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其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内科治疗上常规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疗效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寻求更优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就成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00~2006年,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UAP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1]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抗凝禁忌、重度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低下等患者。男70例,女60例,年龄37~73岁(平均54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3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42例,静息型心绞痛31例,梗死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9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构成比例上差异上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7天;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连服2周。心绞痛发作时予以含服硝酸甘油0.3~0.6mg。治疗前及治疗中1、3、5、7、10天做心电图,动态观察ST-T的变化。
1.3疗效判断显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心电图改善,ST段回升0.5mm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26.9%),有效43例(64.2%),无效6例(8.9%),无一例进展为AMI。对照组:显效13例(20.6%),有效37例(58.8%),无效13例(20.6%),有2例进展为AMI。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内皮受损,引起血小板凝集,凝血系统激活而形成血栓;可伴血管痉挛,冠脉痉挛致管腔狭窄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2]。抗血栓和抗凝治疗可以改变疾病的过程,防止演变至心肌梗死,因而对UAP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普通肝素可以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抗凝及抗血栓形成;但是由于其过度抑制凝血酶,易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小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分解后的低分子产物,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强,对与血小板结合了的因子Xa有抑制作用,因而其抗血栓形成作用明显;其抗凝血酶IIa活性弱,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因而出血并发症少。低分子肝素分子量小,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结合力较低,不易被血小板第Ⅳ因子灭活,因而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好,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且皮下注射吸收好。因此,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适合于UAP的治疗[3]。 转贴于
辛伐他汀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调节血脂。除了调节血脂外,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UAP进程[4]:(1)降低LDL-C水平,缩小斑块内脂核,减少斑块内张力,使斑块趋于稳定,防止破裂;(2)粥样硬化斑块的帽部及肩部均有大量炎症细胞分布,他汀类药物可通过与代谢无关的多种途径阻止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生长而促进胶原纤维生成,从而加强纤维帽,防止斑块破裂;(3)增加NO合成酶的浓度,影响内皮细胞的合成与分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4)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沉积、粘附和聚集,抑制巨噬细胞合成组织因子,改善凝血倾向,改善纤溶活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5)减轻末梢冠状动脉的阻力,有效增加冠脉的灌注量。故不管患者血脂是否升高,UAP均可应用他汀类药物,且越早越好。
本研究表明: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可阻止疾病过程发展,控制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胡大一.2004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热点简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189
篇2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Practice and Study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the Computer Field
Zhang Dai,Zhang Haina
(Shangq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Computer Science,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thinking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o create a teaching atmosphere,changing vision of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learning platform,an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changes in teaching methods; to training courses and operating the combination as a platform to stimulate students'creative inspiration for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To organize various forms of lectures.
Keywords:Innovation education;Quality education;Initiatives
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要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第一阵地;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是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二是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它同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要创新。如果不创新,还是沿袭旧的那一套,素质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不管是从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要求,教育改革的需要,还是从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来看,创新教育都是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1]。
(二)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有人说,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这几年搞素质教育先是搞活动,搞音、体、美,但又感到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也不行。现在感到创新教育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成为“抓手”,况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于细化,可以操作,用它可以带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
(三)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2]。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
举措:优化教学环境,黑板(书写)和显示屏(课件)并重,转变教学方式,训练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是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这就对教师讲授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理论的讲述、推导、引申以及应用,最好还是以“写黑板”为主。讲理论注重的是学生的脑子要随着教师指引的思路去思考、领悟。教师写黑板可以牵引着学生的思维走,比用课件效果要好。教师一边写黑板,一边讲述,容易使师生思维同步共鸣。但是,用屏幕来展示一些补充材料、辅助教材也很重要。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学习和探索。所以,优化教学环境,黑板(书写)和显示屏(课件)并重。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二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创新“成才观念”
举措:以“实训课”为创作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作业”为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全民”教育的普及阶段。我们要“创新”我们的成才观,不要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论英雄,逼着他们死读书、读死书。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阅读专业书的能力。
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尤其是不可低估“后进生”的创造潜能。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坚信,所有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在“创新”面前,没有后进生与尖子生的差别[4]。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在实践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梦想。饯行“核心价值观”。
《网页设计》课程的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此课程采取“分小组创建网站,开展评比”的方式来学习,在学期末举行作品大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融 “教、学、做” 为一体,让学生参与到讲课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并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做中有教,做中有学,比中有学”。期末大赛时,学生和教师共同当评委。这些举措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课程中有些课程理论性强,实验少。我们就采取通过“作业”交流、互动。每周布置2-3道必做题、思考题,鼓励他们通过讨论、网上搜索,去寻求答案;作业交上来后全部批阅,每本都加批注,达到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目的。每一章结束都上习题课,对本章作业的答案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新的学习平台,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举措:开展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系列讲座,把动画、仿真技术引入到教学课件中,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计算机知识多在“逻辑”层面:逻辑电路、逻辑推理、逻辑结构、在线交互、动态分配……用真实的事物很难对它进行演示、描述。如果进行实物表演就变形、走样。学习它、研究它的工具是“仿真”技术,是动画模拟演示,是在线检测……。所以我们用动画技术制作一些课件,开展系列讲座。模拟计算机知识中一些难懂的基本机理,诠释它们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这些基础知识,学会触类旁通,启迪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术素质。
如《计算机运算器(二进制加减法器)的工作原理》的知识讲座,以加强对“确立二进制是对电子计算机的精髓贡献”的理解;《计算机中对数学公式计算的实现过程》的知识讲座,以加强对“数据结构―堆栈”的理解……。我们正在推出计算机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用这种新的学习平台,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夯实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5]。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要教给学生一滴水,必须要先拥有一桶水。让我们在“创新教育”的进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懈不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第1期
[2]蒲春荣.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0,7,31
[3]张海娜.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10
[4]王德平.通用技术教学与学生科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2009,6,9
[5]田玉环.创新带来的喜悦[J],2011,11,24
篇3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育;教师;学生
创新能力是21世纪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改革走向。贯彻实施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培养全方位、多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时代赋予体育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体育高等教育中实施与研究创新教育,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推行素质教育,发展体育事业,培养高水平体育师资,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将人的学习效力拓展到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具体化和深入化。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依据创新的原理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思维品质为基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行为能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认识能力与行为能力协同发展为目的的全新教育理念。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是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教学的优化、学习的优化、环境的优化、双边关系的优化、行为能力的优化,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不会学习、不会创造。不爱学习、不爱创造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学科领域里的拓展与延伸,既是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在强体、增智、促技、启美、育人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教育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以最终实现个体在生物与社会双重性质上的交融互惠,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归宿。
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
1.打破传统的惯性教育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崇尚权威化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体验;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了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的缺陷。目前高校在读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形成了较稳固的思维模式,即在心理上始终等待教师教什么,而从不考虑自己去学什么、怎样学。必须打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这一僵化的惯性思维模式。学校与教师应全方位、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要推崇创新,勇于创新,渴望创新,追求创新,树立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的思维理念,对每次课、每个教材内容,甚至每项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规则都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不盲目依附,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构良好创新环境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又取决于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首先应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设计和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立宽松、和谐、愉悦的创新教育的环境。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转变,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导思、导趣和导做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活学、乐学、善学和会学;通过学生的自学、自练和自评等学练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从传统的最简捷实用的讲解法、示范法到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都应灌注创新的内涵。此外,中学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快乐体育”、“发现式教学”、“小群体体育”以及“成功体育”等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到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课堂上来,达到同学问的互帮互助,师生问的磋商讨论;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效果目标和操作方式,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行为获取成功的喜悦……,这些均应成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普遍的教学形式。
3.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建立正确的考试与课程的关系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0引言
创新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适应当代教学理念的重要方法,需要渗透到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之中,以此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总体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格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人文课程,其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开展创新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教学仍旧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总结分析了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意义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传统教学中,诸多学校推崇的应试教育往往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片面的将考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将高分作为最终目标。而素质教育是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适应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能力、文化修养的同步提升。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2.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完全体现,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感受。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据备课思路实施教学,并未关注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再如,教师虽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你们有什么看法?”等问题作为课堂导入,但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后,却并未真正将这些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未帮学生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始终存在疑虑,打击学生发表观点的积极性。
2.2形式化的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形式化的素质教育层出不穷,此类形式化的素质教育通常停留于表面的工作,并未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许多课件制作精美优良、学生热情高涨、教师滔滔不绝的课堂,但形式终归要服务于内容,此类看似积极活跃的课堂是否是真正的优质课堂,仍旧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所收获。这种形式化的素质教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忽略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使学生无所得,遮蔽了教学原有的价值。
2.3学生的自主活动缺位
素质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自主活动的教学环节中才可实现有效放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学各环节的高效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核心,减少教师的讲授过程。然而,现如今多数课堂的学生自主活动依旧缺位,在读书、写字等学生实践环节,教师讲解仍为主要教学模式。
2.4应试教育的困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的、教育目的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从另一角度来说,素质教育可以作为应试教育的高级教育形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升学应试体制的束缚,小学语文仍存有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例如,教师依旧保持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模式,寻找巧记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程原有对学生的人格、心理及精神品质的培养。
3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应对小学语文这一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任务的基础学科具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人文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3.2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必不可少。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中之重。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应确保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应珍惜教师劳动成果。其次,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并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应确立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能力的培养和习惯养成多加渗透,改变传统的、拖沓的教学结构,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3.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小学生因年龄及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学习主动性相对薄弱,但却充满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可运用表演、谜语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多具有纯真、敏感、渴望被肯定等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积极词汇,例如“回答得很好”“想法很有新意”等赞扬、赞同或肯定的评语,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采用积分制或小红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3.4打破常规,服务创新教育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确保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感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语文规律。语文因其自身特点,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时,学生常会存有“此诗是否为送别诗”的疑问。鉴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其中写道“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至此,学生疑问便可迎刃而解。通过诗与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中获取创造性的启发,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总结语文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善于打破常规,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求知欲,服务于创新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展开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当前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建立素质化的课堂结构,结合多种措施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意识,改变当前学生的主体活动缺失、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现状,从根本上摒除形式化的素质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 美术教育
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使师生都能认识到创造是人本质的最高体现和表征,开发人的创造力就是维护人类的天职,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首要任务。
美育包涵着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便会在别人的引导下或自己主动去追求更完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而追求的过程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把美育定位在创新教育的意义上,不仅为美育地位和作用重新确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也对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才能适应这个要求,才能正确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担负着开发人的创作性资源的重要使命
1.从科学发展角度上看,应重视创造性资源的开发
高科技对传统美术冲击力极大,所以美术教育不要局限于美术教育本体来认识,而应从培养跨时代人才的角度去认识。面对电脑和信息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作性资源。
2.从人的心理需求看,现代人更渴望创造力的开发
并非知识越多创造力就越高,作为人类精神能力最高体现的创造力的开拓和发展对社会、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现代美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相互作用。
二、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歌,美术教育中推进实施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几条原则入手: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在新的形势下,美术教师应该站在面向世界、未来的高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
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才,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
强调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审美悬念,激发好奇心,拓展思维。
4.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利用多元化教学,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核心是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也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向。创造思维及想象力是把各种已有的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联想,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更新组合与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的思维过程。因此,创造性思维及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泛观察生活,积累感性经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生活,创造就是无源之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重视生活对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2.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是创造教学的核心,启发创作欲望和思维活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诱发其创造的兴趣以至坚定其创新信心。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超越常规,注重个性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喜欢寻根问底是创造人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活跃思考,让学生大胆猜测、设想,避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项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发现和正确对待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启发学生向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人学习。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发展第二课堂对学生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能鼓励学生面向社会,从生活中吸取养料,体会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实践架构与创新升华
当学生已树立了创新意识,掌握了创新方法,下一步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创新”了。事实上青少年往往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消灭错误。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创新,多给学生创造“创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1.要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统一
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统一,是搞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
2.坚持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效果的优劣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
3.要坚持以教师素养为保证
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
4.坚持启发式教学
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创新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重在启发和引导,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合理评价结构,互动交流,引导创新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2.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
篇6
首先,创新理念的树立,要弄明白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要认识到,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停留于操作层面上的含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需要进行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这种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强调要营造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同时更要认识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次,创新理念的树立,要求化学教师在明白创新及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化学创新教育的模式进行大胆探索和实施。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应该是化学创新教育的模式。以化学实验为载体,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科学能力为一体的化学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新个性。创新实践来自创新动机和思维,创新的动机与思维又来自于感知的问题和现象,怀疑和尝试是创新之源。创新教育的模式可表示为:①“观察感知现象和问题”,这是发现阶段;②“诱发创新动机与思维”,这是怀疑阶段;③“指导创新设计与实践”,这是尝试阶段。依据这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在诱发学生创新动机、培养创新个性上多做努力。
创新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心”那儿获得的。例如,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就知道侯氏联合制碱法,而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历史背景却鲜为人知。当时帝国主义垄断了制碱技术,而我们的纯碱工业却是一张白纸。面对这一问题,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和思维。经过长期研究和尝试,依据中国的国情,农村农业需要氮肥,将国情和化工知识相结合,改进了索尔维法,终于制造出了高质量的纯碱,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创新人才要具有创新的个性,“志大博远,多思顽强,坚忍不拔”为其个性特征。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无数,历经成千上万次失败,而他从没有放弃,终于发明了用钨作灯丝的电灯,为人类在黑夜中创造了光明,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
最后,创新理念的树立,要求化学教师要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进行思索和实践。
化学创新教育模式不能是固定的,应该是多样化和系统化的。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明显地体现了科学思维养成的具体过程,这些过程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典型范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教材首先通过白磷燃烧、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这些实验以及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现象的观察,然后由实验进入理性思维,经过反应前与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天平质量关系的分析、比较、联想、概括、归纳,由个别到一般,从而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由于是不完全归纳,还缺乏普遍性,所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由宏观抽象到微观,继续用推理的方法,从原子数和种类不变的事实验证其一般性。最后再通过学习和延伸,如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重等现象,反过来从一般演绎到个别,使该规律得到了严密的论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给学生基本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大有益处。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不能把化学中的规律、方法、技巧等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强迫学生记忆,否则学生的思维会僵化,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
篇7
将创新教育同语文教学盲目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起到任何积极地作用,而且会对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产生影响,阻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落实,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实践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渗透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必须要以课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动手、动脑。此外,教师还必须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制定一些符合教学任务又具有极强研究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要利用课本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创新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民主和谐原则。依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遵循民主和谐原则,并要以民主和谐原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到学生之中去,全面建立起朋友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此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能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因此,要想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并要遵守以人为本原则,调整教学观念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语文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特征以及兴趣等情况,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对其进行创新教育。
二、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依照素质教育来全面革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与创新教育融合在一起。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要树立起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和主导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各个科目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转化成为综合能力。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训练为主、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将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学的目标和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抓好一个“趣”字。可以采用妙语激趣法。语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又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妙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相声中幽默的语言文化和表达形式带进课堂之中,以此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或是利用一些优美的古诗词来当做开场白。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可以采用人物激趣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通过榜样,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不断前进。纵观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的热情,是因为其不了解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的意义。而针对这样的情况,人物激趣法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通过教师所树立的学习榜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使其明确参与语文学习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意义。此外,在使用人物激趣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增加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来强化人物激趣法的作用。可以采用景物激趣法。教材中的文章,有许多是描写景物的优秀文章,既有寥寥数言便将人带进文章所描写的环境之中,又有浓墨重彩的展现景色的优美支出,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对于这些文章来说,其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其所描写的环境当中,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文字旅行”,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仔细的品味文章的字词句,全面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为开展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课堂讨论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化;创新
于漪说:“语文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说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基础。语文科又是一门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学科,它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认识到,课堂是学校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得,浅谈一下自己的陋见。
一、体现课堂教学主导性和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发展与创新的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导的作用主要体现于“诱导”、“引导”和“指导”。诱导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的把教材分成层块进行引导,学生主动的逐层的去探索、研究、总结,从而获取“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疏导”:就是指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偏差时,教师给予点拨,排除障碍,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变“难学”为“易学”。“指导”,包括学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两方面,学法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知策略的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真正地体现出来了。
二、明确语文学科功能,把握语文创新教育特点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和语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及性质采用了如下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表述,可以看做是对以前“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一种总结,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对语文本质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应该说,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就是统一的。“工具性”不能否定“人文性”,“人文性”也不能否定“工具性”。这二者相统一的学科功能是进行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认识前提和开展语文创新教育的基础。从语言特性看,语文具有明显的生成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缺少明确的逻辑层次。从这两点来看,语文学习就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而是生成新语言、新情感、新思想的精神创造过程。所以说,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其实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和训练,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初中生的阅读、写作等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提高并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它对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据此,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学习、吸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全面性原则,体现出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全面性。
1.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所说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以素质教学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明确的、体现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目标应包含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2. 教学对象的全面性。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素质教育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但由于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许多高校仍将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重任,造成高校的素质教育只侧重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表现等,还不能将这些浅层次的东西与现实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已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信息化社会使社会更新速度加快,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一重任自然落到高校的头上,要求各高校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尽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还要依托于高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创新的真谛。
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变目前我国高校偏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社会知识,重应用、轻理论的弊端,使高校的学生既有基础专业理论,又能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主动关注世界,了解和把握世界最新的发展动态,为我国赶超世界先进的国家的科技和经济水平、缩小与世界的差距奠定人才基础,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人才质量。
总之,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推动国家的创新,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我国的人才优势,掌握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条件下做出的必然性选择。
二、素质教育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
根据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立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并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以创新为原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招生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的招生和录取,不能只注重高考成绩,以录取高分学生的数量来衡量学校质量的高低。只注重引进,而不注重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对社会来说这反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高校要树立“高分并非人才”的观念,在招生录取中,既要参考学生高中阶段参加的活动,若有重大发明、小制作及其他创新成果者,又要在学生入学前测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或设置情境,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改变仅凭一张考卷定高低的弊端,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奠定基础,并提供动力机制。
(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应区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差异性,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要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质。可以多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大学生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学会主动猎取新知识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高校精选教材,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实学科的前沿知识,还可以通过拓宽专业设置,实现文理渗透、中西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利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启发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照搬课本的习惯,高校教师要科学设计启发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实现由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新模式转变,课堂教学应多交流、多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出的有创新思想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给予鼓励;提倡学生自学并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多动手、多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考试也要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试题,转换考试的固定模式。
(四)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活跃自己的思维。高校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展开,校内建立创新基地,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组织专家评审,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校外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使企业和社会能给大学生实地考察和学习的机会,鼓励并支持学生到其单位实习、参观和考察,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高校还应设立专项资金,既用于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又用于学生外出实习的费用。
(五)健全并巩固创新的成果,作好相应的保障工作。营造创新环境、实现创新教育,就要真正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体制的转变,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保证已有的创新成果能够得以推广。学校、社会还要加强联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体制,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强调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更要深刻领悟创新的实质,体现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要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校的发展,为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坚.如何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J].成材与就业,2008(3).
[2] 刘道玉.创新教育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
[3] 覃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4] 刘和忠. 强化实践环节 培养一线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措施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文化的多元化,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发展的联系,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观念和教材都进行了较大的更新,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要创新。因此,创新教育在信息化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与素质教育是自然融合的、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特定内容。那么,怎样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呢?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变化,无不取决于教育理念的变化。新课改给课程提出了新的标准,而新课标又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观决定新的教学观,而新的教学观又决定新的教学行为及其深度和广度。
教育理念一旦确定,就会成为相对比较稳定的精神,也会影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怎样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具有比较明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想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汲取新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如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由教学中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要在教学中由“教师”变为“导师”。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对新课程理念深入理解,很难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创新的基础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集w氛围对于孕育、催化创新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向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是教师在师生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当然,创新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慢慢培养。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三、改革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智能方面的唤醒、激发以及提升,这是促进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技能、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更加和谐的发展。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是实现创新的动力
“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以及智慧作为基础,但是,我们不可低估情感对于知识以及智慧的重要作用,积极的情感为有效的机能作用和创造提供了背景动机,消极的情感则反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树立信心,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提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即使是标新立异也没关系,一旦学生提问或发表意见,无论提问的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带着更多的问题意识来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敢疑、敢为的精神。牛顿正是从苹果落地现象生疑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当然,“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的方位看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挫折可能多于成功,因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 下一篇: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