、高附加值,利用临近陕西和宁夏市场的有利条件,发展以活禽贩运和畜产品深加工、储藏、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另一方面是重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服务队、农产品购销服务队、 科技咨询服务队、畜禽疫病防治协会等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开拓业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从简单的饲草料供应、疫病防治向技术培训、人工授精、订单销售等综合业务发展, 使中介服务朝着“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方向发展。

4.切实抓好畜牧业从业人员再教育

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的联合,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代培、委培一批畜牧业技术创新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并有计划地对现有畜牧业科技人员进行轮训再教育,特别是对获取专业职称的农民技术员,应尽快做出规划,强化再教育,不断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高的畜牧业科技人员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结成对子,引导示范,带动提高,培养出新的乡土人才,不断壮大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逐步解决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养不起、留不住的问题。同时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参与华池县的经济开发建设,缓解人才紧缺的矛盾,推动全县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秋霞,王风,高崇岳;重视草料产品质量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J];甘肃农业;2004年11期

[2]夏素银;严学兵;王成章;李海艳;;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10年07期

[3]刘克胜,,李向东;华池县推广合同养羊效益高[J];甘肃畜牧兽医;1995年06期

[4]王子劭;优良牧草──紫花苜蓿[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8年02期

[5]张富涛;杨晓春;田力;禄永峰;华池畜产强县的崛起之路[J];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03期

[6]孙德收;禹城加大力度向畜牧强市跨越[J];牧业通讯;1995年03期

[7]徐忠;启东高效规模畜牧业迈上新台阶[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12期

[8]葛翔,刘少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1996年05期

[9]冯天太;正宁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21期

篇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整体上较为活跃,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

一、研究个案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有场所、有队伍、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研讨室”,搭建了“大学生力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平台,该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奖励。

文章以“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研究模本,通过长期对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跟踪调查,并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年级、分对象对该院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总结凝练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有效经验,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的对策,管中窥豹,以期对推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二、基于个案研究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歪曲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希冀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其获得某些利益的筹码,把科技创新功利化、工具化。调查显示,高达20%的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初衷是为了赢得奖助学金,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仅占25%;在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有50.5%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偶尔有挂名无作为者,有28%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挂名无作为者。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投身一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注定了其研究的深入性和发展的有限性。

(二)大学生不断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与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欢迎度较高,82.5%的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55%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专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2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创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面对学生高涨的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资源略显匮乏,比如37.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力度一般,或者仅有一小部分教师能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些高校对此重视不足,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际配备相关资源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要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体现的意志品质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复杂工作,要求参与人员不仅有“四心”即恒心、耐心、细心、信心,还要具备“三种意识”即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所为的基本意志品质。但在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却暴露出大学生意志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等问题,导致虽然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不多。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科学有效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动员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健全,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活动宣传动员情况如何对提高活动的知晓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中仍有31%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不够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留存、保管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流失等等。

三、基于个案研究的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功效,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鉴于此,应深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管理、资助,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基地建设,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序发展。

(一)加强创新教育,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学生摒弃“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错误认识,树立“兴趣至上”、“发展至上”的正面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初期,教育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或提升素质能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期,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有责任和毅力;后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技创新成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自身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兴趣的培养、素质能力的提升等内涵式收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导向。

(二)加强创新管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总结等过程的管理,不仅要确保活动的知晓度、覆盖面和参与率,更要从各个环节做好服务保障,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做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人尽其才,杜绝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等,树立学生诚信科创意识,规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做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尽其用,杜绝科技创新过程中铺张浪费等;做好科技创新过程中使用物品的管理,尤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存档管理,避免科技创新资源流失。

(三)加强创新资助,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标准等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据调查,52%的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后期考研中能给予优惠政策,49%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额外学分,42.5%的学生建议把科技创新作为课程学习的必修环节等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通过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励教师深入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创攻关,在智力资源上给予资助;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耗钱,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设计、制作所需的发动机、零部件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对大学生而言难堪重负,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经费资助。

(四)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更多层面上是一项团队协作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的思路设计、创新制作等过程,比如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多课程知识,仅凭一人之力难有所为,必须组建团队,依靠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效能优化。因此,必须广泛动员,从横向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项目积极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间的分工,融合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从纵向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建设,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帮互助,以老带新,发挥优秀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项目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运作

要广泛搜集目前国内外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贴近专业实际,积极搭建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显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库。比如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上,贴近专业实际提出了“一专业一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思路,该院下设四个专业各打造一品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车辆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项目、大学生工程实训项目,交通运输系主推大学生智能车项目,交通工程系主推大学生交通科技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汽车节能减排大赛等等,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

篇3

>> 现代农业科技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在金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鹤壁探索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特征及发展建议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机制选择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保障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浅谈加强农业设施园艺发展的措施及其发展方向 “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柞蚕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 生态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发展的选择 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1] 薇,韩振海,王德槟.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园艺科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51-54.

[12] 胡红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73-75.

篇4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概念内涵、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而对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尚浅,只是粗略概括各个主体的大致角色,并没有去深究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也没有关于各个创新主体联动机制的模型。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创新主体的角色分工的重要性,并提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创新主体联动机制模型,以此来说明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提出促进创新主体联动机制对策建议。

二、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都已经处在成熟时期,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来源于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法律的规范作用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已经成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具备公益性体系市场化条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尽管在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数量上以及质量上的飞跃,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至今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制约我们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素养普遍偏低。而在我国,当下区域发展落后地区却是资源的集中地。这些资源急需科技创新使之得以利用并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2.配套政策与行业规范不完善

政策与法律环境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基础,政策与法律的完善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但就目前而言,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方面我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尚不如意。首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出台的关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规章条例,内容相当粗略,没有做到细化,且界限相当模糊,甚至某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相关方面法律与政策几乎是空白的。其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执行不规范,表现为扩大或缩小政策法律范围与严格度、歪曲政策法律意图、钻政策与法律漏洞等等。这些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必然带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运行的低效率,甚至增加创新主体的创新风险。最后,关于科技创新体系主体之一的科技创新中介组织的法律认可尚未明确,这就造成了科技创新的中介组织地位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不利于科技创新体系运行达到“零距离”与“零成本”。

3.缺乏战略规划,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

美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直重视战略规划,从而一步步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相对美国,中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战略规划欠缺,这不仅带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带来了科技资源重复建设以及科技资源浪费问题,由此加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本。

4.市场供需不景气,服务利用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与变化,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大多局限于技术咨询,而这与企业的需求往往并不匹配,表现为现实服务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即供给与需求差距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认识不够,意识不高,由此导致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需求有限,这进一步限制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健全。

5.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偏低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科技新兴产业,这种产业需要的是能够跨学科的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而在我们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存在偏颇,年龄结构达不到优化,经验欠缺;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工作专业化导致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缺乏整体认识,可能出现对技术咨询在行但无法实际操作等问题。

6.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是,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多科技成果由于与企业的现实技术水平无法进行转化,更无法产业化。一方面,科技创新服务中介在进行难题对接时,发现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难点脱节。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资金有限,在研发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技术还处在“青苗阶段”就被进行交易“套现”,这样的技术风险使得企业在交易时也心存顾虑。

(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根源性问题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根源性问题在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磨合性,即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以及角色边界性问题。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就导致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内部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体系内部运转的不协调、无效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主体指的是为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以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以及成果转化为共同目标,致力于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行动的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部门,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协调、导向主体;第二类是企业组织,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应用以及科技产业化的主体;第三类是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心主体;第四类是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四类创新主体之间的角色意识以及角色边界问题是产生问题的根源。首先,政府部门的角色应是致力于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供政策与法律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而现实中的政府部门职能出现“错位、越位”现象,导致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应有职责。其次,企业本是市场的主导,应该积极探寻市场需求,主动寻求市场供给,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供需提供市场感应器,但是现实中企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大,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对自身的职能以及角色的认识不足。再次,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科研主体以及人才队伍的输出主体,但是往往由于其对市场实践尚浅,导致对企业需求认知与现实的差距,进而带来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问题。最后,科技创新中介组织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走向社会化与市场化的桥梁,但现实中科技创新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成了行政隶属关系。

三、创新主体的创新联动机制框架

创新主体的无缝隙磨合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互流

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无形的手”对于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互动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政府应该站在战略规划的高度为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政策与法律环境,为其发展提供导向、规划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政策与法律引导,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严谨、科学以及具有科研精神的运作体系。第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分配与激励作用,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的运作。第三,政府作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者之一,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可通过外包方式、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设备进行研发。第四,高校、科研机构将科研成果报于政府,结束一轮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互流,在这个环节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成果上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成果改进这一循环。

(二)政府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的互流

政府与中介组织的互流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向社会化、市场化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具有非营利性与中立性,其运作却遵循着市场化模式,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并优化资源配置。而在中国中介组织一部分是由对科技创新服务的市场需求而建立起来,另一部分则归功于政府的放权,由原本隶属于行政机构向社会服务机构转型。第一,政府进一步出台与完善关于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的法律条文。目前而言,关于规范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的法律尚且不足且不完善,尤其在规范其运行、赋予合法权威性等方面。第二,政府对于科技创新服务进行考核监督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的绩效与长远发展。第三,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应该为政府提供相关的信息反馈。例如,市场对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科技创新服务提供过程中的颈瓶等等,以便政府作出进一步规划。第四,政府与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同样存在外包互流。

(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组织与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的互流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组织与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三者不同于政府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三者相对独立平等,但是三者之间相互存在互流关系,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织而言,两者对市场中科技创新服务的供需双方角色是相对的。为了更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化,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需要市场企业组织的相关信息与科研资金,例如,现实需求、现实技术等,此时高校、科研院所是需求方,而企业组织则是供给方。另一方面,企业组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并将这一成果转化,进而产业化以实现自身对利润的追求。这时,企业组织是需求方,而高校、科研院所是供给方。就科技创新服务中介与企业组织,相对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运作更偏向市场化,两者都属于市场主体的一部分,遵循着市场的运作规则。一方面、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更多的是为企业组织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咨询、机器设备等相关服务,企业组织享受相关服务并支付服务费用;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的需求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组织的服务内容丰富化、服务水平高效化以及管理机制完善化。

(四)政府部门与企业组织的互流

政府部门作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主体的一部分,同样也承担着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职能,但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政府提供的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属于公有资源,更偏向的是公平性与资源共享的多元性,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因此,加强政府的开放性,增强与企业组织的互流是必要的。首先,政府提供给企业的是一套规范性的法律条文、资金补贴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另一方面,企业组织要将科技创新服务资源进行物化,实现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并提供相关的反馈信息。

四、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主体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其他创新主体职能范围与角色

创新主体间的职能范围与角色直接关系到各自的分工,尤其是政府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任务分配。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职责,促进政府更好的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服务,以此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二)加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流,让资源充分流动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存在供需关系,这就要求加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交换信息与资源,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以此来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探索创新主体间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

创新主体联动机制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基于创新主体发展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激励与考核是各个创新主体寻找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积极探索创新主体间的激励与考核联动机制具有迫切性。

(四)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

篇5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河南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的紧迫需要。近些年,随着河南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科技创新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还远远不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环境压力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利用率低,残留问题严重,由此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制约了农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受财力不足的制约,河南省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也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同时投入结构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为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河南省省级和地市级农技推广部门为国家全额拨款单位,并有一定的推广经费,办公和仪器设备比较完善。而县、乡两级的经费来源比较复杂,在基层财政普遍紧张的状况下,农科经费大多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力资源短缺,素质低下,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现实落实受阻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河南省每百万人口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科技创新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素质普遍低下。

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数量少,素质偏低。河南省的农业推广体系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共有职工54万人,数量上不足,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尤其不足;另一方面,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在全部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只占15%,能够从事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屈指可数。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人口的教育年限仅为737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规模依然很大。农民的小农意识浓厚,科技观念比较淡泊。河南人多地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长期以来,农民逐渐养成了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以及凭借经验进行劳作的习惯,对新科技缺乏了解和不愿意去了解,这直接阻碍了科技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

(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农业科学技术实效的发挥需要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来实现。由于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足,转化率低下。

1.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和协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2.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不高,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不密切,技术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鉴定验收合格的成果多,但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

3.农业技术市场不成熟。在长期的的背景下,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农业技术市场非常落后,缺乏结构健全、市场开拓能力强、掌握必要农业科技的中介组织。

(四)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下,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河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联系和内部的凝聚力。目前河南省农业组织化程度只有276%,有2/3的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的状态。即使是处于专业化的组织之中,组织化的程度也很低,松散型居多。在产业化水平方面,农产品加工程度只有45%,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万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不足10%,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仅占349%.这种在小块土地上分散经营的劳作模式,既增加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本,也增加了农户的风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要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就必须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贯彻和落实,河南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然而,现实的投入力度却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资金短缺,不仅影响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展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也影响到农业科技知识在农民中的普及。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建立河南省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实现多元化。在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也应该加大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科研单位和部门也应积极寻求其他的资金解决途径。使得各个渠道的资金得到整合,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最后,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二)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以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不进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和推广队伍,以促进农业科技的有效输出,而且需要及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塑造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以便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输入和合理利用。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志青年加入农业科技创新大军,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懈奋斗。

2.扩展科技推广人员的数量,提高他们的素质。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措施,充实和稳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同时,还要通过对技术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使他们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善推广,把农业科技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农户。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农民素质文化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接受。对于人口众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河南省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降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的比例;其次要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开展以农业科学技术为重点的专题讲座,强化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最后,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脑等大众传媒,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破除部分农民迷信经验而忽视科学的陈旧观念,提高他们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深化体制改革,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新兴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在科研机构的设置上彻底打破行政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重复建设局面,充分利用各地区具有创新优势的科研资源,建成布局合理、良性运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改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管理制度,使得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只对那些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科研成果进行资助,减少和杜绝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

其次,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现有科技创新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配置和优化人员结构,稳定人才队伍。

最后,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及分配制度。在奖励和分配制度上,要合理拉开差距,对那些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进行奖励,分配制度也应该向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员倾斜。通过改革,在各个科研机构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激励竞争机制。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条件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工作,需要科研基地、科研设施等各方面的条件保障。

首先,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确保全省区域内科研设施都能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其次,创建多层次的覆盖市、县、乡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

篇6

作者通过对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如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科研项目管理体制落后、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等的分析,提出不断更新中医药院校科研管理观念、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对策、建议,有助于科研人员意识到当前科研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改进,使科研管理工作更为科学、高效,促进中医药院校科研创新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科学;高效

科技创新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点,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是知识创新的阵地,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加强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中医药事业才能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

1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中医药类高校的科研评价侧重的是较为直观的量的评定,而在质的方面却没有提要求或者有要求但贯彻力度不够;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数量近年来变化不大,国际范围内的知名中医药专家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趋向于科研人员兼任行政职务,导致学术资源分配不均,中医药高等院校内部部分学科发展迅速而部分学科发展停滞不前;在大型或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组织申报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有效的组织者来承担负责人的角色,这不利于重大科学技术重难点的攻关;再有学校的科研人员积极致力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申报成功后对于项目的实施与结题并不看重,有的甚至到了结题时间根本未达到结题要求;顺利通过项目结题验收的老师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导致其科研成果未能成功转化而产生社会效益等。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权威崇拜、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是很多高等院校的共性问题。

2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高等学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数量较大的科研队伍,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队伍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认定都离不开好的科研管理工作,俗话说“三分科研,七分管理”,科研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它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国家的发展规划挂钩,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科研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研人员相对分散。不仅仅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科研人员相对分散,各个院部、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交流有限,实验资源未能建立很好的共享平台,面对重大的研究课题或者是交叉性学科课题的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受到限制,科研创新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国内目前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其中SCI收录要求最高,因此SCI被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阶段性科研成果、学术奖励等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重点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但是作为国粹之一,中医药知识和产业并未得到部分发达国家的认可,有关中医药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一直不大。虽然近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SCI论文收录数量保持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但是与其他综合性高校和其他国家医药类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间接反映出中医药高校科研水平比较低。

2.2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是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随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高校科研项目立项数及立项经费都大幅增长,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科研经费编制预算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研项目立项时,由于项目负责人多数对财务知识不了解,对按财务制度报账不了解,以至于编制预算不能真实地反映所需成本;科研经费私有化现象引起科研资金流失严重,一般高校都会针对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经费审核监督机制不完善,审核尺度较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2.3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及获资助金额是衡量该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及项目结题环节都有体现。在申报立项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很好地指导科研人员,对项目选题把关,因而出现很多申报书不符合项目申报指南;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研经费未能及时到位,或科研管理人员未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或者监管力度不够,从而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致使项目不得以延期结题或者出现弄虚作假以求顺利结题的现象;在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科研管理人员或没有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导致课题资源浪费,或科研管理部门缺乏一套完善的验收制度,导致验收工作不能顺利实施等。

2.4科研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项目分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科研人员产出不同的科研成果:论文、实用专利等。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成果多,专利少,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因其传统特点及其系统研究的复杂性,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一,导致科研成果的权威性及激励效应不够,科研成果无法得到推广应用,科研管理工作中。

2.5科研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整体规划与构建,高校内部承担多种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有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及科研平台等,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平台的绩效评价采用同一绩效评价制度未能符合客观实际,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实施率低等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科研管理相关对策及建议

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管理观念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科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等。中医药高校追求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1)更新高校科研管理观念,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强化管理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观念提高科研管理水平,通过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能力;同时树立市场观念,使科研与生产密切地结合,并强化科研成果报奖和转化的策划观念,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人员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对专利知识产权流失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

(2)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上要有所创新,应在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只有一支布局合理、多层次、高素质的科研项目管理队伍才能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正确的项目选题,提高课题的中标率,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完善机制,保障中医药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其次,通过创新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对科研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及奖惩,建立、完善科研绩效档案,并将之作为科研人员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重要依据。

(3)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如何合理规范使用高校科研经费,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带来最大效率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面对的问题,中医药高等院校也不例外。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根据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经费管理制度,并对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外拨、结题经费转结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对经费管理责任制强化,分级明确责任主体;对编制预算进行细化,严格经费的使用程序,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查所有款项的支出、使用结果,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和控制不合理开支;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搭建科研信息网络平台,使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快速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重视过程管理,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成果转化,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才能让中医药专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为我国中医药科研事业及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孙媛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参考文献

[1]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5-19.

[2]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112-114.

篇7

关键词:青海省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投入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25-02

一、青海省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青海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科技创新投入方面

科技创新投入是决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下面主要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经费、科技投入方向,科技经费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与R&D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数量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为2202人,而全国是3956人。青海省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仅相当于全国的55.66%。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R&D经费来反映科技投入规模,用R&D经费占GDP的比重作为投入系数分别说明区域科技投入水平。由表2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的科技投入规模为3.9495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的0.085%;投入系数为0.41%,仅相当于全国的26.62%。

2.科技投入方向不均衡。首先,表现在部门间的不均衡。由表3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部门,而制造业、采矿业等行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仅占到青海省专业技术人员的3.45%和1.77%。

其次,表现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间的不均衡。由表4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实验发展人员、科学活动经费和科技机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具有青海省特色的资源型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有的研究实验发展人员、科学活动经费和科技机构比重,明显低于制造业所占得比重。

再次,表现在地区间的不均衡。由表5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省会西宁一个城市集中了较多的科技人才、研究机构、科技经费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而其它地区在人才、机构等方面的占有量较少。尤其是玉树和果洛,科技人才、研究机构、科技经费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占有量极低。

3.科技经费的来源不合理。由表6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出资比重为19.83%、58.65%和3.1%,而全国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出资比重为20.85%、69.82%和4.44%,高于青海省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出资比重。

科技创新具有公共产出的正外部性,理应财政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近几年来青海省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的绝对量逐年增长,2006年青海省财政科技投入为14347万元,2008年已增长到39664万元,2008年是2006年的2.76倍。虽然近几年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有所增长,但政府科技投入规模相对较小。2008年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1.091%,明显低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从财政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尽管有所增加,即从2006年的0.224%上升到2008年的0.413%,但与全国0.708%的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二)科技产出方面

科技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下面主要从体现为科技成果类的科技、专利申请量与授予量和体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等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成果类的科技产出低。2007年底青海省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上被收录的科技论文为75篇/万人,而全国为396篇/万人,青海省每万人中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上被收录的科技论文篇数仅相当于全国的18.94%。

同时,2008年青海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予量仅为374项/万人和198项/万人,而全国为1444项/万人和709项/万人,青海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予量仅相当于全国的25.9%和27.93%。

2.科技成果转化低。2008年青海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4%,而全国为16.42%,青海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相当于全国的34.96%。

二、提高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首先,应当加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可以依托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科技园区和高等院校,建立高层次科研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实践基地;鼓励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其次,需要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来青海工作。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作战略性的规划,建立一个公平的业绩评价体系,注重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投资;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同时,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之后,还必须留住这些人才,使其为青海省科技、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除了以优厚的薪酬、丰富的职位吸引外来人才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以留住人才。

2.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首先,进一步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要不断增加R&D经费投入,确保每年要比上一年有所增长,尤其是要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其次,继续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通过继续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进一步巩固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再次,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环境建设,将政府财政投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规模和强度,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根据青海省具体实践,加快修订有关科技投入的政策和法规,加强科技投入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通过立法的方式,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不低于一般性财政收入增长率;最后,进一步完善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针对青海省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地区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基础上,对从事风险投资业的各类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然后再研究制定有利于青海省科技创新长期发展的法律法规;在金融政策方面应逐步放开地方合作制中小金融机构,对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不再严加束缚,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通过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银行监管,建立较严格的监管体系,对科技创新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加快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如增加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扩大已建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开辟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等。

3.促进青海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在增值税方面,允许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适度进项抵扣;在所得税方面,税收优惠方式要采用税基式与税额式减免有机结合的优惠机制,并且要以税基式为主,扩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的优惠范围,对开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给予更多的优惠;其次,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样不仅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性情况,而且也鼓励企业更新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最后,免征科技型企业的“四税”。青海省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暂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样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变为经济利益。

4.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首先,延伸产业链。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依托优势资源,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领域,因此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所以,必须将支柱产业由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型发展成为资源深加工型,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对原材料的加工程度,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其次,加强产业间的关联度。通过增强产业的亲和度与生产要素的关联度、自循环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再次,依托人才、技术密集的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例如,以西宁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最后,建立并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通过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区域科技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覃成林.区域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

3.尹宏.论创意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7(3)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党的十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也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本文重点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关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徘徊不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乏力。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近年来,国家农业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稳定支持的科研经费仅占20~40%,竞争性比例高达60~80%,这一方面导致重大、关键和长期性农业问题难以得到持续攻关,另一方面导致一流科研人员争项目、二流人员做项目,农业科研短期化、功利化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产业导向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制约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农业科研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不够,科研项目指南编写、组织实施、验收评价都由同一圈子专家完成,专家“自娱自乐”的项目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导致不少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生产脱节,没能充分体现农业产业部门的重大需求,科研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三是农业科研与推广相互分割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分段运行、各成体系,一方面农业科研项目很少有推广和用户单位参与,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经费严重不足,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整个创新链条上的突出短板。四是协同创新机制尚待完善制约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明显滞后,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科技资源整合亟待加强。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清晰,竞争有余、协作不足。此外,科技“大牛”、项目“寡头”垄断科技资源,成为新阶段农业科研“专家倾向”的新特点、新表现。为此,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兼顾农业特点及体量与结构的投入机制。充分考虑“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特殊性,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入结构,重点增加稳定投入和基本公用经费,聚焦品质、节本、高效、绿色等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促进前沿技术、重大理论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从过去的跟跑、并行向超越、引领转变。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将产学研企科技创新联盟科研和运行费用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促进协同创新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在新一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有效发挥农业行业部门作用。充分考虑农业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和民生保障作用,发挥农业行业部门熟悉产业需求的优势,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需求征集、指南编制、项目评审、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中,强化农业行业部门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建立农业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组织管理方式。借鉴美国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和韩国科研、推广一体化管理的成果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研与推广一起布局、同步验收的机制,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发要把推广单位参与作为重要环节,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农业技术推广要把新技术研发和熟化作为的源头活水,确保推广技术的先进性和针对性。四是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和主体结构。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明确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和定位,中央农业科研单位侧重于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侧重于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改变农业科研单位“上下一般粗”,竞争有余、协作不足的局面,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同时,完善农业科研主体结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条件、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但实力不强、手段落后、似有似无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体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财难推。农技推广走村进户,面广量大,既需要稳定经常的工作经费支持,也需要中试、熟化和试验示范投入,而普遍存在“有钱养兵,没钱打仗”实际,致使许多应推技术难到位、亟需技术难熟化、先进技术难储备、试验示范难实施。二是无技可推。由于科研、教育、推广结合不紧密,源头技术供给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出现的生产实际问题,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出现“无技可推”的窘境。三是无力能推。长期以来,农技推广系统普遍存在年龄老化、队伍断层、知识陈旧、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加上机制不活,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面对农户综合、集成、高效的技术需求和全程、全产业链、保姆式的服务需求,显得无能为力。为此,要大力提升农技推广效能需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投资强度,解决“无财难推”。增加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保障、试验示范等方面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机、畜牧、水产等分设的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投入,提升体系整体功能。对经营性农技推广机构,依据服务效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经营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二是强化需求导向,破解“无技可推”。建立“政产研学推”科技创新联盟,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民经验和创造的总结提升,增加适销对路技术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专家+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三是提升推广能力,改变无“力”能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解决农技人员“进得来”的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骨干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对人员学历提升给予学费补贴,解决“用得上”的问题。加大“一衔接”政策落实力度,优先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创新服务方式,解决“推得广”的问题。

三、关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骨干培养缓慢、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后备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不宽松。受“平均主义”“大锅饭”“论资排辈”等传统思维的影响,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很难形成,已有激励机制难落实。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社保政策不配套、服务培养不到位,制约了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发挥。二是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由于对各类科技人才特点、评价导向、个性需求、考核指标缺乏深入研究,制定的评价标准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体现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三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不自主。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管得过宽过细,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对特需人才的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等缺乏自,特需人才引进受限,统一考试招考的农业科技人员与专业岗位匹配性较差。为此,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解决动力问题。加强对人才成长和使用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出台农业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意见及实施方案,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解决导向问题。以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分类指导为重点,制定符合新常态人才理念的综合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评价倾向,切实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探索扩大用人单位自,解决活力问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人才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四、关于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分类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体系。主要问题有:一是评价主体的确定与管理不规范,评价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的确定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强,各类评价主体不能有序参与评价。政府评价形式简单,准确性不够;市场评价趋利明显,客观性不足;专业组织良莠不齐,权威性不够。二是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评价导向亟待转变。没有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作不规范、不科学。已有评价指标过于强调经费、论文、专利等指标,对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转移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重视不够。评价周期过短,功利色彩浓厚,不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三是评价结果使用不科学,评价指导亟待增强。评价结果存在不用、滥用、误用的现象。评价结果与奖惩措施结合不紧密,没有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对改进工作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切实体现。为此,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责,积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分类评价规范,认定、考核和监督其他评价主体。发挥政府在行业重大公益性创新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在应用型研发活动和产业化技术成果评价中的话语权;增强专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可信度。积极引入国际同行参与评价。二是加强研究,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应用研究重点评价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和转移转化效益的显著性;示范推广重点评价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农业经济和管理研究重点评价理论创新、支撑决策和智库建设能力;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科研人员重点评价职责履行、实绩贡献和建功立业,实现人尽其才。三是完善政策,强化评价结果使用的导向作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科技创新、转移转化、示范推广、科研辅助等不同岗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评价结果与科技人员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力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对科研机构经费和项目支持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刚,方辉,刘英杰,等.我国农业科技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2]王广,郭翔宇.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与创新[J].学术交流,2016(5).

[3]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2(3).

篇9

1“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现状

1.1.1组织体系桐庐县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有畜牧兽医管理局、农技推广中心、农机管理总站等三家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从事农技推广的一线技术人员82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36人,主要服务粮油、蔬菜、水果、茶叶、蚕桑、水产、畜牧、蜂业等产业。首席农技推广专家设置为11个,现已聘任10个。农技指导员设置了72名。乡镇责任农技员全县聘用48名。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一聘。

1.1.2责任体系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按县委办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了业务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明确了工作职责,量化了工作指标;乡镇责任农技员按专业、行政区域进行责任区分工,在责任区内履行农技推广“班主任”职责,全面负责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并且确定了重点联系的示范户。

1.1.3培训体系建立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制度,有年度培训计划,县人事局于2008年6月12日在桐庐人才网上了《关于开展200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通知》,明确了培训的具体要求。

1.1.4考核体系2009年,桐庐县农业局出台了《桐庐县农业局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目的、对象、方式,考核结果作为对责任农技推广人员管理的重要依据,与年度奖金发放、职称评聘挂钩,对成绩优秀的责任农技推广人员给予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农技推广人员,取消岗位补助,年终一次性扣回已发的每月岗位补贴,不得享受年终奖。连续两年业务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继续聘用。

1.1.5保障体系较好地落实了责任农技人员待遇,对被聘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乡镇责任农技员,分别给予每月200元与100元的岗位补贴。

1.2存在问题

一是责任农技员全年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无法保证;二是部分专业如畜牧、蚕桑等专管员至今尚未上岗;三是部分乡镇存在专业兼职现象;四是乡镇在编农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据统计,乡镇责任农技员50岁以上的有25人,占52%;大专以下学历25人,占52%。

1.3对策建议

1.3.1建立“三位一体”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

1.3.1.1机构设置在每个乡镇(街道、库管委)建立集农(林)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林)技服务中心,统一挂牌为“乡镇(街道、库管委)综合农(林)技服务中心”,内设乡镇(街道、库管委)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街道、库管委)畜牧兽医站、乡镇(街道、库管委)农产品质量监管站。

1.3.1.2编制及人员每个乡镇必须保证配备农(林)技推广、动植物防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职人员4名以上。要安排责任农(林)技员乡镇间调剂,不同专业间调剂;要公开招考专业对口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充实农(林)技队伍。

1.3.1.3经费保障整合后的农(林)技综合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县乡财政预算。

1.3.2规范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首席专家、农(林)技指导员、责任农(林)技员、村级农业服务助理员责任,加强对农(林)技人员的考核。

1.3.3提高人员素质依托农广校等农民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农(林)技推广服务组织+核心基地(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周边农户”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

1.3.4改善工作条件改善乡镇农(林)技服务中心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创建集农(林)技推广、动植物防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建设首席专家科技示范园区和乡镇科技示范场,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

1.3.5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农民信箱,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农民信箱载体,记载农情日记,上报、汇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植物防疫信息。构建重大植物疫情预警与指挥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农(林)技推广信息交流系统。

2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2.1现状

2.1.1组织体系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基层农资服务站、农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等。目前桐庐县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7家,其中市级以上16家,省级示范性11家;民营科技组织11家;基层农资服务站198家;科技示范户4963家和一定数量的农村经纪人。

2.1.2责任体系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其职责,在三农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开展科技创新、引进、试验等活动,参加或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农业科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有偿或无偿服务;二是承担政府“花钱买服务”的任务。

2.1.3培训体系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培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培训内容涵盖了农民素质、岗位技能、种养业适用技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阳光工程等。在这些培训活动中,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既是培训的受益者,又是培训的传播者,通过层层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技能,找到了适宜的就业门路。

2.2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过多过滥,有些合作社注册后根本没运作,而合作社主管部门由于编制问题,在乡镇没有专人负责,严重影响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二是服务组织内部管理层的文化素质偏低;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难度大;四是农业行业协会没有经营功能,协会的工作经费仅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经费问题阻碍了农业行业协工作开展;五是农村经纪人绝大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合作型、公司型等经纪人实体较少,组织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3对策建议

2.3.1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在现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建立村级农(林)技服务站,每个村级辅导站必须配备2人以上。建立村级农(林)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助理员队伍。

2.3.2规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各主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对现有的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审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坚决取缔不合要求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2.3.3发挥社会化农(林)技服务力量作用每年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户、农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中评选出一批乡土人才。通过培训,把乡土人才培养成为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的示范户、辅导员。

2.3.4引进高素质人才一是要强化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二是要积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农业企业、合作社,注入新生力量,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使大学生乐意留在合作社工作,以促进合作社规范持续发展。

3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3.1现状

2009年,桐庐县安排两批县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批100项,资金310万元,其中农业项目36项,资金108万元,第二批83项,其中农业项目39项,资金120万元,另有科技扶贫项目18万元。两批共安排项目183项,资金610万元,其中农业项目75项,资金246万元,分别占立项数和项目资金的41.5%和40.3%,达到支农科技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的要求。2009年,全县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3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家、新农村科技示范村1个,重点培育乡镇和村各1家。实施市农业科研项目3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到2009年底止,在涉农科技创新方面,全县已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家;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9家,其中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家;桐庐蜂产品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第四批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块状经济)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3.2存在问题

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有些科研成果尚未转化为生产力,有些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究其原因,一是科研成果本身缺乏推广价值,难以在生产中应用;二是缺少推广手段,有些实用成果仅仅停留在科研单位,不能推广到生产上。

3.3对策建议

3.3.1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围绕桐庐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农业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为创新主体,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突出研究重点,突破技术瓶颈。重点抓好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应用。二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市场需求,开发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推进名牌工程。三是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竞争、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植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

3.3.2创新科技管理方式,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在科技选题、立项、审批、鉴定验收各环节都要充分体现面向生产、服务农民的宗旨,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的有效性,推动建立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在管理方法上要重点考核技术应用效果和技术服务能力;在经费支持上实行“以需求定项目,以任务定经费”,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一线,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篇10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青海

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经济与组织结构有机化运作的核心动因,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资源型企业当前和今后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随着资源型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的不断减少,要实现资源型企业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对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具有实际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对资源型企业的意义

1.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看,科技创新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长,或者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不注重改进经营管理与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而实现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是一种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增长,是所谓的“低发展的增长”。因此,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从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看,科技创新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然而,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就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实现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从发展绿色经济的内容看,科技创新是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

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必须集中科技力量研究如何利用可循环能源和开发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必须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才能快速、有效地建立循环经济,最终促进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4.科技创新是资源型企业根除荷兰病①,打破资源诅咒②的根本保障。

根据资源地理分布集中度的不同,自然资源可以被划分为集中型资源(Point Resource)和扩散性资源(diffuse Resource)[1]。资源型企业主要是集中型资源,即矿产资源。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以采掘业和出口原材料为主,科技创新能力较低。这样的经济体更容易患上荷兰病,遭受资源诅咒。提高资源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增强资源型企业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环节的优势,尤其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因此,通过提高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最终根除荷兰病,打破对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

二、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就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青海资源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的投入指标,反映企业在与科技创新联系紧密的科技资源方面的投入能力,是决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下面主要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经费、科技机构规模、固定资产折旧[2]等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由表1-1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万人中从事R&D人员数明显低于全国,尤其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虽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相对数为394人/万人,远高于全国的82人/万人,但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作为青海的支柱产业,从事R&D的绝对人数仅为350人,明显低于本省394人的相对数,由此凸显出从事R&D人员的绝对数不足。

表1-12008年全国和青海省大中型企业每万人中从事R&D人员数状况

单位:人、% R&D人员 从业人员 每万人中R&D人员

全国 青海 全国 青海 全国 青海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5955 0 3829800 6382 120 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6086 262 1102600 22647 237 116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348 350 285000 8879 82 39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2370 51 2043100 12331 61 41

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P531、P826、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P313、P431

(2)科技经费筹集不足

由表1-2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2%,低于全省的1.49%和全国的1.64%。

表1-22008年全国和青海省大中型企业以及部分行业科技经费筹集状况

单位:万元、%

科技经费筹集 工业总产值 科技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089 4029335 1.22

青海省大中型企业 127844 8576526 1.49

全国大中型企业 52204000 3191139700 1.64

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P528、P824、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P309、P431、P432

(3)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高于有科技活动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

由表1-3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科技活动企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各自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低于各自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的13.71%、5.19%和2.53%。虽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科技活动企业所占比重高于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1.28个百分点,但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只有一家企业具有科技活动,其绝对数明显偏低。

表1-32008年青海省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状况

单位:个、万元、%

有科技活动企业数 工业总产值

总计 占总数比重 总计 占GDP比重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 4.35 295521 3.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4.35 1736867 18.06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 4.35 916978 9.5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 8.70 1079969 11.23

其他 18 78.25 4547191 47.29

来源: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P309、P430

(4)固定资产折旧率低

设备新度系数是指设备报告期末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系数,反映设备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由表1-4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分别为30.53%、39.23%、24.48%和35.74%,明显低于全国。尤其是具有青海优势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低于全国13.85和13.08个百分点。

表1-42008年全国和青海省大中型企业资产折旧状况

单位:百万元、%

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折旧率

全国 青海 全国 青海 全国 青海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866084 1094 558248 760 35.55 30.5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396159 24172 655173 14690 53.08 39.2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1789 7526 38584 5684 37.56 24.4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440630 47232 2729531 30350 38.53 35.74

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P529、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P309

2.科技产出方面

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果[3]。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下面主要从科技成果产出方面进行分析。

科技成果产出低

由表2-1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重大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其它部门,而作为青海资源型部门的采矿业,仅仅占到青海全部重大科技成果的5.36%,远低于制造业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14.15%和15.12%。

表2-12008年青海省重大科技成果情况

单位:项、%

采矿业 制造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其它

合计 11 29 31 134

比重 5.36 14.15 15.12 65.37

来源: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P428

同时,由表2-2可以看出,2008年青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专利申请数仅为制造业的19.3%和22.81%。

表2-22008年青海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情况

单位:个、%

制造业 采矿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合计 57 11 13

比重 70.37 13.58 16.05

来源:2009年青海统计年鉴或据此计算P430

三、提高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

科技创新在实现资源型企业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资源型企业所追求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加快青海省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再创新,推动资源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实施人才战略,加强资源型企业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青海省资源型企业的产业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高学历人才匮乏,并且由于资源型企业本身的行业特性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造成整个资源型企业生产技术及科研水平较为落后。因此,必须加强员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培训、引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

2.建立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机构,形成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

平台

科技创新依赖于一定的组织结构。目前,青海省许多资源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部门,然而这些科技创新活动阵地仅仅起着实验室的作用,并未对企业科技发展起到规划和管理的功能。因此,青海省资源型企业需要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改进,为建立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可能的条件。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资源型企业可以将自己拥有的科研部门转化成为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一个管理和实施机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职能的科技平台,使其成为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使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3.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首先,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向高校和科研院所靠近,及早参与R&D活动,并且,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和开发能力。另外,企业在创新项目上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项目选择的主体;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转变观念,树立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思想,积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和高新技术上的支持。积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获得企业的支持,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最后,政府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现技术创新,提企业高科技创新能力。

4.提高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在增值税方面,允许对企业的开发费用和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进行适度进项抵扣;对高科技新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其次,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样不仅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性情况,而且也鼓励企业更新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5.建立多元化的科技经费筹集渠道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支持。应该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基础上,构建由国家财政投入为引导,同时银行贷款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另外,还应该广泛吸纳社会各类资金。针对青海省的发展特点,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风险投资机制,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风险基金。最后,还应该逐渐拓宽现有资本市场的范围,鼓励和发展面向企业的资本市场,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保证足够的研究与开发经费。

参考文献:

[1] 徐康宁 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97

[2] 吴贵生 魏守华 徐建国:区域科技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建军 曲波:资源型企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为例[M].民族出版社,2009.P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